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摇一摇100元提现技巧(拆解拼多多的每日摇红包互动玩法)
拼多多摇一摇100元提现技巧文章列表:
- 1、拆解拼多多的每日摇红包互动玩法
- 2、狂撒1000万、收割1亿用户,抢票界的拼多多,裂变威力你想象不到
- 3、拼多多"砍一刀",应当被告上法庭
- 4、【全民反诈】泸西警方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四十
- 5、拼多多最危险的时候真到了
拆解拼多多的每日摇红包互动玩法
拼多多作为“异军突起”的电商平台,尽管它的“砍一刀”活动经常被人吐槽,但不可否认,拼多多在活动运营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本文作者对拼多多的“每日摇红包”活动进行拆解,一起来看看吧。
UI/交互设计师:通过学习互动玩法大拿的互动玩法设计,获取电商类互动玩法的设计参考。
产品经理/运营:通过完整的玩法拆解,获取类似活动的策划参考。
电商从业者:获取竞品分析。
拆解目标:通过对20220905线上“每日摇红包”的玩法设计拆解,积累一份互动玩法设计。
拆解路径:
01 “每日摇红包”互动玩法核心流程拆解
体验:为了测试玩法,我一边操作一遍录了视频,发现不知不觉间就玩了近7分钟!
1. 入口
首页金刚位第二排,第二个,黄金位置。
名称:每日摇红包,言简意赅,每天都可以进来摇红包。
横向比较其他坑位的名字 icon:
在商品名称里,商品特点、动作、激励、时间周期是常用的因素。拼多多的坑位名称里还有很多和“拼多多”相关的记忆点,很多“多多”,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icon则是以关键词为主,再加具象化的呈现,比如秒杀就是要抢,所以是闹钟形象。充值中心是为手机充值,所以是手机形象。免费领商品,则是0元带走商品。
所有icon里每日摇红包是比较显眼的绿色,50元也是抓人眼球的金额,再加上玩法加持,这个icon大概率是所有icon里点击uv最高的。
2. 首次进入活动
当日首次进入活动,就有一连串的动作告诉你:我给你打钱了!
这个页面美中不足的是,立即领现金按钮没有任何动效,主要是文案和主按钮的样式指引。而且主按钮上的15很难一下子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如果主按钮加上动效,就可以去掉这个角标。
在这里有一个渐变的动效。首先这三步原本都是灰色。接下去从第一步开始,由灰变绿,字体从小变大。核心信息很清晰:0.02元,这个弹窗在做的事情也很清晰,给你打钱。
这就是一种体验感更好的交互,其实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互设计是:一个拆红包动效,拆开告诉你拿到了多少钱,同时钱到账。
相比这种交互,拼多多的交互更有渐进感,每一秒都和上一秒不同,等待感更弱。
打钱的交互结束后,就是一个仿微信式的到账通知(上方弹层),再加上两次手机振动提升五感感知,进一步提升互动感。
并且出现一个弹窗告诉你,明天还能再来领。
接下去一般的交互会怎么做?让你点个“好的”之类的按钮。拼多多是怎么做的?
为你自动关闭弹窗,然后出现一个强引导的手势按钮,告诉你:点它!
距离我上次操作已经过去了8s,这8s里拼多多就做了一件事:给我打钱。这一套交互下来,不比看个红包加载动效要强?
再看摇一摇的引导。电商的互动痛点在于,页面太花,用户难以关注到重点。好的,那就用动态的小手告诉你要点什么,然后把其他所有不相关的信息都灰掉。并且配色用的是橙红配绿,颜色冲击也很抓人眼球。
接下去点击领红包按钮,或者摇下手机后,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动效,由拼多多标志活动icon组成的小烟花,先收缩,后绽放。接下去又是一个振动 弹层提醒,拼多多又塑造了一个给你打钱的感知。并且弹窗内的金额也不是直接展示的,而是数字轮播动效展示出来的。
点击好的,收下之后,才到活动主页面。
拼多多用了15s的时间,抓住第一次点进这个页面的用户的注意力。在此期间,我做了几次点击操作?4次,点入口,点领钱,点红包,点收下。平均每4s一次点击行为。反思我们平时的活动设计,是不是恨不得让用户每秒点一下?
