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鼻子软件专业版(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2月21日)
牛鼻子软件专业版文章列表:
- 1、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2月21日
- 2、手机App:治乱真有那么难?
- 3、智慧检务|这个检察院把智慧检务做到了极致,每个脚步都被科技包围
- 4、谋局科技创新 两院院士大会释放重要信号
- 5、数说十年丨区域功能调整优化 新空间格局加快构建
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2月21日
【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运用新华睿思大数据平台,从各媒体信源数据抓取最近24小时财经新闻、事件、话题传播热度排行。
1、14部门发文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
国家发改委2月18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2022年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将省级人民政府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
2、自贸区竞相开列新年任务清单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浙江、河南、山东、广西、安徽等多个自贸试验区接连部署,开列2022年的目标任务清单,并以挂图作战、对表攻坚方式推进政策落地。其中,加强重点项目优势产业政策供给,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成为重要发力点。
分析指出,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基础性制度开展深层次改革,加强制度对产业的支撑,是当前中央及各地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共同特点。未来,自贸试验区将承担起更多高水平国际规则对接任务,继续担当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人民币逆风上行显强势 汇率站上近4年高位
美联储加息如箭在弦,海外政策加快调整,中外政策错位渐趋明显,如此背景下,上周人民币汇率升破6.33元,站上近4年高位,逆风上行展现强势姿态。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前期促成汇率升值的一些因素可能弱化,应避免对汇率走势形成单边预期。事实上,释放人民币汇率弹性正当其时,既可对冲外部风险,亦可护航货币政策自主调控,有效应对国内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
4、证监会:全面深化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扩大开放
2月18日,证监会召开2022年债券监管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债券监管重点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交易所债券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健康发展。要更加突出公开透明,全面深化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扩大开放。
业内专家认为,国内债券市场开放程度持续加大,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债市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应防范境外资本流动风险,加强资金监测与风险防范,促进国内债市稳定有序发展。
5、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5953亿元
投资是提振工业经济的“牛鼻子”,而专项债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具有重要作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5953亿元,占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40.78%。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新增专项债将在重点投资领域发挥作用。一方面加快补齐中国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能源供应等功能,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投资形成经济增量可以带动消费。
6、2月机构调研加快 258家上市公司受关注
2月以来,机构调研步伐愈发加快。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已有258家上市公司获得基金公司、证券公司、QFII等机构调研336次。其中,豪美新材、伟星新材等17家上市公司2月以来获得3次以上机构调研。从行业来看,电子、机械设备等传统行业依然最受机构关注,但基础化工、计算机和轻工制造等行业也逐渐成为机构青睐的“新宠”。具体来看,2月最受青睐的个股为超图软件,共获得289家机构调研。除此之外,参与华阳集团、华东医药、立讯精密、周大生和迈瑞医疗调研的机构数量也超过了200家;科大讯飞、蓝思科技等9家上市公司获调研机构数量超100家。
7、沪股通扫货深股通抛售 外资“流向分歧”创纪录
据统计,2月以来,沪股通累计获北向资金净买入205.04亿元,深股通则累计遭净卖出121.59亿元。记者梳理发现,北向资金的“沪深分歧”以往也有发生,特别是自2020年起明显增多,但大多是“沪弱深强”,近期的“沪强深弱”现象难得一见。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近两年MSCI等国际指数暂缓提升A股纳入因子,造成“配置盘”外资的流动趋于稳定,转而由“交易盘”资金逐渐主导短期的外资整体流向有关。
8、新三板发布实施两指引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下称“全国股转公司”)于2022年2月18日发布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号——筹备发行上市》(下称《筹备发行上市指引》)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2号——提供担保》(下称《担保指引》)2件持续监管系列指引。
《筹备发行上市指引》明确了挂牌公司筹备发行上市涉及的发行辅导、内部审议、股份限售、申报停牌等各业务的具体办理要求。
《担保指引》强调“未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挂牌公司不得为他人提供担保”这一底线要求,细化了担保范围、审议程序及披露要求。
9、102只A股“入富” 市值合计约1.59万亿元
2月18日,富时罗素公布了旗舰指数2022年2月的季度审议结果。结果显示,其旗舰指数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本次新纳入A股102只,其中大盘A股26只,中盘A股4只,小盘A股72只。此外,中国人寿A股则被剔除大盘股。
总体来看,102只个股最新A股流通市值合计约1.59万亿元,涉及主板63只、创业板24只以及科创板15只股票。
10、近400家公司上市以来实控人变更超5次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因种种原因出现被平仓、法拍股份的风险。且有公司明确提示,“这将影响上市公司控股权的稳定性”。
控股权的不稳定也颇让各方投资者揪心。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年内有19家公司实控人发生变化。而如果将时间线拉长,从A股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有近400家公司上市后实际控制人出现了5次以上变更,甚至有多家公司在频繁易主之后,出现了“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
手机App:治乱真有那么难?
