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侏罗纪世界bt迅雷(千年铁树开花啦!就在南宁青秀山风景区)

导读侏罗纪世界bt迅雷文章列表:1、千年铁树开花啦!就在南宁青秀山风景区2、阔别两年共赴童书阅读盛宴: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明天西岸开幕3、侏罗纪公园之梦:生物学家打算用新技术来复

侏罗纪世界bt迅雷文章列表:

侏罗纪世界bt迅雷(千年铁树开花啦!就在南宁青秀山风景区)

千年铁树开花啦!就在南宁青秀山风景区

老话常说“铁树开花千年一遇”

苏铁最为出名的是其开花

被称为“铁树开花”

千年铁树开花,你岂能错过?

来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你可以看到千年铁树开花的样子。苏铁还有一种相当有趣的特性,苏铁“男”“女”有别,大家知道哪一种花是雌花,哪一种花是雄花吗?

苏铁四月春,花开千载奇。4月20日,记者来到青秀山风景区千年苏铁园发现,这里的苏铁迎来铁树开花旺季。

青秀山风景区苏铁园吸引游人驻足观赏

记者来在秀山风景区千年苏铁园看到镇园之宝——“苏铁王”。“苏铁王”已是1370余年高龄,这株“苏铁王”枝繁叶茂,傲然挺立。

千年苏铁王,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苏铁中的极品

据悉,这株“苏铁王”是出现在唐高宗在位的年代,是被喻为“植物界活化石苏铁中的极品”。

千年“苏铁王”的介绍

记者了解到,青秀山风景区苏铁园于1998年建成,面积100多亩,园内种植展示德保苏铁、石山苏铁、叉叶苏铁等47种,有苏铁上万株,是我国“树龄最老、胸径最大、植株最高、景观最好”的苏铁植物专类园。同时,也是国内外著名的苏铁迁地保护基地。

相对于其他植物,苏铁开花可是很需要很长时间的!苏铁的生长很慢,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开花。但在南方地区,气候适宜养护得当的情况下,成年的苏铁几乎年年可开花。

千年铁树开花了

苏铁的花和别的植物的花长得不太一样。当你看到一些金灿灿的、有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时,那你要注意了,因为那就是苏铁的花。苏铁花,是花,也非花。

从广义上来说,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苏铁花确实也是为了进行有性繁殖分化而成的,从此角度来说苏铁花也是花。从严格的生物学定义上来说,苏铁植物的生殖器官应该称为孢子叶球,只是根据习惯我们通俗地称为苏铁花。

苏铁“男”“女”有别。苏铁是异株植物,也分雌性和雄性。

苏铁有的花圆形如球,有的花却是长形如玉米。大家知道哪一种花是雌花,哪一种花是雄花吗?

雄铁树的花是椭圆锥形的,雌铁树的花是半球状的,就像茎干顶部长了一颗绣球。

苏铁科植物的小孢子球(雄花):

小孢子叶顶生,呈楔形椭圆柱状,大量小孢子叶以向顶螺旋方式紧密排列在小孢子叶球轴上。小孢子叶背面分布着球状花粉囊,发育成熟时小孢子叶张开,花粉从花粉囊中散落出来。通常小孢子叶球发育完全需要1~2个月的时间,不同种类的苏铁发育时间略有差异。

苏铁科植物的小孢子球(雄花)

苏铁科植物的大孢子球(雌花):

大孢子叶上部羽状分裂 ,下部呈狭长的柄, 在柄的两侧生有2~6枚胚珠,受精后的胚珠可发育成种子,单片大孢子叶形似扫帚,大孢子叶层层包叠裹在一起形成大孢子叶球,就像茎干顶部长了一个绣球。

苏铁科植物的大孢子球(雌花)

大家可要把握时机,带上家人,或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到青秀山风景区千年苏铁园领略千年铁树开花的壮观美丽吧!

■小贴士

所有苏铁类植物都是受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的物种,中国也将境内的所有苏铁类植物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请勿随意购买或采挖野生苏铁植株。

■知多点

苏铁植物属于雌雄异株的裸子植物,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原始的种子植物之一,起源于古生代,繁盛于侏罗纪,曾遍布世界各大洲,是当时植食性恐龙的主要食物,至白垩纪后衰落,地位被被子植物逐渐取代,现存的苏铁植物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对研究种子植物的起源及演化、与动物的协同进化、种子植物的区系、植物地理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 南宁晚报

阔别两年共赴童书阅读盛宴: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明天西岸开幕

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以下简称上海童书展)将于2022年12月2日至4日在西岸艺术中心(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举办。

阔别两年,本届上海童书展移师具有浓厚艺术人文氛围的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核心位置——西岸艺术中心,展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最新童书3万余种,展商业务覆盖童书出版、发行、数字出版、文创产品、玩具和教育服务等多个领域。

展会同期将举办场内外线上线下活动近70场,童书爱好者们来到这里,与作家、插画家、出版人见面交流,翻阅来自全球各地的童书,感受书籍里色彩斑斓的世界;欣赏一幅幅精巧动人的插画作品,展开想象力的羽翼。

同时,展会期间上海童书展将在云端开启“童书云盛典”的直播活动,无法亲临现场的朋友也可以在云端观看本次展会的精彩内容,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共同参与这一期盼已久的国际性儿童文学交流盛事!

