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士兵战争箱子(FC游戏魂斗罗2你不知道的幕后,居然还有没见过的武器和怪物)
玩具士兵战争箱子文章列表:
- 1、FC游戏魂斗罗2你不知道的幕后,居然还有没见过的武器和怪物
- 2、强军号角催征 勇毅奋楫前行强军路上——2022年人民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回眸
- 3、30万韩国军队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如何?1955年11月1日越南战争爆发
- 4、15个鬼子藏身窑洞顽抗,曾美下令全部活埋:没投降不算俘虏,杀
- 5、卫国战争的功臣!苏联红军喀秋莎火箭炮,是如何大量杀伤德军的?
FC游戏魂斗罗2你不知道的幕后,居然还有没见过的武器和怪物
《魂斗罗》有剧情吗?
其实我们小时候一直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接触的多是美版,所以一直认为《魂斗罗》就是俩人从天而降,然后大开杀戒。多年后因为网络才晓得原来这游戏还是有剧情的!
2631年一颗陨石坠落地球。
2633年,一支名叫“红隼”(RED FALCON)的组织在新西兰加鲁加群岛培育异形,准备日后称霸地球。
两名身怀绝技的海军陆战队成员比尔·雷泽和兰斯·比恩(蓝人红人)空降小岛,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拯救地球。
次年,也就是2634年,《超级魂斗罗》的剧情展开:南美某军事基地遭到不明原因袭击,全体成员都被异形寄生,成为行尸走肉一样的战争机器,比尔和兰斯不得不再披挂上阵。
美版《魂斗罗》虽然删除了游戏开头的剧情介绍,但在正版卡带说明书中则把故事说成了另一回儿事情:
上世纪50年代一颗陨石落在南美,30年代五角大楼发觉其中有异,便派出王牌战士——疯狗和蝎子(比尔和兰斯的美版名字)前往消灭异形。
另外美版名字“CONTRA”听起来并没有“魂斗罗”来的霸气和神秘,反倒显得无比残暴。
二代《超级魂斗罗》的美版则直接叫“SUPER C”,其中的“C”并非“CONTRA”的缩写而是指代“COMMANDO”(突击队员),后来GAME BOY上结合初代和二代的干脆就叫《OPERATION C》(日版就叫“魂斗罗”)。
其实《魂斗罗》还有个当年挺少见的欧版,可能是担心人类形象打斗过于暴力,所以敌我双方都成了机器人,但怪物形象的敌人依旧没变。
不过欧版的机器人似乎只存在于家用机平台(FC、SFC和MD),欧版街机上依然是人类,而且面向欧洲和大洋洲玩家的《魂斗罗》名字叫“CRYZOR”,这个名字同样在一些当时的电脑平台上出现。
(《魂斗罗》丝毫不掩饰其中的异形元素,二代副标题就是“异形的逆袭”,但原计划是写成“魂斗罗的逆袭”)
(PLAY CHOICE 10版《魂斗罗》宣传画)
街机版《魂斗罗》画面自然比红白机好,但两代游戏都是长窄屏幕,类似《雷电》一样的STG游戏。明显不如红白机连接电视的宽屏幕效果好。
初代游戏在打完雪地之后是一路杀到异形巢穴的长镜头,没有关卡之分,巨人BOSS出场了两次,飞碟担任的还只是个小BOSS角色。
有意思的还是巨人BOSS能不费一枪一弹通过,只要玩家小心移动,将BOSS拖出来后,一直呆在低处,BOSS来回跳跃,你可以开枪,但BOSS不能打到你。
或者啥都不干,BOSS跳着跳着,直接从你头顶跳过,消失在屏幕外。
当然更直接的还是第二关和第四关的立体关卡,不是红白机的“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而是有转角,导致第一次玩的时候还容易找不到路(其实路就在对面)。
《超级魂斗罗》的差别更大,街机版只有5关,红白机版里令人记忆犹新的BOSS也没有出场,一比较还是红白机版更有意思。
另外俯视视角关卡里街机版多了个保险设定,就像飞机游戏一样危险时候可以打出炮弹。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红白机版和街机版合二为一如何?
原来在1986年任天堂出品了PLAY CHOICE 10系统,其实就是红白机改街机,一台街机能玩10款游戏,投币后计时,玩家能在倒计时内选择任何游戏(可以中途退出重新选择),其中就有两代《魂斗罗》。
(TIGER掌机版《魂斗罗》,就是我们小时候接触的印刷液晶屏掌机)
原来你是异形呀?!
小时候第一次玩到《超级魂斗罗》最后一关时,见到“白骨龙”第一反应竟然是穿越到了“恐龙时代”,包括初代游戏里的长长的恐龙脑袋。
那时候没看过《异形》,见到最后一关,又是骷髅又是肠子的,还挺吓人,但习惯后却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都知道《魂斗罗》系列受到《异形》系列电影的影响,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主角的名字,完全来自《异形2》的四位主演——兰斯·亨里克森、比尔·派斯顿、迈克尔·比恩和保罗·兰斯。
至于“白骨龙”,人家真名叫“鬼头兽”
(街机版开场动画里的鬼头兽,这一幕还是挺吓人的)
街机原版就是大长脑袋的异形,但鬼头兽多了只眼睛,而异形设计之初却故意规避眼睛,因为这样能让人捉摸不透这个太空杀手的心灵。
(红白机说明书里鬼头兽造型,挺滑稽的。其实鬼头兽的英文名ORIAN,奥里安读起来也挺像ALIEN艾里安)
最有异形味的还是《超级魂斗罗》最终BOSS阴兽,冷艳又恐怖,其外形很像是异形之父H`R`吉格尔的名作《LI》。
这幅作品灵感来自吉格尔早逝的爱人LI(她也是一名艺术工作者,曾在美国工作过,后因为心理疾病而自杀),相信老玩家会很熟悉,因为后来DOS上的恐怖游戏《黑暗之蛊》封面正是用的此画。
初代最终BOSS天王创魔心没有攻击能力,但四周却蛰伏着危险的异形卵(妖卵工)还有抱脸虫,这不就是《异形》片场吗?