检察日报
新年伊始,在保障公民隐私权方面国家工信部果断出手,这次瞄准的是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的手机App。
2020年1月3日,人人视频、春雨计步器、微唱-原创音乐三款App因未按要求进行整改,工信部对其进行了下架处理。紧接着1月8日,工信部再次列出了包括瑞幸咖啡在内的15款App侵害用户权益,要求17日前整改完成。
接连点名要求整改,并勒令下架违规手机App,工信部整治手机App乱象的决心不可谓不足。然而,手机App存在的问题不止于此。贷款App横行致用户陷入套路贷自杀、高仿App抢占官方App市场、福彩App坑骗用户钱财……各种乱象,不一而足。多名受访专家告诉记者,仅仅由国家机关重罚违规手机App是不够的,在源头上掐断问题App的上线,才能让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小贷App暗藏套路贷
央视财经栏目报道称,辽宁的方女士在刷社交软件时,看到“无利息、无抵押、放款快”的贷款广告,手头紧张的她下载贷款App后,就按照要求填写姓名、上传身份证件等个人信息申请贷款。没想到这成了噩梦的开始。
她最初下载了两三个贷款软件,贷款2000元,到手只有1400元,砍头息高达30%。在没钱还款时,手机短信就会收到新的借贷App下载链接,诱导其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继续贷款。最多时方女士的手机上有100多个贷款App,两个月过后,她从最开始的小额借款已经变成了欠各种小贷平台50多万元。暴力催债人员让她精神恐慌,差点自杀,最终家里通过卖房才堵上了贷款漏洞。
近日,黑龙江省七台河警方侦破的公安部督办“7·30”套路贷专案显示,很多小贷App都来自一个名叫“阿尔法象”的系统开发商,小贷公司只要以每年48800元、78800元、98800元不等的价格租他们的系统,就可以量身定制套路贷App。更可怕的是,为了拉拢客户,系统开发商还为套路贷犯罪团伙提供推广、介绍催收、对接第三方支付公司和数据公司等“一条龙”服务。据悉,最高时开发商同时有855个小贷App上线运营,数十人疑似因被套路贷催收自杀身亡。
根据合同法规定,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更何况手机App贷款中高额的“砍头息”。这些手机App研发时,难道没有法律对其作出约束吗?
“网络安全法对App开发者做了框架性的规定。”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力告诉记者,任何个人和组织发送的电子信息、提供的应用软件,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否则将面临警告、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也表示,2016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写明,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高仿App、福彩App横行
目前手机App的下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除了PC端扫描二维码下载外,普通用户最常用的还是通过苹果、应用宝等应用市场下载手机App,认为更可靠。但实际上,应用市场里上线的手机App问题也不少。
据新华社报道,济南市民韩先生下载了一款银行信用卡App,不久后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被贷款。前往银行营业点核实才发现,他下载的客户端实为高仿,并不是银行自己的App。在安智网、酷安网等应用市场中检索“北京公交”,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排名靠前的几款App,并不是由北京公交集团推出的官方软件。这些手机客户端,有些不具备正常的使用功能,却在使用之前要求获取用户各种信息,有些则包含大量广告。高仿公交App中,下载量最高的已达30.8万次。
“高仿App的出现,给用户和正版App都带来了消极影响。”张力说,对于用户而言,高仿App的开发者可以盗用、冒用用户姓名从事民事活动,给用户带来损失。也可以将窃取的用户照片,以营利为目的用于广告、商业展览、印刷挂历等,以此增加引流的可能性。
“报道中出现的银行卡被盗刷,可能就是这些App盗用了用户账号和密码的信息,从而窃取用户财产。”张力说,普遍来看,高仿App会利用平台技术,未经用户同意私自收集、使用、出售、转让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会因信息泄露而收到各种商业推销电话,生活安宁难以得到保障,隐私权也受到侵犯。
高仿App也冲击了官方App的发展。张力介绍,利用官方App名义从事违法活动,会让官方App商业信誉蒙受贬损,用户黏性降低;“当用户受到侵害时,高仿App开发者迅速逃匿,而因为高仿App与官方App难以区分,用户往往会对官方App提起诉讼,加重了官方App的诉累,增加了经营成本。”他补充说,高仿App也会分流客户,导致官方App经济效益下降。
吴沈括认为,高仿App通过各种渠道推广诱导用户下载,模仿或者假冒相关正版App的行为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高仿App对用户财产造成侵害,则可能涉嫌违反相关行政法律规范,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高仿App会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没有官方授权、擅自开发的福彩App上线,更是违法收割了不知情用户的大笔资金。2018年7月,苹果应用商店被爆出存在大量赌博和福彩App,有用户通过App购买福彩损失12万元。报道刊发后,苹果公司迅速进行整治,称将应用商店中超过2.5万款涉及假彩票、赌博等非法App进行了下架。
