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出人头地最初称赞的是哪位大文豪(这5个硬气的品质,让韩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从祀孔庙成为圣贤)

导读出人头地最初称赞的是哪位大文豪文章列表:1、这5个硬气的品质,让韩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从祀孔庙成为圣贤2、纪晓岚清代第一才子,中国的大文豪之一3、开国上将之首萧克:曾获茅

出人头地最初称赞的是哪位大文豪文章列表:

出人头地最初称赞的是哪位大文豪(这5个硬气的品质,让韩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从祀孔庙成为圣贤)

这5个硬气的品质,让韩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从祀孔庙成为圣贤

提到韩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我们中学课本里,不乏他撰写的古文与诗词,比较熟悉的就是《师说》以及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那为什么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对他有个精准的评价: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文公祠

所谓:“文起八代之衰”,意思是东汉一直到隋代,六百多年的时间里,所有的文章都赶不上韩愈,是一代文宗。“道济天下之溺”,韩愈在唐代举起了复兴孔孟之道的大旗,用孔孟之道来复兴大唐,消除安史之乱后的沉溺之气。“忠犯人主之怒”,他为了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劝谏皇帝,不惜得罪皇帝。“勇夺三军之帅”,就连文人最缺乏的武功和英勇之气,韩愈都具备。

再加上他掀起的古文运动,主张去掉骈文的华丽修饰,用散文的形式来更注重文字的表达功能。

所以,在明代人编修《唐宋八大家文钞》将他推崇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倘若我们回到韩愈到生活的时代,会发现,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还和他的性格有关:他无疑那个时代的硬汉。

首先,这个人命硬。

韩愈的先祖,是汉初的诸侯王,韩王信(注意,不是韩信)。从他开始,一直到韩愈的父亲,韩仲卿都是在朝为官。

韩愈排行第三,父亲是秘书郎,也就相当于国家级图书馆馆长。

按理说韩愈的生活应当较为宽裕。

可是就在他三岁的那年父亲,就去世了,而母亲也早在他出生后不久也撒手人寰。

于是他就由大哥韩会抚养长大。

韩会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以“文学才望”得到的赏识,成为了皇帝身边的起居舍人,是记录皇帝所发的命令的文官,虽然只是个从六品的中下层官员,但是和皇帝朝夕相处,另外第一时间知道国家的一手消息,这个职位自然就成了文官中的香饽饽。

可就在韩愈11岁那年,哥哥在受到当时宰相元载的牵连,被贬谪到广东做刺史。不久遍病逝于任上。

韩愈先跟着大嫂回到原籍安葬哥哥,却也无法常驻,只能随嫂子避居江南,韩愈这一时期便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

但是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让韩愈失去对生活信心。反而让他在磨砺中成长,他打小就知道自己是一个孤儿,想要出人头地,必须刻苦读书,不需要别人激励。

他天分极高,在7岁时候,就开始读书,尤其对孔孟、司马迁、扬雄等人的著作十分感兴趣。加上在此之前,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哥哥指导,他自然信心满满,“壮志起于心中”。

可是,命运并没有像他想的那么顺利。

韩愈画像

这时候,韩愈的第二硬:性子硬,把他从打击中拉扯出来。

在他十九岁开始,开始参加科考,然而一连三次名落孙山,而十几年之后,韩愈才有资格入朝为官。

为什么这位未来的文坛领袖,在接连受到重创, 难道这之中有什么猫腻吗?

其实,实事求是地讲,并没有什么猫腻,韩愈这么有才华的人之所以仕途之路如此坎坷是有几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唐朝的进士要求的文风和韩愈擅长的文风不一致。

韩愈的以古文也就是散文擅长,但是唐朝进士考试硬性要求是骈文。

第二点原因是:唐朝的进士特别难考。

在唐朝科举,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叫“明经”,另一种就是“进士”。

明经的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或者是关于经文的问答。所以死记硬背,就很容易能够考取;

而进士主要考的命题创作的诗、赋,需要考生充分发挥思想才能考中。

加上唐朝录取的进士特别少,不到300年期间,才录取了4000多个进士,而同是三百年左右的宋朝,却录取了4万多名进士。

所以,在唐朝科举中,流传着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说,你在考中明经的人里面,30岁都算老的了,而考中进士的人50岁都算年轻的。

甚至在唐朝时候,还有一个滑稽的榜单叫“五老榜”。唐昭宗时期,有天因为平定了内乱,皇帝心情不错,说:“这次咱们放宽一点进士的名额吧。”

于是就录取了五位年龄比较大的考生。其中两位已经到了七十岁,另外几位也年过六十。

然而,韩愈在25岁第四次就考取了进士,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当然,韩愈能考上进士,除了才华和坚持不懈以外,还跟运气有关。

在韩愈考上进士的那一年的副考官是梁肃,他的主要责任是向主考官推荐他觉得好的文章,这个人是韩愈哥哥的至交好友,这个因素十分重要,再加上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个倡导者之一,与韩愈的风格和观念都十分一致。

另外主考官陆贽,这个人可是见过大世面的,担任过德宗时期的宰相。他虽然擅长、喜好骈文,可是他十分务实,更注重考试的文章中,是否有真知灼见。

一个人的才华固然重要,然而给予对于一个人也很重要,但是在机遇背后,隐藏的更是对命运的抗争和对梦想的坚持。

在这次科举中,一共录取了二十三人,里面都是有名的大人物,被后世称为“龙虎榜”。

然而,韩愈的仕途并没有顺畅。

这就和唐朝入朝为官难的第三点原因有关: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具备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这场考试被称为"博学宏词科",如果没有通过铨选,得通过当权派的保举,才能入朝为官。否则只能到地方节度使去做幕僚。

但是,第一次考试,韩愈就失败了。他的硬脾气也开始上演。

韩愈给当时的主考官写了一封信,里面大致讲了三点内容:

第一,这个考试不公平,肯定有人情的作用。在考试当天,有很多浮夸的人说,自己得到了报告,谁谁谁考中了,可是一天下来有九种不同的结果。另外当时有三个大家公认的人一定能考中,可是结果下来名不符其实的也在其中;第二,我之没有考中,是因为没有去走关系。从我来到长安开始,就从来没有拜访过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没去送礼走后门。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我这个人的存在,怎么可能能考中呢?但是,如果需要我拉着脸,卑躬屈膝地去给名门望住送礼。对不起,我拉不下这个脸,我要坚守我信仰的“孔孟之道”,宁愿听天由命也不厚颜无耻地去“自我推荐”;第三,但是我不泄气,我觉得我自己还有希望,虽然我已经穷困潦倒,没有住处了,但是我的雄心壮志还在:“斯道未丧,天命不欺,岂遂殆哉,岂遂困哉?”老天爷还没瞎眼呢,他看着我的努力,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呢,我难道会一直艰苦下去吗?

然而,在接下来两次考试中,韩愈又失败了。在此期间,韩愈曾三次给宰相上书,但均未得到回复。

于是他只能到达幕府,去担任地方官员。

在他两入幕府期间,担任观察推官,指导李翱、张籍等年轻才俊的文章。同事极力地推广宣传他的古文思想。

在五年后,他终于在第四次"博学宏词科"中及第。

在这个时间的前后,他表现出了他性格的第三硬:学识硬。

在幕府的时间,韩愈除了担任观察推官,其余的事件就是帮助地方节度使干一些杂活。

韩愈在此期间借用《杂说·四》也就是马说来隐喻自己的遭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他通过了"博学宏词科"后,担任了国子监四门博士。

这一年,他遇见了一个叫李蟠的孩子,十七岁能,不受当时世俗流行骈文的影响向韩愈学习古文。于是韩愈写了一篇《师说》送给他,里面有了脍炙人口的教育名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提出了老师不一定要强于弟子的观点,顿时韩愈名声大噪,一方面他鼓舞了更多青年才俊,另外也得罪了不少等级分明的顽固派,让他本来就不顺畅的仕途,更加难做。

韩愈《师说》

果然,在之后一年,韩愈升任监察御史后,第一次被当权派排挤出长安。

表面上看他被贬,是因为关中地区大旱,而京兆尹却封锁消息,韩愈在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疏反映实情,反遭谗害。

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

此后,韩愈的仕途就像做过山车一样,屡升屡降。因为各种事情和政治斗争不断地被贬官,再复官。

但是他复兴古文以及在奖励后学上进这两点上,态度始终不变。

在他第二次复任国子博士后的一年,韩愈认为自己才高学深,却屡遭贬谪,遍创作了另外一篇千古名篇《进学解》用以自我比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宰相看后,很同情韩愈,并认为他很有史学方面的才识,便让他修撰当时皇帝老爹,唐顺宗的实录。

