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静听播放器(2021年了,为什么我还在怀念千千静听?)
天天静听播放器文章列表:
- 1、2021年了,为什么我还在怀念千千静听?
- 2、被下架的歌曲、版权战争与我们热爱的音乐
- 3、曾经风靡一时的五大软件为何落没了?有的创始人甚至还入狱了
- 4、告别搜狗搜索,Bingo的未来明确了
- 5、郭静:音乐APP的爆发力在线下
2021年了,为什么我还在怀念千千静听?
点击右上方“关注”,第一时间获取科技资讯、技能攻略、产品体验,私信我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
你还记得它吗?
在那个人人都在用XP系统的年代,不少喜欢音乐的人都会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一款名为千千静听的播放软件。完全免费、占用空间小、支持中文的精美界面以及能显示歌词的特点牢牢地抓住了用户们的心,千千静听也因此打败了当时的传统播放器巨头Winamp 2,成为了音乐播放器领域的新霸主,2006年前后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音乐播放软件。
毫不夸张地说,千千静听这款播放器陪伴了早期XP系统爱听歌人士的整个互联网时代。但是,在面对在线音乐平台的洪流冲击下,它却丧失了先导权,并逐步被人所淡忘。
千千静听的崛起之路
在当下,我们想要听歌只需要打开相应软件或是软件搜索歌曲名称即可,但在互联网初期,用户需要先在网络上搜寻相关文件,然后再把MP3音乐文件下载到本地,又或者是直接去购买盗版光碟。当时唯一能够播放这类文件的软件叫WinAMP,但由于这是一款海外软件,无论是汉化还是体验都不符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
其中有一位名为南岭大侠(真名郑南岭)的用户就出于兴趣爱好、边学边做的想法开发了一款纯音乐播放软件,最初的版本名字叫“mp3 随身听”,后来因为极其喜欢歌手陈慧娴演唱的歌曲《千千阙歌》,郑南岭最后将其定名为“千千静听”。
虽说千千静听的整体设计和功能都与WinAMP大径相同,但在体验上,千千静听无疑更适合国内用户。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在千千静听中实现音频格式转换、开启音效、编辑ID3标签乃至下载查看歌词等功能,如果安装了“TTPlus”扩展包,那更是可以把玩到大量的DSP和解码编码器。在那个较为封闭的互联网时代,千千静听凭借用户的口口相传,成为当时最火爆的音乐播放软件。
就算以当下的眼光来看,千千静听也不失为一款好软件,由于千千静听使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可以将大部分运行数据暂存在电脑硬盘上,使其成为占用内存资源最小的音乐播放器。光是这个特点就已经是当下不少音乐播放软件所缺失的。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款完美的软件,居然走起了下坡路。
毕竟千千静听本质上依旧是一款播放盗版歌曲的音乐软件,在那个社会推进“数字音乐正版化”,打击盗版音乐的年代,千千静听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挫折。再加上科技巨头的纷纷投资入局,开始出现“正规军收拾杂牌军”的局面,于是,2006年7月,千千静听被百度正式收购,更名为千千静听百度版。
千千静听归入百度麾下后,成为了百度布局音乐市场的一枚棋子。在百度的运作下,千千静听加入了一些和在线音乐相关的功能,毕竟这才是大势所趋。同时,千千静听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商业化的捆绑。在2013年,千千静听改名为百度音乐,官网域名也被跳转到百度音乐。“千千”这个招牌,似乎就此成为历史名词。
然而,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百度音乐发展得并不顺利,也没有发挥出千千静听曾有的优势,产品定位更加模糊,虽然后来百度音乐也将名字改为千千音乐来试图打情怀牌,但这已与当年的千千静听没有任何关系,用户也自然不会去买这个情怀的帐。
随着在线音乐的不断发展,国内在线音乐市场也陆续被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瓜分。当然,这中间还出现了酷我音乐、天天动听、酷狗音乐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但都渐渐被巨头收购,从而纳入到以上三个平台当中的某一个里面。
