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app安卓地址(看视频月入过万?想多了!揭开秘乐短视频爆红套路)
奶茶app安卓地址文章列表:
- 1、看视频月入过万?想多了!揭开秘乐短视频爆红套路
- 2、学习通学生信息泄露事件追踪:有卖家连夜出售,宣称被金主买断
- 3、229万人在线申购,但茅台App不想只卖酒
- 4、秋天第一杯奶茶吹起养生风大桶茶风靡社交平台
- 5、中国邮政跨界开奶茶店!邮氧的茶正式亮相
看视频月入过万?想多了!揭开秘乐短视频爆红套路
“不投资,无风险,来者必赚。”“0撸0投资月入几百几十万。”热闹的市场中,一块写有“秘乐短视频”并辅以夸张标语的地摊推广招牌吸引了多人的目光。
近段时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多地发现这款名为“秘乐短视频”的APP以地推和网推等形式快速吸引用户注册下载。七麦数据显示,该APP自3月以来下载量和用户数量暴增,6月1日至6月18日其在iPhone免费娱乐榜上排名始终霸占在第一位,超过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
新京报记者注册下载秘乐短视频后发现,其用户数量暴增的关键在于“看视频返现”模式,该APP的规则鼓励用户拉新、投钱,且设置了长达40天的返现期限,玩法与饱受争议的“趣步”模式相似。记者发现市场上还有不少与秘乐短视频模式相似的APP,如福音短视频、凹音、妙音等“看短视频赚钱”APP。
“这些APP本质上就是一个个资金盘。”有相关行业从业经历的诸月(化名)告诉记者,“表面上其拥有短视频、区块链等概念,但实际上都是拉拢一批用户炒APP里的虚拟币,由于开发团队手中握有大量零成本的虚拟币,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卖出去就是钱,这些钱都要由后入场的用户接盘,且不创造任何价值,这类资金盘迟早会崩盘。”
6月22日,记者致电秘乐短视频客服并留下联系方式,表示想就秘乐短视频的模式、会员数量等问题进行采访,接线员表示要转接到运营部门才能回答。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并未对记者进行回复。
看视频就赚钱 做到“王者”可年入2000万?
“每天看五分钟视频就能赚钱,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秘乐就是下一个抖音。”6月12日,戴着印有秘乐短视频LOGO的红色帽子,在市场上摆摊地推的辰姐告诉新京报记者。
像辰姐这样以地推方式推销秘乐短视频的人不在少数。近一个月来,新京报记者在多地发现有打着赚钱旗号地推注册秘乐短视频的推广人士,如果扫其二维码,你就会自动成为其“团队”的一员,相应的会有油、鸡蛋、玩具等小礼物相赠。
事实上,通过地推网推、朋友推荐等途径,秘乐短视频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成了APP下载榜上的“明星”,秘乐官方公众号在5月22日表示其注册量已近3500万。
下载量如此之高,秘乐短视频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新京报记者打开该APP,发现其界面与抖音、快手基本相似,但视频质量相差甚远,其中一些视频还有明显的“搬运”痕迹,如记者发现其中一个明星集锦视频,是从其他平台复制而来的。
“这个可以看视频,可以逛商城,还能玩游戏,但主要是赚钱。”辰姐介绍称,“你如果完成了第一个任务,40天里可以赚几百块,这是没有任何投入稳赚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秘乐短视频官方介绍其涉及“包括但不限于短视频账号、直播、电商等多个垂直领域”,并在官方公号中一直强调其“短视频”属性,但几乎所有注册下载的用户都是冲着“赚钱”来的。
“辰姐”介绍,秘乐有“达人制度”,“一开始的免费任务给的分成较少只有几百块,但只要你的推荐数、活跃度足够高,可以成为‘主播’,往后还有‘荣耀黄金’、‘璀璨钻石’、‘最强王者’级别。”记者所在秘乐“交流群”的“导师”则表示,主播每年的分红收入不会低于20万,黄金、钻石、王者的分红收入则不会低于100万、500万和2000万。
但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与一般短视频平台需要提供好的视频作品以及直播效果才能成为“主播”不同,成为秘乐短视频的“主播”并不需要提供作品,而是要看“有效推荐数”以及“团队活跃度”。辰姐称,你拉人注册秘乐短视频的“下线”越多,你的“下线”再拉“下线”的人数越多,活跃度才能越高。
“秘乐短视频采取的是和当年‘趣步’类似的模式,是典型的‘趣步系’资金盘玩法,只不过披上了一个短视频的外衣。”诸月告诉记者。
对于秘乐短视频的做法,网友怎么看?华为应用市场中网友“吴彦祖呀”说,“个人觉得不错,刷什么抖音快手都是刷,每天有10块钱吃早餐不香吗?”而“芋泥波波奶茶”则表示,“有人跟我说这个短视频5分钟能挣8块,但我一用才知道根本不挣钱,气得我删除了两次,要不是给奶奶同学面子,我怎么可能再下载呢?”
赚钱关键是拉人当下线:不拉新人钱少一半 复投能赚更多
那么,注册下载秘乐短视频是如何赚钱的呢?
