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挑战世界拳王(和菲律宾拳王帕奎奥斗拳!马云马师傅最新退休生活曝光)
马云挑战世界拳王文章列表:
- 1、和菲律宾拳王帕奎奥斗拳!马云马师傅最新退休生活曝光
- 2、帕奎奥挑事 马云喊话十亿拳王梅威瑟 每日邮报:和马云比算穷人
- 3、马云为何请太极高手当保镖?太极拳战斗力和搏击有得比吗?
- 4、向播求学习,相信不到两年,世界65公斤级排名上,一定有我孙志翔!
- 5、马云与李连杰的执念
和菲律宾拳王帕奎奥斗拳!马云马师傅最新退休生活曝光
今天,一段马云和菲律宾拳王帕奎奥打拳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会儿直拳,一会儿勾拳,两人还“call out”(下战帖)世界拳王梅威瑟:随时来挑战!
这段视频,是菲律宾拳王帕奎奥昨天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在这段比划拳术的视频中,戴上拳击手套的马云化身为拳击高手,一招一势样样精通,直拳、刺拳、摆拳、勾拳…..各种拳法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帕奎奥叫战世界拳王梅威瑟说:如果你想打一场真比赛来找我,如果你想打一场表演赛,我的朋友杰克马会让你好看的,我们是真正的团队。
一边的马云挥了下拳头附和道:对,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随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这段视频,被网友调侃:梅瑟威终于遇到了比自己有钱的拳手了……
除了视频,两天前,帕奎奥还在社交网站发布了一张同马云的合影。据悉,上周末,马云特意邀请菲律宾拳王夫妇来杭州西山做客。
菲律宾拳王帕奎奥在社交网站上发了合照
当天,马云还被网友撞见,在HHB酒吧(平头哥)里深情演唱《成都》的场景。当时的马云戴着一顶鸭舌帽,穿着蓝色T恤和米白色休闲裤,和帕奎奥合影时的着装一模一样。
视频截图
事实上,除了拳击,马云一向喜欢中国功夫,特别是太极。
曾与李连杰创办了太极“功守道”,为了传播太极拳,2017年,马云与甄子丹、吴京、邹市明、托尼·贾、朝青龙、李连杰等知名武打明星一起主演的动作微电影《攻守道》上映,电影里,马云化身为太极高手,和甄子丹、吴京、李连杰等一众武林高手一一过招。
宣布卸任之后的这一个多月里,马云都在忙些什么?
马云也并没有真的“放飞”自我。
就在上上周,马云现身福布斯全球CEO大会,被被授予福布斯终身成就奖;互联网大会后,又出现在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小学,参观学校的生活空间、食堂、影音室,更走进了寝室,与孩子们交谈。上周末,马云邀请拳王夫妇来杭州做客,还不忘带他们参观马云公益基金会。
马云现身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小学
快报资料图
( 作者:首席记者 沈积慧 编辑:童蔚 )
帕奎奥挑事 马云喊话十亿拳王梅威瑟 每日邮报:和马云比算穷人
上周六晚,菲律宾国宝拳王、参议员曼尼·帕奎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合影,引发全球拳迷的热切关注。
在随后流传出来的一段视频中,帕奎奥亲自为马云持靶,化身拳击手的马云一通操作相当犀利凶猛。
视频末尾,帕奎奥更是直接喊话老对手梅威瑟:“如果想打一场真正的拳击,请来找我。如果想打表演赛,我的朋友马云会好好照顾你的!”随后,马云也向梅威瑟发出挑战:“没错,我已经准备好了!任意时间,任意地点!”
梅威瑟是职业拳击前五个级别的世界拳王,拥有50战全胜的完美战绩,在世界拳击历史综合排名第一,更是拥有超过10亿美金的资产。
而除了实力之外,梅威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正是他的吸金能力。在2017年,梅威瑟只打了一场比赛,但尽管全年只打一场,梅威瑟的收入仍然是高达2.85亿美元(合人民币18.24亿元)。
不过,虽然马云不一定打得过梅威瑟,但在其他方面或许能碾压梅威瑟。英国《每日邮报》就发出了这样的调侃,尽管“金钱”梅威瑟经常以自己的丰富收入和身为世界上最富有的运动员而自豪,但与马云相比,他只能算是个穷人。
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非常忙碌,但他其实一直是个拳击爱好者。2017年9月,他就曾忙里偷闲去现场观看了世界著名拳王哈萨克斯坦的戈洛夫金(GGG)对决墨西哥拳王阿瓦雷斯的拳击界“世纪大战”,还特地发了微博感慨。
马云曾说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现在看来,也许阿里巴巴真的埋没了一个优秀的拳击运动员吧。
马云为何请太极高手当保镖?太极拳战斗力和搏击有得比吗?
