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钱寻宝小游戏(手游疯狂吸金:操控玩家情绪 从免费到买装备)
快钱寻宝小游戏文章列表:
- 1、手游疯狂吸金:操控玩家情绪 从免费到买装备
- 2、5岁小孩英文成长记,远超大人!
- 3、揭秘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大数据等互联网金融模式!
- 4、建盏匠人邱鹏:不是传承人的传承人
- 5、大众餐饮文化的反叛,苍蝇馆子是餐饮行业的下个破局点?
手游疯狂吸金:操控玩家情绪 从免费到买装备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和SuperD ata联合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美数字游戏市场对比报告显示,中国手游市场将在2014年达到30亿美元规模,仅次于美国手游市场的32亿美元,并有望在明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场。作为发达国家,美国手游玩家ARPPU (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高达21美元(约合人民币130元)。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达不到这个数字,但ARPPU和付费转化率同比也都有20%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同时指出,中美手游用户都更喜爱免费游戏。那么,这些不断增长的收益数字又从何而来?关键在于游戏内消费(IAP)。在许多手游玩家眼中,IAP也是不被待见的。可一旦在游戏设计者布下的心理陷阱中“迷失”,IAP便有机可乘。
不归路:付费玩家的从“免费”到“买装备”
李龙是本地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部总监,他最近迷上了一款叫做“部落战争”(Clashof Clans)的手机游戏。这是一款由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 O y制作的免费游戏,风靡全球。
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所带的团队里有好几个年轻人都在玩这款游戏,有一次在饭桌上看他们玩,觉得挺有意思,于是自己也下载了一个。虽然游戏本身是免费的,但短短一个月内,李龙在这款游戏上花费了数千元人民币。
免费、花钱,这看上去是矛盾的。但在手游行业里,它们却能“和平共处”。
李龙称,和许多要持续花时间的手机游戏不同,部落战争中无论升级装备还是收集资源,速度都非常慢。“你不需要一直对着它(指游戏),因为资源累积需要很长的时间,收集够资源后,升级装备又是个漫长的过程。”他表示,这是个非常难熬的过程。特别是看着已经玩了几个月的同事们,大家都有着很不错的游戏建筑和装备。自己玩的时间短,东西都寒酸得很。于是,他走上了IA P的不归路。
在部落战争中,IA P主要用于购买一种“绿宝石”,它可以用于购买游戏中的金币等资源,还能帮助装备飞速升级。而越高等的装备,想要缩短升级时间,需要花费的绿宝石数量则呈几何数增长。南都记者研究“部落战争”发现,购买绿宝石最小的单位为“500枚”,标价30元人民币,最多为14000枚,标价648元。和许多商品一样,一次性买得越多,价格就越便宜。李龙称,他前后已买了5包14000枚的绿宝石,花费超过3000元人民币。
IAP本质:手游厂家操控玩家情绪
李龙告诉南都记者,现在自己公司里一起玩这个游戏的人有十几个,不过就自己一个是花钱的。也因为花了钱,虽然游戏时间短,却迅速成为了等级最高的一个。
除了看着别人“眼馋”外,李龙花钱玩游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部落战争的另一大特色是玩家之间相互进攻。”李龙解释道,自己装备差,防御能力不足时,辛辛苦苦积累的资源很有可能被别的玩家进攻并抢夺,这让他很恼火。
“羡慕、恼火,甚至嫉妒、愤怒,这些本就是游戏开发商激起玩家各种情绪,并诱导他们进行消费的法宝。”咨询机构R ationalA B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师黄林向南都记者表示,PC免费网游兴起时,走的就是这条道路。在这方面,推出《征途》的史玉柱就深谙此道,其很多手法被奉为网游行业中的经典。
至于手机端游戏,黄林认为,用户付费的环节变得更为简单是一大特色。另外,因为手机续航能力较差,屏幕较小,所以无法像PC网游那样一玩就好几个小时。所以休闲类游戏大行其道,这使得游戏开发商在IAP上要想些更适用于手机端玩家的做法。当然,洞悉人性,通过心理博弈让玩家花钱的“主旋律”未曾改变。
付费比例极低,收入仍惊人
广州本地一家去年被重金收购的手游开发商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在一款不是非常复杂的手游里,只要有1%玩家愿意IAP,这款游戏就能活下来。他表示,为了让用户能持续消费,研究用户心理是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
“这方面其实国外游戏商已经做得很成熟了,国内很多则是从游戏类型到商业模式、收费环节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模仿而已。”他更承认,游戏里所有的收费设计都是故意而为之,而除了能成功吸引玩家付费外,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减少玩家的“违和感”。
“无论是PC游戏还是手游,过去很多人为了赚快钱,在设计收费环节上无所不用其极。但现在竞争愈发激烈,游戏开发商除了想怎么赚钱外,还得想怎么让玩家花钱花得更舒服。”他用了个很形象的词,“润物细无声”,并视之为最高境界。
在国内手游行业中,《我叫M T》是去年的大热产品,每月能为公司带来1亿元左右的收入。开发商乐动卓越创始人邢山虎就曾表示过,该游戏的收入90%来自于10%的付费用户。
另根据腾讯云计算公布的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手游用户付费率出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2014年2月份的付费用户占比达到3.2%,为一季度最高。在这极少的付费用户中,6.5%的人又贡献了手游收入的六成。
[数据]
调研机构T alkingD ata和S uperD ata:2014年Q 1中美数字游戏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手游市场将在2014年达到
30亿美元规模,仅次于美国手游市场的32亿美元。
●全球手游收入预计在2014年达到216亿美元。
●期内中美两国的手游玩家消费都出现了增长,中国ARPPU (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和付费转化率同比都增长了20%。
●一月中国手游市场营销成本同比增长近2倍。
手机游戏收费模式一览
●试玩先行:这是付费下载类游戏开发商常用的手段,先让用户免费下载旧简单的版本,或下载完整版只能玩一到两关,后续就必须付费激活账号,花钱买关卡和游戏场景。
●手游IA P的一种典型形式,比如上述“部落战争”游戏,又或者一些养成类游戏,如果想要自己游戏中的动物、植物或打怪用的装备比别的玩家成长得更快更高级,可以购买游戏开发商设计好的消耗品进行“催长”。
●《雷霆战机》中的寻宝就是典型的以出售概率为形式的收费模式,即玩家购买到的并不是一项确定的东西,而是一定概率能获得某项东西。这种方式更广泛出现在各种PC端网络游戏中。
●这不属于IA P收费模式,只是类似于媒体的广告收费模式。在游戏屏幕的上面或下面留有广告位,可谓无孔不入。
[吸金样本]腾讯微信:以渠道助手游疯狂吸金
腾讯的数据在行业内很有参考价值,因为其本身就是手机游戏行业的大鳄。来自腾讯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仅来自微信和手机Q Q这两个手游平台的游戏收入就达到了18亿元。另有未经腾讯公司证实的消息称,腾讯手游该季度的总收入在30亿元左右。
黄林指出,其实做一款游戏的关键是创意,成本不会很高。真正要花钱的地方集中在后期推广上,可能占到了成本的70%以上。“微信上的游戏收入之所以增长迅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平台本身。”
一家游戏开发商负责人则表示,360、91手机助手这些应用商店都是推广宝地,当然价格也不菲。如果能上微信平台,那更是一劳永逸。只可惜那是花多少钱也办不了的事,腾讯自己有一套全面的衡量标准,不只为了赚钱。
事实上除了平台威力巨大外,微信上的每一款游戏也都是“捉心理”的高手。比如公开资料显示,微信平台上由第三方游戏商开发的《雷霆战机》,自3月20日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用户近75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1500万,平均日收入近千万。
在《雷霆战机》中,IAP主要以购买“钻石”来完成,最低为6元60枚,最高为488元5800枚。钻石可用于“寻宝”,宝箱分280枚钻石和2500枚钻石两种,但玩家并不确定购买到的会是什么装备,价格的差异只是几率的高低而已。
5岁小孩英文成长记,远超大人!
今天在给小孩整理英语资料的时候,意外发现一篇长长的日记,写的是一个小孩学习英文的过程,各位家长以及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可以瞧瞧。整理一下,给大家共勉。
“美语生活家园”建构起因
Mary 和 Eric 没有到英国游学也没去美国见识,和每个学生一样从中学开始上英文课。以前英文不好,就找借口“没有环境”来骗自己,成绩差还可以用“谁叫你都不会”赖到没读过什么书的爸妈身上。
每年都下定决心“今年一定要重新学好英文”的我们,现在变成了 Donald 的爸妈。在这个全民英语的世纪趋势下,先要克服以前自欺欺人的心态。
没环境就不能自己造吗?Mary 大胆说出我们可以 DIY“美语生活家园”,利用现有的教育、媒体、网络信息、视听器材”,期待“不出国也有美语环境,不移民也能移植美语生活”来终结上世纪学英文最差的借口:“没有环境!”
现代爸妈在学校至少都上过 6 年以上的英文课,不论忘了多少,总比刚开始学的孩子先有 26 个字母的基础吧,“不会”的借口根本不成立了。
当然这个家园不是一天就完成的,我们抓住轻松自然的学习重点和生活应用的原则,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持续地做,当初的理想渐渐地成为真实的生活。
Donald 放学回来,我们全家“说说笑笑”!全民英语真的只是“说说而已” 的口号,爸妈带头说第一句,家人会主动教你 10 句,“美语生活家园”让忙碌的我们能和 Donald 一起成长。(书中有 Donald 一家的美语家园施工图,大家也可以照着画一个。)
DONALD 的英文初体验
“认招牌”、“猜商店”、“看车牌”、“记图像”
多多还没上幼儿园,像一张白纸一样,对英文更是一窍不通,他的启蒙是从大街上开始的。
妈妈带小孩出门,通常都会顺便教他认识一些新奇的东西,我自已印象比较深的是和妈妈去百货公司。在当时,那可稀奇了,所以那一家就直接取名叫“第一百货公司”,贴切又好记,招牌又大又清楚,是个很好的识字板。接着“今日百货公司”又让我多认识“今”和“日”这两个字。那时候一般的店是不会花钱做招牌的,记招牌帮我认路,也同时满足好奇心,以后我就很喜欢在路上看招牌问字、认字。
现在满街招牌,我已经失了兴致,直到做了 Donald 的妈妈,自然也肩负了教育的重大责任,又想起这个老方法。我先让他猜这家店是做什么的,比如门口有很多车子,他就告诉我是卖车子的,我会附带告诉他还可以修车哦。介绍一下各种行业的内容,用类似这样的猜谜游戏,打发在公车上无聊的时间。
如果搭出租车,这下我们看的是车牌号码,因为车速很快,起先只能认一两个数字,后来他比较熟悉了,能在车子跑远或是被后面车子超过之前,讲完车牌的数字。经过几次,数字都认识了,再做这种游戏的话,我们都觉得乏味。我就顺口说那号码前面的英文字母,有个耳朵的是“ P”,或是中间凹下去的那个是 “M”„„
上一次在 News98 电台,徐薇老师访问 Donald 什么时候开始认识 ABC 的, Donald 说是在学校里,其实是小时候带他出门,无聊的时候从马路上学起来的。我也从来没花钱去买什么认字卡叫 Donald 来复习,走在路上看到停车场的指针,有个很大的“P”,就问 Donald:“你可以教我吗?”他自然就说“P”;眼镜行门口的视力表,可以复习“C”和“E”。
我记得后来我们在公车上再玩认商店的游戏,我想开始教他认招牌上的字。经过一家摩托车店,那个“山”字笔画很简单,想引他注意:“你看,那边有个字,是„„”话还没讲完,Donald 就说:“早就知道了,Y、A、M 、A、H、A 嘛!” 我想让他认山叶的“山”,他读的是 YAMAHA!虽然有点鸡同鸭讲,还是值得鼓励。
还有一家我没问,他就说是医院,那是一家设计比较新式的私人诊所,我觉得除了招牌的中文字,看不出是医院,有点像公司的接待柜台,我问他为什么猜得出来,Donald 就说:“招牌上画有两个人,和保健卡上印的一样,当然一定是医院。这题根本不用想。”
不气馁的 Mary 在板桥下公车,转火车到台北车站,看到第一月台,嘿嘿!这个好认,当年妈妈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月亮的“月”笔画少,“台”就是台湾的台,这也常看到,决定就用它再试一次。我指着头上“第一月台”的牌子,问他:“这上面有没有你看懂的?”我心里想他可能会说“一”,我再来教“第” 和“月”、“台”,不料这小子他念:“P、L、A、T、F、O、R、M。”
我一下子还没意会过来,以为他看错方向,结果才发现在第一月台的下面有一行比较小的英文字,因为他熟悉英文字母,直觉会先看到 PLATFORM(月台的意思),而我们因为已经习惯看中文,就先去阅读“第一月台”,往往会忽略同时存在的英文字。
只要没有先入为主的干扰,不分大人、小孩,都是可以敞开胸怀用图形来感受、熟悉、记忆。Donald 和 Mary 就是这样利用打发坐车、等车无聊的时间,去认识英文字母、认识各种行业,而不是读什么书、认什么卡。
不过在这个阶段,Donald 都只是好玩地念出字母,我也没有像后来一样,和他说过任何单词和句子,更没有想到要 DIY“美语生活家园”。原来它就是“字母”!
