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电视机消失之日(老年医学黑箱:一边竭尽所能地活下去,一边害怕变老|专访)

导读电视机消失之日文章列表:1、老年医学黑箱:一边竭尽所能地活下去,一边害怕变老|专访2、记忆如救星般从天而降3、世界周刊丨美国高档海滨公寓一夜坍塌,是天灾还是人祸?4、春分:为何

电视机消失之日文章列表:

电视机消失之日(老年医学黑箱:一边竭尽所能地活下去,一边害怕变老|专访)

老年医学黑箱:一边竭尽所能地活下去,一边害怕变老|专访

前段时间,知名科幻作家韩松在社交媒体透露,自己出现“认知异常”,不过并未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近日,他在微博中持续分享,尽管家里和办公室都放了提示条,但仍然会忘记换眼镜、戴帽子、带手机,下班后走错了单元楼。为了抵抗记忆的消失,他开始规律性地记录日常,“给自己备忘,也供感兴趣的人研究”。

科幻作家韩松微博。

在最初的发文中,韩松曾向公众普及了“痴呆症”的含义,而那些被认为是“老糊涂”的症状实则给他造成了很大困扰。长久以来,人们似乎都默认“老糊涂”是衰老的正常现象,只要活得足够长,人的记忆总是会衰退。就连美国如今知名的老年病专家路易斯·阿伦森(Louise Aronson)在成为医生前也这么认为。她后来才意识到,这之中存在的偏见之深。“老糊涂”是痴呆症的俗名,单就阿尔茨海默症就有70多种诱因,但只要老年人没有身患其中任何一种病症,即便活到100岁也不会得痴呆症。换言之,“糊涂”是因为病了,而不是因为老了。

然而,正是因为其中的偏见,当老年患者最初表现出相关症状时,常被归因于“上了年纪”,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定期发表的研究报告还发现,医生也常常漏掉对痴呆症的诊断。相较于实际患病比例而言,被记录在案的患者数量要少得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过往3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阿伦森接触过形形色色的老年患者,并将临床发生的真实故事记录成书。近日,该书的中文版《银发世代》被引入国内。关于痴呆症的漏诊,她在书中指出,有些临床医生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些医生虽然怀疑患者有相关症状,但往往因为无法给出治疗方案,就认为没有做出相关诊断的必要;还有一部分医生则直接坦言,他们既缺少时间,也缺乏手段来确诊这种让人难以捉摸的疾病。

在很多方面,痴呆症其实是当前社会应对老龄化的一种映射。阿伦森指出,整体而言,如今各国的医疗体系实际上“并不欢迎老年人”。老年人在患上常见疾病时,通常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非典型”症状,呈现出生命阶段的特有病症,但儿童和成年人都有专门的医生、科室和诊所,而老年人只有“疗养院”,专门设置老年科的大型医院屈指可数。

曾与阿伦森共事的住院医生私下感慨,医学的目标是挽救生命和治疗疾病,将医学资源用在许多老年患者身上,“并不明智”。诚然,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众所周知,但由此引出的伦理问题却不得不令人深思——人的潜在未来价值是否高于已提供的社会服务的价值?我们又是否相信人的固有价值,以及所有人都应该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银发世代:重新定义老年、反思医疗体系、重构老年生活》,[美]路易斯·阿伦森 著,蒋一琦, 张光磊,周哲 译,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8月。

更遗憾的是,医学领域的年龄歧视只是更大问题的缩影。据阿伦森透露,美国老年医疗圈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某个中心或项目名称中使用“老年”等字样,该机构就很难争取到资金支持或是同行推荐,除非把这些字眼替换成“健康”或“长寿”这样的委婉语,连“老年医生”也常被隐晦称为“转诊医疗医生”。避而不谈的背后,是隐秘流动于社会意识中的“恐老”情绪。无独有偶,当美国社会流行着“70岁是另一个50岁”时,中文互联网上也充斥着“至死是少年”的宣言。“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一边竭尽所能地活下去,一边却害怕变老。”

诸如此类的隐喻比比皆是。不妨回想,近年来当我们谈及老年时,最常说起的词是什么?没错,“银发海啸”(Silver Tsunami),这几乎成了老龄化的代称。阿伦森在书中提到,这一表达的深层情绪早已在不经意间传递——“海啸”意味着灾难,我们社会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会破坏所熟悉的生活。当社会始终抱持“他者”的视角看待老年群体,老龄化就只能是需要应对的“问题”。

在新书出版之际,我们通过邮件采访了阿伦森,与她聊起老年病医治过程中的误区,当前医疗体系对老年患者的歧视,也延伸至社会层面的“恐老”情绪与年龄偏见,而这些最终都指向了养老的选择。采访中,阿伦森反复提及,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将老年阶段“病理化”,当务之急是观念转变,社会需要营造一种让所有人都能够坦然接受变老的氛围。同时,医疗体系亟需对老年科进行更多的资源倾斜。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对路易斯·阿伦森的专访。

路易斯·阿伦森(Louise Aronson),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老年病专家、教育家、医学教授,指导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健康人文学科建设。她曾毕业于哈佛医学院,同时毕业于沃伦威尔逊学院作家MFA项目,曾获得人文主义金奖、加州家庭护理年度医师奖,以及美国老年医学会年度杰出中级临床教师奖。

老龄化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

新京报:相较于许多谈论老年医疗的书而言,这本书并不只是从医疗救治的角度出发,还涉及到与老年相关的概念辨析,以及医疗体系中老年人何以被忽视或异化。据说,你大学期间攻读的是历史和人类学方向,后来为何又选择转向医学?

路易斯·阿伦森:其实不论是历史、人类学,还是说我后来的医学转向,这些选择背后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对人本身很感兴趣,无论过去,抑或是现在。我曾经考虑过成为其中某个学科的教授,而再三权衡下,我还是选择了医学,因为它不仅给了我知识与技能,还能提供直接与人打交道的机会,最终能够对他人有益。当然,正如你所看到的,我仍然对社会科学保有兴趣,并且发自内心地相信,如果医学和卫生健康领域能够吸纳更多与之相关的东西,并将其纳入实践和政策制定中,它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京报:我注意到,在这部非虚构作品之前,你的第一部作品其实是一部小说《现代疾病史》(暂译,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Illness),都是在探讨医学与人的关系,那么这两部作品的侧重点会有怎样的不同?

