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猜图品牌标志四个字(品牌形象&标识焕新!)
疯狂猜图品牌标志四个字文章列表:
品牌形象&标识焕新!
— 全新品牌形象与标识,预示着雪铁龙即将掀开一个令人兴奋的重要历史新篇章
— 引以为傲的新标识是雪铁龙103年历史上第十次演化,也是对1919年椭圆形原标的重新诠释
— 新标将于9月底随概念车首次亮相,自2023年年中起应用在未来的全球产品和概念车上
— 经过强化及更新的企业形象将在数字、经销商和公司内部环境中全面呈现
— 全新品牌标志预示着雪铁龙出行解决方案和客户关系将加快进入一个更加前卫、包容和感性的时代
雪铁龙今天发布了新的企业品牌形象与标识,预示着这个百年品牌迎来一个锐意进取、激动人心、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随着新车标和企业形象的揭幕,雪铁龙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和使命加速向前推进
——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电动出行方案,并扩展其核心DNA,全面覆盖可负担性、锐意创新性和用户福祉。
新标对雪铁龙品牌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André Citroën)最早采用的标识进行了重新演绎。原始标识灵感来自他创建的第一家生产人字形齿轮系统的金属加工公司。此后,家喻户晓、科技感十足的“双人字形”车标一直是雪铁龙品牌形象的核心。
造型优雅的新徽标将在9月底随一款意义重大的雪铁龙家用概念车首次亮相,标志着雪铁龙品牌的转变与演化。自2023年年中起,新标的不同版本将逐步应用在雪铁龙量产车和概念车上。这个外观醒目、视觉强化的竖向椭圆形将在设计语言方面引入一个新的方向,其中引人注目的徽标将成为所有雪铁龙车型中一个辨识度极高的标志性元素。
除了新标之外,雪铁龙还推出了全新企业品牌形象方案和全新品牌口号“Nothing Moves Us Like Citroën”(没有什么比雪铁龙更能打动我们)。
雪铁龙首席执行官Vincent Cobée表示:“我们正开启103年辉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雪铁龙现在采用富有现代感的时尚新外观可谓适逢其时。我们的全新企业形象是象征进步的优雅代表。在物质层面上,我们在为用户提供设计大胆、具有前瞻性、挑战传统行业规则的汽车;在精神层面上,无论用户有什么样的愿望与需求,我们确保用户的整体体验——特别是电动化体验——更划算,更舒适,更愉悦。我们以大胆前卫的创新汽车激励用户的企业传统,也在激励着我们采取与众不同、更具包容性的方法开发未来家用汽车。我们坚信,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用户都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即没有什么比雪铁龙更能打动我们。”
01
全新设计,新鲜而又熟悉
新品牌形象的核心是雪铁龙世界闻名的“双人字形”标志的演化,这是雪铁龙品牌1919年创立以来标识的第十次重大更新:人字形更宽、更醒目,而竖向的椭圆边框更柔和,二者形成强烈反差。
这个外观醒目、视觉强化的竖向椭圆形将在产品设计语言方面引入一个新的方向,其中引人注目的徽标将成为所有雪铁龙车型中一个辨识度极高的标志性元素。
雪铁龙全球品牌设计师Alexandre Revert表示:“我们在构想未来设计重点时,在车标设计方面自然会回到安德烈·雪铁龙的首个标识,它代表了我们为所有人提供可负担的、创新性出行解决方案的承诺。为我们的未来设计引入外观更突出、更醒目的品牌标志,是一次重大而又微妙的演变,充满技术感和实用性的双人字形,与环绕周围的温馨、柔和的椭圆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除了全新竖向椭圆形标识,雪铁龙还启动一个全面企业形象方案,进一步表明雪铁龙正在加快兑现其承诺,即制造所有人都买得起的电动汽车,并扩展其核心DNA,全面覆盖可负担性、锐意创新性和用户福祉。
02
进化与革命
雪铁龙革命性的新品牌标识和企业形象,结合品牌口号“Nothing Moves Us Like Citroën”,突出了品牌在未来可负担的出行解决方案和无忧用户服务方面即将进行的变革。
这方面第一个实际证据将出现在雪铁龙9月底发布的一款重要家用概念车上。
雪铁龙营销与传播总监Laurent Barria指出:“我们以现代方式重新演绎品牌最初的标识,向大家发出一个清晰的信息,雪铁龙既忠实于品牌DNA,也在发生巨大的变革。
我们的使命始终是打造更有利普及电动出行的大胆解决方案,但我们总是以与众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我们决心向用户以及我们自己证明,雪铁龙是独树一帜的出行品牌。我们通过用户与雪铁龙汽车的相互陪伴,将车内的康乐体验扩展到车外。
