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网游之召唤天下2(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让长征故事焕发时代活力)

导读网游之召唤天下2文章列表:1、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让长征故事焕发时代活力2、无惧风雪鉴未知 长空万里探山河——中国珠峰科考踏足新境界3、笔墨诗意赋真情 白家山水甲桂林|纪念

网游之召唤天下2文章列表:

网游之召唤天下2(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让长征故事焕发时代活力)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让长征故事焕发时代活力

讲好伟大长征的红色故事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推进工作一瞥

贵州省遵义段

提升长征资源保护水平

■李 锦 解放军报记者 杨明月

四渡赤水纪念馆航拍。王 为摄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曾是中央红军二渡和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伴着历史的涛声,记者走进淋滩村的一座老民宅。

民宅门口立着一块黑色石碑,刻有“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字样。1938年5月,中共地下党淋滩红军党支部在这里成立,任务是保存有生力量,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随时听从组织召唤。

“淋滩红军党支部是唯一一个由留在长征途中的红军伤病员成立的地下党支部,也是长征途中救助伤病员最多的一个地下党支部。”习水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云坤介绍。

2018年7月,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被贵州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底,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后,对红军地下党支部活动遗址保护及陈列布展进行规划设计,并展开周边环境整治。如今,红军地下党支部的文物修缮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全部布展工作。

这是遵义市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红色资源保护提升工作的缩影。近年来,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的重中之重,遵义市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在摸清红色资源底数的前提下,抓好遵义会议会址展陈提升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等项目落地落实,推进长征文物保护修缮与展示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7月,红军老战士黄万先大儿子将父亲的遗嘱作为革命文物捐给四渡赤水纪念馆,并感谢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曹行燕等人帮助完成父亲遗愿——找到了黄万先在赤水河畔的救命恩人。

这次特殊的经历让曹行燕感触颇深。13年来,她进村入户探访老红军后代,奔波各个档案馆纪念馆,采写整理四渡赤水的革命文物故事、口述史等文章67篇,20余万字。

“十几年来,我深切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保护长征文物。”曹行燕说,在此基础上,遵义市军地还注重保护长征文化资源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让更多人在实地探访中全面了解长征历史,更好传承长征精神。

据了解,目前,遵义市正在积极落实不久前出台的《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结合条例对公园管理协调机制、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建设问题等进行细化规范,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步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福建省三明段

焕发长征故事时代活力

■徐文涛 包东浩

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长征馆)讲解员为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水茜乡中心学校学生讲述红军故事。曾 凡摄

走进福建省三明市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屏幕上跳出两个鲜红数字:11200、76。

“前者是三明参加长征的人数,后者是最终到达陕北的三明籍红军人数,减少的、逝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纪念馆讲解员王莉莉为游客讲述数字背后的故事,唤醒大家对湘江战役的记忆。

三明市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境内留下的312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契机,三明市军地整合用好长征沿线重要文物资源,推动规划建设工作。”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罗振青介绍,他们组织文史专家等力量,开展文物史料和红色故事征集活动,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讲好三明长征故事。

“这样的展陈生动真实,如同身临其境。”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长征馆)“扩红支前好模范”展区,看到多媒体实景画面,参观的游客感慨。1931年至1934年,为支援前线,宁化苏区群众从“一粒米、一口饭”中省下“万担粮”送给亲人红军。在声、光、电的还原中,当年苏区群众踊跃支前的场景跃然眼前。

近年来,三明市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借助科技手段,在红色场馆运用创新展陈方式讲述长征故事。在此基础上,串联全市重要景区、红色村镇和红色场馆,推出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打造长征精神教育培训品牌,讲好新时代长征故事。

今年年初,反映红三十四师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强渡湘江故事的广播剧《血师》,在各平台热播,吸引不少听众留言。“《血师》让年轻一辈深入了解那段红色记忆,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一位听众留言道。

这是三明市运用多元化方式讲好长征故事的生动缩影。如今,在三明这片土地上,讲好长征故事的方式愈发丰富:举办全市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党史故事宣讲比赛;从基层遴选宣讲员组建“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团,在国内宣讲200余场次;形成《湘江战役文史资料汇编》《三明市红军标语图册》等20余篇研究成果……一个个弘扬三明长征文化的成果,正“走”出闽北、“红”动八闽,传遍祖国的山川大地。

陕西省商洛段

带动红色文旅提质升级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曹 琦 通讯员 余守义

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小河口镇袁家沟口村,游客开展参观见学活动。程正新摄

“当年,红二十五军就是从这里进入陕西的。”金秋的一个周末,记者一行乘车来到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高耀镇龙河村铁锁关,探寻当年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的故事。

1934年,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冲破敌人围追堵截,从豫陕交界的铁锁关进入商洛,踏上长征路。

走进有“长征入陕第一村”之称的龙河村,只见道路两旁房屋墙上绘有红军长征主题壁画,不少人家门前挂着印有红星的喇叭,长征文化氛围浓厚。

“我们村现在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红色旅游村。像今天这样的好天气,来得迟的游客还得排队。”龙河村党支部书记石宏斌介绍。

“秦岭深处的小山村成为红色旅游‘打卡地’并非偶然,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前提。”商洛市党史研究员介绍。翻开陕西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保护规划》可以看到,商洛全市7个县区均有与长征相关的红色遗址、红色景点。

近年来,商洛市军地积极响应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专班,集中对全市长征主题纪念设施、遗址进行全面普查,广泛征集建设项目方案,筛选谋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相关建设项目10余个。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永续保护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迫切需要,也是创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有效途径。”商洛市军地有关部门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合理挖掘利用长征文化遗址,打造“走红军步道、看红军小屋、听红军故事、祭红军烈士、学长征精神、悟初心使命”研学路线,建成集参观、培训、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商洛市坚持整体谋划,充分发挥“红绿相叠、山水相伴”优势,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古村镇旅游等相结合,让游客在红色景点间畅游山水、在绿水青山中传承红色基因。

