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数字版(11万人7天投了181万票,东莞这些民生实事案例被爆赞!)
南方都市报数字版文章列表:
- 1、11万人7天投了181万票,东莞这些民生实事案例被爆赞!
- 2、这场论坛,汇聚行业大牛,关乎绿色未来
- 3、如何霸榜热搜?骑手为何困在系统里?南都报告关注算法的秘密
- 4、聚焦真实世界与决策,第二届深圳卫生技术评估大会举行
- 5、囤的抗原什么时候用?专家建议 这几种情况下没有必要测
11万人7天投了181万票,东莞这些民生实事案例被爆赞!
12月20日12:00,主题为“惠民生 暖民心”的第四届南都东莞市民点赞榜投票环节正式结束!65个上榜民生实事案例7天内总票数达到1810525票,投票人数为111838人,市民给各部门民生实事案例点赞投票非常积极!根据评选活动计划,接下来本届市民点赞榜将进入调研走访和专家评审环节。
本届东莞市民点赞榜7天投票持续火热!65个上榜民生实事案例中,有40个案例票数万,其中31个票数超过2万票,6个案例超过10万票。本届“点赞榜”上榜民生实事案例也受到很多参与镇街和举办单位的积极推广。
榜单上线后,市卫生健康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大朗镇、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虎门镇、南城街道、东城街道、石龙镇等多个单位都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关推文,或专门制作宣传海报,在宣传点赞榜民生实事案例的同时,为本单位申报的案例积极拉票。
链接: “市民点赞榜”集中检阅为民办实事效果
“东莞市民点赞榜”是南方都市报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榜单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民生实事优秀案例,接受市民打分评价、调研团现场走访调研和专家评审。南都希望通过客观的评选机制及强大的传播渠道,在东莞搭建一个民生平台,构建一个民间政务评价体系,鼓励基层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推动为民造福的风气。连续三年推出“东莞市民点赞榜”,已成为东莞各级政府部门每年为民办实事效果的一次集中检阅。
本届“东莞市民点赞榜”11月启动以来,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2年“惠民生 暖民心”优秀案例,案例内容涉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城市安全、交通、环境保护、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等等领域。截至12月9日,点赞榜一个月内收到各类民生实事案例近90个,经前期初选最终有65个案例上榜,接受为期一周的点赞投票。投票环节12月20日12:00截止。接下来,点赞榜将进入走访调研和专家评审环节。
本届东莞市民点赞榜具体通过以下环节评选优秀民生实事案例:
●案例征集展示:将征集到的案例通过报纸(南方都市报) 移动端(南都app) 微信公众号(南都东莞) 社群等方式进行宣传展示;
●线上点赞投票:将通过南方都市报莞惠(东莞)新闻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南都东莞”发起网络点赞,12月13日12:00-12月20日12:00,市民朋友们可参与网络点赞投票;
●专家调研评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组成评审团,综合评分。其间还将组织调研团,针对部分优秀案例进行实地调研。
●综合评选奖项:结合市民满意度点赞和评审团、调研团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第四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各类优秀案例并颁奖。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这场论坛,汇聚行业大牛,关乎绿色未来
绿氢综合利用如何降低成本,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如何实现产业化?一系列前沿发展命题在大会论坛上一一展开呈现。
12月8日,一场聚焦氢能研究与应用的盛事——2022年氢能技术与产业论坛在佛山市禅城区举行,众多学界大咖、政府相关负责人连同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共商氢能产业发展大计,共谋绿色低碳未来。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讲台+圆桌,共商氢能产业发展大计
本次活动设有院士专家论坛、圆桌会议等环节。专家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学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孙学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思宇、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中国有研首席专家、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有研广东院总工程师蒋利军和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CTO Dustin William Banham5名权威专家就氢能材料技术的最新动向及发展趋势分别做出演讲。圆桌会议则有20余家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参加,共议共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并围绕如何用氢能科技助推佛山氢能产业发展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程一兵院士就高温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及其产业化议题作演讲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人民政府、禅城区人民政府指导举办,旨在通过演讲、研讨的多样形式,搭建分享行业前沿理念及实战干货的有益平台,以进一步凝聚氢能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识,加快推动佛山氢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
政策+市场,打造国内氢能产业集聚高地
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可以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据了解,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206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1.3亿吨。