唐宪宗看后甚为满意,便提拔韩愈为中书舍人,类似于皇帝的总理。

韩愈的硬气与坚持,让他攀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巅峰。

韩愈第四硬:胆子硬。

在韩愈正在仕途上飞黄腾达时,唐朝迎来了一件大事,每三十一年迎奉一次佛骨(佛陀的指骨舍利)的传统活动。

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以祈求国泰明安、五谷丰登,另外也祈求自己长生不老。

然而韩愈觉得十分不妥,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里面主要讲了以下几个内容:

一、说迎佛骨可以长生不老,纯属瞎扯,不信佛的都活得长久。你看,汉代以前,佛教没有传入中国时候,黄帝在位100年、 尧在位98年、舜和大禹都活过了百岁;二、信佛的都活得不长。汉代佛教传入了中国后,既没有一个长寿的国家,也没有一个长寿的皇帝,你看汉明帝才在位十八年,最尊崇佛教的梁武帝下场也很惨,被活活饿死;三、你身为代表会让老百姓不务正业,天天效仿您,丢弃了原有的工作和本分。

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群臣极力反对,但皇帝依然十分愤怒。后来,那些厌恶韩愈的人们都觉得给韩愈加的罪太重了,纷纷为韩愈说清。

皇帝这才将他贬到潮州做刺史。韩愈在被贬潮州的路上,心灰意冷,要知道这是当时最偏远的地区之一,很多人被贬,都是到任不久就病死了,或者是死在了被贬的路上。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当时韩愈写了一封千古闻名的送别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其实宪宗是安史之乱后难得的好皇帝,重用贤才、励精图治、重振大唐的威望。

等韩愈到达潮州向皇帝上表谢恩后,皇帝跟大臣说:“韩愈这个人,很爱护我,我能不知道吗?但是说事归说事,我只是遵照我们大唐的习俗,他干嘛咒我短命呢?”

在一年后的冬天,韩愈得以重新回到长安。

韩愈第五硬:武功硬。

我们对韩愈的刻板印象,你不就是个文人吗?有啥武功。

其实不然,前面提到过苏轼就称韩愈,“勇夺三军之帅”。

在韩愈谏迎佛骨之前,就显现出了军事才能。

当时韩愈随宰相裴度征战淮西,韩愈曾建议裴度派精兵千人从小路进入蔡州,必能擒拿吴元济。裴度没有采纳,后来,李愬雪夜入蔡州(也是中学课本的文章),果然活捉吴元济。

李愬雪夜入蔡州

三军谋略之士,无不为韩愈惋惜。

五年后,韩愈出使镇州。但是镇州正经历叛乱,百官都认为此行韩愈必死。

后来皇帝也后悔,让他到边境后,先观察形势,再决定要不要入境。

韩愈的硬脾气又上来了,说:

“皇帝命我暂停入境,这是出于对我的爱;但是,我更应该不畏死去执行君命,这是我身为臣子的责任。”于是毅然只身前往。

到达营帐后,叛变成功自请为节度使的王庭凑,让手下士兵张弓拔剑地迎接韩愈,想把这个书生吓到。

韩愈呵斥王庭凑对待朝廷使者无礼。

王庭凑装摸做样地辩解道:

“之所以这么无礼,都是这些将士自己决定的,而不是我的本意。”

韩愈继续呵斥:

“皇上认为你有将帅的才能,所以任命你为节度使,却想不到你竟指挥不动这些士卒!”

之后韩愈继续义正言辞:

“你们之前的老大,开始叛乱,后来归顺朝廷了,加官进爵。而一直不归降的安禄山等人,他们子孙还有活着做官的吗?只要你们好好干,朝廷一定会厚待你们。”

经过韩愈的几番教育,王庭凑将士佩服至极,在完成韩愈嘱托后,便和韩愈一起饮宴。

一场叛乱的风险,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纵观韩愈的一生,刚正不阿,很少违背自己的理想行事,一硬到底。

这样的硬气和坚持,让他从贫寒的孤儿,成长朝廷的高官,当然也让他的仕途十分波折。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硬气,让他的教育观念、思想文化以及他宣扬的古文运动,得以被历史铭记。为他赢得了生前身后的盛名。

公元824年,韩愈病逝于长安的家中,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两百多年后,北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终成一代圣贤。

纪晓岚清代第一才子,中国的大文豪之一

纪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份,是中国的大文豪之一,文采超过他的人屈指可数。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二十一岁中秀才,三十一岁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著作《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又因其北京虎坊桥寓所有一巨大太湖石,故又称孤石老人。纪晓岚二十四岁时,考中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三十一岁中进士。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勤奋好学。博古通今。他襟怀夷旷,机智诙谐,常常出语惊人,妙趣横生,盛名当世,很得乾隆的赏识。1772年纪晓岚受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此项工作先后历时十九年,终于总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在总纂该书过程中,他还用了八年时间,为该书所括的一万余部书籍,精心撰写了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除此之外,还有《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

总之,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1]

3

生平经历

编辑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晓岚,北迁已十四世。有据可考,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丁父忧。服阕,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 《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三千四百六十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分经、史、子、集四部。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 《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重大贡献。

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接着升为左都御史。 《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他六十岁以后,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纪晓岚卒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官员,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2]

4

主要成就

编辑

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 《如是我闻》四卷, 《槐西杂志》四卷, 《姑妄听之》四卷, 《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纪文达公遗集》 ,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下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

书法造诣

清初书法,由于康熙、乾隆等人的倡导,书法大多受赵孟頫、董其昌的影响,他的书法书写流利、圆融,显得雍容华贵,书法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苍劲多姿,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编撰贡献

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收正式入库书3 461种;存目书6 819种,93 500余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纂修,初稿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因《总目》卷帙浩繁,翻检不便,又删节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进献之书有105种,入存目者41种。藏书钤有“春帆校正”、“心与古人会”、“校书天禄”、“河间纪昀”、“瀛海纪氏阅微草堂藏书之印”等。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诗文》等。[3]

文学著作

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 《姑妄听之》 自序),加之治学刻苦,博闻强记,故贯彻儒籍,旁通百家。其学术,“主要在辨汉宋儒学之是非,析文流派之正伪”(纪维九《纪晓岚》 ),主持风会,为世所宗,实处于当时文坛领袖地位。纪晓岚为文,风格主张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乖于风教。看得出,他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除开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但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又兼人已言之,己不欲言,故其卒后,只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本书内容丰富,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无不涉及,知识性很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饶有兴味。内容上不仅有宣传因果报应等深刻的一面,而且在不少篇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穿了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人民的勤劳智慧予以赞美,对当时社会上习以为常的许多不情之论,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所以其可以说是一部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当时每脱一稿,即在社会上广为传抄,同曹雪芹之《红楼梦》、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鲁迅先生对纪晓岚笔记小说的艺术风格,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 《中国小说史略》)。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另外,二十岁以前,在京治考证之学,遍读史籍,举其扼要,尚著有《史通削繁》多卷,为学者掌握和熟悉中国史典提供了方便。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十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5

人物评价

编辑

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故门下士甚众,在士林影响颇大。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纂官、职官表总裁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人称一时之大手笔,实非过誉之辞。纪晓岚晚年,曾自作挽联云:“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堪称其毕生之真实写照。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但其学识之渊博,主要还是力学不倦的结果。他三十岁以前,致力于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

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首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纪晓岚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位文化巨人。[4]

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5]

6

家庭成员

编辑

自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

高祖纪坤(1570—1642),庠生,屡试不第,有诗名,著有诗集《花王阁剩稿》。

曾祖父纪钰(1632—1716),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才学曾受皇帝褒奖。

祖父纪天申(1665—1732),监生,做过县丞。

父亲纪容舒(1685—1764),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至纪容舒,纪氏家道衰而复兴,更加重视读书,遗训尚有“贫莫断书香”一语。[6]

据史书记载,纪晓岚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纪晓岚的夫人姓马,马夫人直到纪晓岚七十二岁那年才去世。他有一房妾名为文鸾,是他从小青梅竹马的朋友。郭彩符是纪的侍姬之一,沈明玕是纪的另一侍姬。[7]

7

轶事典故

编辑

一灯谜联难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节前夕,乾隆帝让每位大臣都糊一盏灯,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让大家一同欣赏,共度元宵佳节。

到了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乾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走动,就好像是在灯海里神游。他们每到一盏灯前,或赏诗,或猜谜,或对句,不时发出一阵阵酣畅的笑声。

文武大臣众星捧月般地陪着乾隆帝来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只见上面挂着一副灯谜对联,上写: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满朝文武看了这副灯谜对联,立刻收敛了笑容,皱起眉头,他们都被难住了。

既爱对句又喜猜谜的乾隆帝,这时也没了辙。君臣一起,搜肠刮肚,绞尽了脑汁,但猜来猜去,还是不知所云。最后,只得让纪晓岚自己揭开谜底。

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二巧对贺寿联

话说,乾隆帝在位五十年时,为了庆祝大清当时的繁荣富强,更为了庆祝自己在位五十年,乾隆皇帝遍请全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到北京赴宴。乾隆皇帝非常高兴,遍问谁是最年长者,其中一位称自己141岁,皇帝大喜。

