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永恒之塔导师系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给你带来麻烦?)

导读永恒之塔导师系统文章列表:1、注意力不集中,如何给你带来麻烦?2、眼看毕业论文要定稿,又到了学生老师互相折磨的季节……3、历史文化视野中的紫禁城建筑五问4、马苏:人生就像一

永恒之塔导师系统文章列表:

永恒之塔导师系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给你带来麻烦?)

注意力不集中,如何给你带来麻烦?

你和我拥有的时间都是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但是有的人总是想加快节奏。新科技提高了生产力,但是随之而来,快节奏的生活也让我们备感压力。

你一定有手机吧?可不是,你的老板在你下班的时候也能很快找到你。你的手机有上网功能吗?真不错,你一定有不少邮件要处理吧。另外,你可以随时更新文件了……无论你是休闲还是工作,你总会受到连续不断的命令和随时在线的电子设备的困扰。同时接受多个任务似乎是现在的趋势。难以辨别这是更好还是更坏的事情,但我们总是不断地给大脑输入大量的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持续性部分注意”(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

之所以在数字时代注意力会不集中,是因为现在人类的刺激和焦虑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互联网上的信息每天像井喷一样,对于这些信息我们需要快速吸收。惊人的信息量使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来及时处理它们。周末并不仅仅是可以休息的日子,还是我们用来整理信息、赶上进度的好时候。在信息井喷的今天,原有的保持注意力的方法已经完全失效了。

《掌控注意力:打败分心与焦虑》,[美]露西·乔·帕拉迪诺 著,苗娜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版。

在数字时代,注意力不集中如何给你带来麻烦?

在数字时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你的习惯是什么?你是不是总感觉无所事事或焦虑紧张?抑或在两者之间徘徊?或者你总是走向极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没有休闲的时间?你要花点时间问问自己,什么才是你的习惯。

你的注意力是不是难以集中?

大部分人每天都在无所事事和焦虑紧张中摇摆。检查一下,你是不是做过如下事情:

· 在书店买完新书后,到家翻几页就放下了,永远读不完。

· 最近买到的时尚玩意儿,趁新鲜的时候把玩,然后就把它束之高阁了,跟那些没有读完的书一个下场。

· 中断手头上的事情去回复一封电子邮件,但是在你的草稿箱里还有好几封写到一半的邮件。

· 已经同意赴约,但到赴约的时候又找借口推脱爽约,只是因为没能完成手头的事情。

· 雄心勃勃地想尝试一下新的菜肴,但是准备好的食材总是放在冰箱里直到变质。

你是不是迷糊到难以做决策?

有的人觉得自己更倾向于迷糊的类型。他们善变,总是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调查,到头来还是犹豫不决。你是不是会这样:

· 去书店,翻看了几本书,难以决定到底买哪一本,回到家后又对其中一本书念念不忘,返回书店却发现心仪的书已经被买走了。

· 总是对购买最新的高科技产品犹豫不决,最终购买后却将它束之高阁,直到别人把它安装调试好。

· 草稿箱里有六封以上没有写完的邮件。

· 已经同意赴约,而且很期待,但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结果总是迟到。

· 几周前就开始考虑新的菜肴,上网找菜谱,然后把菜谱贴到冰箱上,但过了很久还是没有任何行动。

你是不是属于能迅速转移注意力的类型?

有的人总是追求速度和强度。他们喜欢瞬息万变。你是不是会这样:

·只去有无线网络的书店,以便能随时上网。

·总是最早拥有最新潮的产品,毫不犹豫地购买下一代新产品,而且每种新玩意儿都有不同的用途。

·总是不断地检查你的邮件,并总是立即用最简短的语言回复邮件。

·已经同意赴约,但是随后发现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就推掉先前的约会。

·即使需要减肥,你还是会吃很多东西,并且不忘记多加点调料,一个绝好的理由就是迅速地吃完这些东西就能减肥。

我们常常处于仅有部分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我对注意力的兴趣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那时我正在准备博士论文,要知道完成博士论文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我的邻居在隔壁欢声笑语聚会的时候,我不得不坐在桌前,读着干巴巴的专业刊物,还得认真仔细地找寻论题,撰写论文。我记得当我拿着第一份初稿让导师检查的时候,他说:“露西,你写得很有激情。”当我正扬扬得意的时候,他接着说:“不过这是科学论文,需要的是冷静。”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2008)剧照。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仔细思考如何让自己专心应对那些烦琐的工作。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个启发:为什么不写一篇有关如何提高注意力、克制走神的论文呢?

那个时期,心理学家刚刚开始使用认知疗法来帮助人们化解负面情绪,使人们敢于直面挫折、减少焦虑、控制愤怒,进而改善生活习惯。认知疗法是一种通过转变人的思想来改变其感觉和行为的方法。我当时就在想:认知疗法是否适用于培养一个人的注意力?于是我将其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将认知策略用于自我控制,使用自我教导对抗分心。

我录制了一份具有易导致人分散注意力的声效的磁带,里面包括闲聊、摇滚乐、小品类喜剧、滑稽喜剧的声音。我首先要测试一下这些声音是不是会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做测试的消息传出后,大学生们在我的办公室外排起了长队,志愿参加这个测试。

为了做好实验,我逐一测试了60位同学。我要求每个人在听带有分神效果的磁带时做些检查错字的工作。通过单面镜,我观察着每一个受测者的动作,看着他们在书本上标记其中的错误。单面镜后,三个拿着秒表的计数员记录着受测者“偏离任务”的次数,包括受测者左顾右盼、停下手里的工作太长时间或者拿着笔却没有动笔的次数。

在测试前,同学们被随机分成五组,我分别告诉其中的四组采用4种不同的认知策略来做测试:(1)走神的时候默默地对自己说“不,我不应该听”,或者就是简单地对自己说“不”。(2)注射形式——同样是在练习期间采用思想停止的方法,只不过是用由小到大的声音来提醒自己。(3)目标性的自我引导——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能继续工作”,或者干脆就是简短地对自己说“工作”。(4)阻止策略——默默地喃喃自语。至于第五组受测者,我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训练,任由他们自行控制。

接受过任意的认知训练的四组被测试者,其测试结果都比没有接受过训练的组好很多。他们在检查错字的工作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仅仅偶尔偏离工作。尽管这看上去和他们被教授何种认知策略没有关系,但是他们总比没习得任何策略的人要好很多。如果没有采用自我认知策略,可能到现在我还在写论文的引言部分呢。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有关注意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我发现绝大多数提高人类注意力的进步缘于运动心理,所以我决定通过结交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心理学家来提升我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从运动心理学家那里我了解到,当提到保持注意力,优秀的运动员总是会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长时间枯燥的训练;二是高危险性、高压力赛事。为了制定应对上述两种挑战的策略,运动员往往会采用倒U形曲线。

