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暗黑血统深渊铠甲(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导读暗黑血统深渊铠甲文章列表:1、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2、海王大起底,CG特效打造超能力朋克范儿3、战绩0:500,1066年前的盎格鲁撒克逊骑兵,战斗力有多

暗黑血统深渊铠甲文章列表:

暗黑血统深渊铠甲(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志归浩然

字数:5302,阅读时间:约14分钟

编者按:早先在西晋都督制度的文章《唐朝藩镇之乱,西晋就提前上演?这个制度才是八王之乱最大幕后黑手!》中,我们讲过,西晋在统一中国之后,依然继承了曹魏时期地方刺史可同时兼职军镇都督的制度,这一制度构成了八王之乱的军事基础,历时七年的苦战之后,东海王司马越成为了这场战乱最后的胜利者,同时也继承了所有的恶果。此时,西晋王朝经过多年苦战,虽然国力大损,但也没有到灭亡的地步。然而,掌握大权的东海王司马越身为远枝宗亲,既不能称帝,又不肯放权,只好拥立新君间接控制朝政。然而,由于执政能力的低下,司马越竟一度失去了对傀儡皇帝的控制,与傀儡晋怀帝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明争暗斗。作为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是如何在内斗中,将西晋王朝葬送的呢?

乱世前奏

长达七年的八王之乱,将西晋王朝除青徐都督区和幽州都督区之外,几乎所有的地方军事重镇全部摧毁。最终的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以司马氏家族的远系宗亲的身份,掌握了大权。由于东海王出身于司马懿的四弟东武城侯一系,只能算是司马氏家族的远亲,不足以继承帝位。

因此,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皇帝晋惠帝司马衷被毒死后。司马越虽然掌握了天下大权,但却不敢轻易称帝,只能拥立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炽为晋怀帝,自己在幕后掌管大权,但是此时的西晋王朝,百废待举,新继位的晋怀帝不愿意做司马越的傀儡。特别是司马越本身并不是什么顶尖的实权派人物。它能够在八王之乱中崛起,完全是靠摘桃子。

从一开始登场,司马越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机分子。公元303年,西晋太安二年,就在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联手攻打代表朝廷镇守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司马越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下,选择背叛洛阳朝廷,将长沙王司马乂逮捕。

趁着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两败俱伤的局面下,迫使东平王、青徐都督司马楙让出了西晋最后一个青徐都督区兵权,利用西晋最后一个完整的军镇勉强消灭了司马颙和司马颖。八王之乱给西晋王朝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特别是这场战乱的主角都是宗室藩王,除了长沙王司马乂之外,其他的藩王都不代表中央朝廷的权威,这就导致中央朝廷在地方的权威收到了巨大的挑战。

关中地区已经因为长期的战乱秩序崩溃,加之胡汉流民的逃亡,西晋王朝在当地的存在面临严重挑战,幽州,冀州,平州等地成为了王浚半割据地区。

司马越虽然名义上掌握了天下大权,但实际上他能控制的范围只包括青州,徐州,豫州,兖州,扬州荆州北部,还有冀州南部,洛阳周边等地区,而这些地区汇集了从关中地区逃难过来的大量流民,面对西晋王朝的残酷压迫,这些黎民百姓对于司马家族有着没齿的仇恨,这对司马越维持自己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如何重整天下,再树中央权威,才是当时的重点。

然而,东海王司马越及其属僚大多出身士族门阀,不通实务故而行政水平低下。而被他拥立的司马炽同样不甘沦为傀儡,值此社稷危亡之际,身为实权诸侯的东海王司马越与自己拥立的皇帝,展开了长达五年的内斗!

▲司马越一系的控制范围就在中原、并州、冀州局部地区,统治及不稳固

东海王的崛起

西晋时期,世族门阀快速崛起,晋王朝希望通过大封诸侯的方式制衡地方门阀,但这种制衡关系的前提是中央朝廷能够树立起威望,然而,八王之乱却正好摧毁了中央政权的威望。反倒是地方诸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政治实体。

玄学的兴起使得地方的门阀垄断了文化教育,对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各州的地方官能否获得门阀控制的地方人脉的支持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前途。此外,门阀通过土地兼并,囤积了大量土地,又掌握了经济大权。

镇守地方的宗室藩王本身的血统就是一个强大的政治资源,特别是在中央,朝廷权威丧失后,宗室藩王同样是司马家族的人,这就为另立中央提供了条件。在军事方面,西晋王朝设立了一系列的军镇,军镇都督控制军权,获得都督的支持或者宗室藩王直接兼职都督就等于掌握了枪杆子。

因此一但整合起门阀士族的人脉和财力、当地的都督区藩王的血统,外加上都督区的兵权,那就可以构筑一个强大的政治团体,而司马越形成的这个政治团体为后来东晋的成立和“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立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窃国大盗。司马越对于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缺乏合理性,他最害怕的,就是被别人夺权。因此,在八王之乱结束后的五年中,作为名义上拥有天下大权的司马越只干了一件事——集权。但他的集权并没能给天下带来任何建设,只是一味的加强东海王一系在整个晋王朝的影响力。

司马越幕佐现可考知共79人,他们分布在15州近50郡,绝大多数为士族,沾染玄风之士约比儒学之士多出一半以上。其中琅琊王氏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司马越幕府的中坚力量,司马越幕僚是朝中权臣幕府中规模最大、人才最多、玄学化程度最高的一个。

这样的一群玄学家显然不具备什么治国理政的才干。简而言之一句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正是这么一群“好慕玄虚”的门阀士族构筑了东海王一系的政治基础。

晋怀帝的反击

第二部分,我们叙述了,东海王司马越的政治基础是一群以玄学家为主的门阀世族, 这群人往往沉迷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的政治需求脱节,这就导致东海王司马越的这套政治班底,在处置国政和军事事务的过程中效率极其低下,但为了保全自己的全是东海王司,马越坚决不肯放权给别人,更不肯将权力交给天子。

这个时候,匈奴人刘渊在并州建立割据政权,川蜀之地,賨人李雄率领流民反晋,关中地区在气候突变和常年的战争中被破坏殆尽大量原居于雍州,并州地区的老百姓只能跑到冀州豫州地区乞讨求生,成群结队的流民无所生计,只能起兵造反,严重的动摇了司马越的统治。

鉴于东海王集团的无能,皇帝司马炽也开始了夺权的斗争,其夺权斗争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掌握中央禁军,并启用一些少壮派的将领,以此将禁卫军收拢到自己的麾下。禁军是西晋王朝最为依仗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冠绝天下,是西晋朝廷权威的保障。

凡是各地都督府无法对付的叛乱,如公元299年的齐万年叛乱和280年秃发树机能之乱,关中都督和凉州大军都无法应对的叛乱,全部在中央禁军(史书记载“宿卫军”)的兵锋之下瓦解冰消。

八王之乱期间,从赵王司马伦到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只要是控制了洛阳朝廷,都要极力的拉拢禁军,确保自己可以代表朝廷权威。特别是八王中最为“公忠体国”长沙王司马乂,仅仅依靠量少而精良的禁军力抗关中、邺城两大都督府和豫州、扬州、沔北都督府各一部,近四十万大军的围攻。

虽然长沙王司马乂因东海王背叛偷袭,在战局彻底分出胜负前就终兵败身死,但洛阳宿卫军也避免因战局的延长而遭遇更大的损失。虽然成都王司马颖曾经对禁军中不服从自己的军官进行了清洗,但禁军主体依然得以保存。直到永嘉时期,禁军的规模和战斗力都得到了保存,这也就给司马炽提供了宝贵的兵力。

