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一滴泪在半路回头(赤壁的天空)

导读一滴泪在半路回头文章列表:1、赤壁的天空2、1974年彭德怀病逝,弥留之际分配财产,叮嘱侄女:不要忘了景希珍3、璇锋摝骞茬溂娉紝缁х画鍓嶈4、26年前,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

一滴泪在半路回头文章列表:

一滴泪在半路回头(赤壁的天空)

赤壁的天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万里长江奔流到此,你以一个静立的姿势,表达你的致敬;千年风云舒卷于此,你以一个仰望的姿态,表示你的敬重。你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有指点江山的资格。

那劈开千仞石壁、蹚过万重峡谷的惊涛骇浪向你奔来,安静地匍匐在你的脚下;那携雷夹电、呼风唤雨的崇山峻岭向你拥来,列阵集结,等候你的检阅。你是一个民族落满烟尘的情感,一尊永远不会被雪藏水湮的文物。

在这里,历史拐了一个弯,从此被分为两截,一截叫两汉,一截叫三国。从此,西东汉向你道别,魏蜀吴向你报到,赤壁的天空乱云翻滚、浊浪滔天,曹魏军阵战马萧萧,蜀汉堡垒战旗猎猎,孙吴战船威风凛凛,刀光剑影杀得周天寒彻;从此,所有的笔尖都在翻检你的故事、指点你的功过、圈点你的风流;从此,一切的诗词歌赋都在描摹你的沧桑、装点你的豪迈、勾画你的文心。

你放下曹操的横槊,收起孙权的吴王剑,解开周瑜的战袍,接过孔明的羽扇,一抖刘备的汉袖,以山为笔,蘸江河湖水为墨,在古老的峭壁上签下自己鲜红的名字:赤壁。

你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战例、中华史记的一个篇章。

赤壁是历史的驿站。不读三国,不了解中国的从前;不到赤壁,不知道三国的质感。赤壁是万物葱茏的一方沃土,是万马奔腾的一片热土,奔走着一个尘土飞扬的民族方阵,奔涌过无数的英雄豪杰、翘楚骁雄。赤壁之战,是历史的深呼吸,在浩瀚的江面做了一次急促的换气。

遥想当年,万骑临江,千艘列炬,浩渺长江铺战场。赤壁之战是战略争锋、政治争霸、军事争战的经典案例,是地盘争抢、谋略争胜、文化争强的精彩展示。天时合着地利,运势应着人谋,战略与战术协同,伐谋与伐兵结合,忠诚与奸诈谁能分辨,气度与眼光谁能胜出?踌躇满志与老谋深算轮番出场,英雄意气与神机妙算交替上演。赤壁长江畔,是人生的大舞台,没有永远的角色,只有不谢的戏幕;是历史的大看台,阅尽人间春色,千年等一回。近看三国演义,火烧长江夜沸腾;远观风樯林立,灰飞烟灭终有时,赤壁是永不落幕的标题。赤壁一战,天下重组,历史像麻将牌,在解构中重构,在推倒中重来,没有不倒的赢家,赤壁却是永远的庄家、不变的东家。曹魏虎踞洛阳,孙吴龙盘建业,刘蜀鳌占成都,分立并非久分裂,一切的分都是为了最终的统,赤壁作证。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分得清的是金戈铁马,分不开的是文化血脉,立得住的是忠勇智德,理还乱的是爱恨情仇,只有赤壁懂你。意气如风,念想如雨,千年的目光把个赤壁磨洗冲刷得完好如初、古朴如昔、鲜亮如新。五帝的云雨商周的风,春秋的楚剑战国的弓,赤壁是历史的动画片;秦汉起歌舞,唐宋赋诗词,明清的曲调民国的风,让你唱了一遍又重来,赤壁是岁月的留声机。老城老巷深,古街古道长,深的是历史,长的是故事。云梦古水在这里荡漾,洞庭湖水在这里泛波,窗含西江千重浪,门泊东吴万艘船,赤壁宛在水中央。碎浪鼓节拍,群山作和声,楚歌低回又高起,历史在这里集结,再出发。

赤壁是文化的码头。孤帆远影诗作桨,山高水长歌为伴,赤壁是诗、是歌、是画;是有歌的诗画、诗意的歌赋;西水东流莼草密,北雁南飞芒花稀,赤壁是万里长江图上的一抹重彩,重彩里的一叶轻舟。史海无需钩沉,文化在江边磨洗,守着前朝的往事,独钓未销的沉沙折戟,赤壁是文化的创意者、遗产的传承人。用四季的珍卉奇葩调制古老的颜色,给斑驳上一道迷彩,给夜幕抹一笔曙色,赤壁是历史的调色板;点横撇捺,行楷草隶,让念想安上翅膀,让寒鸦有个鸟巢,让灵感有个回眸,赤壁是文化的留言簿。霜重鼓寒声不起,水落石出满山红,或朦胧或明亮,都是赤壁的景象,引无数诗者歌者学者来打卡、竞折腰,论得失、抒长短、叹兴衰,浪里沙里寻史鉴,花间林间觅诗笺。李白赤壁楼船空,杜甫赤壁悠悠回,杜牧赤壁东风烈,苏轼赤壁千堆雪,苏辙赤壁三分势;黄庭坚横枪竖戟写赤壁,文天祥今古兴亡叹赤壁,元好问慷慨悲歌忧赤壁,曹雪芹空舟冷风怜赤壁,一千个人的笔下有一千个赤壁的模样。远望苍狗白云西来,俯瞰大江浪淘东去,赤壁的脚下是惊涛拍岸千堆雪、身后是群峰怒卷万重山。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学的深处耸立着历史的峥嵘,历史的画卷峙立着政治的航标,政治的高地矗立着思想的高峰,赤壁是历史的标点、智慧的结晶、文化的丰碑。是历史分娩了文化,还是文化催生了政治,让赤壁告诉你一切。没到过赤壁,算不得中国文人。触摸嶙峋石壁,让你感知故垒的颗粒度;迎面凛冽东风,让你感受故国的存在感。一切并未走远,灰烬尚有余温,你可以从这里出发,去远方。大江东去云回头,斗转星移心还在,赤壁是文学的乳母,是中国的文心,是中国文人的集体乡愁。

