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指令诺曼底无限金币版(仅用不到一年取胜 西媒回顾诺曼底登陆对击败德军影响)
火线指令诺曼底无限金币版文章列表:
- 1、仅用不到一年取胜 西媒回顾诺曼底登陆对击败德军影响
- 2、海量新玩法来袭坦克连公测前瞻
- 3、小微型战术无人机:你是我的眼
- 4、小微型战术无人机|"天蛾"出击,"瞒天过海"!
- 5、俄乌两国争端 欧盟酝酿对俄罗斯追加制裁
仅用不到一年取胜 西媒回顾诺曼底登陆对击败德军影响
西媒文章再次回顾了盟军诺曼底登陆对二战欧洲胜利的影响。在诺曼底登陆日(D日)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欧洲人民盼望已久的胜利日终于到来。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5月8日发表了特雷莎·阿米格特的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欧洲胜利日的狂喜》的文章,具体内容编译如下:
“小提琴的秋日长泣”,负责收听英国广播信号以寻找秘密指令的中校截获了盟军向法国抵抗力量发出的首个通知,该诗句警告他们对欧洲大陆的进攻很快就会开始。这是在1944年6月1日。
纳粹德国高级将领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盟军向欧洲大陆发起进攻。希特勒对此极其担忧,在1943年底就将自己最出色的将军、绰号“沙漠之狐”的隆美尔派驻到法国,监管大西洋海岸的防卫,因为德军预计盟军将从此登陆欧洲。
隆美尔在1944年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在沿海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或者说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盟军登陆的防线(“大西洋壁垒”防线——本网注)。他在英吉利海峡最狭窄的通道加来地区特别加强了防守。但是在6月初盟军没有发起进攻,精疲力竭的隆美尔自认为恶劣的天气将击退海军的任何登陆企图。他没有理睬德国情报机构的通知。6月4日他前往德国稍作休息,顺便为妻子庆祝生日。
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端,艾森豪威尔将军同样非常紧张。盟军已经为6月初进攻欧洲大陆做好了准备,但是恶劣天气为行动增加了困难。进攻日期和地点的保密更让人倍感紧张。几个星期以来他们一直假装从挪威和加来发起进攻,对加来地区发起持续不断的空袭。
然而盟军选择的真正登陆点却在更南边的数公里之外——法国诺曼底海滩。5000艘盟军舰艇正排成长队驶向诺曼底海岸。选定的登陆日是6月5日,但强风暴雨天气迫使艾森豪威尔将日期推后一天,但如果日期再往后推迟,舰队被发现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资料图片:1944年6月6日,美军登陆诺曼底“奥马哈”海滩。(美国防部官网)
资料图片:1945年4月,苏联红军在柏林街头作战。(德新社资料图片)
从午夜开始,盟军运输机群飞越英吉利海峡,投下1.8万名伞兵,他们是先锋部队,负责占领战略要点阻止德军援军到来,摧毁桥梁并破坏供应设备以防止德军对接下来从海滩登陆的盟军实行轰炸。清晨6点钟左右,1.6万名伞兵降落在诺曼底的5个滩头和一个德军布置了大炮的悬崖上。
(部分)盟军部队登陆时遇到大屠杀,隆美尔在海滩上布置了极其强大的障碍,从海上登陆非常困难,敌人从高处发射的枪弹雨点般倾泻而下。
尽管如此,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部署的大量兵力——超过100万士兵——令形势扭转,进攻虽然缓慢但势不可挡。德军的反应也不够迅速,德军高级将领对战局的处理更是不果断。隆美尔并不拥有绝对指挥权,他与另一位元帅冯伦德施泰特之间意见不一致。这一切都使得德军低估了诺曼底突袭的重要性,错误地将大部分军队继续保留在加来。
盟军利用占领的阵地在诺曼底海滩修建了两个人工港,让大部队得以登陆,并在法国地下抵抗力量的帮助下控制了法国,3个月不到就占领了巴黎。1944年8月25日,纳粹德国驻军投降,同一天戴高乐将军在巴黎就任临时政府总统。
但是盟军最高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未能直取德国心脏,由于不能攻占荷兰并从南部盆地穿过来茵河,盟军停滞在德国西部的防线上。德军还有力量进行最后的大反攻,希特勒选择在隆冬季节从比利时对盟军发起突然进攻,这就是1944年12月16日发生的阿登反击战,但最后以惨败结束。
1945年4月初,盟军最终在意大利和德国西部打开战线,苏联则从德国东部进攻,并在4月底进入柏林。4月25日,盟军与苏军会师易北河。几天后,墨索里尼在企图逃跑时被杀。
希特勒被逼入绝境,苏联对柏林的进攻势不可挡。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与情妇埃娃·布劳恩双双自杀。一周以后即5月7日,纳粹德国的最后一任“元首”卡尔·邓尼茨向美军投降。在诺曼底登陆日(D日)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欧洲人民盼望已久的胜利日终于到来。
海量新玩法来袭坦克连公测前瞻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战场之上一片肃杀,谁能在焦灼的战役里击溃防线一槌定音?唯有陆战之王——坦克!
