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腾讯游戏人脸识别(腾讯实行新防沉迷系统 玩游戏要进行人脸识别)

导读腾讯游戏人脸识别文章列表:1、腾讯实行新防沉迷系统 玩游戏要进行人脸识别2、腾讯回应玩游戏人脸识别验证:不会记录、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3、腾讯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正测

腾讯游戏人脸识别文章列表:

腾讯游戏人脸识别(腾讯实行新防沉迷系统 玩游戏要进行人脸识别)

腾讯实行新防沉迷系统 玩游戏要进行人脸识别

据腾讯游戏官方消息,在UP2019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正式发布了全环节覆盖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同时面向老师和学生的“星星守护”也在本次UP大会上宣布正式上线。

据悉,腾讯于今年3月启动“儿童锁模式”的测试,被抽样命中的13周岁以下的未成年新用户,在首次登陆游戏之前,将被强制要求进行“儿童锁”的登记认证。只有其监护人完成“解锁”后才能进入游戏,若未完成解锁则禁止登陆、从3月26日开始,“儿童锁模式”将在上海、武汉、贵阳、广州、杭州、南昌、深圳等城市分批展开新的抽样测试。

此外,腾讯还接入了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在对用户进行强制公安实名校验的基础上,还引入金融级别的人脸识别技术,对于一些实名信息为成年人但游戏内行为却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强制进行人脸验证。如果拒绝验证,或验证后发现与实名信息不符的用户,将被统一视为13周岁以下未成年人。

此外,腾讯还会通过全新的“账号时长共享”功能,将未成年人名下多个游戏账号的游戏时长合并计算,进行总时长限制,从而解决了开小号逃避管理的问题,该功能上线后,有32%的未成年用户,被系统识别出使用小号。

腾讯回应玩游戏人脸识别验证:不会记录、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

人脸识别验证主要是将用户真实面部信息与公安权威数据平台数据源进行比对,如二者比对结果一致,即成功通过认证,并按用户实际年龄段匹配相应的游戏时限。

上周,腾讯游戏在《王者荣耀》中启用了人脸识别验证的功能,腾讯游戏今天发文回应用户对于验证目的、隐私保护、实际成效等方面的疑问。腾讯游戏表示:“无论是公安实名校验还是人脸识别验证,我们都严格遵照主管部门规定,不会记录、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或将之用于除公安实名校验以外的任何其他用途,同时在身份验证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各种加密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用户隐私安全。”

人脸识别验证主要是将用户真实面部信息与公安权威数据平台数据源进行比对,如二者比对结果一致,即成功通过认证,并按用户实际年龄段匹配相应的游戏时限。如比对结果不符或用户拒绝验证,健康系统将统一视作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纳入相应的防沉迷监管。人脸识别验证,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实名认证精确度,最大限度防止未成年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从而绕开健康系统的保护。

腾讯游戏称:“自启用人脸识别验证至12月4日,在收到弹窗提示的疑似未成年用户中,近一半的用户‘脸证合一’,成功通过了验证。在未通过验证的用户中,有98.2%的用户属于“拒绝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我们推测可能是用户本人与实名信息不符,或者对于隐私保护的顾虑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为最大力度的落实防沉迷效果,我们将他们统一视作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用户,纳入健康系统进行游戏时长限制。”

来源:腾讯科技

腾讯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正测试人脸识别技术

5月18日上午消息,腾讯今日表示,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工作;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用户突破3000万。

  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游戏产业防沉迷标准。对此,腾讯响应,推进防沉迷新规在旗下游戏中的落实工作。2019年底,腾讯已经完成全部产品的实名部署。

  继《和平精英》等50款产品陆续启用防沉迷新规后,腾讯将在5月底前,新增包含《王者荣耀》、《龙之谷》手游、《云裳羽衣》在内的30款产品,严格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段时长、消费金额。目前,《王者荣耀》已在进行灰度测试。

  至此,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预计上半年内完成腾讯运营全部移动游戏产品接入工作。

  目前,腾讯正在小规模测试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实名认证,但仍被判定存在高度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的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在游戏内自然月超过400元后,若想再次充值,系统将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人脸”一致才允许进行后续支付行为。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大众的担忧主要来自侵犯隐私,及由此会带来的滥用等问题,加之目前暂时没有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安全标准、应用规范,也没有更加成熟稳定的行业技术经验可供参考,众多科技企业对于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慎之又慎。

  腾讯表示,未来将遵照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以谨慎的态度,并综合考虑用户隐私、信息安全与未成年人识别需求之间的平衡,逐步探索这项前沿技术的安全应用。

来源:新浪科技

调查寒假只能玩14小时,腾讯游戏限玩令能防沉迷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洪佳恂

寒假正在进行时,如何有效防止家里“神兽”沉迷网络游戏,成为无数家庭的痛点难点。1月17日,腾讯游戏发布新规,在这个寒假里,未成年人在规定时间段内才能登录其旗下游戏系统,整个假期能玩游戏的时间最多只有14小时。