秉承“安全与品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在当前疫情防控面临诸多挑战的影响下,上海童书展将秉承“安全与品质”的首要方针,严格实行实名登记,并请所有入场人员和我们一起做到以下几点:带好本人身份证件,本地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凭行程码、随申码绿码,经数字哨兵查验或扫描场所码进入展馆。外省市来沪人员,在抵沪后24小时内进行落地检,三天三检,第5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儿童入场,由同行人提供亲属随身码进行核验。同时,要求入场人员本人以及家属(或同住人),活动前10天内有境外旅居史,7天内有外省市旅居史、本市高风险区、低风险区、静默管理地区、重点关注区域活动轨迹,以及被判定为密接等风险排查对象,处于闭环管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有流感等症状人员,有发热(体温大于等于37.3℃)、气喘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不得入场。

与3万种中外精品童书,来一场超越时空的邂逅

今年会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种童书在现场迎接童书爱好者们的到来,年度童书新品将陆续在这里发布,还有超多出版社福利,3天逛不够,必须带好行李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浪花朵朵、启发文化、筑桥童书、凯迪克童书、猿辅导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内出版机构将携好书新书亮相现场。

企鹅兰登书屋、牛津大学出版社、沃克出版社、安尼克出版社、四百击出版社、柯瑞尼出版社、迪亚哥-普拉内塔出版社、哈珀柯林斯、美国编年出版社等一众海外出版商将通过版权书籍展示或通过在华机构带来他们的最新精选童书,延续童书展浓厚的中外交流氛围。

本届童书展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少儿社迎来了建社70周年,现场将展示少儿社70年来的发展成果,并带来全新上线的“小樟树原创图画书”系列、《有故事的中国古建筑系列图画书》和小朋友们见面;牛津大学出版社创作团队精心打造的《牛津英语话中国(国际版)》系列将面向全球发售;小象汉字的年度新书《2023年汉字日历》将汉字启蒙植入日常生活,一天一字,一字一画,了解汉字由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科普图书《原来这就是科学》首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4大基础学科;还有深圳童书王带来的《脏脏书:关于我身体的一切》帮助孩子了解人体科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童书展上,您还可以遇见精彩的中国原创:中福会出版社的《猎人与狗》是一本甲骨文绘本,它以一种更有趣、更生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喜欢上甲骨文。除了新书好书,还有成都书声科技有限公司研创的儿童数字内容平台“叫叫”亮相展会,为3-12岁孩子带来全年分级阅读计划产品,提供线上互动阅读 线下实体图书 阅读指导师服务……读书之乐何处寻,每个孩子都能在展场内找到自己心仪的好书,享受那“一书在手交尽天下朋友”的幸福。

海外出版商版权书籍展示

大咖线上相约,一起走近创作的大千世界

虽然行业大咖们今年无法亲临现场,但童书展的观众可通过现场大屏幕听到享誉国际的创作大师们专为本届童书展准备的创作历程和心得分享。其中有2021年阿斯特里德·林德格伦纪念奖得主让-克劳德·穆勒瓦(Jean-Claude Mourlevat,法国),我们将一起走近他的文学世界。绘本艺术家、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彼得•西斯(Peter Sís,美国/捷克)将与他的编辑西蒙·鲍顿以对话的形式分享他的创作及他在中国出版的新书Nick and Vera(中国简体版《温顿先生的669个名字》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让-克劳德·穆勒瓦(法国)作家

彼得·西斯(美国/捷克)插画家、作家和电影制作人

【特别看点】

1.“童书 :书与种子”特展,为读者种下一颗理想的种子

今年的“童书 ”将以“书与种子”为主题,集中展呈近200本儿童书籍,这些书精选自20个国家和地区、并以15种语言出版,好似一家汇集了多语种书籍的世界图书馆。

“童书 书与种子”特展主视觉

2015年,“书与种子”特展曾在米兰世博会上首次亮相,此次将以更丰富、更新颖的形式登陆上海童书展。展览旨在启发小读者对环境问题更全面的理解和认知,鼓励他们提出新思想、发现新问题,同时向他们展示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性,并展望可付诸实践的全球化行动。

特展的主视觉画面来自英国生态学专家迈克尔·霍兰和杰出的意大利插画家菲利普·乔达诺合作的书籍《我把阳光当早餐》,展览现场将以三色背景与简约而有设计感的图形元素相结合,为观者呈现本次特展策划的三大主题“种子与植物”、“种子与生态系统”、“美好生活的种子”。

I Ate Sunshine for Breakfast

Michael Holland著,Philip Giordano绘

Nobrow (Flying Eye Books),英国,2020年出版

简体中文版《我把阳光当早餐》由海峡书局出版社(浪花朵朵)出版

其中中国原创作品《春茶》、《稻田里的发现:袁隆平的故事》《盘中餐》《时光的脚丫——童诗说二十四节气》《乌干菜 白米饭》《树王》《驯鹿人的孩子》《北极熊搬家》《穿越侏罗纪原始森林》与《今天我是一粒黄豆》等均将展出。我们希望通过阅读唤醒每个人对保护地球的认知,亦为培育下一代尊重自然和理解多样性生活方式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2.汇聚全球新锐力量,打造青年插画家摇篮

