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智行火车票手机版(记者体验抢票软件 你会花钱买速度吗?)

导读智行火车票手机版文章列表:1、记者体验抢票软件 你会花钱买速度吗?2、买完票才发现被加价,智行app默认勾选加速宝被投诉3、春节火车票怎么买?12306,智行火车票小程序助你一臂之

智行火车票手机版文章列表:

智行火车票手机版(记者体验抢票软件 你会花钱买速度吗?)

记者体验抢票软件 你会花钱买速度吗?

今天开始,网络和电话售票可以买到2月11日(腊月廿六)的春运火车票了,基本上春运“抢票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面对难买的火车票,你是老老实实在12306官网或APP上抢票,还是借助第三方软件、或者“花钱买速度”去抢火车票呢?为了验证12306网站、抢票网站和加价抢票网站到底哪个更快,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上午分别使用12306、360浏览器、携程APP“50元套餐”、高铁管家“30元光速套餐”、智行火车票“30元加速包”,以及淘宝售卖的网友自行开发的抢票软件,在车票开售的第一时间进行体验。

实习生 徐霖晨 严嘉琪 郭飘飘 扬子晚报记者 徐媛园

记者体验

两小时800多次抢票都失败了

普通模式抢票均未成功

7:55,记者登录网页版12306,并将信息全部填写完毕。8点一到,记者便点击D2255次,但几秒后,该趟列车车票显示“无票”了。

不过记者在购票试验中发现,12306系统如果余票只有1张或2张的时候,确认订单后就会显示订单排队,出票慢,最后显示出票失败。刷新页面后还是显示余票1张或2张。如果余票数很多,整个出票过程就很快。此外,12306偶尔会出现“查询超时”。不过,记者也了解到,12306近年来做出不少努力,比如将服务托管在阿里云,对验证码技术的不断升级,12306APP开放端口给滴滴打车和首汽约车,都能看得出,12306也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体验。

在抢票网站方面,由于不少抢票网站都选择和不断优化的12306“讲和”,记者便选择360网站进行体验。不过记者用360网站循环抢了两个多小时800多次,依旧抢票失败。

加钱后,抢票功能有所增加

目前“抢票软件”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增加了抢票功能的浏览器,另一类是OTA(在线旅行服务商)的官网或APP。有的是全免费的,有的则有一些收费项目。很多时候,旅客要多付几十元钱,才能利用这些软件抢票。

记者观察了解到,收费项目也分两类,一类是10-50元不等的加速套餐;一类是充值会员。在记者体验的六款抢票方式中,多款都是有付费功能的。记者也在开售第一时间进行体验。记者在高铁管家APP中,选择了30元的光速套餐,这样记者需要提前预付540元。不过不知为何,系统通知记者要等候5分钟才能进入购票系统。进入后当然车票已经售空。不过系统通知记者,1月20日左右会有一批票放出,建议记者届时提前来刷票。而在携程APP上50元的套餐服务中,记者看到该服务提示抢票成功率为95.3%。2小时后,软件循环抢票100多次,但没有抢到票。系统显示买到这张车票预计还需要2天。而在智行火车票APP中,记者一开始看到自己的抢票速度在加速条中处于“低速”状态,记者邀请好友加速,但速度仍不高,于是记者购买了30个1元/个的加速包,看到进度条移到了“高速”处。不过两个小时后,记者还是没有能够抢到票。记者又在淘宝上购买了一款据称是“黄牛神器”的抢票软件,速度非常快,但依旧没有买到票。

另外,记者调查发现,要想成为抢票软件的会员,用户必须先上交会员费,而像智行火车票在会员权益说明中就会明确表示,用户已经支付的会员服务费不会退还。其他软件只要成功抢到票,费用也不退还。

买票者说

买不买加速包,差别并不大

市民李先生自己就是个软件工程师,他换过不少抢票软件购票。在他看来,购不购买服务,其实差别并不大。“我去合肥,如果没票了,我就挂两天,机器自动替我抢,一般两天就能抢到。”而用了加速服务后,抢到票的时间也并没有提前多少。李先生认为,抢票软件用的是企业级带宽,并用技术手段代替人工手段(比如自动识别图形验证码、自动提交订单),效率自然比人要高,但现阶段12306也并不弱,相比较之下,李先生还更愿意在官方购票,“12306有时改点代码,这些抢票软件就要歇火一会,相比之下官网抢票更稳定”。