佛山市在氢能产业发展上一直处于全国领跑的地位,近年来,佛山市氢能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21项政策文件,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引进培育近150家企业和项目,总投资额近350亿元,基本覆盖氢能“制、储、运、加、用”应用全链条以及燃料电池的基础材料和终端应用等环节。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李浩介绍禅城区高新产业发展情况
2022年9月发布的《佛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把氢能产业培育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将佛山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集装备制造、技术研发、运行维护于一体的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未来,佛山将重点发展高效氢能制备技术、高密度储氢技术、综合能源供给站技术等,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多方共建,搭建科创孵化重要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大会举办单位的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是央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政府、禅城区政府四方协议共建的科技创新与成果孵化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由高科技型央企和地方共建的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其由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面负责经营管理。
据了解,有研广东院正通过多方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模式,在科技创新、产业培育、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并确立了固态电池、燃料电池、氢能材料与技术、新技术拓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检测等六大研发方向,已建成近2万平方米的研发和工程化基地,以实际行动助力佛山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产业发展。
佛山市政协党组成员许国在大会致辞
“期待此次氢能大会助推优质企业和科研机构达成发展共识,推动更多新兴产业项目研发成果实现大规模应用。”佛山市政协党组成员许国在大会致辞中表示。
采写/摄影:南都见习记者 孙振凌 实习生 孙绪聪 通讯员 庞国耀
如何霸榜热搜?骑手为何困在系统里?南都报告关注算法的秘密
12月22日,由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主办的“2022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南都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在会上发布了《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发现,在算法法规出台或立法层面,当前算法治理领域欧美起步更早,而我国对于算法治理的法规出台呈现出从单独条款到专门立法的特点。而目前国内算法公开渠道以官方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为主,企业主动公开算法则多在热点事件发生之后。
···
截至目前,目前全球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出台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或指南,国际有关组织制定的人工智能标准进入“井喷期”。报告指出,国际人工智能治理工作正在加速可操作化,尤其表现在数据治理、算法治理、网络治理、监管政策等方面。
比如,早在2019年,《电子商务法》就针对个性化推送做出规制: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后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也都对算法做出了规制。
2022年3月1日,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算法推荐的部门规章——《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下称《算法推荐规定》)正式实施,对信息茧房、流量造假、操纵舆论、劳工权益、“大数据杀熟”等突出的算法治理相关问题做出全面规范。目前《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也已公布,明年1月10日起施行。
而纵观国外,欧美走在算法治理的前列,但两者的立法思路有所差异。欧盟倾向于将算法治理纳入既有的人工智能法律框架之中进行规制,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美国则没有在联邦层面统一立法,而是采用多元治理主体、各州出台区域性规则的方式实现治理,较为灵活、分散。
此外,在国际组织层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二十国集团(G20)、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相继发布人工智能、算法等伦理指南,推动算法实现透明可释、公平公正、安全可控等。英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出台了算法相关的法案。
在系统梳理了全球算法相关法规之后,报告发现,当前算法治理领域欧美起步较早。在数据治理框架下,欧盟选择通过赋予数据主体新型算法权利的方式对算法决策施加影响和控制;美国则率先在公共领域通过组建专门机构和人员的方式建立算法问责制。而目前,我国算法治理的立法体系已初步建成,构建起了立法层级广、多部门联动、快速扩张的法律体系。可以明显看到,立法监管聚焦的领域已经由此前的网络安全、数据信息保护拓展到了算法治理。
作为数字时代发展的驱动引擎,算法及其算力正在改变和重塑人类社会生活。为了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有效应对算法引发的潜在风险,算法治理逐渐被推向各国的前台。
···