2002 年 9 月 6 日 14:49
Donald 4 岁要进入幼儿园,老师说其他的同学都已经学了一段时间英文,要先单独教他认字母,插班生的差距才不至于太大。老师问他会不会 26 个字母, Donald 摇摇头没听懂,因为我从来没有很正式地说:“这些就是英文字母。”我告诉老师他应该是知道的,等到老师拿出字母表,原来他都会念,不管在故事书里或是图片上,他都念得出这些字母。
老师盛赞他的能力,并且告诉我,有的小孩可以单独认 ABC,但是放在书里的句子,或是在一堆字母之中就不容易分辨出来了。Donald 和老师不熟,当时没说什么;回来之后又抱怨:“我还以为字母是什么,和我看车牌上的还不是一样。”“原来一共有 26 个?我又没数过!这就是英文啊?”过几天他回来又说: “原来他们念字母是有顺序的,ABC 为什么排到 Z?”
我本来想回答他,顺序可能是为了顺口好记,可是看他不依照顺序,还是可以轻松地记住 26 个字母,不管在哪里出现都认得,我只好吞回这个答案。从 Donald 身上传递的讯息,让我们可以来试试看,管它 26 个字母,学字母何必有顺序?随处看随处认,反而轻轻松松认得大小写,即使招牌上带点花哨的写法也能看出来。
过几天,Donald 适应了学校,勇敢地走进了英文教室,正式展开英文的学习历程。回来后他又报告他的研究心得说:“那几个字母很好用,拿 3 个字母来用 c-a-r 就是车子,随便换个 t 上去,c-a-t 就是小猫,真方便。”咦?Donald, 你上辈子是外国人啊?很多人学英文最怕的就是:明明只有 26 个字母,被排列组合以后,却变成一堆复杂的词,大家都很怕弄错,常常被老师骂:“差一个字母,可就差很多,为什么不背好?”吓得大家都以为英文就是要多背书、多背书。
被 Donald 这样一说,我们怕弄错的人好像都怕得没什么道理!原来英文可以很偷懒,把记得的单词,稍微改个字母,你又获得一个新的单词。对呀,以此类推他还告诉我,他在老师的书上看到过 c-a-t-c-h 就是 cat 再跟着 ch 两个字母,应该也是一个单词,只是不知道意思。我告诉他那的确是一个单词,但是怕他前后字母乱接一通,所以提醒他:“不用太急,有的可能你不一定知道该怎么合在一起,慢慢来。”
Donald 想不出我怎么会这样讲,“妈妈,你不懂英文啊?我发现接在一起的就是一个词;如果是两个单词,中间会有一点空空的,这样会弄错吗?再跟你说,几个单词接在一起就是一句话了。英文太简单了!”
想不到 Donald 有乐观的心态来看待英文,真是一个好的开始。所以他在上徐薇老师的电台节目时,最后还会对徐老师班门弄斧地说:“我觉得英文比中文还简单。”也就不足为奇了。
Donald 的课本在哪里?
2002 年 9 月 6 日 14:51
Donald 幼儿园用的课本是 Yo-Yo & Na-Na,里面有两只可爱的 frogs(青蛙),也是刚上幼儿园的学生,好像还有一只小猪是他们的同学,lion(狮子)是他们的老师, bee(蜜蜂)会来教他们发音„„
书里的内容和一般生活方式很接近,Donald 回来会说出 Yo-Yo 发生的事。我有个好主意,如果叫他去拿书出来复习可能要三催四请,不如让他和书里的主角更亲近,所以常常叫他 Yo-Y o,学着书里的人物讲话。Donald 说:“可惜没有人可以当 Na-Na。不然妈妈你来当吧!”
这实在有点强人所难,我虽然愿意和他一起玩,可是当个小女孩,总觉得怪怪的,我灵机一动,卖个关子:“谁说没有?Na-Na 比较小,住在肚子里,你还是可以和她说话的。”他很喜欢这个游戏,站起来刚好到我的腰,对着我的肚子就可以讲英文对话,而我可以切菜、做饭,眼光不用看他,只要学着小 Na- Na 的发音,回答他几句,听 Donald 的话,扮演那个永远躲在肚子里的小青蛙 Na-Na。
随着教材的转换, Donald 一天放学回来,心情很好地唱着:“ I go to elementary school. ..”我想不通他才中班为什么要唱:我上小学了?原来是老师看他学得很顺利,把他调到大班上英文课,课本也跟着换成 Yo-Yo & Na-Na 要上小学的故事。当天晚上我们外出吃饭,经过对面广福国小的校门,我们两个很有默契地在大门前面站住,对着空旷漆黑的校园呼唤:“Yo-Yo!Na-Na!”
就这样,他的课本人物在我们家里一一重现。有个卖东西的 Mrs. Hippo 河马太太,那一阵子,我买完东西,都学 Hippo 对 Donald 说:“Here you are.(这是你的。)”再交给他。
Donald 和我以前一样,都不喜欢拿课本出来复习,所以我们把上课吸收的内容,用表演回忆一下,记得什么用什么,还可以加上自己编的台词来连贯。
我很少看到他的课本是什么样子,有一次他整理书包,拿出一本全新的书,我顺手翻了一下,里面的东西有些是他曾经提过的,才知道这小子把书本弄丢了,老师又送他一本新的。虽然弄丢书不值得鼓励,但我想起自己的旧事,告诉 Donald:“外婆以前常笑我:‘书都不知道读到哪里去了?’原来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了。我初中老师来做家庭访问,外婆就先告状:‘她回来书包都不打开,我从来都没见过她的课本。’外婆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我认为读书很重要的是课堂中的了解、课后的应用,如果整天都要看书的话,可能很无聊吧。外婆不知道我聊天的材料都来自于课本。”Donald 很同意我的说法,附和着说:“书还可以有个好处,就是让我们忘记了再去查的。” 有一次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些幼儿园小朋友,穿着制服,我告诉他那是围兜,因为 Donald 念的幼儿园是迷你型的,全园总共才十几个人,从来没有制服,我怕他不知道,所以特地跟他说。Donald 说:“对,围兜就是 apron。”哦?这你也知道?他说 Yo- Yo & Na-Na 的书里有画出来,回家以后他翻出课本,指给我看 apron。感谢这个单词,我终于和他的课本见面了。
累积词汇的方法
2002 年 9 月 6 日 14:54
出门在路上,看到 Donald 用英文的人都要问他怎么能背那么多单词,Donald 会说:“因为要用啊!”
就是这个准则,我们和一般人背单词不一样,是倒过来执行,有用就先去读,多读就自然记下了,而不是先死背一堆单词,要用的时候才发现找不出到底是哪一个。
Donald 有一天坐在公车上,看到路上一个穿着时髦的小姐,他就说:“Look! Miss Conge niality.”我听不出来这是什么意思。Donald 解释给我听:“人家说穿成这样是很辣的,你上次带我看的电影《麻辣女王》,它海报上的英文名字就是 Miss Congeniality 。” Donald 卖弄的老毛病又犯了:“来,跟我念一遍 congeniality。”他比个手势学电视上的英文老师,小声地复诵一次,要我跟着念。
原来如此,慢着,不过电影名称不一定是直接翻译,常常因为剧情需要而另外取中文名字,这个单词应该不是麻辣的意思。他后来查词典也知道了,不过小鸭子嘴巴还是很硬:“我觉得它还是可以当成麻辣。”
虽然常出现这样张冠李戴、胡乱用的情形,我还是很佩服他可以去看一场电影就顺便记住电影名称,尤其是一个那么长的单词。这件事我举出来讲过很多次,听过的人都一边好笑,又同时对他肃然起敬。
我们对于中英文同时出现的海报,常常忽略英文,即使看到了,又嫌单词太长,看过就算了,也懒得记,所以总是没有增加几个词汇。而 Donald 因为年纪小没有这么多的坏习惯,他用自然发音去念几次,就顺便记下这个单词的拼写,如果他想看看它的意思,或者发音是不是很正确,他会查词典看看。
他的做法是很轻松的,不是那么规矩随时查词典,大人也没有那么勤劳吧!他是用到词典或是看到词典的时候,再顺便查的,所以我买了一个名片型的小电子词典带在皮包里,出门可以派上用场。同坐在公车里的乘客很好奇 Donald 英文说得溜又有自信,一个妈妈问我要怎么叫小孩背单词,她的女儿都高中了,怎么都背不了几个字。
我一向不主张规定孩子要去背单词,我们都是经过使用来帮助记忆,忘了没关系,下次用到再记就好了。但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不熟的人一定不相信,以为是我们不想说。
我正在伤脑筋要怎么回答,Donald 坏坏地唬我:“你说了她也不会相信。我干脆下次骗他们说是你每天逼我背 10 个单词,错了要打,一年就 3000 个单词了,这样大家会觉得比较合理,才会相信。”他转头告诉她:“方法很多,我们以后把它写在书里,你买回去就可以看到了。”
解铃还需系铃人哪!那位妈妈笑眯眯地说,真的这么小就会写字啊!说完才充满期待地下车去了。我捏了一把冷汗,真不知道下次 Donald 会不会被问烦了,干脆真的说是我打他、逼他背出来的比较省事。我应该未雨绸缪先准备好,问问看“背黑锅”的英文是怎么说。
累积词汇的方法 II
2002 年 9 月 6 日 14:55
“多聊天”
Donald 吸收词汇有三大来源:一是在学校,Yo-Yo & Na-Na 课本里面教的,对儿童来说简单又实用;他下课常常和老师聊天,也会知道很多的单词和词组。
经过这样的循环,老师叫他和大班同学上课,又带他到老师的补习班,和儿童美语进阶的国小高年级学生上课,从初学到这时,大概是一个学期,约半年左右的时间。
我和 Donald 的老师 Jill 都没有以年龄来区分学习的陈旧观念,也许在体能上我会同意分龄,但是在语言说话上面,一定要有什么规定的话,只是自我设限罢了。
他在补习班里如鱼得水,上课很认真,读的教材是 American Star,没有什么不适应的问题,反而又知道更多的词汇,同时开始有了文法句型的观念。Jill 老师和我都任他发展,如果碰到小测验,他会跟着写,拼错了再告诉他,但是不打分数。一些为了配合高年级学生考试、比较制式的考题他就不用做。
我发现这样有个好处,他能平常心去看待“考试”,不会斤斤计较分数,坦然面对错误和改正。只可惜跟着上了几个月,我们因为常常要出去玩,英文班的时间在下午 5 点到 7 点,我不想减少他的休闲和用餐,所以基于快乐学习的观念,停止了这个课程。 “杂志读看听”
第二大快速进步的原因,是从电视和杂志接收来的。他早上起来会看公视的 Let’s Talk in English(《大家说英语》),从里面学到很多在家里会用到的对话。我们安心大胆地用杂志里所学到的词组,任意地对话。母子的沟通不会因为用哪一种语言而有障碍。
我没有因为要逼他学好英文,就买一堆书给他读,这一点和爸爸 Eric 意见有点不同。Eric 和一般人一样,永远不好意思开口讲英文,总是觉得单词要多背才有安全感,只要一提建议就是:“要不要买书让他多认识单词,不然用错怎么办?”像这类的理论。
我不认为给他一堆书就是帮助他,任何人都是先会听、会说才上学、读书识字,为什么我们学英文要颠倒,违反自然?而且为什么摆一堆词组和文法书叠在旁边才有信心?
