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线2无敌版(赫尔松大决战可能是二战以来最惨烈?此地战略意义如何?)
二战前线2无敌版文章列表:
- 1、赫尔松大决战可能是二战以来最惨烈?此地战略意义如何?
- 2、德制自行火炮PzH 2000又出现二战顽疾 - 不够皮实耐用
- 3、英雄连3多人试玩报告:一加二大于三
- 4、女王的装甲部队里不起眼的一员,居然拯救了大英帝国
- 5、同人逼死官方,二战围城中研制的苏军单兵护甲
赫尔松大决战可能是二战以来最惨烈?此地战略意义如何?
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州的战况激烈,俄乌双方前线不分日夜互相炮轰,有消息指乌军集结了6万兵力准备大规模反攻,俄军也在向赫尔松方向增援。赫尔松大决战是否要马上打响了?
本文摘编自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专家陈浩洋先生在《新闻今日谈》节目中的分析解读——
△在乌克兰南部赫松前线,俄乌两军持续用火箭、迫击炮和火炮轰炸对方。乌军方发布一段视频显示,乌克兰空中突击部队在南部使用英国提供的105毫米榴弹炮,摧毁了俄罗斯的迫击炮组。
△乌军本月发起赫尔松大决战,英国情报机构28日发布最新的俄乌战况地图显示,乌军目前至少兵分三路向赫尔松推进,企图收复这个位于第聂伯罗河畔、连接南部克里米亚的战略重镇。
有消息指,乌克兰在赫尔松北部集结了6~8万的部队,准备进行一场大规模反攻。也有西方的媒体认为,赫尔松大决战会相当惨烈,规模可能是二战以来最惨烈的。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战斗惨烈,首先是双方的交战规模,然后是火力、兵力、兵器等要达到足够的强度。现在很多媒体预测,赫尔松之战未来会像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况将非常惨烈。
用“惨烈”这个词,一般来说是伤亡非常巨大,但是赫尔松地区的战况是否真的会像媒体所说?可以看规模。
西方媒体报道,乌军集结了6~8万的兵力,俄军现在也在增援兵力,大概估计超过3万人,双方在这个地区的总兵力加起来是10万人。这块交战地幅本身也不算特别小。因此,从规模上来说,实际上二战之后,在这么大的一片区域内交战规模大于目前赫尔松战况的有不少。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尤其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惨烈程度甚至超过现在的俄乌冲突。
所以说,“惨烈”称不上,但是它的重要性的确是非同一般,从目前双方紧锣密鼓增兵并且大肆造势来说,未来一场激战是避免不了。
在赫尔松方向,俄乌双方的战报都是相反的。俄方称,乌军的反攻都已经被挫败了;乌方则说,俄方正在为撤退做准备。您认为在赫尔松方向,俄乌双方战场的态势究竟如何?
关于乌方所说的俄军正在为撤退做准备,这个消息已经传了很长时间,主要标志就是俄方宣布要从赫尔松市把大量的居民进行疏散转移。其实各方已经就此做过分析,俄军之所以要做这个的动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打一场防御战来减轻后勤压力,以及把战场打扫得更加干净一点,这是俄方做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
乌方现在之所以要造这个势,实际上因为赫尔松对乌方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乌方对赫尔松“志在必得”。
目前双方的态势,可以说乌军是占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冬季第聂伯河冰冻之前,乌军实际上有一个进攻的窗口期。在这个窗口期之前,乌军通过对第聂伯河上的大桥,尤其是新卡霍夫卡水坝大桥进行狂轰乱炸之后,导致俄军现在的后勤压力非常大,后勤压力一大,战场容量不足以支撑俄军过度的增援兵力,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俄军整个后勤车队补给不能够通过河面进行,这是乌军的一个进攻窗口期。
赫尔松对于俄乌双方来说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
双方之所以在赫尔松地区如此剑拔弩张,是因为这个地区对双方都是特别重要。赫尔松是俄罗斯到现在为止占领的唯一一个州首府,从政治意义上来说是特别重大。
另外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赫尔松下面是尼古拉耶夫,再过去是敖德萨,这片区域是乌克兰现在唯一的一个出海口地区。乌克兰作为一个沿海国家,想要继续保留这个地位,就必须要保住敖德萨。因此从军事上来说,赫尔松又是向敖德萨进攻的一个桥头堡。
对俄乌双方来说,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以及交战的角度来说,赫尔松都是意义特别重大,双方都不容有失。
您认为双方在赫尔松方向会如何来进攻呢?