在曲线的一端,他们总是不够活跃,换句话说,他们总是没有达到训练要求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这通常发生在比赛前集训的几个月里。于是,他们需要通过认知策略使自己兴奋起来。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比赛时,特别是当他们焦急地在起跑线上等待的时候。同时,他们也需要通过认知策略让自己平静下来。在曲线的中部,运动员则达到了可以控制自己注意力的最佳状态。这时,他们运用策略来检查自己,以确保自己保持在“放松戒备”状态。

倒U形曲线与我的博士研究结果吻合。我向我的实验对象灌输的所有策略都是有效的,因为他们预防了过度刺激。实验对象的注意力得以提高,因为他们过滤掉了会让他们分心的干扰声。通过限制干扰声对他们自身的刺激强度,实验对象持续停留在他们的注意力专区。

倒U形曲线同样解释了现在人们每天遇到的令他们分神的问题。我们的文化变得更加灵活、高速,科技压力、信息爆炸和媒体饱和使我们正毫无察觉地渐渐远离自己的注意力专区。我们已经把以下现象视为司空见惯:阶段性的行动消沉和过度的行动兴奋。我们常常处于仅有部分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机会从身边溜走,生活质量则深受其害。

生活在短暂注意力的时代

如果时至今日我还在致力于我的博士研究,我想我一定会增加令人分神的视频而不仅仅是一些声音了。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头脑中都有一个永恒的回路放着自己内部的干扰磁带。比如你正阅读此书,也许同时你在想,我今天应该回复谁的电话?我查收邮件了吗?我的手机充电了吗?现在几点了?今天应该轮到谁做饭了?你可能刚刚还瞥了一眼你的手机看看有没有收到新消息。你有没有上述想法和行动?

数字时代的短暂注意力可谓比比皆是。1971年,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接触到约560条广告信息。不算垃圾广告和弹出广告的话,这个数字到1997年已经增加到每人每天3000条,而且还在不断上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显示:

·每年世界上制造出的打印材料足以充满100000个国会图书馆。

· 表面网站,也就是每个人可以随时看见的那种,数量正在以每天730万的速度增加。

· 世界上共有3万多个电视台,平均每个制作出4 800小时的节目,那么每年一共制作出超过1.5亿小时的节目。

从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一样需要我们控制自身的注意力。每个人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但时间却少得可怜。停工期几乎已经消失了。电话铃声或者从屏幕发出的噪声吸引着你的注意力,让你将注意力更快地转移到其他地方。我们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但是能用来睡眠的时间却在减少。于是我们用咖啡和糖来保持清醒,但是这把双刃剑却毁掉了我们的注意力。

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名为《梦想家、发现者和发电机》,原名是《爱迪生的特质》,此书是写给父母和教师的。一天夜晚,在一个交流会上,一位母亲站起来说:“帕拉迪诺博士,其实不仅仅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还有我们——他们的父母。成年人才是最先需要改掉这个坏毛病的人群。”

这位母亲可谓一语中的。“镜像神经元”是在人类脑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镜像神经元系统,观照我们自己的行动,或者其他人同样的行动。“镜像神经元”也被称为“角色模型神经元”。当你的孩子看到你注意力不那么集中的时候,她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就暗示她也应该是心不在焉的。如果她看到你是全神贯注的,她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则暗示她也应该聚精会神。换句话说,不自觉地,你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2008)剧照。

伟大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首先要审视自我,看看是否可以更好地改变自己”。儿童的心灵就像橡皮泥一样具有可塑性。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可以让你自己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往往也是适用于你孩子的绝好范例。

注意力是如何被我们创造出来的

注意力是一种力量。如果你想见识一下这种力量,那就请你试一试让一个孩子保持注意力,前提条件是他的兄弟姐妹跟他在同一间屋子里!在当今世界,随着信息的数量迅猛增长,注意力的价值日益攀升。在介绍“注意力经济”时,商业专家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和约翰·贝克(John Beck)指出,“未来能够成功的公司不是那些进行时间管理的公司,而是那些实行注意力管理的公司”。

电影《风雨哈佛路》(2003)剧照。

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在清醒时刻的唯一创造力。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刻利用它来奖励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行为。被奖励的行为是可重复的。当父母和老师不再关注孩子的破坏性行为,而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会看到戏剧性的差异。夫妻一方也可以通过选取他们的关注点和忽视点来影响对方的行为。

学会引导自己的注意力可以让你充满力量。你越是能有效地控制对注意力的需求,那些需求对你产生的影响就越小。你控制自己的精力,决定什么需要你倾情投入,而什么是需要忽视的。西班牙哲学家奥德嘉·贾塞特(Ortega Gasset)曾经说过:“告诉我你关注的地方,我会告诉你你是谁。”

我们通过自己关注的东西来认识自己,不论我们将注意力投向何方,都是成长的历程。一位印第安老者在教授孩子们礼节仪式时说:“在我的内心一场可怕的战争正在展开,那是两群狼之间的战争。一群狼代表着恐惧、愤怒、贪婪和无情,而另一群则代表着信仰、和平、真实、关爱和理智。两群狼之间的战争也在你的内心展开,它们代表你心中的两个自我。”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孩子问道:“谁会赢呢?”老者回答:“你喂食的那群。”

本文选自《掌控注意力:打败分心与焦虑》,较原文有删节修改,部分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丨[美]露西·乔·帕拉迪诺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张进

导语校对丨卢茜

眼看毕业论文要定稿,又到了学生老师互相折磨的季节……

一个月前,国自然项目申请的集中接收工作截止,然而辛勤劳动的高校教师们依然不能稍稍喘口气,因为更大的苦难还在后面——学生的毕业论文。

据说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是在债主和出版社的催促中赶着ddl写出来的。这有问题吗?这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钢铁直男,投叔是喜欢俄国文学的。美国文学声称,人会为自由而死;法国文学声称,人会为爱情而死;英国文学声称,人会为荣誉而死;而俄国文学,只非常纯粹地告诉你,人会死。这反而给了投叔极大的勇气——横竖是个死,老师看学生论文给气死了,也算是死得其所,起码算个工伤。

某些有经验的老师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愚蠢,来推测学生们的,然而投叔还不料,也不信竟会愚蠢到这地步。投叔佩服学生的只有一点,就是这种东西居然也会有拿出来给别人看的勇气……救救老师~~

亚里士多德曾有一个论断:“自然害怕真空。”由此可见学生们写论文时很不自然,以至于有那么多不愿删的空行。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虽说论文写出来文理确实不通,但理不通,气也壮。投叔不得不欣慰地感叹:当代青年还是很有底气的——虽然没什么底子。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思想的家。投叔有时实在不知道学生的家里究竟住进了一个什么思想,可以让论文的语言如此混乱不堪。结论声称所指的白色固体其实是种气体,这种天才的结论,连古希腊智者学派都难以望其项背。

