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恶魔复仇者技能加点(韩国网游巨头Nexon收购泰国公司iDCC 布局东南亚市场)
冒险岛恶魔复仇者技能加点文章列表:
- 1、韩国网游巨头Nexon收购泰国公司iDCC 布局东南亚市场
- 2、英国夫妇因漫威结缘 举办漫威主题婚礼
- 3、产业日报:富控互动拟22.3亿收购宏投网络49%股权 韩国Nexon收购泰国公司iDCC
- 4、DNF:这几个职业再也看不到了,成为历史
- 5、主题公园争霸愈演愈烈!营收客流均落后,环球影城如何抗衡迪士尼
韩国网游巨头Nexon收购泰国公司iDCC 布局东南亚市场
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网游巨头Nexon近日完成了对泰国游戏发行商iDCC的收购。Nexon在2016年收购该公司的41%股份,最近又收购了其剩余51%股份,并获得了泰国政府在当地经营业务的许可。
iDCC被更名为Nexon泰国分公司(Nexon Thailand),将会负责Nexon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有数据显示,东南亚游戏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45%。
Nexon泰国分公司计划在2017年内发布一系列游戏,包括移动游戏《Durango》《暗黑复仇者3》(Dark Avenger 3)和《Point Blank: Strike》。与此同时,这家公司还会将《救世之树》以及Nexon旗舰作品《冒险岛》带到泰国市场。
“我们发现东南亚游戏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长机遇,尤其是移动游戏市场。这也是我们最初投资iDCC的原因。”Nexon泰国分公司首席运营官Terry Noh说,“我们希望将泰国作为公司向整个东南亚地区发行游戏的枢纽,并支持当地开发者。”
Isra Taulananda被Nexon泰国分公司任命为首席执行官。
英国夫妇因漫威结缘 举办漫威主题婚礼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镜报》8月19日报道,近日,英国26岁的山姆·克拉克(Sam Clark)和29岁的克洛伊·克拉克(Chloe Clark)于利物浦举行了一场漫威主题婚礼。伴郎祝酒之前,新郎的两位好友分别装扮成蜘蛛侠和钢铁侠出现,让新郎山姆惊喜不已。山姆说:“这真是个大惊喜!我的伴郎哈里(Harry)突然跑出去大喊一声‘复仇者集结!’,接着走过来给了我一把雷神索尔的锤子 。我之前完全不知情--这真是个大惊喜,我当时都不知说什么好。”
一对夫妇于利物浦举行了一场漫威主题婚礼
据报道,他们的婚礼蛋糕也是以漫威为主题,黑白相间,其中藏有可食用的漫画。婚礼上的所有桌子都以漫威角色命名,上面摆着漫威主题的点心。新郎山姆表示:“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我只想让时间变慢,享受每一分钟。”这对夫妇都是漫威迷,妻子克洛伊甚至有一个钢铁侠形状的纹身。他们经历5年爱情长跑,当初就是因为漫威结缘。
他们经历5年爱情长跑,因为漫威结缘
据悉,两人计划去佛罗里达州的环球冒险岛(Universal Islands of Adventure)度蜜月。山姆说:“我们从2016年起就计划了这场旅行。”(实习编译:李期扬 审稿:李珊)
来源:环球网
产业日报:富控互动拟22.3亿收购宏投网络49%股权 韩国Nexon收购泰国公司iDCC
动态
富控互动拟22.3亿收购宏投网络49%股权
富控互动表示,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将依托Jagex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网络游戏产品研发及运营于一体的上市公司。记者仔细检索相关资料发现,完成“中资化”的Jagex公司,下一步的扩张风口,将来自电子竞技和手游版本移植。
韩国网游巨头Nexon收购泰国公司iDCC 布局东南亚市场
Nexon泰国分公司计划在2017年内发布一系列游戏,包括移动游戏《Durango》《暗黑复仇者3》(Dark Avenger 3)和《Point Blank: Strike》。与此同时,这家公司还会将《救世之树》以及Nexon旗舰作品《冒险岛》带到泰国市场。
电竞公司SLG获1500万美元C轮融资 尼克国际儿童频道领投
