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卡箱子教程(备战618:感受低音炸裂的震撼,24款入门到进阶级2.1音箱推荐)
穿越火线卡箱子教程文章列表:
- 1、备战618:感受低音炸裂的震撼,24款入门到进阶级2.1音箱推荐
- 2、那些你分不清的组件:tab、单选框、菜单
- 3、TheCryptoYouBABY链游保姆级教程
- 4、比亚迪唐DMI一万五千公里体验报告
- 5、四款8挡箱爬山虎轻卡对比,到底谁更强?
备战618:感受低音炸裂的震撼,24款入门到进阶级2.1音箱推荐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七大叔
大家好,我是爱音乐,爱数码,爱旅行的七大叔。上期的文章有朋友留言说希望能推荐一下2.1音箱。本期和大家聊聊关于2.1音箱,通过本篇大家可以学会如何去选择2.1音箱。同时还有24款100-1000元的2.1音箱推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需要小体量音箱请点这里
小身材也可以有好声音,千元内适合小桌面的16款小体量 2.0音箱推荐
https://post.smzdm.com/p/avx8wppn/
自从电脑多媒体的普及,音箱也成了电脑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像电脑三大件那样属于容易贬值,音箱是电脑配件里最保值的外设产品。处理器过几年可能从刚上市的大几千降价到几百甚至,音箱基本不会出现价格浮动很大的情况,顶多是类似618、双11这样的大促会降价20-30%。
如何挑选一对适用、好用的音箱?其实也很简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用途,使用场景,购买预算,品牌喜好等,然后按需求选购即可。
挑选要领:
1、大多数情况下:低音单元越大,低音越强劲。卫星箱最好采用2分频,卫星箱的单元越大,声音越动听。挑选高音/低音可以单独调节的产品,可以调整音色,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2、蓝牙、USB/SD解码根据个人需求,音箱输入接口越多,功能越强大,价格越贵。
3、大品牌值得信赖,一分钱一分货
一、首选解答一些常见的问题
Q1:2.0音箱和2.1音箱有什么区别?
2.0顾名思义就是2个音箱负责左右声道;2.1比2.0多了个低音炮,一共有三个音箱,分别是2个卫星箱和一个低音炮。
大多数情况下,2.0音箱的喇叭单元比2.1音箱卫星箱的喇叭单元要大,所以2.0音箱的音色比2.1音箱丰满细腻。
Q2:选2.0还是2.1?
一般认为2.0音箱声音表现比较均衡,比较适合听音乐;2.1音响可以提供强劲的低音效果,适合看电影影和游戏。
Q3:我需要买多大的音箱?
这个根据音箱使用的环境来选择。比如电脑桌面的大小。如果是放在客厅使用的话,根据客厅大小,距离音箱距离来选择即可。空间越大,需要功率越大的音箱。
Q4:牌子太多,不知道怎么选?
国内主要多媒体音箱厂商有:惠威、漫步者、奋达、麦博、金河田等,国外常见的有BOSE博士、JBL杰宝、创新、哈曼卡顿等。这些都是存在多年,久经市场考验生存下来的品牌,出品的音箱都有保证。国产音箱大多物美价廉,可选择面更广。
Q5:500块的音箱会比200块的音箱好2倍吗?
音箱确实是一分钱一分货,但是效果提升没有价格提升那么多。
Q6:XX牌箱子那么大才300块,XXX牌这么小怎么还贵上200?
音箱的大小固然会对价格有影响,但喇叭单元、线路板这些配件价格也是相差很多的。不能以个头来论价格。
Q7:音箱上哪些功能最实用?
具备高音/低音单独调节增益是一对好多媒体音箱的必备的功能,方便调整音色。这个也是直接影响音箱成本的因素。
蓝牙功能看个人需求。遥控功能是加分项。
Q8:为什么2.1音箱比2.0多了个低音炮价格还更便宜?
2.0音箱精细分频控制是2.1音箱不具备的,2.0音箱大多都可以调整高音/低音增益,低价位的2.1音箱大多不具备。采用的喇叭单元、音箱材质、外观设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最终价格。
Q9:什么时候买音箱合适?
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一般6.18、双11、双12等重大促销节日打折幅度比较大,5.1、10.1也会有促销,可以关注。
Q10:从哪买音箱更放心?
一般京东旗舰店、天猫旗舰店都是值得信赖的。买音箱也要考虑运输过程中暴力运输等因素对音箱造成的影响。
如果价格相差不多,建议优选值得信赖的物流公司,比如顺丰、京东,淘宝购买建议买运费险。
关于音箱摆放位置的推荐:调整卫星箱的摆放位置可以获得更佳的听觉效果
二、2.1音箱的价格区间与定位
@ 200元以下
为入门级产品,功能比较少,音响功率也比较小。这个价位的音箱大多数是4寸的低音炮 低于6w的卫星箱组合,只提供音量调节旋钮,极少数型号提供低音增益调节功能。这个价位的产品可以满足日常打游戏,看电影的需求,当然听歌也是可以的,只是表现非常的一般。
@200-500元区间
这个区间可以选择的型号比较多,也是各大厂家产品主要集中区。
功能上比200以下区间丰富,提供了低音增益调节功能,有的型号甚至提供了 高音增益/低音增益调节,有的厂家推出独立功放设计的产品,这种产品理论上可以降低电磁干扰,可以提供更为纯净的音质。
主要是5寸以上低音炮 8w以上全频单元的卫星箱组合,也有部分产品的卫星箱采用3寸中高音 高音单元组合,部分甚至搭配6.5寸低音炮,可以提供更充沛的低音效果。
可以单独调节高音增益/低音增益调节的型号,卫星箱采用4寸中高音 1高音单元组合的产品在欣赏音乐方面可以提供比较好的体验,建议有音乐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这一类产品。
@500-1000元区间
功能进步丰富,可以单独调节高音增益/低音增益,部分产品卫星箱甚至采用了分频器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声音表现,适合有音乐需求又喜欢低音效果的朋友。漫步者R601设置有无线低音炮设计,摆放更灵活。
@1000元以上区间
可选择的产品相对1000元以下区间就更少,这个价位的产品适合对音箱要求比较高的用户。
说明: 价格是参考发帖时京东自营/旗舰店的价格。
三、主要音箱厂家介绍
国内主要多媒体音箱厂商有:惠威、漫步者、索威、奋达、麦博、三诺等,国外常见的有BOSE博士、JBL杰宝、创新、哈曼卡顿等。这些都是存在多年,久经市场考验生存下来的品牌,出品的音箱都有保证。国产音箱大多物美价廉,可选择面更广。本篇主要推荐国产品牌音箱。
漫步者
创立于1996年,漫步者多年来专注于音频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品应用,旗下产品线涵盖多媒体电脑音箱、家用音响、汽车音响、耳机等领域,素以卓越音质、优良做工和前瞻设计而闻名,产品屡获国际权威大奖,在业内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
漫步者深耕500元以下市场,是2.1产品线最丰富的品牌,不少型号只是外观不同,喇叭、线路板几乎是一样的,区别很小,所以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型号,不全部罗列了。
麦博集团
创始于1998年,为International microlab Inc与深圳麦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多媒体音响 、AV音响和IT外设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北美、中东,俄罗斯,东欧等43个国家和地区。 麦博旗下2.1音箱的产品也比较丰富,性价比较高
奋达科技
自1993年创立至今,是中国移动音频技术、电声产品、健康电器产品领域的领先者之一。基于无线、电声、软件、精密制造四大核心能力,以及消费者和客户需求,奋达科技持续创新,致力于持续成为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垂直整合科技企业。
惠威
1991年成立于珠海,是中国专业制造高级扬声器的音响厂家。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顶级的扬声器及音箱制造跨国公司。惠威公司目前主要深耕1000元以上2.0音箱的市场,千元以下产品已经少有推出。
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3年,主要产品有电脑机箱、开关电源、多媒体有源音箱、键盘、鼠标、耳麦、摄像头等,是国内主要的"电脑周边设备专业制造商"之一。 金河田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点已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并进入了韩国、印度、台湾、俄罗斯、阿联酋、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索威
索威音响1991年诞生于深圳,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音频及模拟音频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声学音频设计制造公司之一,以其高性能的共点同轴扬声器而享誉国内外,与英国天朗(TANNOY),KEF并称国际三大Hi-Fi同轴扬声器。其音色甜美、性能出众,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认可:哈曼卡顿创始人TONY旗下FATMEN、ROTH、欧洲MC-AUDIO、美国CENTRANCE都使用索威同轴单元设计其产品
四、产品推荐
本次2.1音箱推荐价格从100-200、200-500、500-1000三个区间来分别推荐,值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对应选择即可。
推荐说明:
部分产品升级版,提供蓝牙、USB解码等附加功能,会在音箱介绍的特色功能里提及。
音箱的适用人群推荐后面 号越多,表示效果越好
@@1-200元区间@@
1、金河田Q8
推荐理由:大品牌的百元音箱,低音炮还有灯效,这个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4英寸低音 2英寸中高音)
日常售价:119
推荐等级:入门初级
推荐指数:2星
适合人群:游戏,电影