好的互动应该是用户用很少的操作,却能获得很不错的体验,这才是沉浸式的体验。其实单机游戏中的交互也是,通常我们点击后,人物就会进行一套动作,执行外这套动作,我们才需要再次点击。电商互动和用户的交互过程就类似于一个单机游戏。
3. 活动主页面
拆解页面的核心框架:
用户资产:金额、有效期、提现按钮
活动进度条:还需要操作的次数、目标奖励
页面中心:摇动动作(gif,动一会,停一下) 微信支付标志,表明关键动作和活动记忆点(微信打钱)
核心按钮:进度、剩余红包数量,gif图片
任务按钮:每日抽红包、逛街得红包(手指动效)、下单返红包、领红包(任务列表)
其他活动入口:快速提现、全额返、中秋活动
商品流:搜索入口 商品流
4. 逛街的红包任务
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用户浏览商品流,促成转化,在三个任务icon中优先级最高。点击后下面的商品流自动吸顶。
搜索框:也在任务线中,搜索商品可以得到一个红包。主动的搜索行为成单的概率更大。
浏览XX秒可领取X个红包:这里拼多多设置了必须要滑动页面算浏览动作,不然时间是不会动的。
优先展示:我看过的/我收藏的/百亿补贴。这个标签栏其实是挺奇怪的,因为这些逻辑应该是融合在算法里,而不是让用户告诉你(用户大概率也不会点这个东西),推测是在做实验,看看点击率和成单转化。
下面的sku:商品图、直播标识(动态)、商品名称、商品标识、价格、销量
5. 当天再次进入活动页面
进入页面后,会有弹窗提示有红包待打开。并且红色按钮会有动效。
这里有个细节,弹窗的出现是有动效的,从屏幕中间由圆点展开。反思之前我之前的活动设计,都没有抠过这种细节。而拼多多的交互设计渗透到了每一个交互环节中。
6. 下单返红包
这个功能点开后,就会出现三个金蛋,这三个金蛋先会自己动一会,然后就会出现一个锤子敲击金蛋。接下去就是pdd的老套路,砸开中间的那个,再给你砸开左右各两个。你砸开的那个会比其他的俩都要大。然后红包就会变大,主按钮就是引导你去下单。
02 总结
拼多多活动交互设计要义:
多动效:塑造互动感,并且衔接各个环节
多指引:让用户明确的知道下一步点哪里
多惊喜:让用户感到自己是幸运的
少点击:减少需要用户操作的环节
这四点都是为了让用户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多点“快思考”,少点“慢思考”。再反推这个活动的意义,其实直接的成单应该不高,但用户停留时长一定很高。在这个抢用户有限注意力的时代,花几分钱买用户的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我想这个买卖对于拼多多目前来说还是划算的。
本文由 @大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狂撒1000万、收割1亿用户,抢票界的拼多多,裂变威力你想象不到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可爱,馒火火同学。
再熬两周就要过年啦,有木有很兴奋呢?不过,火火想问大家一个扎心的问题:你买到回家的火车票了吗?
火火正在为了回家疯狂抢票中,安装了携程、飞猪、智行等N个抢票App,主动或被动买了许多加速包,用尽全身力气发动亲朋好友帮我抢票助力。
一顿操作猛如虎。然而,火车票…还是没买到。
不只是火火,火火所在的火车票加速群,几乎24小时都有人在分享助力链接,但是好像并没有听到谁抢到火车票的消息。
没抢到票,却“骗”人登录助力,让火火不禁怀疑,这届抢票App是来拉新的吗,难怪智行App已经拥有超1亿用户,这裂变套路堪比拼多多。
不甘心被套路的火火,在体验了N多个抢票App之后,终于发现了抢票App的裂变秘诀。
一、从入口开始抢夺注意力
如今抢票App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购买火车票的工具类App,如智行、铁友、快票出行、高铁管家等;另一类是综合性App的火车票板块,以美团、携程、去哪儿、飞猪等为代表。
一些App在logo都挂着“春运购票”、“抢票”,像携程、飞猪、巴士管家,足见对春运之战的重视。
而下载之后开始使用,你才真正进入了抢票App的裂变“圈套”。
1、App开屏页面
很多App,比如携程,开屏页面就是春运火车票开售的提示,高铁管家的开屏是1000万补贴助力春运,无时不刻不在告诉你,春运来了赶紧买票,抢票还有补贴,既突出时间的紧迫感,又对平台进行宣传。
但开屏页提示春运抢票只是常规操作,火火在打开铁友火车票时,才真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铁友的开屏页面叫“为家乡助力”,虽然不知道是干嘛的,但“家乡”两个字成功戳到了火火浓浓的思乡之情,一定要给家乡打call。
铁友App截图
点击进入后原来是摇一摇为家乡助力,达到一定助力值的城市可享受家乡出票特权。
而且貌似“家乡优先出票特权”能帮助抢票,所以火火也分享给了很多老乡。
现在仔细一分析,火火下载App的目的不是抢票吗,怎么还没买票,就先被收割一批流量了。
2、大品牌联动撒币
还记得之前非常红火的直播答题撒币吗?火火严重怀疑今年的抢票App照搬了直播答题的撒币思路。
携程的春运购票节狂撒1000万现金红包,还能预约抢红包,红包翻倍的方式有两种:邀请翻倍、开通借去花翻倍。
携程狂撒1000万现金红包
“没常识”的火火还特意去百度了一下“借去花”是何方神圣,原来是携程旗下的网贷平台。
在这边火火友情提示一下,参与抢红包的同学要注意啦,如果没有贷款需要,千万不要为了红包翻倍而手滑误点。
智行火车票的春运大促直接下起红包雨,火火紧赶慢赶才抢了250元红包(数字怎么有点怪怪的),是包括20元火车票助力宝,哈罗单车骑车券、顺丰快递优惠券在内的各种券。
智行促销页面
相较于携程送现金,智行的红包明显“诚意不足”啊,毕竟各种优惠券意味着再次消费,如果不骑单车、近期内不寄快递,这些福利显然不够留住用户,反正留不住火火。
3、层出不穷的活动
火火发现智行真是个“宝藏”App,玩法特别多。
“你有一棵梭梭树待领取”。继支付宝种树之后,在智行火车票App也能种树了,并且树苗栽种成功后还将获得真实的梭梭树和公益证书。
智行公益春运 车票换树活动
那么,要怎么才能成功栽种呢,需要在24小时之内邀请好友浇水两次。为了做公益,邀请两个好友注册,你是不是也觉得可以接受呢,如果是,那么你又为智行贡献两个新用户。
智行还有一个活动,火火觉得就是用来收智商税的。你会为了赢取iphone11 pro而疯狂购买加速包吗?