插画永远是上海童书展的核心。上海童书展现场将展示2021年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的50组入围作品。获奖者们从82个国家和地区的2,426位插画师的有效投稿中脱颖而出。其中,中国的余憧憬和俄罗斯的安娜·肯德尔、瓦尔瓦拉·肯德尔姐妹(Anna & Varvara Kendel)分别荣获金风车插画国内金奖与国际金奖。比邻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作品展的,是由33组插画师和艺术创作团体组成的“青年插画师大道”,年轻艺术家们携出版物、插画作品和艺术衍生品,与业界交流、与读者互动,彰显后浪们的奇思妙想与创作潜力。

2021金风车插画国内金奖 余憧憬《阿梅蛋糕店》

2021金风车插画国际金奖 安娜·肯德尔/瓦尔瓦拉·肯德尔《我在西伯利亚的童年》

“青年插画师大道”插画师作品

3.线上线下双模式,打造童书年终盛会

上海童书展一直以助力全民阅读推广为己任,与读者共享书香。除了本次在西岸艺术中心的展览及活动,展会将同步联动江苏、浙江、山东、内蒙古、成都、湖南等地的二十余家优秀城市联动合作伙伴,以“童书环游·乐读中国”为主题,与各位读者相约城市的不同角落,共同传递阅读的美好。

同时“童书云盛典”也将聚集小红书、视频号、淘宝、抖音等人气博主,携手百余家出版商、作者、绘者、编辑,以直播、走播、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多元化宣推,与大众分享本届童书展展出的优质新书与展商活动。采访近100位世界童书作家及出版人的“绘本棒棒堂”主理人小巷、母婴育儿大V“小土大橙子”主理人陈誉文、小红书主播克拉拉戴大红花、宝藏馆长陈天真、抖音主播汤小圆和年小糕将组团悉数到场,未能来到现场的观众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本次书展的好书新书!

虽然2022年的上海童书展比往年来得迟了一些,但童书从业者与爱好者终将见面。上海童书展始终以“国际、专业、品质”的办展精神,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着力打造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儿童文学原创推动和少儿阅读推广方面的优秀平台。这个12月,上海童书展邀您共赴一场童书年终盛会,期待您的到来!

公众购票通道以及更多展会信息,请访问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官网https://www.ccbookfair.com/查看。

附: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活动总表(官方活动、展商活动及城市联动,童书云盛典活动)

侏罗纪公园之梦:生物学家打算用新技术来复活灭绝动物

这是上个世纪的侏罗纪公园之梦。

现在,生物学家们打算用新技术来复活灭绝动物。

不过,这真的好么?

已灭绝的大海雀

日本科学家Katsuhiko Hayashi在实验室里,用编辑过的老鼠上皮细胞造出了八只小老鼠。现在他又在北白犀牛身上施展相同的魔法了(北白犀牛已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世界上只有三只,而且都有生殖问题)。以上场景只是他宏伟目标的一小部分,而他真正的目标是复活灭绝物种(De-extension)。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中,正发生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平均每天有100个物种从这个星球上永远消失。从偷猎到环境污染,再到气候变暖,人类皆是罪魁祸首。

与此同时,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我们得以操控基因和生命,也让我们看到了挽救生物灭绝的曙光。科学家们都在争先恐后地抢占技术高地,在一些人打算拥抱这个令人兴奋的时代时,另一些人却对干预自然法则感到忧心重重。

复活灭绝物种的之路

很多重大科学发现都属于“意外收获”:弗莱明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了青霉素,凯库勒一觉醒来悟出了苯环结构,奥斯特一不留神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或许还要算上砸牛顿的苹果。灭绝物种复活也有一些“意外因素”。

1980年,昆虫学教授George Poinar和他未婚妻Roberta Hess偶然弄破了一块4000万年前的波罗的海琥珀,里面有一只保存完好的雌性苍蝇。Roberta花了几天时间,用小钳子和玻璃刀片将苍蝇的内部器官做成超薄切片,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Roberta在4000万年前的琥珀中发现了细胞核!这一重大发现成了1982年《Science》的封面文章,学术界一下炸开了锅。既然有了包含生物完整基因的细胞核,那么古DNA能否复苏呢?

这一发现很快引起了另一个研究小组的注意,他们加入了George的研究,组成了复活小分队(Extinct DNA Study Group)。1983年,复活小分队成员在蒙大拿州的博兹曼市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会面。

果然,几个智慧的头脑在一起就擦出了火花:远古时期的蚊子肯定叮过恐龙,恐龙的白细胞就保存在蚊子体内,如果这只蚊子刚好被滴落的树脂困住,它就会成为科学家手中的琥珀。科学家可以将完整的白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青蛙卵中,然后用标准的组织培养方法就可以在实验室中培育出恐龙组织。

科学家们难以抑制内心好奇,于是决定进行秘密研究。在科学的世界,疯狂与真理之间并没有明显界限。George等人还考虑到了今天仍困扰科学家的伦理困境:复活灭绝物种的好奇心是否应当受到谴责?远古物种能否适应当代环境?它会不会释放潜伏的病原体而传染疾病?