喇叭尺寸:4英寸低音单元 2英寸中高音
低音箱箱体尺寸: 162 x 226 x 206mm ;
卫星箱箱体尺寸: 68 x 166 x 86mm
功率:7W(低音炮4w,卫星箱15.wx2)
调整方式:低音炮上旋钮调节,低音增益调节
2、飞利浦 SPA1312
推荐理由:飞利浦出品的音箱,带线控器,调节方便。(4寸低音 2寸中高音)
日常售价:139(历史低价119)
推荐等级:入门初级
推荐指数:2星
特色功能:线控音量调节,卫星箱设计15度小仰角,聆听感更好
适合人群:游戏,电影
喇叭尺寸:4英寸低音单元 2中高音
低音箱箱体尺寸: 162 x 226 x 206mm ;
卫星箱箱体尺寸: 68 x 166 x 86mm
功率:7W(低音炮4w,卫星箱15.wx2)
调整方式:线控音量调节,低音增益调节
3、漫步者 R101V
推荐理由:漫步者最便宜的2.1音箱。(4寸低音 2寸中高音)
日常售价:149
推荐等级:入门初级
推荐指数:2星
特色功能:卫星箱设计15度小仰角,聆听感更好
适合人群:游戏,电影
喇叭尺寸:4英寸低音单元 2寸全频带
低音箱箱体尺寸: 162 x 226 x 206mm
卫星箱箱体尺寸: 68 x 166 x 86mm
功率:8.5W(低音炮4.5w,卫星箱2w 2w)
调整方式:音量调整
4、金河田 H8
推荐理由:音箱上有酷炫蓝光,100元出头可以提供高音/低音调节的超值产品,升级款可以支持USB/SD卡解码。(4英寸低音单元 3寸中高音)
日常售价:129
推荐等级:入门级
推荐指数:2星
特色功能:蓝光效果,提供高音/低音增益调节,升级款提供蓝牙,USB/SD卡解码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4英寸低音单元 3寸中高音
低音箱箱体尺寸: 162 x 226 x 206mm ;
卫星箱箱体尺寸: 68 x 166 x 86mm
功率:7W(低音炮4w,卫星箱15.wx2)
调整方式:音量/高音/低音调节
5、麦博M-200
推荐理由:卫星箱声学10度仰角,更适合聆听。黑白色可选。(5英寸低音、2.5英寸中高音。)
日常售价:179
推荐等级:入门级
推荐指数:2星
特色功能:卫星箱声学10度仰角,黑白双色可选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炮:L156*W270*H189MM,
卫星箱箱体尺寸:119*200*155mm
功率:40w
调整方式:音量/低音调节
@@200-300元区间@@
6、飞利浦SPA2341
推荐理由:60W大功率,卫星箱外观设计新颖.(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238
推荐等级:入门级
推荐指数:三星
特色功能:可选蓝牙版本,增加USB SD卡解码,价格贵30元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喇叭尺寸: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箱尺寸:256(L)X260(W)X296(D) mm
卫星箱尺寸:106(L)X180(W)X119(D)mm
功率:46w(低音18w,卫星箱14w x2)
调整方式:音量调节/低音调节
7、金河田S300尊享版
推荐理由:可选蓝牙版本,增加USB SD卡解码。(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238
推荐等级:入门级
推荐指数:三星
特色功能:可选蓝牙版本,增加USB SD卡解码,价格贵30元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箱尺寸:256(L)X260(W)X296(D) mm
卫星箱尺寸:106(L)X180(W)X119(D)mm
功率:46w(低音18w,卫星箱14w x2)
调整方式:音量调节/低音调节
8、麦博 M200十周年纪念版
推荐理由:畅销十年的经典款,带线控方便调节音量,线控器上方便连接外部音源和连接耳机,附带蓝牙功能。(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239
推荐等级:入门进阶级
推荐指数:两星半
特色功能:蓝牙4.1,独立线控器,卫星箱18度仰角设计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炮:L156*W270*H189MM,
卫星箱箱体尺寸:119*200*155mm
功率:40W
调整方式:线控器调节音量,低音炮上低音调节
9、漫步者 R201T北美版
推荐理由:蓝牙5.0,DSP数字音频,独立线控器调节音量,卫星箱设计15度小仰角,聆听感更好。(5英寸低音单元、2.7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249
推荐等级:入门级
推荐指数:两星半
特色功能:蓝牙5.0,独立线控器调节音量,卫星箱设计15度小仰角,聆听感更好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5英寸低音单元、2.7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箱箱体尺寸: 162 x 226 x 206mm ;
卫星箱箱体尺寸: 68 x 166 x 86mm
功率:34W(低音炮18w,卫星箱8w 8w)
调整方式:独立线控器调节音量,可单独调节低音增益
10、漫步者 X2
推荐理由:低音炮酷炫灯光效果,顶部设计音量控制和调节按键,附带蓝牙效果。(5英寸低音单元、2.7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298
推荐等级:入门进阶级
推荐指数:三星
特色功能:蓝牙4.2,炫彩LED灯效,低音炮上方按钮控制音量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5英寸低音单元、2.75英寸中高音单元
卫星箱体尺寸:106*154*129MM;
低音箱箱体尺寸:175*205*235MM
功率:28W(低音炮14w,卫星箱7w 7w)
调整方式:低音炮上方按钮控制音量
11、漫步者 E3100
推荐理由:提供高音/低音增益调节,方便调节音色,获得更好的体验。卫星箱两分频,卫星箱可悬挂设计,低音炮铝质前面板(5英寸低音、2.75英寸中高音 3/4英寸高英)
日常售价:349
推荐等级:入门进阶级
推荐指数:四星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卫星箱体尺寸:91*172*139MM;
低音箱箱体尺寸:157*334*235MM
功率:28W(低音炮12w,卫星箱8w 8w)
调整方式:高音/低音/音量
12、麦博 梵高系列FC360(08)独立功放 2.1
推荐理由:独立功放设计2.1音箱,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获得更纯净的声音,提供54W大功率。提供高音/低音增益调节,方便调节音色,获得更好的体验。5.2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349
特色功能:高音增益/低音增益调节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推荐等级:入门进阶级/三星
喇叭尺寸:5.2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炮:210x205x270mm
卫星箱箱体尺寸:100x85x145mm
功放尺寸:210x77x200
功率:54W
调整方式:功放独立调节音量/高音增益/低音增益
13、奋达 A111X
推荐理由:卫星箱外观时尚,采用4英寸全频单元,可以获得更好的声音表现,蓝牙功能,支持USB播放,提供多功能遥控器。(4英寸低音单元、4英寸全频带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369
推荐等级:入门进阶级
推荐指数:四星
特色功能:蓝牙5.0,支持U盘播放,遥控器控制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店铺宣传
喇叭尺寸:4英寸低音单元、4英寸全频带中高音单元
卫星箱体尺寸:
低音箱箱体尺寸:234x234x320MM
功率:35W(低音炮13w,卫星箱11w x 2)
调整方式:低音炮上单独调节高音/ 遥控器播放控制
14、漫步者 R303BT
推荐理由:酷炫氛围灯,蓝牙5.0,支持USB/SD卡解码,用途更广泛。(5.5英寸低音单元、3.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399
推荐等级:入门进阶级
推荐指数:4星
特色功能:蓝牙4.1,支持USB SD卡解码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店铺日常宣传用途
喇叭尺寸:5.5英寸低音单元、3.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箱箱体尺寸:226*226*256mm;
卫星箱箱体尺寸:119*200*155mm
功率:38W(低音炮22w,卫星箱8w 8w)
调整方式:音量,低音增益调节
15、麦博 梵高新FC360 独立功放
推荐理由:FC360(08)款升级版,低音单元更大更强劲,独立功放设计2.1音箱,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获得更纯净的声音。(6.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 459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四星半
s特色功能:独立功放设计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6.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255*255*287mm,
卫星箱箱体尺寸:102*89*202mm,
功放:75*200*200mm
功率:54W
调整方式:独立功放前端调节音量,后端调节低音增益
16、麦博 FC570BT 独立功放2.1
推荐理由:独立功放设计2.1音箱,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获得更纯净的声音,支持USB解码,支持同轴、光纤、RCA多重输入方式支持,蓝牙功能。 提供高音/低音增益调节,方便调节音色,获得更好的体验。(5.2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日常售价:499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三星半