“我们很高兴能够通过与SLG合作,进入电子竞技的世界。他们拥有一批忠诚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的儿童粉丝。”尼克国际儿童频道数字和新业务执行副总裁马修·埃文斯(Matthew Evans)表示,“我们之所以对电竞感兴趣,原因是这一代儿童对玩游戏充满激情,与SLG的合作将帮助我们进入孩子们接下来的游玩场所。”
观点
电竞营销公司两轮融资近亿 体现了这两点产业趋势
RFRSH在去年12月已经进行过400万欧元(约折合31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董事长NikolajNyholm告诉记者:“RFRSH成立后,我们的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支横跨电竞、娱乐和职业体育三个领域的专业营销策划团队;在拿到这轮融资后,我们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更多电竞营销新模式。”
惊不惊喜不喜 移动电竞风口上的众生相
泛娱乐和电竞都是行业为之探讨的路径。就近两年看,电竞在全球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而电竞独有的竞技属性和直播短视频风口相结合,也让它可延伸的产业链和产业规模更大。从线下赛事到线上短视频切入、电竞直播等,一时间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与电竞行业有关的产业布局。
DNF:这几个职业再也看不到了,成为历史
作者:人见_
因为未转职状态的删除,这个普通攻击模式将成为只有既存的未转职女鬼剑才能看到的姿势。
因为女鬼剑的五个职业在转职时全部改变了普通攻击方式。
(正文开始之前,本文旨在整理在2021年7月8日适用起始转职之前的未转职角色的历史,以及了解玩家意见)
(希望读者勿仅因意见不同便无差别指责他人,十分感谢您的配合)
1.未转职角色的兴亡史
远古版本DNF的转职等级曾经是18级
在第三季“革新”版本时,转职等级为20级
在此前,暗黑雷鸣废墟区域可同时完成动作任务和转职任务,并且可以选择暂时保留转职任务
过去DNF的转职等级为lv18,在第三季革新版本时曾一度更改为lv20,但在大转移之后重新更改为lv15。
而在达到等级之后却不执行转职的角色就被称为未转职角色。
过去在未转职状态下持续升级时,会因为能力值的提升是固定的,
所以甚至可能会出现因为较难完成转职任务,在19级以后仍然转职失败的情况。
但随着几次转职等级的调整,未转职角色的能力值提升已经调整为与转职角色一致了。
因此玩家战略性养成未转职角色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种是为了尚未推出的转职事先培养满级角色的情况。
比如在复仇者、龙骑士、帕拉丁、刃影
以及后续转职推出较晚的暗夜使者后两转职、男法师后三转职等职业中这种情况都十分常见,
甚至有部分玩家通过坐金团来提前获取团本材料。
第二种情况是根据绝望之塔的通关罐子或安徒恩金团翻牌出的武器种类决定转职。
特别是守护者之后登场的职业系,都基本因为武器精通的存在而被强制要求使用特定武器,
在武器获取比现在更加困难的过去版本,以这种方式推迟转职的手段十分常见。
最后,第三种则是真正热爱未转职角色而认真培养的情况。
通常这种情况下的角色,都会通过天御套之类的攻击时会出现特效攻击的装备来补足技能不足的缺点。
很明显,从游戏公司的角度出发,这并不是值得提倡的游玩方式,
于是未转职角色的养成曾一度像冒险岛的初心者一样困难,
不仅如此,在新转职推出时,相比偷跑的角色,
新职业推出后新建的角色能够获得仅新角色可参与的活动的奖励,
这些也都成为玩家不得不考虑的部分。但……
决斗场第四季更新时限制了未转职角色
2016年8月决斗场第4季平衡补丁更新后,
除风铃道场以及风云崛起任务外,未转职角色决斗场其他功能的使用受到限制。
据推测原因可能是未转职角色的特殊数值补正所带来的的恶劣影响。
从此,未转职角色能够游玩的内容永久性减少了一项。
另外,未转职角色剩余的SP点过多,
所以能够偷学的男鬼剑、格斗家、神枪手等大多会使用偷学技能,
而因决斗场使用受阻,未转职角色的技能偷学也无法实现了。
装备魔之掌控者异界套的机械师被叫做风暴兵、狂风兵
加之2017年春季更新删除了支援兵系统,
通过风暴或狂风机器人来度过练级阶段的方法成为不可能,
如此种种,导致未转职角色通关深渊派对也成为困难。
虽然这不仅仅是未转职角色自己的问题,
但因为当时拖延很久的平衡补丁等,舆论本身就不是很好,