“中国首富”马云唯一的贴身保镖、来自我省温县的李天金被媒体曝光以后,李天金和太极拳一时成为网络焦点。许多人发出疑问:马云为何要聘请太极高手当贴身保镖?这种退休老人练的健身体操有战斗力吗?
马云极为推崇太极之道,在谈及自己的成功原因时,他只归纳了两条:学了十几年外语,练了十几年太极拳。马云的助理陈伟告诉记者:“马云有一个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大家评价他时会首先认为他是个太极拳大师,随后才是创办了阿里巴巴、淘宝网。”
2009年4月,马云将太极拳大师王西安请到家中教习太极拳,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拜王西安为师。
在王西安的教导下,马云不仅在拳术上大有长进,而且领悟了“四两拨千斤,柔里透着刚;内敛修身”等太极哲理。
马云也将他悟到的太极哲理运用到管理中去,可以说他学习太极拳的时候,也正是他的团队发展最快的时候。
马云的贴身保镖李天金(右一)
李天金能成为马云的贴身保镖,不仅因为两人同出一门,还因为他符合成为马云保镖的三个条件:人老实、功夫高、耐得住寂寞。采访中,王西安之子王战军向记者推荐的樊京伦教练也表示,马云要求的三个指标,李天金全部具备,所以选中他是必然的。
太极拳究竟有没有战斗力?
“太极拳不就是退休老人们练的健身体操吗,能有战斗力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从源头说起。
陈氏太极拳,始创于明朝的陈王廷。记者查阅资料得知,陈王廷自幼习武,精于拳械,功夫深厚,有超人的轻功绝技。年轻时走镖山东一带,扫荡群匪,匪寇闻“名”丧胆。晚年,陈王廷隐居乡里,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将众家武术之长融合,加上自己平生习武所悟,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创出太极拳。
从陈王廷的经历来看,他年轻时常年走镖,需要应对各路盗匪,身上的功夫显然不可能是花拳绣腿,而要让匪寇闻“名”丧胆,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艺。由此来看,他所创的太极拳当然也不可能仅止于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这一点也可从他后代所从事的职业得到印证—陈长兴(就是电影里多次出现的那个杨露禅的师父)、陈耕耘(陈长兴之子,曾在莱州独闯匪穴剿匪)都曾长期以保镖为业。
陈照丕京城一战成名
采访中,长期从事陈氏太极拳研究的陈俊凌大师告诉记者,历代太极宗师,没有一个不是靠拳头“打”出来的,并讲了两个故事。
陈俊凌告诉记者,现在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的师父陈照丕,当年就是靠拳头打出的名头。1928年秋,35岁的陈照丕应邀到北京。有一好友好事,在一家报纸上刊文说,今有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传人陈照丕到京,各路好手可前来试技交流。结果,许多拳手拿着报纸前去交手,无人能胜。由于来人越来越多,朋友便劝其在宣武门设擂,连打十六天无敌手,一时名声大振,各团体、院校纷纷聘请教拳。后来,时任南京市长多次邀其到南京教拳,北京方面又苦苦挽留,陈照丕便荐其三叔到北京教拳。
王西安日本一战扬威
“王西安也是靠拳头打出的名声。”陈俊凌大师说,王西安是陈家沟陈氏太极拳走出国门讲学传拳的第一人。1983年7月,王西安应全日本太极拳协会会长邀请访问日本,一个叫宫井的空手道教练找到王西安表示要切磋武艺,王西安同意。宫井迈步上来,伸出十指猛抓王西安双臂,想用空手道的技法摔倒王西安,但却被王西安摔得跌了个屁股蹲。宫井还不罢休,又连出几招,都被王西安一一化解,宫井多次被摔倒在地。最后一下,宫井竟被击出3米多远。最终宫井甘拜下风,陈氏太极拳在日本一炮而红。
李天祥告诉记者:“真正的太极功夫,是打人不露形,露形不打人的。”说着就摆开架势边向记者演示边说,两人交手,对手还没明白咋回事,就倒地了,这叫“打人不露形”;“露形不打人”是说练气的架势。“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能说是强身健体的太极操而已。”
杨露禅,杨氏太极拳创始人,因其传奇的偷拳经历多次出现在文学、影视作品中。他在陈家沟学拳有成后,被荐往北京任京师旗营武术教师,几次擂台胜出后被誉为京城“杨无敌”。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个“无敌”的名号就是他靠着拳头生生打出来的。
