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天下第一剑称号(钢七连,万岁军!解放军这些荣誉称号是怎么来的?一个比一个牛!)

导读天下第一剑称号文章列表:1、钢七连,万岁军!解放军这些荣誉称号是怎么来的?一个比一个牛!2、你知道有哪些天下第一茶吗?3、斗罗大陆上三宗历史悠久,为何封号斗罗加起来,比武魂殿还少

天下第一剑称号文章列表:

天下第一剑称号(钢七连,万岁军!解放军这些荣誉称号是怎么来的?一个比一个牛!)

钢七连,万岁军!解放军这些荣誉称号是怎么来的?一个比一个牛!

【军武次位面】:概略北方 . 年

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

在收看军事新闻节目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解放军部队会有这样的一些荣誉称号,比如“塔山团”,“临汾旅”,“叶挺独立团”、“铁锤子团”等等……

那么解放军这些精锐部队的荣誉称号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军武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面面荣誉旗

铭刻着军队的历史

部队的荣誉称号,并非我军独有,世界各国都有采用,它们是一支部队贡献的象征和功绩的直观展示。这种荣誉称号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部队在历史沿革中因自身特点形成的称号,二是上级授予的荣誉称号。

▲维京师

二战德军中的“维京师”(党卫军第5装甲师,5. SS-Panzer-Division "Wiking"),其称号来源就是因为该部队中有很多来自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的志愿兵。

美国陆军第3机步师“马恩磐石”师,其得名原因则是因为该师在一战马恩河战役(第二次)中守如磐石的表现

▲记载马恩磐石师战绩的石碑

中国部队的荣誉称号,其实颇受社会主义阵营苏军的影响。早在苏联内战时期,就形成了以地名、人名为荣誉称号的传统。比如“潘菲洛夫师”(电影《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的原型部队)它的荣誉称号,就来自于该师师长“潘菲洛夫”的名字。

▲“苏联虽大我们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

中国根据多年战争历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荣誉称号体系。其命名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以光荣建军历史命名

在解放军成长历程中,有一些部队是从红军建军开始就成立的,历史悠久、血统纯正,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在红军连服役本身就是一种光荣

哪场重大战争都没错过,可谓战功赫赫,因此其称号毫不掩饰地用最光荣的红军诞生历史来命名,这份传承和骄傲,是在苦难中走来的部队独有的傲气。

▲爬雪山过草地

这支军队的伟大来自于其经历的磨难

比如鼎鼎大名的“红一师”,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突破湘江、两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役战斗中,骁勇善战,打出了威名。

▲红一师的荣誉传承至今

第二种:以战斗英雄的姓名命名

在解放军硬碰硬的战争史中,不但锻造了英雄的部队,还锻造了英雄的个人,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战斗英雄和名将,很多部队也因此而得名。

▲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名的“黄继光连”

如今已成为中国空降王牌部队

比如“王海大队”,王海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曾率部(空3师9团1大队)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

▲王海大队合影

▲当年的光荣

▲王海和其座机

他本人一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

时至今日,王海大队仍是解放军空军资格最老的王牌部队。

再比如:杨根思连。该连的荣誉称号就来自志愿军的战斗英雄杨根思(杨根思当时是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第三连连长)。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是该连的口号,图自:解放军报

在1950年11月29日的小高岭阻击战中,杨根思在率部持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后,面对又一次围拢上来的敌人,他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来势汹汹的敌人同归于尽……1952年5月9日,志愿军领导机关给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他特级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

▲杨根思,他与黄继光是志愿军唯二

的两个特级英雄

第三种:以作战勇猛表现命名

这类名字有着浓郁的部队特色,是一个单位最独特性格的体现,比如“中原猛虎师”、“金刚钻团”、“铁锤子团”、“大功三连”等。这些部队的荣誉称号,形象准确地反映出该部队的战斗作风。

▲剧中钢七连的荣誉来自

“首战孟良崮”,那一战“7连”

失去了57个战友,后来“7连”又参加了

抗美援朝战争,虽然这个连队是虚构的

但是许多相似的部队,在解放军中真实存在着

▲《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的连歌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为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

踏敌尸骨唱凯旋!"