这个活动就是,支付订单金额TOP1的用户能获得iphone11 pro一部。注意,是支付订单金额,不是票面金额,是要把加速包算在内的。如果不是路途特别远,车票特别贵的朋友,这些活动真的,咱看个热闹就挺好。
飞猪也有一个火车票报销的活动,在微博上传你在飞猪买到的春运车票订单页截图,就有机会报销车票,最高2000元。这个玩法就比较常规了。
PS:火火在抢票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携程、智行、铁友的促销页面风格和配色都很像,难不成是一家?
从左至右分别为携程、铁友、智行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二、购票过程中一步步攻心
回归到抢票App的正题——抢票。
火火使用的几款App购票流程相差无几,选日期、选车次、选坐席,没有余票的均显示可以抢票。自从12306开通候补订单,基本上所有的App也开通了“候补购票 余票监控”的双通道抢票,飞猪则更为直接地把余票通道叫做“捡漏”通道。
基本操作完成,接下来就到了套路时间:
1、默认勾选加速包 弱化低速抢票信息
当火火打开我续命的吃饭App——美团,一顿常规操作后,显示抢票的成功率为59.38%。看到有一半以上的几率能抢到票,火火还觉得机会很高呢,而且居然没有让我勾选加速包。
正当火火想要点击提交订单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在页面底部,有两个选项,一个非常不显眼的低速抢票和一个闪着光的光速抢票。原来系统默认了光速抢票,同时弱化了低速抢票的选项。
也就是购买50元加速包之后的成功率才是59.38%,低速抢票的成功率只有34.6%,如果不仔细看,也不清楚具体的票价,那么不明不白地花钱是分分钟的事。
不止美团,携程也是一样的套路:系统默认的加速包是10元/次,50元可升级到光速抢票。光速抢票是鲜艳的橘红色 闪电符号,还有成功率较高和双通道的字样,低速抢票是淡定的蓝色图标,只写着需登录12306。
相对来说,飞猪还算良心一些,虽然也默认选择高速抢票,但可享受一次从低速到高速的免费升级,如果还想升级到光速,60元起。
2、文案制造紧张感,激发从众心理
当火火点击进入携程的抢票软件界面,发现页面顶端会醒目地标注,抢票成功率预估:较高。拉到下面是抢票速度的入口,点进去,一个显示速度快慢的进度条赤裸裸的呈现在眼前。
这个进度条,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你,你是最低速,你的前面还有快速、高速、极速、光速。都到光速了,火火眼前一亮,这世界上还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吗?
有,那叫VIP。
火火已经很急躁了。抢票软件还要你看清楚:
低速为普通网络,抢票难度较高;抢票人数过多时,需要排队。
退出智行,火火又点开智行,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啊,也是个速度进度轴,但是这个进度轴和携程些许的不太一样,比如在快速的上方还有一行小字:79%的用户选择快速抢票通道。
快速含5个助力包,独享20M快速网络通道;赠送50元租车优惠券;任何原因导致抢票失败,全额退款。
总结起来就是助力包越多,抢票速度越快,只要能诱惑到你掏钱就行了。
但火火仍然不为所动,固执的选择了低速抢票。
提交订单后,立马弹出一个抢票任务分析,满屏都是让人心塞的感叹号,告诉火火抢票很可能失败。要提高抢票成功率,只有两条路:要么氪金,要么分享。
而当火火选择取消订单时,抢票App又百般挽留,“新一轮放票即将来袭”、“您的订单预计2小时内就能到抢到票了”……还搬出“据抢票大数据预测”这种听起来很有权威的数据来使火火信服。
眼看火火去意已决,抢票App也放出了最后的大招,“因用户原因主动取消抢票,产品费用不退”,但如果你继续购买15元加速包,我们承诺“抢不到票,赔25元现金 100元券”。
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是什么?