在立法文件纷纷出台的背景之下,国内企业或是回应监管部门要求,或是主动公开算法。
报告梳理发现,当前国内算法公开整体可分为两种渠道:一种是在国家统一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下称“备案系统”)上进行备案,另一种则是企业在自身平台上主动公开。
根据《算法推荐规定》,应用算法推荐技术可分为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五类。
据统计,目前在备案系统上备案的算法共有2022年8月、10月两批次备案的100条,涉及42家企业,备案信息包含算法名称、算法基本原理、算法运行机制、算法应用场景、算法目的意图、算法公示情况等,且备案算法按类别不同呈现出不同特点。不过整体而言,备案算法均呈现出内容较为晦涩简略,鲜少出现具体数字、比例或计算公式的特点。
除了备案系统上的备案算法之外,国内企业也会在自身平台上主动公开算法,但主动公开算法的企业数量较少,渠道较为分散,且多在热点事件发生之后公开。
比如,2021年1月,一则题为《花760元,“水军”能把一条虚假消息炒成5.4亿阅读量》的报道质疑微博存在“花钱买热搜”的情况。报道称,虚假消息“女儿患有哮喘,但被老师体罚哮喘儿童致吐血抢救”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转发过百万次,获得5.4亿次阅读,登上微博热搜。微博回应称,该话题从未上过热搜,5.4亿次阅读是话题#广州一小学体罚哮喘儿童至吐血抢救#的总阅读量,且主要是公安机关辟谣和新闻报道等正常内容产生的阅读量,同时,微博方也在此时首次公开了热搜管理规则。
而其公开的热搜管理规则与微博于今年8月在备案系统中备案的内容一致,主要信息都是热搜词的热度计算公式,即(搜索热度 讨论热度 传播热度)×互动率。
微博热搜榜规则说明
另一则典型案例则来自于调度决策类算法。2020年9月8日,一篇文章《外卖骑手 困在系统里》通过描述多名骑手、配送站站长的经历,详细介绍了主流外卖平台中基于其调度决策算法为骑手设计的等级奖惩体系以及相关的KPI考核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在这一算法运行下的平台与骑手之间的关系,一度将外卖平台推上风口浪尖,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外卖平台及其调度决策算法的广泛讨论与极大争议。
一年后,美团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详细介绍了“预估到达时间”算法和“订单分配”算法的基本逻辑和运行原理。饿了么则在今年发布的《2022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中披露了当前本平台实行的“禁止最严算法”的规则,并介绍了将试点送达“时间点”调整为“时间段”显示、预估风险前置调整订单分配、骑士可自主调节背单量等具体方式。
···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算法治理仍处在早期探索阶段,初步建立了算法治理的立法体系,并围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开展算法公开工作。
而通过梳理国内算法治理热点事件、公开现状等情况,报告也发现,企业多在回应舆情或监管要求时才会公开算法,存在主观能动性较弱等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公众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根据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有约64%的受访者都认为不管是当前已在政府备案系统中备案的算法,还是企业在自家平台公开的算法,在解释工作上都做得“一般”或“不太好”。
但与此同时,多家企业的态度则是希望遵循既定的规则,减少合规风险,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定义算法公开内容,或主动进行频繁的算法解释和公开。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报告建议,未来可以在现有算法相关法规的基础上,由政府推动建立统一的算法公开标准,明确算法如何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以分层次的算法解释为中心促进算法适度透明。
同时,也应综合考虑算法的应用场景、处理数据的风险程度、算法使用的正向效益和可能的社会危害等多种维度,进一步细化算法监管的分类分级,落实多层次场景化、精细化的分级分类的算法治理工作。
出品:南都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杨博雯 胡耕硕
聚焦真实世界与决策,第二届深圳卫生技术评估大会举行
南都讯 记者李榕 12月3日,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承办的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暨第二届深圳卫生技术评估大会举行。
本次会议主题为“真实世界与决策”,会议采用网络形式进行,邀请了国内真实世界研究、医院管理、卫生技术评估等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和研讨,为政府、学界、卫生健康机构等部门的相关人员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政府、医院决策管理部门对卫生技术评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真实世界研究、药械等的卫生技术评估在我国尤其是在深圳的应用和发展。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下的卫生技术评估”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表示,卫生技术评估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真实世界研究作为循证健康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已逐步融入到我国卫生健康决策的各个领域。因此,在深圳市开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下的卫生技术评估方法与应用”的理论探讨和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卫生技术评估更充分、更高质量地运用于医院管理实践,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发挥卫生技术评估在卫生健康决策中的支持作用,切实激活卫生技术评估的政策影响效能;有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林汉城表示,当前,深圳进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期。