“Donald 自己选书来读”
Donald 是初学者,有 Yo-Yo & Na-Na 小朋友的生活书,他自己又选了 Let’ s Talk in Engl ish《大家说英语》杂志,后来他又想知道更多,会自动收看 Studio Classroom(《空中英语》),这样的行动力已经很够了。
任何主动有趣的学习,都是很自在的,如果加上一些纯粹为背诵而归纳的读书方法,绝对意义不大,大人都背不了,更何况是要求小孩子?会不会抹煞了一颗快乐学习的小心灵?那一类型的书,我们是觉得拿来当查询的工具就可以了。
一直到 Donald 和 Mary 用自己建立的“美语生活家园”概念,日常说英文的比例越来越高,词汇也持续在增加时,Eric 才慢慢信任我们。Donald 告诉他,我们时常会去逛书店,自己会看需要而选书,不然岂不是浪费钱了吗?
Donald 觉得英文很有趣,交谈和写信用几个字母和教过的单词沟通很方便。基本上在前面所说的学校和媒体教学多半都是对方发出讯息,Donald 来接收。在初步接触英文的时候,是以这两个来源为主,不过被动的接收,渐渐不能完全足够应付他的小天地里需要的词汇了。
“为游戏找词汇”
Donald 从小不看卡通不爱玩具,他喜欢玩的东西就是做大人的事。只要他去过超市、医院、银行„„回来就自制很多折价券、保健卡、存折„„来玩,学大人一样办公、盖章。这些东西不一定和课本及杂志的内容吻合,有时候找不到想用的单词。
所以,第三大来源就是我们自已主动寻找那些想要使用,又不会的单词。为了扩大这些领域,我们会到书店寻宝,找一些适当的书,来帮助我们。这个过程很有趣,Donald 和 Mary 先了解大致的分类和功能,在书店里挑挑捡捡。过去一年这个初级阶段,我们大概买过一套远东的国际英文故事精选,和一本图画词典而已。
这一本牛津出版的图画词典 The Oxford Picture Dictionary 真的很实用,每张图画大约都带有 30 个左右的单词,比如说一张清楚的亲自在厨房做蛋糕的图画,把你常用、会看到的都标出来了。我有一阵子着迷在厨房做点心或是蛋糕, Donald 喜欢在一旁搅局,我一边叫他帮忙拿东西或是不要动什么机器,把书上这些电器厨具的名字就顺口说出来,做过几次小饼干之后,就记得差不多了。
这跟我们一般初学者接触英文的方式不太一样,大部分人一开始学的都是统称,像是 clothes(衣服)、shoes(鞋子)等等。但是中文里有各种名词来描述:西装、高领衫、运动衣、工作裤、连衣裙、高跟鞋、平底便鞋„„当然英文也是如此。
Donald 和我都很想进一步知道这些名词的说法。借着在这本书里几张大街或是商店的图片,就向我们介绍了上百种穿着、饰物的名称,真的很棒,当然我们没有完全背起来,家里用过穿过的就比较熟悉。Mary 我还趁机问 Eric 爸爸,要不要多添购各种书里画出来的衣饰,这样我们就知道得更多了!还好他没有中计,在那里面还画了珠宝首饰和珍珠项链。
“单词变句子”
书里不只有名词,还有简单的句子,像是 The toilet is stopped up。我在想如果身在国外,真要发生厕所故障,不用拉着人家到厕所比手画脚。 The tires need air.轮胎需要打气,不会让你对着电话,不知道如何求救兵。
有的人光知道背单词,不去用的话,等于没有学。记忆单词的时间和能力每个人都不相同,我们先过滤掉一些目前没有用的,不要增加无谓的压力,通过这样很快又容易记住的方法,来为自己进阶,增加词汇。
Donald 陪我去中医诊所推拿,别人看他很可爱又说英文,向他搭讪:“陪妈妈来 hospital 吗?”一般人不分大小医院,讲英文都用统称 hospital 问他,而且认为如果他知道这个词就不错了。他告诉医生说:“你这里是 clinic(诊所),我看到柜台后面墙壁上有大招牌。”再回头对和他说话的人解释:“ clinic 和 hospital 是不一样的。”
我回想那一本图画词典上有一些介绍医疗情境的事物,书里面也是将 clinic 和 hospital 分类描述。但是因为整本书很多类别,我没有刻意去读,不过来到诊所,经过 Donald 一说,我才意会到书里 clinic 的图画,相关的东西自然就浮现脑海,感觉很清晰,加上柜台后面的英文字就能连接在一起了。
连医生也觉得很有趣,大家在这个医院每天忙进忙出,看不完的病人,对于时时经过的柜台布置,中英对照的医院名称几乎视而不见,却没想到 Donald 真的是当做文字说明读取。
Mary 有一次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朋友节目,教了 picnic(野餐)这个单词,我回想自己在初中就背过,老师也很爱考这个单词,可是从少女到现在快要四十一枝花的年纪,我一次也没有用过,它却不断出现在我们的教材里。我想这应该是国情不同,外国人车子开了就走,找一片森林、草原就来野餐,可是我们很少有这种机会,为什么它还是被当做初学者必背的单词?我看很多儿童英文班,教了很多动物名字,好像只有去动物园才会用,走在台湾马路上很难看到大象吧!
所以初学者最好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紧张地去打听自己少背了哪个单词,不妨和 Donald 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除了吸收自己想要的词汇之外,还要多观察。Donald 常常搭乘 MRT(捷运),站里的指针、夜间妇女的等候区他都看,车上的广播都有英语,他每一站都跟着念。现在每到了路线交会的车站,他就像唱 KTV 一样对嘴配音:“Please change trains at this station.(请在本站换车。)”他在电台受访讲到这句话,还提醒听众:“train 要记得加‘s’哦!”
活用你的书本,把图片情景在日常生活中重现。当别人只注意中文,而你同时也注意英文,你的词汇不增加都难。
Donald 自己编词典
2002 年 9 月 6 日 15:09
词典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幼儿园 Donald 是不会用到它的。但是因为他常常和老师聊天带回来的单词,我们不一定会,所以也很想知道是怎么拼的。于是会就他的记忆所及和发音,找找词典,先用英汉找,如果找不到再用汉英查一查。
Donald 看 Eric 爸爸有查词典的好习惯,依他爱凑热闹的个性,焉有不插一脚的道理?Eric 教他英文词典的查法很简单,只要按照字母的顺序,先找到第一个字母的那一页,再以第二个字母的顺序位置来排。
Donald 很兴奋,原来字母的顺序还是有用的(以前他说为什么要有顺序)。他把词典当成一个玩具,叫我们举出几个单词“拜托”他来查。很快他就会用了,一个晚上大家都被他弄得头昏脑涨,Mary 记得很清楚接连几天都梦到一堆堆的字母。
“转换英英词典”
可是问题接着来了,查到的单词是用中文来解释的,Donald 才 4 岁,上了几个月的幼儿园,国语说得很好,可是不认得几个中文字,会用词典却得不到解释的答案,仍旧必须要仰赖我们的说明。
我总觉得这样有点怪怪的,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后来我终于想到了,之所以怪是因为在 Donald 接触英文时,老师上课都是用英文解说和举例,回到我们 DIY 的“美语生活家园”是双语并用,不知道的单词,是用中文叙述中文,用英文描述英文。
而现在他想知道的英文单词,用英汉或汉英词典来查,只是知道个翻译和词性,要在一堆中文后面,才有简单的例句。我拿这个想法问 Donald,他也说真的是有点奇怪,因为没办法自己马上了解意思,所以也觉得不太顺手。
Donald 跑去告诉老是爱建议我们买辅助工具的 Eric,我们终于决定要买一本新词典,有空会去逛逛书店,选回来记他的账,请他放心。
书店多半是英汉词典,我想让 Donald 看看英英词典,是不是他想要的,能接受那样的形式再买下来。可惜附近的书局都说这种词典不好卖,只进了一两种陈列,印刷的字体很小,看了好累。
正想进军专业的工具书店找找,或是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时候,很幸运的是 Nina 阿姨要整理房子,我看到一沓要清除的旧书里,有一本美语词典,字体比较大,解说也很简单。
带回去给 Donald,他高兴得不得了,有了英英词典,不再需要我们的讲解,他可以自己看解说,解说中有不懂的单词,就顺着再查,常常因为查一个,可以多认识几个,他说:“查英英词典好像开连锁店一样。”
真的没想到,差点丢弃的旧书,居然被 Donald 拿来当宝贝,他说这叫做 “recycle”(资源回收)。大家视为畏途的英英词典,在他的手里变得很有趣。
我说过 Donald 看到生词不一定马上翻词典,但是因为他和词典相处得很好,所以先记着,不会懒得去查。今天早上他起床,看到前天查完就丢在床头柜的词典,想起一个单词,翻了一下(由于常常用,他查词典的动作也越来越快),仔细看看恍然大悟地说:“找到了,这个和我在书里看到的图画是一样的,原来是这个东西。”“我们课本有这个东西,也是画成 Y 型,原来是绑橡皮筋丢石头的。” 他递给我看:“slingshot n. a stick in the shape of a Y with a thin band of rubber attached, used by children to throw stones.”我看了半天才理解:“哦,是弹弓!”