最初,火火是安心的
看到加速包时,火火心里想的是,完了又要套路我掏钱了
当看到79%用户的选择,火火又紧张了,我不买,但是架不住更多的人在买啊,这玩意儿,竞争对手这么多可咋整
火火正在犹豫紧张之际,抢不到还赔现金,这整的,还能占小便宜,搞得火火真的有点春心萌动了
……
就是这么短短的几行小字,火火的心像坐了一小趟过山车。
三、社交裂变,“老带新”获取新流量
不想多花冤枉钱,但是低速抢票又焦虑,没关系,你还可以分享给好友为你助力。这个时候,玩的就是社交裂变。
在这些抢票软件里,当你选择了低速抢票之后,一般都会在界面出现“邀请好友加速(助力)”的选项,点击邀请好友,出现的分享途径一般都是两个:微信、朋友圈,都是基于微信的生态圈展开。
你收到助力,抢票软件自动获取你朋友的信息,而你的朋友也能得到红包或者积分奖励,各取所需。
互联网时代,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是红利,你分享的人越多,抢票软件通过你的社交关系链,就能获取更多的新流量。
拥有庞大的流量池,自然要充分挖掘流量价值,引导用户在平台进行其他消费行为,增加平台的营收。
美团、飞猪、携程这些综合性App就不必说了,他们的业务板块多元,用户消费的方式也非常丰富。
像那些看似纯粹的抢票App如智行、铁友、高铁管家,其实也不纯粹,他们的变现方式同样比较多样,除了加速包收费,他们也会出售增值服务,主要表现为会员制度;还有订酒店、订购景点门票、租车等旅游和出行服务;广告服务也是他们商业模式的一种。
像高铁管家,今年就直接卖视频广告位,分享的小程序链接里,你观看一个视频,就可以为好友助力加速,还能加速8次,这种“骚”操作,既服务了广告主,也让你能获益,还可以收获新流量,可谓是一举多得。
既然是分享,所以分享的小程序卡片文案介绍也可以重视一下。
比如美团分享的小程序文案就是: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抢票我们是专业的,皮皮虾,我们抢!
这样搞怪活泼的文案,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尤其在面对不是那么熟悉的人的时候,好玩的文案也许就可以促使用户去点开。
四、总结
火火来总结一下抢票App的裂变套路:
· 从开屏就抢夺你的注意力
“回家”、“家乡”、“春运”等关键词铺天盖地,营造春运抢票的紧迫感。很多人还没买票就先被这种紧张的氛围影响,开始求助亲朋好友,比如火火,已经为抢票App贡献一批潜在用户了。
· 丰富抢票App的玩法
从前抢票App只是一个工具,使用高峰多在春运期间,并且人们一旦买到火车票,这些App的打开率就变得很低或被卸载。撒币、发红包、抽奖、种树等玩法,都是为了让用户更长久地留在App上。
不过,撒币这种烧钱的方式并不长久,火火很好奇春节过后,这些靠撒币留住用户的App还会推出哪些新玩法。
· 从“步步惊心”到“步步攻心”
比如用购票成功率低来“恐吓”,用官方大数据来“威逼”,用金钱承诺来“利诱”。除了在文案上制造焦虑,抢票App还在各个环节提醒你:低速抢票成功率极低,加速包一个不够用,开通VIP可以一步到位……
至于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不是掏了加速包的钱,就是被引导着去裂变。毕竟咱们这么拼,只为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
不过,火火还是要严肃提醒大家,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购买火车票,都一定要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抢票软件的本质是加速捡漏,但并不能增加车票,当12306系统上没票的时候,再多的加速包都没用。
而且当同一IP地址刷票过于频繁,很有可能被屏蔽或拖入慢速,火火身边就经常有朋友说,在抢票软件上买了加速包抢了半天没抢着,最后登的12306的网站买着了。所以关于抢票软件的使用,大家还是看情况而定。
以上就是火火从自己的“惨痛”经历中总结出的抢票App的裂变方式,你有没有被套路呢?火火可是学到了不少裂变招式呢,兴许下一次就能用得上。
最后,发自内心的提问:各位开发抢票App的程序大大们,你们抢到票了吗?
#今日互动#
老铁们抢到回家的火车票了吗?
