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怪物公司国语版(太欢乐啦!西安大悦城开了家神奇怪物公司!)

导读怪物公司国语版文章列表:1、太欢乐啦!西安大悦城开了家神奇怪物公司!2、怪兽电力公司:我们害怕的,正是在乎的3、超A级制作,电影院最可怕的大片就是它4、皮克斯动画怪兽公司将拍衍

怪物公司国语版文章列表:

怪物公司国语版(太欢乐啦!西安大悦城开了家神奇怪物公司!)

太欢乐啦!西安大悦城开了家神奇怪物公司!

西安大悦城不愧是网红商场,在商场逛一天都不觉得闷,负一层的中庭和阶梯花园永远都有新鲜的活动或展览增加液态!所以每次去大悦城都有惊喜

今天来大悦城突然发现有好多可以逛的地方!最特别的是有一个神奇怪物公司的体验馆里边有好多奇奇怪怪的动物,平时在动物园看不到的动物哦!除此之外,还有猫猫羊驼小猪鹦鹉孔雀……

(PS:有好多种蛇和蜘蛛,不敢看更不敢拍)

在这里,小朋友可以增长见识,大朋友也会感到惊奇,不仅看到玻璃缸里的不知名但少数有剧毒的蛇,蜘蛛等,还能近距离的和网红小动物拍照互动,科尔鸭、荷兰猪、羊驼、鹿、兔爷、短耳猫咪等!

✅门票票价:两大一小亲子票88元,一大一下亲子票68元,成人票49元!

可可爱爱地来过年吧!

怪兽电力公司:我们害怕的,正是在乎的

儿童的世界非常简单,他们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脑洞大开之后,他们可以看到无数奇思妙想,所以动画符合他们的喜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完全抓住了这一点,他们动画片中的主角都是来自玩具的儿童世界,比如最直接的《玩具总动员》系列。

看小时候看皮克斯动画总是让你觉得有趣和快乐,看了玩具之后,你总是害怕他会突然说话,观看长大之后的动画实际上掩盖了成年人世界的无助感。

《怪兽电力公司》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第四部作品,有趣的是,在这之后,所有作品逐渐开始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故事片奖,而这部作品仍处于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的阶段。

《怪兽电力公司》的故事主要围绕一号恐怖专家沙利文展开,即毛茸茸的怪物及其助手和最好的朋友麦克大眼,没有支线,只有主干线,两个怪物保护孩子们,非常简单的绘图是老少皆宜。

这个世界有两种生物,一种是人类,另一种是怪物,大多数时候,他们不干涉对方,但在半夜,他们打破规则,通过一扇门把他们连在一起。

怪物世界由怪物公司提供动力,能量来自人类儿童的尖叫声,转化后输出。

让孩子们尖叫的是在怪物公司工作的怪物员工,他们会在人睡觉的时候去上班,然后传送带上会发出一道门,怪物助手将刷卡,然后这些门将落在相应的设备上,只要怪物打开,怪物就可以来到孩子们睡觉的房间,然后他们会表现出他们的技能来吓唬他们并尖叫他会被收集在黄色的瓶子里。

怪物公司,像人类世界,有业绩排名,排名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但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人会陷入这个排名,变得疯狂,会变色的怪兽兰道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面对一直排在第一位的毛拐,兰道心里很不服气,每天他都想超越自己,他也把这种状态表现出来,在他成为第一个之前,毛怪物又把他踢回第二个位置,那一刻,蓝道很生气,因此在后面的一个场景中,兰道秘密地加班到争回的第一个位置。

兰道的性格傲慢自满,非常谨慎,他想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和嫉妒的目光,他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他不看不起毛瓜,他从不承认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的身体,但他不是一个好人,从形象上看,这个角色被赋予了一个奸诈恶棍的眼睛,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正派的人。

兰道的助手,像很多在中间不断摇摆的人一样,亦正亦邪,有很好的想法,但他只停留在嘴上,而不仅仅是行动,当他们发现他们误抓了大眼,他们不释放他,而是按计划行事,兰道离开后,大眼希望助理能放了他,毕竟同事有那么久,但是助理的回答是“对不起,这不是我的本意,因为蓝道,我没有办法”

