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高考第一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高考穿衣服颜色很有讲究)

导读高考第一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文章列表:1、高考穿衣服颜色很有讲究2、回顾女儿的两次高考历程3、高考考场外的五种颜色,你遇到了吗?4、高考第二天,送考家长的衣服颜色变成了……5

高考第一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文章列表:

高考第一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高考穿衣服颜色很有讲究)

高考穿衣服颜色很有讲究

高考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考试,也有人说一生的转折点,除了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过硬的知识以外,我们老百姓对穿衣款式和颜色还有好多讲究。

高考头一天,要穿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热烈,好多企业开幕式都挂红。7号这天,记得一定要穿红色,象征着开门红!

8号这天,要身穿绿色,代表生机勃勃,一路顺,一路绿灯!

9号这天要穿灰色和黄色。大家不要觉得这两个颜色好像寓意不大好,但是你把他们两个联系在一起,读一下,就是走向辉煌!

当然有的学校和家长还有其他方面的讲究。比如在教室门口吊着粽子,高考学生出门顶一下,寓意中着一定高中状元!还有当妈的要穿旗袍,旗开得胜。当爹的穿长袍马褂,马到成功!还有的家长头顶,寓意一举夺魁!总之考场里考学生,考场外考家长,家长可谓煞费苦心。其实无论怎样,都是代表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期待。穿啥颜色衣服只不过是个美好祝愿。关键还是看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但是也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毕竟高考仅是人生的转折点,真正的人生考场还是很大,还很远。祝愿今年考试孩子们,考的全会,蒙的全对!金榜题名![赞][加油]

回顾女儿的两次高考历程

又是一年高考季。昨晚路过女儿的母校,虽已是晚上十点多,校园里那幢最高的教学楼依然灯火通明,那是高三的学子们在争分夺秒地埋头苦读。“寒窗苦读少年志,韶华不负正当时”。我不禁想起了女儿的两次高考。

女儿第一次高考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高考推迟了一个月。虽然多了一个月的时间复习,好像也没什么效果,反而是打断了孩子的复习节奏。当然了,也不能把孩子第一次高考失利归咎这个原因。可能是信心不够吧,孩子在高考前表现得比较焦虑。就好像我们小时候考试前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一样,高考前她还特意上网搜了一些怎样能增加考运的小文章,高考第一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呀等等这些。高考第一天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和她爸心里都有点忐忑,这大雨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啊。再看女儿,她除了说了句“怎么下那么大的雨。”之外,没有其他抱怨天气的话,我们稍稍安心了。出发去考场时,孩子给了我和她爸一个拥抱,说谢谢我们十八年来对她的培养,她要上考场了,她会好好考的。我和她爸一下子哽咽了,加油!你一定会考好的,我们相信你。孩子进考场了,在场外等候的过程太揪心了,我是坐立不安,生怕有什么意外会影响孩子的考试。结果还是有影响,因为孩子考试坐的座位看不清考场的钟,这多少影响了她的考试情绪,考试作答过程不知道时间,不能合理安排作答时间,影响到了她的考试发挥,考完最后一科她回家倒头就哭,哭得让我们肝肠寸断。那次高考考得不埋想,总分只超出一本线三十多分。志愿也报得不好,浪费三十分上了一个本省的大学。孩子高考失利,让我们心疼,心疼孩子十年寒窗苦读,却把最差的成绩给了高考。报志愿失败更让我懊悔不已,痛彻心扉,因为我们的失误,白白浪费了孩子那么多来之不易的分数。那段时间,我痛苦万分,常常伤心流泪,觉得太对不起孩子了。孩子本来想复读的,但后来还是去上了大学。

孩子上大学了,积极、上进,还报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她想通过在大学里努力来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我们很觉欣慰,那些痛苦在慢慢淡化。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忽然一天晚上,孩子在我们家群里表示对她的大学很失望,这不是她想读的大学,要退学复读。退学复读,这可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啊。我们把退学复读要面临的种种困难都跟孩子说了,让她三思,但孩子决心己定,第二天就去找辅导员,申请办退学手续。就这样,女儿回来复读了。此时高三开学己两个多月了,女儿只能拼命自学赶进度。她克服了有些科目教材改动,开学己两个多月的困难,开始了艰难的复读之路。