关于赫尔松、尤其是第聂伯河右岸俄乌双方的攻防作战,有很多猜测,有人说可能俄军会待居民全部撤离之后退守赫尔松市,利用城市建筑物再打一场像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城市保卫战。有人说以现在的炮火密集程度,乌军可能会再次集结大量的坦克装甲部队来进行攻势。
从目前的态势来说,实际上乌军在这个地区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优势不是那么明显。首先,现在整个第聂伯河右岸俄军的防御阵地被局部压缩了,但是防御的兵力反倒是增加了,目前俄军增援上来的预备役部队兵员正在源源不断的向这里开进。
第二,如果俄军退守到赫尔松市,那就意味着乌军的炮兵阵地以及它包括海马斯这样的远程火力打击可以向前推。发射阵地向前推的话,可以对俄军退守的这些阵地实施火力覆盖,这种火力覆盖甚至可以直接打到第聂伯河上可能架设的浮桥或其他通路来进一步切断俄军的后勤补给线。因此,从作战角度来说,俄军不会轻易把防线向后缩,一直缩到城市的边缘。
第三,乌军能不能向前推进存在变数。现在乌军的进攻势头很猛,但是进攻作战和防御作战不太一样,防御作战,有生力量靠轻武器、反坦克武器据守堑壕或坚固阵地,就可以做顽强的防御,但是进攻必须要有坦克装甲车辆。
前一段时间,在赫尔松北线的乌军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大的突破,当时俄军的报道说,乌军是集结起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在多路形成突破,但是乌军由于前一段时间不计伤亡、不计损失,这样强烈的进攻之后,实际上它的损失非常大。
目前,乌克兰军队所剩的坦克装甲车辆数量其实并不是特别多了,尤其是要照顾到多个战线,因此在赫尔松方向,乌军能否集结起足够多的坦克装甲车辆这类进攻型武器装备,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未来下一个阶段,这场攻防作战预计依然会在远郊地区、在野战攻防状态下展开。
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28日向普京汇报,30万人的局部动员任务已经完成,目前有21.8万人接受训练,8.2万人已经结束培训被部署到了特别军事行动地区,其中有超过4.1万人已经加入了前线部队。据您观察,这部分兵力将对俄乌战场形势的前线产生怎样的影响?
绍伊古向普京汇报的这些数字,实际上内容非常硬核。首先说30万,有8.2万已经投入到俄乌战场,其中4.1万也就是50%也是直接投入到一线交战部队;另外还有22万左右的部队正在国内训练。这些数字看着很枯燥,但它背后体现出来的信息非常强。
第一,说明俄军前一段时间在前线兵力空虚的情况基本得到缓解。8万部队投入到俄乌战场,什么概念?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方的兵力总共大概就是在20万人左右,其中俄军现役部队大概在10万;另外就是卢甘斯克、顿涅斯克的民兵车臣的武装,然后还有雇佣兵等等。
前一阵还有不少的俄军部队成建制地撤回到国进行修整,俄军在战场上的现役武装力量、作战部队数量甚至不到10万,现在一下子要补充8万部队上去,兵力几乎一下就翻了一番,所以兵力空虚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第二,俄军的很多的主力部队可以抽调出来用于机动作战。举个例子,赫尔松前线打得非常激烈,但是赫尔松前线俄军的主要防御部队是空降兵。我们一直说,空降兵是普京手里的一张王牌,只要有什么重大危机,都是空降兵快速机动、快速突击。这支部队的特点是什么?训练得比较好,战斗力比较强,但是它的重装备不是特别多,它的特点是机动能力强,可以对敌后的纵深进行快速突击,它实际上并不适合向赫尔松地区打这种坚固阵地的艰苦的防御作战。但是为什么把这么一支部队放在这儿干苦活累活,因为兵力不够用。
另外,还有不少的俄军作战部队,现在在后方担任大量繁重的后方勤务。因为俄军占领了大量的地盘,尤其是在南线从克里米亚进攻之后,这些地盘要维护秩序,要防止对方渗透,要巡逻、保障战斗勤务等,这些要占用大量的部队编制,而这些部队的编制原来都要占用10万人的兵力,所以一线的作战部队就更少了。
因此,这次绍伊古介绍说8万部队已经进去了,其中4.1万到一线作战,另外4.1万干什么?就是在后方担任这样的勤务任务,这种勤务任务作战强度不是特别大,那么预备役兵员如果训练程度不是很高,正好适合。腾出来的这些作战部队,可以进一步加强一线。所以说,空降兵部队和一些主力的部队又可以得到加强。
第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22万人现在在国内进行训练。训练之后有两个用途,第一是继续补充现有的集团军作战单位,来增加其作战力量;第二是可以组建起若干的战役军团,甚至可以达到集团军级的,这些部队就是一支强大突击兵团,这支超过10万人的突击兵团一旦在冬季投入到战场,可能对整个俄乌冲突战场的局势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来源:《新闻今日谈》