以受到威胁和害怕伤害别人为借口,这比兰多更可怕,因为他们总是睁着无辜的眼睛告诉别人我是无辜的,一切都被迫等待。

当我们还沉浸在电影中时,最大的反派是兰德尔,却发现真正的反派是怪物公司的总裁亨利。

事实上亨利是一个受传统束缚的悲剧人物,这个怪物公司是他的家族企业,他的父亲和祖父也担任这一职务,当他来到这里时,他就像毛的一个奇怪的导师,他相信他会鼓励他,但最后,为了挽救公司的生意,他千方百计与兰道合作,最终被捕。

为什么亨利是一个悲剧人物?这是因为他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以及担心和害怕事业可能会将在他自己的手中毁灭,事实上在他与毛怪的对话中,可以发现他也在伪装地告诉毛奇怪“我要成为坏人”

作为传统思想的输出者,亨利本身需要经历不断地洗脑,才能使他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从而为后来加入公司的员工洗脑。

就像一个员工助理,他属于洗脑的代表之一成功,最后,他的伙伴无法忍受,把人东西塞进助手的嘴里。

这样的亨利就像人类世界中的一种人,他们最初都相信却开始于麻木,因为周围的变化,成为过去最讨厌的人,再继续影响了后面的人。

然而不管亨利被洗脑了多少,有一天的想法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传统需要改变,重复会带来疲劳,因此孩子们将不再害怕怪物的突然袭击,如果亨利听毛并转变传统观念,那么也许他不会被抓,而是继续做陌生的房地产公司总裁。

作为毛和好朋友的助手,大眼是自私的,但他的头脑并不坏,他只是认为事情会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对于孩子阿布的出现,人们会担心失去工作,甚至失去所有,然而虽然内心仍在挣扎,但他一直在帮助行动中的毛怪物毛无法承受,因此被砸碎的门将被拼凑在一起。

所以他们就像性格相似但细节互补的人。

这部电影在充满简单欢乐的动画世界中通过怪物展现了人类的真实,他非常生动地表达了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阿布的到来打破了孩子们的致命谎言,阿布的笑声也让每个人明白变得灵活。

事实上皮克斯的动画电影以最直接的主线展示了世界中的东西,当你去看长大时,你会发现他们是如此的显眼和直截了当,并感叹他们就像电影中的一些角色。

超A级制作,电影院最可怕的大片就是它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久等了。

暑期档到现在,终于等来了第一部好莱坞A级制作的大片。

还是好莱坞的拿手绝活。

给你整条大大大怪兽——

《巨齿鲨》

The Meg

鲨鱼?惊悚片里也太常见了吧。

但这一条,已经让人等了19年。

为什么这么说?

鲨鱼热,始于1975——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上映,超过6700万美国人观看,票房4.7亿美金,恐怖效应一度让海滨旅游业门可罗雀。

也由此开创了好莱坞暑期档。

终于1999……

那一年,中国引进了的《深海狂鲨》,成为了许多90后的童年阴影。

那么1999年以后呢?

再也没有一条正经鲨鱼在银幕上出没。

要么太软萌。

混得好的鲨鱼,基本都是动画片派来搞笑的,尽显反差萌的本领——

《鲨鱼黑帮》的大白鲨兰尼奉行素食主义,《海底总动员》的布鲁斯在不闻到血的时候都很平易近鱼,《美国战队世界警察》里干脆是一条对人类温顺的护士鲨。

要么太没存在感。

前年一部《鲨滩》,美妞单挑鲨鱼求生;去年又一部《鲨海》,两个美妞合力斗鲨求生。

玩的都是小场景、小格局惊悚,鲨鱼更多只是一个符号。

还有的就是……太扯了。

2013年开始,著名山寨电影公司Asylum开始制作《鲨卷风》。

Sir曾经聊过,旷世奇葩啊。

越骂越拍,成了网络爆款,一连出5集!

能装死,趁别人合照的时候,偷咬一口。

甚至能飞出太空,吞噬宇航员……

所以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了认为,鲨鱼这东西配不上大投资、大制作。

直到《巨齿鲨》出现。

成本1.5亿美金,比之前《摩天营救》的1.25亿制作费还要多一部《西虹市首富》。

图片来自新京报

但耗资巨大的《巨齿鲨》从一开始就这么有胆吗?

