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实况2010转会补丁(还记得家有儿女里的键盘吗?现在成了帅气rapper?)

导读实况2010转会补丁文章列表:1、还记得家有儿女里的键盘吗?现在成了帅气rapper?2、iOS 15拳头功能实测:原生安卓、小米手机笑了3、真人娃娃机乐园营收数据暴增,万娱引力、咔啦酷如

实况2010转会补丁文章列表:

实况2010转会补丁(还记得家有儿女里的键盘吗?现在成了帅气rapper?)

还记得家有儿女里的键盘吗?现在成了帅气rapper?

编辑:冰冰

哈喽!小橘子们!

还记得《家有儿女》里的键盘吗?

上一期说完鼠标️,这期好搭档键盘⌨️如约而至~

老规矩,先来回顾下名场面~

大正月三人偷偷放炮,刘星被炸成黑脸⬇️

不断给刘星出“主意”⬇️

(刘星内心:相信什么都不要相信键盘的歪招✊)

键盘的扮演者盛冠森在《家有儿女》后也当过主演!

2010年主演苦情励志剧《我的三个母亲》。

2014年主演军旅励志剧《雪域雄鹰》。

在电视剧《老闺蜜》中还和刘星爸爸胡一统演了父子!

(好兄弟果然不分你我!)

还出演了一些小有名气电视剧的配角⬇️

2018年五月,键盘结婚啦!

(就是鼠标主持的喔~)

郎才女貌超级般配!❤️

长大后的键盘已经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帅哥了!

近照⬇️

演戏之余,滑雪⛷️

冲浪

健身

你以为这就是键盘生活的全部吗?

Of course not!

多得是你不知道的盛冠森!

“当我们拿起麦克风的时候,就是改变世界的时候。”

没错!长大后的键盘摇身一变成为酷炫rapper,

果然,键盘⌨️和麦克风更配哦~

键盘现在隶属于Localunderground本土地下厂牌,

经常到各地激情演出~

作为rapper,当然要有自己的作品啦!

键盘新歌⬇️

之前还发过《借酒消愁》和《戏子实况》两首歌,

《戏子实况》也是盛冠森作词作曲的第一首歌,

可能有人会发现,

键盘的歌曲主题都和“戏子”相关,

歌词中总会联系到演员的处境和自己对这一行业的想法

《戏子实况》更是盛冠森从艺20年所见所闻所想的精华。

其实在宣传《戏子实况》时,

盛冠森在喜马拉雅告别电台讲述了自己心中感受,

盛冠森提到自己多次被换掉角色的经历,

即使已经定完妆马上要签合同,

还是会被通知无法出演。

每当这个时候,盛冠森都会无比失落又无奈,

特别是被换掉角色的电视剧反响很好的时候,

他会感到很遗憾很遗憾…

“中国演员太多了,其实我有时候也总会幻想,

幻想自己在一个好班底演好戏会好一些,

但被换掉那一瞬间的落差感真的很大。”

盛冠森还认为,

在这个快餐时代,拍戏太快了,

很多出身简单的演员、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工作,

却没能得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结果。

像他歌词说到的那般,

被拖欠工资,打赢官司却无法获得报酬,

类似的事件他一定经历或见证了很多吧,

所以才会对这个行业有那么深刻的感触。

在遇到好的班底的时候,

盛冠森会加倍努力,认真拍戏,

而这样的用心会使那几个月的拍戏时光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拍摄《我和三个母亲》时的厦门,

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厦门。”

演员这个职业竞争激烈,

盛冠森的被动与无奈、孤独与坚持,

都在他的rap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他选择拿起麦克风的原因吧!

拿起麦克风,

他放佛又变成小时候淘气又可爱的键盘,⌨️

可以肆无忌惮、无忧无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

在舞台上真正的做自己!

现在的键盘拍戏时尽心尽力,

拿起话筒时元气满满~

空闲时间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家庭美满的同时也肆意自在~

期待键盘给我们带来更优秀的作品吧!

最后一句

有机会去听听帅气键盘的rap吧!

听完可以来和橘反馈喔~

iOS 15拳头功能实测:原生安卓、小米手机笑了

点击右上方“关注”,第一时间获取科技资讯、技能攻略、产品体验,私信我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

前天凌晨,苹果带来了近些年最幻灭的一次系统更新。没有息屏显示、没有新的UI设计,没有什么惊艳的黑科技,只有大量安卓用户耳熟能详的“新功能”。难怪网友评价:比起全新的系统版本,iOS 15更像是iOS 14的优化版本,叫做iOS 14.8可能更适合。

不过,虽然iOS 15带来的功能更新令人失望,但仍有部分网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尝鲜Beta版。根据实际体验,iOS 15 Beta版本BUG不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更新内容Facetime SharePlay还面临着无法使用的窘况。现在看来,实况文本(Live Text)功能,无疑是这次平平无奇的iOS 15 Beta版本更新中最实用的新功能了。

图像识别,人人都有

首先介绍一下,所谓的「实况文本」,其实就是可以在iOS相机应用中启动的文字识别功能。无论是相机正在拍摄的画面、已经拍好的照片,还是手机屏幕截图、网页图片,都可以通过该功能自动识别并转录照片中的文字,支持复制、粘贴、查找及翻译,实现照片中的文本提取和快速应用。

当然,类似的图像识别功能早已在众多安卓品牌的手机上实现。无论是谷歌在四年前推出的Google Lens应用,还是各家国产手机厂商自带的“扫一扫”应用,基本都能轻松实现文字提取。借此机会,小雷今天就来为读者们解惑释疑:苹果的「实况文本」,究竟和其他同类功能有何不同?

