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小77文学论坛(张锦池逝世)

导读小77文学论坛文章列表:1、张锦池逝世2、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壮阔70年看中国未来3、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4、作为经的诗经——从毛诗传笺谈汉代诗经诠释5、电影万岁

小77文学论坛文章列表:

小77文学论坛(张锦池逝世)

张锦池逝世

中国红学会最初发起人之一、全国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张锦池先生,于2020年9月27日17点55分辞世,享年83岁。28日,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红楼梦学会分别发布讣告。

公开资料显示,张锦池1937年2月生于江苏靖江,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支援黑龙江建设,赴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任教,1978年晋升讲师,198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85年晋升教授。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称:张锦池是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龙江建设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哈尔滨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张锦池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门课,所教的每一名学生,深得文学院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治学严谨,著作等身,素为海内外古代文学同行推重。张先生热爱哈师大,热爱文学院,为哈师大首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张锦池先生的逝世,是学界,也是我校的一大损失”。

“张锦池先生的离去,是中国红学界的重大损失”,中国红楼梦学会称:张锦池是著名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最初发起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新校本专家成员之一,也是1980年哈尔滨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组织者之一。曾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红学会顾问,《文学遗产》编委、《红楼梦学刊》编委。

2017年11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曾举行授予张锦池先生“哈尔滨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荣誉称号”仪式。该校党委书记辛宝忠在仪式上表示:“从教五十五年间,张锦池先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著述360余万字,先后完成了《红楼十二论》、《中国十大古典小说论稿》、《西游记考论》、《红楼梦考论》等多部著作。虽然身体状况不佳、视力模糊,却在72岁、76岁、77岁、79岁相继完成了《红楼管窥》、《中国六大古典小说识要》、《水浒传考论》、《三国演义考论》,共128万字。这些著作在国内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重要学术观点,被广泛采用,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尊崇和赞誉”。

张锦池的学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81级曹立波曾撰文回忆,张锦池给他们81级学生留下的印象最深的的,“抽好烟,喝好茶,穿破衣服。” 常抽的烟是黄盒桂花,喜欢喝的茶是碧螺春。

曹立波的同学描述说:“先生伴随着上课铃,旁若无人地走上讲台,安放教材教案于讲桌左上角,但授课中绝不打开。冲泡一杯绿茶,摸出一支香烟点上,袅袅青烟中,张语与茶香一同沁人心脾。” “记得张老师端着一个大搪瓷缸,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同学们,对不起,我上课是要抽烟的。”

曹立波称,修张锦池的课程,最令他难忘的是一次考试。

“记得那次期末考试老师出了一道有关《桃花扇》的考题,我看到题目就有点兴奋,因为自己看过王丹凤和冯喆主演的李香君与侯方域,我把动作台词都记得很清楚。只是到结尾,没有想到电影将孔尚任剧本的双双悟道,改成侯方域投了清,梳了清朝的辫子。电影的镜头是:当侯方域摘下斗篷的帽子,露出辫子时,因为信誓旦旦的侯公子突然投清而失去了清流文人的气节,李香君激动地道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李香君生是大明朝的人,死做大明朝的鬼。’我把这些情节写进答卷的时候,自己还挺得意。没想到第二学期张老师又上课的时候,却以此为反面例子,强调一定要阅读原著的问题。张老师说:‘《桃花扇》的考题,有个同学前面答得特别好,可是到最后,侯方域的一条辫子出来了,孔尚任的剧本里根本没有啊!’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之后不仅是自己,而且还以此来教育学生,文学研究必须首先从原著的文本出发,尽可能去接触第一手文献”。

新京报记者 王姝

校对 李立军

来源:新京报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壮阔70年看中国未来

(自信中国·70年启示录)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壮阔70年看中国未来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壮阔70年看中国未来

新华社记者姜琳、陈炜伟、张辛欣

七十载辉煌,今朝细数;五千年梦想,明日可期。

一张张恍如隔世的照片、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回忆,承载着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记录了改写亿万人民命运和影响世界的伟大奇迹。

