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节目44分钟(上海将向全市中小学生播出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节目44分钟文章列表:
- 1、上海将向全市中小学生播出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 2、申城中小学生 明晚请收看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 3、暑期安全不放假丨德州青少年同上安全课!
- 4、史上最硬核!有这样的科普片,熊孩子再也不敢作出花了
- 5、山东首档安全用药科普节目重药时间11月12日开播
上海将向全市中小学生播出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在即,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第十季)将于8月31日在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平台播出。该节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主办,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上海教育电视台打造。
《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海报。上海市教委供图
节目将围绕“校园活动安全、体育课安全、用餐安全、实验安全、校园防疫”五个板块,展现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各板块采用“情景演绎、案例剖析、实验演示、嘉宾访谈及安全提示”的形式,由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和疾控专家担任主讲人,呈现校园安全的方方面面。
在校园活动安全板块,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重庆北路小学校长程迎红将传授入校离校交通安全、课间活动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门缝夹铅笔、高空抛水瓶等实验演示,带领学生掌握校园生活细节中的注意事项。
在体育课安全板块,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班主任、体育教师范里行将通过一堂具有互动性的体锻课,讲解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中应该掌握的自我保护技能。例如,在对抗性较强的足球运动中,可通过专业装备、规范自我保护动作规避伤害;在抛掷实心球运动中,可通过“两看一听”的方法保障运动安全;在前滚翻体操练习中,要注意双手支撑不能松、低头含胸团身紧;在跳绳运动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脚掌落地的前后顺序,缓冲跳绳对膝关节的冲击力。
在用餐安全板块,上海市古美学校年级组长、班主任、生命科学教师余佳玮将通过“剪刀、石头、布”示范讲解,形象生动地介绍在用餐时,如果发生食物梗阻气道的情况,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来化险为夷,让同学们了解在危急时刻沉着应对,第一时间求助老师,使用科学的自救互救方法。
在实验安全板块,上海市格致中学化学教研组长闻昊将介绍实验室的通风橱、喷淋、洗眼器等设施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带领同学们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规章制度,并演示桌面起火灭火方式及灭火器的规范使用等。
在防疫安全板块,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朱奕奕将结合当下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群体的特点,就开学前后需要做的疫情防控准备、在校期间是否需要全程佩戴口罩等问题进行指导和讲解,并带领同学们重温“七步洗手法”,提示大家做到“三件套”“五还要”,助力同学们以安全、健康、快乐的状态迎接开学。
责任编辑: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申城中小学生 明晚请收看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图说:《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第十季)将于8月31日(星期三)18:00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后天,申城中小学生即将重回可爱的校园!开学前,请先听一堂安全课。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主办,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上海教育电视台共同策划拍摄的《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第十季)将于8月31日(星期三)18:00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
本季节目将围绕“校园活动安全、体育课安全、用餐安全、实验安全、校园防疫”五个版块,向全市中小学生传授安全防范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各板块采用“情景演绎、案例剖析、实验演示、嘉宾访谈及安全提示”的形式,由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和疾控专家担任主讲人,呈现校园安全的方方面面,为学生们营造全新的视听体验。
在校园活动安全板块,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重庆北路小学校长程迎红将传授入校离校交通安全、课间活动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门缝夹铅笔、高空抛水瓶等实验演示,带领学生沉浸式寻找校园生活小细节中的安全知识。
在体育课安全板块,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班主任、体育教师范里行将通过一堂互动性十足的体锻课,为同学们讲解了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所应该掌握的自我保护技能。在对抗性较强的足球运动中,可通过专业装备、规范自我保护动作规避伤害;在抛掷实心球运动中,可通过“两看一听”的方法保障运动安全;在前滚翻体操练习中,要注意双手支撑不能松、低头含胸团身紧;在跳绳运动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脚掌落地的前后顺序,缓冲跳绳对膝关节的冲击力。特别强调了热身、饮水以及如有不适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用餐安全板块,上海市古美学校年级组长、班主任、生命科学教师余佳玮将通过“剪刀、石头、布”示范讲解,形象生动地介绍在用餐时,如果发生食物梗阻气道的情况,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来化险为夷。让同学们了解在危急时刻,要沉着应对,第一时间求助老师,使用科学的自救互救方法。
在实验安全板块,上海市格致中学化学教研组长闻昊将向同学们介绍实验室的通风橱、喷淋、洗眼器等设施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带领同学们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规章制度,演示了桌面起火灭火方式及灭火器的规范使用等。
在防疫安全板块,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朱奕奕,结合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以及学生作为最需要关注的群体特点,将对同学们在开学前后需要做的疫情防控准备、在校期间是否需要全程佩戴口罩等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指导和讲解,并带领同学们一起重温“七步洗手法”,提示大家做到“三件套”“五还要”,助力同学们以安全、健康、快乐的状态迎接开学季。
【收视指南】
电视收看平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上海广播电视台法治天地频道、东方明珠移动电视
网络收看平台:百视TV客户端、看看新闻、东方网
暑期安全不放假丨德州青少年同上安全课!