也不。

早在1997年,迪士尼就想拍摄这个题材。

那年作家斯蒂夫·奥顿出版了他的处女作《巨齿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一路狂销到20多个国家。

媒体评价是,“科学至上,摄人心魄”。

但那个时候,鲨鱼题材电影已经越来越不景气。

一来水下拍摄,这就要动用水下摄影棚,费钱,还耗时。

二来水族馆和纪录片的普及,让鲨鱼已经失去了神秘感。

整一个就是吃力不讨好。

转机在三年前,《侏罗纪世界》的疯狂卖座,全球16.7亿美元。

霸王龙T-Rex很拽?

水底跃起的沧龙照样一口叼走,也由此跃升为“侏罗纪系列”最大的恐龙。

那沧龙就最拽么?

来看这张对比图,巨齿鲨才更胜一筹。

从现存巨齿鲨的化石推测,这种生物可达体重40吨,长20米,咬合力20吨。

在260万年前灭绝了。

而《巨齿鲨》让它“起死回生”。

时隔多年,终于有人开始认真地拍鲨鱼了。

没有太复杂的剧情,这就是一部专注于怪兽的怪兽电影。

目的只是让你惊到、吓到、爽到。

电影的设定也是基于严谨的科学。

一支科考队,发现了地球新的深度——

在深达10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其实覆盖的是一层云状的硫化物,形成一道“温跃层”,它的下方还有一个海底远古生物界。

刚沉到最底,潜艇灯一亮,招来只大章鱼。

但接着,章鱼被什么更大的东西咬碎了。

不是别的,正是巨齿鲨。

逃离时,科考队的潜水艇爆炸,导致隔离这只远古巨兽的温跃层异变,它趁着温度变化间隙,游到了浅海……

还是人类多到爆炸的地方,中国三亚。

这一次,《巨齿鲨》把43年前,美国人被鲨鱼支配的恐惧又打捞了回来。

聊过电影的“主角”鲨鱼,再说说导演。

乔·德特杜巴。

这五个字都会读,但合起来就是对不上号,很有名吗?

还不错,拍过桑德拉·布洛克“傻大姐定型之作”《二见钟情》。

但最重要的是,他在新世纪转型动作类型片,连续导演了《国家宝藏》1和2,再来一部说不定尼古拉斯·凯奇都不破产了。

《国家宝藏》的冒险元素,还被拿来和斯皮尔伯格一较高低。

徐峥也喜欢斯皮尔伯格,但在《港囧》最后一场动作戏里悄悄致敬了乔·德特杜巴。

惊险,不是有想象力就好,乔·德特杜巴更讲求严谨。

巨齿鲨现在只留存有化石啊,它到底长什么样,你我都不知道。

但是导演想要知道,眼睛长什么样,身上哪是红哪是白,这都咨询过专业人士。

他一度为此较真到发疯。

但有时候他也蔫坏,故意让一个角色的脑袋伸进死鲨鱼嘴里合影,致敬一把斯皮尔伯格本格。

为了完成《巨齿鲨》,电影总共动用了2100个特效镜头。

但光是特效就够了吗。

更得看人——

电影找来了恰到好处的捕鲨巨星,人称“美国郭达”(人家明明英国人),杰森·斯坦森。

为啥说恰到好处?

因为他做演员前,已经为英国国家跳水队服役12年。

“终于可以让我跳水了!”

来欣赏一组专业的三连跳。

更傲娇表示,阿汤哥拍《碟中谍5》水下憋气6分钟,我能8分钟!