网易多人坦克实时对战手游《坦克连》公测即将启幕,三系坦克列阵以待,随时响应你的指令开战!
钢铁与热血的指尖碰撞,尽在《坦克连》
此次公测,《坦克连》为玩家们准备了海量的新玩法,将与之前的经典玩法一起,给予你最刺激的坦克对轰体验!
转战各大战场,创造历史!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参战国和人数最多,战场最广,损失最惨重的世界性战争。在漫长的反法西斯战争里,无数英雄、科技、武器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坦克正是二战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武器之一。许多经典战役中,坦克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在《坦克连》中,你将驾驶坦克,亲历并创造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历史!
诺曼底战场
在《坦克连》剧情模式中,你将从一名初入军营的菜鸟坦克手开始,成长为强大的精锐战士。目前游戏内共有十个章节七十个关卡,从基辅到诺曼底再到北非,你不仅可以体验到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坦克,还能锤炼技术,蜕变为真正的陆战之王!
驾驶各类坦克作战
迎战各路强敌,混战厮杀
击败了历史上的各大强者,自然也要横扫同时代的强悍玩家!《坦克连》为玩家提供两大PVP平台,六种PVP玩法,丰富战斗奖励,多样趣味让你战到停不下来!
玩家在《坦克连》中可通过随机战场或排位赛与其他玩家进行实时对决,目前游戏内共有团战、普通、夺旗、掠夺、扛旗和防守六种玩法。有的考验玩家的杀伤力,以人头数定胜负;有的则比拼双方的默契配合,以占领旗帜为关键;有的较量两军的执行力和速度,以抢夺的物资数量多寡评优劣……排位赛还支持单排、双排和五排三种排位方式,是单枪匹马还是与兄弟并肩作战?任你选择!
村庄激战
参与PVP将赢得丰厚的奖励,令强者如虎添翼!在随机战场中,玩家可获得科技点和银币奖励。在排位赛中,玩家更能获得段位、周赛和季赛三重奖励,至高无上的大元帅头衔等待你去加冕!
趣味挑战并存,亮点多多
在PVE和PVP之外,《坦克连》还有多种特色玩法供玩家挑战。
多人实时联线Boss战,古斯塔夫巨炮和P1000两大超重型战争机器碾压众人,五人携手能否克敌制胜?精妙配合直达操作巅峰!
超巨型战争机器P1000
一心三用同步激战,指挥三辆坦克死守沙滩,阻断源源不断来袭的敌军。手忙脚乱还是气定神闲?只手享受塔防和RTS双重游戏乐趣。
呼朋唤友畅快飚车,驾驶轻坦参与射击和速度两项赛!全速冲锋直奔重点or悄然埋伏击杀敌人?怎么痛快怎么战!
军团会战角逐荣耀,超大规模团体PVP,在战场上尽情展现你的战斗技巧,为了胜利的快感,更为了军团的荣誉。
坦克保养趣味互动,在自家车库保养爱车,或抢占好友车位坐收渔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保养的坦克有科技点收!
单人出击挑战极限,定期开放的活动关卡,玩家必须只身参加,面对未知的考验,秀出你的最强实力,收获钢材和军功章。
招募好友奖励不断,发展新人加入战场,每升级到固定等级,引荐人和新人均可获得诱人金币奖励!