编辑:王二丫
德制自行火炮PzH 2000又出现二战顽疾 - 不够皮实耐用
在德国和荷兰向乌克兰交付的15门PzH 2000自行榴弹炮中,目前只有5门在前线正常使用。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Markus Faber于8月3日至10日前往乌克兰,访问了基辅、哈尔科夫、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访问期间,这位德国政客意外得知,有10门PzH 2000自行榴弹炮已经出现了技术故障无法使用。主要原因是激烈战斗导致的高度磨损。据前线消息,PzH 2000自行榴弹炮系统自带的备件无法现场使用,需要到专门的修配厂接受维护。
二战中德国前线装备也出现过类似的毛病 - 精密有余而皮实不足,在冬季严寒下大量机械化部队趴窝从而导致了前线的溃败。似乎那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毛病也没改啊。一个装备好不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乌克兰军队前线士兵夸耐用可靠的火炮不是PzH 2000,也不是美制M-777,而是他们的苏制D-20...真是令人感慨。
英雄连3多人试玩报告:一加二大于三
每一场战斗都有故事。
前不久,我们有幸受到世嘉方面的邀请,参与了《英雄连3》的多人模式体验。这次的多人模式,开放了德军(Wehrmacht)和美军(US Forces),两个阵营。在游玩过程中,来自Relic的几位开发人员,向我们大致展示了《英雄连3》多人模式的新晋机制、阵营特色以及设计思路,让我们对这款传奇RTS系列的续作,有了一个新的见解。
“战争黎明3”覆辙在前,Relic对待《英雄连3》的态度,可以说是谨小慎微。整体而言,《英雄连3》延续了系列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注重小队作战的操作模式,还是沉浸感十足的动态战场反馈,都能让玩家快速地感受到历代《英雄连》的作品脉搏。
3代的多人对战模式,基本延续了以往的玩法框架。玩家可以选择控制胜利点,或者彻底摧毁敌方基地的方式,来获取整局游戏的胜利。对局中的资源分类,依然是胜利点、人力、弹药、油料以及人口上限,其获取速率也没有质的变化。所以在基本的战斗机制上,《英雄连3》呈现给玩家的,还是原汁原味的那一套。
和传统意义上的RTS作品不同,《英雄连》系列是Relic工作室在RTS领域中的求变之作。它简化了大量的运营环节,并将玩家的操作重心,进一步地转移到了战术布置和部队微操上。也正因如此,《英雄连》在RTS这个大门类中,一直可以说是自成一派。譬如前两年爆冷的《钢铁收割》,显然也是《英雄连》的继业者之一。
简单用一个词,来概括《英雄连》的这一特色,那就是“占点”。在《英雄连》中,玩家对地图点位的控制水平,基本决定了整体的战局走向。游戏机制会鼓励玩家,去积极地控制地图上的中立点位。这些战略点不仅可以提供额外的资源产出,还能作为前沿阵地,对敌人进行有效地战略压制。
对于Relic系的忠实拥趸而言,这些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确实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但比起步子迈大了扯着蛋,这种稳扎稳打的设计思路,显然更符合老RTS玩家对于这款游戏的预期。无独有偶,隔壁师出同门的《帝国时代4》,一样执行了稳中求变的发展路线。如果你对《帝国时代4》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那么《英雄连3》也不会辱没“有生之年”的名号。
当然,系列前两作所铺设的优秀底子,并没有让新生代的作品变得固步自封。
首先,《英雄连3》加入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又是新人和RTS苦手等待已久的实用机制——战术暂停。玩家在对战人机的随机遭遇战中,可以通过右上角的战术暂停按键,或者是按下空格键,将整个游戏暂停。在时停过程中,玩家可以对单位进行一系列的指令集,相当于正常状态下的Shift连续指令。对于不适应《英雄连》小队操作的玩家来说,战术暂停能大大平缓了学习曲线,有效较少手忙脚乱的情况。
说句俗气的话,说不定这一作还真就是年轻人的第一款《英雄连》了。
其次,回到游戏本身,通过引擎优势,《英雄连3》进一步开发了RTS地图的垂直地形,使得整个战场变得更加立体,随之产生的战术也变得丰富多变。本作的主战场——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其多山的崎岖岛屿地形,一改《英雄连》系列一贯的平坦大战场,让攻坚突围与火力防御,有了新的组织形式。
在《英雄连3》中,高地上的单位有着相当可观的状态增益。当两支部队在具有一定高差的地形上交火时,位于高地的一方,会计算额外的闪避和精度加成,以此对洼地方向的敌军形成火力碾压。一个坐落在高地上的机枪阵地,对下风的步兵班组有着非常恐怖的压制力。抢占射界高地这一战略,确实相当契合热兵器战争中的基本逻辑,类似的桥段经常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当中。而这一次,玩家也可以切实地通过《英雄连》的游戏机制,来实现“高地争夺战”的经典战术操作了。