从我们打造的创新汽车到我们提供的包容性、负责任的服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需要有革命性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通过独特的方式去表达和表现。这正是我们今天承诺要做的。”
标志专业感十足 还需考虑到实用性
标志专业感十足
不仅要考虑到颜值/创意方式
还需考虑到实用性
寻求不同行业企业自身最核心的诉求
下面欣赏下
多款商业品牌标志/logo创意
-
logo图形其实没那么重要
对于不做品牌企业来说
就做品牌企业而言
logo也不是万能的
品牌成功需要的是多维度的设计
当然更多的在经营层面
-
logo只是锦上添花
让企业品牌更加有效率
降低些成本
企业的成功与否
与一款好看的logo/高颜值包装
关系没那么大
既是食品又是药材 国家地理标识产品盐边桑葚的AB面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桑葚,是乡下田间最甜润的诗句之一,甜在舌尖,润在心里。作为中国蚕学会认定的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国果桑之乡”之一,去年,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凭借桑果、蚕茧、蚕丝实现综合产值5.71亿元,盐边桑葚更是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也是四川省62个地理标志中药材之一。
12月8日,在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指导下,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2022“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围绕全省62个地理标志中药材,重点讲述四川地理标志道地药材的地标故事、推介地标知名品牌、传播地标特色文化。盐边桑葚成功上榜,展示了其“既是食品又是药材”的“AB面”。
盐边桑葚
盐边桑葚的“A面”
优质桑果出口日本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桑树、养蚕织丝的国家,《诗经·氓》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盐边县栽桑养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到民国初年,桑树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据《宁属林产调查》记载,盐边常年盛产桑树30多万株。
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依托地域优势及攀西独特的阳光、土壤及气候优势,盐边县引进良桑品种,扶持全县各乡镇发展桑树。尤其是进入21世纪,“人均百株桑,富养一张蚕”成为盐边北部种桑乡镇、村组的流行语。
“100件、400斤优质桑果在青岛海关通关成功,发往日本东京。”2021年3月29日中午,在盐边县渔门镇双龙村的桑园里,攀枝花市同圣桑椹公司的负责人朱勇很激动,这是被誉为“中国果桑之乡”的盐边县优质桑葚首次出口。
盐边桑葚
“盐边县的桑园主要分布在中北部海拔1200-1700米的低山河谷地带,年均气温19.2-20.3℃,冬无冻害,夏无酷热,适宜桑蚕健康生长和桑叶桑果干物质积累,是四川盆地蚕桑区和江浙蚕桑区无法比拟的。”据盐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使得盐边桑葚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就能上市,果形饱满黑亮,果味酸甜适度,是非常受欢迎的果子。
2020年,盐边桑葚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种植产品,截至2021年底,盐边县桑园种植面积13.1万亩,涉及全县近3万农户,实现桑果、茧、丝综合产值5.71亿元,蚕农户均直接收入约1.3万元。上述负责人预计,2022年桑椹产量可达9万吨。
盐边桑葚
盐边桑葚的“B面”
力争在保健药品食品方面突破
12月20日,盐边县最高气温依然上了20℃。
“这段时间最主要就是修枝,等到明年1月底2月初开始挂果,3月份就开始成熟了。”攀枝花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股东彭国美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盐边桑葚不仅是好吃的果子,经过深加工后,在保健品和药品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
桑果被国家卫生部列为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两用食物,享有“中华果王”“民间圣果”美誉,营养价值是苹果的5-6倍、葡萄的4倍,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最佳保健果品。