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据、一声声真挚动人的祝福,展现出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继往开来的光明前景,昭示了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美好未来。

重整行装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历史看未来——站上新起点、新方位,中国阔步走在民族复兴征程上

9月的北京,秋风送爽,北京展览馆内人流如织。

这座建立于1954年的北京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馆,再次见证历史的沧桑巨变。“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此举办。

从1949年到2019年,沿着时光隧道,跟随历史年轮,每一位参观者全方位回顾和感知了共和国走过的光辉历程。

网上,亿万中国人同样心潮澎湃。

由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的“你好中国·问答70年”,已获得4.8亿人次网友参与、2.6万余个回答。人们在字里行间回首历史、展望未来。

一名网友说,祖父给地主放羊一辈子不识字,生活范围是村子周围三十里;父亲高中毕业回村小学教书,生活范围是镇子方圆百里;自己一个山区农村娃,怎么到北京做科研来了呢?

一个普通家庭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的飞速发展。

70年,GDP增长超过170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60倍,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回首历史,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奇迹,源于一个先进的政党——

70年风雨砥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飞跃。

这奇迹,源于一条正确的道路——

70年筚路蓝缕,一个真理更加清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奇迹,源于不懈奋斗的人民——

70年春华秋实,中国人民以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品质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你梦想中未来的中国是怎样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86年前,《东方杂志》就向全国读者征集过这一问题的答案。包括老舍、冰心、徐悲鸿、茅盾等在内的100多人抒发了自己关于中国的愿景。

叶圣陶写道:“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巴金写道:“在众人的幸福中求得自己的幸福,不掠夺,也不被人掠夺。”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先辈:这盛世如您所愿。

从目标看未来——直面新挑战、新机遇,中国依然大有可为

9月,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州已经下雪,一个工厂正在火热建设。

这是中国企业潍柴的合资工厂,年底将完成设备调试启动生产。公司董事长谭旭光说,与新中国几乎同岁的潍柴远不到松懈的时候,正在深化改革、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星辰大海的征途,必将风雨兼程。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经历7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号”巨轮驶入新的广阔天地。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汇聚,梦想和现实在这里转承,但矛盾与问题同样在这里接续。

环顾世界——

国际科技与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颠覆旧知的版图;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大变局。

放眼中国——

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也同时带来深层次矛盾不断积聚,人口红利减弱,制度红利、技术红利亟待挖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既面临着更为复杂艰巨的挑战,也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新起点上的中国,如何实现新的奋斗目标?

——从变化中抓机遇,今日中国更有活力。

1个月前,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新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这家蚂蚁金服、小米手机背后的人脸识别技术公司,三位创始人都来自清华大学的“姚班”,平均年龄只有30出头。

“我们要和世界同时起步,甚至先走一步。”“姚班”首席教授、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说。

今天,技术迭代的速度远超过去任何一个时期。物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无人驾驶、移动支付……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我国正在很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从挑战中抓机遇,今日中国更有韧性。

在浙江一家出口企业负责人看来,外部环境不确定,可能会让附加值低的产品丢失市场,但全力提升竞争力,就可以不为之所左右。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这是很多企业实实在在的努力,也是当下中国的真实写照。

70年发展为今天积累了丰厚基础,尽管前行路上还会遭遇新阻力,但下决心深化改革,主动作为、化危为机,中国前进的步伐更有力,发展空间更宽广。

——从期待中抓机遇,今日中国更显暖色。

内蒙古库布其6000多平方公里上演的一场“沙漠奇迹”,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10.2万名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滋养,实现了百姓期盼,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今天,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力度保障养老、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满足人民新期待中,中国正拓宽发展路径,擦亮经济底色。

从世界看未来——开启新征程、新奋斗,中国将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2019年,中国科幻火了。