Donald 没有玩过也没有看过弹弓,书里的图还是没办法让他意会到那是什么,查了英英词典的解说,他就明白款式和用法了。我在想如果用的是英汉词典,写着“弹弓”,他一定一头雾水,5 岁的他可能把“弹”,念成弹钢琴的弹,至于 “弓”可能不认得。 “你在怕什么啊?”
可能有人要问,难道这一长串英文解释他就每个词都懂?当然不是,他看懂几个就好了,刚开始学英文不是都教 shape(形状)?儿童英文先学了三角形、方形„„他绑便当的 rubber band(橡皮筋),children(小孩子们) 一定是知道的, throw stones(丢石头)也简单,只要看懂这三四个关键词,他就明白了。
很多人讲到英英词典都觉得很难,我以前也有这个错误的观念。大家想一想,像前面这个例子,一些名词,是写“弹弓”还是用英文解说来得清楚?我很庆幸 Donald 在初学的阶段就顺利地转换英英词典,他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有个大学生问他:“好可怕啊,你用英英词典呢!”Donald 冒出一句反问:“你在怕什么啊?”Donald 又小声地对 Mary 说:“他是怕我比他厉害,还是怕我不会查?”
“编自己的词典”
前一阵子 Donald 很忙,因为他觉得:“我可以自己编词典。”他实在太投入了,当课本里的主角 Yo_Yo 就算了,连词典都不放过。他认为:“词典就是把字排一排印给人家,我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单词打在计算机里,编自己的词典。” 这主意很有趣,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有胆识!Donald 和 Mary 陆续 key in(输入)Donald 认识的单词到计算机上,印出 Donald Dic tionary,还可以兼有复习英文和打计算机的功能。不过后来编到 1000 多个就没有继续了,因为 Donald 又偷懒地把事情交给 Mary,而他知道的单词越来越多,打起来很累人呢!
隔了好久,Eric 没自信的毛病又定期发作了,他没看到我们买词典要他出钱,以为我们不长进,就去买回一本彩色的儿童英文词典,说是 2000 词汇。Donald 问他买来做什么,Eric 说:“让你认啊,大家都说你有 3000 单词以上的能力,我要让你认认看。”我摇摇头:“亲爱的 Eric,小孩子不需要做实验品。”
Donald 见他爸爸不死心,随便翻几页,一一念出上面的单词,差不多 90% 以上都知道,他打个圆场:“这本词典蛮漂亮的,可惜我不需要,有很多我知道的单词它没有印上去。如果是汉语字典就好了,我已经会查汉语字典。”他顿一顿迟疑要不要告诉老爸:“我现在查英文用的是英英词典。”
怎么差这么多?Eric 愣住了,老爸还在用英汉词典呢!Eric 大概是所有认识 Donald 的人之中,最不能置信他这样自然地学了一年多,就可以是小有程度的人了。他火速去换成另一本,这下 Donald 高兴地收下了漂亮的《小学生汉语字典》。还不忘对 Eric 调侃一下:“谢谢你的礼物。下次你英文不会的单词,也该用英英词典了,我可以借给你,或是请我帮你查。”
4 个单词就开始说句子
2002 年 9 月 6 日 15:11
Donald 从出生两个月、Mary 销假上班起,就住在保姆王妈妈家里,星期六、日才回家。直到快要满 4 岁了,必须要考虑上幼儿园才接回家里居住。
我们当初不是一定要选择教英语的幼儿园,我只期待老师能为我们关心 Donald 的生活常规。礼貌和清洁是我们所注重的,也是 Donald 特别喜欢唱反调的地方。
我们家住在三楼,一楼有个社区的幼儿园,进进出出都会看到它。开始装修的时候,我曾带他去参观,一直无法成功送他进去。又过一学期,等到即将满 4 岁,Donald 清楚知道势必要回来,我也答应他有空可以回王妈妈家玩,才进入这家幼儿园。
每天早上两节英文课,原本不期待他会学到什么。不过从一进门,老师就叫他:“Take off your shoes.”他虽然很紧张,不过看动作也知道老师的意思。他的适应困难在于刚离开居住 4 年的环境,面对 Eric 和 Mary 父母都要上班的家庭,和新的幼儿团体生活。我们一家人费了很大的力量,历经争吵和坚持,他才接受幼儿园的生活。
也因为想要学习效果,又想要转移 Donald 对学校生活的不情愿,我们家把说英文这件事当成共同的话题,成功地转移 Donald 不想上学的焦点。出门前 Donald 会哭闹不去,我们和每个家长一样,半哄半强迫地让他下楼,不管他多不愿意,Mary 和 Eric 都不忘交代他:“好好学哦,回来教爸爸妈妈,我们都不会英文呢!”
有了这种使命感,Donald 哭归哭学归学,到现在幼儿园快要毕业了,你问他喜不喜欢上学,他的答案还是否定的。那他到底怎么学的,为什么比其他的同学知道更多的字词和句子?也是因为爱当老师学大人,所以爱管闲事的他在听老师之间用英文沟通的时候,会抓一个他听懂的词来联想,比如:一般人在学字母表的时候,学到 B 一定教到 ball(球),学到 E 一定教过 eye(眼睛)。Donald 有一天讲到 eyeball(眼球),我以为他随便连字,歪打正着蒙到的。他却告诉我是无意间听老师讲话中学到的,因为知道 eye 和 ball 这两个单词嘛。
所以很多人以为他看了不少教材或是书本,才有这样的程度,或是家长和老师给他很多功课。其实初学者不要自己局限所谓初学等级的词汇,他是从学字母表的阶段就开始听和联想了。
“自然发音”
现在小朋友都是学着用自然发音,看到字母就念得出来,除了元音之外,辅音的发音在学字母的同时就会念了。所以一个句子或是文章可以念得八九不离十,至于意思就要看内容是不是平常接触到的范围。我们在他上英文课之前,只是随机教育让他认识字母,并不教发音,以免将来要改不容易,他到学校 Jill 和 Martin 都教他发音,上课的教室内是全程英语,动作用听到的字符串连,Donald 的发音和句子在第一个月就很漂亮了。后来有一次我们看《大家说英语》,演到父女二人都买 Pizza 回来,Donald 的“z”就和电视里的一样,不像大家平常讲惯了披“萨”的发音。
“整句表达”
接受课堂里全程英语的教法有很大的好处,还不会讲单词的时候就会听到句子,好像不知不觉中就存了一些句型在脑海里。等到陆续学几个单词,再跟着老师练习,就能套进去用。
很多大人一直想问的是 Donald 为什么会说句子,现在的教育是从初学就整句听,而不是像我们以前教句型文法一团乱,又担心单词背不下来。新的方法是你不管是 10 个单词的能力也会整句讲。Donald 说:“Take off your shoes.只有 4 个单词,为什么别人总问我会多少词的时候就会说句子?”你看上课第一天,他听过这 4 个单词,每天被叫脱鞋,一个礼拜之后,他要我帮他脱鞋就自己说这句,回到家我要他脱鞋,我也这样讲,“美语生活家园”就是这么建立的,跟本算不上大工程,4 个单词就开口说句子了。
参加全民英检
2002 年 9 月 6 日 15:12
“全台湾最小的考生”
带 Donald 去莺歌玩,在做陶土的时候,有个常夸奖 Donald 的同事问我们有没有参加全民英检。我才想起来曾经买过一份报名表,过两天就要截止了。
让他参加英检,是因为我很鼓励他参加活动。而现在有各种的检定,我认为语言训练中心的英检(GEPT)有听、说、读、写的测验,可以让他去体验一下。通不通过无所谓,我告诉 Donald 这是一个听说读写的活动,他自己决定要参加。虽然有学习手册告诉应试者题型,我只在应考前的餐厅里让他看看,不要求他去为考试练习题目。他目前自然成长的英文程度虽然不错,不过像一般中学常考的合并句子之类的题目,并没有让他接触过。我没有去国外住过,问很多外国人他们也不这样考,这种台湾数十年不变的题型,我想将来 Donald 在学校就会遇到,我不会为考试叫他做题目。
“用中文学英文?”
这次考试让他学习独立,看他这个最小的 5 岁考生,夹在一堆中学甚至大学生里进考场,他才知道考试是这样的,妈妈不能进去。他在教室外等待的时候,很讶异每个大的学生都人手一本书拿着背,用中文交谈考题。只有他直接用英文聒噪地问问题。他问我:“他们用中文学英文?”考前我们发现英文作文的提示是用中文说明的,Donald 才大班,中文才学过几个字,反而用英文他可以掌握作文要写的意思,可惜考题是用中文写的,Donald 说:“我可能要参加的是中检。” 我也觉得英检要有英文说明,中文是加注说明,而不是根本就不写英文。虽然如此,他考试时请老师加英文说明,还是写了一篇作文,规定要 50 字以上,他考完出来后问我:“我写了六七十个字有没有关系?”
