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会借助哪种昆虫(农村常见的昆虫竟是直升机的鼻祖,小朋友都喜爱,现在却已不多见)
人们通常会借助哪种昆虫文章列表:
- 1、农村常见的昆虫竟是直升机的鼻祖,小朋友都喜爱,现在却已不多见
- 2、人类征服天空的传奇!盘点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飞行器
- 3、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东方的自力更生Vs西方的依赖外力
- 4、它蕴含着天造地设的文化自信
- 5、吃完伞伞扯线线上热搜!这些东西不要随便吃,一不小心就致命......
农村常见的昆虫竟是直升机的鼻祖,小朋友都喜爱,现在却已不多见
晚霞中的红蜻蜓,你在哪里哟?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晚霞中的红蜻蜓啊,你在哪里哟?停歇在那竹竿尖上,是那红蜻蜓。
大家还记得这首歌吗?在那个年代特别的流行!前不久,本人回了趟乡下,路过一汪池塘,看到几个小朋友在追赶蜻蜓,蜻蜓很多,像一群乱了营的黄蜂,遮天蔽日。于是瞬间又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童年。
记得那会儿,老家的门前也有一处池塘,每年到了暑假,就会招来许多小朋友在此嬉戏。同时,清凉的湖水招来的还有逐水而居的昆虫——蜻蜓。于是,两群好动的人儿,彼此之间便成为了最好的“玩伴”。
记得有一次,我拿着自制的捕捉器追赶蜻蜓,由于一心只想着如何把蜻蜓抓住而忽略了脚下,不慎一脚踩空直接掉到了水里,幸好那会儿旁边有大人在,没几秒种就把我揣了出来,要不然一命呜呼了也说不定,而我当时落汤鸡般的模样,也惹得一众小朋友们开怀大笑。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门前的池塘慢慢的也干涸了,而蜻蜓似乎也跟着一块消失了,这些年能够见到蜻蜓的机会已不多,而群体出现的蜻蜓就更少。时值今日,还能一下子看到这么多蜻蜓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愉悦,因为一方面蜻蜓勾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蜻蜓是环境质量的晴雨表,水质勘测的检测灯”,能够群体出现,说明自己身边的环境质量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而说到“蜻蜓”,不免让我又想起了小时候曾玩过的一个玩具——竹蜻蜓。“竹蜻蜓”对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们来说应该不会陌生,那时候能够供孩子们玩的玩具并不多,而竹蜻蜓就是其中的一个。竹蜻蜓一般用竹子或木片制成,周身呈T状,上面横的一片是它的“螺旋桨”,在螺旋桨的正中间有一个小孔,而竖的一根呈圆柱状,一头就插在小孔里面。玩时只需双手把竖的一根向前一搓,竹蜻蜓就会借着盘旋之力飞向天空,待到力量减退下来时才会落到地面,十分的好玩。而竹蜻蜓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它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像极了振翅高飞的蜻蜓,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别看这竹蜻蜓个头不大、制作起来也很简单,但在我国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据传,它还是现代直升机的鼻祖,是英国人乔治·凯利借鉴它的工作原理,才发明出的螺旋桨,足见我国古人之智慧。现在,我们虽然不知道,当初古人们为何会发明出这样一个玩具,也不知道制作它时的灵感是否真来自于现实中的蜻蜓,但作为昆虫的蜻蜓,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却从未中断过,而且还是许多文人墨客、圣贤医者口中的“灵物”。
一、我国历史中关于蜻蜓的记载
若说我国最早关于蜻蜓的文字记载,恐怕还要从历史上的第一部辞书——《尔雅》说起。不过,在此书中蜻蜓还不叫着蜻蜓,而是叫着“虰蛵(dīng xíng)”或“负劳”。而且,书中关于它的描述也少得可怜,满打满算也就上面的四个字,即“虰蛵、负劳”。当然,凭此四个字,在这里我们也很难判断出,这两者是否真的与蜻蜓有关。
不过,没关系,我们是看不出但有人却看得出,也正因为《尔雅》一书的解释过于简单、难懂,于是后世才出现了许多能人对此书做的新注,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清朝马国翰所注释的《尔雅古注》、邵晋涵所注释的《尔雅正义》以及晋朝的郭璞所注释的《尔雅注》等等。而郭璞在《尔雅注》里这样说到:
虰蛵,负劳。或曰即蜻蛉也,江东呼为狐梨。所未闻。
同时,他在为另一部著作——《方言》作注释时,同样也提到了这样一句话:
蜻蛉謂之蝍蛉,六足四翼蟲也,音靈,江東名為狐黎。
在这里他两次提到“蜻蛉”一词,此时已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蜻蜓十分接近了,但还不是蜻蜓,而真正把“蜻蜓”一词,搬上历史舞台的却另有其人,他就是东汉学者高诱,他同样是在为另一部惊世巨著——《吕氏春秋》作注时正式提到的,《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记载:
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从蜻游,蜻之至者有百数而不止,前后左右尽蜻也。
而高诱在作注释,则直接言道:
蜻,蜻蜓,小虫,细腰,四翅,一名白宿。
在这里,蜻蜓一词首次出现。那么。郭璞口中的蜻蛉与《吕氏春秋》中所提到的蜻是一个物种吗?蜻蛉到底是蜻蜓吗?其实,远在他之前的西晋经学博士崔豹在作《古今注》时,早已给了答案,《古今注》中这样说道:
“蜻蜓,蜻蛉,一名蜻,一名蝴蝶,色青大者是也,小而黄者曰胡梨,一曰胡;小而赤者曰赤卒,一名绛驹,一名赤衣使者。好集水上,亦名赤弁丈人。绀蝶一名蜻蛉,似蜻蛉而色玄绀。”