小说《三体》,在日本发售一周加印10次;电影《流浪地球》,在北美广受好评。

作为描绘和探索人类未来命运的载体,中国科幻走红,让世界看到中国未来的影响力。

“国运盛,文运盛。这一点对于科幻文学是极其准确的。”作家刘慈欣感慨地说。

短短70年,中国从濒临被“开除球籍”变身为“最具未来感的国家”,或许本身就是一部超越想象的“科幻大片”。

辉煌和奇迹既在中国历史上写下夺目的一页,更为未来开启了新的篇章。

——坚持“中国道路”,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文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下发意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9月17日,深圳部署“五个率先”重点任务,全面开启新征程。

“这一重大部署,是要求深圳瞄准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目标,用生动精彩的实践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

无论风云变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松劲,就能不断破解矛盾和问题,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

——共筑“中国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放眼神州大地,近14亿人向着未来奋力前行,这是当代中国最为壮阔的图景,也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持久力量。

清晨,快递员赵开成已奔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深夜,贵州乡镇干部刘胜珍仍在扶贫工作站忙碌;赛场上,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队长朱婷和队友们为祖国荣誉连日鏖战;烈日下,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争分夺秒测试5G前沿技术;稻田中,90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躬身查看秧苗……

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里的人民更加渴望过上梦想生活,也将更加奋勇拼搏。

——推进“中国贡献”,在扩大开放中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

一颗种子的力量有多大?得益于中国的帮助,巴基斯坦实现水稻亩产量翻倍,并首次向第三方国家——菲律宾出口50吨本地杂交水稻种子。

一本书的价值有多大?2018年,《中国道路》系列丛书被列入大英图书馆馆藏,与馆内全球数千年的文化经典交相辉映。

用中国技术、中国智慧,让更多人吃饱饭、更多国家发展好,这不仅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朴素情怀,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之门。

从“一带一路”到进口博览会,从丝路基金到亚投行,中国愿意同世界分享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向世界释放更多红利,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天安门。红旗招展、装扮一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这座近600年的城楼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觉醒,见证了70年中国的繁荣与发展,也必将见证未来中国的更大奇迹!

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中“上岸”,因为他们知道,从今年起,司法考试制度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报考者需要有本科及以上法学专业背景或者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这一改革制度对大多数非法学专业报考者来说,意味着以后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司法考试了。

同样想参加司考的非法学专业毕业生谭佳却没有这个忧虑。从编导专业毕业一年后,她结束了自己在培训机构的第一份工作,决定彻底改行,去做个律师。可大家都纳闷,她这个学编导的能参加司考吗?

双学位改变个人发展轨迹

对于谭佳来说,“双学位成了转行就业的敲门砖”。她在本科时读了法学双学位,正因如此,编导专业毕业的她还能再参加改革后的司法考试。起初,她对双学位并没有什么想法,只知道老师跟她说,“多一个学位就多条路”。

她没想到的是,司考制度一改革,她就“沾了光”。现在,她一边在法院实习,一边准备着明年的司法考试,以重新规划职业发展。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通过调查国内77所高校的大学生发现,42.47%受访学生选修双学位是想多学一个学科,33.56%是因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希望通过双学位满足学习需要,72.60%希望为未来深造和求职增加筹码,还有16.44%是为了得到考司法考试、英语专四专八等资格考试的机会。

和谭佳比起来,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陆昊在上双学位前做了不少考虑。他取得了水质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的双学位。对他而言,学双学位的主要原因是兴趣。“首先是想为自己补充知识,其次也考虑以第二学位为升学就业的方向。”

对于大多数工科生来说,课业是繁忙的。为了学双学位,陆昊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了没有周末的生活,直到毕业。在双学位的专业上,他几乎花了和学习本专业一样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认为学好双学位金融学要比学好本专业更加重要。

“大概是因为爱吧。”陆昊坦言。在申请英国高校的研究生时,他“双管齐下”,两个专业都拿到了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发现,国外学校对于双学位的认可度不高,他无法申请到最顶尖的五所学校。于是,陆昊还是选择了继续攻读本专业。但谈到双学位,他还是觉得:“百利而无一害,绝对不后悔。”

