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海龙电子城(中关村鼎好易主,属于电子卖场的时代已经过去)
郑州海龙电子城文章列表:
- 1、中关村鼎好易主,属于电子卖场的时代已经过去
- 2、中关村海龙电子城市场今日停业
- 3、别了,中关村!昔日地标轰然倒下,柳传志、刘强东曾在此发家
- 4、改革开放40年略影:弄潮中关村
- 5、郑州超高人气别墅叠翠园 VS 米兰阳光?
中关村鼎好易主,属于电子卖场的时代已经过去
4月2日,瑞士Partners Group宣布,已经联合多家财团:啟城投资(Ascent Real Estate Investors)、颢腾投资(Sigma Delta Partners Investment )以及Family Office Company完成了对鼎好大厦多数股权的收购,交易总价值13.4亿美元。
鼎好电子大厦易主
Partners Group称,将在收购完成后将改造鼎好大厦,将原有卖场改建为办公空间,并重新装修现有两座办公楼,使之符合A级写字楼标准。
鼎好大厦于2003年开业,是中关村电子卖场走向顶峰的标志。因为它首次在经营方式上实现了创新,推行了商场规划以及主题分区,成为当时中关村地区第一家商场式的电子商城。其他方面如设置独有的导购系统、触摸屏设置、以及吊旗指引,更首开电子商城以POS机付款的先河。
鼎好大厦易主:大卖场时代辉煌不在
中关村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及90年代初开始,逐渐发展并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电子集散中心之一,其中太平洋广场、中关村e世界、鼎好大厦、海龙和科贸这几核心大卖场成为了引领着中国电子类产品消费的风向标。
鼎好大厦清退电子商铺
辉煌了几十年之后,中关村开启了“去电子卖场”大转型。2011年太平洋电子数码广场首先退出市场;2015年中关村e世界关闭;2016年,经营了17年的海龙电子城停业;位于北大西南门对面的硅谷电脑城也于2018年11月开启了清退工作。
到如今,曾经有中关村旗舰电子卖场之称的“鼎好大厦”也最终开启了转型。据了解,当前鼎好大厦的电子摊位以及相关物业已经基本完成清退,仅少数楼层以及地下还有零星摊位,但是总体上,电子卖场今后将从鼎好大厦彻底消失。
而创业创新型企业、国际IT企业、互联网公司等等成为鼎好大厦重点客户。目前鼎好大厦已经引入了像创新工场、哒哒英语,汽车之家以及中关村在线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创业创新型企业。
海龙大厦内部在2016年就已经清退完成
中关村今后再无“电子卖场”
当初正式由于这些电子卖场,中关村才凝聚带动起一大批IT产业链、周边商业、区域经济以及科技园区的发展。现在,中关村告别电子卖场之后,将向着“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中介服务业、教育培训业和商业”这六个核心功能转型。
根据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发布的《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规划(2011年-2015年)》指出,海龙电子市场、中关村亿世界电子市场和鼎好电子商城的未来发展参考指标是建成国内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布和体验展示中心。
另外,计划在2020年底,中关村大街及周边地区将被提升为,具有持续产生带有中关村原始创新、技术服务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优势的创客群体和企业集群。这意味着,中关村将彻底告别传统电子卖场业态。
中关村海龙电子城市场今日停业
法制晚报讯(记者 范博韬)从今天开始,位于中关村的海龙大厦就要告别已经营了17年的电子卖场。一共5层的卖场除了2层还有几家商户没有撤离外,其余的都已人去楼空。(微信ID:fzwb_52165216)海龙电子城市场中心贴出的《通知》显示,为加快中关村西区电子卖场转型升级,7日起将停止营业,进行升级改造。对此,有商户称他们了解到,卖场腾出来的空间将变成办公场所。而早在去年,海龙大厦已经挂牌“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中心”。当时还对卖场业态进行一定的调整。而此次停业,是继去年e世界电子卖场后,中关村西区第二家关闭的电子卖场。
您有 更多新闻线索:
点击法晚爆料台报料;
发送邮件至 fwrx@fawan.com或 fwsd@fawan.com;
在新浪微博关注@法制晚报给小法留言;
关注微信法晚公号 (fzwb_52165216) 留言;
拨打法制晚报热线电话: 010-52165216!
您的线索一经采用,我们将会 给予您一定奖励。
别了,中关村!昔日地标轰然倒下,柳传志、刘强东曾在此发家
中关村昔日地标轰然倒下!
