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双核浏览器(旗鱼浏览器电脑版v1.02发布:自由设置标签,便捷操控)
百度双核浏览器文章列表:
- 1、旗鱼浏览器电脑版v1.02发布:自由设置标签,便捷操控
- 2、谁是最强的内容收集中心?印象笔记 vs OneNote
- 3、苹果iPad款式太多了,究竟买哪种更适合学生上网课
- 4、百度腾讯双核驱动,小程序的黄金时代已来?
- 5、百度推出全新AI计算架构 结合飞桨优化计算能力
旗鱼浏览器电脑版v1.02发布:自由设置标签,便捷操控
旗鱼浏览器电脑版迎来1.02版更新,本次更新再次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大大强化了标签的功能操作,比如“右键关闭标签”,在设置中勾选好后,直接右键点击标签就可以关闭标签页,除了这个功能之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由的对标签进行各种设置,比如关闭最后一个标签时是否直接退出浏览器。同时,1.02版旗鱼浏览器还支持页面平滑滚动功能,还支持自定义缓存位置。
在接下来的版本中,我们会增加鼠标手势功能、开放旗鱼用户中心,可管理同步数据、增加填表、插件数据同步,敬请期待!
二、旗鱼浏览器更新历史
旗鱼浏览器 1.02 正式版 更新历史(2016年1月8日)
新增:功能 - 标签设置,可以随心所欲的操控标签
新增:设置 - 可自定义缓存位置
新增:设置 - 页面平滑滚动(默认开启)
新增:设置 - 关闭最后一个标签时是否退出程序
新增:设置 - 右键关闭标签
改进:界面 - 设置页面全新改造
改进:设置 - 隐藏书签栏后,打开新标签页时可设置是否显示书签栏
改进:功能 - 调整页面缩放比例,提供更多的缩放比例
修正:功能 - 部分用户遇到的书签丢失的问题
修正:书签 - 添加至百度首页、豆瓣不能用的问题
修正:九宫格 - 新标签打开时,搜索框按回车可能打开两个标签的问题
附Chrome 46内核版本历史:
高危
1、Blink(浏览器排版引擎)的Cross-origin bypass(跨域旁路)漏洞;
2、PDFium(PDF渲染引擎)的Use-after-free漏洞;
3、ServiceWorker的Use-after-free漏洞;
4、PDFium(PDF渲染引擎)的Bad-cast漏洞。
中等
1、LocalStorage(本地存储)的Information leakage(信息泄露)漏洞;
2、libANGLE的Improper error handling(不当的错误处理)漏洞;
3、FFMpeg(多媒体视频处理工具)的Memory corruption(内存损坏)漏洞。
低等
1、Chrome OS通过CSS字体的bypass(旁路)漏洞。
2、更新Adobe Flash Player版本到19.0.0.226.
二、旗鱼浏览器1.02简介:
旗鱼浏览器采用Blink内核(就是大家习惯说的Chrome内核),未来还将推出Edge/IE双核的“旗鱼浏览器轻便版”(基于闪游浏览器改造而来)。
1、极速最新内核:采用最新Chrome 46内核主版本(具体版本是46.0.2490.80),超极速上网;因为内核的原因,所以用户数据和Chrome完全兼容,包括Chrome插件也可以安装使用(测试期可以把插件拖拽进入 chrome://extensions/ 这个扩展管理界面);
2、完全绿色便携:建议安装或解压到非系统盘分区(即尽量不要装到C盘),User Data数据文件夹和程序在一个文件夹内,重装Windows系统也不丢任何使用数据、不需重装浏览器;当然,放到U盘里面或者移动硬盘里面也可以;
3、简约清爽界面:十足Win10范,简约不简单!界面重点趋向了Win10风,随后还有更多特色主题放开。
三、旗鱼浏览器的界面截图
旗鱼浏览器1.02新增设置
旗鱼浏览器琳琅满目的精选插件
四、下载旗鱼浏览器
旗鱼浏览器 官网: http://qiyu.ruanmei.com/
1、电脑版下载:
1.02正式版 32位 安装版下载(47MB) 、绿色便携版(61MB)
1.02正式版 64位 安装版下载(52MB)、绿色便携版(68MB)
完美支持64位、32位的Win10、Win8、Win7、XP等主流系统。
注1:便携版使用ZIP格式压缩,解压即可使用,数据文件全部在一起,建议安装到C盘以外的地方
注2:新手建议使用安装版,安装版也可以方便指定安装位置
2、APP下载
APP下载请点击上图或(自动识别设备)。
现已支持iPhone、安卓、Win10手机版、Windows Phone。
微信搜索“IT之家”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之家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谁是最强的内容收集中心?印象笔记 vs OneNote
写在前面
“网页剪辑”作为云笔记的“杀手级”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截取“网页”信息,让云笔记成为“信息中转站”。
而作为云笔记中的佼佼者,印象笔记(以下简称“印象”)的“剪辑”功能一直备受赞誉。甚至很多OneNote用户(以下简称“ON”)都会使用“印象”来进行剪辑(“一册君”也是其中的一员^_^)。
那么两款产品的剪辑效果到底存在怎样的差异呢?
本文将通过“浏览器兼容性”、“功能对比”以及“网页剪辑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结果,来让大家参考。
我们,实践出真知。
测试环境:win10;
云笔记版本:印象笔记6.18,OneNote2016;
其它:本文不涉及mac应用场景;
插件安装
前排提示:IE、opera较为小众、Safari作为mac特定浏览器,都不在此环节进行测试。
使用“网页剪辑”,需要在浏览器内安装相应的插件。
第一种下载途径是官方网站
“印象”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关键字“印象笔记网页剪辑”,第一条结果即可跳转至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直达:https://www.yinxiang.com/webclipper/install/
百度搜索印象笔记网页剪辑
“ON”搜索关键字为“onenote网页剪辑”,第一条结果可跳转至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直达:https://www.onenote.com/clipper
OneNote插件百度搜索结果.png
“ON”会根据我们的浏览器,自动提供对应的插件。例如,使用“火狐浏览器”打开插件下载地址,得到的结果如下图:
火狐浏览器打开OneNote官方插件下载地址
如果我们使用诸如“QQ浏览器”、“360急速浏览器”等国内的双核浏览器,来打开“ON”的插件下载页面的话,页面提供的插件版本是“chrome浏览器”。
而下载“chrome浏览器”的插件都要通过“谷歌应用商店”。所以,大家发现问题了吗?谷歌在国内是无法访问的!