论文在查重之后通常会变得愈发大有深意,或者说面目可憎。前者是导师的自我怀疑,后者是导师对学生的怀疑。有人或许不能理解,其实,导师看论文时,先怀疑自己,再怀疑学生,最后会怀疑整个世界,整个人生。

实事求是地说,有的学生也尚存自知之明,只是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落实到他们身上,需要一个漫长的后知后觉的过程。

后知后觉地知道自己制造的是学术垃圾,但学生依旧不理解导师何以如此郑重其事地对待这堆/滩垃圾。这足可见垃圾分类的理念仍然没有深入人心,现在即使是垃圾,还要分什么厨余有害,什么干和湿——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

老师不负责任不对,郑重其事也不是,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其实一切都是相,一切都是虚妄罢了。一旦看透,就会发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是老师严,不是老师松,而是学生的论文真垃圾。

有的学生开始反思,开始诉诸意义。罗伯特·所罗门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中指出:“对于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意义的问题最可能在我们情绪低落或命运多舛的时候产生,这个时候,我们的头脑大都处于混乱状态。”或许,他们开始从论文里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了吧。

在毕业论文这事儿上,学生与导师的相互折磨看来是永恒的。相对而言,导师可能更委屈些。毕竟,面对自己劳心劳力还生气地指导出的那一篇狗屁不通的「东西」,绝大部分有操守的导师,怕是连自己名字都不想署的。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哪怕再差的学生,老师也要试图拯救一下。这才是“老师”两个字的分量,也正是师者尊严之所在。

所以,请对你的毕业论文导师好一点。

关注【投必得论文编译】获取每天最新科研/论文写作干货!

投必得SCI写作神器大集合!

科研笔记神器:拆书神器,一分钟建立一个知识图谱

一入科研深似海,这些科研工具让你如有神助

PDF阅读器具备谷歌翻译功能了,效率值拉满

学术写作 - 文献综述高分模版

SCI英文润色软件推荐-StyleWriter,一款可定制的润色工具

历史文化视野中的紫禁城建筑五问

演讲人:周乾演讲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演讲时间:二○二二年九月

周乾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博士后合作导师,故宫古建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文章200余篇,出版著作13种。资料图片

北京紫禁城内真的有“9999.5”间房吗

每一位来北京故宫参观的观众,都会眼花缭乱于其数量巨大的建筑。多年以来,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故宫紫禁城有“9999.5间房”的说法。那么,紫禁城有“9999.5间房”的说法正确吗?

回答是否定的。

图1井亭资料图片

在古建筑领域中,4根立柱围成的空间被称为“一间房”,比如井亭就算一间房(图1)。紫禁城自明代初建以来,其古建筑历经明代扩充、明末战火破坏、清代复建、新中国成立后修整等诸阶段。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紫禁城古建筑的数量并非一成不变。比如在明朝永乐时期,紫禁城房屋总数约8300间。到了明末时,紫禁城房屋总数大约是20000间。清代紫禁城的房屋总数变为约10000间。进入20世纪,故宫博物院成立后,1972年统计,故宫的房屋数量为8707间,2012年统计房屋数量为9371间。

虽然“9999.5间房”之说是讹传,但是客观上也反映了长久以来大家对紫禁城内建筑之多、规模之大的潜在认知。如此规模的紫禁城,自1417年正式开工,仅用了3年便完工,且历经近600年能够保存基本完好,堪称快速、优质的古代营建工程。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大型宫殿建设在规划、组织上和营建技术的科学性。

这种科学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材料储备的科学性。紫禁城营建的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砖、瓦。这些营建材料的备料,实际上从1406年就开始了。紫禁城营建所需的楠木取自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的深山老林,石材源于京郊房山大石窝村,砖则源于山东临清和江苏陆慕,琉璃瓦源于京西的琉璃渠村。这些材料光是备料就耗时11年。为了保障施工进度与庞大的施工现场的整洁,在明代始建宫殿时,采取了场外加工的办法,这也是现代建筑施工工厂化的雏形。据北京史志文献《日下旧闻考》记载,明初工部曾在紫禁城周边设有神木厂、大木厂、台基厂、黑窑厂、琉璃厂和采石场。其中,神木厂和大木厂为储存木材的地方,台基厂为木构件加工的场地,黑窑厂为烧制青瓦的地方,琉璃厂为烧制琉璃构件的地方,采石场则为对采运的石头进行初步加工的场地。当时施工时建筑材料准备齐全,并且围绕紫禁城清晰码放,有利于工程快速、有序地开展。

其次,人员组织的科学性。明朝永乐时期,参与紫禁城营建的人员众多。《明史·食货志》对整个明代北京紫禁城营建活动这样描述:“明初,工役之繁,自营建两京宗庙、宫殿、阙门、王邸,采木、陶壁,工匠造作,以万万计。”这些工匠分为土作、石作、木作、瓦作、油饰作、彩画作、裱糊作、搭材作等工种,不同工种之间的有序衔接、巧妙搭配,是工程顺利进展的重要保障。除了10万名工匠,还有近百万名劳工参与营建紫禁城。如此数量众多的营建人员灵活分布在紫禁城的空间内,能够做到施工人员之间、不同工种之间互不干扰,有序开展施工,同时还能确保各个宫殿的营建同步进行,使整体工程进展快速而又顺利,当时对人员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可见一斑。

再次,营建技术的科学性。紫禁城古建筑以木构件作为建筑的核心受力骨架。从安装技术上讲,各个木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即两个相互连接的木构架,其中一个端部做成榫头形式,另一个构件端部做成相应的卯口形式,榫头插入卯口中,便形成连接整体。榫卯连接的安装方式,不仅是我国古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而且还意味着工匠在建造现场只需对木梁进行拼装即可,不仅安装速度快,而且施工质量好、抗震能力强。紫禁城的古建筑历经600年的200多次地震,从未出现过宫殿建筑倒塌的情况。

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科学表现,就是程式化的建筑安装方式。紫禁城的古建筑虽然成千上万,但是这些建筑的基本样式是固定的,其屋顶形式无外乎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屋顶、攒尖屋顶形式中的一种。紫禁城的古建筑群,就是这五种屋顶形式按大大小小的组合方式安装而成,犹如几个专用的模子制作,有大规模程式化“生产”的科技之感。这样的程式化安装方式,使紫禁城的建筑施工有条不紊,加快了营建速度。

紫禁城是谁设计建造的

紫禁城古建筑以雄伟的外观、绚丽的色彩、严谨的形制、有序的构架、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丰富的历史著称于世。那么紫禁城又是谁设计建造的呢?