赤壁是风物的宝地。蒹葭苍苍,秀水泱泱,莼川历历千山树,蒲草萋萋百花洲,赤壁有优厚的天然禀赋、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林繁茂、物产丰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稳固的江山、铁打的营盘。赤壁的山,叠嶂西驰,峰峦耸立如阵,万山欲东,峻岭绵延如龙。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志坚强挺拔;不让抷土,有容乃大,气势浩荡磅礴。葛仙山上仙气弥漫,雪峰山下峰林尽染,山外有山天外天。玄素洞里深幽奇险,神龙洞下瑶池流波,洞中有洞谜中谜。赤壁是山的世界,山是赤壁的摇篮;赤壁的水,千形百态婀娜多姿,泉井溪沟汊满贯,港渠塘湖河洋溢,涓滴不壅不塞,溪流不跑不漏,一滴山泉能叮叮咚咚高高低低曲曲折折,跳过半个赤壁、穿越几个世纪,一路追逐到长江。陆水湖空明澄碧晴方好,水浒城酒旗飘摇雨迷离,绿岛星罗棋布,清水一看到底。赤壁是水的故乡,水是赤壁的生命。美不美山中水,青不青水中山。千山同根,万水同源,满目春水涨,一蓑秋雨浓,水中的蒲圻含露凝霜,雨后的莼川潋滟泛光。山里有雨、林间有泉,花叶结朝露、树枝披夜霜,月下石浸水、溪中鱼戏虾,夏日藏冰雪、朝檐挂凌花。不知道是山抚养了水,还是水滋养了山,只知道是幕阜山分娩了赤壁、陆水河沁养了蒲圻。柳垂金丝,桃吐丹霞,赤橙黄绿青蓝紫,山水林田湖草沙,有水就有林,有山就有花。桃树李树油桐树,杏树枣树香梨树,枝蔓相连果实累累;枞树棕树油茶树,樟树椿树水杉树,根茎交织绿冠丛丛。桂花梨花栀子花,桃花荷花兰草花,清香逼人;杜鹃花紫云英油菜花,金银花映山红红樱花,奇艳烂漫。树山有路勤为径,竹海无涯脚作舟,走得出自家的绿岛,走不出无边的绿海。尖椒茄子菜苔丝瓜满园,莲藕菱角蟹鳖鱼虾满塘,腊鱼腊肠、干菜腌菜、肉糕鱼糕一大桌,烧酒、鸡汤、苕粉汤、排骨汤瓦罐一灶角,腊肉刀刀香,糍粑块块甜,穿好玩好不如吃得好,酒肉穿肠过,乡愁心中留,味道是永远的故乡。

赤壁是人文的经典。三国是赤壁的底蕴,赤壁是三国的标签。志同道合则聚,道不相谋则分,赤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试金石,是仁义礼智信忠勇的测试仪。桃园三结义,赤壁掩忠魂,义薄云天;君臣两厢情,赤壁照丹心,情深似海。卧龙诸葛妙计生,凤雏庞统身战死,多谋善断、敢打敢拼,塑成赤壁人的性格。拜风台上东风吹,翼江亭下战鼓擂,奋进是赤壁的节奏。近看是嫩绿墨绿鹅黄绿,远望是翠青黛青蓝草青,你是一片茶山茶海,绿茶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你是一叶一芽,吸水土之富养,集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遇到好年份,沐浴好雨水,挑个好时辰,选个好光景,采的是芳华,晾的是青涩,揉的是经脉,烘的是熟稔。把水分焙干,让时间发酵,蒸出自然的清香,筛去生活的粗砺,再用一个有直有弯、大道至简的“川”字,打下赤壁的烙印,这是赤壁的性格。把杂乱归整齐,把日子压紧实,一方青砖就是一个日子的形象、一副生活的模样、一生一世的指望。不管你是来自山顶树尖阳光下,还是出自水凼坑洼角落里,同样的生命、同样的味道、一样的珍贵;无论你曾如何青葱摇曳、如何婀娜多姿,压制出来都是一块砖,一块需要修剪晾晒的方砖,一方馥郁幽香、方正端庄、棱角分明的茶砖,这是赤壁的模样。把青砖当麻将,把茶味当况味,日子是用来过的,醇厚是赤壁的味道,茶色是赤壁的底色。深抿一口意千年,酽茶一杯家万里,唯有茶解忧。迢遥茶商路,信义通天下,当青砖踏上茶路,便沿长江、下汉口,入汉水、经山陕,出东口、走西口,通达蒙甘青宁、远涉欧亚大陆,远离故乡赤壁了。青砖无脚走天下,茶客有约走四方,砖茶之路与茶马古道、晋商商道、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会合,形成辐辏四方赓续千年绵延万里的中俄茶道、中欧茶道、中非茶道,道不远人人方远,天不择物物自流。万里茶道天涯远,羊楼古镇第一步,赤壁是茶道的出发地,也是乡愁的归宿地。天苍苍,野茫茫,西风马铃声碎,古道山歌呜咽,肩上扛个天,两脚写史诗;鸡公车吱扭咿呀,茶马帮叮铃哐当,天晴不怕路远,雨雪不怕泥深,一旦出发就义无反顾,生死一别常音讯杳无。茶道险远山高路长,兵荒马乱贼盗难防,失去的是生命钱财,保全的是青砖盒茶。半路相逢一壶酒,回头再见又十年。比山更高的是脚,比路更远的,是白发老母倚门翘盼的望眼。凄风苦雨脚夫泪,归期无计游子吟,东南望,断肠处,泪沾襟,无归路,道旁枯骨零乱,旷野游魂飘荡。等到终于少小离家老大回,大难不死归故里,只剩下在双亲的荒冢前,那一跪长哭了。岁月是漫长的等待,远方有熟悉的陌生。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红罗斗帐空自怜,怨妇倚窗三千年,生也等你,死也等你,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侧耳辨家音,依稀是故人,只等衰发爱人苍老的臂弯里,那一枕长哭了。茶乡的故事亦酸亦涩且苦且甜,像青砖茶的味道,微涩而回甘。三国演义让赤壁名垂青史,万里茶道让赤壁名闻天下。

三国文化打底,茶道文化铺路,一方水土一方人。沧海桑田,时移境迁,但赤壁人农民本性不改,农耕文化本色依然。赤壁人崇尚勤俭,春华秋实种福田,天道酬勤地福报,不懒惰、不自满、不骄奢,纵有稻菽千顷万亩,也要颗粒归仓;赤壁人聪明智慧,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三个诸葛亮顶一个蒲圻佬,想法多、办法多,没有干不成的事、垒不成的窝;赤壁人厚道踏实,见面三分话,全抛一片心,做事说话人实在、靠得住,有一说一,有板有眼,不漂浮、不敷衍,不奸滑、不狂妄;赤壁人性格坚强,墨绳一根线,瓜藤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不信邪不怕鬼,撞了南墙不后悔,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蹚不过去的水;赤壁人性情耿直,破土一根竹,落地一棵松,行得直、站得稳,不卑不亢不做作,嫉恶如仇不掩饰,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竹筒子倒豆一粒不留;赤壁人重情重义,尊老爱幼天经地义,扶危济困侠肝义胆,知恩图报有情必回,仗义疏财孝行天下,兄弟伙里、同庚同娘,生死之交一碗酒,肝胆相照一条命。赤壁的男人恋家巴家,爱得深沉爱得久远,经得风经得雨却经不得女人的眼泪;赤壁的女人持家护家,爱得直白爱得泼辣,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男人一声骂。采采赤壁赋,浩浩古道风,让你直把茶乡当家乡,走了想再来。