现在从事经济新闻编辑工作的海若镜也是一位双学位的受益者。她本科在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专业,大三时修读了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双学位。出于平日对经济知识的兴趣以及对北大学府的向往,她希望学经济学能帮她在获取知识之外,向财经新闻的就业方向发展。

现在,海若镜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几次人生重大节点,无论是保研到北大、找到券商研究所的实习机会,还是媒体面试时获得的认可,这段双学位学习的经历以及过程中接受到的系统性训练,都成了一块“敲门砖”,帮她打开了一道道门。

内在提升大于额外收获

“双学位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纸证书,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提升。”王一雪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专业的学生,“没有周末”已经是她的生活常态。除法定节假日外的每个周末,她都要坐近四个小时的车到一百七十多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去上双学位课。

王一雪选修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双学位,她通常在周五下午坐车从天津到北京,周日下午一下课便又返程。她几乎成了学校附近那家青年旅舍的“VIP”。周末无休、奔波两地、双重课业……有一次,她遇上本专业考试与双学位考试时间“撞车”,上午十点还在学校考试,下午一点就赶到北京参加双学位考试。

“这样的学习经历带来的是内在成长,因此不管是几个小时的车程,还是因为住宿伙食的额外支出而略显拮据的生活费,我觉得都是值得的。”王一雪特别享受在双学位的课堂上,和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同学产生的思想“碰撞”。“我能感受到那种不同学科思想相遇时的魅力。”她说。

调查显示,51.37%大学生认为,双学位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知识或技能提升,也有42.47%认为虽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限,但双学位有助于提升个人履历,另有6.16%认为双学位给个人带来的作用不大。

为了让自己不亚于金融学本专业的学生,陆昊还额外自学更深入的知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和金融学专业的同学一样,比如双学位只学会计初级,而金融学专业同学学的是中级,陆昊就自己看书学中级。他的双学位成绩比自己的本专业还要好。

从英国回国找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双学位他吃到了不少“甜头”。校招面试时,他几次被考官问及有关金融学的问题,简历上的这一项也为自己加了不少分。但陆昊还是觉得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在他看来,这些“额外的收获”也都是建立在个人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最大的收获还是自己学到了知识。

想说“爱双学位”不容易

王一雪会将自己的本专业新闻学和在双学位课上所学的内容相结合。当她在双学位课上看到一则新闻短片,除了会思考语言、逻辑思维,还要琢磨这个片段是如何拍摄、剪辑,从而把画面与文字综合起来。这使得她对于知识的思考增加了一个维度。通常情况下,授课老师会用大概一到两个周末的时间完成一门课程。相对应的考试,则会安排在课程结束的那个周末。这种及时考察的模式让王一雪在听课的时候更专注,更多地调动自主思考的能力。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42.35%受访大学生认为双学位符合自己的预期,学有所得,42.35%则认为课程一般,但不是完全没用,也有4.71%受访学生觉得课程设置太难,和原有知识储备难以衔接,3.53%认为课程设置不实用,收获不大,7.06%觉得自己上双学位的课不够用心,学习效果没有体现出来。

与王一雪恰恰相反,读过英语双学位的李鑫觉得,认真听讲着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含金量也“真的不高”。她从大三起开始攻读英语双学位,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基本的听说读写,那时她觉得口语课的老师能帮她纠正语音语调,“真是太有收获了”。

可学习的热情没持续多久,李鑫就觉得学不下去了。“本来学双学位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可后来学的内容完全‘八杆子打不着’。”她甚至质疑自己:“为什么想不开要学双学位?”