而且当时也没有说明删除支援兵的原因,因此遭到了诸多批评。
如果策划直截了当地说明与最初只用于控制、连携等功能的企划意图不同,
发生了破坏动作性的问题而不得已删除,舆论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原本“唤醒”被动技能的能力值可通过“异次元封印”、称号簿任务等获得
从过去以来,未转职角色在进行主线时,就无法获得魔法封印装备的奖励;
而从2017年9月起源版本开始,
过去可通过异次元封印以及称号簿完成度来获的的能力值被整合入转职后被动“唤醒”中,
未转职角色也无法保留过去获得的异次元封印以及称号簿属性。
玩家需要通过异次元封印和称号簿来一一收集能力值的设定过于繁琐,
出于便利性调整而整合的“唤醒”被动,不仅拥有四维属性,而且包括攻速、移速、命中率等,
而失去这些属性则给未转职角色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
而由此,未转职角色的玩家也多在练号期间改为使用双速称号。
另外,随着buff换装系统的出现,未转职角色出现了一个bug,
因为未转职角色没有buff换装系统能够对应的buff,
所以每当进入地下城时都会出现buff换装的弹窗,十分不便。
因为活动很多所以剩了一些大眼仔、升级券等,
于是尝试练了一个未转职角色来确认一下,
而据我的体验,这个bug基本可以说是不可能发现不了,
但未转职角色可以说是根本不在开发者的考虑范畴以内,
所以直到现在已经拖了将近4年仍未修复。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2019年剑影和小魔女的登场而推出的成长加速模式中,
未转职角色根本无法入场成长加速模式专用的地下城,从而无法适用成长加速效果。
此后不仅不能够使用成长加速模式,
而且也被限制了参与其他的升级活动,
未转职角色越发难寻立锥之地。
然而祸不单行……
即将到来的噩耗
2021年6月21日的开发者笔记中表明,
以后版本的角色生成时,变更为从lv1就直接适用转职状态的游戏开始方式,
未转职角色从此被彻底地判处死刑,并将消失在游戏历史之中。
不过,既存的未转职玩家将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如果是在7月8日之前创建的角色,那么未转职状态将不会受到影响。
但15年来作为DNF的一种要素的初始职业将从此消失,
而对此,玩家之间也产生了许多说法。
表面上来说,这是为了让玩家能够更轻松地了解自己想要或者适合的职业,
同时也是为了弥补可用技能不多而在伤害压缩补丁更新后又被拉长的低等级区间体验。
如果还有其他原因的话,
虽然新职业养成活动只允许新角色参与,
但以满级未转职女鬼剑提前刷完深渊、团本等提前培养的玩家很多,
因此也有种推测是为了诱导公正的团本竞争而采取的措施,
以预防此后将推出的其他第五转职发生类似情况等等。
2.未转职玩家们的感想
于本篇文章正在筹备中的6月27日,今日DNF上传的未转职奥兹玛引导攻略帖
本次更新,损失最大的正是一直以来真心热爱并养成未转职角色的玩家们,
而正在上传分享并关注未转职相关文章的玩家们,
则可以说是对未转职角色抱有相当大的热情。
虽然只是少数的意见,但聆听少数人的声音也正是文章作者的责任,
抱着这种想法以匿名的未转职角色玩家为对象进行了舆论调查。
结果显示,虽然更新后既有的未转职角色将维持原样,
但对本次删除未转职状态的更新,许多玩家表示感到失落。
未转职玩家1)
就这样从lv1就转职的理由并不充分,
如果想让更多的人接受的话就应该不仅只有转职,
也应该将不转职作为选项之一。
未转职玩家2)
不论是包括像我一样,至少玩了5年以上未转职的玩家,
还是很多隐藏的高手未转职玩家,
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十分痛心。
即便是现在的不会受到影响,但还是希望能够保持原来的玩法。
未转职玩家3)
我觉得强制1级转职的更改,
让人感觉Neople正在有意引导
玩家只能走被规定好的路,这很令人惋惜。
为了让各个转职之间能够自由选择,
还提高了转职变更的等级上限,
但如果追求变更的自由,
那么我认为也应对选择的自由感多加考虑,
如果能多给阿拉德冒险的最初状态,
也就是基本职业(未转职)更多一些关注的话就好了。
而且就算是推出第五转职补完计划,
我也想不出一定要删除未转职状态的理由hhh
未转职玩家4)
说实话我保留未转职角色的理由,
现在基本就是作为观赏用。
但如果取消未转职的话,
作为高增幅玩家,这么长时间以来,
倾注了不少心血和金钱,还是很失落的。
至今为止的努力如果都作废的话,