首先,苹果的「实况文本」是整合在相机里面的,用户可以打开相机、打开相册或是使用备忘录里的「来自相机的文本」选择使用该功能。实测iPhone可以自动识别出画面中的文字,点击按钮即可提取自己想要的文字,还可以对提取出来的文字进行查询、翻译、拷贝、共享等操作。从结果来看,苹果「实况文本」对印刷体的文本识别率还是很不错的,对中文手写体的文本识别率就不太理想了,需要改进。

(印刷体)

(手写体)

此外,苹果提取的「实况文本」还会自动识别号码、网址和地址并生成超链接。点击网址,即可跳转对应网站;点击地址,就会打开对应地址的地图信息;点击号码,则可以选择发送短信、添加到联系人,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网址、地址)

(号码)

接着,我们来尝试一下谷歌原生的Google Lens应用。文字识别方面,用户直接在取景框点击对应内容,即可提取自己想要的文字。实际体验下来,Goolgle Lens对印刷体和手写体的文本识别率出人意料地优秀,谷歌研究多年的文字识别技术确实不是虚的。

(印刷体)

(手写体)

此外,Google Lens同样会自动识别网址、号码等信息。被识别出来的网址,可以通过点击下方的网页选项完成跳转;被识别出来的号码,更是可以直接拨打给对方。此外,在面对比较复杂的大段图文内容时,Google Lens基本也能实现即拍即取,文本识别率相当不错。

最后,我们来试试国产厂商自带的文本提取功能。以小雷常用的小米10为例,小米相机、「传送门」和「扫一扫」里的文档功能,均可以对图片进行文本识别。实际体验下来,小米相机对印刷体和手写体的文本识别率都还不错,作为文本识别功能而言绝对是合格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扫一扫」本身并没有识别网址、号码等特殊信息的能力,所有图片扫出来都是可以编辑的无格式文本。用户当然可以自己复制网址、地址,然后打开对应App进行搜索,就是使用起来比较繁琐。

经过测试,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这三款产品之间的功能差异。文本识别方面,谷歌的Google Lens识别率毋庸置疑地排在榜首,小米的三种文本识别功能虽然各有差异,但是识别率排在第二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苹果的「实况文本」在这方面还可以多加改进。操作方面,三款产品均可通过实时拍照进行文字提取,操作起来都很直观。功能方面,没有识别能力的小米要稍逊一筹,而谷歌的搜索识别能力要比苹果显得更加方便好用。

谷歌能在这方面大获全胜,自然是有其原因的。早在2010年,谷歌文档就已经加入了OCR文字识别功能,支持用户将PDF档案或图片档案中的文字转换为可编辑的文本,而Google Lens在2017年就已经与大家见面了,两者之间的经验差距是巨大的,需要时间去弥补。

什么让苹果够“苹果”?

作为一个全新推出的功能,苹果的「实况文本」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目前Google Lens支持上百种语言识别,而苹果「实况文本」只支持七种语言,两者泛用性完全不对等。其次,「实况文本」的手写文字识别率确实比较微妙,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该功能也有其优势所在。首先,谷歌的Google Lens是需要用户联网交换数据的,在国内想要使用谷歌服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内厂商的图像识别功能倒是可以正常联网,但是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就运作不了了。作为对比,「实况文本」功能是基于采用机载处理的“深层神经网络”,而不是基于云计算的方法。换句话说,该功能在没有联网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使用。

其次,目前手机上的文本识别功能大多都以独立应用的形式存在着,例如谷歌自研的应用Google Lens、三星的图像识别软件Bixby Vision、小米的「扫一扫」、OPPO的「Breeno识屏」等。和它们不同,苹果的「实况文本」功能是内建在相机里面的,而所有的文本都是在用户拍照时自动捕捉的,用户不必启动单独的应用程序就能使用对应功能。

再次,虽然是后来者,但是苹果的生态结合得更加紧密。在WWDC 2021上,苹果公布了全新升级的「聚焦搜索」功能。现在「聚焦搜索」通过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定位信息、人物、场景或物品来搜索图片,用户只要下拉菜单栏,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轻松搜索到所有包含该文字的图片。