特色功能:独立功放设计,USB解码,支持同轴、光纤、RCA多重输入方式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5.25英寸低音单元、2.5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炮:L330*W200*H275MM,
功放:100*215*200mm
卫星箱箱体尺寸:130*135*300mm
功率:60W
调整方式:功放上调节,高音增益/低音增益/音量调节
17、奋达 A521X
推荐理由:6.5寸低音,低音更强劲,卫星箱采用4寸中高音单元,声音更动听。支持蓝牙,FM收音,USB卡解码,多功能红外遥控器。
日常售价:499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四星
特色功能:支持蓝牙,FM收音,USB卡解码,红外遥控器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 店铺宣传
喇叭尺寸:6.5英寸低音单元、4英寸中高音单元
低音箱尺寸: 288×232×242mm ;
卫星箱尺寸:130 ×90×180mm;
功率:52W(低音炮20w,卫星箱16w x 2)
调整方式:低音炮上低音增益调节,遥控器调节音量、播放器控制
@@500-1000元区间@@
18、漫步者C2XB 外置功放 2.1多媒体蓝牙音箱
推荐理由:6.5寸低音,低音更强劲。独立功放,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获得更纯净的声音。卫星箱采用2分频设计,声音更动听。红外遥控器、断点记忆功能,独立功放侧面耳机/AUX接口。支持蓝牙、USB/SD卡解码。
(6.5寸低音,独立功放、卫星箱采用2分频设计,红外遥控器、断点记忆功能,独立功放侧面耳机/AUX接口)
日常售价:649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4星半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店铺宣传
特色功能:独立功放、卫星箱采用2分频设计、蓝牙、USB/SD卡解码、红外遥控
喇叭尺寸:6.5英寸低音单元、3英寸中高音单元、3/4寸高音
低音箱尺寸: 288×232×242mm ;
卫星箱尺寸:130 ×90×180mm;
外置功率放大器尺寸:250×78×255mm
功率:64W(低音炮40w,卫星箱12w 12w)
调整方式:遥控器调节音量、高、低音增益
19、惠威 GT1000
推荐理由:6.5英寸寸低音单元,低音更强劲,卫星箱3英寸中低音单元 1/2英寸高音可以获得更好的音质。 独立功放设计2.1音箱,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获得更纯净的声音。支持蓝牙,同轴,光纤。多彩光效。提供多功能遥控器。
日常售价:780,粉丝价580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四星
特色功能:蓝牙5.0,同轴、光纤、AUX输入,遥控器控制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6.5英寸寸低音单元、3英寸中低音单元、3/4英寸高音
低音箱尺寸: 267.5×196.5×274mm ;
卫星箱尺寸:108 ×149×176.5mm;
外置功率放大器尺寸:77×228.5×213.5mm
功率:34W(低音炮18w,卫星箱7.8w x 2)
调整方式:遥控器选择音源,调节音量,高音/低音调节
20、惠威M10PLUS
推荐理由:黑白撞色设计。5英寸低音单元、卫星箱3英寸中低音单元、20mm猫眼高音,提供更好的音色。支持蓝牙/同轴/光纤/RCA输入,多功能遥控器。
日常售价:699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四星
特色功能:蓝牙5.0,同轴、光纤、AUX输入,遥控器控制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喇叭尺寸:5英寸寸低音单元、3英寸中低音单元、20mm猫眼高音
低音箱尺寸: 235×177.5×252mm ;
卫星箱尺寸:110 ×108×1775mm;
功率:60W(低音炮30w,卫星箱15w x 2)
调整方式:低音炮上方按钮控制音量,遥控器选择音源,调节音量
21、索威S787
推荐理由:5.25英寸低音单元,4寸中音高音同轴喇叭提供更好的解析力,可以获得更好的声音。比较适合聆听音乐。 提供高音/低音增益调节,方便调节音色,获得更好的体验。提供线控器方便操控。
日常售价:880
特色功能:4英寸同轴中高音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四星半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
喇叭尺寸:5.25英寸低音单元、4英寸同轴中高音
低音箱尺寸: 205×260×235mm ;
卫星箱尺寸:127 ×140×157mm;
功率:124W(低音炮60w,卫星箱32w x 2)
调整方式:音量/高音/低音调节
22、漫步者 C3
推荐理由:8英寸低音单元,低音更强劲。卫星箱3.5英寸中音单元、3/4寸高音2分频设计卫星箱也比较适合聆听音乐。独立功放设计2.1音箱,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获得更纯净的声音。红外遥控器、断电记忆功能。
日常售价:899
特色功能:独立功放,卫星箱采用2分频设计,红外遥控器、断电记忆功能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四星半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
喇叭尺寸:8英寸低音单元、3.5英寸中高音单元、3/4寸高音
低音箱尺寸: 268×330×309mm ;
卫星箱尺寸:116 ×203×160mm;
外置功率放大器尺寸:95×263×285mm
功率:64W(低音炮40w,卫星箱12w 12w)
调整方式:低音炮上方按钮控制音量,遥控器调节音量、高、低音增益
23、漫步者R601,无线低音炮
推荐理由:8英寸低音无线低音炮,方便摆放。卫星箱2分频设计3.5英寸中音 0.5英寸高音,可以获得更好的声音表现。红外遥控器,5.1蓝牙APTX高品质音频解码,DSP数字音频。
日常售价:999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4星半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特色功能:5.1蓝牙APTX高品质音频解码,同轴/光纤/RCA/3.5mm输入,红外遥控
喇叭尺寸:8英寸低音单元、3.5英寸中高音单元、1/2英寸高音
低音箱尺寸:278*300*335mm
卫星箱尺寸:130*225*160mm
功率:70W(低音炮40w,卫星箱15w x2)
调整方式:低音炮上方按钮控制音量,多功能遥控器
24、漫步者S201
简介:8英寸低音炮低音强劲,卫星箱2分频设计3.5英寸铝膜中音 0.5英寸钛顶高音,可以获得更好的声音表现。 提供高音/低音增益调节,方便调节音色,获得更好的体验。5.1蓝牙APTX高品质音频解码,造型独特的无线遥控器。
日常售价:1199(历史低价799)
推荐等级:进阶级
推荐指数:五星
适合人群:游戏 ,电影 ,音乐
特色功能:蓝牙,同轴/光纤,DSP数字分频,无线遥控器
喇叭尺寸:8英寸低音单元、3.5英寸中高音单元、3/4英寸高音
低音箱尺寸:312*265*289mm
卫星箱尺寸:156*127*217mm
功率:70W(低音炮40w,卫星箱15w x2)
调整方式:音量/高音/低音调节,遥控器调节
总结:本次共提供七个品牌24款2.1音箱,价格从100出头到1000款,低音单元从4英寸到8英寸,每款音箱有推荐理由,将主要功能和配置做了介绍,方便大家可以快速了解音箱大概,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喜好去挑选。支持USB/SD解码的音箱可以方便用作店铺宣传,用这方便需求的用户可以有限考虑。
1-200区间推荐款: 金河田 H8
200-500区间推荐款: 奋达 A521X
500-1000区间推荐款: 索威S787
漫步者S201
音箱是声音回放的设备,受限于技术水平,目前没有100%完全还原声音的产品,即使是上百万的产品也不可以,只是更加接近原声。在价格承受范围内,结合自身需求,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最后祝大家都能买到自己满意的设备。
音箱是耐用品,也是电脑周边最保值的产品。音箱具有欣赏音乐和装饰家居的作用,音箱的效果与价格成正比关系,但效果提升没有价格提升那么明显。
在能力范围建议买好一点的箱子,因为音箱可以使用很久。
我是七大叔,喜欢本篇推荐的话可以点赞 收藏,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音响等数码产品,
下次再见。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那些你分不清的组件:tab、单选框、菜单
编辑导读:一些刚入行的设计师,对tab和按钮、单选框、菜单的区分有些疑惑。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本文作者以一个案例作为切入,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问题起源
这篇文章讨论的话题来自于我自己工作中一个长久存在的疑惑。
我们用一个例子开场:你运营着一个视频网站,这个网站会给付费高级用户提供3种权益:跳过广告、免费音乐会员、积分折扣。那么你将会员权益页设计成这样: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充满疑惑的用户站出来了:这个页面的意思是说“我作为一个高级会员,同时享有3个权益,只是这个页面展示不下了,所以我只能通过切换页面的形式查看我的3个权益”,还是说“优质大会员可以按下对应的按钮,从3个权益里挑选一个享受”?转换成我们设计的语言来说,也就是“这到底是一个tab,还是一组互斥的按钮?”