比如:2018年亮相俄罗斯“东方2018”军演的铁锤子团。

▲形象的团标

图自:23军战友网

他们“铁锤子团”的光荣称号就来自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奋战。

▲铁锤子团的99坦克驶过西伯利亚荒原

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参加过珍宝岛战斗

第四种,以战役地点命名

这种荣誉称号大都授予给重大战役中取得胜利的部队,如“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因平型关大捷得名),“塔山英雄团”(以塔山阻击战得名)、“洛阳营”(首先攻入洛阳),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黄草岭守备英雄连”、“三八线尖刀英雄连”等。

▲参加阅兵的“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方队

▲“洛阳营”授旗仪式

除了以上4种命名方式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命名地域”的荣誉称号,比如南疆轮战中的“李海欣高地”,在1984年7月12日的“船头地区防御作战”中,代理排长李海欣带领15个战士(15人中有包括李海欣在内的5人牺牲)对抗越军1个营。

他们鏖战10小时毙敌104人,李海欣排守卫的142号高地就被命名为“李海欣高地”。因为这个高地上驻扎的人员为轮换制,因此没法授予部队,只能授予阵地荣誉称号。

▲当年记载15勇士事迹的报纸

在解放军70多年的历程中,获得过荣誉称号的部队数不胜数,但是从数量分布及知名度上来看,也颇有规律。荣誉称号的数量、级别,与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成正比,打强敌,硬碰硬的战斗涌现出的荣誉称号就多,打弱敌就少。

▲14小时急行军145华里(72.5公里)

飞兵穿插三所里,顽强阻击龙源里

用“双腿跑赢敌人汽车轮子”的行动

为他们赢得了永恒的荣誉

在朝鲜,面对世界第一强军,松骨峰阻击战打出了死战不退的“松骨峰团”,上甘岭战役打出了“上甘岭特功八连”,38军还打出了少有的军一级的荣誉称号“万岁军”……

▲彭总写下的嘉奖令

“三十八军万岁”这句话是特别追加在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后面的

自此,“万岁军”名扬天下

而规模较小的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荣誉称号就相对少了很多,比较知名的还是“庞国兴班”,“阳廷安班”等小单位。

▲“阳廷安班”的由来

来自“中国军视网”

▲印度电影描写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获得荣誉称号,对各部队来讲,绝对是一件大事,荣誉称号不但反映着赫赫战功,还对提振军心士气有很大帮助。

但是建国后解放军进行了一次次精简整编,特别是“师改旅,团改营”以来,编制体制逐步优化、部队成建制转隶裁撤,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保留荣誉称号这种无形资产呢?其实解放军有一套成熟的做法。

▲传承的不仅仅是连旗

更是一支部队的精气神

首先,立下大功、有重大荣誉称号的部队不会那么容易被整编。比如在2003年部队精简整编中,原38、39、40、42、20、26、27七个军都被保留下来,值得注意的是,这7个军都是第一批进入朝鲜参战的部队。毕竟这些部队拥有光荣的历史,改革时一般不会裁撤这种有大功的部队。

▲谁忍心看着自己的老部队被裁撤呢?

其次,解放军的荣誉传承,传承的是“荣誉称号”而不是番号,番号可以变,但荣誉称号不变。如果确实因为适应新的战场环境而进行部队的改革和裁撤,也会由上级将历史荣誉资源进行梳理分类,然后在改革中进行统筹安排继承,原则上是“荣誉跟人走”,部分荣誉部队的官兵作为“种子”被分流,分流到哪个新单位,哪个新单位就继承这个荣誉称号。

▲电视剧《沙场点兵》中就为我们呈现过

荣誉称号的继承,大家可以在B站看此剧

最后,荣誉的继承不拘泥于编制的大小。比如“军-师-团-营”改为“军-旅-营”后,团这一级没有了,那些“XX团”的荣誉称号如何继承呢?其实这并不影响,比如威名赫赫的“叶挺独立团”的荣誉称号,就被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继承了。

▲来自微信公众号

“央视军事报道”

▲以北伐名将叶挺命名的

“叶挺独立团”也是我军王牌之一

再比如著名的“海上猛虎艇”称号,最初是由556号护卫艇取得的。556艇最初只有75吨,但刚成军就把国民党海军“沱江”号大型猎潜舰击沉,后来换装改舷号588,又击沉了炮舰“永昌”号,重创“永泰”号猎潜舰,创下海军以小打大的经典战例,被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荣誉称号。

▲四代“海上猛虎艇”

但在当前中国军舰下饺子的情况下,再找个小艇来继承这个荣誉艇的称号就有点难了,于是,吨位增加10倍都不止的056型轻型护卫舰“泉州舰”继承了这个荣誉称号。由艇变舰,也折射出了中国海军的巨大飞跃。

▲海上猛虎艇授旗仪式

每一个荣誉称号的背后都潜藏着一支部队曾经的光辉岁月,军武菌相信,这些荣誉将继续激励着这些英雄部队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你知道有哪些天下第一茶吗?