一直以来,安卓厂商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生态割裂。举个例子,小雷在小米10上能找到三个图像识别功能,三者之间互不关联,和小米自身的全局搜索也没有产生任何联系,都是独立存在的功能。2019年,谷歌曾经试过将Google Lens和Google Photos相结合,让使用者可以用文字搜索到想要的照片。问题是,市面上很少会有大厂会使用谷歌自家的相簿,生态也就无从谈起。

(Google Photo的图文搜索)

有的人觉得,苹果是不是已经黔驴技穷了?事实上,手机厂商相互「借鉴」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在一个行业中学习对手并且取长补短并不是什么坏事,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小雷认为,好的系统就应该积极倾听用户的呼声,及时推出高效易用的功能。

总的来说,「实况文本」功能还是很实用的。该功能的推出,让果粉明白自己手机上的相机并不是只能用来拍照的。利用「实况文本」功能,苹果相机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呈现信息。用户只需对准相机,就可以获知身边环境的上千万个单词、短语、位置和事物,更好地浏览周围的世界。

此外,在「实况文本」的基础上,苹果还加入了全新的「视觉查找」功能。该功能和「实况文本」相辅相成,可以自动识别照片中的地标、自然、书籍以及宠物信息,并进行突出显示,帮助用户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

融洽的生态,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优秀的体验。设想一下,当我们走在国外陌生的街道上,只要掏出手机对着素不相识的文字,相机就可以为我们自动进行翻译;当我们站在某栋地标建筑面前,打开相机,就可以了解关于这个建筑物的相关信息。这样的体验,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小雷认为,在苹果的启发之下,现在已经拥有类似功能的安卓厂商也会开始尝试将其整合到生态里面,让用户的体验不再割裂。这般增强现实的体验,或许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

作者:雷科技团队,致力于聚焦科技与生活,关注并私信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真人娃娃机乐园营收数据暴增,万娱引力、咔啦酷如何开掘线下价值流量?

线上红利将尽,让创业者们在线下商业模式探索上翻新出奇。而文娱领域则多加了一条,文创和消费结合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36氪获悉,近期沉浸娱乐公司「万娱引力」和「咔啦酷」联手制作的真人娃娃机乐园项目,该乐园占地面积在 60-150 平米,最大的设备有两层楼高。相继在上海、深圳、重庆、北京等地巡回展出了 6 站,单站月均票房在数百万元(除了票房还有其他营收,后文详述)。

回顾产品成长周期,从零散投放的娃娃机,到专门店、场景化的 IP 形象店,再到真人娃娃机乐园模式的巡回快闪店,抓娃娃这件事经历了从用户心里到商业模式的转变。转变的基础是用户从抓个娃娃的单一功能性需求,到玩得开心的体验性需求。背后则是 IP、品牌跨界合作,玩具产品、玩法设计及场景内容的改变。

据官方数据,乐园项目的日均接待人次在 4000 ,客单价在 150 元左右,比实体店高出一倍。单机日均营业额达到了惊人的两三千元,是实体店/单点投放数据的十几倍(对比此前 IP 店、专门店投放的数据仅一两百元)。

好看、好玩、场景化带来的吸引力,以及背后的数据系统、商业模式更新是完成这些业绩的关键。

“好看”能让用户看到娃娃“移不动脚”。咔啦酷创始人&CEO 秦婷婷告诉36氪,他们和海贼王、阿狸、同道大叔、Adoogna等10余家IP方进行了深度合作,有70家玩偶供应商,涉及120多个知名IP,拿到了数百个IP授权,其产品库里有上万个SKU。咔啦酷门店的玩偶周更新率能达到 30%,给用户“每次来都有新品”的期待感。

好玩,则主要由万娱引力来设计、执行。

我们报道过这家沉浸娱乐公司,他们擅长结合 IP 做线下沉浸娱乐互动体验,落地场景包括商业中心、文旅地产等,有上百场沉浸娱乐项目的操作经验。将娃娃机大型化、搬进商圈中庭,和此前的项目经验有很大关系。

在用户心理揣摩、线下娱乐的场景化和内容设计方面,万娱引力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市场感知。

单纯摆一堆机器很难调动路人参与,但场景和游戏能带来参与感。比如广播抓娃娃实况,让整个人掉进玩具堆里的「大型跳楼装置」设计(抓到一个娃娃可以兑换一次真人娃娃机体验),用积分兑换其他奖品,以及即时更新的积分排行榜。这些设计让用户能参与到游戏里,不自觉地产生付费和续费行为。

据万娱引力创始人& CEO 周箫介绍,在商业中心的新场景 新零售产品方面,除了本次介绍的真人娃娃机乐园,团队已经制作、整理出整套的产品体系:

沉浸式互动体验方面,研发出了触电·鬼吹灯、触电·整容液、触电·仙剑奇侠传等系列产品;沉浸式游戏方面,主要围绕游戏装置大型化做新的尝试,装置变大、人相对变小,此次和咔啦酷合作的真人娃娃机乐园就是标准化产品之一;以星座为主题的沉浸式展览,触电·星座答案馆;以及突围到文旅景区的沉浸式演出,包括刚刚提到的触电·仙剑奇侠传,以及即将推出触电·东部世界等。其中,落地商业中心的沉浸娱乐项目基本都能单站回本。

