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

导读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文章列表:1、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2、元朝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可为何纸币让他们的经济陷入崩溃?3、从飞钱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诞生4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文章列表: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

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本期推出: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

1947年深秋,在距离河北西柏坡约一公里的夹峪村一个普通农家院的门口,正式挂出了一块叫作“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牌子。曾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长的南汉宸被任命为筹备处主任,加紧筹备人民银行和发行全国统一货币的工作。

河北钱币博物馆时任馆长崔仁斌:因为各区财政系统不同,供应系统不同,大家都办有自己的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实际上大家都很困难,特别是野战军跨区域作战,带来当地的货币,在新的作战区域不能流通。

1947年夏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方部队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重大胜利,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和物资交流日益增多,但各解放区当时流通的货币有300种之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也带来很大困难,统一各解放区的货币工作刻不容缓。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统一各解放区的财经政策,董必武被任命为办事处主任,而他首要的任务就是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

河北省钱币学会顾问张弛:这个银行的行名叫什么好?联合银行,或者叫解放银行,当时董必武也拿不准,然后就让南汉宸他们研究一下,南汉宸和当时晋察冀边区银行的一个副行长叫何松亭,何松亭最早提出来,还是叫中国人民银行比较好。

当时还在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批准了董必武的建议,决定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称,行址就设在原华北银行总行所在的石家庄市中华北街11号。从此,晋察冀边区银行开启了第一套人民币的版面设计工作。第一套人民币的最初的设计版本绘有毛泽东主席头像,但在报请中央审查时,被毛泽东予以坚决否定。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科科长石雷:(毛泽东说)原因,我是党的主席,这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以后我当了政府主席再说吧。

于是董必武又组织人员重新设计,确定了以反映解放区劳动生产建设为票面的原则。之后,南汉宸请董必武为重新设计的第一套人民币票版题写行名,董必武前前后后写了几十张纸,最终,端庄秀丽、美观大方的6个柳体楷书大字“中国人民银行”出现在了第一套人民币上。

电视剧《大决战》:

胡乔木:周副主席,咱们的人民币印出来了!

周恩来:终于来了!

毛泽东:这次的好啊,马饮水,蒙古包,画得都好,真正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才叫人民币嘛。它不是某个官僚资本家或者金融寡头的,而是属于全国人民的货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第一套人民币也就此诞生。统一后的人民币跟随解放大军一路南下,到达每一个解放地区。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第二天,《人民日报》也在显著位置发布了这一消息,并欢欣鼓舞地说,全国的解放胜利已经为期不远了。

监制:高岩

策划:武俊山 李谦

主笔:吴菁 周尧

播讲:长悦

统筹: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单丹丹

元朝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可为何纸币让他们的经济陷入崩溃?

我国是世界上流通纸币最早的国家, 北宋时便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有时期,也发行过纸币 “会子”, 金代同样发行过纸币 “交钞”。到了元朝,在宋、元纸币发行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纸币管理制度,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统一的纸币作为基本货币的朝代。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王朝像元朝这样重视纸币,把纸币上升到全国通行的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虽然元政府的纸币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元朝后期,由于生产萎缩、 财政增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此时的元朝政府并没有采取发展生产、 节俭开支的举措,导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加速了元朝政权的灭亡。

元朝为什么选择纸币制度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实行以铜币为本位货币、金银为辅币的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之下,铜币担负着交易职能,金银发挥的是大额交易和财富贮藏职能。但是这种货币制度也有缺陷,就是涉及大额支付时,金属货币结算起来非常不便,且运输成本高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唐代开始,便有了代替金银进行大宗结算的“飞钱”,宋金两代又相继出现了“交子”、“会子”、“交钞”,但这些都不是法定货币,而只是权宜之计。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战争。到了忽必烈平定中原时,中原地区在战争中大伤元气,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此时的元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对经济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商品经济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蒙古是一个重视商业的民族。早在1218年,成吉思汗便派遣商队前往花剌子模,希望与花剌子模建立和平的通商关系。但是短视的花剌子人模杀害了蒙古商队,这也成为蒙古西征的导火索。

西征过后,蒙古建立了一个大欧亚贸易圈。而此时传统金属货币存在着携带不便、运输成本高昂等弊端,不利于欧亚贸易圈内物资的大规模流通。相对而言,纸币发行成本低,携带方便,再加上发行纸币后,可以把更多的金银集中到国家手中。因此,纸币成为元朝统治者的最优选择。