2021年6月7日,高考如期而至,女儿开始了她的第二次高考。高考前一晚,她以前大学的舍友们发来了视频通话,几个女孩子祝她考试顺利,考出好成绩!女儿和她们嘻嘻哈哈地聊着,感觉挺放松的。2021年的高考,难度比2020年有所提高。我们省考的是甲卷,也就是全国卷三。考完数学,网上戏言:全国卷三,让山里的孩子走不出大山。考完理综,又曰:成就大专,七十万考生,四十万搬砖。理综物理的第一个大题“五十个减速带"让网上骂声一片。看到这些评论,我们很担心女儿,不知道她考得怎么样。考完最后一科,我去接她,她出来比较早,笑容满面的。我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下了,心想应该考得不错吧。在煎熬中过了十多天,出分的那一天,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既盼望知道又害怕知道,上班都是心不在焉的。电话响了,传来孩子爸激动的声音,女儿高考考出了最好的成绩!过了一会,女儿的班主任发来了一条信息:恭喜!那一刻的欣喜,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高兴得泪盈满眶,天道酬勤,果不负有心人!第二次高考,女儿上了北京的一所211大学,终于得偿所愿,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回想女儿的两次高考,我觉得心态很重要。好的心态能让自己在考试中沉着冷静,有利于临场的发挥。其次对自己的认知也很重要,要对自己的成绩、能力有清醒的认识,正确定位。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也不要妄自菲薄。第二次高考中,对于那些比较难的题,女儿认为是为选拔清华北大生的,而她自己的定位只是一般的985、211,所以她思考了一下发现没头绪就跳过了,着重做好她懂的题,力求不失分。事实证明她是对的,她的各科都考出了自己的最高分。

过几天就要高考了,祝愿所有的考生在高考中能沉着冷静应对考试,超常发挥,考出最好的成绩!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高考考场外的五种颜色,你遇到了吗?

又是一年高考时

昨日,2022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

全市共有普通高考考生5.12万人

十年寒窗苦读 一朝金榜题名

愿考生们在这三天竭尽全力

为梦想而战

考场外的五种颜色

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有了他们的“撑腰”

才能让考生顺利赴考

有了他们的“buff”加持

才能让考生能量拉满

他们都是哪些颜色呢?

让我们一探究竟

“开门红”

在现场可以看到

不少家长和老师穿上红裙、红旗袍、红衬衫

在校门外加油助威

着红色寓意旗开得胜

愿考生在今日取得“开门红”

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一名班主任接受采访,她在校外身穿旗袍,希望考生忘掉压力,把所学的知识在这三天好好发挥,祝愿考生圆梦成功。

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外的老师们拍下一张“红彤彤”的大合影。

热心家长自发成为交通指挥员。

为考生提供雨伞、雨鞋等物资的志愿者们。

中建四局总承包分公司的爱心助考服务点(图片由中建四局提供)。

“安全蓝”

在校外忙碌的身影 是身着“安全蓝”制服的执勤民警

为考生们解决各种突发情况 确保考试万无一失

当有考生忘记带纸质版行程码,执勤民警第一时间联系辖区镇南派出所户政室协助打印,并由交警铁骑送至考场。15分钟后,纸质版行程码顺利交至考生手上。

结束考试后,一位考生的身份证掉落。考场外的志愿者捡到后交给执勤民警 好在考生家长在门口等候,使得身份证顺利交至家长手上。

“荧光绿”

随处可见的“荧光绿”

必然是随叫随到的的“闪电侠”——交警同志

6月7日高考首日

为全面保障全市各考点及周边

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深圳交警全警上路

设置49个护考小分队

安排1400名铁骑强化路面巡逻

快速处置涉考紧急救助29宗

“多亏了交警同志,我们才能及时赶到考场,没耽误考试!”6月7日高考当天,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考点外,沈姓考生家长激动地和记者说道。

原来,当日早上8时25分左右,考生爸爸沈先生送孩子去考场经过梅林路时,车子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了,“当时发动机怎么都打不着火,距离考场还有4公里左右的路程……”沈先生告诉记者,他立即拨打了110电话向交警部门求助。就在焦急等待时,正巧遇到当时正在梅林社康中心路口巡逻的交警铁骑,沈先生上前说明情况后,交警二话没说便护送考生到达考场,顺利参加考试,全程用时不到10分钟。“当时是太着急了,都没来得及问交警同志的姓名,在这里对他表示真心的感谢!”沈先生说道。