寒假“限玩令”一出,社会各界有何看法?新规是否存在疏漏可能?还有哪些措施可预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为此做了调查采访。

未成年人只能在寒假规定时间登录游戏

根据腾讯游戏《关于寒假暨春节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2022年寒假暨春节假期前后,腾讯游戏旗下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网络游戏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限玩时间为:1月21日-23日(周五、六、日)、1月28日(周五)、1月31日-2月6日(春节假期)、2月11日-13日(周五、六、日)每日的20-21时之间。

寒假期间,除以上限玩时段外,其余时间未成年人均无法进入游戏体验,可登录总时长不超过14小时。

针对网友反映的未成年人冒用家长的身份信息玩游戏的问题,腾讯游戏表示:凡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账号,登录游戏、充值异常都会发触发人脸识别,24小时生效。头部游戏里还有更严措施:所有55岁以上老年人账号夜间游戏每次登录都需要人脸识别。

腾讯游戏还在腾讯成长守护公众号上线“近期登录游戏账号”查询入口,家长可以一键将自己的账号设为“未成年人模式”。针对借号、共号或上网租号行为,腾讯游戏也有“新招”——同账号多设备频繁使用会触发人脸识别。

未成年大学生亦受限制影响

整个寒假可登录游戏时长不超过14小时,该措施设置是否合理?不少未成年人“叫苦连天”,有学生吐槽“我本来已经忘了游戏怎么玩了,现在它再次来到眼前‘招惹’我”“14小时哪够啊?干脆就别来了”“谢谢你!我现在是学霸了,因为没得玩只能学习”……

杨女士家中有一个5岁的孩子,平时会玩一些网络益智游戏,作为家长她也认为整个寒假14小时游戏时长有点少了,“‘限玩令’的初衷是好的,但假期本来就该让孩子放松”。

网友“蓝色幻雨”留言:“我高考毕业那个暑假因为没有成年不能畅玩游戏,将是一件多么惨的事情。”广州某高校大一的黄同学出生于2004年6月,目前尚未成年。课余时间她喜欢与朋友一起玩“王者荣耀”“吃鸡”手游,“限玩令”推出后她受到的影响较大,不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而且到点后还会被强制下线。

她向记者表示,希望游戏平台能相应为未成年的大学生设立“大学生身份认证”功能,更加有区别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新规。“随着游戏时间的相对减少,在这个寒假我会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编程课,观看纪录片充实知识储备。”

据记者初步调查,更多的家长则对新规表示了赞同。网友“在路上”说:新规看着挺不错的,孩子总玩手机眼睛受不了。

市民刘女士表示,自己的儿子特别喜欢玩网络游戏,她一直在努力控制其游戏时间,可是儿子总跟自己“斗智斗勇”。寒假期间因家长要上班,她将儿子送往亲戚家暂住,正愁无法有效管理孩子游戏时间,作为家长她对新规“举双手赞成”。

教育工作者:回应“双减”政策,时间限制合理

广州越秀区中星小学校长林伟贞表示支持:“整个假期只能玩14个小时,天数时断时续,实属紧张期末复习考试后的阶段性舒缓放松。点到即止,小玩怡情。”她认为,限制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未成年人对玩游戏保持新鲜感和“饥饿感”,增益其学习能力,明白短时间专注地做某件事可以高效获取体验和快乐,提高做事、游戏效率。

“这个新规出台很及时,回应了‘双减’政策要求,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校长王晓芳认为,对于益智游戏不能完全靠“堵”,家长、老师应适当引导并给予操作上的建议。防止学生沉迷游戏关键是要让他们走出家门、校门,走向大自然、大千世界,多参加有意思、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汲取优秀历史文化,加强体育锻炼、参与劳动教育。

“这个规定虽然不是最好招数,但是相对以往可以防止学生在行为上沉迷网络游戏,14小时是一个合理的时间限制。”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叶和丽认为,游戏里也包含着“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合作共赢”等许多“益智”的成长因素,与其对孩子玩游戏进行时间限制,不如从游戏的开发内容下功夫,让网络虚拟世界成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空间,让游戏成为他们另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有利条件。

时长限制存在执行漏洞,身份认证问题亟待优化

“限玩令”想法很美好,落实过程中是否也能“圆满”呢?

六年级的杨同学反映:未成年人仍可通过说服、哄骗家中爷爷奶奶替其“刷脸”通过系统人脸识别监测。

家长李先生的孩子是网络游戏的“受害者”,他发现,未成年人游戏过程中触发人脸识别的几率较低,仍存在可借用他人账号玩游戏的情况。他建议完善游戏者身份认证相关措施:“游戏公司要严格执行刷脸认证,最好每局游戏开始前和固定阶段都要求刷脸。”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明宗峰指出,这次的“限玩令”释放出一个信号:社会对腾讯游戏的关注与评价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已经让其开始正视自身问题。但是,由于腾讯游戏的数量庞大,学生玩家在注册多个游戏账号时并没有数量限制,即使在注册同一个游戏账号时,也被允许生成多个角色,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玩家在消耗掉限定时间后可以更换游戏账号重新开始进入游戏,或者变换游戏角色重新计时。