在技术层面也许有点魔幻,咔啦酷表示,已经在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币值变化,以便核查每台机器的收入做精细化运营(虽然 1 元 = 1 个币,但做活动的时候币值就会发生变化)。

数据化、精细化运营带来了娃娃销售、广告营销、异业合作(产品放在娃娃机里,抓走后和品牌方分成)之外的可能 —— 据项目方透露,已经和京东洽谈下一期的冠名合作,为京东 APP 做线上线下的导流。在其他娃娃机合作方那里,这样的合作,首先会面临用户数据能否精确追溯、公平结算账款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商场也是这种新商业尝试的受益者。怎么做好体验业态,是商业中心近些年的核心命题。据赢商网,2010-2017 年全国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体验式业态”平均数量占比,从 2010 年的 16% 攀升至 2017 年的 49%。

考虑到承租、续租能力,以及线下娱乐消费更新换代的速率等因素,相比于落地一个娃娃机实体店活类似的门店,快闪式的体验项目会给商场带来灵活的调整空间和引流效果。

总的来说,寒冬降临,文娱产业到了拼造血能力的时候。不难发现,众多项目和资方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了文创 线下、文创 消费上。从另一个视角,实体经济也会在文化娱乐 IP 的带动下,产生更多新的玩法。也许很快就会冒出一些类似真人娃娃机乐园的产品,而变现方式、产业融合的形态也会有新的可能。

—————————————————

注:我是36氪茉小莉,关注文娱、消费领域的新鲜事,交流可加微信 Spontaneous-Literary,劳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英雄杜富国的故事!请听他们的真情讲述……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文艺 张首伟

【主人公简介】 杜富国,男,汉族,贵州湄潭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现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上士军衔。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扫雷作业时突遇爆炸,他将战友护在身后,用血肉挡住危险,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杜富国先后被评为陆军首届“十大标兵”、云南省“云岭楷模”、贵州省第六届道德模范、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立一等功1次。中央宣传部2019年5月2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富国忘我排雷、舍身救人的事迹,已是尽人皆知。如果说,在某段时期杜富国是一个中心、一个热点的话,那么与他贴近者,与他的生活命运攸关者,时时关注并围绕着他日常的,是一些什么人?这或许是我们在理解杜富国作为一个新时代英雄战士时不可或缺的内容。正如云南省委宣传部在授予他“云岭楷模”这一荣誉时,对杜富国所做出的一个评价:“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百炼成钢。”也就是说,这个英雄战士是诸多要素集成的结果,而与他的人生追求、生命实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无疑有冥冥中的精神召唤,更多的可能还是一些具体的人,尤其是影响他形成价值理想和追求动力的“周边”环境。

杜俊:

2019年4月12日,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杜俊躬身在烈士纪念碑前献花、点烟、敬酒,然后默默地望着整个陵园。这里长眠着1979年以来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900多名军人烈士。杜俊是谁?排雷英雄杜富国的父亲,今年47岁,穿一身深蓝色西服,头发很短,神情始终肃穆,言谈话语不多。在我和他的简短交谈中,他说:“这么多的年轻人,我看很多都不过十八九、二十几岁,已经为国牺牲,埋在这里三四十年了。相比之下,我的儿子富国还算是幸运的,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至少还活着。”在另外的场合,杜俊对我说过一句让我难以忘怀的话是:“富国负伤以后,部队把他救治得那么及时,照顾得那么好,现在还在全力帮助他康复。他是我的儿子,即便部队不管,我们也会把他带回家,照顾他一辈子。”

从这个质朴的父亲身上,我们大致可以想见,杜富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杜俊身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贵州遵义的农民,当初送儿子入伍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做父母的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渐渐大了,如果考不上大学再疏于管教的话,有可能学坏,而军队肯定可以管好他,将来不至于危害社会。杜俊自始至终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富于某种生活的智慧:信任国家和军队,本能地知道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什么地方锻炼成长会更好一些。富国、富佳(家)、富民、富强,这是他给几个儿女所取的名字,从这些名字所寄予的情怀,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传统中一些重要的特点:家和国,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割裂的,人生进阶与道德伦理秩序是一体的,而且一切都自然而然。当接到部队方面的电话,请他和家人立即赶往医院的时候,杜俊对时任扫雷大队大队长的陈安游大校说,他已经做好 “人已经没有了”的心理准备,请部队放心,自己也是一名党员,由他负责向家人说出实情。

王菊珍:

陈安游妻子王菊珍,同事们称之为“军人控”。她坦言自己的确如此,喜欢和军人相关的一切:军歌、军事类书籍、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和新闻报道。她认真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熟读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和一本关于麦克阿瑟的传记。早在1992年至1994年云南边境第一阶段扫雷的过程中,正在麻栗坡县人民医院参加扶贫工作的王菊珍就和陈安游相识相知并结为连理。那个时候,她就看到经常有人受伤送医。作为扫雷军人的妻子,她对丈夫工作的危险性质了然于心。陈安游一直在雷场,连产假期间都是自己单独带孩子,苦不苦?累不累?后悔不后悔?她自问自答:也苦,也累,但绝不后悔!她说,爱就是理解,就是支持,就是成全。王菊珍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目前是注册税务师和高级会计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卫生系统的业务领军人物。她对我说,作为一个现代女性,思想必须开阔,生活中的重担要能一肩挑起来,而不是去抱怨、希求别人理解。

杜富国受伤以后,王菊珍想了很多,自己丈夫手下的兵伤重如此,今后该怎么办呢?她在一个周末坐高铁去医院看望杜富国。第一次见到杜富国,她发现这个战士表现得温和、谦逊,对任何人都很有礼貌。“他是我的老师”,这是王菊珍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去之前她曾经担心:杜富国会不会想不开?会不会沮丧、焦虑、灰心?见面后完全没有出现自己预想的种种问题。第二次又去看,她想知道杜富国在想什么。长谈过后,王菊珍发现他已经坦然接受了一切,并开始学唱歌,学播音。她大为感奋,告诉杜富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浮躁,不要想一蹴而就。

王菊珍又去和杜富国的妻子王静交谈,告诉她今后生活的具体、琐碎和艰难,并且告诉王静:你的遭遇和处境一般人无法想象,但有一点,天底下的男人很多,英雄却并没有几个。王菊珍觉得,她的话王静都可以听进去,而且把话说透了以后,她们的关系更近了。她希望以后不管怎样变化,她和丈夫与杜富国的家人能一直是朋友,自己的公婆家也在贵州,可以常来往。

从王菊珍、陈安游夫妇,再到杜富国、王静,他们因雷场而结成的友情真实而感人。我确信在日后,当喧嚣和热闹平息后,这一切会更长久,这也是杜富国更为需要的吧。

张波:

一定有人好奇,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当杜富国在排雷中突遇爆炸那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爆炸物?出现了怎样的险情?杜富国排雷负伤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以后,网上除了称颂和敬佩,也不乏个别自以为聪明者的“质疑”声:为何不用机械而是人工手动作业?不能采取诱爆措施吗?面对此类无知、近乎冷血的提问,地雷和破障专业科班出身的扫雷大队分队长张波只是轻轻一笑,几乎难以察觉那是冷笑还是不以为意的笑。

雷场所在的麻栗坡县,多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地形,锥形山体的斜面常达仰角70°以上,不要说机械设备,就是人徒手攀登也步履维艰。如采用爆破法作业,则会有遗漏或引爆不规则位置其他爆炸物的危险,更不用说有的雷区就靠近村庄和口岸居民区,所以张波他们一般都采取纯人工搜排的方式。在杜富国负伤倒下的排雷现场,张波对要亲睹雷场环境的一众媒体朋友讲解了那个下午的实况,包括那些40年以来一直在黑暗中等待时机的爆炸物究竟有多么危险。其时,张波正站在一个坡面上,杜富国被炸时所留弹坑尚可辨认,只是此时那个作业面土层中所有的地雷、爆炸物都已被排除干净了。作为杜富国班所在分队的分队长,“80后”的张波和“90后”的杜富国年龄只差4岁,3年多时间吃住都在一起,平常也玩在一起,更是每天都战斗在一起。杜富国突遇爆炸负伤时,他就在30多米开外。

杜富国:“报告,发现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67式加重手榴弹,请指示。”

张波:“注意安全,进一步查明情况,看有无诡计设置。”

杜富国:“是!”

未几,传出爆炸声,张波赶到跟前,杜富国已被冲击波仰面掀翻于一棵横倒的树干上,血肉模糊。他急忙呼叫军医。和杜富国一组的战友艾岩,因杜富国的一声“你退后,让我来”的命令转身离开刚走没几步,就被爆炸声震蒙了。由于大部分的弹片都被杜富国所遮挡,他只受了点轻伤。

张波告诉我,杜富国面对的这颗67式加重手榴弹是一种特殊产品,很难查到具体参数,比常规的67式手榴弹装药量要大一倍,外形酷似一个“宝瓶”,装药部分的密封性极好,木柄部分经多年掩埋已经朽坏,但雷管的拉火绳因为打过蜡,几十年不腐,仍有爆炸杀伤的能力。理论上,它就处于爆炸的临界状态,可能土石轻微的滑动、树枝的勾拉,甚至一阵风,都有可能是最后的“稻草”。

张波告诉我,这是扫雷官兵们每天在雷场都会面临的基本状况。2016年,扫雷三队的战士程俊辉就牺牲在雷场。进入雷场3年多,杜富国进出雷场1000余次,拆除2400余枚各类爆炸物,成为云南边境第三次扫雷中排雷最多的人,可以说,死亡威胁没有一刻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官兵们心里都很清楚。张波本人有一次就曾脚踩到一颗72式防步兵地雷。那是在马嘿雷场,他已经听到了地雷内部反转击片的“咔嚓”声,所幸这颗地雷因雷管受潮未能引爆弹体,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后来,他把那个地雷拆了,用塑胶外壳养了一株多肉植物放在家里。

