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恐惧比死亡还可怕(人最害怕的是当众讲话,死亡只排第二)

导读恐惧比死亡还可怕文章列表:1、人最害怕的是当众讲话,死亡只排第二2、恐怖的是枪支,不是精神疾病!3、低血腥的日式恐怖为什么能让人极度战栗?4、社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想要战胜它,

恐惧比死亡还可怕文章列表:

恐惧比死亡还可怕(人最害怕的是当众讲话,死亡只排第二)

人最害怕的是当众讲话,死亡只排第二

国外心理学家Jack Kornfield曾经说道:“人类最害怕的是当众讲话,死亡只排第二。

人们为什么害怕当众讲话?

人都希望人前得到认同、欣赏。害怕失败、否定。

如果面对一个人说话,压力指数是1,那么面对100个人,压力指数就是100。

.在一个人面前出丑,跟在100个人面前出丑,1000人出丑概念不一样。所以,在越多人面前讲话,你的压力就会大。因为,你认为你承担不起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的后果。

想把事情做好,想让所有人满意,想得到所有人认同,这都是人的通性。因此,失误是不被允许的,错误是可怕的。这样想法导致压力很大,压力大又会导致你身体的有反应。你的身体会不断地提示你,你很紧张。你呼吸急促,头冒大汗,一系列的身体反应,让你真的觉得自己完蛋了。

看看,其实,你的紧张是你头脑一系列的想法导致了你的紧张、你的紧张又导致你身体一系列的反应。

而你此时,并没认识到你脑袋的想法只是一想出来的,并不是实事,它有可能是歪曲的,还有可能被你夸大了。

美国心理学家伯恩说,面对焦虑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学习如何减少生理反应;应用自我对话改变焦虑感。

学习如何减少生理反应。

生理反应指因为焦虑紧张等情绪带出来的身体反应。

比如,头晕,胸闷,手心出汗,这些都是我们说的生理反应,每个人,紧张时候,出现的生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当你觉察到有生理反应时候。找到平息身体的方法。

那么,如何平息?首先是觉察你的紧张,做深呼吸。当我感觉到身体有反应的时候,比如头晕,冒汗等出现时候,你先要做的就是,平息身体的反应。

你可以做三个腹式深呼吸。腹式呼吸就是让气体从鼻腔穿过胸腔来到我们的腹部。再把腹部的气体通过胸腔到嘴呼出来,这个过程做三个来回,做这个时候,记住我们的呼吸要慢长匀,慢慢地,长长的,匀速的。

如果深呼吸可以让我们身体有所缓和,那么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如果我们身体还是很难受,那么我们可以做渐进式肌肉放松。你可以紧紧握你的双拳,数数7-10秒,然后放松15-20秒,来回做三个个来回。

随着我们身体的一紧一张,身体紧张的瞬间会得到缓解。一张一驰会平衡我们大脑两个系统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两人系统直接关系我们身体的紧张度。

第三步,应用自我对话。

人焦虑紧张都是想出来的。并且把危害扩大化。当你当众发言时,你内心有这样的独白:我讲的别人不喜欢怎么办?我紧张被别人看来了怎么办?观众会不会认为我个个傻子?我讲不好,他们会不会看不起我?

首先如何确认你的思维是的扭曲思维呢?你把以上的问句变成陈述句,就能看到自已的想法偏见比如:如果我讲的别人不喜欢怎么办?

变成:我讲的别人一定不喜欢。

如果我的紧张,别人看出来了怎么办?

变成:我的紧张一定被别人看出

如果我失败 他们会认为我是个傻子。

变成:我失败了,他们一定认为傻子

这些对我而言是毁灭性的。

其次,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

事实上,我们讲的别人一定不喜欢吗?发生这种机率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我发言不好,人们有多大概率会把我当成一无是处的傻子?

假如这些全部发生了,那么那情况能有多糟糕呢?