刘基(字伯温)是紫禁城的最初规划者。《明史》卷六十八载,紫禁城初建后的宫殿规制与南京皇宫基本相同,且比后者高大壮丽。由此可知,北京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及样式是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设计规划的,而明故宫的规划者则是刘基。据《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记载,早在明朝建立的两年前,朱元璋命刘基在钟山的南面规划新的皇宫。刘基对皇城的规划按照古代“天人合一”的星象布局理念来进行,中轴线上的前朝建筑有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内廷建筑有乾清、坤宁二宫,而在前朝宫殿的东西两侧有文华殿、武英殿,在后二宫的东西两侧有东西六宫。而上述建筑布局理念、形式与北京紫禁城宫殿布局完全一致。此外,现存南京明故宫部分建筑遗址,如午门、内金水河、东华门等,其名称、布局和造型,与北京紫禁城对应的建筑亦有诸多相似之处。

江苏泰州人陈珪是紫禁城营建的总规划师和总负责人。朱棣在北京当燕王时,陈珪为其部将。据《明史》记载: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陈珪随其南下立下功劳,位居功臣第四位,封爵泰宁侯。另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帝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下令营建紫禁城,他认为时年71岁的陈珪具有很强的管理和规划能力,遂命其为总负责人和总规划师。永乐帝曾于永乐六年(1408年)六月对陈珪说过,天气逐渐炎热,要多关心体恤参加营建紫禁城的军民,饮食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劳,有病要及时治疗,要让大家知道自己很关心他们。永乐十五年(1417年)紫禁城营建工程正式开工,永乐帝下令将工程营建的大印由陈珪保管,并设立相应的工程管理机构。永乐十七年(1419年),紫禁城的营建尚未完工时,陈珪卒于85岁高龄。

紫禁城营建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如木工出身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石工出身的陆祥等,他们对紫禁城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地方志《重修毗陵志》卷二十四记载,江苏常州武进人蔡信从小学习木工技艺,在明永乐年间参与了紫禁城的营建,负责管理各个施工工种。蔡信因营建紫禁城有功,升职为工部右侍郎。据《康熙松江府志》记载,金山卫(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杨青原名阿孙,曾在朱棣的燕王府当瓦工,因为技艺高超,受到了朱棣的接见。在紫禁城营建中,杨青善于心计,能够准确计算工料,对工地上的瓦工和壮工的管理非常到位,因营建紫禁城有功升职为营缮所副。据明代人物传记《国朝献徵录》卷五十一记载,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陆祥出身于石匠世家,具有很高的技艺,可以把很小的石头雕刻成水池,其中的鱼类和水藻造型也能做到栩栩如生。紫禁城营建的石作工程精美大气,如保和殿后的大石雕等,这都离不开陆祥的努力。

网上曾有传言称蒯祥为紫禁城设计者,这是不正确的。蒯祥是吴县香山(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人,出生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自幼跟随父亲蒯福学习木工技术。据明代史料《皇明纪略》记载,蒯祥于明永乐年间被召入北京,参与营建紫禁城。他具有很强的绘图能力,所绘制的宫殿、楼阁、游廊等建筑都能够受到施工组织者的赞赏。从记载的时间点来看,蒯祥参与营建紫禁城时年龄只有20岁出头,在建筑规划、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经验尚欠缺,因而担任工程总负责人或者总规划师的可能性很小。另据清初史学家褚人获所著《坚瓠集》记载,永乐年间紫禁城营建之初,蒯祥随父亲蒯福进京参与营建紫禁城,蒯福为木工头;后因蒯福年事已高,改由蒯祥接任。

综上所述,紫禁城的设计规划并非一个人的成果,而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紫禁城的中轴线隐含着什么意义

紫禁城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优秀代表,而位于中轴线区域的建筑则是其中的精华。在这里,“中轴线”是指南北方向的正中心连线。

我国古人根据对天文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归纳,总结出了中心、中正思想与建筑及建筑群之间的关系,将自然法则与营造法则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南北方位比东西方位更为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白天可以根据正午时太阳的投影方向确定南北方位,晚上则可以根据北极星的位置找出南北方位;一旦确定了南北方位,那么东西方位自然也容易确定。

紫禁城从南到北的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午门、太和门、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含钦安殿)、神武门。

从平面布局来看,紫禁城重要的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且平面布局方式巧妙而又合理。其中,午门是紫禁城的南大门,是帝王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午门坐落在凹形城台上,由城楼与两侧的燕翅楼组成,显得高大森严。太和门、乾清门分别是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其建筑面积不大,但符合古代帝王“御门听政”的执政理念,且门前有开阔的广场,以利于大臣上朝。前朝三大殿是帝王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其位于三层高高的台基之上,在平面上与台基组成一个硕大的“土”字形,而“土”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寓意皇权。内廷后三宫紫禁城初建时为帝后寝宫,其立面造型与前朝三大殿相似,而平面总尺寸约为前朝三大殿的二分之一,充分体现古代帝王“先有国、后有家”的执政理念。在中轴线建筑确定后,次要的、附属建筑则以左右对称的方式严格排列在中轴线建筑的两侧,其造型相通、命名对称、功能相对应。这种建筑的规划方式,体现了突出中心、凸显中轴线的特点。

图2紫禁城中轴线北视资料图片

从立面规划来看,在东西两侧附属建筑的簇拥下,紫禁城中轴线的建筑犹如一条蜿蜒游动的巨龙,高低起伏,收放自如(图2)。其中,午门是紫禁城的南大门,也是紫禁城内的最高建筑,城楼建在城台之上,犹如升起的龙头。外朝三大殿和内廷后三宫均为马鞍形起伏的高度变化,总体有秩序地由高至低,再由低至高,其屋顶正中的连线犹如贯穿紫禁城南北向起伏的龙身。而北部御花园内的钦安殿及神武门出口,其屋顶正中连线又变得平缓,犹如舒展的龙尾。龙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属于帝王象征,紫禁城中轴线建筑群立面如游龙一般的建筑规划特征,体现了紫禁城中轴线建筑的核心地位和造型艺术。

从空间规划来看,太和殿以南、坤宁宫以北均为由门到门,以及两侧的廊庑围合而成的空间,通过门的连通和贯穿,将每个似乎封闭的空间串成流动的大空间;太和殿与坤宁宫之间的六座宫殿则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它们是帝王执政及帝后活动的场所,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彼此只能从两侧通过重重门槛和台阶才能抵达。紫禁城中轴线各宫殿建筑虽然是分开布置,但彼此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它们相互呼应、相互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无论是前朝还是内廷的中轴线建筑,彼此之间的广场正中均有一条汉白玉铺成的道路相连,仅帝王能够在上面行走,称为“御路”。中轴线上各宫殿建筑空间形式规整、坐北朝南、突出中心、左右对称,并以御路进行点缀,营造出空间秩序的美感。

