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猜图城市答案(41.1℃,杭州热出今年新高!气象专家:未来高温热浪或成新常态)
疯狂猜图城市答案文章列表:
- 1、41.1℃,杭州热出今年新高!气象专家:未来高温热浪或成新常态
- 2、未来一周西安最高温超40℃?气象专家:很有可能
- 3、世纪大工程?博眼球?沙特疯狂的线型城市构想,长达170公里
- 4、被西方视为民主样板,肯尼亚这次总统选举能和平收场吗?
41.1℃,杭州热出今年新高!气象专家:未来高温热浪或成新常态
今天下午,@中国气象爱好者 发文称,今天13:39,杭州国家站气温升至41.1℃,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目前杭州气温仍在上升中,有望挑战历史最高气温41.6℃(出现在2013-08-09)。
通过查询杭州市气象台官网看到,过去24小时(8月12日14时10分-8月13日14时10分)杭州市区最高温为41.1℃,大杭州范围内,临安区的最高温则达到了42.1℃!
截至今天下午14时30分,杭州已有多地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
另据苹果手机自带的气象软件显示,今天下午2点左右,人体体感温度已达48℃,真的让人要热昏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杭州市区已经达到了41.1℃的高温,但依旧挤不进全国高温前十的榜单!
今年的中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高配版,不仅长度翻倍,热力值更是爆表。不少地方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40℃ 酷热天数、连续高温日数等各种历史纪录,要么被打破,要么在被打破的路上,南方网友表示“简直热麻了”。
预计未来10天,江淮、江汉、江南、四川盆地等地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8月13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中国气象局提升为高温Ⅲ级应急响应。
数据告诉你
今年中伏到底有多热
从省会级城市今年中伏的高温出勤表来看,重庆、杭州高温20天全勤基本没有悬念,而且还频繁出现40℃以上的酷热天气。其中南京最近几天一直在40℃的边缘“疯狂试探”,一旦达到40℃,也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
今年7月以来,浙江高温热浪天气极端性显著。浙江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表示,浙江今年高温出现早,发展迅速,出梅后即出现大范围高温,且强度增强迅速。
7月以来,35℃以上高温日数全省平均31天,38℃以上全省平均16天,均为历史同期最多;40℃以上全省平均4天,最多丽水莲都区16天。
7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30.7℃,平均最高气温36.5℃,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最高气温三门43.1℃、永嘉42.9℃。
杭州自7月20日开始已连续20多天出现高温,此前连续高温日数的历史纪录是26天。
预计未来七天,浙江仍将有严重高温热浪天气,浙北和浙西部分地区将出现5到7天40℃至42℃(局地43℃以上)的酷热天气,并且有可能出现破纪录的极端高温。
未来高温热浪或成新常态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未来两周,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预计今年高温天气综合强度将为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强。目前区域性高温过程还没有超过2013年。
这种高温酷暑在以后的夏季会持续出现吗?陈丽娟表示,在以后的夏季,高温热浪出现的频率可能会比较多,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可能会成为一个新常态。未来如果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温室气体影响效应是非常强的,那么这种高温酷暑出现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了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这其中,高温热浪的频发多发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综合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爱好者、浙江天气、杭州气象台
来源: 杭州之声
未来一周西安最高温超40℃?气象专家:很有可能
西安人的朋友圈热爆了。7月3日,不少西安市民在朋友圈转发了西安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截图,来自手机软件天气预报显示,西安未来一周持续高温,连续几日最高温超过40℃,这是真的吗?
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受西北气流影响,西安未来一周晴热,将会出现高温热浪,几日叠加的温度会使西安的最高温突破40℃。防暑降温要重视起来了。
“44℃的高温还能出门吗”“未来一周西安的天气让人很上火”“连续几天超过40℃,是认真的吗”“这几天路上走着走着就化了,8号大概就干了”“病毒没热死,就看我能不能热死了”……
7月3日,西安人的朋友圈被未来几天高温刷屏,来自手机软件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西安持续高温,周三至周日温度均超过40℃,7月8日或将出现44℃的高温。
手机软件显示的天气预报靠谱吗?