路易斯·阿伦森:《现代疾病史》主要的关注点并非老人。相反,那本书是由一系列松散相连的故事组成,书中涉及到的医生与病人来自旧金山不同社区,拥有不同的民族和种族背景。我试图借此勾勒出一幅社会与医疗健康的整体画卷,让医生和病人都回归“人”,因为他们可能都只能提供各自视角下的生活经验,并以此呈现医学和社会之间的关联性。而且,由于那本书的体裁是小说,所以我最重要的目标是创作令人信服的角色和情节,发挥文学最擅长的东西——用个体的故事映射作为整体的人类族群。

《现代疾病史》英文版书封。

《银发世代》这本,我则是在有意识地处理一个核心话题:何为老年。它既涵盖对老年这一概念的历史梳理,也横向上涉及了不同国家及跨文化地区会如何看待老年。另外,这本书的重点是医疗照护。之所以重心在此,不仅因为这是我的专业领域,而且因为(美国社会)老年人在这一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其实也同样困扰着其他地区的老年人,不论是字面意思,还是说隐喻层面。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我自己、我的家人以及我接手的病人的故事,我希望这些讲述既是犀利的,也足够全面,且对读者有吸引力。我确实想写一本既新颖又有用的书。

新京报:这部作品与其说是一个研究性的论述,不如说是你作为参与者的一本回忆录,其中收录了你在过往30余年救治老年患者的经历与感悟,其中不乏大量的细节。我很好奇,在过往30余年的从业经历中,你对老年患者的认识是否发生过较大的转变?

路易斯·阿伦森:确实是这样!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医生时,我看那些老年患者,有点像我看别的国家的人,(尽管)我对他们也很感兴趣,我也关心他们,但说实在的,我总觉得他们遇到的问题离我很遥远,那些与我的身体感受或者实际生活都不相干。不过,随着我自己年岁渐长,以及我的父母和公婆也都步入了老年,我越来越感受到:我们都在变老,老龄化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这本书中,我尝试让故事的弧线串起人们对老年的所有不同看法。这听上去好像有些“夸下海口”,但说实在的,大部分观点我确实都实际接触过,除了那些最冷酷无情、最残忍的。我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找到共鸣,并慢慢意识到个人观念的转变对自己、家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我的确相信,(目前人们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面临的最大限制因素并非是生理能力的衰退——当然,不可否认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对于老年的轻视,我们在青壮年群体上已经倾注了许多心力,不断在尝试各种创新,但在面对老龄化问题时,并没有给予同等的投入。

“至死是少年”?社会层面的“恐老”情绪从何而来

新京报:不仅是有形投资的匮乏,实际上,面对人生中这一必经阶段,我们的社会观念中隐秘流动着的是一种“恐惧”情绪,即便是拄着拐杖的八旬老人都坚决宣称自己还不老。美国社会中流行“70岁是另一个50岁”的说法,而在中国语境中也不乏“至死是少年”这样的表述。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恐惧“变老”?

路易斯·阿伦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想这背后可能至少有两个关键事实,第一,人们很难接受失去那些曾经拥有的东西。尽管看起来,老年人要比年轻人更快乐,但前者的身体机能确实较差,更容易受到疾痛的困扰。第二,年老之后的下一站就是死亡,而人类从来都惧怕死亡。这说明,这种“恐惧”背后的确有生物层面的原因。

但是不要忘了,在很多领域,人们已经突破了生物层面的限制,老年领域为什么不能如此?毕竟,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旦感染几乎等于被判处死刑,妇女无法决定她们何时怀孕以及怀孕的频率,而男人面对中年后的性能力下降也无能为力,但现在都不一样了。这里只是简单举了三个例子,我的意思是,我们完全有可能在老年疾病方面做得更好。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剧照。

另外,我也怀疑这种“恐惧”还与人们的普遍态度,以及社会层面的机会分配有关。人们通过细微的感觉和实在的行为来确认他们所处的年龄,以及(自我)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被允许做不同的工作,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共识,即他们所做的事情不论是对个体还是群体而言,都仍然是有价值的,这些应该在工作场所、家庭领域、公园、餐馆以及其他任何地方落实到位。

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健康和医学方面的变化。简单说,如果我们都能更注重疾病的预防,改善生活方式,从戒烟、健康饮食做起,从小就进行足够的锻炼,一定可以改善健康状况。更何况,地球科学或许也会提供延缓,甚至对抗衰老的选项。

新京报:除了不愿承认变老之外,与年老相关的形容词还有“虚弱”、“衰退”、“疾病”等等,你曾在一次采访中将这些归入“年龄歧视”(ageism),并指出这种“歧视”归根结底其实是“我们对未来的自我的偏见”(a prejudice against our future selves),可否具体谈谈这一观察?

路易斯·阿伦森:老年是一个完整的、且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之久的阶段,它也是我们生命中一个正常的、自然的且可预期的必经阶段。然而,当我们把这样一个阶段病理化后,我们其实创造了另一个“世界”——人们似乎一旦到达这个阶段,就必然会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仔细想想,我们不会因为婴儿不能奔跑就称其为残疾人,也不会因为儿童在智力发育和情感认知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就叫他们弱智,但我们的确把老年变成了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所有人一边竭尽所能地活下去,另一边却又害怕变老。

疾病是否会随着年龄的渐长而愈加普遍?这点当然毋庸置疑,但这与年老本身还是有些不同。如果一个人活得足够长,他或她会变得虚弱,这是一个肉眼可见的发展阶段,正如孩童总会变成少年,青年也总会步入中年一样。

然而,对于那些年龄段而言,我们所用的“术语”更多只是事实层面的叙述,它指向的是这个人所处的年龄段。但对于老年人而言,用于形容他们的语言已经多多少少携带了负面意义,而这些词汇最初被造出来时,并没有(现下语境中)这样的意义。这就是歧视。

新京报: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你曾公开表示“年龄歧视”或会使得疫情越发严重。为什么这么说?如今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你依然坚持这一判断吗?