赤壁写赤诚,丹霞映丹心。革命烽火在这里燃起,秋收暴动在这里响应,党在这里领导工农闹革命,苏维埃红色政权在这里高擎革命的火把;北伐狂飙从这里经过,鄂南红军独立师在这里战斗,三次反“围剿”以少胜多敢战死,胜利成果血染成;彭德怀、贺龙、王震、滕代远、何长工、周逸群、何功伟在这里领导革命、指挥战斗,赤壁大地留英名;红军山、红军洞、红军亭、红军医院、列宁学校、苏维埃银行在这里红旗招展、歌声飞扬,革命路上留足迹。这里是全民抗战的战场,武林高手奇袭日军队部,孤胆英雄智炸敌人碉堡,蒲草丛中、泉水洞里、陆水河边闪跃着游击队的不屈身影,山包上、水塘边、麻地里、路桥旁埋伏着武工队的梭镖大刀土铳,铮铮赤壁是抗敌的铜墙铁壁,竹山林海是灭敌的汪洋大海;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有赤壁儿郎血战到底的身躯,白区敌营情报机关潜伏着神秘的锄奸特工队,赤壁籍特工高手、爆破专家令日伪汉奸闻风丧胆、惊恐不安;这里是新中国红旗招展的地方,百万雄师过大江,劳苦人民得解放,和平解放的赤壁重回人民的怀抱。人间有正道,沧海变桑田,古老赤壁焕新颜。改天换地的志气、战天斗地的精神,顶天立地的气概、经天纬地的擘画,惊天动地的成就、翻天覆地的变化,赤壁椽笔写新篇。渡槽飞架,南渠蜿蜒,厂房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三峡试验坝在这里奠基,蒲圻纺织厂在这里落户,共和国工程从这里起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改革开放春潮涌动,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惊涛拍岸闻鼙鼓,东风唤得满眼春,赤壁立潮头。

千古风流数尽,还看今朝赤壁。新时代描绘新蓝图,新赤壁再举新风帆。一桥飞架南北,一脚两分东西,长江大桥横空凌波,赤壁气势如虹;一线穿越山岭,一马驰骋平川,高速高铁雷霆万钧,赤壁再上快车道。高新科技显神威,创新农业展英姿,新兴城乡魅力绽放,新型市民意气风发,绿水青山闪闪亮,赤壁光景日日新。

三国故垒东风劲吹,百舸争流长风浩荡,赤壁昂首唱大风。赤壁,是一尊千古传奇、旷世经典,一个民族的文化乡愁、一群儿女的床前明月,是新时代的激情歌赋、铮铮誓言,是一宗遥寄历史的时代答卷。

1974年彭德怀病逝,弥留之际分配财产,叮嘱侄女:不要忘了景希珍

2009年9月,301医院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名唤景希珍,曾是彭老总身边的警卫参谋。此时的他,已经罹患喉癌晚期,药石难医,即将迎来人生的终点。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景希珍依旧在忙于整理彭总的资料,坚持着电视剧《彭大将军》剧本的审校工作。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景希珍一直忙于还原历史事件和社会整体的真相,让彭总的形象跳出教科书和史书上的寥寥数语,向世人们展现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的伟人形象。

所以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景希珍和彭总,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

生死与共

1950年的深秋,刚刚度过19岁生日的景希珍收到了上级发来的命令,把他从大西北调到了遥远的首都北京。不久,他又背起了行囊和战友们一起跨过了鸭绿江,去到更加遥远的朝鲜战场上。

起初,景希珍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对于这个19岁的少年而言,前方不仅有期待,也有未知。到达志愿军总部后,上级的命令也下来了,让他前往彭司令员那里当警卫员。

景希珍听到命令后,心中不由一怔,问道:“是不是彭老总,彭德怀同志啊?”那人微微颔首,得到确定的消息后,景希珍又惊又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毕竟自己文化水平低,泥腿子出身,怎么会被选中为彭老总身边的警卫员。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担心,害怕自己干不好警卫员的工作。

之后,景希珍被领到了一个大山沟里,这里就是彭总的前线指挥部,靠近山脚的地方,有一些当年挖矿时留下的洞,洞内经过休整,成了一个个天然的防空掩体。

景希珍看到这简陋的环境后,不由感慨作为总司令的彭总,竟然住在如此艰苦绝伦的地方,心中对他的敬意又加深了几分。

熟悉了下周围的环境下,警备处主任带着景希珍去见彭总,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到彭总居住的小棚屋中,站定,敬了个礼,说道:“司令员,这是从西北军区调来的警卫员景希珍同志。”

彭总见有人进来,摘下了搭在鼻梁上老花镜,望着景希珍,开口问道:“哦,你是哪个军的?”

“报告首长!是第七军。”

“是你们军长彭绍辉叫你来的吗?”

“不,我不知道谁叫我来的。”

彭总听完景希珍的话后,脸上浮现出了难见的笑容,抬手招呼他坐下,问了他名字的写法和年龄,然后说:“我们以后就一块打美国人,保护自己的祖国,好吗?”

景希珍激动地说不出话,只好一个劲地点头。彭总见状只是笑笑,拿起旁边的水杯饮了一口,继续问道:“你怎么拖到这个时候才来?”

“我本来是从兰州坐军用飞机去北京的,在我走之前,军区的参谋长给了我一封密信,并交代了任务给我,让我拿着信直接去北京饭店找陈赓同志,谁知道飞机中途加油,我以为已经到北京了,结果没想到落在了西安,后面在当地战友们的帮助下才到了北京,所以就这样耽搁了。”

彭总听完景希珍的解释后,哈哈大笑起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小家伙,做事太死板了。”

景希珍继续说:“首长,我不是死板,是上级交代了,飞机停下就是到了北京,我没想到会在中途加油。”

对于景希珍的回话,彭总很是受用,感慨道:“看来上级很懂我,给我派来一个老实兵。”

就这样,景希珍正式成为彭总警卫部队的一员,开启了自己的警卫员生涯。

朝鲜战场的环境是极其凶险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掌握了制空权,时常对我志愿军后方发动空袭,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就在敌人的一次空袭中不幸牺牲,毛岸英牺牲后,警备处的所有人每日每夜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一天深夜,空袭警报突然响起,景希珍听到后,立刻从洞里冲了出来,往彭总平时防空的地方奔去。

结果到了那里,却没有看到彭总的身影,景希珍心中一惊,拔腿就向洞外跑去,洞口有战友见状,一把拉住了他喊道:“小景,外面有敌机,你疯了啊。”“来不及解释了,彭总还在外面。”

景希珍一冲出洞口,却见外面的天空在敌人照明弹的照射下宛如白昼,一股股声浪冲进防空洞里,震得人耳朵发麻。时间紧迫,他来不及关注敌机,三步并作两步向彭总所在的小屋方向奔去。

景希珍撞开门,却见彭总半躺在被窝里,披着大衣,点着蜡烛,正研究相关作战资料和地图,外头乱成了一锅粥,小小的屋子里充斥着浓烈的火药味,在这样的环境下,彭总好似完全没有感觉到外界的情况一般,镇定自若。