明宗峰说,“在技术上限定所有游戏时间总量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游戏时间的计算需要平台做全局规划,需要所有游戏运营者进行统一规则设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呼吁像腾讯这样的游戏运营企业要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出实质性的引导措施,或推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现就职于某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张先生曾因沉迷游戏被某985高校退学,他分析称:这个限玩规定对于腾讯游戏账号内部的游戏资产以及游戏社交关系深度依赖的玩家有非常大的打击,然而只是腾讯游戏一家公司的,只对玩其旗下游戏的学生起限制作用。

“目前市面上仍有很多其他游戏厂商,有很多未纳入防沉迷系统的游戏。如果腾讯游戏每周只能玩3小时,那只要找10个厂商就能玩30个小时了。多款游戏间防沉迷系统数据未被完全‘打通’,游戏限玩系统仍存在漏洞。”张先生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谢哲

智能化赋能新引擎丨AI、VR、人脸识别……这些腾讯黑科技将亮相智博会

首届智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腾讯作为国内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龙头,将在智博会上带来哪些改变你我生活的“黑科技”?

8月16日,腾讯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AI、VR、人脸识别等一系列“黑科技”产品及应用,将亮相首届智博会,涉及医疗、零售、汽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参会嘉宾可现场体验,切实感受这些“黑科技”带来的便利。

到腾讯展台体验VR、眼动追踪、人脸识别

智博会期间,腾讯展台将登陆国博中心S6馆,主要包括企业展和T-day展出。其中,企业展区面积1000平米,以白色为主的科技风,凸显腾讯公司科技化智能化。将展出以数字重庆为首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生活、智能硬件及人工智能、腾讯云等多个领域,涵盖腾讯ToB、ToC、ToG等多个智能产业。

此外,T-day将是腾讯首个以“科技”为主线,向广大用户开放的大型互动体验展。近700平米的展区,包括4大互动地带和16 项创意互动装置。在T-DAY展区,参会者可在现场体验到AI、VR、眼动追踪、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互联网 等方面的腾讯前沿技术,亲身感受人工智能如何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到这里体验人工智能社交应用

在人工智能战略方面,腾讯在AI上主要基于四个垂直领域: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四个方向的基础研究。在AI的应用方面,已经在腾讯效果广告、资讯服务及金融科技等业务中广泛运用。除了现有业务,腾讯近期还在围棋人工智能程序、人脸识别以及医学影像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来看,腾讯内部已有多个团队在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例如,腾讯的技术工程事业群的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社交网络事业群的优图实验室以及微信事业群的微信AI团队等。

除了与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建立起深入合作关系。

腾讯设立了首个海外实验室——美国西雅图AI实验室,专注于语音识别及自然语言理解等AI领域的基础研究。未来腾讯的人工智能服务将紧密围绕内容、社交、游戏三个核心应用场景展开,并将人工智能工具以API形式开放,推动行业发展。

“腾讯觅影”可诊断早期疾病

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腾讯优图实验室的人脸识别技术检测率,根据世界级FDDB的标准排名已处第一,目前腾讯也已逐步将该技术应用于多个场景。同时,腾讯的人脸识别技术还能用于用户身份线上认证,应用于金融和政务等领域。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可帮助搜寻走失儿童及老人,让千家万户因此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腾讯还推出了首款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聚合包括优图实验室、架构平台部等多个AI技术团队能力,在医学影像中进行疾病早期筛查及诊断,将有效提升疾病早期筛查及诊断的准确性及效率。

智博会期间,腾讯云还将举办“腾讯云 未来重庆峰会”分论坛,腾讯公司副总裁兼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表示,“云 未来”峰会将以“智领数字未来”为主题亮相智博会。届时,腾讯“云 未来”峰会将邀请来自民生、医疗、零售、汽车、工业等领域的业界领袖,分享产业前瞻洞见,交流数字化转型经验。

第四个自建大型数据中心落户两江新区

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

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群是腾讯第四个自建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包含泰和、云福、云祥等多个机房,位于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是腾讯在西南地区重要的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

其中,泰和机房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

云福机房所在的数据中心园区最高可容纳2万台服务器入驻,并正在建设从重庆至香港(经过广州关口局)的通信直联线路。云祥机房所在数据中心园区整体规划投资40亿元人民币,到去年7月时,该中心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已达到2060G。

腾讯方面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群将输出技术创新服务,将最新的技术和方案落地重庆,构建起满足AI、大数据、工业制造的高性能计算区域,除了满足重庆本地的云计算需求之外,还可进一步辐射到西南乃至全国的工业制造企业。

腾讯将依托重庆云计算数据中心群开展“互联网 ”项目,推进 “互联网 ”公共服务融合,建设智能硬件开放平台,进行“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 农村”等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腾讯云在重庆还将以黑石高性能计算集群为依托,输出超算云解决方案,以云服务的方式,向西南地区工业制造业提供科研级的高性能计算力和互联网科技能力,助力实现工业领域、物联网及大数据的创新。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实习生 尚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