贝壳财经记者下载秘乐短视频发现,该APP需要进行电话号码注册以及人脸识别实名认证,认证之后去APP的“任务中心”里领取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每天看五分钟视频,持续40天后会奖励15个名为“秘豆”的平台内虚拟币,此后用户可以通过APP内买卖、打赏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将“秘豆”套现,或者将得到的秘豆再完成更高级的任务“复投”,以得到更多秘豆。记者所在的秘乐短视频“交流群”中,有导师鼓吹做任务得到的秘豆不要套现,最好再复投新的任务,这样才能得到更高收益。
辰姐表示,“秘豆”就是赚钱的关键。“完成第一个任务可以得15个秘豆,按目前一个秘豆23块钱算,一共可以赚345元,不过提现要收50%的手续费,这个也简单,你只要拉4个人到达V2等级,手续费就可以降低到28%,最后可以套现248.4元,拉的人越多手续费越低,赚的也更多,手续费最低可以到20%。”
“拉4个人能把扣的钱赚回来,和拉4个人能赚更多的钱是两个概念,这简直就是针对人性的弱点设置的,而且一般人算上亲近的家人朋友都能凑够拉4个人。”诸月分析道,“秘乐短视频的规则就是鼓励用户多拉人做‘下线’。”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至此套现离场,那么秘乐短视频确实做到“看视频赚钱”的宣传语,而用户的代价是贡献了整整40天的月活还拉了四个人。
但记者所在交流群的“导师”表示,不要轻易套现离场。
“你可以选择将15颗秘豆卖了换钱,但如果你卖了这15颗秘豆,你以后看视频就没钱赚了,这个免费的任务也没有了。”“导师”称,“但如果把这15颗秘豆拿出10颗来复投第二个任务,你就可以获得12.75颗秘豆,白赚2.75颗秘豆,等你有了100颗秘豆,还可以用秘豆来复投第三个任务获得128.5颗秘豆,白赚28.5颗秘豆。所以你完成第一个任务得到了秘豆,不要换钱,复投新的秘豆是最划算的,你可以把秘豆理解为能下蛋的母鸡,直接套现就是‘杀鸡取卵’,让它给你持续产出新秘豆不香吗?”
“一个用户老老实实刷了40天视频,已经习惯了秘乐的模式,此时你让他收手套现离场,一般人都不会甘心的,他只会想去进行复投,赚更多的秘豆,可以说,秘乐赚的并不是这些见好就收的‘羊毛党’们的钱,导师们的鼓吹、画大饼也让不少抱着薅羊毛心态的用户最后沉淀下来开始刷‘秘豆’。”诸月告诉记者。
套现要扣层层“手续费” 羊毛党反被“薅羊毛”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即便是克制住了复投冲动的“羊毛党”,秘乐短视频也会在羊毛党的身上再刮掉两层羊毛。
根据辰姐的演示,秘乐短视频的套现手法是:先领取任务赚秘豆,然后在APP内置的“集市”里同其他玩家交易秘豆兑换秘宝,再开通会员上传视频,用秘宝购买“礼物”给自己的视频打赏,最后才能从视频打赏收益里提现。
秘乐短视频资深会员老邢告诉记者,目前秘乐已经更新了数个版本,其中主要产生了几个变化,一是此前注册进行实名认证需要交1.5元认证费,现在实名认证免费,但注册会员需要交纳10元会员费;二是之前秘豆可以直接提现,现在必须换成秘宝再通过给视频打赏提现,而且兑换秘宝、给视频打赏都需要交纳手续费。
规则的改变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套现成本。从秘乐短视频现有规则看,秘乐官方规定秘宝为0.1元一个。在目前的套现流程中,秘豆在集市里兑换秘宝时需要扣除50%(不拉人)或28%(拉4人)的手续费,而开通会员上传视频时会自动扣除10元手续费,用秘宝打赏自己视频时需要扣除5%打赏费,最后刷礼物给自己再提现时还需要支付5%服务费。通过多重手续费,秘乐从“羊毛党”用户手中能反薅到不少“羊毛”。
无本万利,“伪装”区块链的秘豆 谁接最后一棒?
辰姐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不要轻易套现离场的另一个原因是,秘豆的价格在不断升值,“我刚玩的时候秘豆只有7块钱,现在已经炒到20多块了,以后秘豆肯定还会升值,因为秘豆的总量是有限的,我们采用的是区块链模式。”
记者发现,在秘乐短视频APP内,用户可以以0.1元的价格购买秘宝,再从集市里以秘宝购买秘豆,相应的,做完任务拥有秘豆的用户,也可以将秘豆兑换为秘宝,这就提供了交易的平台。
由于复投任务本身需要秘豆,不少用户并不打算套现,而打算复投更多秘豆,更有甚者甚至会花钱购买秘豆再进行复投,根据平台规则,若只进行免费任务,只能领取15颗秘豆,但若完成最高级的“蓝色任务”,即使用1万颗秘豆进行复投,40天后将可以获得13250颗秘豆,纯赚3250颗。
贝壳财经记者浏览秘乐短视频官方网站发现,其运营公司浙江秘乐魔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称是“国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场景的科技企业”。企查查显示,该公司在5月25日与4月20日两次均因市场监督管理局无法通过登记住所联系上而被标记处于经营异常状态。
辰姐与秘乐短视频交流群内的团队“导师”多次告诉记者,秘乐短视频发放的秘豆数量有限,“秘豆限量发行2.1亿颗。”辰姐展示她的秘乐短视频界面时,记者发现辰姐的“团队”(即拉的下线)里已经有近一百人,她表示,拉更多的人,套现手续费更少。“目前的领任务看视频免费赚钱的政策只是短期政策,秘乐短视频再过不久就没有这些任务了,官方会统一收购秘豆,到时价格会很高,我到那时再一起套现。”
由于宣称秘豆“数量固定”,许多玩家深信这属于区块链。对此,有区块链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秘豆和区块链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真采用区块链技术,应该披露其链上地址,但至今秘乐短视频都没有披露过,因此最终发行多少秘豆谁也不知道,秘乐短视频团队手中掌握着毫无成本的秘豆,想发多少就发多少,甚至可以自己在集市里进行套现。”