而我国《互联网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开展互联网销售福利彩票业务,需经财政部批准。据了解,截至目前,财政部尚未批准任何福利彩票机构开展利用互联网销售福利彩票业务。
规则的制定者与秩序的破坏者
手机App在应用市场上线管理,制度方面并非空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开发者)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不得制作、发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应用程序。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应用程序提供者履行管理责任,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合法信息内容,建立健全安全审核机制,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在多家应用市场对外可查的审核手机App上架协议中,几乎都要求,手机App仅可访问与其核心功能相关的数据,不能照搬热门App内容,与法律内容违背的App将不会被审批。苹果商店的协议中明确,游戏、赌博和彩票的管理难度大,只有全面核实了即将发布App的所有国家/地区的相关法律要求后,才能包含此功能。但显然,应用市场并没有做好这个事情。
既然是规则的制定者,应用市场为何又打破了这个秩序?这背后有哪些监管困境?记者致电多家应用市场,对方都表示涉及手机App监管方面的话题,不方便接受采访。
有业内人士猜测,监管失衡、问题App的出现,与App数量庞大、审核人手稀缺不无关系。追求流量和应用数据的光鲜,也是重要理由。“竞价排名”的牟利方式更让应用市场选择性地监管失明。
据悉,国内手机应用市场普遍提供软件免费下载,手机App“买位置”成为应用市场赚钱的好方式。一款App在应用市场中搜索靠前,可能缴纳了高昂的推广费。不同的应用市场价格不同,价格会随着应用商店量级、产品的不同有所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App排名靠前也需要下载量和评价数两项把关,一些第三方公司更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提供的“刷榜”服务,搅乱了市场正常的评价体系。
抓住监管的“牛鼻子”
从套路贷App研发团伙、催收人群被公安部挂牌督办打击,到工信部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App的严厉整治,手机App将迎来严管,但目前确实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不少专家也指出,手机App问题的治理,未必很难,关键还是要抓住“牛鼻子”。如果每款App在应用市场上架,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在审核端就能将不合法App扫地在外。用户举报渠道通畅,及时下架违规App,问题的解决就不是难事。问题在于,应用商店和PC端网页,对于不合格的App想不想管,愿不愿治。
对此,张力认为,现行法律更注重App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而忽略了应用市场在此过程中应履行的义务。法律应对提供软件下载服务的应用市场承担的责任进行细化,包括应用市场审核App的真实性、合法性的程度、范围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以此明确规定应用商店上架App的审核义务,指引应用商店的行为。
张力进一步指出,应用平台也应当核实App的身份,要求个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企业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联系方式等信息,防止App开发者实施侵权行为逃匿后,用户无法找到对应的诉讼主体,难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吴沈括也认为,从平台责任的角度来看,首当其冲的是平台的经营方对于进入到平台当中的各类App需要建立有效的主体资质审核机制,这是治理的关键一环。广大用户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此类App的主动识别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尽量不要在不明链接里输入个人信息,造成信息泄露。
“从行政执法以及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目前还处于治理协同相对薄弱的状态,尤其是对于违规违法的App下架处理的过程时间比较长,证明要求比较高,溯源查证打击力度相对不足。”吴沈括建议,除了公安、工信、市场监管、网信等监管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必不可少外,也需要在法律法规层面给予更多的规范支持,厘清各部门在管辖、取证、应急处置方面的具体职能权限。
此外,张力认为,政府应严格执法,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当事人予以惩罚。各部门之间应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时监控破坏网络正常运行的行为。“设立违法App黑名单并在政府官网和主要媒体上公示,加大对利用App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App依法运行。”
智慧检务|这个检察院把智慧检务做到了极致,每个脚步都被科技包围
在“检察 黑科技”的潮流中,很难想象有一家检察院,可以将各种神器灵活运用,做到极致,甚至每句话、每一个脚步,都被科技包围!