从统治者内部来说,元朝从成吉思汗起,到元世祖统一后的数百年间,年年用兵,导致政府开支巨大,铸钱的材料也无法保证,所以使用纸币是元政府的唯一可行之路。

从政治上来说,元朝灭国无数,所以统一之后,首先要做的是统一混乱不堪的币制。但是如果按传统铸铜钱,同意各地分别铸钱,又容易造成割据;所以发行纸币,政府可以控制发行量,避免割据的形成。

元朝纸币的发行流通过程

元朝前后共发行过五版纸币,除了前期各类的地方性纸币外,忽必烈即位后发行的“中统钞”,是第一版全国发行的纸币。

为了确保“中统钞”的顺利发行和流通,发忽必烈规定如果有人抗拒使用者,可以判处死罪。在强权之下,全国人民都都用此纸币购物,“竟与纯金无别”。此时的元朝统治者,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数量、设置金银平准库、完善货币回收等制度以及严格打击伪币的货币法令等举措有意识地保证纸币的价值,使得元朝纸币在发行之初,币值稳定,整体运行良好。

至元年间,随着元朝扩张的停止,战争收益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增大,政府不得不增发“中统钞”,纸币的币值不断下跌。,至元二十四年,元朝进行了一次货币改革,在中统钞之外发行至元钞,一至元钞相当于五个中统钞,两种纸钞共同流通。

中统钞在全国流通了二十多年,期间物价平稳,币值稳定,堪称是元朝纸币流通的黄金时期。

但是随着元朝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财政赤字与日俱增,中统钞也开始贬值,统治者又不得不发行了“至元宝钞”。这种宝钞与中统钞的兑换比为一比五,但是让统治者没想到的是,大量印制纸钞,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纸币更加贬值。

至正十一年,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元朝政府的军费开支每日剧增,不得不大量的印制纸币救急,“每日印造不可计数,交钞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使得纸钞在百姓心目中完全失去信用,政府的财政终于全盘崩溃。

元朝的纸币管理

在一开始,元朝政府鉴于宋、金两朝滥发货币的恶果,对纸币的发行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并制订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纸币管理措施。

元朝在建立之初,以政府诏令形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强制纸币流通,禁止民间或私下金银交易,强调国家的金银储备, 定期检查平准库的准备金储存情况; 严惩富商大贾高抬物价以及管理官员通同作弊的行为。这些纸币管理制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完备的币制管理制度。

元朝中央在户部之下,设置了主管纸钞贮藏的宝钞总库;主管纸币印造的印造宝钞库;主管纸钞销毁的烧钞库;专门负责纸币兑换的行用六库。 在地方上设有各路平准库、 诸路宝钞都提举司等机构, 主管纸钞的印制发行、 金银兑换和平准物价。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纸币逐渐在全国推广,并为广大百姓所接受。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区区一小块纸片,竟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这说明元朝纸币在发行之初,还是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并且信誉很好。

纸币比较容易造假,所以元朝政府对伪钞的打击始终是坚决有力的。只要有人敢制造假钞,无论你是主犯还是从犯,是有意还是无意,一律处死。哪个地方出现了假钞案,当地的官员和巡捕、里正保长,都要受到相应的连带处罚。

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磨损,称为 “昏钞”。这种”昏钞“经钞库官员验明真假后,老百姓可以拿到钞库置换新钞, 只需少许置换费用即可。

元朝在发放纸币的同时,也贮存了大量的金银作为准备金,使得纸钞的信用不断提升,对纸币流通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的豪商富贾们纷纷用钱换纸钞,市场贸易一派欣欣向荣。这种情况直到元朝中后期,才由于政府财政支出无度、滥发纸钞导致钞法大坏而改变。

元朝的通货膨胀

客观的说,元代的通货膨胀是历代所罕见的。以米为例 ,米在至元三年为每石六百文, 到大德十年每石高达三十贯 ,到了至正十九年一千贯还买不到一斗米,价格在数十年间涨了一千倍以上。

随着纸币价值的下降 ,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已极为混乱,社会商品生产日益萎缩,人口数量急剧减少,经济空前萧条。

元朝是个好战的国度,连年征伐,,军费开支庞大 。至大四年,户部侍郎李孟上奏:“今每岁支钞六百余万锭, 又土木营缮百余处,计用数百万锭,内降旨赏赐复用三百余万锭,北边军需又六 、七百万锭, 今帑藏见贮止十一万锭,若此安能周给?”