中国人植茶饮茶的历史非常久远,起源于文明蒙昧时期,所以,历史文献讲不清楚。

老百姓倒是简单,说是神农发现茶,可解百毒,于是世人就开始喝茶了。

对于这种传说的历史,最好不要去争辩,传说是,就是吧。

千万不要板起科学实证的脸孔,去问,有什么文献或考古的证据啊,神农到底是谁啊,是公元前哪一年生,哪一年死,籍贯何处啊,等等。

不过,我们也可以学学老百姓,使用差不多先生的话语,笼统地说,新石器时代末叶,农耕时期之初,神农传说出现的时候,中国人就开始喝茶了。

喝茶变成中国人普遍的日常习惯,通行大江南北,时间比较晚,要到唐朝中叶,全国统一,天下太平的时候。

人活得舒服了,不愁吃不愁穿,就开始讲究喝茶,而且还要喝好茶,喝高档茶,甚至要喝天下第一的好茶。

这种天下第一的好东西,一般总是要上贡给皇帝,因此,各地出产的名茶也就成了贡茶。

虽说各地贡茶都是上好的茶叶,一旦有了评比,就难免要排名,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天下第一茶”。

这种天下第一的好东西,一般总是要上贡给皇帝,因此,各地出产的名茶也就成了贡茶。

虽说各地贡茶都是上好的茶叶,一旦有了评比,就难免要排名,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天下第一茶”。

中唐时期李肇《国史补》说: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所说的剑南蒙顶茶,就是出产在今天雅安地区蒙山顶上的上等茶。

杨华《膳夫经手录》也说,蒙顶茶天下第一,并讲到清明之前的蒙顶茶:

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

就是说,十匹绢帛还买不到一斤。

价格之昂贵,除了皇室贵胄,大概也得金马玉堂、钟鸣鼎食之家才有资格品尝,还说:

今真蒙顶,有鹰嘴牙白茶,供堂亦未尝得其上者,其难得也如此。

蒙顶茶之外,杨华对湖州的顾渚茶,也有好评:

湖(指太湖)南紫笋茶,自蒙顶之外,无出其右者。

这些唐代品茶排名的共识,也就形成了唐代的俗谚:“蒙顶第一,顾渚第二”,以及“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蒙顶茶顶着天下第一的头衔,在唐代荣耀无比,宋代以后逐渐没落,不再听到赞誉之声。

到了明代之后,已经默默无闻,连许多爱茶的雅士都弄不清楚,甚至以为是山东所产。

晚明杭州最著名的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就说到,经过了七八百年的历史变迁,蒙顶茶早已不为世人所知:

古人论茶,必首蒙顶。蒙顶山,蜀雅州山也,往常产,今不复有,即有之,彼中夷人专之,不复出山。

蜀中尚不得,何能至中原、江南也?今人囊盛如石耳,来自山东者,乃蒙阴山石苔,全无茶气,但微甜耳,妄谓蒙山茶。茶必木生,石衣得为茶乎?

可见,到了明代中期之后,讲究喝茶的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蒙顶茶,居然以为山东蒙阴山所产的石苔是蒙顶茶,引发许次纾的讪笑。

不过,这也显示,唐代蒙顶茶天下第一的赫赫名声,经过七八百年,虽然不见踪影,却还在人们的记忆中萦绕不去。

到了宋朝,饮茶的风尚有所改变,“蒙顶第一,顾渚第二”的辉煌已过,代之而起的,是福建北苑茶,这是皇室御茶园出产的最上等贡茶。

上贡的建茶也分等类品级,最初是大饼的龙凤团茶,后来还有蔡襄(1012—1067)特别制作的小龙团。

宋徽宗时期,因为皇帝追求佚乐的兴趣,出现了变换着花样制作的各种龙团茶。

如《宣和北苑贡茶录》所列的,有龙团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上林第一、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龙凤英华、无疆寿龙、瑞云翔龙、长寿玉圭,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虽说宋徽宗这个大玩家难辞其咎,把北苑贡茶玩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审美品位的境界之高,劳民伤财的折腾之巨,真是“人间能得几回闻”。

但是,建茶作为宋代皇家贡茶,制成龙团上贡,是从北宋初期就已经开始的。

始作俑者还得算到宋初丁谓(966—1037)的头上,蔡襄追随其后,精益求精,遂成为一代风尚。

比丁谓稍晚的范仲淹(989—1052)写过一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开头就说: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可见,宋初底定天下之后,上层精英已经把建州斗茶(最好的就是北苑上贡的龙茶)誉为天下第一了。