首例复活的灭绝物种

《侏罗纪公园》这部经典小说正是受到了George的启发而诞生的,该书的作者Michael Crichton还曾拜访过George的实验室。在《侏罗纪公园》首映之夜,George的儿子,同为生物学家的Hendrik Poina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复活恐龙是绝不可能的。这或许不是人们所期待的答案,但确实最幸运的结果。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古DNA测序在当时的生物学界掀起了一阵“淘金热”,这份狂热却使研究人员失去了理性。很多人想利用史前遗传物质揭开史前物种的神秘面纱,他们用当时最先进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复制了上百万份退化的远古DNA片段。

他们争先恐后地发布更古老的DNA序列,最荒唐的是有人声称从恐龙骨化石中测得了8000万年前的DNA序列。但是狂热散尽,淘到的不是金子,而是笑柄。PCR所复制的DNA片段多数为受人类和微生物污染的DNA,所谓的恐龙DNA也不过人类的Y染色体。

庇里牛斯山羊

其实,当研究人员在为自家的DNA争得名分之时,世界上首例复活的灭绝物种已悄然登上历史舞台。2003年,西班牙科学家用与克隆羊多利相同的方法成功复活了已经灭绝的庇里牛斯山羊(Pyrenean ibex)。

科学家将最后一只庇里牛斯山羊的完整细胞核注入到400个去核的山羊卵中,之后有将这些卵植入野山羊等代孕母体中。7只受孕山羊中,有6只流产,另外一只通过刨腹产产下一只庇里牛斯山羊幼崽,但由于出生时肺部已经损坏,仅仅存活了10分钟。

什么样的物种该被复活?

即使是复活灭绝物种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它的昂贵和冒险,而且,最大的问题会是:到底哪个物种需要被复活?

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称,他能在两年内创造出一个混种猛犸象的胚胎。不过,要完全还原猛犸象是不可能的。

不过如果我们的初衷是保护生态,动物知名度其实没那么重要。“我最关心的是物种的功能性损失”,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生态学家 Dauglas McCauley说,“如果一个物种在大自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那么它的灭绝也会导致很多其它物种的灭绝。”

这个标尺让恐鸟成为了复活的首选对象。

恐鸟是一种不会飞的巨型鸟,曾经在新西兰繁衍茂盛,由于森林的滥伐和大量的捕杀,恐鸟于600年前灭绝。它的消失直接导致依赖它传播种子的植物濒临灭绝,所以恐鸟在生态系统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McCauley和他的同事认为,决定一个被复活的物种还需考虑另外两个标准。第一,应该复活在过去50年内灭绝的物种,因为绝大多数史前动物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环境;第二,注意力应该放到那些复活后可以大大加强生态系统功能性的物种身上。

恐鸟

虽然恐鸟在几个世纪之前就灭绝了,它仍然满足其中的几项标准。研究者认为现在的环境很适合恐鸟栖息,不过,创造相当规模的恐鸟还是前景渺茫,因为它的基因过于特别,即使基因得以复建,很难找到一种代孕动物还为其孕育胚胎。

用科技复活生物还面临着很多其它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能否百分之百重现原来的基因。由于线粒体的DNA处于细胞核之外,通过生殖性克隆的胚胎会携带代孕者的线粒体DNA,这会不会影响到克隆体的运动机能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缺失的基因用某个近亲物种的基因代替,但是这样做也会有很大风险。

更重要的一点是,复活灭绝物种并不是用创造新物种的方式来复活某个物种。如果你想通过修改一头大象的基因让猛犸象复活,你得到的将是猛犸象和大象的混合体。同理,通过猜测来填补缺失的基因也会得到与原物种完全不一样的新物种。

科学需要在聚光灯下进行

过去,科学家行事如同鬼子偷袭: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他们秘密研发,低调地商业化,然后给平淡的生活抛一颗科技炸弹,人们才猛然惊醒。试管婴儿、克隆羊多利、转基因生物皆是如此。但在遭遇一系列科技轰炸之后,公众开始向科学反击,质疑科技背后的伦理道德。这不是科学家想要的结果,他们一直坚信科技是造福于社会的。

科技本身并没有错,错在科技的传播方式。科学家应当向公众坦诚,科学需要在聚光灯下进行。

不过考虑到所有的风险因素,我们还是让灭绝动物留在历史书里吧。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恢复消失的物种也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增加基因多样性也并不足以阻止一个物种的衰落。

杜克大学的生态学家Stuart Pimm就认为复活灭绝物种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他看到太多放归圏养动物的实验以失败告终,这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分干预发出的警告。甚至,人类也许会将防止生物灭绝的初衷抛到脑后,转而沉迷于用高科技抹掉对环境的破坏。

2013年3月,在乔治的复活小分队成员首次会面的30年后,George的儿子Hendrik Poinar登上了TEDx大会的讲台,在爆满的会议厅为人们讲述了复活灭绝物种的故事。

Hendrik 讲到自己小时候会幻想远古的虫子会从琥珀中爬出来,他讲到猛犸象是如何从繁盛到衰落又走向灭亡。亨德里克背后的大屏幕上是一张承载父子二人梦想的照片——一块包裹昆虫的琥珀。

演讲结束时,Hendrik 说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孩子们会惊喜于从冻土中走出的巨兽,大人们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应该复活灭绝物种吗?”