邀请战友,并肩作战
除了上述玩法外,玩家还将在游戏中体验到科技研发,坦克改装,外形涂装,人员升级等多种玩法!坦克战场,就该如此丰富多彩!
网易多人坦克实时对战手游《坦克连》公测即将开启,尽情体验最畅爽刺激的坦克战争吧!
更多相关资讯攻略请关注:坦克连专题
小微型战术无人机:你是我的眼
来源:解放军报
从“纸上谈兵”飞向未来战场——小微型战术无人机:你是我的“眼”
资料整理:曾涛 制图:梁晨
风沙肆虐的灰暗天空下,废弃的沙漠小镇中,“蓝军”的预警阵地搭设完毕,耐心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在强风和黄沙的遮掩下,一群像飞蛾一样的微型无人机,从城镇边缘渗透进来,其中一个悄无声息地滑掠至“蓝军”预警阵地。瞬间,阵地的影像及位置清晰出现在“红军”的指挥屏幕上。
随着导弹发射按钮“滴”声一响,一道闪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蓝军”预警阵地随即在爆炸声中变成废墟。
这不是战争大片中导演的“任性”畅想,而是从作战现实中抽象出的“写实”画风。
近日,美国海军学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美国海军陆战队购置了800套“瞬眼”(Instant Eye)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从今年一月起分批次列装部队,与士兵一起进行攻击训练。
近年来,随着战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小微型战术无人机因其不惧伤亡、作战样式灵活、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战场上密集现身,衍生出各类新型战法和许多颠覆性的作战样式。
“天蛾”出击
演绎“瞒天过海”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欧洲西海岸发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整个战役过程中,双方投入兵力超过300万。在登陆的6个小时里,有2400名美军士兵长眠于不到10公里的“奥马哈”海滩登陆场,平均每9秒就有1名士兵牺牲。仅此一役,两栖登陆战斗便永久被打上了壮烈悲惨的烙印。
如何降低两栖登陆战斗中人员的伤亡数量?陆战队员和其他步兵们都需要一个新伙伴。
班用小型无人作战系统无疑是最好的选项之一。在2016年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举行的会议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副司令罗伯特·沃尔什中将表示,“未来,海军陆战队员将不是第一波冲上去战斗的,取而代之的是这些无人机群,它们可以感知、定位甚至是杀死它们面前的敌人。”
沃尔什中将希望为海军陆战队每个步兵班装备一架价值1000美元左右的四轴飞行器。他的构想正在逐步实现。201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测试了包括大疆“精灵”系列无人机在内的多种商用和军用小型无人机,最终选择了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第三代“瞬眼”无人机。经过为期18个月的试验部署,美国海军陆战队于今年一月开始,大规模为战斗班配备战术级无人机“瞬眼”。
天蛾可以在1秒钟内振动1000余下翅膀,是世界上振翅最快的昆虫。当飞行中触碰到某些东西时,它们只需一次振翅即可恢复稳定,能够在遇到障碍物前做出快速反应。由此受到启发,“瞬眼”系列新型四旋翼无人机得以问世。它们能在速度超过48km/h的风中飞行,可以快速从碰撞(但不包括坠毁)中恢复,主要用于监控并提供近距离影像。
此次美国海军陆战队采购的800套Mk-2Gen3型无人机是“瞬眼”家族中成本最低、部署最快的一款全天候无人机。它只有手掌大小,整个机身加上载荷的重量与一瓶矿泉水相差无几,非常小巧轻便,单人手动即可发射;使用电机驱动,30秒内就可以升空,续航时间超过30分钟,航程可达5至10千米,飞行高度可达3657米;可手动控制也可预编程飞行,操作员只需向某个方向简单移动摇杆即可操控,机上的自动驾驶仪会根据天气情况等因素算出最好的飞行轨迹;装配有3个光电/红外相机和1个前视红外热成像仪,采用混合加密通信系统、C2数据链及模拟视频链接。
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早期装备的班排级无人机RQ-11B“渡鸦”和RQ-20A“美洲狮”相比,“瞬眼”无人机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单兵使用更加灵活,并且成本极其低廉,可作为诱饵目标。在1982年贝卡谷空战中,以色列通过播撒大量“参孙”和“妖妇”诱饵无人机,成功骗取叙利亚防空雷达开机,以军反辐射导弹迅即捕捉目标信息,摧毁叙防空导弹阵地。用廉价无人机诱导雷达开机,正是此类无人机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