日前,有网友就公开晒出截图称,秘乐短视频的庄家目前正在疯狂出售秘豆,在毫无成本的情况下每天获利20万元。
效仿趣步?带动下游黑市 短视频赚钱平台野蛮生长
记者发现,虽然秘乐团队的“导师”以“区块链”、“秘豆升值”拉拢用户拉新复投,但秘乐官方网站却一直在极力撇清自己与区块链的关系。该公司在官网的通告一栏中表示,秘豆“不是数字货币,秘乐短视频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或个人炒作秘豆;‘秘豆’不能直接兑换人民币,可用于赠送主播;并表示要‘肃清朋友圈中带有政府、收益、变现有关内容’,并表示‘不得在何人推荐的时候,让人有拉人头传销的概念,我们是一家短视频公司,目标是做优质的短视频平台’。”
对此,诸月认为这仅是文字游戏,“用户在APP内部本身就可以通过人民币兑换秘宝再间接兑换秘豆;用户打赏的也几乎都是自己,只是通过打赏来间接套现;不拉人做短视频平台更是笑话,如果不以减免手续费的方式诱导用户拉新,秘乐短视频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爆红?”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目前黑市中已经出现了针对秘乐短视频的秘豆买卖以及拉新推广的下游产业链。在某“收豆群”中,有买家表示以19元的价格收秘豆,并表示“价高的都是骗子”,还有卖家表示“220个秘宝单价15元”。其中,更有不少人瞄准了秘乐需要拉新的需求,招揽拉新生意。“我们有地推和网推,地推的效果最好,秘乐项目推100人以上算你20元/人。”一名专做拉新推广的人士表示。
一名曾经注册过趣步APP的用户认为,秘乐短视频的套路和趣步APP一致,都是鼓励用户通过拉人、复投的方式将虚拟币价格炒高,“秘乐短视频的‘秘豆’就等于趣步里的‘糖果’,诱惑用户花钱购买这些虚拟币,再复投增加更多的虚拟币,但一旦平台跑路,无人接盘,这些虚拟币的价格就可能崩掉,后加入的用户将血本无归。”趣步已在2019年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额诈骗等违法行为被有长沙市关单位立案调查。
2017年9月份,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也明确禁止了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相关的兑换业务,不得为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截至目前,秘乐短视频用户的疯狂拉新行为仍在继续。不仅如此,与秘乐模式趋同的各类短视频赚钱平台也纷纷冒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与秘乐短视频模式相似的的平台有福音短视频、凹音、妙音、玩乐喵、去嗨皮等。例如凹音短视频的推广人就直接表示,“我们采用秘乐模式,但福利超过秘乐,比秘乐有优势,每天看视频4分钟,推广月入几千几万。”记者下载凹音短视频后发现,其界面与秘乐短视频如出一辙,视频质量甚至更低。
“现在不少资金盘玩法都披上了一层外皮突显合法性,如运动赚钱、看视频赚钱、挖矿赚钱等,但本质都需要拉新,其并不创造价值,只是通过不断拉新收割参与者的本金、炒作虚拟币的价值,庄家则可以发行毫无成本的虚拟币进行套现,这种资金盘参与人数越多,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越严重,而且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希望参与者能擦亮双眼。”诸月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王心
学习通学生信息泄露事件追踪:有卖家连夜出售,宣称被金主买断
学习通官方微博截图
“消息多到爆炸,有什么事情直接说”“数据库不用问了,已经有人决定买断”……
6月21日晚,个别倒卖学习通数据的黑灰产仍不断释放最新消息。伴随1亿7273万条学生信息被曝泄露的消息热度蹿升,买家和卖家同样开始迅速活跃。
当晚22:15分,有买家在黑灰产平台上表示,数据“已经出售,被金主买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M78Sec安全团队率先披露出超星学习通信息泄露。6月21日,此次事件爆料人、北京某安全公司创始人邱同学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表示,自己前几日在某平台发现了学习通APP的数据正在被黑客兜售,于是进行仔细查证,经多人验证发现社工库(黑客将泄漏的用户数据集中归档的数据库)中泄露的个别信息与学习通信息高度一致,“其实我是一名创业的大学生,很不幸,我的数据也在泄露的范围内。”
针对此事,学习通当天回应称,其不存储用户明文密码,采取单向加密存储,理论上用户密码不会泄露,“公司确认网上传言密码泄露是不实的”。学习通表示,收到用户数据疑似泄露的消息后已连续技术排查十余小时,暂未发现明确的用户信息泄露证据,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
黑灰产售卖信息
黑灰产倒卖热:有卖家宣称手握学生信息,有卖家打假
超星学习通是不少在校大学生的常用学习软件。此次被曝数据库信息遭公开售卖,包含姓名、手机号、性别、学校、学号、邮箱等信息1亿7273万条。
刚刚大学毕业的凯一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校期间需要使用超星学习通上课签到,看课件等,使用学习通APP为学校要求,与学分有关,所以很多学校在用,使用频率也较高。“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凯一向记者展示的学习通APP截图,她的使用次数为3万次。
对于学习通数据疑似泄露,不少大学生用户表示担忧,“从昨天开始一直有骚扰电话”“最近天天有骚扰电话和短信不会因为这个吧?”