具体到新地图的地形上,《英雄连3》中有不少的山地丘陵,以及复杂的城市街道,其对桥梁与浅滩地形的塑造,更是有了新的突破。在以往的系列作品中,桥梁一般是可通过的独立地形。譬如在炸桥防守图将桥梁炸断之后,玩家就可以在仅剩的路口上围堵AI。而在《英雄连3》的地中海乡镇周遭,桥梁往往不是唯一的通路,步兵和装甲部队可以轻易地趟过小溪,发起全方位的进攻。
此时,桥梁作为附近的唯一高地,反而很好地起到了控制两侧河道的战略作用。同时,桥梁的前后两端,一般都分布有可作为桥头堡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往往呈阶梯状分布,部队需要爬上Z字形的阶梯,才能抵消守军的高地加成,只要在这些高地上布置合适的防御火力,就能轻易地对桥面上的敌军形成火力压制。
由此,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Relic有意在《英雄连3》中,将双方的交火变得更加集中。以往横跨整个地图防线的消耗战,变成了围绕某个重点战略区域的绞肉战。由于普遍存在的地形高低差,大规模的步兵调度变得更加困难,缓慢的重型装甲也难以施展,框A的体验明显变差不少。反之,也相当于是在变相鼓励玩家,更多地进行精准操控。引导玩家进行战略决策层面的博弈,而非通过绝对的火力进行碾压。
全新的指挥官系统,是除了战场地形之外,本次体验中最显而易见的一个改动。与其说是改动,不如说更像是1代和2代指挥官系统的结合产物。首先,本作和2代一样,可以在战前选择三个备用的战术学说,也就是指挥官技能。实际进入对局之后,玩家可以根据实际的战况,从三个学说中择一解锁,并且通过击杀敌军单位获取指挥点数,进一步解锁更高级的战术选项。
更加倾向1代的是,《英雄连3》的每个学说都有两个系统分支,可供玩家自由进行选择。譬如德意志国防军的空战学说,就分为“近地火力支援”和“地对空战术”两系。火力支援更加注重对战场的直接杀伤,玩家可以在视野范围内部署指示器,对这片区域进行毁灭性的空袭。另一边,对空战术则更注重步兵班组的武器支援,以及防御工事的加强,玩家可以使用指挥点部署战场工兵、投放武器装备,在意想不到的位置快速构建起强大的火力网。
值得注意的是,《英雄连3》的特殊单位依然是以消耗指挥点数的方式登场。比如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虎王和88炮,分别是德国的突破与空战两大学说的高级分支“科技”。想必之后,《英雄连3》也会通过各种战术学说,加入更多的独有单位。
在大框架的改动之下,玩家的操作细节,和具体的阵营设计,也有着一些基础的微调。
一些基础的操作细节上,本作的基地建筑不再需要工兵进行建造,部署各个升级建筑之后,总部会自动生成工兵进行作业,这一点在之前的战役模式中也有展现。此外,UI细节上也有一些调整,比如单位的兵牌从右上角,挪到了正下方的屏幕中央,玩家检视单位状况的时候,不再需要频繁地往右上角瞥了。
操作模式上,本作的快捷键和《帝国时代4》一样,使用了便于理解的键盘式分布。比如,原先的A地板键被绑定在了Q上,因为移动攻击键的位置在指令盘的左上方,正好对应键盘的Q键位,而撤退键T也顺理成章地改成了R。这些热键上的小改动,大概是为了让非英语母语的新玩家,也能快速地适应快捷指令的分布。视觉记忆的实际效果,也还比较不错,很快就能克服肌肉记忆带来的操作习惯。
除了这些操作上的改动之外,3代的部分步兵还多出了一些功能性的战术指令。
首先是部分突击步兵的突破战术动作,可以快速肃清敌人的驻扎建筑。但在节奏相对更快的多人模式里,突破指令的实际使用频率并不算高,大多数情况下,封烟加小书包炸药,或者是封烟加喷火器点地,就能安全地解决驻军问题。相较之下,突破指令更像是一个强力的可选项,对美军这样的步兵强势阵营,才显得更有意义。
其次就是兵种的老练升级,以及其他配置。在建造特定的升级建筑之后,德军的基础掷弹兵可以花费额外的人力,在兵营升级成更高级的装甲掷弹兵,或者装甲猎兵。如此一来,德国玩家可以在前期部署大量的掷弹兵,而不用为单位转型预留人力空间,战术选择上宽阔了不少。
美军几乎所有的单位都自带老兵技能,在达到要求的星级时,玩家可以从两个老兵技能中挑选一个,作为这个兵种的额外技能。譬如美军的部分步兵可以解锁冲刺,激活后可以大幅加快该单位的移动速度;M34谢尔曼管风琴可以把管风琴下了,直接当成普通谢尔曼用,等等。美军单位的作战灵活性因此变得相当之高。
而且,本作所有阵营的步兵,都可以通过驻扎中立建筑的形式,建立前线指挥基地。玩家可以在前线基地驻扎多余的步兵,将他们从战场上遣散,释放出人口空间。《英雄连》到了第3代,腾人口终于不用派步兵上前线送死了。
说完了创新,接下来就到了保留节目。
首先,像一键倒车这样的细节指令,在《英雄连3》中基本得到了保留,整体的操作体验没有太大的差异。以2代的现代化操作逻辑为基础,Relic将历代《英雄连》的设计融会贯通,呈现出了大而全的复合阵营特色。
譬如,精通步兵战的美军可以建造1代的医疗站,医疗兵会定期前往战场救治倒下的伤兵,将他们带回营帐。和1代医疗站不同的是,本作的医疗站不会将数个伤兵单独组成一支白板小队,而是在玩家对现有小队进行补员时,将单个的伤兵分配进去,形成一次免费补员。对于依赖老兵经验值的美军而言,这显然是个相当应景的改动。