闪闪惹人爱的实体案管机器人“吴小甪”
让检察信访工作变得so easy 的“接访三神器”
带你取证带你飞的“无人机”
……
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在“智慧检务”上,有足够的实力高调炫技!
1
实体案管机器人
闪闪惹人爱的萌妹子“吴小甪”
最近,吴中检察的一个团宠在律师圈也开始红了起来。
苏州市人大代表陆费红律师一谈起它就赞不绝口:
“吴小甪”能帮我快速调卷,刻录电子卷宗,特别是我代理的省内其他市的案件,现在我只要在江苏检察门户网站上提出申请,都可以到这里,让这个小机器人帮我把电子卷宗刻录出来。
吴小甪?吴中的那个实体案管机器人?
明明小编最初认识它的时候,它是用于未成年人保护,负责法律咨询、引导互动的工作。就是下面这个萌萌哒的妹子
吴小甪
——吴中检察“案管机器人”
新一代“萌神”担当
没有穿上检察制服的吴小甪,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机器人;穿上定制“检察制服”的吴小甪,不仅能够解答你的问题,还可以在你等待业务办理的时候,让你了解到与检察职能相关的知识。
最近,吴小甪升级了一个新功能,除了能够提供法律咨询以外,它还能向律师提供智能服务。
升级新功能的吴小甪更加闪闪惹人爱了有木有!
2
智能接访“三神器”
检察信访开启easy模式
曾几何时,检察人员仅仅依靠“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手段开展信访工作,面对越级访、缠闹访、过激访等无序状况时,接访人员只想说一句:宝宝心里苦……
自从“接访三神器”出现……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接访事业了!
人脸识别系统
你造么?吴中检察的来访者,早就进入了“刷脸时代”。
系统储存了上访人员数据。上访人员通过门岗,人脸识别系统会自动识别来访人员,与数据库进行智能比对,让检察官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他在吴中区的上访情况。
苏检e访通
“苏检e访通”的研发可谓是信访工作的“及时雨”。
苏检e访通实现了全省三级院信访数据的互联互通,可以迅速判断上访人员是初访还是重访。如果是重访,特别是闹访,系统会及时预警(分为红黄蓝三种预警程度),让接访人员更有预见性、针对性。
双屏接访
利用双屏幕,上访人员可以实时查看笔录制作的过程。 这个使用以来,也得到了很多来访群众的认可。
3
政法大数据平台
身兼数职的“金刚钻”
要问检察官冷静客观淡定的气质来自哪里?
先甩给胖友们一张图
有了“政法大数据平台”这个身兼数职、面面俱到的金刚钻,司法工作实现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完全不在话下!
通过“政法大数据平台”,公安、检察的数据实现无缝对接,公安的电子卷宗通过政法平台可以一键导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能够很快完成受案。另外还实现了自动轮案,在保证形式公平的同时又加入了“不在位登记”、“轮空”、“补偿”等功能,更智能、更人性化地确保实质公平。
4
办案智能辅助系统
来自神秘搭档的“拯救”
有一个检察官朋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一抛出,大家纷纷开出了检察官“罪状”:
“加班太多没时间陪家人”
总“爽约”
逮着机会就普法之“普法狂魔”
玩“失踪”
……
总之就是见不到人影
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检察官心里还苦呢,案件多如海,怎么出去嗨?