“村里明确结合乡村振兴建设长征主题特色文化村之后,整个村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驻山阳县袁家沟口村工作队队员、县人武部职工牛文博说,近年来,周边短途游持续升温,来村里体验当年红军生活的游客越来越多,还带动了农副产品、文创产品的销售,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江西省赣州段

打造长征特色文化品牌

■付 艳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郭冬明

在江西省瑞金市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游客体验VR设备。朱 峰摄

“欢迎大家来到‘将军县’兴国县。”随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打造的动画《长征先锋》第二季热播,动画中的人物角色出现在兴国县各大景点、公交站台等公共服务场所中。

“动画讲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长征那段历史。”导演刘新军介绍。如今,兴国县在繁华街道开设《长征先锋》IP服饰主题体验馆,推出《长征先锋》系列图书,长征特色文化IP持续上新,助推红色文化“破圈”。

“这是近年来赣州市打造的长征文化IP之一。”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副局长夏涵涵告诉记者,赣州正在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通过打造富有特色的长征文化IP,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长征文化作品,让长征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今年暑假,来自山东的大学生李红梅专程前往赣州多个长征文化纪念馆、长征文化村等实地参观。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她头戴VR虚拟现实技术设备体验了长征历史场景,AI智能讲解员同步讲解。

“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来这里之前,我已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数字展馆云游了一遍。”李红梅兴奋地说道,她一直对长征文化很感兴趣,来到赣州重温长征历程,她深深体会到红军付出的巨大牺牲。

数字展馆是赣州市结合新技术打造长征文化IP,增强红色文化渗透力、感染力的创新举措。据悉,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结合“VR 文旅”“AI 研学”等项目,深挖赣州长征故事,打造具有赣州特色的长征文化IP,加强红色数字标准建设,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

“近年来,赣州市还推出系列红色文艺精品,创排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音乐剧《闪闪的红星》、歌舞剧《八子参军》等精品剧目,打造长征IP公交导视系统,让红色文化有了多元化传播载体。”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赣南苏区的红色文化,正乘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东风,飞出老区,走向大众。

追寻红色足迹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杨 杨

站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口,遥望于都河对岸,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重要组成部分的长征大剧院项目正火热建设中,施工现场塔吊高耸,工人忙碌穿梭。

回望88年前,一支举着镰刀锤子旗帜的队伍,跨过赣南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他们脚蹬草鞋、肩扛土枪,从中国东南的根据地到广袤的大西北,途经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付出了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那场远征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依旧激荡人心,在于它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它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每每提到“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会使人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光荣感,激扬起为祖国富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澎湃热情。

目前,长征沿线存留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见证着长征历史,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激励着后人赓续红色血脉,继往开来,奋勇向前。通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合长征沿线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对于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个个鲜活故事,一件件红色文物,一处处革命遗址,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过程中,贵州、重庆等地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保护修缮长征文物旧址;陕西、广西等地将沿线重要遗址遗存、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等资源串联起来,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福建、甘肃等地挖掘展示红军长征途中的生动故事,引导人们在了解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四川、江西等地深入发掘地域文化资源,塑造特色长征文化IP……各地正结合新时代特点,积极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推动其成为呈现长征文化,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

当年红军走过的老区发生着举世瞩目的山乡巨变,曾经与世隔绝的民族村寨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美丽乡村。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一代代中国人在回望历史中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在实地踏访中见证长征路上的乡村红绿辉映、生机勃勃,汲取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无惧风雪鉴未知 长空万里探山河——中国珠峰科考踏足新境界

新华社拉萨5月18日电 题:无惧风雪鉴未知 长空万里探山河——中国珠峰科考踏足“新境界”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白少波、吕诺、李键

珠穆朗玛,海拔8848.86米。地球之巅,雄踞高原上,屹立蓝天下,高耸人心中。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多年来,中国人对珠峰的攀登和探索从未止步。

在珠穆朗玛峰峰顶,科考队员展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旗帜(5月4日摄)。新华社特约记者 索朗多吉 摄

“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珠穆朗玛所在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了解巍巍珠峰,感知青藏高原,无疑对世界气候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年前,为揭示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壬寅春夏之交,“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启动,锚定青藏高原的“地标”。中国人再一次向地球之巅发起“冲顶”。

在近年来规模最大、任务最难、挑战最多的珠峰科考“大会战”“攻坚战”中,顶尖科学家带领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纪录,掀开“神女峰”一层又一层面纱。

这是5月2日拍摄的珠穆朗玛峰。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地球之巅的科学召唤

6500万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塑造了今日耸立天地间、犹如巨型“金字塔”的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巍峨壮丽,珠峰魅力何在?