在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外的交警同志表示,早上七点便在此执勤,确保考生顺利赴考。

在考场外执勤中的交警同志。

一位考生从南新路赶过来,由于路途塞车,两位交警全程护航。

7日上午,罗湖交警在深圳第二实验学校接到一考生求助称,“着急出门结果忘记带身份证,急需回学校取证件,希望铁骑能帮我。”得知情况后,铁骑立即将该考生护送到学校取证件,一路上安抚考生紧张的情绪,最后及时将其带回考点参加考试。

南头中学考点冲出一名考生,声称将证件忘在了停车场的车上,交警铁骑紧急护航,带他去停车场取回了证件。

“小黄人”

在校外,有个别“小黄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他们是来自“巴士之友”公汽分公司分会

石厦南支会的志愿者们

在考场附近,志愿者们举着“爱心让考 绿色出行”的字牌,为来往的车辆指挥交通 确保考生赴考的道路顺畅无阻。

同时也有“禁止鸣笛 护航高考”的字牌,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考试环境。

他们在现场为考生提供矿泉水、基本药物、防暑、防疫用品等等,是考生们的“能量补给站”。

“巴士之友”公汽分公司分会石厦南支会志愿者们在校门口合影。

“荧光橙”

高考期间 天气变化多端

着“荧光橙”的水务工作人员们为预防道路积水

在现场保驾护航

布吉中学,为防止道路出现积水等问题,水务集团在现场为高考护航。

全市各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现场协调有序,各项保障措施有力,全力做好试卷安全保密、考点环境综合整治、考生服务等考试保障工作。市委网信办、市国家保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等市招考委成员单位派员在市招考办教育考试指挥中心现场值班,集中办公,共同应对、快速处置可能发生的涉考突发偶发事件,全力为高考保驾护航,确保实现“平安高考”“暖心高考”“健康高考”的目标。

市招考办再次提醒广大考生,近期深圳天气依然不稳定,有连续性频密降雨,考生及家长应预留足够的路途时间,确保顺利赴考。赴考路上如果遇到紧急或突发情况,考生也不要慌张,可及时向交警求助。

最后 祝福各位考生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各自都拥有灿烂、美好的未来

文案|读特记者 徐乐钊(实习)深圳特区报记者姚卓文 解树森 周宏博 罗世伟

记者 | 陈致远 孙钰胜 冯思颖 白珊珊 杨哲 陈苑婷 张铃佳 张越洋 李丽 何龙 温涛 姜鑫 杨少昆 孙迪 杨浩翰 焦子宇 刘钢 曹园芳 叶梅 胡津玮 袁征一方 邝煦帆(实习)徐乐钊(实习)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高考第二天,送考家长的衣服颜色变成了……

点蓝色字关注

高考进入第二天

广州考点的现场情况如何?

来看记者的现场报道

↓↓↓

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

7:10,考生陆续进入考场,不少送考家长和考生在校门口留影。记者在现场留意到,相比于开考第一日,今日送考人员有所减少。

家长谢先生表示:“这是孩子重要的一场考试,我和他妈妈这两天都过来为他加油打气,希望他一切顺顺利利。”现场家长穿着寓意着“开门红”“一路通行”的红色、绿色旗袍服装,等候在考场外,为考生加油助威。

广州中学

广州中学考场外,昨天很多家长穿了红衣,寓意开门红。今天则穿了绿衣,寓意,一路“绿灯”,考试顺利通过。

华师附中

早上七点半,华附门口已经汇聚了很多家长,为孩子加油打气。记者留意到,与昨天的普遍红旗袍不同,今天很多家长都穿着绿色的衣服,这是为什么呢?一位家长表示,这是寓意“一路绿灯”。

“我们几个人昨晚就在群里约好,今天都要穿着绿色衣服出场。”华附考生的家长刘阿姨告诉记者,这两天为了给孩子加油打气,可以说是变换着花样。第一天早上穿红色旗袍,下午换一套红色的便装;今天早上穿绿色衣服,下午还要换成黄色衣服,寓意“再创辉煌”。