▲洛阳的禁军几次经历重组,到西晋后期依然颇有战斗力

▲司马越的无能使得石勒等反晋势力武装在河北、河南地区肆意驰骋,进一步破坏了司马越对其势力范围的统治

除了宿卫禁军,晋怀帝在地方也找到了可以制衡司马越的合作伙伴。由于司马越集团能力低下,根本无力镇压汉赵政权和各路起义军,石勒、王弥、公师藩等人在黄河两岸肆意攻城略地,甚至还把镇守邺城的东海王的废物二弟司马腾给杀了。反倒是活动在冀州、兖州、青州的苟晞苟纯兄弟仅仅依靠少量的兖州地方驻军,可以勉强维持山东河北地区的秩序,并且多次击败了名将石勒和王弥的军队。

面对战绩斐然的苟晞兄弟,东海王司马越感到了强烈的不安。对于东海王司马越而言,虽然自己无力镇压各地起义军,但这并不意味着取得辉煌战果的苟晞就有资格掌握兵权,因此司马越多次想要夺取苟晞苦心经营的兖州兵权,如此乱世,丢了兵权就等于丢了命。自私到愚蠢的司马越和苟晞之间产生了不共戴天之仇。

因此,晋怀帝开始大力支持苟晞兄弟,借助苟氏兄弟在兖州的势力威慑司马越的大后方——徐州和青州。

▲苟晞屯兵兖、青,南下可以威胁到东海王集团的大本营

内斗祸国

晋怀帝扶植禁卫军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元309年,汉赵皇帝刘渊连续两次出兵围攻洛阳,晋军经过苦战,两次击败了汉赵军队的围攻。但是就在晋怀帝和朝臣艰难支撑局面的同时,东海王集团的行为却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晋怀帝虽然是被司马越扶持才当上的皇帝,但东海王身为远亲,且依靠青徐地区士族才获得了权力,这就导致司马越在洛阳朝廷的影响力不足,无法完全控制皇帝,这就给了皇帝和朝中大臣一定的活动空间。特别是最有才干的缪胤、缪播兄弟得到了皇帝的重用,缪播被授予中书令职务,这也是八王之乱爆发以来,皇帝第一次夺回了裁决机要的权力。

东海王面对皇帝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举措大为震惊。在手下,刘舆、潘滔的撺掇和诬告之下,永嘉三年三月十八日,东海王发动政变,派遣士兵突袭皇宫,将缪胤、缪播兄弟等十余名朝中大臣杀害。随后,又以宫廷禁军多次干涉政局,是导致全国战乱的元凶为理由,罢免了皇帝刚刚培养和拉拢的全部中层军官(记住这件事)。

原文:

越疑朝臣贰于己,刘舆、潘滔劝越悉诛(缪)播等。越乃诬(缪)播等欲为乱,乙丑,遣平东将军王秉,帅甲士三千入宫,执(缪)播等十馀人于帝侧,付廷尉,杀之。帝叹息流涕而已。……太傅越解兖州牧,领司徒。越以顷来兴事,多由殿省,乃奏宿卫有侯爵者皆罢之。时殿中武官并封侯,由是出者略尽,皆泣涕而去。更使右卫将军何伦、左卫将军王秉领东海国兵数百人宿卫。——《资治通鉴·晋纪九》

司马越的诡计立竿见影,刚有起色的皇权势力被迅速被摧毁,洛阳的君臣斗争以司马越全胜告终。自此,缪播等大臣被害,导致晋怀帝失去了裁决机要的权力,自此皇帝诏令再难出宫一步。

罢免晋怀帝任命的宿卫禁军武官后,这些被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无以为生,只能含泪离去,此举不仅导致禁卫军出现了人才断档,而且还把一些中层军官逼到了汉赵那一方,比如左积弩将军朱诞就投靠了汉赵刘渊,将洛阳周边的防务情况全部透露给了汉赵军队。

史书记载:“左积弩将军朱诞奔汉,具陈洛阳孤弱,劝汉主渊攻之。渊以诞为前锋都督,以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将兵攻黎阳(资治通鉴·晋纪九)。”拉开了汉赵三攻洛阳的序幕。

在摧毁了晋怀帝在朝廷的势力后,永嘉四年,司马越开始向西晋的中流砥柱——苟晞下手了。司马越的幕僚潘涛诬陷苟晞谋反,想要在名义上剥夺苟晞的合法权力,以便于未来讨伐苟晞。此举导致了苟晞和司马越一系彻底闹翻。双方由此开始兵戎相见。

时潘滔及尚书刘望等共诬陷晞,晞怒,表求滔等首,又请越从事中郎刘洽为军司,越皆不许。——《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永嘉四年,苟晞的势力只分布在兖州青州一带,不仅实力有限,还要时刻防备曹嶷、石勒等人的袭击,司马越和苟晞公然翻脸,导致苟晞不得不在防范各路反晋大军的同时,额外分出一部分军队防范同为西晋大臣的司马越。给青州兖州防务工作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朝中大臣就戮;禁军武官队伍瓦解;外加青州苟晞势力遭到削弱,司马越成功破坏了晋怀帝恢复皇权主导大局的计划,西晋王朝再也不可能独立平定各地叛乱。到了永嘉五年,东海王及其党羽确实重新掌握西晋大权。

然而,与他一起得意的还有趁着晋朝内斗而做大的反晋武装和各路割据势力。直到永嘉四年末,幽州王浚坐拥数万精兵,萌发了割据河北称帝的野心;荆州和豫州淮西地区已经被关中地区的流民控制;青州地区也出现了军阀曹嶷的反晋势力,天下分崩已然不可避免。

▲永嘉四年局势图,汉赵政权出现多股独立势力,石勒的铁蹄从河北到长江肆意驰骋,但晋朝方面也是派系林立

此时,汉赵政权基本控制了并州,多次渡过黄河,直接进攻西晋首都洛阳,大权旁落的晋怀帝能依仗的武装只有东海王(控制下的宿卫禁军和青徐都督区的残余部队)和自顾不暇的苟晞两只武装。作为西晋王朝实际控制人的司马越早就被糟糕的战局吓破了胆,根本就没有反击甚至抵抗汉赵进攻的勇气。自公元309年开始,汉赵军队开始不断攻打洛阳,而史书上却从没记载过,司马越有什么主动出击的打算。

司马越之所以不敢主动出击,一方面是他本人和整个东海王系官员执政能力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早前司马越为了夺取禁军控制权,将驻守洛阳的宿卫禁军将领全部扫地出门,换上了东海王系的军官,东海王一系的将领能力强弱暂且不说,仅凭东海王曾经背叛过长沙王司马乂的黑历史,他的资历就无法收服禁军之心,加之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首都禁军的规模虽大,但是司马越也不敢擅自调动出战。

面对“国破山河碎”的局面,东海王及其党羽只在乎权力到底是不是我的。公元310年,就在汉赵三攻洛阳;石勒转战河北淮南之机,司马越穿上铠甲,终于向傀儡天子请命,以讨伐石勒的名义,带领着几万军队和几乎所有的朝廷官员从洛阳出发了,然而这支军队此行的目的确是逃跑!而遭到威胁的石勒,也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好迎接一场大决战……

参考文献:

[1] 林校生.司马越府“隽异”与西晋王朝的历史出口[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93-104.