景希珍见状,赶紧冲到彭总的床前,一把拉起彭总往洞外赶去,彭总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朝景希珍喊道:“你在做什么,我不去。”幸好外面几个警卫员也跟了进来,大家连推带架,才把彭总带到了安全地带。

一行人刚一离开,就听到一架敌机呼啸而过,只闻“哒哒哒”几声,一长串子弹沿着屋檐射进房内,在彭总的行军床上留下了几个洞。

事后,景希珍和战友们谈起此事,不免有些后怕,若是自己晚来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彭总对此事倒是不以为然,只是打趣地说道:“今天不是你们几个把我搞进防空洞里,恐怕我就要去见马克思了。”

共同经历过生死,让景希珍和彭老总的革命情谊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景希珍负责彭总的保卫工作,彭总也一直关心着这个小景同志的个人生活。

在难得的闲暇时光,彭总喜欢在指挥部附近散步,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一天晚上,彭总带着景希珍在附近的山头散步,迎面走过来一位留守处的同志,对景希珍喊道:“小景,有你的信。”

景希珍从来人手中接过了信函,发现是家里寄来的,心中不由一喜,人在异国他乡的前线战场上,能收到一封家书实属不易。兴奋之极,也不管彭总就在面前,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

“怪了,这是谁的信?”景希珍看到落款,发现自己不认识这三个字,不由挠了挠头。

“看不懂?”彭总看出景希珍犯了难,于是凑上前来。

景希珍觉得这点小事不好麻烦彭老总,连忙把信往兜里揣。

彭老总见状,笑着说道:“我也想知道咱们祖国的人民平时都在做什么,偏偏你又信不过我。 ”

见彭总都这么讲了,景希珍也不好再藏着掖着了,连忙把信递给彭总。

彭总结果信后,念出一个名字出来,景希珍一听到名字,脸就唰地一下红了起来,彭总打趣地问道:“这是小景的未婚妻吗?”

景希珍连忙回道:“是小时候家里人给我说的一个媒,彭总,你别看了。”说着就要上前拿回自己的“隐私”。

彭总借着月色和地面上白雪反光,拿着信函看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这姑娘不错,思想进步,说你是最可爱的人,很光荣,希望你杀敌立功,盼着你回来呢。”

紧接着,彭总又补充道:“人家姑娘那么有诚意,你不给他写一封回信啊。”

景希珍知道自己没啥文化,怕自己写不成,词不达意,请别人写又不好意思,于是满口推脱。

彭总见状,突然严肃了起来,以一副布置任务的口吻对他说:“别怕,大胆点写,不会字就先空着,我来帮你改。”

见彭总下了命令,景希珍也不好捣糨糊,每天工作之余,都要挑灯夜战,终于憋出了一篇初稿。

过了两天,彭总在忙完手头的工作后,就把景希珍叫过来,亲自检查先前留给他的作业,景希珍没得办法,只好把写的结结巴巴的信稿给了他。

彭总拿过信后,又添又改,并一字一句念给他听,让他抄写改正之后寄回家中。

多年以后,景希珍和他人谈起此事时,仍不免激动之情,彭总其实是他这门婚事的媒人,没有彭总为他改信,自己的感情生活也不会这么顺当。

不离不弃

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在朝鲜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这场由十几个国家参与的局部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战后,彭德怀开始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军队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景希珍也一直跟随在彭总身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和解放军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彭总深知广大百姓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他没有游览名山大川的习惯,业余活动基本上就只有看电影这一项。

观影的时候,如果发现这一场是为他开设的专场,或者没有几个观众,彭总就会浑身不自在,他就会叫景希珍去影院里和大街上喊人,要是人不够,彭总就不打算继续看下去。

1959年,彭总因故离开了国防部长的岗位,住进了北京郊外的吴家花园,搬家之前,彭总对景希珍说道:“上级要给我配几个人,你有什么想法。”

景希珍只顾着帮彭总打理行李,没有吭声,彭总见状只好补充道:“你这个同志啥都好,就是太老实,跟了我那么多年,咱们都互相了解,但我不好留你,怕耽误你的前途。”

景希珍听罢,心中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自己如今快到而立之年,而彭总已经离开军队,若是继续跟随在他身边,很有可能也要脱下这身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军装,但彭总的知遇之恩和两人的革命情谊摆在这里,无论如何景希珍都不可能离开彭总。

所以景希珍和彭总一起搬进吴家花园,这里是圆明园旧址的一部分,长时间无人打理,显得有些破旧,但胜在清净,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

彭总到了新家后的第一天,就吩咐景希珍到附近的农家市场上买一些诸如铲子、锄头等农家工具来。

第二天清晨,景希珍听见院子里有砰砰的声响,穿好衣服出去一看,见彭总正挥舞着斧头,砍院子里的一棵小树,景希珍连忙上前护住,担心出什么差错,开口问道:“这是干什么。”

“我把这些花花草草都铲了,翻了地,种点粮食。”随后递给一把锄头,“愿干就动手,不想干就回去。”

话都到这份上了,景希珍赶紧接过来,两人在吴家花园里弄了一个小小的农业公社。

赋闲在家的日子虽然清净,但彭德怀心系国家大事,景希珍明白以彭总的性子,让他在这个地方深居简出,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果然,1965年秋天,彭真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党中央接见彭总,向他传达了中央意见,准备让彭总去西南领导那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大三线工程。

简单打点下行装后,彭总和景希珍等人于同年11月28日登上了前往成都的快车,甫一下车,彭总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工作。

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彭德怀及基本上每天都在建设工地上转,年逾花甲的他带着景希珍走遍了从四川西部的金沙江到贵阳之间的广大地区,看过这个地区的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工厂、矿山、水电站。

每到一处,彭德怀就要找到该地的负责人,详细地询问生产建设情况,还关注职工的思想、工资、住房以及子女上学等民生问题。

当时,西南地区的大三线工程还处在草创阶段,无论是成昆铁路,还是新兴的工业基地,到处都是一片片竹席工棚和供工人们住的临时库房。

彭德怀看到这些地方,都要进去瞧一瞧,看看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居住环境,顺带给大家上点政治课,讲一讲西南大三线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美好愿景,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将大三线建设成功后,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每到一地,彭总都和工人们同甘共苦,哪儿最艰苦,他就要到哪里体验一下,工人们看到彭总来了,顿时心里都充满了干劲。

但彭总毕竟已经是个须发灰白的老者了,长时间的奔波让彭总的身体除了不少的问题,尽管景希珍劝他别那么拼命,但彭总执意要亲临一线,毕竟这项大三线工程越早能建设好,所带来的利益将不可估量。

景希珍拗不过他,只好紧紧跟随在彭德怀身边,随手带着一个装满药品的小包,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大三线工程还没有完成,彭德怀就被一纸命令调离了成都,1966年冬天,彭德怀登山了前往北京的火车,景希珍想尽办法,以警卫员的身份拼命挤到了车厢上,继续负责着彭总的保卫工作。