广大附中大学城校区

早上7点半,在广大附中大学城校区,敖先生骑着电动车刚送完孩子,他站在校门口远望着孩子的身影,直到学校保安让他离开。昨天考完后,敖先生带着孩子回到了附近落脚的酒店,“孩子昨天考得不太好,我没有说什么,尽量让他考一科忘一科。”对于今天的考试,他表示孩子正常发挥就好,考完后想带孩子好好吃一顿。

记者在广大附中大学城校区看到,与昨天红衣不同,今天不少家长穿了绿衣服过来,寓意“一路绿灯”。一位穿着绿色裙子的妈妈送考后站在校门口与其他家长交流。“孩子准备高考后和宿舍同学开车绕大学城一圈。”这位妈妈说。问及想要报考的大学时,她表示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还是希望他能考回老家。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早上6:43,第一位考生进了校门,其母亲在外面等待。记者采访后发现,这位母亲五点就起来为其住校的的儿子准备早餐,赶第一班车送过来。“其实没什么,年纪大了也睡不久”,她并没有觉得很辛苦。在她看来,家长是配合学校、孩子做后勤工作,是应该的。至于昨天的考试情况,她表示,“不敢问,也不想问,怕孩子心理负担重。”之后她就匆匆赶去上班了。

7点,有几位考生坐在校门前,在等待的同时,不忘拿着做过的理综试卷复查错题。而文科学生则拿着黑红相间的笔记默默记诵。几位男同学围坐起来讨论“酶的催化反应”“苯的理化性质”等等易混淆的知识。

113中学东方校区

今天早上,送考的家长明显比昨日少了。7:30后,聚集在考点附近的考生越来越多,不少同学来拿着复习资料在埋头苦读。

今天早上天气闷热,考点外候考的同学太多。一名女同学因太过紧张,出现体力不支、脸色苍白的情况。家长、老师、志愿者纷纷上前关心,擦风油精,喂糖果。幸好女孩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广雅中学

“加油加油!”高考第二天,林同学与前来送考的妈妈击掌后进入广雅中学考场。高考第二天,虽然送考团没有昨天那么“阵势浩大”,但仍然有不少家长前来送考。

“昨天已经守了一天啦,今天再过来守一天。买了花准备下午考完试送给孩子,也算是一种仪式感哈哈。”匡女士今天带来了向日葵,祝福孩子“一举夺魁”。

上午八点钟左右,同在广雅中学考点的南海中学学生也排队进入考场。现场还有学校的老师专程赶来加油鼓劲。“过来给鼓舞一下孩子们,祝他们取得佳绩。我们还有几位老师也过来了,孩子们看到我们挺高兴的。”来自南海中学的赵老师表示。

执信中学

8日上午7时,执信中学考场外的送考家长已不如7日开考第一天多。

多位家长都表示昨天的考题确实对孩子的情绪产生了影响。家长陈阿姨告诉记者,女儿今天进场的情绪比昨天紧张,因为昨天的一些大题没有发挥好。但是她不敢给压力孩子,害怕影响孩子发挥。记者发现,直到8时左右,仍有学生匆匆进入考场。

广州第五中学

上午7点20,在广州第五中学考场,已经有不少家长前来送考,考生陆续进入考场。一位妈妈等候在校门口,手中拿着外套。她说担心课室开空调太冷,特地给女儿送外套。

广州第七中学

考生家长手拿粽子、祝福标语祝广大高考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昨日,七中高三三班的学生家长已带着香蕉和甘蔗现身。他们表示这寓意着:“有蕉(朝)一日,掂过碌蔗!”

广州市第一中学

上午7点整,虽然相较于昨日,送考家长数量有所减少,但仍有大部分家长身着旗袍、红衣为考生祝福。更有不少家长准备了种类丰富的早餐,“怕小孩压力大,不适应,会没胃口,多准备些就希望她能多吃一点,不会饿着肚子考试。”

现场考生的神情比昨日少了一分轻松,多了一些严肃,大多数考生都拿着手中的资料进行最后的复习。林同学觉得昨天的考试有些难,“今天最后一天了,要好好准备,坚持下去。”有两位马上要考理综的女生也在抓紧时间讨论着一道未理解的物理题,“多了解一道题,就是多记了几个公式和知识点,说不定考试就考到了。”

一考生家长表示:“小孩昨天回来说有点难,所以我们也不敢问具体情况。我觉得尽了自己的力,就没什么遗憾的。”

南武中学

南武中学考点,考生陆续进入考场。

放下昨日,轻装上阵,

沉着自信,细心作答。

再坚持一下,

拼搏过,就值得自豪!