孙禄堂,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在当时的武林中有天下第一手的美称。他在年近半百时,还曾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可谓战绩彪炳。
太极拳必然有其实用性
太极拳究竟有没有战斗力?太极拳的战斗力究竟有多高?这些问题其实早已有之,并大而化之到,中国功夫究竟有没有战斗力,中国功夫的战斗力究竟有多高,中国功夫和跆拳道、空手道、柔道、自由搏击、泰拳等外国武术比起来谁高谁低等话题。
其实在小编看来,电影《一个人的武林》中,王宝强的那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功夫,是杀人技。在古时,以冷兵器为主要交战形式,个人武勇在战争时的作用被无限放大,而最早的技击之术正是由战场相搏演化而来。所以,可以说,那时任何一种武术形式的产生,都必然带着很强的实用性,而中国目前所流传的武术种类,基本都源于冷兵器时代。所以说,中国功夫还是有其实用性的。当然,现在街头流行的一些“武术”,基本上只保留了健身功能,和健体操没多大区别。
向播求学习,相信不到两年,世界65公斤级排名上,一定有我孙志翔!
今天志祥找我,又开始向我“邀功”了
”泽哥,重庆站我又赢了!”
”好,恭喜兄弟。”
这样的对话我们不知道说过了多少次,除了孙志祥外还有林强邦和祝宝通。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讲,他们三位的成长经历我是最熟悉的,我要没记错他们三位的第一篇专栏文章,是出于我的笔下。
确实是鄙人不才,从他们第一次登上《昆仑决》的擂台一直到年度新人冠军,再到打垫场赛、超级站,每一次我都在关注着,报道着,他们三位逐步从默默无名到成为主力选手,我是由衷的感到欣慰。因为我没看错人,他们成功了,我也成功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简直是老生常谈“老狗吃旧屎”。可无奈历代成功者,都爱用这句话标榜自己,以彰显自己成功的不容易。当然这并不是讽刺的意思,既然你已经成功了,大可以向世界宣告你的地位,比如王健林的一无所有、马云的来世要做女人、刘强东的不会审美......
邱建良和魏锐的后边,此前还要挑战位宁辉。”包括志祥告诉我,很多人微博也私信他,这样的话听多了,他反而觉得很平静。
“我本来就是晚辈,邱建良和魏锐比我入行早,经验、人气各方面都比我优秀。但是我也在努力,我也在拼搏。此前挑战位宁辉,我是觉得向强者挑战,才是每一位选手应该做的,整天打比你弱的人,刷战绩有意思吗?最起码我不喜欢!暂时来看,与比上几位的比赛可能性不大,那也没关系,在65这个级别打到最后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我想的是,打好我眼下的每场比赛,用实力粉碎质疑。”这段话,是我和志祥在交谈中,他告诉我的。我说,我在文中给你加入,把你要说的,表达出来吧!
正如孙志祥所说:“我也失败过,可我不怕失败。面对失败我去总结,面对胜利,我更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然有那么多的人质疑我,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泽哥,相信我不到两年,世界65公斤级排名上,一定有我孙志翔!”
记得柴静有一次说:“要疑问,而不是质疑,“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这篇文章,我写给质疑孙志祥的朋友们,也写给支持他的朋友们。尽管这样的回应并非孙志祥的本意。但我想说的是,敢于尝试是一个人敢于挑战自我的表现。只有敢于尝试失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敢于尝试寒冬的刺骨,才会迎来春天的温馨。
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说“不”,因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其中的奥秘。只有大胆地去做了,才会明白原来有些事情并非高不可攀。轻易放弃的人总喜欢给自己找借口,因为他缺少尝试的勇气。这段话是我的座右铭,送给每一位朋友。
只能说,那叫“嘴上功夫”难听点叫吹牛逼。只会做,不会说。好听点是认真、诚恳,难听点叫“任人掌控,没脑子”,跳出五行外,不在此山终。这境界一般人也达不到,那就认真的做事吧!