手机软件显示的天气预报靠谱吗?记者从气象部门核实到,这样的预报并不是没有依据。
根据陕西省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全省多云间晴。陕北部分地方、关中盆地大部分地方、陕南汉江沿线部分地方有35℃~37℃的高温天气,关中南部部分地方38℃~40℃、局地可达41℃~43℃以上。
3日,记者从西安市气象台专家处获悉,未来一周西安很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热浪。气象专家称,未来一周西安持续高温,叠加的高温天气很可能使得6日之后的最 高 气 温 超 过40℃,提醒市民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3日,西安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示着本轮高温卷土重来。
未来一周有多热?
3日,省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受西北气流影响,预计未来48小时,宝鸡东部、咸阳南部、杨凌、西安大部、渭南大部有35℃及以上高温天气,局地可达38℃以上。6-11日陕北东部、关中大部、陕南东部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关中南部局地、陕南东部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3日关中东部部分地方有高温天气,陕北东部局地秦岭山区和陕南东部有分散性阵雨。7月3日起到7月9日,高温持续,局地可达41℃~43℃以上。
预计4日:陕北晴转多云、北部有分散性阵雨,关中晴天间多云,秦岭山区、陕南多云间阴有小雨或阵雨。关中东部部分有35℃以上高温,局地可达38℃以上。
5日:陕北、关中、陕南西部晴转多云,陕北北部有分散性阵雨;陕南东部多云间阴有小雨或阵雨。关中东部部分有35℃以上高温,局地可达38℃以上。
6日:全省多云间晴。陕北部分地方、关中盆地大部分地方、陕南汉江沿线部分地方有35℃~37℃的高温天气,关中南部部分地方38℃~40℃、局地可达41℃~43℃以上。
7日:全省多云间晴。陕北部分地方、关中盆地大部分地方、陕南汉江沿线有35℃~37℃的高温天气,榆林西部、关中部分地方38℃~40℃、局地可达41℃~43℃以上。
8日:陕北晴间多云,关中、陕南晴。陕北大部、关中大部、陕南汉江沿线部分地方有35℃~37℃的高温天气,榆林西部、关中部分地方38℃~40℃、局地可达41℃~43℃以上。
9日:陕北多云间晴,关中、陕南晴间多云。陕北部分地方、关中盆地、陕南汉江沿线部分地方有35℃~37℃的高温天气,榆林西部、关中部分地方、陕南汉江沿线局地38℃~40℃,关中局地可达41℃~43℃以上。
以前西安有这么热吗?
早在6月16日,西安市气象台就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自此之后,西安的天气以晴热为主,大家都觉得,今年夏天热得又急又早。数据显示,往年西安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的日子都在7月中旬以后,今年的确比以往热得早、热得急了些。
很多市民觉得,35℃以上已经算是酷热难忍了,37℃以上就无法出门了。而这几年,西安也跻身“火炉城市”的称号,夏天的高温日频频出现。
西安市气象局专家说,西安的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43.4℃,出现在1966年6月21日。近些年西安的高温天气出现在2006年6月,最高达到42.9℃。
西安为什么这么热?