结网扎笼
反击“步步为营”
2018年1月,俄罗斯驻叙利亚基地遭到13架消费级四旋翼无人机的袭击。根据俄军方公布的作战细节,其中6架无人机被俄军无线电技术人员成功控制,剩余7架则被俄军“铠甲-S1”防空系统击落。虽然此次袭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蜂群”战术首秀,但是用廉价的消费级无人机“骗取”防空导弹,却给无人机防御作战带来诸多启示。
众所周知,目前无论是“复仇者”还是“全球鹰”,都是由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进行远程控制的大型无人作战系统,价格非常昂贵。在电子干扰和防空火力都很强大的复杂战场环境下,这类无人机也会变得异常脆弱。而“瞬眼”这种战术级小型无人机却可以凭借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形成数量优势。如果一架小型无人机的价格和一辆法拉利跑车一样,班排指挥员使用时可能就不会那么自如了。
“瞬眼”的数量优势使集群作战的战术应用得以实现。如果“瞬眼”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战斗班的下一代“标配”,或许昭示了未来战场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一方面,“瞬眼”可以纳入有人/无人装备作战体系,与士兵共同承担作战任务;另一方面,凭借自身的隐身性能和高效的综合作战能力,“瞬眼”将使敌人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望洋兴叹”。
作为战术级无人机,“瞬眼”可以让对手防不胜防。首先,它的尺寸极小,可以紧贴地面进行超低空飞行,其飞行痕迹容易被地面杂波掩盖;其次,它的机身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红外特征也不明显;再次,它机动灵活,可以通过低速飞行甚至悬停的方式有效躲避敌方探测,跟踪起来非常困难,留给敌方防御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窗口都很小。
反制此类无人机,虽然相对困难,但并非束手无策。该类无人机通常使用非金属轻质材料,并搭载较多光电元件,抗电磁软杀伤手段打击能力相对脆弱,用硬毁伤手段也可以将其摧毁,主要反制手段包括以下三种:
——电磁阻断。通信链路是无人机系统操纵的主要途径,也是无人机的薄弱环节。无人机系统对电磁波干扰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强干扰,就容易产生错误控制指令,导致任务无法执行,甚至可能失控坠机。
——激光打击。激光武器是利用高能量密度射束替代常规子弹的新概念武器。激光武器“外科手术式”杀伤的高效费比作战方式,特别适于打击小型和微型无人机。
——捕获拦截。荷兰研发了一款特殊的无人机,它能够在天上自动寻找目标无人机,确定位置后,发射捕捉网将目标无人机捕获,然后自动打开附带降落伞,安全落地。
融入体系
战场“万箭齐发”
由光电、红外等多种传感器模块化组合的“瞬眼”无人机,可以独立胜任各种任务,完全匹配海军陆战队高强度、快节奏、复杂环境的作战背景,因此得到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青睐。有了它,将极大便利班排级单位实施侦察监视、行军作战等行动。一个班排级的战术行动就大可不必调动侦察卫星那么兴师动众了,可以节省大量作战资源。
“瞬眼”无人机的具体效用如下:
一是进行侦察与监视。主要担负侦察监视、目标指示、毁伤评估等任务,为战术级别的决策与防御提供实时准确的ISR服务,提升海军陆战队基本作战单元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二是提供战术辅助决策。在发起攻击之前,先以无人机侦察敌战场环境及作战部署,根据实时情报,迅速调整作战方案,提高作战决策效率;
三是拓展单兵作战空间。通过使用该类无人机,可以将单兵的作战活动空间向前拓展5千米以上,加装武器载荷后,机载武器还可以与士兵共同完成攻击任务,大量使用时更可以达到“万箭齐发”的效果。
随着未来战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无人机在班组作战中将扮演愈发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前战术级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显示出以下六个明显的特征:
机型小微化。为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在满足作战需求的前提下,机型正朝着小型、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机体隐身化。通过加载干扰机、采用复合材料(如凯夫拉编织布材料)、应用涂抹太阳能膜技术和限制红外反射技术等方法,最大程度实现机体隐身。