是否也摸出了点裂变门道?欢迎留言分享~
拼多多"砍一刀",应当被告上法庭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今年3月,上海律师刘宇航参加了拼多多“砍价免费拿”活动,领取了一张“超级免单卡”,按照平台提示的操作挑选了一款手机砍价。砍价期间,拼多多页面弹出“你砍价进度第一名,将最先砍成”“手气最佳”等字样,刘宇航邀请多位好友砍价但差“0.09%”可免费拿。随后,他在“砍价免费拿”活动中又砍价了其他几款产品,邀请多名好友砍价,平台仍显示差“0.09%”。刘宇航起诉拼多多,认为其利用人性的弱点,已构成欺诈。3月31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已对该起诉材料进行审查。(来源:红星新闻)
拼多多"砍一刀",确实存在欺诈之嬚。我有一位朋友刚做完手术,人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就给我发来链接要我帮忙帮她"砍一刀″。我问她,你是生意人,怎么也玩这游戏?她有些着急,说自已实在太喜欢那款产品,很想免费拿,别费话,帮我砍一刀吧,就差那么一点点了,估计有你砍一刀就行了。我忙放下手头的事砍一刀,过了好一阵子,我问免费收获了宝贝没有?她说不知怎么回事,还差一点点,你那一刀没长进。后来据说她连找几位朋友砍一刀,效果跟我一样没长进。在拼多多上不仅只有"砍一刀",还有"摇一摇"恐怕也有欺诈之嫌。那天有工友教我拼多多上"摇一摇",起步记得是四十八块八毛多,我开始从那天上午摇,摇到每天晚上还差一毛多就可以五十块整提现了,可就是这一毛多的工钱赚不到手,直到晚上十二点过一天的劳动价值都被归零,第二天商家希望游戏玩家重新开始再接再励。
戒欺,作为消费者,我们留恋一些老字号一直所秉持的这种经营理念。戒欺,作为被欺方,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惩戒欺人者,使之不敢欺。戒欺,被欺方能够多一些上海刘律师这样的人,去跟欺诈方较真。不知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受理的这起案件进展如何,今天我上网查了查,还没有相关信息。但愿刘律师胜诉,可谓替许多被欺者解了心头一团怨气,即使是败诉,至少也会给欺人者敲响一记警钟,别以为自已聪明,总把别人当猴子耍,警惕有一天踩了法律底线。
【全民反诈】泸西警方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四十
2022年6月1日至6月10日泸西县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起,刷单返利类5起、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3起、冒充领导、熟人类1起、网络游戏产品交易类1起、虚假贷款类1起、网络交友类1起。
刷单返利类诈骗
1、泸西县的何某在微信群内看见有人发了一居家兼职广告,其扫描广告内的二维码后下载了一款名为“发货专区”的APP,其进入APP内后有一人添加其好友,后提示其关注微信公众号做刷单任务,后对方以做错任务为由对其进行诈骗,被骗金额共计6546元。
2、泸西县的张某某在QQ上收到一好友申请,其同意后,对方将其拉进一个刷单群,张某某做了几单关注抖音网红的任务,获利80多元钱,后张某某在群里看到有人发了一个网页链接,点击进去后下载了一个APP,张某某下载该APP后在上面做刷单任务被骗共计4300元。
3、泸西县的胡某某被一微信好友拉进一个微信群,群里有人发了一二维码并称扫码进群可以领红包,胡某某扫码进群领取红包,并在群里做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任务,做完以后进行返利。随后对方称在微信群里面可能会被屏蔽,于是发了一个链接在群里要求群里的人下载“源莱”APP聊天软件,然后在APP里面跟着派单员做任务,从做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任务,到充钱做商城拼团预付活动单,胡某某分别充值88元、178元和1288元做了三单任务,对方进行返利。第四单充值1288元后,对方称要接着再充值四次才可以进行返利,胡某某就向对方提供的三个账户分别转账充值5888元、8888元、22888元,充值以后对方称胡某某充值的金额不一样,还需要充值50888元,胡某某又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充值了50888元,对方称由于操作失误还要充值82888元接着做代购,不充值的话之前充值的全部金额将赔偿给商家。胡某某才意识到被诈骗,胡某某共计被骗89840元。
4、泸西县的汤某某收到一条到支付宝搜索链接领取迷你冰箱的短信,汤某某搜索以后进入支付宝群里,接着有人在群里发了一个下载星图传媒APP领取冰箱的链接,汤某某下载并注册,然后跟着客服开始刷单,第一单汤某某以口令红包的方式发了100元给对方进行刷单,对方返了120元到其支付宝上,后汤某某做刷单任务被对方以账号输错理由诈骗,共计被骗133853元。
5、泸西县的陈某某在微信上被一个微信好友拉进兼职群,进群后对方让其按要求在拼多多内搜索收藏店铺,截图发在群内就能收到对方支付的6-12元,陈某某在提现到20元左右佣金后,对方让其下载了一个叫‘泡泡聊天’和一个叫‘源鲁科技’的手机APP,对方让其在‘源鲁科技’APP内下单做任务,陈某某在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247000元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
骗术揭秘
第一步: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抖音、短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诱骗你。
第二步: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款让你尝到甜头,当你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你拉黑。
警方提示
不要轻信网络上兼职刷单信息,千万别被高额的报酬迷惑。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所谓“刷单”一律是诈骗。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和二维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如不幸被骗,请保存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立即报警。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1、泸西县的周某某接到一陌生电话(0022830379822),对方自称是快手平台的,由于公司员工失误,不小心将周某某设置为该公司的会员,如果不取消会员,就会扣除周某某6000元的会员费,后对方以取消会员费为由,让周某某转账8000元到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周某某在转账后意识到自被骗,共计8000元。
