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最新老虎地图数据包(90后玩家都有过的盗号经历!玩家在网吧睡觉,醒来发现账号被扒光)

导读最新老虎地图数据包文章列表:1、90后玩家都有过的盗号经历!玩家在网吧睡觉,醒来发现账号被扒光2、原神又添一大对手?腾讯虚幻4重金打造,首测就有钱到为所欲为?3、看似逆潮流的2D

最新老虎地图数据包文章列表:

最新老虎地图数据包(90后玩家都有过的盗号经历!玩家在网吧睡觉,醒来发现账号被扒光)

90后玩家都有过的盗号经历!玩家在网吧睡觉,醒来发现账号被扒光

在现在的手游时代,很多人玩游戏就是消遣,几天就可以换一个游戏,很难在里面投入感情。而对于我们这些80、90后,当年玩的那些游戏,让我们印象深刻,感情深厚。

我们那会玩的比较多的都是网游,手游基本还是诺基亚的贪吃蛇、推箱子,对我们这种年轻人来说,根本就没啥吸引力。

09年左右,当时网游已经很火了,最典型的就是魔兽世界,不过因为魔兽要点卡,我这个穷学生玩不起,所以就玩了免费网游《天龙八部》。

初识天龙是在高二的那个暑假,放下一切负担后,就想找一款游戏放松一下,所以在网吧里挑中了天龙八部,因为熟悉,小时候蛮喜欢看这部剧的。

其实一开始,我也只是想找个游戏打发下暑假时间,但是没想到,一玩就是好几年。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往网吧跑,级别、装备、宠物成了我那段时间最疯狂的追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玄武岛抓BB了。

早期的天龙八部,几乎所有的珍兽宝宝,都得自己去玄武岛捉。从5级的狗宝宝、萌萌的兔子宝宝,还有很受欢迎的变异老虎宝宝,在不懂繁殖的那个年代,大家基本上都是通宵在玄武岛上自己捉变异珍兽。

当时就觉得玄武岛的护岛神兽无处不在,仿佛和我有仇一样,每次抓宝宝都会过来,打又打不过,于是只能被撵着满地图逃跑。

虽然老被护岛神兽击杀,但那段时光,真的很美好,和游戏里的朋友约着抓BB,碰到神兽就开隐身躲避追杀……

可惜这样的好景不长,转眼就要到了开学季,暑假时的愉快游戏时光不可能再有,但心里还是念念不忘《天龙八部》。

在高三的时间里,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基本职能周末去玩一下,而且为了效率最大化。我都是选择周末去通宵,这样比较便宜,通宵8个小时只要10块钱,正常上机要2块5一个小时。

但也就是因为通宵,导致我的账号被盗,这件事让我久久无法忘怀。

对于任何一款网游来说,盗号永远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早期那个年代,尤其是像以前那种网络环境。

但我的盗号比较奇葩,我不是被黑客盗的号,而是因为睡过头才被盗的。 当时我去网吧通宵,任务做完后,下半夜困的不行,就靠着椅子睡过去了。

当时的网吧很混乱,玩天龙的也不少,我把账号开着,就大大咧咧睡着了,然后当我醒过来的时候,我发现账号的东西都被扒光了。虽然我的账号不怎么值钱,但材料和宝石都是辛辛苦苦存下来的,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这种心情你们能理解吗?

后来我请网管调出监控,发现在凌晨4点左右,从画面视频里找出一个男的,看我睡着,然后身边又没什么人,就悄悄的操作我的电脑,把我号里的东西转移了。

网吧的人流量很大,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男的是什么身份,我的损失也不值得让网管帮我调查,只是安慰我以后上网小心点。

辛苦经营的账号就这样没了,整整让我难过了一周,后来想着都高三了,没了以后也就不用来通宵了,就和游戏里的朋友告别后,我就安心读书,转移注意力。

但是命运仿佛又给我开了个玩笑,后来我特喵的又被盗号了!

不一样的“配方”,同样的心疼!