“当然,只要我们可以做到。”

“这是科学家的傲慢与偏见。”

“ ··· ”

科学家警告:种种迹象表明,地球或许正进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我们距离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还很远吗?还是说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前夕?正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一样?有科学家发出警告,种种迹象表明,地球可能正在进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生物大灭绝

很多人认为,因为人类破坏了环境,引起了全球变暖,所以才会导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可能到来。如果这样想,就太看得起人类了。

纵观地球的前五次大灭绝,从来都不是一个物种就可以引起的,那是环环相扣。它更像是地球“调皮”,玩游戏重置了自己的装备,重新开号再玩儿一次。45亿年的时间,变化的从来不是地球,而是上面的生物。

全球变暖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科学家们认为,我们将在不久后迎来生物史上的第六次大灭绝,但是关于灭绝怎样进行,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但绕不过一个话题——全球变暖。它似乎已经成为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警告了。人们参照历史上另一次全球变暖,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模拟出了一个全球变暖后的地球。

冰川融化

首先就是冰川融化,极地地区也会变成温暖的世界,不过不同于5500万年前的遍地森林,这一次,是单纯的热。随着人类的扩张速度,建筑取代一片又一片绿地,钢筋水泥会产生热岛效应,城市的局部温度高于周围。

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目前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已经完全不如300年前,意味着这次变暖,不会产生丰富的物种。5500万年的变热,滋生了地球上的巨兽时代,它们一个个体型巨大,给地层留下了大量的巨型化石。

然而这一次的全球变暖,会让大量的生物灭绝,其中就有极地的北极熊和企鹅。它们已经针对极地的气候进行了进化,可以说是专为寒带而设计。它们无法适应全球变热,只能走向灭亡。北极熊几乎没有挽救的余地,企鹅还有一些生活在温带和热带,希望能够逃过全军覆没。

“正在捉海豹的北极熊”

巨兽的诞生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氧气含量必须达到一定的峰值,不然巨兽的新陈代谢很成问题。关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科学家们并没有完全弄明白它是不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造成的。但这一次的全球变暖,人们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是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这些二氧化碳来自古生物锁住的碳,它们来自几百万甚至几亿年前的大气,按理说碳回归大气是一个轮回,无奈,人类排放的速度太快了。

所以,科学家们猜测,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夕不会诞生新的巨兽,一是没有足够的氧气,二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是人类。这次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水酸化,大量珊瑚礁死亡,最后造成海洋生态崩溃。

食物链

最先出现问题的是食物链底端的微生物们,没有什么比从底部坍塌更严重的了。早在1998年,地球上就发生过一次大面积的珊瑚礁白化事件,这是一场从藻类开始的崩溃。

变暖除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还有就是冻土融化。这些冻土曾经也是生机勃勃的大地,在最后一次冰川冰川期来临后被冰冻了起来。跟随它们一起被冰冻的,还有曾经的生物。

珊瑚礁白化

这里面除了我们熟知的猛犸象、剑齿虎,还有各种远古细菌和病毒。它们中的一些成员甚至从来没有见过人类,科学家无法肯定现有的抗生素和药物是否对其有效。经历过2020年的全人类,都知道病毒的危害,人类真的还能再扛过一次吗?

人类高估了自己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全球变暖,而变暖是人类引起的。可是转念一想,我们人类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科学家们研究了地球过往的历史,发现,地球是名副其实的冰与火之歌。原本它就是冷热周期更替的,也就是说地球本来就是要变热的,人类只不过加快了这个速度而已。

大约12000年前,第四纪冰川结束,发生了很多民族文化里的大洪水。按照地球的周期,下一个时期应该是重回炎热,我们正处于这个变热的过程中。如果平安度过,地球会进入下一个繁茂期。

冰期

但是繁荣是有代价的,任何一次气候更替,都会让整个生态系统被重置一遍,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比如第四纪冰川结束,顶级掠食者剑齿虎全部灭绝。

是的,地球在乎繁荣,但不在乎谁来享受繁荣,上一个时期的霸主,几乎都无缘下一个时期的兴旺,恐龙是少有的能够称霸两个纪元的生物。

剑齿虎

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按照以往的规律,原本就是这次季候变迁会被丢弃的物种。那我们不能像恐龙那样称霸两个纪元吗?恐龙是以一个目的级别跨域的纪元,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生物多样性远远不够,放眼到灵长目,可能会有一些物种存活下来。

也就是说,全球变暖是必然趋势,只不过人类加快了脚步,而且还是在不知道自己能否扛过这波变暖的情况下,贸然加快的。

“全球变暖”