作为一个北方城市,西安为何这么热?西安市气象台专家分析,西安是北方省会城市中可以受到副热带高压系统影响的城市。这里的副热带高压是指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位于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高,它常年存在,是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系统。
副高控制范围内会出现高温,边缘会出现暴雨。西安位于关中盆地,南依秦岭,北靠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虽然不是完全封闭,但也使得空气流动性差,具有聚热属性。
专家介绍说,近5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出现在2017年7月,共出现35℃以上高温日22天144站次,40℃以上高温日10天59站次,35℃、40℃以上高温日数均突破1959年以来7月历史极值。
专家还说,西安夏天的热分为两种原因:
1.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前(一般约为7月上旬之前),西安的高温主要由西北气流影响下的晴朗天气带来,这类高温天气湿度较低(一般低于50%),属于干热。
2.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后(一般约为7月上旬之后),西安的高温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的持续控制带来的高温少雨天气所造成的,此类天气相对湿度较大(一般高于60%),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桑拿天”。
西安的夏天,这两种热交替出现,干热与桑拿天交织。
虽然有学者研究表明,西北地区有逐渐转暖湿的趋势,但是影响西安出现高温天气的气候背景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在短期内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只会存在偏强偏弱的波动,所以高温天气依旧会出现在夏季。
相关提醒
炎炎夏日衣食住行莫大意
气象专家提醒市民,未来一周高温热浪,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衣:穿着易排汗、宽松、轻薄透气的衣服,勤洗勤换。
食:饮食宜清淡,避免吃剩菜剩饭,适量饮用淡盐水,谨慎食用生冷食品。
住:适当增加午休,保证睡眠充足。空调温度建议不低于26℃,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从炎热室外进入空调房,应提前将汗擦干。
行:避免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时穿防晒衣、戴太阳镜、多喝水。高温条件下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缩短连续工作时间,或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晴间多云 25℃~38℃
明天 晴转多云 25℃~36℃
后天 晴间多云 24℃~39℃
北方的空调要疯狂加班
南方的雨还要下几天……
夏天的持续高温,多半和强势的高压系统脱不了关系。这周高压系统将强势发展,从大的环流形势场来看,预计到7日前后,伊朗-北非高压、我国上空大陆高压以及太平洋高压系统将极为罕见地“强强联手”连成一片。于是,一波超凶猛的大范围高温要来了。
今明两天,区域性高温天气将主要出现在新疆、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地,6-11日,高温范围和强度迅速扩大增强,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江汉、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将出现大片35℃~37℃高温区域,局地可达40℃左右,其中7日前后,西北地区以及四川盆地有可能会热得破纪录。
再把目光投向台风“暹芭”,之前说过台风“暹芭”由于缺少引导气流,移速缓慢,但它有强力季风输送暖湿气流,上岸走了快一天,才在昨日下午时减弱到了热带低压。虽然“暹芭”的台风身份不复存在了,但减弱后的低压环流在北上过程中,将会与西风槽系统联手继续制造持续强降雨。注意,北上的环流云系并入西风槽后,强降雨也将向北转移,波及黄淮等地,不止广东、广西,还有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及苏皖北部等地,都将先后出现强降雨。
为此,昨晚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3日夜间至6日,受“暹芭”减弱后的低压环流和西风槽等系统共同影响,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及苏皖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强降雨天气。其中,7月3日20时至4日20时,广东大部、广西东部、湖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湖南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就算台风“暹芭”残留环流北上了,但对两广地区来说,仍有暖湿气流不断输送水汽,雨还得下几天…… 据中国天气网
网友热聊
西安街头没陌生人,因为都熟了
寻石挖矿真君:我长这么大还第一次见这么离谱的温度。
人间蠢人:今天走在街上特像脆皮五花肉在炉子里转。
YOLO1Eliauk: 空气都是热的,一出门脸就被热气烘得疼。
愿华夏繁荣富强:坐标福州,真想匀一些雨给西安。
卡比:南方网友说北方的冷没有南方冷,北方网友说南方的热没有北方热。
走在路上的兜兜:看了西安这个温度,再也不嫌弃我们这里天天下雨了。
是相思不是想死:能众筹一个萧敬腾吗,最好能在这待个十天半月的。
花花的米豆秀饼:西安的大街上没有陌生人,因为都熟了……
123cp:现在出门不仅仅需要勇气,还必须要藿香正气水。
tvb:这天气一天洗一次澡已经不能满足我了,我需要泡在澡堂里。
果果不甜:我愿用三年单身换西安明天下雨。
花见花苞:萧敬腾来了都得下开水,西安街上都是熟人。
APPLE:不和40℃以下城市的人做朋友,因为不熟!
“年度最小太阳”今日现身
为什么太阳时“大”时“小”?
为啥太阳远了,天气反而炎热?