最后,用正向的想法代替歪曲的想法

观点总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这是正常的,我不需要让所有人都喜欢。

即使真有人发现我紧张,发现我脸红,声音发抖,他们也多半不会认为我是疯子或者认为我是怪人。因为人们总是沉浸在自已的想法和自已关注的事情中,不会有人注意到我的问题也不会因为我缩短发方而感 到失望难过。

如果我是观众,对方失误了,我会怎么想呢?我很可能会为对方感到担心,不会看不起他。

无论发生什么事,过段时间就会忘记,我不会永远记住它,别人也不会永远记住它。

回顾一下如何用自我对话来平复焦虑感和紧张感。

1、列出自已脑袋中让自已感到焦虑的话,想出所有的如果。

2、把如果。。。。怎么办,换成肯定陈述句。

3、质疑自己扭曲想法,问一问如下问题:这里确定的是吗?这件事发生的机率有多大?我认为这个情况是绝对无法处理或者必无疑的吗?

4、找出替代正确的思维。

5如果最害怕的情况发生你有什么解决办法,问问自己。

香港李嘉诚说: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恐怖的是枪支,不是精神疾病!

《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1990年至2021年,美国超过111万人死于枪击。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的枪击死亡人数更是激增,在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布研究报告

“我们是疯子”

由7位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联合撰写的这份初步研究报告显示,1990年—2021年,美国共发生1110421人死于枪击的恶性事件;2021年有48953人死于各类枪击事件(包括他杀和自杀),这是美国疾控中心自1981年开始跟踪枪击伤亡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

此外,先前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枪击现已成为美国1-19岁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该群体死亡总数的20%。

《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报告:2004年,美国涉枪死亡率曾降到每十万人中有10.1人死于枪击;但随后一路上升,到2021年上涨了45%,达到近30年来的最高点,涉枪死亡率达到每十万人中有14.7人死于枪击。

研究还发现,不同种族之间的枪击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些差异近年来有所加大。

非洲裔和拉丁裔男性的他杀率在20-24岁年龄组中最高:年轻拉丁裔男性的他杀率是白人男性的3.6倍;年轻非洲裔男性的他杀率是白人男性的22.5倍。

在涉枪致死率最高的2021年,每10万名20-24岁非洲裔男性中有141.8人死于枪杀,比当年美国整体涉枪致死率高出近10倍。

《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报告截图

有科学家称,枪击死亡人数分布不均体现出美国结构性不平等,最显著的核心就是结构性种族主义和歧视。

科学家建议:“只有通过消除枪支暴力的上游和结构性原因,我们才能遏制美国枪支暴力这一流行病。”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女子网球名将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日前在社交媒体发文,直接抨击美国“枪比人多”的独特文化:“我们是疯子,所谓枪支文化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修辞。”

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社交媒体截图

“恐怖的是枪支,不是精神疾病”

美国当今的枪击暴力流行病恐怕重于历史上任何时期,而“枪比人多”显然是最大的祸根。

德国Statista统计公司数据图表:保守估计,美国流通枪支总量约为3.9亿支,相当于每100名居民拥有120.5支枪。

枪支的泛滥和易得,使得美国涉枪暴力案件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2020年与枪支有关的凶杀案比例为79%,该数字比其他几个主要英语国家高得多。

至于“杀人效率”更高的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除枪手外至少4人死伤的事件),在美国已经连续三年每年发生超过600起。

美国总统拜登近期表示将推动新的枪支立法。但分析普遍认为,在党争不断的现状下,通过枪支法案难上加难。

英国广播公司(BBC):多数民众支持更严格控枪,但有控枪措施的州屈指可数。

控枪反对者除了拿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为拥枪权做辩护外,还习惯于将美国枪支暴力的泛滥框定为更广泛的心理健康危机。

然而,早有研究证明这是个伪命题。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分析发现,虽然心理健康问题近年在美国不断增加,但枪支让这些心理问题更加致命。

2019年-2021年期间,大部分杀人事件和所有自杀事件的增加都是由于枪支:枪支自杀率上升了10%,非枪支自杀率反而下降了8%;枪支谋杀率上升了45%,非枪支谋杀率仅上升了6%。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弗吉尼亚水星报》发表评论文章称,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很清楚如何减少枪支暴力和不必要的谋杀,包括解除家暴者的武装、禁止“战争武器”、要求对所有枪支销售进行背景调查……但政客们却日复一日地无所作为。