第三关BOSS岩兽魔神像在街机版里是双头异形,甚至还是看见其背后标志性的长管,红白机版干脆弄了个异形女王。
常被认为是长脑袋恐龙的天王鬼神龙。
(天王鬼代言的《超级魂斗罗》广告)
当然我们也不要忘了完全是《魂斗罗》系列吉祥物的天王鬼。
街机版能看到其脑壳上有类似异形女王的冠冕,四周墙壁上还挂着人类尸体,这一幕都与《异形2》对异形巢穴的描写一致。
红白机版天王鬼是第六关的BOSS,但街机版则是最终BOSS。天王鬼被击败后,街机版还能看到其脑门上的异形胚胎孵化成功,然后趁乱飞走,一直到SFC上的《异形战争》又一次与之战斗。
或许是天王鬼的笑容过于“美丽”,后来美版《超级魂斗罗》电视广告里干脆让其担任形象代言外星人,穿着睡袍在豪宅里嘲笑着无数想要击败他的孩子们。
另外NDS上的《魂斗罗4》里依旧能看到他的出场,甚至还能进入到他的大脑袋瓜内部。
街机版《超级魂斗罗》中有一个没在FC版里露面的BOSS——钢铁异形。
长了翅膀的异形,同样会从嘴里弹出长着利齿的长舌,《异形战争》里依旧能看到钢铁异形,没能在FC版出现实属遗憾。
街机版第一关还有个没在FC版出现的小BOSS——M4A4坦克,四四方方很像是虎式坦克,但其实是初代连珠炮铲车的改版。
枪王之王——拿着芝加哥打字机打虫子
街机版两作武器是用枪械模型来展现,这也导致《超级魂斗罗》里的霰弹竟然是一把三个枪管的大家伙!
初代激光没什么人爱用,这倒是不假,但作为玩家遇到的第一把枪,其外形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异形》里的M41A脉冲步枪吗?
对比一下两者的外形几乎是一模一样。
《异形》系列影迷都对M41A印象深刻,这是一把电影里太空陆战队的著名枪械,说来其原型可是大名鼎鼎的芝加哥打字机——汤普森冲锋枪。
拍摄《异形2》时候詹姆斯·卡梅隆对于各色机械极端迷恋,M41A的总体来源自汤普森冲锋枪,但也不是完全如此,外形也来自来自雷明顿870和SPAS12霰弹枪。
虽然是道具,可众多M41A中竟然有大约4把是能开火的!
(《超级魂斗罗》武器原稿,有些没能在游戏里出现)
《魂斗罗收藏合集》里出现的好几张原设计稿,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半人半虫的敌人形象,还有挥舞镰刀的半虫人,简直就是《生化危机4》的前戏。
密码疑云——战争迷雾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这段咒语在无数80后玩家里流传,国内玩家一般叫“魂斗罗密码”,但人家的真名是“KONAMI密码”。
最早是1985年KONAMI员工桥本和久在负责给FC移植《宇宙巡航机》时,苦于技术太烂而搞出的秘籍,最后也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有意为之而保留了下来,从此成为KONAMI的专属密码。
其实KONAMI的名字也是密码。
在日本玩家群体里,就用573来指代KONAMI,因为573在日语里读音很像KONAMI。
后来KONAMI还开发了573来命名的街机基板(以PS1为基础),此外KONAMI出品的《宇宙巡航机》、《沙罗曼蛇》等等街机游戏高分帮第一名的分数也是57300分。
最后说说看《魂斗罗》系列剧情吧!
初代到四代都是简单的对抗异形入侵,但故事真正的开端则要从系列著名反派巴哈姆特上尉说起。
在未来地球被邪恶联邦帝国统治,原本帝国士兵的巴哈姆特因不满同伴所作所为而毅然加入反抗军并成为英雄人物。
后面则是前4代对抗红隼组织的故事,到了2639年就是前面提及的巴哈姆特竟然密谋叛乱,失败后立马失踪,随后就是《铁血军团》的四人组合大战巴哈姆特的剧情。
2642年就是《真魂斗罗》的剧情,原来所谓异形入侵不过是为了夺回被人类窃取的遗物,后来兰斯被陷害,还被注射异形细胞变的人不人鬼不鬼,比尔不得不含泪亲手解决战友的生命。
4444年就是《新魂斗罗》,比尔要对抗“魂斗罗大师”,而后来才知晓这个威胁全人类的反派才是真正的比尔,自己不过是个克隆体罢了……
上面的都是很笼统的说法,毕竟《魂斗罗》还有很多外传性质的作品没有说。
现在玩玩新游戏,总感觉就是走一个流程,不愿意再去研究细节,通关之后索然无味。甚至有时候玩玩那些评分很高的游戏,也感觉都一般般,不知道怎么评上高分的。
或许就是玩游戏的心态变了吧!