在全部22门课中,语言学、词汇学、英美文学是最让李鑫“头疼”的课。听不懂的概念名词、理解不了的抽象语意……李鑫觉得,上这些课就像是“听天书”,对提高英语水平没起到什么作用。

选择就意味着成倍付出

一到周末,陆昊从早到晚都要“泡”在教室,连调休的周末都不放过;遇上法定节假日也只放一天。大四最忙的时候,他一边忙着自己申请英国的研究生,一边“刷”雅思成绩,还得兼顾两个学位的毕业论文。

但陆昊并不觉得这样的时间安排把自己搞得很累。“学业本来就很紧张,但既然是自己选择的专业,就要合理分配好时间。”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种锻炼。自从学了双学位,他不得不舍弃自己同样很重视的社团工作。以前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社团,后来一星期最多只去两次。

李鑫在双学位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却十分苦恼。由于大四一整年没有课,她的本专业对实习学分有要求,时间冲突时,她不得不把时间留给实习。

刘振楠是植物生产和计算机双学位在读的大三学生。因为本专业是被调剂录取的,他从一入学就不喜欢。于是,他几乎没有犹豫就选了计算机双学位,甚至从那时就想好了要跨专业考研。

可学了一个学期下来,刘振楠已经放弃了跨专业考研的想法。他的理工科知识储备薄弱,学好计算机专业的难度非常大。“跨考的梦想一下就破灭了,上课都特别吃力,更别提跨考的难度了。”

降低了目标,刘振楠在学习双学位时更注重兴趣了。“想学到真正想学的东西。”因此他会选择性地听课。

同样的困境海若镜也经历过。从文科专业“跨”到需要一定数学基础的经济学,对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习卫生经济学时,她每一节课都打印出一百余页的PPT便于预习、复习,一个学期下来,资料堆得老高。有些课程难度过大,不在她本专业的培养计划之内,她只能靠自学或报培训班来弥补知识“断层”。

对于双学位,“过来人”海若镜有自己的期望:如今互联网授课方式越来越普遍,也简单易得,她希望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减少“跨校”上课的资金和时间的消耗。为了保证双学位教学质量,她认为可以适当提高考核难度;至于课程本身,则不应设过多的门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鑫为化名)

作为经的诗经——从毛诗传笺谈汉代诗经诠释

作者:边家珍(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瑛子(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学生常问:儒家何以兴盛?我回答:“有经学教材,是儒家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经学,即儒家学派在经典的诠释中,注入了自己的学说、思想,为己所用的学问。

我以《毛诗传笺》中的《郑风·风雨》为例来说明之:“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今人多视此诗为恋人相会之诗,而《小序》云:“《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这里运用了《诗经》学常见的比附方法,讲到此诗对人有一种特别的感发作用,喻君子虽生于乱世而呐喊不已。毛诗的讲解,自有其积极意义在焉,并在文学史、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世文人学者援引《风雨》一诗多用《毛传》《郑笺》之意,例如,《南史·袁粲传》载,“愍孙峻于仪范,废帝倮之迫使走,愍孙雅步如常,顾而言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袁粲,初名愍孙,后改名。)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立身行道,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梁书·简文帝本纪》)吕光遗杨轨书曰:“陵霜不凋者松柏也,临难不移者君子也。何图松柏凋于微霜,而鸡鸣已于风雨。”(《晋书·吕光传》)

《毛诗正义》

《诗经名物图解》中的芍药资料图片

《诗经》

《诗经》

与这一诠释脉络遥相呼应,毛诗所释读《风雨》中的“乱世君子”形象,在近现代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亦成为其时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力量与文化支撑,“风雨鸡鸣”寄寓着他们的民族情绪、家国之思。如李叔同“沉沉风雨鸡鸣夜,可有男儿奋袂来”(《东京十大名士追荐会即席赋诗》之二),柳亚子“盲风晦雨凄凄夜,起读先生正气歌”(《题张苍水集》)。著名画家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图》,画中的那只雄鸡,站在峭立的石头上仰天长鸣,画左上题:“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丁丑始春,悲鸿怀人之作,桂林。”题诗取自毛诗《风雨》篇,1937年(丁丑),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画家借“风雨鸡鸣”的诗意,来抒发自己的“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的思想感情。陈子展认为《郑风·风雨》一诗的积极意义在于鼓励人之为善不息,不改常度,造次不移,临难不夺。(《诗经直解》)由此可见,毛诗学对古今文人在为人处世、精神气象上的重要影响。