文章说,美国政客在面对枪支暴力事件时,极力避免使用“枪”“火器”或“大容量弹匣”这些词,但却毫不犹豫地将精神疾病列为造成“意外事件”的因素。即使研究早就表明,与精神疾病相关的涉枪杀人案只占所有涉枪杀人案的5%。

《弗吉尼亚水星报》发表评论文章《美国恐怖的核心是枪支,而不是精神疾病》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困扰这个国家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是美国特有的矛盾混合体。

“每一起新的事件都令人恐惧,但又符合一种令人沮丧的熟悉模式。人们继续思考和祈祷,但没有具体政策来阻止下一场枪击。”

11月,弗吉尼亚州发生了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但弗州共和党籍州长格伦•杨金在被问及是否支持更严格的枪支管制时却回答,“现在不是时候”。

文章反问:“那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时机?”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低血腥的日式恐怖为什么能让人极度战栗?

嘘!别说话,看下去!

日式恐怖来了

当你下班到家换洗后,打开衣柜的门,突然发现衣柜里有一个小男孩,会发出凄厉猫叫声,你会是什么反应?

每当夜深人静,突然响起的电话,接通却是自己的声音时,你会回答吗?

每当放松警惕时,又出其不意地从电视里爬出无脸女鬼,在小路的尽头被追问我美吗?你会怎么做?

甚至在互联网中潜藏的怪谈,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应验呢?

那么你要小心了,接下来,将会无人生还!

为回应小伙伴们的呼声,今天我们来给大家说说人心、人性丑恶的写实:“日式恐怖”!

什么是日式恐怖?

通过我们熟悉的地方,引起观影者共鸣,把这些元素恰到好处地利用,像是突然停下的电梯间、无人寂静的医院、电话桌子下、洗澡时的镜子里等等场景。再搭配精妙的音频,把作者的恐怖思维宣泄出来,玩的就是个变态,而这就是日式恐怖。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神学文化,而日式恐怖诞生地日本,因为它自诞生就常年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台风等等,人力不可控的自然灾害多发,愚昧的日本古人为解释这类事件,就推脱到有妖魔鬼怪在作祟,就这样日本的神学文化诞生了。

随着时代变换,日本不仅有了“八百万神明”,更是盛行起妖、魔、鬼、怪。直到进入平安时代,与盛唐隔海相望的日本,得知唐朝有退治妖魔鬼怪的成熟手法后,立马东渡求学在学成后归国,用学来的手法消灭妖魔鬼怪。当时的人相信,这种手法让妖魔鬼怪们产生了惧怕,于是把白天还给人类,只敢在夜间出没,其中怪谈“百鬼夜行”就是极具代表的传说,把一个上下完全脱节的畸形社会,用艺术形式阐述出来。

在朝代更迭中,日本进入德川幕府时期,与认同可以自由嫁娶的平安时代不同,当时施行的高压政策,不仅控制文化,统治者还苛捐杂税奴役日本百姓,再加上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也并没有改善。当时日本老百姓,就开始相信人死后有灵魂,还相信有强大信念的灵魂,会成为神鬼妖魔。于是原有的妖魔鬼怪,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变成日本独有的“怪谈文学”,人们用它来逃避现实生活。

从早期口耳相传的灵异故事;接着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退治手法后从而诞生的传说;最后到为了满足精神渴望,把传说夸张化的“怪诞文学”,都为现在的“日式恐怖”奠定了有力基础。若你觉得,现在的日式恐怖只是在怪诞文学基础上的改编,那你可就小瞧它了。

随处可见的日式恐怖!