闲暇之余,偶尔还会回味一下昔日的那些老游戏。
这才发现原来当年自己在游戏中付出过很多,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快乐。
只是如今玩游戏,已经不愿意再投入更多的精力了。
注:投稿作者“包包”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强军号角催征 勇毅奋楫前行强军路上——2022年人民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回眸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歼—20与运—20组成三机编队,接迎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图②: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机动一中队排长胥鸿宇与小志豪。
受访者供图
图③:“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起航。
刘 锋摄(新华社发)
图④:“跨越”系列演习,官兵破障前行。
王子祥摄
风雨无阻向前进,潮头勇立又一年。2022年,人民军队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瞄准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跑出新时代奋斗强军的加速度,加快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
回首这一年,在大漠演训场、在救灾一线、在蓝天大海……中国军人身影出现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让我们一同回顾人民军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瞬间,聆听强军兴军的铿锵足音。
——编 者
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
紧贴实战 磨砺刀锋
本报记者 李龙伊
“飞虎,飞虎,迅速对‘红军’炮兵阵地实施火力突击!”塞北大漠铁甲滚滚、战鹰翱翔,“跨越—2022·朱日和”演习在这里打响。
沙场上硝烟弥漫,红蓝双方“险招”“奇招”频出:要点夺控战中,扮演“蓝军”的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连长于江涛先发制人,运用无人机确定“红军”方位,引导直升机实施火力突袭,打出凌厉的立体攻势;“红军”不甘示弱,全流程运用电子对抗力量对“蓝军”实施干扰,寻找契机巧妙投送特战兵力。
第一次参加演练的战士陈敏杰,还没从突破敌前沿的战斗中回过神来,部队便已转至下一场战斗。“节奏很快,战法很活,强度很大。”陈敏杰感慨,“现在的演练,平面对抗变成了立体对抗,各类新型武器装备悉数登场,过程无比接近实战。”
红蓝双方你来我往,指挥所内仿真电子态势图上,兵力战况尽收眼底。指挥员们一边将双方作战数据上传至决策席,一边利用兵棋推演系统展开分析,计算最优作战方案。“一系列新型作战手段、新式作战要素、前沿科技应用的有机组合,让战斗力在较量比拼中越磨越高。”一名“红军”参谋长说。
从朱日和沙场瞭望塔远眺,草原一望无垠。有着“朱日和之狼”称号的第81集团军某旅,是陆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2014年,“跨越”系列演习在朱日和拉开战幕,该旅在与7支“红军”的对抗中6胜1败,战绩卓越。
“组建以来,我们甘当‘磨刀石’,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努力把环境设险、把条件设难、把敌情设真,推动战训深度耦合,帮助各部队锤炼战斗力。”该旅蓝军研训中心主任徐武韬表示。
演练场连接未来战场。通过实打实的演习,参训官兵们深刻品味出“跨越”的含义:千里机动来到朱日和,是“跨越”的起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出真本领,才是“跨越”的目标。数年间,40多支雄师劲旅奔赴朱日和与蓝军旅过招,一支支精锐之师在这里淬火加钢,一把把胜战尖刀在实战实训中越磨越利。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呵护生命 传递友谊
本报记者 刘博通
当地时间11月10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戎不碌港,海风激起朵朵浪花。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缓缓向码头靠泊,洁白的船身上,鲜艳巨大的红十字标志格外耀眼。
这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以来第十次赴海外执行任务。抵达后,医院船采取码头门诊和船上诊疗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民众、中方机构人员、华侨华人等提供为期7天的医疗服务。“我们努力为每一名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世界更加美好作出自己的贡献。”海上医院院长周全表示。
6岁的男孩艾登从小就被诊断为漏斗胸和先天性心脏病。了解到孩子的病情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迅即成立多学科专家组开展3次集中研讨,还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线,同相关领域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孩子妈妈激动地说:“感谢‘和平方舟’为孩子带来美好的未来!”
“见证又一名‘方舟宝宝’诞生时,我更加明白了护佑生命的意义。”海上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高春燕说。这次任务期间,我国企业外派到印尼工作的一对夫妻准备在船上分娩。在医护人员专业、细致、周到的照顾下,孕妇顺利生产。孩子父母把孩子小名取作“方舟”。“希望能用名字纪念这段珍贵的经历。”孩子的爸爸吴凡深情地说。
“中国,真棒”“你们就是中国的一张闪光名片”……在印尼期间,医护人员坚持生命至上、待患如亲,为当地患者提供服务13488人次、开展手术37例,受到广泛赞誉。
入列14年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后10次走出国门,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24万人次提供医疗服务……一串串壮美的航迹,见证了中国军队热爱和平事业、关爱生命健康的无疆大爱。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呵护生命、传递友谊,可以让全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海军。”船长邓强表示,将不断提高远海卫勤保障能力,时刻准备扬帆远航践行使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示中国形象,努力把和平的种子播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
鲲鹏振翅 守卫和平
本报记者 苏银成
长空祭忠魂,英雄归故乡。9月中旬,两架列阵长空的歼—20与运—20组成三机编队,以空中最高礼仪接迎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表达对英烈的崇敬和告慰。
“我是空军运—20机长庞荣奇,我部奉命接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感谢歼—20编队护航。我们一起铭记历史、告慰先烈,奋斗强军、高飞远航。”绵绵秋雨中,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参谋长庞荣奇驾驶运—20飞机平稳飞行。机舱内,覆盖着五星红旗的88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棺椁整齐摆放。
“双20”三机编队到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上空时,停机坪上,两道水柱从两边喷吐而出,搭成一座拱形的水门。完成低空通场的运—20平稳降落,缓缓通过水门。
这一刻,庞荣奇感慨万千:“70多年前,是你们不畏强敌、血染疆场,为新中国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正如你们当年所愿!”