传感器综合化。通过安装集成光电、红外传感器等,综合使用各种传感器,增强无人机全天候侦察能力。
载荷模块化。载荷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传感器、激光目标指示器和电子干扰机等多种任务设备,提高综合作战效能。
察打一体化。在侦察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加载小型高能炸药、精确制导武器等,拓展其打击功能,实现察打一体。
作战协同化。通过进行有人/无人系统组合技术开发,融入作战体系,显著提升综合作战潜能。(王海峰 王登科)
小微型战术无人机|"天蛾"出击,"瞒天过海"!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飞蛾一样的微型无人机,悄无声息地滑掠至“蓝军”预警阵地,瞬间就将阵地的影像及位置传输至“红军”的指挥屏幕上。这样的“天蛾”,如今已不再是战争大片中的“任性”幻想。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从“纸上谈兵”飞向未来战场——
小微型战术无人机:你是我的“眼”
■王海峰 王登科
风沙肆虐的灰暗天空下,废弃的沙漠小镇中,“蓝军”的预警阵地搭设完毕,耐心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在强风和黄沙的遮掩下,一群像飞蛾一样的微型无人机,从城镇边缘渗透进来,其中一个悄无声息地滑掠至“蓝军”预警阵地。瞬间,阵地的影像及位置清晰出现在“红军”的指挥屏幕上。
随着导弹发射按钮“滴”声一响,一道闪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蓝军”预警阵地随即在爆炸声中变成废墟。
这不是战争大片中导演的“任性”畅想,而是从作战现实中抽象出的“写实”画风。
近日,美国海军学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美国海军陆战队购置了800套“瞬眼”(Instant Eye)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从今年一月起分批次列装部队,与士兵一起进行攻击训练。
近年来,随着战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小微型战术无人机因其不惧伤亡、作战样式灵活、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战场上密集现身,衍生出各类新型战法和许多颠覆性的作战样式。
“天蛾”出击
演绎“瞒天过海”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欧洲西海岸发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整个战役过程中,双方投入兵力超过300万。在登陆的6个小时里,有2400名美军士兵长眠于不到10公里的“奥马哈”海滩登陆场,平均每9秒就有1名士兵牺牲。仅此一役,两栖登陆战斗便永久被打上了壮烈悲惨的烙印。
如何降低两栖登陆战斗中人员的伤亡数量?陆战队员和其他步兵们都需要一个新伙伴。
班用小型无人作战系统无疑是最好的选项之一。在2016年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举行的会议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副司令罗伯特·沃尔什中将表示,“未来,海军陆战队员将不是第一波冲上去战斗的,取而代之的是这些无人机群,它们可以感知、定位甚至是杀死它们面前的敌人。”
沃尔什中将希望为海军陆战队每个步兵班装备一架价值1000美元左右的四轴飞行器。他的构想正在逐步实现。201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测试了包括大疆“精灵”系列无人机在内的多种商用和军用小型无人机,最终选择了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第三代“瞬眼”无人机。经过为期18个月的试验部署,美国海军陆战队于今年一月开始,大规模为战斗班配备战术级无人机“瞬眼”。
天蛾可以在1秒钟内振动1000余下翅膀,是世界上振翅最快的昆虫。当飞行中触碰到某些东西时,它们只需一次振翅即可恢复稳定,能够在遇到障碍物前做出快速反应。由此受到启发,“瞬眼”系列新型四旋翼无人机得以问世。它们能在速度超过48km/h的风中飞行,可以快速从碰撞(但不包括坠毁)中恢复,主要用于监控并提供近距离影像。
此次美国海军陆战队采购的800套Mk-2Gen3型无人机是“瞬眼”家族中成本最低、部署最快的一款全天候无人机。它只有手掌大小,整个机身加上载荷的重量与一瓶矿泉水相差无几,非常小巧轻便,单人手动即可发射;使用电机驱动,30秒内就可以升空,续航时间超过30分钟,航程可达5至10千米,飞行高度可达3657米;可手动控制也可预编程飞行,操作员只需向某个方向简单移动摇杆即可操控,机上的自动驾驶仪会根据天气情况等因素算出最好的飞行轨迹;装配有3个光电/红外相机和1个前视红外热成像仪,采用混合加密通信系统、C2数据链及模拟视频链接。
