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信圈子(微信圈子怎么进入和退出 在哪加入或退出微信圈子方法)
什么是微信圈子文章列表:
- 1、微信圈子怎么进入和退出 在哪加入或退出微信圈子方法
- 2、微信圈子将成为历史,初识竟是永别,网友:很遗憾这样认识它
- 3、独家 |好物圈变身微信圈子,从小红书走向带货贴吧
- 4、2020微信圈子要火了快进来
- 5、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圈子年赛 · 6组年度佳作
微信圈子怎么进入和退出 在哪加入或退出微信圈子方法
微信圈子怎么进入和退出?现在有很多用户都在使用圈子,有的人不知道微信圈子怎么进入,有的不知道在哪里退出。下面小编统一给大家介绍一下。
进入和退出微信圈子方法介绍
2、然后在发现页面上点击打开“搜一搜”功能页面。
3、在搜一搜页面上点击进入圈子页面,在圈子页面上点击右上角的小人的图标。
4、在圈子页面的个人页面上点击“加入圈子”。
5、然后将我们想要退出的圈子左滑,点击页面上的“退出圈子”。
6、然后在下面的弹框上点击“退出圈子”即可!
以上就是微信圈子进入与退出方法的内容介绍。
微信圈子将成为历史,初识竟是永别,网友:很遗憾这样认识它
微信圈子将成为历史,初识竟是永别,网友:很遗憾这样认识它!
最近微信圈子发布公告,称因为业务发展方向问题,微信圈子将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停运,用户们在此之前还是可以将自己的历史内容保存下来,作为……作为回忆。
微信圈子,这是个什么东西?相信大家刚开始也是一脸懵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朋友圈要被停止运营了,可给不少网友吓一跳吧!在这里小编先给大家说一说这个微信圈子。
微信圈子一直藏身于“微信搜一搜”之中,前身便是“好物圈”,自微信搜索升级成为“搜一搜”之后,它便一直在“搜一搜”内等待大家发现,奈何绝大多数人都并未注意到它的存在。
其实它的存在确实能带给大家很多便利,很多用过该功能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作为一个互相之间分享好物的平台而言,它确实是能让大家少走很多冤枉路,少花几次冤枉钱,就这点而言,它确实是能给大家带来实惠。
可能由于运营关系,微信圈子渐渐演变成一个半封闭的社交圈,知道的人知道,不知道的人不知道,新用户可谓是少之又少,这大概也是微信圈子停止运营的原因之一吧。若是光看其中内容,其实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模块,内中潜藏的知识堪比论坛,相信大部分网友都只能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它了吧。
不过,话说大部分网友对这个微信圈子应该并不感兴趣,之所以对其产生关注甚至上热搜,主要是因为大家将其错认为是“微信朋友圈”了吧。不过,朋友圈可是不会这么容易成为历史的,毕竟这个功能是深入人心的,而且相信大家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在朋友圈中做宣传吧,至于观感好恶却是不能影响其正常运营的。
虽然说这个功能小编也是第一次知道,初时竟是永别总也是遗憾的。微信还潜藏多少不为人知的功能呢?你们能说出一二吗?
独家 |好物圈变身微信圈子,从小红书走向带货贴吧
社交 社区,张小龙的下一步?