[2]《资治通鉴·晋纪九》

[3]《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志归浩然,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海王大起底,CG特效打造超能力朋克范儿

海王平常使用的武器是普通三叉戟和五叉戟,但当他穿上海王“圣衣”,手握波塞冬三叉戟时,立刻就具有号令七海的至尊能力。

海王小时候就展示出与海洋生物沟通的能力。

漫画里的海王有时很孩子气。

湄拉在漫画里性格更加复杂。

海底水族的服饰设计力求达到美学与力学的统一。

海底有类似古罗马竞技场建筑风格的宫殿。

复古与新科技的巧妙混搭,成为影片视觉呈现的一大特色。

海王(左)与同母异父弟弟海主(右)的打斗是片中重头戏。

《权游》中的马王。

海王亚瑟。

作为DC今年唯一的超级英雄动作冒险巨制,由华裔导演温子仁执导,杰森·莫玛、艾梅柏·希尔德、妮可·基德曼等明星联合主演的《海王》即将于今日登陆内地院线,从市场角度来说,《海王》占据了极佳的档期,影片不仅比北美提前两周在内地上映,也正好接棒在内地票房火爆的漫改大片《毒液》,并且离年底贺岁档也有两到三周的空余。这部耗资1.6亿美元的影片的票房表现不仅事关内地今年总票房能否突破600亿,也是DC电影自去年《正义联盟》口碑票房遭遇翻车后,一次要正名的“翻身仗”。

虽然还没有解禁烂番茄评价,但是已经解禁社交媒体口碑的《海王》,获得了清一色的好评,票房分析师罗天文认为,“目前看来《海王》的预售成绩不算太出彩,但根据它的热度几乎可以到达8亿量级,但是在好口碑的加持下,有望在缺乏动作巨制外片的12月拿下10亿以上的票房,加上大众对观影的空前热情,影片也很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新京报专访主创、独家揭秘“海王”故事文化,解读幕后制作故事,共同走进神秘的海底亚特兰蒂斯王国。

【解码海王】

身世来历,半人类混血

电影《海王》故事线很简单,主要讲述了库瑞的出生,成长,并最终成为“大海之王”的故事。海王原名亚瑟·库瑞,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特质。他的武器,是著名的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武器,能操控大海力量,掀起风浪的魔法三叉戟。在DC漫画世界里,他是正义联盟的创始人之一,是海底城市亚特兰蒂斯的国王。作为一名君王,海王统治着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地表,全球97%的生物皆可听其调配。可以说,海王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而且极为复杂的漫画人物。在DC电影宇宙中,海王被重塑成为更加强壮的形象。根据漫画中的内容,海王是美国慈恩港灯塔看守人汤姆与海底之国亚特兰蒂斯女王亚特兰娜所生、拥有半人类、半亚特兰蒂斯人的血统。

家庭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海王亚瑟从亚特兰蒂斯女王母亲亚特兰娜那里继承力量,从普通人父亲那里继承人性,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冲破世俗彼此相爱。他是跨越种族的爱情结晶,也是在他们被迫分离的环境下长大的,那么陆地和海洋哪里才是他的归宿呢?因为海王父母的爱情对于世俗来说是一种禁忌甚至是挑战,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种疏离感。亚瑟从小缺失母亲陪护,他的母亲亚特兰娜在灯塔家中受到来自亚特兰蒂斯的一场袭击后,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将给这个家庭带来无穷危机,她不得不离开丈夫和幼小的儿子回到海底。

超凡能力,水陆通用

因为DNA中有一半来自亚特兰蒂斯血脉,亚瑟发现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拥有了各种超能力:他力大无比、可以在水下呼吸、高速移动、承受深海的高压、可以与海洋生物自由沟通。他几乎刀枪不入并快速愈合伤势……除了他的水下超能力,他在陆地上也是个“超级英雄”,无论是在水下还是在陆地,他都拥有非凡的力量。另外,生活中的他生性不羁,是个喜欢买醉然后开嘴炮的糙汉子。

在漫画中,亚特兰蒂斯人非常忌讳有金色头发和水色眼珠的人,而海王天生就有这些生理特点。在影片《海王》中,海王的头发像他的母亲,偏亚麻色,水色眼珠成年后并不明显。另外在漫画中,海王有一个弱点:每小时至少接触一次水,否则就会死去,但在影片中,没有体现这一点。

朋克造型接地气

很多人评价海王造型“非常朋克”,他有金黄的长发、结实的肌肉、浑身都是文身,还穿着一条紧身皮裤,事实上,最初创作的时候,主创就希望海王成为一个不太一样的超级英雄,就像如果跟其他超级英雄在一起时,可能会因为跟蝙蝠侠意见不合就直接揍蝙蝠侠,导演温子仁则认为所有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以朋克装扮来打造海王和他的性格非常相符,而且接地气。

揭秘

漫画中的海王,是个彩蛋王

●海王在1941年的漫画中首次问世,他初期在海上抗击纳粹海军,中期专心对付诸如“黑蝠鲼”等海盗,后期曾经被谋杀但又复活加入黑灯军团成为活死人,然后又被复活。

●在1994年的漫画中,海王在食人鱼池塘中失去左手(堂堂海王却被鱼所伤?),断臂后装过钩子和特殊金属的假肢等(杨过 铁钩船长的既视感)。

●海王曾因寻仇迁怒,抬升海面淹没西欧,造成600多万人死亡。

●漫画中,海王曾追求过神奇女侠。但在二人的婚礼上,神奇女侠的母亲被亚特兰蒂斯人暗杀,神奇女侠与海王翻脸,她不但取消婚礼,后来还曾将海王前女友湄拉斩首,亚特兰蒂斯人和亚马逊人爆发战争。

●在火星人进攻地球且众多超级英雄失踪的危机情况下,海王曾一度成为“正义联盟”的领袖,他亲自招募并训练了四个新队员吉卜赛女郎、震波、雌狐、钢人入盟,危机解除后,海王辞去领袖和湄拉享受二人世界。

●在漫画中,海王的妻子是海后湄拉,二人有一个儿子,但在一次大战中儿子不幸丧生,湄拉将丧子怪罪于海王的懦弱,因此两人感情决裂。

特效

炫目“海底王国”究竟如何打造?

角色服装 同时体现漂浮感和金属感

为了能在电影中实现温子仁对于海底角色的想法, 经验丰富的服装设计师许姆·巴雷特邀请到老牌DC漫画家保罗·诺里斯(负责海王)、尼克·卡迪(负责湄拉,奥姆和黑蝠鲼)共同设计全片对服装的设计共使用了超过2500种材料,在巴雷特看来,亚特兰蒂斯中每个人都处于在水下漂浮、游泳或战斗的状态,通过吊威亚可以让演员看上去是漂浮在水中。但视觉特效需要看起来像实景,所以服装的悬浮感很重要,要使它们看起来薄如蝉翼。设计团队仔细揣摩了亚特兰蒂斯的历史,“亚特兰蒂斯人曾经也生活在陆地,几千年前他们迁居海底。他们在水下不断进化。我们会想他们的网状鱼鳍是否是从双脚进化而来?我认为他们服装的材质,形状以及颜色都受到他们周围珊瑚,鱼类以及海藻的影响,特别是他们的盔甲。对我们而言采用金属制作的盔甲是非常不实际的,因为演员需要长时间吊在威亚上,金属盔甲对他们来说太重了,所以最后用了有金属质感的纤维物制作盔甲。”