党中央赋予深圳市新的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民生幸福标杆”的战略定位,要求深圳从“民生七有”提高到“民生七优”。为此,深圳市更积极地探索新形势下卫生技术评估的创新理念与方法,将卫生技术评估更高质量地运用于政府卫生决策和医院管理决策实践中,强化体系、技术、模式和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均衡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先行先试国际前沿技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塑造健康湾区,实现“病有良医”,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明表示,希望今后能够与各单位尤其是深圳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促进卫生技术评估在中国特别是在深圳的应用和发展,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陈星伟表示,通过对真实世界的研究,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为卫生政策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真实世界研究已融入卫生健康决策各个领域
真实世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得到充分发展,随着国内外政策文件的出台,真实世界研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医药、医保等领域。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医院管理部门以及专家学者们积极探索基于真实世界的卫生技术评估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当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研究员陶立波、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技术指导处处长白飞、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教授宣建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孙鑫、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员李冠乔、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周吉芳围绕“医院卫生技术评估与真实世界研究”主题,分别从关于医药经济学评价的开展与应用、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研究与实践、真实世界医院诊疗数据支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转化应用支持药物与高值医用耗材研发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主题分享。
下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赵琨、北京医药卫生经济研究会助理研究员刘抚瑶、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郭武栋、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昭、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药师刘新宇、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研究员伍丽群围绕“实践与应用”主题,分别围绕医院卫生技术评估概述、创新医疗器械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卫生技术评估在医保中的应用、高值医疗耗材的价值评估、深圳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实践、深圳卫生技术评估的实践作主题报告。
大会对推进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局之年。卫生技术评估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同时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驱”的核心,一方面具备真实世界的健康数据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发布了重磅文件鼓励真实世界研究工作的开展,具备充分的研究和发展需求,以及广阔的前景。在深圳市举行以“真实世界与决策”为主题的卫生技术评估大会,通过汇集专家智慧、凝聚智力共识,助力提高卫生健康事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实施、卫生健康创新驱动发展和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卫生技术评估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探索新形势下真实世界研究助力创新药械准入,对于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囤的抗原什么时候用?专家建议 这几种情况下没有必要测
怎样用好抗原快筛?哪些人群不建议使用抗原自检?12月6日晚,中山三院感染科主任林炳亮教授,中山三院黄埔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中山三院感染科医生庞毅华对抗原自测适用人群、检测要点等进行了科普。
抗原快筛卡片上每道杠出现的含义
问:哪些人适合用抗原快筛?
答:根据一篇纳入全球152个研究,共计超10万人次样本的荟萃分析结果,提示新冠抗原快筛的准确率,在有症状感染者中敏感性达73%(也就是有27%可能假阴性);无症状感染者敏感性较差,为55%(45%可能假阴性);特异性上面,有症状和无症状感染者,都达到了99%(也就是假阳性率不超过1%)。
因此,对于快筛阳性的人来说,感染概率超过90%,无论有无不适,都该高度警惕,及时报备和自我隔离,做好就诊的准备。
结合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形势,综合国外的使用经验,建议在以下场景中运用抗原快筛作为工具:
所在区、县有高风险区,一周内出现新冠“十大症状”之一;
所在区、县有高风险区,一周内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如在其中一方未戴口罩的情况下在密封环境共处,或距离<1米),特别是正在居家观察者;
长期居家老人、残障人士、婴幼儿等不方便外出检测核酸的群体。
问:不建议使用抗原自测的是哪类人群?原因是什么?
