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商鞅变法是在哪个国家进行的(商鞅变法的历史始末)

导读商鞅变法是在哪个国家进行的文章列表:1、商鞅变法的历史始末2、商鞅变法为何成功?使秦国强盛的原因是什么?别国为何不去效仿?3、秦国有商鞅变法,赵国有胡服骑射,那么燕国的变法叫

商鞅变法是在哪个国家进行的文章列表:

商鞅变法是在哪个国家进行的(商鞅变法的历史始末)

商鞅变法的历史始末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中文名:商鞅变法

外文名:Reforms of Shang Yang

时间: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

地点:秦国

相关人物:商鞅、秦孝公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原有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

战国时期形势

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经过

酝酿变法

舌战群儒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

商鞅舌战群臣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语出《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

施展变法

颁布垦草令

徙木立信

主条目:垦草令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

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第一次变法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

(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 [8]法律,[9]轻罪用重刑;

(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10]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11][12]

(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1]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1]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13]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变法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14]“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15]

(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1]

(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1]

(五)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1]

(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1]这是对第一次变法中“异子之科”法令的补充,也是对社会风俗的规范。[13]

结果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13]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但变法得以继续实行下去。[1][2]

影响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成功的变革记为新发,他让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1][2]

商鞅

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他进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扩大了亩制,重农抑商,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鼓励垦荒,这就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他普遍推行了县制,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他禁止私斗,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这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他打击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并且“燔《诗》《书》而明法令”,使变法令得以贯彻执行。由于这一切,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奠定了此后秦统一全中国的基础。正如汉代王充所说的:“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篇》)[16]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2]

商鞅变法对此后秦国以及秦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云梦出土的《秦律》就是在这个变法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累积而成。《秦律》也多处讲到连坐法,例如户籍登记有隐匿或不实,不但乡官要受罚,同“伍”的也要每户罚一盾,“皆迁之”(即罚戍边)。《秦律》也把镇压“盗贼”放在首要地位,并对轻罪用重刑。例如盗取一钱到二百二十钱的要“迁之”,盗取二百二十钱以上和六百六十钱以上要分别罚作刑徒,盗牛者要罚作刑徒,盗羊或猪的也有相当的惩处,甚至偷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的也要“赀徭三旬”(即罚处徭役三十天)。对五人以上的“群盗”则追捕处罚更严。同时《秦律》还有许多对各种逃亡者追捕处罚的规定。[16]

评价

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1]

进步之处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局限之处

但是商鞅变法中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

商鞅变法为何成功?使秦国强盛的原因是什么?别国为何不去效仿?

当你读懂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未来的答案其实早已经发生。欢迎订阅关注@与君话史

没有商鞅变法,也就不会有秦国的强大,更不会有秦国后来的统一大业。商鞅确立的法令,成为了秦国崛起至关重要的因素,为秦统一奠定了经济、军事基础。他对秦国社会风气的改造,使此后的秦国君主推行法令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商鞅之法的影响,还超越了朝代界限,其中一些法令准则一直流传至明清时期,如军功爵制、重农抑商、什伍连坐等。那么商鞅变法究竟是如何使秦国强大起来以至于一统天下的呢?

新政推行,秦国崛起

秦的崛起和商鞅的改革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在今天的教科书中,还是在学者的著作中,对商鞅变法的认识大多集中在其政治经济改革创新措施上,而对于社会风俗的改变不曾大笔着墨。但这些措施最终都达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当时其他诸侯国的宗室因为犯法为了逃避惩罚而逃到秦国,秦国成了疪护落后的大本营。从以上来看秦国经济制度滞后,因而需要经济发展。

再次,秦国政治体制作为一个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在政治改革初期是比较粗糙的。秦国在变法前期的政治制度相对粗糙。主要表现为制度落后,结构单一且社会动荡不安。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上,商鞅提出君主集权,县政管辖,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秦国变法的历史背景已在前文进行了阐释,在此不做赘述。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春秋时期分封制利于周天子进行统治,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诸侯权力越来越大,臣下侵凌君主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天子即是拥有最高统治权力的地位不再被认可,诸侯在各自的封地内享有极大的政治、经济权力。