登山家说,因为山在那里。

“每一次登顶,都是向它致敬。”珠峰科考登顶工作小组副组长扎西平措,出生在珠峰脚下,今年是他第16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中国人登顶珠峰次数新纪录。他说:“珠峰养育了我、接纳了我。”

科学家说,因为有太多未知。

青藏高原的变化对世界其他地区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珠峰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内容,它的生态系统变化,相当于一个微缩的地球景观。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姚檀栋表示,“哪里有未知之谜,科学家就向哪里进发。”

日照珠穆朗玛峰(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21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第一次到珠峰。如今年近六旬,他还在不知疲倦地寻找答案:“臭氧浓度是否依旧的高?冰川风是否持续地刮?低氧加高浓度臭氧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邬光剑说:“这里的冰川如何变化、如何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冰芯记录研究中遗留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回答。”

“这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情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先后11次到珠峰开展科学考察研究,珠峰也见证了他从青年到中年的科研之路。“以前靠肉眼观测,现在借助先进设备,提升科学考察的精度,科学认知也更深刻。”

6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珠峰地区开展了6次大型综合科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前方总指挥安宝晟说,此次科考将破解更多珠峰之谜,助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珠峰科考登顶工作小组副组长扎西平措在大本营(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科学之巅的中国力量

珠峰脚下,扎西宗乡午后的风很大。这里老人们的口中,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珠峰上住着一只金鸟,登上峰顶的人,如果摸到金鸟下的金蛋,就永远不会被风吹走。”

今年“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德庆欧珠作为登顶工作小组组长,第五次登顶珠峰。德庆欧珠说:“峰顶虽然没有金蛋,但是从这里获得的科学数据,比金蛋还珍贵。”

一月有余,珠峰科考临近尾声。上百位科考队员冲顶“科学之巅”,摘得一枚又一枚“金蛋”。

5月4日,德庆欧珠带领的登顶小组科考队员,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建成珠峰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在峰顶首次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冰雪厚度,并采集了峰顶冰雪样品。

紧随其后,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

5月9日,冰川与污染物考察分队完成在海拔6350米的科考任务。他们利用专业无人机和3D激光扫描仪,对珠峰东、中、西绒布冰川进行高分辨率扫描,累计扫描面积达22平方公里,对冰川全面“体检”史无前例。

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在世界第一高峰脚下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执行高空观测任务,升空高度达到海拔9032米,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姚檀栋(左二)在查看观测仪器数据(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新纪录、新突破,振奋人心。

“60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时,连登山鞋、冲锋衣都生产不出来,只能从国外进口。”中科院珠峰站站长马伟强说。

马伟强认为,此次科考集结的人才之广、使用的设备之先进、创造的新纪录之多,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科研事业的重视,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全世界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青藏高原正在成为科学考察研究的“新高地”。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在冰川变化、气候变化、生态领域等的科学研究,已处于国际第一方阵。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说,通过此次科考,我国科学家在珠峰研究领域已步入引领世界的“新境界”,必将登顶科学之巅。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右一)和科研人员在珠峰登山大本营和绒布冰川间徒步穿梭(5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精神之巅的中国丰碑

“没有哪一座山峰比人更高!”珠峰地区高寒缺氧、生活艰苦,我国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贡献汗水、智慧和心血。

西藏号称“雪域”。姚檀栋从事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也跟冰雪打了几十年交道,是中国冰芯研究开拓者之一。朴世龙说:“姚老师在高原工作就像在平原一样,似乎从不缺氧。我想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让他始终精力充沛。”

此次珠峰科考,还有不少女队员。适逢母亲节,她们感触良多。

2005年,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教授刘永勤第一次来珠峰时,她女儿正值小升初的关键时刻,不能陪伴的歉疚之情至今难以平复。

“今年母亲节又在珠峰,满心是对年迈母亲的歉疚。”刘永勤说,不能陪妈妈,还让她担心,“我只能面对珠峰,祝福亲爱的妈妈身体健康”。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在珠峰东绒布冰川区域考察(5月8日摄)。新华社发

康世昌的青藏高原野外考察足迹始于1993年,在近30年的科学考察中,爬冰卧雪是常态。他说:“记得有一年完成珠峰科考工作,拆掉帐篷离开冰川,睡垫下的冰面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人形’冰印。”

这次珠峰科考,康世昌再上海拔6350米营地,以身垂范把“论文写在珠峰上”。

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29岁的科考队员汪少勇,在本次科研中承担着冰川测厚的任务,携带沉重设备徒步到达东绒布冰川海拔6500米区域,获取了大量数据。他说:“老师们时常教导大家,科研不是坐办公室,只有走到一线,突破极限,才能收获新知识。”

无惧风雪,中国人攀登不止。探究未知,中国力量再铸丰碑。(参与记者:田金文)

德庆欧珠(左)和队友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5月4日摄)。新华社特约记者 索朗多吉 摄

在珠穆朗玛峰峰顶,科考队员在采集冰雪样品(5月4日摄)。新华社特约记者 索朗多吉 摄

笔墨诗意赋真情 白家山水甲桂林|纪念一代山水画大家白雪石先生诞辰105周年

在白雪石先生诞辰105周年之际,我们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白雪石先生的作品相会,仰望先生承前启后、独开一派的精品大作。

白雪石先生

白雪石1915年6月生于北京一个平民家庭,少年时代便以自己的艺术天赋步入丹青生涯,师从花鸟画家赵梦朱学习没骨花鸟画。他的天赋、艺术功底和行胜于言的秉性,深受著名山水画家梁树年先生的赏识,1935年入山水画名家梁树年先生门下,专攻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画论。他既得宋元时代各大名家的艺术精华,又得南宗、北派山水之精粹,显露出艺术才华,崭露头角,活跃在北京的画坛。这期间,他创作的《花鸟扇面》、《松下高士》、《双鹊图》、山水《剑阁凌云》、《秋江泛舟》等代表作,既具有宋元绘画严谨的章法结构和至精微的笔意,又流露出古意新风。

岱庙汉柏 白雪石 1984年 68cmx88cm

1943年,他为了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辞去美术教育工作,走上职业画家之路,开始探索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回到了美术教育岗位,教学之余,继续精研传统绘画艺术,并开始重视绘画写生,学习新文艺理论,加深了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为研究传统绘画艺术之变革,适应新的美术教育和创作需要.他同教育界画友去教师进修学院研习素描、水彩等西方绘画。1958年,他被当时主持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著名艺术家卫天霖先生看重,调入该院任教,聘为山水画导师,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改为北京艺术学院,他又被聘为山水科第一位讲师。