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早期装备的班排级无人机RQ-11B“渡鸦”和RQ-20A“美洲狮”相比,“瞬眼”无人机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单兵使用更加灵活,并且成本极其低廉,可作为诱饵目标。在1982年贝卡谷空战中,以色列通过播撒大量“参孙”和“妖妇”诱饵无人机,成功骗取叙利亚防空雷达开机,以军反辐射导弹迅即捕捉目标信息,摧毁叙防空导弹阵地。用廉价无人机诱导雷达开机,正是此类无人机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
结网扎笼
反击“步步为营”
2018年1月,俄罗斯驻叙利亚基地遭到13架消费级四旋翼无人机的袭击。根据俄军方公布的作战细节,其中6架无人机被俄军无线电技术人员成功控制,剩余7架则被俄军“铠甲-S1”防空系统击落。虽然此次袭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蜂群”战术首秀,但是用廉价的消费级无人机“骗取”防空导弹,却给无人机防御作战带来诸多启示。
众所周知,目前无论是“复仇者”还是“全球鹰”,都是由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进行远程控制的大型无人作战系统,价格非常昂贵。在电子干扰和防空火力都很强大的复杂战场环境下,这类无人机也会变得异常脆弱。而“瞬眼”这种战术级小型无人机却可以凭借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形成数量优势。如果一架小型无人机的价格和一辆法拉利跑车一样,班排指挥员使用时可能就不会那么自如了。
“瞬眼”的数量优势使集群作战的战术应用得以实现。如果“瞬眼”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战斗班的下一代“标配”,或许昭示了未来战场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一方面,“瞬眼”可以纳入有人/无人装备作战体系,与士兵共同承担作战任务;另一方面,凭借自身的隐身性能和高效的综合作战能力,“瞬眼”将使敌人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望洋兴叹”。
作为战术级无人机,“瞬眼”可以让对手防不胜防。首先,它的尺寸极小,可以紧贴地面进行超低空飞行,其飞行痕迹容易被地面杂波掩盖;其次,它的机身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红外特征也不明显;再次,它机动灵活,可以通过低速飞行甚至悬停的方式有效躲避敌方探测,跟踪起来非常困难,留给敌方防御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窗口都很小。
反制此类无人机,虽然相对困难,但并非束手无策。该类无人机通常使用非金属轻质材料,并搭载较多光电元件,抗电磁软杀伤手段打击能力相对脆弱,用硬毁伤手段也可以将其摧毁,主要反制手段包括以下三种:
——电磁阻断。通信链路是无人机系统操纵的主要途径,也是无人机的薄弱环节。无人机系统对电磁波干扰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强干扰,就容易产生错误控制指令,导致任务无法执行,甚至可能失控坠机。
——激光打击。激光武器是利用高能量密度射束替代常规子弹的新概念武器。激光武器“外科手术式”杀伤的高效费比作战方式,特别适于打击小型和微型无人机。
——捕获拦截。荷兰研发了一款特殊的无人机,它能够在天上自动寻找目标无人机,确定位置后,发射捕捉网将目标无人机捕获,然后自动打开附带降落伞,安全落地。
融入体系
战场“万箭齐发”
由光电、红外等多种传感器模块化组合的“瞬眼”无人机,可以独立胜任各种任务,完全匹配海军陆战队高强度、快节奏、复杂环境的作战背景,因此得到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青睐。有了它,将极大便利班排级单位实施侦察监视、行军作战等行动。一个班排级的战术行动就大可不必调动侦察卫星那么兴师动众了,可以节省大量作战资源。
“瞬眼”无人机的具体效用如下:
一是进行侦察与监视。主要担负侦察监视、目标指示、毁伤评估等任务,为战术级别的决策与防御提供实时准确的ISR服务,提升海军陆战队基本作战单元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二是提供战术辅助决策。在发起攻击之前,先以无人机侦察敌战场环境及作战部署,根据实时情报,迅速调整作战方案,提高作战决策效率;
三是拓展单兵作战空间。通过使用该类无人机,可以将单兵的作战活动空间向前拓展5千米以上,加装武器载荷后,机载武器还可以与士兵共同完成攻击任务,大量使用时更可以达到“万箭齐发”的效果。