千千静听注定会成为市场末流
虽说如今的千千静听已经更名为千千音乐,并且在市场中有一定的用户月活度,但根据Fastdata发布的《2020中国在线音乐行业报告》,目前国内在线音乐市场已经明显形成了“一超一强”的格局,千千音乐的用户月活度位列末尾,可以说已经被边缘化。千千音乐为何会成为市场的末流,其实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就是千千音乐拥有的音乐版权数太少,音乐市场说到底还是版权之争,拥有足够多的版权,才有竞争的资本。但如今不论是QQ音乐、虾米音乐还是网易云音乐都把自己手里的版权攥得紧紧的,有的歌曲版权甚至开出不合常理的天价,不愿卖出。这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毕竟谁也不想再出现第四个大平台来抢夺市场。尽管太合集团手下有太合麦田、海蝶音乐和大石版权三家公司,本身自带一部分歌手版权,但与体量丰富的三巨头相比还是差了一点。对于千千音乐来说,版权是一大硬伤。
第二就是缺乏自己的特色,曾经的千千静听能够凭借外观、易上手的操作来吸引用户,但如今人人都学会了这一招,并且比千千静听更懂用户的需求。要想占据在线音乐市场,如今的千千音乐还是要踏踏实实地靠精彩的歌曲内容和鲜明的平台特色才能开拓一片沃土。
写在结尾
在线音乐软件发展至今,已经脱离了那个纯粹用于听音乐的定位,而是一个集娱乐、社交、原创以及音乐于一体的互联网社区。在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的千千静听自然注定会成为市场的末流。随着它的退场,也带走了不少80、90后网民的青春回忆。
曾经引领行业的龙头换了一个又一个,或继续在音乐市场上挣扎,或已经转型去了别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的在线音乐市场正是在他们的竞争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对于这些剩下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可怕的不是对与错,而是失去了特色,用户无法再从这些软件上找到价值。
----------------------------------
作者:雷科技团队,致力于聚焦科技与生活,关注并私信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被下架的歌曲、版权战争与我们热爱的音乐
互联网音乐服务商、唱片业巨头、音乐人、创业者,都在寻找方向。音乐行业从来不缺坏消息。
7 月 8 日,国家版权局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传播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三个月的过渡期后,各家音乐平台在 10 月 31 日接到了关于清除盗版歌曲的最后通牒。
11 月 1 日起,当你打开几个常用的音乐 app 的时候会发现,许多你过去常听的音乐变成了灰色——而你再也没法在收藏列表中将它们打开了,这些音乐已经被下架。
对用户来说,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音乐服务商们立刻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摆好姿态,发表声明或者采取对用户的补偿行动。
阿里音乐是最识时务的——至少从表面工作看来是这样的:其旗下的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在第一时间下架了未授权音乐,之后董事长高晓松与 CEO 宋柯在微博联合发声,表示虾米音乐与天天动听平台上版权不清晰的歌曲会全部下架,接下来将会集中精力耕耘自己享有独家版权的滚石、寰亚、BMG、华研、相信等音乐公司的华语乐坛。此外,虾米音乐还在自家的声明中表示要以赠送 VIP 会员的形式对用户进行回馈。
其它服务商也纷纷表态。酷狗音乐声明「已成功全面清理未经授权的歌曲」,另一方面强调自身目前拥有国内最大的词曲版权库。QQ 音乐也于 11 月 1 日通过官方微信发布版权声明。QQ 音乐除了对「梳理曲库内版权不明歌曲导致部分歌曲无法试听」作出解释外,还强调目前已与全球 200 多家唱片公司达成版权合作。