紫禁城之名因何而来

“紫禁城”名字的来源与北极星有着密切关系。紫禁城在建成之初被称为“皇城”,到了明万历时期才正式被称为“紫禁城”。那么,为什么明清帝王的居所会被称为“紫禁城”呢?这主要源于我国古代星象。

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地球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三国魏时张揖撰《广雅·释天》记载:“天宫谓之紫宫。”我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对天空的长期观测,认为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位置永恒不移。古人视其为天帝之居所,称之为“紫宫”。古代长期存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念,古代帝王常常自比“天子”。既然“天帝”住在天上“紫宫”,那么“天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就被称为“紫禁城”了。

图3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左至右)资料图片

紫禁城的布局则与“三垣”相关。“三垣”即古人星象认知中的天宫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垣”即围墙之意,古人认为天宫中每个星区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围成城墙形状,故称“垣”。紫微垣是指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一片天区,主要由东、西共十五颗星组成。紫微垣是古人认为的天帝及后妃居住之所。所以,相应地,紫禁城中皇帝及后妃居住区域也采取类似布置方式,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外加其两侧的东西六宫,合计建筑十五座。太微垣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是古人认为的天帝行政之处。所以,相应地,紫禁城前朝建筑布置就与太微垣天庭建筑布置相仿。太微垣中间有明堂三星,而紫禁城前朝与之对应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图3)。天市垣位于紫微垣的东南方,是古人认为的天帝聚众贸易场所。相应地,紫禁城的布局也有“内市”,以区别皇城以外的市场。内市位于东华门以东500米左右的东安门区域,并向北一直延伸到玄(神)武门附近,开市时间一般为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

紫禁城布局与“四象”亦有关系。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天官书》中,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个星宿(星座)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即“四象”。其中,东方七个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西方七个星宿即奎、娄、胃、昴、毕、觜、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南方七个星宿即东井、舆鬼、柳、七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个星宿即斗、牵牛、婺女、虚、危、营室、东壁,其形如龟蛇一体,称玄武。“四象”在古代较多用于方位描述,如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写的天文学著《灵宪》载有“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这里的左、右、前、后即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紫禁城的不同方位区域则巧妙地用“四象”来清晰反映。其中,位于南端的午门在外形上,很像展翅飞翔的朱雀;而位于北端的神武门在最初建造时,命名为“玄武门”,后因避讳康熙名字玄烨而改为“神武门”。紫禁城东侧曾经有长安左门。明清时期科考后,进士名字会贴在长安左门附近的龙棚里。由于在古代民间的认知中,考生一旦金榜题名,其人生仕途即是青云直上,犹如“鲤鱼跃龙门”,因而长安左门俗称“青龙门”。紫禁城西侧曾经有长安右门。在明清时期,每年农历八月中旬,皇帝会在长安右门内进行秋审,即对各省上报死刑案件进行复核。皇帝审核,确认犯人无冤情的,则将犯人押赴刑场问斩;有冤情的则发回重审。因此犯人进入长安右门后犹如入“虎口”,九死一生,因而长安右门俗称白虎门。

紫禁城中轴线的部分建筑位置还与北斗七星密切相关。北斗七星在我国古代是指“天枢、天玑、天璇、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古代人们把这七星联系起来,由于其外观犹如古代舀酒的斗形勺子,因而称之为北斗。北斗七星相对于北极星,位置也是基本不变的,但地球的自转会让人感到北斗星在绕着北极星转。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黄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北斗星斗柄指南,天下皆夏;北斗星斗柄指西,天下皆秋;北斗星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几座宫殿:午门燕翅楼四个角部的阙亭、中和殿、交泰殿、钦安殿的屋顶均为圆珠宝顶,其宝顶连线即为北斗七星形状。其中,午门四个阙亭宝顶相连成勺斗;其余宫殿的连线形成勺柄。紫禁城中轴线采用北斗七星的布局形式,象征着古代帝王被赋予天权,就像天帝掌握了北斗七星一样,“天子”掌握天地统治天下。

从后世角度来看,作为曾经的皇家宫殿,紫禁城的命名、布局中反映的古代天文星象认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试图将王朝统治与自然规律相结合,无疑体现了其历史的局限性。不过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古人对宇宙及自然变化规律的主观认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能工巧匠们依靠卓越的智慧和杰出的建筑规划能力,最终把这些天文星象的认知清晰地体现在了紫禁城的建筑中。

古人是如何让紫禁城的建筑体现等级的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帝王的专属宫殿,其在营建过程中,体现了浓厚的古代等级文化。

紫禁城古建筑的屋顶等级由高至低的顺序为:庑殿、歇山、悬山、硬山。

图4庑殿屋顶资料图片

庑殿式屋顶是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又称四阿顶。所谓“正脊”,即屋面前后坡的交线;“斜脊”,即屋顶前(后)坡与左右斜坡的交线。庑殿屋顶由于出现得最早,因而建筑等级最高,常用于特别重要的建筑,如太和殿(图4)、乾清宫等。

图5歇山屋顶资料图片

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斜脊组成,故又称九脊殿。其中,“垂脊”即屋顶前(后)坡与侧立面的交线。歇山顶常用于紫禁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如保和殿(图5)、箭亭等。

图6悬山屋顶资料图片

悬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等级次于歇山顶,其特点为: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建筑两侧屋架外露(图6),常用于较为重要的值守用房。

图7硬山屋顶资料图片

硬山顶等级最低,其造型与悬山顶类似,但建筑两侧屋架不外露,由砖墙封护(图7),常用于普通值守用房。

图8攒尖屋顶资料图片

紫禁城内还有一种屋顶样式叫攒尖顶。这种屋顶的构造特点为:无论屋面有多少条脊,最终在屋顶正上方汇聚为一点(图8)。攒尖式屋顶没有等级,原因是这种屋顶平面样式丰富,比如可以做成方形攒尖端、圆形攒尖、五角形攒尖、梅花形攒尖等。不仅如此,攒尖屋顶没有正脊。这样一来,它就不属于正式建筑了,因而被称为杂式建筑。

紫禁城古建筑的斜脊或垂脊部位,还有数量不等的小兽造型,每个小兽底部与筒瓦连成一体。小兽(不包括仙人)数量与建筑等级密切相关。筒瓦上固定小兽的做法,其最初的原因是为了固定脊部的瓦件。与屋顶其他位置相比,屋脊位置的泥背特别厚,瓦件放上去后容易下滑,为了防止这些瓦件下滑,古人用钉子将瓦件与泥背固定。然而由于钉子长期外露,容易产生锈蚀,因而古代工匠在钉子上又套了个小兽形状的装饰物。这些小兽造型精美,给建筑物增添了美感,正如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在古代,紫禁城受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礼制影响,久而久之,这些小兽形状的装饰形成了一定的等级。紫禁城屋顶小兽数目(除太和殿为10个外)一般都是单数,数量从1到9不等。数量越多,则建筑等级越高。