文 | Tech星球张雅婷 陈桥辉头图|IC Photo
10多亿用户的微信,正在酝酿重大升级。
12月11日,Tech 星球独家获悉,微信的「好物圈」正式更名并升级为「微信圈子」。同一天,「微信搜索」也升级为「微信搜一搜」。目前,「微信圈子」入口被提升到搜一搜功能的主界面,并且也支持微信圈子植入公众号文章中进行推广。
就在不久前的12月7日,微信官方内测了一款名为2.0版本的「好物圈」小程序,这也是为最终的上线做好准备。
在新版本中可以发现,现已支持发布纯文字内容,而且圈主的权限进一步扩大,可以直接在所发的内容里添加自身的物品,或者在搜索的物品里带上相关的话题,外界一直将好物圈形容为微信开发的带货工具。
一系列变动来看,打磨已久的「微信圈子」正在走向前台。
微信重要的内容社区产品
「微信圈子」一直属于微信的核心级产品。
据接近「微信圈子」的相关人士透露,打造圈子的团队一共60多人,他们还参与了微信群、朋友圈、朋友圈广告、微信红包等产品服务的开发和运营,目前团队将很大一部分资源开放给「微信圈子」。这从「微信圈子」在搜一搜中的搜索排名权重极高,仅次于公众号中也可见一斑。
从Tech 星球体验「微信圈子」的玩法来看,创建圈子后,圈主以及管理员可以将本圈用户所发的帖子进行置顶并对外公布,其他用户所发的帖子,外部是无法看到的。这也说明圈子的管理人员权限很大,可以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置顶曝光他们的广告内容,营收模式和58同镇的信息广告类似。
目前,绝大部分圈主都是官方从其他社区邀请而来, 建圈的申请条件非常严格,前期需要通过填写申请感言获取创建卡,后期只能通过向官方人员提供运营数据截图,才能获得圈子创建卡。Tech星球注意到,截至发稿前,微信圈子一共有8622个圈子。
微信圈子的「前世」:从购物清单到小红书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微信圈子名字在变,功能在变,定位也在变。
名称从「我的购物单」,到「好物圈」,再到如今的「微信圈子」。定位也从订单管理,到好物推荐,再到带货版贴吧,「微信圈子」一直在探索发展的新可能。
2018年9月,「我的购物单」推出,整合用户的电商小程序购买信息,并基于社交关系进行好物推荐,一共上线了三个功能:想买清单、已购清单和值得买。
当时,该产品十分低调上线,用户只有搜索特定关键词后才可以触发,而且在微信中的入口很深,通过操作“发现——小程序——搜索小程序”多个步骤才可以进入。
而「我的购物单」升级为「好物圈」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微信版小红书,功能上更加强调好友推荐好物,而订单管理则被弱化,好物圈三分之二的页面展示了「朋友的推荐」。
用户能看到微信好友推荐的商品、他们是否购买过此商品,直接在下方进行回复、评论,还可以点击朋友推荐的商品跳转至小程序购买,比如每日优鲜、猫眼电影等等。
「好物圈」比「我的购物单」高调很多,今年5月入驻了搜一搜,8月开始支持植入公众号文章进行推广,这对于用户流量的获取更加有优势,也可以看出团队对「好物圈」的扶持力度很大。
但微信并没有让「好物圈」官方出场。「好物圈」的好物分享与朋友圈的分享发生了极大的功能重叠,而朋友圈分享更加方便快捷,「好物圈」的入口更深,用户在好物圈浏览和发布的成本很高。而且由于微商的存在,用户被迫接受广告会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
微信圈子迭代:可以带货的贴吧
「好物圈」的发展历程是纠结的,初期像小红书,后期像内置带货功能的贴吧。但它从未停止对电商小程序的商业模式探索。
10月,「好物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主页基本看不出「好物圈」是基于社交关系进行好物推荐,反而更像是以圈子为核心功能的内容社区。
在这次更新中,Tech 星球发现「好物圈」三分之二的页面,从展示「朋友的推荐」演变为「更新的圈子」,slogan也从“和朋友分享好物”变成了“发现美好生活”,圈子大多以兴趣、话题、地域进行分类,比如旅行天下、美食厨房、随手拍北京等。
大部分圈子都是基于兴趣分享图片和文字,比如在“随手拍北京”的圈子里,虽然圈子简介也提到分享好物,但大部分成员发表的都是自己拍的北京图片。
如今「好物圈」的好物分享仅占很少部分,但「好物圈」的商业色彩并没有完全消失。
圈子成员发布图片的时候,依然可以添加电商小程序中的商品;成员还会利用圈子进行带货,而不是纯粹地分享,比如在二手车群组里,成员会发布商品图片、价格、微信号,引导其他群组成员购买。
现在「好物圈」更名为「微信圈子」,可以猜测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以圈子为核心,构建各种以兴趣划分的交流社区,并附加带货这个功能 ,激活微信的电商基因。
2020微信圈子要火了快进来
为什么说“微信圈子要‘火了’”?
你每天聊天的微信里面增加了一个小程序:“圈子”。每天都在有几千个圈子进来,这增长速度,你说是不是要“火了”。
为什么说“还不赶快进来”?
这么火的平台,难道不想快快成立自己的圈子,然后互动“说话”。
这个圈子来自于哪里呢?微信“发现”的“搜一搜”里面。
在12月11日的时候,“微信搜索开放”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是的,我改名了,从微信搜索,正式升级为“微信搜一搜”。
搜什么呢?