在怪诞文学基础上,日式恐怖还会融入日本艺术的独特审美:神秘、反常、献祭等等文化特色做成作品。除了我们常见的《咒怨》《午夜凶铃》等系列电影外,还有日本妖怪浮世绘(鸟山石燕《百鬼夜行图》为主)、现代恐怖漫画(以伊藤润二漫画为例)、献祭为主导的宗教文化、诡异凄惨的能剧等等,无不是在挑战人类心理承受力,为日式恐怖添砖加瓦。

远的不说,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日本能乐 日本怪诞文化,可真是让泡先生长见识,咱就是设计师你们是不是在地府有人,需要冲业绩?

像是“默哀”舞蹈表演与《wassai》中开头部分的舞蹈,都蕴含着鲜明的日本文化特征,鬼怪文化 日本传统能剧 献祭文化,唤起了人们对神、对亡灵、对死亡的恐惧,使表演产生了恐怖审美效果。

区别于黑暗暴力的泰式恐怖,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中式恐怖,日式恐怖不会大范围地描述血腥死亡的场景,只会用所有人熟悉的场景,把人性之恶无限放大,以及无差别伤害,全面调动起观者无限的恐惧。

日式恐怖为什么活跃至今?

在互联网普及率极高的当下,ACG文化应运而生,日式恐怖也随之走向大江南北广为人知。ACG文化,即英文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s)和游戏(Games)的缩写,是这3种艺术文化形式的总称。ACG文化也是起源于日本,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形式进行传播。

在日本,几乎所有影视、书籍、动漫、游戏作品的素材,都来自生活的积累,而以恐怖元素为主的相关作品,也同样如此。可以说,日本恐怖题材的作品正是日本社会人类阴暗的缩影,用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反映当时社会现象。

像伊藤润二笔下的世界中,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就会发现,所有普通的事件都不再普通,甚至当下社会就没有正常人;富江轻浮又放荡的性格让女性痛恨,而那些对他爱而不得的男性也因疯狂的占有欲,将她残忍肢解并杀害,我得不到谁也别想得到的病态心理;《寂静岭》系列游戏,涉及的人性道德、哲学、心理学和宗教等,每一个要素都让玩家在玩乐的过程中,被动体会到人物的心路历程,刺激多巴胺到欲罢不能地去探索背后的真相。

日式恐怖就是对那些既吸引人、又引发人厌恶感的素材进行改编,加工成人类惊悚难定的恐惧,满足观众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或是引观众去发现社会现实背后的真相。

出品人:xxl/非常狠的老杨

创意提供:xxl/某神秘的伙伴

首席编辑:x/L/路人小张/H

视觉总监:张哥

设计总监:龙爷/雪姐

本文章是编辑呕心沥血浪费了好多脑细胞写的,欢迎转载,但是……若要转载一定要告诉我一声哦~不然我可就——生气了!

社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想要战胜它,就要勇敢面对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一个19岁的小伙子故意去抢劫,目的就是让自己去坐牢。这个小伙子是怎么了呢?难道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去坐牢?

原来,小伙子说他患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他语出惊人:“我去抢劫,就是为了进来坐牢、治病。”“我想到牢里去,这样就可以暂时逃避外界的一切,逃避人群。”

这观点确实刷新了三观,主动去坐牢就能治病吗?当然不能。但值得关注的是,这则新闻背后折射的社交恐惧问题依然不容小觑。

近几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减少了很多,“社交恐惧”(以下简称“社恐”)一词的网络检索率更是持续攀升,以此为话题的讨论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社恐不但阻碍了我们正常的社交关系,甚至可能影响外出购物、与人交流、升职加薪等。

与其被社恐折磨得想坐牢,不如看看这本《面对的勇气:做无惧无畏的自己》(以下简称《面对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心理学家、认知行为疗法领军人物——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他在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常见的各类恐惧进行了深度剖析,其中也包括社交恐惧,并从认知行为角度出发,提供了应对措施和治疗方法,鼓励我们勇敢面对恐惧,接纳不完整的自己。

书中告诉我们:社交恐惧主要是对他人目光和评价的恐惧。很多人会害怕别人的评价。有的人只害怕某些场合中的评价,有的人害怕所有评价。

可怕的社交回避行为

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可算作社恐中的天花板级人物了,几乎达到了自闭的程度,不跟家里的女仆说话,除了固定的party外,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Party上,也属于高冷范儿的,不与其他人交谈,如果有人想和他交流,只能在他附近对着空气说出自己的问题。他如果听到了,就会小声地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没听到,有人走向他,他就会吓跑。