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两个东西做得那么像?他们应该长这么像吗?tab和按钮、单选框、菜单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虽然听起来基础,但深究起来纵横50年来控件的发展史,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品味的小细节。
二、信息与行为,事物与事件
tab和按钮,信息展示控件和选择器之间的差异,根本上来说是“信息”与“行为”、“事物”(thing)和“事件”(event)之间的差异。前者独立于用户的意图和行为之外客观存在,即使用户永远不去看、不去使用这些东西,它们仍然存在。而“事件”则需要事物加上人的操作行为才能完成。
就比如说房间里有一箱子苹果,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苹果也是一样“事物”。而人中午肚子饿了,走过去拿起一个苹果吃了,那么“食用苹果”就是一个事件,这个流程需要“苹果”这个事物,也需要人拿起来咀嚼、吞咽的动作,这两个要素共同组成了“食用苹果”这个事实。
在现实生活中“事物”和“事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会有人把这两个事情混淆。“事物”就好像名词,而“事件”就是包含动词的主谓宾短语,前者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被稳定观测,而后者不一定。比如要是有人告诉你“桌上有一个苹果”,那么你一扭头就看得见苹果的确在桌上,因此这个事实是确凿无误的;但假如有小朋友跟你告状“报告老师,小明刚才打我”,就不那么容易取证。然而在人机交互中,“动作”和“行为”逐渐区分得不是那么清晰。
三、命令行时代
人机交互发展之初,“信息”与“行为”、“事物”和“事件”可以很容易地区分。
在用户还得使用命令行操作电脑的时代,查看某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一项行为,共用了一个动作:输入指令。用户需要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机器我想去看什么、做什么,因此用户可以阅读文本,从语句字面意思判断事物和事件、信息和行为。
从一开始的案例来讲,比如用户想要查看所有权益,就键入“查看权益”,看看打印出来的权益都有什么。假如系统要求用户选择某个权益,则用户输入权益代表的编号或者权益名字。
但命令行界面这种交互形式毕竟效率太低,也并不利于形成用户对于系统完整稳健的心智模型,因此随着电脑作为家用生产力工具的地位不断提升、新的操作设备“鼠标”的普及,图形化用户界面(GUI)应运而生。
在命令行向图形化用户界面过渡的阶段,两种新的交互样式首先出现:菜单和输入框。早期的菜单与输入框的样式非常粗糙,与传统命令行界面差异很小,因此计算机从业者将早期只能展示字符而无法展示图形、所以只能用菜单、文本输入框作为主要交互形式的计算机带点嘲讽地称为“荧光屏打字机”(Glass Teletypes)。
在这个阶段,“菜单”仅仅是一个简陋的、有别于主屏幕的展示容器,甚至我们今天熟悉的“对话框”(dialog box),也可以被理解为菜单的一种变体。至于菜单上究竟是放“行为”还是“信息”、“事物”还是“事件”根本就无所谓,因为用户仍然以类命令行时代的交互方式,也就是用阅读文本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四、图形化界面时代
图形化用户界面极大地改变了用户和电脑交互的方式。鼠标的普及让用户界面的元素更多、结构更加复杂,用户体验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孕育、催生出了许多新的交互样式。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对当今控件形态影响巨大的概念:渐进展示(progressive disclosure)。
一般认为Xerox公司1981年的Xerox Star是最先在图形化界面中使用选择器/tab的产品,虽然这个电脑商业成绩不咋地,但在用户界面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在这个用户界面中,设计师为了让用户不需要像命令行界面时代一样不停地通过打字、记忆命令短语来与计算机交互,因此决定采用以下策略:
将高频使用的项目全部展示给用户,无需打字,只要在选项中选择即可:这个策略催生了选择器组件
将暂时不需要使用和展示的信息收起来,只在用户点击按钮时再渐进展示:这个策略催生了tab
Xerox Star时代的控件样式非常粗糙,不管是tab、开关还是多选器,都以按钮的样式呈现,因此某个选项到底是什么意思、具体怎么用,依然依赖阅读文案来判断。比如用户看到“对齐方式: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就应该能理解是在3个对齐方式中选择一个,而看到“展示:字符/段落”,就应该理解是在选择展示和字符有关的设置项,还是和段落有关的设置项。
而为什么tab、选择器成为了我们今天看见的样子?这又不得不提鼠标的普及让一种全新的交互形式:直接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进入了交互设计师的视野。
按今天的说法,直接操作一般指“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比如用鼠标直接用拖动的形式进行文件排序、放大缩小、位置移动等操作。相比菜单、文本输入框,这种操作形式更快速、反馈更充足、更符合直觉。比如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把某个文件拖动到回收站”这个操作,就是直接操作的一个经典案例。
虽然直接操作今天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小学生都知道怎么把文件拖到废纸篓。但80年代用户图形化界面诞生之初,用户对家用电脑根本没什么概念,更不要提鼠标拖动这种高端操作了。那么,设计师要如何教育用户学会使用直接操作这种新的交互形式?
这个答案是:引入隐喻(metaphor)。
简单来讲,隐喻即为“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说明A和B很像、A具有B的特性,或者可以用操作B的方式操作A”。将用户完全不熟悉的人机交互概念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表述出来,就能使其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移植/应用到人机交互中,从而降低学习成本、使用户通过直觉也能辨别出某个功能该怎么用。比如上面提到的“将文件移入废纸篓”,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不言而喻的隐喻:
因此,当设计师发现使用隐喻是行之有效的用户教育形式时,隐喻就成了当时流行的设计思路。顺着这个思路越走越远,最终诞生了像mircosoft bob这样类似游戏界面的浮夸系统样式,我放出来给各位嘲笑两下。
话说回来,使用隐喻这股风潮也影响了控件的样式设计。比如1988年苹果开发的一个可视化编程软件Fabrik,就采用了现实生活中“文件夹上的标签”作为隐喻来设计tab,此举暗示用户可以快速地在不同页面中跳转,就像现实生活中根据文件夹标签来翻找文件夹中的文件一样。
此时我们可以发现,Fabrik使用隐喻的“tab选项卡”和Xerox Star纯按钮图形化的“tab选项卡”在样式上开始存在差别。用户无法再从文字上去理解这个控件的交互方式,而需要从图形上去分辨、动用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同样式的控件映射不同的现实物体,不同的现实物体应该对应着不同的交互方式。
比如“单项选择”radio button使用的隐喻,就是收音机按钮。这种按钮按下去一个其他的按钮就会都弹起来,所以每次只能选中1。而“多项选择”check box使用的隐喻则是纸质调查表/备忘录上的打勾格子,因此可以选择多个。
“按收音机按钮”和“在备忘录上打钩”,都是动态的“事件”,而只有“文件夹里的分页标签”是静态的“事物”,这种隐喻性质之间的差异让人对于tab和单选框用途差异作出直觉性的判断。因此因此尽管在80~90年代没有引起充分讨论,但系统设计中,一般会把tab用作静态页面的导航,而将单选框/多选框用作动态选择行为。以Apple II(1986或1987)为例:
相比之下,“菜单”作为最古老的交互控件形式,它的常见样式(下拉菜单)在隐喻流行起来之前就基本固定,可以算为人机交互虚拟环境下一种原生的概念,所以菜单的使用场景反而不受隐喻、不受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特性影响。它结构简单、有大量空间来写说明文案,因此作为控件的实用性很强,放“静态信息”也没问题,放“动作”也行,有点像一个“收纳抽屉”。
五、混乱的90年代~千禧年
90年代到00年代计算机/网络行业发展的势头有目共睹,使用场景的不断增长使得页面的复杂性指数级提升。因此交互设计师也就需要去不断地思考控件之间的层级关系、差异、适用的场景等等。这个时代各个大厂制定过许多关于“行为”与“信息”之间的规则,然后又一一将它们推翻。我们仍然以微软windows和苹果作为案例,看看他们的尝试。
windows很快注意到了“行为”和“信息”之间的差异。在html那种蓝色带下划线的超链接按钮样式流行起来以后,windows认为这种按钮看起来“安全、没有破坏力”,“不太严肃”,容易让用户联想起网页超链接那种页面之间的跳转。所以在windows 7的规范手册中,指导设计师应该尽量采用带边框、有阴影的按钮样式来承载“行为”。
然而另一方面,windows 7对于tab/单选框的定位是模糊的。它允许使用选项卡tab来替代单选操作,只有被选中的tab下的修改才会生效。允许tab和单选操作进行互换在业界也有一些反对声音,比如说写2000年《GUI设计禁忌》的Jeff Johnson就认为tab最好是只作为导航使用,而非选择器,因为这样做混淆了“信息展示”与“行为选择”的差异。
最后,文字型按钮的出现,使得用户逐渐分不清什么是“tab”,什么不是“tab”。windows7时代也出现了纵向排列的tab,用于支持tab太多导致横向空间不够用的情况。很不巧,windows的另一个控件wizard有着长得很像纵向tab的侧边栏。这个侧边栏综合排列了信息导航、功能快捷操作等多种类型的入口。因此“tab”或者类“tab”的组件使用场景被进一步拉扯、拓宽。
相比windows,mac的做法更加讨巧。mac OS有单选框,但是他们也同时包含了非常类似xerox star原始样式的选项卡视图(tab view)与分段控件(segmented control)。两者虽然看起来一模一样,但从规范的角度上来说,前者负责信息展示,后者负责在单选、甚至多选的动作操作,可以说是非常掩耳盗铃,总体倾向于不区分“选择器”和“选项卡tab”样式。
mac的这种控件既不使用隐喻,甚者有时也不写文案,要求用户通过控件出现的位置和上下文来判断其用途。之所以苹果敢应用这种简洁中带着些许豪横的设计思路,我个人认为主要仍是因为其产品比较大众化、场景没那么复杂。
六、扁平化时代与隐喻失效
经过了00年代控件的发展,10年以后有两件事情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心智。
iOS7带起来的扁平化设计风潮,使得控件整体样式往极简、轻量的方向突飞猛进。原来不同控件的形状、色彩差异很大,用户不容易弄混按钮、单选框和tab,但在扁平化设计的思路下,所有控件都用方块甚至文字本身来代表,这样做无疑削弱了控件的可识别性。
其次我们上文说过,隐喻的运作方式是让用户将生活中常见事物与控件做类比。然而时过境迁,当用户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已经飞速变化,老旧的隐喻就会失效。文件夹选项卡、收音机按钮……这些东西早就是老黄历了,假如“隐喻”需要事先解释才能让用户理解,那么它就不再能起作用。
因此对于很多年纪很小的新用户来说,用选项卡tab承载行为操作并没有什么不妥当——毕竟今天文件夹都不太常见了。
七、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先说结论:
不要制造没必要的规矩
对于绝大多数场景比较简单的产品,菜单/单选/tab不区分也无所谓
对于复杂工具型/企业级产品,无论是移动端还是PC/Web,最好区分操作/信息展示控件,严格区分单选和tab的样式。
首先第一条:不要制造不必要的规矩。这条其实有点违背交互设计师的天性,我们天生就受不了含含糊糊的灰色地带。但控件的运用中,贴合场景比遵守某条据说行业通用的“规矩”要重要很多。比如说我听有些设计师的分享里提到他们会比较严格的要求作为导航控件的tab上不能放操作,而菜单才是操作的聚合。后半句话我们已经在上文论证过了,没有的事,菜单从诞生之初就放啥都行。对于前半句话我想出示一个案例:
这张截图来自淘宝的千牛商家工作台里,这是一个给淘宝卖家的商家后台,它把“发布宝贝”操作露出放在纵向导航(姑且也叫tab吧)上。这显然是一个高频操作。在这个案例里,你可以说它还有其他的布局方式和解法,但是要说因为把操作放在tab上就能导致多么严重的用户体验问题或者多么严重的控件定义问题,那也大可不必那么夸张。
对于大多数C端产品,不区分单选/tab,或者在一些定制化程度比较高的页面中用tab替代单选是可以接受的。其一是因为无数产品长时间的验证说明,用户在这些比较放松、简单的场景下并没有那么纠结控件样式。其二是因为C端产品的“信息”和“行为”其实没有现实生活中那么分明,往往处于比较暧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中。以“定酒店”为例,“查看酒店的信息”是信息展示,“订酒店”则是动作流程,但用户从哪一步开始转“查看”为“动作”的呢?不一定。
最后的最后,工具型/企业级产品不能应用C端产品的设计逻辑。复杂场景下(比如tab有嵌套关系、比如既有tab又有选择器)依然能让用户准确无误地理解控件的意图和交互形式,是交互设计时必须思考的问题。比如在windows新的fluent规范中,已经绝口不提tab和单选框之间的互换关系,tab被定义为纯粹的导航控件,样式也保持了和单选/多选的差异。
本文由 @白话说交互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TheCryptoYouBABY链游保姆级教程
游戏官网:
https://thecryptoyou.io/game?ref=2fdnrogu2xeo3za35qa0q70cg9jrz2k
The Crypto You是Binance Smart Chain (BSC) 上的第一款 Baby Metaverse区块链游戏。在昨天下午4点上线。玩家可以召唤角色,完成日常采矿任务,征服黑暗势力,掠夺稀有物品来玩和赚取。
婴儿生活在婴儿星球上,这个星球上最丰富的资源是加密货币。这些资源是宝宝最亲爱的朋友,宝宝会努力保护。婴儿都生活在幸福和喜悦中,直到有一天……
黑暗星球探索了婴儿星球上的加密财富,他们蜂拥而至,抢夺他们控制的资源。是时候让宝宝们扛起武器,反击外国势力了。不管你是谁,来保护我们的星球!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这款熟悉的教程
首先,你需要一个支持币安智能链(BSC)的钱包,以谷歌浏览器上面的插件小狐狸钱包为例。
其次,请准备一定数量的BNB作为gas费,并且在BabySwap上至少准备50个BABY。
每个角色都会以 NFT 的形式获得一个随机的角色/分数/稀有度。玩家可以在市场上转让/赠送/出售角色。
每个地址每天最多可以铸造或兑换 5 个婴儿角色。
原先召唤出来的宝宝角色都是1级,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牛奶来升级宝宝。您的宝宝等级越高,您接下来升级所需的牛奶就越多。您可以通过每日挖矿、PVE 等方式赚取 MILK。
等级是Baby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所以会直接提升你的算力和挖矿效率,但不会提升你的基础数据。高级采矿任务需要具有兼容级别的婴儿。
用户可以召唤角色,每次召唤都会随机获得一个宝宝角色。目前,我们有12个宝宝角色,5个不同的角色。随着The Crypto You游戏的开发和升级,将会有更多的角色和角色以他们独特的天赋被解锁。
所有角色基本上都分为物理和魔法,其他属性差异包括:力量、耐力、活力、勇气、敏捷和精神。
接下来就是比较重要的打金模式了
1.日常挖矿
婴儿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以虽然没有战斗和战斗,但他们倾向于工作和赚取牛奶。您只需将它们放在正确的位置,宝宝就会自动开始工作。
不同的角色在工作上有不同的技能,请注意各个站位的要求。站点级别越高,您可以获得的 MILK 越多。
2.PVE
宝宝们拿起了武器,保卫了他们的星球!