“提早口试”
有很多记者听说有个 5 岁的小考生,考完试都等着访问他。Mary 和 Donald 没见过什么世面。Donald 紧张得一脸酷样,有一位记者拿一份文章要他读,以他的个性,被指定的话是不会开口的。Mary 请记者直接用英文问他,记者问他考试紧不紧张,他就开口回答了:“May be I was not so serious. I can relax. But...(我考试不会这么严肃,我可以放轻松,可是现在我会紧张„„)”听他现场即席用英文抱怨了一长串,大家就笑着说:“这就够了,能这样说一定通过了。”
当成绩单寄来,Donald 很紧张,拆一封信弄了半天,流了满身大汗。他也很想知道结果,听力通过了,阅读因为有一些中学的题型他没看过,分数居然还有 45 分,作文不仅字数要够,还有关结构和意见表达,我以为一分都没有,他还得了 10 分。因为没有全部通过,所以不能参加复试考口语。可是由于他在接受访问时的即席回答,我告诉他:“虽然没有复试,你的口试成绩是最好的。”
我们家很高兴 Donald 参加 GEPT 的经验,能够以参加活动的平常心来面对考试,不论考试的方法和形态,我都鼓励大家要先适应正常体制内的规定。有些人不管学什么,都先批评这个不好,那个制度不对,不如先学好自己的基础,分数多寡在其次,自己要有信心。不管你是用中文背英文来通过考试,或是像 Donald 用英文表达现场的思考,英检只是让你自己去了解英文的学习过程。
“恭喜 be famous”
考试完毕我们全家人直接到新庄参加喜宴,忘了考试这码事,只顾着欣赏礼堂漂亮的设计。正向主人陈太太恭喜娶了漂亮媳妇,Mary 的手机响了:“恭喜呀!” Mary 反应不过来,奇怪,娶媳妇的不是我啊?“Donald 上电视啦,大家都听到他说一堆英文,不过我们英文不行,听不懂,哈哈!”一顿酒席吃下来每段新闻回放报道,我们都一直接到电话,倒是我们自己没看见。
第二天新闻回放我们才看到,还有报纸的专访也登出来了,Donald 下个结论:“我以后会 be famous(出名)。”Mary 笑笑,以为他说了就算了。没想到事隔几个月,有一天接他放学,要他在车上换好衣服,去台北聚餐,他居然担心曝光: “我是上过电视的人,在车上换衣服会被人家笑。”他倒还挺认真的。
用英文学中文 2002 年 9 月 6 日 15:13
Donald 在进幼儿园的时候,会说中文可是认不了几个字,英文认识字母而已。这一两年下来很多人看到他都会反问他会不会讲中文,也有人想像他的中文一定不好。
他的字写得不漂亮,因为我们不想要他太早用笔,可是他会听说读 ABC,就拿小白板画 a b c,我觉得这是自然顺序,不能强迫他去写,也不能阻止他不写。所以他会说 car 他就写得出 car,他告诉那些不了解的人:“我会认、会写 26 个字母,当我会拼一个单词,念出来就顺便写,一点不稀奇。”
“用英文学中文”
比较好玩的一点,和大家想法相反的是,英文还可以帮他认中文。他在学校最早学到一些像 red、blue、black(红、蓝、黑)这类的颜色,当然初级班也会教 bird、cat(小鸟、猫咪)的动物。Donald 站在水槽边看 Mary 洗碗,他指着洗洁精上的字问我:“Mom,这个字是不是‘熊’?”Mary 吓一跳,现在的幼儿园真厉害,这么难的字也教了?Donald 不太有把握地试着解释他的推论:“我看它写 ‘White Bear’,white 好像是白色的意思,bear 是熊,我认得‘白’,那旁边的字就是‘熊’了。”这就是他认得“熊”这个中文字的经过。
“用英文学英文”
在教室用英文来授课,学到的句子很实用,比课本的还实际。Donald 很早就知道 chalk(粉笔)、white board(白板)甚至像 communication book(联络本) 这么长的单词。我曾经听过 Donald 同学的家长告诉他的孩子:“你和 Donald 是同学,你怎么没和他一样会说?”我不好意思纠正她,可是很为那个孩子委屈,觉得这不能怪学生。举例说,Donald 讲过 commun ication book 之后,我就记着他知道,以后要签联络本我就会说 communication book,前面几次讲不习惯,会忘记,想讲中文联络本,我就再让 Donald 告诉我一次,有几次他自己也忘记了,我们就再想一下或是问老师,反复用过几次以后,这个单词我们才用惯了。
很多家长都以为 Donald 是个配合度很高的孩子,所以才能玩这些游戏。我想这是借口,Mary 是个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也许时间比别的妈妈都少,Donald4 岁才回家住,适应问题很大,又要上学面对学习,所以我才会把游戏和方法用在生活中。
我们在公车上闲着也是闲着,玩的一些游戏有用英文也有中文或数学的。文字接龙就是中英文都玩的。教他数学:“妈妈有个 secret 放在心里,不让你知道,你来猜猜看。”再说出题目,这些数字是用英文来说。
Donald 不是一个叫他做什么就做的人,一定要让他觉得有道理才同意。像他正在着手写另一本书,整本书里表达他的观点和道理。这样的一个小朋友,就英语学习上来说要费不少心思在兴趣引导上。有兴趣了,他也有调皮的一面, Martin 在学校午餐时用英文讲了食物之后,顺便说:“Thank you God!(谢谢老天。)”Donald 跟我说:“你知道,我在旁边不是跟着说这句。我说的是:Welcome。” 他看我笑痛肚子,又故意问我:“你不是要我有礼貌?我帮 God 说不客气!”
听——赖床的办法
2002 年 9 月 6 日 14:58
Mary:Wake up! Wake up!
Donald: I want to sleep another ten minutes.
Mary: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Donald:It just 6:30 A.M.
Mary:But you are always too slow.
Donald:When I get up. I need to eat. What’s for breakfast?
Mary:Toast, egg and milk.Now, you can watch Studio classroom on TV.
Donald:I don’t want to watch it today.
Mary:All right. You need to get up.
Donald:Ok... Ok...
Mary:Let’s go.
Mary 每天的工作:“醒醒,起床了。”
Donald 翻过身去闭着眼:“我还要多睡 10 分钟。”
Mary:“你上学会迟到的。”
Donald 瞄时钟:“现在才 6:30。”
Mary:“可是你总是慢吞吞的。” Donald 施展拖延战术:“若我起来,会想吃东西。早餐是什么?”
Mary:“吐司、蛋、牛奶,现在起来还可以看到《空中英语》。”
Donald 还想赖床:“今天不看。”
Mary 坚定目标:“可以呀,但是你必须起床。”
Donald 继续睡:“好啦,好啦!”
Mary 干脆一把抱起:“走吧!”
* * *
Donald 小时候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的人,专门扰人清梦。刚上幼儿园听到 wake up 和 get up 的动作命令,这下可好,他回来马上就派上用场,学老师叫他们结束午睡的口吻,念得既标准又清楚,加上权威的语调,再附带拍打的动作,一大清早,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他把 wake up 和 get up 这两个词在生活里应用,给我很大的冲击。当你觉得需要用的语句,你就一定会记下来。从此我开始有 DIY 自己建立美语环境的想法。每个人都知道,学好语言的方法,就是要有环境。不过说起来简单,真要去做,最初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又不住在国外,经济能力也有限,做美语环境要从哪儿着手?时间空间又很小,我和一般的职业妇女一样,从公司下班,直接回到家里又继续加班当妈妈,很难想像还有多余的心力来安排额外的学习。
没关系,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与其伤脑筋,不如就从一天开始,除了 wake up 以外,接触到别的东西,我让他尽量用英文教我,初期一天可能只用到五六个像是 telephone、televis ion、I、you、mom(电话、电视、我、你、妈妈)之类的单词。
过了几天,效果比我想像的好,餐桌上的水果已经大部分都能用英文了。因为午餐时间,老师会先用英文告诉大家盘子里是什么,晚上回来聊到学校的事,问他吃什么,他就说出来。我发现原来自己家里的冰箱就装满了现成的教具,绝对胜过课本里一堆单调的图片。
所以现在和 Donald 一边聊一边讲的水果名称,我一下就记得了。在家说习惯了,有次去市场,竟然指着西瓜对老板说 watermelon,还来不及更正,老板听了马上手比个 12,用英文说 tw elve,告诉我一斤 12 块钱。看吧!卖东西最需要沟通的是价钱,老板他不需要知道 2000 个黄金单词才开口,做生意自然就记得数字怎么说怎么用了。我点点头,他称好收了钱,还补上一句 Thank you。整个过程中,他说的英文比我还多呢!最近 Donald 上学的新鲜感过去了,每天 Donald 和 Mary 仍旧上演赖床的戏,只是角色互换,颠倒过来,变成我催他,而内容除了 wake up,他慢慢把所接触的其他的单词都用进来,早上的 conversation 就越来越长,用这招他可以赖得更久一点,像是今天这篇在他半睡眠状态下对话的例子,已经演变成共有十来句之多。
说——小心!
2002 年 9 月 6 日 15:00
Donald:Be careful of the gutter.
Mary:Thanks. How do you know the word“gutter”?I haven’t said the word before.
Donald:My teacher, Uncle Martin, told me. One day he took us outside. We saw a spider.
Uncle said:“Look!There is a spider in the gutter.”
Mary:Then you remember it.
Donald:Of course. Otherwise, I can’t chat with Uncle Martin.
Donald 和妈妈走在小巷子:“小心,这里有水沟。”
Mary:“谢了。咦?你怎么知道这个单词?”
Donald:“Martin 老师告诉我的。有一天他带我们出去玩,我们看到一只蜘蛛,他对大家说:‘看呀!有只蜘蛛在水沟里呢!’”
Mary:“然后你就记得了?”
Donald 得意地说:“当然,不然我怎么能和 Martin 闲聊呀?!”
* * *Donald 有点皮,走在路上蹦蹦跳跳的,路上垂落的电线、乱停的车子、骑楼走廊低处常常突出很低的招牌或冷气机,一不留神就会撞到。我很早就改用 “be careful”代替中文“小心”,来发出警告。至于 be careful 些什么,我常常后面加上的是中文,危险的时候,如果我再想清楚或用描述的句子,早就来不及了!
Donald 听惯了我要他 be careful,在路上遇到我心不在焉的时候,早就会说 be careful 要我注意。可是这次他说 gutter 这个我也忘了的词,我就很好奇了。原来东听西讲之下,他可以很自然地就把听过的单词套用进去。
他的发音很漂亮,有很多人以为他从小住在国外,我想这和我所强调的听说读写顺序非常有关。我很珍惜他口音养成的过程,也一直很庆幸当初因为地利之便,选择住家一楼的幼儿园。刚好 Donald 的启蒙老师 Jill 和 Martin 这两位中外联姻的夫妻档,很注重他的发音。
当时 Donald 幼儿园课本里有只蜜蜂,是个 phonic(发音)老师,教些简单的元音辅音怎么念,放在单词里大概怎么发声。一开始学的时候,我就请他回来纠正我的发音,以前他遇到我念得没有他标准的单词,就举起手当翅膀像蜜蜂飞到白板旁边,写下发音,再用根小棍子当做教学棒指着教我念。今天 Donald 在水沟旁边讲完这篇对话后,就顺便警告我:“gutter 这个单词要念好,我觉得要是你念不好的话,很可能念得像 garden 一样,这下水沟变花园了!”
在台湾家庭,打造美语生活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让发音漂亮。我觉得腔调和发音养成是重要的一环,修辞慢慢再来没关系。有些人说一长串英文,文法和词汇都对,可是旁边的人却听不懂,就是这个道理。
Donald 学校一周只有 4 天早上有两节英文,他喜欢和 Uncle Martin 聊天,杂七杂八的什么事都讲,尤其放完假回到学校,一大早就和 Martin 聊得兴高采烈,有几次夸张到 Jill 老师认为有必要请他们二人“be quiet”安静一点的地步。
小孩子都藏不住话喜欢讲秘密,我和 Eric 爸爸近来特别注意言行举止与气质,不是为了即将出书要顾及形象,而是 Donald 把我们家的大小事都翻成英文, Jill 跟我说她和 Martin 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我也在心里偷笑,我们也是连他们夫妻说什么悄悄话、哪一天结婚都知道!
借着这样和外籍老师的互动,他会接触到很多课本没有教的东西。我也由 Donald 在学校学回来的发音、腔调来调整我的语调。
很多人都称赞 Donald 的程度,你知道吗,不仅如此,通过回家延续美语环境的方法,他一个人幼儿园的学费,等于我们一家人的学习效果。我和老公 Eric 这对上班族父母,不问孩子你花钱去学回什么本事啊,我们只需要虚心地问问家中免费的小家教,今天打算教我们什么。偷学之后,再挑点我们所知道的小毛病来纠正他。
不过现在除非很有把握,不太敢再得了便宜又卖乖了,因为有些我自以为是的挑错,发现没有他的正确,正好纠正自己的错误!你羡慕我们家的方式?其实说穿了就是很简单的道理,难在你敢不敢真正去打造自己的“美语生活家园”!
读——念《圣经》 2002 年 9 月 6 日 15:02
Donald:Mom, what are you doing?
Mary:I’m taking off my make up.What’s up?
Donald:I’m going to bed.
Mary:Don’t forget to brush your teeth.
Donald:I did it already. I want to read The Bible now.
