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鬼请放心开车入口网站(梁冬 | 真正的合一是和而不同)
“
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大阴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01
真正的“合一”是和而不同
之前讲到,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脚所踩的地方以外有无限宽广的大地,我们就可以走得更远;如果我们知道在已知的知识以外有无限的知识,我们就会放心大胆地去开拓知识边界。
“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我们先讲“知大一”。
《齐物论》讲“大块噫气”,《大学》《中庸》讲“大道”。“大”本身就是一切,所以我们会发自内心地将我们尊重的人称作“大大”。
要懂得“大一”不是幼儿园大班一班,也不是大学一年级,而是“大”这种道,它本身是一体的。万物品类纷繁不同。但都是那一个大东西——“大块”的不同侧面。
我们未必要把世界统一成一个样子,如果每个人有同样的信仰,每个人都吃同样的早餐……这不叫“世界大同”。
我理解的“世界大同”应该是相互彼此紧密联系、各自尊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相,事情有各自的因缘。
曾经我和一位朋友聊到“全球化”的问题。以前美国所设想的全球化,多少有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别人,让别人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的咬合、相互促进又相互克制的逻辑去演化。彼此之间像榫卯结构一样,它的缝对齐了,结构就稳了。
有些人是做钥匙的,有些人是做锁的。钥匙插锁,锁包含钥匙,然后一拧,锁就打开了。
所以道家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阴符经》,《阴符经》就是说暗暗地符合,以建起阳而支起阴。
你看见了一把钥匙,你就能想象得到在这个地球上有一坨铁,铁的肚子里有些空格。这些空格的样子,就跟钥匙凸出来的地方是一样的。如果没有那坨铁,没有它肚子里面的空格,这把钥匙就没用,这把锁也没用。
用木心先生的话来说:“钥匙精美有样子。”所以要懂得天地之间总是一个整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02
父母在孩子面前示弱,有利培养孩子独立
很多人都有家庭矛盾,老公说“老婆不够温柔”,或者老婆说“老公情商不够高”。
其实我观察了一下,如果老公情商很高,那必然会有一个直愣愣的老婆;如果老婆情商很高,必然会有一个觉得自己信心满满的老公。其实这是阴阳互根,本为一体的结果。
如果老婆很聪明、很漂亮、很温柔,怎么能激发老公出去打拼的斗志呢?他打拼的结果不就是要得到这样一个人吗?
所以,旺夫的女人在各方面必定都不会非常完美,但她一定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有时候甚至会让老公不开心)——当老公膨胀的时候,她会恰当地给予提醒。
反过来父母也是一样。我观察到很多儿女长大后很有出息的家庭,大多是因为父母能力太弱,而且他们早早就知道自己能力弱,给不了孩子拼爹的可能,他们也承认这一点,并没有装。
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清楚地让孩子知道这辈子别靠爹,爹自己都还在奋斗呢。也别靠娘,你娘跟你爹智商差不多,能力也差不多。
于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不靠爹、不靠娘,唯有靠自己去闯。倒也能够培养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所以我身边很多本身能力很强的朋友,尤其是当妈的,她们会很巧妙地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儿女面前示弱。
因为一个弱势的母亲,会让她的儿子产生一种“我要保护妈妈”的冲动,甚至爸爸敢欺负妈妈,儿子都要挺身而出。
所以你说这不是互相咬合、因弱而强吗?但正是因为妈妈的示弱,所以让儿子能够绽放他的个性。
如果妈妈很强势,有时候儿子就会容易陷入对强势妈妈的依恋——反正这事儿有妈定,反抗也没用,坚持想法,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没有意义。
更有甚者,老妈一个巴掌拍过来,嗓门一提高,儿子就想“唉,算了,我不要跟这个女人计较”。时间长了就不是计不计较的问题,而是怂了的问题。
一个人做成事情要有高人指路、贵人相助、小人监督。
没有这三种人,一个人做不成事儿,这也是生态的一体性问题。
03
看到万物咬合,相互联系的那一面
我们看今天的中国,如果不是六七十年代的那些人挣扎着,多生了几个孩子,怎么会有今天的主流消费人群七零后呢?
基本上来说,七零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虽然有些人已经开始把能力和任务,有意或者无奈地交给八零后,但他们仍然是很重要的消费力量。
不相信的话,你看罗大佑的演唱会,你看那群中年大叔,他们对于门票到底是八百还是九百没有那么介意,因为他们消费得起。
如果有一天你看见周杰伦的歌迷,下面也是驼着背、花白头发的人,你就知道听罗大佑、李宗盛和齐秦的朋友,已经成了更资深的中青年。
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当时多生出来的这些人,也就没法构成今天中国强大消费力的一部分。所以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当年的错构成了今年的对。
很多年前,我和老吴在《冬吴相对论》里讨论过一个话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前的三十年(1949年~1979年)到底有什么用?
最后发现有好几个用。第一个用就是,由于那时大力发展重工业,所以为我们国家如今在铁路、军工这些领域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中国的台湾地区、韩国,还有东南亚一些国家,他们早早地在消费领域发力,在短时间内过上了比较惬意的生活。但是重工业这一块相比就落后一些。
重工业这种要艰苦朴素,需要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业,还真得靠1949~1979年这三十年打下的基础,才能够做出今天的成就。
量子通信卫星也不是一天内就能突然冒出来的,也是经过几代科学家不断地累积发展出来的,这是第二大用处。
再比如,1949~1979年总体来说我国的消费能力不强,所以到1979年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种轻工业产品,比如容声、科隆,甚至爱多VCD、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无绳电话……都是当年南番顺(南海番禺顺德)一些公司生产出来的。
没有小霸王、步步高,哪有今天的OPPO、vivo?这些都是从一个体系、一个团队发展出来的。
所以,如果没有前些年的苦,没有前些年被压抑的消费欲望,就不会有后面这些年巨大产能迅速转化的价值,令中国企业迅速蓬勃发展。这是第三大用处。
“大一”,“大”是相互在时间和空间上咬合的过程,我们要看见“阳”而悟到“阴”(或者知道“阴”)。我们要在坏的地方看到好;在股市涨的时候看到跌;在股市陷入低潮的时候看到机会。
最近几大蓝筹,保险还有银行这些公司,包括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比如科大讯飞、海康威视、茅台、海天味业、平安保险等公司。放在八个月或者一年以前,这些公司还处在很低的位置,甚至很多人都觉得没希望了,但当时就有一些“知其阴而得其阳”的人,买了大量筹码,所以今天他们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知大一”说的是不仅仅要看到万物同齐的一面,更要看到万物咬合、万物联系的一面。
只有我们心里有一个“大”的生态概念,才会对每个细节充满它以外的可能性的洞察和理解,才能够真正投入到一个丰富的生态当中。
对那些每天折磨你的人表示感谢吧,他之所以能在精神上折磨你,一定是他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你看到了你对自己最不满的一面。
明白这一点,睡个好觉就变得没那么难了。甚至如果你今天真的睡不着,也可能是一个帮助你看内在的自己,所纠结的痛点的良好机会吧。
当年的错构成今天的对。
在你的经历中有没有,
当时觉得无法接受/承担的,
今天忍不住感叹“幸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