4日15时11分,地球到达轨道远日点,这时人们将看到一轮“年度最小太阳”。为什么太阳时“大”时“小”?为啥太阳远了,天气反而炎热?中科院天文科普专家为您揭秘。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并非正圆形,而是一个偏心率为0.0167的椭圆。正因如此,日地距离并不固定,远日点比近日点远约500万千米。
每年1月上旬地球经过近日点,7月上旬经过远日点,分别对应着一年中太阳视直径最大和最小的时刻。
今年,地球运行到远日点的时刻是7月4日15时11分。此时,太阳视直径为31分28秒,堪称“年度最小太阳”,大约比今年1月4日地球通过近日点时可见的日面视直径小了3.4%。
椭圆的轨道也导致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地球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经过近日点时最快,各季节间的间隔长度也不相等。如2021年秋分到2022年春分共经过178天20小时12分,而2022年春分到2022年秋分共经过186天9小时31分。
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6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即将到来。为啥太阳远了,天气却最炎热?王科超解释,日地距离的变化并非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四季变化主要受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南北纬23度26分之间移动。夏季,北半球的太阳光照射角度高,光照时间长,接收到的辐射能量多,因此最为炎热。
(转自:华商网)
来源: 西部网
世纪大工程?博眼球?沙特疯狂的线型城市构想,长达170公里
沙特阿拉伯于今年七月开启了一项耗资1万亿美元的宏伟计划:镜线计划(The Mirror Line)。
他们将在沙特西北部沙漠地带的塔布克省新未来城打造一座镜面绿洲。全长将近170公里,高度约为500米,但宽度仅为200米,专家们普遍认为,如果该建筑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建筑。
镜线计划将有摩弗西斯建筑事务所(Morphosis) 全权参与设计。他们的总设计师汤姆·梅恩不仅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国建筑师,更是200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这可是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上一次获奖的美国人还要追溯到1991年。对于中国客户来说,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标志性建筑汉京中心,正是出自他和他的团队之手。
而这次沙特王储Mohammed bin Salman的要求也很简单,打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零碳足迹城市,建立一座真正的未来都市。
沙漠中的这个城市如何吃饭?
镜线建成之后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也将是一座高效的未来都市。可容纳500万人的镜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要知道现在沙特阿拉伯80%的粮食都依靠进口,而镜线又建在沙漠地带,哪来的耕地啊?为此,沙特人想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发展垂直农业!
其实垂直农业的概念并算新鲜,早在1915年,美国地质学家Gilbert Ellis Bailey在他1915年所著的《垂直农业》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毕竟世界上的耕地面积是有限的,如何在没有阳光于土壤的环境中,让一颗蔬菜也能有可持续的价值呢?我们可以在都市的摩天大楼中发展农业生产么?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哥伦比亚大学Dickson Despommier教授在自己的著作《垂直农业:城市发展新趋势》一书里,就提到,没有人曾想过:我们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竟可以脱离阳光、土壤来生长。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尤其是LED灯光照明技术的出现,让无阳光的新型栽培方式,在都市农场中落地生根。在摩天大楼里,只需要一层层堆叠的货架就可以替代土壤和光照,不同颜色、光照强度的LED灯,更能为不同的趋光性作物们带来更多生长的可能。
在日本和新加坡的都市农场中,通过人造光源24小时持续无间断的关怀,农作物获得了约比自然光高出6倍的生长时间。而在镜线建筑中,也将采用同样的光照技术。
光照的问题解决了,水源怎么办啊?垂直农场中新诞生了一种“可持续性”的“水培法”。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根部,而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同样会散发水蒸气。所以垂直农业只需将植物的根部浸泡于水槽之内,再将植物生长过程中散发的水蒸气通过液化循环系统进行回收利用,就可以充分做到农业用水的循环利用。
据统计,在垂直农场中,每棵生菜种植所需要的水源仅为110毫升,咱们喝的雪碧、矿泉水还250毫升呢!这对于缺水的沙漠地带可谓是科技带来的福利啊!
那么长的城市,用电问题如何解决?
有人该问了:这又是水循环系统,又是LED光照的,城市用电跟的上么?要知道,同样是沙漠地带,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带,停水停电那是常事啊!这就要说到镜线的另一个黑科技,太阳能光伏玻璃板。
太阳能发电,也就是也能常说的光伏发电,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模式。在我国西部就铺设了大量的光伏发电电池板,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可你想过,摩天大厦的玻璃也可以当作光伏发电板用么?