Mary:Ok. I’m coming.
Donald:There are 6 pages in the chapter today.
Mary:Ok. I’m coming to listen.
(After ten minutes.)
Donald:Mom. I’ve finished.
Mary:zzz...Good night.
Donald 坐在床上问:“妈,你在做什么?”
Mary:“我在卸妆,什么事?”
Donald 拿着书:“我要睡觉了。”
Mary:“去刷牙。”
Donald:“早就已经刷好了。我要念《圣经》了。”
Mary:“好了,我要来听。”
Donald:“一章,有 6 页哦。”
(10 分钟之后。)
Donald 推醒 Mary:“妈!妈!我念完了。”
Mary 被叫醒:“嗯?哦!晚安。” * * *
Donald 不爱睡觉,即使累了也要撑到最后一秒才甘心睡觉。而我是只要一碰到枕头,就可以呼呼大睡的人。如果我先睡 Donald 还在看电视,没睡几分钟我就会被他叫醒,分享一下电视正在播出的内容。这对上了一天班的我来说,简直是一大酷刑。
每天和他奋战到晚上,终于有一天情况改变了。这天他参加英语杂志每月举办的儿童活动,主办单位发给每个小朋友的家长一小本中英对照的《圣经》,爸爸 Eric 拿到了,回来后随手一摆,Donald 把它当故事书来读,虽然里面有很多字看不懂,他却觉得很有趣。到了晚上 Do nald 主动要求先上床,这样他才好念《圣经》,因为如果太累才睡,就没力气看了。
我们家没有特别的信仰,也尊重各宗教,我分不清 Donald 是如何阅读《圣经》。一小页的英文《圣经》很多,刚开始他坐在床上,念得很慢,我躺着听一会儿就睡着了,念完一页大概需要十几分钟,他也累了,把《圣经》摆在床头再睡觉。
经过一个多月,Donald 宣布不再每次念一页《圣经》,我以为他看到那么多字没耐心了,谁知道,答案竟然是:“念一页的话,剩下的内容要明天才能接上,不连贯读起来很不舒服耶!”也对,虽然不是整篇看得懂,总也觉得怪怪的。问他打算怎么办,Donald 瞪着看我一会儿,好像认为我很笨似的说:“当然是改成一天读一章,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所以现在如果是他睡前想念《圣经》的晚上,就是一口气读完一章,不再分好几天来连接。速度也越来越快,视每篇的长度而言,一章也不过一二十分钟就读完了。我又好奇为什么一章的时间和最早念一页的时候差不多?我猜他是不是跳着念。他又看着我,用不可思议的表情摇着头说:“你真的很笨,《圣经》里面的内容,常常会一再出现,念久了,当然变得很容易。”
我的听力没有从小培养,对于不熟悉又在半睡眠的状态下随意听到的,当然没有吸收,分不出内容的差异。而 Donald 在持续阅读中,不同章节出现相同的人物或事情,让他从单纯的朗读到现在能够概略了解其中的意思。
有一天他的一位老师演英文舞台剧,我带他去看。其实我也看不太懂,我想 Donald 大概只是看热闹,没想到他看到一半,突然叫我帮他一起记着一个单词的念法。我嘴里念着念着,还没散场就忘了。到家我向他说抱歉,没记起来。他说没关系,他没有忘记,翻开《圣经》,指着上面 disciple 这个词,告诉我:“这个单词时常出现的,可是我以前都念错了。”
我叫他把原先的念给我听,音节、重音和正确的完全不同。我又想不通了,既然他之前念得这么离谱,为什么人家演员说到这个单词,他又知道念的是哪个?这回他终于忍不住,激动地说:“难到你中文念错,念了不一样发音的字,在别的地方听到了,你分不出来,不知道改回来吗?何况你不会看他演出的内容吗?”
当初我赞成他念《圣经》,是为了让我图个清静,而且一章那么长,他愿意多朗读练习,顺口就好,也不用查单词,念完就睡了。没想到意外收获如此丰富。我常常说的一句话:“你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秀给你看到无限的可能!”从此,我只要像今天一样,做好睡着的聆听者,他念完会自动告诉我,再帮他拉好棉被,道晚安即可。
写——真不是个好日子
2002 年 9 月 6 日 15:04
Donald:Hey, What a day!
Eric:What happened?
Mary:Nothing.
Eric:But Donald said“What a day”!
Donald:Yes, I said it.
Mary:Really? Why?
Donald:Because I lost my notebook in the taxi last night.
Mary:Poor boy. I have some good news.
Eric:Really? What?
Mary:I lost my way. I found myself on the freeway, because I’v e never driven on it before.I was so excited and nervous.
Donald:Oh!That’s bad news, too.
Donald:“唉,什么日子呀!”
Eric:“怎么啦?”
Mary 有点心虚:“没事。”
Eric:“但是 Donald 在叹气,觉得今天不是好日子。” Donald:“对,我是这么说,没错。”
Mary:“真的?为什么?”
Donald 快哭了:“因为我昨晚把笔记丢在出租车上了。”
Mary 为了转移情绪:“可怜的孩子。哦,我倒是有个好消息。”
Eric:“真的?说来听听好吗?”
Mary 看看 Eric 的脸色:“我迷路了。一不小心,我发现自己竟然开上了从来不敢开的高速公路。既兴奋又紧张呢!”
Donald:“天!那正是我要告诉爸爸的另一个坏消息。”
* * *写笔记是 Donald 的一种游戏,也是一个好习惯。他有一本笔记本,遇到什么事就窝在房间里,一句、两句慢慢地用他会写的单词组成句子,类似 memo 一样,他说是写日记。
他会先写下日期,不是用阿拉伯数字 2/5 这样简单写写日期,而是很正经地写着是:Jul. 15 th Sun,再写着:“I went to B & Q. Mr. Chen teaches me. I made a chair.”这是记录他暑假的一个星期天,到新庄参加 B & Q 特力屋办的活动,分组后每组由店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带领教导,他在陈先生的那一组,DIY 自己动手钉了一个板凳带回来。
他随便写,没有特别顾虑现在/过去时态、文法的对错,完全是依照他想记下的重点,写出活动的人、事、物,整本都是这样子的回忆。大阿姨从马来西亚回来玩,问他过得如何,他就翻出本子,像老先生翻相本,如数家珍看着本子里的半文字半记号告诉大阿姨,里面有小狗 Konica 洗澡的事、外公过生日大家去亚太饭店吃 buffet(自助餐)„„
在幼儿园每天说日期,12 个月份和星期几都不会混淆,听和说都没问题,回家爱写笔记,不仅是缩写,配合他学的自然发音法,只要会念就拼得出完整的月份和星期几,所以写起来很轻松。因为日期是用序数,所以他用熟了之后凡是 1、2、3„„100、1000 和第一、第二„„第二十、第三十一、第九十九„„都能够以此类推,视状况运用自如。不像以前我在初中时代,老师口沫横飞讲了基数、序数,归纳一堆法则,我还是如坠云雾。
这一本我和 Eric 都觉得很珍贵的本子忘在出租车上,实在是件伤心的事,刚好也是给他记取一个教训。昨晚他陪我去看医生,出门前叫他不要带本子,容易遗失,他偏不信,坚持自己会好好保管,这下可好,今天要写才发现掉在车上了。为此 Donald 心情很糟糕,又怕被骂,所以只好自己叹气。
正好 lost 这个单词可以用作遗失东西,也可以当迷路,我原先心虚地以为 Donald 要说我开车迷路的事,原来是发现本子不见了。我为了化解 Donald 的低气压,也为了轻描淡写向 Eric 自首——带着 Donald 出门,开错车道,误上高速公路的事,所以借口说报告好消息,来宣布今天这个惊魂事件。
新手开车还不曾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当时人在中和,心想到了马路尾端再转弯,却不得已跟上了高速公路车道,只能前进不能退后,只好假装镇定,看清南北的指针,压下快要跳出来的心,对 Donald 说:“Mom is wrong. We are on the highway. Please don’t tal k to me.”
现在回想起来,在如此危急的情形之下,我居然还能用英文和 Donald 对话,这下总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个好消息:至少证明我们家打造的美语环境更强了!
演——我当 Hazel 老师
2002 年 9 月 6 日 15:06
Donald:I’m Teacher Hazel . You can be Billy.
Mary:And?
Donald:Eric is Thomas. He cannot speak English.
Mary:Sorry, Teacher Thomas!
Donald:“我是 Hazel 老师,你当 Billy 老师。”Mary:“然后呢?”Donald: “Eric 来当 Thomas,因为 Eric 不会说英文。”Mary:“抱歉呀,得罪 Thomas 老师了!”