信息时报记者 蔡晓素 孙小鹏 丘敏华 欧嘉福 佘铄嘉 李欣煦 陈丹婷 刘展萍 曾雯雯 王佳馨 焦何结 实习生 莫海珊 黄雅静 王岳

信息时报摄影记者 陆明杰 胡瀛斌

点分享

充满仪式感的高考,也是一场成人礼

上海南洋中学考点,一幕幕拥抱的场景温暖又治愈。袁婧 摄

“你再看看书,老师再看看你”“来,贴上一枚‘高考必胜’的贴纸,祝你金榜题名” “随便考,放心,我们在这里等你!”……6月7日,2021年上海高考拉开序幕,全市近5万名考生,怀揣美好憧憬奔赴考场。考场外,送考的老师和家长用一句句温暖的叮嘱,陪伴这些少年奔向未来。

今年全市共设19个考区、104个常规考点(含笔试考点和听说测试考点),所有考场均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7日9点首场开考的是语文科目考试。

随着上海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学生的升学渠道愈加多元,“一考定终身”已成过去。在高考这个人生旅程的小小站点,考生们留下的是笃定笑容和十余载寒窗苦读沉淀下的满满自信。

安排好每一个细节,为学生放松心情传递幸运

“来,贴上一枚‘高考必胜’的贴纸,祝福你金榜题名!”早晨8点,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考点前,考生们有条不紊地排队入场。同济一附中高三年级组长周琼身穿红色衣服,将此前准备好的贴纸悉心贴在每一位考生胸前,再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周琼说,今年,学校有264名考生。考试期间送考老师的安排也很有 “讲究”,第一门考试科目是语文,所以由语文教师逐一拥抱考生,“这是幸运的传递,也是让学生看到学科老师在现场,能够有心安的感觉”。

在复旦实验中学考点前,杨浦高级中学十余位送考教师穿上了统一的红色衣服。学校政教处副主任路冰说,这是学校为全体教师定制的送考服,上面的“150”和“对勾”图案寓意考生做的题目都正确,考的科目都满分,“‘对勾’图案也好比翅膀,更希望他们经历过高考后,能够在人生路上飞得更加高远”。

对于这些18岁的考生来说,高考还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一场铭记终身的成人礼。为了让学生有满满仪式感,中原中学的班主任老师三天都会穿不同颜色的衣服:第一天穿红色衣服,寓意“鸿运当头”,第二天穿绿衣服,寓意“一路绿灯”,第三天和其他老师一起穿灰色和黄色,寓意“走向辉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有考生家长特别定制了带有“金榜题名”四个字的口罩,分发给相熟的家长,把祝福送给考生。

90后班主任送00后考生进考场,为他们加油

7日上午8点刚过,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考点门前,6名来自杨浦高级中学的90后班主任一齐来送考了。看着学生们都走进考场,他们依然不舍离开,“学生进考场,我比他们还紧张,就在外面等着,为他们加油。这也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的高考,感觉仿佛昨日再现。”一位90后班主任告诉记者。

送考队伍中,90后高三班主任已然成为主力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眼下上海高中教师队伍的结构悄然发生的变化——面对新高考和2002、2003年出生的“小考生”,年轻教师更善于调整教学方法,做学生的“严师”和“益友”。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杨浦高级中学首次将90后教师团队“推上”高三讲台了。2015年起,杨高陆续招聘大批90后教师,他们年轻、有干劲、有想法,不少教师入校三年,就第一次站上了高三的讲台。

化学教师赵莹莹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她第二次带高三毕业班。储备了一定教学经验的赵莹莹今年带教一个47人的物化大班,其中35名是男生。“闹腾!”赵莹莹说起带教的高三班级,笑着对记者说。面对顽皮的男生,这位年轻教师有办法:“要经常保持幽默感,课上课下的交流不能很严肃,要跟学生们建立信任感。”

90后教师带教高三也有自己的优势。这几位年轻教师颇有自信地说,年轻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当下学生的成长经历更契合,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场景,知识传递有时候更容易。

作者:张鹏 王星

摄影:袁婧

编辑:苏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