上了大学之后,时间比较多了,而且我也买了电脑,在宿舍就可以玩,我去新区,重整旗鼓练了个天山的号。

记得当时我在世界里喊:买个护腕,然后有个人对我说,他有很多只,可以发图片给我让我慢慢挑,然后加了我QQ,传了个文件过来。

当时也挺蠢的,没有多想,就直接点开文件,然后我的电脑就中木马了,接着游戏就掉线,当在登录的时候,我的号又特么空了。

心情是贼难受。

我跑到YY上和帮会的伙伴说不玩了,两次被盗号,心已经很累了。因为平时在YY比较活跃,帮会的人一直在挽留我,说没掉的东西,会一件件帮我打回来。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也舍不得大家,所以后面我也就看开了。

对装备宝石也不再追求,享受的只是天龙里无拘无束的感觉和那份兄弟情谊,大家在游戏里一起打架,在YY里一起吹牛的。

我玩了十多年游戏,被盗过两次号,都是在天龙八部里,算是很伤心的回忆了,但认识一群友好的朋友,也不枉那些年的时光吧。

写在最后:

还原端游经典玩法的《天龙八部荣耀版》手游上线了,有想回归的老玩家不妨下载体验下,或许,在那里能够“兄弟重聚”,重温天龙江湖。

原神又添一大对手?腾讯虚幻4重金打造,首测就有钱到为所欲为?

大家好,这里是X博士。

自从《原神》爆火并赚得盆满钵满后,各大资本家都坐不住了,纷纷将研发资金投入到二次元手游的研发中。由于针对核心二次元用户的RPG游戏《原神》过于强势,很多大厂选择不与《原神》正面硬刚,因此MMORPG似乎成为了更多大厂的选择。

诸如GameArk开发的《梦幻岛传说》、完美世界发行的《幻塔》等游戏都走上了MMORPG 二次元的路线。而由韩国第一手游大厂开发的MMORPG二次元手游《二之国:交错世界》自6月发售以来,全球营收在11天内就突破一亿美元,创造了最快速突破一亿美元营收的纪录。

《二之国:交错世界》的这一成绩无疑证明了MMORPG 二次元的道路是行得通的,作为嗅觉灵敏的世界第一游戏大厂腾讯自然也是不甘落后,近期由祖龙娱乐开发,腾讯发行的MMORPG手游《诺也之心》进行了删档首测,X博士就来带大家看看这款游戏吧。

划重点一:虚幻4配上顶级动漫CV,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打开游戏后先进入了一段富有科技感的CG,游戏读图界面风格几乎与CG融为一体,在X博士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游戏就已经加载完毕了。

进入《诺亚之心》后,X博士不敢相信,这居然是一个首测游戏的画质?虚幻4诚不欺我也!

《诺亚之心》采用与其他很多二次元游戏的粗线条加上高对比度的卡通渲染画风不同,采用的是偏向写实的画风。

不得不说这个水真的很棒,很少有手游能把水的质感做到这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游戏仍处于测试阶段,参与测试的部分配置较低的机型在高画质下卡顿较为严重,导致很多玩家只能以低画质游玩,希望制作组后续对此能进行优化。

游戏目前支持中文与日文配音,其中日文配音的阵容堪称华丽。

不仅有为《进击的巨人》利威尔配音的神谷浩史,还有给《鬼灭之刃》中灶门祢豆子配音的鬼头明里,此外在《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为御坂美琴配音的佐藤利奈也未缺席,配音表中无论哪一位挑出来都是CV界的一方大佬。

看了《诺亚之心》的配音表之后,很多玩家都不禁大呼:卧槽,钱都花在CV上了!

然而事实不仅仅是这样,开场气势宏大的交响乐配合人声的吟唱、战斗时紧凑的鼓点,无论哪一首BGM都让人印象深刻,一听就有传统JRPG那味了,要做出这种水准的BGM,腾讯应该没少花钱。

划重点二:抽老婆却不能玩老婆的二次元游戏,怎么赚宅男钱?

作为开放世界MMORPG,重中之重就是游戏的地图了。

《诺亚之心》的地图是一个球形的世界,理论上沿着同一个方向跑,你就能跑回原点。

游戏的地图十分庞大,不同的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无论是碧色连天的草原:

或是纯白永冻的冰原:

甚至广阔无垠的大海都是玩家能够自由探索的地方。

游戏中不同区域除了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之外,还有着天气的设定。不同天气下游戏中出没的怪物可能有所不同,X博士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游戏中看天气预报。

巨大的地图想必一定能让那些喜欢在游戏中漫无目的探索的玩家们直呼过瘾,不过在如此广阔的地图中,玩家除了能够依靠钩锁等道具来移动之外,交通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游戏没有攀爬功能,全靠钩索攀高↑