路易斯·阿伦森:至少在美国,现实确实如此。当你看到人们在应对流行病时,尽管老年人的染病风险明显高于大多数年轻人,但人们从未考虑过优先向他们提供个人防护设备、检测试剂等九类关键的应对措施。唯一的例外是疫苗接种。你会发现当老年群体优先时,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骤然下降。

另外,疾控中心(CDC)甚至有针对儿童和成年人的专门处方建议和照护算法,但却没有任何措施是面向高危老年群体的。这样的歧视明目张胆地存在,且毫无疑问造成了生命损失。然而,正如大多数情况一样,这些死亡会被归咎于“年老”,反而那些将高危老人置于危险中的种种政策,却鲜少受到指摘。

“老糊涂”真的是因为“老”吗?

新京报:提起老年,一个经常与之挂钩的词是“老糊涂”,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之高让人们几乎认为“糊涂”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而不是一种病症。近日,中国科幻作家韩松在社交媒体表示自己的“认知能力衰退”,但医院并未确诊阿尔茨海默症。这一事件再度将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带入公众视野。根据你的研究,医学领域目前对于类似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诊断和医治上都存在哪些困难?

路易斯·阿伦森: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需要厘清,中文是不是同样混淆了“年老”和“老糊涂”这两个概念(至少在英语中存在这一问题,很抱歉,我一点中文都不通)。在上个世纪,甚至是更早以前,这种情况在美国相当普遍,不过到了21世纪,就很少发生了。

许多老人到了很老的时候其实都没有认知障碍,而痴呆症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大脑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我想,但凡40岁以上的人肯定心中都有答案。实际是,有些方面会得到改善,比如推理和判断力会上升,也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另外一些方面,比如处理问题的速度,记忆力等,确实会下降。但这并不等同于痴呆症。

科幻作家韩松微博。

痴呆症指的是一种后天损伤,其程度足以影响患者的社会或者职业能力。目前已知的,导致痴呆症的原因大概有70多种,但迄今为止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疾病。不过,其中有许多共通的风险因素,这也使得我们能够为预防痴呆做更多准备工作。

事实上,一些关键的风险因素与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等是相同的:吸烟、饮食不健康、运动不足、肥胖、酗酒以及高血压等。尽管疾病史、体检、影像学以及一些新的实验室测试都有效果,但其中的难点其实在于,如何在尸检前就能给一个明确的诊断。更大的问题是,很少有临床医生接受过诊断和医治痴呆症的专门培训,太多医生会倾向于认为,如果不能治愈某种疾病(不论是用药物还是手术),就意味着“无能为力”,但实际不然。

新京报:那么在照护方面,老年群体的家人、朋友能够做些什么给予支持?

路易斯·阿伦森:能做的有很多,比如,确保老年人进行足够的锻炼,时常给他们一些社会和智力层面的刺激;为听力受损的人准备助听器,为视力不好的人准备一副眼镜,因为正确信息的获取对大脑会有帮助。一旦发现老年人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第一时间送他们去救治,同时监督老年人戒烟、少喝酒。

特别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包揽老年人所有的事务,让他们能够尽可能保持独立,为他们保留些尊严。许多家庭经常“好心办坏事”,他们会把老人的安全置于其独立之上。至少在美国,大多数老人会选择“独立的生活”,而非“安全的生活”。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剧照。

隐身的老年科与不必要的医疗暴力

新京报:就老年人的医疗救治而言,一种系统性的“视而不见”似乎长期存在。比如,在医院科室的划分方面,针对儿童易患的各类疾病有专门的“儿科”负责,但对于老年群体这一疾病的高发人群,大多数医院却并未开设相应的“老年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失衡”?这对老年群体的救治有哪些影响?

路易斯·阿伦森:这要归结于历史、资本和年龄歧视。一战前,北美和欧洲大部对儿科的投资急剧上升。国家知道将会需要大量士兵,而士兵得年轻,所以他们加大了投资力度,试图降低当时一度处于高位的儿童死亡率。让儿童免于死亡对社会本身也有明显的益处,但(他们认为)这些对于老年群体却不适用。由此引出的一个伦理问题是:人的潜在未来价值是否高于已提供的社会服务的价值?我们又是否相信人的固有价值,以及所有人都应该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经济方面,在美国,儿童的健康支出通常由父母的保险来承担,而父母的(私人)保险支出远高于老年群体所使用的全民保险,即“医保”的费用。最后,正如我们刚刚讨论过的,年龄歧视在社会和医疗照护中也无处不在。

考虑到人口老龄化,以及现如今的多数死亡发生在老年群体中这些事实,再加上我们其实知道如何推迟或者预防大量的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因此我们需要设立老年科。话说回来,我们现在还没有专门的老年科,这并不是因为没有相关数据支持这一举措的益处,而是就算把这些数据摆在人们面前,人们也不相信在(势不可挡的)老年问题上能有什么作为。这才是悲剧。

新京报:其实谈到医疗体系在老年救治上的弊端,你在书中提到一个与大众理解有些不同的观察。相比于我们已知的医疗事故而言,你关心的是“不存在问题的人”所施加的暴力——即医生们可能的确在倾尽所能、尽职尽责做好工作,但造成的效果却是在施加暴力,可以展开谈谈什么是“医疗的暴力”吗?