在商鞅变法中,在商鞅变法中,君主制的集权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也就是秦王确立的宗族贵族的集权。这是为了防止宗族政治混乱,保护君主的主权以及无上和稳定。同时君主权力得到了大大强加,政令的实施不再受到阻碍,保证了权力的持久有续性,和强大的控制力。商鞅主张君主应“垂法而治,”他主张法治的目的,也是有效保障君权的至高无上性,“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是君主集权的基本目标。

经济制度,富国强兵

经济制度方面,“废井田开阡陌封疆”,商鞅改变了原来的井田制度,即土地归国家和侯爵宗氏所有,而百姓只在井田里耕种,改为承认土地私有制,其具体做法是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废井田,开阡陌”封疆,使普通人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获得土地,开阡陌封疆即是指废除奴隶制土地所有制,法律规定,人民可以开垦荒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税收按每人拥有的土地数量平均承担赋税,这破坏了原有落后的奴隶生产关系,从而促进了封建关系的发展。

商鞅的农业经验在农业上的改革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改革前,秦国的农业还不是很发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造成的。而这一方面与秦国早期的社会风气有关。秦国与戎族关系紧密, 而戎族以游牧为主业,加之秦国早期又以畜牧起家,导致民众对于农业重视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收入较之商业明显偏少,使得不少民众弃农从商。因此,秦国农业人口的流失更为严重。但是在农业时代,农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商鞅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商君书·农战》中说: “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商鞅出台的农业新政策,努力改变这种社会风气,振兴农业。他下令,对那些勤劳种田致富的农民,要给予税收、徭役上的减免待遇 ;而对于那些因为从商、懒惰而致。重视农业,抑制商业,以农业为基础,轻农业税,保护农业生产力。在商鞅变法中,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商鞅变法中,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维持国家存 续,农业必将放在首要位置。秦人纷纷专注于农事,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风气也为之一变,民众以勤于农事为荣,民风趋于淳朴。

推行法令,取信于民

除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改革措施,商鞅还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习俗颁布了法令,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分异令”。之前秦国的家庭结构为一家之内存在数个小家庭,父子并不分家。但秦国当时的税收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所谓“户赋”,即按户缴纳赋税。显然,这样的风俗导致国家掌握的户数稀少, 不利于国家税收。所谓“分异令”,是指单位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这样一来,政府从原本的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所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收入自然随之提高。

除此之外,商鞅还下令“也就是说,禁止私自打架,违法者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秦国的民俗被戎人所接受。秦国民风受戎族影响较大,因此秦国民众也沾染了戎族中好勇斗狠的风俗。民众在发生争执时往往弃置法令于不顾,而私下进行械斗,这既是对法令的蔑视,又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因此,商鞅下令制止这种行为,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在稳定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凝聚了人心。由于有法令为依据,改革得以深入进行,实现了富国强军的目标。

商鞅死后,燕人蔡泽担任了数月的相国。他是较早对商鞅变法进行评论的,通过军事运动使国家富强,所以秦国成为不可战胜,一统天下,嬴政得以成为秦始皇。 后来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 使秦国的法律更为完善, 为了完善秦律,不仅制定了刑法,还制定了行政法和经济法从而使秦国形成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局面。

结语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后世尤其是秦国的权力,乃至嬴政最终统一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因此,研究商鞅变法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秦国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改革和立法运动,秦国由弱变强,国力显著增强,在六国中排名第一,史记记载“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他根据战国时期的形势分析 韩 、赵 、燕三国之所以由盛转衰 , 是由于对法不重视的结果。

这些法家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无疑有重要的作用。当然韩非子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 诸如术和势, 这在封建社会是和儒家等思想家相同的。在当时的情况下, 实行中央集权制是必要的, 对于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秦王朝更显得必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往期精彩文章

战国初期魏国能成为首雄,得益于中国首次以法治国—李悝变法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当时形势到底是什么样的?细思极恐

古代皇帝是如何洗脑民众的,如何保护皇位的?宗法制是什么?

齐桓公有能力成为五霸之首,为何没办法统一?都是因为管仲?