在此文中,他一语中的,直接指出蜻蛉就是蜻蜓,蜻指的就是蜻蜓与蜻蛉。当然,肯定有朋友要问了,既然在郭璞前面已经有人指名道姓的提出了“蜻蜓”一词,郭璞郭大人为何不直接运用,而是要自立门户给它另起新名呢?其实,纵观我国历史,有关于蜻蜓名号的记载也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关于它的叫法至少在10种以上,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有灯烃、负劳、蜻蛉、蟌、水虿以及豆娘等等,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与时代不同叫法不同外,主要还与地域不同叫法不同有关。
同时,关于蜻蜓的记载,也不仅仅只局限在古文献当中,其实远在夏商之前的青铜器时代,它就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但在那时主要还是以图像的形式出现在甲骨文或者先民们的日常器具当中。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足见说明,那时的人们对蜻蜓这种会飞的昆虫,已经十分喜爱。
二、关于蜻蜓与文化、生活
当然,若说对蜻蜓的喜爱程度,恐怕那个时代的先民们都不能与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相其并论了。据了解,在我国古代,有关描述蜻蜓的诗词至少不下百首,而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的杰作就占据了绝大部分江山。他们有直接描述蜻蜓活脱可爱的,也有借助蜻蜓衬托美景的,当然,还有以蜻蜓抒发感情的,可以说是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曲江二首》中这样写道: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此诗虽是诗人在慨叹自己的仕途和人生怎么怎么不得意,但在诗的最后,诗人还是没有忘记以“蝴蝶恋花”和“蜻蜓点水”这样的美好景色,来告诫世人要珍惜眼前、懂得享乐,足见诗人之豁达。
而宋朝诗人杨万里也喜欢蜻蜓,他笔下的蜻蜓则更灵动、活泼一些: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初夏的风光是那么的美好与惬意,就连蜻蜓都忍不住要捷足先登独占美景,一个“早有”瞬间给了蜻蜓更多的灵性。
其实,古往今来人们喜爱蜻蜓,除了它华丽的外表和灵动活脱的身形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更切近于人们的生活。可能大家还不知道,蜻蜓其实还是一味很不错的中药,南梁医学家、文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这样说道:
蜻蛉有五六种,惟青色大眼一名诸乘。俗称胡黎者入药。
在这里,陶公只说出了它可入药,而并未指明它有何用处。不过,清代著名医药学家黄元御对它的记载则更加详细,不仅说了它可入药,还把它的药效讲了出来,《玉楸药解》卷六中言道:
“绿蜻蜓”谓:“味咸,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强筋壮阳,暖水秘精。
有什么功效呢?黄药师直言不讳,它就是滋阴壮阳的良药啊。
当然,人们对蜻蜓的喜爱,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好看,可入药,主要还是因为它对老百姓的庄稼更加有益,只因它是农业益虫。蜻蜓和螳螂一样,也是肉食性昆虫,它的主要食物有蝌蚪、小虾鱼、水蚤、摇蚊、苍蝇等。而它的食量也大的惊人,据悉,俗称“青头楞”的绿色大蜻蜓一日当中可吃掉2000多只蚜虫或小飞虫,而一只马大头蜻蜒,不仅可在一天之内吃掉1000只小飞虫,还可在1小时之内吃掉40多只苍蝇或者800多只蚊子。足见蜻蜓对我们人类是有益的,也难怪在我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的先民们会对它如此的爱戴。
这些年,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蜻蜓越来越少,这不是个好事情,蜻蜓走了,带走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记忆,同时还有昔日农村美好的生活环境。蜻蜓走失了,我们丢的起,而破坏环境所遭受的罪我们谁人也经受不起。在此,也希望我们都能够像先民那样,即怜惜蜻蜓也保护蜻蜓,同时更保护我们所生活的农村环境。
人类征服天空的传奇!盘点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飞行器
飞行传奇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神话中的飞行,开始勇敢地尝试着要使自己真的离开地面,升上天空,于是便出现了最早的飞行器和飞人。
风筝发明于中国,在民间流传已久,至今约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
风筝的出现,大概与人们看到树叶飘飞、旗幡飞扬而受到的启发有关。究竟是谁发明了风筝现已无从考证。
据传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的大将韩信把楚国军队围于垓下。他用细竹条扎成骨架,蒙上丝绸,做成了一只大风筝;叫身材轻巧的张良坐上风筝,飞到楚营上空,高唱楚歌。歌声飘到楚营里,楚军的斗志被思乡之情瓦解了。
由此看来,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需要而发明的,一直到唐朝之后,才由军用逐渐转为游戏和娱乐工具。那时,人们别出心裁地把竹笛系在风筝上,在空中放飞时,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而得名“风筝”。
在国外也有不少关于风筝的故事——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借助风筝将一根细金属丝牵到空中,引发雷电,证明了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意大利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在首次进行从英格兰向纽芬兰拍发电报实验时,恰遇风暴,将发报机天线吹断了。马可尼改用风筝升起天线,顺利完成了实验。
人们从风筝的飞行中发现:除了可以像鸟儿和昆虫那样扇动翅膀来飞行外,也可以像风筝一样,不用扇动双翅照样也能飞起来。因而人们便开始了对风筝飞行原理的研究。