时值暑期,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全面普及安全常识,切实提升广大青少年的安全意识,遏制各类事故发生,8月4日上午,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德州交警、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共同开展了以“平安快乐过暑期 携手共筑防护网”为主题的青少年暑期安全专项直播活动。
为切实做好此次直播,支队专门邀请了德州市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任彦霏和德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一大队民警马敏参与直播。主要围绕青少年暑期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防溺水三大主题,内容涵盖家庭火灾预防、燃气安全、电动车火灾防范、灭火器材使用、初起火灾扑救、疏散逃生;交通法规、一盔一带、大型车辆右转必停、货车拐弯盲区普及;预防溺水以及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方法演示等。
整场直播历时2个小时,期间,消防宣传人员和交警同志积极与在线网友及青少年交流互动,解疑答惑。一系列实用专业的安全知识引来网友纷纷点赞,网友“我好幸福”留言说,放假也不忘了给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感谢感谢!网友“未来我来”说,这次的安全直播内容很实用,接地气,涨知识!
边看边学
直播前夕,支队积极与市教体局沟通协调,市教体局高度重视,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及时组织广大青少年收看。
多平台播出
直播活动同步在“山东消防”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号,“德州消防”官方微博、抖音,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奏嘛新闻”视频号、APP,“德州交警一大队”抖音号等平台同步播出,累计超150万人次在线观看。
史上最硬核!有这样的科普片,熊孩子再也不敢作出花了
文 | 米粒妈
每到放假,米粒妈最担心的就是米粒有大把的假期作业时间作妖。
我和米粒爸一上班,米粒就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去探索未知领域了。
打着“科学实验”的旗号,往醋里倒小苏打,往可乐瓶里加薄荷糖……
你问我为什么会知道?一脚踩上去,粘得拖鞋嘎吱嘎吱响的感觉,我不想再体验。
特别是前阵子,米粒妈看到一条新闻,说一个男孩用家里的玻璃杯做放大镜实验,聚焦日光照射卷纸,结果着火,把家里的阁楼都烧掉了。
老母亲的心可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所以我决定在假期开头,再加强一下安全教育。
这时候我就不得不掏出我的压箱底好货了,由大名鼎鼎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出品,集搞笑与科普于一身的《无厘头科学研究所》!
在这档节目中,你可以欣赏到各种人类迷惑行为大赏,再加上主持人“一本正经”的科普,简直是我的快乐喷泉。
尤其是家有皮孩子的,更适合带着娃一起看,让他们看看作死的“惨烈后果”,从根源上起到震慑作用,防患于未然。
而且这节目好就好在,不光是让大家看个热闹就完事儿了,还会把科学原理讲明白,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寓教于乐的绝佳素材!