2、泸西县的王某某接到一陌生电话(0026202204650),对方自称是圆通快递公司的客服,说王某某购买的产品在运送过程中运丢了,现在要对王某某的损失进行赔偿,对方称要赔偿王某某335元,让王某某下载了一个叫“开会宝”的手机APP,对方提示王某某通过手机银行APP转账20000元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共计被骗20000元。
3、泸西县的张某某接到一陌生电话(0048740017462),对方称张某某在快手APP上购买的洗衣液存在质量问题,需要销毁,要赔付其400元,后对方让其下载一款名为“开会吧”的APP,在APP内其与对方视频通话,对方告知其微信内没有开通退货理赔,让其转账19999元开通,后其通过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19999元,后对方以银行流水不够为由,让其向对方转账4次,共计被骗金额75920元。
骗术揭秘
第一步:骗子冒充购物平台客服、快递客服给你打电话,说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你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以产品质量有问题、产品遗失、不小心升级了会员等为由,称可以给你进行退款赔偿、取消会员。
第二步:诱导你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填入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你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或者是利用你对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中借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你从中借款,然后转给骗子。
警方提示
当有网络卖家或者客服主动联系为你办理退货退款、取消会员甚至赔偿时,一定要小心,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任何费用或者下载不知名APP,如若需要退货退款,一定要到官方购物网站办理,切勿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和链接。
虚假贷款类
1、泸西县的谭某在抖音APP上看到申请贷款的广告,便点进去,填写个人信息后,客服便让谭某添加QQ号,并把其拉入QQ群聊,让其下载“省呗优选”APP申请贷款,后以银行卡号错误需交纳认证金解冻银行卡为由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55000元后意识到自己被骗。
骗术揭秘
虚假贷款是诈骗分子利用人们急需用钱的心理,打着门槛低、额度高、到账快的幌子,引诱人们进入他们早已设好的陷阱,随后要求受害人缴纳资料费、手续费、保证金、解冻金等费用,最终骗取钱财的一种诈骗行为。
警方提示
1.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
2.接到陌生人电话必须核实对方身份,对于自称“客服”“业务员”的人,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3.如有借贷需要,请选择正规方式,尽量通过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4.如遇到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或者去属地派出所报案。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
1、泸西县的陈某玩“巨兽战场”游戏,游戏内有一名玩家私信陈某,问其是否卖号,得知陈某欲卖号后,对方让其添加QQ好友,添加后对方让其进入一网站,按照对方的提示出售游戏账号,后对方以填写信息错误、提现未添加零头、需要激活订单为由,对其进行诈骗,陈某通过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分别转账7次,共计被骗31850元。
骗术揭秘
骗子会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领取虚拟物品的广告信息,诱导你注册登录钓鱼网站进行交易,再以需要缴纳注册费、押金,账号被冻结需要解冻费等名义诱骗你支付各种费用,当你支付大额费用后,再联系对方时,才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警方提示
在交易虚拟游戏物品时一定不要轻信“免费领取”、“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虚拟物品交易时请选择官方正规渠道;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平台网址链接、填写个人资料,更不能直接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支付;一旦发现被骗,要注意收集相关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1、泸西县的李某某被一个微信叫“郭XX”(泸西县金马镇领导)添加好友,后被郭XX拉进所谓的私人工作群,郭XX在群里向李某某问好,然后说他的老上级领导委托他转一笔款,他把钱转给李某某,叫李某某再把钱转给老领导,李某某就把卡号发给郭XX,过了十多分钟后,郭XX发了一张截图给李某某,称转了18万元在李某某的银行账户上,李某某查了账户上并没有收到这笔款,对方称因为跨行存在延迟,事情比较急就让李某某帮忙垫付,李某某将13万元转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上,次日,李某某账户上还没有收到这笔款,就打电话给郭XX本人(泸西县金马镇领导),得知真正的郭XX并没有叫转任何款,李某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被骗13万元。
警方提示
如遇到有人自称是领导要添加为微信、QQ等好友时,一定要多方核实其身份真伪。如遇到对方要求借钱或转账时,务必提高警惕,通过电话、当面加以核实。
网络交友类
1、泸西县的郭某在快手上一个相亲直播间内,加上了一个微信好友,郭某和对方聊了几天后,对方以车坏了为由向郭某借款2000元,后对方又以开车撞人为由向其借款8000元,十余天后,郭某发现对方已经将其微信、快手拉黑,遂意识到自己被诈骗,共计10000元。
骗术揭秘
诈骗分子将自己伪装成为相貌堂堂的成功男士或者美丽可爱的年轻女子,通过相亲网站、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与受害人结识,并迅速与受害人网恋,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以各种借口向受害人借钱,甚至诱惑被害人参与网络赌博、网上购买彩票、网上投资等,骗取钱款。
警方提示
(一)涉及金钱需谨慎。交往过程中,一旦对方提出需要钱,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很有可能是遇到骗子了!