所以《巨齿鲨》有了真正的较量——职业跳水运动员VS海洋霸主。

面对面你才知道有多悬殊,人在海里遇见鲨鱼,类似于噩梦中的情形,任你怎么蹬腿,感觉也定在原地不动……

为了体验“生活”,拍摄前剧组带杰森去斐济喂鲨潜。

突然眼前冒出来三四十头牛鲨,围着自己转圈,吓尿(没事,尿了也看不出来)。

电影里也还原了这一幕。

当这些鲨鱼朝镜头游过来的时候,Sir真的想捂住眼睛。

顺便说一句,Sir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ScreenX影厅,大概是酱的效果——

银幕边缘的部分,会被拉开投影到旁边的两面墙上,感觉四面被大海环抱,不知道鲨鱼会从哪个方向袭来……

那感觉,你能想象。

不过Sir看得最激动的,还是来到中国的部分。

都说夏天的海滩像下饺子。

那在《巨齿鲨》这里,可真是一盘丰盛的水饺宴啊。

深海探险、史前巨兽、大型灾难,这些都被《巨齿鲨》一网打尽,能让你看到尖叫,搞不好还会退了游泳卡,推掉海滩旅行。

对于一部怪兽片影迷,最在意的是有没有提供分量够足、货真价实的怪兽大餐。

为什么我们要到电影院去和它门照面呢?

与怪兽遭遇,其实是在触摸我们内心潜藏的恐惧,激活在安全倦怠的现代社会中闲置不用的那部分本能,例如逃生、捕食、危险应急……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活动筋骨”。

所以Sir不小瞧怪兽片,而是看它有没有完成好任务。

鉴定的标准是什么?

简单,就是紧张地看完过后,你会自然而然地长舒一口气——

爽。

在这个夏天的尾巴,《巨齿鲨》完成了一部夏日爽片的任务。

清凉,刺激,解压。

最后,一组透心凉的图片镇楼,当是给大家避暑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皮克斯动画怪兽公司将拍衍生剧集

剧集故事发生在《怪兽电力公司》之后,2020年上线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

毛怪和大眼仔又要回来了!据外媒报道,皮克斯经典动画《怪兽电力公司》《怪兽大学》将拍衍生剧集,登陆迪士尼流媒体Disney ,定名为《怪兽上班》(Monsters At Work),2020年上线。电影版配音“大眼仔”比利·克里斯托和“毛怪”约翰·古德曼等都回归继续配音。

故事设定在《怪兽电力公司》后六个月,怪物电力公司如今能够靠着收获孩子们的笑声而不是尖叫来为城市发电,多亏了大眼和毛怪的发现,笑声能产生比尖叫强十倍的能量。

除了回归的大眼仔和毛怪,还有新角色泰勒(本·费德曼配音)。泰勒是怪物电力公司的一名年轻员工,想要加入他的偶像大眼仔和毛怪所在的“笑声层”,成为一名创造笑声的“Jokester”。此外还有《星球大战8》的“Rose”凯莉·玛丽·陈配音的Val Little等大量新角色加入。

有人为金曲买单,有人为神曲买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阑夕,作者丨小满,编辑丨阑夕

2019年,周杰伦在法国巴黎开演唱会。

点歌环节,一位歌迷站起来说:“我老公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听杰伦唱《学猫叫》。”

为满足粉丝的心愿,周杰伦唱了几句《学猫叫》,他表示这是第一次在点歌环节唱别人的歌。

当演唱会的视频片段被发到网上,却直接引来了网友之间的激烈骂战。

微博上,有网友表示:“周杰伦唱《学猫叫》,简直是华语音乐的耻辱。”

上周,“预热”长达6年后,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如期上线。

虽然只有新专辑中只有六首“新歌”,但依然阻挡不住粉丝们的下单热情。

不到一天时间,《最伟大的作品》全网总销量破五百万张,总销售额突破1.5亿。

周杰伦的新专辑到底好听吗?

网上的评论褒贬不一。

有人说,确实很一般,比不上巅峰时期的作品。

有人说,已经很好了,即使不如以前,但至少现在的口水歌好多了。

在此前的直播中,周杰伦回应新专辑只有六首新歌时说:

“如果要凑到20首,那是不是要等到明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我觉得,赶快有新歌曲等不及让大家听到。”

一张专辑,从作曲、作词、编曲,到录音、MV拍摄、宣发……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移动互联时代下放了音乐创作的门槛,越来越多的草根音乐人加入狂欢,但比起耗费心力地打造流行金曲,“神曲”逐渐成为音乐市场的主流。

比如,那首在周杰伦演唱会上被点唱的《学猫叫》。

据《学猫叫》的词曲作者陈峰介绍,当时写这首歌的时候只用了半个小时,“看到自己的猫突然跳到了桌上,突然灵感迸发,旋律和歌词就已经出来了。”