第一件事,搜一搜有了全新的视觉物料。
第二件事,2020年1月9日,2020微信公开课PRO现场,我将以全新的面貌和大家见面,首次完整亮相,解读微信搜一搜的全产品能力、新动态以及价值观。
当然我肯定无法参加大会,也听不懂说的是什么,但是有一点,这“搜一搜”在2020年肯定要发力,所以“圈子”里面的东西有可能被搜到哦?
那位客官说了,搜就搜呗,和我啥关系?
是的,如果对这个无兴趣当然可以不用建立圈子。但是有兴趣的请允许我告诉你,当圈子达到一定要求的时候,就可以创建“物料库”。
这个库,就是你可以把你想卖的东西,放到里面,然后可能有人买哦!
所以,“搜一搜”更多地搜到你的结果会如何呢?
就多卖呗!
所以,趁着刚刚起步,我就建立了一个圈子,名字叫【爱美食】,主要分享美食,大家可以进来分享和学习。哈哈……点击下面的链接就可以加入,我们一起互动哦!
微信圈子
走过路过,记得进圈子关注哦!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圈子年赛 · 6组年度佳作
点击这里
查询2020年24期摄影周赛结果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圈子影赛
经过24期周赛的征集
进入了年赛评选
我们邀请了三位
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评委参与年赛评审
他们是
王彤
● 2002年入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6年开始担任图片总监至今。
李翔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新疆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周伟
●自由摄影师,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国际民俗摄影大赛“人类贡献奖”大奖;首届中国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金凤凰摄影促进基金等多个奖项。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圈子摄影年赛的获奖作品
由14647组参赛作品中评选得出
共诞生了年度佳作6幅(组)
一等奖1名
获得10000元奖金和证书
摄影:卢文
周赛主题:秩序
评委点评
在无人机航拍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航拍所提供的特殊视角,已经泛滥为“普通视角”,视角的“提高”,不必然带来更高的影像价值,所以,起飞前还需动动脑筋。
如果说“自由散漫”是大自然的秩序,那么画面中城中村鳞次栉比,拥挤不堪的楼房,便是一种“反秩序”。摄影师观察到了这种形态的差别与对比,用平行并置的手法加以呈现,进而促发对于“秩序”的思考,是这幅作品的价值。
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灰色。1920年全球总人口是20亿左右,现在为70多亿,100年来人口增长了3.5倍还要多。有一种说法是每天有32300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相当于两个巴黎;而湿地在近百年中消失了半数左右。作品在摄影技术层面,还有提升空间,但从这张照片中,我们想到了上述这些值得被关注的问题。
二等奖2名
各获得5000元奖金和证书
摄影:补拙
周赛主题:你好,色彩
评委点评
这些年航拍的群体越来越大,利用航拍器、直升机、民航飞机航拍的照片越来越多。从《中国国家地理》的角度来说,航拍片是特别适合地理需要的、在地面无法拍到的画面。这张照片利用傍晚(也可能是早晨)暖调逆光,把河流的轮廓勾勒了出来,并和龙的形象联系在了一起。尽管这在艺术上并不能算是最为新奇的创意或手法,但从地理的角度表现河曲特征,却是一张很好的照片。
画面中的河曲似一条龙,似草书的“天”字,一个有趣的画面,大自然中的奇景需要适当的时间、地点和角度才能被发现,而那一刻,你是否看到?又是否抓住?这是对摄影者的考验。在地面上,摄影者可以对自己进行调度,以找到适合的角度,而像这样在天空,需要一点点运气,更需要在极短的时间作出选择,并在技术上保障,作者做到了。
摄影:涪源東流去
周赛主题:星·夜
评委点评
数字技术的进步,让“星空”这样原先难以驾驭的题材变得相对容易了,不过仍然需要拍摄者娴熟的技术控制,以及对“天空”以外的内容进行取舍。这幅作品中绚丽的星空和短促的流星轨迹营造了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天空和山脉控制得较好。前景部分,观看星空的人是很好的设计,但与暗部其他内容混杂在一起,不够突出,甚至会被忽略,可在后期做适当处理。
在高等学校教材《自然地理学》的第一章第一节讲就是宇宙和天体、太阳和太阳系。所以,流星雨也是地理杂志研究和报道的选题方向。这些年关注星体的摄影作品在增加,我们愿意鼓励和支撑这些摄影人。