福建上贡的龙团茶虽然备受追捧,却也因为采摘及制作的穷极奢华,招来一些物议。

苏轼有一首《荔枝叹》,就假借批评杨贵妃爱吃荔枝,设置千里快马驿传,导致天怒人怨,借古讽今,指出上贡福建龙团茶的祸害,为了满足朝廷尝新的嗜欲,不惜劳民伤财: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这里说的“前丁后蔡”,就是先后在福建监制龙凤团茶上贡的丁谓与蔡襄。

苏轼写诗讽咏之不足,还怕人不知道他讽喻的旨趣,干脆为这首诗自己加了注:

“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

梅尧臣(1002-1060)曾经写过一首诗,叙述唐宋期间天下名茶的变化,说道:

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

比来唯建溪,团片敌汤饼。

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

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

说的是唐代蒙顶茶天下第一,到了宋朝今日,就是建州茶的天下了。

江南一带的顾渚、阳羡、浙江茗茶,都要甘拜下风。

有江西人夸称江西的双井鹰爪茶好,那倒是近来才出现的新鲜事。

梅尧臣笔下的江西人,大概指的是他的好友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是江西庐陵(今天的吉安)人,曾写过《双井茶》一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欧阳修在此指出,江西双井茶是新近流行的名茶,状如凤爪,非常昂贵,是当时上层社会的新宠。

但是,跟上贡给皇帝的建州龙凤团茶相比,恐怕还要略逊一筹。

欧阳修的诗句暗含对双井鹰爪茶的批评,但是说得很委婉。

先感叹世人喜新厌旧,再说建州龙凤团茶是“至宝”,不会随着流行风气改变其至尊地位。

那么是什么人推动新潮流,鼓吹江西的双井茶呢?

这就要说到黄庶(1019—1058)和黄庭坚(1045—1105)父子了。

因为他们是江西分宁(今天的修水)人,双井鹰爪茶就是他们家乡所产,便一味吹捧家乡风味。

黄庶曾经写过《家僮来持双井芽,数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其中有一句:

双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无光辉。

吾乡茶友若敌国,粪土尺璧珍刀圭。

黄庭坚也写过《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其中说:

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父子两人把家乡特产鹰爪草茶,推崇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夸称可以媲美甚至压倒北苑上贡的云龙茶。

黄庭坚在元祐二年(1087)写过《双井茶送子瞻》,矜夸双井茶美妙无比,专门呈献给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苏东坡,说: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苏东坡也很客气,和了一首诗,步其原韵,感谢黄庭坚致送的双井茶,《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汤雪生玑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讲到建州龙团茶与双井茶,其实有很大的分别,前者是腊茶,后者是草茶:

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祐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

双井茶是新鲜事物,可算草茶第一,但是天下第一的称号,还是得归建州北苑的龙团茶。

这个看法,大概是宋代的共识,因为北宋末年的刘著写了一首《伯坚惠新茶》: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说双井茶与建州龙团相比,只堪为奴,贬抑其品位,不遗余力,好在这时黄庭坚已经过世,否则也得气得不行。

斗罗大陆上三宗历史悠久,为何封号斗罗加起来,比武魂殿还少

众所周知,《斗罗大陆》第一部有上三宗:昊天宗、七宝琉璃宗和蓝电霸王龙家族。上三宗历史悠久,比武魂殿的存在时间长得多,但在《斗罗大陆》动画里,武魂殿有十四个封号斗罗,昊天宗有八个封号斗罗,七宝琉璃宗有两个封号斗罗,蓝电霸王龙家族只有一个封号斗罗。武魂殿的封号斗罗数量,比三大宗加起来还要多。为什么历史悠久的三大宗门,很少产出封号斗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下,如下:

一、昊天宗归隐太早,吸引不了人才

昊天宗在全盛时期和武魂殿闹矛盾了,然后它自动隐退,把自己的辉煌定格在八个封号斗罗时期。如果昊天宗和武魂殿刚正面刚到底,有唐三、小舞和他们的小伙伴们加入,它的封号斗罗数量超越武魂殿的十四个,只是时间问题。可惜昊天宗太早退隐了,给了武魂殿发育的机会,不然以后天下第一宗门的称号,还是昊天宗的。