在PVE战斗中,宝宝将打败入侵者,挑战Boss,获得MILK、BABY、代币、钥匙、装备等奖励。当玩家收集到一定数量的钥匙后,可以在宝箱中获取令牌、装备、坐骑、宠物等。玩家需要支付一定数量的牛奶作为PVE战斗的入场券。
不过这个目前还没有上线,等上线后北斗链游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3.chest
有多种箱子供您拾取,不同的箱子需要不同数量的钥匙才能打开。
您可以从 PVE 战斗中获得钥匙。
铁箱:战利品代币
银箱:战利品设备
黄金宝箱:战利品坐骑、宠物等。
4.设备交易
装备系统即将上线。
每个装备都采用 NFT 格式,可在战斗和战斗中增加您的力量。
装备可以在 PVE 战斗、银箱中掠夺,使用碎片合成,或在我们的市场上购买。
更多细节将在未来公布。
比亚迪唐DMI一万五千公里体验报告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两个半猫爪
购买理由
自从杭州开始实行区域牌照政策后,我鲁A的宝骏就没办法通勤使用了。考虑到老婆收入比我高,最终决定搬家到离老婆公司更近的良渚去,我自己工作在九堡,每天通勤单程28公里,摇号一年也没摇到,买车变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刚开始其实我定的是1198的55km高配秦plus dmi,众所周知这车火的一塌糊涂,我是从下沙一家比亚迪的新店定的,从21年5月4号订车到8月初,一点消息都没有,等的有点恶心了,于是我在7月份把订单改成了秦,宋,唐有啥要啥,不挑颜色不挑配置,就这又等了一个月也渺无音讯。我还等着车到了搬家呢,当时真是每天都问销售,急得要死。
有一天在公司吐槽这件事的时候,被同事听到了,他告诉我他认识这家4s店所属集团的销售总,可以帮我找问问,果然还是关系管用,人家大手一挥,下周去他们集团另一家4s店提车,秦唐都有,宋不归他们管,预订单直接转到他们那边去。
我反倒是犯了难,本来宋plus dmi是最优选择的,楼主山东人,身高183体重190,小一点的车根本坐不进去,秦的空间只能说够用,思来想去还是加钱上了唐dmi,中配1998款,按说事情到这也就告一段落了,但到了提车前三天,负责接待我的销售告诉我到了一台低配一台顶配,中配没到车,预算都加了八万了,最后还是狠了狠心再加一笔,直接买了2168的顶配唐,相比最初的预算几乎翻倍了。
最后8月25日正式提车,至今已经一百八十多天了,这辆唐也已经跟着我跑了一万五千公里,平均每天70多公里,风里来雨里去,短短半年时间,它已经是一台上过大山,走过耕地,穿梭过浙江和山东的车了,这个里程数,除了运营车没几个比我高了。
外观展示
店名我也不打码了,杭州一共就这几家店,瑞通和杭迪都是属于广成汽车销售集团的,这个集团代理的品牌贼多,整体的服务水平还是不错的。
这是我提车前去办理贷款时拍的第一张照片,还不能开走,隔壁的汉ev是真的好看。
手续办完后,两把非常有分量的钥匙就给到我了,这里要表扬一下比亚迪的钥匙质感,使用了大量的金属,入手沉甸甸的,公司同事们奔驰宝马奥迪捷豹斯柯达都有,也就是530le的液晶钥匙比我的高级。
简单的验车后,销售把我的临牌带来,钱刷了,发票开好,保险买好就可以上路了,第一年要求店内买保险,保险花费是1150的交强险 5400多点的商业险,200万三者险,第一年比较贵,后面就便宜多了,应该在4000左右。
4S店给充满了电,洗好了车,送了一套脚垫 龙膜,简单拍了一个交车仪式的照片后,我就赶紧开走体验去了。
风骚的贯穿式尾灯
风骚的贯穿式尾灯
因为是顶配,车内附送了一个麦克风,附带一个usb接收器,可以双麦同连,我走了朋友的双享推荐购车,赠送了我一万比亚迪积分,在商城中花费6980积分再买了一个麦克风,这东西还得抢,每次断货都非常快,有了它就可以愉快的K歌啦,实话实话,买了这台车后,我再也没去过KTV。车内唱歌的效果非常好,外面也听不太到。当然,音响不能打太高,日常车里听歌音量在10-12就够了,K歌开到18效果就很好了。
说完麦克风,大概说一下车的整体内饰,这台车除了车门下半部分,基本上都被软性材料包起来了,比亚迪也尝试使用了一部分翻毛皮材质,但整体的豪华感并不强,相较于后面新出的星越L和魏派摩卡,内饰豪华感是要明显低一个级别的。
15.6寸中控大屏,安卓系统
15.6寸中控大屏,安卓系统
32色氛围灯
32色氛围灯
比较讨厌的一点是中控台采用了钢琴烤漆,这个东西特别容易脏,还特别容易刮花,建议淘宝买个tpe的摸贴一下,完美解决,全车的膜大概也就几十块,但找个店贴一下要一两百,我选择自己贴了一下中控,其他地方碰不太到就没贴。
分段式全景天窗
分段式全景天窗
遮阳帘
遮阳帘
尺寸巨大的全景天窗,带遮阳帘,实际感受在38度的天也不怎么烤头,这倒不是什么黑科技,就是简单的用了好玻璃,顶配的唐DMI使用的是全车福耀玻璃,天窗和前档的隔热率,紫外线遮挡率已经超越了很多高端隔热膜,我这里节选了几个数据,来源于B站UP主想飞飞的猪猪,反正龙膜是送的,不贴白不贴。
这辆车的前侧都是双层夹胶玻璃,后侧是隐私玻璃,算是配置很高了,可以预见,nvh也不错。
再看一下座椅,唐dmi采用的是232的布局,到现在我就用过一次第三排,平常基本都是放倒的。顶配的dmi采用的是打孔真皮座椅,手感非常好,低配和中配是仿皮的,这是我老婆决定买顶配的重要原因,女人选车是这样的。
前排主副驾驶都带两挡通风和加热,腿托也是顶配才有的配置,座椅调节具体多少向忘记了,附带有腰托调节比上一台车舒服多了,还有座椅记忆和座椅迎宾功能,座椅记忆是和后视镜位置绑定的,这一点好评。
第三排的两个座椅
第三排的两个座椅
内饰其实没啥好讲的,网上一搜大把大把的,我就挑几个特点说一下,首先是电子档把电子手刹,这个目前除了日系车应该都有了,其次是中文按钮,文化自信,好评。第三就是关于这个电子手刹,我几乎没用过,因为这车没有变速箱,所以也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P档了,挂P档等于拉了电子手刹,就可以直接下车了。
特色功能
外观上面基本说的差不多了,我还是重点说一下相比其他大部分车,这台车多出来的有用功能有什么。
首先,中控的车机大屏,采用了骁龙665 soc,8 128g的配置,自带一张物联网卡,每个月5g娱乐流量,这个是盘活整辆车的重点。
前面说了,这辆车的车机是安卓系统,也就代表了极高的可玩性,目前据我所知只有比亚迪的车机是开放的,可以安装几乎所有的apk应用,比较有意思的有wallpaper engine和超跑模拟器,前者作为著名壁纸软件的安卓版,大家都应该略有耳闻,后者是通过OBD读取当前车辆速度和油门深度,在车内模拟超跑声浪自嗨的软件。
当然,这只是这块安卓大平板的一部分玩法,因为车机是分体式设计,后面还可以进行更换,之前的唐dm和汉就是使用的625车机,现在新车已经基本都换成665了,老车主也可以自费去4s店换主机。
车机自带行车记录仪功能,购车时4s店给了个8g的tf卡,在扶手箱内有一个卡槽,用于存储行车记录仪的图像,最大支持容量大于256g,因为我只试过256g,记得要先格式化再插上,在2021年第一个OTA更新后,行车记录仪开启了EDR功能,也就是行车事件记录,车辆会详细计录当前的速度,档位,灯光,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的踩踏深度,避免了大量的像特斯拉刹车失灵这样的扯皮事。从2022年1月开始,这个东西已经作为新的国标要求,在所有的新车上安装了。
第二个,车辆原地发电和放电功能,这两个放在一起说一下,得益于比亚迪的DMI系统设计,发动机和电机是可以有串联,并联,断开三种状态的,当处于某种特殊需求时,可以通过P档直接踩踏油门踏板激活原地发电功能,发动机会点火直连发电机,最大可以把电池充到75%(存疑,没试过),再搭配上这台车的放电功能,你就拥有了一个移动电站,去年的郑州水灾,很多比亚迪车主就化身移动充电站,帮别人充手机充电车甚至开电热锅。
比亚迪随车赠送了一个公牛的放电插排,最大功率2300瓦,可以撑得起来一个电磁炉。车辆原地发电的功率有两档,低档5kw,高档8kw,如果电池电量低于25%的soc值,发动机会自动启动发电,不需要踩踏油门踏板,放心使用。不过使用时也要记得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使用,发动机仍然需要散热,在极端炎热的环境下这个功能可能失效。
原地充电的效率和理想状态增程模式的效率差不多,一升油大概可以发电3.3度,配合这个53L的油箱,理论上可以提供22 53*3.3=197度电。
第三点就是这辆车的360影像功能和透明底盘功能,这个可能很多车都带了,但这功能是真的好用,前后左右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这辆车有4870*1950*1725的三围,很多地方过起来是没什么信心的,360系统可以极大的降低上手难度,配合上全车雷达,新手也可以开的很有信心,这里还是要提一点,不要过分依赖辅助系统,自己培养车感才是王道,大年初七从济南回杭州的路上,整个江苏都在下大雪,高速上开大概两个小时,我车的前脸就变成这样了。