在《诺亚之心》中,除了传送阵之外,对于未曾探索过的地区玩家可以选择摩托车、四轮车、船甚至是马来进行快速移动。

在大地图中会有时会遇到徘徊的野马,玩家能化身套马的汉子或者套马的妹子,通过QTE的小游戏来收服野马。

收服野马后还能进行育种,也就是把两匹马合成一匹马,所幸抓到的马没有公母之分,不然在育种时候X博士还得考虑两匹属性比较好的公马到底搞不搞基。

画面是游戏的外表,系统才是游戏的灵魂。

《诺亚之心》的战斗系统采用的是四人战斗小队,如果不组队单独进入副本,玩家只能控制主角一人,其余三个幻灵同伴则由AI控制。虽然玩家能通过附体幻灵得到她的部分技能,但是你控制的角色并不能真正化身萌妹,而是只能顶着一张自己捏的主角脸。

↑开大招时候附身的幻灵才会有个特写↑

看到这里X博士不禁吐槽:虽然说二次元宅男的钱好赚,但是腾讯完全没有get到点。

作为《诺亚之心》中最大氪金点的幻灵,玩家抽到自己喜欢的“老婆”后,居然不能在游戏中控制她?就连《幻塔》都在三测时都开了窍,加了一个能变身成武器美少女的设定。

↑幻塔三测玩家能变身萌妹↑

战斗系统中,除了传统的属性克制设定之外,在《诺亚之心》中玩家还能自由搭配幻灵的职业,例如使用在敌人虚弱状态能造成巨大伤害的刺客职业搭配能让敌人迅速进入虚弱状态的游侠将会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

游戏主要成长方式还是要靠刷副本,游戏中的装备共分为主武器、副武器、头帽、肩甲等一共十五种装备,X博士估摸着一整套刷下来指定得肝硬化。

所幸游戏中有工匠和裁缝两个能够打造装备的生活职业,通过对应设计图与材料就能打造出指定装备,而设计图一般可以通过副本、世界BOSS与拍卖等途径获得。

除了普通副本外,游戏中还有着很多其他模式。

喜欢竞技的玩家可以在PVP模式中进行对抗;喜欢休闲的玩家可以在家园系统中装扮自己的小屋;而喜欢体验剧情的玩家可以在世界各地接到各种分支与奇遇任务等。

↑PVP根据段位匹配,避免一边倒的碾压↑

划重点三:王者的BGM,青铜的建模,塑料的打击感

总的来看,X博士觉得《诺亚之心》首测时的内容上是十分丰富的,但是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就不得不吐槽的是,游戏的建模、立绘与CV完全是三个不同的风格:QQ秀一般的建模加上泛二次元风格的立绘,再融合顶级的动漫CV,就像是把猫耳朵装到了一只猪上再配上老虎的尾巴一般组成的四不像。

↑QQ秀一般的主角,这姿势有点尬↑

其次,游戏的各种音效千篇一律,无论是刀剑的攻击还是钩爪等装备的互动,音效都是一个调子毫无变化,让玩家的代入感极差。X博士觉得这个游戏音效完全是在拖游戏BGM的后腿。

自从X博士测试过各种手游后,对使用屏幕抖动来补偿打击感的操作早已习以为常,然而《诺亚之心》在用抖屏幕来补偿游戏的打击感的程度上,彻底刷新了X博士的认知,教学模式的第一场战斗的屏幕抖得差点没让我把早餐给吐出来。

↑真不是我手抖↑

由于游戏仍在首测,各种人物的动作比较僵硬,玩家骑着的马经常在滑冰和漂移,这都需要在后续测试中继续改进。

课后总结:

《诺亚之心》走了和《幻塔》一样的二次元 MMORPG道路,首测亮相内容十分丰富。而目前游戏虽然存在的卡顿、建模以及打击感等各种问题,但都可以通过后续开发迭代进行解决。

根据开发进度来看,《诺亚之心》想要狙击《幻塔》在今年的公测会有点困难,X博士在这里只希望制作组能稳扎稳打,将游戏质量完善后再呈现到玩家的眼前。

看似逆潮流的2D地图布局,为何小动物之星还这么好玩?