以前人们常说:“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强北”。这个口号,至今还在许多70后、80后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但是现在,没人会想到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强北,竟然转型做起了美妆。同样,也没人料想到中关村标志性的建筑竟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
近日,曾是中关村最出名的地标——鼎好大厦电子商城正式关停。这意味着,当年的那个造富神话,终究还是挡不住时代前进的步伐,落下了神坛。
鼎好大厦,这个曾经号称“中关村旗舰电子卖场”的大楼,曾与海龙电子城、中关村e世界并称为“黄金铁三角”。许多商家,都将这里作为电子产品的掘金圣地。而大家说到要买光盘、刻录机、手机、电脑等等数码产品,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中关村的鼎好大厦。
为什么呢?
一是种类繁多。对于小老百姓和数码发烧友来说,鼎好最大的好处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根本没有你买不到的。在这里,几乎能买到任何你心仪的电子产品。
二是价格几乎是“白菜价”。虽说中关村鱼龙混杂,翻新机、二手行货众多,但价格刚开始至少还算实在。最重要的是商业环境就像菜市场一样,价格随时随地都能砍。对于学生党这一类没钱的人来说,那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因此,依靠着独特的性价比,以及专属于那个年代的“网红”气息,像鼎好这类的中关村电子大厦迎来了蓬勃发展。
而在中关村内一个个仅有4平米的小柜台里,不仅创造出了一例又一例月入十万的致富神话,同样,也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创业者。
比如说,当年40岁的柳传志就是在中关村内创办了联想,刘强东的京东多媒体也是在此发家。而当时这些大佬还在中关村发过传单、拉过客户,甚至是骑着三轮车送快递、做生意。
高峰时期,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每日人流量高达20万人次,在当时,中关村被称作“中国硅谷”。足以可见,当时的中关村有多繁荣。
但是,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关村,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中关村了!
2011年,太平洋电子数码广场关停,2015年中关村e世界也关停了,海龙大厦,则是变成了写字楼。就在今年,被视为中关村最后一站的鼎好也倒下了。当年的黄金铁三角,一个个都成为了历史,不复存在。
输给自己,同时也输给了时代
事实上,对于中关村的没落,有很多人会觉得理所当然。他们认为:中关村就活该倒闭。这其实间接暴露出了中关村长久以来的弊端。
细心的网友,如果上知乎去搜中关村,你会发现,几乎大部分都是中关村的黑料。而当中最为统一的观点就是:中关村骗子实在是太多了。
这就说明,中关村没落的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利欲熏心的商人们,一步一步消磨掉了消费者们对中关村的信任。
还记得当年刘强东是怎样一步一步在中关村把京东做大的吗?最重要的就是明码标价,不欺骗,不隐瞒。他曾公开质问中关村的电子城商家:“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就是因果报应!”
所以,在“电子一条街”的盛名之下,中关村也背负着“骗子一条街”的骂名。
当时最常见的套路是:导购们先用一个低到足以让人心动的价格,在花言巧语之下,把消费者哄骗过去,然后到了交货地,要么说没货了,要么说产品存在“质量缺陷”,最后会重新推荐一款更贵的产品给消费者。如果坚持选择之前说好的产品,导购们会想办法帮他们弄到手,同样也会随之加价。
这样的骗术在中关村几乎是屡见不鲜。同时,有报道称,一个清华老师在购买电脑时,识破了商家的骗局。结果却遭到导购们的集体殴打,报警后,商户竟叫嚣:“报警也没用,反正我们都认识!”
时至今日,就算中关村被消费者、媒体集体炮轰,消费乱象也并没有得到改善。
另外,中关村的衰落,还有一点就是输给了时代,尤其是电商的崛起,给中关村带来了致命一击。
就拿京东商城来讲,送货速度快,价格公正透明,方方面面几乎是吊打中关村的存在。就连中关村当地的老板都说:“网上多方便,下单直接给你送到门口”。
的确,现在网购改变了所有人的消费习惯。而像中关村这种传统性质的线下零售,在电商的冲击下,也不得不服软。
另外,现在线下的国美、苏宁大卖场遍布全国各地,如果去线下,为什么我不选择这种品牌名气大,而且有保障的商场进行购买呢?
因此,中关村的没落,从内外来看,都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时代落幕,中关村路在何方?
就像历朝历代的更替一样,像中关村这样的兴衰历程,只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
想必有人会问:那接下来中关村又该怎么走呢?
