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奇侠传攻略秘籍(初入江湖1-20级该做什么 仙剑奇侠传online生涯介绍)
仙剑奇侠传攻略秘籍文章列表:
- 1、初入江湖1-20级该做什么 仙剑奇侠传online生涯介绍
- 2、50-65级该做什么 仙剑奇侠传online蜀山问鼎生涯介绍
- 3、我已经认命了,武侠片就这样死了也挺好的
- 4、国产单机三部巅峰作!仙剑独领风骚,古剑后来居上,它却只是弟弟
- 5、回顾90年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DOS游戏
初入江湖1-20级该做什么 仙剑奇侠传online生涯介绍
初入仙剑的你是不是感觉到些许的茫然和不适?快来看看新手1-20级都应该做哪些事情吧!
主线任务
跟随系统指引完成主线任务是不管多少级都应该做的事情呀!我们的任务从余杭镇见到逍遥开始,到仙灵岛,到苏州城。根据阿玖最初步的计算,大家在十里坡的时候就已经到十级啦!
装备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闯荡江湖的少侠可不能裸奔啊是不是?我们的装备分为:项链(攻)、头盔(防)、武器(攻)、盔甲(防)、双护腕(攻)、双戒指(攻)、腰带(防)、鞋子(防)。
装备按品质分为白装、蓝装、绿装、紫装、橙装,橙装为最佳,绿装为套装,集成并装备套装有套装加成属性,有的套装加成后堪比紫装战力值,这里就不多赘述啦!
另外十级后装备将开启锻造功能,可以使用装备碎片对装备进行锻造,不同的装备碎片所锻造出的装备品质也不同,所需装备碎片数量就更不一样了。装备是个大学问,值得各位少年好好钻研钻研呀!
技能
行走江湖学习技能自然必不可少,仙剑奇侠传online游戏中使用技能书学习技能,使用技能秘籍进阶技能,使用技能精髓二次进阶技能。升级技能同时需要消耗技能点,技能点由技能残页(使用后增加100技能点)、技能残卷(使用后增加1000点技能点)、技能卷轴(使用后增加10000技能点)。
日常任务
到达苏州后少侠将会开启日常任务系统,每日完成日常任务将有经验奖励,使用仙玉一键完成更可获16W经验奖励,每日十个日常任务,不要忘记咯!
锁妖塔
锁妖塔乃神授的神奇,自身蕴含五灵之力,在其中关押着无数的怪物。
锁妖塔完全还原了仙剑系列中的感觉,每一层都走的无比艰难,每一层的妖怪不同,难度也随之增加,不过不限挑战次数和丰厚的奖励还是备受欢迎。锁妖塔每层首次通关都会奖励精炼装备必需物品——紫晶,而且每一层最快通过的玩家还会在塔上留名,大家努力吧!
扫描二维码下载全民手游攻略
全民手游攻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全民手游攻略微信
关于全民手游攻略
全民手游攻略致力于为广大玩家提供最新、最全、最详尽的手游攻略,在这里你可以查询到任何你想要了解的内容。问答社区服务为玩家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并相互解惑的平台,让玩家们的疑问尽快得到解决。
97973手游网声明:97973手游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50-65级该做什么 仙剑奇侠传online蜀山问鼎生涯介绍
五十级之后我们就可以向英雄榜发起冲锋啦!毕竟五十级之后的人生,野怪什么的已经拦不住我们发展的脚步了,世界BOSS和蜀山论剑才是我们该去的地方啊!那么50级之后的仙剑生涯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试炼窟副本
一、参加全服蜀山争霸、蜀山论剑活动
每周六10:00——22:00进行竞标,每届活动有三个仙盟可入围,上届优胜仙盟可以自动入围,其他仙盟竞标争夺2个入围资格。只有盟主可以竞标(可多次竞标),所有成员可以捐献竞标资金(仙盟元宝)。
活动奖励:称号奖励获胜仙盟盟主获得全服唯一称号“六界叩首”,获胜仙盟成员获得称号“傲视天下”;物品奖励大量银两、幻梦紫晶、金楠锦盒等你来拿;击杀TOP3奖励击杀敌方数量TOP3的少侠还有额外奖励呢!大量银两,大量卦符,大量百炼精~
二、进行试炼窟多人副本
试炼窟也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在98仙剑柔情版中,试炼窟就是苗疆蛊师为了提升自己会进入试炼的地方,同时也是女娲遗迹。这一点在游戏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因为在仙剑奇侠传online中,试炼窟产出女娲石,女娲石可用于铸炼武器装备。