雷达全堵,前摄像头全堵,前倒车影像全堵,acc我都不敢开,雪有三公分厚,硬的都掰不下来。
第四点算是个小优点,这辆车带了pm2.5空气净化器,杭州从去年入冬开始,空气质量非常差,有几天甚至pm2.5的读数已经突破了500,让我一度怀疑我是不是被传送到了济南,对空气敏感的人群,这个功能简直是救命的,我是鼻炎 慢性咽炎患者,刺激过猛就容易复发,尤其是鼻炎,犯一次就得难受好久。
杭州的天气
杭州的天气
优点总结
功能性说完,先说下这辆车的优点吧,首先就是送牌免购置税 国家补贴,这是实打实的钱,按在杭州来算的话,大概有个五万多吧,每年的车船税也省了。
第二,燃油经济性,dmi系统我觉得我不太需要去讲解他的原理,p0 p2电机,发动机要么不动,要么就在最优输出区间去发电,在80以下的速度,你可以认为他就是一台发动机更好的理想one,纯城市工况,完全不充电可以跑出5.5的油耗,对于一个2.2吨的suv来说,属于非常低了。
完全不烧油只充电的话,我跑出来的电耗在11-20,具体看季节和空调,春秋季不开空调最低我开出了11.2kwh/100km,正常是在12-14波动,因为这台车的冷空调是纯电空调,所以功耗很低,只有1kw左右,夏天开空调并不会增加很多油耗,大概也就是12-15的样子。这得益于唐使用的扁线电机和700v高压平台,有效提高了整车电效率。
冬天就不一样了,冬天的ptc热空调实际就等于在烧电阻丝发热,有5kw左右的功耗,这辆车的热空调有两个模式,第一个就是烧电热丝,第二个是和传统燃油车一样,利用发动机废热,当发动机废热不足时会再次启动ptc加热进行辅助,温度过低的地区,不管电量多高,都可能会主动启动发动机进行制热和发电。具体的阈值不明。
在济南过年的那几天,我一路踩出了20的电耗,外面零下四五度,回杭州后,又恢复了15左右,图上是在地下隧道,所以温度比较高,实际外面温度在5度左右。
跑了15000公里,其中包括4000公里左右的高速和11000左右的城市道路,总的能耗如下,平均2.1L油 9.6度电,一共用了341升油,1897度电,不要去算这两个数对不上,原地发电和在车里睡觉是不计入平均能耗的。
因为公司有插座给我们免费充电,其实我基本就只花了这几箱油的钱,按照均价7.2计算,大概是2455块钱,一万五千公里等于一公里0.16元,这样算不太公平,把充的电也算上,按每度电0.55算,那就是2455 1044,等于0.23元每公里,对比同价位燃油车,光油钱我已经省了超过6000块钱了。
高速的油耗我也提一下,这台车跑过杭州-宁波,杭州-丽水,杭州-舟山和杭州-济南这几个来回长途,杭州到宁波单程138公里,夜间开车不敢太快,大概是110左右的速度,强制保电70%,油耗在6.5左右,下图是在宁波收费站拍的。
杭州回济南单程930公里,天气比较冷,路上因为疫情的原因没有车,最快跑到130 ,油耗就不太友好了,智能保电50%,最高我记录到油耗8.8左右,匀速120在7左右,110就只有6了,这是由dmi系统的特性导致的,速度高于80后,发动机会介入直连提供动力,这时候其实就相当于这辆车只用一个档位在硬拉高速,是最费油的工况,大概相当于燃油车4挡跑高速。
现如今像长城DHT和奇瑞DHT混动系统,在直连工况都增加了两档或者三挡变速箱,因此他们的高速油耗是优于dmi系统的,但多了一个变速箱,可靠性,平顺性和价格都就都控制不了了,摩卡pHEV版起步预售价已经达到30万了。
第三是动力性,电机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325nm,是相当于2.0t高功率的动力输出了,零百加速官方标的是8.5,看天气会有上下波动,网友实测在7.9-9.2之间都有。难等可贵的一点是,在馈电工况和满电工况下,加速的性能基本没有衰减。这其实也不是什么黑科技,比亚迪的hev模式切换阈值是电量25%,达到这个电量,发动机就会启机,开始发电。这个时候急加速的话,电池能提供的功率大概在100kw左右,剩下的就要靠发动机发电补上了,可以维持在150kw左右,基本上和满电的160kw相差不大。满电的时候,sport hev模式仍然会启动发动机补充功率,从而减轻电池负担。
这辆车有三个行驶模式,分别是eco normal和sport模式,混动又有hev和ev两个模式,平常直接日常normal或者sport模式就行了,hev和ev可以不用管它,都是自动切换的。打开sport模式,仪表盘和中控屏会自动调整为红色运动主题,这时候长按方向盘上的返回键,液晶仪表盘上会出现零百竞赛计时器,这个其实是以前唐DM上的一个功能,现在dmi继承了下来,在安全的情况下自娱自乐还是很好玩的。
第四是平顺性,再强调一遍这车没变速箱,因此几乎没有任何顿挫,就只能看到仪表盘上的数字嗖嗖往上走,尤其是0-50的加速,是燃油车所不能及的,红绿灯也无需大脚油门起步,正常踩下去你就会感觉自己像闯红灯一样,别人都跟不上来。我上一台车是110多匹马力的1.5自吸手动挡,起步各种被滴,换车的体感就是鸟枪换炮。
缺点总结
缺点主要还是集中在车太大导致的不适应上,尽管这辆车动力性不错,这并不代表他就是运动取向的车,恰恰相反,这是一台纯纯的买菜车,悬挂软趴趴的,上地库到顶的减速带,速度稍微快一点就会让他的悬挂跳两次,过弯极限给人感觉也信心不足,反正上高架的匝道我是不敢超过60。
在提车70天的时候还是交了一血,从自己车位上启动出门,方向打的太多,直接蹭到了旁边的柱子,后翼子板凹陷了一点点,漆没破,巨心痛
第二个不满意的点在于刹车和轮胎,这车原配的佳通轮胎属实不咋地,30多的速度高架急刹居然还打滑,有点离谱了,车友群有不少人换了国产神胎森麒麟990,百公里刹停距离从41米多骤减到37米,考虑这个车的,很推荐你去换掉,轮胎的规格是245 45 r20,森麒麟一条六七百,原车的四条还能卖一千多。
刹车采用的是前二后一的活塞,配普通刹车盘,其实按说也够用了,毕竟二百多万的G500也就是前二后一,但看到唐DM那个前六后二的brembo和380打孔刹车盘,就羡慕的不得了,太好看了,
原装轮胎轮毂和刹车
原装轮胎轮毂和刹车
20寸轮毂这么看也不大
20寸轮毂这么看也不大
下图是自带brembo的唐dm 21寸轮毂 刹车卡钳,要是后面能在4s店改的话我一定去换一套。
第三点保养是分两套系统的,并不是说保养贵,是大部分人记不住。除非像我一样喜欢研究,不然没几个人能把多少需要保养记住,比亚迪自带的保养提醒功能并没有对dmi车型进行优化,只按总里程计算,这样其实是不太合适的。
这里我也贴一下dmi的保养规则:首保要求HEV里程3500公里,总里程没有限制。注意就算你一直纯油跑不充电,hev里程也不等于总里程,发动机不发动就算ev里程,后面保养要求一年一次或者hev7500,总里程1万。我开了15000公里,hev里程只有4500,首保是在一万公里,hev 2500的时候去的。后面一次要hev一万的时候了,不知道要开多久。
发动机小保养价格为435块钱,比亚迪app里明码标价,如果你总里程到了,hev里程不够,保养价格是220块钱,基本就是检查 换空滤,等hev里程到了再去换机油机滤。
驾驶总结
这辆车这半年开下来,我是非常满意的,大学时,看到本田和丰田的混动系统感觉惊为天人,感觉这才是内燃机发展的方向,没想到短短几年过去,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系统在我国已经遍地开花了,各家自主品牌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混动产品。比亚迪这套深混 大电池的phev,俨然是对我来说的版本答案,唯一美中不足就是高速费油,建议以后直接出个高速版,把那个单级变速齿轮齿比调节到更适合高速路况。
这几天看新闻,我这台车已经从顶配变成中配了,比亚迪又发布了一台242续航的唐dmi和一台200续航四驱的唐dmi awd,前者按我的开车电耗,是可以跑到30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的,几乎可以当一台没有续航焦虑的电动车了。后者在大电池的同时又加了一个200kw的后轴p4电机,把零百拉到了4.3秒,家用就有点过于外溢了,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好想要。
再额外提供一个信息,这台车在北方开的时候,天气太冷会导致动力响应变差一些,车辆会限制电池最大功率以保护电池,在北方的朋友冬天油门不要太大脚,体验会好一点,或者索性就切hev模式。
在第二次ota更新后,比亚迪为dmi系统新增了一个纯增程的连接模式,发动机直接带发电机,发电机直供电动机,不经过电池这个蓄水池,感觉像更新了一个理想one出来,我猜这个应该是给之前出现过的动力电池故障做了一个保底,以后应该不会再有动力电池故障就直接跑不了的情况出现了。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四款8挡箱爬山虎轻卡对比,到底谁更强?