一些1代的经典单位也在三代中实现了回归,比如德军的侦察小摩托,多管火箭车等等。不过毕竟是二战题材限定,《英雄连3》的新单位种类并不算多,目前看来,初始的德国和美国单位阵容,大概是1代混合2代,然后总量不变的水平。有部分新单位,譬如美军的3人初始单位“侦察班”,但这些单位的重要性,远比不上德国MG42这样的战术核心。
当然,这次多人模式的体验时间并不长,单位和阵营的具体平衡,还有待后续测试的进一步曝光分析。但就整体而言,《英雄连3》前期步兵体系,明显比以前强势了不少。像掷弹兵和步枪兵这样的初始填线兵,基本都是6人的大身版,熟练利用高地优势和老兵升级,可以光速把AI压到出不了门。
除此了整体性能之外,德军的掷弹兵现在还拥有了2代动员兵的合并功能,可以快速为其他班组进行补员;而补员能力本身就强的美军,则配置了能够在前线为步兵分发武器架和医疗包的百宝吉普车,并且半履带运兵车还能无限部署车组,来抢占无归属的武器架,这些都大大强化了美军步兵强度。
相应的,装甲单位方面的改动其实并不大,除了1代的前、后、侧三向装甲回归,以及火箭车的弹道变慢、伤害变高以外,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机制上的大变化。但作为游戏的后期内容,坦克大战的爽感依然是很足的。在essence引擎的加持下,装甲的弹片效果做得非常逼真,尤其是用德军的旋风防空车打重甲,那效果简直就跟放烟花一样酷炫,坦克大战那更是不必多提。
总而言之,就像标题说的那样,《英雄连3》的多人模式,差不多就是1加2大3的效果,取系列之长,补历代之短,稳扎稳打,力求做到原汁原味,同时又有所创新。对于大部分的老粉来说,变革的缓慢并不是问题,企图扩圈的冒进才是。事实上,《英雄连3》的玩法设计师Matt告诉我们,本作的多人模式设计,全程参考了欧美《英雄连》玩家社区的意见反馈,包括游戏模式、阵营特色,都是久经过社区检验的成果。
自2013年发售至今,整整8年,《英雄连2》的多人模式一直都保持着相当的热度。之所以Relic能在“后RTS时代”保持如此的社区活跃度,跟这条“从玩家群体中来,再回到玩家群体中去”的方针,脱不开干系。相信秉持着这条方针的《英雄连3》,肯定也不会令玩家感到失望。
有关《英雄连》和RTS的传奇故事,必然会在玩家的键鼠下,续写另一个十年。
女王的装甲部队里不起眼的一员,居然拯救了大英帝国
各位撸友午安!
今天老编跟大家说一说熟悉的“英女王”的装甲部队的事儿,因为这台小坦克居然能拯救大英帝国!
动画片里的丘吉尔坦克
众所周知,英国是第一个将坦克用于实战的国家。在一战之后,英国逐渐将手中的坦克分为三大类:一是步兵坦克,要求装甲厚重,能够掩护步兵突破敌军前线;二是巡洋坦克,要求速度快能跑,快速穿插至敌军侧后发起夹击;三是轻型坦克,一般不超过5吨,负责执行侦察任务。
二战英国步兵坦克集大成之作——丘吉尔步兵坦克
二战爆发之前,英国人账面上真没什么好坦克。当1938年慕尼黑危机发生,战争一触即发之时,英国人突然发现自己手中能拿得上战场的只有A9、A10、A13巡洋坦克、只装备机枪的玛蒂尔达1型步兵坦克和一票不到5吨的轻型机枪坦克,连玛蒂尔达2型坦克都还没装备部队,根本无法应对一触即发的战争。
玛蒂尔达I型步兵坦克
当时的英国将新式坦克的全部希望都压在了玛蒂尔达2号坦克身上,然而这哥们却一点都不让人省心。虽然玛蒂尔达2型的装甲非常靠谱(这一点在法国战役时得到了印证),但是其2磅炮的火力和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苏、德等国的坦克都已经能跑到4、50公里的时速了,你这龟速前进的坦克如果不在难以绕过的紧要地点,人家可能根本不鸟你直接穿插前进了。更要命的是,为了承载沉重的车体英国人设计了一个水平弹簧悬挂,可它不仅故障频发而且越野时表现得十分糟糕,使得这款坦克很难躲过敌方重型反坦克武器的打击。
北非战场上被意大利人缴获的玛蒂尔达II型步兵坦克
一向保守的英国人意识到,面对随时有可能爆发的战争,不采取点特别手段是不行了。1938年2月10日,一份设计意见书被提交到英国战争部,建议在巡洋坦克的基础上设计一款新式的、高速化的步兵坦克。英国战争部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将该项目定名为“Mk3型步兵坦克瓦伦丁(Valentine)”,责令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立刻开始研发。
北非战场上的瓦伦丁3型坦克
如果说追求高速性,时速高达48公里的A13巡洋坦克本应是最好的原型选择,但其克里斯蒂悬挂占用车体空间过大,很难再承载厚重的装甲。虽然苏联人在克里斯蒂悬挂的基础上打造出了T-34这样的重甲战车,但那是基于整体式倾斜装甲的前卫设计,30年代末的英国人还不具备相应的理念。
A13 Mk.2巡洋坦克
最终英国人选中了A9、A10巡洋坦克作为瓦伦丁步兵坦克的基础。A9巡洋坦克采用了三轮转向架悬挂,最大时速达40公里,但装甲非常薄弱。A10巡洋坦克在A9的悬挂基础上增加了减震弹簧从而提高承重能力,装甲厚度显著提升但最大时速下降到26公里。