(文/格斗时代运营总编郭恩泽)
马云与李连杰的执念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作者:迟宇宙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马云拍了部电影,《功守道》,李连杰攒的局,一票功夫明星全来捧场。除了李连杰外,还有袁和平、洪金宝、程小东、甄子丹、吴京、邹市明、朝青龙、托尼·贾、向佐、刘承羽等顶尖高手。
马云还和王菲一起唱了首《风清扬》,据说在新歌排行榜上势头逼人。风清扬是《笑傲江湖》中的人物,令狐冲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者和授业恩师。风清扬还是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花名。马云喜欢风清扬,大抵是喜欢他的性情,以及他跟令狐冲说的那句话:“剑术之道,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
阿里巴巴创业的时候,马云是性情的。他喜欢武侠,行事风格就像是《七侠五义》中的人物。阿里巴巴创始团队中的年轻人,也都曾被他的风格感染。
事业上愈成功,马云的性情就愈发显露无遗。以前他只是喜欢武侠,组织“西湖论剑”,让公司里的人都有一个来自武侠小说的花名,给西溪园区的每一处都安排了“光明顶”、“思过崖”的名称,后来卸任了CEO只保留了董事局主席一职,便玩得“行云流水、任意所至”,开始跳舞、唱歌、演电影了。一些人揶揄他“有钱任性”。他的确任性,也的确有钱,有钱也的确是任性的资本,但他却并非因为有钱而任性。
他是因为执念。
壹
2007年,李连杰与马云相识。那时候柳传志、马云、王健林他们组织了一个“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马云是首任轮值主席。
有一次开大会,正在做壹基金的李连杰获得邀请,他得到了五分钟做一个分享。“五分钟里头讲啥呢,只能讲讲壹基金。”
李连杰从小在什刹海体校练武术,17岁拍了《少林寺》一举成名,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功夫明星。2004年东南亚海啸,他差点儿在海啸中丢了命。生死关口转了一圈,他一下子顿悟了。回来后就一门心思扑到公益中去,组建了壹基金,专门进行灾后救助。
李连杰用这五分钟讲了自己的想法、壹基金的理念,以及太极。练功夫的人都会讲到太极,最终会进入到哲学中。李连杰相信,“太极”是中国哲学的源头。
李连杰讲了五分钟,以为没什么事了。会议结束后吃饭,一大帮企业家聊天。马云说:“李连杰,你讲得不错,你的战略很清晰,但是我觉得你的战术完全没有弄清楚,你在乱打一锅粥。你给我三天,我们坐下来好好聊聊。”
李连杰想,这个机会很难得——之前给他五分钟,现在突然给他三天了。他们就定了个“三天之约”。
2008年初,马云和李连杰专门去了趟海南。他们俩坐下聊了三天公益。他们探讨未来的公益是什么、该怎么做?马云教了他很多战略落地的方法,这是他做运动员和演员时从未拥有过的逻辑。“我们做电影是想一个事,做就做了,现在他教我怎么落地、怎么做。”
李连杰后来回忆说,马云帮助他把那些表述不清楚的地方给理得非常清楚,告诉他要怎么样做平台、怎么样做公益。他们花了三天时间最终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要推动人人公益”。
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09年的玉树地震,壹基金以其开放透明的体系和高效的救灾赢得了普遍认可,李连杰的形象比其作为演员的时候更显伟岸。一切步入了正轨,李连杰觉得自己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这个时候我就回到新加坡躲起来了。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校长(马云)找我,说你在吗?在。他说出来聊聊。我说聊什么。他说我想做我写的剧本,我想做编剧,我想做导演。”
李连杰说:“你又做编剧,又做导演?”马云说:“我还想演。”李连杰说:“好吧,出来聊聊吧。”
对李连杰来说,这是个轻松的话题,是他的老本行。他们聊了两个小时。马云给李连杰讲了他写的故事,第一集怎么写,第二集怎么写,第三集怎么写,主题就是讲太极。“他写了一个太极的故事。”
李连杰喜欢太极,他觉得马云的这个事有意思,他们就找时间反复聊。他们相约去河南陈家沟访问,做调研。他们做了很多民间访谈。马云在那儿认识了王西安,还拜了王西安为师,学习太极拳。