路易斯·阿伦森:暴力的原意是指任何可能或蓄意伤害、甚至破坏某物或毁掉某人的武力行为。医疗服务的目的本来不是为了伤害人,但(医生)可能经常以帮助之名行伤害之实。例如,所有的手术本质上都属于暴力——因此我也用到了“必要的暴力”(Necessary Violence)这一表述。

但我觉得,这些“必要的暴力”正和施加暴力所需的情感资源一道,将医护人员置于一个滑坡上,导致他们更容易对病人施加(另外的)“不必要的暴力”(Unnecessary Violence),比如,在病人情绪激动时限制其行动,而不是考虑他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又如还不等止痛药起作用,就着急开始手术;再如利用专家对病人的“权力”以及病人对专家治疗的依赖,对病人进行威胁等。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的医疗环境中简直不胜枚举。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剧照。

新京报:2010年,“奥巴马医保”正式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期通过增强日常检查,尽早发现病变从而降低医疗成本。但自其生效之日起,这一变革却在美国社会内部数次引发争议,为什么这一旨在惠及更多民众的医疗改革方案会在实际推进中步履维艰?美国民众对“医保”究竟持怎样的看法?

路易斯·阿伦森:这个局面真的很令人心碎……事实上,美国并没有全民医保,只是有一个收费的服务系统罢了。我们有数百万民众并没有保险。事实反复证明,为人们提供健康保险会导向更及时的医护,更少的疾病,减少工作时间的损失,同时降低死亡率。采用“奥巴马医保”的州都已经看到了健康状况的改善,而阻止其实施的州也看到了相关状况的恶化。

但是,医保这个问题在美国已经被政治化了,以至于共和党通通都在反对医保。某种程度上,这似乎也已经变成了种族主义和阶级问题的一部分,且存在一种假设,(他们认为)人们的贫穷是由于个人的失败,而不是有据可查的结构性的压迫,或者机会的匮乏。

不过,即使我们暂且把这些论点都放在一边,仅从“奥巴马医保”(Obamacare)和“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主要覆盖老年群体),以及我们国家的第三类“全民”保险“退伍军人卫生保健系统”(The Veterans Health System)来看,我们都会清晰地看到,提供医疗服务确实有助于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减少失业的天数,从而使得个人、家庭和社区都从中受益。但讽刺的是,公众看上去对(主要覆盖老年人的)“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表现出了强烈的支持,却拒绝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类似的医疗保险。

理想的养老之地:前提是提供更多选项

新京报:在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今天,养老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首先需要解决的可能是在哪里养老的问题。相比于养老机构,不少老年人其实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对此你的看法是?

路易斯·阿伦森:如果人们想把另一些人送进医院或相关机构,人们最好先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你现在或将来想要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我的经验,这是最常见的答案——那么我们就需要更好的系统,允许人们在家中养老,更何况这也是他们的偏好。

我还想补充的是,当我们在谈论老年人应该在哪里生活时,我们谈论的是高龄老人,而不是笼统意义上的老年人。所有国家的大多数老年人都是独立的,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仍然还有份工作,不论是正职,还是说为家庭或者是社区“工作”。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上野千鹤子著,译林出版社2022年5月。科幻作家韩松在社交平台上讨论老龄化问题时提到了此书。

新京报:居家养老的问题之一是家庭需要承担繁重的护理重担,我们的社会能够做些什么去分担这样的护理责任?以及在你看来,一个理想的养老之地应该是怎样的?

路易斯·阿伦森:和生命中的所有其他阶段一样,对于老年而言,不存在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地方。我们需要一些选项,就像我们有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及工作场所,就像当我们分别处于5岁、15岁、25岁或者55岁时,我们在学校和工作场所做的事情也都是不同的。

在美国,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希望居家养老。为什么年轻人可以做选择,到了老年反倒就不能了呢?这一点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借口,特别是当种种限制与那些本该到位、但又没有到位的社会项目挂钩时,这些都不是老年本身的问题。

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出于社会原因,人们可能更喜欢集体生活,当人们逐渐老去,他们的配偶、兄弟姐妹、父母以及朋友可能都已经离世。如果与家人一起生活,这些老人可能经常会独自在家,因为年轻人都去工作或上学了。那么,一个集体可能能够提供共同进餐、活动和锻炼的机会。不过,这些都可以通过一些日间项目来实现。老年人可以晚上居家,同时也有机会在白天帮助他人,或者安排自己的生活。每个人晚年的身体和认知情况不同,相应的晚年生活也会不同。社区也可以设置一些挨家挨户上门服务的志愿岗,就像一些国家会专门设立托儿、或者疾病护理岗,也可以划出照顾老年人的时间。

类似上述提到的措施数不胜数,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没能去落实这些举措。这会危及所有人,如果你现在已经老了,又或者正在照顾身边的老人,你会更有同感,更何况我们都会变老。不过,人类历史上这一刻最振奋人心的事情是,我们这几代人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变革和创新来解决老龄化问题,这一领域提供了许多机遇,如有意愿,人们甚至可以以此谋生,与此同时推动社会的整体变革。