玩法说明:消灭一定数量的某种颜色小怪会召唤出对应颜色的精英怪物(共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消灭所有精英怪物,最终消灭五毒巨蝎。
三、收集画卷激活更多属性
画卷人物角色分白,蓝,紫,橙四种等级,白色激活需要的残卷最少,等级越高,需要的残卷数量也增加,画行兑换需要的墨宝也会翻倍,而附加的属性自然也很可观。
画行的残卷定时刷新,购买的次数也有限制,墨宝不够的情况下,建议先购买快集齐的残卷,第一时间提高战力哦。
四、参加秘境夺宝活动
秘境夺宝副本中玩家可通过击杀副本怪物获得奖励,武器装备、稀有秘籍、蕴灵玉、洗炼石等应有尽有,是提升自身战力值、充盈财富的不二之选。
五、参与品剑活动,10V10真人PK
活动可组队匹配也可单人匹配,10V10真人PK,按击杀数分出胜负,获得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稀有物品。
点击下载 >>>
扫描二维码下载全民手游攻略
全民手游攻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全民手游攻略微信
关于全民手游攻略
全民手游攻略致力于为广大玩家提供最新、最全、最详尽的手游攻略,在这里你可以查询到任何你想要了解的内容。问答社区服务为玩家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并相互解惑的平台,让玩家们的疑问尽快得到解决。
97973手游网声明:97973手游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已经认命了,武侠片就这样死了也挺好的
文|令狐伯光
2022年的春节还是挺有意思的,上映的好几部电影就不提了,这其中还有一部没有登录院线,但热度,讨论度和票房都不错的网络大电影,那就是王晶、姜国民导演,林峯、文咏珊、云千千、邱意浓、甄子丹、古天乐、徐锦江、方中信、黄浩然等主演的《新倚天屠龙记》。
这两部电影网络上线后热度很高,评价虽然有少数的夸奖,但更多的评价还是批评。这个再结合之前《雪中悍刀行》,这些年来每当受到期待,结果上线骂声一声的国产武侠剧和武侠片来看。
我认为中国武侠片也就这样了,可能未来偶尔还会有一些零星的武侠片,但市场主流商业大片里的武侠片差不多绝迹了,武侠剧会好上一些。而武侠文化会在国产动漫和、国产游戏等不和真人沾边的流行文化中延续下去。
这倒也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从国产文化产业发展来看确实有这内外两个原因!
武侠片为什么“衰落”?因为金古梁温黄后继无人
这个内因就是内地没有出现金古梁温黄这样的武侠大作家,影视流行文化还是基于文学这个基础。武侠影视文化的巅峰就是港台,而武侠文学的巅峰也是在港台。
武侠文学近现代的发展是这样的,清末民国的北派五大家是新武侠小说的起点,50年代因为环境原因武侠进入港台,内地因为各种运动武侠是没什么发展的。金庸武侠小说创作于港台经济高速发展的50年代末,60年代,70年代初就封笔。
梁羽生时间差不多,古龙稍晚点但也相差无几;然后是温瑞安和接近网络小说写法,或者对内地网络小说有很大启发的黄易。武侠影视文化则是70年代开始,80,90年代达到巅峰。这就是港台前二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在70,80和90年代迎来了影视文化的巅峰时期。
这只是从发展的角度上看的,其实还有一个角度——社会环境。
还珠楼主等北派五大家的新武侠诞生于清末,民国的礼崩乐坏时期,法律和秩序是没有那么被强调的。成熟于金古梁温黄50年代后到90年代的港台环境,这两个地区因为历史关系没有什么大国崛起,只有经济发展起来的偶安一隅和殖民社会下的经济繁荣。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港台迄今为止还有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社团黑帮,大量的地下规则,人情社会盛行,受殖民屈辱和利益损害的人需要一个大侠出来为人打抱不平,这才是武侠出现的土壤。它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扎根在港台社会的现实当中的。那时代面临的困境,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带来的束缚感,也都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80年代,武侠文化随着市场开放从港台进入内地。成熟的武侠文化立刻占据了内地观众的眼球,只要是中国人谁不喜欢武侠呢?