态度是好的,关于自家有多少唱片版权资源的陈述也所言非虚。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立场声明」在用户的社交网络和生活中没有掀起半点风浪。除了有人悄悄在知乎上提问「为何虾米音乐被大量下架」之外,好像大量音乐被下架这件事情对人们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App 上找不到的歌曲可以去百度搜索啊」,「多下载几个 App 就能解决的问题」,「我只关心鹿晗的新动态,哪里有他的歌我去哪里听。」——这也许能够代表大多数用户的习惯。简单来说,那些 mp3 格式的歌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了,听不到音乐去看电影、去 KTV、去看视频,因为没听到一首歌而难受,今天看来这实在是个小概率事件。
在奇大音乐联合创始人张昭轶看来,音乐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表达情感。人们需要,音乐才有价值。以及人们以什么方式需要,音乐到底值多少钱,这都应该是用户、市场而非唱片公司或者音乐服务商决定的。音乐行业从业者需要做的不是定价,而是做出有价值的产品,让消费者体验到,并且愿意为之付费。
换句话说,用户并不关心音乐服务商拿到的多少版权,也不关心他们听到的音乐是哪家唱片公司的。版权多少并不能与用户多少划等号。
至于这场版权风波,知悉详情的行业内人士表示:
「这就是巨头之间的一场笑话。因为各方都是只是下架了对方阵营中的音乐。阿里音乐中跟腾讯版权无关的,他们并没有下架。腾讯的做法也亦然。那些没有能力将版权事宜诉诸法律途径的小厂牌,仍然处在被侵权的状态。」
版权之争其实是巨头间的权力游戏
跟其它任何一个行业一样,音乐行业也未能幸免成为 BAT 巨头之间的战场。
因为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看似红火的流媒体音乐网站实际难以生存。小规模的音乐服务商纷纷被巨头收购。百度收购了千千静听,阿里巴巴收购了虾米音乐网和天天动听,老牌音乐播放器酷狗和酷我、海洋音乐合并为一家公司。
巨头来了,市场并没有因此变得健康。唱片公司唱片公司和网络渠道的合作一般是打包曲库授权,曲库价格也由渠道方决定。版权得不到保护,艺人和唱片公司收不到回报,消费者也得不到好的音乐体验。
巨头们很快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版权风波,同时他们又以更高的价格将更多版权揽入怀中。
2014 年 11 月,腾讯先后宣布与华纳音乐、YG 娱乐、索尼音乐等音乐公司合作,成为这 3 家公司在中国内地的独家版权总代理。QQ 音乐目前拥有的独家版权合作方已经囊括华纳、索尼、YG、福茂、英皇、等海内外优秀唱片公司 20 余家,达成版权战略合作方 200 多家,曲库近 1500 万首。
2014 年 12 月初,QQ 音乐、酷狗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三家互相状告对方侵权了几百首歌曲,引起一阵风波。没过多久,微信就「封杀」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后三者 App 上的音乐都无法分享至朋友圈。
但是就在近一个月前,网易云音乐和 QQ 音乐宣布达成了音乐版权转授权合作。根据协议,后者过去独家代理在线流媒体播放版权的音乐,包括华纳、索尼、杰威尔、福茂等知名音乐厂牌,以及《我是歌手第三季》等热门内容,共计月 150 万首以上,将被授权给网易云音乐播放。
就在去年年底还在为版权问题打得不可开交的 QQ 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就这样达成了和解,这在某种程度上被看做了腾讯对网易云音乐的「收编」。
战争的新参与者阿里音乐旗下则拥有滚石、华研、相信音乐等多家公司的独家版权,并于今年 7 月成立阿里音乐集团,全面整合虾米、天天动听等阿里系音乐业务,由高晓松、宋柯出任董事长和 CEO。
搅动音乐行业的这些互联网公司资金和规模数量级很大,他们进入到这个行业之后,用极高的价格为版权埋单。但这似乎并没有帮助解决困扰这个市场已久的版权问题,反而加剧了市场的不健康。巨头在提高版权价格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小厂牌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巨头只是在阻碍这个行业的进步——版权价格被不断抬高,大唱片公司越来越贪婪,小厂牌却没有停止过被侵权。
「几个音乐平台目前做的这些事情,短时间内会找到音乐行业内新的契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音乐的消费方式被分化掉了,不能再集中在一个。如果只局限于平台,(音乐服务商们)现在在做的事情肯定没有意义。」这是张昭轶的看法。
我们有理由对互联网音乐怀有美好期待。但这些期待应当建立在良好商业模式上,正版化是第一步但绝不是最后一步。被盗版、免费和版权交易所主导的音乐产业应该怎么走?