王静:

杜富国负伤后,网上最常见到的一幅照片,是杜富国在用失去了右手的手臂行军礼,他的妻子王静站在一侧。杜富国是在没有视力也没有手的情况下完成一个内心的仪式,王静的大眼睛里,则透露出一种深切的忧郁与爱怜。在重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楼的学术报告厅中,当我再次看到这一幕时,我确信杜富国的内在庄重和王静自然流露的严峻都是非常真实的。两个“90后”的年轻人刚刚步入婚姻,尚无孩子,就遇到如此重大的生活变故,他们的应对能力如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心,因为他们看上去也都稚气未脱,还像是孩子一样。

杜富国负伤后,先是经历了在麻栗坡县医院的急救,包括双手的截肢和双眼球的摘除,后经过解放军926医院的深度救治,包括对爆炸伤、肺爆震伤、耳膜穿孔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目前已经转至西南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王静现在每天早起和杜富国一起吃早餐、散步,然后是右侧残肢肌电假肢训练和减重下的跑台跑步训练、室外跑步训练、核心稳定平衡训练等。对于一个双眼球缺如、听力下降、双前臂缺如和双上肢功能障碍的人来说,所有这一切,包括吃饭、洗漱、穿衣脱裤、如厕等日常活动,都要依赖他人,或是在他人言语指令辅助下完成。多数情况下,王静就是须臾不可离开的那个“他人”。听医院的一名护士说,王静自从陪杜富国入院,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四个月时间里一直穿的都是那么一件外套。

从不见笑容,也十分吝啬言语的王静,只对我们说过两件事:医院竭尽全力,利用全球医学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远程会诊,为杜富国定制了目前国际上用于临床的最先进视觉辅助设备,让杜富国进行对部分数字、字母、物体的识别训练。当这些训练有了初步成效,也就是杜富国可以写几个字的时候,他最先写下的就是“王静”两个字。杜富国在OT治疗师、假肢矫形师帮助下,进行了残肢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触觉感知训练。当他可以逐渐分辨物体的大小、软硬、温度,终于可以拿起东西——比如水杯、橘子和花朵时,他将两支康乃馨递给了医生,将一朵玫瑰花送给了王静。

王静是杜富国的贵州同乡,自小学习成绩优秀,是村里第一个考出来的女大学生。他们偶遇在县城一个叫做“太阳城”的地方。当时杜富国很想拍一张山顶小公园的俯瞰照片,苦于自己的手机碎屏,怕效果不理想,就请王静帮忙。王静用自己的手机拍了,两人加微信后传了照片,便开始了愉悦的交往。王静说:“负伤以前,他的眼睛很漂亮,他的笑容很有感染力的。”问及现在对杜富国的感情,王静的回答依然简短:“这几个月,我目睹了他的坚强,他鼓舞了我。”

盘金良:

盘金良这个名字,代表着雷患与贫穷,尽管我见到他的时候,坐在坝子雷场田埂上的他笑容可掬。

麻栗坡县猛硐乡几千亩的茶园,30多年无人敢进。富宁县沙仁寨87个人只剩78条腿,而眼前这个村民盘金良,居然在相隔数年期间,先后被炸掉了两条腿,都是因为心存侥幸去雷区内采摘香料所致。杜富国和战友们到达盘金良所在的坝子雷场时,盘金良宰了自家的一只鸡送过去,表达对排除雷患的官兵们的敬意,还让自己的小孙女拜分队长张波为“干爹”,意在寻求某种护佑。正因如此,深受震撼的杜富国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作“雷神”,同时把自己的QQ昵称改为“征服死亡地带”,决心要为边境地区的人民彻底扫除雷患。

猛硐乡的壮族乡长盘院华直言不讳:麻栗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战争时间最长,牺牲奉献最大,创伤损失最重,走出将军最多的地方。这几个“最”,既有自豪,也包含忧虑。麻栗坡自古以来就是商旅要道、军事重镇,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边境作战,这里都是主战场。麻栗坡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号召,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举全县之力义无反顾支前。麻栗坡人民和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鲜血和生命共同铸造了以艰苦奋战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战争不仅使麻栗坡错失了第一轮经济建设的大好时机,改革开放比全国其他地区整整晚了14年,而且造成云南边境麻栗坡段我方一侧雷区面积高达174.77平方公里,使许多山林良田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据麻栗坡县委宣传部长李发瑛提供的数字,在战事消停后的许多年里,直到2016年之前,边境地区的人畜伤亡依然不断,累计有2122人触雷,20头大牲畜触雷。中央军委、国务院始终心系边疆发展和边境安宁,分别于1992年至1994年、1997年至1999年、2015年至今,组织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云南边境扫雷行动,共为麻栗坡县扫除雷区156.06平方公里(等于释放出了同等数量的山林和耕地),另外实施永久性封围18.7平方公里。2018年11月15日,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坝子村坝子雷场的移交,标志着云南边境扫雷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雷患被彻底扫除以后,盘金良加入了全县脱贫攻坚战,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坝子雷场自家的承包地里搭起了一个木屋,地里种上了油菜和草果,林间走动着他养的一群鸡。