二、七宝琉璃宗打辅助,很难晋升封号斗罗

七宝琉璃宗以辅助系魂师为主,辅助系魂师想要晋升为封号斗罗,难度相当大。全斗罗大陆最强的辅助系魂师,七宝琉璃宗的宗主宁风致,也卡在七十九级上不去。所以七宝琉璃宗想要扩充封号斗罗数量,只能请骨斗罗和剑斗罗等外援,但武魂殿的福利,可不比七宝琉璃宗差,封号斗罗想要投靠宗门,首选当然是武魂殿。

三、蓝电霸王龙家族赶走人才,活该封号斗罗少

蓝电霸王龙家族只有族长玉元震是封号斗罗,是三大宗门里封号斗罗数量最少的,一些零零碎碎的小宗门,可能封号斗罗数量都比它多。蓝电霸王龙家族封号斗罗人数少,完全是咎由自取,因为它把玉小刚大师这种人才赶走了。玉小刚虽然天生魂力有限,无法突破为封号斗罗,但他有培养封号斗罗的能力,史莱克七怪就是他一手带起来的,蓝电霸王龙家族把他驱逐了,就丧失了一个封号斗罗培养人。

四、武魂殿是平民组织,而且大规模猎杀魂兽

武魂殿能够迅速超越三大宗门主要靠两点,第一点是平民化,第二点是杀魂兽。如果你是出身平民的封号斗罗,武魂殿是你最好的选择,昊天宗已经隐退,七宝琉璃宗都是辅助,蓝电霸王龙家族只收族人而且还往外赶人,天斗帝国王室被千仞雪弄得一团糟,星罗帝国在武魂殿面前就是一盘菜。在这种情况下,允许你自由猎杀魂兽,势力又异常强大的武魂殿,不是最好的归宿吗?

小编总结:

武魂殿是《斗罗大陆》里面少有的正规组织,它封号斗罗多是正规化的结果。随着《斗罗大陆》原著更新时间越长,谅解武魂殿的人越多,因为读者粉丝观众们渐渐发现,《斗罗大陆》后几部许多反派和正派组织,管理都比武魂殿烂的多。以上是小编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讨探讨,谢谢。

探寻地方志系列之一:湛卢隐群山 名剑藏锋芒

湛卢,是广大武侠小说、电脑游戏爱好者熟知的名剑。早在古代,松溪湛卢宝剑就已名扬天下。为何这么多年来,松溪县拥有湛卢山和“湛卢宝剑”品牌,相关产业却没有做大?近日,记者前往松溪县对此进行了探访。

再世

据汉代袁康《越绝书》记载,春秋时,越王允常请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自己铸剑。欧冶子奉命,带着妻子朱俊和女儿莫邪、女婿干将,来到了海拔1230米的松溪湛卢山,辟地设炉。他用了3年时间,铸就了5柄名剑——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湛卢是五剑之首,被后世公认为“天下第一剑”。明朝冯梦龙所编的《东周列国志》写道:“湛卢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湛卢先后被越王、吴王、楚王、秦王等拥有,被视为权威瑞兆的象征,是一把“仁德之剑”。后辗转流传,最终下落不明。与湛卢一起失落的还有它的铸造技艺。

据《松溪县志》记载,湛卢山位于城南十公里茶平乡境内,广袤数十里,重峦叠嶂,有湛云峰、玉女峰、剑峰峙立……“古书记载,春秋时,欧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命,到山中冶炼湛卢宝剑,因此而得名”。

1985年初,美籍华人、武术家黎达冲,从书中看到有关湛卢的记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致函中国轻工业进出口公司福建分公司,询问能否买到湛卢宝剑。这封海外来信转到了松溪县松源镇经联社,经联社找到下属的铁器社,试图复原湛卢宝剑铸造技术。

铁器社的铁匠当中,有一人名叫杨振条,浙江永康人,出生于铁匠世家,祖上曾为清代官府铸造刀剑。1978年,他因家乡修建水库,移民到松溪县定居。杨振条接到任务后,终日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渐渐对湛卢痴迷起来。

1985年11月19日,经过不懈努力,传说中的湛卢宝剑竟然在杨振条手中复原了。他铸造的湛卢宝剑,斩铁如泥,风吹发断。1986年6月14日,《福建日报》以“当年欧冶子铸剑地,如今湛卢再问世”为题报道了杨振条复原湛卢宝剑的消息。随后,《人民日报》、《文汇报》、美国《侨报》等20多家报刊转载了这一消息,新华社、中新社跟进采访报道。

1986年8月,湛卢宝剑被送到北京参加展销会,被抢购一空。1987年秋,广交会上,荷兰一客商当场订货180把。此后,海内外客商纷纷来函订购,湛卢宝剑成为当时松溪县工业的拳头产品。