邱同学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他在发现学习通数据疑似泄露后,从某数据库中找到了姓名、电话、学校、学号、性别等数据。之所以爆出这一事件,是因为不仅在泄露信息中发现了自己的基本信息,而且经比对后与其本人的超星学习通信息一致。他认为“极大概率来说,消息是准确的”,而且“一些名校也没有幸免于难”。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有截图显示在6月18日或更早,就有卖家在黑灰产平台上公开宣称出售“1亿7273条学习通数据”。
对于学习通回应称“确认密码没有泄露”,贝壳财经记者登录黑灰产平台发现,有卖家在6月21日晚间发贴图暗示称,学习通所储存的加密数据可以通过技术破译,所以即便密码没有泄露也不影响黑产获取学生数据。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由于这一卖家率先抛出售卖学习通信息,引来不少买家询问。22:15分,其在黑灰产平台上表示,数据“已经出售,被金主买断”。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只要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算力,用户密码可以被解开。例如主流的“彩虹表”密码破译技术,可以把所有可能的密码计算出哈希(哈希值是将任意长度的输入字符串转换为密码并进行固定输出的过程。)并保存在索引文件中,在需要破解时只需根据哈希对索引文件进行查询即可很快获得明文密码。
6月21日至22日,贝壳财经记者检索黑灰产平台发现,随着学习通事件发酵,越来越多黑灰产买家和卖家参与其中,有卖家称“已购入数据,入库后免费开放查询”,有买家在花费500美元购买到学习通数据后发现被骗。对此,甚至有卖家站出来“打假”表示,“只有自己的数据才是真的。”
邱同学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之所以能在社工库搜索到自己的数据,应该是数据已经被黑客卖给了社工库的维护人员。据他监测,学习通的数据从最开始的约1300美元价格经过几轮倒卖,已经降价到3000元人民币,“应该已经被转手过几次了”。
邱同学称,此事引爆舆论并不是他本意,事件发酵的速度超出自己预期,也说明大家对个人隐私泄露越来越关注。“我认为这件事情给学校和平台都敲响了警钟,核心机密数据不应储存于商业公司之手,要切实把网络安全建设落地。”
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学习通去年被工信部要求整改
贝壳财经记者下载学习通APP看到,其在苹果ios商店中的评分只有1.4分。最新评论中不少用户指出“侵犯隐私”,不过更多的还是用户吐槽该APP使用不方便,包括“考试时被强制交卷了,动不动说我切屏”。
贝壳财经体验其使用过程看到,学习通APP进行个人注册需提供手机号码,单位用户则需在此基础上提供个人姓名、登录账号(学号/工号)以便单位管理统计。当用户使用学习通中的打卡签到、图片上传、超星课堂等功能时,可能会需要开启位置信息、摄像头、相册、麦克风等访问权限。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1月,学习通APP(版本:4.8.1)曾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工信部通报,并要求其整改。同年7月,学习通(版本:4.8.5)因工信部检查发现仍涉及违规使用个人信息未完成整改,再次被通报。
6月22日,贝壳财经记者登录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发现,超星学习通在2020年至2021年间分别被曝出过存在XSS漏洞、信息泄露漏洞和逻辑缺陷漏洞。其中,信息泄露漏洞主要为“超星学习通App存在信息泄露漏洞,攻击者可利用该漏洞获取敏感信息”。此外,逻辑缺陷漏洞为“超星学习通应用系统平台存在逻辑缺陷漏洞,攻击者可利用漏洞导致任意用户账户登录及泄露用户信息。”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记录,超星学习通在漏洞公布后曾更新过补丁。
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显示超星学习通曾存在信息泄露漏洞
数据泄露有内外因,防数据“裸奔”迫在眉睫
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目前无法确认黑灰产卖家标榜的“学习通数据”是否为真,但平台上已经不乏可能被泄露的学生个人信息,并几经倒手。记者注意到,黑灰产平台中,学生数据按本科生、硕士、博士、毕业生等被分类售卖。记者随即浏览几名卖家提供的样本信息发现,一些甚至包括大学生的实习经历和中小学生的家长信息。
奇安信数据安全专家、数据安全子公司副总经理姚磊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过去多起数据泄露事件来看,通常造成企业数据泄露的原因既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也存在二者皆有。攻击者可能利用目标系统漏洞或者窃取到的特权账户,获取了相应数据库管理员的权限,从而完成拖库行为。“此类事件此前也时有发生,比如领英数据泄露事件被证实为黑客利用其API漏洞所致。因此,企业应当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力度,避免大量使用弱口令,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置。”
姚磊称,内部原因也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有可能是运维人员的不当操作致使数据意外泄露;第二种则是有内鬼作祟,如果其内部权限管控缺失或者行为审计有纰漏,内部员工(如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利用自身系统权限,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批量下载下来,然后进行倒卖。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应采用技术手段,加强自身内部员工的权限管理和行为审计,对于某些超越权限或者高危操作应严格控制。
在超星学习通被曝可能存在信息泄露后,不少学生用户在社交平台公开发文质疑学习通的“使用次数”存在问题。网友“我是谁小怪兽”称,自己只在去图书馆需要预约时才使用学习通,却显示了4926次使用。网友“奶茶不要全糖要微糖”表示,自己的学习通使用次数有6万次。
对此,学习通回应称,使用量不是"使用学习通的次数",而是用户使用学习通时向服务器发出的页面请求次数,类似于互联网请求的pv值(pageview),学习者有几十万学习通使用量是正常现象,而不是账号泄露的表现。
邱同学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学习通的使用次数和信息泄露应该没有必然联系,“这次事件大概率是黑客入侵所致。”
他表示,自己参与过大量攻防演练,发现国内各大高校还需要将网络安全建设落到实处。“具体措施的建构,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国家的网络安全建设有待各方长期共同发力,为更美好、更安全的互联网而战。”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创新BG负责人孔德亮表示,近年来媒体多次曝出的信息泄露事件再次表明,很多企业机构的数据处在“裸奔”状态,这是数据安全当前的首要问题,防“裸奔”、补短板迫在眉睫,85%以上的客户需要从这开始。
记者联系邮箱:luoyidan@xjbnews.com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王进雨 宋钰婷
校对 陈荻雁
229万人在线申购,但茅台App不想只卖酒
编辑|王淼
「营销看点」关注一切有趣有料的品牌营销动态,每周精选好玩的案例更新。
后台回复「案例」添加编辑微信,或邮件联系wangfengzhi@36kr.com,让你的品牌案例被更多人看到,欢迎来聊!