据说,马云的三个“太极”故事创意,经由其好友王中军的华谊兄弟变得丰满,拍成了电影,其中《太极之从零开始》《太极之英雄崛起》已经公映,《太极之巅峰在望》也在华谊兄弟的“H”计划当中。然而马云不是编剧,不是导演,也没有去演。陈长兴属于梁家辉。
这一年是阿里巴巴成立的十周年,马云在杭州做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庆典。他又歌又舞,开始展露其本性。在此之前,他在阿里巴巴开设了太极班,因为参与者众,太极拳被定为阿里的内训项目。
贰
在《太极》筹拍过程中,李连杰有一次问马云:“你为什么要去做电影?为什么又选中了太极?”马云说,他(2007年)那次讲太极对其触动很大。马云讲了他如何开始学太极、学了多少年。于是他们开始聊太极、聊哲学、聊佛教、聊道教。“其实除了公益以外,我们聊的更多的,是很多人生的东西。”
他们很自然地又开始探讨“精神和物质怎样在未来三十年找到平衡”。马云对李连杰说,未来中国拉动经济的三个方向,第一个是健康,第二个是文化,第三个是体育。“这是中国新经济拉动未来的动力。”
《太极》一直在筹备,他们专门组织了人马在民间收集资料。有一次李连杰跟马云说:“如果当一个未来发展方向做的话,要有一家公司专门做这个。”马云说:“是的,专门做。”
2011年3月,马云和李连杰一起在北京成立了太极禅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旨在推广太极。李连杰说:“推广太极是一项挑战自己的事业,同时也是我对前辈、老师以及整个武术界的回馈,用这种方法去报答、去感恩。”
马云则说:“我对道家感兴趣,从道家里面悟出了领导力,从儒家思想里面我明白了职业经理的管理体系,从佛家思想里学到人怎么回到平凡的人。这些思想需要融会贯通,刚柔相济,就是太极。”
公开资料显示,太极禅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马云任太极禅国际的董事,李连杰是CEO、法定代表人,王占海任技术总监。
两年后在杭州,他们又成立了太极禅院。陈家沟王西安师傅的入室弟子在太极禅院授课。除马云外,柳传志、郭广昌这些商业领袖,都曾在太极禅院练过太极。他们寻求的不是技击,而是试图在动静之中强健体魄,以及寻找内心的澄明。
在成立太极禅公司的时候,马云给了李连杰三个定位,相当于“约法三章”。
他说第一,用公益的心,用企业运营。因为纯公益这事儿做不好,太多人质疑。社会还没有成熟,说公益大家好像就觉得应该帮助贫困上学的,帮助留守儿童,帮助扶贫。你们公益怎么能弄太极呢?这事情没办法解释,解释不清。不用解释,但是出发点要用公益的心,用企业运营,这样不用跟大家解释我们在做什么,这是第一个立足点。
第二个立足点,千万别想这件事怎么赚钱。不出三年,中国的投资界和企业界,一定会闻到文化产业会赚钱,大家都会去搞文化;体育产业会赚钱,大家都会搞体育。千万别去跟他们争,埋头练功,想清楚我们做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太极怎么做,把这个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跟世界去分享。
我给你的任务就是三年不能赚钱,但是第二个任务就是五年别死,亏死这事情就不行了,但是七年基本上就想清楚要做什么了,这是第二个大的方针。公益的心,企业运营,公司运营就是这样,你也不要有压力。
第三件事,不能碰地产,要做一个21世纪的智慧型公司。
“交代完了,他就把钱给我了,我也拿了钱了,他就走了。”李连杰说,“这可把我难住了,要弄一个公司,智慧型的公司。什么叫智慧型的公司?这是我2010年要想的。我想了差不多八个月,才注册公司。智慧型的公司?问周围企业家的朋友们,你们知道马云在想什么?这是一个什么玩法?怎么弄一个智慧型的公司?挺纠结的。企业家们也没弄清楚,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公司。”
李连杰喜欢打坐。他就打坐,思考什么是太极。
“虽然我8岁那年开始练,到现在几乎练了一生,但我还是得再想,倒回来想,什么是太极。”他说,“打坐了两三天,我想可能大家心目中的太极是太极拳,是老人们长寿的、养生的一种方法,在公园里退休了,没事儿干的一个做法。基本上做一个小小的市场调查,大概知道好像是这么一个定位。”
这个普遍的定位肯定不是马云说的“智慧型公司”。李连杰只好接着打坐、接着想。终于有一天,他跑去找马云说:
“校长,首先我想清楚了两件事。第一个,这个公司我想叫它太极禅。为什么?禅一般是活动的,桌子它不会动的,它不会禅,禅是思考的东西,是转的东西,所以叫太极禅。”
马云问:“还有什么呢?”