不过,在采访中,不少使用者都认为,付费的抢票软件“很方便”。不少软件会提醒用户抢票的天数和放票的日期,包括接续中转的方案推荐和其他出行方式提醒、别人抢这趟车都用了多少天的大数据等等。业内人士表示,不同软件的加速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一些使用加速包或购买VIP会员是给用户增加更多的节点,但用户在第三方软件上购买了加速服务时,其实很难判断该软件是否真的为你增加了更多的节点,提供了更快的网速。

四个问题

1

付费抢票软件侵害了谁的利益?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这些软件中,的确有目前代购黄牛们使用的软件。现在的“黄牛”们,靠着机器捡漏,一张收取几十上百的手续费,在网络那头就实现了盈利。“但就像打车软件一样,上班族可能是不在乎这些钱的,但对于民工、老年人及一些对这种软件并不熟悉的人、老老实实从官网购票的人来说,他们的利益就被侵害了。”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分所的周健律师认为,从本质上看,这些网站的做法和“黄牛”没什么区别,都破坏了正常的购票秩序。

2

不少网站都存在“被消费”,如何维权?

记者看到,铁友火车票、智行火车票、订票助手、高铁票务等软件,虽可选“余票监控,抢到再付款”,付款时都自动勾选“加速包”。

在铁友和智行软件上,记者将加速包金额减到0,但再进行下一步,加速包又自动跳转为5元。在某APP上,记者在付款时差一点就又被购买了意外险。真是一不留神,没有勾掉选项,你就被消费了。而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寻求帮助。

3

网站加价是“代售”还是“代购”?

扬子晚报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他认为,判断抢票软件提供有偿抢票服务是否合法合规,关键在于它是“代购”,还是“代售”?“如果是代售,比如火车票代售点,他们是不能够收取5元之外的费用的。但是现在的抢票软件,其性质并不是代售,那么它和普通用户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委托代购的关系”。赵占领认为,目前的法律对此并没有直接的禁止性规定,还很难界定为违法违规,是在打“擦边球”。

周健认为,如果网站采用的是纯人工帮助旅客购得车票,这本身是合法的,加价多少也属于意思自治。但付费软件性质不同。

4

抢票软件肆意加价 有法律约束吗?

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分所的周健律师认为,无论是最初以选座加价形式出现的各主流门户网站还是各类抢票软件,其实质上都是一种涉嫌倒卖车船票的非法经营行为。“付费抢票软件是采用不公平交易的方式,侵犯到其他正常登录12306网站购票的旅客的购票机会,这理应被认定为宽泛意义上的非法经营。只是这两者的区别,一直以来没有被点破。”但“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原则以及“罪刑法定”的原则,都要求必须对这种新型黄牛的非法经营行为以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补充,才有执法依据,不能仅凭法律的原则定罪量刑,这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人大、政协和办案机关形成合力。我国《刑法》第227条对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情况,有详细的法律解释。《铁路法》中刑事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倒卖旅客车票,包括高价、变相加价倒卖车票以及倒卖座席、卧铺签字号及订购票凭证等,也有处罚依据。但付费抢票软件具体如何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条款可依照执行。

买完票才发现被加价,智行app默认勾选加速宝被投诉

河南商报记者程亚龙实习生郝楠楠文/图

买完火车票,才发现支付的价格,比原票价高出20元。

近日,家住济源的原先生向河南商报反映称,日前,他在智行火车票app上购买了郑州-扬州的卧铺车票,事后发现被默认购买了加速包,原本208元的车票,却支付了228元。

河南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智行app上,点击抢票则会默认勾选"加速包"。不少与原先生有类似遭遇的投诉人质疑称,这一默认设置,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默认勾选,是否侵犯用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事件】

默认勾选加速包火车票"被加价"

8月3日,原先生在智行火车票app软件上,购买了9月1日,郑州—扬州的卧铺车票。但支付后,却发现原本价格是208元的卧铺车票,被扣掉了228元。

原先生称,购票时,他按照app的提示进行操作,未见关于加速包的购买提示,付款后才在订单页面看到,除了车票,自己还购买了20元的"加速包"。

与原先生一样,有类似遭遇的还有武汉的周先生。6月28日,他在智行app上购买了4张次日由武昌至保定的火车票,直到近日,才发现自己实际支付的金额比票面金额多出118元。