鲲鹏振翅,守卫的是和平,守护的是生命。驾驶运—20执行接迎任务的机组成员,来自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这支部队连续8年担负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接迎任务,驾驶运—20实战化练兵、亮相国际赛场、重装空投空降,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多次飞出国门赴汤加、巴基斯坦等国家,送去急需的援助物资。一条条执行重大任务的航线,勾勒出该团官兵们勇担使命、矢志强军的风貌。
“任务练兵是人才培养的催化剂。”本着这样的理念,运—20列装部队伊始,该团就精细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老带新执行跨国空运任务、搭建训练平台缩短新飞行员成长周期,一大批人才骨干迅速成长。“通过任务锻炼,我们闯过了认知关、心理关和技术关,对执行任务充满信心和底气。”参与执行过抗击疫情紧急空运、海外投送等10余次重大任务的年轻飞行员李晓说。
傍晚,伴随着巨大的引擎轰鸣,“鲲鹏”又一次腾跃而起,翱翔万里长空。“我们每次看到机身上‘中国空军’四个大字,都感觉无比骄傲和自豪。党和国家把这么多重要任务赋予我团官兵,我们一定会不负期待、不辱使命,奋飞出新时代的壮美航迹!”该团团长李彦说。
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
践行使命 冲锋在前
本报记者 李卓尔
12月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在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一场高原高寒背景下的应急救援演练正在进行。
一阵尖锐的警报声响起,官兵迅即携装集结。抵达现场后,搜救组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对灾害现场进行搜索,确定幸存者位置;破拆组利用电镐、手动冲击器等打开救援生命通道;救援组迅速进入目标区域,将“伤员”固定在救生担架进行转移……
演练现场,支队政委吴向阳告诉记者:“真正的救援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只有把演训场当战场,把训练当实战,才能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快速高效处置。”
甘孜州地质灾害频发,为进一步强化官兵战备意识,确保遇到情况能够快速反应,甘孜支队根据可能担负的抢险救援任务,多次组织抗震救灾应急拉动演练。“让官兵在真、难、实、严环境中磨砺战斗意志,才能更好锤炼应急处置能力。”吴向阳说。
今年9月5日,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仅10分钟后,距震中最近的甘孜支队派出30人先遣组前往磨西镇勘查灾情,展开救援。
在磨西镇共和村,官兵采用“溜索过河”的方式解救被困群众。磨子沟水势凶猛,绳索稳不稳定、渡河安不安全,只有试了才知道。“我先上。”战士陈煌主动请缨,圆满完成任务。
机动二中队班长吴愿所在中队沿着山体输送被困群众,突然,他抓着借力的竹竿被连根拔起,整个人摔下4米多高的山坡,吴愿活动了一下感觉问题不大,立即又背上行动不便的群众进行转移。
在转移群众时,机动一中队排长胥鸿宇把2岁的宝宝小志豪背在自己的后背上,这是胥鸿宇第一次背小孩,他一路俯着身子走得很慢,小志豪在胥鸿宇背上安安静静地喝奶,这一幕打动了无数网友。
随着遂行任务不断多样,近年来,支队官兵先后多个方向作战,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雨雪冰冻救援、堰塞湖抢险救灾等各类任务,支队官兵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高,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版式设计:张丹峰
(狄伯文、宋科霖参与采写)
30万韩国军队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如何?1955年11月1日越南战争爆发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30万韩国军队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如何?1955年11月1日:越南战争爆发。
萨沙看越南战争资料时,很奇怪的看到一些照片。
这些照片中的士兵,长相同中国人非常相似,但穿着美式军装,拿着美式武器。
照片中有很多是他们在虐待平民,而不是在同北越军队作战。
这些人并不是中国人或者日本人,而是韩国人。
可以说,在朝鲜战争中,韩国军队是美军的好帮手,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韩国军队的口碑极差,直到今天也被很多越南人痛恨。
这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朝鲜战争初期,大韩民国等于亡国了,国土百分之九十被朝鲜人民军占领了。
如果不是美军不惜代价出兵,一面在釜山建立防线帮助韩国防御,一面在仁川冒险登陆,韩国就不复存在了。
美军为了韩国死了5万多人,伤亡总数达到20多万,付出的代价着实不小。
朝鲜战争之前,美军不愿意韩国军队太强大,以至于难以控制,南韩军仅有9万规模。
战争期间为了对抗中朝军队,美军只能大量武装南韩军队,一度达到百万规模。
其中仅仅韩国陆军的正规军,就有60万规模。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韩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军提供给韩军大量军事援助,减轻自己的防卫负担。在美国的支持下,南韩军队战斗力有着明显的进步。
只是,美国仍然不把韩国放在眼里。
当时美国几乎把南韩当作殖民地,不但掌握着战时和日常的军队指挥权,美军的调动、部署根本不要通知韩国方面。
而韩国在五六十年代也是相当贫穷的,甚至大大不如朝鲜。在1960年,朝鲜人均GDP为253美元,韩国仅为82美元。当时韩国经济情况非常恶劣,1961年2月统计有45%的劳动人口失业或者半失业,总数高达460万人。其中有250万城市劳动者是完全失业,200万农村劳动者因为没有足够土地耕种,处于半失业状态。
这个数字极为可怕。即便韩国最发达的首都汉城,就业人数相当于全市人口的23%,相比国际上45%的正常水平差距很大。
韩国本来是朝鲜半岛的产粮区,此时甚至无法做到粮食自给自足。仅仅全罗南道一个地区,就有95万老百姓断粮,必须依赖政府救济才能生存。这还不是偶然现象,农民断粮的比率,竟然占到南韩农民总数的16%。韩国每年需要进口高达500万石粮食,却又没钱,每年财政赤字极高,政府眼见无法运转,就要崩溃。
当时韩国媒体记载了穷人们悲哀的景象:1961年首都汉城9家医院献血(卖血)的门诊门庭若市,大量穷人冒着寒风排队卖血,就为喂饱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卖血人群中既有青壮年男人,也有白发的老人,甚至背着孩子的妇女。