结语

紫禁城建筑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其规划、设计、营建等过程中,古代工匠依靠卓越的建筑智慧和建筑技巧,使之充分展现了古人对于建筑乃至历史文化的认知与思考。

紫禁城建筑也因此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文物等价值,值得深入保护与研究。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9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马苏:人生就像一场修行 看清自己才能找到方向

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刘越)不得不说,近年来的大荧幕,竞争愈发激烈。当高投资、大IP、强情节的商业电影齐头并进时,一部讲述小人物悲欢离合的少数民族题材文艺片,大概率会被打上“不被看好”的标签——比如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比院线电影竞争更激烈的,则是大小屏幕上的女演员。“中女时代”来临,姐姐们忙着进组、营业、转型,唱跳俱佳还要美貌如花,而一位作品产量不高、个人营业不频繁、在大众视野中沉寂多时的女演员,也同样被排除出“流量”的队伍——比如《海的尽头是草原》的女主角马苏。

然而不被看好的《海的尽头是草原》,入围了第十二届北京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拿下7.2的豆瓣高分,女主角马苏则凭借片中极具突破性的表演,完成了自我拓维,收获了来自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部来自远方的、像散文诗一样的电影,和一个经历人生修行、踏上新旅途的女演员相遇的故事。

“草原母亲”初挑战演员不存在毁形象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尔冬升执导,陈宝国、马苏、阿云嘎等主演。该电影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约3000个来自南方城市的孤儿被接到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的故事。

在草原上,孩子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将被人间的真情与大爱一一化解。马苏饰演的“萨仁娜”是一位朴素而伟大的草原额吉(妈妈)。接到角色时,她有些忐忑,因为自己离一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女性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在拍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来没有走进过草原,对牧民的生活完全没有概念。”

体验生活、理解角色是演员塑造人物的基础。因此,马苏在开机前便前往内蒙古,学习蒙语和当地习俗,与牧民同吃同住。最终影片里呈现出来的“萨仁娜”褪去了所有属于“马苏”的特质——她梳着两条大辫子,笑起来淳朴灿烈,皱纹里有岁月的痕迹,像一位最寻常的草原母亲。

电影剧照。受访者提供

常年风吹日晒辛苦劳作的牧民不可能拥有吹弹可破的肌肤,面容沧桑的扮相意味着演员需要牺牲颜值来突出人物特质。因此在拍摄时,化妆师加深了马苏脸上的斑和鼻唇沟的皱纹,让整张脸看上去更加粗糙。

“我非常喜欢这个造型,她脸上的每一道皱纹,包括她的形态、言谈举止都在告诉我们,萨仁娜在那片草原上经历了什么。”马苏认为,演员不存在毁不毁形象,还原人物是应该的:“当走进角色的时候,我已经不是马苏本人了,一切为了人物服务,不可以有任何的私心。”

“容颜是经不起时间的,但一个好的角色可以,它是永恒的,也是永存的。”

学蒙语有“笨方法” 马苏求助阿云嘎

距离开机半个月时,导演尔冬升突然通知全体演员,开机后要全程使用蒙语进行拍摄,对于汉族姑娘马苏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作为典型的黏着语,蒙语版的台词更为复杂,发音也需要遵循严格的谐律——这让马苏压力山大,每天都很焦虑:“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背蒙语,因为只有烂熟于心,我的语言、心理活动和行为才能统一,让角色变得真实。”

她回忆起电影中的一场重头戏:“有一场领养大会上的戏,我要自我介绍,争取领养孩子的机会。人在争取权利的时候,要很有底气,信心满满,不能磕磕绊绊,需要你完全表演出在那个时候生活的人的自我阐述,背起台词来真的很困难。”

电影剧照。受访者提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马苏对这段蒙语学习经历的总结。其实,在尔冬升导演下达命令之前,她就提前做过一些准备,还求助了同剧组的蒙古族演员阿云嘎。马苏回忆,“我给他打电话,说嘎哥,你可不可以每天教我一句生活用语?然后他就从吃饭、你好、再见、谢谢开始一字一句地教我,给我很大的帮助。人家那么忙,还抽时间来给我当语言老师,真的还是挺感谢他的。”

电影中,萨仁娜有一本丈夫伊德尔留下的汉字小本子,现实中,马苏也有一本学蒙语的小册子,小册子上是密密麻麻的注音。她调侃自己这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为时间有限,无法系统学习,我就用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像小时候刚开始学英文那样,把那100多句台词用汉字音译的方式写下来,加班加点地去读去背,这种肌肉记忆很管用,最终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马苏的蒙语音译小册子。图源马苏微博

演员用心与否,最敏锐的往往是观众,他们从不吝于给认真钻研的人加以赞美。电影上映之后,很多观众给马苏留言,问她是不是蒙古族演员,还怀疑台词是后期配上去的。“当他们认为我可能是蒙古族的时候,已经把我本人的影子给抛掉了,这种声音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

“很多人对我的表演有了新的了解和肯定,都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收获。”

人生就像一场修行 看清自己才能找到方向

《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映后,不少观众发出疑问,马苏这些年去哪了?的确,近年来她的作品产量不高,在大众视野中也一直保持低调,那个张扬恣意、直言直语的“马漂亮”似乎很久没出现过了。

要知道,作为首位80后飞天金鹰华鼎三料视后,手握《北京青年》《女人如花》等过硬代表作,曾经的马苏春风得意,业界地位毋庸置疑。然而近年来,她的事业却进入瓶颈期。

好在2020年,马苏迎来了一个小的转折点。《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舞台上,她拿到了来自尔冬升的“S”卡,这份认可促使两人在《海的尽头是草原》中二度合作。马苏说,自己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但现在不是已经拨开云雾见月明了吗?”马苏一笑而过,她认为人生都会经历一些坎坷,要自我认知,自我检讨,调整好心态去面对。

电影剧照。受访者提供

马苏是典型的黑龙江姑娘——爽朗、直率、乐观。她把之前的困境归结于自我迷失,“我把很多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缺乏思考和判断。这是自我认知的问题,我没有去怪任何人,因为有了这份经历我才成长起来。”

而面对某些针对自己人品的质疑,马苏则直言:“我的人性没问题,三观也没问题,这点我还是非常肯定的。但有些事情说不清楚,那就不要再去说了。我已经检讨过了,时间也告诉了我,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在遭遇现实的残酷后,仍旧对人心怀抱期待,对生活保持热爱。正如马苏所说:“人生就一场修行,看清自己才能找到方向。但我的初心不变,永远做一个热心肠的人,还会去扶老太太过马路,还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助身边的朋友。”

“我依然希望自己是以前那个阳光乐观,憧憬一切美好的马苏。”

马苏写真。受访者提供

采访摘录如下:

中新网:和尔冬升导演再度合作的工作感受如何?