01. 茅台数字营销APP试运行,229万人在线申购原价茅台
3月29日,贵州茅台官方微信发文宣布,贵州茅台官方数字营销App“i茅台”将于3月31日上线试运行。29号当日,i茅台App已可在应用商店下载并登上免费榜首,而“i茅台”成为AppStore免费榜第一”的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
截图来自AppStore
据悉,在试运行阶段,消费者每天9:00-10:00可在“i茅台”App上预约申购53度500ml贵州茅台酒(壬寅虎年)、53度500ml茅台1935、53度375ml*2(壬寅虎年)和53 度500ml贵州茅台酒(珍品)这4款产品。申购完成后,当天18时将会产生今日预约申购结果。届时,用户收到短信提示后,即可按照平台规则付款提货。
上述4款产品的价格分别为2499元/瓶、1188元/瓶、3599/盒、4599元/瓶。
和其他酒饮品牌不同,茅台因其产品历史、公司发展、包括股价市值等多方面复杂因素,让茅台酒成为很多消费者眼中的“硬通货”。再加上市场中存在炒价等非理性因素,能原价购买茅台,一度成为很多电商平台开展营销活动的宣传噱头,“抢茅台”这件事有多热闹可见一斑。
但和第三方电商平台不同的是,消费者在“i茅台”中申购原价酒不需要拼手速,因为申购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下订单顺序的先后,而是采用“集中申购,随机中签”的方式进行。
据31日晚公布的“中签”结果,贵州茅台酒(珍品)最终中签率为0.25%;贵州茅台酒(壬寅虎年)最终中签率为0.41%;贵州茅台酒(壬寅虎年)最终中签率为0.031%;茅台1935最终中签率为0.99%。
截图来自官方
229万人参与第一次线上申购,最抢手的一款平均每1万人只有3个人可以买到,网友调侃在线申购茅台中签率比打新股还低。
据人民网报道,茅台内部人士称“i茅台”App采用线上线下打通的联动机制,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放心、便捷的购酒新平台。
但此番线上产品申购不包括飞天茅台酒,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主要是为推进相关平台顺利上线运行,避免市场对飞天茅台酒的过度聚焦和炒作。
“能申购原价茅台”为茅台官方App拉新注册带来了大量的用户。但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的官方定位是“数字营销App”,除了作为茅台酒预约申购的渠道之一,i茅台上线的另一大重要作用是,承载发布茅台重磅新品,沉淀茅台文化。即在经销门店、电商渠道之外,通过搭建自有平台,直接与消费者建立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渠道。
据官方表示,为主动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实施“五合”营销理念、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茅台将通过云计算、物联感知、大数据、区块链公证和智能风控四方面技术的应用,构建形成“i茅台”数字化营销平台。
02.食品安全引发讨论,品牌声明要硬气还是要诚意?
3月27号,话题“乐事薯片吃出一撮毛发赔付1000元”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品牌食品安全相关讨论。事件起因为,有上海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的乐事薯片开包后出现莫名毛发,多次联系官方未得到满意处理,后在社交媒体发布公开视频寻求解释说明。
随着舆情的迅速发酵,乐事官方微博迅速发布了一则声明回应表示:今日微博热搜的标题 “乐事薯片吃出毛发赔偿1000元”属于错误标题,不符合事实,严重损害了我们品牌声誉和美誉度。感谢广大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厚爱,我们将继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服务消费者,谢谢!
截图来自官方
声明中强调,消费者所反映的情况为“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为其块茎提供养分的土豆根茎,属于天然马铃薯自身组成部分,为极个别马铃薯因成熟度未脱落根茎造成的,不涉及任何食品安全。”此外,乐事官方还提到,“消费者对此表示理解,也立即撤销了其所发布的原始视频。”
是“马铃薯根茎”而非“不明毛发”,不少担忧薯片生产卫生安全的消费者表示“松了一口气”,可以放心继续消费其产品。但也有部分消费者对说明并不买账,认为官方只谴责对事实不明的描述,认为损害其品牌声誉,但马铃薯根茎也并不应该出现在正常的薯片包装里。
据都市时报《奇点财经》官方微博,当事人就乐事声明提出疑问,“土豆根茎就能够合理存在于食品当中吗,乐事方称不涉及食品安全,为什么按照食品安全法赔付一千元。从未向乐事方表示过理解,撤销视频是乐事方要求的。”
截图来自官方
因近期“土坑酸菜”“双汇变质火腿肠”等事件频繁被爆出,食品卫生安全话题更易触动公众的神经,品牌面对舆情迅速反应、阐明争议点,同时表达立场,确实阻止了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同时还在声明中强化了官方在生产线和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态度。
但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问题在沟通客服阶段并未得到妥善的答案,由此才有了公开视频和话题的发酵。加工食品中出现植物根茎是否就应该被消费者理解和接受?这本质上要看从谁的立场出发。
再先进的生产线也难保证产品100%的质量稳定,企业需要一定容错率是客观的。但作为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出异物,也更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客观、诚恳的说明。一份声明只谴责别人的错误,或难以服众。