所有人都只能等,等待版权市场健康,等待付费音乐时代的到来。「至于这一次轰轰烈烈的版权下架运动,姑且就当做这是行业内的一次洗牌吧。」张昭轶说。
版权争夺战结束后,音乐去往何处?
对于流媒体音乐服务商来说,唱片公司和音乐人的抗议只是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而真正的挑战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流媒体服务商盈利。
夺得最大的市场份额显然不能意味着战争的结束,版权壁垒、出价高者得天下的法则也不能持久。流媒体平台们更应该考虑的是找一条合适的生存之道。
目前,各家音乐服务商的主要盈利方式还是依靠流量变现。广告、线上线下演出、高品质音乐付费等增值服务,这些在巨额的版权成本面前,实在难以平衡营收。
音乐服务商们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开始寻找盈收路径。QQ 音乐除了拥有华纳唱片的版权,还将通过其视频和音乐流媒体服务、社交媒体资源以及移动游戏,为华纳旗下巨星和其它艺人提供演出机会。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合作也是其收入渠道之一。
虾米音乐则把重点放在了「人」上面。以「虾米音乐人」计划为代表,虾米通过和许多音乐人的合作,开发了不少独立音乐人的 IP,也发掘了一个小众的音乐市场。但这只是一种带有虾米音乐 CEO 王浩情怀的尝试,实际上,虾米音乐与独立音乐人合作的方式收效甚微。即使像程壁这样已经被市场认可的音乐人,其在虾米上面最热门歌曲的点击量也不过百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虾米音乐的确积累上万音乐人的资源。阿里音乐 CEO 宋柯表示,一定会将虾米音乐人的计划做的更广更深,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阿里音乐本身则更看重音乐产业的上游。与音乐人相关的,包括录音、编曲、乐手、演出商等多种职位之下,都可能衍生出阿里音乐的新布局。
虽然目前各家都尝试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但是还是没有一条清晰的道路。另一个问题便在于如何让用户转变为付费用户。收费能够规范行业,真正开始收费之后,平台们不会再为版权争斗,也就能够真正把精力放在对用户的服务上。但是在听盗版音乐已经成为多数人习惯的中国,付费音乐仍是一条漫长的路。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和腾讯都看好流媒体音乐市场的潜力。人们相信音乐行业有美好未来,也正期待着一场变革。但显然这不是巨头依靠惯性的行业操作就能实现的。音乐当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但未来音乐到底该以怎样的形式面向消费者,还未可知。
不过,视频行业用「自制剧」的方式来降低版权成本的方式或许值得借鉴,乐视音乐看重的现场直播、虾米音乐挖掘的「音乐人」——都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消费音乐和服务商赚钱的新方式。
BROADCAST:
好产品都到碗里来!报名 2015 InnoAwards 互联网创新产品评选,让大家一起为你点赞!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jianghaoke@geekpark.net
▼
科技创新者的大本营
www.geekpark.net
长按二维码,关注极客公园
曾经风靡一时的五大软件为何落没了?有的创始人甚至还入狱了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全球的一张大网。虽然说我国的互联网现在已经是红透半边天,但是由于起步时间比较晚,到现在发展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咱们的互联网还需要很漫长的路需要走。提到互联网,大家肯定就会想到很多好用的软件。其中有五个软件曾经在国内风靡一时,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现在却消失在了群众的视野中,是哪几个软件呢?