有好资源米粒妈一向是大方跟姐妹们分享的,如果大家觉得有用的话,也可以多多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哦!资源放在文末,记得领取!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感同身受的话,一定是点开《无厘头》系列视频的你。
每当主人公要开始“科学研究”的时候,米粒妈好像都会跟着紧张到脚趾抓地。
因为这档节目真的太真实了,它的素材都来源于普通家庭、朋友之间的影像记录,所以从第一视角看起来就特别有代入感。
当然啦,这些影片既然放出来了,就是作为“反面教材”的,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模仿。
影片的片头会打上大大的警告,“你即将目睹的行为常常愚蠢,有时荒谬,偶尔危险,所以请勿自行模仿。”
节目组为了大家的安全也是操碎了心。
米粒妈曾经见过几个半大小子骑着自行车,从广场上几米高的大台阶上“飞”下来,米粒在一边大叫“太帅了”,却看得老母亲直冒冷汗。
这些人更勇猛,直接从雪山上骑车飞奔下来,但是结果嘛……
当然是翻车。
想知道他们今天为什么翻车,就要一直往回追溯到山脉形成的那一天。
山脉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时间,如今世上最高峰都是古代海床的底部形成的。
地幔的对流形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构造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
久而久之,岩石形成断层,并被抬升成山脉,又历经风化与侵蚀,形成了一座座造型不同的山峰。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山脉,也被称为褶皱山脉。米粒妈怎么感觉,不知不觉还上了节地理课。
这种山脉又是怎样影响着人类呢?来看一个翻车现场。
由于几百万年的风化与侵蚀,沙石地表面非常松散,相应的,摩擦力也会变得很弱。
以这种速度冲下来,车头稍微偏移一点,翻车在所难免。
攀岩也是一样。
坚固的岩石表面可以提供良好的摩擦,但当它们被风化侵蚀后,摩擦力就会减少。
非常遗憾,这位女士徒手攀岩即将登顶时,就摸到了一块被侵蚀到平滑的石头。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减少了她的手、脚与岩石之间的摩擦,于是……
只能说,她虽然失去了友谊,但好歹是减小了冲击力,最终两人都没什么大碍。物理坑了她,却也救了她。
去年夏天去三亚度假,水上乐园让米粒念念不忘,大喇叭水滑梯更是一直念叨到现在。
炎热的大夏天里,再没有什么能比在水上乐园畅玩一下更爽快了。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以各种优雅或是搞笑的姿势入水。
但是等等,这个水滑梯的打开方式有点不对啊,说好的下水冲浪呢,怎么无缝衔接直接上岸了?
一切发生得是如此猝不及防。
到底怎么才能用科学的方法,滑出满意的弧线?
滑梯有一定的角度,重力会给滑梯上的人一定的加速度,滑梯光滑的表面加上水流的润滑会减少摩擦力,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积蓄更大的动力。
而两种入水姿势,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落水效果。
第一种姿势,垂直入水,底部的泳池可以通过流体动力阻力减缓速度,这样滑行就会终结在入水口。
第二种姿势,身体稍微后仰,保持腿在水面以上,就能把流体动力阻力减到最小,也就能更长时间地保持速度。
想滑出最佳效果,就要充分平衡动量、摩擦力与流体阻力,看这个滑行,是不是非常完美!
所以说,玩好水滑梯也需要一颗充满智慧的大脑!
咱们刚好可以趁机跟娃科普一下这些物理学概念,以后在书本中接触到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不是枯燥的名词,而是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当然,米粒妈还要敲黑板划个重点,滑下来后尽快起身离开,玩耍的时候也永远不要正对水上滑梯的入水口!
否则……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冬天的路面最怕的就是结冰,能安稳开过冰雪路面的妥妥都是老司机。
走路就更要加小心了,米粒妈这样近千度的大近视,每到下雪天都是小碎步前进,变得格外“温柔”。
否则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偏偏自然界中就有这么一个沉默的大反派,黑冰。
黑冰指的不是黑色的冰,而是冻雾或融雪在路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冰。
一般路面结冰都会混入气泡和杂质,当光照下来的时候就会造成光线散射,所以普通的冰面看起来是白色的。
但黑冰比较薄,光线直接穿过冰面从底下暗色的路面反射,所以肉眼很难发觉。
最重要的是,黑冰格外滑,踩上一脚的滋味,emmm……分分钟让你感受什么才叫“在光滑的地上摩擦”。
步行还不算是最危险的,公路上遇见黑冰才是真的惊险刺激。
黑冰光滑的表面让车轮与地面缺乏摩擦力,导致了车辆失去循迹性,来了个180°大转弯,差点与后面的卡车来个亲密接触,这个死亡视角米粒妈真的跟着捏了一把汗!