毕竟,随着国内消费品牌和产品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并不缺乏选择,好的服务和体验同样重要。
《体验经济》作者约瑟夫·派恩的这句话也给出了答案:“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03.被指低俗营销,卫龙致歉
3月30日,针对近期辣条包装广告与引发的争议,卫龙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对产品包装版面文案引起的网友争议深表歉意,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
当日,“卫龙致歉”登上微博热搜。事件起因为有博主留意到其外包装上的文案分别有“约吗”“贼大”“强硬”等具有擦边球暗示意味的字眼,随后向卫龙食品天猫旗舰店进行了反映。
动图截取自澎湃新闻《七环视频》
据悉,卫龙该版包装已使用6年,对于涉嫌低俗营销,卫龙所在的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现已介入调查。
卫龙在声明中还补充道,公司是一个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土生土长的消费品,成立20余年靠广大消费者的陪伴与支持才得以发展至今,“二十多岁的卫龙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成长,在批评中改变。”
过往在宣传文案、视频内容中引发类似争议的品牌其实并不少,比如曾在广告片中借模特身材曲线强调“从小喝到大”的椰树椰汁,后也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指出,其部分版本广告,宣扬低俗内容、违背社会风尚,价值导向存在偏差,对这些广告进行了停播处理。
04. 奶茶也“塌房”?古茗偷逃税被罚1161万
3月28号,连锁茶饮品牌古茗因偷逃税款被罚千万一事登上热搜。
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期古茗奶茶关联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被台州市税务局罚款1161万余元。具体事由为,该公司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在账簿上不列或少列收入,税务局对该公司处以少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2322万余元的50%罚款计1161万余元,对该公司少缴的印花税6360.30元处以50%罚款计3180.15元。
据报道,针对偷逃税款被罚一事,古茗官方客服表示,“税款已经补缴完成,古茗奶茶的加盟、店铺均不受影响。”
也有不少网友在古茗相关内容、话题下喊话喜茶、乐乐茶、茶百道等品牌:“要按时交税。”
相比一举一动及易引起网友讨论的喜茶、乐乐茶等新式高端茶饮品牌,古茗、coco、茶百道等品牌作为第二梯队代表,过去两年在下沉市场迅速铺开,但互联网话题度、讨论热度并不如前者。
此次因偷逃税款上热搜,将对其品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且在短期内无法消除。但相比于明星个人偷逃税面临“封杀”,企业主体在补缴税款后通常不影响后续业务的正常开展。
05. 拓宽品类护城河,三顿半正式上线植物奶
近日,精品咖啡品牌三顿半正式推出两款配饮植物奶,谷物燕麦奶和0糖新椰汁,目前已在天猫旗舰店开售。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三顿半就曾发布过试饮版植物奶进行测试。
截图来自官方
据悉,目前两款植物奶新品主要作为配饮奶搭配三顿半的即溶咖啡,即从咖啡饮用场景出发,拓宽产品服务的覆盖范围。而其创始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提到,三顿半希望向用户提供咖啡生活方式和全场景化的咖啡解决方案。可见,围绕咖啡及相关生活场景,未来仍有更多品类待挖掘。
单一品类的打法在品牌冷启动走向市场阶段通常能够集中资源优势、打透一个核心传播点,同时建立起高忠诚度的种子用户群。但在品牌心智相对确立、走向成熟和扩张阶段时,品类天花板是消费品牌们都要面临的问题,从固有场景中延伸开发衍生品类,拓宽产品线,则是打破品类局限的切入点。
06. 虚拟偶像女团A-SOUL 入驻 Keep
要上市的Keep,想要提升自己在Z 世代圈层的吸引力。
近日,国内头部虚拟偶像女团 A-SOUL正式入驻Keep,成为其会员活力星推官。虚拟爱豆与健身App联动,不少粉丝发帖喊着要“马上开始锻炼”,“有周边产品一定要Get”。
截图来自微博
据悉,A-SOUL旗下成员将陆续上线专属定制课程,首先开课的是团内人气成员嘉然。用户在成为 Keep 会员后,就能够获得 A-SOUL 的语音包和皮肤,完成相关线上挑战赛后,也可选择享折扣购买联动奖牌及背包产品。
截图来自官方
作为国内头部娱乐公司乐华娱乐推出的虚拟女团,A-SOUL的大火踩中了二次元受众群体的扩大和国内虚拟人热潮,再加上近两年真人偶像频繁塌房,成长于互联网一代的00后群体对虚拟IP的接受度非常高。
不止虚拟偶像、包括手游中的角色在过去一年也是各大品牌联动的优质标的,毕竟不少粉丝都愿意为爱发电,不仅能给品牌带来一波新流量,也更易完成销售转化。
翻涌的二次元红海和火爆的虚拟经济,让虚拟IP自带话题度和流量,也给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目前大多虚拟IP的商业化主要围绕广告业务和直播卖货两大途径,具体到长线运营及IP本身的盈利模式仍待未来进一步探索。
07. 百年品牌踏进转型跑道,五芳斋推虚拟艺人IP
3月29号,百年老字号五芳斋正式推出虚拟艺人IP五糯糯,据官方介绍,五糯糯不仅是五芳影业的首位 AI 虚拟艺人,未来还将以五芳食坊主理人的身份通过内容分享加深与 Z 时代群体的交流互动。
动图截取自官方
配合虚拟艺人的官宣热度,五芳斋也将于端午节推出与新IP的联名产品,作为今年传统节日营销节点的话题性产品。通过拥抱数字化、抓住虚拟经济和内容营销的趋势,作为国产百年老字号品牌,五芳斋近两年一直在打破固有的品牌认知,不断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注意力,不断提升品牌的创新力、产品力和品牌力。