(二)“拖”字诀。对于骗子提出的要钱要求,可以用各种理由拖一拖,时间一长,骗子没耐心了,真面目也就暴露出来了。
(三)不轻信对方说的话,更不要轻信对方展示的图片。
泸西警方特别提醒
近期,我县再次发现多起刷单返利、虚假贷款、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实施诈骗的警情。请大家及时宣传,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受骗。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请广大人民群众务必高度重视,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关注注册泸西反诈“金钟罩”小程序,该APP和“金钟罩”小程序可对涉诈可疑来电、短信内容、网站、APP软件、银行账号进行智能识别并发出预警,大大降低受骗可能性,帮助大家守好“钱袋子”!
拼多多最危险的时候真到了
黄峥一定没有想到,拼多多最大的对手,会是抖音和快手的主播。自2015年诞生以来,外界就在找它的对手。但在黄峥看来,此前的拼多多没有对手。拼多多是一个电商平台,当时的电商巨头,已有阿里和京东。黄峥认为,这两家是电商中的百度,搜索为重,底层逻辑是人找货。而拼多多是匹配,推荐为重,底层逻辑是货找人,与阿里京东的商业模式不一样,大家分属不同的物种。也就是说,在电商领域,拼多多和阿里京东是在错位竞争。
1. 拼多多为什么能成?
我们分析认为,拼多多的用户大多来自于五环外,属于下沉市场。实际上,拼多多也正是在消费普惠的逻辑上提升了部分国民的整体消费福利。
对于这部分用户,是来自于增量市场,与淘宝、京东的用户不重叠的说法,黄峥也是不赞同的。他说,拼多多的用户也是正态分布的。“不存在没有听说过淘宝京东,而又是拼多多用户的人。”有观点认为,拼多多的第一批用户,是来自于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也就是,原来家里没有电脑,或者不会用电脑的人,因为用起了智能手机,从而学会了网购,然后,成为拼多多的用户。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早在2008年就兴起了,2009年,3G商用,2013年,4G商用。早在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的用户就超过了功能机。等拼多多创办的时候,说实话,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几乎没有了。2016年,王兴就提出了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
其次,微信在2011年发布,微信支付2013年8月正式上线,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第一次爆发;阿里也在2011年就提出了ALL IN无线的战略,并在2016年完成了淘宝无线化,也就是说,在拼多多诞生之初,绝大部分的淘宝用户已经迁移到了移动端。
黄峥解释过拼多多崛起的第一个关键,其实是来自微信红包。“拼多多能起来,70%靠的是运气,30%才是努力。”2015年春节,微信春晚“摇一摇”,向全国人民发放5亿现金红包,但当时在线下微信支付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所以大量的人在微信里有钱却没地方花。拼多多的出现,给了大家一个实惠的可以消费的地方。
微信的神助攻,来源于拼多多独特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拼多多这个名字的由来。“多实惠,多乐趣。”是拼多多的slogan;而这两个多,是通过拼来实现的。
拼多多正是孵化自黄峥的游戏公司。在做客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栏目时,黄峥说,游戏是男生的消费升级,而,购物是女生最大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说,拼多多就是按一款游戏产品来设置的。所以,其中有很多游把人的情感和购物的性价比融合起来,这种场景在拼多多出现之前是不存在的。说到底,拼多多的成功,是模式的胜利。
2. 拼多多的真正对手
时至今日,拼多多赖以成功的模式,正面临强烈的挑战。有趣的是,这个挑战并非来自电商平台,而是来自短视频平台,来自时下火热的直播带货。
很多主播,都把粉丝当做家人,比如辛巴,就非常爱惜自己的粉丝,某次带货,他把一款需要充电的电动牙刷,说成是使用电池的电动牙刷,发现自己说错了后,辛巴当场就发飙了,大骂工作人员,认为是他们的工作失误,导致自己骗了粉丝。
林依轮则把粉丝当做歌迷来看待,说“粉丝爱我,我也要爱粉丝”。他建立了数十个粉丝群,不定时会进群跟粉丝互动,逢年过节还会发红包等。“给大家推荐好物,大家满意我就很开心。如果只是单纯卖货的话,可能我早就已经放弃了。”拼多多模式中,熟人的强关系属性,备受诟病的一点就是很多用户参与拼购是不太自愿的,觉得自己被绑架了,这也是拼多多被指责为low的主要原因。