驻韩美军军官也回忆道:对比一海相隔的日本,韩国的贫穷让人难以想象。在60年代初期的韩国,农民们以土豆、红薯、玉米等杂粮为食,城市平民则吃美国援助的面粉,只有公职人员和中产阶级才能吃上大米饭,而且多是多年前的陈米。只有富人和有身份的人,才可以吃上新的大米。韩国几乎没有工业,街头的汽车屈指可数,首都汉城的汽车也只有几千辆。我听说韩国每年的钢产量仅有6万吨,北边的朝鲜则是他们的十几倍。
面对如此贫穷的局面,独裁者朴正熙上台以后,就知道必须得到美国的全面援助,而不是给一点人道主义救济。
不过,面对朴正熙的百般示好,美国人根本就不搭理,他们根本不需要韩国,反而将它当作一个大包裹。
不过,朴正熙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60年代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让韩国看到了机会。
1961年,朴正熙访问美国期间,就主动要求纳投名状。朴正熙向肯尼迪总统表示,可以派遣韩国军队参战。不过,当时美国只是派遣小股特种部队进入越南,尚且没有大量出兵,还不需要韩国人的帮助,肯尼迪总统拒绝了这个建议。
但从1962年开始,美军就大量出兵进入南越,到年底就有1万多人。
美国出兵越多,战局似乎就越不利。北越正规军大量渗透进入南越,建立了大量的游击队。对于这种看不到敌人的游击战,美军并不知道怎么对付,强大的军队发挥不了威力。
同时,南越吴庭艳政府腐败低效,政治山头林立,也让美国感到非常不满。
1963年,美国煽动政变推翻了吴庭艳政府,枪杀了吴庭艳兄弟。此举却让南越政局更为混乱,政治领袖像走马灯一样更换,军事上也迅速恶化。
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后,约翰逊总统认为必须扩大参与越南战争的规模,不然必然丢掉南越这个国家。
到1964年底,驻越南美军猛增到3万多人规模。但是,这也不能阻挡北越在南方获得巨大的胜利。仅仅1964年中旬,南越农村三分之二领土和700多万农民,都在北越游击队的控制下。甚至南越首都西贡近郊,就有北越游击队打伏击。
到了1965年底,美军在越南已经投入了18万兵力,仍然无法扭转局势,必须继续增兵。
此时美国国内反战运动很厉害,美军增兵有很大顾虑,希望盟友能够出兵协助作战。
然而,只有澳大利亚在10年内出兵6万到越南,最高峰时越南有7000多澳大利亚军队。
但澳大利亚本国也有强大的反战势力,继续增兵不可能,区区几千人也没什么大的用处。
另外就是泰国,在4年内出兵4万进入越南。但泰国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完全不是北越的对手,每次战斗如羊入虎口,不堪一击。
就在美国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朴正熙横空出世。
相比出兵区区几万人的澳大利亚和越南,韩国就厉害多了。作为独裁军政府,朴正熙也不惧怕国内有人反战。
从1964年开始,朴正熙派兵进入越南。在1964年,韩国军队派遣了医疗人员和教官共100多人进入。到了1965年10月正式开始派遣作战部队,陆军首都机械化步兵师(猛虎部队)与海军陆战队第2陆战旅(青龙部队)进入越南。1966年,韩国陆军第9步兵师(白马部队)、猛虎师第26步兵团及支援部队共2万多人也进入越南。
这里要单独说一下白马部队。
朝鲜战争中,南韩军队基本都是被志愿军虐打。不过,白马部队也就是韩9师有一定区别。在1952年的白马高地战役中,已经完全美式化的韩9师,顶住了志愿军38军长达10天的猛攻。虽然韩9师损失高达3500人,仍然创造了对抗志愿军的纪录,所以被命名为白马部队,是韩军的精锐主力。
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韩国前后调动30多万部队进入越南,远远超过其他盟友出兵数量。30万也是惊人的数字,当时韩军总数不过60多万人。
在长达10年时间,韩军在越南保持5万人以上的规模,成为仅次于美军的第二大武装力量。
韩军参加了一系列作战,成为美军的炮灰。美军往往将最危险的任务交给韩军负责,这导致参战韩军伤亡总数高达百分之二十,毕竟也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南韩军队在越南却作恶无数。
相比起来,美军畏惧无处不在的国内媒体和舆论,虽有官兵胡作非为,毕竟不敢太放肆。况且美军的宣传是帮助越南人民建立新国家,他们以救世主自居,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韩军则完全不同。
韩国老百姓看不到任何负面消息,韩军到越南基本是雇佣军性质,也谈不上拯救当地民众。
在很高的伤亡率下,韩军对于所谓涉嫌游击战的越南平民毫不留情,宁可错杀也不错放,甚至单一的屠杀报复。很多时候,韩军采用类似于日本三光政策,强奸、枪杀甚至虐杀事件相当普遍。很多人认为,韩军在越南杀害的无辜平民高达近万人。
根据韩国人自己统计,韩国军队在越南进行了80起以上的集体屠杀行为,包括很多屠村事件,比如太平村屠杀、丰一与丰二屠杀、河美屠杀、长丘屠杀、延年-福平屠杀、平和屠杀、平泰屠杀、西荣屠杀等。
如越南丰一村屠杀事件,目睹惨状的南越民兵阮德昭有可怕的回忆。1968年2月12日,阮德昭所在的南越民兵,协同美军在丰一村附近巡逻。他们通过无线电得知村内有屠杀无辜平民情况,就立即赶去。
在村子附近,阮德昭通过望远镜看到韩国士兵肆无忌惮的对任何活人开枪,随后放火烧毁村子。当他进入村子时,大部分房屋已经被烧毁,几十具老幼妇孺的尸体躺在地上。
此次屠杀还有幸存者,村民阮氏清当年只有8岁,依稀听到村外有交火的枪声。他们全家就准备逃走,因为听说此次进攻的是韩国军队。当地村民都知道,韩国军队只要被北越游击队打败,就一定会来屠杀村民泄愤。他们全家还没来得及跑出村子,就遭遇韩国海军陆战队第二旅(青龙部队)的屠杀。阮氏清全家共有5口人被打死,自己肋骨部位中弹侥幸没死,但留下终生的后遗症。
丰一村有至少70多名村民被杀,都是手无寸铁的无辜者,同游击队并没有任何关系。韩国军队也知道他们同游击队无关,仅仅是乱砍乱杀发泄不满,无论儿童、老人还是妇女甚至孕妇,都逃脱不了一死。
类似的屠村,韩国军队做了几十起之多。
1966年1月22日,韩国陆军首都机械化步兵师(猛虎部队)袭击了平定省的太平村,进行了屠村。
幸存者辉回忆:韩国军队先是向村内猛烈炮击,随后攻入村内。村内有几十名村民被韩国军队抓住,基本都是老幼妇孺。韩国士兵将他们集中起来,排成几行。村民们感到了危险,纷纷下跪求饶。韩国军队却说村民都是越共,一个也不能留,接着用机枪反复扫射。
弹雨中的村民们拼死逃走,几乎全部被打死,只有极少数人侥幸逃生,包括辉和他的母亲。此次太平村共有65个平民被屠杀,甚至包括辉年仅6岁的侄子。
这种屠杀司空见惯,比如1966年2月26日,猛虎部队屠杀了南越平定省西山县平安村长丘集落的380名居民。
还是这支猛虎部队,在1966年2月12日到3月17日的反复围剿中,在西山县西荣村前后屠杀了1200名居民。
尤其恶劣的是,韩军还有虐杀行为和强奸妇女行为。
很多南越平民遭到韩国士兵的毒打、虐待,最终才被杀死。而南越妇女就倒霉了,很多人被强奸,有的则是被先奸后杀。
被韩军强奸的越南妇女,有数千人之多。
直到2017年,尚且有800多名被强奸的越南妇女活着。
除了强奸以外,数十万韩国士兵在越南玩女人,留下了数千甚至超过1万的混血私生子。相比美国人几乎将这些私生子带回国内,韩国人则几乎完全丢下不管。由于这些混血儿的长相,同越南本地人有不同,长大以后往往遭到各种歧视。
萨沙的很多女同事都很喜欢看韩剧《太阳的后裔》,似乎里面韩国军人都是清纯帅气的情种。
历史上的韩军,和韩剧相差十万八千里!