彭德怀和景希珍到了北京后,彭总登上了北京卫戍区的交通车,景希珍试图也跟着上车,却被一个干部拦了下来。

景希珍只好说明自己的身份,高声喊道:“我是彭总的警卫参谋,我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彭总。”那干部看他一眼,说道:“你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回成都去吧,组织上会给你安排其他事务的。”

见自己没办法上车,景希珍又急又气,只好苦苦哀求:“我跟随了彭总十六年,就让我跟他告个别吧!”负责的干部见状,动了恻隐之心,给他开了个绿灯。

景希珍上车后,在满满的车厢中找到了彭总,声音已经发抖,说道:“首长,你需要什么,就写信来给我,我给你寄过去。”

彭总没有答话,只是紧紧地握着景希珍的双手点了点头。这时候,后面响起了催促景希珍下车的声音,听到“逐客令”后,景希珍用手抹了抹眼泪,向车厢后方的出口走去。

一节车厢虽然只有十几米长,但对于景希珍而言,这恐怕是他人生中最长的一条路,拖着沉重的双腿,景希珍下了车。

刚想回头再看一眼,只听见交通车发出了隆隆的启动声,那一刻,景希珍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伤感,眼泪夺眶而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此后,景希珍再也没有见过彭总一面。

结语

1974年11月29日,北京,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彭德怀因病离世。

彭总临终前,对前来照顾他的侄女彭梅魁说道:“这些年你们都不容易,我的存款,组织上要是还给我,给你们一些补贴家用,还有,我的老警卫员景希珍,他家里孩子多,老婆身体也不好,生活也挺不容易的,也给他留三千元,有时间别忘了替伯伯去看看他们。”

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举行追悼大会,从成都赶来的景希珍见到了彭梅魁和彭总的遗孀浦安修。

追悼会结束后,浦安修将彭总留下的3000元给了景希珍,景希珍明白这是元帅临终前的最后愿望,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新时代到来后,景希珍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修书上,用文字和影视作品怀念那位值得他追随一生的传奇元帅。

2010年7月7日,景希珍老人因病离世,伴随他离开的是一套穿了30多年的军装,或许在另一个世界,景希珍还在彭老总身边,还是他的一位警卫参谋。

璇锋摝骞茬溂娉紝缁х画鍓嶈

浜虹敓鐨勮矾涓婃病鏈夊鏄撲簩瀛楋紝浣犳湁浣犵殑鍥伴毦锛屼粬鏈変粬鐨勯毦澶勶紝褰撴椂鐨勪綘涓嶇煡閬撴湁澶氶毦锛屼絾鏄繃鍘讳簡鍥炲ご鍐嶇湅鐪嬮偅娈佃矾锛屽叾瀹炰篃娌℃湁浠€涔堬紝浜虹敓鎬绘槸瑕佸悜鍓嶇殑锛屾垜浠篃涓嶅彲鑳借蛋鍥炲ご璺紝閮芥槸涓轰簡浠ュ悗鏇村ソ锛岄兘鏄负浜嗙敓娲绘洿濂斤紝鎵€浠ュ嵆浣垮啀闅撅紝閭e張鎬庢牱锛屽張涓嶅彲鑳借繃涓嶅幓锛岀粓绌朵細杩囧幓

鏈€鎬曠殑灏辨槸浣犵啲涓嶈繃鍘伙紝鎸轰笉杩囧幓锛岀劧鍚庝腑閫旀斁寮冿紝褰撲綘鏀惧純浜嗭紝鎵€鏈夌殑涓滆タ閮藉洖鍒板師鐐逛簡锛屼綘鍙楃殑缃篃鍙兘鍥犱负娌℃湁缁撴灉鑰岀櫧鍙楋紝浣犵暀涓嬬殑鐪兼唱涔熷彲鑳藉洜涓轰綘鏀惧純鑰岀櫧鐣欙紝鎵€浠ヨ鎿﹀共鐪兼唱锛岀户缁墠琛岋紝姣忓綋鎯宠鏀惧純鐨勬椂鍊欙紝璇峰憡璇夎嚜宸憋紝鍦ㄥ潥鎸佷竴涓嬶紝缁堢┒浼氱湅鍒扮編濂界殑缁撴灉鎵戦潰鑰屾潵锛屾墍浠ワ紝缁欒嚜宸变竴涓ぇ澶х殑鎷ユ姳锛屽憡璇変綘鑷繁锛屼綘鍙互鐨勶紝浣犱竴瀹氳兘鍧氭寔涓嬪幓锛屽苟涓旀湁涓€涓ソ鐨勭粨鏋滐紝鍥犱负浣犲€煎緱鎷ユ湁

缁堟湁涓€澶╋紝浣犱細鏈変竴涓編濂界殑浜虹敓锛岄偅鏄洜涓轰綘鐨勫姫鍔涗粯鍑猴紝浣犵殑蹇冭锛屼綘鐨勫潥鎸侊紝浣犵殑璐熻矗浠伙紝浣犵殑涓嶆斁寮冿紝鍥犱负浣犲緢閲嶈锛屼綘灏辨槸浣狅紝浣犺冻澶熼噸瑕侊紝鎵€浠ュ綋涓嬫湁鍥伴毦锛屾湁澶辫惤锛屽張闅捐繃锛岄偅鍙堟€庢牱锛屼负浜嗘槑澶╀細鏇村ソ锛岃鎿﹀共鐪兼唱锛岀户缁墠琛岋紝鍔犳补锛屼綘鏄渶妫掔殑

26年前,清华才女为爱远嫁非洲生下4个混血儿,她后来怎么样了?

北京大学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经典的段子:小时候刚读书时我在苦恼,长大后是上清华大学,还是上北京大学呢?后来我才知道,是我想多了,那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看似调侃的背后,不仅体现了每个学子对清华北大的渴望,也反映了要考入这两所名校的难度。那么,如今考入清华北大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以2017年为例,当年清华北大总录取人数为6558人,而当年高考考生总人数923万,录取率为0.07%。

也就是说,这一年1万名高考生中只有7个人被清华北大录取,而分配到各个具体的省份,录取率则远低于这个水平。现今考取清华北大都如此艰难,可以想象20多年前一个普通工薪家庭要培养出一个清华学子,那肯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上世纪70年代,北京一对普通工薪阶层夫妇花费了巨大心血,将家中最小的女儿成功送进清华大学。不仅如此,短短4年之后,小女儿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当时成为清华研究生,那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王丽红

以当时国家对人才的渴求,这个女孩毕业后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然而,就在所有人对这个清华才女报以深深期待时,她却做出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坚持要跟非洲乌干达来中国留学的黑人男友结婚,而且不顾父母强烈劝阻去万里之遥的非洲生活。

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始不久,可跟贫穷落后的乌干达相比,条件还是要好很多。女孩母亲以性命相阻,父亲更是急得一夜白头,可她还是不愿回头。女孩去了非洲后,先后生下了四个混血孩子。如今20多年过去了,女孩在非洲过得如何呢?她有没有后悔当年的决定呢?