不过,这十多年内地观众相当于一个见识和积累的过程,当时也有内地作家写过武侠,但是并没有成气候。比如有些读者应该熟悉的《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的戊戟,还有写《九阴九阳》等盗版的武侠作家。
2000年左右,内地才真正的短暂地爆发过一次新武侠高潮。《昆仑》《沧海》的凤歌,其它小椴,沧月,步非烟等等,当然巅峰是台湾作家孙晓创作的《英雄志》,可是他们最终都败给了仙侠,修真和五花八门题材的网络小说。
很多人感觉是武侠被金古梁温黄等前辈写尽,后来人再也无法突破。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内地环境不同。
一是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从大方向来说上对也不鼓励“侠以武犯禁”,随着2000年后城市化的进行,中国传统的人情社会已经消失很多。如果连父母,老师,上级都不应该对一个人的意志不尊重、束缚和扭曲。
武侠小说里很多先天的矛盾就无从展现,现在的年轻人看到这些故事只会觉得主角黏黏糊糊,无法理解。这是人物身份标签自带的矛盾,无法理解就无法被带入。
二是因为内地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内地读者的文化需求也不同。武侠文学没有在内地市场重生,相反升级版的仙侠,修真和玄幻却大行其道,《诛仙》后兴起的仙侠和修仙,修真题材是世纪之交,也有游戏《仙剑奇侠传》带来的影响。
无论是仙侠,修真还是玄幻等等题材,除了早期有些小说学习金庸朝堂和江湖并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龙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设置。后来的修仙,修真等网络小说要么纯粹的架空世界,要么朝堂是大门派的附属,大家明显没有天下,江湖的观念了。
更不用提后来的修仙小说和玄幻小说,主角充满了逆天而行,除了泡妞其它人都是反派的行为动机。内地网络小说的主角在竞争极度强烈的各个世界抢法宝、抢秘籍、抢资源、打怪升级换地图,最终登顶最高峰。
这明显和2000年后中国迅速崛起,但城市化巨变带来的社会关系变化。受到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强度竞争带来的心态有关。大家都想变强想要进步,再没有港台武侠那种需要大侠的表达。
这是后来武侠没有在内地影视剧爆发的原因,因为内地的武侠小说就是不行的。这个武侠文学的基础不行,衍生出来的武侠影视剧自然而然也就不行。只能不停在翻拍金庸古龙,后来古龙都不怎么翻拍了,于是一直翻拍金庸。
我们有翻拍多少内地武侠小说么?《有翡》算一个,其它像《将夜》《雪中悍刀行》原著难说它们是武侠小说对吧。而金庸古龙翻拍几十年了,早就看腻了,还能突破吗?
内地流量泛滥打斗烂,香港没有年轻演员了?武侠或许真的没救了
这个外因就是两岸三地都不行了,台湾早不拍武侠了,2018年后凭《我们与恶的距离》重生的是悬疑和现实题材的剧集,武侠片能追溯到2010年的《剑雨》,武侠剧也是2010年前台湾导演在内地市场拍的,后面基本没了。
现在还能拍的两大重地香港和内地影视产业,怎么说呢各有各的毛病。不但和当年香港武侠巅峰时期相比不如,甚至和2000年后内地国家队下场的张纪中武侠,张艺谋的武侠大片相比都不堪入目。
1、内地流量明星没有毁了武侠,但“流量经济”导致的行业乱象却毁了武侠
我们现在谈到内地武侠的时候,很多人张口闭口小鲜肉如何如何。实际上内地的流量明星确实有很大问题,但有年轻演员还勉强顶得住,因为武侠就是“成人童话”,而成人童话终究需要年轻演员的。
比如17版杨旭文,李一桐的《射雕》;19版曾舜晞,陈钰琪、祝绪丹版《倚天》。确实比不上之前港台和张纪中内地版,但是选角还是比现在的香港版强得多对吧,演员最差的大概还是21版《天龙八部》。
其它像小成本武侠网剧《侠探简不知》《少年游之一寸相思》;顶级ip《将夜》《雪中悍刀行》等等,你会发现演员不是特别差。
内地武侠剧最差的不是演员,虽然有古装丑男和女星妆容千篇一律等问题,但最烂是整个影视生态的问题,尤其是制作水平,再到剧本方面的问题,比如武侠最重要的是什么?武打设计和剧本。
这个当前业内人士的水平就是不行,现在水平过硬的导演团队能让观众信任的能说出几个?比如拍出《琅琊榜》的正午阳光,但是这样的国产剧团队有多少?