那国内的双核浏览器如何使用“ON”剪辑插件呢?
这就引出了插件安装的第二种方法:
通过浏览器自带的应用商店
这种方法也预示着,不同浏览器对于两款插件的支持是存在差异的。
除“chrome”之外,其余常见浏览器的应用商店,都是可以在国内访问的。
Firefox【火狐】
火狐浏览器
随着国内厂家布局浏览器业务,火狐的存在感在国内越来越弱。
两款插件对于火狐的支持还算友好,均可在火狐自带应用商店进行下载。
说明:相对于Chrome,火狐浏览器在安装插件上较为方便。“一册君”在早年,因为chrome的功耗问题,而转用火狐。又因为火狐缺少一些必要插件,再次回到了chrome的怀抱。在“网页剪辑”测试中,“一册君”也会对它进行说明。
Edge
Edge浏览器
作为win10的默认浏览器,edge正在面临更换内核的窘境。
两款插件可以在win10应用商店,直接下载。
说明:在国内有众多的双核浏览器可供选择,即使换成Chromium内核,Edge的处境依然非常尴尬。在“网页剪辑”测试中,就不再对它进行说明了。
QQ浏览器
QQ浏览器
根据百度搜索,QQ浏览器在国内浏览器中,市场份额最高。
而两款插件都支持该浏览器,在“网页剪辑”测试中,该浏览器将作为主要测试工具。
百度浏览器市场份额数据
说明:因为没有“墙”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国内浏览器反而要比Chrome方便很多,非常适合中国用户使用。
其他
除上述三款浏览器外,“一册君”将其余浏览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汇总,得出下表:
插件支持浏览器总结
通过图表可以发现,国内浏览器对于“印象”的支持更加积极,而“ON”则逊色很多。
根据这些浏览器在官网上的介绍,采用“Chromium ”内核的“2345”、“搜狗”、“猎豹”都不支持“ON”,着实令人遗憾。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浏览器。
剪辑功能介绍
成功安装插件之后,就来对比一下两者在功能性上的差异。
印象笔记:提供了6种剪辑方式。下图使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了各种剪辑方式会影响的区域。
印象笔记截图
网页正文:此项会截取“红色半透明区域”的内容。
隐藏广告:此项会隐藏掉“黄色半透明区域”的内容,只截取剩余部分。从最终截取的内容上看,和“网页正文”的效果相同。但“隐藏广告”得到的结果会剔除一些文字样式。
整个页面:此项会截取“绿色方框内”的所有内容,即整个页面(包括广告)。截取内容可在笔记内进行编辑。
选中部分:此项会截取用户选择的内容(即“蓝色背景字体”)。
网址:将此页面的地址保存到笔记中。
屏幕截图:以图片的方式保存用户框选的内容,选择完成后,可对图片进行编辑。
onenote:提供了5种截取方式。
OneNote插件功能
整页:以图片的形式,截取整个网页。
区域:可多次截图,实现类似“长图文”的效果。
文章:效果等于“印象”的“网页正文”。
书签:效果等于“印象”的“网址”。
选中部分:“ON”想要保存所选内容,需要先在网页中选择内容,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到“将所选内容剪辑到OneNote中”。
将所选内容保存到OneNote中
总结:通过表格来区分两款插件提供的功能。
插件功能对比
剪辑效果对比
搞定了浏览器,搞懂了插件功能,现在来进行最终的剪辑效果测试。
整个测试有4个级别,分别为:
剪辑“可复制的图文混排网页”
剪辑“不可复制的图文混排网页”
剪辑“知乎问答页”
剪辑“百度文库”
关于测试浏览器
前文已经说明,主要测试平台为“QQ浏览器”。得出的结果同样适用于其它采用双内核的国产浏览器。
而chrome作为市场份额最多的浏览器,有必要特殊对待,同样加入测试。
最后,再加入火狐,来检验“不同内核的浏览器,剪辑效果是否存在差异”。
剪辑功能的选择问题
功能选择上,我们优先考虑那些剪辑后可编辑内容的方式。
最优先使用“正文剪辑”。
此方法无效时,“印象”采用“隐藏广告”或“截取选中内容”
“ON”采用“截取选中内容”。
规则和道道儿摆明白之后,游戏开始!