经检测,盐边桑葚花青素含量1600mg/kg,蛋白质1.7%,白藜芦醇9.45mg/L,硒0.0565%。
盐边桑葚果叶兼用,具备《本草新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记载的药用价值及道地药材品质特征。早在2018年12月29日,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办公室《关于公布2018年“三个一批”重点建设立项项目名单的通知》,将盐边黑金椹阳光农业有限公司桑葚基地列入全省15个大宗川产道地药材基地建设项目之一。
盐边桑葚深加工
“目前桑果直接药用还比较少,主要还是用于保健,具有抗氧化、增进视力、改善睡眠等功效,是口服的皮肤化妆品。”彭国美表示,“当地群众有用桑树根、桑树皮入药,我们也在进行桑叶制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从盐边县的角度来说,桑葚产业发展是一个延链、补链、强链的过程。“一方面是引进桑葚果酒、桑葚果汁、桑葚果食等加工项目,形成终端产品推向市场。”据盐边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盐边桑葚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就是大力挖掘桑椹营养价值,力争在桑葚花青素提取运用、高端饮品饮片、保健药品食品等方面有所突破,拓展高附加值领域产品。
(受访者供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武装视频号,腾讯还需要一个支点
过去一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不少动荡,很多大厂都开始降本增效,腾讯也不例外。而视频号作为2022年为数不多的业务,能不能在2023年继续保持强劲的风头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降本增效”是腾讯2022年的主题。
从年初开始,腾讯下架了一系列表现平庸或不适应当前发展规划的业务。曾经高歌猛进、多线扩张的游戏部门更是关停的重灾区,2022年内腾讯下架了29款运营效果不佳的游戏。12月15日的内部员工大会上,马化腾言辞激烈,批评了多个业务部门的发展迟滞与腐败问题后,留下一个话口,“微信事业群最亮眼的业务是视频号,视频号是全公司的希望。”
游戏营收受大环境影响下滑明显,云计算盈利模式尚未成熟。一众关键业务显露疲态,稳步扩张且正在增长风口的视频号自然被寄予厚望。
在短视频布局上,腾讯投注过微视,合作过快手,最终是依靠微信孵化出的视频号走出了通路。
视频号与微信的共生关系使它先天自带一个巨型流量池,流量引入、生态建设、商业化,整个产品打造过程相对稳健。
但这种共生也使得视频号具有一些不同于主流短视频产品的基因,使其在复刻短视频的算法逻辑与商业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一、信心与底气
腾讯错失过很多次短视频的时机。微视起步很早却一直表现平庸,从2013年正式推出,到2017年宣布关闭都没有找到作为短视频产品的定位。
抖音在2017年的异军突起给短视频市场定了调性,2018年腾讯重启微视,并倾注大量内部资源为其导流,却始终没能盘活内容生态。
腾讯意识到单独搭建一个产品很难再与已经完成市场着陆的抖音、快手竞争,但是可以依托已经成熟的微信生态孵化伴生的视频产品。视频号的构建逻辑从一开始就与微信深度绑定。
2020年1月视频号开始内测,其陆续上线的多个产品组件都强调与用户微信社交圈子的连接。
视频转发,@微信好友,直播功能可以显示“朋友在看”,视频号所提供的内容与内容关联模式,都在强化其社交属性,也更方便导入微信流量。
随后的发展阶段,视频号更深度的嵌入了整个微信生态。2021年起,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搜一搜、微信支付等场景逐渐与视频号互通,只要能从这些丰富的场景入口积累到粉丝,就可以将其顺势导入进视频号。
不难看出,处于一整个微信生态矩阵中的视频号展现出极大的商业化潜质。入口丰富意味着触点广泛,分发渠道广阔,商家可以开发出多种输出信息、引导消费的方式。与用户社交圈的连接又方便了明确消费者画像,有益于精准营销。
如此顺利的发展势头,体现在2022年的腾讯财报中,是Q2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80%,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
根据Quest 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截止2022年6月,视频号MAU规模达到了8.13亿,超过抖音的6.8亿。
自身产品基调基本建立后,对商业模式的完善也提上日程。
在信息流广告这个短视频营收的大头上,视频号显得相对谨慎。信息流广告于7月首次推出,相关功能与辅助工具随后依次上线,此间的视频号广告模式处于“灰度测试”状态,观察着市场反应。直到今年12月,视频号原生广告竞价推广能力正式宣布上线,信息流广告不再有限制,全流量正常分发。
二、谁打头阵?