之后可能不会比这付出更多了。
未转职角色大概养了10个左右,也都投资了不少,
但有种5年间的努力和资金投入最后却只剩下伤心的感觉。
未转职玩家5)
作为未转职角色的真爱党玩家,
如果说对这次更新的想法的话,
转职后开始到49级为止,如果确实不合心意可以重新转职,
第一次免费以后会需要一定的金币,但是可以自由变更,
超过这个等级之后则需要转职变更书。
虽然更新后虽然转换更加自由了,
但就算为了防止偷跑新转职的情况,
1级强制转职,无法生成未转职的做法,
也是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关联性的。
无论如何都会成为一个让人觉得不舒服的点。
调查结果显示,
未转职玩家们对于本次更新提出意见最多最多的内容,
就是不得不接受而理由又并不充分的说明。
就算可能有玩家提前偷跑坐金团装备先毕业,
但提升到70级可变更职业之后,
也会有既存的70级角色转成新推出的第五转职,
所以为什么偏要删除未转职状态?
这样的疑惑在玩家之间也都是存在的。
关于玩家选择的自由度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虽然不转职玩家只是极少数,
但如果能够在生成新角色时不是粗暴地删除,而是生成一些次选项等等;
或者至少在开发者笔记中,
多多少少对未转职玩家有一点安抚的话,现在的舆论又会是怎样呢?
(再次向处境不利但仍接受了采访的玩家们表示感谢)
3.结论
WOW里不选择阵营、职业,只在流浪岛采药到满级的中立熊猫人DoubleAgent
在游玩游戏的过程中的确存在各种各样享受游戏的方法。
而就算与游戏公司的初衷相悖,也偏离官方倡导的玩法,
其他游戏即便也有对这种不转职的变相惩罚,
但也会给予真正纯粹热爱不转职的玩家以一定的照顾。
冒险岛的初心者达成250级;
或是WOW中为了纪念不选择职业、阵营,只靠采集直到满级的熊猫人的NPC,
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同行的NPC完全没有伤害,只会把怪的阵型弄乱,主线本也不是只有优点
但以上采访中也曾提到,
比起过去接受玩家各种各样的尝试,
现在的DNF只朝着最有效率或对自身最有力的方向发展,
而其余的部分就全部舍弃,
试图删除选项本身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不论是因受到装备种类遭到极端缩减影响的哈林时期发生过的装备同质化;
还是选择像过去一样主线任务在一般地下城中进行却需要与只会妨碍玩家的APC同行;
或是因为有讨厌变更地图的不便的玩家,就把养成区间的主线任务进行方式压缩成一整个剧本地下城,
这都是DNF自身现成的例子。
对于阻止玩家建立新的未转职角色这件事本身,
除了开发者笔记中提及的寥寥几句之外,
是否真正存在其他原因我们尚不得而知。
虽然支持未转职角色的玩家也有很多,
但也同样存在“既然不好好玩游戏为什么要考虑你们”的冷嘲热讽。
但前文提到的冒险岛、WOW等例子,
也不会给玩家造成直接损害,而只是当做享受游戏的另一种方式来看待,
稍有不慎就会给玩家造成“必须按照我们所规定的去做”的超出必要范围限制用户选择的印象,
这一点值得警惕,而且也有必要深刻思考这种发展方向是否正确。
此后作者也会积极听取各中用户的不同意见,
为游戏的发展和玩家间的良性讨论文化尽最大努力。
感谢阅读长文。
主题公园争霸愈演愈烈!营收客流均落后,环球影城如何抗衡迪士尼
如果当初能够预见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主题乐园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迪士尼或许会改变主意将这一电影IP为己所用。
早在2004年,迪士尼就已经与《哈利波特》小说原作者JK罗琳签订意向协议,计划在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神奇王国主题公园内开发哈利波特主题乐园。但之后迪士尼以罗琳对创意施加太多影响及电影IP授权方华纳兄弟提出的条款过于苛刻为由,退出谈判。
2007年5月,环球影城宣布与华纳兄弟达成合作协议;2010年6月,哈利波特主题乐园在奥兰多冒险岛主题公园开业;2014年7月和2016年4月,日本环球影城和好莱坞环球影城推出哈利波特主题乐园。