《毛诗传笺》对某些诗篇加以比附,这也是汉代的《诗经》教学内容及动机所决定的。朱自清认为:“‘诗三百’原多即事言情之作,当时义本易明。到了他们手里,有意深求,一律用赋诗言志引诗的方法去说解,以断章之义为全篇之义,结果自然便远出常人想象之外了。”(《诗言志辨》)例如《邶风·简兮》,毛、郑就用儒家学说对此作了必要的引申:“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小序》云:“《简兮》,刺不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毛传》:“武力比于虎,可以御乱;御众有文章,言能治众。动于近,成于远也。”毛诗以为贤者虽然仕于伶官,但都可以承担王事,并认为能御乱、能治众,有动于近、成于远之德才。《郑笺》:“硕人有御乱御众之德,可任为王臣。”《郑笺》也认为,硕人既有御乱和御众之德能,完全可举荐为王臣。这本是一首赞美表演“万舞”的舞师的诗,而《毛诗传笺》把儒家的举贤授能之学,移置到这篇诗歌中了。

与《诗经》学的比附一样,赋法亦是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毛诗传笺》所记史事,其上起自周族始祖后稷事迹(《大雅·生民》),其下至于陈灵公之事(《陈风·株林》《陈风·泽陂》),总体时间跨度相当长。《毛诗传笺》中有很多内容是可信的,有其历史真实性,作者毕竟离《诗经》产生的时代较近,一些史实或传说尚有流传。《毛诗传笺》所记部分史事,可与《左传》《史记》等记载相互印证。如《毛诗传笺》释读《郑风》之《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遵大路》四篇,即反映了《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之事。又如《秦风·黄鸟》,《小序》云“《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郑笺》云,“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鍼虎也。”《史记·秦本纪》载:“缪(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再如《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小序》:“《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小序》虽然语焉不详,但提到了诗的作者为宋襄公母,思念不止而作此诗。陈奂说:“当时卫有狄人之难,宋襄公母归在卫,见其宗国颠覆,君灭国破,忧思不已;故篇内皆叙其望宋渡河救卫,辞甚急也。未几,而宋桓公逆诸河,立戴公以处曹,则此诗之作,自在逆河以前。《河广》作而宋立戴公矣,《载驰》赋而齐立文公矣。《载驰》许诗,《河广》宋诗,而系列于《鄘》《卫》之风,以二夫人于其宗国皆有存亡继绝之思,故录之。”(《诗毛氏传疏》)陈奂认为《河广》是宋桓夫人希望宋桓公渡河救卫的诗,故言辞甚为急切。《左传》闵公二年记有许穆夫人赋《载驰》一事,曾予以彰显其爱国精神,依《毛诗传笺》的诠释,此诗也可视为《载驰》的姊妹篇,宋桓夫人也无疑是爱国女诗人。若不是毛诗记录,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一点。朱熹《诗序辨说》云:“诗之文意事类可以思而得,其时世名氏则不可强而推。故凡《小序》,唯诗文明白直指其事,如《甘棠》《定中》《南山》《株林》之属,若证验的切,见于书史,如《载驰》《硕人》《清人》《黄鸟》之类,决可为无疑者。其次则词旨大概可知必为某事,而不可知其的为某时某人者,尚多有之。若为《小序》者,姑以其意推寻探索,依约而言,则虽有所不知,亦不害其为不自欺,虽有未当,人亦当恕其所不及。”《毛诗传笺》所言史事,不少记载有证可考,而不可确定者尚有甚多,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毛诗虽然属于经学,但是也注重感情的抒发,具有文学性。《诗大序》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国史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等,都将或美或刺的感情抒发置于诗篇的重要地位。就我们所熟悉的篇子而言,毛诗《小序》及《郑笺》的解释如下:“《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溱洧》,《郑笺》说:“仲春之时,冰以释,水则涣涣然。”“士与女往观,因相与戏谑,行夫妇之事。其别,则送女以芍药,结恩情也。”就《雅》诗而言,诸如:“《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辟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这些作品在读者看来,无不是“情动于衷”的,也正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以无穷的意义,从而让一部作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不止;读者的“期待视野”不仅源于已有的文学阅读,包括已有的文学主题与文学形式的记忆,这种期待视野还隐含着全部历史文化的记忆。