普通难度 - 可复制的图文混排网页
普通难度剪辑
难度说明:网页内容既包含动图、也包含文字,且网页内容可随意复制。
测试平台:今日头条。
备注:两款插件的剪辑速度与当前网络环境有关,而且剪辑之后还涉及到同步到云笔记这一环节。所以从gif动图上看,“印象”的剪辑可能会稍慢一些,但同步到云笔记上这一环节,它可能又会比“ON”快一些。所以在剪辑速度上,“一册君”不做任何评价。
普通难度 - 印象
“印象”剪辑效果:不仅保留了原始网页样式,还可以保存gif动图。
普通难度 - OneNote
“ON”剪辑效果:去除了大量网页样式,并使用自带样式进行替换,而且只能展示gif动图的第一帧。
进阶难度 - 不可复制的图文混排网页
进阶难度测试
难度说明:网页内容既包含动图、也包含文字,但内容不可随意复制。
测试平台:360doc,该网站需要登录才可以复制网页内容。
进阶难度测试结果 - 印象
“印象”剪辑效果:同上一测试环节相同,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进阶难度测试 - ON
“ON”剪辑效果:依然不支持gif动图。在此基本上,还暴漏了一个问题。很多图片都剪辑失败了。这是因为,“ON”只有在页面图片完全加载完毕的情况下,才能截取页面图片,请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而印象笔记为什么没有这个问题呢?“印象笔记”截取网页并上传到云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是根据页面大小来决定的。根据“一册君”的观察,它总是在这一环节慢"ON"一拍儿的原因,就在于它多了一步判定,判断“网页是否完全加载”。
噩梦难度 - 知乎问答页
难度说明:从“进阶”变为“噩梦”有点突然,因为终于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测试平台:知乎。
“印象”第一次测试:我们打开一篇问答,折叠第一个“回答”。
噩梦难度测试 - 印象 - 被折叠的答案
查看笔记中的结果:
噩梦难度测试 - 印象 - 测试被折叠的答案
请留意动图中的蓝色选框,这次截取正文,连侧栏也一并截取了。在使用“网页正文”使,剪辑范围划定的是整个页面,也预示着侧栏会被一并截取。
而红色选框中,就是被折叠的第一个答案。这证明被折叠的答案是无法截取的。
“印象”第二次测试:
噩梦难度测试 - 印象 - 第二次测试
注意红框,通过“ -”按钮,我们可以调节印象的截取范围,这意味着,印象可以截图整个页面中的答案。
“印象”第三次测试:使用“隐藏广告”。
噩梦难度 - 印象 - “隐藏广告”功能
使用“隐藏广告”的话,会消除知乎页面的所有字体样式,这样可以清除侧边栏,但同时也会失去排版。
“印象”第四次测试:截取“选中部分”。
噩梦难度 - 印象 - “选中部分”功能
在页面里选中一部分文字,通过“选中部分”功能,可以完美截取相关信息,包括动图。“一册君”认为,这是“印象”最完美的截取方案。
“印象”的多种方案可以很好的应对“知乎”,“ON”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ON”第一次测试:不折叠答案
噩梦难度测试 - ON - 不折叠答案
“一册君”没有折叠任何回答,而“ON”只截取到了前面两个答案。
“ON”第二次测试:折叠前两个答案。
噩梦难度测试 - ON - 折叠答案
最终的结果,仍然只能获取前面两个答案。
虽然可以通过“整页”功能或者“区域”功能,来截取全部页面,但得到的只是一张图片而已。
截取排名靠后的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所选内容”,对网页内已经选中的内容进行截取,图片一样可以被截取,动图无效。
噩梦难度测试 - ON - 选择截取
从这一环节来看,“印象”小胜“ON”。
地狱难度 - 百度文库
难度说明:百度文库中的内容是禁止复制的,而且VIP文档会隐藏部分内容。遗憾的是,两款插件都无法截取被隐藏的部分。所以,我们只对那些可以阅读全文,但需要“下载券”才能获取的文章进行截取。
测试平台:百度文库。
注意事项:截取时,一定要点击“阅读剩余页”。
百度文库,阅读剩余页按钮
“印象”第一次测试:截取正文
地狱难度测试 - 印象 - 第一次测试
再来看效果。
地狱难度测试 - 印象 - 第一次测试结果
“印象”终于栽了跟头,最后一页没有截取到。
同时请注意,“侧边栏”也被截取到了。
“印象”第二次测试:隐藏广告
地狱难度测试 - 印象 - 第二次测试
“隐藏广告”甚至连正文都无法检测到。
“印象”第三次测试:截取选中部分
地狱难度测试 - 印象 - 第三次测试
再来看效果。
地狱难度测试 - 印象 - 第三次测试结果
很遗憾,第一页没有截取到。从第三次测试可以发现,文档页数如果过多,就会遗漏第一页或最后一页。
应对的方法就是多次分批量截取。
所以,“印象”依然可以应对“百度文库”。
而“ON”的表现,就不太尽如人意了。
使用“文章”截取正文,获得的结果不仅版式混乱,而且只能截取第一页的内容。
地狱难度 - ON
而“截取选中内容”倒是可以获取全部文章,但是毫无版式可言,只能勉强使用。
地狱难度测试 - ON - 截取选中内容
显然,“印象”完胜。
最后,还要说明“chrome”和“火狐”的情况。
火狐的全部测试结果,都与QQ浏览器相同。
chrome在前三项测试中,结果与QQ浏览器相同。
而在“百度文库”的测试中,“印象”在截取文章时,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chrome测试印象
发现了吗?chrome中的“印象”插件,在截取“网页正文”时,是可以识别“侧边栏”的。
而截取的最终效果,也比“QQ浏览器”更加优秀。
截取效果对比
更加神奇的是,chrome在截取长文档时,从来不会遗漏掉第一页或最后一页,出现空白文档的情况。
这让“一册君”非常的惊讶!两款浏览器采用的内核相同,但最后的结果却出现了差别。
间接证明了“不同浏览器在截取相同网页时,会存在差异”这一点。
看来chrome的“世界第一”不是白来的。
经过四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大家应该明白两者差别在哪里了。
也应该学会了如何获取一些“特殊网站”的内容。
这一环节的最后,还想要说明一件事情。
在测试“知乎”时,“一册君”并没有将gif动图中,相关作者的微信公众号打码,这不是“一册笔记”的公众号,“一册笔记”也与他们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样做的目的,单纯是想让大家知道文章的出处。
“一册君”真诚的希望大家可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截取知乎的内容时,如果作者设置了“禁止转载”,请一定联系作者,征询意见,获得转载权。仅此而已。
彩蛋
没错,还有彩蛋 ^_^...