因为,大清国从l644年入关至此,正好是141年,此人正好见证了大清的这一历史,皇帝大喜,便招纪晓岚与己对一联:

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为60岁,重逢为120,再加上3×7=21,正好是141);

纪晓岚思考片刻,即对出下联: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为70岁,双庆为140,多一度即再加一也,正好是141)。

此联对得如此之工整,纪晓岚真可谓天下第一才子也。[8]

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成诵,强记不忘,有小神童美誉。其师石先生甚爱之,只因功课对他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砖头把洞堵上,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不务正业,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见砖上对联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为,便在旁边续对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续联大为恼火,手持教鞭责问纪晓岚,为何辱骂先生?纪晓岚不慌不忙答辨说:

“我是按先生的上联续对的下联。请看,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是不是样对,请先生指教。”

石先生无言对答,指袖而去。不几天纪昀去见石先生,石先生怒气未消,面沉似水,稳坐太师椅,不迎不送。纪晓岚又出了怪招,从先生屋走而复返,又请教“阄” 字的念法和写法。石先生并无介意,等纪昀走后才醒过味来。原来“阄”即“门内龟”,是骂自己不出门送客的,但又不好加责,暗骂:

“竖生,歪才也!”

有一天,纪昀与同伴数人在街道玩球,适太守大人官轿经过,他们的球偏巧投入轿内,一时间衙役厉声呵斥,众玩童惊逃四散,唯纪昀挺身拦轿索球。太守喜其胆识过人,且憨态可掬,未加怪罪,并和颜悦色问其姓氏年龄,故意试一试他的才华说:“我有一联,若能续对下联,就把球还给你。”纪晓岚点头同意。太守的一联说:

“童子六七人,惟汝狡。”

纪晓岚随口对道:

“太守两千石,独公……”最后一字迟迟不说。太守讶然问道:“何以不说末字?”“太守大人如果把球还给我,就是。独公廉,假如不还……”“不还怎样?”“那便是……独公贪啦!”太守见他聪明伶俐,对答如流,将来必能出人头地,就把球还给了他。

8

河间才子入翰林

编辑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十五日,纪晓岚出生于直隶河间府(今献县)崔尔庄(现行政规划为河北省沧县)。关于他的出生,长久以来就流传着种种神奇的传说。据朱为之写的墓志铭说,在他出生的前夕,“水中夜夜有光怪”,并有一道火光闪入其出生地对云楼,后遂被人们认为他是“灵物化身”。于是“昀”就被作为了他的名字。“昀”即日光的意思,晓岚是他的字。

这奇异的出生显然是后人编造的传说,但是,纪昀自幼就具有一种特异功能倒是事实。他本人69岁时在《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中自述:“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阍,十岁后遂全无睹。或半夜睡醒,偶然能见,片刻则如故。十六七岁以至今,则一两年或一见,如电光石火,弹指即过。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垂老之言,大概不会虚妄吧。

纪晓岚从小就有“神童”之称。关于他少年时非凡的才华,民间有很多故事流传。据说,纪晓岚一日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正好太守经过,不巧球误扔进太守的官轿。别的孩子早四处逃散,他居然上前拦轿索球。太守见他憨态可掬,于是说:“我有一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就归我。”纪昀同意了。太守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纪昀不加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太守问他“何以不说出末一字?”他回答说:“太守若将球还我,就是‘廉’字;若不还,便是‘贪’了。”太守不禁大笑,自然把球还他了。

天资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学习更是纪晓岚成为“一代通儒”的基本要素。纪昀从小就深受父亲影响,也受到家人严格督促。当然,他自己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加上他自己的聪颖禀赋,其学问与日俱增。

雍正十二年,纪晓岚随父入京,受业于著名画家董邦达门下。董邦达是清代皇家画院中继王原祁之后的一代宗匠。名师自然出高徒。

乾隆五年(1740),纪昀返乡应童子试。乾隆十二年应乡试,其文章写得词采富丽,才气飞扬,引人入胜。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阿克敦和刘统勋。两人不禁为之拍案称绝,被擢为乡试第一。十九年三月中进士,会试列第22名,殿试中名列二甲第四名。同年进入翰林院,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此后他先后担任山西、顺天乡试的主考官,并曾视学福建。纪昀在奔忙于学官和侍奉皇帝期间,每每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多有酬唱应答,妙语佳对,不仅赢得广泛赞誉,而且也颇得乾隆帝嘉奖。

纪晓岚入主翰林后,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尽情发挥。有一年乾隆帝东巡泰山,纪昀随驾。至东岳弥高岩前,乾隆帝突然想起《论语》里的“仰之弥高”之句,欣然集成一幅颇难应对的上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弥上也。”纪晓岚不假思索地念出了下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对得自然工巧,无懈可击。

9

宦途生涯多烟云

编辑

乾隆十九年(1754年)至三十三年(1768年),是纪昀在翰林院春风得意、酣酒高歌的日子。这时与他交游的朋友中有王鸣盛、钱大昕、朱筠、卢文?、王昶等。乾隆二十年,纪昀在北京歙县会馆拜见了戴震。两人一见如故,并折节与交。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两淮盐政卢见曾因有营私贪污行为而被革职查办。纪昀则因为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这件事《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更为生动有趣:当时纪昀得知消息,想预先通知卢家。但又怕引火烧身,不敢轻易传话、写信。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一点食盐和茶叶封在一个空信封里,里外未写一字,星夜送往卢家。卢见曾从中终于悟出其中的隐语:“盐案亏空查封”。后经刘统勋等人的严密侦缉,纪昀终于败露,同年十月,被遣戍乌鲁木齐赎罪。

在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奉召回到京城之前,纪昀在新疆呆了两年多。在这两年多时间中,其大儿子纪汝佶病亡,爱妾郭彩符在纪昀东归不久也撒手人寰。在这段日子里,纪晓岚对人生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体会到了君主的无常、官场的险恶与世态的炎凉。一种人生的空幻感与弥漫感伤的情绪时时萦绕于心际。在这期间,他曾为自己的一块砚台赋诗:“枯砚无嫌似铁顽,相随曾出玉门关。龙沙万里交游少,只尔多情共往还。”他还曾为一幅《八仙对弈图》题诗,图上,韩湘子、何仙姑对局,五仙旁观,铁拐李酣然大睡。纪昀端详过后,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信笔写道:

“十八年来阅宦途,此心久似水中凫。如何才踏青明路,又看仙人对弈图。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哪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重返翰林院,使纪晓岚的思想为仕与隐的抉择产生过激烈的斗争。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更加清醒,对胜衰荣枯之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其争强好胜,还不如酣然“痴不省”而来得快活。

但是,纪昀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过那种“水中凫”的生活,火热的经世情怀终于战胜了退隐的念头。纪昀生活后期,备受恩宠。他三迁御史,三入礼部,两次执掌兵符,最后竟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纪昀不仅居高位,享盛名,而且执学术牛耳,为士林所宗仰。洪亮吉就称他“当代无人可并论”,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文宗。虽然如此,他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年轻时一度才华横溢、血气方刚的他,至此,日感疲惫,再“无复著书之志,唯时作杂记,聊以消闲”,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所以当《阅微草堂笔记》脱稿时,他不无抱憾地吟咏道:“平生心力坐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拟著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

嘉庆十年(1805)二月十四日,一代鸿儒纪晓岚去世,终年82岁。嘉庆帝曾亲自前往祭奠,并追谥文达。

10

立身之道与交友

编辑

交友甚广

纪晓岚在清代官场上驰骋近半个世纪,又多次担任乡试、会试的主考官,另外他还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是乾嘉时期公认的文坛领袖。他官位虽大,但为人通达,礼贤下士,人情味很浓,所以交友甚广,其友朋知己、门生故吏不计其数。从其作品或一些文献里可以查证,当时许多著名汉学家、文人学士都和他有密切的交谊,诸如戴震、王昶、卢文弨、王鸣盛、钱大昕、余集、邵晋涵、孙星衍、王念孙、段玉裁、朱皀、朱筠、阮元、蒋士铨、洪亮吉、黄仲则、罗聘、刘墉等,乾嘉汉学风尚的形成,纪晓岚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纪晓岚与戴震

乾隆二十年夏,纪昀初识戴震。当时戴震是来京避难的。两人情深意笃。纪昀还曾出资将戴震的《考工记图》付梓,并为之作序。戴震后来几次到京师都住在纪昀家。乾隆三十八年,戴震还因纪昀的推荐进入四库馆。戴震去世后,纪昀曾深情赋诗,说是“披肝露胆两无疑”的朋友。戴震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等扼杀人性的尖锐抨击,这在纪晓岚纂修的《阅微草堂笔记》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也都有相当深刻的反映。