A9和A10巡洋坦克
瓦伦丁坦克的悬挂是在A10的基础上结合轻型坦克的霍斯曼悬挂部分设计打造出的全新悬挂,车体也一改A10那高大方正棱角分明的设计,外形低矮且正面装甲有一个不小的角度。炮塔也不再采用巡洋坦克那纸盒一样的设计,而是与玛蒂尔达2型坦克比较接近。
英国技术官员们在检查瓦伦丁坦克的原型车
瓦伦丁坦克在1940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制造。最初的瓦伦丁坦克重16吨,最大时速24公里,装甲厚度为8-65毫米,装备一门2磅炮。乍一看这玩意也不快啊,似乎并没达到设计意图,但实际上瓦伦丁坦克的悬挂比较可靠,不那么容易出问题,而且越野能力比玛蒂尔达好很多,不至于有个小坎就撂那儿了。
瓦伦丁坦克早期使用的2磅炮
瓦伦丁没能赶上法国战役,它第一次参战是在北非。英国人发现瓦伦丁坦克在北非沙漠旷野地形表现得很不错,厚重的装甲经常能弹开德、意两国早期坦克的炮弹。但随着虎式等新型坦克的到位,瓦伦丁的2磅炮实在是显得力不从心了。后期型号的瓦伦丁主要升级了火炮以及发动机。Mk8型换用了威力更大的6磅炮,而Mk11型则用上了克伦威尔坦克同款的75毫米反坦克炮。发动机方面,受限于预留空间不大,只能从汽油机换为推力更大的柴油机,提升空间不大,直到后来进口了美国产发动机才大幅提升了瓦伦丁坦克的最大速度。
装备75毫米炮的瓦伦丁11型步兵坦克
在丘吉尔坦克服役之前,瓦伦丁坦克是英联邦军队中最可靠耐用的步兵坦克,装备量非常大。为了提高瓦伦丁坦克的生产速度,英国人在加拿大开设了生产线。后来通过租借法案,有3800辆左右的瓦伦丁坦克被支援给苏联,然而更适应热带沙漠环境作战的该型车在苏联的冰天雪地中表现得不咋样。
俄罗斯库宾卡坦克博物馆收藏的瓦伦丁2型步兵坦克
瓦伦丁坦克还衍生出两款变形车,一个是安装87.6毫米榴弹炮的主教(Bishop)型自行火炮,另一个是使用17磅反坦克炮的弓箭手(Archer)坦克歼击车。主教自行火炮是司事(Sexton)自行火炮服役前英军唯一的机动支援火力,在北非战场功勋卓著。而弓箭手采用了后向火炮的设计,凭借一击脱离战术在二战后期的欧洲战场取得了不少战果。
弓箭手坦克歼击车和主教自行火炮
一般来说英国坦克都会有一个研发代号,比如玛蒂尔达1型和2型是A11和A12、十字军坦克是A15、丘吉尔坦克是A22,然而瓦伦丁坦克却没有这一编号。瓦伦丁坦克确实是一款应急设计的坦克,但它却是二战前期英军装甲部队的中流砥柱,是二战期间拥有最多型号的英国坦克之一,居功至伟。
VR版坦克体验,老编想玩VR版的《坦克世界》! 比如刺激的...“CQC”
好了,今天老编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希望大家对二战历史有所了解和收获~并且注意咱们的官方赛事最新活动3vs3对抗赛已经开始报名了,就在头条文章的最下方:点击阅读 这个链接,老编在评论区恭候各位撸友的大家光临,老编告退!
同人逼死官方,二战围城中研制的苏军单兵护甲
被战火逼出来的同人
话说在列宁格勒保卫战那会,型号为PZ-ZIF-20和MPZ-ZIF-22的两款护甲被苏军大量用于军事行动中,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只知道SN打头的38或者42胸甲。甚至正版的PZ-ZIF-20还会被误认为是SN38,然而真正的SN38胸甲和ZIF完全不是一种东西。本章节译文旨在揭开此胸甲的神秘面纱,让国内读者了解那段峥嵘岁月。(本文由好友守夜人原创)
图中的PZ-ZIF-20胸甲被错误地标注为俄文“CH-38”(英文为SN-38)
列宁格勒保卫战不同于其他方向上的战斗,由于一直都是被围困,所以人这种资源就相对来说更金贵了,换言之就是保护战士生命比其他战区来的更重要。但是列宁格勒的后勤运力实在没有余力,根据1943年5月7日某工厂的一份SN42胸甲分配报告显示,已经生产的8.5万件胸甲中,只有1000件送往列宁格勒地区。
但是列宁格勒毕竟是苏联战前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中心,当地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列宁格勒当地的苏军第13研究所(以下简称13所)是SSH39钢盔、SSH40钢盔和SN胸甲的主要设计部门,护甲研发经验丰富。在艰难的围困时期,13所在内的一批研发人员一直饿着肚子,顶着漫天炮火研发出了SN胸甲的同人作。这也是同时期除SN42外苏军批量装备的另一种胸甲。
PZ-ZIF-20胸甲
PZ-ZIF-20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胸甲型号,而是工厂生产序列号,PZ指“护甲”,ZIF是“伏龙芝工厂”的代号,20指工厂的产品序列号。该胸甲由五块钢板组成,这五块钢板由一件马甲上缝制的皮革或织带固定,产品设计目的是保护步兵和炮兵的胸腔和腹部免受子弹和破片的伤害。现有资料尚无法确定此款胸甲的研发团队,胸甲的相关图文资料是伏龙芝厂(该厂内部代号为“第7厂”,以下简称7厂)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段绘制的,俄国有学者认为其研发时间在43年初,诱因可能是SN-42胸甲在斯大林格勒的成功运用。