直到有一日,一位神秘的搭档拯救他们于案山卷海中
办案智能辅助系统
由“机器人”根据设定的规则对电子卷宗进行全面阅卷,搜索归类、甄别判断出程序、证据、事实等方面存在的疑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由检察官进行审查办理,得出法律适用结论和审查意见,并自动生成相关法律文书,实现智能辅助办案。
因江苏省交通肇事案件发案量广大,交通肇事罪被首先选择进行研发:针对交通肇事案件,预设了1300多个比对点。左边是卷宗目录,右边是电子卷宗,而且能两份笔录同时比对。
在全面制定了交通肇事罪所涉及的程序、证据、事实、量刑建议等规则的前提下,按照全规则、全比对的原则,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比对结果,标记推送出疑点事项,检察官可通过证据回溯,看到原始证据材料。
若遇到系统无法识别需要人工审查的事项,则由系统提示推送人工审查。在对案件审查处理后,系统根据结论运用规则,自动生成了各类工作文书。目前系统查找问题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已经由最初的不到30%上升到现在的近90%。
5
执检小智
名副其实的“操盘手”
犯罪嫌疑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
罪犯未及时交付执行?
是否减刑,减刑幅度多少?
当上面的纠结的问题碰到“执检小智”,事情就easy了。 “执检小智”可是名副其实的“操盘手”(智能 规范 高效 服务=“执检小智”)▼
智能:综合案件信息,通过运算得出智能审查结论,供承办人参考。
规范:统一办案标准,确保办案质量。
高效:直接对接司法机关平台,做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一方录入多方利用”,免除承办人重复录入,切实缓解基层“案多人少”的矛盾。
服务:专门嵌入了与审查结论对应的法律法规,方便承办人随时学习、查阅。
6
电子卷宗Pad
“行走的卷宗”
“Pad在手,卷宗我有”说的就是这款神器!
检察官承办案件专用的电子卷宗,都在这个Pad里面,提审开庭时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调阅使用。
7
语音识别系统
解放你的双手
一场几个小时的审讯中,书记员需要一边听审,一边记录,一边核对,可谓是视觉、触觉、听觉高速运转,手速技能高如他们,也难免很疲惫。不小心还会跟不上节奏,记录不完整?有了这个神器,这些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
语音识别系统配置了智能语音输入法,语音可以立即转化为文字,准确率也特别高。据说,带有一定口音的普通话,系统都可以识别。
8
苏检掌上通
为移动办公插上“翅膀”
要说在大数据时代,你最离不开的是啥?必须手机啊!动动手指,分分钟拥有全世界!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天,手机能够给“移动办公”插上翅膀?
过去,电脑上到处都是便利贴,贴的都是出庭和案件到期的提示。如今的“苏检掌上通”,全面开启信息上传下达、公文处理、事务审批等事项“掌上运行”模式。手机会实时收到提醒预警信息,办案助手、文件传阅等等功能齐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9
远程庭审&远程提审
省时省力
据说检察官不是在提审,就是在提审的路上。
想想看,去看守所来回车程两个半小时,法院一个小时,一天可能还要来回好几趟……也是要在风中凌乱的节奏。
现在,我们全年2000多个刑事案件,有90%是远程提审解决的。其中,提起公诉的大概1200件案件,有45 %是通过远程庭审办完的,省下了很多路上的时间。
10
民行舆情监测平台
拓宽案件线索来源
我们梳理出了5大类200多个关键词,通过正义网,从网络、新闻媒体等层面摸排,监测抓取涉及吴中的公益诉讼线索,拓宽了案件线索的来源。目前,通过平台获取公益诉讼线索5件,已经立案1件。
11
无人机
环境取证“新家伙”
2016年7月,太湖西山垃圾案件发生后,尽管在现场拍摄了很多照片,但都无法体现事发现场的全貌。
为此,我们在2016年12月购买了无人机,并在今年3月太湖边西山镇国土行政公益案件中,使用了无人机航拍,获取了土地违法的全貌,确认了破坏范围和程度,并发出了检察建议,促使行政机关迅速整改到位。
无人机是解决公益诉讼“取证难”问题的利器,它具有拍摄面广、动态跟踪、全面客观等诸多优势,被广泛运用于配合案件地证据调查、现场查勘、污染源头跟踪等工作。成为检察官们提升办案效率的有效助手。
12
绩效考核软件
让司改落地见效的重要神器
如果说司法责任制是司法改革的牛鼻子,那么绩效考核则是司法责任制落地见效的关键。今年5月,吴中区检察院开始试运行绩效考核软件。
接下来,我们就从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三个问题给大家讲讲检察官专业的绩效考核软件长啥模样!
考什么?
软件实行百分制权重考核,办案数量、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办案效果这4个办案业务指标占70分,司法作风、司法技能、职业操守、其他履职4个综合业务指标占30分,根据案件类型、嫌疑人人数、卷宗数量、罪名这四个维度得出系数分,用四维公式计算得出办案数量分值。
怎么考?