纪晓岚与陆青

晚年的纪晓岚多次述及他和陆青来的结交经过。陆青来曾官至湖南巡抚、户部郎中。治学倡导经世致用。他与纪晓岚少年时代同受业于董邦达,是非常要好的同学。纪晓岚说,他小的时候常喜欢戏侮陆青来,但青来并不为忤,称纪晓岚的喜怒变化是真性情的表现。为此,纪昀颇有知己之感。

纪晓岚与董元度

纪晓岚的同窗好友还有一个董元度。董元度,字寄庐,号曲江,山东平原人。乾隆十七年进士。二人相识于乾隆十三年,交谊甚笃,有多首酬唱诗传世。董氏性情洒脱,不喜欢受人约束。入翰林作官后,仍常乞假外游。后仕途不顺,穷困而死,所以其诗多清婉而感伤。纪昀《戏赠曲江》诗中曾说他“疏狂全未减,落拓久无聊”,并称:“爱尔如兄弟,结交三载余。每怜同寂寞,相与惜居诸。”《阅微草堂笔记》也多次表示对董元度所禀持的“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处世态度推崇备至。

纪晓岚与刘墉

纪昀和刘墉更有着不解之缘。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正是纪昀的乡试主考官。对刘统勋的知遇之恩,纪晓岚一直是感激零涕、念念不忘的。而后来纪昀被发配的案件,又恰是刘统勋负责。还有更巧的,举荐纪昀担任四库馆总纂官的,也是这位刘大人。刘墉,字崇石,号石庵,刘统勋长子。刘墉在民间是个颇具知名度的人物,家喻户晓的《刘公案》就是表彰他的。刘墉比纪昀年长4岁,都是一代才子。相传刘墉当年参加殿试时曾有上乘表现。乾隆皇帝让其以自身驼背为题赋诗,他不无自嘲兼揶揄地写道:“背驼负乾坤,腹内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跃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报皇恩。以貌取人者,岂是圣贤人!”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唯刘墉、纪昀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始终不曾依附。他们一个善文,一个工书,却都有收藏砚台的癖好。有时相互赠送,也常为一个心爱之物而互相攘夺,但彼此都恬不为意,并以之为笑谈。

纪晓岚与和珅

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 同时,纪晓岚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自己远不如和珅。而纪晓岚本身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也就是说,纪晓岚与和珅不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两个人也是当时清朝最重要的两个支柱,乾隆最仰仗的两个大臣,如果真的斗的不可开交,那就不可能有康乾盛世了。

纪晓岚与其他

纪昀交游的名单当然远不止这些,还有像钱大昕、卢文弨、王杰、王鸣盛、朱皀、朱筠、王昶、洪亮吉等人,这些都是一代著名大师,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文化脊梁。正是这么一批人,为盛世学术文化思潮的形成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纪晓岚与老太监

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酒席的赌约

清朝名士纪晓岚,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走在街上,看见前面有一家小店,店里的老板娘正忙着。纪晓岚就和他的朋友打赌,“我会一句话让老板娘笑,再一句话让老板娘闹。”

朋友们不相信,决定以一桌酒席为赌。只见纪晓岚走向小店,向店门前的看门狗鞠了一躬,叫道“爹!”,老板娘“噗”地一声乐了。纪晓岚转过身又冲老板娘叫了一声“娘!”。顿时,老板娘勃然大怒,直骂纪晓岚。

于是,纪晓岚赢得了一桌酒席。

题联讽庸医

相传,有一个庸医,医道拙劣,常出事故,曾把纪晓岚耽误了好几次,纪晓岚对他十分不满。这医生偏偏再三来请求纪晓岚的“墨宝”,其用意当然是相借纪晓岚的名望地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纪晓岚一时却不过情面,只好替他写了一块匾额:“明远堂”。医生看这字面很漂亮,就高高兴兴而去。旁人不解纪晓岚题这三字究竟什么用意,他解释说:“经书上不是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和‘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的句子吗?象这样的医生,只好说他‘不行’。”听的人为之哑然。于是又问他:“假如这医生再来纠缠不休,定要配幅对联,你打算怎样?”

纪晓岚回答说,早已想好了两幅对联,一幅五言的,是把孟浩然一首五言律诗里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变换两个字,成为:“不明财主弃,多故病人疏”(上联中的“不明”是指医道不高明,“财主”就是借求医的病家,下联中的“故”字解释为“事故”);另一幅七言对联,上联是用杜甫《兵车行》诗里的现成句子:“新鬼烦冤旧鬼哭,”下联是用李商隐《马嵬》诗里的现成句子:“他生未卜此生休。”

想来这两幅对联后来是不会写出去的,但就其对仗而言,就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而且引人发笑。

巧言释褒贬

纪晓岚常在皇帝面前揭和珅的短儿,弄得和珅好不尴尬。乾隆也是有意偏袒和珅,总是找个机会捉弄纪晓岚。一天,乾隆在批阅奏章时,忽然发现一件参劾纪晓岚的奏折。奏折上说,纪晓岚宽于治民之说是有意收买人心,博取虚名,不如和珅严刑峻法,敛财富以利国家,堪称治世能臣。乾隆看罢,眼前一亮,心想,待我逗一逗纪晓岚,看他如何分解?

次日早朝,议罢政事散朝时皇帝把纪晓岚与和珅这对儿逗口冤家留下。他先对纪晓岚说:“纪爱卿,你天天说和珅如何*诈,如何贪婪,群臣如何愤恨,敢怒而不敢言,还说天下皆曰可杀,可是你看看这个奏折,有人称和珅是治世之能臣,而你纪晓岚只不过是好图虚名罢了。”

纪晓岚接过奏折,用眼一溜就放在龙书案上,和珅连忙抓到手里,一边看,一边得意洋洋。“纪晓岚,你还有什么话说”乾隆故意敲山震虎。

和珅在一旁奸笑:“皇上,其实臣也没有奏折上说的那么好,只不过为皇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而已。至于纪晓岚嘛,嘻嘻,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也不至于罪大恶极。我看皇上就开恩留下他这条小命,料他一条小泥鳅也翻不了大船,把他削职为民也就算了。”

纪晓岚微微一笑:“启禀皇上,臣有话要说。”

“说吧!”乾隆把脸一黑。

“臣虽下愚,亦知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有人奏称和大人为能臣,并诋毁臣下,不足为怪。譬如春雨如油,农夫喜其润泽,而行旅之人则恶其道路泥泞;月光皎洁,佳人悦其舒朗,而盗贼则恶其光亮。上天尚且不能尽如人意,何况臣乎?至于和大人之能,臣亦明了其中道理。大粪臭污,其质倒可肥田;乌龟丑陋,皮肉却能延寿。”

和珅听了,自然气得咬牙跺脚,指着纪晓岚的鼻子:“你,你,你——”乾隆哈哈大笑,心中暗想,这个纪晓岚,言语虽然尖刻。释辩倒也得体,举例妥帖,终是机智敏捷,于是赶紧圆场:“两位爱卿,不要闹了,你俩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朕需要你,也需要他,一个也不能少,望你们能携起手来,共保大清江山。”

明玕的慨叹

沈氏,字明玕,自幼神思朗彻,这位立志“不为田家妇、宁当贵家媵”的姑苏女子,如愿做了纪晓岚的一个小妾。她的芳名明美如玉,在纪晓岚的一妻三妾中,也大概是顶有才气的。可惜,三十岁的她竟过早地受到阎君的召见,给纪晓岚留下了“可是香魂月下归”的伤感。明玕的名字远远不及她留下的一个曾难倒纪大学士的联语响亮。

那是一个暑日,她用一种很薄的类似于纱布的夏布糊窗,阳光透过横竖相间的窗棂,自然让每个棂格里都很亮堂,她偶得一句:“夏布糊窗,个个孔明诸格亮。”句中,巧妙地镶嵌三国人物诸葛亮字孔明,切“葛”与“格”又为谐音,明白如话,自然有趣,可谓妙手偶得,精巧之致,难怪联坛不倒翁纪晓岚为之却步。

自康熙至乾隆,是整个清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乾隆在位六十年,不仅治国有方,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说乾隆一生既日理万机,又风流倜傥。纪晓岚能在清朝众多才子里面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只有在那样的年代,有了那样的皇帝,才能造就出纪晓岚这样的人物。

乾隆一生多次去江南巡游。乾隆下江南的真正意义除实地考察一些民情外,更主要的便是游山玩水。因此在扈从官员中,少不了纪晓岚、刘墉、袁枚等文人雅士们开心凑趣,开心解闷,而每次下江南都能给后世留下一些可资谈笑的风流佳话。说话这年,乾隆皇帝在宫里住得烦闷,又想出来走走,决定再次下江南,随行人员中依旧有纪晓岚、袁枚、和珅等人。出得紫禁城,抛却宫中的繁杂事务,立刻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畅。不多时间即到了通州。乾隆打起轿帘一看,通州道路宽畅,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立刻来了兴致,召纪晓岚至轿前说:“纪爱卿,通州乃京门首驿,一派繁华,你可知江苏也有一通州,也是交通要道,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纪晓岚一听,知道乾隆无意中出了一个上联,要自己对下联。刚出京,可千万不能扫了皇帝的雅性。可这个上联说的巧,下联很难对。纪晓岚往路左右一瞅,看到有好多当铺,便有了主意,说:“万岁,你瞧这路东西两侧,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一听,说:“纪爱卿果然名不虚传,此联对得即景生辞,自然天成”。随后君臣一行弃马登舟,沿着京杭运河兴致勃勃地继续南行。

来至沧州地界,远远看到运河东岸有一寺院,飞檐斗拱,亭台楼阁,气派宏大。乾隆说:“纪爱卿,到了你老家沧州了,这是什么寺院如此恢弘?”