在PC端使用云笔记插件,截取微信公众号文章时,会出现乱码,同时还会影响文章中的图片。
解决方案是关注“印象”、“ON”对应的公众号,然后在手机微信中,通过它们的公众号转存喜欢的文章即可。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有道云笔记”与“为知笔记”。
云笔记保存公众号文章
另一个彩蛋
云笔记还可以保存微博,以“印象”为例。
印象笔记微博账号
在微博中关注“@我的印象笔记”,然后会收到一封私信,要求绑定“印象”账号。
成功绑定印象笔记账号
成功绑定之后,可以在发微博、转发微博、评论微博的时候,加上“@我的印象笔记”,此条微博就会自动同步到“印象”中了。
印象笔记同步微博效果
“ON”在很久以前支持过这个功能。而现在关注“ON”的微博后,不会收到私信,通知绑定微软账号。所以也就不再支持这个功能了。
“印象”再次胜出。
总结
是时候做个总结了。
浏览器兼容性上,“印象”被更多的厂家重视并支持,如“2345”、“搜狗”、“遨游”、“猎豹”。
功能性上,“印象”多了“隐藏广告”功能。
截取知乎网页答案,“印象”小胜。
截取百度文库内容,“印象”完胜。
“印象”在chrome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截取效果。也说明不同浏览器的截取效果存在微弱差异。
“印象”可转存微博。
结果,不言而喻。
碎碎念
2018年6月6日,印象笔记独立出Evernote。作为“北京印象笔记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意味着它在云笔记领域不容有失。
单单一个“网页剪辑”足见其功能性的强大。
而OneNote作为Office家族的一员,存在感稍显薄弱,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也实属不易。
“一册笔记”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对这两款产品进行更加详细的对比。届时,还会加入有道云笔记与为知笔记。
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以上。
如果你喜欢“一册笔记”,请记得分享,点赞和关注。
未完待续。。。
苹果iPad款式太多了,究竟买哪种更适合学生上网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都还不能开学,每天在家上网课成为了学生的日常。苹果iPad可以说是大部分学生上网课的好工具,无论是做笔记,查资料效率都远超手机。今天我们专门针对苹果的iPad来做对比分析,选择出最适合学生党的几款iPad,给出选购建议和注意事项。
01 几款苹果的对比 哪一款更适合你
iPad 2019
作为iPad分类中最常规一类,iPad 2019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合理的定价让很多人能够入手,体验到iPad生态的系统。对于预算不够充足的用户,它是非常合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2019年9月,iPad 2019上市主打教育类市场,它搭载了一块10.2英寸视网膜显示屏,分辨率2160x1620,性能方面配备3GB内存,搭载的A10处理器在目前依旧能够完美运行绝大多数应用,外加iPad OS的流畅性,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iPad 2019支持了Apple Pencil手写笔,对于学生党来说,记笔记、绘图等常用操作会变得更加方便。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iPad 2019仅有32GB和128GB可以选择,现在都2020年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32GB内存的确不够用,128GB版本显然更合适,且第三方平台价格在3000元左右。一句话,对于预算有限的学生党,这款iPad 2019在价格上有优势,适合入手,但是如果你的需求比较高,我们接着往下看。
iPad Air 3
2019年3月,苹果推出了新款iPad Air(第三代),它搭载一块10.5英寸视网膜显示屏,采用全贴合屏幕技术,分辨率为2224×1668,屏幕像素密度依旧是264ppi,最高亮度可达500尼特且屏幕支持原彩色显示。
新款iPad Air 3最大的亮点是搭载了苹果iPhone Xs Max上的同款A12处理器、支持第一代Apple Pencil手写笔和升级为蓝牙5.0技术,其他像Lightning接口和Touch ID指纹识别并没有改变。
对比iPad Pro系列,iPad Air 3是当下性价比很高的机器,它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没有120刷新率的iPad Pro。A12处理器性能强悍,特别在图形处理能力和功耗控制上,对比iPad 2019上的A10芯片要强得多,不仅可以畅玩主流3D游戏,应对日常学习、工作更是绰绰有余。至少在未来2~3年时间,你完全不用担心这款处理器的性能会落后。
iPad Air 3比iPad Pro售价低很多,对于预算相对充足且需求更高的用户,它显得更为划算。目前,iPad Air 3只有64GB和256GB可选,如果不下载大型游戏,上网课学习64GB足够使用,如果对存储需求高,预算充足,那256GB更值得选择。
iPad Pro 10.5英寸
10.5英寸的iPad Pro早在2017年就已经发布,但是屏幕、性能等方面一点都不落后。它搭载的A10X处理器,GPU性能强悍,即使放到现在也能和A12抗衡。当然,这还不是它最大的优点。其首次配备的120Hz刷新率屏幕,才是它的杀手锏,这也是苹果第一款搭载120Hz刷新率屏幕的iPad。
10.5英寸屏幕尺寸,采用了全贴合技术,2224x1668像素分辨率,支持原彩显示。120Hz刷新率无论是书写画画,还是日常浏览网页都有着非常流畅的体验,出色的性能让它成为当时的爆款,但是由于上市时间比较早了,目前官网早已不在售买,感兴趣的朋友只能从第三方平台挑选了。
iPad Pro 2018 11寸
2018年10月,苹果公司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iPad Pro 2018,包含11英寸版和12.9英寸版,在iPad Pro 2020没有问世之前,iPad Pro 2018堪称史上最强iPad,因为它在外观设计、屏幕和性能上全方位进行了升级。
iPad Pro 2018采用了全面屏设计,四面边框等宽,整机外形更加硬朗,因为采用全面屏设计,所以取消了Touch ID指纹识别而采用了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屏幕采用Liquid视网膜显示屏,支持P3广色域。后置1200万像素摄像头可拍摄4K视频,以及增强现实体验。
这里要特别指出它的性能,iPad Pro 2018搭载A12X仿生芯片,采用8核心架构设计,其单核性能相比前代提升了35%,多核性能提升高达90%。A12X处理器拥有100亿个晶体管,8核CPU 7核GPU,综合性能放现在也超过苹果A13芯片。
总之,如果这款iPad不仅轻松胜任学习工作任务,如果你所学专业对设计有较高要求,那它就是最佳的生产力工具之一。但iPad Pro 2020已经发布且价格更具诱惑力,这款产品自然就在官方下架了,考虑到淘宝/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还有部分商家低价在售,感兴趣的用户可以行动了。
iPad Pro 2020
最近,苹果又在线上推出了最新的iPad Pro 2020款,升级点主要集中在性能和摄像头两部分。首先,新款iPad Pro配备了A12Z仿生处理器,A12Z处理器其实在芯片层面和A12X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就是A12Z芯片开启了隐藏的第八个GPU核心,也就是拥有八核心CPU、八核心GPU,图形性能有所提升。
摄像头方面,新版iPad Pro前置700万像素镜头,后置1200 万广角主摄 10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激光雷达扫描仪,后者可以探测到5米范围内的物体。另外,新款iPad Pro搭载带触控板的妙控键盘,还新增了录音棚级别的麦克风。
售价方面,11英寸版本售价6299元起,12.9英寸版本售价7899元起,价格方面相比前代可以说加量不加价,但对于一般学生党而言,对比另外几款iPad价格还是比较高,如果只是拿来上网课,显然不是最佳选择(土豪随意),若有其他专业需求,配合官方配件,相信这款iPad可以给自己的工作学习带来不一样的提升。
02 选购建议和注意事项
上网课学习屏幕较小的mini系列合适么?