海底光线 蓝色和金色为主色

事实上,光线是亚特兰蒂斯战士制服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影制作团队想到用“生物发光”的创意来照亮深海,于是在战士面部设计了LED设备,内部由小型浅色滤镜片组成,它们可以在演员的脸上反射蓝光,设备通过程序控制可以发射出200种不同的灯光。另外,每一场战役都需要武器,结合漫画原作与剧本上添加的部分,《海王》不但拥有由镭射枪和其他超现代武器带来的科幻元素,还大篇幅保留了亚特兰蒂斯各种三叉戟肉搏战,道具大师里奇·德内说,“三叉戟是我们的圣剑和圣杯,是整部电影亚瑟和湄拉一直在寻找的宝物,温子仁一直坚持在三叉戟上增加文字,因此我们研究了大英博物馆收藏品上的古文字,从中获得了许多对于亚特兰蒂斯的灵感。另外金色在摄像机上看起来效果很好,光是这个颜色涂漆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文化构建 古罗马混搭新科技风

在设计师比尔·布雷斯基脑海中的亚特兰蒂斯水下世界很像古罗马,“如果它还没有灭亡的话,那里是现代科技和古代风俗的结合,还保留着角斗士的竞技场。那就是我想象中的亚特兰蒂斯,一个未被征服的独立世界,高度发达的同时还背负着古老的权利和风俗。”他认为,全片至少三分之二的场景都处于海底,这是最复杂的挑战,“亚特兰蒂斯是个水下文明世界,一群人来到海底并在那里定居, 逐渐演变成七个王国:亚特兰蒂斯、咸水族、渔夫族、泽贝尔族、海沟族、逃亡族及迷失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陆地世界是什么样的。最后我们采用了来源于地中海某地的新古典主义文化,可能是希腊文化甚至是埃及文化的先驱。但和它不同的是我们添加了数字技术的元素。”

实地取景 CG 50多个场景完美呈现

《海王》主要在澳大利亚昆士兰黄金海岸拍摄,该片使用了威秀娱乐所有的九个摄影棚。电影共搭建了50多个场景,其中主要有亚特兰蒂斯宫殿以及竞技场、国王奥姆的军舰及先王的宝座等。尽管有大量的拍摄空间,拍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海底世界的水流,温子仁表示,“我喜欢拍摄实景,实景拍摄越多越好,我们拍摄了许多模拟水下的实景,一开始我们在蓝幕前进行拍摄,有几天将设备浸入水槽之中进行拍摄。对我来说依旧需要进行实景拍摄,只有非常复杂的特效才需后期制作。”对特效团队来说,他们的压力则更大,特效监督麦基文表示,7个海底王国,数千种生物都要通过CG呈现,演员们又是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拍摄,之后再制作成水下的效果太具有挑战,例如头发、衣服等所有东西在水下看起来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头发都要进行CG渲染,就只有不断使用不同的帧频、设备移动演员来营造一种水下移动的感觉。

【对话】

导演温子仁喜欢《西游记》 杰森·莫玛心里住着小狗狗

新京报: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打造《海王》,对于你来说它意味着什么?

温子仁:这部电影与心愿达成有关,对于我来说就是实现我的愿望,也是我拍这部电影的额外收获——在电影中创建一个新世界。我们创作了所有这些不同的场景、人物、服装、生物……所有的一切,幸运的是一路上能有如此出色的幕后团队以及天赋异禀的演员与我为伴。

新京报:有没有考虑过在你未来的电影加入中国神话的元素?

温子仁:我是个华裔,在我长大的过程当中听到很多中国的故事。从小我就非常喜欢《西游记》、还有像《大话西游》一样的故事,例如孙悟空也是非常棒的,再加上角色背后蕴含的哲理也非常令人振奋,所以将来我一定会考虑。我成长的过程当中其实已经受到了中国元素的影响,以前拍恐怖片就已融入不少了。

新京报:都知道你是学海洋生物学的,这个专业对你的表演有帮助吗?

杰森·莫玛:对海洋的热爱当然有(帮助),其实我是在夏威夷出生,我一直都想在大学里学海洋生物学,也曾幻想以后从事海洋生物方面的工作,但后来就参加了影视工作,虽说做电视节目时经常喝酒,也记不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但对于海我能有所感受,从菲律宾到夏威夷,到塔希提岛还有斐济,许多岛屿都有他们自己供奉的水神。这些都引起了我的共鸣。

新京报:亚瑟这个角色和你之前在《权力的游戏》或是其他影视作品中扮演的硬汉有什么不一样吗?

杰森·莫玛:我想其他角色比亚瑟要更坚强一些,正如我之前讲过海王是跟我的性格最接近的,他横跨海陆。温子仁很熟悉我,所以他把原本构想的这个比较好笑的角色展现出了不同。影片里你可以看得到海王有他脆弱的一面,这是我的其他角色里可能没有的。比如说最后的场景里我们跟海怪打斗充满了自己的回忆。赋予海王的元素特别多元,他表面上是硬汉,但心里也会像小狗狗一样,会谈恋爱、会坠入爱河里,是个极其丰富的角色。

撰文/周慧晓婉

战绩0:500,1066年前的盎格鲁撒克逊骑兵,战斗力有多差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洗兵大秦海上波

字数:4370,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一个习惯于吃败仗的民族!一个缺乏军事素养的民族!”听到这个尖锐到刻薄的评价,恐怕许多人很难猜出这究竟是哪个缺乏光荣历史的民族,甚至会联系到某些国家近代的屈辱历史,也犹未可知。但与大众的刻板印象恰恰相反,这句来源于“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战役前演讲的贬低对象,恰恰就是创造了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帝国”,在许多人眼里自古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文成武德无一不备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甚至,征服者威廉毫不留情地贬低不列颠岛上的“昂撒民族”是连弓箭和骑兵都不会用的劣等蛮族,自古以来就落后无能,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凯尔特人时代,出现在恺撒统领的罗马远征军团面前的不列颠土著早就装备了马拉战车和骑兵。《高卢战记》中记载,面对登陆的罗马军,不列颠土著大胆地派出战车和骑兵,来到滩头阻击,土著骑兵“轻松自如,熟悉地形,或是站在岸边,或在入水不深处猛掷标枪,或者策马冲杀前行。这些马匹都训练有素,矫健灵活。”而战车则“战马狂嘶,车轮轧轧,使对方阵营陷入混乱......技法纯熟,即使是从陡坡冲下,也可对飞奔的战马掌控自如,或停或走,随心所欲。”

▲不列颠岛的凯尔特土著以惯用“车骑战术”而著称

尽管相对于欧洲大陆上的群体,孤悬海岛上的不列颠土著所拥有的与战马相关的军事技术水平并不高,但绝不是对骑兵一无所知。罗马帝国对不列颠的征服则带来了更多的军事技术,甚至有5500名萨尔马提亚骑兵加入了不列颠的罗马驻守军团,这些东方赫赫有名的游牧骑手装备了重型骑枪、鳞片甲甚至是战马铠甲,无疑大大提高了这一时期不列颠岛的“整体马战水平”。

▲驻守于不列颠岛上的罗马萨尔马提亚族骑兵

但随着欧洲民族大迁徙和罗马帝国的崩溃,不列颠岛上的罗马据点也陷入衰退,而新的入侵者也降临英伦岛屿——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日耳曼人纷纷渡海侵入不列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英格兰”一词的意思即盎格鲁人的土地。