转战

1992年,杨振条退居二线,将创办的湛卢宝剑厂及湛卢宝剑铸造技艺一并传给了徒弟兼女婿范志华。

范志华苦心经营,把湛卢宝剑这个地方品牌,推向更高更远。1992年,湛卢宝剑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2011年5月和2011年10月,湛卢宝剑三件作品“青铜百福百寿剑”“22寸花纹钢汉剑”“28寸紫檀木汉剑”均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工艺精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12月,湛卢宝剑铸造技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3月,“湛卢五行剑”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奖。

湛卢宝剑虽然名扬天下,但它的品牌价值一度未受到重视。

1987年,松溪县松源镇经联社注册了“湛卢宝剑”商标,很快又拿出来拍卖,杨振条以2万元将其买下。2009年,“湛卢宝剑”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如今,“湛卢宝剑”商标经估算,价值高达上千万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湛卢宝剑的复原,松溪县涌现出十多家宝剑厂。蹭着湛卢的名气,松溪的宝剑厂们短暂辉煌了一阵,但如今仅剩3家。一家是路边铁匠铺,以制作农具、菜刀、柴刀为主,有几把镇馆宝剑;一家注册了“青釭”(传说是曹操的佩剑名)商标;另一家就是湛卢宝剑厂。

去年获得“湛卢宝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范志华对记者说,湛卢宝剑曾作为地方特色公务礼品,政府采购占了厂里销量的大部分。随着形势的变化,湛卢宝剑的销量遭遇断崖式下跌。

转机出现在2014年。中央电视台某栏目慕名来到松溪,给湛卢宝剑拍摄了一期节目。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许多宝剑爱好者专程来到松溪,购买湛卢宝剑。

范志华趁势对产品策略进行了调整。以前作为公务礼品,价格偏低,每把宝剑售价几百元至一两千元。现在,湛卢宝剑的销售以个人收藏为主,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比如,一把“花纹钢银艺清剑”售价高达4.8万元。

“跟五年前相比,现在的销量减少了,但营业额增加了不少。”范志华说。如今,湛卢宝剑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粉丝。陕西汉中有位客户,家中收藏的湛卢宝剑多达上百把,比范志华厂里的展品还要多。有的爱好者,每当范志华更新技术、款式,制作出新款湛卢宝剑,都要购买收藏。现在,范志华保持着每季度开发一款新产品的进度。

突围

在当地一些人看来,“湛卢宝剑”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品牌,受益面太小了。

据透露,多年前,松溪县政府曾有意从范志华手中买回“湛卢宝剑”商标,做大做强,打造一个产业。但是,这个商标价值上千万元,松溪县财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宝剑产业的发展前景不甚明朗,以政府为主导打造一个产业,没人敢下这个决心。最重要的是,范志华不想转让。

近年来,松溪县对湛卢宝剑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如以前了。与松溪相比,相邻的浙江省龙泉市把宝剑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2015年12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产业实现百亿元产值,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而目前,松溪宝剑产业的年产值最多数百万元。

松溪县在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中,包含有充分挖掘“湛卢宝剑”品牌价值的思路,欲将湛卢山打造成旅游景点。可跟龙泉比起来,可能又落后一步。当年,欧冶子在湛卢山铸造了5把名剑,在龙泉也铸造了3把名剑。如今,龙泉市要建设欧冶子遗址公园了。

手握“湛卢宝剑”,范志华有意将其发扬光大。目前,湛卢宝剑厂新建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工厂,正在装修。这座新厂将兼具生产和展示功能,建成一座工业旅游景点。或许,“湛卢宝剑”能够另辟蹊径,从旅游的角度找到一条突围的路。

努尔哈赤的指挥剑竟是明朝所赐,用恭顺明朝换来的剑,革明朝的命

现存沈阳的宝剑

沈阳故宫博物院有一镇院之宝,名曰:龙虎将军剑。此剑是努尔哈赤的贴身佩剑,但是此剑不是少数民族风格,而是完完全全的汉剑。后经考证此剑是明朝所赐。联想一下历史,清太祖是明朝辽东土官,他接受明朝官职、被明册封、对明朝贡,通过封贡换来大量资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被明朝一步步养大的努尔哈赤,最终反将明朝一军,可有清一代居然始终不承认清朝先祖是明朝的臣下。我们就以龙虎将军剑被赐予努尔哈赤为背景,来看看清太祖如何利用明朝所赐的“剑”,来革明朝的命的。