现在国产剧题材很受限制,各种回本压力让剧只能做一些特定元素保证回本。做武侠就是冒险的,这就是为什么武侠、仙侠都在谈恋爱的原因。这些再加上越来越拉垮的武打设计,武侠剧不烂才怪了。
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不错的动作设计和剧本的,但是这个大环境影视资本就是不用啊。如同只知道翻拍金庸和ip,没有想到原创什么武侠剧和武侠片一样。
2、香港创作人员虽烂但底蕴还在,但演员新鲜血液严重不足。
香港武侠片的问题则正好和内地相反,香港业内人士虽然度过巅峰期,但是半个多世纪的积累还是有几分底蕴,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这个新版《倚天屠龙记》。这两部新片的动作设计是甄子丹的甄家班,加上这个时代特效滥用而现在香港大导演古装片特效一直不行。
这就导致这两部电影一些动作设计太过现代了,或者空智大师龙爪手那种尴尬的特效处理,再到打斗全是特效对轰等等。但是电影的动作设计还是展现了香港动作设计的底子,还算是比较好看的,剧本在王晶的改编武侠片中也属于中规中矩吧。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还是在选角上面,林峯,甄子丹,古天乐,一群香港黄金绿叶配角,香港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真的太过于严重。另外明明是内地年轻女演员给王晶选,结果他选了两个“整容脸”女主角来演小昭和周芷若,真的是个败笔。
最终在香港娱乐圈算得上是新人,容貌气质也有辨识度的竟只有文咏珊。
王晶《新倚天》来了,《新神雕》和《新鹿鼎记》还远吗?
现在内地这种环境是不太可能再拍出什么好的武侠剧,武侠片也早就不是内地电影市场主流题材了(主旋律是绝对主流),所以未来可能只有偶尔有人拍几部武侠片,或者有武侠元素的古装片。
比如已经拍完两部而且还有水平的徐浩峰,但这两部武侠片一直没有上映。
至于香港武侠片同样也就这样,这几天网络传言徐克官宣的《新神雕侠侣》三部曲开拍,甚至演员阵容都已经出来了,这个在正式官宣前可以观望。同时以徐克之前监制的《三少爷的剑》来看,还是持保留意见吧。
另外就是曾经也有官宣过彭浩翔的《鹿鼎记》三部曲,这两个系列出来了,我们可能还有得看武侠片,但如果两个项目都不确定的话,那么武侠片或许真的就死了。
最后,这一次王晶的《倚天屠龙记》的成绩着实不错,按照王晶的尿性如果徐克拍不了《神雕侠侣》,彭浩翔拍不了《鹿鼎记》。那就让王晶把版权抢过来拍吧。
虽然这样可能就是下一个《新倚天屠龙记》,但这也算是我们再缅怀一次金庸和香港武侠吧!毕竟这两个系列都出不来的话,武侠片或许是真的死了!
国产单机三部巅峰作!仙剑独领风骚,古剑后来居上,它却只是弟弟
前有《水浒传》对梁山好汉的歌颂,后有金庸古龙对孤单英雄的塑造,让我们这代8090后,从小就受到浓厚侠文化地熏陶。即便步入社会组建家庭,但心中仗剑天涯梦始终让我们意难平。
深知现实生活不可能实现这个梦,于是我们把它寄托于游戏之上。由于每个人对侠客理解不一样,导致后来出现了多种风格鲜明的国产RPG游戏。其中,得到玩家高度认可的是“国产三剑”,分别是《仙剑》、《轩辕剑》和《古剑》。
从源头上说,仙剑、轩辕剑为兄弟游戏,同为大宇公司制作;古剑奇谭则是一匹黑马,纯粹靠品质打响名堂。
仙剑奇侠传几乎架空的游戏世界,也从那天开始,奠定了仙剑系列长达二十多年的根基。
剧情之外,看一眼能记半辈子的鲜活人物,也是仙剑封神秘籍之一。比如吊儿郎当李逍遥、面冷心热林月如、神采奕奕酒剑仙、S级美蛇赵灵儿……总之,提及仙剑自然想起这些角色,哪怕从没打过游戏的人,也对它们的名字事迹并不陌生。由此可见,塑造鲜活人物对游戏走向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仙剑兄弟游戏轩辕剑,革新到第三代时启用全新的window引擎,画质和音效得到大幅度提升。水墨式画风和炼妖壶系统玩法加入,让轩辕剑三代外传天之痕,
成为轩辕剑系列中影响最大的一代产品。
那么,被玩家一致好评的炼妖壶玩法,有何亮眼之处呢?