三等奖3名
各获得2000元奖金和证书
摄影:阿猛530
周赛主题:微观世界
评委点评
莲子在已经成熟的莲蓬中有规律地排列,蜘蛛刚好在其中一个最大的孔洞中露出来,打破了画面中的平衡,使观众的第一落眼点在它的身上。拍摄节肢动物不一定全都是用微距贴近它去拍摄,画面也可以是这样带有更多动物生存环境的。
大多数的情况下,一张照片需要一个“趣味中心”来引领观看者对整个画面的阅读与理解。画面中的这只蜘蛛占领了莲蓬中的一个孔洞,并且趴在洞口机灵地张望,彷佛给摄影师摆pose,在一个“不动”的世界里注入生命的灵动,也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拍摄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技术上也比较成熟。
摄影:奎小涛
周赛主题:盛夏
评委点评
雪山、蓝天、羊群和湖泊,以及在辽阔大自然里的人,所有青藏高原具有特征性的元素在这一幅作品中都具备了,也正是人的出现,与海量的风光照片产生了差异,无形中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联。
美中不足的是,羊群与草地色彩混杂,影响了视觉传达,可在技术上进行适当的处理。然而青藏高原有着一种“魔力”,一代一代的人被她所迷倒,后期的缺憾被这样的“魔力”稀释了——这是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摄影比赛,没有青藏高原,或许才是真的缺憾!
在这幅照片中,蓝天、白云、雪山、冰川、湖泊、高山牧场、牛羊,还有高原上的牧羊人……当这些元素都在一个画面里集中呈现,没有哪个理由能拒绝它的吸引力!
摄影:℡城市穿梭客
周赛主题:雨
评委点评
虚与实,动与静,明与暗,很好地营造了一个雨中街道的氛围——一辆老旧的自行车,一把破了半边的伞,以及人物后背上的广告语,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故事,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整体的色调偏暖,让画面流露出某种温情,是对“故事”的一种延展。
恭喜以上六位摄影师
春节过后我们将统一发放
对应的奖金及证书
请到本文的文末留言:
哪幅作品获奖 你的联系方式
同时,请保留好作品原图
年赛获奖结果公示期
截止到2021年2月28日
所有周赛、年赛的获奖摄影师
请于公示截止前到评论区留言
不能提供获奖作品原图
或过时仍未与我们取得联系
将视为自动放弃该奖项
如奖项未领取
以上获奖结果仍不做修改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
请到文末留言
或在工作日拨打电话:
(010)64889218
同时
参与以往24期周赛的摄影师
请点击本文最上方的“影赛回顾”
查询当期周赛获奖结果
在以往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圈子的
24期摄影周赛中
共有约3.7万名摄影师参与投稿
收集符合影赛要求的图片稿件约3万组
在此
我们由衷地对所有参赛摄影师致以敬意
我们也希望在年末通过
视频征集
拉开新一年活动的序幕
你的家乡在哪里?
有什么样特色的过年风俗?
“原地过年”的你如何度过七天假期?
欢迎到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圈子
带话题 #视频:年味中国 发帖投稿
我们将精选优秀的视频作品
在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平台发布
即日起至2月16日
欢迎带话题发帖投稿!
各位摄影师朋友们
跨越山海,共惜此时
牛年大吉!
影赛/投稿声明与约定:
1. 不符合本次影赛相关规定、主题等事项的作品不能参选。
2. 一旦发帖参赛,即认定作品为发帖人原创,不接受代理投稿或非投稿人原创作品。
3. 违反比赛及发帖投稿规则者,将被取消参与资格,中国国家地理有权对其收回参赛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奖品、奖金、证书及曝光机会。
4. 如有被取消参与资格者,其他参与者的作品点赞排名按照该期影赛主题的排名顺延补位。
5. 所有投稿作品,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有权在本活动的推广、推荐、宣传、传播中免费使用。
6. 所有参赛作品需保证为原创作品,如涉及到侵权、盗用等法律问题,均由上传发帖或投稿者承担,中国国家地理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归中国国家地理所有
—〈End〉—
封面摄影 | 补拙
策划|Whosee
分享 &在看
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