《史记》

《商君书·农战》

秦国有商鞅变法,赵国有胡服骑射,那么燕国的变法叫什么呢?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子,但是其已经名存实亡。在此背景下,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对于战国七雄来说,为了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纷纷变法图强。说到战国时期的变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商鞅变法”。

当然,对于战国七雄的其他诸侯国,也有各自的变法,比如赵国的“胡服骑射”,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与此相对应的是,就燕国来说,则没有让人一下子就想起来的变法。那么,问题来了,秦国有商鞅变法,那么曾重创齐国的燕国,有什么变法吗?

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曾经重创齐国的燕国,也有一场变法,这是燕昭王在位时期实行的变革。对于这场变法,因为是乐毅这位名将主导的,所以笔者认为可以用“乐毅变法”来称呼。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子之之乱。在这场内乱中,齐宣王趁机发兵攻打齐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被齐人抓住斩杀。后来,赵武灵王将燕王哙送在外国当人质的庶子公子职,从韩国护送回燕国即位,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招揽人才,意图振兴燕国。燕昭王爱才敬贤的名声不胫而走,风传天下,各国才士争先恐后的奔赴燕国。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将剧辛从赵国来,谋士邹衍从齐国来,屈庸从卫国来。至于本文要说的乐毅,也前来投奔燕昭王。乐毅是名将乐羊之后,才学出众,深通兵法,曾被荐为赵国官吏,为了躲避赵国内乱,便到了魏国。他听说燕昭王礼贤下士,便来到了燕国。

对于乐毅这位出将入相的人才,燕昭王随即任其为亚卿,也即乐毅不仅执掌燕国的兵权,还可以参与燕国朝政的处理。在此基础上,乐毅得以在燕国推行了一场变法。对于乐毅变法来说,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就第一点来说,针对燕国法度驰坏的局面,乐毅协助燕昭王在燕国制定律令。对于之前的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等,都有加强律令制定的内容。甚至可以说一场变法的成功与否,必须要有完善、可行的律令来支持。

就第二点来说,就是严格加强对燕国官吏的考虑,在选择人才上,做到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在此之前,燕国的衰落,无疑和任人唯亲存在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乐毅来说,自然非常重视原有官吏的考核,并选拔优秀的人才到燕国上下任职。在战国时期,一流人才的作用,无疑是不可估量的。

至于第三点来说,则是安抚燕国的百姓。在子之之乱时,燕国百姓可谓饱经战乱的摧残。再加上之后齐国大军攻占燕国,这更让燕国遭到重创。为此,燕昭王与庶民百姓同甘苦。至于第四点内容,则是注重训练士兵,打造一支精锐之师。燕昭王在乐毅等人的辅助下,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8载,不仅国家日渐殷富,积累了相当实力,而且培养了奋发图强的民风。燕国上下同仇敌忾,举兵伐齐的条件一天天趋于成熟。

对于燕国来说,虽然在乐毅的治理下不断崛起,但是,因为之前是战国七雄相对弱小的诸侯国。所以,燕国和齐国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这让燕昭王并没有急于讨伐齐国。正当燕昭昭王励精图治,燕国国势蒸蒸日上之时,燕国的仇敌齐国已达到了强盛的顶点。但是,齐国国君对内不恤民力,横加赋敛;对外不断用兵,惹得诸侯不满,这让齐国的强大背后,已经存在不小的隐忧了。

最后,公元前286年,齐国消灭了宋国,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野心勃勃的齐国,战国七雄的其他诸侯国都感到了担忧。于是,在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调集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大军去攻打齐国。对此,齐国也派遣大军去迎战,双方爆发了济西之战。此战,齐国大军被击败,乐毅则率领大军直接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在此基础上,精锐力量损失殆尽的齐国,自然是无法抵挡燕国了,这让乐毅率军攻占了齐国的70多座城池。乐毅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