透明太阳能板就是这么一项高端新科技,它透过窗户和任何建筑物玻璃的表面就可以用来收集和使用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供电力设备使用。
在哥本哈根国际学校的设计中,就在整体建筑结构中使用了12000块太阳能光伏玻璃板,据悉,每年可以产生200兆瓦/时的能源,几乎填补了建筑电力消耗能源的一半以上。
太阳能光伏玻璃板,外表看上去跟普通玻璃没什么两样,其实在内部是将太阳能电池片通过胶片密封在了,低铁玻璃与背面的玻璃中间,从而保证阳光可以比较轻松地透过玻璃,传递太阳能。
原理上,热处理产生的强大应力使玻璃表面受压、内部受拉,由此增强玻璃的韧性,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冲击强度和抗弯性,其强度约是普通玻璃的四倍以上。因此这种玻璃板还可以抗拒强风,并能承受昼夜温差变化大带来的冲击,十分适合在沙漠地区使用。
试想一下,如果这座“镜面城市”外围的挡光板全都使用光伏玻璃板,那有太阳就有电,放在沙漠中是不用发愁的了。
出行问题如何解决?
还要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由于镜线是由两座高达488米,长120公里的玻璃幕墙结构构成的,且一路从海岸延伸至沙漠。所以高速列车会成为这里的公共交通首选,建筑内的人只需20分钟就可以穿越整个镜线。
除此之外,镜线內还设有游艇码头和高达305米的体育场。该城市的目标使用100 %可再生能源运行,没有汽车和多余的碳排放,为保护城市95 %的土地做出贡献。
城市发展所需能源全部为太阳能、风能等干净能源。城中将广泛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未来建筑体内会有全年理想的气候并确保居民在四处走动时可以享受周围的自然风光。
沙特王储Mohammed bin Salman特别补充道:「我们不能忽视各城市面临的宜居性和环境危机,目前,一支由最聪明的人才所组成的建筑、工程、施工团队,正在将这些想法逐一转为现实。」
据悉,这项工程计划将于2030年完工,到底科技创新会为沙漠中的都市建设带来多么大的改变呢?让我们届时拭目以待吧!
被西方视为民主样板,肯尼亚这次总统选举能和平收场吗?
当地时间8月15日,肯尼亚独立选举和边界委员会数据显示,联合民主联盟党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威廉·鲁托在9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胜。
胜选后,鲁托在演讲中称:“在这次选举中没有输家。肯尼亚人民赢了……肯尼亚人民是最大的赢家。”
鲁托最终获得约50.49%的选票,以微弱优势超过其主要竞争对手、反对党领导人拉伊拉·奥廷加。不过,奥廷加方拒绝承认选举结果,未来或发起法律挑战。
这次两位候选人之间微弱的选票差异,再次引发肯尼亚人对潜在暴力冲突的担忧。新华社此前报道指出,肯尼亚被西方视为“民主样板”,但这种简单复制却导致肯尼亚党争不休、部落冲突不止。
两场新闻发布会:有人庆祝、有人抗议
当地时间8月15日,肯尼亚内罗毕国家计票中心一片混乱,演讲台被人从舞台上扔了下来,警察冲进现场维持秩序,而合唱团还在继续唱歌。
数分钟后,肯尼亚独立选举和边界委员会主席瓦富拉·切布卡蒂宣布选举结果,并表示他身后的两位委员受了伤。投票结果的公布比宪法规定的最后期限晚了两个多小时。
在肯尼亚选委会的7名成员中,有4人称该选举结果涉嫌操纵。他们在另一个场地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否认切布卡蒂公布的结果,其中也包括选委会的副主席朱莉安娜·切雷拉。
不过,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切雷拉并没有提供任何违规行为的证据。
8月15日,肯尼亚独立选举和边界委员会主席瓦富拉·切布卡蒂(前左)在内罗毕国家计票中心向威廉·鲁托颁发证书。图/新华社(乔伊·纳布科瓦 摄)
对鲁托来说,肯尼亚选委会成员之间的分歧只是一个“插曲”,“对最终宣言的合法性毫无威胁“。切布卡蒂宣布结果时坚持称:“尽管受到恐吓和骚扰,我仍然站在你们面前。我已经根据这片土地的法律履行了我的职责。”
在肯尼亚民众之间,这个选举结果也引发迥然不同的反应。在鲁托的家乡埃尔多雷特,大批民众聚集,庆祝鲁托胜选,而在肯尼亚第三大城市基苏木,空气中弥漫着滚滚浓烟,有民众点燃了街上的轮胎。他们高呼:“没有拉伊拉(·奥廷加),没有和平!”他们彻夜抗议选举结果。