Donald 在学校学的发音,回来要怎么维持?答案是他来教 Mary 和 Eric。这样子他会去记老师的念法。我看过很多爸爸妈妈在小孩子放学一回来就问他:“这怎么念?不对,我教你‘椅子’要念„„”可是越教越糟。Mary 让 Donald 当老师,他就会用老师比较夸张的嘴形来教我们发音、提醒舌头的位置,久而久之他的发音就稳定下来,也同时纠正了我们的发音。有些单词他明明就记错了,念得很奇怪,又不肯承认,我们就一起查词典或是他再去问老师。
他喜欢扮演老师,从 1999 年 11 月开始买杂志,开始听《大家说英语》,听不懂英文就先学着哼配乐,学老师的声调。因为是教学的广播,所以念得很慢,喜怒哀乐的声调也很夸张,他虽然听不懂,也可以感受一些剧情。
几个月以后,2000 年 1 月在公共电视里直接有《大家说英语》的节目演出。那时候 Donald 认识书名上两个单词就买了杂志,学一点配乐和听出一两个单词就在听广播,这回我只是告诉他杂志上登载的节目会演出,他就很兴奋要看剧中人物的真面目。 Hazel、Billy、Thomas 三位老师围坐在一张方形矮桌前面和观众打招呼,演三段会话。电视教学节目一向就很多,Mary 觉得既然要看就要主动有兴趣。为了保持我们想学的心和热度,Mary 的做法是让家里的电视机改成了交互式电视。Mary 不是等人家研发什么新设备,而是带着 Donald 坐在电视前面和老师打招呼,teacher 一说:“Hi, everyone!I ’m...”我们在电视前也和他挥挥手说: “Hi, Hazel. Hi, Billy.”把电视里的人当朋友,这样就能和整个节目融合在一起,当我们接受它带来的信息,就好像是朋友在和我们聊天一样自然。
在公园的亭子或是在朋友家,每天 Donald 都找一张小桌子来演杂志老师的对话,自从看了电视,可以学的东西更多了,Hazel 老师的嘴形、手势,Donald 都跟着做,多听几次他学会了开场白和“now, look today’s key words”,Donald 在说开场白和教生词的这两句话后面,都要 Mary 配乐,配得不对也不行要重来。后来他会自己编几个生词去当 key words,有一个词组单元叫做 Useful Phrase,屏幕会出现一支笔画出 Useful Phrase , Donald 就会拿起笔来假装画草写。
跟着电视学表情和声调动作之后,Donald 不甘寂寞,要当主讲的 Hazel , Mary 就被指派当 Billy。在小桌旁边演杂志,一边演一边念有个好处,可以整句整句讲,因为带有动作,可以加深印象。简单地演一两句或是一些固定单元的用语,他会当老师演结束用语,要学老师轮流叫大家“Let’s talk in English on PTS or on the radio”(大家收看和收听节目)。
Eric 因为不太和我们玩这些“小把戏”,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英文,所以他是 “美语生活家园”里被动的角色和道具。Donald 叫不动 Eric,就叫他当 Thomas。教学节目里都有说中文的老师问外籍老师一些问题,后者来解释。Donald 才 4 岁,信以为真,认为 Thomas 不会讲英文,所以让在旁边看报的爸爸当 Thomas。可怜的 Thomas 老师被误会了一年,最近终于洗清冤屈了;有一个新单元 Grammar Cop(文法警察),有人念错句子,Thomas 吹哨子跑出来纠正他。Donald 这下可爱死了这单元,Mary 的朋友送他一顶警帽,让他威风一下,他整天在家假装吹哨音对你说:“B-B-B!Don’t say. ..Do say...”来告诉你哪些句子要修改。
因为用杂志来扮演,Donald 的听说读写都进步了。听和说是听收音机的时候加强的,有了电视播出,他会在节目之后和杂志连接,阅读的句子刚开始需要一点解释,等到更熟悉剧中人物的个性和动作,他就不再要我们说明。其实他不需要逐字翻译,只用去感受和扮演,来掌握内容。这也是为什么有人问他:“ Donald 你现在看懂意思吗?”他可以很肯定地点头说:“Of course.( 当然啊!)”如果要他:“那你翻译给我听。”Donald 又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他会告诉你:“我可以说出它的意思。”
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以前做学生背单词写翻译题目,却不会变化或是不能听到就马上明白,非要偷偷转换中文意思不可,这是因为紧张或是不能融入。现在看 Donald 不管他有 10 个还是 1000 个单词能力的阶段,都是用情境来掌握意思和表达自己,所以没有因为单词少而不能用英文的问题。他从 ABC 字母就同时经过听说读写演的流程。和 Donald 一起听一起看,到一起扮演戏中的角色,在说英文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我该怎么说”,让 Mary 丢掉包袱,用小孩子最单纯的方法,照着当时的心情,就会讲得很自然。
这一年经常碰到有人说:“我也听你的话看节目,可是看不懂,又放弃了。” 悄悄告诉你,Donald 和 Mary 就是多了勇气去扮演,又没有要整篇都听得懂才能看。Donald 就是从仿真配乐、打招呼、再会和开场白开始的。这些都是每天会重复的东西,加上我们自己的表演,学老师在电视上皱着眉头、假装拿放大镜的姿势找生词„„Donald 后来常说:“Let’s find out.”我也忘了为什么,直到最近他回答别人怎么看英语节目,他说:“当然本来是看不懂,常用的先知道,以前每天半小时里,有三个部分会说到 Let’s find out,我看久了就会用 find out 来表示查东西、找答案。听懂了一些段落的动作,就会再去明白里面的意思,而且我要教 Mary 和 Eric、Nina 怎么演,我就会很注意听,听懂看懂以后我就记一点或是看书来演,很好玩。现在我还看 Studio Classroom(《空中英语》),不过还没有演。”
看来他们节目要找资料的话,不用翻带子,直接问 Donald 就好。现在他看《空中英语》,因为才开始收看几个月,还没有急着买杂志,是用吸收的方式,所以没有演,可是我仍旧会和他比赛打招呼,赶在片头和老师说哈啰,连他们的标志——一只猫头鹰,我们每天也和它说话。
Donald 有一次去医院,因为没有公共电视频道,他带着杂志在医院照着播出的时间读,他说是帮医院补频道。一些实习的护士姐姐都围过来当他的观众。 Donald 的表演,是一台互动电视、一种复习、一种游戏、一部活动录像机„„ 尽收在“美语生活家园”的演出里。杂志、电台、电视的教学效果如何?自己有没有投入,占很重要的部分。
多多名言录
2002 年 9 月 6 日 15:16
多多喜欢发表高见,爱模仿老师当大人,他像许多聪明孩子一样,常常语出惊人,听听他说的话,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的英文比你行:
每当有人问多多:“你是怎么学英语的?”多多都说:“English is for you to use not to study.”(英语是给你用的,不是给你学的。)一语道破几十年外语教学的弊端。
妈妈向多多征求写书的意见,多多又发表了他的高见:“这出书嘛,不是要给那些妈妈去规定小孩子背英文哦,我要你我们一样,让妈妈知道怎样陪小孩子、听小孩子话,让小孩都妈妈,比妈妈还厉害!” 多多在幼儿园学会了 26 个字母,他对字母组合成单词充满了好奇:“那几个字母很好玩,拿 3 个字母来用,c-a-r 就是车子,随便换个 t 上去,c-a-t 就是小猫,真方便。”原来学英文可以偷懒,换一个单词,又获得一个新的单词。
多多回家不喜欢拿课本出来复习,因为妈妈小时候也不喜欢天天看课本,所以妈妈就和他用表演来回忆课上的内容。多多对书的认识有多了一条:“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忘记了再去查的。”
多多有了英英词典,自己可以看解释,其中不懂的单词,就顺着再查下去,常常因为查一个单词,多可多认识好几个,他越玩越开心,说:“查英英词典好像开连锁店一样。”
有人问多多学英文有没有压力,多多说:“压力是做不到才有,那我一点一点越来越会说英文,你问我有没有压力?做不到才有啊!”
多多去参加英检考试,发现每一个比他大的学生都在用中文讨论英语题,多多惊讶地问:“他们用中文学英文?”
妈妈竺静玉新世纪教育观念:
许多人都说,就算孩子不学英文,也应该看看《我 5 岁,我的英文比你行》,它给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上了一节课。“观念方法不一样,让我们的结果不同。”这是妈妈介绍经验时常说的一句话。
妈妈最找提出美语生活家语的计划,“不出国也有美语环境,不移民也能移植美语生活”。美语生活家园座右铭:以初学的心,继续走未来的路。
妈妈和多多的老师“都没有以年龄来区分学习的陈旧观念,也许在体能上我会同意分龄,但是在语言说话上面,一定要有什么规定的话,只是自我设限罢了”。
“我不认为给他一堆书就是帮助他,任何人都是先会听、会说才上学、读书识字,为什么我们学英文要颠倒,违反自然?”
背单词的诀窍:我们和一般人背单词不一样,是倒过来执行,有用就先去读,多读自然就记下了。
妈妈给初学者下了一个定义:“要保有初学者的好奇心,而不一下只做一般人想像初学者做的事。”
妈妈一直强调“让学生当老师”的观念。学生一代比一代强,只要给他们空间,一定青出于蓝胜于蓝。
学英文总是有很多等级,“不要让分等级分掉了信心”,“千万不要盲目,英文初学者不表示连判断能力也降低了”。
“相信我们,从两个单词建立信心,就能听遍天下。”(多多从认识听力杂志封面的两个单词开始听英文广播。)
“你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秀给你看到无限的可能。”
“有没有恒心持续做那个’用英文的人’才是真正的关键。”
“我们采用最平凡的方法,唤起最基本的语言本能。”
多多学英文小锦囊——你不可不知的关键词
2002 年 9 月 6 日 15:19
1.5 岁。多多 4 岁开始学英文,到 5 岁已经“学有小成”。专家说 3~6 岁是开始学英文的黄金期,过了 13 岁再学外语,就很难学到纯正道地、不留母语痕迹的外语。
2.幼儿园。选择幼儿园是关键,但并不等于迷信名校名师。多多上的虽是迷你型幼儿园,但老师的爱心和水平却一点也不差。还有,上幼儿园一定要接送方便,孩子才不至于讨厌上学。
3.家庭。光在幼儿园学英文,家庭不配合也不行。大家快学多多的妈妈自己动手打造一个“美语生活家园”。
4.听。孩子吸收的第一步就是“听”,多听就会听出语感,多听才能模仿。
5.说。多多四个单词就能开口说英文,孩子都是“厚脸皮”,他们才不怕错,大人不要像个哨兵,只顾着给孩子挑错误、纠正口音,让他们说得轻松、得意。
6.读。多多读《圣经》,这一定吓你一跳。不要给孩子限定读物,只要他喜欢就随他去吧。
7.写。写是很高的要求,不要把这看得很重。像多多一样,中文、英文、图画、符号一起上,把生活中好玩的事记下来。
8.演。多多把表演带到英文学习中,借助生动的面部表情、形体语言和角色扮演的引导,学英文才能越来越有趣。
9.游戏。小朋友学英文离不开做游戏,玩玩字母接龙、猜谜、歌王争霸战„„ 自己发明一些小游戏,把英文玩得团团转。 10.教材。教材不可或缺,可是好教材可遇不可求?选择教材不能犯了完美主义的错误,无所不包对孩子来说
11 背单词。背单词是许多人学英语时最难攻克的难关,为什么会走入背了忘忘了背的死胡同?多多的方法是:淡化“背单词”,用到就记,用多了就记住了。
12.好事者。多多和妈妈坐在公车上也说英文,旁边的人都好奇地看着他们,好像他们是外星人一样。不要怕!像多多一样买东西太贵时用英文抱怨,心情不好时用英文发牢骚,这样就能克服外人不理解的目光。
13.期望。哪个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可是流露期望的方式要好好控制一下,不要让孩子感到压力,甚至觉得学习是负担,害怕学习。别让期望弄坏孩子的胃口,这是看了《我 5 岁,我的英文比你行》最深的感受。
14.生活化。多多妈妈说:厨房就是我们的课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具、食物、服装„„都是多多的教具。这叫“遇物则诲,择机而教”,还是古人总结得好。
15.亲子互动。情感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陪着孩子说英语、用英语做游戏,孩子会感到更加轻松愉快。
16.竞争。幼儿园的小朋友就是竞争的最好对手。
17.厚脸皮。开口说英语当然要胆子大,不怕出错。不光是孩子,家长的脸皮也要厚起来。
最后给一张图,共勉!
揭秘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大数据等互联网金融模式!