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士兵,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乐毅不仅在燕国推行了一场变法,还借助于这场变法的成果,从而率军重创了战国七雄中的强国齐国。不过,如同商鞅变法的商鞅、吴起变法的吴起一样,乐毅也没能获得完美的结局。在燕昭王去世后,乐毅因为受到燕惠王这位君主的猜忌,只能离开燕国,投奔赵国。至于乐毅在燕国的变法成果,也因为燕昭王、乐毅的离去,从而没能继续维持下去。

商鞅变法变的什么法,让秦国兵强马壮,为秦始皇灭六国奠定根基

商鞅变法变的什么法,让秦国兵强马壮,为秦始皇灭六国奠定根基

商鞅在秦国两次变法,分别是秦孝公三年和秦孝公十二年,变法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但是,主要围绕三个主题而展开:法治、赏罚及耕战。三者没有轻重之分,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成就了商鞅富国强兵之目标。文化发展与治道变革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商鞅变法是在整合与顺应秦文化基础上实施的,同时,商鞅变法也推动了秦文化的革新与发展。

1.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混乱,儒家仁义已经不适于国家治理,商鞅认为法治才是国家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乃至灭亡,诸侯国群雄逐鹿,此时,传统奉行的礼制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在商鞅看来,儒家仁义已经过“时”,不能满足国家管理之需要,时代呼吁新的规范产生。商鞅认为法律规范才是时代呼吁的新规范,因此,法治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立法。在法治中,商鞅注重立法,即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君主和大臣共同完成,但君主不能随意更改删除立法。国家大法的建立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立法分明”“公私分明”,二是“观民俗”“察国事”。

其二,明法。所谓明法就是君主立法之后要让民众知晓法令,只有民众确实知道自己行为是否违反法令,才能够将法令贯彻执行。换句话说,只有百姓充分了解法律,才能够按照法令约束自己行为,避免违法而被制裁。

其三,任法。所谓任法就是权衡之意,也就是法律的执行,君主若想实现国富兵强的目标,必须循法而治、破除党任、“节去言谈”。

2.制定了严密的法令需要贯彻执行,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商鞅变法中的赏罚内容实际上是法治内容的补充,只有制定了赏罚内容才可以确保法令的执行,因此,赏罚被称为“使法必行之法”。商鞅变法与前期法家不同,商鞅特看重赏罚在行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因此,赏罚也就成为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赏罚原则上,商鞅主张轻罪重罚,反对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尽管因为重刑原则,商鞅遭到了后世的诸多批评,但在仁义道德沦丧的战国末年,社会治理只有通过刑罚才能约束规范。如果还是用仁义道德规范民众,只会使得整个国家变得更为混乱。在商鞅看来,用重刑来惩罚官吏与百姓,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才能使百姓不敢轻易以身试法,其结果就是刑罚无所用,无刑便是至德,便是大义。

在赏罚的施行上,首先,商鞅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使百姓相互监督。商鞅也主张官吏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告发。违法的官吏,必须被处死,而且还要三族连坐;告发奸吏的人,可以继承被告发者的官爵与田禄。商鞅的连坐法有其残酷性的一面,同时,连坐法使人人自危,不敢以身试法,保证了国家法律的实施,维护了官场的清廉,推进了以法治国的进程。

3.商鞅的耕战思维,农业可使国家富裕,战争可使国家强大

商鞅变法中,耕战是国家富强的关键。在耕战政策的实施中,必须以赏罚为推进的手段。具体来分析其内容,就是重农和重战两个方面。

其一,重农。商鞅认为农业是国家富裕的唯一途径,因此,重农政策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商鞅提出了许多推行重农政策的具体措施,其主要有:首先,通过对努力生产的奴隶进行厚赏的办法来推行重农政策。其次,通过提高粮食价格来推行重农政策。在农业社会,农业是根本,农民比例高,使百姓弃商务农才是因应之道。最后,通过以粮食捐官爵的方法推行重农政策。

其二,重战。在战争频仍的战国时期,一个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己不被列强所吞并,然后才能探讨富裕的问题。据此,与重农政策相比,商鞅的重战政策尤为突出。商鞅主张全民参军参战,并且对全民的编制有明确的规定,把他们编为“三军”。

概而言之,商鞅变法的内容有三:

其一,法治,商鞅认为儒家仁义规范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国家管理需要,法律规范才是新的准则,并分为立法、明法、任法三个方面;