林依轮表示,直播带货肯定要追求全网最低价,因为要把实惠给到粉丝。有一次,林依轮推荐了一款产品,本来是全网最低价,但在另一个平台,因为平台补贴了50元,导致价格更低。林依轮知道后,马上跟品牌方商量,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卖出去的货都退回来,另一个是品牌掏钱进行补贴。协商后,品牌方选择了后者。
时至今日,拼多多的GMV已经超过1万亿,成为一个重要的电商平台,很多品牌也开始在拼多多开店。由于品牌不愿降价,但拼多多又要维持多实惠的理念,于是百亿补贴就应运而生了。拼多多上市后,对山寨等问题进行了治理,加上营收项目的增多,很多白牌、山寨货被迫迁移。
直播电商,尤其是快手、抖音平台,成了他们的下一站。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在抖音、快手直播平台卖高仿、山寨货的确实很多,引发的投诉也很多。某国际大牌还为此声讨辛巴等头部主播。
不过,更多的小品牌商则把直播电商当作下一个发财的机会,相比其他线上线下平台,在快手或抖音做直播电商,运营成本可以控制在40%~50%之间,利润空间巨大。
因此直播电商的模式,其实是加强版的拼多多,而且,由于商家合作的对象是主播,相应的费用也要更少,根据虹吸效应,预计越来越多的中小商家,会投入直播电商的怀抱,这也将极大动摇拼多多的根基。现在,抖音是更好的武器,阿里会怎么运用呢?一旦抖音获得阿里的供应链支持,拼多多最危险的时候就到了。
3. 盛景之下亦有隐忧。
近一年,凭借先声夺人的“百亿补贴”,拼多多用户量和市值取得了惊人增长,真的超越京东,坐稳了国内第四大互联网公司的交椅,甚至隐隐有超越第三名美团的势头。另一边,黄峥仍在继续善用社交网络的新型电商执念,在微信里“砍一刀”后,今年2月份起拼多多开始力推类似微信朋友圈功能的“拼小圈”,但这个尝试也有争议。一季度拼多多的净亏损再次扩大,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31.70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3.79亿元,亏损值同比扩大了129.88%。对比拼多多本季44%的营收增速,可以说拼多多在今年一季度投入了更高的代价来进行消费补贴。眼下,拼多多已经凭借着诸多手段成功晋升为中国电商领域中的顶尖企业,也成为了阿里京东所必须正视的竞争对手。只是,站上擂台之后,真正的硬仗或许才刚刚开始。
大家很钦佩,但不熟悉黄峥的人难免会感到一点点违和。尤其是想到,你一个“拼夕夕”,卖着“雷碧”、“脉劫”、“康帅傅”的平台,怎么会和穆旦扯到一起呢?当然,这一问题随着“百亿补贴”的进展,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2019年6月,拼多多上线“百亿补贴”,并放下狠话,目标就是让消费者每天都过618,每晚都过双11。在补贴商品的选择上,拼多多更是花费了很大心机。iPhone、iPad、戴森吹风机、SK2神仙水、Switch游戏机......与下沉市场中“阿姨们”的偏好不同,拼多多精心挑选了一大批年轻人感兴趣话题商品,并借此来进一步扩张自己的消费者版图。百亿补贴计划从2019年6月正式启动,财报显示,2019年下半年拼多多一共花掉161.8亿元,全年一共花掉271.7亿元。比2018年的134.418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02%。
这一势头在2020年也进一步延续下来,一季度拼多多销售和推广费用为72.97亿元,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广告费用和促销及优惠券费用的增加。从结果来看,烧钱带来的转化率也颇为可观。在“百亿补贴”被祭出前,拼多多月活买家增速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6%。而活动上线后,增速迅速回升到9%。
通过直接撒币的手段,拼多多一边拉升了自己的月活,一边又通过“时尚商品”的绑定,冲淡了自身与假货之间的联结,可谓是一箭双雕。然而,靠补贴终究不是长久之道,现如今的繁荣,从某种意义来说很大一部分也只是因为消费者的一时贪图便宜。
(未完待续, 版权归彭小东导师所有!首发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及网站,关注行销力微信公众号并查看历史消息,更多原创实战干货精彩分享!欢迎转发,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诚挚的邀请您亲临彭小东导师 【卓越团队行销力】以及{【中国式销售实战技巧训练营}(2020年3.0升级精华版本)】 课堂聆听彭小东导师现场精彩演讲!)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读过的书和遇见的人!---彭小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