风筝实际上是一种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它的飞行原理和现代飞机相似,它是利用空气动力升空的最原始的飞行器。
公元5世纪左右,风筝流传到了太平洋诸岛和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对随后飞机的发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们通过对鸟类和风筝飞行的研究,开始探索和研制有翅的扑翼机和滑翔机。
正当众多的专家和航空爱好者急于寻找解决扑翼机飞行难题的办法时,人类征服天空的壮举却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出现了。比起那一项项复杂的扑翼机设想来说,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装置,那就是热气球。
相传在中国五代时期,有一个叫莘七娘的妇女,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曾用竹篾扎成四方形的框架,糊上纸,做成灯笼,在灯笼下面的托盘上插上点燃的松脂。灯笼就靠热空气产生的升力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灯在四川被称为孔明灯,大概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的雏形了。
其实,关于热气球的升空原理,早在2100年前就有记载。中国西汉年间编写的《淮南万毕术》中曾记载有:“艾火可令鸡子飞。取鸡子去其汁,燃艾火内空卵中,疾风因举之飞。”这可算得上是世界上关于热气球升空原理的最早描述。
1782年11月,法国一位造纸商的两个儿子蒙哥尔费兄弟看到从锅炉烟筒里冒出的青烟中。常夹带着火星和一些尘埃碎片,于是受到启发。他们想,热气可以推动物体上升,如果把烟筒里的轻烟收集起来,不是可以把物体推到空中吗?于是,兄弟俩便做了一个下面开口的球形纸袋,将它置于火炉上充上热气做实验。当热气充满纸袋后,他们一放手,纸袋果然飞到天花板上去了。
根据这一原理,蒙哥尔费兄弟改用亚麻布和纸制成可载重的气球,并于1783年6月4日首次进行了升空表演。
该气球直径约11米,升空10分钟后徐徐降落。这个消息立刻轰动了全法国,法国国王召见了蒙哥尔费兄弟,并令其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表演。
1783年9月19日,应法国国王的邀请,蒙哥尔费兄弟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前,再次进行了热气球升空表演。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带着满朝的文武官员观看了表演。当时观看热气球表演的巴黎市民多达13万人。
蒙哥尔费兄弟表演用的热气球高约17米,直径约12米,形状像是一只倒挂的梨子,气球里裱了一层防漏气的纸,球体蒙有一层轻质的亚麻布,球面是一层轻柔的纱布。气球的下方吊了一只柳条编的笼子,笼子里放进一只公鸡、一只鸭子和一只山羊。
蒙哥尔费兄弟在地面点燃湿草和羊毛,冒出的热烟灌入气球,待充足热气后,放开拉绳,热气球缓缓上升,飞到离地面约500米的空中,最后随风飘到了3千米外的地方安全降落。整个过程持续约8分钟,笼内首批升空上天的三位“乘客”安然无恙。国王大喜,便将热气球命名为蒙哥尔费气球。
人类第一次升空飞行是在1783年11月21日。法国的一位名叫罗其尔的药剂师自告奋勇.和另一位乘客达尔兰德一起,乘坐蒙哥尔费兄弟制作的热气球.在离地面450米的空中自由飞行了25分钟后安然落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热气球载人升空飞行,实现了几千年来人类升空的梦想,标志着人类在征服天空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由于乘坐气球飞行受空中气流的影响较大,难以控制和操纵。人们逐渐不仅仅满足于乘坐气球随风飘荡,而是要使气球能根据人的意志,按选定的方向飞行。
19世纪,有许多人提出了解决气球操纵问题的设想。人们尝试在气球上安装“舵”和“帆”,并在下面系上可乘坐人的雪茄形的小船,进行飞行实验。虽然方向控制有所改善,但是没有动力,速度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于是便萌发了飞艇的设想。
飞艇和气球虽属“同胞兄弟”,但有质的变异。气球没有动力驱动,中途遇风变向,就随风飘去;而飞艇却装有推进装置,可控制飞行。
随着蒸汽机、电动机的出现.一种靠充气的气囊产生升力,由发动机推进,可人工操纵飞行的飞艇就应运而生了。
1852年,法国火车司机兼机械师吉法尔经过艰苦磨砺,终于制成了历史上第一艘部分可操纵的飞艇。
这艘飞艇长43.89米,直径1t.9米,容积2100立方米。在飞艇软式气囊下面有一个三角形的风帆,用来操纵飞行方向,用一个功率2.2千瓦的蒸汽机带动一个三叶螺旋桨,驱动飞艇前进。1852年9月24日,吉法尔驾驶这艘飞艇从巴黎马戏场起飞,飞到了大约28千米以外的特拉普。这是世界上飞艇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人类终于进行了有动力的半操纵飞行。
随着人类航空探索事业的不断发展,飞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逐渐由软式飞艇发展到半硬式飞艇,最后到硬式飞艇,由人力飞艇发展到机械动力飞艇。
1894年~1898年,中国爱国华侨谢缵泰
设计出“中国”号飞艇。这艘飞艇采用铝为主要材料.在气囊之下悬有艇身,艇身前后有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动飞艇前进。设计完成后,他敬献给当时的清朝政府,但遭到冷遇。与外国飞艇相比,他的设计在结构上有其独特之处,受到英国同行们的赞誉。
20世纪初,意大利、英国、俄国、美国都相继制造和发展了飞艇。人们不仅用飞艇运载旅客观光旅行,还用它进行探险、漂洋过海、环球飞行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飞艇发展较快的时期。到1918年,齐柏林飞艇公司共制造了113艘军用飞艇。德国建立了齐柏林飞艇队用于海上巡逻、远程轰炸和空运等军事活动。战争中英国和法国都建立了小型软式飞艇队,执行反潜、侦察、巡逻任务。