Steam上线近两年,收获无数好评的小动物之星即将在手机端与大家见面了,虽然是端游改手游,但是小动物之星唯美的游戏画面与化繁为简的操作玩法并不会让手游玩家感到难以驾驭,反倒是手游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游戏的原汁原味这一点,更让人感到惊喜。

与同类游戏不同的是,小动物之星的玩家是以俯视的视角控制小动物,游戏内的地图更是由2D画面打造。在其它游戏都以3D为基础打造,意图展现武器魅力和复杂地图的大潮流下,小动物之星反其道而行之,却依旧能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

玩家控制的游戏主角就是一只只小动物,哪怕这些小动物端起枪来突突突,却依旧让人感觉萌萌哒。加上游戏内地图也不大,与其让3D来限制我们本就有限的视野,还不如以2D上帝视角来控制这些小动物。看着一只只小动物在地图上跑来跑去,带给玩家的视觉享受还是很足的。

在正式进入游戏之后,大家会骑乘一只飞鹰进入战场,选择好落地地点就可以进行降落了。小动物之星的游戏节奏很快,每局游戏人数上限为64人,从落地到缩圈结束的时间不超过6分钟,这也就意味着地图内的交火频率会非常之高。

面临着如此高的交火频率,枪械和护甲等物资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如果枪械刷新频率不高的话,那许多运气不佳的小伙伴“落地成盒”的概率会很高,这也就失去了游戏的趣味性。

好在,小动物之星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枪械、护甲、果汁在岛上是随处可见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品质的好坏。这也就确保了玩家从落地开始,就可以保证自己的战斗力,哪怕落地第一时间没有捡到枪械,大家也可以拿手中的小刀跟对手“拼刺刀”。

游戏内的地图设计的也非常合理,因为在6分钟缩圈时间的限制下,地图要满足很多条件才可以,例如资源分配要合理、逃离电磁风暴的时候沿途障碍物要少、但还要有足够的障碍物来为大家提供枪战掩体。很显然,游戏内看似杂乱无章的建筑物、草木分布,却很好的满足了以上的要求。

而且,2D地图并不意味着小动物之星的游戏玩法变简单了。相反,无论是翻滚躲避子弹,还是阴影处可以隐藏视野等玩法,都将2D地图的战斗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游戏对血量和空投机制也进行了调整,玩家回血的方式被设置为回血期间可以缓慢移动直到满血为止,护甲在获得之后也不能随意丢弃,并且玩家们可以用修补道具来对护甲进行修复,道具玩法的精简也极大的缩短了大家浪费在开局搜物资上的时间,让玩家在本就有限的游戏时间内可以更多的与对手进行互动。

在对局,大家除了可以用枪突突突之外,还可以随地乱扔香蕉皮当陷阱,踩上的对手(包括自己)都会被滑倒。也可以朝着对手丢一个臭鼬弹(臭鼬的屁),让对手在臭气中绝望的打出GG,更可以藏身于仓鼠球中,朝着对手一撞了之。

除了经典对局之外,游戏内的特色玩法也不少,例如32VS32的据点争夺战,在这种大规模的集团战中,个人枪法的好坏对战局的影响不会很大,毕竟“三个臭皮匠,他也能顶个诸葛亮”,跟小编一样枪法不好的玩家,只要紧跟大部队的潮流,想要成功获胜也是非常简单的。

除了特色玩法之外,我们也可以解锁各种超级动物基因、武器装扮、特色服饰,通过不同的选择搭配,DIY一只专属于我们的动物伙伴。游戏中除了有猫、狗、兔这种常见的动物之外,还有狐、虎、熊等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凶猛动物,而它们在游戏中统一化身成了萌萌哒的超级动物形象,在经过我们自己动手DIY之后,那颜值简直美翻天。

总得来说,小动物之星不仅拥有与众不同的快速缩圈机制,游戏内的枪械、空投、回血等玩法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这些都让这款看似对局时长简短的游戏,在可玩性上不输同类型的任何游戏。而且,在简约却不失唯美的画面加持下,快节奏的大乱斗射击玩法反而能让人在紧凑的节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宁静。

上市心不死,坐拥6.5亿用户无法变现,墨迹天气难逃工具类App宿命

首次IPO被否半年后,墨迹天气最近又传出转型B端的消息。

3月23日,墨迹天气CEO金犁公开表示,墨迹天气未来的战略是从工具类App运营商转型为互联网综合气象服务提供商,B端业务要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年末,墨迹天气已坐拥6.5亿用户,公司的股东中不乏互联网巨头。据企查查数据显示,除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金犁外,墨迹天气第二大股东为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5%。