元朝为摆脱巨额财政赤字,采取动用准备金的措施救急,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们知道,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的流通保证是有与纸币所等同的准备金,没有准备金的纸币等于废纸 。纸币准备金被动用,只能使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愈来愈低 。

在这条路之外,元朝又滥发纸币,朝令夕改,失信于民 。老百姓好不容易赚来一点钱,却成为废纸,人民焉能不怨?为了减少损失,老百姓只能是 想方设法将纸币换成有实际价值的金银或货物,这在无形中又促使了通货膨胀的恶化。

元朝纸币的先进性

元朝建国之初,在准备金充足的情况下,发行纸币,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元朝于至元十九年颁发了《整治钞法条划》,对纸币的发行流通作了规定,这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最完备的币制条例。

这个条例详尽的包括了元朝基本的币制规范,将宝钞种类和票面单位、宝钞发行和易换方法、发行准备金办法、宝钞行用范围和新旧钞比价、买卖金银办法与私自买卖金银的惩处、伪造宝钞的惩处等等内容做出了详细规定。政府还另外设立独立的宝钞提举司,以贯彻执行这些制度。

纸币轻巧便携,金额可大可小,方便群众使用。禁止金、银、铜钱,以全国统一的、完善细致的钞法对纸币进行管理,这些措施到现在都无一例外地被我们现代社会所采用。

元代较为系统、 完备的纸币管理制度,确立了纸币由国家发行和强制流通、 储备金银作为钞本、 严惩伪钞犯罪、 昏钞倒换等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这和现代纸币制度的一些原则极为接近。 但由于官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和穷奢极欲,造成后来纸币滥发, 终致财政崩溃,使得元朝走向灭亡。而这并不是纸币本身的错。

从飞钱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诞生

宋朝是通货膨胀严重的朝代,其实是反常的。因为市面上的货币少了。正常情况下市场的表现通货紧缩。但市场为什么却通货膨胀呢?因为宋朝印刷了比铜钱面值更大的古代纸币—楮币。短时间内解决了钱荒危机,但楮币的巨浪滔天的潮水淹没了大宋的两代王朝。

在唐宪宗在位时,许多商人外出经商,需要带大量铜钱,非常不方便。于是发明了“飞钱”。

例如在京城把钱交给官府,官府开具证明,商人带的这张证明去异地的相关官府部门,就可以提取同样的钱,用于购买货物这种证明就是“飞钱”,相当于现代的汇票。飞钱使商人交易更加方便了,但它本身不是货币,用完就需要销毁,不进入货币流通,不能算真正的纸币。

在宋朝之初,灭掉后蜀后,就把当地的铜钱劫掠到京师,只留下铁钱流通。后期甚至禁止铜钱在四川流通,缓解了对铜钱的需求量。但铁钱价值低,且重量很重,如买一匹绢,需要铁钱30斤,交易很不方便。于是成都十六家富商签订契约,同时创立了“交子铺”。一开始交子类似于飞钱,并非真正的货币。后来北宋政府介入,把交子作为货币强制推行,交子成为在四川市场可以流通的货币,世界上第一个纸币诞生了。

发行纸币之初,北宋政府明白纸币不能随意乱印,必须要有准备金做基础。防止大规模纸币兑换其它货币的兑潮。一开始,铁钱面值时纸币发行额的28%,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同时3年后再发行一次新纸币,以旧换新。

由于纸币的出现,立即抵消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市场上有流通的货币,人们做交易就方便了。

古代银票只是一张纸,为啥还没人造假?看上面一行字,怎么造啊?

“文翁室暗封苔藓,葛亮祠荒享豆笾。货出军储推赈济,转行交子颂轻便。”——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在我国古代,人们进行交易的时候大多会使用白银,但由于白银不利于携带,因此后来古人便发明了银票。

而说到银票,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古代银票就是一张纸,但为什么没有人造假呢?