战争中,韩国士兵有5099人阵亡,1万1236人受伤或者失踪,另外还有约15万人受到脱叶剂的影响,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很多人患上癌症。
韩国在越南死了这么多人,也是有回报的。
韩国政府获得了10多亿美元的直接援助和更多看不到的隐形援助。当时正是韩国经济腾飞期,韩国军人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越南战争还改变了韩军和美军的极度从属关系,韩军的地位大为提高。在越南的韩军是独立部队,不像朝鲜战争那样直接受美军指挥。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15个鬼子藏身窑洞顽抗,曾美下令全部活埋:没投降不算俘虏,杀
2015年1月31日,101岁的开国少将——曾美将军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医院逝世。在弥留之际,曾美将军似乎重回了数十年前的抗日战场,他瞪着双眼,抓着床单,大声地喊着:“我们的人安全了吗?”
儿女们含着眼泪安抚他:“放心吧!大家都安全了。”曾美将军这才放了心,然后欣慰地说:“那就好!我们昨天又消灭了十多个鬼子。”
儿女们曾对记者透露,在曾美将军的最后时刻,经常发出这样的呓语。他或许想起了当年抗日战争的惨烈,想起了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豪迈,想起了和战友们一起为人民奋战的光荣。
对于将军脑中的所思所想,我们已经不能得知。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回忆他的过去,去重现他戎马一生的峥嵘岁月。
曾美出身于江西省兴国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作为革命老区,兴国县也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当年全县23万人口,竟有5万多人壮烈牺牲,有名可靠的烈士达到23000多人。该县一共涌现了56位开国将军,而曾美少将便是其中的一员。
在曾家的5个子女中,曾美排名老四,原来的名字叫曾昭泰。由于家贫人多,因此曾美在其幼年被过继给一户家境略好的本家。
1929年春,兴国县红军独立团成立,并派出一个连队来到曾昭泰所在的村落。随后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在兴国全县展开了,在红军的支持下,当地群众到处打土豪分土地,所到之处,老乡们无不欢天喜地。
一天,红军在县城召开大会。15岁的曾昭泰赶了一个大早,从家里来到了大会现场。当时大会可谓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曾昭泰被红军雄壮的军容所吸引,尤其是听到那首“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的歌曲,更让他坚定了参加红军的决心。”
第二年6月,曾昭泰报名参军,成为红四军特务营二连二排六班的一名战士。当时红军缺枪少弹,因此曾昭泰一开始的武器是一把梭镖。
当月下旬,曾昭泰参加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场战斗。在这次血战中,红军全歼国民党军。由于作战勇猛,连长发给曾昭泰一把“汉阳造”。
肩扛这把“汉阳造”,曾昭泰跟随红军经历了五次反围剿。到了1932年,曾昭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了1934年,曾昭泰更是升任为红军总司令部的作战参谋。在司令部,曾昭泰还见到了周恩来,成为他重要的助手。当时周恩来蓄着长长的胡子,是中共中央的副主席。在往后的岁月,曾将军也一直将周恩来称为“周副主席”,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周总理”。
1937年时,曾昭泰想将自己的名字改成“曾美德”。但周恩来却说:“干脆把“德”字去掉吧,叫曾美就好。”就这样,曾昭泰成为了曾美。
曾美生前不止一次对子女们讲过,在长征路上,周恩来十分辛苦,白天与战士们一起行动,他很少坐担架、骑马,主要是走;晚上发电报、处理工作,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双眼中经常带着血丝。
从周恩来身上,曾美也学习到这位伟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根据他的儿女们回忆,老爷子一生从未丢过东西,即使是一把剪刀,也必须放回原位。摘下的手表必须把表带扣好才能放在桌上。晚上喝酸奶也要掐着点,非得到下午四点钟才喝,早一分钟都不行。
到了当年10月16日,这是曾美铭记了一生的日子。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我军不幸失利,曾美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开启了史诗般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别,直到全国解放,他也再也没有回到自己在兴国的故乡。
很快,曾美随着红军突破了四道封锁线,并杀到了湘江边。而这一天,也成为曾美另一个铭记一生的日子。曾美曾回忆,当年中央纵队从苏区出发渡过湘江的过程,是以搬家的方式进行的。坛坛罐罐,只要是用得上的东西,都一股脑地带上,导致行军速度大受影响。
就在这时,敌人对我军展开了猛烈的夹击。经过几天的浴血奋战,红军由8.6万人减员至3万多人,鲜血染红了湘江。从此当地就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曾美曾说:“活着的同志,只要一想到湘江之战就落泪。”
在土地革命和长征之中,曾美失去了自己亲爱的两个兄弟。曾家五兄弟,有三个参加了红军。他的哥哥参加红军后,长期杳无音讯,直到解放后依然找不到他任何消息。很显然,曾美的哥哥已经牺牲了。
在长征途中,曾美又失去了自己的弟弟。当时曾美的弟弟在红三军团,也就十五六岁。因为生病,他掉队了。他听说总司令部就在这里,于是他便找了过来。当时曾美的弟弟背着米袋子和军号,一进门就躺在了地上。曾美赶紧上前,将他扶到了睡觉用的稻草上面。
曾美搂着弟弟睡了一夜,然而弟弟却就是不醒,嘴里不断地发出呓语:“哥哥,我饿。”第二天拂晓,弟弟已经发烧得走不动了。曾美坦诚,自己是革命军人,虽然放心不下弟弟,但是军令如山,他必须跟着大部队开拔。解放后,曾美四处打听消息,才知道他的弟弟早已病死了,甚至连葬在哪里都不知道。