软件引入了案件监督管理平台新生数据,让两大数据自动汇集,拼贴出检察官综合素质的“脸谱”。
如果大多数检察官认为考评结果不合理,可通过联席会议修正考评方案。检察官们从单纯的被考评对象,成为设计考评方案的主体,从而真正接受考核、信任考核。
如何用?
软件将所有考评要素量化,以事实评判、用数据说话。检察官登录软件,可以实时查看任一部门所有检察官的排名。
如果检察官对自己个人得分存有异议,可通过反查功能,查询每个案件、每个指标的具体得分过程来查错、纠错。
神器们登场完毕,此处掌声雷动!
未来,我们也会,给你更多的检察新可能!(江苏检察在线)
谋局科技创新 两院院士大会释放重要信号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谋局科技创新 两院院士大会释放重要信号
从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从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到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聚焦科技创新,发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军号”和“动员令”。
多位科技工作者和业内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此次大会勾勒了我国科技创新新蓝图,既体现了高瞻远瞩的科技战略布局,也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具体路径图和攻坚任务书。
谋篇定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察大势、谋全局。此次大会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演化趋势,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表示,大会为新发展阶段中国科技创新谋篇定调,既体现了高瞻远瞩的科技战略布局,也敲定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具体路径。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自立自强是底气、是科技发展的根本,高水平是既要具备引领性、创造性,又要具备市场价值、社会价值。这是对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全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大国科技的大格局。”朱岩说。
“大会彰显了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涵盖核心技术产业的成熟以及科研一体化建设的完善,是践行科技强国战略的必然道路,有助于我国在一些重要的创新领域掌握发展主动权。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技产业链,增强产业链的韧性。
“院士们要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和尖兵,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说。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认为,公共卫生安全领域要多做一些科技战略储备;我国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高校要作出更大贡献,在科研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学会、协会、研究会要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做更多工作,这是提升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
明确路径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此次大会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明确了具体攻坚路线图和任务书。
比如,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基础研究是创新策源的源头供给。”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以上海为例指出,近年来,上海基础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取得显著提升,但与国家要求和国际标杆创新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才队伍的活力需进一步激发,基础研究的动力需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开放协同的潜力需进一步挖掘。
在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方面,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院长翟金国表示,作为应用型研究院,要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战略牵引,企业要有主动作为的态度。“在化工领域,很多小的产品往往关系到非常重要的产业和领域,如光刻机的光刻胶。”他说,只有先做一个“小切口”,今后才有可能取得“大突破”。
激发活力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向深水区迈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这次大会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看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广度要显著拓宽,科技创新的深度要显著加深,科技创新的速度要显著加快,科技创新的精度要显著增强。同时要做好科普,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其中,关键是要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潜能。”
在深化院士制度改革方面,李晓红表示,一是进一步发挥院士队伍在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引领作用,激发创新活力。二是杜绝非学术因素影响,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三是避免院士头衔滥用,加强院士队伍管理。四是把好院士增选入口关,提升院士队伍质量。
“抓住科技体制改革,就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朱岩认为,要大力革除科研机构中的衙门作风、官僚作风、行政长官作风,真正实现科研项目的科学家负责制,做到真揭榜、真挂帅。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朱岩表示,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既需要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吸引各领域人才在中国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也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软环境,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管理体制等方面有所突破;还要培育全民族的创新文化,形成富饶的创新人才土壤。(记者 班娟娟 钟源)
来源:经济参考报
数说十年丨区域功能调整优化 新空间格局加快构建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新蓝图,北京市编制实施了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¹,提出建立“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北京城市发展新格局。2014年以来,“一核”“一主”“一副”“多点”“一区”5个区域²围绕功能定位,落实首都发展、减量集约、创新驱动和改善民生等要求,坚持疏解与提升统筹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核心区政务环境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全市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批复精神,编制实施《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核心区中央政务环境持续改善,人口密度下降,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中央政务环境改善。核心区致力于形成政务活动运行高效、环境优美和谐、配套优质完善、形象庄重典雅的中央政务环境。推动以中南海—长安街沿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提升,完成北大红楼周边、王府井片区、爱民街片区以及天桥片区等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一批“有里有面”的精品街巷。高品质建设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实现了边角地、畸零地、闲置地的播绿、植绿,让绿荫走近百姓生活。2021年核心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
人口密度降低。2021年核心区常住人口为181.2万人,其中东城区70.8万人,西城区110.4万人,分别比2014年减少20.4万人和20.8万人。核心区常住人口密度由2014年的2.41万人/平方公里下降到2021年的1.96万人/平方公里。
经济发展质量提升。2021年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1.2亿元,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21.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233.8亿元,占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4年的94.3%上升到2021年的95.7%。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加值合计占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的58.5%,较2014年上升9.4个百分点。核心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稳居全市前列。