1937年5月6日,当时最大的商用飞艇“兴登堡”号从德国飞往美国,飞抵美国新泽西州的莱克赫斯特上空准备停泊时,大气中的静电点燃了外泄的氢气而引发大火,97名乘客中有37人不幸遇难。随后英国的"R-100"号和美国的“阿克隆”号飞艇也相继失事,导致飞艇发展在很长时期处于停滞状态。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东方的自力更生Vs西方的依赖外力
前言
山上“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下“水清如镜,山峦倒映水中,如同一幅幽静清雅的水墨画。”
这就是会稽山,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入葬之处。禹,本名夏后文命,约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因治水有功,被后人尊称为“大禹”。
大禹治水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位治水英雄,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建有关于大禹事迹的景观,比如河南有禹王台,山西有禹王城,陕西有禹门,湖北有禹功矶,湖南有禹王碑,安徽有禹墟和禹王宫等等。这些遍布中国各地的大禹景观和遗迹,铭刻的是大禹治水的不世之功,以及人们对他的崇敬与思念。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大禹治水”这一传颂千古的故事,看看古人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光辉事迹,看看古人是如何以自身之力对抗狂暴洪水的。
子接父业,大禹受命治水,以人力与天斗
在尧帝时期,洪水泛滥,农田被毁,房屋被淹,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尧帝想找一个能治理洪水的人,一众大臣都说鲧可以。鲧是颛顼帝的儿子,禹的父亲。但尧帝认为鲧是个不义之人,不能担当起治水的大任。果然,鲧用了九年的时间治理洪水,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大地上的洪水依旧在泛滥。
那时五帝之一的舜已经被尧选为了帝位继承人,他代替尧巡视天下四方。在巡视的途中,舜发现鲧治水治得是一塌糊涂,一气之下,将他流放到了羽山。后来鲧就死在了那里。
鲧死后,舜就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亲,继续治水洪水。
大禹率领百姓治理洪水
禹为人不仅聪明机智,仁厚可亲,而且言而有信、勤劳果敢。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到惩罚,禹感到非常的难过。在一接到舜的治水命令后,禹便立即开始着手治理洪水之事。
他翻山越岭,测定天下各处高山大川的地形;他穿着带齿的鞋在山路上奔波;他乘着木橇在泥沼中穿行……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将天下洪水泛滥的各处地形都了然于胸。接着,他更是不顾辛苦劳累,日夜苦苦思索治理洪水的有效方法。
虽然治水的过程是十分的艰辛,但是禹从未放弃过,因为他相信人定胜天,他一定会把洪水给治理好,不让它肆意泛滥人间。
有一次,他带领部下来到河南洛阳的南郊。那里有一座巍峨的高山,高山下有一个天然的缺口,平常的涓涓细流可以从中流过。但是洪水暴发后,高山却挡住了洪水的去路,在这个缺口处却形成了一个湍急的漩涡,这不仅对周围百姓的生活有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于是禹便集中所有能聚集的人力,一起来治水,决意将此处洪水“赶走”。他们的目标是要在高山之中开凿出一条通道,以疏导洪水。然而,这项工作不仅仅有高难度,而且还十分的危险,死伤了很多人。有人上山时不慎坠入了山崖;有人被不断滚落的山石砸伤、砸死;还有的人不幸被洪水卷走了。但是这些都丝毫不能动摇禹开山凿道治理洪水的决心。
大禹带领百姓凿山治水
虽然有危险,但是人力是无穷尽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在禹的带领下,百姓们齐心协力终于在高山之中凿出了一条通道。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奔流而去。
面对洪水这个自然天灾,禹没有放弃,更没有因困难而止步不前,他用一己之力领导天下的百姓齐心协力、一步一步治理洪水,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没有祈祷漫天神佛,他更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无用的,唯有靠自己的一双手,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去斗争,与天斗,这样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事实也证明,禹是对的。
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切外力于他而言,均不能阻挡他的治水之心
在禹治水的十几年中,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凿开雍州的龙门口后,西北一带的洪水流入了黄河,洪水得以控制,禹就开始往东南方向去治理淮河。途中经过家门,看见大门敞开着,妻子涂山氏正在院子里推磨做农活。禹觉得妻子比他离家时胖了许多。他再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妻子怀孕了。禹心潮起伏,想到他和妻子仅仅新婚四天便受命去治理洪水,如今再相见,他却即将为人父。
禹真想略微停留一会儿,去帮妻子把活干完再走。可是一想到还有许多的百姓正身处在洪水之苦中,他便又匆忙赶路了。
面对怀孕的妻子,禹忍住了与妻子的相聚,他忍住了心中的情愫与担忧,因为他不能停止治水的步伐。
禹第二次经过家门,已是一年之后。想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出世,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院中的妻子正在给孩子喂奶,小婴儿红扑扑的脸蛋,甚是可爱。禹真想走进院子,抱抱自己的孩子,亲亲孩子的脸蛋。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可是一想到三门峡正在遭受洪水泛滥,那里该有多少孩子正在受水患之苦啊!