一:快播
快播相信已经成为了众多网友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当时快播拥有的网民有3亿多,而且当时全国网民也就5亿多点,所以全国过半的网民都下载了快播。但是快播的创始人王欢却在2016年入狱,从此以后快播也就消失在了大家的生活中。不过王欢之所以会入狱还是因为快播触及了一些社会底线,网友也发表态度说他入狱是活该。据了解,目前王欢虽然没有了快播,但是也创立了新的企业,不知他是否还能给大家带来这样出色的软件。
二:暴风影音
暴风影音当时可是非常热门的一款软件,主要功能是下载电影或电视剧,很多在其他软件上看不到的电影都可以在这个软件里找到。对于网民们来说,暴风影音可以说得上是装机必备,不管是家庭电脑还是网吧电脑都会有这款软件。不过很多人都说暴风影音只是昙花一现,现在已经被B站、爱奇艺、腾讯、优酷等等网红软件给代替了。
三、四:千千静听、天天动听
由于千千静听和天天动听是类似的软件,它们都是用来听音乐的,所以就在这里给大家统一分享了。目前大家常使用的听歌软件应该就是网易云音乐和酷狗音乐了吧,但是在过去有两款音乐软件是和酷狗音乐并列前行的,而且当时网易云音乐并不在内,它们就是千千静听和天天动听。后来千千静听被百度公司收购后改名为百度音乐,而天天动听则是被阿里巴巴公司收购,改名为阿里星球,不过现在阿里星球已经停止了服务,大家并不能使用了。
五:飞信
飞信在某一段时间也是非常流行的,80后90后对飞信可能还会有印象,但是00后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飞信。飞信是移动公司旗下的一款软件,起点非常高,当时大家买手机后肯定都会下载飞信,飞信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免费发短信,对于那些喜欢聊天的人来说是莫大的福利,但是后来却被QQ和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代替了。
其实像这5款软件一样曾经红透半边天,现在无人问津的软件很多,只不过这5个可能算得上是代表。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告别搜狗搜索,Bingo的未来明确了
去年九月底,搜狗发布公告宣布与腾讯完成合并,此后除了部分关停的业务外,搜狗的各大业务陆续并入腾讯,其中最受关注的搜狗搜索业务并入腾讯新成立的“信息平台与服务线”(PCG事业群旗下),支撑平台其他业务发展并为用户提供信息搜索等服务。
搜狗搜索完整融入腾讯体系后,也迎来了新一轮业务调整。最近,搜狗搜索App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业务调整的原因,搜狗搜索App将于2022年1月中下旬全面升级为Bingo App,完成升级后原搜狗搜索App中的收藏夹、搜索历史和网页浏览历史等记录将受到影响,用户需提前做好数据备份。
按照行业惯例,独立搜索App的名称一般会直接采用搜索引擎名,百度、微软Bing和谷歌均是类似的做法。能够看出Bingo App的到来并不是简单的“品牌升级”或业务调整,在腾讯的体系下搜狗搜索将被注入更多资源,撑起腾讯未来的搜索梦。
功能更聚焦的Bingo App
搜狗与腾讯颇有渊源,2006年时腾讯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搜搜”,但经过数年的运营搜搜的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最终,腾讯于2013年选择以4.48亿美元入股搜狗,获得后者36.5%的股份,并将旗下的搜搜和输入法等业务并入搜狗。腾讯靠入股获得了安全感,搜狗则进一步扩充了搜索场景,获得了珍贵的社交流量。
2014年时,搜狗还获得了腾讯的独家内容资源,微信开始接入搜狗,使其成为搜索公众号资源的新渠道。搜狗招股书显示,在搜狗搜索的总流量中,就有38.2%的流量来自腾讯。不过即使有腾讯的支持,搜狗仍难以挑战百度的市场地位,去年8月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搜狗的市场份额为14.02%,远低于百度的76.91%。
搜狗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获得新的突破,Bingo App的到来或许是搜狗搜索转型的一次尝试。调整公告称,Bingo App将保留搜狗搜索App的搜索引擎和小说书架服务,“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的学习和生活工具。”
值得关注的点是,一方面“搜索引擎”将得到保留,即搜狗搜索将继续存在,但不排除会改名为Bingo搜索的可能,或基于搜狗搜索推出新的智能搜索引擎,产品内核不变,主要修改UI和搜索趋向。
另一方面,上文也提到搜狗搜索App的许多数据将不能直接迁移到Bingo App当中,说明新App是一款全新设计的产品,并非原产品的简单升级版。产品定位上,推测Bingo App将是一款类似于夸克的多功能搜索应用,拥有各种轻量化学习和办公工具。