随着未来战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无人机在班组作战中将扮演愈发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前战术级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显示出以下六个明显的特征:
机型小微化。为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在满足作战需求的前提下,机型正朝着小型、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机体隐身化。通过加载干扰机、采用复合材料(如凯夫拉编织布材料)、应用涂抹太阳能膜技术和限制红外反射技术等方法,最大程度实现机体隐身。
传感器综合化。通过安装集成光电、红外传感器等,综合使用各种传感器,增强无人机全天候侦察能力。
载荷模块化。载荷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传感器、激光目标指示器和电子干扰机等多种任务设备,提高综合作战效能。
察打一体化。在侦察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加载小型高能炸药、精确制导武器等,拓展其打击功能,实现察打一体。
作战协同化。通过进行有人/无人系统组合技术开发,融入作战体系,显著提升综合作战潜能。
俄乌两国争端 欧盟酝酿对俄罗斯追加制裁
欧洲数国政要27日提及对俄罗斯施加制裁的可能性,以惩罚俄方拦截并扣留3艘驶向刻赤海峡的乌克兰海军小艇。
俄外交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格鲁什科回应,新制裁解决不了问题。
【欧盟议事】
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同属一个党派的德国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诺贝特·勒特根说,欧盟可能需要加强对俄制裁。
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外长,奥地利外长卡琳·克奈斯尔说,欧盟将依据“事实真相和俄、乌双方后续举措”决定是否追加制裁。
波兰副外长巴尔托什·齐霍茨基呼吁西方对俄立场更加团结一致。
欧盟定于下月10日召开成员国外长会议,预期讨论俄乌海上争端。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乌克兰海军26日证实,乌方海军3艘船只25日驶向刻赤海峡途中在黑海某海域遭俄方拦截和扣留。乌方随后要求西方国家就这一事件对俄方施加更多制裁。
克里米亚2014年3月经公民投票脱离乌克兰、并入俄罗斯联邦,欧盟指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施加多轮制裁。
多名欧盟外交官告诉路透社记者,欧盟国家领导人下月将同意延长对俄制裁期限。
【俄方漠然】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6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时说,俄方准备提供扣船事件的更多细节。
俄联邦安全局27日公开视频,显示受到拘押的乌克兰海军士兵承认不听俄方指令、执意前行,承认硬闯刻赤海峡是有预谋的挑衅。乌克兰海军司令伊戈尔·沃龙琴科认定,那些水兵“作伪证”、遭俄方胁迫。
俄副外长格鲁什科当天在德国首都柏林访问,说欧盟对俄罗斯追加制裁是作“无用功”,可能起到“反作用”。
他说,更多制裁“根本不会帮助解决任何问题”。另外,乌方可能利用这一事件破坏原本陷入停顿的明斯克停火协议。
经联合国调停和法、德、俄、乌四国政府组成的“诺曼底机制”磋商,乌克兰政府和东部民间武装2015年2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大规模冲突得到控制,但沿着停火线的小规模交火至今不断。乌东部冲突爆发以来,上万人丧生。“诺曼底机制”磋商迄今停滞两年。
格鲁什科说,一艘俄罗斯渔船今年3月遭乌克兰边防人员扣押,西方国家当时“漠不关心”;这显示西方偏袒乌克兰一方。
【美方催促】
美国国务院26日称俄方举动是“危险升级”,说美方希望看到“欧洲盟友更多支持乌克兰”。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他正在等总统国家安全团队就扣船事件递交一份“全面报告”;报告“非常关键”,他可能取消本周会晤普京的计划。
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早先告诉媒体记者,特朗普打算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期间会晤普京,议题包括乌克兰局势。(杜鹃)(新华社专特稿)
(责任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