(军队党的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纪念|李鸣生:从航天发射基地走出的作家

12月17日凌晨6时09分,三获鲁迅文学奖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鸣生,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去世,享年68岁。

军旅作家李鸣生 本文图片由李星提供

李鸣生1956年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市,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入伍,进入西昌航天基地,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供职于解放军出版社。他是《中国作家》杂志首席纪实作家,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三届鲁迅文学奖、三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被文学界誉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

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曾在《李鸣生报告文学论》一文中指出:“缺失了新闻性优势的报告文学,更需要建构有思想的叙事性非虚构的内在魅力。李鸣生的写作为此提供了某种范式。思想性的追寻成为他的一种写作自觉,思维宏阔与卓异,生成了作品不一样的思想景致;注重文本的叙事性,并以与客体存在和主体表达逻辑适配的叙事艺术的有机运用,强化了作品的非虚构叙事之美。”

“汶川地震后,更深沉地与自己的作品链接在一起”

18日清晨,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陈家忠在个人朋友圈中发文悼念:“我和李鸣生兄结缘是在2012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年会上,那时候他是副会长,我是会员……得知鸣生兄仙逝,不胜悲痛!中国报告文学界少了一位大将!鸣生兄一路走好!天堂没有悲痛!”

陈家忠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建构近三十年中国报告文学史的优秀作家有许多,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一批穿越上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的资深报告文学家,我们称之为跨世纪报告文学作家。但真正具有文体史意义的,或其创作参与了文体建设的报告文学作家,并不是很多。李鸣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他的写作对报告文学文体具有典型意义。这位写作了《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中国长征号》《远征三万六》《千古一梦》《发射将军》‘航天七部曲’的作家,以其独特的创作,为我们书写了新中国航天的悲壮历史。”

李鸣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皇皇一十六卷《李鸣生文集》选录了他在1990-2010年二十年间创作的主要作品,共约六百万字。每卷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飞向太空港》《战将徐海东》《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远征三万六》《中国863》《中国机器人之父》《全球寻找“北京人”》《与大家聊天》《中国长征号》《震中在人心》《千古一梦》《发射将军》《后地震时代》《谁是中国的上帝》《良知,作家的饭碗》。除两卷为中短篇纪实、小说集和随笔、文论集外,其余十四卷均为非虚构纪实长卷。

有媒体评论认为,作为中国首套超大规模的非虚构长篇纪实文集。“《李鸣生文集》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宏阔叙事,又有对个体命运的真实记录;既有对非凡人物的精神观照,又有对底层苍生的悲悯书写;既有对远古文明的探究追寻,又有对现实矛盾的揭示拷问。是文学,又是国志,亦是民族史诗的一部分。”

《李鸣生文集》(20卷),李鸣生著,天地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李鸣生的儿子李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父亲2016年罹患胃癌。“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父亲第一时间回到家乡,进入灾区,在一线采访将近两个月。这次国难对父亲的心灵震撼超过了他自己和家人的预料,甚至是他后来生病的深层因素之一——写完《震中在人心》,父亲的身体就发出了预警,不得不吃了80多副中药,从此落下病根。父亲不只是以记者的身份旁观记录,更是命运共同体,他希望以书稿告慰亡灵,也追寻思考生命和苦难的深层意义,父亲从此更深沉地与自己的作品链接在一起。”

李鸣生 2016年摄于书房,身旁为鲁迅文学奖奖牌证书

近几年来,李鸣生又从“天上”(航天题材)回到人间,非常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矛盾,关注底层苍生的命运。“父亲选择了600万尘肺病人这个题材,是出于作家的社会责任及怹的自我良善。前前后后参与了很多次聚会活动,怹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有效地帮助和保护这些人,而不是为了一个题材的素材搜集。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包括‘唐某案’,父亲也曾私下给予了一些帮助。在父亲看来,笔下的作品固然重要,但对生活主角的亲近和帮助更是怹愿意实践的。”

李鸣生摄于2015年书房

“父亲很早就把屈原和鲁迅视作自己的偶像。在与癌症斗争的7年之中,父亲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与乐观……由于时处疫情,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家父李鸣生先生将不举行任何告别仪式,后事由家人从简操办处理。”李星说,“茫茫宇宙,和光同尘,亿万个轮回后以另一种形式久别重逢。”

“中国航天的建设者、见证者和记录者”

“你为什么钟情于航天文学的写作?而且一写就写了几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航天文学写作的难度是什么?”李鸣生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夫子自道。40年前,自己开始触及航天题材时,压根儿就没想过“为什么”。“我以为,一个作家写什么,能写什么,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家自己,冥冥中似乎乃命中注定。”