纪晓岚马上回答:“启禀万岁!此乃沧州名刹的水月寺。”

乾隆说:“水月寺,好啊!纪爱卿,我有一联,你何不对来?”

纪晓岚说:“请皇上赐联!”

乾隆吟道:“水月寺鱼游兔走。”这个上联看似平常无奇,实则构思巧妙,水中有鱼,月中有兔,月映水中,兔伴鱼动。又是本地风光,现成之景。

纪晓岚听后,略加思索,便说:“山海关虎跃龙飞。”山海关对水月寺,虎跃龙飞对鱼游兔走,而且山中有虎,海中有龙,山海关本身又依山傍海,上下呼应,自然贴切,乾隆听后拍手称妙。

君臣一行过了长江,大自然也换了个天地,一改江北辽阔粗犷的面貌,处处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乾隆不住称好。

这时江南大才子袁枚上前说:“万岁,我们南方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称是。

纪晓岚上前说:“袁大人,你们南方虽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但我们北方有一天一地一圣人。”

乾隆听后说:“纪爱卿真是厉害,连开玩笑也不让过。”说完三人哈哈大笑,继续前行。

到了杭州,已是黄昏时分,君臣一行下榻行宫。

第二天一早,畅游西湖。西湖的早晨别有一番景致:四周袅袅的炊烟,湖面上一层薄雾,水中的红鲤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远处有一艄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划着小船,唱着渔歌,悠哉游哉,自得其乐。见此情景,乾隆兴致大增,问到:“众位爱卿,谁能就眼前景象用十个‘一’字做一首诗?”话音落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无人答话。

乾隆说:“论文才,有‘南袁北纪’之说,袁爱卿先说说看。”只见袁枚搜肠刮肚,一脸的木讷,说:“万岁,微臣愚钝,一时想不起来。”

乾隆说:“那纪爱卿呢?”

其实纪晓岚早就想好了,只是一路上出尽了风头,这次不愿占先罢了。听到皇上钦点,才轻轻吟道:“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吟罢,大家一数不多不少,正好十个“一”字,乾隆赞叹到:“论才华还是纪爱卿胜大家一筹啊!”

到了湖心,但见红莲映日,绿叶接天。船儿轻轻划过,一只青蛙从水中跳到一个荷叶上。

这时一直闷闷不乐的和珅诡秘一笑,心想纪晓岚一路上算是风光够了,这次我也要在皇上面前露一手,捉弄捉弄他。于是指着刚刚跳起的青蛙对纪晓岚说:“出水蛤蟆穿绿袄。”纪晓岚时任侍郎,着绿色官服,和珅此句是把纪晓岚比作蛤蟆加以戏弄。

纪晓岚听后,立刻面带微笑地说:“和大人,落汤螃蟹罩红袍啊!”和珅当时为尚书,着红色官服。纪晓岚回敬的这一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和珅比作横行霸道的螃蟹,暗含讥讽。众人听后都忍俊不禁,大笑不止,弄得和珅面红耳赤。

君臣等人一唱众和,妙语连珠,气氛高涨,时不时地传出一阵笑声。不觉已到傍晚,艳红的晚霞照在湖上,波光鳞鳞,树影倒立,给美丽的西湖增加了一层诱人的光环。

突然,一只白鹤长啸一声飘然飞过。乾隆本来兴犹未尽,见此情景,脸上更是流光溢彩,起身道:“纪爱卿,朕要你以此鹤为题,做诗一首助兴。”

纪晓岚哪敢怠慢,上前吟到:“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玉为衣。”

刚吟到这儿,乾隆灵机一动,指着远去的黑点说:“纪爱卿,你说错了,那鹤明明是黑色的。”

纪晓岚微微一笑,接着吟到:“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砚池。”

乾隆和众大臣一听,都为纪晓岚的灵活机智赞叹不已。

后来,乾隆游钱塘江边之六合塔时,又出一联:“宝塔六七层,四面东西南北。”纪晓岚以“宪书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对之,再次博得了乾隆的欢心.。

巧解老头子

一年盛夏,纪晓岚和几位同僚一起,在书馆里校阅书稿。

纪晓岚是个近视眼,因为身体肥胖,经不起炎热酷暑,于是就脱掉了上衣,赤着上身,把辫子也盘到了头顶上。

不巧,这时,乾隆皇帝慢慢走进馆来。当纪晓岚发觉时,已经来不及穿衣服了,于是他赶紧把脖子一缩,钻到了书桌底下。其实,乾隆早就看见纪晓岚的动作了,但他装作不知,就在馆里故意与其他官员闲聊,迟迟没有离去的意思。纪晓岚在桌子下面大汗淋漓,纪晓岚实在是熬不住了,就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没?”他的话音刚落,抬头一看,乾隆皇帝就坐在他面前。许多人觉得好笑,但乾隆不觉得好笑。

乾隆大怒道:“纪晓岚,你好无礼。为何叫朕老头子,如果你解释得当,朕就放过你。”所有官员都为纪晓岚捏了把汗。

纪晓岚真不愧是铁齿铜牙,他从容的回答道:“皇上万寿无疆,难道不叫‘老’吗?您至高无上,难道不叫‘头’吗?天地是皇上的父母,难道不是‘子’吗?连起来不就是‘老头子’吗?”

乾隆听了,立即转怒为喜,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奖赏了他。

11

治学为人“近人情”

编辑

纪昀为人宽厚,学识渊博,是乾嘉时期官方学术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曾这样评论纪昀:“于书无所不通”。但他广博的学问与其通达的为人是相辅相成的。他治学为人皆讲求宽容,表现了一代通儒的博大胸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就说他“其处世贵宽,论人欲恕,故于宋儒之苛察特有违言。……且于不情之论,世间习而不察者,亦每设疑难,揭其拘迂。”

其《阅微草堂笔记》便每每以是否通情达理作为评论的标准。《如是我闻》(四)里便说:“圣人通幽明之礼,故能以人情知鬼神之情也;不近人情,又乌知《礼》意哉!”

纪昀论文有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坚持“务取持平”的批评原则,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诗文作品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在他看来,“人生境遇不同,寄托务异,心灵浚发,其变无穷”(《瀛奎律髓刊误序》),所以,其是非得失,不可简单处理。他能比较公允地评价李清、钱谦益等人,对于文学史上各种流派也能够比较客观地加以评价。比如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纪昀就把他们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认真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另外,纪昀身为汉学大家,却没有一点门户之见。他最反对文人结社,而强调学术独立。他在《耳溪诗集序》中就曾说:“余天性孤峭,雅不喜文社诗坛互相标榜。第念文章之患,莫大乎门户。……朋党之见,君子病焉。”纪昀对出自性灵的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都是充分肯定的。作为乾隆年间的一名封建正统文人,纪晓岚对文学创作的要求自然也是“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他也说“诗本性情”,但他所说的性情与别人有所不同,他强调的是植根于人之本性基础上的“本天而动”的“至性至情”。“诗之分葩竞艳,要皆发乎情思,抒乎性灵”(《冰瓯诗草序》)。他反对充满理气的文章,同时也反对不近人情的道学。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他就曾大力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和无情。

12

夙兴夜寐四库馆

编辑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在清高宗亲自主持下广泛展开。经刘统勋举荐,纪昀和陆锡熊出任总纂官。在纂修《四库全书》期间,纪昀曾得到过乾隆帝的许多赏赐,但也遇到很多麻烦。一次,乾隆帝发现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中“有引李清、钱谦益诸说未经删削者”,而这部书当初是纪昀亲自校理的。于是龙颜大怒,专谕诘责纪昀:“何以并未删去?”令其速“删改换篇”,并“自行赔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库全书》复校完成,后发现大量讹误,乾隆帝又“令纪昀、陆锡熊两人一体分赔”。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六日,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缮告成。纪昀为此专门写了《钦定四库全书告成恭进表》,后收入《四库全书》卷首。全文条分缕析,词采飞扬,富丽精湛,被称为“集中第一篇大文字”。第二部《四库全书》完成于次年十一月,第三部完成于四十八年十一月,第四部完成于四十九年十一月。这即是内四阁《四库全书》。这四部全书当时分藏于大内(紫金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避暑山庄(承德)文津阁及盛京(沈阳)故宫文溯阁。历史战火把文源阁的那一部化为了灰烬,其他三部现分别见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南三阁《四库全书》后分藏于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和杭州圣因寺之文澜阁。同样由于历史战火的原因,扬州、镇江的那两部皆付之一炬,现仅杭州的那部尚残缺不全地存于浙江省图书馆。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纪昀又殚十年之力,编纂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当时各纂修官每校阅一种书籍,便要撰写一篇提要,最后由纪昀、陆锡熊笔削考校、再三润饰。陆锡熊死得较早,主要工作是纪昀完成的。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视为纪昀学术文化思想的代表性文献。当时的大学者朱?在《纪晓岚墓志铭》中就说:“公馆书局,笔削考核,一手删定为《全书总目》”(《知足斋文集》卷六);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亦云:“公一生精力,萃于《提要》一书”;张维屏《听松庐文钞》亦称:“文达一生精力,具见于《四库全书提要》,又何必更著书!”