禹一扭头,又匆匆离去,继续踏上了治水之路。
面对刚出生的孩子,禹忍住了与他的团聚,忍住了父子亲情,因为他还要继续去治水。
治理好三门峡洪水后,禹又得知了南方荆水肆虐的消息。于是他匆匆向南赶去,第三次路过家门。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正拄着拐杖向远处张望,仿佛正在等待离家儿子的归来。禹不禁流下了两行热泪。可是治理荆水刻不容缓,他只好狠下心,纵马而过。
面对年迈老母亲的殷切期待,禹忍住了与她的相见,忍住了母子亲情,无他,他要治水。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禹治水有着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放弃的精神;他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干扰,哪怕是自己的母亲、妻子、儿女,也丝毫动摇不了他治水的恒心。正如《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经过13年的艰辛努力,禹将所有的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一统,四境之内都可以安心的居住了。为了表彰禹治水的功劳,舜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玉圭。17年后,舜帝逝世,禹继任部落联盟首领。
面对大地上洪水的泛滥,大禹领导天下的百姓与之斗争,用自身之力与洪水斗争,从未言退缩、放弃,最终取得了一个圆满的胜利。
从大禹治水的这件事情上,我们至少看到了两点:
首先,面对洪水这一天灾,中国古代的人们不仅没有放弃自救,而且还集聚人力与之斗争。不放弃,不退缩,不畏惧,更没有寻求所谓“神”(外力)的帮助,而是依靠人自身的力量,去与洪水做斗争。
其次,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人的那颗坚定不移的心,不受任何外力的干扰,始终坚持心中的信念不动摇,相信人定终胜天。
这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
而在西方,有个与“大禹治水”相类似的故事——“诺亚方舟避难”,但它却体现了与中国人截然相反的一种世界观——依靠外界力量。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根据《圣经》中的记载,上帝先用泥土造出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出了夏娃,从此世界上便有了人类。由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他们被上帝逐出了美丽的伊甸园,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亚当夏娃繁衍了无数的子女,其后代子孙继续生儿育女。
亚当和夏娃繁衍后代
于是,人越来越多,遍布大地的各个角落。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有欲望的地方就会有罪恶的诞生。因为嫉妒,亚当和夏娃的第一个孩子该隐将自己的亲弟弟亚伯杀死了。该隐杀弟,拉开了人类相互残杀的序幕。其后,人类无休止地进行争夺、厮杀,让罪恶充满了人世间。
上帝见人类恶念充满了心头,人间罪孽深重,心中无限地忧伤,他十分后悔创造了人类。于是他决定让大地上一切具有血肉之躯的生物,譬如人类、飞鸟、走兽、昆虫等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殆尽,让世界重回原初的宁静与美好。
洪水灭世,诺亚借助上帝之力逃生、避难
有一个叫诺亚的人,是世间唯一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上帝决定免除对他的惩罚,让他活下来。上帝对诺亚说:“如今,世间的人们一心向恶,我要让他们从大地上消失,而你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会让你逃过此劫。”
于是,上帝将珍贵的歌斐木赐给了诺亚,让他建造一只方舟,分为上、中、下三层,并里里外外都抹上松脂以防漏水。
上帝又让诺亚带着他的家人进入方舟,并且将飞鸟、牲畜、昆虫等每种动物,选取一公一母两只,也带入方舟,以此来保存每个物种的生命。还让他准备好足够吃的食物,说七天之后,世间将会有连续四十天的大暴雨,世间其他的生命将永远地从世界上消失。
诺亚所造的方舟
诺亚按照上帝的吩咐,并且借助着上帝给予的力量帮助,造好了诺亚方舟,并且早早地把家人和所有的物种都放了进去。
七天之后,天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这一天是二月十七日,大雨整整下了四十天,将平原、高山都淹没了,大地上的一切都被洪水覆盖着。那些没有进入方舟的人、昆虫、飞鸟、走兽等有血有肉的生物全都被洪水淹死了。
只有诺亚的方舟,载着他全家老小和那些不同种类的生物,平安地在洪水中漂泊着,他们活下来了。
面对上帝对人类的洪水惩罚,他们没有站起来反抗,而是静静地等着死亡的降临,只有借助了上帝力量的诺亚一家活了下来。这与大禹凭借着人们自身之力与洪水做斗争,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不言而喻,一个靠“神”这个外力,一个靠“自身”的一己之力。
诺亚,方舟避难,和平之鸽带来生的希望,终究还是上帝拯了他
诺亚的方舟在洪水中漂泊了一百五十天后,地上的洪水才渐渐退去。最终方舟搁浅在了亚拉拉特山的山顶。随着洪水的消退,众多的山峰开始逐渐露出水面,而诺亚在方舟里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具体情况,很是着急。在耐心等待了四十天之后,诺亚打开了方舟的窗户,放出了一只乌鸦,让它去看看地上的洪水是否已经完全退去。没想到,乌鸦去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着急的诺亚又放出了一只鸽子去察看,地上的洪水并未完全消退,大地仍然被水淹没着,鸽子无处落脚,于是又飞回了。
诺亚方舟上的一众生物
七天之后,诺亚又放出了鸽子,让它再去看看地上的情况。等到晚上,鸽子嘴里衔着一根橄榄枝飞回来了,诺亚十分地高兴,这意味着大地的某些地方已经显露出来了,并且还长出了植物。又过了七天,诺亚再次放出鸽子,这一次,鸽子没有飞回来,因为大地上的洪水已经全部退去了。
由于鸽子带回了橄榄枝,给诺亚带来了希望,后世的人们便用橄榄枝和鸽子象征着和平。
为了感谢上帝的救命之恩,诺亚为上帝建造了一座圣坛,并且永远祭祀上帝,感谢上帝伸出的援助之手。闻着圣坛的纯洁之气,上帝便想,再也不要让大地上的生命灭亡了,上帝熙福给诺亚和他的儿子们,让他们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并告诫他们要和睦、友善地生活在一起,从此,人类开始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终究,还是上帝(“神”这个外力)救了诺亚。
上帝给了诺亚在洪水中活下去的力量帮助,诺亚正是借助于这一力量才得以在凶残的洪水中生存了下来。如果没有上帝的帮助,诺亚也会如同其他生物一样,被洪水所吞没,消失在大地上。
这就是西方人的世界观——依赖于外界的力量。
结言
综上所述,不论是中国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它们都说明了在远古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开始了与洪水作斗争,面对狂暴肆虐的洪水天灾,大禹苦苦与之斗争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理好了中原大地所有的洪水;而在诺亚方舟的故事里,是上帝帮助诺亚等人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诺亚是靠着上帝的力量才活了下来。
两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体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中国更重视人本身的力量,自救、自力更生;而西方则是依赖于外界的力量,借外力来拯救自己。