上世纪90年代,李鸣生摄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1984年4月8日晚,我在西昌发射场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中国‘长征3号’火箭的发射实况。火箭腾飞的一刹那,我被惊得目瞪口呆浑身发颤,精神和灵魂受到强烈的震撼。不仅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人类智慧与力量的伟大,而且还改变了我过去跪着看待人生的姿势,获得了一个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于是面对星空,我当即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写一部关于航天的书!也就在这一年,我发表了写航天的第一篇报告文学,接下来又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李鸣生写道。

作家后来坦言,正是西昌发射场这15年,自己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收获了一份独有的生活体验、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并换来一个一般人不具备有的三重身份:“中国航天的建设者、见证者和记录者。而正是这三重身份,让我与中国航天结下不解之缘。”

在李鸣生看来,航天时代之前,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造陆地文明的历史;航天时代之后,人类开始了创造空间文明的历史。“航天时代不仅是人类发展走向的一次大转变,也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的行为轨迹,还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面对如此一个崭新而伟大的时代,身为一个写作者,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吗?”

李鸣生摄于2018年病中

据介绍,从1974年起,李鸣生开始与中国航天人一起生活。从1984年起,开始采访中国航天专家,几十年来他采访了航天领域大小上百位专家,比如“导弹之父”钱学森、“航天之父”任新民、“卫星之父”孙家栋、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长征3号”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神州5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以及宇航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等等。

“在与他们多年的深入交往中,我的确亲身感受到,航天专家包括其他领域的专家的人生,是与众不同的人生。他们犹如一道道长期隐身于山水间的彩虹,唯有等到云雾褪尽,夕阳斜照,以及拿捏到位的角度来临那一刻,身影才会悄然一现,接着又转瞬即逝……在他们身上,我亲身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即所谓的‘航天精神’。”

在一次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李鸣生谈及自己创作“航天七部曲”的缘由。“‘航天精神’的核心就是讲真话、干实事,无畏权力,坚持真理,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上不违背天道,下不糊弄百姓。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我想通过写作呼唤这种精神。我是从发射场走出来的作家,由我来书写这段历史,我感觉多少有点历史使命、责无旁贷的意思。”

“哥德巴赫”派报告文学集大成者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报告文学异军突起。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钱钢的《唐山大地震》等,皆是一经推出便引得全民争睹,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说起来,中国报告文学经过一个多世纪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蓬勃发展,已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流派,如“国土热流”派、“社会问题”派与“生态环保”派等。

其中,《哥德巴赫猜想》不仅对科技报告文学,而且对整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由此而形成了独特流派,因而该流派可称之为“哥德巴赫”派。而综观至今为止的“哥德巴赫”派,曾出现过两次明显的创作热潮,也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创作阶段: 第一次是“文革”结束后至1980年代,主要内容是为科学家立传、为知识分子平反; 第二次是 1990 年代至新世纪,主要内容为国防高科技; 其前后阶段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徐迟与李鸣生。

李鸣生的作品不但具备题材的开拓、原创、独特与集中的特点,以及创作的厚重、影响的广泛与风格的鲜明等特征,而且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也就是说,李鸣生具有创作航天文学的先天优势,是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文坛上构筑了一道“这边独好”的亮丽风景; 在此基础上,他又向其他高科技领域掘进,创作了《中国 863》、《国家大事》和《全球寻找“北京人”》等同样呼唤科学与人文精神的长篇力作。而这两者的结合,又在其更宽厚的基础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成就了李鸣生的科技报告文学,使他成为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者。

李鸣生曾回忆1992年时,自己第一次同徐迟的见面。“他与我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技题材写作的难度问题,‘科技报告文学的写作不同于别的题材的写作,它有很大的难度,而且这个问题至今一直深深地困扰着我。’而这个难,以我的切身体会,主要难在:一是航天属于高科技,仅载人航天就涉及七大系统,若不深入接触,至少成为半个专家,根本无法涉足;二是航天领域的研究所、发射基地遍布全国,当事者隐姓埋名散居各地,线索复杂,历史久远,采访无异于大海捞针,加之采访是门双向选择的艺术,作家要选择采访对象,采访对象也要选择作家;三是航天科技神秘复杂,内容深奥枯燥,要让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做到雅俗共赏,曲高而和不寡,就必须将其转化成生动形象、饶有意味的文学叙事,使之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备文学审美。”

“四是航天题材重大,主题敏感,除科技外,还涉及政治、外交、历史、文化、经济、国际空间法等。稍有差错,故事就可能变成‘事故’;五是航天领域保密性强,禁区多,每部稿子都必须慎之又慎。总之,航天不易,写航天也难,甚至说航天写作就是一场风险写作,如同航天发射本身!但再难,也得有人来写,文明需要一步一步地提升,历史需要一寸一寸地推进,否则中华民族开创空间文明的历史便是空白。”李鸣生说。

(本文写作,参考了《从徐迟到李鸣生——论“哥德巴赫”派与李鸣生的报告文学创作》,作者章罗生 杨铃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