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对保存和整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功不可没。全书共收录各种书籍达3503种,79337卷,存目达6783种。其中有380多种佚书是经过众多学者长期搜集失而复得的珍品。还有不少书籍,经过艰苦的考订而恢复了原貌。郦道元的《水经注》,便是经戴震精心研究而使长期混淆的“经”与“注”得以区别开来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颇有思想学术价值,介绍著录与存目书籍,写明作者名姓、所处时代、该书要旨和基本评价,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目录学著作。清人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三十二曾这样评价《四库提要》:“窃谓自汉以后薄录之书,无论官撰私著,凡卷第之繁富,门类之允当,考证之精审,议论之公平,莫有过于是编。”积平生精力研读《四库提要》的余嘉锡亦全面肯定其应有的学术价值:“嘉(庆)、道(光)以后,通儒辈出,莫不资其津逮,奉作指南,功既巨矣,用亦弘矣。”(《四库提要辩证·序录》)

但由于《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种官方行为,编纂指导思想受政治目的所左右,所以著录的书籍并非兼收并蓄,而有着严格的取舍标准。这在《四库全书》卷首的《圣谕》中说得很清楚。他们在对古代书籍进行辑佚、校勘、考辨等整理的同时,也在干着对不利于清朝的一些书籍进行销毁、删削或改易的不光彩勾当;在钩沉、辑佚、保存古籍的同时,也在破坏、摧残文化。其结果,不仅使许多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书籍遭到摒弃,而且使收录的一部分书籍尤其是宋元以后的许多具有异端色彩的书籍失去了原貌。从此意义上说,也是一次文化浩劫。如对明代李贽的言论,清政府就不仅把他的著作列为焚毁书目,而且直斥李贽“非圣无法,敢为异端”,“为小人无忌惮之尤”。(《四库提要》卷五十史部·别史类存目《藏书》提要)再如对屈大均等那些强烈抵触清朝人的作品,自然尽在销毁之列;至于偶有一二语伤触清朝而又气节凛然的明代遗民作品,则稍加“酌改”即为我所用。(《清高宗实录》卷1095)其政治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据官方上报的数字统计,在编纂《四库全书》期间,销毁、抽毁的书目多达2600多种,其实际情况恐怕还不止这个数字。

13

阅微草堂度晚年

编辑

《阅微草堂笔记》是继《聊斋志异》之后出现的又一部有重要影响的文言小说集。由于纪昀当时特殊的身份,加之为人通达、学识渊博而诙谐,另外他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追录见闻、忆及即书”(《滦阳消夏录序》)的写实手法,所以艺术风格独特。

《阅微草堂笔记》共24卷,约40万字。包括《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该书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该书是纪晓岚十年心血的结晶,又是纪晓岚晚年心灵世界的反映,也从某一个侧面显现出清代中期纷繁复杂的时代文化风貌。该书的取材,一是来自于纪晓岚本人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二是来自于他人提供或转述的材料。小说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从文人学士、妓女乞丐,到三教九流、花妖狐魅,几乎无所不包。丰富的生活素材,为作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书中有些怪异奇谲的故事,虽然充满了因果报应、祸福天定的迷信思想和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也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清中叶的某些人生实相,并触及到当时某些社会弊端,不仅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而且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倾向。

《阅微草堂笔记》有不少故事章节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朽和黑暗,道学家的虚伪和卑鄙。如官吏的营私舞弊、草菅人命;有的貌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卑鄙下流。诸如此类,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如《滦阳消夏录》(六)第十则,作者就借山中“鬼隐士”之口,生动地描绘出幽冥世界亦如人间世道,充满了相互倾轧和追名逐利,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滦阳消夏录》卷四则写“有两塾师临村居,皆以道学自任”。在公开场合,他们“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暗里却互相勾结,丧尽天良,谋夺寡妇田产。

另外,《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有不少篇章揭示了处于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及悲惨境遇。作为乾隆皇帝的一个文学侍臣,纪晓岚虽缺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但他忠实记录传闻的写作精神及其正义感,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了他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滦阳续录》(五)就讲到一件既令人心酸又使人深思的事情。河北沧州有个董华,家里穷得无立锥之地,以卖药卜卦为生,“一母一妻,以缝纫浣濯佐之,犹日不举火。”适逢这年又发生了大饥荒,更使董家雪上加霜,全家人奄奄待毙。无奈之下,董华只好“鬻妇以求活”。在这则故事里,作者对那名“万不得已而失身”的女子没有丝毫的指责之意,反添几分同情和理解,真实形象地展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阅微草堂笔记》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有“过于议论”之嫌,“不安于仅为小说,更欲有益人心”,但其中不少形象化的寓言和讽喻性的故事还是颇为生动风趣的,甚至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如是我闻》卷三写一“相见辙讲学”的翰林官员,别人也以为他“崖岸高峻”,美名在外。没想到,他也竟会因没有及时接受来宾的送礼而“怅怅惘惘,若有所失,如是者数刻”——人物表里不一的个性特征和心灵世界,着实让人难以忘怀。另外诸如《姑妄听之》卷二“河中寻兽”之类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也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纪昀虽把《阅微草堂笔记》视为“消遣岁月”(《滦阳消夏录序》)的一部闲书,甚至也很难与《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它不蹈旧辙,自成一家,风格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纪晓岚治学为人皆讲求宽容,表现了一代通儒的博大胸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就说他“其处世贵宽,论人欲恕,故于宋儒之苛察特有违言。

……且于不情之论,世间习而不察者,亦每设疑难,揭其拘迂。”

开国上将之首萧克:曾获茅盾文学奖,102岁逝世

1955年,为嘉奖那些曾经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士们,新中国举办第一次授衔仪式。

接受授衔的战士们的人生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值得所有人细细品味。而在这些战士中,有一位深得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前夫人的欣赏,并以“军人学者”之名称赞他。

这位战士便是萧克。

按照萧克的资历和精力,足以被评为大将,好几位和他同期的战友们都被评为元帅或是大将。不少人在听说他只是上将时,纷纷为他鸣不平。

不过萧克本人对此并不在意,1955年授衔仪式结束,人们便很少再听说他的消息。直到1991年,一部荣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浴血罗霄》让他又重新到大众面前。

萧克究竟是什么人?他有着怎样的功绩?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写出这本巨作的?

一、弃笔从戎的少年英雄

如果萧克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他一定是一个少时成名的大文豪。萧克出生于湖南嘉禾县小街田村的一个书香世家.

他的祖父和外祖父是贡生,是可以前往国子监读书的优秀人才,父亲是清朝的秀才,文采斐然,按照当地人的话来说,他们一家子都是文曲星投胎的。

可惜他出生时正值时局混乱,又加上家境艰难,萧克不得不做工读生才有书念。他热爱读书,如果不是一次意外,他可能会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教书先生。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难测。

由于他们一家人生活艰苦,家里的田地根本不够,他们一大家子生活,所以被迫租租了地主的粮田。

地主作为他们那边的土皇帝,经常剥削佃户,对他们动辄打骂,甚至是草菅人命。

当时萧克的大哥不知怎的得罪了地主,被地主随便安上一个罪名,关进牢里,择日处决。

眼睁睁看着兄长被害的萧克痛恨地主的所作所为,然而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什么都做不了,于是他决定要弃笔从戎,他要打倒地主!

经过多方打听,萧克得知广州的黄埔军校正在招生,便打算前去报名。

教书先生知道他的宏愿后直接借给他七块钱大洋,预祝他一路顺风。

可惜由于路途遥远,他迟来一步,黄埔军校已经停止报名,正当他绝望之际,发现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宪兵训练所也在招生。

他便退而求其次,加入训练所。

不过,该宪兵所一年后并入黄埔军校,萧克也算是得偿所愿。

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日子里,萧克阅读大量关于军事和兵法方面的书籍,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打倒一切地主,拯救那些像他哥哥和家人一样被剥削的农民!