小编觉得,围绕收化、炼化、合成妖怪为核心的炼妖壶玩法,让单机游戏瞬间“网游化”起来。因为这不再是一个,照着攻略傻瓜式通关的古板游戏,而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融合,打造出孙悟空、北斗星君等游戏外的妖怪。
本来,仙侠游戏突然冒出一个孙悟空很尴尬,但设计师早早考虑到这一点,以水墨画风化解硬核元素。让孙悟空和游戏人物风格一致,也就不会有频繁跳戏困扰。
由此可见,轩辕剑之所以能占领市场,正是将多类风格各异人物,完美融合到一个游戏,让玩家花一份钱享受体验各类经典角色。
《古剑奇谭》在主题上围绕“剑”来展开,与以往仙剑、轩辕剑的“情”与“牵绊”不同。选题上另辟蹊径,让它在国产单机游戏式微的艰难时代,打出响当当的名号。
古剑把主题提升至更宏大深刻的“重生”,完全跳出虐恋爱情、家国大义老套路,从世界观和主题深度吊打“双剑”后续产品。此外,古剑在画面、美工、配乐、CG方面,大幅度超越同期游戏。
舍得资本投入,舍得精心打磨,舍得延迟幸福,让《古剑》从第一代开始便被标上“精良”标签。一如既往对游戏品质的苛刻追求,让玩家看到古剑两字,就等同于游戏界艺术品。
不可否认,古剑是国产单机端游标杆,但与它同期细心打磨且荣升标杆的游戏,还有下面这个来头不小的“艺术级”策略手游《英魂之刃战略版》。作为资深玩家,小编在它身上体会到“国产三剑”的诸多成功因素,比起其他靠宣传撑起来的快餐式手游,它的爆红更加水到渠成且有足够底气。
其一,中外各路英雄,跨时空战役。
类似初代仙剑李逍遥、酒剑仙,《英魂之刃战略版》也塑造一批性格鲜活的中外英雄。区别于其他游戏的大脑洞魔改,《英魂之刃战略版》则是在原有人物基础上,靠个性画风突出角色,让玩家一眼认出角色背后的深刻标签。尽管吕布还叫吕布,但它头暗金色犄角配上犀利眼神,给玩家营造出一副逼真战神的形象。
好比看到酒剑仙就联想到“不羁”,看到《英魂之刃战略版》吕布,自然联想到“霸气”。与此类似,游戏里的小龙女仙气十足,阿波罗尽显神威。
汇集多个角色的《英魂之刃战略版》,没出现想象中的突兀感,离不开统一人物风格。正如轩辕剑天之痕,巧用水墨画元素消磨孙悟空的硬核元素,《英魂之刃战略版》从设计之初便强调魔幻,所以这里的孙尚香自带欧美女生的娇媚口红。
《英魂之刃战略版》上每一个角色背后,都包含了一种文化,譬如亚瑟王的二次元文化、小龙女的金庸武侠文化、孙尚香的三国风文化。浓缩中外多种文化角色之外,它还营造出一片疆域,让这些重新定义的鲜活角色同台竞技。试想一下,当三国战神吕布硬刚雷神宙斯,这是多么热血地对抗。以往仅仅是靠脑补,如今《英魂之刃战略版》给玩家实现跨时空对战机会。
在这一点上,它比仙剑、轩辕剑想得更远,塑造鲜活角色远远不够,真正让玩家融入角色并用它开疆拓土,才能收获荣誉感和成就感。
其二,公平策略环境,智者生存。市面上同类策略手游,多半是看谁武将打造好,然后团战一边倒不存在翻盘。《英魂之刃战略版》和古剑奇谭一样,总为打造最佳游戏体验逆流而上,别人团战一边倒,英魂偏偏剑走偏锋,依靠武将羁绊和兵种克制,让玩家公平对垒。
小编就曾靠赵云和孙尚香的羁绊关系,配上反套路离间计,成功合两名武将之力,完成以少胜多战绩。
值得一提,《英魂之刃战略版》还有非常刺激的联盟作战玩法,城塞、治疗光塔、守城箭塔等战争建筑将RTS和SLG完美结合,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超自由的游戏体验,丝毫不妨碍玩家在该地图上建立自己是王朝,如果你也满怀雄心壮志,不妨到现已不删档测试的《英魂之刃战略版》,来上一把刺激攻城战!