虽然在当时,这些症状并没有影响卡文迪许的科研事业,不过今天看来,这就是妥妥的社恐啊!他是在回避社交中别人的目光和评价啊!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在《面对的勇气》中将社交恐惧分为三种类型:临场紧张、害羞和社交恐惧症。

害羞和社交恐惧症的区别。

临场紧张和害羞,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使其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尴尬,比如上台发言很紧张、遇到熟人不好意思打招呼、进了商店不买东西感到过意不去等……这在心理学上叫“社交焦虑”,也是社交恐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常只要稍加注意就能改善。

而社交恐惧症,是一种严重的、极其影响生活的心理病症,它常伴随脸红、颤抖、出汗等躯体症状,是在社交焦虑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明显的回避行为,通常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这类病症会夺走我们最珍贵也最必要的东西——我们的情感食粮。

它会阻碍人和人之间的正常沟通,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竖起一道防范的壁垒,桎梏着自己的生活,让人在孤独和痛苦中挣扎,也阻碍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社恐就像对人群过敏一样,总是小心翼翼,害怕与人相处,怕自己的言行出错得到负面的评价,怕给别人带来麻烦心里愧疚,更怕别人对自己不满意远离自己……说白了,社恐就是对他人目光和评价的恐惧。

他们敏感多疑,从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怕遭到嘲笑和议论。对外界的感知比较少,更多地注重自己面对恐惧时,身体上产生的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样的行为也使他们一次次地陷入社交死循环中。

那么,社恐是怎样产生的呢?

人类的社交焦虑由来已久

时间回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又饥又渴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看见了一片鲜红诱人的果子。但他们最终选择了吃树皮与青草充饥。原来,几天前,祖先同部落的伙伴就死于吃了类似的果子。

由于恐惧,我们的祖先变得谨慎,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繁衍至今。从这个角度来讲,恐惧是人类遗产的一部分,它在进化过程中为人类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比给人类带来的困扰更大。即使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仍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社恐的产生亦是如此。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在人类祖先生活的原始社会里,物质条件极端落后,人类无法与大自然抗衡,到处都充满了危险,比如,食物的匮乏、疾病的未知、野兽的侵袭等。

想要在风险重重的环境下生存下来,我们的祖先需要生活在一起,依赖集体的力量获取食物、搭建住处等。为了得到部落的认可,每个人都要减少做出格的事,以保证整个部落的凝聚力。而每个人都会恐惧被部落驱逐、排斥,因为,一旦被排斥,就很可能意味着死亡。

这种恐惧让人类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这样的焦虑在适度的情况下,让人们在交往中变得更加谨言慎行,也更有责任心和观察力,但这样的焦虑一旦过度,便成为了社恐。

《面对的勇气》一书中说:人类从远祖那里继承了恐惧,就像所有遗产一样,恐惧提高了我们生存的机会,但也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为什么这种原本保护人类发展至今的“社恐”,会在今天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呢?

对比一下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与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或是离如今更近一些的古代就不难理解了——

从前我们每天遇到的多是熟悉的同部落人,我们的“社恐”在他们面前以适度的焦虑存在,就足够保证我们的生存。但在今天,当我们每天不得不与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进行社交,甚至在互联网上随手发布一条信息,都将迎来无数人的赞成或不赞成。

这让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原本就存于骨血中的社交焦虑越来越严重,也就成为了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的社恐。

勇敢面对 战胜社恐

现代社会,社恐的数量远远超出了的想象。针对这种状况,日本提供了无声服务出租车,司机会全程保持安静,避免社恐乘客出现尴尬。

这种贴心的服务无疑为社恐人士带来了更多便捷,但外部环境对于改变社恐状况还是效果有限,真正想获得改变还是要从自身出发。

在《面对的勇气》中,克里斯托夫·安德烈给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实操办法。他在书中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尽力避免恐惧,而是学会不再害怕恐惧,逐渐控制恐惧,再循序渐进地减轻恐惧,克服恐惧。