腾讯11月发布的Q3财报对视频号广告的前景有相关表述,认为广告主对视频号信息流广告需求强劲,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广告主。
全面放量后,几个重点行业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是服装品牌类,尤其是女装。由于服装品牌是广告投放效果最直观的品类,长久以来一直作为广告收益测试的试金石。女性群体又是当下快速消费的主力,其购物行为对平台商业生态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一块的广告表现能够反应视频号的信息流转化质量。
其二是知识类,这是基于视频号的整体内容调性。由于深度绑定社交圈,视频号用户对自身品味标签的考虑成为其筛选内容的重要动机。这使得能够彰显自身趣味,标识认识水平的知识性内容在视频号尤其受到偏爱。
不同于抖音、快手的用户处于自由匿名的消费状态,娱乐内容占据绝对大头,微信的原生生态场景就是以知识生产的创作者为主导,视频号官方也对知识类内容多有扶持。
因此,知识产品类的广告投放在视频号独具优势,也非常适合视频号以此作为打出名气的招牌。
根据第三方数据,学科教育类视频号如英语教学、家庭教育、数学辅导这些视频的数据表现都非常优秀。
这类视频的受众——学生家长的消费习惯与认知方式都非常依赖微信人际传播。因此知识类产品的广告投放与后续使用、服务场景能够良好的对接,微信群转发、朋友圈推荐这些理想的广告入口都能被充分利用。
其三是小型游戏的视频广告投放。游戏作为音像制品,与短视频类似,消费逻辑中都有通过视听刺激与剪辑叙事留住用户,这使得二者相互引流不会出现认知跳跃,是非常契合的广告渠道。小型游戏又天然适配微信的流量体系,可以直接跳转进行游玩,对广告主有十足吸引力。
总体来看,视频号信息流广告相较竞争对手,有一整个微信生态的传播优势。众多传播模型中,人际传播具有最强效的说服作用,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视频号搭载的广告引流方向也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落地页,直接跳转至公众号、企业微信、直播间也十分顺滑。加之微信作为广有国名度的产品,能将视频内容覆盖到抖音快手相对盲区的中老年用户,其潜在消费者群体更为广阔。
信息流广告筹谋已久,能否借着此番全面放量的机会带来质变,把视频号商业化推上新的阶段,且得观察一番打头阵的这些行业广告投放表现如何。
三、被悬置的问题
与微信的共生打造了视频号成长的温室,过分绑定也隐含了一些长久被悬置的问题,埋下当前商业化推进的隐患。
比如其偏向知识类的内容调性,在短视频领域能否持久尚且存疑。
短视频这一媒介形式经过学界研究与市场检验,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传播特性。与其短小体裁最适配的内容始终是娱乐与情感类,低接受门槛,高频率提供感官刺激,“刷”才是最符合短视频消费的用户行为。
视频号的泛知识内容氛围产生于其与微信社交身份的绑定。如前文提到,为了标识品味与身份,用户会进行一些有意识的“表演性消费”,通过标记观看知识类视频内容,展现给朋友圈自己希望展现的人设。
这种表演性消费一方面阻隔了真实消费倾向的表达,让官方对用户行为的判定出现偏差,真实需求被掩盖,对精准营销和针对性广告投放势必会有损伤。
另一方面,知识性内容很难像娱乐内容一样保证消费者的高度专注,视频完播率较低,用户时长难以提高,广告的转化效率也就很难保证。
再看视频号的分发问题。
短视频应用的发展直接得益于算法推荐技术的进步,巨量内容要想最精确的匹配分发,最优解始终是大数据与智能计算。
视频号的分发却不是沿着主流路线,而是靠微信的社交关系资源,通过社交分发做出来的体量。
微信在国内社交产品中强势地位确实可以给视频号搭建前期带来大量启动流量,但社交分发很难支撑长效内容产出的扩散传播。
人际传播的同温层效应明显,关注和朋友在看形成的传播链始终是有限的。这种分发模式不利于广告信息的破圈与留存。
但视频号始终没有拿出合适的算法分发策略。微信的社交生态与内容氛围都已经非常牢固,无法直接照搬抖音、快手这类平台的算法逻辑。用户被推荐的关联内容始终处于一种可预期的区间,视频号的内容广场还远没有达到丰富的程度。
微信视频号从诞生到MAU与抖音、快手“三分天下”,也才经历了短短两年。如此迅猛的启动速度既是微信成功的一个辐射效应,又有决策上的果断与稳健加持。只是这一产品要真正立足,还得有一个质变的“决定性瞬间”,还需证明其商业化模式能够长效运转。
视频号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它注定只能走自己的路,能否撬动市场,得看这个支点最终落在何处。
来源公众号:银杏科技(ID:yinxingcj),带给你最好的商业人物和故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银杏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Kostya CK 的品牌标识
都柏林设计师科斯蒂亚CK和品牌工作室 Phil Pallen Collective 受精神顾问 Chandresh Bhardwaj 的聘请,为 Break the Norms 制作了这个引人注目的品牌标识和附属品,Break the Norms 是一家致力于在全球创建冥想社区的非营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