很多人会问iPad mini 5适合记笔记、上网课学习么?这里不太建议,毕竟iPad都有不同的定位,iPad mini 5虽然搭载强大的A12处理器,屏幕分辨率也达到2048x1536,价格也比较低,但7.9英寸的屏幕还是太“小”了。
在家上网课,记笔记,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会很累,因为iPad mini 5本身定位游戏娱乐,很多网友也都称它为地表最强游戏机。建议只能参考,iPad mini 5也支持Apple Pencil手写笔,听网课做笔记是有点小(对比一般手机,它的屏幕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个人就喜欢小屏幕,iPad mini 5也没问题,毕竟价格低、性能强、携带方便。
选择32GB和64GB是否够用?
对于预算不足的朋友,选择32GB和64GB是否够用,不建议选择32GB,作为过来人,被“内存不足”所支配的恐惧是记忆犹新,其实类比手机我们就可以了解,iPad并不是一次性产品,使用多年不是问题,最终决定你换不换机,存储不足会占大部分原因,小存储版本还是算了吧!64GB版作为入手的最低存储标准,用来学习还是足够用的。
如果购买的iPad存储空间较少,建议:
1、所有照片都储存在云端,自动同步到iCloud上,这里可以在相册中设置“优化iPad存储空间”,这样照片会以低分辨率版本储存在iPad上,可以节省很多空间。当然,巧妙运用其他像百度云网盘等软件也是可以的。
2、iPad OS的更新带来了外接硬盘支持,这让iPad可以连接外接硬盘和SD卡读卡器,U盘当然也可以。购买一个转接器或者带Lightning接口的U盘,就可以通过读取U盘来浏览文件,可以减少存储文件压力。
空间是可以省着用出来的,建议预算充足的朋友还是购买128GB以上版本,毕竟应用体积会随时间不断增大,更大存储空间可以保证设备流畅运行。其他方面,学生党选择普通WiFi版本就可以,蜂窝数据不仅价格更贵,非出差办公没有必要。
写在最后
一般情况下,学生党选择iPad 2019更划算,价格亲民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流畅使用2~3没有问题。如果自己有更高的专业需求,预算也很充足,那iPad Air 3和iPad Pro系列都可以选择。另外,学生党主要任务是学习,考虑到上网课、记笔记等,Apple Pencil可以说是学生党的必备产品,加上键盘,效率可以翻倍。
在渠道选择上,苹果官网货源充足,售后最可靠。其他第三方平台像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百亿补贴这些渠道,iPad保证正品都是没有问题的,价格方面也更划算。总之,iPad作为生产力工具,是学习的好工具,避免“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还要靠个人的自觉性了。
百度腾讯双核驱动,小程序的黄金时代已来?
随着《中国新说唱》的开播,一款名为爱说唱的百度智能小程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以其优秀的AI能力广受好评。这也意味着百度智能小程序以AI为优势差异化入局小程序市场。蓄势数年的小程序在迎来又一位重量级伙伴之际,是否能够引起移动端革命?本文将带您了解。
微信小程序和百度小程序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BAT三足鼎立,各自保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具体到小程序行业,看点则是百度智能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此次BT抢占小程序市场,势必会引起互联网领域的巨大反响。
上一次激烈的竞争是微视和抖音之争,但和此次的小程序之争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原因有二:
其一此次参与双方皆是互联网的龙头企业;
其二小程序的战略布局有可能引起一次巨大的变革,这远远不是小视频这种娱乐软件所能达到的。
无论是作为棋手的小程序平台拥有方,还是作为棋子的小程序开发商,其发展趋势都将会被这次变革所影响。如果没有赶上变革的风口,很有可能会陷入不利的境地,且变革来的往往比想象中的更加彻底,曾经在变革中倒下的大型企业数都数不清。
接下来我们以说唱百度智能小程和说唱王者微小程序为例,看看变革的主人公微信小程序以及百度智能小程序。
这里主要比较的是微信小程序和百度智能小程序平台的表现,而不是两款说唱软件的制作水准,因此以其共有的功能为比较对象,比较同一功能在不同平台上的表现。
上图为两款软件的截图,左边两张为微信小程序说唱王者,右边两张为百度智能小程序爱说唱。两者的操作几乎完全相同,即先录制后发布。
但百度爱说唱小程序有AI的加持,它的最终展示结果是加工后的语音,而说唱王者的最终展示结果则是本来录制的语音。
在这两款软件的比拼中,百度智能小程序更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毕竟说唱达人很少,百度智能小程序无疑降低了用户参与的门槛,能够让更多的用户从观众变为演员。
说唱类型小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将说唱的内容上传到平台后进行PK,其中用到了语音技术。语音技术是百度的主场,几年前百度就为百度大脑做过推荐,并邀请著名演员胡歌一同宣传,号称可以合成影像替演员演戏,可以合成语音模仿他人的声音等。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发现百度虽然发布较晚,但诚意满满,开放的AI接口对于研发能力不强的公司而言帮助很大,对于研发能力强的公司而言也能够省一笔开销。
互联网的发展演化
1. 小程序市场现状
实事求是讲,微信小程序受到的关注度依然要高于百度智能小程序。不过,百度入局小程序也不是心血来潮,在以下特点的助力下依然能够得到应有的市场份额。
百度智能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并不是完全同质化的产品,两者可以各自服务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有的小程序和社交匹配度高,有的小程序和搜索匹配度高,百度智能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的差异化很明显,两者完全可以共存;