新中国成立的十年间,他创作的人物画《把余粮卖给国家》、《把棉花拣净晒干卖给国家》、《牧羊女》、《喂鱼》,以及花鸟《蒿菊双鸽》,山水风景《北京东单公园》、《石钢在扩建》、《昆明湖的秋天》等作品入选当时的各种展览,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及《中国画》《美术》等重要杂志报刊发表,有的作品被国家重要机构收藏。从这些代表作可以看出,新生活的召唤,让他将高古的笔意转向了对现实新生活的探索,并研习西洋写实绘画,积极投入到50年代“西洋绘画民族化,民族绘画现代化”的革新潮流中去。

牧羊女 白雪石 1959年 130cmx62.4cm

北海公园一角 白雪石 1959年 28cmx32cm

1961年,白雪石先生与画家吴镜汀、秦仲文先生赴山西黄土高原写生,创作了《卦山书院》、《黄土高原》、人物画《收蓖麻》、《燕山之秋》、《兰村》。特别是1963年他与著名画家宋文治、陈大羽、张安治先生赴井冈山、庐山等地写生在北京联展,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作品《井冈山》、《沙洲坝毛主席故居》、《五老峰》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太行秋收 白雪石 1991年 46cmx51cm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拒马河秋色 白雪石 1988年 125x249cm 私人收藏

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撤并,白雪石与卫天霖、俞致贞、吴冠中、阿老等一批艺术大家一并调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这所艺术学府,大家林立,古今中西艺术精华相互融合,学术思想相互包容,多元艺术流派共生创新。在这里,白雪石先生始终以平和谦虚、严谨治学、诲人不倦、勤于耕耘的作风,取众家之长,不仅为学院的陶瓷和美术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的艺术形式和笔墨风格也独成一派。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白雪石 20世纪70年代

1972年,红色主题仍是主流,诗意的风花雪月题材仍在冷宫。但这一年对于白雪石先生来说,是他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当时,为了给钓鱼台国宾馆布置绘画艺术作品,白雪石先生从河北农村返京,与著名艺术大家吴作人、李苦禅、梁树年一起为全国政协、国务院作画。这期间,他先后创作和发表了《漓江山影》、《北国风光》、《红旗渠》、《漓江烟雨》、《漓江春色》、《黄岳之秋》、《太行夕照》、《长城脚下幸福渠》、《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山水画作品。这些作品以清新的笔意、浪漫的情怀、新的章法和结构,为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发展注入了现代气息和生机,影响了一代画风,展示了一代山水画大家继承传统艺术精华,开拓创新的雄厚实力和创造智慧。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经典,而且为后来他专攻桂林漓江题材,开创“白家山水”的艺术风格和笔墨样式具有重要的铺垫意义。

长城脚下幸福渠 1974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95cmx320cm

1973年,他再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首次赴桂林沿漓江两岸徒步旅行写生,从而拉开了他漓江山水系列创作的序幕。“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自然之境,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与白雪石先生内心的诗意相遇。桂林漓江山水的秀美和神韵尽入他的诗意怀抱,他“神与物游”,心与境移,与那自然之美的山水融为一体,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忘我创作之境。他徒步漓江两岸近百日,创作热情和诗意得到空前的激发,写下漓江美景数百幅。桂林山色的空灵秀美,满目青山绿水、桃红柳绿、叠光映翠尽入他笔底。“白家山水”的笔墨诗意和风格从他心底流出。

千峰竞秀 1982年 为中南海所作 300cmx700cm

黄山松1986年 为北京饭店作 145cmx370cm

一湾江水碧 万点桂山青 1987年 为燕京饭店所作 300cmx900cm

漓江春雨 白雪石1998年 纸本彩墨山水 68cmx45cm

白雪石在桂林山水作品的创新探索中,加进了大山大水,改变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般是大山小水,或高山飞瀑,小溪蜿蜒,潺潺流水的图式;他在视觉形式上融入西画地平线移动的透视意味和光色关系,强化了画面的深远,丰富了传统绘画高远、平远、阔远的视觉语言;同时又引入大水映照山光云影,从而使山光水色一体,色与墨相互辉映,山峦云气虚实相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特别是他不拘一格表现漓江的倒影和山光之美的笔法,破解了传统用笔的程式和皴法定势,使画面溢出了清新的笔墨和生活气息。1973年,他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的巨幅《漓江》,成功运用大笔淡墨作山水倒影,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他的创新代表作。当时,他应邀在全国政协礼堂首次展出了数十幅漓江山水系列作品和数百幅速写,引起了文化艺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震动。

1997年 白雪石在桂林写生

1995年 白雪石在中南海怀仁堂创作《古塞春晖》

白雪石先生始终割舍不去魂梦牵绕的桂林漓江山水。20世纪70年代至新世纪,他前后13次赴桂林,踏遍漓江山水,再师造化,再悟妙境,再赋笔墨诗意。他的笔墨在生活中不断深化,他的桂林山水精品大作不断问世。1972年以来的几十年间,他应邀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中联部、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北京火车站等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创作丈二巨幅山水作品百余幅。其中巨幅山水《千峰竞秀》、《云壑松声》、《千峰竞秀万枝抒情》、《云海松涛》、《古塞春晖》等都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打破了传统的束缚,独创门派,创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确立了“白家山水”样式,兴起中国一代山水画新风。

千峰竞秀 万枝抒情 1992年 中南海藏 169cmx630cm

古塞春晖 1995年 为中南海所作 5mx9m

白雪石先生所做的漓江山水无论是经典的巨制,还是精美的盈尺小品,都透着一股清秀明快、淡雅润泽、飘逸灵透、清新亮丽之气,他的笔法古朴稳健、气聚神凝、笔随心动、技艺法度自然天成,成为唯真唯美的“白家山水”笔墨样式和语言的典范。