PZ-ZIF-20胸甲的研发得到了列宁格勒守军戈沃罗夫将军的支持。在当时,护甲的研发主要依靠硅、镍、锰、铬、钼、铜等不同元素进行匹配冶金,但是由于围困,物质短缺,研发人员手头上只有4毫米标号为330GDA的硅锰铜钢板,在工艺流程上需要将这种钢板压到1.8-2.5毫米,但是这一过程不仅耗时长,而且当时电力短缺无法实现。后来研发者在仓库找到了一批1.75毫米标号为25NZ的含镍钢,研发者利用这种钢板经过不同处理制作了多款样品。另一个说法是截止到43年4月,7厂已经量产了不超过5件且经过不同热处理的PZ-ZIF-20胸甲用于测试。
苏军随后使用PPD和索米两种冲锋枪分别在80-100米和50米距离上对这种25NZ钢板进行测试,结论是:“…(钢板)在经过热处理后,其防弹性能与330GDA钢板接近,因此可以接受…”,苏军最终将25NZ钢板的厚度定在1.8毫米。
正式测试
43年5月18日至21日,在苏军技术人员的组织下,7厂生产的第6、7批次PZ-ZIF-20胸甲在位于列宁格勒的苏联炮兵总局武器试验场(以下简称ANIOP试验场)进行了系统的冲锋枪测试以及战术测试。
7厂建议使用PPD或波波沙冲锋枪在75米距离上进行射击测试,但是实际上测试人员将PZ-ZIF-20固定在立姿佩戴角度,然后在110、100、75、50、25、15米这6个距离上使用苏德冲锋枪进行测试。测试使用PPD冲锋枪打出240发铅芯弹以及缴获的MP38冲锋枪打出286发钢芯弹和40发铅芯弹。
图为在ANIOP试验场测试的PZ-ZIF-20胸甲
实弹测试结果如下:
1、胸甲可以抵御MP38冲锋枪在20米外发射的铅芯弹和115米外发射的钢芯弹;
2、胸甲可以抵御PPD冲锋枪在75米外发射的铅芯弹;
3、胸甲的弧度设计使得胸甲侧面装甲有一定几率弹开正面袭来的冲锋枪弹。
图为在ANIOP试验场进行佩戴演示的PZ-ZIF-20胸甲
战术测试结果如下:
1、胸甲穿戴方便,弯腰动作会受影响但可以接受;
2、不会干扰步行和跑步;
3、向前和两侧匍匐前进不受影响。
胸甲测试效果良好,但改进意见中有两点比较重要:
1、“…希望通过改变金属成分或设计结构的方式提高对德军9毫米钢芯弹的防护效果,而不是增加钢板厚度,那样会增重…”;
2、“…胸甲应当增加一些毛毡制作的高强度衬里,以减少二次伤害…”。
苏军建议将改进后的胸甲投入到前线进行测试。
图为德国画报《柏林人》在43年刊登的佩戴PZ-ZIF-20胸甲阵亡列宁格勒苏军士兵
时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的戈沃罗夫将军对PZ-ZIF-20胸甲项目大为赞赏,但他也提出应当解决该胸甲面对德国冲锋枪防御力不足的问题。
图为需要做扩胸手术才能挂的下勋章的戈沃罗夫将军
43年6月11日,7厂再次生产出两件PZ-ZIF-20胸甲用于测试,新产品的厚度增加到2.6毫米左右,其重量增加约1公斤,达到4.8-5公斤左右。苏军经过战术测试认为增加的重量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使用者测试后依然很有精神。
加厚版胸甲在25米出挡住了MP38发射的钢芯弹,而抵御PPD冲锋枪发射铅芯弹的距离缩短到15米,苏军还使用缴获的98K步枪发射“轻步枪弹”进行研究(可能是德制轻尖弹),抵挡距离为900-1100米。这种不讲武德的弹药基本上啪的就穿透钢板进来了,很快啊。
43年6月18- 29日,经过列宁格勒当地炮兵总局机构和前线部队指挥官的沟通与审批,敲定了PZ-ZIF-20胸甲的生产规范。
最终版PZ-ZIF-20胸甲
根据规范要求,最终版本的PZ-ZIF-20胸甲在设计上至少要保证能在45米外抵御PPD和波波沙从各个角度进行的射击,防弹钢厚度在2.2-2.6毫米之间,重量不超过4.9公斤,佩戴者能够自行穿脱且能够套在军大衣或夏季军装外面。俄罗斯学者认为PZ-ZIF-20胸甲的设计可能受到了美国警察防弹衣的影响。
图为量产的PZ-ZIF-20胸甲,um?长得和龙虾似的
官方逼死同人
43年7月14日,位于莫斯科的苏联炮兵总局第五部收到ANIOP试验场关于7厂生产的PZ-ZIF-20胸甲样品的测试报告,然而形势比人强,此时炮兵总局已经敲定SN-42胸甲C位出道并在全陆军推广,莫名再冒出来个连正式型号都没有的黑粉作品实在丢人,因此第五部的态度可想而知。
在第五部的批复中,强调苏军已经采纳SN-42胸甲,且根据42年测试结果该胸甲可以抵御德国冲锋枪在多种距离上的射击,可以在300米外抵御步枪弹袭击,也可以抵御各种炮弹破片,你们7厂不要搞事情。而且当时报告还说PZ-ZIF-20胸甲在25米内的防护效果不如SN-42胸甲,且重了1.8公斤,因此7厂对PZ-ZIF-20胸甲的研究和生产必须终止,总部可以根据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需求供应SN-42胸甲。
很明显第五部的批复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SN-42胸甲进行测试时没有明确使用的德国冲锋枪子弹到底是铅芯弹还是钢芯弹。客观上给人一种SN-42防护力强于PZ-ZIF-20的错觉,第五部如此偏私,写报告的人一定是西方记者出生吧,这好吗?