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算得上“不知道骑兵的用法”,他们一开始的规模甚至与后世的维京海盗相仿佛,比罗马军团小得多,往往只乘两到三艘船来到不列颠,而当时每艘船只大体上最多能搭载50-60人,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入侵者可能只有100-200人。如此小规模的侵略,代表盎格鲁-撒克逊人也很难运输足够的马匹,从北欧渡海的小船很难装载足够多的战马,更别提为它们提供食物。

尽管缺乏人数优势和骑兵技术,但日耳曼入侵者对濒死的不列颠罗马文明社会仍然是巨大威胁,同期的不列颠历史学者记载,渡海而来的“蛮族人喜欢破坏和劫掠,正如他们喜欢屠杀和暴行一样,他们经过一处,把所有的东西都掠走,留下的只不过是闪闪的火光和凄凉的废墟”。

不列颠居民纷纷向自身已经濒临死亡的罗马帝国求援,“野蛮的敌人把我们驱赶到海上,大海又把我们驱赶到敌人面前。面对着大海和敌人,我们要么被杀死,要么被淹死”,可并没有得到什么支援。

与此同时,北方原本被罗马人挡在哈德良长城之外的“蛮族”——更早的不列颠凯尔特土著皮克特人、斯特拉斯克莱德人也开始南下劫掠,他们倒是保留了优良的骑兵传统。

斯特拉斯克莱德人习惯于跟随他们的畜群移动生活,成年男子手持长矛,骑马劫掠,不分青红皂白地袭击。皮克特人则经常骑马向罗马人冲锋,然后立即撤退,引诱罗马骑兵远离他们的步兵。然后,第二批皮克特人会从树林里跳出来,杀掉任何愚蠢到追赶他们的罗马人。

▲斯特拉斯克莱德人骑兵

▲皮克特人的骑兵

外有强敌,又无援助的不列颠“文明土著”又陷入了最致命的危机——内斗,旧的血缘部落体制战胜了罗马的官僚制度,但上古氏族所谓的“醇风美俗”早已不在,自治的“小共同体”制造了无数的昏庸暴君,按照当时历史学家的说法,“选举国王,不是依据上帝的法令,而是依据他们比常人更为残忍的天性。这些国王在没有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之前,就死于内斗,因为本性更残忍的人将会被选为国王”。

尽管罗马化的凯尔特人,不列颠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亚瑟王”一度应用罗马人的骑兵战术对抗日耳曼步兵,得以痛击他们,使得日耳曼人在大约50年内不能再进一步扩张。但大势却绝非少数人所能阻挡,争权夺利的不列颠诸王不断引狼入室,更多的由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小王国遍布不列颠岛,不列颠的土地上战乱不息,到处都是征战与杀戮,市镇被毁,耕地减少,许多带着王冠的头颅被砍下,大地上满目疮痍。

在战火中,原先罗马人留下的痕迹除了笔直宽阔的罗马大道外尽被抹去,农田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原先人烟稠密之地成为群狼栖息之所。文明化、罗马化的凯尔特社会崩溃了,人口剧烈下降,一直到11世纪,人口仍只相当于罗马统治时期的一半。

相较于保存了罗马养马传统的欧洲大陆诸日耳曼王朝,比如墨洛温和加洛林王朝,不列颠的马种退化相对严重,尽管盎格鲁-撒克逊世界仍能通过荷兰地区的弗里斯兰人输入质量较好的欧洲马匹,但数量十分有限。

大多数的不列颠马匹仍旧是矮小而坚苦耐劳的本地马种,比如英国人自称血统悠久且“世界上最古老”的埃克斯穆尔矮马,这些随时可以使用的马匹并不总是非常适合贵族武士冲杀战斗,它们通常只有“11掌-12掌”高,即肩高不过114-130厘米,甚至够不到秦军战马的及格线。

▲埃克斯穆尔矮马(Exmoor Pony)

当然,即便不能跨马冲杀,战马仍然在别的地方有大的用处。例如象征权力和尊贵的身份象征。古英语谚语“贵族应该骑马,部队应该紧密地骑在一起,步兵应该站稳脚跟”就是这一点的体现,诗句中也有“精工打造的马鞍,装饰着华美的宝石,这才是高贵国王的战袍”的描述。

尽管与其他的日耳曼部落相比,盎格鲁 - 撒克逊人埋葬马匹和马具非常罕见,考古显示的数量极其稀少,迄今为止只有不到四十个例子,反倒是最富有和最高贵的大贵族会用战马和镀金的马具做陪葬,比如考古中出现的英格兰“金马镫”。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马倒是经常作为早期金属制品的象征出现,当然也是拜印欧民族的崇马传统所赐,仅有的马骨常常以维京的异教徒船葬形式出现。

▲英格兰地区出土的马镫,基本都有镀金和精美的纹路

使用马匹作为运动——比如在马上挥舞武器,展示自己的武勇吗,乃至充作休闲时的交通工具是“炫耀性消费”的一部分,这是这一时期盎格鲁-撒克逊的“精英生活方式”,将马纳入社会崇高成员的葬礼是增加辉煌的另一种手段。

▲不列颠金属制品中的马形象

在阿尔弗雷德国王时代,大部分盎格鲁-撒克逊军队用战马来侦察、传信或者运输,盎格鲁撒克逊国王要求乡绅和民兵们除了准备剑斧和盔甲外,还要提供战马。从北欧而来,几乎征服不列颠的克努特大帝更是要求麾下贵族的军事职责里,包括准备四匹有马鞍的战马和四匹没有马鞍的备用马,更低的军事贵族等级则要求提供四匹马,但这些战马大概率只是贵族的机动工具和驮兽。

但是,在骑兵的意义上使用战马,在马背上用长矛战斗,对于整个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来说并不合时宜。虽然马镫,马鞍,长矛和盾牌都在战场上使用,但没有直接的历史证据表明盎格鲁人有过大规模的骑兵冲突。

▲8世纪时期的盎格鲁-撒克逊骑手

▲石雕上的不列颠骑马武士比武

▲出土于扫克伯恩的盎格鲁-撒克逊骑马武士

在更多的时候,那些有钱购买和饲养战马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很容易依靠战马来完成长途行军或战场机动,甚至是在迅速拦截袭击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或许,战马也可能成为良好的指挥平台,首领骑在战马上,居高临下地指挥他麾下的步兵。但一旦抵达他们需要的战场地点,英国人的主力就会将马匹送往后方,自身下马徒步作战。这一点和昂撒民族的同乡维京人是如此相像,近乎完美地复刻了他们祖先的军事文化。

历史上的几次军事惨剧表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并不擅长使用骑兵,赫里福德镇之战中,盎格鲁-撒克逊人遭遇了可耻的军事失败,因为诺曼人伯爵要求并不擅长骑马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强行骑在马背上投入战场,去对抗威尔士军队。结果甫一交锋,盎格鲁-撒克逊“骑兵”就悉数崩溃,因为他们完全不会在激烈搏杀的战场上控御马匹,更别提大规模成队列作战了,据历史学家记载,“大约有四五百盎格鲁-撒克逊骑兵被杀,而他们没有杀死哪怕一个敌人”。