笔者查询后发现,当前在苹果App Store内已搜不到搜狗搜索App,小米应用商店则提示“开发者自身原因,暂不提供下载。”
对于搜狗团队来说,搜索独立App更名并不意味着搜狗搜索将淡出市场,搜狗搜索的团队基因将注入到新的产品中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现在的许多独立搜索App都在求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搜索模式显得越来越鸡肋,各种内容App和第三方浏览器都具有搜索功能,独立搜索App需要更多新功能留住用户。
近几年来搜狗在AI的赛道上不断发力,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方面已具有一定优势,多项技术可通过Bingo App落地,包括图片扫描、快速识图、文字识别和语音搜索等场景都需要AI助力,以轻应用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快速整合,最大限度发挥搜狗搜索的潜能
从去年九月底到今年一月初,搜狗刚并入腾讯没几个月就要推出新品,说明腾讯在收购搜狗前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而搜狗搜索App改名去掉了搜狗的品牌元素,加速搜狗搜索与腾讯系服务的融合。
搜狗搜索所属的腾讯PCG事业群,拥有QQ、腾讯视频、微视和腾讯新闻等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腾讯PCG旗下的看点团队本身就有搜索部门,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信息平台与服务线的成立整合进了部分搜狗团队,以搜索引擎为主的核心功能将成为核心业务。
具体来说,未来搜狗搜索的技术实力将惠及许多腾讯系服务,如主要与今日头条竞争的PCG看点服务。以此角度来看Bingo App或许会集成多项腾讯信息流服务,打通不同的搜索场景,除了搜索引擎外,还包括短视频和新闻等内容。
在另一方面,搜狗搜索还将肩负起探索下一代搜索引擎的重任,是腾讯在搜索赛道里的探路尖兵。腾讯副总裁殷宇在欢迎搜狗到来的内部信中曾提到,未来的搜索还需实现从“信息”到“使用服务”,从“答案”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往的传统搜索只是简化了用户获取答案的路径,搜索完成后还需进一步筛选,App时代的到来也加剧了信息获取的壁垒,弱化了通用搜索的影响力。
例如不同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搜索趋向,多会着重推荐自己产品体系里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用户想要打破信息茧房,只能不断拓展信息的获取渠道。在通用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共同发展的背景下,厂商需要帮助用户简化内容获取的渠道和形式。
对于Bingo App来说,现阶段比较尴尬的是产品定位和推广问题。其一,Bingo App的部分功能与微信重叠,丰富的小程序降低用户再安装其他软件的概率。在搜索方面,微信搜一搜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内部搜索功能,而是微信内容生态的连接器。在2022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搜一搜喊出了“用微信,搜所有”的口号,借助微信生态的发展,搜一搜月活已达到7亿,未来还将连接更多内容和服务。
其二,将搜狗搜索App更名为Bingo App后容易受到用户的抵触。当年天天动听的改名为阿里星球就遇到过类似问题,新品牌需重新宣传推广,部分老用户的抵触容易影响产品初期的口碑。
在笔者看来,并入腾讯后搜狗获得了更大的舞台,更多AI技术将得到应用,但搜狗的原产品或服务需要找到合理的定位,以最大限度发挥搜狗的价值。除了搜狗搜索App,以后更多的搜狗服务将带有“腾讯色彩”。
尾声
时代在向前,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搜狗这么多年的起起伏伏是国内搜索市场发展的真实写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通用搜索的基础设施属性在渐渐消失,本质上搜索解决的是“人与信息”的连接问题,人获取信息的端口多了进而降低对单一搜索方式的依赖。
以笔者身边的朋友为例,他们更习惯“在什么软件就用什么搜索引擎”,在多数时候并不会专门切换到浏览器再打开搜索网站。虽然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但更便利的应用内搜索流程简化了用户的使用步骤,契合人的惰性和直觉。