哈利波特乐园的火爆程度从迪士尼与环球影城2016年游客量对比中可见一斑。《2016年全球主题公园游客量报告》指出,环球影城三大主题公园2016年游客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哈利波特主题乐园品牌效应带来的游客量。佛罗里达环球影城游客量增长4.3%至近1000万人次,冒险岛游客量增长6.5%至930万人次。相比之下,在佛罗里达的迪士尼四个主题公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0.7%、0.5%、0.5%和0.7%)。
哈利波特主题乐园开启了打造主题娱乐时,专注沉浸式体验环境的先河。环球影城不仅将电影中的魔法通道对角巷、格沃茨城堡等场景引入乐园,还根据多部电影场景打造哈利波特逃离古灵阁、狮鹫之旅等骑乘设施,让游客真正仿若置身电影场景。还有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商店购买魔法棒,与电影里出现的片段类似,游客与魔法棒保管者测试很多魔法后试出正确的魔法,大大增加体验的乐趣。
不过,除了环球影城历经三年的精心打造,哈利波特长达30年的IP影响力也发挥很大作用。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包括小说、电影、商品在内的多媒体专营收入大约264亿美元,其中电影票房收入85亿美元、图书销售收入77亿美元、商品销售收入73亿美元。
手持大量优质电影IP的迪士尼当然不会示弱。迪士尼先是在去年5月斥资5亿美元在动物王国主题公园推出潘多拉-阿凡达世界主题乐园,今年4月和6月又在上海迪士尼和佛罗里达推出玩具总动员乐园,并计划2019年在加利福尼亚和奥兰多建成开业两大星球大战主题乐园。无论是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IP,还是1977年就已经一炮走红的星球大战IP,迪士尼无疑想借助IP品牌影响力巩固自身领先地位、扭转不利局面。
未来两大主题公园巨头之间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主题公园研究机构Theme Park International Services总裁Dennis Speigel表示,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未来的资本扩张期还将持续十年以上。从2017年主题公园全年营收上看,虽然迪士尼是环球影城的三倍多(184亿美元VS 54亿美元),但环球影城背靠与迪士尼市值不相上下的母公司康卡斯特,在资金投入、全球扩张和企业并购等方面能够获得大量支持。环球影城本身在影视IP资源方面和主题公园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是唯一能够对迪士尼在全球构成很大挑战的主题公园运营商。
迪士尼和环球影城2017年游客量占全球前十主题公园运营商游客总量的41.9%,两大巨头的动作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修建主题乐园,还是打造乐园中的骑乘设施或其他景点,拥有长久不衰的IP品牌是打造出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关键。
迪士尼目前计划或正在引入乐园的影视IP有星球大战、创战纪、美食总动员、蜘蛛侠、复仇者联盟等,而环球影城即将投入的《速度于激情》、超级马里奥、侏罗纪公园、小黄人、功夫熊猫等IP也有很大的知名度。以下介绍两大巨头未来几年内计划或可能修建的五大主题乐园。
星球大战银河边缘主题乐园:打造沉浸式体验对标哈利波特
无论品牌知名度,还是主题设置,拥有41年历史的星球大战IP至少与哈利波特的全球影响力旗鼓相当。考虑到星球大战每年都在持续推出新的电影,知名度可能还要稍胜一筹。迪士尼梦幻工程师称,星球大战银河边缘乐园不仅是迪士尼投资的最大主题乐园,还将成为最具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最好的主题乐园。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星球大战包括电影、电视、商品在内的多媒体专营收入高达437亿美元,其中商品销售收入204亿美元、电影票房收入95亿美元、家庭娱乐及电子游客收入100亿美元。