事实上,就连前文提到的五芳影业,也并不是品牌专门设立的内容出品方或子公司,而是2019年开始五芳斋营销画风突变,在端午等营销节点上通过脑洞创意科幻短片在微博、B站等社交平台上出圈,引来一众网友围观,往后也戏称其为五芳影业,让品牌更像是内容生产方而不是广告出品方。
出圈的品牌创意短片、接受年轻人调侃并愿意与之互动的态度、拥抱新趋势等等一系列创新尝试与转型,也都让这个百年老字号在互联网化的时代找到了新的发展思路。
秋天第一杯奶茶吹起养生风大桶茶风靡社交平台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7日报道: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到来,对于奶茶爱好者们来说,此时此刻“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一定要安排上了。东方网记者从多家外卖平台了解到,今年立秋受到青睐的已不再是高糖高脂的“甜蜜水”,低卡低糖、成分健康、祛湿刮油的养生类茶饮现今更受欢迎。
同时,“大桶茶”风靡各大社交平台,“第一杯奶茶”要升级为“秋天的第一桶奶茶”了。
上海市民抢兑首个外卖奶茶数字藏品
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饿了么在上海推出首个外卖奶茶数字藏品,限量1万份,探索元宇宙消费新场景。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则,7月23日至8月7日期间,用户通过在饿了么APP打卡下午茶品类相关的5个菜品图鉴,包括咖啡、奶茶、果汁、甜品和炸鸡,即可获得数字藏品抢兑资格。8月7日立秋当天,饿了么开放多个时间点,以供用户抢兑主题数字藏品。
今天上午10点,早早集齐下午茶图鉴,取得数字藏品兑换资格的潘女士定好闹钟,赶在第一个兑换时间点,抢兑到了首个外卖奶茶数字藏品,她立刻发了条朋友圈“晒单秋天第一杯数字奶茶”,“点了一夏天的下午茶,在立秋拿到了奶茶数字藏品,感觉一夏天的快乐被总结了!”潘女士说。
据悉,今天抢兑到饿了么数字奶茶藏品的用户,将获得"秋天奶茶周卡"权益,饿了么“请喝一秋天的奶茶”;从立秋开始直至立冬前,用户每周可领1个满15-15元的饮品红包。
油柑、黄皮持续火热,刮油润燥需求突出
和潘女士一样,不少上海白领夏日的快乐是被下午茶“承包”的。作为刮油、去燥的茶饮代表,去年部分茶饮品牌卖火的油柑和黄皮,在今年茶饮中继续受到欢迎。
立秋前一周,饿了么平台消费数据显示:推出油柑、黄皮产品的茶饮商家分别是去年的2.7倍和1.5倍,黄皮订单同比去年上涨约8成。此外,芭乐、桑葚、杨梅、荔枝也涨势显著,不少商家今夏将“杨梅荔枝饮“作为主打商品。
在冰爽的水果茶之外,原材料更具直接养生特色的茶饮,在三伏天里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在饿了么上,以百合、黑芝麻、玫瑰、茯苓为主要原材料的茶饮订单增长均较去年同期翻倍,青汁饮品、山楂饮品订单增长更超去年5倍。
与茶饮原料变得“更养生”的趋势相同步,消费者如今喝奶茶也更加追求低脂低糖。为满足部分抗糖爱美人群的低卡需要,0卡糖更在今年也收获了不少拥趸。
饿了么数据显示,无论从供给侧还是消费侧,今年低糖、代糖的增长趋势十分显著:相比去年同期,低糖奶茶销量增长了2.5倍,推出低糖奶茶的商家数量更增长了4.5倍。此外,提供0卡糖的茶饮商家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倍。
(图)椿风今夏结合不同时令推出主打茶饮
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上海的椿风,就是当下养生茶饮代表之一。椿风发现,如今品牌订单中超过七成以上的消费者会选择半糖或者低糖,依然选择全糖口味的消费者不到三成。
“降糖今年是行业各家都在做的事情,这也贴合了当下消费者从健康、控糖出发的基础需求”,椿风茶饮研发负责人梁吉智表示,椿风目前也正在计划将自研0卡糖做全线茶饮产品的糖分替代,让消费者在享受茶饮的同时,更无控糖的后顾之忧。
大桶茶”风靡社交平台销量同比上涨62%
此外,近期“大桶茶”风靡各大社交平台。人们发现,在茶饮赛道上 “大桶”饮品成了今年夏天的绝对“黑马”。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立秋当日大桶茶饮产品种类同比增长254%。今年7月,大桶茶销量同比上涨62%。 在大桶茶饮中,水果茶占比较高,达到总量的80%。
据了解,截至8月初,美团外卖平台上,茶饮品牌们共上新了200多款水果桶,除了常见的1L装桶装杯以外,个别大容量的产品甚至可以高达6斤。
以美团平台为例,在桶装茶饮中,书亦烧仙草的“一桶水果茶”、CoCo都可的“搞桶水果778”、益禾堂的“真的甜西瓜桶”、沪上阿姨鲜果茶的“超赞西瓜桶”以及奈雪的茶推出的“霸气一桶瓜”等大桶产品,广受用户欢迎,成为今年夏天大桶茶饮中的“销售大户”。
“最近外卖常买的就是超大杯的水果茶,便宜又大碗,天气这么热,喝起来超级爽。“在上海一座写字楼里上班的王女士表示,近期天气炎热不愿出门,外卖点一桶水果茶,可以喝一整个下午。
事实上,奶茶桶并非今年刚刚出现的新品种,但此前一直以小众、新奇的形象出现在茶饮市场中。消费者购买奶茶桶大多是抱着好玩、尝鲜的心态。而今年水果茶桶之所以能够在一众茶饮中脱颖而出并且迅速走红,其超高的性价比、健康清爽的口感和二创分享打卡的社交平台传播属性可谓功不可没。
据悉,随着消费市场趋于理性,奶茶品牌也开始走起了接地气的路线,各大奶茶品牌都在推出“加量不加价”的水果茶饮品,外卖平台单价多集中在20元以内,为消费者传递“大桶更划算”的信号。大桶茶饮除了解渴又开胃,小料口感丰富,造型独特可爱的杯身也适合DIY爱好者们进行再次创作,社交平台上奶茶桶的新玩法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题。
作者:程琦
来源: 东方网
中国邮政跨界开奶茶店!邮氧的茶正式亮相
近日,网友爆料自己家楼下中邮大药房成立了一家奶茶店,名为邮氧的茶。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奶茶店商标申请企业的最大股东正是中国邮政集团控股子公司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详情请看红餐网《每日餐讯》。
中国邮政开奶茶店?