早在2016年12月,墨迹天气就首次向证监会报送了创业板招股书的申报稿,这也意味着其正式踏上IPO之路。

在苦等近3年时间后,2019年10月11日,墨迹天气的IPO申请最终被否,虽然长年占据天气类App龙头位置,又有明星股东加持,但墨迹天气还是未能如愿上市。

如今墨迹天气从工具类App运营商转型为兼顾C端、B端的商业气象服务平台,疑问也随之而来:转型B端能否为墨迹天气带来新增长点?这会是墨迹天气为了摆脱单一营收结构做出的无奈之举吗?

1、成也广告,败也广告

2016年冬天,蔡文胜、吴欣鸿和Angelababy在港交所敲响了美图上市的钟声。上市不久,美图便迅速冲破了千亿市值,董事长蔡文胜也因此成了厦门首富。

美图登陆港交所大获成功,刺激到了不少工具类App运营商,越来越多的工具类App也随之加快了上市步伐,墨迹天气便是其中之一。

在众多工具类APP里面,墨迹天气因用户庞大、业绩突出而备受瞩目。据其招股书披露,成立于2010年的墨迹科技,主营业务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气象信息服务和广告信息服务,主要产品为查询气象信息的移动工具应用“墨迹天气APP”。

不难看出,墨迹天气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即利用“免费 广告”的套路,通过App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天气预报、时景社区和生活资讯等服务,吸引广告主在平台投放广告,从而获取广告收入。

招股书还显示,在不到7年时间里,墨迹天气以“5.56亿累计装机量”的绝对优势登上了天气类App龙头老大的宝座。在2014 年至 2016 年间,墨迹天气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总营收分别为 4473.45 万元、1.27亿元、2.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16.89%。

尽管招股书公布的业绩增速喜人,但很多投资者对墨迹天气并不看好。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墨迹天气营收结构过于单一。

实际上,金犁早就意识到墨迹天气的营收结构存在很大问题。

2014年之后,墨迹科技开始进军智能硬件领域,并在之后开发了针对室内室外温湿度、空气质量、气压进行监测的智能家居设备“空气果”和“空气果1S”等硬件产品,试图通过智能硬件的销售,把业务由宏观天气扩展到微观的个人家居环境,并与现有的营收结构形成补充。

但从空气果惨淡的销售情况来看,“软件免费 硬件盈利”模式显然没有走通,空气果系列产品也没有在市场上掀起很大波澜,很快便消失了。

除了营收结构单一,证监会还给出了另外一个否决理由:直接或间接股权关系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较大。

从2014年之后,墨迹天气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股权关系客户的交易占比一直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9月,墨迹天气与阿里、百度和腾讯等主要客户产生的交易分别占总营收比例的83.64%、75.05%、72.01%和45.84%。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盈利能力固然重要,但“长期、稳定且可发展”的盈利能力才是重中之重。在互联网流量红利用尽的背景之下,墨迹天气过度依靠大客户也会导致抗风险能力降低。

同时,总营收和净利润存在下降风险也可以在招股书中窥得一二。

数据显示,墨迹天气的活跃用户虽高,但日均停留时长只有两分钟左右。对于以广告为赢利模式的墨迹天气而言,两分钟停留时间带来的曝光效应十分有限。

面对“即用即走”的困局,墨迹天气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推出时景社区服务,为用户提供气象信息的实时分享互动平台,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在时景社区内以图片形式分享自己周边的天气状况。

然而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没有人会无时无刻关注天气,更不会在墨迹天气中分享动态。在用户的认知中,墨迹天气也仅仅是一款用来查看天气的工具类App而已。

随着手机自带天气App和其他天气类App竞品的不断出现,用户也会进一步减少对墨迹天气的依赖,这也就意味着,其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也都存在下降可能。

2、一个程序员的上市之路

尽管墨迹天气被指出存在不少风险,但不能否认的是,墨迹天气坐拥6.5亿用户,活跃度表现很不错,盈利能力强,背后又有马云的投资公司撑腰,甚至连隔壁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和京东都要来羡慕一番。