采写/申璐

编辑/李永博

校对/王心

记忆如救星般从天而降

《追忆似水年华》卷一摘录

第一部 贡布雷

关键词:思想 记忆 习惯 转瞬即逝

1

这种想法并没有使我的理智感到难受

但却犹如眼罩一般遮住我的眼睛

使我无法看到蜡烛已经熄灭

2

我开始感到这种想法无法理解

犹如前辈的想法转世还魂

3

感到更加舒坦的也许是我的思想

在我的思想之中这黑暗是一种无缘无故地出现而又无法理解的东西

而且确实漆黑一片

4

我听到火车汽笛的鸣叫声

这声音有点遥远

犹如林中孤鸟独鸣

5

我温情脉脉地把左右面颊都贴在枕头面子上

枕头圆鼓鼓的

犹如我们小时候红润的脸庞

6

痛苦有希望解除

他就有勇气来忍受这种痛苦

7

我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份子

很快就同它们一样失去知觉

8

这种惧怕消失之日

对我来说犹如新纪元开始

9

一个人睡觉时

把一个个小时如纱线般绕在自己周围

把各个年份和各种世界排列得如年轮般井井有条

10

他只要把手臂微微抬起

就能使太阳止步

乃至后退

11

当我在半夜三更醒来时

我不知道身在何处

最初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 只有存活于世的感觉

12

记忆——如救星般从天而降

以便把我从我无法独自脱身的虚无中解救出来

我在瞬息间跨越了几个世纪的文明

13

一盏盏煤油灯

然后是一件件翻领衬衫隐约展现的形象

逐渐勾勒出我的自我的本相

14

一切都在围着我转

万物

所有的地方以及各个年代

15

我浑身麻木无法动弹

只能根据身体疲劳的情况设法确定手脚的位置以推算出墙壁的走向和家具的摆设

再现这身体所在的住房的结构并说出其名称

16

我的思想原可以把各种情况汇集在一起

以认出这个房间

却在不同的时间和形状面前犹豫不决

17

我终于睡着了

虽然我妈妈没有来跟我说晚安

18

室内灯火通明

犹如黑夜中唯一的灯塔

19

最后全合在一起

用的是鸟儿筑窝的技术

然后随意栖息其中

20

只见月光倚靠在半开的百叶窗上把梯级般的迷人光线一直投射到床脚下

人睡在里面同睡在露天几乎毫无区别

犹如晨曦初现时随微风摇摆的山雀

21

我被从未闻到过的香根草气味熏得情绪低落

一眼就看出紫红色窗帘怀有敌意

感到吵吵嚷嚷的座钟傲气十足 非常冷淡

仿佛我不在房间里一样

22

习惯

真不愧为改变能手

只是改变得十分缓慢

23

没有习惯的帮助

单靠自己的力量

我们的思想就想象不出一个可以居住的住宅

24

想到在睡着前要待在远离我母亲和外婆的地方

我的卧室就从这时起再次成为我忧心忡忡的确切原因

25

昏暗的墙壁上显出捉摸不定的虹彩和色彩艳丽的神奇幻像

一个个传奇故事被描绘出来就像彩画玻璃窗上的画面那样摇曳不定 转瞬即逝

2021/11/13

世界周刊丨美国高档海滨公寓一夜坍塌,是天灾还是人祸?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起建筑物倒塌灾难性事故继续引来多方关注。一栋有着数百个住宅单位的高档公寓楼、突然在深夜发生大面积倒塌,《纽约时报》认为,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一起建筑物意外倒塌事故。

本周,7月7日,在香普兰公寓楼倒塌事故发生14天后,佛罗里达地方政府宣布,将当前的行动重点由“搜救”改为“善后”。

迈阿密-戴德县县长 卡瓦: 到目前,我们已经竭尽所能展开搜救,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开始善后工作。

迈阿密-戴德县消防救援部门在综合分析所有信息后认为,已经没有发现幸存者的可能。就在搜救行动宣告结束的当天,仍有86人下落不明,54人被证实死亡,150多人受伤。

7日,救援团队在事故现场为遇难者举行了祝祷仪式。而一些失踪者的家属则对政府停止搜救的决定感到失望。

失踪者家属: 她说很难接受儿子死亡的消息,她仍怀有希望,在那片废墟中还有希望。但现在这个希望没了,生的希望被带走了。

当地时间6月24日凌晨1时许,据迈阿密市区仅6英里的香普兰海滨公寓楼南区突然发生大面积跨塌。在公寓楼的总共316个单元中,有55个完全坍塌。当时楼内约有300名居民。

80多辆消防车陆续抵达现场,经过连夜救援,消防员最终救下了站在阳台上呼救的35名幸存者。

幸存者 史蒂夫: 上周四(24日)凌晨1:30,我正在床上睡觉,我听见了这辈子最大的一次雷声,巨大无比。我想也许没什么事,因为预报最近迈阿密有一场大风暴来袭,这在湿热的六月很正常。大约5秒后床开始晃动,接着房间开始摇摆......我打开门走到客厅,就是这个情景,所有东西都塌了。在我隔壁是704,我想他们当时在喊着“救命!救命!救我出去!”我今天才得知他们死了,和我只有一个单元之隔,如果当时我在那个单元,我就没命了。

香普兰公寓的很多住户并没有像史蒂夫这样幸运。尽管救援部门表示,可能会有幸存者借助塌陷楼体内的狭小空间存活下来,但由于坍塌的建筑内部极不稳定,救援工作进展得艰难且缓慢。

迈阿密-戴德县消防救援局助理局长 贾达拉: 每次当我们试图开路进入楼内时,都会有残垣断壁砸向我们。

据第一批救援人员描述,在公寓楼倒塌的当晚,楼体内仍能听到幸存者呼救的声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48小时候后,到了26日晚间,所有的求救声都已消失。

这期间,众多失踪者家属要求自行进入现场寻找亲人,均遭到了政府部门的拒绝。

失踪者家属: 我是一个母亲,我不管什么技术的事,现在说不过去。四天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你们做得不够,想想如果是你们的孩子被埋在那里。

失踪者家属: 根本没有人进去废墟里去救人,我跟州长和市长都说过情况里,他们说,“哦,是的,救援队在另一侧救人呢”,我说,“不对,他们就在那站着呢”。没人在救人。

《纽约时报》感叹道,公寓楼倒塌的场景前所未见,事故现场如同中东战区。而事故发生地——迈阿密-戴德县瑟夫赛德市的市长伯克特也是一时间不知所措。

瑟夫赛德市长 伯克特: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美国的楼看起来不会塌,但这个就这么塌了。

由于缺乏救援经验,28日,佛州政府专门从以色列军方邀请来了一支15人的专家救援组,但当这批专业人员组抵达现场时,已经错过了48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

以色列军方救援人员 维奇: 我们的目的是,告诉这些(美国)救援人员到底该挖什么......这是我见过的最棘手的事故之一,距事故发生已经过去快6天了,希望虽然很渺茫,但我想说的是,不是没有机会,历史上全球范围内都有奇迹发生。

然而不巧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从1日起,飓风“艾尔莎”迫近美国东南沿海地区,阵雨和强风让公寓楼的救援行动数度中断。根据气象模型的最初预测,“艾尔莎”很可能于5日正面袭击迈阿密地区。迈阿密-戴德县政府认为,飓风的到来可能会让公寓楼完全垮塌,届时将给救援人员和公众安全造成威胁。