星球大战银河边缘主题乐园占地面积56700平方米,园内包括两大骑乘设施Millennium Falcon和Star Destroyer。游客不仅能够通过乘坐游乐设施化身抵抗组织(The Resistance)与第一军团(First Order)作战,乐园本身也被打造成景点,为排队、就餐、购物、街头互动的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体验活动,让他们仿佛置身于星战宇宙。星球大战乐园2019年将在迪士尼主题公园及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的好莱坞影视主题公园开业,预计前者在6月底,后者在秋末开园。该乐园将是好莱坞影城主题公园继6月推出玩具总动员乐园之后的又一重大动作,也是迪士尼对开业20年的好莱坞主题公园进行改造升级的具体举措。从去年游客量看,迪士尼所有主题公园中只有好莱坞影城游客量下降或许是公司做出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利福尼亚冒险主题公园“漫威”乐园:拥有IP但不能使用
今年3月,迪士尼宣布加利福尼亚冒险主题公园内的It's Tough to Be a Bug!景点关闭,虫虫特工队整个乐园(A Bug's Land)将在9月4日完全关闭,为即将在2020年开业的“漫威”乐园腾出空间。2016年取代惊魂古塔(The Twilight Zone's Tower of Terror)的银河护卫队使命突围骑乘设施也将并入新的“漫威”乐园。
迪士尼一般只是用新景点取代旧景点,不会完全关闭整个乐园,除非有新的项目能够替代整个乐园。历史上迪士尼整个乐园被取代事件仅发生过四次,即2012年新梦幻乐园取代米奇诞生地乐园(Mickey's Birthdayland)、潘多拉-阿凡达世界乐园取代米妮-米奇营地(Campy Minnie Mickey)、星球大战银河边缘乐园取代美国大道(Streets of America)及未来的“漫威”乐园取代虫虫特工队乐园。
由于漫威影业在出售给迪士尼之前已将漫威超级英雄品牌使用权卖给环球影城,在环球影城冒险岛主题公园已有漫威超级英雄岛乐园的情况下,迪士尼可以在EPCOT主题公园引入银河护卫队过山车、在好莱坞影城举办神奇博士见面会活动,但迪士尼不能在环球影城已经使用该品牌的城市新增相同品牌景点。漫威与环球影城的合同中还不允许迪士尼在美国建造的主题公园中使用漫威这个品牌。这也是迪士尼可以在法国和香港宣传推广漫威乐园,但在正在兴建的加利福尼亚只能使用“超级英雄”乐园的原因。
超级任天堂世界主题乐园:与星球大战对决的电子游戏IP
早在2015年,环球影城就已经与日本游戏公司任天堂建立合作关系。2016年11月,环球影城宣布未来几年内,在日本、好莱坞和奥兰多推出以电子游戏IP为主题,以规模大、沉浸式、互动性为特单的乐园。
新的乐园或于2020年在位于大阪的日本环球影城率先开业,而在环球影城度假区建造的具体位置尚未确定。环球影城度假综合体包括冒险岛主题公园、佛罗里达环球影城及此前购买的尚未公布任何计划的储备土地。
尽管环球影城一直以电脑设计景点著称,但乐园打造的马里奥卡丁车景点却是走实景线路,游客可以体验游戏中的英雄和坏人等角色扮演。设计及开发部门Universal Creative总裁表示,公司计划打造与众不同的任天堂世界整体乐园,在开发的过程中让这个乐园在沉浸体验、精彩度及互动性方面更加出色。
环球影城主打沉浸体验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主题乐园近几年大获成功,给竞争对手迪士尼制造不少压力。迪士尼星球大战银河边缘主题乐园2019年开业后风头或许会胜过哈利波特乐园,超级任天堂世界乐园有可能在一年后帮助环球影城重新获得“世界最佳主题乐园”这一称号。
超级马里奥的品牌影响力在于,该IP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电子游戏、商品销售在内的多媒体收入为271亿美元,其中电子游戏收入高达267亿美元。
北京环球影城:投资翻倍、首年预期千万游客量
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重新定义了迪士尼连续多年游客量位居世界首位的神奇王国主题公园的打造模式。北京环球影城在2020年开业后,加入中国市场争夺战的环球影城也将向全世界展示其对未来影视乐园的远见卓识。
从公布的概念图看来,北京环球影城包括几乎环球影城所有主题公园里最好的乐园。比如,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魔法学校所在地霍格沃茨城堡及魔法通道对角巷、侏罗纪公园等。不过,北京环球影城首先确认引入乐园的《速度与激情》骑乘设施。
《速度与激情》主题游乐设施虽然在奥兰多开放时没有引起巨大轰动,但在中国市场可能会吸引消费者的青睐,《速度与激情7》进入中国电影票房前十名就是最好的影响力证明。此外,变形金刚、神偷奶爸中的小黄人等IP也将引入北京环球影城乐园中。