百度重技术,能够提供的AI插件对于开发者很友好,这将大大简化开发的难度,说唱小程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AI的加持下,语音合成功能的开发会简单很多;
AI方向是很有潜力的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AI将会成为主流,虽然现在百度的AI接口只是优势,不是胜势,也难以打动所有的开发商。但随着AI的彻底普及,这项技术有可能成为百度的杀手锏,重新定义多个领域。长期来看,百度持有一张难以预测的牌,虽然不一定立即起效,但有可能在未来开辟一个风口。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距离微信小程序的发布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在这两年时间里微信小程序发展也不算顺风顺水。从最开始的万众瞩目到后来的逐渐被遗忘,再后来以跳一跳为主的小游戏为其续命,再后来趋于稳定。
对于它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相信小程序可以代替99%的应用,有的人则认为小程序现在很残缺,以微信为平台进行力推才达到如此程度是很失败的。
新事物的出现从来都是伴随着质疑的,且历史上也发生过马车跑在火车前放肆嘲笑火车的事件。小程序能够被百度首先提出,被腾讯首次普及,再让百度愿意重新入局,已经充分说明了其发展的潜力。
不管现在发展如何,在小程序发展史中,腾讯的成功落实以及百度的提出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2. 互联网生态演进
上图为百度智能小程序发布时的一张图片,很好的解释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时代的发展是必然的历史进程,即使有阻碍,大的方向也不会发生变换,无非就是多久实现的问题。
PC时代基本已经结束,现在不少产品的移动端流量已经全面赶超了PC端,各大厂商出于盈利的考虑,也将重点放到了移动端的开发。
就以游戏为例:各大厂商纷纷转型手游开发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硬件市场也是同样的情况,当下电脑的销售远没有手机的销售量大,人们在手机中的预算也要比电脑疯狂的多。苹果被称为肾8,但高级电脑没有被这么叫,毕竟个人投入到手机上的精力要远远多于电脑,也没有发生过割肾买电脑的事件。
很多在PC端火热时非常有影响力的公司,都因为移动端的到来而成为历史,当然,移动端也铸就了新的英雄。让我们想想PC端转型移动最著名的案例是哪家公司的产品?
应该就是微信,曾经有如果腾讯没有发明微信,有可能移动时代就会给公司的发展画上句号的说法。虽然很夸张,但也说明了及早转型的重要意义。
小程序经由百度提出,腾讯发展,已经成了成熟的产品。现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向上图中的第三步迈进,且已经迈进去了一只脚。历史总会以惊人的方式重现,相信在不久后的某一天,腾讯也许又会说如果当初没有发展小程序,有可能新移动时代就会给公司的发展画上句号。
虽然小程序现在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相比较于PC跨入移动时代而言,小程序已经完善的多了。PC时代跨入移动时代的时候,手机的机能还很差,但依然没有阻止互联网的变革。现在的小程序所谓的不足之处和之前移动手机的不足之处,比起来缺陷要小的多。小程序的流量问题,以后应该也会随着各种套餐的公布,而得到解决。
这里可以再大胆预测一下:小程序之后的时代,则是所有程序云运行的时代,那时候买任何设备只需要买一个屏幕就可以了,所有的计算,处理全部在云端进行,所购买的设备只是一个可以联网的屏幕。且该概念已经被某家游戏公司实现,可以玩云游戏,不过目前因为网络传输速度的问题广受差评。但5G迟早会到来,所以该设想不一定不能实现。
3. 小程序现状的成因
当然云时代还有很长的时间,让我们回到主题,小程序的发展既然是趋势,为何当下只有微信小程序和百度智能小程序两位真正的棋手。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小程序必然是得围绕超级APP的,当下饿了么,膜拜这一级别的互联网公司也需要依附BAT而存在,它们没有让其它程序围绕自己转的能力。在所有互联网公司里或许能够有资格成为棋手的仅有百度、阿里、腾讯三家,其它互联网公司大多归属于其中之一,自然成不了棋手。
而阿里之所以还在观望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定位造就的,阿里深耕于电商金融领域,虽然离钱很近,但离小程序确很远。微信可以通过社交玩转小游戏以及PK系列小程序,百度可以通过搜索占据工具类小程序。
阿里的定位确实有点尴尬,毕竟就算阿里真的开发了小程序也不好选分类,购物类小程序显得多此一举,社交,工具类显然天然就输百度腾讯一头。
除了棋手之外,值得关注的就是其它小一点的互联网公司了,随着互联网的成熟以及演化,中尾部厂商几乎无法获取流量,只好围绕超级APP而存在。目
前,腾讯已经吸引了很多的小程序入驻,百度发布仅两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稍微大一点的厂商都会除去APP之外同时登陆百度和微信平台。毕竟和天价的广告费以及新用户激励红包比起来,多开发一个小程序显然要实惠的多。
本来此处最有意思的问题是这些厂商会首先选择登陆哪家平台,是否会呈现分享型先腾讯,工具型先百度的做法。可惜百度和微信小程序发布的时间相隔达2年之久,大多数厂商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部署,所以厂商倾向也就永远无缘得知了。
4. 对用户有利的结果
作为普通用户而言,大公司的胜负与己无关。比较希望看到的结局是两者能够相互制衡,只有不断竞争,最终得益的才是用户。美团大战滴滴,司机和用户都有利益可图,微视大战抖音,两家公司都得想方设法玩出新的花样来讨好自己的用户,知名主播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谈到这里再补充一条经济学规律:自由竞争可以促进利人之举。作者在《换维思考|经济学原理在产品中的应用》中提到所有企业发布产品的目的都是利己的,不过利己的行为却产生了利人的事实。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该情况能够发生的前提条件是竞争,如果没有竞争利己之举可能成为损人之举。
例如:从利益角度考虑,手机厂商应该让手机质量更好吗?