像临场紧张和害羞,完全可以通过坦然地面对他人、在公众场合讲话、恰当地表达需求及自我肯定等一些小练习来克服和改善。一次次地强化练习、重复训练,才能让心理变化更为持久,改善社恐的状况。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季《脱口秀大会》上,北大女孩鸟鸟的表演风格可谓独树一帜。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到夸张自信的表演,她只是拘谨地站在台上,手持话筒、眉目低垂,言谈举止中无不透露出一种小心翼翼。

其实,鸟鸟的社恐小时候就开始了。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上台就紧张得不行的姑娘,硬是一次次地挑战自己登上舞台,从最初的自卑、慌乱、胆怯,到现在的自信、坦然、犀利,更是从最初的人人诟病成长为现在的无冕之王。

没错,这正是一种面对恐惧的勇气。重复面对恐惧也会让人逐渐改变世界观,在这基础上,经常面对恐惧的行为以及经常对恐惧进行反思,才会使我们对恐惧的本能情绪反应逐渐消失。

这正是作者用20余年从事恐惧症治疗的经验,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提出的战胜社交恐惧症的方法,即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的治疗。

在认知方面,要转变思维模式,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理性解读想法,分清情绪和现实,弄清楚自己害怕的到底是什么,不让恐惧支配自己。放松心态,接受自己的情绪化,相信自己,真诚地展示自己,别人才会接受自己,进而收获一个不社恐的自己。

一位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思维模式。

在行为方面,“害怕什么,就练习什么”是很必要的。像临场紧张问题就可以通过上台表演得到改善。鸟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找到问题根源,一点点突破,改变就随之发生了。

深度的自我觉察,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找回自己,才会发现其实生活也好,社交也罢,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会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而非为了保护自己或者证明自己,徒劳的浪费生命。

写在最后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在《面对的勇气》这本书中,除了社交恐惧症,还为我们解读了生活中的其他恐惧症,如广场恐惧症、鸟类恐惧症、赤面恐惧症等,并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应对方法,教会我们如何直面恐惧。

当我们有勇气面对恐惧、接纳自己、活出真实自我时,才能更深地体会自己与生活本身的美好。

梨泰院那一夜拍的视频,我全删掉了:因为害怕失眠到清晨五六点,离死亡太近了

记者/张涵 实习记者/王映涵 苏子涵 吴琳

编辑/刘汨

事发小巷挤满了人

这是韩国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个不用戴口罩的万圣节。一夜之间,约10万人聚集在梨泰院商圈,酿成了8年来韩国伤亡最惨重的事故。

截至韩国时间31日6时,梨泰院踩踏事故已造成154人死亡、33人重伤。目前已确认4名中国公民在事故中身亡。医学专家分析,他们大多死于窒息造成的心脏骤停。

与其他事故相比,窒息造成的伤害显得更加隐秘。那一夜的梨泰院,脚下踩到手机、钱包,也没人去捡,因为低头都很困难。在巨大的狂欢氛围中,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拥挤”。

即便街上停满救护车,身边的警察正一遍遍给倒地者做心肺复苏,还是有年轻人在兴奋地跳着舞。震耳欲聋的音乐和人潮掩盖下,这更像是一场“无声”的悲剧。直到伤亡数字出现在新闻里,人们才意识到这一夜发生了什么。

脚下踩着手机钱包,没人去捡

要想快速进入梨泰院酒吧街,地铁站1号口旁的那条上坡小巷,是最为便捷的选择之一。这条宽4米、长45米的小巷,一边是酒吧和商店,另一边是汉密尔顿酒店的外墙。

梨泰院位于首尔龙山区,是年轻人和外国人聚集的著名观光地,开满了餐厅、酒吧和俱乐部。每年万圣节,这里都会举行节日活动,餐厅会延长营业到凌晨。而且韩国各大学刚结束期中考试,一位中国留学生说:“去梨泰院好像是万圣节约定俗成的活动”。