漓江渔家 白雪石 1993年68cmx68cm私人收藏

漓江两岸桃花香 白雪石 2003年 138cmx69cm 私人收藏

我曾在白雪石先生95岁华诞的庆典集会上,情不自禁地说:“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说‘白家山水甲桂林!’因为,白雪石先生把桂林的山水诗意化了。他把一个具有人文之美的诗意桂林山水传遍天下。”

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应邀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国家多次将他的作品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首脑,国家美术馆和国内外文化机构等也相继收藏他的作品。他的艺术创新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精神,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绘画作品所具有的民族性和审美的人民性,深受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赞扬。

1979年白雪石与美术界老友,左二起:华君武、黄胄、李苦禅、吴作人、李可染、肖淑芳、白雪石、许麟庐、黄永玉

几十年来,白雪石先生的作品和专辑在国内外新闻媒体和出版发行机构出版发行有几十种之多。特别是198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白雪石先生专著《中国画技法山水分册》,荣宝斋出版社等出版的《荣宝斋画谱白雪石绘山水部分》、《中国现代名家画谱白雪石》等在社会上反响极大,创发行量之最,影响了几代山水画家。

著名艺术家冯远在白雪石先生追思会上曾说,白雪石先生的桂林山水,是不可多得的一张国家文化名片。

阳朔遇龙镇风光 白雪石 1980年 48cmx182cm

白雪石先生说:“我用的是传统的方法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表现出来,写实生活。这条路子最难坚持,很难突破。好多人走不通,我坚持下来了。”他坚持生活之路,把心灵融入自然,以诗性的智慧解读传统文化精神,赋予传统绘画新的笔意。他观自然造化之妙,体悟中西绘画艺术之精华,师古而不拘泥于古人,师造化而不拘泥于自然造化;他博采中国南宗北派画家之长,但不为众家之长所拖累;他以桂林漓江山水为主攻方向的同时,游走祖国南北,踏遍千山万水,寻尽奇峰,终得笔墨心源,为我国20世纪中国山水画开创出了新的笔墨样式和门派,丰富了中国现代山水的表现力和形式,推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他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复兴的一面旗帜,为中国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

白雪石戒台寺写生

白雪石先生在艺坛和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为人处事总是低调,不擅张扬、喧哗。他生活淡泊、简朴,始终住在和平门那套陋室里作画。他的挚友启功先生见之,曾命笔书联一幅:“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表达他对白雪石先生的艺道和为人的敬意。白先生的书房兼画室的“何须斋”雅号由此而来,这也成为两位艺术大家神交的佳话。

1996年,左起张仃、启功、白雪石

白雪石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美术教育事业,他平易近人,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他提携新人,使无数的艺道同仁和学生受益匪浅;他清雅、仁爱、博大、宽厚的人格境界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高远胸怀,他行胜于言的师长风范赢得了师生的尊敬,是我国杰出的美术教育家。

白雪石先生的人品、艺术成就和贡献让人肃然起敬。他的艺术创新精神、人格境界与桂林青山永存,与漓江碧水长流。

2003年,白雪石在家中作画

图文提供/卢新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来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崮乡故事

沂蒙山区,不少坡度平缓的低山丘陵,戴着顶“帽子”,仿佛一座座烽火台。

如果在当地问路,百姓会指着说:看,朝那座崮的方向,走下去,就到了你想到的地方。

他们口中的“崮”,学名为“岱崮地貌”,被认为是继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种造型地貌。

沂蒙地区有上千座山崮,又以七十二崮最有名。山峦密集,崮与崮遥相呼应,崮与崮紧密相连……

岱崮钟灵天赐貌,自然造化鬼神惊。它立于高山之巅,或坐或卧或立,穿透历史,熬尽年华,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大地的子孙。

沂蒙地区有上千座山崮。公茂栋摄

一眼万年

层峦叠嶂的山东沂蒙老区,随处可见姿态奇特的山——群山之巅,山峰顶部平展开阔;但四周陡壁峭立,山体坡度由陡到缓,酷似山顶上放置了一块巨大“石台”。“石台”或方形,或圆桌形,或鸡冠形,远远望去,像星罗棋布的烽火台,又像是大自然馈赠给山的一顶“礼帽”。

这种独特的造型,当地人称为“崮”。字形结构看,崮是“坚固的山”,顶上有“山”,下面“稳固”。《现代汉语词典》字义解释,崮指“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

现代诗人苗得雨曾这样描述:“沂蒙山所有崮,几乎都是山上有山。那山上山,上面平,四面是悬崖(当地叫光崖),崮之名也由此得来。”当地曾有小学生在作文里这样生动描写:“看,远处出现了抱犊崮壮美的躯体,像一顶巨大无比的草帽扣在山顶上。”

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中的崮,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区的蒙阴、沂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据说沂蒙山崮就有上千座,其中有名有号的崮不下百座,组成了壮美的沂蒙崮群。数量之多、地域之集中、形态之壮美,世所罕见。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崮”是玉皇大帝在沂蒙山区插的七十二根擎天柱,因龙王的龙子龙孙们经常顺着柱子爬上天庭,惹弄是非,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挥剑斩断擎天柱,因此留下了七十二根柱桩,慢慢演变成今天的“七十二崮”。

崮在沂蒙山区分布广泛,又以临沂市蒙阴县的崮最为集中、典型,有“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阴”之说,而蒙阴的岱崮镇就有30多座崮。