周先生称,他事后在app上查询订单发现,这多出的118元,都是用于购买了加速包。

"没有明显提示,隐藏了加速包勾选设置,这是在诱导消费。"周先生质疑称,通过网络搜索发现,除了他之外,不少使用智行app的用户,曾有类似的遭遇,并发起投诉。

【调查】

车票搭售加速包一天10余人投诉

6日下午,河南商报记者检索发现,在微博、贴吧及21CN聚投诉等平台上,均有网友吐槽在智行火车票App上买票,"被购买"加速包的遭遇,并称默认勾选加速包不合理,要求退还相应的费用。

在21CN聚投诉网上开设的"智行投诉专题"显示:截至2018年3月8日,聚投诉共接到消费者对智行的有效投诉807件,集中反映了以下几类问题:退票拖延退款,不知情购买加速包被扣费以及订单重复扣费等等问题。

而在相关投诉贴中,8月5日一天,就有13位网友投诉,其中12人投诉的内容均为"不知情购买加速包"。处理结果显示:智行已退回了用户购买加速包费用。

河南商报记者下载智行火车票app,抢购一张7日郑州至上海的Z254次列车硬座车票,系统显示1213人正在抢该线路,预估成功率80.4%。点击下一步后,在app页面上出现"抢票加速-快速抢票20元/份"等字样,若不点开该页面,很容易直接购票。

调查中,河南商报记者发现,部分车票在12306网站上,还有余票。但通过智行火车票app购票,系统也默认购买20元加速包。只有点击进入"抢票加速"字样,在弹出页面的内移动可选择网速的按钮,将选择拉至最左侧(低速),价格才显示为0元。

【回应】

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加速包的用户可申请退款

采访中,有智行用户表示,系统自动默认了用户在抢票时选择购买加速包,且加速包可根据网速的不同,自行选择价格。为何不能在设置里,将其设置为0元,若用户有需求,可提高网速,加价购买。

就此,河南商报记者咨询智行火车票app的客服人员,工作人员介绍称,用户在抢票时,确实会有加速包,若不想购买,可在支付前,进入加速包页面,将网速选择拉至最低。

对于已购买了车票及加速包的用户,该客服人员介绍称,若用户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加速包,可打客服电话申请退款。

8日,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原先生与周先生已通过投诉途径,申请退回了购买加速包的费用。

对于加速包选项的默认设置,智行火车票app公关部工作人员回应河南商报记者称,由于用户购买的车票的时间、要求等不确定,系统会根据其需求,自动推荐加速包,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若购买加速包后抢不到票,可全额退款。

但关于智行默认勾选加速包,不少用户投诉误买,是否会进行调整一事儿,该公关人员也表示称,会讲相关问题反馈至产品部。

【说法】

默认勾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秦明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抢票平台,通过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抢票服务本身并不违法。但消费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服务的权利。抢票平台将"加速包"设置为默认选项,使得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该服务,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此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调解中心副主任乔聪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尽管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平台如何对用户就合同关键事项进行告知,但是如果大部分消费者都对平台的收费方式产生了异议,认为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加速包",那么平台就得重视问题所在:是否完全尽到了告知义务?

乔聪军指出,抢票软件中默认勾选加速包的行为,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错误认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是一种变相的强制交易;平台应当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让用户做加法,主动选择是否需要其他服务,而不应该提前默认勾选。

(编辑 戴晨曦 华丽娟)

春节火车票怎么买?12306,智行火车票小程序助你一臂之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运节点,许多和小编一样的外地打工族,一直处在一种焦虑当中!


那就是,抢票!抢票!抢票!

小编办公室的妹子们,每天讨论着如何杀出重围,搞到回家的火车票,甚至有妹子每天进行“抢票预演”

就这种抢票的紧张感和焦虑症,小编有,你们应该有

往年抢票途径:12306电脑抢票

吐槽:网速慢,一秒无票。12306PC端登录的变态验证码,都带给用户不好的体验。很多人跑到网吧,公司等地方抢票。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4G手机随处可见,就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大叔也能很好的驾驭。

在此,小编要像大家推荐两款抢票的小程序(客满云店小程序),小程序使用便捷,不用下载APP,节省用户手机空间和用户流量,还有很多友好的用户体验。

一、12306小程序

​操作:微信——小程序——搜索12306

对,你没看错,就怎么简单


​快速查询春运日历,避免错过抢票日期

​可以快速登录与绑定账号,查询自己出行行程智行火车票小程序


​2017小程序元年,这些小程序都在悄悄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随着移动互联的改变而改变,今年抢票还不赶快试试小程序,小程序抢票新姿势。

客满云店小程序,针对餐饮业,房产中介,美业,电商,酒店,工具等行业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无需单独开发,快速生成商家独立的小程序商城,外面小程序,商圈小程序。

get各种小程序,新姿势,等你来喔!