第一家“邮氧的茶”开业
6月4日,#中国邮政成立奶茶店#登上热搜。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发现,福建省的一家中邮大药房开出了一家名为“邮氧的茶”奶茶店。据了解,店内品类包括纯茶、奶茶、水果茶和果奶,共14种不同茶饮,价格在7-23元不等。
企查查APP显示,该奶茶店运营公司为福建省邮氧的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所属行业为批发业。目前,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商标,该公司最大股东为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企查查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前去打卡。有人认为,邮局跨界开奶茶店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可以依托邮局广泛的业务点,全面铺开,增加收入。也有人表示质疑,认为邮政和餐饮两个业务生态毫无关系,跨界只能导致弱化经营重心,会导致两头都赚不到钱。
事实上,跨界做餐饮的事情并不少见:中石化中石油和百胜合作开餐厅、顺丰以“丰食”入局团餐、LV开咖啡厅、特斯拉申请餐饮商标......在红餐网(ID:hongcan18)看来,跨界只是开始。无论是什么企业,做餐饮都要遵循餐饮业的经营逻辑,综合选址、人流、服务、产品等进行考量,制定策略,才能走得长远。
茶饮品牌抢占货源
油柑价格飙升8倍
油柑的市场热度,爆发得猝不及防。
前不久,潮汕本地多名果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没有可以采摘的油柑了,下一季的油柑也已经被很多商家提前预定了。
深圳本土品牌混果汁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今年3月份开始,油柑就出现缺货现象了,现在,油柑成本价从去年的不到5元/斤暴涨到40元/斤。
“哪怕用全部力气也顶不住了,面对竞争对手百万级的收购,只能忍痛下架部分的油柑产品。”
△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据红餐网了解,自3月以来奈雪的茶霸气玉油柑走红后,各大茶饮品牌都上架了油柑相关的产品。然而,油柑的产量较小、种植分散,为了保障产品的销售,茶品品牌开始了原料争夺战。挤压、争夺、哄抬......油柑的身价很快就水涨船高。
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指出:“茶饮行业抢占货源和争夺资本的本质相同,出于利益驱动,这种‘内卷’一时半会不会消失。”在他看来,最终可能胜出的是有规模化、有体量的茶饮品牌,中小品牌需要思考更多出路。
违规处理餐厨垃圾,最高罚100万元
《清远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餐厨垃圾是管理重点。
根据规定,饭店、餐馆、单位饭堂等单位不得委托无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收集、运输、处理餐厨垃圾,不得将餐厨垃圾直接排入或者粉碎后排入公共水域、厕所、市政管道或者混入其他类型生活垃圾。
违反此规定的,由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关于禁止非法异地运输、转移生活垃圾的规定是《条例》的亮点之一。”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盘俊华介绍,为了进一步加大对非法异地运输、转移生活垃圾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条例》对非法异地运输、转移生活垃圾作了禁止性规定,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将市外的生活垃圾转移至本市处理的,或者擅自将市内的生活垃圾转移至市外处理的,由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业内人士指出,有罚也要有赏,餐厨垃圾要管好就要从源头抓起,尽可能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除了进行处罚,还可以对餐厨垃圾产生量少的餐饮店适当改进型表彰奖励,树立标杆,在餐饮界形成节俭氛围。
安徽一外卖员超时40分钟
送餐后态度恶劣将餐食扔向顾客
超时40分钟还对顾客发脾气?近日,安徽合肥有一个外卖小哥的行为引起了热议。
事发当天,顾客刘女士发现未送达的外卖在平台上显示“已经送达”,于是多次拨打外卖员电话进行询问。外卖员起初说还有几分钟就到了,到后来却在电话中发起了脾气,称自己对附近不熟、找不到刘女士的地址,“你要是有意见就去投诉我!”最后,这份餐超时了40分钟。
△图片来源:消费生活报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外卖员到达刘女士所在柜台后,直接把外卖扔向了她。刘女士感到不可思议,抓起快从桌子上掉落的外卖又扔了回去,砸到了外卖员的后背。结果,外卖员又把外卖捡起,扔向了空中,就转身离开了。
在红餐网(ID:hongcan18)看来,送餐超时、说明原因,想必顾客也是可以理解的,态度蛮横地扔外卖只会将矛盾激化。外卖行业不仅需要在招聘方面严格把关,也有必要对员工加强培训,让消费者吃得舒心。
因与游戏角色相似
一块麦当劳鸡块竞价10万美元!
近日,据外国媒体报道报道,一块麦当劳麦乐鸡块因形象酷似热门游戏《我们之中》(Among Us)的角色,被放上了拍卖网站。
在这份黄金鸡块挂牌的第 6 天,《Among Us》官方似乎也注意到了这块鸡块引起的大量话题,并专门发布了一条推特和玩家讨论此事:“一块 among us 形状的黄金鸡块卖到了 34,443.43 美元,我不知道我应该作何感想,但同时,我也想拥有它。”
△图片来源:推特
这则推特随即引发了更多人对这块鸡块的关注,鸡块的价格也再次飙升。
根据 eBay 网站的记录,这块鸡块最初的起拍价格是 0.99 美元,目前已经吸引世界各地近180人竞拍,最新出价达到 99005 美元,约合人民币 63 万元。
不过,并非所有参与竞拍的买家都是认真的。有的出价者曾在出价后快速撤回或取消了自己的出价,有的则在同一天内多次提升自己的竞拍价格。这些迹象都表明,不少出价的买家都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在抬价。
听说这件事后,阿里拍卖官方微博还在转发中幽默评论: " 反思了一下,我们还是格局小了。"
注:本文由红餐网整合腾讯新闻、中国饮品快报、法制网、消费生活报及其他公开信息。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也希望广大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广大餐饮人提供更多更宝贵的建议。
整编 | 红餐网_李晓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