女孩名叫王丽红,当年她以“清华才女”的头衔远嫁非洲引起轰动,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1968年,王丽红出生在北京一个工薪家庭。从进入学校读书开始,她就成为了熟人、邻居们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因为她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很好。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那个时代出生在北京,比外地人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尽管这是一个工薪家庭,王丽红还有一个大她几岁的哥哥,但养活一家四口还是绰绰有余的。

80年代初北京街景

王丽红出生之后,就成为了父母掌上明珠,她的要求几乎都能得到满足。想象一下,王丽红学习成绩出色,家庭和睦,这让她逐渐养成了开朗自信的性格,做事颇有主见。另外,王丽红乐于助人,所以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作为父母,为了让女儿全面发展,还尽全力给她报了各种辅导班,让她能全面发展。父母的付出有了回报,王丽红于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当时没有谢师宴的说法,可父母还是在家中摆了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跟大家分享这一喜庆时刻。

进入清华大学后,王丽红没有放松要求,更加努力学习,还频繁参加课外活动。大学四年中,王丽红逐渐成为学校的小名人,同学们谈到她无不竖起了大拇指,最后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

读研期间,王丽红的课余时间较多,从来没想过生活费问题的她决定锻炼一下自己,于是选择去兼职。看到女儿如此上进,父母很是欣慰,他们意识到女儿长大了。可谁也没想到了,王丽红在兼职时结识了非洲乌干达的留学生苏玛,两人最终产生了爱情。

王丽红和苏玛

在兼职过程中,王丽红发现这个非洲留学生做事认真,中文说得很好,还多次受到雇主的夸奖,不免多关注一下。不过,两人真正走到一起要从一次学校的联谊会说起。那次联谊会上,王丽红演奏了小提琴,这让她成为现场的焦点。

王丽红没想到,在现场的苏玛全程都在注视着她。面对落落大方的王丽红,苏玛一见钟情了。不久,王丽红像往常一样去食堂吃饭,半路上被苏玛拦住了,目的是索要她的联系方式。王丽红从没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吓得直接跑开了。

苏玛不甘心,之后他在多个场合“偶遇”王丽红。渐渐地,王丽红被眼前这个非洲男孩的执着所打动,两人开始有了第一次约会。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前夕,尽管有不少外国人来中国,可一个清华才女跟非洲黑人留学生交往,注定会引起“轰动”。

果不其然,王丽红很快便成为清华校园里的“大红人”。各种谣言、嘲讽层出不穷,有说“苏玛肯定是一个非洲王子”,也有说“王丽红一定看上了苏玛的钱财”等等。前面提到,王丽红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这让她有自己的判断。

王丽红和苏玛

面对扑面而来的流言蜚语,王丽红并不在意,她清楚苏玛的为人,也更相信自己的眼光。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王丽红了解了苏玛的情况,他父亲是乌干达一个很普通部落的酋长,而苏玛并不是谣言所说的那样是王子。

无论怎么样,一个是非洲黑人留学生,一个是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的清华才女,怎么看都不应该走到一起。时至今日,依旧很多人对此充满不解。王丽红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们都认为我是一个很随便的女孩,和一个黑人男孩约会。但我知道他很诚实,并且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去帮助别人,我一直相信这一点。”

王丽红父母很快知道这件事,他们坚决反对两人在一起,母亲实在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跟黑人在一起,父亲则认为这是家门不幸。父母把王丽红接回家,极力劝说女儿跟苏玛分手,可平时善解人意的女儿根本不为所动,摆出一副非苏玛不嫁的态度。

父母商议后,决定强行拆散他们。不管王丽红如何反对,父母最终还把她送到日本一所学校留学。父母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他们原本就不愿意女儿将来嫁到外地,如今女儿可能会去非洲,那里的男人一夫多妻,而且女人地位低下,女儿去了很可能遭罪。

王丽红和苏玛

王丽红最终去了日本留学,就在她以为此生不会跟苏玛有再见面的机会时,苏玛竟然也来到了日本。原本就是相爱的恋人,如今在异国他乡再见面,王丽红和苏玛紧紧相拥,她决定无论有多大的阻力,一定要跟苏玛走下去,做他的妻子。

没过多久,王丽红发现自己怀孕了,一切都难以挽回。在两人没有举行婚礼的情况下,王丽红父母只能遵从女儿的想法,也勉强认下了这个非洲女婿。不久,苏玛的留学生涯即将结束,他要回国了,这意味着王丽红也将跟他去非洲。

女儿长大了,马上有自己的宝宝了,王丽红父母纵有万般不舍,最终还是妥协了。1996年,王丽红和苏玛登上前往乌干达的飞机。当飞机起飞那一刻,王丽红泪如雨下,那时回国一趟不容易,何况还是去落后的乌干达。

“苏玛以后会不会也娶很多老婆?”出国前王丽红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母亲也多次提醒她。如今已经决定跟苏玛回他家乡,看着飞机窗外的云朵,王丽红思绪万千,最终她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王丽红和苏玛

苏玛先是紧紧握住王丽红的手,随即语气坚定地说:“我只有王丽红一个妻子,我父母他们都很好,我坚信你到了那里会受到他们尊敬的。”几年的相处,王丽红坚信自己没有看错人,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然而,当王丽红辗转乘坐多种交通工具来到苏玛家乡时,眼前的场景还是让他大吃一惊。苏玛家乡果然很贫穷,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苏玛的父亲竟然有10位妻子,那一幕让她毕生难忘。

一连几天,王丽红茶饭不思,这引起了苏玛的注意,“妻子难道后悔了?她会不会很快回国?”带着满脸疑问,苏玛询问妻子原因。事实上,王丽红并不是后悔,还是担心丈夫再娶,那样自己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王丽红再次问道:“苏玛,你以后会像你父亲一样再娶妻子吗?”苏玛笑了,只见他伸出一只手举过头顶发誓:“我苏玛这一生只会娶一位妻子,她就是中国女孩王丽红!”后来的经历表明,苏玛没有说错,他很爱王丽红,而且只有她一位妻子。

王丽红和苏玛

多年之后,王丽红回忆决定嫁给苏玛的经过时说:“有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觉得他很有钱,家里有地位或者是什么,所以你嫁给他,我说我认识他时候真的不知道他家里是什么背景,但是他很坦率地告诉我他家是农民,他给我讲非洲的故事,他就跟我描绘,我就觉得那是一种好像我说不出来的童话世界一样。”

爱情是美好的,可婚后生活并非如此。苏玛的家乡是乌干达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这里的男性地位要远远高于女性,而女性在公共场合没有资格坐在椅子上,这个地区人们几乎都信仰伊斯兰教,这要求所有女性要戴上头巾。

另外,苏玛所在的村庄还有一个规定,就是公开场合不允许媳妇跟公公近距离打招呼。一旦公公出现了,媳妇在很远的地方就需要下跪。是不是不可想象?王丽红却入乡随俗,她笑着说:“我的心态比较好,心态决定了我很多的事情在这里面,我比如在这儿看到了很多事情,在别人眼里头会掉眼泪的,我是觉得很新奇,很有意思。”