一、龙虎将军剑

龙虎将军剑现存沈阳故宫博物院,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佩剑,是目前唯一存在的努尔哈赤的遗物,是国家的一级文物。

此剑由剑刃、剑柄、柄头三部分组成。宝剑全长80.5厘米,其中剑刃部分长58.3厘米、宽3.1厘米、厚0.7厘米。剑柄部分总长19厘米、宽8.3厘来,剑柄部分包括剑镡,剑镡则长6厘米、宽9.5厘米。柄头部分则长7.2厘米,宽8.3厘米。宝剑还附带剑鞘,鞘为木质,外蒙鲨鱼皮。此剑原附加鹿皮条,条上写有汉满文字,汉文为“太祖高皇帝御用剑一把,原在盛京尊藏”。

龙虎将军剑

作为宝剑灵魂的剑镡部分值得大提一下,剑镡用双层铜片焊成, 镡首各有一只龙头,垂首张口,两龙颈相接处,呈椭圆形,其开光部分均有纹饰:正面为鲤鱼跃出海面,太阳正在升起;背面为玉兔卧于殿顶,向首望月。剑镡正反面合起来象征着日月乾坤。

龙虎将军剑是努尔哈赤的御用宝剑,宝剑虽两方有刃,却未开刃,所以并无斩杀功能。经专家研究认为,此剑从样式来看是传统汉剑,加之,剑未开刃,无实际斩杀能力,因此此剑应为努尔哈赤指挥军队所用,即具有象征军权意义,并无实际利器功能,此剑必为当时的中原王朝所赐。

剑镡部分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此剑是努尔哈赤在朝贡明朝后,明朝册封其为“龙虎将军”时赐予的信物之一,所以称为龙虎将军剑。由此可以联想被清朝统治者一直恶意抹杀的清朝先祖并未朝贡明朝、清朝入主中原不是犯上作乱而是为了替明朝报仇的说辞,以此剑为实证,其说法不攻自破。

二、清朝大本营建州就是归属明朝的

我们先从地理上看看建州管辖是否属于明朝。

英宗天顺年间编写的《大明一统志》已言及明初东北女真人的活动范围,《外夷》部其文曰:“女直: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所谓女直是女真不同的音译。同样,《大明会典·礼部·朝贡》也载:“女直,古肃慎地。在混同江东,开原城北,东滨海,西接兀良哈,南临朝鲜,为金余孽。永乐元年,野人头目来朝,其后悉境归附”。

当时的东北

而且《大明一统志》写明了中原王朝在女真人地区设置土官,明朝在女真人活动的范围内设置了1个都司(永乐七年设置的奴儿干都司)、184个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永乐二年设置的建州卫,后因其势力太大,所以永乐十年设置了建州左卫,正统时分割出建州右卫)、20个所, “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予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朝贡。”

这样通过两部官方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明朝不仅划定了女真人的范围,而且女真人不论是从军事上还是行政上,都为中原王朝的臣下土官。缩小范围说的话,清朝大本营建州是明朝在东北的土官,建州女真服从明朝统治,建州的酋长想继位,其合法性需得到明朝承认。

建州女真

三、努尔哈赤人生的转折

万历十年(1582年),首辅大人张居正去世,明朝栋梁倒塌,各地不安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万历十一年就爆发了建州诸部的龙头阿台部之乱,辽东总兵李成梁剿匪不力,损兵折将。李总兵无奈以女真苏克素浒河部的尼堪外兰做向导,总攻古勒寨(阿台部大本营)。

李成梁

阿台的妻子恰恰是努尔哈赤祖父安觉昌的孙女,所以安觉昌与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偷入古勒寨想救出孙女。而围攻古勒寨之战明军仍不顺利,李成梁迁于尼堪外兰。尼堪外兰害怕被杀,所以想出了反间计,他在古勒寨下大喊谁杀了阿台,辽东总兵就封谁为城主。结果,城内真的内讧,开城引明军入城,可是李成梁却屠城,明军对阿台部的男女老幼皆杀之,正在城内的安觉昌和塔克世自然也没幸免。

后来明朝认识到了失误,所以将努尔哈赤祖父、父亲遗体送回,为了表示歉意,明朝让努尔哈赤直接升为都指挥使。虽然这是个名义官职,努尔哈赤是个光杆司令,但是努尔哈赤有了天朝的光环,而建州的龙头阿台被剿灭,建州一盘散沙,努尔哈赤就可以凭借指挥使的名号代天征伐,打谁灭谁都师出有名。所以就有了所谓“十三副遗铠起兵”的事。