马苏:我特别喜欢跟尔导一起拍戏,他会改变我之前对表演的很多认知。他就像是舵手,会给我们定一个基调,规整此刻的表演分寸,领着我们去完成好角色,但不会干预特别多。

每次他都会让我有新奇的表演体验。原本我是一个性格外放的人,塑造的角色相对来说都是张力型、表达型的。但“萨仁娜”没有太多的情感波澜,是一个生活化的表演状态,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挑战和体验。原来并非激情或外放才是表达,我也可以去演内敛、有内劲的戏。我很喜欢这次创作,在成片中看到了自己平淡而有层次的表演。

他挺大胆的,让我来演一个少数民族母亲,包括这次让我全程说蒙语,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但他就是让我做了,我也做到了,这是特别过瘾的一件事情。

中新网:你眼中的陈宝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马苏:很遗憾,这次我跟陈宝国老师没有对手戏。宝国老师是我们尊敬学习的榜样,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成为这样德艺双馨的好演员。就像尔导说的,他是我们这部电影里的定海神针和主心骨,有他在我们就觉得有底气。

草原上的拍摄环境很恶劣,太阳暴晒,大风吹着,有天我见到宝国老师一个人坐在草原上,打着把雨伞,因为没有地方可以遮挡太阳,感觉伞都在摇晃,可是他就在静静的候场,没有任何分心,这种敬业精神特别值得学习。

电影剧照。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此次的阵容也有演员阿云嘎,他表现如何?

马苏:我觉得他表现得很好。他本身就是蒙古族,对草原文化非常熟悉和了解,因为我跟王锵都是汉族,他的到来让我们一家三口的蒙古族气氛更加浓烈了。他告诉了我们很多生活的细节,给我们带来帮助和底气。

他在舞台上的光芒是非常耀眼的,唱歌超级好听,比如我们的片尾曲,唱得情深意切。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全能演员,但他给自己的定位是音乐剧演员。我觉得有点谦虚了,他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可以发展的。

他非常认真,一来剧组就立马来找我,说要了解一下拍摄的情况。因为要背蒙语台词,当时只有我提前拿到了剧本,他问我要,说要赶紧了解整个电影。包括私下他也会很认真地跟我们探讨角色,几次三番地去打磨一场戏。

中新网:这几年演艺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马苏:业务能力和专业态度是各行各业都应该保有的最起码的底线。“德艺双馨”这四个字是我一直的追求,也是人生准则。

行业会有低谷期,也会有高峰期,处在低谷期时,我们就要做好演员本分,好好沉淀,用作品说话,用自己对待行业的这份热情,去维护好和保护好我们的职业和身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行业内也会去伪存真,把最优秀、最专业的人留下,未必是件坏事。坚守自己,让更多的观众认可,让导演认可,有更多好的作品出现。

永远要有一颗憧憬美好愿望的心,不要低迷,也不要沮丧,只要有能力,我坚信金子是一定会发光的。

马苏写真。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过去几年里,女演员的困境被反复讨论,你怎么看待这个议题?

马苏:市场上对于题材的需求影响中年女演员的就业率。我希望能有更多题材,给我们这些曾经年轻、人生阅历丰富、也会表达的演员更多的机会。无论是经验、阅历还是感知,我们这个年纪应该是创作欲最鼎盛的一个时期。我们有很多想跟观众探讨的话题,以及想表达的情感。如果没有太多机会,就只能把这份情感封存起来,挺可惜的。

既然困境已经摆在眼前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自己,跳出舒适圈,对以往表演的惯性做出调整?对于塑造角色是不是应该更加的专业,付出更多?这些都是职业演员的自我修养。既然没有机会,我们就想办法去改变,让导演制片人看到这个演员身上更多的可能性,就像《海的尽头是草原》,这就是改变的开始,给了我打破现状的原动力和方向。(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温兆伦:地球在转,人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位置丨人物

如果说,香港回归25年间,港剧是内地观众探知香港文化的窗口,香港演员便是窗边的讲述者。戏中,他们以角色动情演绎香港变迁,向内地娓娓道来香港故事;生活中,他们也亲身感受着国家的日新月异,用心怀抱内地。


沧海浮沉随浪,戏中尽揽;今朝韶华共赏,此情依旧。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新京报独家策划专访14位香港演员,他们中有些人如今依然坚守在电视业一线,有些人则过上了低调平凡的生活。但他们都是香港回归的重要幕前见证者。通过他们的动人讲述,我们试图重温香港电视剧最珍贵的黄金年代,唤起两地血脉相通的情感共鸣。

很多人都在读书时代迷恋过温兆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主演的港剧《我本善良》中的齐浩男一角,是不少人的美好回忆。经过人生的高低起伏,如今的温兆伦更愿意向外界展示自己此刻的笃信。

温兆伦说,出道这么多年,那些名利对他而言只是虚名而已。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他说自己做演员做歌手,从来不是因为要收获多少名利。对他来说,一切努力皆因喜欢,“我入行,不是为了成名。唱歌是因为喜欢,演戏更是,因为喜欢有了机会,有了机会,抓住了付出了,也就得到了。总有人说起,你是不是红了?你又是不是过气了?为什么这一切都要别人来告诉你?地球一直在转动,人也在转,不可能永远停在一个位置上。所以,这些虚名重要吗?”

等不到的宝丽金

蹩脚的发音,让唱片公司老板也很尴尬

熟悉温兆伦的人都知道,他的性格和他演的很多角色相似,都是有情有义之人。他一直秉承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坚持住、试试看,用尽方法消解一切愁苦,打起精神过日子。所以习惯把事情想得简单的他,坚信“只要喜欢就去做”的道理。小时候,他就是音乐发烧友,中学时期参加了很多歌唱比赛,也获得过荣誉。1982年,他参加了TVB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那一年强者如云,摘得冠军的是梅艳芳,止步15名的温兆伦也不是一无所获,他被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人相中,邀请其主持少儿节目《香蕉船》。

那之后,他曾去宝丽金唱片公司试唱,他笑侃那一次自己差点儿“毁了”宝丽金,“我进了录音棚后,宝丽金的老板就在外面看着我。我想着那首《龙的传人》如果唱好了,就能出唱片了。音乐一起,我一唱,紧张得不得了。唱了几句,停了两次,他们说,我的普通话发音太不准了。老板当时的表情,真是难以形容。后来工作人员告诉我,‘有消息会跟你联系’,但这个消息我到今天都没有等到(笑)。”三年后,温兆伦与同事介绍给他的一家唱片公司签了约,出了专辑,销量还不错,并拿了奖,“这一切都有了,却等不来宝丽金(笑)”。

港剧《义不容情》中,温兆伦饰演反派丁有康。(右为商天娥)