前四次大灭绝

我们常说地球历史上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这并不代表灭绝事件就只有这五次,而是这五次的灭绝规模,凌驾于其他灭绝之上。前四次生物大灭绝分别是奥陶纪末大灭绝、泥盆纪末大灭绝、二叠纪末大灭绝、三叠纪末大灭绝。

奥陶纪末大灭绝是第一次生物大规模灭绝事件,发生在大约4.4亿年前,灭绝了当时85%的物种。我们熟知的第一代生物霸主奇虾,就是在这场灭绝中退场的。科学家们猜测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藻类疯长,导致全球变冷。

奥陶纪末大灭绝

可以说寒武纪缔造的繁荣,在奥陶纪末毁于一旦。可惜吗?或许在我们看来是可惜的,但是在地球看来,这是它玩够了寒武纪-奥陶纪的简单模式,想要让自己的版本更加复杂一点。奥陶纪末大灭绝并没有斩断生物的演化之路,生物们来到了志留纪与泥盆纪。

鱼类的时代——泥盆纪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是泥盆纪末的大灭绝,发生在大约3.65亿年前。泥盆纪时期,肉鳍鱼已经在朝着两栖动物演化,陆地上出现了四足行走的生物,只不过它们无法离开水太久。

邓氏鱼

由于这个时候脊椎动物还在泥地里打滚,整个陆地被植物和昆虫等节肢动物把持着,树木疯狂吸收土地里的氮磷钾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暴跌,造成了全球变冷。脊椎动物历史上的第一任霸主邓氏鱼,在这场灭绝中退场。泥盆纪末大灭绝造成了当时70%的物种灭绝。

被子植物的一生

泥盆纪后,地球步入了石炭纪。石炭纪得名于产煤层,因为这一地层是目前地球上含煤量最多的。说明在石炭纪,整个地球都被森林覆盖,更高级的被子植物开始在石炭纪出现,标志着种子这一形态诞生,植物不再仅仅依靠脆弱的孢子传播。

石炭纪也发生一件大事,哺乳动物的祖先开始和恐龙的祖先,走上两条不同的演化路线。之后的二叠纪,成为了生物史上最精彩的时代,陆地上的生物们发展出了极大的演化潜力,哺乳动物的早期祖先开始登上舞台,并短暂称霸。

哺乳动物

然而迎接二叠纪动物们的是一场大灭绝,这便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二叠纪末大灭绝,灭绝了全球95%的物种。二叠纪末大灭绝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大陆都连在一起,发生了板块挤压,导致地球火山接连爆发。

这次大灭绝是一个分水岭,从此地球结束了古生代,步入了中生代。二叠纪将整个地球清理得很彻底,以至于大灭绝之后的1000万年时间里,生态都没有得到恢复,三叠纪也成为了地球历史上最干旱的时期。

三叠纪时期:恐龙是最大赢家

三叠纪时期最大的赢家当属恐龙,它们在这一时期开枝散叶,并在大约2亿年前的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中成功挺过,76%的物种灭绝也给恐龙腾出了生态位,它们一举在随后的侏罗纪和白垩纪缔造恐龙王朝。

天外来客

最后一次生物大灭绝是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大灭绝,这也是生物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如果说前四次大灭绝都是地球本身引起的,那么白垩纪末大灭绝,是少有的因为地球以外因素引起的。

恐龙灭绝

这场灭绝被很多人认为是无妄之灾,原本恐龙可以继续统治的,无奈被天外来的小行星拦腰折断。这场灭绝最大的赢家是哺乳动物,在之后的6000多万年时间里,哺乳动物填补了恐龙留下的空缺,成为了地球新一任居住者。

白垩纪末大灭绝肃清了80%的物种,其中非鸟恐龙全部灭绝,鸟类作为恐龙最后一支血脉留存。白垩纪末大灭绝是地球结束中生代,步入新生代的开始。

“小鸟叽叽喳喳地叫”

然而有科学家认为,白垩纪末大灭绝只不过是隐藏在撞击背后的一次地球活动,它和我们即将经历的第六次大灭绝一样,原本就是地球的周期变化,只不过因为其它原因提前了。前者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后者是全球变暖。

按照五次大灭绝的时间,科学家们发现每5000万到1亿年的时间内,地球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这其中还夹杂着中小型灭绝。最后一次物种大灭绝是6500万年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就在这个灭绝周期里面,什么时候发生第六次大灭绝似乎都不算意外。

“小行星撞击地球”

人类自救

当大灭绝袭来的时候,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无处可逃,人类想要躲过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次大灭绝期间,离开地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空移民,成为宇宙中的“流浪者”。

太空移民想象图

这听起来很容易,可是我们能移民去哪儿呢?太阳系唯一能够居住的就是地球,我们想要去火星,起码得建造基地,以目前人类的水平,我们无法人工建造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

那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又在别的恒星系,距离我们成百上千光年,按照现在的飞行器速度,等我们到达那里,已经是几百万年后的事情了。

“宇宙飞船”