尽管选举的最后时刻混乱不断,但美联社评价道,肯尼亚这次选举的透明度有所提高。肯尼亚独立选举和边界委员会在网上公布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超过4.6万份投票结果,且其他一些机构和媒体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也与最终选举结果相符。
据央视新闻报道,本次选举注册选民约为2200多万人,9日当天有1400多万人参加投票,投票率约65.4%。根据肯尼亚宪法规定,鲁托将在8月30日宣誓就职。
奥廷加的下一步
奥廷加方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表示他们并没能对选票进行交叉核对。奥廷加发言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将于今天格林威治时间11时(北京时间19时)向媒体发表讲话。
据路透社报道,奥廷加竞选智库的负责人马考·穆图亚(Makau Mutua)表示,他们目前仍在讨论接下来的行动方案。“目前没有排除任何选择。”
根据肯尼亚宪法规定,落选候选人如果在7天内向肯尼亚最高法院提交反对选举结果的申诉书,最高法院将于申诉书提交后的14天内对大选结果是否有效作出裁决,若判定大选结果有效,新总统将于最高法院判决7天后的第一个星期二宣誓就职。
肯尼亚反对党领导人拉伊拉·奥廷加。图/IC photo
不过,肯尼亚人并不愿意选举继续拖延下去。一位非洲外交官说,“在我看来,一切都结束了。”
“我认为目前所有(给奥廷加)的信息都指向同一方向。他若推出2017年相同的策略,就太疯狂了。”另一位非洲外交官说道,暗示在上次总统选举失败后,奥廷加呼吁进行大规模的街头抗议的行为。
2017年,肯尼亚总统大选一波三折。据新华社报道,当年总统大选后,现任总统肯雅塔成功连任,奥廷加拒绝接受选举结果并向最高法院提出诉讼,最终法院裁定选举结果无效,肯尼亚再次举行大选,肯雅塔再次获胜。
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奥廷加输给时任总统齐贝吉后,指责后者舞弊,导致两派之间的矛盾蔓延到全国并引发肯尼亚独立后最严重的全国骚乱,造成1000多人死亡。
2017年肯尼亚再次出现波折的总统选举,也重新引发非洲众多有识之士对西式民主的反思。
新华社报道评价道,实行多党制的肯尼亚一直是西方推崇的“民主样板”。非洲国家曾在独立后普遍实行一党制,后来迫于西方压力改行多党制。然而,受社会和历史等客观条件影响,简单复制西式民主并未给非洲国家带来繁荣和发展,反而造成党争不休、部族冲突不止等问题。
时间回到2022年,无论此次总统选举结果如何,对大部分肯尼亚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和平。
“总有领导人出现、离去,”肯尼亚人理查德·奥西奥罗说,“我应该继续生活,见证(他们的)领导,无论好坏,之后我还有机会选择另一个领导人。”
联合国也呼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选举出现的冲突。联合国发言人斯蒂芬·杜加里克(Stephane Dujarric)表示,联合国注意到了选举结果,并鼓励所有候选人“诉诸法律渠道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挑战”。
威廉·鲁托“反转”
在很多演讲中,鲁托都以“我的朋友”开头。他擅于雄辩,总是能在集会上吸引大批观众。
现年55岁的他2008年开始担任肯尼亚农业部长,2010年出任高等教育部长,2013年起担任副总统至今。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和CNN报道介绍,他的成长经历与许多肯尼亚低收入阶层民众类似。直到15岁,鲁托才拥有自己第一双鞋子。他曾当过老师,拥有内罗毕大学植物生态学的博士学位,也曾在路边卖过鸡肉、花生。在肯尼亚西部小镇Kosachi上,人们将鲁托形容为“一个伟大的农民”。
当地时间2022年8月9日,肯尼亚总统候选人鲁托在大选期间投票。图/IC photo
据CNN报道,此次选举中,很多政治分析家预测奥廷加胜选。此前民调显示,奥廷加颇具优势,而且他还得到了即将卸任的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的支持。
不过,多家外媒指出,鲁托在竞选过程对其政治形象的成功塑造使他赢得了大量农民和年轻人的选票。