回顾90年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DOS游戏
大约靠近9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提议爸妈给我买一台486电脑,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最终买了。当然,我真实的目的是玩游戏,之前在同学家玩了几次电脑游戏,感觉画面很精致,而且大量游戏都是中文,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红白机和世嘉机上的RPG、SLG”游戏大都不是日文就是英文,中文游戏非常稀缺,有了电脑这个问题很大程度可以解决了。
那时电脑想弄到一款游戏玩,也不容易,网络根本没有,不要想下载这事儿了。光盘游戏有的,但那时的盗版光盘还没有大量出现,正版的太贵买不起。通常都是哪个同学朋友家有个好玩的游戏,就带着磁盘去他家里拷贝,我开始用的时候3寸磁盘已经比较普及了,之前还有5寸的,一款游戏少则3-4张,多则10几张,后来盗版光盘多起来了,玩游戏才容易些。
在Windos95没出现前,游戏基本都是DOS版本的,如果旁边坐了一位不会用电脑的朋友,在黑黑的电脑屏幕上输入一排排白色的字母和符号,然后瞬间进入一个画面“精美”的游戏界面,看着他崇拜的眼神,游戏还没玩,已经很有成就感了。本文就回顾几款90年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DOS游戏。
《大富翁2》
1993年大宇资讯出品
因为童年就是喜欢玩桌游“企业家”,所以发现电脑上有更完美棋盘经营类游戏自然是爱不释手,其实大富翁3名气更大一些,不过那时我游戏多了,反而玩的少,大富翁2时期经常有同学和朋友来我家多人对战,印象最深的是大富翁2的股票比较容易赚钱,只要看到跌的股票买一些,转几圈回到股市看一下自然就上涨了,如果真实的股市也是这样该多好。
阿土仔后面变成了阿土伯
《大航海时代2》
1994年光荣出品
之前在世嘉游戏机上玩过一点点,但因为是日文的,游戏卡也是借来的,所以只玩了一个开头,有了电脑后第一时间把它的中文版弄到手。《大航海2》应该是我玩过的第一款开放世界游戏,驾驶着小船环游世界各地,直到今天我看世界地图时,对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和城市的位置都比较有概念,也应该归功于玩了很久这游戏。虽然一般都把它算成是SLG游戏,但我感觉它还是更接近RPG一些,不过这游戏的重点确实不是“走”剧情,做做海上贸易赚钱、去每个城市“观光”、舰队组建后到处打海盗,这种高自由度和”无所事事“的玩法可能才是我玩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6个可选人物我只通关了1个葡萄牙公子,女海盗也玩了很久但是卡在某个剧情过不去就放弃了,在那个没有网络可以查攻略的时代,《大航海2》的剧情线索确实不太友好,经常卡住一个剧情后就要到处问,特别是有些剧情卡点是需要在某个时间去某个城市的某个房子里才能触发,这个太变态了。最后一个印象很深的就是前期驾着船出海,走的深一点遇到风暴就沉了,吓得我每次只敢驾着船贴着陆地的边边走,后来忘记哪个大神告诉我,要买大量”圣香油“带着,遇到风暴用一个就能避过,真实根治了这个问题。
6位主角
1代男主的儿子
非常受欢迎的女海盗
每个城市设计都有不同
带着自己的舰队去战斗
《DOOM毁灭战士1》
1993年ID Software出品