参考资料:
【1】《史记》
【2】《圣经》
它蕴含着天造地设的文化自信
作者:黄 轶
因为做生态批评的缘故,总会关注到中外一些自然地理的纪录片。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拍摄的植物类大型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就很值得一看。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授予《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团队“AIPH植物力量宣传纪录片荣誉奖”,表彰其在片子中推广植物的力量。从雅鲁藏布江峡谷的原始森林到中国茶树最为古老的源头,从充满传奇色彩的光核桃再到非洲高原的青蒿素,这部纪录片呈现了21科28种中国原产植物的生命旅程,它们的故事其实是中华民族不断孕育新文明的过程,也构成了人类进化史的精彩篇章。
为植物寻根
其实也是为人类文明寻根
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使用了先进的4K超高清摄影机、大型航拍无人机等设备,采用了延时摄影、定格动画、高速摄影、水下摄影、显微摄影等多种拍摄方式,为世界观众记录和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中国植物版图。
4.2亿年前,大地慢慢被一层叫作苔藓的绿色所覆盖,这些植物成了陆地上的拓荒者,也为地球孕育更多植物备下了肥沃土壤;3.6亿年前,地球上第一颗种子诞生了,这是自然进化史上最奇妙的一环……200万年前,第四纪冰期来临,平原地带大量生物灭亡,喜马拉雅山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区域的高山峡谷阻挡了冰盖寒流,万千种植物得以幸存。这些植物活化石延续了古老的生命基因,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植物天堂。植物的种子借助根系、风雨、水流、虫子、鸟兽和人力,历经无数磨难和数代演化,“走”到了其他区域,种群不断壮大,最终随着船舶、驼队、马帮等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作为“大地宠儿”的人类,与野物草木从相遇到相识,从相伴到相守,共同上演了一场场叫作“进化”的大戏。纪录片共分《植物天堂》《水稻》《水果家族》《茶树》《竹子》《桑树》《大豆》《本草》《园林》《花卉》十集,用唯美的画面、科学的依据、深情的解说,呈现了中国原生谷子、野稻、茶、桑、竹、橙子、柚子、香橼、苹果、猕猴桃、黄豆、塔黄、石斛、黄花蒿、莲、菊、月季等植物在这片土地上进化演变的历史。植物的每一步进化都牵动着人类文明的步履,这种人类与草木之间奇妙的关系让人敬畏和感恩。在观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中,你被一株植物的使命感动而哭再正常不过了。
1万多年前,中国大地上生长了一种看似普通的草,为后世形态各异的水稻品种留下了可贵的基因,它被今天的人们称为野生稻。那么,到底是人驯化了稻,还是稻驯化了人呢?
为了传承后代,野生稻费尽心机,它的种子发育时前端长出长长的芒刺,作为防御鸟虫的矛枪;芒刺上长着的倒钩,让它有机会挂在过往动物的身上向远方传播;成熟时种子会变成低调的褐黑色,并在最短时间内脱落埋身泥土,躲过动物们的垂涎。而这些繁衍的本能正体现出它们拓荒扩张的野心,也得以让人们发现它,人类与野生稻开始了共赢的合作:人类培育栽培野生稻作为粮食,助长了这种植物繁衍生息的能力,而野生稻为了赢得人类的芳心,渐渐褪去了野蛮的芒刺,也放弃了主动坠地的生存策略,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了可信的人类,而它离不开水的习性,也迫使人类想方设法为它营造理想家园。距今6000多年前,水田开始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盛唐时期,从北方南下云贵的民族,在适者生存的驱使下创造了梯田,用高山水稻改变了山川的容颜。一株草变成了人类的伙伴,一起在进化之旅冒险。如今,水稻已跋山涉水走进了113个国家的田间。
一棵小小的植物,原来都那么有故事,那么传奇!今天,我们站在自然进化的“顶端”,瞭望野生稻、野桃子、野豆子、野莲子等古生植物的起源、繁衍和驯化,看似简单的自然选择背后是生存的自觉,它们冲破土地的坚毅中透着智慧。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看似是为一种种植物寻根,其实也是在为人类文明寻根,植物的进化史也是人类的进化史。正是人类在这种关系中保持了足够克制和耐心,才得以与天地共生,与万物同长。每一粒种子作为食物到我们饭碗的行程都历尽风险,稍微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擦肩而过。
繁华或寂寥
都已藏在人类的根脉里
人类与大地物种相处久了,植物会从人的眼睛、舌尖进入心灵,藏进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品格、我们的信仰、我们的过往与去处。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植物与人类的修身、养性、诗歌、绘画、宗教等产生了紧密联系,内化为人们精神内域的一部分。
追寻茶树一路演进的生命源头,它原本只是中国西南山林中一棵普普通通的树木,可以高达30多米。为了走出竞争激烈的森林,让自己的子孙广为散播,它不得不适应人类的采摘,逐渐矮化到1米左右,这一疼痛的转型让它有机会适应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如今,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种茶,30多亿人口饮茶,茶树是多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时刻拨动着世界的经济命脉。而喝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口腹之欲,和人们的心灵生活融为一体。这种构建最初来自苦修的僧人。在凝神专注的禅修之中,茶因平和清净的品性恰如其分地融入了僧人清贫自律的生活。来过大唐的日本僧人把茶传到日本,但当时茶叶是珍贵的饮品;宋代时,被称作“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撰著了《吃茶养生记》,茶终于将根脉深深扎进日本人的生活,源于中国的茶道又演变成日本文化的标签。茶,从一味药、一泡汤,变成人们的精神料理。
和茶树为了扩大地盘逐渐矮化不同,竹子的策略则是拼命长高。竹子通过盘根错节的地下根系生出竹笋来开疆拓土,一大片浩瀚的竹海或许是一棵母竹的后代。竹子稚嫩时是一道时令美食,长大后可以用来制作器具、家具,搭房建屋,而它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参与则是用作书写的竹简和造纸的上等原料,还有制作尺八、洞箫、笙等乐器,这三大艺术功能让它的后裔传遍世界。在原产地中国,竹子中空外直、高风亮节的形象在文人雅士那里成了人格的化身。
在中国,月季、玫瑰、蔷薇是蔷薇科蔷薇属的三种花卉,而在拉丁语系国家统称rose。在原产中国的园林花卉中,月季到达欧洲,与科技革命、商业需求成就了花卉世界的传奇。西方人经过杂交培育的月季回传到中国时,正是我们积贫积弱的那段辰光,我们将这种rose译为“玫瑰”,好像它本来就是舶来品。实际上,我们真正的玫瑰是用作茶饮和食品原料的;鲜花店里面被我们称为“玫瑰”的鲜切花,全部都是切花型月季。月季以这样阴差阳错的方式出奇制胜,从普通的园林花卉走进我们的精神空间,成为美、爱和容光焕发的象征。
植物家族的这类族员,还有梅、兰、菊、荷等等,它们见识过生,见识过死,见识过文明的破碎,也见识过秩序的重建。或繁华或寂寥,都已藏在人类的根脉里。
每帧画面都是屏保
每段旁白都让人动容
无疑,《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是一部养眼养心、震撼而温暖的纪录片,正如人们的评价:每一帧画面都是屏保,每一段旁白都让人动容,每一株植物都让人骄傲!