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县政府最终决定,赶在飓风到来前,用炸药定向爆破公寓楼的残余部分。而当时,仍有109人失踪。

迈阿密-戴德县县长 卡瓦: 实话实话,此时此刻我感到舒了一口气,这栋楼不稳定,楼妨碍了我们的搜寻工作,之前可谓一筹莫展。

然而,飓风“艾尔萨”的行程在登陆前突然发生了改变,最终飓风中心擦着佛州西侧、一路北上而去。此时,事故现场已是一片废墟,失踪者生还的几率近乎为零。

事故发生地民众 史蒂芬: 我认为这是个特别好的例子,说明了政府系统内充满太多的官僚作风,尤其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救人不应等几周的时间这么久,繁文缛节必须省省。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的救援部队虽然理论上可以在第一时间出发,前往佛州展开救援。然而,根据美国灾难的响应程序,只有州长宣布灾难或事故进入“紧急状态”后,联邦部队方可进入地方。

美国总统 拜登: 我跟佛罗里达州说了,无论需要什么帮助,联邦政府都会提供,我们等着呢,有事就说,我们会赶到。

而佛州共和党州长德桑蒂斯的“紧急状态”声明,直到事故发生16个小时后才发出。

事后,面对救援迟缓的外界批评之声,州长办公室将锅甩给了迈阿密-戴德县民主党县长的脚下,称只当县政府发布事故声明,州政府才能宣布事故进入“紧急状态”。

对此,美国广播公司感叹道,当联邦-州-县、三级政府间在谨遵“政治正确”的同时,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已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6月28日,《华尔街日报》披露了香普兰大厦在建造时的一项违规操作。

据瑟夫赛德市委会的建筑记录显示,1979年,开发商提交的最初设计方案是建造一栋12层的住宅楼。但在1981年接近完工时,开发商决定增建一层高约2.7米的顶层公寓。尽管增建后的高度超出了法定建筑高度,但仍然获得了时任瑟夫赛德市长米歇尔·金泽的批准。

在公寓倒塌后,面对《迈阿密先驱报》的追问,金泽称,想不起当年批准该项目时的具体细节,但却表示:“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商违反楼高限制的做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总想多赚一点钱。”

佛州民主党参议员 皮佐: 这个地区的洗钱很猖獗,这些人转移走了很多钱,干了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在光鲜的外衣之下,位于佛州的南端迈阿密其实是犯罪分子的天堂。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地理位置便利,迈阿密逐渐成为毒品进入美国的中转地。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迈阿密地区集中了全美70%的可卡因、70%的大麻和90%的安眠酮交易。纪录片《可卡因牛仔》表现的正是这一时期迈阿密贩毒活动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犯罪分子把从毒品市场赚来的黑钱“洗白”,然后进行再投资,而在当地所有行业中,管理最为宽松,最适合洗钱的,就是房地产业。

时任美国参议员 拜登: 在打击毒品犯罪中最可怕,最令人感到尴尬的是,大量的黑钱,上百亿美元的黑钱,最终流入了正经生意当中。

在海滨城市,相比其他楼层,面朝大海的顶层公寓通常可以给开发商带来最多的利润。据美国房产网站Zillow的数据显示,就在香普林公寓倒塌前一个月,一套有着4间卧室的顶层公寓,以接近290万美元的价格被售出,相比同面积、同朝向的其他楼层售价高出至少30%。

尽管目前尚无法判断增建的顶层公寓是否给楼体带来了过度的压力,但随着调查的展开,更多“人祸因素”开始进入调查人员的视野。

CBS新闻迈阿密调查记者 德菲蒂: 越来越多的焦点集中到了地下车库和游泳池区域,这一区域的建筑结构成为了调查人员关注的焦点。

据《迈阿密先驱报》报道,早在2018年10月,美国莫拉比托顾问公司就已对香普兰公寓的业主委员会发出警告,称公寓南区游泳池下方的防水系统已经失效,海水不断深入,导致泳池下方的地下停车场的立柱、横梁和墙壁存在大量开裂,这可能对公寓楼的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据莫拉比托顾问公司的估算,维修上述问题所需约900万美元。

一个月后,2018年11月13日,香普兰公寓业主委员会将该报告转发给了瑟夫赛德市政府楼房安全管理处的普列托。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两天后,在11月15日的业主委员会会议上,普列托到场称,经核查,公寓楼“状态良好”。

业主 阿尔雷斯: 我想告诉你的是,在2018年,业主委员会和瑟夫赛德市政府开会的时候,是他们说的,公寓楼没事,公寓楼没事。

在市政府官员普列托的保证下,业主委员会打消了公寓大修的年头。

根据佛州迈阿密-戴德县的法律规定,任何三层以上的建筑需要每40年更新一次安全检验认证。到2021年,香普兰公寓楼正好达到该年限。而在县政府审查中,香普兰公寓未能通过检验。

2021年4月,此时,维修的总价已由900万美元激增至1620万美元。业主委员会表示,该费用将根据各户的面积分摊,每户所承担的费用在8至33万美元不等。而首次缴费的截止日期为今年的7月1日。

不幸的是,香普兰公寓并没能撑到这一天。

6月22日,大楼倒塌前2天,公寓的维修人员在地下车库拍摄到钢筋腐蚀、混凝土爆裂、四处渗水的照片。还有居民听到大楼有“吱吱作响的声音”。

6月24日凌晨1点20分,大楼轰然倒塌。

业主 阿尔雷斯: 我们想要答案,我们想要全部的答案,那是我的家。

大楼倒塌4天后,6月28日,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普列托去向不明。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直到事发之日,普列托还在为当地政府进行“房屋安全检查”。

虽然目前事故的原因尚无定论,民主和共和两党已就此打起了“政治牌”。7月3日,美国独立日前夜,美国前总统现身佛罗里达州的沿海城市萨拉索塔发表“国庆日”演说,为明年到来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站台拉票。