其二,赏罚,赏罚是“使法必行之法”,商鞅重视法治的执行,十分看重赏罚在行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主张重刑厚赏,壹赏壹刑;

其三,耕战,商鞅认为耕战为立国之本,重视耕战可使国家富强,主张重农、重战,重农为国家富裕途径,重战为全民皆兵。

商鞅变法到底是什么?一文了解商鞅及其变法

【商鞅介绍】

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生于约公元前395年,卒于公元前338年,享年约57岁。商鞅少时就受李悝、吴起等变法人的影响,从小就喜欢钻研变法治国之策。

商鞅

【公叔痤荐商鞅】

商鞅年轻的时候,喜欢四处游学,有一次游学到魏国,魏国丞相公叔痤(cuó)见商鞅是个可造之才,就提拔商鞅做了魏国的中庶子(丞相的侍从),一有大事,公叔痤总要与商鞅一起谋划,并总是成功。因此公叔痤很器重他,欲引荐他做更大的官。

公叔痤

后来公叔痤得了重病,他告诉国君魏惠王说:“商鞅虽然年轻,但他是当世奇才,他若做了相国,比我强十倍。你如果不用他,就把他杀了,千万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以免被别的国家重用,来对付魏国”。魏惠王以为公叔痤生病生糊涂了,临死还要拉一个垫背的,况且商鞅这么年轻根本不足为虑,于是不以为然。

魏惠王

后来,公叔痤又对商鞅说:“我作为魏国的丞相,我向大王举荐了你,但貌似大王不想重用你。作为丞相,出于对国家的考虑,所以我只能大王建议杀了你,希望你不要怨恨我!现在我把这事告诉你,希望你尽快逃离魏国,以免被杀,也算对得起我们私下里的交情”。

商鞅说:“既然魏王不听您的话重用我,那他也不会听您的话杀我”,于是并没有立即逃离魏国。果然,过了很久,也没有见魏惠王派兵来杀他。

影视剧中的商鞅

【投名秦国】

公元前362年,秦国的秦孝公继位,秦孝公是一位十分贤明的君主。

当时,秦国还比较弱小,面对当时的战国六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秦孝公居安思危,广纳贤才,亲自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令中说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意思就是只要谁能提出让秦国富国强兵的办法,我就赐他官爵和封地给他。

秦孝公

商鞅听闻秦孝公如此贤明,就动身来到秦国,最后也得到了秦孝公的召见。

【舌战群臣】

商鞅说,要想富国强兵,首先需要修改现有的法律和条令,并提出了一些列自己的观点。然而商鞅的观点却遭受到了秦国守旧派贵族甘龙和杜挚等大臣的反对,于是商鞅为坚持变法的好处和他们展开了一场论战,舌战群臣。

商鞅舌战群臣

甘龙等人认为轻易变法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秦孝公本来才登上皇位,政权不够稳固,如果此时让商鞅主持变法,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商鞅却认为,国家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时代发展做出不同的适合国家国情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国家的发展。

甘龙等保守党派还认为变法要顺应时间,如果秦国一意孤行实行变法,物极必反。商鞅却认为,秦国此时要想走上富强之路,必须要实行变法。

影视剧中的甘龙

商鞅还说夏朝和商朝就是不懂得变法,最后才逐渐走向了灭亡。商鞅还有理有据的列举了魏国的李悝变法、以及楚国的吴起变法成功,来加强了论证。

在商鞅的坚持下,秦孝公看到了商鞅变法的信心和决心。

三年后,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非王族大臣领政),开始在秦国范围内进行变法。

影视剧中的商鞅

【徙木立信】

商鞅知道,要想变法,首先得取得民众的信任,变法的内容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只有得到大家的信任后,才能推展变法律令,让民众遵守法令。

徙木立信

于是商鞅就在城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召集所有的民众说道:“百姓有谁能够将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就赏给十两黄金”。百姓们见这活儿随便一个成年人就能完成,还赏十两黄金,纷纷不信,以为是什么圈套。商鞅见没人上前来试,于是又将赏金增加到了五十两。