无论是早些年玩CS、穿越火线,还是现在看到“吃鸡”我都会想起这款FPS的始祖级游戏DOOM。最初玩到这游戏是买了一期《大众软件》杂志,里面附赠一张光盘,内带10几个游戏的试玩版,包括DOOM,进入游戏就有很震撼的感觉,竟然是3D的,而且前后左右都可以移动,实在太炫酷了,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游戏只有两关,而且只开放了手枪、散弹枪两种枪,所以那段时间反反复复的打这两关,最后感觉枪杀敌人太无聊,就把一个个的怪物引到汽油桶旁边,然后开枪爆桶把怪物炸成肉酱。后来过了几个月终于弄到了它的完成版,赶紧找了个周末彻夜通关。
开局小手枪
散弹枪是前期主机
炮威力虽大但容易伤到自己
加特林我很喜欢
这种皮糙肉厚的怪物很难对付
《武将争霸2》
1995年熊猫出品
DOS时代电脑上能玩到的为数不多的对战游戏,还是三国题材,比较符合我的胃口。说实话这个游戏的画面还可以,但操作感实太一般,感觉都不如9人街霸,再加上那时用键盘玩对战游戏还不是很顺手,其实初期体验感比较差。不过后来熟悉了键盘操作后也还能玩玩,尤其是它有个战略的对战模式,跟SLG一样,你可以选择任一阵营,去攻克另外阵营的城池,只是省略了内政系统,用哪个阵营就使用哪个阵营的人物就对战,不但可以用武将,还可以用小兵,虽然只有一点点血,但操作好了,一个小兵也能平定中原。
用好了小兵也能一统天下
《三国志英杰传》
1995年光荣出品
最初听同学说起这游戏好玩,是战棋类的,我还想战棋是下棋的游戏吗?这有啥意思,不过好在这游戏容量很小,就拷回家玩了一下。开始了游戏才发现原来战棋就是更战略性一些的RPG战斗,通过走格子到敌人的前面,进入自己的攻击范围了就可以攻击敌人,很有意思的设定。不过游戏挺难的,打了几关后就过不去了,弃玩了一段时间,后来听朋友说有个“秘技”刘备无敌法“,赶快回家尝试。其实也不是无敌了,只是对着刘备头像点击鼠标左键在按回车,刘备就可以升到99级,这样前面战斗容易很多,其实这个方法也有问题,因为会造成其他己方人物升级慢,后面也不太容易打,不过这个总归可以解决。我一直不太喜欢玩光荣的《三国志》系列,因为内政这些对我来说比较麻烦,所以光荣的三国题材游戏,我最终也只玩了英杰传这一款。
光荣的人物立绘都不错
单挑
《仙剑奇侠传》
1995年大宇资讯出品
这是我第一款打通关的RPG游戏,它的经典程度和剧情不需要多介绍了。就说说我玩这游戏的时候遇到了无数“坑”吧,第一个坑是被《电子游戏软件》杂志攻略坑了,里面有段剧情打完一个阶段小BOSS什么精,点击它尸体可以得到一颗“啥啥珠”,其实就是一颗普通的装备珠子,甚至都算不上好装备。但电软上攻略说这颗珠子是“X灵珠”,最后通关需要集齐多少颗不同的灵珠才行,结果我在那里翻箱倒柜都找不到这灵珠,感觉是不是遗漏了什么重玩了一次,还是一样,后来同学告诉我才知道是攻略错了。第二个就是迷宫,尤其苗疆都是猴子的树,那时也没有什么图解迷宫攻略,转悠了好几天才找到路,顺便说一下,那种树叫做望天树,我2020年去西双版纳时还特意去看了一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那一期旅游视频。第三是试炼洞里有个小怪,是只大蜈蚣,画风非常诡异,我本来就害怕虫子,每次踩到它都打的心惊胆寒的。
终极奥义酒神
扔武器攻击力很高
剑神
大Boss
《鹿鼎记》
90年代台湾公司把大部分金庸小说都做成RPG游戏了,我不确定《鹿鼎记》是不是第一个出品的,但我第一个玩的金庸游戏就是它,画面非常幼稚,跟红白机有的一拼,游戏也比较简单,不过对话还是很风趣幽默的。
《轩辕剑外传-枫之舞》
1995年大宇资讯出品
《枫之舞》出的比仙剑早一些,但我是玩了仙剑后因为对大宇的仰慕才玩的,《枫之舞》是轩辕剑的第三部作品,标准RPG游戏,也是从这部作品开始,轩辕剑系列开始了做外传,之后应该每部轩辕剑都有个外传。《枫之舞》的历史放在战国,主角辅子彻是思想家、科学家墨子的弟子,因为发现了鬼谷子的弟子蜀桑子的阴谋而开始踏上江湖。后来历代轩辕剑作品里的机关术、炼妖也是从这部作品开始出现的。很多年后,我在玩《轩辕剑肆:黑龙舞兮云飞扬》时,再次成为墨家弟子,再次见到很多《枫之舞》中出现过的人物、道具,不由得感慨万千。