如果是充分竞争,当然是,否则用户会流失,但如果只有一家手机厂商呢?
用户没有选择,这个时候厂商可以将手机的质量变差以减少使用寿命并增加销售量。
总结
当下的情况是微信小程序作为先来者已经基本完成布局,百度智能小程序入局虽然较晚,但作为概念的提出者提供多个接口以及开放的环境也是诚意满满。
得到了腾讯和百度双重认证的小程序,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势必会掀起改革的浪潮,虽然变革不是很剧烈,但这实际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突然的变革并不可怕,可怕的变化往往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容易让人无视,当后来发现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
希望BT双引擎能够让互联网局势平稳过度到下一个阶段,当然最后要说的是,小程序既不属于腾讯,也不属于百度,它将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的代表,在所有厂商的努力下构建出完美的生态。
#专栏作家#
马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产品设计以及用户体验,力求在技术一定的情况下将产品做到极致,充分发挥技术的潜能。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 ,基于 CC0 协议
百度推出全新AI计算架构 结合飞桨优化计算能力
7月3日下午,“Baidu Create 2019”百度 AI开发者大会百度大脑论坛如期举行。在上午主论坛中,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正式发布百度大脑5.0,实现了历史上最具跨越性升级,在算法突破、计算架构升级的基础上,实现AI算法、计算架构和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成为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
夺人眼球的“机械臂倒盖碗茶”、任性的“中英自由说”、智能语音芯片“百度鸿鹄”…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下拉近了AI科技和人之间的距离。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顶尖技术?百度大脑5.0何以称之为软硬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下午场满满“技术范儿”的百度大脑论坛一一揭晓。
语音、视觉、语言与知识 AI算法创新并驾齐驱
重磅升级后的百度大脑5.0打通了从基础层的深度学习技术到通用AI能力、应用技术方案,再到定制化模型,以及最终的部署和集成,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落地的全部流程,实现了AI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
一直引领行业创新的百度大脑语音技术此次亮出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远场语音交互芯片方面的成绩单。百度语音技术部高级总监高亮介绍,识别方面,百度提出流式多级的截断注意力模型SMLTA,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局部注意力建模超越整句的注意力模型,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在线语音大规模使用注意力模型。SMLTA在大幅提升识别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在输入法有效产品相对准确率提升15%,音箱有效产品相对准确率提升20%。合成方面,针对现阶段面临风格迁移、音色模拟和情感拟人的三大挑战,百度推出语音合成技术Meitron,可以将语音中的音色、风格、情感等要素映射到不同的子空间,在使用时,不同要素可以任意组合,灵活的控制合成语音的风格。同时降低语言合成门槛,仅需20句话就可以制作一个人的专属声音。
(百度语音技术部高级总监高亮)
对于落地应用正在端侧呈现出巨大需求,百度大脑语音团队研发出一款针对远场语音交互打造的芯片——百度鸿鹄芯片。鸿鹄芯片的设计,变革传统芯片设计方法,遵循“软件定义芯片”的全新设计思路。该芯片采用双核HiFi4架构,2.8M大内存,台积电40nm工艺,在此硬件规格上,100mw左右平均工作功耗,即可支持远场语音交互核心的阵列信号处理和语音唤醒能力。同时,按照车规级标准打造使鸿鹄芯片可满足极严格的需求,将为车载语音交互,以及智能家居等场景带来更大想象力。鸿鹄芯片流片的同时,即实现了量产。
百度视觉技术在2019年各大国际赛事中开启“开挂”模式,在前不久结束的CVPR上分别在视频理解、人脸活体、车辆REID等领域获得第一,上半年在NTRIE2019、ICME2019、ICDAR2019、DWAN2019等比赛中也屡屡夺冠。百度视觉技术部、增强现实技术部总监吴中勤介绍,5G时代,越来越多物理设备将连接到高可靠、低延时的网络空间,这将彻底改变人们与环境及设备的交互方式。本次全新发布视觉语义化平台2.0,正在推进视觉技术由“看清看懂”向“交互”进行升级。视觉语义化平台2.0在交互升级和软硬件结合两大方面实现突破。
(百度视觉技术部、增强现实技术部总监吴中勤)
交互升级包含一体化人机交互系统和大场景物理世界交互系统。简单而言,一体化人机交互系统是人与机器、虚拟环境的自然交互与融合,该系统适用于实现AR特效的直播、小视频、特效小程序等场景,已应用于百度多款视频App。大场景物理世界交互系统是将视觉定位与AR技术突破性结合,实现大范围的虚拟信息与物理世界的精准叠加,从而建立起AI时代全新的交互系统。目前,软硬件结合可以满足应用场景更高效的视觉计算,以及更低延时的体验,同时能保护数据隐私。百度视觉方面的软硬件结合主要聚焦于模型压缩平台PaddleSlim、多模态FaceID开发组件以及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AI相机三部分。FaceID覆盖设备量已超1200万台。
视觉语义化平台2.0更新了许多先进的感知技术,也让机器人技术实现新突破。百度三维视觉首席科学家杨睿刚介绍,机器人就是一个智能体,除了感知技术,智能体需要决策和动作相关的技术,实现从环境感知到主动感知。目前,百度研究的智能体技术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Apollo、工程机械和服务机器人三大方面。上午主论坛中引人关注的机械臂“茶博士”不仅能说会道,还完成了传统的长嘴壶倒茶工作,其背后依靠的正是服务机器人方案。基于百度3D视觉,机器人可以对茶杯的位置进行检测和追踪。通过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机械臂可以对工作空间进行碰撞检测,避开障碍物;实时规划运动后,可自动生成倒茶轨迹;随后,感知水流变化,实时调整倒茶位置。语音语义联动技术解析,更是让机器人像“人”一般,听得懂,说得好,做得准。