取得这些成绩,金犁花费了十年时间。

金犁最早是塞班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技术过硬,拿过国际编程大赛的奖项。当时,塞班被诺基亚并购,诺基亚内部已经有一批工程师,因此金犁所在的小组没了用武之地。一年半以后,金犁等来的是诺基亚不再做塞班系统的决定。

2008年12月30日,这天恰好是金犁26岁生日,他突然觉得,“我得开始了。”于是便决定辞职创业。

对于创业方向,金犁希望他做的产品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大众普遍需要,二是使用频次较高,三是必须联网才能使用。

金犁最终决定做一款天气应用。他认为中国的气象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国内很多行业还没有开始接受气象服务,气象信息还能挖掘出更大价值。

第一版墨迹天气在2009年上线。金犁和他的两位创业伙伴选择了五四青年节这一天,在圈子内非常知名的塞班论坛发布。很快,这款粗糙的墨迹天气下载量就超过了2000次,金犁很兴奋,因为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2010年,金犁成立了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将墨迹天气进行企业化运作。

墨迹天气的里程碑事件出现在2012年春天。

此时墨迹天气刚上线一年左右,就做到了同类产品中用户规模第一。产品爆火后,第一家找上门来合作的是老虎地图,墨迹天气帮老虎地图导流,用户每成功下载一次付费6块,一个月下来,就有八九千块进账。

后来,阿迪达斯也找了过来,金犁别出心裁地给App的“穿衣助手”小墨妹穿上了阿迪的冬季新款服装,墨迹天气也成为阿迪达斯当年“冬天动起来”市场活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墨迹天气和广告的缘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京东商城、大众点评、游戏联盟一拥而入,墨迹天气上的推广品牌很快超过100个。2012年底,墨迹天气的营收已经突破1800万。

另一个关键性节点则在2015年到来。

当时,气象局宣布开放气象信息,紧接着,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了《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气象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

显然,墨迹天气在这个赛道上占据了先机。2016年,金犁顺势提出“天气 ”的概念,试水B端业务,并且为饿了么和美团等外卖平台制定以短时预测为主的天气方案,平台可根据天气变化调整配送赔付策略和调度运力。

同样是在这一年,墨迹天气宣布注册用户数突破5亿,月活跃用户数过1亿,在同类软件中,市场占有率高达53.9%。

这是墨迹天气的高光时刻,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健的盈利能力给了墨迹天气上市的底气。然而时隔三年后,墨迹天气最终被证监会拒之门外,这或许会让金犁感到意外。

上市失败后,金犁发了一封内部信。他在信中写到,墨迹天气在B端的业务正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覆盖航空、物流、电力、零售、保险、汽车、智能家居等行业。2018年有547万的签单,2019年年底预计这一数字会达到1500万。“失败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什么常胜将军”。

冲击IPO失败后,墨迹天气进行To B业务转型是一个好方向吗?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程序员的上市之路依旧道阻且长。

3、B端的软肋

对于墨迹天气从工具类App运营商转型为互联网综合气象服务提供商,一些业内人士并不完全看好。“不能忽略的是,国内的天气数据来源是由气象局主导的,墨迹天气顶多算个渠道商。”

上述人士认为,B端市场和C端市场完全是两个行业,简单来说,C端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相对简单,而在B端,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对气象数据的需求千差万别,这需要气象服务公司技术水平过硬,气象数据获取足够精准,才能针对不同的B端用户去制定相应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而墨迹天气在B端业务上的软肋是,无法掌握源头数据。

一个可以类比的例子是全美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气象预报公司AccuWeather。由于AccuWeather的数据来源独立,且拥有最大数量的预测气象数据,号称可以预测世界任何地方的气象,因此AccuWeather能为美国政府以及付费机构提供气象信息,客户涵盖了安卓手机厂商、铁路系统和农场等。

也就是说,B端业务的重中之重是气象数据源以及数据处理能力,源头数据越丰富,气象预测也就越精准,这样才能提供可定制化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

墨迹天气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严格意义上来说,墨迹天气只是天气信息的搬运工,虽有传统的卫星、雷达、站点采集,但墨迹天气的气象数据却是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专业气象机构。

“墨迹天气可以这样干,显然竞争对手也可以,这毫无技术壁垒可言。”该业内人士说,“不过B端业务在国内仍然是一片蓝海市场,其潜在的庞大价值值得墨迹天气挖掘。”