这是一个绝望的事实,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无论如何也会发生的,而且它的主要原因不是人类自己,是地球本身。我们无论怎样遏制全球变暖,也不过是在灭绝来临之前生活得更舒服一点,终究躲不过这场注定的劫难。

“世界末日”

那人类到此为止了吗?也许不是,我们还在寻找新的方法渡过这场危机,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只要灾难还没有真的降临,人类就还有余地。地球也许会放弃人类,但人类不能放弃自己!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如果把地球的46亿年浓缩为一天,植物大约在晚上9点出现,人类在最后3分钟才登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植物,却似乎又与植物并不相熟,尤其是一些珍稀濒危植物。

在人们刻板印象里,珍稀濒危植物与普通植物不同,它们像是神坛上的宝藏,高冷、遥远。

如果以这种偏见看它们,必然会错过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珍稀濒危植物有的名称趣味盎然,有的被人们以爱情之名误解,有的生活中并不鲜见……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春秋。我们不该只从它们的全世界路过。

植物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万千生命

也影响着世界的颜色和气味

相较于珍稀濒危动物

能被大众叫出名字的珍稀濒危植物十分有限

走近珍稀濒危植物

打开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鹅掌楸(qiū):裁好马褂待秋凉

鹅掌楸,和鼠尾草、鸡爪枫一样,采用拟物方法命名。它的叶形像鹅掌,叶柄长、叶面大。一片叶子常有成年人大半个手掌大小。

细细端详,这叶片也像马褂。叶片平截的顶端,是马褂的下摆;基部连接叶柄的叶片下缘,仿佛马褂的肩部线条;基部两端向外突出的两个裂片,活脱脱就是一对袖子。

鹅掌楸是世界五大行道树种之一,但生殖障碍使它濒危。它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秋季天气转凉,鹅掌楸接收到信号,开始减慢生长,抖去一身青葱色,催生出片片黄叶。鹅掌楸一定比别的植物更期待秋天,因为叶片变成了象征尊荣的“黄马褂”。

马褂已裁好,且待秋凉。

秤锤树:“肌肉男”名字,邻家女孩颜值

每逢人间四月天,秤锤树便迎来了花开时节。秤锤树开花,是一片片云,圣洁无暇是它花冠的雪白,流云在叶间漫步。它和它的许多“亲戚”一样,美貌出众,都有开花繁密、花型优雅、色泽清淡、娇而不媚的特点。

秤锤树开花的姿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邻家女孩,可它偏偏有一个肌肉男般的名字。秤锤树得名于它的果实——木头颜色和质地,有几分像旧时杆秤的秤锤。

秤锤树虽然果实丰饶,出苗率却很低。这是因为它圆滚滚的果实,落地后不易混入土壤。果壳太厚,也阻碍种子吸水。

由于繁殖的困难,加上过去人们的樵采,使野生秤锤树濒临灭绝。我国已将秤锤树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金钱松:介乎雅俗之间

金钱松是园林绿化中常见植物。它的叶子簇生呈圆形,如同铜钱,叶片纤纤,条形似烟花,或下垂或偾张,挤挤挨挨。

春天,金钱松林中充满了醉人的嫩绿,细碎而灵动。抚摸它细弱的新叶,盯着那绿色看,人会看进那绿色里面去,感觉自己眼睛被洗过了,在发亮。深秋时节,金钱松叶色变得金灿灿的,圆盘型叶子更像钱币了。

金钱松曾经在欧洲、美国西部等地有分布。由于气候变迁,各地金钱松灭绝,只剩下极少数散落在我国长江下游,如今金钱松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春天是缕缕烟花垂谢的雅,秋天是滚滚金币灼眼的俗。介乎雅俗之间的金钱松,是个人见人爱的映像,投射出我们自己。

长柄双花木:背对背拥抱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长柄双花木的花朵和果实,那就是“背对背拥抱”。花朵两两相靠,让人想起难得一见的并蒂莲。

长柄双花木那五个角的花,以一种从中心爆炸开去的姿势,把自己燃烧成了小火星。细长的花瓣是爆炸的轨迹,红艳艳的轨迹在扩张同时,还不忘向上反卷,非常野性。

但是花朵的结晶就不走野性路线了。背对背拥抱的果实,像两颗大脑袋挤在一起,非常可爱。

胖果实成熟裂开时,能产生一股弹力。借由这股力,黑亮亮的种子发射出去。不过,种子所能到达范围很小,整个族群的繁衍非常有限。这造成长柄双花木日渐濒危。它也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七叶一枝花:良药之痛

许多植物的名字饶有趣味,起名源于它的外部形态。七叶一枝花,就是其中代表。它的七片叶子轮生于茎上,排成一圈,叶柄根部冒出一朵花。

七叶一枝花,名字中透着一股侠气,生活中也“惩恶扬善”。它是具有抑菌效果的百合科草本植物,被视为治疗蛇伤良药。

云南有首采药歌:“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男的治疮疖(jiē),女的治奶花;七叶一枝花,百病一把抓;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押韵又通俗的歌词里,透出药效的霸气。