事实上,从近十年来中关村的举措,我们就能看出,中关村的下一步,便是全力拥抱科技。
早在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就发布了通告,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在该区域发展,逐步调整传统商贸业规模,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这一年是金融危机过去后的第一年,也是电商高速发展的一年,不难看出,政府矛头直指中关村,要去旧迎新了。
2015年,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提出,中关村要在未来3至5年时间里完成转型,彻底告别电子市场。这就意味着,中关村的改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目前,中关村科贸中心已经转型“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1楼电子城的商家是寥寥无几了。
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4.4万平方米空间则变身“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当年熙熙攘攘的数码爱好者长龙也已经不见了。
中关村e世界转型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里面不再是4米电子柜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金融科创企业。
跟华强北不同,因为中关村本身就带有科技属性。像联想、百度、小米、京东方等等科技大佬,都在中关村建立了总部大楼。转型科技,对于中关村古老的电子行业,那是最为合适不过。
所以,不用怀疑了,虽然电子一条街的故事已经走到了终点,但是,一个新的起点又在重新冉冉升起。
而这个起点,就是科技!
作者:王小孟
改革开放40年略影:弄潮中关村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年的“电子一条街”白颐路已经改为中关村大街,电子商铺也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科技园区。蔡代征/摄(资料图片)
1978年至2018年,40年改革开放的岁月浓缩在7.2公里的中关村大街上。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陈春先、纪世瀛、柳传志、段永基、王选、王文京、俞敏洪、李彦宏、雷军等无数个鲜活的名字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发展和变化,一代又一代的“中关村人”用智慧和汗水留下饱含创新的标识和无数探索故事。
从上一代人的“下海潮”到当代青年的“双创”大潮,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那些骄傲的追风少年虽然已两鬓斑白,但创新的精神和试水的勇气一直在延续。它不会因为拆除白颐路的尘土飞扬而消逝,也不会停止于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空飘散的咖啡香气中。
少长咸集,风云际会,40年过去了,中关村的发展已经跃入新轨道、新方向,中关村的故事也在用新表达和新主旨,来面对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一年,时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的陈春先也悄悄地、艰难地播下了如今已闻名世界的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
三次访美的陈春先坚定了移植硅谷经验、搞技术扩散的想法。从硅谷回国后,他再次审视曾熟悉的中关村:人才密集程度上与硅谷极其相似,但大学教授、科技人员只满足于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后老百姓是否买得起,从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陈春先想一改中关村面貌,要在这里建立“硅谷体制”。
1980年10月23日下午,陈春先在数百人报告厅,面对那些没去过美国的同事们,做了一场访美报告。“美国尖端科学高速发展的原因在于技术转化为产品特别快,那里已经形成几百亿美元产值的新兴工业。我总觉得中关村有很大的潜力没有挖出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革新体制。”
报告会后,陈春先带着纪世瀛、崔文栋、曹永仙、汪诗金、吴德顺、刘春城、罗承沐、耿秀敏、潘英、李兵等同仁,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间十几平方米平房仓库,占用了小半间房子,悄无声响地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之所以称为服务部,未叫公司,是因为没有研究所办公司的先例。但陈春先既是等离子体学会的副理事长,又负责服务部全部工作,实际上和办公司差不多。他拿着从北京市科协讨来的“批准文件”,到公安局刻了一个公章,到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公司”便成立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平凡的一天会成为中关村公司的诞生日,会成为北京甚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成为日后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
服务部成立完成的两年间,陈春先和同事每天骑着自行车四处跑业务,总共承建了27项开发研制和咨询项目,每人每月可以领到30元的津贴。不料风言风语也紧随而来,小小的服务部面临关停。这场风波直到1983年初,党中央领导同志表态,对陈春先的探索给予了肯定,才平息了下来。
从“倒爷一条街”到“两通两海”
在陈春先等第一批创业者的带动下,“两海”、“两通”(四通公司、信通公司、京海公司、科海公司)等民营科技企业呈井喷状态,“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逐步成形。但是也有很多公司以“科技开发”的名义,走私、倒卖电子产品。“电子一条街”又被称为了“倒爷一条街”。
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有的产物,“倒爷”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时任海淀区委书记,《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作者张福森表示,“中关村有倒爷,但不是倒爷一条街。就是说他在倒买倒卖产品的过程当中,有智力投入、有服务、有开发,当时叫技工贸相结合的企业,所以中关村是科技开发企业一条街,而不是倒爷一条街。”