其实不只是墨迹天气,盈利方式单一、用户黏性差、长期盈利性差一直是工具类App的通病。

美图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2019年全年业绩报告,美图的总营收为9.7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截止2020年4月8日收盘,美图的市值仅剩65.10亿港元,与其曾经一度逼近1000亿的市值相比,美图的市值已蒸发逾900亿,跌幅超过90%。

与墨迹天气的遭遇极为相似的,还有2019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的鲁大师。

上市当日,鲁大师市值突破22亿港元,但截止4月8日收盘,鲁大师的市值仅剩8.42亿港元,较最高峰时跌去超60%。

和墨迹天气一样,虽然鲁大师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但依旧面临着钱途堪忧的尴尬局面。

对于墨迹天气而言,B端市场虽然才刚刚起步,但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殆尽,墨迹天气不得不加快脚步,直面更多挑战。

从虎口求生到和谐共生——甘肃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见闻

新华社兰州9月13日电(记者王铭禹)初秋时节,甘肃省民勤县老虎口一带,太阳不再那么毒辣了,连绵起伏的沙丘上,成千上万株梭梭挺拔翠绿。白会本行走在草方格沙障间,仔细巡护着梭梭树,他不时弯下腰修剪枯枝、扶正树干,身后的梭梭林如同绿色的波浪翻滚在沙海中。

50岁的白会本是甘肃省民勤县大滩镇上泉村人。他告诉记者,过去老百姓在这里讨生活,就像虎口求生一样艰难,这便是“老虎口”地名的由来。“现在好了,有了沙障和梭梭林,流沙不动弹了,风也小了,附近的村民生活就有指望了。”白会本说。

翻开民勤县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两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在它的西、北、东三面围成了一个“C”形,将民勤县围住,使其一度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而老虎口一带更是沙源深广,沙丘星罗棋布,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一处风沙口,不断威胁着沿线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白会本还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老虎口的光景:一到冬春季节,狂风肆虐,卷起的黄沙遮天蔽日,黄风过后,院里的沙土能装两车;每年春播时期,庄稼要补种好几茬,村民完全靠天吃饭;不堪风沙袭扰的村民纷纷逃离故土,远赴新疆、内蒙古等地谋生,村里一度仅剩三分之一人口。

“当时村民想尽一切办法,自发组织起来,用麦草插在田边,形成简易的防风墙,希望借此提高庄稼成活率。”白会本说,由于缺资金、技术,这类小规模的治沙效果微乎其微,四处流动的沙丘还是步步紧逼农田、村庄,沙进一步,人退一步,眼看就要被吞噬。

这一转机发生在2008年,民勤县在老虎口、青土湖、西大河等风沙危害区相继启动实施大规模治理工程,县上相关部门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探索出了“沙障 梭梭”模式压沙造林、滩地造林和封沙育林等治沙措施,37公里长、面积达17万亩的老虎口风沙线逐渐被稻草、黏土、尼龙网等各式材料编制的方格沙障牢牢锁住,区内沙丘顶部土壤结皮初步形成,周边生态逐渐恢复。

与此同时,民勤县在全县范围内落实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针对民勤绿洲的石羊河水资源重点管理、利用,严格落实关井压田、调整产业结构、灌区内节水改造等工程,“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解了民勤地下水位下降的局面,为地表植被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勤县林业局副局长许多元说。

如今再看老虎口,昔日强劲的风沙早已平息,道路两旁树木排列整齐,“护卫”着远处的农田、房屋;田间一座座蔬菜大棚,一座大棚一年收入2万多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村里的人口也逐年增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老虎口的变迁只是民勤县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目前,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近230万亩,在西部和北部的风沙线上形成了一条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牢牢阻挡着沙漠前进的脚步。

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与上期2009年监测结果相比,民勤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6.26万亩、6.76万亩,整体处于遏制、逆转趋势。

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民勤县还把防沙治沙和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出台专门的沙漠承包治理管理办法,将梭梭林免费承包给企业、合作社和农民,鼓励他们借助梭梭种植肉苁蓉,边保护、边收益。

几年前,白会本成立了防沙治沙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承包了1000亩梭梭林,其中300多亩接种肉苁蓉。白会本笑着说:“肉苁蓉是稀有药材,一亩地下来收入2000多元,加上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的收入,一年到头少不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