知道了这个现象的存在,也能避免日后遭遇黑冰的“埋伏”,有用的知识这不又增加了吗!
这档节目中,还展示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危险隐患,比如,小孩子们都很好奇的插座。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单地用塑料堵头塞住插座,当孩子长大了,就需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插座很危险。
电路为了保证持续流通,需要一个完整的路径。而由大量的水分和盐分组成的人体,让我们变成了天然的导电体。
所以,接触电流会导致人体不自主的肌肉抽搐,随之产生“抓握效应”。
节目里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把原理说得明明白白,这样的“实景教学”,远比我们对孩子说一句简单粗暴的“不可以”,直观、深刻地多!
当然,这些视频也实力演绎了,为什么国外人那么少危险的动作不要尝试!
节目堪称是一部“花式作死”及其后果指南。
主持人把这些小视频的主人公称为“常识为零的业余科学研究员”,他们大无畏地挑战各种高难度动作,然后直面各种疼痛的后果。
孩子想要作妖探索,大多是出于好奇,好奇心是好事,可并不能盲目地尝试,而是需要用科学与知识武装大脑,在安全的环境下做有意义的探索。
这档节目就可以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一下盲目尝试的代价,也算是寓教于“痛”了。
当然不只是出于震慑的目的,节目把各种晦涩的名词、难懂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给孩子们看,更多的是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处处是科学。
就算是一颗小小的乒乓球,在力与加速度的作用下,也能变成击倒对手的“武器”。
其实这档节目的制作初衷并非是让大家看热闹,而是在笑过之后,记得对大自然多一分敬畏,对科学多一分尊重。
也许孩子不会因为看了这个节目就秒变物理达人,但他们一定会记得,怎样远离危险、保护自己,这样的安全教育,远胜过我们口头唠叨一百次。
就像主持人所说,不要试图与科学规律对抗,否则科学会让你受伤。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山东首档安全用药科普节目重药时间11月12日开播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1日讯 11月11日上午,由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磅打造的山东首档安全用药科普节目《重药时间》,在山东广播电视台举行开播仪式。
活动现场,山东首档安全用药科普节目 《重药时间》正式启动。《重药时间》的播出,真正让药师从幕后走到台前,让药师真正成为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的守门人。节目秉承“权威性”“公益性”“服务性”,集中山东广播电视台的资源和平台优势,以常态采播(外采)和定期专题(做客演播室)的方式精心制作。通过节目,大家不仅可以学到有用、有料、有趣的安全用药知识,而且将认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重要群体——药师!
《重药时间》节目开播仪式
截至目前,节目已邀请到20位三甲医院资深药学专家做客演播室,通过专业安全用药知识的深度传播,普及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减少用药误区与危害,同时通过科普宣传及科普服务促进全省药师能力提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药学部主任沈承武称:《重药时间》的开播,既能提升患者的用药常识,又可以给予患者更多安全用药指导和帮助,同时,促进药师传播用药科普知识。通过药师和大众的共同努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药学部主任黄欣介绍:医院的药师分布在不同岗位。发药药师确保把正确的药品发到正确的患者手中;审方药师负责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法性、规范性、适宜性;临床药师为住院患者提供服务,和医生一起为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张晓丽表示:让药师的专业知识更好惠及患者,让百姓了解药学专业知识,促进百姓合理用药。
11月12日起每周六、周日晚8:05,《重药时间》节目将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间播出。《重药时间》还在闪电新闻重磅上线“重药时间”专题,通过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安全合理用药知识,让百姓轻松获取,一手掌握。
闪电新闻记者 董迪 李淼 薛力言 尹承谦 实习 田宝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