10月29日晚上,刚到韩国上学三个月的李谦,也准备出发了。他梳好头发,套上带着吸血鬼图案的卫衣,再配上十字架项链。从四号线换乘到梨泰院所在的地铁六号线后,上车的人明显变多了,他被几个“马里奥”、“玉皇大帝”和“蜘蛛侠”挤在中间。

当地时间晚上7点半,梨泰院地铁站已经人满为患。安保人员开始管控人流,每隔十分钟才放下一波人出站。李谦原本约了其他朋友在站里见面,但他们最后被人流从不同的出口冲出了地铁站。地铁站外的马路也被人群占据了大部分,等着过马路的行人排起长队,李谦觉得“行人的队伍有四车道那么宽”。

他沿着汉密尔顿酒店旁的小巷走上去,全程是被“带着走的”,这时人与人之间还能保持一只手臂的距离。李谦身高一米六五,只能看到面前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条街道,也看不见周围的店铺。没能和朋友们见面,李谦暂时离开了梨泰院,打算吃完饭再回来,“什么都看不到,也太让人生气了。”

一个多小时后,在地铁站旁的这条小巷里,留学生陈思礼也和朋友被挤散了。他听到前方有人在起哄,两股人流朝不同的方向涌动,他想进巷子边的饭馆去躲避,但餐厅里也全是人。

陈思礼感到呼吸困难,像爬山时“胸闷、喘不上气”的感觉。周围的女生被拥挤到尖叫,他感到脚下踩着手机和钱包,但低头都困难,没有人会想去捡起来。

尽管呼吸不畅,陈思礼也不敢摘口罩。还有一个半月他就要回国了,机票都已经买好了,如果感染新冠不能回国,他将损失近万元。“如果我在这里摘口罩,我必阳了。”

晚上9点50分,李谦回到了梨泰院。这时的人流量比两个小时前更大了,李谦又沿着小巷挤进人群,越往里走越觉得缺氧,抬眼只能看到人们的头,逼仄得他无法呼吸。

他们还不知道,接下来这条路会越来越拥挤,直至几百个人动弹不得。

救援行动被质疑迟缓

警察和消防员被当成变装路人

李谦试图寻找导航上的咖啡厅,但沿路的人潮混乱,有人上坡,有人下坡。李谦的背包被压扁了,他把双手紧贴胸前,耸起肩膀,保护住身体,避免被不知什么方向的人撞倒。他尝试着录下视频,但手臂无法活动,只能用下巴抵着手机屏幕。

混乱中,人们用各种方式把身体连接起来保持平衡。李谦的朋友紧紧抓着他的背包带子,互相认识的女孩子们牵起手,个子高的男生把女友抱在怀里。有人无线耳机掉了,一直往下看,但根本没机会捡起来。一路上,李谦感觉自己踩到了很多东西,废纸板、食物、塑料瓶,甚至蜘蛛侠的头套和女生的长裙。

李谦在人群中感到头晕脑胀,觉得周围五彩斑斓的灯光刺眼,照得他心里发慌。在过度拥挤中,有人开始往高处爬或跳上街边的绿化带,但更多人依然投入在庆祝中。酒吧门口有女生翻跳女团舞蹈,人群也跟着尖叫;打扮成《鱿鱼游戏》主人公的年轻人,和每个行人打招呼、击掌;还有人提着南瓜灯,给路人送上幽灵包装的糖果。

一个高大的男性突然扒开人群往前挤,周围很多人都差点摔倒。“滚开!”“狗崽子!”“没长眼睛吗!”,谩骂声和嘈杂的流行音乐混在一起。李谦放弃了寻找咖啡厅,只想离开。

就在他走出巷子不久,踩踏发生了。在女生许安安对《南方周末》的回忆中,踩踏发生在三叉路口,她所在的位置位于小巷下坡,“本来那条路人就多,很火,前面有人蹲下,然后越来越多人蹲下倒下,卡住了。后面的人肯定想往前走,就一直推,越堆越多”。现场视频显示,小巷的下坡路口堆满了无法动弹的人群,施救的路人想把他们“拔出来”,叠在一起的人群纹丝不动。