近年来,中国的自然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越拍越好,如《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航拍中国》《茶马古道》《河西走廊》《了不起的村落》,不胜枚举。这些纪录片里蕴含着我们“天造地设”的文化自信——自然万物相连,人类命运一体,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顺应时代发展,纪录片正以前所未有的图像力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新名片。在混沌未开的远古,古人认识世界的原初方式就是图像,那些刻在或绘在岩洞里、山壁间、石头上的刻痕,记录、传播、保存了先民的一段段信息,依然是今天的我们认识人类来处的有效资源。
今天,在移动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等的协同发展下,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一个电子读图时代。与其他的传播形式和手段相比,纪录片这种“视觉语言”能够超越民族语言文字的障碍,畅通无阻地被全人类所理解,这足以说明图像叙事的重要性。
当我们随着《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那一个个镜头走进植物王国,在感受大自然沧海桑田的鬼斧神工、感恩物种对这片土地的格外眷顾、感叹人与植物协同进化的神奇之时,也会忍不住称赞摄制组经年累月、沐风栉雨的耐心和辛苦。据介绍,这部纪录片沉淀3年时间,制作历时2年,仅主创人员就有200多位,在国内他们遍访27省的93个地区,在国外他们到过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印度、马达加斯加7个国家的30多个地区,最终凝聚成这部纪录片。
总结起来,《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选题具有创新性。作为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系统拍摄的植物类纪录片,它择取了原产中国的数类植物,抽丝剥茧般,呈现了它们壮丽桀骜的生命篇章,知识性科学性强。第二,从人类与自然协同进步、命运一体的角度出发,立意探寻原产植物的“世界影响”,让事实说话,不虚妄,不浮夸,潜移默化中传递出一种“文化自信”。例如《桑树》一集,叙述一只昆虫和一片叶子的秘密被人们发现,引爆了中国古代丝绸业的繁荣,它与欧洲贵族的时尚结亲,推动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造就了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丝绸之路”。中国白桑最初传入韩国、日本、中东地区,并在12世纪时传入欧洲、美洲,东罗马帝国为打破东方大国的丝绸垄断做出了种种努力。对照这一历史,片中影像是意大利的桑园种植和当地学者对引进中国白桑的解说,还有阿贝格博物馆里收藏的来自中国的古代织造设备,理据分明,让人信服。第三,在对每一种植物的进化和传播追根溯源时,融入了拟人化的叙事手法,竭尽全力地呈现每一株植物的生存、绽放、奉献与轮回,而每一棵草、每一片叶的命运都和人的生存、心灵紧密相连,嵌入画面的诗文与那些植物相得益彰,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富有感染力。第四,拍摄地域广,物种多,时间长,画面精美,后期制作精良,解说生动鲜活,整个纪录片既有苍远辽阔的长镜头震撼人心,也有纤毫毕露的近镜头赏心悦目。
当然,《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每集的文案水平参差不齐,体现在解说词上有的文采飞扬,有的不够深刻走心,前者如《水稻》《本草》,后者如《园林》《花卉》;有些部分影像叙述线索跳荡,前后画面的逻辑性不强,表意不清,例如《竹》。但瑕不掩瑜,《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依然不失为近年来纪录片中的翘楚之作,草木深处隐藏着的文化内蕴、精神信息,也将会随着这部片子的传播发扬光大。(黄 轶)
吃完伞伞扯线线上热搜!这些东西不要随便吃,一不小心就致命......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 张爽综合报道
今天
#女子吃野生菌出现幻觉一直扯线#
的话题登上热搜榜
引来上亿网友围观
据新华网报道
在云南昆明
一女子吃了隔夜加热的野生菌后出现幻觉
在去医院的路上扯了一路“线”
很多网友看懵
这是无实物表演“
顺着网线找到你”
也有网友见怪不怪
一年一度的“试毒大赛”又开始了
还有很多云南本地的朋友现身说法
不要乱吃野生菌,搞不好就要“躺板板”
每年的6-10月
对于云南当地人都是快乐的吃菌时光
但随之出现的就是各类
食用野生毒菌中毒的新闻
一些魔性的“致幻视频”更是频上热搜
有人手舞足蹈说看到了小精灵、彩云
有人能看见家人变成了高压锅、八爪鱼
......
而除了致幻
因误食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虽然很多云南人说
没有吃过野生菌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但为什么食用野生菌后会出现幻觉?
在食用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万一中毒了该怎么办?
被称“世界最毒蘑菇”的鹅膏属真菌如何炼成
一起来看↓↓
01蘑菇为啥会致幻?常见的中毒症状还有啥?