搜狗搜索与腾讯系服务的全面融合,是打通通用搜索和垂直搜索服务的一种方式,Bingo App或会是腾讯变革搜索服务的新起点,依靠自己的内容和社交优势吸引用户并留住用户。
郭静:音乐APP的爆发力在线下
即使是在2013年Q4季度,iPod销量的销量也达到了600万部,iPod营收为9.73亿美元,虽然有数字不断显示iPod销量在不断下降,但是iPod在音乐产品的突破可谓是苹果产品最为成功的产品之一。
很多人都难以理解音乐发烧友对音乐的热爱,虽然静哥也难以理解。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音乐产品在移动端的需求并没有下降。根据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2012-2013年手机网民各类手机应用使用率中,手机网络音乐的使用率由50.9%上升到58.2%,远高于手机网络文学、手机网络购物等产品。
移动音乐产品如今有几种形态,一种是走社交路线,如唱吧等;一种是纯音乐路线,如百度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一种是电台模式,如考拉FM、豆瓣FM;一种是听书类应用,如懒人听书等,本文要分析的是走纯音乐路线的几大APP产品。
天天动听属于早期的移动音乐播放器(作者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即使到现在依然有着广泛的用户量,酷狗则依赖于其PC端强大的用户量在移动端亦顺风顺水,而百度音乐则结合了千千静听产品,所以相当于是一个新品牌,网易云音乐发展的也较晚。
移动音乐的刚需和移动音乐的大型突破两者节奏并不一致,即使是有的产品已经到了5.0甚至更高端的版本,和早期的音乐播放器区别并不大。最大的变化应该是结合地图功能,增加了附近的音乐功能,即用户可以浏览到附近用户下载以及喜欢的音乐,为纯播放器增加了社交的属性,而到现在来看,这种社交属性的推广并不强。
据自媒体人郭静观察发展,目前已有音乐APP开始推出K歌房功能,肯定有用户问,不就是增加了一个K歌房的功能吗?这个功能早就有音乐APP推出了,且发展已有一段时间。
注意,K歌房你想到的是什么?是KTV。纯音乐类APP在线上是可以作为音乐播放器产品存在,但是仅仅作为纯播放器产品,一会显得产品比较单调,二是产品自身的盈利模式也较单一,但是如果加上线下的话,就不一样了。
我们先看看线下KTV产品和纯音乐类APP如何结合。首先,用户可以通过音乐播放器来选择以及学习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在K歌房中使用,用户可以通过自己注册ID查看自己的K歌记录,其中包括本地伴奏、本地录唱、作品分享等功能。
K歌房中还需要一个功能是让用户可以选择附近的KTV,直接在音乐APP中查看附近的KTV,无需通过地图工具以及其他工具区查看附近的KTV,这方面可以说是把地图的KTV功能给“抠”到音乐APP中来,一个是查看附近的KTV,另外还能看到KTV的优惠政策、地址、联系方式等。
给整个纯音乐APP产品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音乐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并不是脱节的,一个是听、一个是娱乐,两者并不矛盾,音乐APP自身只需要增添相关的功能即可。对于KTV来说,通过音乐APP来扩大自己信息的输出通道,只要相关的信息推送的方便准确,对线下的价值是巨大的,甚至商家都可以自己在音乐APP当中开设自己的类似于微店铺产品的存在。
对于音乐APP产品自身来说,在盈利模式上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有的在线上依靠付费铃声、付费下载、会员制等方式,都是依靠用户来收费,而和线下结合以后,则可以完全依靠线下商家来收费,用户处于“全免费”状态,真正消费端在线下KTV商家上面。
在结合层面,音乐APP还可以和线下KTV的点歌系统进行结合。线下KTV的点歌系统很容易出现的状况是新歌缺失,线上APP的切入,可以增加用户在线下KTV的体验,同时用户在线上以及线下的ID结合,个人专属页会更完美,现有的个人专属页则在音效上有劣势。
最重要的是,音乐APP可以通过和线下结合,获取线下用户的相关数据,让用户在对音乐的相关需求上更精准,线下部分的数据被线上的音乐APP实时收集,它的效果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完善用户在线上的K歌需求,同时让线下商家的信息得到更大的输出,变相增加线下商家的销量,音乐APP自身盈利模式得到突破,极简主义在移动产品身上出现的并不多,增加用户的相关需求,让用户在移动APP的粘性增大,和其他APP产品对用户时间进行竞争。
音乐APP的力量还需要回归到线下,和线下产品结合,实现多元化发展,为未来用户在音乐APP上话费更多的盈余时间做努力,移动互联网并不是只有移动社交,还有Music!
文/郭静 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