“七十二崮”中,有不少以神话传说命名。例如,蒙阴县垛庄镇的孟良崮,因北宋抗辽名将孟良曾屯兵于此而得名。在费县、兰陵和枣庄山亭区的交界处,还有数易其名的“抱犊崮”。汉代称“楼山”,魏晋称“仙台山”,唐则称“抱犊山”,明清时叫“君山”。唐《元和郡县志》记载:“昔有遁隐者,抱一犊于其上垦种,故以为名。”

更多的崮,则以象形命名。

“崮上草原”,这是蒙阴县岱崮镇有名的观崮景区。登上观景台,眺望四方,山峦起伏、梯田层叠、郁郁葱葱,群崮尽收眼底。这些“崮”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或雄奇,或险峻,或秀美,有的像山顶上冒出的巨型蘑菇,有的似古老城堡,有的则像古代美女发髻。一处“神佛崮”,从侧面看,宛若一座大佛静坐,鼻孔、眼眉、嘴唇等惟妙惟肖……

临沂市沂水县博物馆,陈展着几枚崮上发现的三叶虫化石。贝壳中轴凸起,两边肋叶分层清晰,这种长着坚固甲壳、在距今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广泛存在的生物,曾多次出现在沂蒙山崮上,蕴含了地壳运动的神奇密码。

沂水县博物馆馆长耿涛介绍,寒武纪时期,山东的地壳不稳定,沂蒙地区经历过海陆变迁,陆地沉降变成海洋;在晚古生代,陆地升高海水退去,而三叶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经过大自然的沧桑巨变,这些三叶虫的遗体形成化石后。如果运气好的话,现在去崮上,还能捡到不少三叶虫化石呢。”耿涛说。

一见如“崮”

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了神奇地貌。崮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关于崮的成因,国内学界认为,主要是由于地壳垂直错动,又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侵蚀、逐步演变而成,形成演化过程主要是沉积、抬升、成熟、消亡4个阶段。崮属于方山地貌,方山的形成包括软硬互间的平缓地层、长期缓慢抬升的构造运动条件和较强的外力侵蚀作用,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地区不多见。

沂蒙地区有上千座山崮。公茂栋 摄

地形风格独特的崮,深深吸引着旅行作家李存修。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事旅游文化考察的李存修,来到蒙阴县岱崮镇。当时正是春天,山崮遍野桃李盛开、花红柳绿,群崮林立、争耸天表。游遍世界各大洲、考察过地球上无数名山大川的他,坦言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崮群。

“它为什么不生在山腰,不长在山脚,不立在平地,而偏偏从大山的顶端冒出来呢?它为什么不是山丘的形状,不是峰峦的外相,而四周那样笔直陡峭,顶端又坦荡平缓呢?这一座座的崮,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沂蒙山,而没有落户他处?”

他考察发现,这些崮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每座大山顶部,总有那么一块突出的部位。从这些崮群,他联想到国内所熟悉的“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和“丹霞山地貌”,但以上4种地貌,不能代表沂蒙山这种崮群的地貌,后者应是更稀奇和不可替代的另一类地形地貌。

李存修把这些发现和判断写成一篇《沂蒙望崮》,在北京的一家旅游文化杂志发表。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也予以发表。这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7年秋天,中科院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义丰教授为首的15位专家组成课题组,历时5个月、6次深入沂蒙山区,实地考察和吸收众多学者的地貌研究成果,提出了“岱崮地貌”一说,得到了地质地貌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全国地质地貌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评议,把“崮”这种地貌正式命名为“岱崮地貌”,列为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

学界认为,在距今约5亿年的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风吹雨打、海流摆动等外力作用无时不在侵蚀着山地,经过千万年逐渐降低成平原。当平原再遇地壳抬升时,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

岱崮地貌上部为寒武纪开始形成的厚层石灰岩,抗风化剥蚀能力强,在长期的风力、流水侵蚀和溶蚀及重力作用下,不断坍塌后退,形成典型的方山“帽子”;下部基座由易风化的页岩等组成,总体厚度远大于顶部方帽。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近似锥体的缓坡。崮就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

一场见证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每年都能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这位老兵经常会来纪念馆,缅怀牺牲在此的战友。今年国庆节前夕,他又一次穿着绿色军装,站得笔直,一边向烈士墓碑敬礼,一边哽咽:“我以后来得不多了,我90岁了!”敬礼完毕,他在旁人的搀扶下,抹着眼泪,哽咽地说:“再见了呀,再见吧……”

韩寿春,蒙阴县垛庄镇后里村人,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1946年10月,年仅14岁的韩寿春报名参军,成为鲁中军区医疗队的一员。1947年,他跟随队伍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复员后,他回到家乡,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

孟良崮,蒙阴县垛庄镇一座险要的山峰。在崮群中,这座最著名的孟良崮反而缺少了“崮”的特征,但它却因驰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而家喻户晓。

学生在位于孟良崮战役战场遗址区域内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广场前参加活动。新华社记者王凯 摄

一方是精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张灵甫的整编第七十四师,自诩为“天下无敌”;一方是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被认为“必败无疑”。国民党军主动退守孟良崮,妄图以七十四师为饵诱我主力。1947年5月13日黄昏,孟良崮战役正式打响。

七十四师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但战斗一开始,张灵甫精心安排的垛庄退路就被我军切断,辎重被全部缴获,只能在孟良崮上负隅顽抗。5月16日,华野全线出击,浴血奋战,攻上孟良崮,一举歼灭了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也在大崮顶山洞里被击毙。这一战,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境内的重点进攻计划,扭转了华东乃至全国的战局。

孟良崮并不是典型的岱崮地貌。从山脚下远远望去,顶端不像其他崮宽敞平坦,反而更加陡峭险峻。白色花岗岩筑成的纪念碑耸立山巅,形如三把刺刀直指云天。上山的石阶上,有不少关于花岗岩的地质介绍。路边岩石,仔细一看,都有大大小小的弹痕。当年密如雨点的子弹射向孟良崮,有很多击在石壁上,70多年过去,弹痕依然清晰可见。