银票

熟悉中国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中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交子”。北宋能够成为经济相当发达的一个王朝,交子发挥了非常很重要的作用。

据悉在北宋初年的时候,四川成都街头陆续出现“银票店铺”,商人们通常将身上携带的银钱存到这些店铺中,然后将金额填写在专用的楮纸券上。

这一阶段的“银票”其实是充当商人存取款的“楮纸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楮纸券”越来越普及,朝廷便将“楮纸券”当成新型货币的蓝本,发行了可以用来充当银钱交易的“银票”货币。

银票出现之后,商人们进行大额交易时更加方便快捷,可以说银票的出现直接弥补了铸币的匮乏。且不同于真金白银等货币的是,银票几乎未被造假过。

造假不现实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造假的银票,主要是因为假银票非常难造。首先我们要知道,银票作为一种面额较大的货币,寻常百姓很少使用银票。

绝大多数情况下,银票都流通于一些富商以及达官显贵之间,这些人本身并不差钱,实在没有必要去造假币。

百姓们虽然也知道银票的存在,但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制造假银票。一来是因为古代百姓会读书写字的人非常少,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掌握非常复杂的银票制作技术。

二来百姓也没有渠道获得制造银票需要的纸张以及刊刻印制工具,毕竟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制造银票的专用纸张数量有限,且其在民间都属于禁止采购的商品。

最后则是因为造假银票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明朝,据悉在明朝的时候,假银票之风盛行不已。

为了避免更多的人以此手段牟取暴利,明朝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处罚条例,并且还鼓励民间举报造假者。因此古代根本没有人敢造假的银票。

特殊的一行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随着我国造钞技术的不断发展,朝廷还专门找了技法娴熟的微雕大师,雕刻出一行密密麻麻的小字,将之印制在银票上。

如果不借助工具人们根本看不清这字写的是什么,也难怪一些想要造假银票的不法分子会发出“怎么造啊”的感慨,然后直接放弃造假银票。

后来到了清朝的时候,朝廷为了更加保险,也不再寻找微雕大师专门刻字,而是直接使用了密押防伪技术。

这密押总是不定时不定期地更换,这就导致造假银票变得更加困难,民间人士即便再厉害也没有办法造假。



宋、元两朝都流行使用纸币,为何明朝却回归金银

纸币,其定义是货币符号。在印象中,这玩意是西方人发明的。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一方面是当今经济体系理论大多是由西方人提出,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受到影视剧和一些实体文物等方面的影响,以为封建社会货币的流通只有贵金属这一形式。最多用几张钱庄兑换的票据,其作用类似今天的支票,并不是作为一般货币符号而流通使用。

而实际上,这种很先进的货币符号,最早出现并普遍使用的正是咱们国家,准确的说,是在我国北宋时期。而且,最早流通的纸币还就是这钱庄兑票——交子。我们简单扒一扒,交子出现与流通的背景和原由。

上图_ 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中,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的景象

北宋奇葩的经济体系

北宋是一个商业繁荣,富有程度相对较高的王朝。正是因为活跃的商业活动,北宋王朝对于货币的需求更是空前提高。而在所谓纸币出现之前,封建王朝使用的货币一般是铜,也就是铸造的铜钱。在商业需求的刺激下,北宋铸钱的能力与数量大大地超越了前一个大一统王朝——唐朝。但尽管如此,北宋的铜钱依然不够用。迫于无奈,为了缓解货币缺口,北宋朝廷只好将货币流通以区域划分,其中四川不流通铜钱,而是用铁钱。

也就是说,在北宋并非是全国统一货币,商业也并非简单的全国自由流通。这种奇葩的体系,显然对商业发展是不利的。

​上图_ 北宋交子

“交子”的出现与国有化

因为铁的价值照比铜低了不少,但重量却轻不了太多,因此作为交易一般等价物极其不便。尤其是大宗交易,在你的物流成本中,必须要考虑钱币运输费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四川地区民间自发形成了一个钱庄组织,以18位较为富有之人开设钱庄,各钱庄开具票据互通为基本准则,使其具备流通性,从而方便市场交易使用,这个票据名为“交子”。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交易时货币携带困难的问题。久而久之,不但大宗交易使用交子,民间一般交易亦是如此,原因就是方便。

这种民间的自发商业行为,有利于促进民间资本的发展壮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问题与危机,交子也不可能例外。

​上图_ 北宋交子铜印版

由于个别钱庄实力不济或经营不当,导致资金短缺,出现了交子无法兑现的问题。这让交子出现了一定的危机,百姓也将钱庄告上公堂。按理说,此时北宋朝廷只需从中调节,由四川民间资本自主完成调节,尊重优胜劣汰一般的发展规律。然而,北宋朝廷的做法是将交子国有化,以国家财政为基础,统一对四川发行交子。