前面提到,王丽红从小就是父母掌上明珠,别说做饭了,就连洗碗都极少做过。刚来到苏玛家乡时,王丽红就被这里人们做饭的方式惊呆了。那里根本就没有厨房的概念,做饭的工具是一个烧炭的炉子,上面放一口锅。

王丽红(右一)在非洲乌干达

王丽红回忆时说:“第一次用烧炭的炉子也不会去生火,当时我自己试着用报纸把火点燃,点了半天整个这个房间全都弥漫着黑烟,底下是另一家的佣人,以为我们家着火了跑上来了,等我跑出来的时候满脸都是煤炭的黑黑的,还哭着,把她给笑的,看我的样子就知道原来我在生火。”

贫穷、生活条件寒酸,女性地位低下等等不利条件,没有击倒王丽红,直到小儿子夭折,让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2007年,王丽红生下了小儿子,这是她跟苏玛的第四个孩子。然而,短短一年后,小儿子便因疟疾夭折。王丽红悲痛欲绝,她决定做一些事情来充实自己,于是跟苏玛商议后创办了一所学校。

目标明确后,王丽红和苏玛拿出多年的积蓄,他们购买一所当地破旧的小学,一番修缮后改名“鲁子扬中学”,致力于培养当地中文老师。王丽红是清华才女,当年她很容易就学会的当地的语言,这所中学很快便兴旺起来。

培训老师有了一定的成绩后,王丽红发现来乌干达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于是又创办了一所中文学校。一时间,王丽红逐渐成为乌干达的名人,来这里做生意的中国人几乎都找他,或者请她学校里的老师做翻译。

王丽红

值得一提是,2016年央视新闻专门制作了纪录片《中国人在非洲》,王丽红是主角之一。当记者采访王丽红在乌干达生活工作情况时,她表示自己从来不后悔20年前不顾父母来非洲的决定。

从1996年跟苏玛来非洲乌干达,整整26年时间过去了,苏玛遵守当场的誓言,没有再娶一位妻子。夫妇两人关系融洽,加上三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在王丽红眼中,苏玛乐观幽默,比当地很多男子更有责任心。

2021年,王丽红时隔25年回国参加清华大学校友会,结果因为她变化太大了,很多老同学直呼认不出。2022年,王丽红正在努力推进前一年制定的目标,培养100名中文老师,并在乌干达全国50所学校授课。

对于从事的事业,王丽红说:“来了之后,我改变了对非洲的固有形象。回到中国后,我会把非洲真实的一面告诉在中国的朋友,希望改变他们对非洲的看法。”

王丽红

有人说,如果王丽红当年不去非洲,她的事业可能做得比现在还要成功,但是她却认为自己的人生很精彩。正如王丽红自己所说的那样,“来到非洲我从不后悔,这里虽然很落后,但我在这里实现了价值,我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重新选择,我依然会这样做,一切都很值得!”

传统车企跌倒,新势力吃饱?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个奥特能...

【太平洋汽车网 技术频道】交通工具的驱动能源一直是根据技术发展变来变去的,你还别不信,电动车实际上比燃油车出现的还早呢。1886年卡尔本茨搞出了第一辆汽车,但实际上在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就已经发明了第一辆电动车,但那时的电动车和现在的四驱车没啥区别,电池不能充电,用完就瘫痪,那会儿人们就想,如何才能摆脱里程焦虑呢?燃油车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无限续杯的汽油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滚滚历史车轮从这里开始

刚开始大家没人关心油价的问题,1973年开始全球一共经历了4次石油危机,然而日本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遭遇了石油短缺问题,1947年日本就推出了电动车多摩TAMA采用铅酸电池,这名字口播可能要消音了。多摩TAMA极速35km/h,续航无法破100km,但采用换电技术,堪比如今的老头乐,只怪它生错了时代。然而1945至1951年国际市场铅价格暴涨,翻了整整34倍,日本石油供应在二战之后也开始逐渐恢复,电动车黄了。

多摩TAMA

1972年,德国宝马1602e基于当时的2系平台打造,搭载铅酸电池仅有60km的续航里程,甚至不如1947年的多摩TAMA。第二年1973中东石油危机爆发,宝马继续开发了1602e的后续产品LS Electric。1987年搭载钠硫电池的325iX获得历史性突破,续航里程达到150km。

宝马 1620e

宝马 325iX

1980年年代末,通用汽车制造了一款名为Sunraycer的太阳能汽车,这款车在1987年以绝对的优势击败所有对手,赢得首届世界太阳能挑战赛冠军。1990年洛杉矶车展上亮相了以此开发而来的Impact概念车,同年7月正式确认了通用汽车量产Impact的意图,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EV1。

Sunraycer 太阳能汽车

通用 Impact

燃油车的称霸即便经历了多次石油危机都难以被撼动, 1990年,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联合国大会发布气候报告,开始评估温室气体和全球变暖的趋势,建议人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报告一出全球震惊,你以为新能源的时代要来了?第二天大家还是各干各的,赚钱嘛不磕碜。

1990 IPCC 气候报告

收购了多摩TAMA的日产汽车,在1996年推出了世界第一款使用圆柱体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汽车Prairie Joy,作为日本科考队官方用车,6年没有任何故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被科学家用来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最高时速120km/h,续航超200km。然而销量?算了根本没有销量。

日产多摩Prairie Joy EV

宝马远在我们熟知的i3和i8之前就开始了电动技术积累,1991年宝马推出了i3的前身E1,续航达到200km,极速达到120km/h。之后2011年宝马推出全新子品牌“i”之后,2013年量产了i3和i8,在杰瑞米·克拉克森口中我们听到了那句熟悉的“This is the future”。

宝马 i8

宝马 i3

90年代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经济低迷时期不光危及了EV1这样的创新项目,对通用公司本身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一直到1996年,第一辆EV1才正式下线,史泰龙为其站台,首支电视广告花费了15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这支广告甚至在1997年获得艾美奖提名。

通用 EV1

1996年到1999年通用汽车共生产了大约1100辆EV1,1999年之后的EV1改用镍氢电池,续航里程达到160英里,相当于超过250公里,但每块电池价格高达1万美元,而当时的美国市场油价不到每加仑1美元,1加仑约等于4.5升。在大排量横行的美国,EV1也黄了,1999年,通用汽车制造了最后一辆EV1。到2003年,最后一批剩余的EV1租约到期。

这些2000年以前的远古时代电动车故事说明了啥?说明电动车从来都不是个新鲜玩意儿,别再提那些什么弯道超车的话术,人家所有的车道上都有车开着呢,而且都开了好几十年了。丰田在中国市场缓慢的电动车发展在如今的媒体口中成为一个大大的“笑柄”,纷纷鼓吹丰田电气化进程落后,以此来证明我们的新势力是如何的超前。1993年丰田发起G21项目,到1997年普锐斯上市,再到2022年丰田旗下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500万辆。在千禧年以来,丰田几乎就是环保的代名词。