吃了让人出现幻觉、产生“非凡”体验的蘑菇,被统称为致幻蘑菇,全球大约有200多种,我国有100余种,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陕西、新疆和西藏等地。
致幻蘑菇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就是鹅膏菌属真菌,而其中特别有名的就是毒蝇鹅膏。它的长相估计很多人都非常眼熟,鲜红色至橘红色或黄色的菌盖,上面还长有许多白色的凸起,在童话故事、动画电影还有马里奥游戏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它的身影。
还有一类其家族非常庞大,以裸盖菇属、斑褶伞属、裸伞属和锥盖伞属的蘑菇为主。主要致幻成分是赛洛西宾,又称裸盖菇素,是一种具有神经致幻作用的神经毒素,在我国属严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裸盖菇素中毒是通过刺激自主神经系统而抑制运动神经系统引起的,会引发神经兴奋,对时间和空间产生错觉,直至出现自我歪曲、妄想和思维分裂等症状。
除了致幻作用,菌中毒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胃肠炎型
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一般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死亡者很少。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溶血型
一般在食后 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外,如鹿花菌所含的鹿花毒素,会导致红细胞受损。1~2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细胞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大及脾大等。严重者脉弱、抽搐、幻觉及嗜睡,可能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肝脏损害型
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毒伞肽直接作用于肝脏细胞核,使细胞迅速坏死,这是导致中毒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广泛性出血,肝昏迷,少尿、无尿,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风、休克等症状,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这类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衰竭与循环衰竭。主要是亚稀褶黑菇中毒导致。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
光过敏性皮炎型
如短黑耳、胶陀螺(又称猪嘴蘑)中含有光过敏性物质卟啉类,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人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热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发病。另外,有的患者还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病症。
02想要吃得放心,这些知识点要记牢有毒蘑菇长啥样?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的歌谣深入人心,但其实有毒野生菌不仅仅是“红伞伞”“白杆杆”,在我国,误食导致死亡的几种蘑菇主要为剧毒鹅膏,这些鹅膏多为“灰伞伞”“白伞伞”和“黄伞伞”。比如: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黄盖鹅膏以及前文提到的毒蝇鹅膏等。
为了让大家认菌认得更清、吃菌吃得放心,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
此外,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川渝、浙江等地都有常见毒蘑菇,大家要随时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注意甄别!
远离毒蘑菇有两个金标准
第一金标准: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尽量不要吃!
第二金标准: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只吃熟知的食用菌!
这些“鉴毒”方法不靠谱
颜色鲜艳的或好看的蘑菇有毒?
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介绍,目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种类有900多种,有毒的种类有400多种,可食用的蘑菇里面颜色鲜艳的品种更多,而有毒的蘑菇里可能只有50多种是颜色鲜艳的,多数是颜色不鲜艳、看上去不起眼的。因此不应用颜色鲜艳与否来区分蘑菇是否有毒。
例如鸡油菌、大红菌和青头菌都是颜色鲜艳却无毒的食用菌,而长相类似平菇的白毒伞是剧毒蘑菇。
虫子吃过的蘑菇就没有毒?
人们或许认为,虫子吃过的蘑菇一定安全,但连虫子都不吃的蘑菇肯定有毒。其实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非常大,对人无毒的,可能对昆虫有毒;反之,对昆虫无毒的,可能对人是有毒的。所以仅凭表面是否有虫来辨别是不科学的。
将蘑菇泡水,看水是否清澈来判断是否有毒性?
水变浑是因为蘑菇中的浆液,这种浆液可能有毒也可能无毒,而且很多毒蘑菇泡水后并不会变浑。
与大蒜、大米或银器同煮会变黑的蘑菇有毒?
有些食物和蘑菇同煮,颜色变黑,一定不能吃。除大蒜、大米、银器外,毒蘑菇和其他食物也会有类似的反应。如有毒的黑胶耳,其外观、生长环境都与黑木耳极相似,清洗时水会变黑,与鸡蛋同炒,鸡蛋也会变黑。但有的蘑菇毒性很烈,对银器等却无反应,也不会变黑。所以这种鉴毒方法并不可取,而且同煮没变黑,也可能是毒蘑菇。
长时间高温加热、加大蒜和生姜一起煮可以杀毒?
不同的毒蘑菇,所含毒素的热稳定性是不同的。有的毒蘑菇加热后可破坏毒素,但剧毒蘑菇特别是毒鹅膏,毒素非常稳定而且耐热,煮沸、晒干也不能将其毒素破坏,也无法去除。大蒜、生姜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起不到给毒蘑菇去毒的效果。
蘑菇究竟“是敌是友”?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而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
03
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该怎么办?
很多网友在看到吃了蘑菇出现幻觉后,觉得很好玩,竟然动了想尝试一波的歪心思,在此专家提醒,不要小瞧毒蘑菇,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病情危重的,就可能一命呜呼。如一旦怀疑中毒,记住以下几点建议:
1、催吐或导泻: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筷子、汤勺等)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容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程度。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
2、立即就医:中毒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3、保留毒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最好将食用的蘑菇拍照并携带进食的剩余蘑菇样品。
04剧毒蘑菇为何如此厉害,科学家发现关键基因
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鹅膏属真菌,被称为“世界最毒蘑菇”,绝大部分的致死中毒案例就是由这一类蘑菇所致。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毒蘑菇鹅膏环肽毒素合成机制方面取得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两个鹅膏环肽合成新的关键基因P450-29和FMO1,将已知毒素合成基因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了4个,对鹅膏环肽生源合成途径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宏介绍,这次发现的关键基因为不同的加氧酶,负责在鹅膏环肽毒素的关键位点异亮氨酸C-5和脯氨酸C-4等引入氧原子。若缺少这些氧原子,将导致毒素的活性下降1000倍以上。
研究人员发现鹅膏环肽并非仅鹅膏属真菌独有。研究首次证实,在蘑菇目中,虽然鹅膏、盔孢伞、环柄菇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它们产生鹅膏环肽毒素的遗传学基础是一致的。在进化长河中,这三大类蘑菇中的毒素合成能力却各不相同。鹅膏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鹅膏环肽生源合成途径产生了众多创新,产毒能力提升了千倍万倍,炼成了当之无愧的蘑菇毒王。
蘑菇美味却也“暗藏杀机”
谨记不乱采,不瞎吃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
一定要尽快就医
不要延误治疗时机
来源:科技日报综合自新华网、云南省疾控中心、云南省卫健委、新华社微博、中国科学报、中国日报、果壳、科普中国、本报此前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