二、中心城区聚焦发展定位,首都功能进一步增强
中心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在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主导地位巩固。中心城区依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科技、互联网等数字经济赋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领域特色突出。2021年中心城区拥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85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的84.8%;实现收入1.6万亿元,占全市收入的90.5%,较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新闻信息服务和内容创作生产领域收入占全市同领域收入的比重分别提升0.7个和1.7个百分点。
国际交往功能突出。中心城区聚焦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国际化资源优势突出,区域国际组织总部和代表机构数量占全市比重超过9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全市比重超过8成。进一步强化国际交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第四使馆区等项目工程。圆满完成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服务保障任务。吸引国际高端要素,提升首都国际化能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1年区域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0%以上,较2014年提高约4个百分点。
科技引领作用增强。中心城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区域和中关村科学城所在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研发投入看,中心城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由2014年的746.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667.8亿元,年均增长12.2%,占全市比重由58.9%提升至63.4%。从研发产出看,2021年区域发明专利拥有量35.8万件,是2014年的3.8倍,占全市比重为88.5%。数字经济集聚发展,2021年中心城区数字经济增加值为1.3万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83%。
三、副中心和平原新城有序承接功能疏解,发展步伐加快
副中心和平原新城积极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加快补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人口承载能力增强。2021年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常住人口合计为874.7万人,较2014年增加188万人,占全市比重由2014年的31.6%提升至40%。其中,副中心常住人口为184.3万人,较2014年增加47.8万人;平原新城常住人口为690.4万人,较2014年增加140.2万人。
建设投资规模扩大。2014年以来,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环球主题公园、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14年的42.2%提升至2021年45.6%。在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结构施工、东六环加宽(入地)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带动下,副中心连续两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
产业承接稳步推进。2021年,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合计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23.6%,较2014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59.9%提升至2021年的6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13.8%提升至2021年的15.2%。副中心聚焦“3 1”主导功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主导行业³增加值合计为36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2%,比2014年提高9.5个百分点。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区域延伸。随着产业、人口的转移承载,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教育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陆续建成使用。北京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高校新校区如期投用,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亦庄学校建成招生,2021年两个区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约70万人,比2014年增加17万人以上。
四、生态涵养区生态屏障功能增强,绿色发展取得成效
生态涵养区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为核心,强化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快构建绿色经济结构。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涵养区空气质量一直保持5个区域⁴中最优水平。2021年区域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1.3微克/立方米,较全市平均水平(33微克/立方米)低1.7微克/立方米。通过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工程,各区森林覆盖率均在48%以上,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前列。
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生态涵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有所提升,各区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打造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消费模式新样板。门头沟依托精品民宿“门头沟小院”,举办“喊你来串门”小院艺术节,通过小院音乐会、山间茶会、手工艺传习坊等活动丰富“民宿 ”内容;密云区通过“鱼王文化节”“密云·波尔多葡萄酒节”“农民丰收节”“冰雪嘉年华”等系列活动,促进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生态涵养区休闲农业园和乡村旅游收入分别为8.5亿元和11.5亿元,占全市比重为46%和81.5%。区域设施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2021年每公顷设施农业播种面积产值超过30万元,比2014年增加6万元以上。
2014年以来,北京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推动区域统筹发展,构建与首都功能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为实现首都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2]“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区,文中简称核心区,统计范围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一主”指中心城区,统计范围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一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文中简称副中心,统计范围为通州区;“多点”指平原新城,统计范围包括房山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和亦庄开发区;“一区”指生态涵养区,统计范围包括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和延庆区。
[3]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3 1”主导功能定位,主导行业统计范围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共6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
[4]指核心区、中心城区、副中心、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5个区域。
来源:北京统计
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留学生拜师非遗传承人,制作毛猴
●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超一万公里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发布视频号,欢迎关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来源: 北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