民心向背,是决定战役胜败的关键。孟良崮战役中,沂蒙人民组成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工大军,用小推车抢运弹药、运水送粮、运衣送药。“沂蒙六姐妹”发动全村拥军支前,沂蒙妇女勇架火线桥……男女老少齐上阵,要人出人,要粮出粮,他们用小推车,一程又一程,不断将革命推向胜利。

车轮滚滚,民心如潮,这是民心的见证。

欣闻大捷,陈毅挥毫写下:“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战役结束后,小推车没有停歇,继续跟着共产党在解放道路上一往无前。

不过,沂蒙山崮所见证的战争中,很多战斗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1941年冬,日军推行“扫荡”和“三光”政策,敌后根据地形势非常严峻。1941年12月4日拂晓,山东纵队第二旅第四团第三营部队突遭日军偷袭。下属的九连、十连边打边向沂南县孙祖镇的和尚崮突围,当到达西侧山沟时,才发现沟里已挤满2000多名群众和行署机关人员。生死关头,八路军战士端着刺刀,提着手榴弹,冲上了和尚崮,掩护群众突围。

上午10时左右,日军攻占了和尚崮西侧山顶,八路军被迫在和尚崮西南面悬崖绝壁边上,与敌人白刃搏斗,但因寡不敌众,大部牺牲。最后的17名战士摔坏枪支,英勇跳下悬崖。

蒙山有顶,沂水有界,鱼水情深的故事永远讲不完。血与火的战场,炼就了沂蒙壮士的铮铮风骨,那一座座昂然屹立的山崮,如同壮怀激烈的勇士头颅,构筑成沂蒙巍峨的脊梁。

一段往事

岱崮镇,名出自岱崮。“岱”本义为大山,《说文解字》中指“岱”为“大山也”。据说在此崮上能望到泰山,所以称望岱崮,简称岱崮。岱崮镇有名有姓的崮就有30多座,为群崮荟萃簇集之地,分布集中、类型齐全、造型秀美,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崮乡”。

崮曾是沂蒙山区闭塞的象征。《蒙阴旧志》曾这样描述:“僻处丛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然而,随着崮的价值不断被发现,这一传统的思维被彻底改写,“崮乡”也被重新定义。

红叶鲜艳欲滴,黄叶金光灿烂……入秋后的岱崮地貌旅游景区,漫山遍野的树叶装点在浓绿松柏之间,层层叠叠、绚丽多姿。岱崮镇的这处5A级景区,除了神奇的地貌、迷人景色,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还有50多年前的军工记忆。

在岱崮镇笊篱坪村,村间小道并不平坦。无论是村委办,还是附近的民宿、招待所,楼层大多不高,窗户较长,墙体陈旧。这些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三线军工”宿舍楼,经过翻修后重新使用。

蒙阴县岱崮镇笊篱坪村,开发了具有军工特色的民宿、餐饮、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本报记者杨文 摄

相比“民丰机械厂”,当地人更喜欢叫它“9381厂”。这个数字,是上世纪60年代军工企业民丰机械厂的代号。在那个年代,能去神秘的国防军工企业工作,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50多年前,数万名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怀着一腔热血,满腹豪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蒙阴发展军工事业,拉开了三线军工建设的序幕。

上世纪60年代,面对紧张的战备形势,国家为了“备战备荒”,确定了“靠山、分散、隐蔽”的军工建设方针,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一些国防尖端工程,更应首先考虑其隐蔽性。蒙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家在沂蒙老区先后建设了17家三线军工企业,其中,民丰机械厂就落地蒙阴。

生产高射机枪子弹、穿甲弹等,“9381厂”屡立奇功。上世纪90年代,民丰机械厂、工模具厂、职工总医院搬迁后,厂房、山洞等人去楼空。2012年,蒙阴县重新开发这些资源,利用5600平方米的山洞厂房车间、旧厂房设施等,建成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

这是蒙阴县利用原有军工厂,开发的洞穴式体验馆——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公茂栋 摄

在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你一定会被军工元素吸引:山洞两侧用玄武岩依照山体垒成,洞口下方有个鲜艳的红色五角星,两边墙体上写着当时的标语。洞内陈列着当年生产的子弹壳、车床、汽车等。

“当时的一把枪,要分成好几个厂来组装。生产出的高射机枪子弹,运送到了前线部队。山洞里潮湿阴冷,但大家劲往一处使,有人在这里邂逅了爱情,有人在这里扎根安居,这里有他们的青春。”讲解员说。

祖国一声召唤,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而来,在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中筑起钢铁长城。曾经的军工人,如今已霜染双鬓,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几十年来,“老军工”们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也时常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访。

军工山洞,既是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三线军工建设者和后继者聚会怀旧、守望乡愁的场所,日接待游客量曾达2万人次。

一脉传承

孟良崮下的垛庄镇古泉村,处于三县交界处。以前这里土地撂荒,闲置的土地种上了杨树。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不少私搭乱建,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村民直言,二三十年几乎没有变化。

甚至,村里还发生过这样的笑话:外出的孩子过年开车回家。道路狭窄,没有足够大的地方停车。晚上随便停在路边,不安全不说,还常常发生盗窃事件。于是出现了滑稽的一幕,孩子回屋里睡觉,老人就去车上过夜。

但这两年,大家都说村子变化大多了。不仅修好了6公里的沥青路、建起了4个停车场和3个休闲广场,老百姓家门口还有凉亭。路上安上摄像头和路灯,绿化苗木也多了,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一切和古泉村“兵支书”刘元华有关系。