徙木立信

这时,一个百姓终于壮着胆子,半信半疑地将木杆搬到了北门。随后,商鞅立即赏给他五十两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百姓看到这里,有的拍手欢呼,有的表示后悔,不过都赞扬商鞅说话算数。

【颁布垦草令】

在变法之前,商鞅首先颁布了一个《垦草令》。

垦草令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节选):更多详见头条百科:垦草令

    刺激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数量,使全国各行各业的人都尽力从事农业提高国家粮食产量;

    抑制商业发展:商人不得卖粮,提高商人的商税,禁止百姓经营旅店、客舍等;

    重塑社会价值:加重处罚懒惰、挥霍钱财、阿谀奉承的百姓;

    贵族加入农业:贵族子弟除嫡长子外必须服徭役,提高其免除徭役的条件等;

从这个令可以看出,商鞅主要是从粮食入手,通过国家的粮食增收来达到国家的富裕。

垦草令颁布后的全民劳作插画

【第一次变法】

在颁布垦草令后,确保了国家有稳定的粮食收入后,公元前359年,商鞅就正式开始了第一次变法。

变法内容主要有:

    增加连坐法 , 轻罪用重刑。就是有人犯了罪,必须要检举,不论是妻儿还是父母,否则一旦查出,都将一同被罚,且从重处罚。

    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世卿指的是父死子继,享受父对应的官职;世禄指的是父死子继,享受父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以后每个人的封赏全靠军功。

    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加大商税。

    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这个主要是为了统一思想,为变法的顺利推行提供便利。

    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就是子女到了一定年龄必须要独立家庭,不能和父母住在一起,这样家庭户数增加,就可以使得国家户税收入增加。

商鞅变法

商鞅通过第一次变法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变法】

经过近十年的变法,使得秦国国库充裕。秦孝公尝到利益后,于公元前34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于是商鞅又开始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废除贵族的井田制

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首先我们说明下什么是井田制?所谓井田,就是把地横竖分割成多块儿,中间的为公田,边上的为私田。

井田制

公田归国家所有,收获的粮食上缴给国家,私田归贵族所有,产生的粮食除了小部分给耕作的奴隶和百姓外,大部分给了贵族。所以那时候奴隶和百姓很苦,干最多的活儿,得最少的粮。

商鞅通过废除井田制,只要在自己的耕作能力范围内,多耕作多收获,除了小部分上缴给国家,其余都归自己所有。而且只要耕种满三年,这块儿就属于自己,到时不用了还可以自由买卖,这就使得了底层的劳作人民有了很大的盼头,干劲儿空前高涨,国家获得的粮食也就更多了,但贵族的利益就受到了很大损失。

热情高涨的底层人民

    普遍推行县制。

把秦国划分三十一个县,这样的话,地区更加细小的划分,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巩固了中央的封建统治。

    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秦国的都城原来本在栎阳(今陕西临潼县北),但商鞅认为那里他位置偏北,严重偏离关中通往函谷关的大道,不利出兵征伐和运输接应,严重影响秦国安全,魏惠王时期,魏军曾一度攻取荥阳,进入秦国腹地,差点灭了秦国,建议迁都咸阳((陕西咸阳市))。而咸阳,有函谷关天然优势作为壁垒屏障,易守难攻,且日后若是东出征伐,也近了许多。通过后来的历史证明,迁都咸阳的确是非常明智之举。

易守难攻的函谷关

    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

商鞅方升

    编订户口,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这项变法不难理解,编订户口,一来可以弄清全国人口的数量,二来收税之人也不敢偷税漏税。从而确保秦国的人口,以及军赋的稳定。

    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

这一点其实第一次变法已经提到过了,但这一次是对第一次的补充,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变法的效果】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遭到六国围攻,秦宪公甚至战死疆场,秦孝公上任之后不得不割地赔款以求自保,整个秦国,一片狼藉,就连皇帝不得不节衣缩食。