虽然争论一直都在,但中关村的发展却没有停下脚步。科技人员从高等学校、研究所走出来,科技人员的“下海”大潮正式拉开。王洪德“五走创京海”的举动轰动北京城,也刺激了中科院和海淀区。“科技人员能办企业,官方为什么不能搞?”中科院计划局与海淀区决定合作,从“新菜田改建基金”中刨出10万,创办官民合办的“科海”。京海、科海的先后尝试,也让更多科研人员的心眼活泛起来。
1984年5月16日,四通在四季青乡会议室宣告成立,乡里出资2万,请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当名誉董事长。一度与四通同台共舞的,是信通。这是中关村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由中科院计算所、科仪厂、海淀区各投100万,于1984年11月开业。后来大名鼎鼎的联想也在这一年登上了历史舞台。
是端起泥饭碗,还是丢掉铁饭碗?虽然“两通两海”创造的财富鼓舞了一大批创业者,但当时的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对于“下海”不理解的还是占多数。直到1988年5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获批,“中关村”正式诞生,压抑了十余年的创业热潮就此喷涌。
从“大卖场”到创业大街
虽然还没有高楼大厦,但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无疑是城西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年的“电子一条街”白颐路已经改为中关村大街,电子商铺也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941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
位于中关村大街1号的海龙电子城就是中关村进化中的产物。它的开业标志着中关村电子卖场时代的开始。“买电器到海龙”曾成为大家的共识。鼎盛时期,海龙年销售额达60亿元,店内商铺数量多达600家,生意好时一家店铺一天能接上百个订单。但从2007年起,随着电商兴起,海龙开始走下坡路。假货横行、鱼龙混杂成了这里的代名词。直到2015年3月,海龙电子城挂牌“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标志着海龙开始从传统电子产品经营向智能硬件创新转变。2016年7月7日,海龙大厦贴出告示:即日起一至五层停止营业,升级改造。有17年经营历史的海龙电子城停止营业了。今年5月初,中关村最后一个电子卖场广安中海电子卖场也被拆除。
海龙等卖场的停业虽然令一代人唏嘘,却挡不住距离海龙西侧几个路口的创业大街飘散过来的咖啡香气。升级后的中关村大街全长7.2公里,形成一批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集聚区。2018年1-5月,中关村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企业达89家。
新一代的创业者在这里崛起,而“中关村”的概念,也早已突破地理上的“中关村大街”,向北边的上地,乃至全国各地辐射。作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中关村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格局。十六个分园不断强化创新服务功能,落地了一批高精尖项目,建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中关村正立足世界科技前沿,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郑州超高人气别墅叠翠园 VS 米兰阳光?
小区基本信息pk
叠翠园 | 米兰阳光 | |
区县商圈 | 沙口路 | 科技市场 |
小区地址 | 南阳路和农业路交叉口向南300米路西 | 东风路与勤工路交叉口向南220米路东 |
建筑年代 | 2002-04-30 | 2006-01-01 |
总户数 | 650 | 200 |
容积率 | 3.60 | 4.28 |
物业公司 | 郑州园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河南天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物业费 | 1.5元/平米·月 | 0.8元/平米·月 |
小区配套设施PK
叠翠园
小区为集中供暖、市政供水、市政供电,电表出户,户外抄表、管道天然气入户、名牌高档电梯、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小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每天清理垃圾,进入方式为:门禁(失效),1个入口,停车位为:地上地下停车位。
米兰阳光
小区为自供暖、市政供水、民电、电费0.56元/度、管道天然气入户、全天开放、楼宇对讲、单元门锁、摄像头、名牌防盗门、每天清扫,停车位为:小区约有200个地下停车位(只可停电动车),汽车的停车只能停在院外面的路边。。
周边配套PK
叠翠园
交通:4、67、39路公交车在南阳路农业路站下,学校:双语幼儿园,南阳路一小、三十中、南阳路二小,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商场:九头崖、通利量贩医院:市五院、儿童医院银行:工商银行其他:绿荫公园
米兰阳光
交通:83、17、28、2、906、506、86、6、42 、 72 、209 、67 966学校:米兰阳光小区内有国华幼儿园、以及小区一期里面有碧桂园开心岛幼儿园,轻院附小、文化路一小、文化路三小、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中学、省试验中学、30中、9中,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商场:家乐福商场 、一家人超市 、思达超市 、赛博数码广场 、外运电子商厦 、科技市场 、百脑汇 、中关大厦、 创新大厦、十八超市、海龙电子城医院:往西500米左右省中医院和康复医院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曙光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南煤炭医院 、康复医院银行:小区500米之内文化路上有广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其他:科技市场周边高校林立、位于科技市场的中心地带、金水区政府、文化广场公园、数码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