公元991年,爆发于埃塞克斯的一次战役中,英国人对抗维京人,在战前英国首领拜尔特诺特将己方的全部战马赶到后方由人看守,其他人结成盾墙作战,只有他自己还骑在马上指挥。结果当拜尔特诺特落马时,他的坐骑据说被人骑走,剩下的英国人目睹了战场上唯一的一匹战马“逃走”的场面,纷纷误认为首领弃军而逃,原本坚实的队形就此瓦解。

▲巴约挂毯展示的受伤和垂死的战马

▲奥塞贝格挂毯上的挪威马

在斯坦福桥之战中,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哈罗德和他的亲卫队都骑着配备了完整马具的战马,国王“踩在马镫上,坐得很稳”,但抵达战场后,他们都下马徒步结阵,排成了整齐的日耳曼盾墙阵型。

显而易见,盎格鲁-撒克逊人善于步战而严重短于骑战。他们的步战水平的确优秀,在黑斯廷斯大战之中,面对夹枪冲锋的诺曼骑士,英格兰人就“像在地上生了根一样岿然不动”,每一名英格兰士兵都“在英勇地抗击。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尽其所能地抵抗。他们投掷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长矛、锋利的斧子以及系在木棍上的石头”,陷入混战的诺曼骑兵被迫与英格兰人近身肉搏,并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而这也意味着“原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很难产生真正的骑兵部队,连诺曼骑兵都难以撼动的英格兰盾墙当然可以对付那些骑着矮马、分成部落作战的少数苏格兰、威尔士骑马战士,而那些少数自诩武勇的英格兰本族骑马武士则会成为战场上的明显目标,而且受惊的战马四处乱跑,很容易对这对步兵构成重大危险,更不用说它们对英格兰传统战术和阵型造成的分心和干扰。

盎格鲁-撒克逊人孱弱的骑兵既出于他们保守而“实用”的历史传统,也由他们所处和所制造的环境所导致,但无论如何,落后就要挨打,诺曼征服者带来了欧洲大陆上更先进的骑兵技术,从而用剑与血再一次征服了不列颠诸岛,让盎格鲁-撒克逊人品尝了他们祖先曾做过的事情。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子孙富裕了,祖上也就阔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这段“黑历史”就被历史长河的滚滚波涛所遮掩。

参考文献:

《Alfred's Wars_ Source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Anglo-Saxon Warfare in the Viking Age》

《Weapons and Warfare in Anglo-Saxon England》

《“A nobleman should be on a horse’s back”——The role of horsemen in Anglo-Saxon warfare》

《诺曼征服:黑斯廷斯战役与英格兰诺曼王朝的崛起》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洗兵大秦海上波,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匹战马价格够百名骑兵吃一个月?骑马与砍杀里古代马价靠谱吗?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吴畋

字数:3191,阅读时间:约6分钟

编者按:之前曾有热心粉丝,向冷君询问,因《骑马与砍杀》游戏,而产生的战马价格疑问。宠粉的冷兵器研究所当然要帮忙解决粉丝的疑问啊!作为曾在《骑马与砍杀:战团》耗费几百个小时的玩家之一,笔者在此简要列出一些材料,以供诸位读者和玩家参考。

众所周知,《骑马与砍杀》是一款虽然发生在异位面的卡拉迪亚大陆,实际上却以中世纪西北欧(斯瓦迪亚、诺德)、南欧(罗多克)、东欧(维吉亚、库吉特)和中东(萨兰德)为背景的游戏。因此,这里不妨从中世纪盛期史料较为丰富的法、英两国入手,看看当时的战马究竟价值几何。

▲图1. 《骑马与砍杀:战团》

首先,什么是战马?

中世纪的西欧人主要推崇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战马,它们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阿拉伯帝国的阿拉伯、柏柏尔马和罗马帝国的军马孑遗。不过,当时的人们尽管已对马匹血统和培育有了一定概念,却仍然主要以马匹用途划分类型,虽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军用、猎用、乘用和农用四类,但这些分类也时常出现交集。

▲图2.西班牙战马的直系后裔安达卢西亚马

并不是所有军用马匹都可称之为战马,军中拉车的挽马、载货的驮马一般都不会承担战马角色,就连骑乘用马也未必会是驰骋沙场的战马。以法兰西为例,理想状况下的一名骑士在出征时应当至少携带1匹大型战马(grand cheval)、1匹温驯的骑乘用马(palefroi)、1匹通用马(roncin)、1匹通用小马(roncinet)以及若干驮马。骑士本人自然会在战场上使用大型战马,他的扈从就只能将就骑余下的各类马匹——不过,理想和现实之前总会存在巨大的差距。

▲图3. 《法兰西大编年史》(Grandes Chroniques de France)插图中的大型战马形象

在中世纪的英格兰,最优秀的战马通常称作“右手战马”(destrier),它基本上就是法兰西人口中的“大型战马”,一般是贵族本人在战场上的坐骑,它不但体格高大,对其他马匹也极具攻击性:追逐、撕咬、踢踏都可谓司空见惯,十字军东征期间甚至多次被战场上的中东母马惹得心猿意马。“右手战马”的名称据说源于贵族为了节约马力平时不会乘坐战马,只让扈从用右手牵引战马行进,其价格通常在20镑(此时1英镑含银量约为311克)以上,甚至可能高达80镑,也就是相当于25公斤白银,按今天的白银交易价格约合13万人民币。不过,白银的价值在中世纪和现代差别极大,如此计算难免太过低估,若是以英格兰普通人的购买力作为对比,那么,根据英国Nationalarchives网站的折算,1300年的80镑大约相当于2017年的5.6万英镑,折合人民币48万元。

▲图4. 第三代彭布罗克伯爵骑着大马击落对手

英军重装骑兵从14世纪起往往以“跑马”(courser)充当战马,这类马匹在《骑马与砍杀》游戏中文版里译作骏马,游戏中虽然防御一般但速度奇快,是高速骑枪冲刺流的最爱。而在真实历史上,需要承载人员和铠甲的“跑马”当然会颇为强壮,但总体而言确实比“右手战马”要矮小、轻捷一些,价格自然也会低不少。

较为贫穷的骑士和扈从甚至使用“通用马”(rouncey),它在诺曼征服时代仅仅是一种农用马,到了13世纪才发展为可供骑乘的多面手,其价格可能低至5-10镑。作为轻骑兵或骑马步兵投入战斗的霍比拉游骑(hobilarhobelar)则骑着价格最低仅有2镑的矮马。至于最廉价的农耕马,据《英格兰与威尔士农业史》第二卷中的统计数据,1300年前后的均价仅为10先令(0.5镑),拉车的挽马稍好一些,均价还在17-20先令(0.85-1镑)之间浮动,不过,个别仅值2-3个先令的劣马也屡见不鲜。

▲驮马是骑马与砍杀中许多玩家的起步坐骑,虽然速度最慢,后来也会担负在物品栏减轻负担增加移动速度的重任

当然,正如穷苦的骑砍玩家骑着旅行马起步一样,若是面临马匹紧张的状况,挽马、驮马以及较为健壮的马骡(雄驴雌马交配所生),都可能在某些特殊场合临时供人骑乘乃至充当“战马”。大名鼎鼎的圣殿骑士团对马匹有过如下分类,其中就赫然列出了“骑乘用骡”:

1、右手战马

2、突厥马

3、温驯的骑乘用马

4、骑乘用骡

5、驮马

6、通用马

▲图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亚利桑那州骡骑兵

公元1302年,阿图瓦伯爵(Comte d’Artois)罗贝尔二世(Robert II)在准备出征佛兰德时留下过一份较为奢侈、详尽的马匹价目表:

大型战马5匹(其中1匹明确记载来自西班牙),均价280利弗尔

无特定说明的战马8匹,均价115利弗尔

跑马(coursier)1匹,价值60利弗尔

温驯的骑乘用马2匹,每匹50利弗尔

通用马14匹,均价34利弗尔

通用小马3匹,均价12利弗尔

罗贝尔价目表中的利弗尔是巴黎利弗尔,当时1个巴黎利弗尔含银量在100克左右,略少于1/3英镑,也就是说,他的一匹“大型战马”足足价值28公斤白银,按购买力折算约合54万人民币,普通的“正牌”战马单价也可达到11.5公斤白银。

▲图7. 罗贝尔二世虽然买了许多好马,却还是在同年的金马刺之战中被佛兰德民兵拉下马击毙

但是,由于法王出征佛兰德劳师动众,导致马匹价格上涨,罗贝尔二世显然是不得不高位接盘。公元1269年,路易九世(圣路易)参与十字军东征时,从香槟和布里市场购买的“正牌战马”均价约为85图尔利弗尔(1个图尔利弗尔含银量为80.88克,85利弗尔约合6.9公斤白银),这样的价格可能更接近一般情形。考虑到此时法军骑兵日薪约为12.5苏(白银41.85克),步兵约为1苏(白银3.34克),那么一匹良马就可以抵得上骑兵四个半月的薪饷、步兵整整四年的收入(当然,中世纪的步兵几乎不可能连续干上四年)!

无独有偶,公元1277年佛罗伦萨城雇佣普罗旺斯骑兵的合约,也曾规定“正牌”战马的价值:每一名骑兵都必须配备一匹价值至少相当于133天薪饷的坐骑。

▲图8. 《骑马与砍杀》旗舰兵种斯瓦迪亚骑士,他的基础周薪是38第纳尔,基础坐骑价格则是1224第纳尔

然而,就像劳斯莱斯、法拉利等豪车,始终不可能成为汽车主流一样,“右手战马”、“大型战马”等良马的数量,也只占战马总数的一小部分。英王爱德华一世曾经坦率承认英格兰缺乏适于战斗的大型马匹,因而于1282年下令,全国年收入30镑以上的臣民,均应“保有一匹适于战斗的强壮马匹,并配有相应的护甲”。尽管如此,当他于同年征讨威尔士时,骑兵战马主流价格仍然仅为5-8镑,20镑以上的仅占全军战马总数7%。1298年,他出征苏格兰时的比例也大体相当,当时军中59%的战马价格低于10镑,30%的战马价格在10-20镑之间,仅有11%的战马价格超过20镑。

▲图9. 反英大片《勇敢的心》便把背景设定在爱德华一世入侵苏格兰

不过,这样的马匹比例,多少是在“欺负”威尔士和苏格兰骑兵质量低劣,等到爱德华三世在百年战争之初前往低地战场,准备与骑士之国法兰西交战时,英军20镑以上的良马比例就已上升到29%,10-20镑的战马比例变为37%,10镑以下的低劣战马则降至34%。

▲图10. 英法两国灾难性的百年战争实际上始于两国在低地的代理人之战

总而言之,对于中世纪盛期的大部分英法小贵族来说,10-20英镑(40-80图尔利弗尔,按购买力可折合成8-16万人民币)的战马,已经足以担当重任,不管它在奢侈的“右手战马”、“大型战马”面前有多么寒酸,其价格终究已经是普通农用马匹20-40倍之多,也已抵得上这一时期骑士年收入的一小半,扈从年收入的一半。

▲图11. 《骑马与砍杀:战团》中的马匹价格

无论如何,至少对《骑马与砍杀》这款小作坊起家的游戏而言,它设置的马匹价格阶梯已经很对得起这款游戏的历史背景了。

参考资料:

Ayton, A., Knights and Warhorses: Military Service and the English Aristocracy Under Edward III. Boydell & Brewer, 1999.

Contamine, P., La guerre au Moyen ag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80.

Hallam, H. E. (ed.), The Agrarian History of England and Wales: Volume 2, 1042-135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Hyland, A., The Medieval Warhorse from Byzantium to the Crusades. Combined Publishing, 1996.

Roger, C. J. (ed.),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Medieval Warfare and Military Tech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吴畋,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看海王前,先读这篇就对了

本周五,《海王》就将在国内正式上映,时间比北美足足提早了两个礼拜!

属于中国DC影迷的节日来了,但或许还不止于DC影迷。

“新加冕的DCEU之王”


“《黑暗骑士》之后最好的DC电影”


“80年代施瓦辛格主演小岛秀夫执导的《阿凡达》”

已经看过片的外国媒体给出这样的盛赞。

小电君也已经提前看完影片,可以说,《海王》虽然是一部独立的超级英雄电影,讲述了海王的前世今生。但是主线故事还是发生在电影《正义联盟》之后,仍然是DC宇宙的一部分。

导演温子仁以恐怖片起家,但他没有让《海王》延续《正义联盟》《蝙蝠侠大战超人》那样的暗黑风格。

影片整体上偏向奇幻史诗,最大看点是应接不暇的水下世界和一波又一波的动作场面,强悍的视觉奇观将会撑爆大家的眼球!

相比于蝙蝠侠、超人和神奇女侠,海王对国内观众还是比较陌生。

借上映前的这次机会,小电君向大家全面介绍“海王”的前世今生。

海王的两个身世

“海王”又名水行侠,在1941年出版的《多趣漫画》首度出现,人物原型来自古希腊神话的海神波塞冬。

他击沉纳粹潜艇,打败德国士兵,初登场时就是二战时期的反战英雄形象。

隔壁家漫威旗下的超级英雄纳摩·麦肯齐诞生于1939年,这个同样是亚特兰蒂斯国王的人鱼混血英雄也被认为是海王的角色原型。

海王在数十年的漫画故事里历经了多次起源的改写和角色轨迹的改变。

其中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无限地球危机”“起源重述”“新52”等多个系列,陈述起来相当冗长复杂。

不过简单点说,海王的身世可以归整为两个版本。

电影《海王》故事改编的基础,主要是“无限地球危机”后几个阶段的结合。

海王的本名叫亚瑟·库瑞,是美国慈恩港灯塔看守人托马斯·库瑞和亚特兰娜的儿子。

母亲亚特兰娜是海洋沉没王国亚特兰蒂斯的女王,因为对陆地世界的好奇和多次探访遭遇亚特兰蒂斯的驱逐。

在一个暴风雨交加的夜晚,她与汤姆·库瑞在海边相遇,电影开场也还原了这段情节。

亚瑟拥有半人、半亚特兰蒂斯人的混合血统,从小就展示出各种超能力,比如在漫画里,父亲托马斯发现两岁的亚瑟在水里玩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溺水。

关于亚特兰娜的真实身份,亚瑟和他的父亲是在亚特兰娜临终前才得知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对他进行训练,教他如何控制自己的超能力。

后来,父亲与人类女子结婚,生下亚瑟同父异母的弟弟奥姆。

奥姆一直生活在哥哥亚瑟的阴影之下,也非常痛恨他,后来奥姆失踪,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完全失去记忆,化身“海洋领主”。