在语言和知识技术方面,百度大脑也公布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执行总监吴甜向介绍,百度设计并实现了知识增强的语义理解框架——ERNIE,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核心模型能力不断提升。目前,ERNIE累计学习了超10亿知识,全面刷新中文NLP任务的指标,在百度众多产品应用中提升效果。机器同传方面也有最新进展,在翻译过程中对语音识别结果进行纠错的联合词向量编码技术,可解决多轮翻译一致性和连贯性问题的语篇翻译模型等,结合先进的语音技术,百度大脑实现了高准确、低时延的机器同传技术。
知识,能帮助AI更深度地理解真实世界。在主论坛中,王海峰用近期热映的音乐纪录片《大河唱》,形象展示了融合百度知识图谱技术的视频语义理解能力。该技术通过对视频的多模态知识解析,在多元异构知识图谱上建立关联,并通过计算推理,建立对视频的深度语义理解。
此外,吴甜还正式发布行业知识图谱平台和智能创作平台2.0。行业知识图谱平台旨在满足各行各业构建和应用知识图谱来帮助推进智能化的需求,行业知识图谱平台基于领先的知识图谱核心技术,提供智能高效的知识生产流程、低成本启动和跨行业迁移的能力,帮助产业开发者定制行业知识图谱并应用。全新的智能创作平台集成了实时热点追踪、关联丰富素材,已经具有全面的创作辅助能力,可轻松解决传统内容创作面临的问题,全流程助力创作者,吴甜也预告了10月份将进行邀测的多模态自动创作功能。目前,百度已构建百度大脑·语言与知识技术开放平台,不仅有丰富的基础技术,还形成了包括智能创作平台在内的翻译开放平台、UNIT平台、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平台共四大应用级平台,为不同领域提供百度领先的语言与知识技术。
夯实基础实力 聚焦AI计算 挖掘数据价值
百度大脑5.0不仅包含算法层面创新,在算力方面也实现重大突破。近年来,算法对算力需求增长近300,000倍,而芯片的计算性能仅提升30倍,两者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百度副总裁侯震宇为现场观众分享了百度新一代AI计算架构。面对AI计算的挑战,需要能够从端到端来提供AI计算能力,这要求计算系统从旧有的对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对IO高峰值的追求,转变为满足AI训练功能方面IO密集、计算密集、通信密集的需求,和AI推理功能方面大吞吐和低延迟的需求。
侯震宇认为,面对即将到来的AI 5G时代,计算将无处不在。真正的计算会发生在设备(Device)、边缘(Edge)和云(Cloud)中,因而D-E-C场景将会是接下来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与此同时,包括芯片之间、系统之间、设备之间的互相连接,将帮助不同场景中的计算连接在一起,产生更大的计算力。
底层的芯片和上层的应用之间,还需要操作系统承接。王海峰认为,深度学习框架就是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百度自研的国内唯一功能完备的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就是中国自己的“AI操作系统”。主论坛中,正式宣布百度飞桨与华为麒麟芯片深度对接,全球领先的端侧AI芯片和深度学习平台,将联合为端侧AI提供最强劲算力、打造最好的深度学习运行效率。
对于飞桨,很多开发者都非常熟悉。现场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平台部总监马艳军详细介绍了飞桨的五大核心优势。在核心框架层面,飞桨同时支持动态图与静态图,兼顾了灵活性与效率;飞桨提供了70多个官方的、达到工业级应用效果的模型;飞桨支持大规模的分布式训练以及端到端的部署;对于中国开发者,飞桨提供系统的深度学习技术服务,有非常全面的中文支持。马艳军现场还表示,技术界“奥斯卡”,已成功举办15年的经典赛事“2019百度之星”即日起开始报名,其中百度之星的编程赛是飞桨核心框架开发的任务;百度之星开发赛,则是基于飞桨的目标检测任务。
(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平台部总监马艳军)
为了降低建模的成本,提高建模的效率,并降低对大数据的依赖,减少人工的干预,百度开发了AutoDL自动化建模技术。论坛上,百度大数据实验室主任浣军正式发布AutoDL 3.0,从设计、迁移和适配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并分享了多个实际案例,目前已通过飞桨正式开源。
(百度大数据实验室主任浣军)
源于产业实践的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同时亦正在反哺产业。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莹以交通领域为例,介绍百度地图基于飞桨提升了ETA的开发、调试的便捷性和训练效率,完成了天级别的百亿级数据训练;提升了ETA的部署和预测性能,支撑了天级别的百亿次调用。ETA是地图路线规划的主要特征,也是用户出行决策的主要参考因素。对于用户而言,飞桨赋能的百度地图ETA可以实现通行时间智能预估,在出行前便可提前预知路况,避开拥堵时段、了解拥堵时长、躲避拥堵路线,合理规划出行时间。
(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莹)
数据是AI时代的核心生产资料,当前大数据产业发展中面临数据资产安全性和数据价值发掘成本高两大问题。百度大数据部高级总监郭谢介绍,百度点石大数据技术开放平台作为国内第一家落地的大数据iPaaS平台,聚焦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两大问题。同时,点石具有三大核心特性,包含安全的数据融合加工环境、多层次开放的可定制组件,以及功能一体化的大数据开发平台,可以帮助开发者安全、高效地进行大数据价值的发掘。百度希望通过点石加速大数据的生态发展,帮助开发者深度发掘数据价值,点石成金。
(百度大数据部高级总监郭谢)
AI算法、计算架构和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的百度大脑5.0已成为软硬一体 AI大生产平台。百度大脑论坛下午近三个小时的分享,仅仅是百度大脑技术的“冰山一角”。除了顶级的技术,百度大脑仍将不断开放赋能,目前已经开放210余项领先的AI技术能力,平台的调用次数同比增长108%,定制化平台模型的数量都在飞速增长,平台上的开发者数量已经达到了130万。王海峰表示,“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百度研发顶尖的AI技术,也致力于开放顶尖的AI技术。百度大脑5.0,助力各行各业的产业开发者,加速产业智能化。(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