李连杰说:“再一个,找人类的共性。这个公司卖什么?看整个人类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健康快乐,四个字。中国人喜欢健康快乐,外国人喜欢健康快乐,大家都觉得很重要。健康快乐,这是人类共同要达到的。为了健康有很多的手法,快乐有很多的手法。怎么去达到物质的、精神的健康快乐?”
太极禅这个“智慧型公司”就这么形成了,硬件卖的是身体的健康,软件卖的是精神的快乐。
叁
如果只是做一家销售“健康快乐”的智慧型公司,马云和李连杰算不上有什么执念。他们至多是有情怀的企业家而已。他们想干大事情。他们想把太极推广到整个世界。
在杭州的太极禅院,李连杰经常会看到马云和郭广昌在那儿比划,有时候他们会请李连杰进行点评。李连杰说:“如果从技术角度讲,马校长也就是一个四段左右的拳手,但是从太极哲学上来讲,那么他是一个超九段的人。”
李连杰记得有一次马云在国外访问,有人问他:你又没有上过商学院,怎么把18个人带到一个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之一、带到上市?你怎么去演变出阿里巴巴的文化?马云就说是太极文化、太极哲学。
李连杰知道,社会上对太极有很多误解,以为太极同于太极拳。“其实在我们两个的世界里不是这么看的,”他说,“人类生态圈其实都是在玩太极,你也在玩,我也在玩,大家都在玩。”
李连杰因此相信,太极文化有全球性的禀赋。他也慢慢领悟到,马云为什么要把源于中国的这样一个古老传统的哲学和文化思想以及体育的表达形式,跟全世界去分享。
“因为它本身就是属于全世界,”他说,“身体的平衡、心理的平衡、健康和快乐的平衡,这是人类共需的,所以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
李连杰想创造出一种产品来,但却无可措手。
他研究过瑜伽、空手道、柔道和剑道,也研究过柔道如何从一个民族项目变成了奥运项目。日本人把柔道变成了产业,韩国人把空手道变成了产业,美国人把印度人的瑜伽变成了产业。它们成为了文化符号,开始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
中国经济正在崛起,却罕有能够成为符号的文化产业与世界分享。马云和李连杰有一个执念,他们想创造一个符号,去建立全世界的影响力。
肆
每过两三个月,马云就会跟李连杰聊一次。“聊天的时候,他一定会把你所做的东西,放到对应的位置上,然后告诉你下面怎么做好,他就走了,我又开始去想去做。”
马云知道这个事只有李连杰能干成。李有着运动员、演员和NGO组织领导者的履历,更重要的是,他有博大的关怀和信念。这种力量,曾经推动他将壹基金变成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公益基金,也会推动他去完成他的执念。
马云的“约法三章”,李连杰起初觉得不可思议。时间证明了马云的远见。“本来人家都说马云先生疯了,电商搞得好好的,没事儿投资电影,没事儿又买足球队,没事又弄这个,大家都觉得疯了,但是没过两年,大家跟着一起疯,个个都投资文化产业,个个都投资电影、体育,个个都投,家家都投,本来觉得人家疯,现在他们自己都跟上来了。”
马云的“约法三章”,也帮助李连杰成功抵制了诱惑。听说他们俩办了个太极禅公司后,很多地方都争先恐后地拉李连杰去投资,又给土地又给政策。他拒绝一次,对方就会以为他胃口大给他更好的条件。他只好反复告诉对方,我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做文化产业,不碰地,就是很纯粹的梦想。
这是对人性的极大考验。除了来自官员的诱惑之外,还有一些房地产大佬的引诱。他们跟他说,李连杰你拿,你拿了以后,你不做我们做啊。也有人跟它说,老马不让你做地产,你别做,我们帮你弄,做完以后,给你钱不就行了嘛。
“假如我有5百亩,我转手卖了,我公司都活了,钱大把的。我想起校长说的,不碰地产。”他说,“我觉得8年来的诱惑和坚持,挺有意思的。生命就是一个太极,校长一直告诉我,你一定要想清楚,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要放弃什么。这三个东西必须经常想。诱惑太多了,你一定要想清楚这三个东西。”