音乐方面的突出表现,让温兆伦顺利进入影视行业。上世纪80年代末,一部港剧《义不容情》让剧中反派丁有康的饰演者温兆伦一夜爆红,他将外形与心性的强烈反差发挥到极致,观众听到丁有康这个名字都恨得牙痒痒。

从没因为红而飘过

追捧如同水龙头,能开,也能关

1995年,TVB台庆评选出十大最受观众欢迎的港剧,温兆伦一人就占了三部:《义不容情》《我本善良》《今生无悔》。接下来,他出演的《灰网》《火玫瑰》《第三类法庭》《流金岁月》也都是热门作品。再加上能演会唱,整个上世纪90年代,他无疑成了一颗最璀璨的新星。“也没有你们说得那么夸张。从歌手角度来说,就出席了一些活动,多了很多荣誉,觉得付出有回报挺开心的,也不存在因为‘红’了有多飘。那个年代的人都非常单纯,不像现在的娱乐环境比较浮夸,一旦红了,曝光、名利、流量、热搜就蜂拥而至。那时我很木讷,只懂得踏踏实实工作,不太相信周围的浮云。”对于大红大紫,温兆伦想得极为透彻,他觉得受追捧这件事就像水龙头开关一样,打开后会一发不可收拾,但也有关上的时候。

港剧《我本善良》中,曾江(左)与温兆伦饰演一对父子。

港剧《今生无悔》。

他清楚作为艺人,最重要的还是要精进自己的业务。他从不缺努力,为了把事情做好可以豁出一切。年轻时在TVB拍戏,他说,就像置身于工厂,没日没夜地拍,甚至四天三夜都合不上眼,“几天没睡觉后,看着停车场里自己的车,根本没有力气和时间开车回家,就只剩点儿力气跑到车里拿洗漱用品,在洗手间洗漱完,在车的后排小睡一下。那时会觉得,怎么睡觉的时间这么短?还没睡着就又到开工的时间了。所以,那时我就有了一个法宝,我的包,你大概想不到我的包里会有什么东西。到现在,这个包已经改良了十几代了。”温兆伦笑着“炫耀”自己的百宝箱,感冒药、急救用品和日用品样样具备,“拍戏条件艰辛,有时我就是剧组里的随行医生,在外景地如果有同伴不适,我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这是演员在前线拍戏的必要保障啊,这个习惯我留到现在,再小的包都可以给你塞满(大笑)。”

努力才会快乐

因为较真,一个字唱了八个小时

在温兆伦的认知中,做艺人忙碌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台湾,那时他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他。他开始马不停蹄地推国语专辑,拍电视剧、电影。回想当时,他说每一步都要靠自己蹚、自己熬。“每天都被‘运输’到不同的地方忙碌,人都是蒙的,几乎处于半昏迷状态,上一秒还在拍戏,下一秒唱片公司的人就说‘温哥,几点到?要开始录音了’。录完音又要去片场赶夜戏。”极度的忙碌让他整个人处于精神崩溃边缘,好在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

在那些日子里,良师益友成了他共渡难关的战友,至今他都充满感激,“录唱片时,因为拍夜戏嗓子都被‘熬’坏了,再加上当时我的普通话没有那么标准,那时也没有现在的音乐技术,能给你修音、调整,都是实打实的。好在有制作人徐嘉良老师给我写了很多好歌,他陪着我,很耐心地唱了一遍又一遍,比如《还能爱我多久》中的那个‘久’字,唱来唱去都觉得不太理想,我们两个人就很固执,光这个‘久’字就唱了八个小时。不理解我们的人大概会说‘有必要这么较真吗?’但我们至今都觉得很值得。是挺傻的,但那段努力的经历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温兆伦专辑《还能爱我多久》。

45岁“退休论”

不想再被安排,只想听从内心的声音

作为公众人物,谁都免不了被外界讨论。温兆伦也曾因为一些子虚乌有的舆论而困扰。但想通了以后,他又觉得这一切皆是虚无缥缈的。“年纪小的时候,我也想不通,当时也比较冲动,很多时候会‘中计’,不仅自己生气,还给家人带来了困扰。后来成熟了,想通了就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我在与不在,都会遇上类似的事情,于是,就想着把经历困扰当作一种慈善、公益,不要太看重别人对你不实的想法,总有人说你不好,你也没办法清除,不是吗?”

二十多年前,温兆伦选择移居北京,正式成了一名“北漂”。他说,自己从小的心愿就是到北京生活,“我小时候看了很多关于北京的图片,曲折的胡同,屋檐上盖着厚厚的一层雪。我来的那会儿只有一号航站楼,后来二号航站楼盖了起来,再后来有了三号(航站楼),每次想着这些画面更迭就会感慨‘变化太大了’。”

30岁的时候,温兆伦就已经想好到了45岁就“退休”。 受访者供图

在温兆伦30岁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规划,“三十刚出头时,我就跟一个比我大十岁的艺人说打算‘45岁就退休’,他吓了一跳,说‘你现在就在想这个事情?’我解释说,这个计划是指45岁以后要进入我说了算的年代。以前有太多事情都是被安排的,我希望今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有选择性的,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说,自己这么多年都在努力脱离圈子里的浮躁,“这就是一份工作,工作完了就该回家,没必要给自己排满应酬,想着怎么去争、怎么去抢。业务做好了,我既是存在,这种存在,也是永恒的。”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作为香港演员,你心中的港剧是什么样的?

温兆伦:有温度、有味道,充满了多样性。

新京报:在你看来,哪个角色最能代表港人精神?

温兆伦:电视剧《义不容情》中的丁有健(黄日华饰)。他为人正直,凡事以家庭为中心,非常孝顺养母、疼爱弟弟,忠孝节义,很能代表港人精神。

港剧《义不容情》中,黄日华(右)饰演丁有健。(左为周海媚)

新京报: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你个人在生活上和事业上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温兆伦:生活上最大的变化就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小朋友,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了;事业方面则是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尝试了更多新鲜的事物。

新京报:你觉得在内地生活(或往来于香港与内地之间),最深刻的体会是?

温兆伦:舒服、便利,尤其是手机支付,我现在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够了。

新京报:学说普通话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词?

温兆伦:儿化音,我觉得儿化音非常有意思,但到现在我还是不太能分清什么样的词后面可以加儿化音(笑)。

新京报:来内地发展后,掌握了哪项新技能?

温兆伦:掌握不敢说,这几年电商的发展非常迅速,所以我一直在学习和摸索中。

新京报:作为很多人的“回忆杀”,最想和当年的剧迷说什么?

温兆伦:谢谢你们那么多年的支持和厚爱,未来希望会有新的惊喜带给你们。

新京报:用一句话形容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温兆伦:妻女相伴、安居乐业。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刘越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