在《海王》的海洋宇宙里,有七大王城,包括亚特兰蒂斯、泽贝尔、海沟族、咸水族、渔夫之国、迷失王城和未知的第七国。

漫画中,亚特兰蒂斯沉没后四国被毁,仅存亚特兰蒂斯、泽贝尔与海沟族三个国度。

除了第七国,电影对其它六个古国王城都有视觉场景上的呈现,突出了各国在海底种族、生活地域的不同特点。

比如海沟族。它们原本是亚特兰蒂斯的居民,后来因王城下沉,他们为生存演变成恐怖凶残、成群觅食的怪兽。

渔夫之国是猎鱼族的国度,猎鱼族是在形态上进化成半人半鱼的种族;咸水族则是一群披肩带甲的虾兵蟹将…

海王的超能力和武器

海王拥有不可想象的超级力量,他可以拉动一艘横跨大西洋、约160000吨的货轮,也可以把一艘核潜艇从海底推到海面。

他能够在与神奇女侠、暴龙、超级小子的对抗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他的力量甚至和超人不相上下,在DC动画《正义联盟:亚特兰蒂斯的宝座》中就出现过海王一拳打败超人的情形。

海王有非常坚硬的皮肤。极度的严寒和酷热,以及一般武器的炮火攻击和炸弹爆炸都对他无效。

他还有超久的耐力以及异于常人的超强愈合能力。

海王算是DC宇宙里游泳速度最快的超级英雄,在电影《正义联盟》里,我们就见过他像马达一样在水里向前快速冲刺。

他曾逆流游上尼亚加拉大瀑布,据介绍,游泳速度能在数小时内达到恒定速度175英里每小时。

他还有极强的跳跃能力,从水底轻松一跃,就能跳到几层楼高的水面上。

海王在陆地上的敏捷度也相当高,虽然不及超人的速度,但反应能力据说要比超人好。

海王最重要也最广为人知的超能力是和海洋生物的心灵感应。

他可以与它们交流,也可以控制它们的行为,甚至控制人体内部的浮游生物,改变人的水平衡。

海王在视觉和听觉上也比人类强得多。

他有非凡的夜视能力,能在晚上清楚地看见几万英尺下的海底深处。他高超的听觉能力让他即使隔着潜水艇也能听见潜水艇另一侧生物的心跳。

海王不只空有一身肌肉,漫画里他是沉默思考的行动派,据说电影增强了他的幽默感,但也不全是逗比属性,熟读历史、智力不凡的特性在电影里也所体现。

那么,海王的弱点什么?

漫画曾提及,即便海王水陆双栖,他也只能在陆地上停留一小时,如果不接触水,生命力就会变得脆弱,陷入窒息。

至于海王的战斗力,一方面他靠贴身肉搏,另一方面还是得依靠武器。

海王的第一把武器是母亲亚特兰娜传给他的五叉戟,后来他突破难关寻找到“死王”的三叉戟,又称尼普顿三叉戟。

这把武器象征着亚特兰蒂斯国王代代相传的王权,能够操控大海,呼风唤雨,也帮助海王成为亚特兰蒂斯和七大王城的统治者。

第三把武器发生在“新52”故事当中,希腊之神赐予了海王一把波塞冬的三叉戟。

新的三叉戟让他能够控制、疏导风暴,也可以产生海啸、召唤冰雪,甚至能将水传送到任何地方。

这把坚不可摧的三叉戟还能缩小到短剑大小,便于携带和隐藏。

海王和电影里的他们

海王最初的造型是金色短发,碧蓝色的眼睛,时而裸露上身,时而穿上金黄色的鳞片战甲和骚气十足的绿色裤装。

后来漫画一度改变他的经典造型,让他蓄起了长发和蓬乱的胡须,更换上一件更像角斗士的银色盔甲。

这个时期他遭遇断臂事件,左手也装上了鱼叉。

电影里海王的战服和漫画的最初造型一致,不过让他多加上了纹身,还保留了主演杰森·莫玛的棕黑色长发。

在漫画中,海王的弟弟“海洋领主”奥姆有三个版本的身世起源。

电影采用了《正义联盟》“新52”时期的设定,但在母子关系上做了一些变化。

奥姆成为女王亚特兰娜和亚特兰蒂斯护卫队队长所生的孩子,也是海王同母异父的弟弟。

他为人残暴,杀害母亲夺取王位,成为亚特兰蒂斯的国王,并试图挑起亚特兰蒂斯和人类之间的战争。

由德普前妻艾梅柏·希尔德饰演的湄拉曾在《正义联盟》中短暂出场。

湄拉是海王的妻子,来自泽贝尔王国,她能控制水的形态、密度和硬度。

在“新52”中的湄拉,还能将人体内的水分抽出造成严重缺水昏迷。

海底失落王国泽贝尔的国王涅柔斯在“新52”初登场,漫画里他是湄拉的未婚夫,但电影将他改为湄拉的父亲。

黑蝠鲼是海王的头号宿敌,也是整个系列的最大反派。他身穿黑色战衣,双眼放射红色激光,电影造型和漫画里几乎一模一样。

黑蝠鲼不是人类变异后的特殊能力者,他是非裔美国人,也是一名机械工程专家和格斗高手。他发明了海陆空三栖的战斗服,上天入海,刀枪不入,用高科技对抗海王。

在“新52”中,黑蝠鲼意外导致海王的父亲汤姆·库瑞心脏病突发死亡,黑蝠鲼和海王结下宿怨,海王为复仇也杀死了他的父亲。

黑蝠鲼从此将海王视为仇敌,并在一次交战中砍掉海王的一只手。而在“无限地球危机”前的“白银时代”时期,黑蝠鲼还杀死了海王和湄拉的儿子。

海王是正义联盟的创始人之一,虽然此次电影没有出现其他超级英雄,专注于独立宇宙的打造,但在漫画里,海王和神奇女侠其实还谈过一段非常虐杀的恋爱。

这段感情发生在“闪点”系列阶段。

从《蝙蝠侠大战超人》到《正义联盟》,DC一直在暗示未来会拍摄“闪点”系列。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出现这段三角戏码呢?

应该没多少粉丝,都好奇杰森·莫玛和盖尔·加朵这组CP吧……

“马王”演“海王”

海王的扮演者是徐锦江?

继徐锦江的雷神撞脸梗后,他又撞脸了海王的扮演者杰森·莫玛。

杰森·莫玛的名气并不大,此前最出名的作品就是《权利的游戏》。

他饰演的“马王”卓戈·卡奥裸露雄健肌肉,凶悍霸气,魅力十足,但只出现了一季。

杰森·莫玛被评为2017年全世界最性感的身材之一,可相比本·阿弗莱克、亨利·卡维尔和盖尔·加朵这些“正义联盟”的同伴,他的星味明显不足。

但是回看他的人生,他还真是海王的绝佳人选。

他出生于夏威夷岛,从小以海为生。他和海王一样,也是个混血儿,父亲是夏威夷人,母亲同时拥有德国、爱尔兰和印第安人的血统。

他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海洋生物学,而出道的第一部影视作品《海滩救护队 第十一季 》也与海有关。

《海滩救护队 第十一季 》

杰森·莫玛这种年轻的硬汉型演员其实在现在的好莱坞很难混出头,戏路也很受限。在被DC选中之前,他要么无戏可拍,要么混迹在一些参差不齐的B级动作片里。

而这回,杰森·莫玛能不能事业大翻身,就看《海王》了。

/ 福利 /

后台回复“福利”按规则参与

有机会获得《海王》电影兑换码

/ MORE /

/ HOT /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