李连杰想清楚了,想得越来越清晰。马云让他七年想清楚,他花了六年。“好在我不是特别傻,提前了一年。”
他们曾做过很多尝试,最终发现必须要开发出一个对抗性的产品来,能够标准化,“按体重,让全世界都清楚”。按体重对抗,是竞技体育通行的游戏规则,柔道、跆拳道、拳击都是按体重来。除此之外,他的产品还得设计出超越当下奥运竞技项目的规则,“人家有的,坚决不要”。他要自己特殊的东西。
拳击,往脑袋上打,不要;跆拳道,往身上拼命踹,不要。他的舍弃,来自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一次交流。罗格说,用手的我们叫拳击,用脚的叫跆拳道,用摔的叫国际摔跤和柔道,武术是用什么的?“武术进了奥运会,中国的一万名都是奥运冠军,不公平。”
李连杰11岁出国表演,说武术没人懂,说功夫大家都知道。“功夫、太极、针灸,几个单词外国人都很清楚。”
武术与拳击、摔跤、投掷项目一样,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项目,却没有转化为现代的竞技运动。现在李连杰想从武术中提炼开发出一个产品来,能够标准化,成为现代竞技项目,这个项目,就叫“功守道”。
伍
“功守道”是什么?
“就从太极这儿拨出来,健康快乐;再一个,太极2.0版,推手,两个人打;3.0版,推手再升级。非常清楚的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才有可能进入市场。”
简单、清晰可复制,是“功守道”的规则,电影是用来推广“功守道”的工具。李连杰说:“我们不做,十年后还是有人做,五年后可能有人做,但是我们怎么样做?我输得起。”
“功守道”,李连杰说,“它的源起,是我们两个人的梦想,是我们一直非常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怎么样想把一个属于传统文化中,在21世纪运用出来,跟世界去分享我们的文化、体育”。
李是功,马是守,他们一起寻找一个道。
李连杰一直在思考,需要撬动多少资源,才能让全民讨论“功守道”。他相信一定是“游戏规则”来确立“游戏”。多牛的NBA球员来到足球场上都一定输,斗地主的跟下围棋的比赛没法比。“关键是游戏规则谁定的,什么样才叫一个公平的打法。”
“功守道”出现的时刻,正是太极拳在中国面临空前危机的时刻。一位格斗选手将一位太极拳手打得鼻青脸肿。“功守道”的出现,正是试图确立一种现代竞技的游戏规则。它不但是一种对抗性的竞技,还是一个IP,一个符号。
为了“功守道”,李连杰跟马云磨了三年,想到“双11”晚会上进行展示。如今《功守道》电影拍出来了,马云也终于松了口,给了李连杰8分钟。李连杰很感激。
“用这样一个平台,去宣传《功守道》,一个源自于传统文化,而且创新的体育IP,可以在这里落地,而且就是因为这个信念,我才用这个方法,请到了我所有在电影里将会看到的这些明星们。”
如果从明星阵容上来看,《功守道》一定是史上最贵的电影之一。所有明星都是义务参演。李连杰说服了他们,打动了他们,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在参与和开创一段历史。
李连杰想把“功守道”变成一个产品,一个IP,有一天能进入奥运会,能够代表中国影响到整个世界。“功守道”如果做到了,就意味着太极和武术做到了。有人说这是他们的任性,也有人说这是他们下的一盘大棋。
这不过是他们执念而已。
“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最快2028年,十年。不成功,没有问题,但是我梦想永远要有。2032年,2036年呢,一代人不行,咱两代人努力,怎么样在这么一个伟大的民族,今天对世界影响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跟世界分享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体育,这个就是前前后后,我和校长心中的那个动力。”
马云大声唱,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是他们的妄念。
事尚未了,他们就必须活在执念当中,无处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