不能不指出的是,毛诗的作者出于教学动机等需要,而将《周南·关雎》说成是什么“后妃之德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显然不顾诗篇的本义,比附得太过,让人心生反感。而且,此诗还排在《诗经》的首位,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就是这首诗,给人的印象特别不好。一般说来,毛诗在开头《国风》部分讲比附的较多,而后面的《雅》《颂》部分则明显较少,只是在内容上《郑笺》仍有不少比附,如《小雅·十月之交》之“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郑笺》云:“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这也是有些坚持读完的人能够比较认同毛传的原因。

《诗经》是“诗”,是原始先民的古老歌谣集;而作为“经”,《诗经》更有着建构、传承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主流文化精神与意识形态的意义。钱穆说:“故向来经学家言《诗》,往往忽略其文学性,而以文学家眼光治《诗》者,又多忽略其政治性。遂使《诗》学分道扬镳,各得其半,亦各失其半。”(《读〈诗经〉》)郑振铎把《诗经》注疏比作“重重叠叠的瓦砾”,而《毛诗序》“是一堆最沉重、最难以扫除,而又必须最先扫除的瓦砾”。(《读毛诗序》)不可否认,《毛序》《郑笺》以经学论《诗》,过于强调诗篇的政治性,的确压抑了诗歌的文学特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下,这样的解读方法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毛序》《郑笺》自觉担负起了传播儒家伦理、和谐人际关系、重建社会秩序的历史责任,将先秦儒家所崇尚、所宣传的礼乐教化贯穿于诗解之中,伴随着《诗》的传播而行使“化下”“刺上”的双重职能。《毛诗传笺》偏重美刺、多有附会的解诗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偏离了诗歌本身的审美属性、表现内涵,如今看来也未免迂腐牵强;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毛诗传笺》对《诗经》文本的这种“误读”“曲解”恰有其必然成因与重大意义,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特质、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从经学立场来说,《毛诗传笺》等著作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解说,呈现出历史意识、理性色彩、哲学涵摄力,形成了独特的诠释传统。中国古代文学史是立体的,是由作家作品的历史与诠释史、接受史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的,两千多年中,《诗经》作为“经”的意义与价值,实际上远远超出其纯粹作为“诗”的意义与价值。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3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电影万岁!不要喊卡

作者:梁坤

其实,早就该出现一部纪录片,好好讲一讲许鞍华了。看完文念中的《好好拍电影》,又觉得它来得刚刚好。

文念中是谁?资深美术指导,与许鞍华的合作始于《男人四十》,之后又合作了《黄金时代》和《明月几时有》。为许鞍华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始于《明月几时有》拍摄期间,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许鞍华的应允。历时将近三年的拍摄,终于有了这部《好好拍电影》,却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片子的上映和发行都受到影响。好在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好拍电影》的成色与诚意没有被埋没。

文念中与许鞍华本就熟识,还有朝夕工作在一起的便利,离得够近、足够了解,镜头得以深入许鞍华的世界。文念中的视角既是朋友也是合作伙伴,再加上家人和吴念真、施南生、徐克、侯孝贤、杜笃之等众多业内大咖朋友不同角度的口述,片中呈现了一个面面俱到,几乎“无死角”的许鞍华。

许鞍华这个名字,对于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来说意味着什么?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作品多、涉猎广,六获金像奖最佳导演,三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去年还喜提了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她是拍了一辈子电影,早就功成名就的女导演。

但是光环之下,这个被至交老友称为阿Ann的人没房没车,和老母亲租住在简朴的公寓里,电影是伴侣,文学是情人,把每一部电影当作最后一部来拍,因为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人再给她投资。

当初许鞍华同意文念中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她就念叨过,“我只是怕没有人看”。担心拍自己的电影没人看,担心自己拍的电影没人看,对自己的相貌缺乏自信,工作中发了脾气又很快反省,给大家买来点心和奶茶致歉……那个烟不离手、拿奖拿到手软的导演原来有这么多的惶惶然。《好好拍电影》描摹出一个棱角分明,但我们很难定义,她自己也无法定义的许鞍华。