很快,萧克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正式开启他轰轰烈烈的戎马生涯。

二、戎马半生,授衔上将

为什么很多人在听到萧克只是“上将”时,纷纷为他感到不平?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萧克的确有着赫赫战功。

1927年,蒋介石叛变,萧克对他背信弃义的行为感到不齿,愤然离开国民党的军队,加入到由叶挺担任师长的二十四师。

虽是刚刚加入共产党,但萧克英勇的表现很快得到二十四师所有人的认可,被任命为第四连连长,并在该年六月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一股新生的力量,

萧克加入党不久,便跟随叶挺共同参与了当时南昌起义,因为为人沉稳、反应机敏,上头交给他一项重要的任务——消灭驻扎在匡庐中学附近的汪精卫集团第六军57团。

为确保起义顺利进行,萧克趁着夜色对57团发动突袭,凭借诡诈的战术将对方一网打尽。

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取得重大的胜利。

这场战役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萧克的戎马生涯中的第一个亮眼战绩。

南昌起义虽然意义重大,但共产党新生的力量还太过弱小,根本无法保住南昌起义的胜利果实。

起义军很快被打散,跟大队伍分散的萧克只能被迫回到湖南老家准备着再一次的行动。然而,时机很快来临。

1928年,在家乡组建游击队的萧克参与到朱德和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中,并在不久后前往井冈山同毛主席的队伍汇合。

其实萧克要比陈毅和朱德更早见到毛主席,当时他们的队伍正在往罗霄山行进。在途中正好与下来接钱朱德和陈毅的毛主席碰面。

那是萧克第一次见毛主席,当时他对面前面容和善的男人心生好感,在毛主席的询问下,萧克将他们游击队的情况合盘托出。

在得知他们只有几百个人,单凭着飞镖和几支毛毛枪打败不少反动势力时,毛主席由衷的感叹他们的举动才真真算得上是揭竿而起。

在井冈山和洪军大部分主力重新汇合后,萧克再次升官,成为29团二营七连的连长,并参与四次反围剿战斗。

在此期间,萧克凭借优秀的战绩声名大噪,一路高升,在红四军进入赣南闽西后,被任命为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随着战功的不断积累,他最后直接坐到师长的位置。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萧克率领的红六军作为先锋部队率先西征,和国民党斗智斗勇,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贵州,跟红二方面军胜利会师。

据一位国民党将领回忆,当时,在红军长征途中,他们最怕的便是和萧克的队伍碰上,只要碰上不死,也要刮层皮。当时一份呈递给蒋介石的电报上赫然写着:“欲除朱毛,先除萧贺。”

对于共产党而言,萧克绝对是一把好刀,而且是一把非常听话的利刃。他从来没有违抗过上级的命令,严格遵循军人“指哪打哪”的原则。

萧克不仅在红军长征时期战功累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英雄名册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如此战绩,在1955年时仅被封为上将,的确让很多人感到唏嘘。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萧克还曾在特殊时期惨遭批斗。

许多老革命家在被批斗时因不堪受辱而亡,但萧克一直相信党会为他正名,因此不管遇到怎样非人的对待,他都咬牙坚持,乐观面对,甚至还苦中作乐,写下不少文章。

萧克一生中写过不少书,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那本曾经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浴血罗霄》。

三、酝酿50年的著作问世

之前提到过萧克出生于书香世家,虽然弃笔从戎,但是这么多年行军路途,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和读书,是开国元勋中少有的儒将。

在为革命事业拼搏的道路上,萧克接触到的书籍大多都是一些国外的进步书籍,对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绥拉菲靡维奇的长篇小说《铁流》。

萧克对书中那只工农武装队伍的成长经历感触颇深,便萌生出写一本红军队伍的书籍。

他的这一想法受到很多战友的鼓舞,在1937年5月的一个晚上,萧克正式落笔开始创作。

此时的萧克并不知道,这本书的问世居然要等半个世纪。

并不是他拖稿,实在是这本书历经波折。

萧克白日里工作繁忙,只有晚上的时候才有空写几个字,每次创作他都是全神贯注的,说起这个,他的妻子蹇先佛还有些吃醋。

据蹇先佛所说,由于夫妻两个人工作都比较繁忙,并不经常团聚,他得空的时候她不得空,她刚刚休息几天,萧克就又要上战场。

有次,她好不容易得空,又得知丈夫也休息,兴高采烈地前来找他。然而萧克整整一个下午都对着他的稿纸,连理都没理她。

萧克就这样每天抓着战事的缝隙写作,终于在两年后完成20多万字的初稿。

他的这篇稿子刚投过去,《晋察冀日报》的主编邓拓便意识到这本小说很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遂叮嘱萧克再多写一些,可以加更多自己的亲身经历。

于是,萧克又将稿子增加到40万字。

好不容易完成稿子,又遇上战事告急,萧克只能将稿子交给妻子,希望她小心保管,蹇先佛当然知道这些稿子就像是丈夫的另一个孩子一样,所以她一直细心保管,但还是差点被偷,好在最后还是找了回来。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蹇先佛懊恼如果稿子丢了该多好。

1958年,有不怀好意的人将萧克所写的小说打上“宣传战争恐怖论”的标签,甚至说许多书中的反动言论暗藏他对党的不满,萧克因此吃了不少苦头。

直到1985年,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定,萧克也从一线上退下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人再次提起他的这本小说。

出版社的编辑看完稿子,特别期望能够将这本书进行出版。不过,萧克基于之前的经历,决定先对小说进行修改,再出版。

这一改便是三年,因为年事已高,萧克对于小说中记载的一些事情已经记不大清,于是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重走罗霄山之路!

他想通过重回故地重游的方式回忆他在小说中注入的感情,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修改。

可他已经是耄耋之年,万一出什么事该怎么办,他的家人纷纷劝他消这个念头,萧克却一意孤行,家里人拗不过他,只能同意。

经过他重回罗霄山脉这一遭,萧克终于找回曾经创作时的感情。

1988年建军节前夕,《浴血罗霄》历时五十年终于出版,这本著作一经出版,便得到一片叫好声。

不少人评价他为一本真实反映红军战争的书籍,不是亲自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根本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

中国作家协会的人更是将它纳入1991年第三届矛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中。

自此,萧克成为第一位拥有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对此,萧老将军没有骄傲,反而愈发低调。

当他再一次被众人提起,是在他的儿子萧星华荣获少将的时候。

四、将军世家,家风严谨

萧克和妻子蹇先佛在长征时相遇相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演出生在长征途中的那片大草原上。

那时候大人们存活尚且不易,更别提小孩子。

但蹇先佛不愿意放弃这个孩子,拼着命从大草原上把他带回来,后因战士吃紧,只得先将他送回老家。

然而,她用命护下来的孩子,最终死在日军的轰炸机下,这成为蹇先佛和萧克心中永远的痛。

第一个孩子的早亡,让他们在对待第二个孩子的问题上非常严肃,为避免孩子被战事波及,他们第二个孩子萧星华出生后便被寄养在普通农户家中。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很多人都是挨着饿长大的,萧星华也不例外。好不容易等到战事和缓,他被父母接到身边扶养。

萧星华本以为自己的苦日子已经到头,毕竟父亲这么大的官职,自己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可惜,事情并未像他预料的那般发展。

萧克对他很好,将自己所有的父爱全部倾注在他一人身上,可与此同时,萧克对他同样十分严格。

虽没再饿过肚子,但萧星华也没有享受过什么山珍海味,普通老百姓家吃什么,他们一就也吃什么,他身上的衣服也是保暖却并不美观的,补丁一个又一个。

当时在学校里有人笑话萧星华穿补丁的衣服,他感到很委屈,回家向父亲“告状”,并希望父亲能够给他买一件好看的衣服。

萧克告诉他穿有补丁的衣服,没什么丢人的。又和他讲了很多他们革命时期的艰苦条件,以此来激励儿子。

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萧星华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并把这个习惯传递给他的儿子和女儿。

后来两个孩子同样穿着有补丁的衣服前往学校,当时大环境逐渐变好,穿补丁衣服的人越来越少,这导致老师看到他们二人的着装,还以为他们家境贫困。

老师曾旁敲侧击地想要帮助孩子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爷爷就是萧克将军,他们并非是家境贫寒,而是在履行节俭的家风。

俗话说好竹难出歹笋。在萧克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后代均取得不错的成就,尤其是他的儿子萧星华,不仅考上北京大学,甚至还被授予少将军衔。

可以说,萧家满门均是英才,他们家族的荣光将会继续,只可惜这一切萧克无法看到。

2008年,已经102岁的萧克将军安详地离开人世。

他这一生文韬武略,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了不可多得的助力,正因为有像他这样负重前行的人存在,我们才能够有今日的和平与安宁!