美国 前 总统 特朗普: 在短短五个月内,拜登政府对我们珍视的一切发起了全面的攻击。在乔·拜登和左翼党的领导下,我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乔。说实话,做主的应该另有其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2005年共和小布什执政时期,因为卡特里娜飓风风灾救援不力饱受指责。而到了奥巴马时期,2010年4月发生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反应迟缓被称为“奥巴马的卡特里娜飓风”,奥巴马的支持率也随之下滑。

去年的疫情危机,民主共和两党之间互相指责,进行“甩锅大战”。如今的楼塌事件,“气候变化”又扮演了“背锅”的角色。詹妮弗·格兰霍姆,美国能源部长,和里根一样出身于演艺界的民主党政治明星,因主张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而备受曾经担任过汽车经销商的拜登的青睐。

6月30日,格兰霍姆在接受CNN采访时声称,气候变化因素在此次的事故中扮演重要角色,呼吁国会尽快通过拜登政府的基础设施计划。

美国能源部长 格兰霍姆: 海平面正在上升,我们正一寸又一寸地失去海滩,这不仅发生在佛罗里达州,而是全美各地,这种现象会持续下去。我们需要等待倒塌公寓的调查结果,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应对灾难和气候变化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建造大坝,需要建造海堤,需要建设基础设施。

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唐纳德认为,格兰霍姆这是在借题发挥,夸大事实以达到政治目的。

福克斯新闻网主播: 她侃侃而谈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而此时此刻,尸体正从废墟中被抬出,我认为此时聊政治不太合适吧。

事实上,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美国的基础设施状况的确十分糟糕。目前,全美约43%的公路状况处于“糟糕”至“一般”的水平,53%的公立学校相关配套设施亟需修缮,而美国全国45%的地区没有公共交通覆盖。

就在佛州海滨公寓倒塌事故发生的一天前,在首都华盛顿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295号州际公路上方,一座行人过街天桥因受到一辆皮卡的撞击而发生垮塌,至少5人在事故中受伤,多辆汽车被砸毁,双向交通被阻断。据华盛顿地方台报道,该桥梁早在今年2月的检查中就被判定为“危险”等级,至今尚未得到修缮。

而随着风暴“艾尔莎”北上抵达纽约州,由于排水系统老旧不堪,8日,纽约市区的多个地铁站上演了雨水倒灌的悲剧。在换乘2号线和5号线的大广场站,楼梯直接变成了瀑布。而在百老汇站,乘客不得不在齐腰深的脏水中走向站台。

据路透社报道,有望改善这些问题的议案近期却在美国国会再度受阻。

6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从上任之初便力推的、价值2.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再次“缩水”。此前,拜登政府承诺会在7月4日独立日之前敲定这一计划,而如今,仅有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温和派成员就1.2万亿美元的基础框架取得初步共识,其中新支出项目仅为5790亿美元。

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 沃伦: 我们要的是完整的计划,而不是被删得支离破碎的东西。

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国内紧急状况不断,仅俄勒冈州就有99人死于高温,加州发生3500多起山火,比过去5年的正常水平高出1000多倍。美国西部93%的地区也处于干旱之中。

本周,专门为建筑物制定联邦作业标准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表示,此次海滨公寓楼坍塌事件的全面调查结果很可能需要等上数年的时间才能出炉。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结构工程师谢弗注意到,眼下美国已经有太多的基础设施因年久失修或气候变化等因素而面临风险,无论从何种角度考量,这些设施的修缮都是宜早不宜迟。这起倒塌事件也无疑给相关各方敲响了警钟。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春分:为何竖鸡蛋?

弘扬传统,享受文化

每个节气,不见不散

亲爱的艺粉们

京城前两天尚是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今天我们就迎来了春分节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春天最美的时节来啦!

春分,春分,分春为二

正所谓“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春分是一个

非常特殊的日子

它像一条中轴线

把昼夜平分了

把春季平分了

在古代

春季从立春开始

至立夏结束

春分就是中分点

由此,催生了人们天才般的想像

和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有人说

一半阴,一半阳

一半昼,一半夜

它是追求对称美学的节气

有人说

平分了昼夜

也平分了心事

一半捣碎成雨

一半消逝成云

它是有点多愁善感的节气

有人说

应该从这个节令里

学到“平衡”的法则

有人说

“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

可以从中感悟

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

小艺也觉得

春分是个有分寸

懂平衡的节气

不仅如此

同为二月节令

和霸气的惊蛰对照

多了几分和缓

共是中和之日

与爽朗的秋分相比

又多了几分柔情

是否果真如此呢?

我们去物候和习俗中找找答案~

春分三候

“春色平分纔一半,向时玄鸟重相见,雷乃发声天际头,闪闪云开始见电。”春分三候分别是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一候 | 玄鸟至

听上去玄玄乎乎的玄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平平常常的小燕子。“玄”是黑色的意思。“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不对呀,小燕子穿花衣,怎么变成黑衣了?因为这是视觉的“欺骗”,燕子平时飞行速度快,又爱高来高去,远远看去就是黑背白腹。

你们看,小燕子黑背白腹,“负阴抱阳”,是不是和春分很般配?

人们说,小燕子是春天的使者,飞回北方,就是要把春的消息捎回来。燕子回,百花开,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美不胜收的春景图就要向我们展开了。

二候 | 雷乃发声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没错,那个总让人在惊蛰就想到的春雷,这时才伴着绵绵细雨姗姗“雷”迟。

古人认为,天地气候的变化都是阴阳二气消长产生的,雷的产生就是“阴阳相薄”的结果,春分时节阳气生发,阴阳相交,势均力敌,阳气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不过,不知道是阴阳二气担心惊吓到春天,怜香惜玉,还是诗人们舍不得柔花嫩草受到惊吓,古诗里的春雷似乎总是放轻了声响,只是轻雷隐隐。

三候 | 始电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雷鸣和电闪总是相伴相生。生活中,我们也会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那古人为何将雷电分为两候,还将雷鸣排在电闪前?