【卡车之家 原创】蓝牌新规全面实施之后,合规蓝牌轻卡发动机排量限制在2.5L,对于跑山区运输的卡友们来说,会存在一定的动力焦虑。对此,不少主机厂都推出了8挡箱产品,相比于此前轻卡中常见的5挡箱、6挡箱,8挡箱头挡速比更大,更适用于在山区道路行驶。
有意思的是,不少八档箱产品在各家宣传中都被默契地称为“爬山虎”车型,那么这些爬山虎车型都有哪些区别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盘点四款8挡合规蓝牌轻卡。
解放虎VN:可选法士特万里扬产品
在合规轻卡中,解放虎VN是第一批装配小八档变速箱的车型,不得不说,解放轻卡对于用户需求变化的反应非常快。解放虎VN有多个动力版本,8挡箱产品同样分为解放动力版和全柴版本。
实拍的这款为全柴版本,搭载的是全柴Q23-132E60发动机,排量为2.3L,最大输出功率为97kW(132马力),峰值扭矩可达到320N.m,达到了国六排放标准,这款发动机也是目前合规轻卡中出镜率比较高的一款产品。
与之匹配的变速箱为万里扬的小8挡变速箱,型号为8G45B,最高挡为超速档,采用全同步器设计,即使是8挡变速箱,换挡也很轻便,而且相比于此前的5挡箱和6挡箱,头挡速比更大,重载起步爬坡时更轻松,最高挡速比更小,在高速路上超车时爆发力更强。
在动力链搭配方面,这款车还可以选择解放动力CA4DB1 130马力发动机搭配法士特小8挡变速箱,这个动力链同样也被配备在解放另一款种子选手J6F上,两种不同动力链可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以应对不同细分市场用户群体的需求。
后桥采用的是解放自主的279后桥,实拍车速比为4.875,也可选装4.33的后桥速比,搭配前3后7 3片板簧设计。轮胎为合规的7.00R16规格,在底盘方面有一点比较特殊,采用的是解放独有的气驱尿素罐,可以有效减少尿素结晶问题,降低车辆故障率。
内饰配置方面,多功能方向盘、空调、中控锁、电动车窗、定速巡航等都可以在这款车上找到,另外也可以选装带有倒车影像的中控大屏。驾驶室内的亮点在于这款车自带手机支架,方便在日常配送中固定手机,细节设计很贴心。
福田奥铃:法士特小8挡
作为轻卡市场中的经典产品,福田奥铃也推出了爬山虎产品,同样是合规蓝牌轻卡,变速箱则选用的是法士特小8挡变速箱,适用于有山区或者重载复杂运输工况的卡友们。
动力搭配方面,实拍的这款福田奥铃搭载的是全柴Q25-152E60的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排量为2.5升,满足国六的排放标准。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112kW(152马力),在1400-2600rpm之间可爆发峰值扭矩440牛米。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发动机的B10寿命达到了100万公里。
传动系统方面,福田奥铃爬山虎车型选用的是法士特小8挡变速箱,型号为C8J45TA,最大输入扭矩为450N.m,头挡速比为7.46,最高挡速比为0.714,这款变速箱采用全斜齿以及同步机设计,整体轻量化,自重仅85kg。
实拍车选用的是佳安7.00R16轮胎,油箱为120L的PU材质油箱,前桥采用的是工字梁搭配3片钢板弹簧,后桥为5 2片钢板弹簧,青特后桥速比可选4.33以及4.875等,平板整车自重为2.565吨。
奥铃是福田轻卡家族中高端产品线,因此驾驶室内的配置也很丰富,实拍车配备了多功能方向盘、定速巡航以及减震座椅,轻卡配减震座椅是很多轻卡车主一直以来的愿望,毕竟长时间行驶颠簸路面很不舒服。除此之外,这款车还可以选装中控大屏以及倒车影像的功能。
解放J6F:可选万里扬法士特产品
作为解放轻卡旗下另一主力产品,解放J6F同样是解放轻卡最早投放市场的合规8挡箱产品,在动力链搭配方面和虎VN相似,同样可以选全柴Q23以及解放动力的产品。
实拍的这款车搭载的是解放动力劲威CA4DB1A13E6发动机,排量为2.2L,最大输出功率为95.2kW(130马力),峰值扭矩可以达到350牛米,达到了国六排放标准,虽然是2.2L的排量,但是账面数据可以和目前主流2.5L排量的发动机相媲美。
传动系统方面,这款车搭载的是法士特小8挡变速箱,型号为8J45TA,全同步器设计,换挡非常轻便,后桥则采用的是青特的后桥,速比有4.875、4.33、4.11等多种选择,前轮可选装盘式制动。
悬架方面,这款车采用的是前3后7 9的设计,前少片簧后多片簧也可以兼顾舒适性和承载力等多方面的需求,轮胎规格为7.00R16真空胎,130L复合材料油箱。和虎VN一样,同样采用的是气驱尿素罐,可以减少出现结晶的风险,提升车辆运营的稳定性。
解放J6F的座椅采用黑白相间设计,看上去更有质感,在配置方面也很实在,多功能方向盘、液晶仪表盘、手机支架都可以在实拍车上找到,同样也可以选装倒车影像和中控大屏。
江淮骏铃V5:万里扬8挡箱
江淮也是轻卡大户,旗下品牌、车型众多,在蓝牌轻卡新政落地实施前后,江淮1卡也适时地调整了自家的产品线,推出了很多合规的新产品,并且也对此前的产品进行了调整升级,同样也推出了8挡箱产品,其中包括骏铃V5。
实拍的这款骏铃V5搭载的是安康2.5L动力,发动机型号为FC4DE3-2E2发动机,排量为2.5L,最大输出功率为160马力,峰值扭矩可以达到460牛米。这款发动机采用了2000bar高压共轨系统、高精度的低摩擦缸体等等技术手段,可以达到低速大扭矩,在1000转时就可以爆发360牛米的扭矩。
传动系统方面,采用的是万里扬的8挡变速箱,头挡速比为7.129。后桥则采用的是美国AAM后桥,速比有4.33和4.875两种选择,变速箱和后桥均支持6万公里长换油,可以减少进站保养的成本,提升运营效益。
承载力方面,这款骏铃V5采用的是550的高强钢车架,车架高度为180mm,悬架则采用的是前4后4 2片钢板弹簧,车辆轮胎规格为7.00R16,整车的整备质量为2560kg。
内饰方面,骏铃V5采用的中体驾驶室,宽度达到了1900mm,保证了驾驶室内的驾乘空间。实拍车同样配有多功能方向盘、定速巡航、空调等功能,可选装中控大屏和倒车影像。
● 编后语:
合规轻卡将发动机排量限制在2.5L,8挡箱相比于5挡箱、6挡箱,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大的驱动力,尤其是可以满足山区道路、复杂工况下的动力需求。如今8挡箱在轻卡市场中已经成为风向标,如果您有动力焦虑,不妨多关注一下8挡箱产品,那么问题来了,这四款8挡箱产品,您更看好哪一款?(文/王雪洁 图/卡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