表面上看,朝廷财大气粗,统一发行的交子,似乎可以避免无法兑现的问题,但实际上交子只是货币符号,这个东西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至于这其中的各类暗箱操作,懂金融的朋友会比我更加明了,在此我就不班门弄斧。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北宋朝廷逐步将交子多样化(比如盐票),流通的范围扩大化(秦晋等地)。从而,从民间攫取了大量财富。南宋时期亦是如此。

​上图_ 蒙古、金、西夏、南宋

金、元效仿北宋,纸币流行

北宋覆灭之后,宋高宗在南方建立南宋政权,而北方被女真人以及其傀儡政权占领,这个时候金朝或者说是北方还主要使用宋币。随着女真人统治基础的逐步夯实而摒弃傀儡之同时,金朝也开发出自己的纸币——交钞,其制度基本上是照抄北宋交子。但是,北方地区普遍缺少铜矿资源,如此交钞只能基于从北宋掠夺的财富之上,根基十分脆弱。

海陵王完颜亮执政时期,发动大规模对宋战争。这场战争过程之艰难,消耗之大,显然超出了完颜亮的预期。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金朝朝廷利用交钞开始从民间敛财。再加之,后续无法及时增加真货币的储备,导致交钞迅速膨胀,金朝的金融体系濒临崩溃。

​上图_ 完颜亮(1122年-1161年),字元功,本名完颜迪古乃

尽管金朝后续的继任者们,也努力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但由于北方资源相对紧缺,金宋战争留下的财政“大坑”,怎么填也填不满。等到蒙古人挥师南下,并没有完全恢复实力的金朝,抵御蒙古人侵略的能力大幅下滑。不久,金朝就被蒙古灭了。

蒙元王朝至始至终都没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且可持续的税收体系,导致这个王朝的财政系统很不健康。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蒙元王朝的统治者们,在接受与摒弃汉化问题上摇摆不定,政策的改变基本上是非此即彼,“漂移式”的大转弯,根本没有缓冲。

​上图_ 大朝通宝,建元以前,大朝是蒙古帝国的汉文称号

尽管蒙元王朝政策制度上一团糟,但这个王朝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这也促进了元朝的商贸经济,这奠定了蒙元王朝发行纸币的基础。蒙元朝廷利用从宋、金借鉴纸币发行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储备金机制制定与执行得还算不错,加之强力有效的行政命令,在大一统之初,蒙元纸币就被人民接受并流行开来。

前文提及,蒙元糟糕的税收体系,再加之各种对外战争和内斗的消耗,蒙元朝廷始终处于国库空虚的尴尬境地。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蒙元朝廷继续走了前朝的老路——通货膨胀,杀鸡取卵。当对民间掘地三尺之后,蒙元王朝的经济终于崩溃,这个王朝的统治者也在人民的反抗浪潮中,被赶回了蒙古老家。

​上图_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保守的明王朝,纸币时代的终结

反元各路豪杰,笑到最后的是精通军事,更精于权谋的朱元璋。这位我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开国之君,一上台就对国家经济发展定了调子——重农抑商。举国上下必须服从于自给自足的“大农村式”的经济模式,显然这不利于资本的流通。资本流通放缓,意味着对货币需求的减少,这也是明朝货币能以银本位取代铜币的原因之一,至于货币符号,那就更没什么迫切需求了。

然则,老朱皇帝还是为明王朝的纸币制度做了一次挣扎。在明朝统一全国之后,太祖朱元璋妄图利用皇帝权力,强行在全国推行纸币。之所以说他是“强行”推行,因为明朝压根就没为纸币发行准备储备金。朱元璋的方法或者说命令是,金银也就是货币可以兑换纸币,但纸币不能兑换金银,纸币与金银之间为单向流通。这样的纸币,就算是再没有常识的人也知道,那就是一张废纸。就这样的纸币,竟然也在存在到王朝灭亡,但是它存在的直接作用是给官员开工资。然而,朝廷对官员的坑骗,变成了官员对普通百姓的巧取豪夺,用民众的血汗来填自己的大坑。

​上图_ 明朝的银锭

既然明王朝纸币发行制度如此低能,而且经济模式更是相对静止与低效,的确让纸币没有存在的空间。也恰恰是因为没有纸币这个东西,使得整个明朝没出现过通货膨胀,明朝朝廷失去了利用纸币快速从民间“抽血”的敛财手段。

但是,由于明朝的经济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在财政出现危机的时候,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加税,将王朝推向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之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明朝统治者们普遍缺乏制度改革的勇气,更没有开源节流的能力,因此只能饮鸩止渴,自掘坟墓。

作者:王金百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郭建龙/著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