初代 ToyotaPrius

第二代 ToyotaPrius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只有丰田在混合动力领域有拿得出手的成熟方案,丰田的混动技术形成的技术壁垒让中国品牌只能干着急,直到丰田混动系统的核心专利行星齿轮在2023年即将到期,才开始“大发慈悲”的向自主品牌转让相关技术,吉利、广汽都获得了THS相关混动技术。吉利的雷神DHT超级混动中大量采用了行星齿轮的相关技术,还推出了类似的CHS技术,广汽的GS8更是直接采用了THS混动系统。

丰田行星齿轮技术

特斯拉 Roadster

2009年特斯拉的第一款Roadster还面临难产,公司持续亏损无人看好,日产这个时候又来了,推出了日后全球销量超过40万台0自燃事故的传奇车型,日产聆风leaf。搭载的永磁同步电机获得当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最终攒下了210亿公里里程没有一起电池重大事故的佳话。2018、19年我在日本旅行的时候,每次都能够在电视机上找到日产leaf的电视广告,不俗的续航以及储能反向为住宅供电也是一个亮点,看着满大街跑着的普锐斯和聆风,当时我就对于国内刚起步的新能源产业感到深深的忧虑。

初代 日产 LEAF

如今新能源这条赛道已经变得格外拥挤,我那点忧虑算个啥。谈论起历史,通用说从EV1开始我积累了25年,宝马说我实打实整了45年,日产说都让开我奋斗了75年了。如今许多文章都会说,传统厂商干新能源产业是大象转身、大船难掉头,包括了本文标题,回头看看历史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大众 iD.系列

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什么?从表面来看,现在造车造电动车的门槛极低,早些年还有苹果、戴森说放弃的,有拜腾这种胎死腹中的,大家都说造车难啊。但现在小米、百度赶鸭子上架只求个快,甚至连创维都量产了,恒大都交付了,交付了有没有人买另说,谁敢说造车难呢?一年出一款算慢的,一个发布会摆个七台八台的才够气派。

集度 ROBO-01

再说深层次,满大街的老头乐,国内电动车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的缓慢,导致产业野蛮生长,但凡有点良心的汽车厂商只要按照自己公司的常规标准生产,都能超过国标十倍二十倍的。行业标准制定靠什么?得靠真正有公德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牵头,整个行业一起参与共同制定,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那些恨不得靠回收废电池组装交付的品牌可不管这些,标准越低跑得就越快,不用开发加快生产急速交付,跑步入场圈钱更重要。

恒驰5

奥特能是传统厂商的绝地反击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通用的奥特能平台,其实对于奥特能我们在之前已经进行过了非常详细的解析,它的各方面创新技术也已经广为人知。今天我借着奥特能的平台,更多的是从行业角度出发,尝试让大家能够慢下来,汽车行业是一个产业链极长的行业,研发、测试、生产每一环都是传统车企花了许多年摸索出来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缺一不可,特别是在电动车上,没人希望坐在一台停着自燃、开着失控的产品里。

通用这次的奥特能平台从量产交付的速度和新车推出的节奏方面都比较的慢,可以说通用是憋了一波大招,奥特能平台首款量产车型凯迪拉克LYRIQ锐哥的完成度和成熟度极高,这不是一款需要和用户一起成长的车型,而是基于高标准经历长时间研发和严苛测试的产物,还拥有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黑科技。

关于通用奥特能纯电平台的各项技术细节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简单点一下,首创的wBMS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无线化,811为基础的特殊配方电芯,超高强度电池包壳体,可变容量的多模组设计,更多详细可以参考上方两篇文章,相信你会有收获的。

新能源时代讲究一个快字,快研发快交付快迭代,回笼资金抢占份额,讲究的就是一个营销,传统厂商燃油车平均6年更新换代的节奏根本跟不上。大众iD.3在欧洲仓促上马成为前车之鉴,但大众终究是凭借MEB平台站稳了脚跟。传统厂商需要经过复杂的开发与测试,奥特能平台的电芯就测试验证累计时长达320万小时,这个数字是惊人的,造车新势力往往整合供应商方案,而奥特能此次能够在宁德时代811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获得独家配方令人刮目相看。

通用的新能源积累是非常丰富的,早年从Volt的PHEV电池和BEV1的LFP电池开始,之后在Volt Gen2上做了HEV,并且规划了P1P4的混动系统,BEV2开发了Bolt EV,2019年之后通用开始全力去开发BEV3,同时规划奥特能平台。

从奥特能从立项到上马再到量产,整体的速度和节奏实际上已经不算特别慢的了,可见通用的积累是非常充足的。早些年我在别克插混活动参观实验室时,我就已经看到了通用独立在做电池电芯的配方研发了,传统车企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是很在意的。

奥特能的电芯,还是NCM811为核心,官方表示不会透露具体的改良配方,只透露了电池正极材料采用原位涂层比原有的NCM811热稳定性提升10%,化学体系是三元正极配高容量石墨负极(355mAh/g),据猜测应该是Ni 55的体系。

电动车的电池、电驱、电控,三电系统成为了新的三大件,电池占到整车成本的比例要超过发动机的成本占比,前些天也被笑称车企是在为电池厂商打工,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性就体系出来了。传统厂商在这方面是很有经验的,毕竟老的那套内燃机技术壁垒就是他们搞起来的,三电系统的自主开发自主生产成为了很重要的一环。通用的奥特能除了电芯是由合作供应商生产外,其他都是在奥特能工厂内完成,而且奥特能平台对于电芯的兼容性极高,不会受到供应商技术的裹挟和掣肘。

在实验室测试方面,传统厂商也具备更加完善的体系,电池包等部件都是需要经过完整的测试周期,还包含各种复杂的碰撞测试,通用对奥特能是非常有信心的,一直在反复的强调奥特能平台在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在研发测试中的投入,以及极高的生产标准。

编辑点评

千万别喷我不支持国产,本文只是对于正向开发予以肯定,对用心的研发测试以及标准,能够诞生足够优秀的产品有更高的信心。从逻辑上来说也是,有条不紊正儿八经研发生产的产品没理由比那些比窜稀还快的产品糟糕。不能让电动车市场形成畸形的发展趋势,经常自燃依旧销售火爆的怪相应该会随着技术发展和良性竞争而消失。

我们自主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确进展迅速成就斐然,例如比亚迪达成全球销冠,但比亚迪的高市值证明的是全世界资本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信心,股票市场都是抄预期的,巴菲特可能已经准备要清仓比亚迪了,在这个狂野的时代里我们需要足够清醒。

我们应该给予那些敢于深耕技术敢于提高标准的企业一些支持,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海外品牌,应该是更多更好的产品来共同推进新能源产业,而不是成为习惯于一个低标准的行业,应该要以安全为荣以自燃为耻。更好的产品和品牌淘汰质量安全服务各方面不过关的产品和品牌,我们也需要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新能源行业和产品,而不是让消费者陷入营销陷阱。希望中国的新能源行业能够引领世界,能够为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尽一份力。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洪晓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