细说卢作孚严家炎卢晓蓉

分享《青春》传播文化

读完由张鲁和张湛昀两位作者共同创作的长篇小说《卢作孚》,我们像是攀爬了一座奇伟雄峻的大山。

如果说,这座大山是由小说主人公卢作孚和他的同道们,用其血肉之躯和赤胆忠魂创造的无数奇迹堆积起来的宝藏,那么这条通往山顶无限风光的崎岖之路,便是两位作者不辞艰辛,用生命之笔一步一个台阶地开凿出来的。

这部小说是一部典型的传记小说。作为传记,它几乎囊括了卢作孚短暂却又波澜壮阔的一生;作为小说,它在艺术结构、情节悬念、戏剧效果、地方特色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尝试和突破。

卢作孚只活了59岁,却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与他有关的人物,上自国家领袖,下至平民百姓;与他相关的事件涉及中外政治、经济、实业、军事、科学、文化、教育、党派、帮会。在2003年重庆市评选十大历史人物的活动中,卢作孚名列榜首。评语认为,他留下的“民生公司、北碚实验区、《卢作孚文集》,其中任一项都足以改变历史”。卢作孚在世时,郭沫若先生曾表示想给他写传。卢作孚婉言辞谢:“我的传记只能由我自己来写。”大抵也是因为他的传记确实不容易写的缘故。

要写好这样一个人物的生平,与卢作孚同代的大文豪都难以做到,何况作者还是隔了两代的人,而且写的又是小说,需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与卢作孚有关的文献资料、素材可谓堆积如山。是通过认真搜集、阅读、消化、吸收、筛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写出一部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学作品,还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移花接木、拼凑粘贴,凭空杜撰出一部“戏说”,无疑是对作者敬业素质的一大考验。两位作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两年多来,他们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不仅啃完了一座座资料大山,还克服重重困难采访了相关的家属和亲历者,查阅了尘封多年的档案;为了写好“十万青年十万兵”的悲壮场面,他们曾冒着严寒酷暑三次到四川大邑县的抗战博物馆参观,每每悲泪慨叹;从而占有了大量一、二手资料,有了宽广的历史视野,为塑造好卢作孚这个主人公以及书中的其他真实或虚构的人物,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史料,都是第一次公开披露的。比如来自台北国史馆的数封卢作孚与蒋介石的往来信件、作者独家采访的卢作孚亲属和友人的口述回忆等等。书中写到的与卢作孚有关的传奇经历和历史事件,几乎全有出处;卢作孚在各种不同场合的演讲、对话、文章、书信,其核心内容都有证可考。

比如,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卢作孚为了开阔北碚市民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眼界,特请航空公司派飞机免费到北碚上空飞一圈(当地人戏称“刹一脚”)。航空公司不仅应约前来,而且还多飞了两圈。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灵感,正是作者读到《卢作孚文集》中一篇文章的“偶然”发现。而小说中的卢作孚借此机会,指着一幅巨大的四川地图,对满场民众宣讲的一段话:“这是一幅普通的四川地图。我们站在地面上,就这么看去,会对四川的真实大小得到错误印象。它那山岭重叠、绵延起伏的地形使它具有比地图所显示出来的更多的土地。同是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与中原比,它的面积却要大些……”则来自于卢作孚在抗战末期写的一篇佚文《中国中心的伟大基地》。把这两件真事“串联”在一起,当然是虚构,但因其有真实的基础,便使艺术的虚构有了不一般的魅力,又因为艺术源于真实,方使真实具有不同凡响的感染力。

小说中,有卢作孚弟兄二人因触犯了“言论罪”,被合川县长投下死牢,命在旦夕,终因卢作孚一篇《告全县人民书》赢得民众声援得以解救的故事。这件事是真的,但小说中的《告全县人民书》却是虚构的。凭两位作者对卢作孚的透彻了解和文学功底,要虚构这篇千把字的文章应该易如反掌,然而这篇千字文来得却很不容易。当作者从亲人回忆录中得知这一素材后,便很想找到这份名噪一时的文献,于是遍访了有关亲属、知情人、卢作孚家乡的老人,查阅了合川地方志和有关报章杂志。“哪怕是找到一两句话也好,我们可以用来做个‘药引子’。”最后尽管这个“药引子”没找到,但潜移默化在他们心中的卢作孚的精气神这个“药引子”,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一篇精彩绝伦的“救命书”应运而生,并且显示了作者的古文功底。类似的例子在小说中不胜枚举。

卢作孚在《什么叫做自私自利》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的生路会沉溺在这强烈的社会要求当中,如醉如痴,如火如荼,比较沉溺在漂亮的衣服,高大的房屋,名贵的陈设,富有的财产,出人头地的地位,其要求人的力气和生命,更深刻而浓厚。只要社会变更了要求,人就会变更了行动。”小说作者把它用在了卢作孚对北碚青年的培训中,这何尝不是两位作者的自身写照。梁漱溟先生曾说:“作孚先生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乎可比于古之贤哲焉。”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位作者立足于真实和天职,为读者奉献出的这部小说,不啻是一部“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教科书。

尽管这部小说具有相当可信的真实性和浓厚的传记色彩,它首先还是一部小说。正如作者所言:“史家记下的是正史,小说家写下的也不是野史。小说写下的与史书记下的,同是信史。不过,史书记下的是一个国家堂堂正正的历史,‘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小说偏爱的,偏是史书大脉络大经纬无暇顾及的、可闻可见、可圈可点、可悲可喜、可嗔可怜的那些个细枝末节。”正是出于这种“偏爱”,两位作者依靠丰厚的学养和娴熟的小说技巧,而不是以色情、婚外恋、灯红酒绿、尔虞我诈、血腥暴力为卖点,创作了这部构思奇特,风格迥异,可读性很强,且具有鲜明思想性和艺术开拓性的小说,为广大读者献上了一份厚礼。

全国青年文学期刊 推动青年文学创作

青春杂志社

执行总编辑:育邦

美术编辑:王主

实习编辑:牛亚南 陈志炜

栏目主持人:邵风华 何同彬 韩东 朵渔 梁雪波

本社地址:210016 南京市太平门街53号

邮发代号:28-11

月刊,每册定价:10元

亦可直接与本社联系订阅:025-83611931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

公众号评论功能已开通,欢迎评论↓↓↓

这本小说主角是橙红年代刘子光的爷爷,国士无双!评分9.4

小说推荐:国士无双

小说作者:骁骑校

推荐指数:四颗星

小说领域:历史架空

小说标签:激情热血、正能量

【小说简介】:

还记得当年那个白马银枪的少年郎

那北平火车站的一瞥那个羞涩的姑娘

那些拜过的兄弟那些说好的理想

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那些刀光剑影的战场

那一夜单枪匹马鸿门宴

那一场为国为家为民为义生死两亡

那一支永不生锈的枪

那一位国士无双!

【小说点评】:

《国士无双》作者是“骁骑校”,网文圈称呼其为“校长”,笔下的作品多为热血传奇,每一个人物都属于侠肝义胆的设定。从《橙红年代》、《铁器时代》的刘子光,到本次推荐的《国士无双》中的陈子锟,都是锄强扶弱,一往无前的角色。该书在追书神器中评分高达9.4,是骁骑校的巅峰之作!

说来,骁骑校笔下的主角大都是“刘”姓,《匹夫的逆袭》中刘汉东是刘子光亲戚,而《国士无双》陈子锟为刘子光的爷爷。至于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什么改姓等,大家可以在书中找到原因,我就不啰嗦了。

《国士无双》主要讲述主角陈子锟为追寻自己的身世,来到了北京,为泡妞拉黄包车,智斗当地粪王,北大拜师辜鸿铭,火烧赵家楼,在那个黑色的年代平步青云,后期整体反转,流落海外,让人唏嘘不已。讲真,这本小说阅读很久了,许多剧情也记得不大清了,但前期市井的描写,与历史中那一个个人物孙中山、吴佩孚、李大钊、陈独秀等的互动都非常热血,而随着主角陈子锟的身影参与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鲜明活跃于我们的眼前。而到了后期,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就如同《亮剑》中李云龙遭到压迫的剧情,让人心生愤怒,热血转向压抑。

《国士无双》最让人吃惊的无疑是那丰满的人物塑造,且作者对于那一段历史研究颇为深入,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都糅合进去,笔力很好,据忠实书迷考据:历史框架真实性90%,历史细节真实性1%。作为一本正能量的小说,主角一生为国,就算后期受尽委屈,但心心念念却始终忘不了这个国家。

【总结】:

文笔流畅,剧情出彩,立意高大,质量过硬,一个一心为国、努力奋斗的人物跃然纸上,与《飞升之后》中的风云无忌一般无二,推荐阅读!

【同好推荐】:

《民国大文豪》、《重生之出人头地》、《民国谍影》、《永不解密》

原创不易,你的关注和点赞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