经历了大悲大喜的淬炼,曾美的革命意志愈发坚定。在长征途中,曾美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不断把作战信息汇总给周恩来。遵义会议的会址,就是曾美亲自选定的。曾美曾回忆,遵义会议召开时,军委一局的作战参谋有8人,两个人组成一组轮流值班。遵义会议纪念馆至今保留着遵义会议的人员名册。军委一局作战科参谋有曾美、孔石泉、黄鹄显、王辉、吕黎平、罗舜初等。这一刻,曾美将自己写入了历史。
长征结束后不久,国共发起了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时期到来了。1937年曾美入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某团干事、连长、营教导员、大队政治处主任、大队政委、团副政委,参加“百团大战”。
1941年至1944年春,曾美担任团长,参加抗日敌后游击战争。在惨烈的战斗中,曾美曾多次受伤,有一次甚至被敌人的重机枪击伤了头部。后来曾美曾做了一次核磁共振,在他的头颅中发现了几枚弹片。但具体是哪场战役中留下的弹片,曾美却已经记不得,他所经历的战斗实在太多了。然而令曾美印象最深刻的,却是1943年7月7日的一场战斗。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正式爆发第6个年头,当时,曾美带领抗日军民端掉了日军安插在滹沱河畔的最大据点。随后,当地党组织召开了一场胜利大会,3000多个抗日军民敲锣打鼓地参加了会议。然而就在这时,一支30多人的日寇小分队在汉奸的带领下,趁着夜色悄悄地摸了过来。
然后日军的行动没有瞒过当地游击队的眼睛。很快这群日寇便被我军发现并团团围住。在机枪的猛烈扫射之下,十多个鬼子当即毙命。15个残余的鬼子则和几个汉奸一起逃往土崖窑洞内坚守不出。无论我军如何喊话、劝诱,就是不出来。
随后我军向窑洞内投掷手榴弹,但敌人的反击却并未停歇。敌人利用两挺机枪和十多杆步枪编织出一个火力网,让我军靠近不得。曾美发现窑洞内有可供躲藏的内室,有水缸,手榴弹无用、火攻亦无用,怎么办?
曾美见日寇如此冥顽不灵,于是命令运来泥土,将窑洞填平,将敌人活埋。听说要活埋鬼子,群众们个个奋勇争先,纷纷拿出工具,运来黄土,奔向了土窑顶部,然后将黄土倾泻而下。很快,黄土便将窑洞掩埋了大半。
洞内的汉奸见状不妙,赶紧举起双手逃了出来,他们只是求财,可不想为日本天皇送了性命。然而洞内的日寇则不然,他们早就被武士道精神洗脑。即使黄土将他们埋了一半,依然不肯投降。
日寇已经穷途末路,县委干部提醒曾美,这是不是违背了共产党优待俘虏的政策呢?然而曾美却斩钉截铁地说:“没投降不算俘虏,杀!”
就这样,抗日军民加快了填土的速度,整个窑洞都被填平,15个鬼子皆被活埋。战场的变化瞬息万变,若不采取断然的措施,很可能放跑敌军。因此曾美采取了这等坚决的战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若不将他们活埋,只会加重我军的伤亡。毕竟日寇几乎从不投降。
无独有偶,在太平洋战场,美军也是如此对付躲藏在坑洞内的日军。都是用火焰喷射器以及推土机招呼日本人,不是将他们烧死就是将他们活埋而死。我军没有美军那样的条件,于是只能采取人工活埋的方式。
这场战斗后来被称为“刘河底战斗”,并记载进了《原平县志》。仅仅2个月后,曾美又率领抗日军民打赢了一场伏击战——红表村伏击战。在那里,曾美率军伏击了一支日军的运输队。仅用20分钟的时间,我军便歼灭了27个日军,缴获了大量粮食以及被服,同时还缴获了日军的一本电报密码。
为了表彰曾美将军的功绩,曾美于1944年10余人升任冀晋军区二分区司令员。他率部收复孟县、西烟据点,参加正太线战役,并在第二年接受日军投降。
8年抗战生涯,给曾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直到他临终的一刻,依然念叨着这场战争。曾美曾和亲人一起游览五台山,而他则亲自担任了导游。对于五台山根据地的一草一木,曾美都是那样的熟悉,每个村庄他都能说得上名字,就像是“活地图”。毕竟在那里,曾美经历了数年的峥嵘岁月。
解放战争爆发后,曾美一直在华北军区作战。在石家庄战役中,曾美作为晋察冀军区独一旅旅长,参加了这场战斗。
1947年11月,独立一旅接到命令,在总攻石家庄前必须夺取该城西北角的大郭村机场,并以此为突破口攻入石家庄。
当时,大郭村机场是守敌唯一的空中通道和增援命脉,城防异常坚固。这是一场必须打的硬仗,是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战斗开始后,我军以一团突进到飞机场外围大安舍。迎头撞上了大安舍东面、北面的堡垒群。敌军地堡中的机枪喷涂着火舌,钩织成密如蛛网般的交叉火力网。
在惨烈的战斗中,我军的爆破小组进行了连续爆破,大安舍村北的大碉堡终于被打了下来,村东碉堡里的敌人一看大惊失色,急忙放弃碉堡向东南逃窜。”
就在战斗即将出现转折点的时候,敌机突然在飞机场上缴获,由2架、4架一直增加到6架。全副武装的敌人从飞机内鱼贯而出,并且立即展开了反扑。曾美当机立断,给部队下达了死命令:“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到最后。”
狭路相逢勇者胜。到了11月7日拂晓,我军最终压倒了敌军,部队突破了敌人最后一道防线。大安舍村的敌人兵败如山倒,纷纷放下了武器,参与的敌人没命地向石家庄逃去。大郭村机场就这样被我军所占。
大郭村机场战斗后,国民党外逃的路线彻底被切断。我军也以大郭村机场为突破口,突入了城内。因此,曾美为石家庄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也因此被华北野战军授予了首功的嘉奖。从此以后,曾美一直居住在石家庄,并以河北省军区政委的身份退休。
在国庆庆典中,曾美曾作为了副总指挥,也是在那一年,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还是在那一年,曾由曾美担任首任师长的196师被选中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迎外部队,成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展现国威军威的一个“窗口”。时至今日,已缩编为步兵196旅的这支部队,仍然担任这项军事外交工作。
曾美一共有五个子女,但他从来不利用自己的职权为他们铺路。对待子女他始终如一:“你们自己去闯吧!”