被收40元抢票费 四川乐山市民状告智行火车票败诉

原标题:被收40元“抢票费” 乐山一市民状告抢票软件公司败诉

因为被收取40元的“抢票费”,四川乐山市民李枚加认为没有“明码标价”,侵犯其知情权,遂将抢票软件公司告上了法庭。经乐山市中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其败诉。李枚加不服,又上诉至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被驳回上诉。

案件事实清楚,但关于抢票软件究竟该不该收费以及抢票软件本身是否合法的争议却再次成为舆论热点。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试图从民法、刑法、行政法三个不同维度进行深度法律剖析。

【案件回顾】

因为被收取了40元的“抢票费”,四川乐山市民李枚加认为没有“明码标价”,侵犯其知情权,遂将抢票软件公司告上了法庭。经乐山市中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其败诉。李枚加不服,又上诉至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被驳回上诉。

未明码标价? 他要求退回40元“抢票费”

去年4月8日,李枚加利用上海蒜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蒜芽公司”)提供的手机软件(智行火车票)订购了4月10日乐山至成都南的动车车票。李枚加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乐山至成都南动车二等座票价为51元,但蒜芽公司收取了他71元。

第二天,李枚加再次利用该手机软件订购了4月11日乐山至成都南的动车车票。二等座票价为51元,但被收取了81元,后退款10元,实际收取71元。据李枚加介绍,两次车票的乘车人为其妻子梁女士,抢票成功后已经使用乘坐。

李枚加认为,在该抢票软件的页面上,没有看到任何收费价格公示,侵犯了其知情权、财产权、选择权,蒜芽公司违反了《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第十九条,收取了未标明的费用,违反国家行政法规的明文规定,其违法收取的费用应当予以退还。

2017年4月11日,李枚加将蒜芽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返还多收的40元抢票费,并承担诉讼费用。10月9日,乐山市中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无法证明未标示价格 一审二审均败诉

2017年11月5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该案属于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原告提供的网页截图、交易回单能够看出被告收取的费用及火车票实际票价,被告在购买后乘坐前对此都已知晓。

法院认为,原告在庭审现场演示中,也能看到在购买火车票时有预订和抢票两项选择,并标明相应的价格。原告未举证证明其购买火车票之时手机软件的操作界面情况,无法证明被告未对价格进行标示。

因此,法院认为,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有过错行为,也不能证明多付40元购买火车票是在其不知情、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进行。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对此,李枚加不服,并上诉到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年4月8日,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并通过网络进行现场直播。经过审理,法院当庭驳回了李枚加的上诉。

【新闻延伸】

抢票软件究竟是否合法,又该如何定性,法律界对此看法不一。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专家,试图从民法、刑法、行政法三个不同维度深度剖析。

有受访者认为,这只是单纯的商业行为,但也有人认为这涉嫌犯罪,不过专家们均认为这与“黄牛”有明显区别。

■行政法视角

成都商报:抢票软件该如何否定性,究竟是互联网辅助服务还是倒卖车票?和“黄牛”有何区别?

钟凯(四川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功能上看,抢票软件和黄牛没有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利用公共资源的稀缺性,通过有偿服务的方式来帮你获取公共服务资源。但是从法律形式上看,抢票软件和黄牛有很大的区别。“黄牛”不是法律术语,法律上对应的概念是“倒卖车票”,即购买车票并囤积起来,然后再高价出售给别人,这是对火车票本身进行买卖,而抢票软件只是提供一种技术服务使得用户更容易获取到票源,票并不是从抢票软件那里买到的。

赵占领(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以前工信部、还有铁路主管部门对抢票软件都做过调查,但直到目前,还没有见到有抢票软件被给予行政处罚。抢票软件提供的服务属于在技术上通过计算机的方式代替人工操作,在软件内输入用户信息,然后连接到12306网站,性质和黄牛倒票不一样。

成都商报:抢票软件是否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游走在法律边缘”?