为了让许鞍华的真实透过纪录片镜头准确地传达出来,片中包含了两条线索:一条是许鞍华的成长、生活经历;另一条就是她的创作之路。两者形成一种互文的关系,又用主题化的结构串联起许鞍华创作习惯、性格脾气、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许鞍华1947年生于辽宁鞍山,这也是她名字的出处。两个月大,就随父母移居澳门,5岁到香港,在香港大学读完文学硕士,前往英国伦敦电影学院学习电影,最后回到香港拍电影。片中许鞍华自己表达过对“故乡”“本土”概念的困惑与思考,“哪些是本土文化呢?很难定义的。有很多本土文化,比如殖民地建筑,并非真的本土文化,都是从国外输入的,但如果不讨论这些,其实是无法定义自己的”。

当她16岁知道母亲是日本人,才明白了母亲不被接纳和理解的苦衷,后来她把童年时爷爷的宠爱、与母亲的隔阂、宏阔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颠沛流离,都投射在《客途秋恨》的故事里。

许鞍华的创作涉猎题材广泛,有《书剑恩仇录》《香香公主》的武侠,《疯劫》《幽灵人间》的惊悚,《倾城之恋》《半生缘》的言情、《玉观音》《极道追踪》的剧情悬疑,以及《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的时代史诗等等,但最出彩的还是饱含她深切关注的社会现实题材,《客途秋恨》只是其中一例。

如许鞍华港大的同学詹德隆在采访中所说,“鞍的世界观,我觉得比较灰暗,你不觉得世界上有很多人活在快乐中,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很多问题……所以你倾向拍这类人物的故事”。

早在就职香港电视台期间,许鞍华拍摄的《狮子山下》系列剧就聚焦当下时代问题和社会现象。进入电影行业后执导的《投奔怒海》《千言万语》《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故事都来自时代的独特属性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而《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桃姐》这样关注香港社会现实的作品,则在记录般地观察、叙事当中,蕴含着更广阔的普适意义,它们根植于香港,却又超越地区、国家,即便你不了解中国,不了解香港这个地方,也一样会被他们的故事拨动心绪,对人性相似的优劣之处和人类社会共性的问题展开思考。

《好好拍电影》并不是许鞍华的电影成功学,片中不仅让这个从业四十载、年逾七旬的导演时不时地“露怯”,还始终抓住她的短板不放。这是一个与许鞍华的成功并不相悖,又总在质疑成功标准的问题——市场。许鞍华多次在片中讲到,拍电影并没有让她经济上得到多少改善,她自己不需要太多钱,投资方不要赔本就好。诸如此类的话从如此勤勉、心无旁骛的许鞍华口中说出来,这番无奈颇有些沉重。

从香港到内地,许鞍华的创作从来不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为了电影,她将个人生活压缩到很低的标准,追随理想的光芒,却仍不免历经浮沉。透过纪录片,我们似乎就在许鞍华的身边,又感到自己正面对一个陌生化、两极化的许鞍华:她是“导演中的导演”,又如苦行僧般求索;她对社会现实关切至深,又对理想至上虔诚无比。

片中以许鞍华的自述、纪实片段、电影片段,以及相关人物采访精心搭建的影像时空形成缜密而不乏趣味的叙事逻辑,让许鞍华从幕后走到台前,亲自演绎了自己的长项,既有历史的褶皱,也有现实的温度。

她是一代人的缩影,是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的一面旗帜,也是毕生忠于一事的可敬长者……几个标签远不足以定义许鞍华,当她作为首位华人女导演荣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发表的感言中,最后四个字正是她眼中的当下和远方:“电影万岁”。

这部纪录片的技高一筹还体现在片名上,不论《好好拍电影》还是Keep Rolling,都是对许鞍华最贴切的表达。

电影万岁,不要喊“卡”。(梁坤)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