曾美的二女儿名叫曾丽春,她的结婚对象名叫封顺祥。俩亲家见面时,曾美才第一次问及封顺祥父亲的职业。亲家公忐忑不安地说:“我是个木工,七级。”没想到曾美马上说:“咱们平级啊!我也是七级。”当时曾美是行政七级干部,要知道行政十三级就已经是高干了。
随后,曾美继续说“别管几级,我们都是为人民做事。”
曾美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虽然生活在北方,他却依然保持着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他很少吃面食,一般在家都吃米饭。有时候他还会亲自下厨露一手,最拿手的还是砂锅鱼、米粉肉之类的家乡菜。到了曾老90岁那年,儿女们还送给他一台戴尔的笔记本电脑,他特别喜欢,经常让儿孙们指导上网浏览。
对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曾美总是跟儿女们说,很多和他一起参加革命的战友都在战斗中牺牲了,他能活下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曾老离去之前,已经不能说话。他在自己的手背上写下了“家”字,“家”字还没写全,小女儿曾丽苹琢磨着父亲的心思在纸上写下“回家”两个字,老人费力地点了点。但最终,曾美没有回到自己的家,而是在白求恩国际医院中去世,享年101岁。
大家仍记得在100岁生日那一年,曾美曾挥毫写下“我的一生属于人民”这几个字,而他也确实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一点。他的一生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壮怀激烈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卫国战争的功臣!苏联红军喀秋莎火箭炮,是如何大量杀伤德军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1941年7月14日,在奥尔沙地区东部森林中苏联第20军的一个防御点附近,伊万-弗莱罗夫上尉的炮兵连攻击了对面的德国阵地。此次打击行动中该炮兵连装备了新式武器BM-13,这在当时是绝对机密,德军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存在。随后,这些绝密的作战车辆被命名为 "喀秋莎",并随红军参加了伟大卫国战争中各次大小战役。随着纳粹德国战败投降,这种火箭炮与传奇的T-34坦克一道,成为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象征之一。
▲伟大卫国战争中,漫天呼啸的喀秋莎火箭弹给德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
“喀秋莎”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研制的一系列野战火箭炮系统的一个非官方名称。起初单指BM-13,随后这一绰号也被BM-8、BM-31和其他火箭炮系统所沿用。而这种火箭炮在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啸叫令德军士兵给了它 "斯大林的管风琴"这一绰号。
苏联针对火箭弹的研制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展开,由苏联气体流体动力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负责进行。到了30年代,在苏联早期火箭研究负责人格奥尔基-兰格马克的领导下,苏联火箭研究院继续进行着研究,尽管他对苏联的火箭研究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后来兰格马克还是遭到了清算,并被枪决。
▲BM-13N的图纸
随后在1938-1941年间,在一位名叫科斯蒂科夫的苏联工程师的监督下,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多装药发射系统,并将其安装在卡车上,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雏形,随后经过1941年的测试,该发射器被最终命名为BM-13,并于1941年6月21日开始投入使用。
▲采用ZIS-6卡车的底盘的喀秋莎火箭炮
早期BM-13采用ZIS-6卡车的底盘,发射132mm的M-13火箭弹,乘组5-7人。在1942年底后,发射部件开始安装在由美国租借计划提供的斯蒂庞克 US6卡车上。这些卡车行驶速度快,在固定发射时较为稳定,便于车组成员在开火后迅速转移。喀秋莎的生产在莫斯科和沃罗涅日的工厂进行,随后BM-13、BM-31和BM-8火箭发射器也被安装在船舶、飞机及其他载具上使用,因此出现了大量不同版本的火箭发射系统。
卫国战争战争初期,喀秋莎火箭炮主要被用来保卫苏军总部和重要设施。苏联领导层非常重视它们在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以及其他许多重要战斗和行动中的使用。1941年10月1日,在苏军的战报中,指出了以下内容:"BM-8和BM-13火箭炮集群的突然、大规模和精心准备的火力打击令敌人感受到了挫败感和强大的精神冲击,导致其丧失了战斗力。"
▲1942年10月6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个喀秋莎集群向德军开火
二战结束后,喀秋莎火箭炮还在朝鲜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所使用。除了苏联外,喀秋莎系列火箭炮,特别是BM-13,还在华约国家以及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中国、朝鲜、古巴、蒙古和一些非洲国家有过服役经历,目前还有一部分喀秋莎火箭炮以纪念碑的形式依旧静静矗立在那里,向过往的人群静静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喀秋莎火箭弹的发动机
▲塞瓦斯托波尔市萨彭山博物馆的BM-31-12
▲BM-13“喀秋莎”和BM-21“冰雹”火箭炮
▲莫斯科卫国战争博物馆,采用租借法案援助的斯蒂庞克US6卡车底盘的M-13N喀秋莎
▲二战结束后采用ZiL-157卡车底盘的喀秋莎火箭炮
▲重新装填
▲喀秋莎火箭炮发射的M13火箭弹
▲采用ZiL-157卡车底盘的SM-24M喀秋莎火箭炮
▲采用AT-S履带式火炮牵引车为底盘的BM-24T喀秋莎
▲重新装填
▲一辆BM-25
▲一辆采用ZIS-6卡车的底盘的喀秋莎火箭炮参加俄罗斯的阅兵
▲一辆采用T-60轻型坦克底盘的BM-8-24喀秋莎火箭炮
▲一辆BM-13N
▲一辆损坏的BM-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