他称自己为“属于人民的人”(man-of-the-people)、低收入阶层人民的拥护者。竞选时,他承诺将把肯尼亚的经济置于最优先地位,寻求更高的农业生产力,将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促进肯尼亚经济,使低收入阶层受益并“提升普通民众(的地位)”。
很多农民希望他能胜选。鲁托担任农业部长期间,推动为农民补贴化肥。在他们眼中,他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农业是肯尼亚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据美联社报道,肯尼亚农村70%的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其余大部分为非正式的街头小贩。
同时,BBC强调,支持他的选民中大部分为年轻人。他创造了一个新词“Hustler Nation”,指代肯尼亚那些努力维持生计的年轻人。在竞选中,他称正与肯尼亚最大的两个“政治王朝”——奥廷加和肯雅塔家族的王朝——作斗争,这种叙述赢得很多肯尼亚年轻人的支持。
鲁托的一位支持者称,其他的政治精英“甚至不知道面包的价格”。这些年轻人正面临高涨的生活成本、失业和该国猖獗的腐败。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5日,肯尼亚内罗毕,威廉·鲁托的支持者庆祝选举结果。图/IC photo
另一方面,美联社报道指出,鲁托打破了肯尼亚的政治格局。以往选举中,肯尼亚总统候选人多宣传民族归属感,以引发选民共鸣,而鲁托则强调了肯尼亚人面临的经济窘境。
自1963年独立以来,民族和部落间的矛盾在肯尼亚政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2007年总统选举后,发生暴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族冲突。当时,肯尼亚红十字会时任秘书长古雷特透露,在部分地区,有人设置了路障,只对“属于本部族的人”放行,而对其他部族的人则威胁要格杀勿论。
肯尼亚共有44个民族,主要有基库尤族(17%)、卢希亚族(14%)、卡伦金族(11%)、卢奥族(10%)等。此外,还有少数印巴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主要的部落冲突发生于基库尤族、卡伦金族和卢奥族之间。
政治分析家布莱恩·万亚马(Brian Wanyama)曾指出,在肯尼亚,民族差异本身从不是问题,但当政客们利用种族差异谋取个人利益、制造分裂从而滋生部落主义时,肯尼亚就会陷入两难局面。
如今,不少年轻的肯尼亚人和贫困阶层渴望打破民族间的壁垒,而鲁托这次的选举回应了这个诉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获得大量年轻人和农民支持的同时,鲁托也遭到不少质疑。
在竞选时,鲁托推着独轮车,以此代表肯尼亚众多没有稳定工作的临时工,他自己却拥有一辆名为“野兽”的运动型多功能车。
此外,鲁托拥有大面积玉米农田。虽然他本人否认非法获取土地,但在这方面一直受到质疑,奥廷加在竞选时也质疑其庞大的商业帝国。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这些年来鲁托在政治上取得极大成功,但在他参政25年后,其家乡仍极不发达,很多人艰难地维持生计,而鲁托却建起了一座带花园的房子。BBC评价称,鲁托是一个极其富有的商人,但是他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理解百姓贫苦的候选人。
这种政治形象与现实的割裂,让不少肯尼亚人心存疑虑。
这个东非国家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危机。受到新冠疫情打击的肯尼亚,目前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高失业率和不断增长的债务中挣扎。
综合BBC和路透社报道,目前肯尼亚18岁至34岁年轻群体失业率近40%,且当地经济并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以容纳每年新加入就业市场的80万年轻人。同时,肯尼亚北部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干旱,该国目前有410万人依赖粮食援助。
新京报记者 侯吴婷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