在悠悠千年使用历史中,七叶一枝花功效强大,不知道拯救了多少条性命。但可悲的是,正因为此,如今它几乎被挖绝种,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良药之痛,不如说是人类之痛。

孩子们从学龄前

就会提出各种植物问题

但对于人类来说

许多植物简直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常看见或常听说的它

并不普通

玫瑰:被爱情错拿的名字

生活中,玫瑰这个名字与爱情密不可分。爱情是盲目的,而玫瑰的花名是错拿的。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玫瑰”形象,其实是指月季花。

在早期文学翻译中,国人把西方的现代月季翻译成了一个早有所属的名字——玫瑰。而我国传统品种的月季花,仍沿用月季的本名。

玫瑰名字的真正主人,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和月季花体型差不多,是直立小灌木,但从叶片上能看出不同。玫瑰的小叶更多,叶脉下陷,有很多细小褶皱,而且叶片更薄更软,呈现出更鲜亮明快的绿色。

花朵的区别更大,月季可以花开不断,而玫瑰每年只开一次花。野生的玫瑰大多是单瓣的,没有层层叠叠的重瓣品种营造出的雍容华贵气质。

野生玫瑰在我国天然分布于东部沿海的沙质海岸。20世纪80年代后,玫瑰的野生分布区逐渐萎缩,已处于濒危状态。

银杏:常见却珍贵

一旦看到它的叶子,几乎所有人都能说出它的名字——银杏。银杏叶的扇形形状,是它的完美代言。

银杏树已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超过2亿年。它见证了恐龙的繁荣与消亡,也目睹了人类的出现与崛起。

银杏浑身是宝,除了出产干果,其叶、种子、木材可综合利用。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广植银杏,除了作为行道树,它还经常被栽植在宅院、祠堂、园林和寺庙。

银杏如此稀松平常,许多人并不了解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是因为银杏不凡的经历。

在植物分类上,它是独特的一个分支,没有任何跟它接近的亲戚了。它是中生代的活化石植物。帮助银杏躲过世事变迁的小环境是我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种植的银杏,都是从我国引种过去的。

虽然通过人类对银杏的栽培利用,银杏已摆脱了濒临灭绝的困境,但从基因角度上看,银杏是极其特殊而珍贵的。

红豆树:结一颗相思泪

红豆和相思,是一对如影随形的搭档。世人借红豆歌颂爱恋之情,相思之忆。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关于相思树的传说故事。在两千多年时间里,红豆成为中华文化中内涵丰富的意象。

红豆树是我国特有树种。每年春夏,它长出茂盛的羽状叶,最初有些细毛,长成后变得光滑油亮,浓绿中带黄。四五月间,顶梢或叶腋生出白色的花序,每朵花由三种不同形状的花瓣组成,分别称为:旗瓣、翼瓣和龙骨瓣,拼在一起如翩飞的蝴蝶。

红豆树的豆荚扁圆,两头尖。豆荚炸裂后,圆润红亮的扁豆子非常夺目,让它不似自然之物。奇妙的是,这种红经久不退。

由于遭到人为砍伐,再加上生存境地明显退化,红豆树目前在野外数量稀少,大树更是寥寥,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苏铁:铁树开花是常情

苏铁俗名“铁树”,即便没见过“铁树”,人们也听说过“铁树开花”这个成语。它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但在现实中,在南方生长十年以上的苏铁,几乎年年开花。

虽然铁树开花并不稀罕,但苏铁形态的确独特。它圆柱形的树干凹凸不平,有明显螺旋状排列的菱形叶柄的残痕,就像是粗粝而厚重的恐龙皮肤。苏铁开展的叶子更不用说了,坚硬得让人想要绕着它走。

苏铁的古怪,大概是因为它也是活化石。苏铁类植物是现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于2.6亿年前的二叠纪(一说是3.2亿年前的石炭纪),在侏罗纪时达到鼎盛,是植食性恐龙的食物来源之一。

之后大部分苏铁种类相继灭绝,现在全世界的苏铁类植物仅有3科11属,不足300种。灭绝一种,少一种。苏铁目前已经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水杉:几何美学无处不在

自然界很多树木有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当你远望一棵树冠呈圆锥体的树,很可能就是水杉。

水杉这位艺术大师的第一个设计特点,是追求对称和均衡。细条形的叶片在小枝上两两相对排列,好似一片左右对称的羽毛。

它的第二个设计特点,是追求正直和标准,树干通直,下粗上细,是一根流畅线条。第三个设计特点,是没有旁树并存情况下,一棵单独的水杉可以长成一个圆锥体,远远看去像是一尊宝塔。

水杉区别于其他植物的外形特点,与它活化石植物的背景密不可分。它仅分布于我国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湖北利川市、湖南西北部龙山县及桑植县等地。如今,水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内容 | 央视新闻整编自《珍稀濒危植物手绘观察笔记》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图片 | 视觉中国、博物杂志微博

当我们像小时候蹲下身看蚂蚁一样

仔细观察身边的植物

我们看见生态之妙自然之趣

意识到地球上生物圈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这种看见

这种意识唤起

是一切保护的开始

监制/徐冰 主编/王若璐

编辑/李明远 校对/高少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