商鞅通过两次变法让秦国从任意欺负到首屈一指的大国,无非就干了两件根本事:富国和强兵。

富国的根本就是增加了开垦的荒地,让奴隶和平民有了自己的田地,因为不管是否为秦民,只要耕作三年,地都属于自己。这使得很多他国的流浪或迁徙之人,全都来到秦国,成为秦民,从而使得秦国在不出五年的时候,便从一个百姓吃不饱的国家,上升到家家有余粮,也使得秦国国库钱粮十分充盈。

丰收的民众

当民众和奴隶吃饱了饭,自然想的是出人头地,商鞅变法也满足了他们。因为只要从军入伍,封赏一律按军功计,上了战场,不管战争是否输赢,只要你赢了敌人,取下sou级,就能够获得封赏,sou级越多,封赏就越高,所以奴隶可以通过获取军功直接变为贵族,甚至更高层次,而贵族也必须上阵杀敌,如果没有斩获,还可能被降为平民。所以说,不管是平民,奴隶,还是贵族,只要到了战场,没有不尽心竭力的。以前打仗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现在打仗是出人头地的唯一标准,所以秦军无不以一当十,攻无不克。使得六国闻风丧胆,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这就是商鞅的强兵之策。

虎狼之师

【受封商君】

商鞅通过第一次变法,使得秦国国富兵强,于是秦国便开始向外出征。

公元前351年,秦国趁魏国攻伐齐楚时,商鞅率军包围魏国固阳的守军,继而发起进攻,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魏军只好投降,秦国收回了一部分的失土。

秦军然后继续东进,很快就占领了魏国一席之地。虽然此时秦国虽然变强不少,但魏国是天下第一强国的事实毋庸置疑,魏国在大败于齐楚后,紧接着调集军队向秦国反击,次年便夺回了丢失魏地,后秦孝和魏惠王相会停战,经此一役,秦王知道和强国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命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

公元前前340年,商鞅奉秦孝公命令攻打魏国,魏将公子昂原是商鞅在魏国时的朋友,商鞅就请公子昂和谈,公子昂顾及友情毫不怀疑,结果商鞅在会谈后生擒魏将公子昂,趁机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也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个邑,封号“商君”。

【赵良相劝】

公元前339年,好友赵良去见商鞅。

商鞅对他说:“当初秦人没有教化,现在我把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您看我与五大夫百里奚比,谁更有才干?”。赵良说:“五大夫出任秦相,劳累不坐车,酷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防卫……而您却恰恰相反啊!公子虔(秦孝公太子,因触犯商鞅法律而受刑。后因犯他法,受劓刑挖去鼻梁)闭门不出已经八年,您又杀死祝欢,用黥刑(在人脸或身体刺字,并涂上颜料)处罚公孙贾。这几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秦王一旦龙驭宾天,秦国想要拘捕您的人还能少吗?”,但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

【作法自毙】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同年,其子惠文王嬴驷即位,即秦惠王。果不然如赵良所说,公子虔等人借机告商鞅谋反,加上原贵族之人的早就对商鞅恨之入骨,也跟着附和,秦惠文君于是派人捉拿商鞅。

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任何凭证,便告诉他说“商君之法”(即商鞅之法)规定,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连坐”治罪的。商鞅感叹“制定的新法竟然遗害到了这种地步,使得自己也无路可走”,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

作法自毙

【车裂之死】

商鞅想逃到魏国去避难,但魏国因他曾经背信攻破魏国,并生擒公子昂,所以拒绝他入境。无奈商鞅便潜回到他的封地商邑,立即组织邑兵北出击郑国(今陕西省华县)。秦国遂发兵讨之,商鞅兵败,被杀于郑国黾池(今河南渑池)。商鞅死后,其尸身被带回咸阳,秦惠王又下令处以“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并且商鞅的家人也被灭族。

商鞅受车裂之刑

【结尾语】

商鞅虽然被秦惠王处以极刑,但商鞅变法却始终没有废除。

好了,商鞅的故事就到这里了,朋友们,你觉得商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小九认为:秦惠王内心也是十分感谢商鞅的,毕竟他把秦国从弱小国家变得强大,但如果商鞅不除,自己是不会得到众大臣的拥戴的,并且商鞅变法后也无可利用的价值,所以就杀了商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