这不好!在列宁格勒苏军支持下,7厂并没有理会第五部的批复,而是立即量产PZ-ZIF-20胸甲,并在8月23日向炮兵总局领导叫板:“…PZ-ZIF-20胸甲我是生产出来了,如果想试试随时来…”炮兵总局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嚣张的同人,不给年轻人上一课是不行了,于是立即组织了SN-42与PZ-ZIF-20胸甲的饭圈大战。
同人反杀官方
43年9月1日,SN-42与PZ-ZIF-20胸甲的对比测试在列宁格勒地区的炮兵总局机构组织下开展,7厂拿出两件8月份生产的PZ-ZIF-20胸甲胚料参与测试,胚料厚2.6毫米,重5公斤。参与测试的SN-42胸甲也有两件,厚2-2.2毫米,重3.4公斤。
测试人员将两种胸甲以立姿状态固定,随后使用PPD冲锋枪在20、30和40米距离上发射铅芯弹。结果SN-42胸甲可在40米外抵挡,而PZ-ZIF-20胸甲的防护水平为10米外。随后使用莫辛纳甘步枪在300米外射击,全部秒杀。
图为参与测试的两款胸甲
测试结果让为PZ-ZIF-20胸甲站台的列宁格勒苏军摆出六亲不认的表情,同时列宁格勒苏军还认为SN-42的防护效果过于费拉,因此在9月6日向炮兵总局领导写信倡议增厚SN-42,以免草菅人命。万分尴尬的炮兵总局打肿脸充胖子,在9月16日回信列宁格勒苏军:“ ... SN-42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实战测试,并对许多军事单位进行了良好的评估……”,看来炮建国同志还是觉得可爱如自己干女儿的SN-42胸甲才能让苏军再次伟大。43年9月18日,苏军将对比测试结果发给炮兵总局,并正式要求炮兵总局领导批准7厂继续生产PZ-ZIF-20胸甲。但是10月5日,炮兵总局明确表示拒绝执行。
现在轮到不承认测试结果的炮兵总局抵制决定了,果然毛子二杆子劲头上来了都一个样。43年11月4-10日,列宁格勒市联布总负责人库兹涅佐夫将PZ-ZIF-20胸甲的实物、测试结果、部队反馈、结构和厚度的合理性论证材料一股脑寄给了炮兵总局并严令其耗子尾汁,立即批准7厂生产PZ-ZIF-20胸甲。在指挥棒的强大压力下,炮兵总局屈服了。11月17日,炮兵总局签发了一项决议:“...炮兵总局不反对列宁格勒方面量产PZ-ZIF-20胸甲的强烈愿望,但同时希望前线部队反馈今年8月配发到列宁格勒地区的5000件SN-42胸甲的效果,而不是反馈PZ-ZIF-20胸甲的测试结果…”
图为战时呈报的PZ-ZIF-20胸甲草图
芬兰方向出现太多。
图为在战场上遗留的PZ-ZIF-20和SN-42
7厂对PZ-ZIF-20胸甲设计在战时有过一些调整,主要集中在简化结构,改善佩戴舒适性方面,同时在最初产品基础上又推出了小码和大码。不过遗憾的是,目前为止俄罗斯学者未能统计出PZ-ZIF-20胸甲的确切生产数量。主要是在列宁格勒解围之前,相关资料非常匮乏。
MPZ-ZIF-22海军铠甲
除PZ-ZIF-20胸甲外,7厂还生产过MPZ-ZIF-22海军铠甲,也被称为“ 伏龙芝工厂的海军铠甲”。此胸甲的设计初衷是为海军和海军岸防部队的机枪操作人员提供躯体保护,列宁格勒苏军后方的炮兵和防空兵部队也有使用。
MPZ-ZIF-22海军铠甲与PZ-ZIF-20胸甲的主要区别在装甲结构方面,前者由三块2.2-2.6毫米厚的装甲板组成:胸板,裆板和背板。装甲板通过几条皮带制成的快扣相连,以遍在落水时快速脱解,同时改善了灵活性,全套铠甲重9公斤,防弹性能与PZ-ZIF-20相同。MPZ-ZIF-22海军铠甲未能得到普遍好评,目前资料甚少。
图为MPZ-ZIF-22海军铠甲草图
神秘的PZ-ZIF-20和MPZ-ZIF-22护甲背后透露的是一段艰难的岁月。这些护甲恐怕和PPS冲锋枪一样是靠战士的生命去进行检测的。然而一切的种种,恐怕要永远埋藏在历史的尘封中了。
这段资料其实也暴露出SN胸甲存在的缺陷,而这也注定了SN的结局,具体如何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