赵万一(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假如行政法规中没有特别规定这类服务必须审批才能准入,那么它就是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只需办理商业登记手续就可以了。

钟凯:对于黄牛倒卖车票的行为,在行政法上都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但是抢票软件目前尚不能套入现行的法律规范加以管理。针对抢票软件,法律上存在空白,这也是抢票软件大行其道但监管部门却束手无策最根本的原因。

赵占领:抢票软件的存在确实会对管理秩序造成冲击,但不能据此就认为它构成行政违法。它不是代售,那些针对代售行为的行政法规对其并不适用,因此不能说它违法。

这实际上对12306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306应该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屏蔽刷票行为。同时12306也有权限制用户使用抢票软件。

■民法视角

成都商报:抢票软件扮演的究竟是“代购”还是“代售”的角色?

赵占领:抢票软件提供服务的行为不是销售行为,不是“代售”,只能是代购,属于民事委托关系。用户和服务提供者之间订立的是委托合同而非买卖合同。

赵万一:抢票软件既不是代购也不是代售,就是一个单纯的中介,提供的是中介服务。如果说有什么危害的话,确实会对其他的购票者造成不公平,可能让其丧失购买机会。但是只有造成了同行之间的不公平才能构成经济法意义上的违法,而且目前我们很难将其界定为违法交易行为。

钟凯:抢票软件到底是代购还是代售,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软件本身只是技术工具,是代购还是代售,取决于行为人扮演的角色。比如,代售点也可以通过抢票软件技术帮客户获取票源牟利,这种代售基础上的抢票,应该看成是代售。

■刑法视角

成都商报:“抢票软件”是否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嫌疑?又是否有非法经营罪的嫌疑?

赵占领:抢票软件不至于侵入12306的购票系统中,不属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情形。很多人觉得抢票软件可以看成一种“外挂”,但即便外挂也有很多种,如果是复制、修改了原始数据,那么有可能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但是也有那种模拟鼠标操作的外挂,可能不需要修改对方软件里的代码,这时就很难说构成侵权,也不涉及到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抢票软件就类似于后者。

蒋健(成都律协刑专委秘书长):是否涉嫌犯罪,关键需要评估两点,首先是抢票软件是否对于12306购票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其次是抢票软件是否同时危害到了其他购票者的利益。这两点都需要权威机构进行鉴定,而不能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但问题是鉴定起来并不容易。

因此很难说抢票软件是否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嫌疑,对这个问题无法人为地解释,无论是公检法部门还是律师,都需要围绕鉴定结果来得出其他观点。

也很难说抢票软件是否涉嫌非法经营罪。实践中对于这种民刑交叉的案件有很大的争议,对于是否有必要上升到刑法意义上进行评价,控辩双方常常会给出完全相反的观点。

钟凯:尽管法律上存在空白,但并不意味着抢票软件完全没有法律风险。抢票软件肯定会对社会管理规范造成冲击,因为火车票是公共资源,购买的程序应该公平公正公开,而抢票软件以有偿服务的方式颠覆了对公共资源的供给规律。从刑法来看,抢票软件某种程度上涉嫌非法经营罪,没有相关的经营资质而对国家的经营管理秩序造成侵害,理论上可以归为非法经营罪的打击范畴。

来源:成都商报客户端 记者 顾爱刚 祝浩杰

纸质火车票全国范围逐步取消,电子客票你一定要了解!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机器识读证件的旅客,可直接使用证件自助核验及检票乘车。

电子客票到底能省多少?

根据国家铁路局消息,2019年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5.6亿人,则预计消费了35.6亿张车票。按照大家常用的蓝色车票(磁卡车票硬度较高,而且不透明,是铁道部门专门采用特种纸制作的,这种纸能同时满足磁性信息和热敏信息两种记录方式)。

每一张蓝色车票重量大约为1.35g/张。2019年火车票消耗的纸张数量就有4806吨,相当于9万棵树!这么一算可以节约不少~

除此之外,电子客票也节约了换票排队的流程。根据铁路局线上发布的信息,每年线上购票占总购票人数的85%,这一份人完全可以无需取票和打印行程单,直接刷身份证快速通行。

由于没有纸质车票,车票丢失、挂失补票、贩卖假票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如何知道自己购票的车票

是否为电子客票

在智行购票后,支付成功页面会有提示,此外也能收到短信提醒是否为电子客票。知道自己是电子客票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刷身份证进站了。

图|智行[购票成功]下方有提示是否为电子客票

非电子客票的旅客,还可以和之前一样刷身份证进站(未取票),或者去自动取票机取票后刷火车票进站。

听了小编的详细介绍

大家对电子客票是不是更了解了呢

如果觉得很我的介绍对你有帮助

那就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吧

智行火车票去买回家的火车票小程序

智行火车票服务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