《学猫叫》的制作人杨俊龙曾对媒体透露,仅在音乐平台的商业合作,《学猫叫》就为他的公司直接带来了上千万的收入,还有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版权费用,“这个另外按照使用次数结算”。

01

后周杰伦的“神曲时代”,音乐创作的规则已经被彻底改写。

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回,只剩下情绪的狂欢、理想的撕裂,以及进步的反思。

传统唱片时代,新人歌手想出头,就要“打榜”“签唱会”“上通告”。

一张专辑十首歌,还要有两到三首精品主打歌,这样才能让受众的记忆点最大化。

现如今,原来两三首的主打歌变成了两三句的“主打词”,如果没法让受众在15秒内完成停留,这首歌的寿命也就会宣告结束。

短视频平台也取代了原先的电视广播节目,成为了“神曲”发行的必争之地。

比如,《学猫叫》之所以能够跻身神曲顶流,其实也离不开背后平台营销的助力。

2018年4月,《学猫叫》上线抖音的第一周内,只有两千多人用它做背景音乐,这预示着这首歌就要这么凉了。

“心里挺凄凉的”,制作人杨俊龙曾对此这首歌寄予厚望,但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仍不甘心,在无法入睡的深夜里,他突然想到了“手势舞”。

第二天,他就找人设计了一个《学猫叫》手势舞模板,然后列出一张甜美系网红KOL的名单,总共有二十多个,最后明码出价让这些号主推广手势舞。

当网红们发出第一波《学猫叫》手势舞后,市场依旧反响平平,杨俊龙又找人把这些素材整理成一个个合集,再滚动传播一轮。

在这一轮的传播中,《学猫叫》火了。

那时候,抖音的用户群体还没有细致分化,很容易形成集体性的热点现象,如动辄上千万点赞的“温婉”“摆臀舞”等。

那些天里,《学猫叫》的原唱小潘潘打开抖音,就会被提醒音乐已经被使用了几百万次,“一直咔咔咔,手机感觉要爆了。”

在小潘潘的直播间里,也有人一次打赏30万礼物,只求让她唱一首《学猫叫》。

据杨俊龙回忆,自己当初曾找到千万粉丝的网红“代古拉”推广,但对方一开始要20万推广费,无奈只能作罢,而“斯外戈”则嫌歌曲幼稚,直接拒绝接单。

但不到一周后,随着《学猫叫》的爆红,这两位大网红都主动把视频拍了。

杨俊龙说:“一首普通歌曲要想在抖音上大火,而且生命力持久,没有营销,几乎不可能。”

在《学猫叫》诞生之前,抖音上的背景音乐多是老歌新编,混合电音摇滚的舞曲风格。

这首为抖音用户量身打造的《学猫叫》,也彻底改变了“神曲”的走向,动辄上千万的商业回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了神曲创作。

据统计,从2018年-2022年,抖音上共有13首歌曲使用达到了千万次以上,其中包括《学猫叫》《你笑起来真好看》《你的答案》《大风吹》《听我说谢谢你》等等。

好乐无荒公司曾推出过大量爆款神曲,如黄霄云的《星辰大海》、阿冗的《你的答案》、王赫野的《大风吹》等。

在好乐无荒的创始人陶诗看来:“我们算是行业最敢投钱的公司,行业的一些花钱纪录都是我们搞的。以《星辰大海》为例,这首歌在推广阶段15天花了200万元。”

和《学猫叫》一样,为了赋予歌曲更多的视觉特征,陶诗不仅将原歌词“像星辰散落大海”改为“像星辰守护大海”,还特别设计许多“守护场景”。

如医生守护健康、军人守护祖国、消防守护家园,他邀请各地的消防官兵账号联动,配上了“无畏火海,向你奔赴而来”的文案。短短几个月内,仅“消防版星辰大海”的话题,在抖音上产生了超过600万次播放。

从2019年开始,整个国内音乐市场都被短视频“神曲”搅动,有业内人士表示:

“一大堆资本和公司涌入进来,他们就是疯狂地做歌、疯狂地砸钱,那时候每一个人都很有野心,谁都觉得‘我上我也行’,当时营销的成本是每周都在上升,推歌的号是每周都在涨价。”

在这条产业链内,从购买音乐热搜榜,到请网红用BGM二次创作,再到制造话题、滚动营销,平均一首歌曲的营销费用要花费2-10万元左右。

但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即使砸进去了数十万做营销,也要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大爆款”只能靠运气,没有可复制的逻辑和路径。

所以很多来办喜欢以数量取胜,在一次性投入100百首歌曲里,只有要其中两三首歌能够走红,获得的利益就能覆盖所有营销成本。

在《学猫叫》之后,杨俊龙还推出了《学狗叫》《学猪叫》《学土拨鼠叫》等,他将这一套全新打法,总结为短视频时代音乐创作模式: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再配合一波新鲜有趣的营销。”

02

云猫文化,一家坐落在北京百子湾的“神曲制作公司”。

在这里,24小时轮休上班,有实时舆论热点检测系统,一旦捕捉到热点词,从写歌到上线最快仅需要4个小时。

云猫文化的老板叫宋孟君,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专业科班出身。

在学校时,宋孟君就发过个人专辑,但投入市场后迅速沉寂,他记得那时候街头巷尾最火的歌是《爱情买卖》和《伤不起》。

2017年,手游《王者荣耀》突然爆红,宋孟君意外发现市场上还没有相关的主题歌曲,于是便自己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王者荣耀》,结果歌曲一经上线,就迅速获得了过亿的播放量。

宋孟君尝到了“蹭热点”的甜头,于是,他又迅速推出了《中国有吴亦凡》《嘻哈有中国》等此类歌曲。

屡出爆款的宋孟君也顺利获得融资,成立了云猫文化,专攻“神曲制造”。

2019年,宋孟君在接受采访时说:“光是在酷狗音乐的后台,去年我个人的歌曲播放量就达到了9.2亿,所有作品下载量已经达到了808万次。如果平均是两元下载一首歌曲的话,我个人总作品一年就创造了1600万的价值。”

在云猫文化,每位创作者年产量大概有100首歌,近乎三天就可以写一首歌,公司每天都会有新歌发行,总版权创收早已超过上千万。

抖音上,宋孟君的歌曲《失眠的夜》的播放量近30亿次,以量产取胜的宋孟君坚信一句话:“在这个行业就像打麻将,只要你不出局,愿学习够努力,早晚有一天会轮到你胡牌的。”

宋孟君未来的志向不止于此,他还想打造一套神曲生产的工业流水线,“有些擅长编曲、有些擅长写词、有些擅长制作、有的更擅长版权管理,在这个OA系统内,可以实现互相组装配合。”

除了宋孟君的云猫文化,还有许多的小型音乐公司,都在这两年转型短平快的神曲创作。

崔凯的公司设在在一栋居民楼里,手下有不到十个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搜集最新、最热的素材,然后进行全新的整理、创作:

“我们去拆解当下最火的歌歌词、编曲、音色,然后加一点自己的东西,听起来也会不太一样,一首歌就这样出来了,可能不到三个小时,类似于在生产车间工作那种感觉。”

每一个音乐工作者或许都曾怀揣梦想,但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大环境中,像崔凯这样的小公司只能以求生为主:

“这种音乐并不是用大众或者小众、好与不好、高级与不高级去衡量的,它就是一种商业价值的体现。”

除了自产自销的创作型公司,也聚拢资源的平台型公司,他们面向独立音乐人收歌,有合适的作品直接买断版权,单曲价格从1000-5000元不等。

赵英杰供职于一家收歌平台,每周都会收到四五百首demo,“但大多数都是完全没法听的歌曲,连基本的旋律都不顺。”

遇到新闻热点,他也主动在群里发布要求,比如情人节快到了,就鼓励作者创作“爱情、甜蜜,或者孤独、伤感”等情感类歌曲,最近的《梦华录》火了,“一大批古风歌曲又准备要上线了”。

“节奏感强的儿歌、情歌、古风,这是抖音上最容易火的三种类型”,赵英杰介绍说,“其实很多旋律和歌词都是从以前的作品里弄出来的,但只要听着顺耳就行,不需要创新。”