记者采访时正值夏季。宽阔的沥青马路旁边,避雨式蜜桃大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着,另一边则是当地龙头企业的办公楼。“雨季来临时,水分过大,会流失糖分,对蜜桃生长不利。”43岁的刘元华正在查看项目进度。

古泉村交通便利,不少人从事大车生意,刘元华就是一名“车老板”。2004年退伍后,刘元华回到老家古泉村,干起货车运输,最多时,他有5辆货车、雇了9名驾驶员。可就在两年前,他放弃了这一切,选择当起“兵支书”。

“当时也是纠结,这几年一直在外面闯荡,和村里人生分不说,跑大车年入三四十万元,没想过竞选村支书。”乡镇领导看刘元华当过兵,能吃苦,有头脑,想让他管理村子,做了几次工作,刘元华依然摇头。

蒙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红伟的一番话,让刘元华动摇了:“自己富不算富,带着老少爷们一起富才算本事。若有战,召必回,那才是真军人,真党员!”

“若有战,召必回!”从小听孟良崮战役长大的刘元华,红色基因早就烙印在心里。接过这一担,刘元华决心大干一场:清理私搭乱建,整治村容村貌;按每亩地1000元,流转了2400亩地;引进了两个高效农业项目,安置了几十人就业。

古泉村少了一位“车老板”,多了一位“兵支书”。

如今,刘元华经常能听到老人们说村里变化大极了。“他们说活了一辈子,生活和城里也没差太多,村民觉得我干得好,我心里才就踏实了。”

2021年1月,刘元华被纳入村党支部书记专业化管理,工资还涨到每月4500多元。“这是一种责任。当兵的时候,经常讲要么就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老百姓能认可,就是最好的反馈。”刘元华说。

退役军人历经军队淬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临沂市委组织部、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强力挖掘“兵支书”这一资源,大胆使用、精心培养,进一步充实“沂蒙兵支书”队伍,截至目前,临沂市409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兵支书”1140名,占比27.8%。

“爱人民、爱家乡,在沂蒙山区,百姓信任、尊重军人的风气依然浓厚,军人贡献家乡、带头发展的意识依然强烈。”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说,蒙阴是孟良崮战役的发生地,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沂蒙人民爱党爱军,越来越多的“兵支书”,正带着满腔热情和激情,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

峰叠重重呈秀色,碧水溪流岁月长。

穿越时空,抚今追昔,八百里沂蒙,山崮依然静静伫立。它继续见证这里书写的故事,聆听大地上的世事变迁,触摸这片红色热土上的脉搏……(杨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这些男主的小弟特多!召唤流完本精品小说,讲述如何成为超爽大佬

在小说分类当中有一类小说的男主拥有特别多的小弟,而且这些小弟往往都是特别强力且不分时代的,男主想要召唤谁就召唤谁,因此剧情读起来特别的爽。

这类小说一般被称为召唤流小说,也被称之为猛将流小说。今天年糕就给各位老铁推荐几本这样的完本精品小说,希望有合各位老铁胃口的。

《最强神话帝皇》

作者:任我笑

类型:仙侠

字数:390万字

官方简介:

这本书是大神任我笑在18年底完本的,全书近400万字。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非常标准的召唤流小说,只不过,男主召唤的不是现实历史中的猛将,而是可以召唤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各路神仙,

让各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神仙做自己的手下或者侍女,男主装X装得飞起,简直不要太爽。

这本书由于召唤过于强力,所以也有无敌流的感觉,喜欢看这种类型的老铁不妨一试。

注意:本书非单女主

《异界召唤之千古群雄》

作者:东天不冷

类型:玄幻

字数:349万字

官方简介:

这本书是在去年底完本的,也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召唤流的精品小说,同时这本书也称得上是猛将流小说,这是因为男主获得了系统,得道了金手指轮回盘,他自此拥有了可以召唤华夏几千年文明中的著名文臣武将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虽然走的也是爽文路线,但男主还是有谋略的,所以这本书感觉还不小白,老铁们可以试试。

《史上第一祖师爷》

作者:八月飞鹰

类型:玄幻

字数:460万字

官方简介:

这本书是大神八月飞鹰的经典之作,男主是一位穿越人士,在系统的要求下开山立派成为了第一祖师爷,不过他招收的徒弟与众不同,都是来自各个著名玄幻小说的主角。

这本书总体而言是欢乐轻松向的,有无敌流、召唤流、升级流的元素。男主自带反主角模板,而且剧情反套路,男主装X特别厉害,但他智商长期在线,不愧为天下第一祖师爷,老铁们可以看看。

注意:本书无女主

《三国之召唤猛将》

作者:青铜剑客

类型:历史

字数:502万字

官方简介:

这本书是非常经典的一本召流小说,男主穿越人士穿越到了三国时期成为少帝刘辩,拥有超级召唤系统,可以召唤华夏历史上的各种著名文臣武将。

这个系统还有爆发彩蛋的效果,所以少帝飞起了不用担心被废了,咱们也能观赏关公战秦琼了。

这本书以三国作为背景,爽点颇多,虽然后期略有点水,但总体而言还是一本相当不错的精品文,各位老铁们可以看看。

除了以上这些经典的召唤流小说之外,最近还有一本正在连载中的召唤小说,感觉写的也不错,书名为《我的召唤物可以学技能》。

这本书分类在玄幻,但也有游戏文和无限流的元素,男主可以召唤各种幻想怪物,目前连载近两百万字,不介意是否完本的老铁可以收藏追看。

好了今天的完本精品文就先推荐到这里,希望有合各位老铁胃口的。

另外,走过路过,年糕求个赞和关注。

本文欢迎转发,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