难忘的结局动画
《金庸群侠传》
1996年智冠出品
这游戏我买的正版,开场还有动画,一个3D小人练了一套拳,当时看了就非常震撼,不愧是大作。进入游戏后到没有被它的开放世界震撼到,毕竟《大航海2》玩了那么久,能感觉出有相似之处,不过没有攻略的时候,战斗实在是太难了,跟谁打都是被虐菜。后来慢慢的看到一些攻略,身边的人也开始教我“秘技”才能慢慢的上手。开局找林平之“空抡”野球拳的打法我没用过,考虑到游戏里没有给我安排女朋友是有深意的,我通常都是自宫练《辟邪剑法》,真是容易练效果好。此外,这个游戏战斗时的人物角度很刁钻里类似段誉六脉神剑那种打一条线的招式,经常方向错了抡空。不过战斗时的战棋模式我觉得很合理,有效的体现了人物间轻功的差距,我记得杨过别的都好,就是每次移动格子太少。多年后,金庸的精神续作《武林群侠传》是我最喜欢的武侠RPG游戏,不过今天讨论DOS游戏,就不多回顾它了。
大地图
城内
降龙十八掌
九阳神功
我最喜欢的辟邪剑法
葵花宝典
邪派十大高手
《古墓丽影》
1996年Eidos出品
第一次看到这款游戏,是路过一家常去的游戏店,老板在里面玩,当时就被这震撼的3D画面惊叹到了,赶紧买了盗版光盘回家玩。我对《古墓丽影》这游戏心情是比较复杂的,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当年它的画面和效果也是惊艳,不过太太太太难了,我也忘记我玩到具体百分之多少的剧情,但实在打不过去放弃了。后来还玩了电脑上的2代和PS上的代,代更变态,存档需要一种水晶,导致每关存几个档要规划着来,更变态了。
《绝代双骄》
1996年欢乐盒出品
这不是后来那部《新绝代双骄三部曲》的游戏系列,是更早的一款,可能是这部作品第一次做成游戏。在90年代有一部香港的《绝代双骄》电影,刘德华和林青霞分别饰演小鱼儿和花无缺,剧情魔改,小鱼儿和花无缺没有血缘关系,电影里是一对情侣。这个游戏就是按照这电影剧情改编的,游戏画面和战斗模式很像仙剑,比较有特色的是人物头像大都用电影里角色头像,比如小鱼儿就是刘德华,这个在当年还是比较有新意的。
《红色警戒1》
1996年Westwood出品
其实更早时有《命令与征服》,但我那时还不太喜欢玩即时战略,后来《红警1》出了,经常跟同学在“电脑房”联机对战,所以家里也安装了一个《红警1》没事练练手,我不算是即时战略这个类型的粉丝,所以当初的即时战略四强游戏的另外三个《魔兽》《星际》《帝国时代》我都没怎么玩,只有红警从1到2持续玩下来了。
《风云天下会》
1998年智冠发行
《风云》的漫画我看的不多,主要是郭富城郑伊健那部电影拍得很震撼,那特效做的放在今天看也不落伍。游戏是从同学那里借来玩的,好像也是买某个杂志送一张试玩版的游戏光碟,同学告诉我虽然是试玩版但游戏是可以通关的,后来开始玩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没有背景音乐,本来以为是我显卡的问题,问了一下他玩的也没有,估计这试玩版本身就不带音乐吧。智冠2000年以前的游戏画面都不怎么样,别说跟大宇比,就算一些小公司的游戏画面也比智冠的好,相对风云算是画面比较出色的,可惜战斗模式又回到了传统RPG的回合制,不是战棋模式了。
《真人快打2》
比较早的一款热门街机对战游戏移植到电脑上的,早期的电脑游戏和街机游戏分的比较清楚,互相移植的比较少,其实当时电脑的性能移植个热门街机游戏还是没问题的。印象中真人2也是我玩过的第一款街机移植到电脑上的游戏,比较遗憾的是这个游戏本身出招太怪异,在街机厅我也不太喜欢玩,偶尔有朋友来对战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