有人说,这和古人的阴阳观念有关,古人以雷为阳之气,以电为阴之质,认为阳先行,阴始动,所以二候为雷三候为电。

有人则从自然物侯出发给出了解释,提出春分初来时节的雷电,雷声显得更突出,是红花,闪电只是绿叶,要过些天才会“闪亮登场”。

春分习俗

春分的习俗正如春天的繁花,多姿多彩。既有国之大典,也有民间活动。既有庄严肃穆的仪式,也有趣味横生的游戏。各地还有各自花样,各具特色,三言两语说不完。我们就择其要者,管中窥豹一番吧。

春分祭日

春分习俗中最隆重庄严的要数祭日,在古代是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在古人心中,日月都是神明,很早就有了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仪式。周朝天子在春分日早上到祭坛祭日。秦朝设立日主祠,春分时用牛祭日。明代在北京城东修建了日坛,后来也成为了清朝天子祭日的地方。

现在的北京日坛公园复原了清代祭日典仪,春分日去那里,说不定就能遇上祭日盛典,可以在卤簿仪仗与雅乐齐鸣中体会一番先民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社日酬神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在古代,春分前后也是春社日,官府和民间都会祭社神以祈求丰年,场面十分热闹喜庆。

社神就是土地神。土地神守护一方土地,护佑一方百姓。因此,每到春社日和秋社日,邻里乡亲便会聚到一块,杀牛宰羊献祭酒,举行仪式祭社神。南方各地在这一天还会演戏酬神,称为社戏。鲁迅小说《社戏》描写的就是这个事儿。

尽管年代久远,古老的“祭社”仪式也并未失传,湖南郴州安仁县就保留着“赶分社”的仪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春分时节,当地举办传统祭神祈谷的盛大活动,拜神农、赶墟场、祈谷丰、兴药市,每年都吸引不少外地游人前往,比“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场面还热闹。

立蛋庆春

“日月阴阳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4000年前,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春分这天阴阳相半、平衡性好、更容易把鸡蛋立起来的“天机”,从此兴起了通过竖蛋庆祝春天到来的习俗。

大概是因其简单又有趣,这个玩法不仅至今在各地流行,甚至还以“中国习俗”的身份走出国门,成为富有挑战的“世界游戏” 。

都这么火了,咱也不能落伍。走起!挑战一把“平衡”,验证一番“天机”。

踏青放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一到,风和日丽,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放风筝不是儿童的“专利”,走出家门,你就是“曾经那个少年”,趁春光大好,都大胆地走出门去,沐浴在融融春光里,奔跑着放飞风筝,欢乐着放飞希望吧。

古人诚不我欺

平衡是一种生活艺术

草长莺飞的季节

春风十里,跃马扬鞭

让我们平衡好

工作与家庭

学习与生活

勤勉与休闲

脑力与体力

在奋斗中享受幸福

享受奋斗的幸福吧!

作者:张金菊

来源: 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光明网评论员:征信洗白: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阅读提示】失信人花钱就能“洗白”?

光明网评论员:“消除个人征信逾期记录,每条1000元,一次处理终身适用,不成功退款。”据报道,最近一种打着“征信修复”旗号的新型诈骗形式在各地滋生蔓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少数人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心理,以代理“征信洗白”“征信铲单”为名,教唆信用主体委托其办理征信异议、投诉、举报等事项,以此牟取不正当利益,扰乱正常金融秩序。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个人信用情况反映其在日常信贷交易行为中是否遵守信用,因而成为其他市场主体判断交易对象守信预期的重要依据。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信贷交易活动中的信用信息,都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传递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成为个人征信报告的数据来源,一旦个人产生不良信用记录,那么今后涉及房贷、车贷、网贷等信贷交易都将受到影响。

征信,按词义理解就是采集、整理、记录个人的信用情况,如果个人征信通过花钱能够随意修改粉饰,那征信的意义和价值也就荡然无存。这是明眼人稍加思考就能明白的道理,那所谓的“征信修复”又是什么玩法呢?首先,这里面有一类不法分子,就是打着这个旗号进行诈骗,例如假称自己是贷款平台客服、金融机构客服,能够帮助消费者消除不良信用记录,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只要诈骗钱财得手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

还有一种“骗术”更为普遍,不法分子利用了金融机构的征信异议机制,教唆失信行为人编造理由,伪造材料、公章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以博取金融机构的同情或者争取特定政策豁免的待遇。例如国家为强化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明确受疫情影响的特定群体可以提出逾期征信记录调整申请,这些机构就趁机“钻空子”,编造理由提出征信异议。

此外,还有一类机构声称能通过与某些金融机构高管的特殊关系,靠“人情”消除不良信用记录,对这类情况当然需要认真核实查处。但在当前严监管的形势下,金融机构的这类业务都需要登记备案,哪个金融高管会为了千把块钱的“人情”去以身试法呢?

由是观之,所谓的“征信修复”,要么是纯粹的骗局,要么是不法机构利用制度便利玩玩“空手套白狼”。当然,这项经不起推敲的骗局如此流行,恰说明个人征信制度发挥了巨大惩戒作用。个人征信情况决定征信主体在信贷交易活动中的便利程度、信贷额度和利率水平,从而倒逼人们重视和珍惜个人信用,这正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意义所在。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正部署打击从事所谓“征信修复”的非法业务,这些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理应得到应有的惩处。

应当指出,信用制度是赏善罚恶的制度,这个“罚恶”,并不是要让信用污点影响人一辈子,而是要通过惩罚机制倒逼人诚实守信。根据规定,征信记录中的不良记录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保存5年,任何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对普通人而言,一方面,要重视和珍惜个人的良好信用记录,谨慎对待借贷交易行为,尽最大努力确保诚实守信。另一方面,当产生不良信用记录时,应通过合法途径沟通解决,对自身的合法权利更应该去捍卫。例如中国裁判文书网曾公布一则判决书,某银行信用卡持卡人金某某还清欠款5年后仍有不良征信,致使他房贷受阻造成损失,最后该银行被判赔偿。

让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这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目标和意义。随着信用社会的到来,面对大数据的技术支撑,任何人都应当珍视个人信用。修复个人信用,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奥迪广告“抄袭门”,最应该向谁道歉

来源: 光明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