韩国警方和消防部门介绍,22时15分左右,消防部门首次接到报警,梨泰院站一条小巷里有人被困,需要救援。随后共派出了500多名消防员和1100多名警察,消防队员抵达现场后对50多人实施了心肺复苏,多名伤者被送往附近医院就医。韩国媒体在分析救援迟缓的原因时指出,参与救援的警察和消防员,被当成万圣节变装的路人,造成了救援道路不通畅。

当晚10点半,刚到酒吧街不久的留学生陈晟听见有人喊“闪开”,随后看见几个警察拿着手灯推开人群。警察有20多人,从人群中开出一条道,随后不断有人被抬出。

酒吧街与事发小巷的路口处留出了一片空地,警察把晕厥的人拉了出来,躺倒在地上。陈晟站在酒吧门口拍摄了一段视频,伴随着酒吧休闲的音乐,警察为面前的20多个人做心肺复苏,而远处还躺着更多人。

陈晟感觉大家似乎还没有搞清楚状况,“挺淡定的”。他也不确定情况有多严重,酒吧里的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只说“晕倒了”。晕厥的人被架着腿搬出去,他不敢仔细看。同行的朋友后来被喊去救人,看到有的人脸已经变紫,有人嘴巴和肚子都在往外冒东西,他才意识到,事情比想象中严重。

马路上已经停满了救护车和消防车。陈思礼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回到街上,他和朋友一直没再碰到,只好独自回家。进地铁站时,他回看梨泰院,有的年轻人们还在跟着音乐跳舞,似乎对这场事故无知无觉。

人们在事发地祭奠

删除了那晚的所有视频

晚上11点20分,因踩踏挤在一起的人群已经被慢慢搬出。和朋友失去联系的杨蒙来到小巷,“路上全是尸体,没有下脚的地方”。

辨认出朋友时,杨蒙感到他还有微弱的呼吸,身体也还热着,他和路人一起把朋友抬到马路边,只有这样才可能尽快上救护车。但救护车数量不够,杨蒙只能一边等待,一边为朋友做心肺复苏,周围也都是在抢救各自朋友的路人。

半小时后,朋友终于被拉上救护车,但当时“身体已经凉透了”,一切都晚了。杨蒙依然沉浸在失去朋友的悲伤中,后来他在社交媒体看到一张去世女生的照片,评论道,“这个女生就在我旁边抢救,我在抢救我的朋友,最后都没救回来。”

首尔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教授洪基正对韩联社表示,由于是大规模人群踩踏事故,开始救人的时候已有许多人窒息而死,心肺复苏无效。他将大多数遇难者的死因归结为窒息造成的创伤性心脏骤停。等到救护人员赶到时,大多数伤员已经停止心跳,说明被压在人堆下胸廓受压,肺部无法膨胀,呼吸衰竭而死。

那天晚上,留学生程瑾拍了很多视频,记录了自己出地铁站时随着人群挤上楼梯、在大路上遇到的“钢铁侠”和背着白色翅膀的“天使”、酒吧街上的路人。临睡前因为害怕,她把视频都删了,但还是失眠到了清晨五六点,“睡不着,离死亡太近了那种感觉。”

从梨泰院回家的路上,陈晟和朋友都没说话。他第一次看到“有人死在面前,有点懵。”2点半左右,他到家查看新闻,那时通报死亡人数只有2人。整个晚上,他心跳很快,“也不是害怕,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可能是突然对生命产生了敬畏。”

韩国消防部门称,此次事故伤亡者大多数为20多岁的年轻人。事发后,梨泰院地铁站1号口前摆满了白菊花和烧酒。一位女生和朋友紧挽着走出了那晚的梨泰院,她说最近都不打算再去那里了,“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经历,但是已经遇难的人,可能有一些从我们身边经过,(想到)这一点觉得就挺难受的。生命很脆弱。”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谦、陈思礼、许安安、陈晟、杨蒙、程瑾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著作权所有人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