答:对于不在高风险所在区、县居住,不是密接,也没有症状的朋友,以及已经感染正在恢复的朋友,目前都不建议盲目购买试剂卡自测。
因为,很多专家和文献都指出,抗原检测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出现假阴的情况,低风险区或常态化管理的地区做抗原检测的话,意义不是很大,起不到筛查的效果。
有些居民会认为平时没什么事拿来自测一下挺好的,但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在无症状的条件下去做的话,其实阳性率也不是很高,起不到快速筛查病人的效果。
另外,已经确诊的患者,比如方舱中的感染者,处在恢复期,想用抗原自测来观察病情,其实也是没必要的,因为抗原会比核酸更早地转阴,也就是说,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好了、抗原转阴了,但核酸还是阳性的、仍然有传染性。
新冠感染后,抗原和核酸阳性的时间段有差别
年纪很小的孩子、年纪很大的老人,如果自己不懂得操作或者操作不规范,也建议不要自己做,或者在懂得规范操作的人的指导下进行,才能取得合理的效果。
问:抗原阳性一定是新冠吗?如检测结果阳性,该怎么办?
答:如果抗原检测发现阳性,那几乎就是中招了,因为出现假阳性的概率比较低,只有1%。
问:抗原检测时为什么会出现假阴性、假阳性?
答:新冠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快速抗原检测(RAT)的方法,不依赖于实验室,可由普通人自行操作,15分钟内获取结果,新冠病毒RAT在境外其他新冠流行区已获得广泛应用。对于无症状或轻症患者,它能起到及早发现、及早自我隔离的重要作用。
然而,作为一个粗筛手段,抗原快筛也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这不足为奇。目前在国外应用的分析来说,假阴性的发生率是远远高于假阳性的。假阳性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一不到,但假阴性就比较多,可能会多达百分之四十。
为什么会这样?以假阳性为例,试剂的抗体本身需要一定的稳定性,包括温度、湿度及酸碱度,如果破坏了试剂的稳定性,是有可能出现假阳的,比如,病人呕吐、反酸之后,酸水还在喉咙里,去做抗原测试的话,可能Ph值太低了,就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现象,这种情况虽然不容易出现,但也是有可能的。
导致假阴性的情况就更多了,比如,拭子捅的不够深,只是稍微蹭一下,抗原的量不够,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比如,打开了包装之后,放了很久都没用,已经变质了,在室温下,也会出现检测不合格,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卡片太湿润,也会导致条带显示不清晰,所以应注意在干燥环境中储存和操作卡片,千万不要把卡片放冰箱里。
再比如,当症状都过去了才来测抗原,已经过了抗原检测的敏感期,抗原可能已经转阴。所以我们说,一定要在发生症状的一周之内进行抗原筛查。
问:居民自测时,如何提升检测的准确性,避免无效检测?
答:第一,要把自己的手用酒精消毒好,不要污染标本;
第二,标本不能太粘稠,做检测前要把鼻涕清理干净;
第三,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两个鼻孔都要采集,停留时间不能太短,大概每边都15秒钟,转几圈,拭子拿出来后,放在溶液里要放够时间,滴在样板卡上的溶液量也不能太多或太少,按照说明书来;
另外,要在恰当的温度、湿度环境下进行检测,不要在太冷、太热的地方进行。
问:检测完的拭子、检测盒该如何处理?
答:在家庭环境中很难找到专门放医疗垃圾的地方,建议做完检测后,把这些东西整个包装起来,最好是两层塑料袋包好,放在一个可以关闭的、带盖子的垃圾桶里。
如果测出来是阳性,要更加小心这个垃圾,用酒精进行消毒,以避免垃圾处理的过程中污染到别人。
问:当前患者到医院就诊,有何防护提醒?
答:我的建议是,去就诊的时候,至少要带一个外科的口罩,但是有N95口罩的话最好,当你是属于有症状的,更需要佩戴N95口罩,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保护医务人员。口罩一定不能是有通气阀门的口罩,如果带有充气阀门,相当于让气往外跑了,有可能会传染给别人,所以要注意要戴整个包裹住的N95口罩。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实习生邹小程 通讯员周晋安 甄晓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