努尔哈赤

四、努尔哈赤对大明继位恭顺

努尔哈赤用时八年统一了建州,成了真正的建州都指挥使,但是仅靠建州之力和整个大明帝国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努尔哈赤采取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做法,对明朝极度谄媚。

当时有个叫克五十的女真人杀了追骑指挥刘斧,明朝下令建州抓捕克五十。努尔哈赤不遗余力捕杀了克五十,并送还了被掳掠的人口,这件事给明朝边将留下了极好印象。

努尔哈赤见明朝将领对自己印象不错也就见缝插针,派出使者向辽东大吏请求,以自己祖父剿阿台有功为由,请求为自己升职,明朝的边将开原参政成逊、辽海参政栗在庭联合上奏,表示赞同。而大明边疆大吏总督侍郎张国颜是糊涂官,连考察一下都不考察,直接上奏朝廷,大赞努尔哈赤斩叛夷、还人口,颇有“台风”(指的是王忠、王台忠,二人是酋长对朝廷十分恭顺)。

所以“万历十七年始命建州夷酋都指挥奴儿哈赤为都督会事”(《明实录》)。

努尔哈赤

五、大明龙虎将军努尔哈赤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辽东边将就是看叶赫部不顺眼。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叶赫等九部进攻建州结果大败而归,明朝边将居然认为努尔哈赤保塞有功,经总督侍郎张国颜同意,给朝廷上了希望给努尔哈赤升官的奏文。万历二十三年,朝廷同意,以努尔哈赤保边有功,特升龙虎将军,赐印信、宝剑。此剑即龙虎将军剑。

龙虎将军剑

龙虎将军是什么概念?努尔哈赤万历二十三年被封左都督加授龙虎将军,左都督为土司流官八等的第一等,是少数民族土官中的最高官职。而龙虎将军为朝廷内官中的武官正二品(仅是个荣誉称号)。本来按规矩,武官二品应从骠骑将军开始,而后升金吾将军,再授龙虎将军。但努尔哈赤越过两级,直接任职龙虎将军,这完全是明朝的恩赏。

之后努尔哈赤又5次亲自到北京朝贡(第一次在万历十八年为感激明朝大皇帝赐自己为都督佥事、第二次在万历二十一年求皇帝给自己升官)。当然这个朝贡是有目的的,明朝奉行的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努尔哈赤利用封、贡获取了大量资本(政治上是大明的左都督、龙虎将军,此衔高于东北一般的土著,甚至当时的辽东最高指挥总督侍郎也才正二品,张国颜和努尔哈赤见面也是行对等的礼。所以努尔哈赤打谁灭谁师出有名,有了大义名分,顺理成章;经济上朝贡则换回大量金钱,构成军费的一部分),不断壮大自己,利用明朝的“剑”(封、贡),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四年起兵造反,以明朝给自己的最高荣誉称号龙虎将军剑指挥八旗军割据辽东。

努尔哈赤画像

萨尔浒一战,后金军在龙虎将军剑的指挥下,使得大明边军精锐尽失,可怜明军数万将士殉国他乡,而后金则乘胜吞并大明辽东领地,用喂大自己的明朝所赐的剑反咬明朝一口,感觉就是爽啊!屡战屡胜的后金不可一世!但终于马失前蹄,宁远一战,努尔哈赤被袁崇焕击败。

袁崇焕

文史君说:

关于龙虎将军剑的价值,有清一代,清朝官方对努尔哈赤七次朝贡明朝之事讳莫如深,坚决不承认祖宗曾朝贡明朝;清朝官方一直宣传明清是对等关系,民间敢有私言清朝祖宗曾朝贡明朝者必然是下狱问罪。而明清鼎革的原因,清朝官方强调我们大清和历代造反作乱夺天下完全不同,“我大清兵马南下,为尔等报君父之仇而来。然江南半壁无主,不忍看锦绣天堂沦为权臣藩镇之祸,我大清顺天应人故而纳之”,可龙虎将军剑的出土,从实物上佐证了清朝就是明朝管辖范围内的部落酋长,证明了清朝夺天下和历代王朝更替并无不同,都是造反。

参考文献

1、《明实录》中华书局2016

2、杨益茂《努尔哈赤贡明考》《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7月

3、《清太祖努尔哈赤御用宝剑竟是明朝皇帝所赐》《东方收藏》2010年7月

4、铁玉钦《清太祖御用剑》《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12月

【作者】

紫橘

【来源】

浩然文史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