北京环球影城占地面积达400公顷,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六座、亚洲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第三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今年5月,投资方决定将项目总投资由之前的32.6亿美元增至65亿美元,一举超过上海迪士尼55亿美元的投资。此外,环球影城对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首年游客量预期从最初的700万人次也增至1000万人次。
环球影城对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充满信心不是毫无根据。除了看到上海迪士尼首年开业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功外,更看重中的是巨大的市场潜力。
市场调研机构英敏特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总收入为395.45亿元,同比增长27%。2017-2022年将以1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2年达到892.39亿元。全球市场调研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主题公园收入预计2020年达到120亿美元,届时将超过美国的90亿美元收入。
环球影城国内第四座主题公园:梦工厂或成与迪士尼竞争重要砝码
环球影城目前在美国拥有佛罗里达、奥兰多冒险岛及好莱坞环球影城三大主题公园,还有一座水上乐园。
近年来,公司一直在购买现有主题公园度假区附近的地块作为土地储备,有消息称环球影城储备的土地面积达230公顷,比现有环球影城奥兰多度假区还要大,这对长期在土地储备、主题公园和酒店数量占有优势的迪士尼无疑是很大的威胁。
据行业人士推测,环球影城如果在度假区新建第四座主题公园,那么园区内可能包括超级奥兰多任天堂世界乐园、第三个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乐园以及引入收购的梦工厂影视工作室旗下一些电影IP。梦工厂旗下的驯龙高手、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马达加斯加等动画电影IP被认为是环球影城与迪士尼在打造乐园或游乐设施竞争中的重要筹码。
与迪士尼类似,环球影城现在储备的三块土地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新的主题公园后能够成为连接环球影城度假区不同主题公园的纽带。不过,环球影城建成新主题公园未来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人物形象IP分配到不同的主题乐园中及如何让吸引游客到包括一个大型未来酒店综合体及最新物业在内的三个不在一起的地块游玩。
此外,环球影城目前尚未购买三大地块之间的土地,需要与当地政府合作解决物流运输问题。即便如此,如果环球影城能够为粉丝在主题乐园内引入他们喜欢的人物形象,那么未来客流量带来的收益会相当可观。
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在主题公园行业的统治地位不可动摇。从全球最新前25名主题公园游客量看,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旗下或授权主题公园完全霸占TOP10游客量排行榜,并占据TOP15游客量排行榜中的14个席位,只有长隆海洋王国获得一席之地(第11名)。
更为恐怖的是,两大巨头正在或可能修建的项目还不止以上五个,明年新的哈利波特主题过山车在冒险岛主题公园开业、EPCOT美食总动员、创战纪等过山车也将在未来几年进入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
随着华纳兄弟也开始进入主题公园业务(迪拜华纳兄弟电影世界主题乐园),如果海洋世界、六旗娱乐、雪松娱乐及其他主题公园运营商不想被两大巨头进一步拉开差距,未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压力无疑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