至于涉嫌“抄袭”的,“如果真的抄火了,就可以用版权的费用来和解,如果没有火,那也根本没人去追究了。”

03

在滚石音乐成立30年时,创始人段钟沂举办了一场“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

已经流散各处的80多位滚石系音乐人,包括周华健、伍佰、五月天、张震岳、任贤齐等同台演唱,共同怀念一个唱片公司的辉煌年代。

演唱会上,歌手赵传伤感地说,“我以为会老死在滚石,结果……”

段钟沂流着泪回应:“很抱歉没有让各位在滚石老去,让大伙离乡背井四方谋生。真的很抱歉,没有照顾好大家!”

上世纪8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唱片工业火热起步,90年代,唱片业达到辉煌的顶峰,宝丽金在1993年发行张学友的专辑《吻别》,创下了400多万张的销量纪录,直到数字时代才被打破。

段钟沂曾在采访中说: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唱片行业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黄金行业,李宗盛、赵传的任何一张专辑在台湾就能卖100万张,更别说整个亚洲地区了。那时候的专辑还特别贵,差不多100元一张,卖100万张唱片就是1亿元,唱片公司拿3成,就是3000万元,歌手自己拿5%,能赚500万元。所以那个时代,写一首歌就能买辆奔驰的神话天天都有。”

1998年,韩国Sae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 F10,支持16/32/64M三种格式存储器,数字音乐正式登陆市场,唱片工业开始遭受巨大冲击。

事实上,真正属于唱片时代的辉煌很短暂,前后不过十余年,但却留下了无数的经典。

那时候,发一张唱片的时间长、成本高、机会少,所以每张专辑都会精心打磨词曲,不轻易迎合受众的情绪宣泄。

比如,五月天在1997年刚刚成团时,大家只能挤在吉他手怪兽的七平米卧室里练习,他们向各大唱片公司投送demo,最后幸运的得到了滚石老大哥李宗盛赏识。

筹备两年后,五月天的第一张创作专辑《疯狂世界》正式发行,收录了《疯狂世界》《志明与春娇》《拥抱》等作品,在市场上爆卖30万张。

独立音乐人崔龙阳从2003年开始学习吉他,2007年开始组建乐队,在圈子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时常怀念过去的唱片时代:

“过去的歌曲社会责任感更强一些,关注人、现象、社会、心灵,再烂的歌,也有制作人在背后做质量保证。现在的歌哪怕是摇滚乐,也主要关注个人当下的体验,爽不爽,嗨不嗨,格局变小也变浅了。”

崔龙阳也给朋友写过神曲,赚过一笔快钱:“一天写4首,一个月写50首歌。当时还比较便宜,1000块钱一首,10天赚了4万块钱,但完全是毫无创造性、格式化地写,实在干不了,要吐了。”

技术载体的进步,必然会带来流行音乐生产方式的变化,但在今天的音乐环境中,我们无法再制造出下一个“周杰伦”。

唱片公司已经不复存在,流行音乐工业体系随之土崩瓦解,“神曲”正在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魔性的旋律快速占领市场。

即便如此,人们对于好音乐的需求依然存在,在那些脱离短视频的纯听觉环境里,耳朵和心灵也需要来自艺术的滋润。

所以,当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发行时,瞬间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在这个AI算法时代,也并非好歌就完全没有市场。

如陈奕迅的《孤勇者》、莫文蔚的《这世界那么多人》、柳爽的《漠河舞厅》,都是凭借真正走心的词曲创作打动听众。

事实上,唱片时代的“烂歌”也很多,只是在时间的沉淀之后,记忆帮我们筛去了次品,留下了难忘和感动。

身处今天剧烈变化的社会进程中,人们一边拼命怀念崔健、周杰伦、罗大佑、孙燕姿的经典作品,一边又在短视频平台的神曲洗脑下欲罢不能。

有时候,人们怀念的不是金曲老歌,而是那个已经永远回不去的“节奏缓慢的年代”。

音乐就像海边的浪花,潮起潮又落,每当新的浪潮袭来,总会送来些什么,又带走些什么。

无论“金曲”还是“神曲”,亦是如此。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