第三方支付
模式概述:第三方支付企业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预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其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
核心逻辑:支付拥有金融、信息双重基因,很可能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问题的核心。
主要机遇:当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执行的还是支付功能,未来可能基于沉淀资金做理财业务、基于用户的消费数据做信用分析、营销分析等,将成为未来颠覆传统金融行业的核心平台。
面临挑战:在传统支付领域时只需搞定银行的情形已经不可能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由于运营商的介入,第三方支付必须要与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建立起紧密联系,才有可能把握技术发展脉络,从而整合支付资源,取得先发优势。要想做到这一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基础、公关实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代表企业: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业。
点评: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多元化以及两极分化,一部分好的企业会从某些具体的细分领域入手,抢占更多的地盘和空间,知名度越来越大,品牌越来越被人熟知;而一些没有明显特色、战略定位不清晰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可能从规模上、品牌上越来越不被人熟悉,最终走向衰亡。
P2P网络小额信贷模式
模式概述:通过P2P网络融资平台,借款人直接发布借款信息,出借人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后,可以直接与借款人签署借贷合同,提供小额贷款,并能及时获知借款人的还款进度,获得投资回报。
核心逻辑:所谓P2P,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一端对接有小额借款需求的人,一端对接有理财需求的人。拆成两半就是一个理财平台加上一个小额贷款平台。
主要机遇:小微贷款因其成本过高让银行敬而远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切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服务方式为高效满足庞大普通个体的金融需求提供了可能。这些普通个体往往能贡献更高的收益率,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说由他们组成的集群所创造的财富将是一笔巨大的宝藏,互联网和数据就是关键的“寻宝图”。
面临挑战:我国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评级机制。不仅要提供像国外的P2P公司般的服务,还要通过线上、线下等手段去获得客户的信用评级,实际上做了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事情,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不利。
代表企业: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 P2P 公司
点评:国外典型的P2P,像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clubP2P公司,不具有担保功能,是纯粹的平台,不介入到交易中,出借和借出方直接交易。国内有些P2P为了吸引用户,先把借款打到平台账户,在监管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不符合规范,可能出现卷钱跑路的风险。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仅仅靠线上评估难度很大,如果我国的个人信用评级方面的金融基础设施更为完善,那么P2P会呈现更加百花齐放的局面。
众筹融资模式
模式概述:所谓众筹平台,是指创意人向公众募集小额资金或其他支持,再将创意实施结果反馈给出资人的平台。网站为网友提供发起筹资创意,整理出资人信息,公开创意实施结果的平台,以与筹资人分成为主要赢利模式。
核心逻辑:在互联网上通过大众来筹集新项目或开办企业的资金。
主要机遇: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融资方通过众筹融资的平台发布自己的创意、项目或企业信息,互联网用户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用金钱投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成为一个企业的股东。对创意的提出者或创业者来说,他们的创业成本更低,众筹融资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
面临挑战:我国的相关法律还跟众筹融资的方式有冲突,因此,众筹模式在我国面临很大的法律障碍,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找机会,逐渐演变,最后往往成为产品打广告或者新产品试用的平台。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如果作为公募,股东人数不能超过50人,不得向非特定人群募资,不得承诺回报,如果是私募基金还要至少100万以上的起点。
代表企业:国外最早和最知名的平台是kickstarter,国内有点名时间、众筹网、淘梦网等。
点评:众筹融资的发展被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个人力量就能完成,不需要提案多技术门槛的产品,支持者的成本也比较低,在最初更容易获得支持;第二阶段则是技术门槛稍微高的产品;第三阶段是技术门槛较高,甚至需要小公司或者多方合作才能实现的产品。目前我国的众筹融资基本处于第一个阶段。
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
模式概述:这种模式通过打造类似去哪儿这样的金融产品垂直搜索引擎的方式,把有借款需求的个人和有放款需要的中小银行和小贷机构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对接;然后通过广告费或者交易佣金的方式获得收入。
核心逻辑:各类银行和小贷公司进行垂直搜索,为其带客户的模式。
主要机遇:这种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风险,主要原因是资金流不经过中介平台。简单而言,这些金融垂直搜索,其实就是给银行带客户的一个市场外包渠道,赚的主要是银行和小贷公司的市场费。
面临挑战:由于很多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提供新型金融服务的从业人员往往是互联网行业出身,对金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做的事情还停留在用户体验等表面的层面,没触及金融较深层面的内容。未来客户的需求会越来越专业化,这些企业如何抓住这些更深层次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下功夫。
代表企业:国外的Bankrate(银率网),国内的融360、好贷网、金融界理财等。
点评:我国的金融服务业还不发达,借贷业务、理财业务等都非常落后,一些企业针对当前金融服务的不足,从金融业务流程里切割出一块细分的领域,进行精耕细作,慢慢地获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互联网保险模式
主要指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投保,没有线下渠道,是服务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保险服务平台,比如众安在线只销售运费险以及未来设计的虚拟物品投保等。
互联网金融门户模式
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金融产品。在淘宝理财和保险这些平台上,客户能通过网络查询、了解、购买各种理财和保险产品。与原来的线下购买相比,网络理财、保险更加便捷、透明,门槛也相对降低,并能及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
节约开支方案模式
BillShrink公司主要是帮用户做节省开支的方案,它提供的服务包括六大类—信用卡、手机、电信、汽油、存款和商业信用卡。这个模式在中国未必适用,但它的思想值得学习,它不单纯是为了省钱,而是设身处地考虑了用户的真正需求。
更多支付资讯 尽在微信tpnews
建盏匠人邱鹏:不是传承人的传承人
位于南平市建阳区东桥东路的南平市农业学校内,有一座占地20亩的“宋瓷御盏文创基地”。3月7日上午,记者在基地的工作室里看到,30多名十五六岁的学生围着20多台拉坯机学习,基地负责人、建盏工艺师邱鹏来回巡视指导。据了解,开办在中专里的建盏教学基地,建阳区仅此一家;而面向中专生、大学生公开教授建盏制作技艺的,建盏行业里只有邱鹏一人。
据统计,2016年以来,邱鹏在南平农校教过的学生超过1000名。他虽然没有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官方称号,但在建盏研究专家、业界同行们口中,他是建盏文化货真价实的传承人。
缘起
邱鹏在接待室向客人展示泥巴变成建盏的过程。范翠萍 摄
邱鹏是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人,而后井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建窑遗址的核心区。在他小的时候,村民在山上或田里劳作,经常能挖出宋代建盏,把比较完整的拿回家当碗,把碎片拿去铺路。
1979年,中央工艺美院、原福建省科委、省轻工所、建阳瓷厂联合组成攻关小组,进行仿古建盏制作实验,于1981年烧制出仿宋兔毫盏,邱鹏的姑父何宝兴便是攻关组成员之一。1985年前后,建盏研究专家谢道华与建盏考古队进驻后井村。当时10岁左右的邱鹏经常跟在谢道华身后,由此与建盏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去水吉镇,还能看到道路两边,残破的宋代建盏碎片堆积成山。邱鹏真正认识到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其实是千年前留下来的宝贝,还是在他游学马来西亚期间。在该国的博物馆里,他看到了被国宝一般珍藏的天目。它们的真正名字建盏,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这给邱鹏造成了极大的震撼,立志让家乡的宝贝重现辉煌。
邱鹏为建盏上釉。范翠萍 摄
2000年,邱鹏回国,一边收藏研究建盏残片标本,一边向考古专家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栗建安、《建窑建盏》作者谢道华等权威专家学习建盏文化。积累了理论知识后,他师从姑父何宝兴等老一辈陶瓷工艺师,于2006年开始制作仿宋建盏,以复原宋代建盏为终极目标,走上了建盏研究与传承之路。
彼时,建阳的建盏产业刚刚兴起,业内认可的建盏工艺师仅10多个,城区仅几家建盏企业,水吉镇有不少家庭小作坊。一直到2012年,从事仿古建盏制作都不被当地人所看好。不少创业者冲动地杀入这个市场,由于技术不过关、市场刚刚培育等原因,没能等到2014年的曙光便倒闭。
2012年,邱鹏制作的《现代建窑油滴盏》被南平市博物馆收藏并颁发证书。这标志着,经过十多年的潜心学习研究,他的建盏烧制技艺日臻成熟,在业内也积累了一定的名声。
传承
邱鹏指导学生练习“定中心”。范翠萍 摄
2014年初,邱鹏创办了宋瓷御盏文化有限公司。当年他带出来的五六个徒弟,出师后都发展得很好,纷纷开办建盏企业,在商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邱鹏不满足于小范围收徒,他认为那与家庭作坊无异,“如果技术不能外传,建盏文化难以很好地推广”。
也是在这一年,邱鹏及公司入驻南平农校,建立宋瓷御盏文创基地,校企联姻,产学结合。现在,这里成为了长春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南平农校、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建阳一中等院校的学生实践基地。
3月7日上午,在宋瓷御盏文创基地上课的是南平农校农类综合1801班。记者在签到表上看到,一周5天,每天6节课,这个班的35名学生均为全勤。这节课,邱鹏上的是“定中心点”。建盏坯体倒扣过来,放在拉坯机转盘上,不停地旋转,学生用手指点着坯体底部的中心点,以此锻炼手感,练习修坯的能力,确保制作的建盏质地均匀。这是建盏制作中的一道小工序,邱鹏非常注重学徒的基本功,仅这一个动作就要练习好多节课。
“以标本为师”是邱鹏的一大教学特点。基地里存有大量宋代建盏的残片,邱鹏精挑细选,制作成标本,使用实验室设备深入研究。在一台60倍放大镜下,他让学生仔细观察古建盏的釉色、胎体,推测它们形成的原因,然后用烧制来验证。
在基地里,邱鹏是主讲老师,他的两名徒弟充当助教。邱鹏上课很严肃,有的学生原本在工作室里拿着泥巴追逐打闹,邱鹏一出现,马上鸦雀无声。而两名助教只比学生们大几岁,大家很容易打成一片。邱鹏广交朋友,经常有艺术家到基地做客,他就邀请他们给学生上课,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在这种时紧时松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们都表示获益良多。
邱鹏不仅在基地里接待前来实践的省内外学生,也经常到外地学校上理论课。目前,邱鹏与南平农校合作筹备开办常设专业,培养一批以建盏为事业的学生,今年有望开班。
“在技术上,我的目标是做出跟宋代建盏一模一样的建盏;在文化上,是教出更多的学生,越多越好,他们将成为我播撒出去的种子,将来建盏的复兴就靠他们。”
守正
邱鹏请南平农校的教师在基地手绘宋代建窑工作场景。范翠萍 摄
“其实做建盏不苦也不累,只要有耐心,就能取得成功。”虽然邱鹏是这么说的,但朋友都知道,他因为这份耐心错过了太多。
2014年11月,《寻宝——走进建阳》节目在央视播出,建盏从此身价暴涨。“某某95后做建盏一年赚了几百万元”,这两年,建阳总是流传着这类“致富神话”。实际上,建阳确实涌现出不少20多岁的“建盏土豪”。
“建盏土豪”们热衷于赚快钱,功夫都花在了营销上,带来了炒作、虚假宣传、打价格战等行业乱象,误导了建盏爱好者。文化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则开始制定建盏质量标准,以此规范产业发展。
邱鹏做建盏有着自己的坚守,他只做乌金、兔毫、油滴等几种宋代釉色,而对于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的一些创新釉色并不认可。“那些釉色太妖艳了,不符合建盏古朴内敛的美,有的根本就是德化窑或吉州窑。我做了这么多年建盏,其实一直在亏钱,没少被人笑话。”孤傲的性格让邱鹏远离同行,也让他错过了评上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的机会,但邱鹏始终把制作和传承当作自己的责任。
2016年以来,邱鹏在徒弟的协助下,开始在营销方面跟上时代。“守正创新,我还是坚持只做复古建盏,只用水吉的陶土和釉矿,但营销方面要创新,向年轻一代学习新媒体技术。” 去年,邱鹏在基地建设了摄影室、传媒室,组建电商团队,利用新媒体销售建盏产品、推广建盏文化。
邱鹏制作的建盏获得了市场的更多认可,有的被南平市主要领导作为礼品带到美国,有的成为了《寻宝——走进建阳》节目的指定礼品,更多的是被国内外的爱好者购买收藏。记者在他的微信聊天记录里看到,有一名西安的建盏爱好者,每个月都花几千元购买一只“宋瓷御盏”。
邱鹏表示,建盏的市场越来越大,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得到认可。而越来越多的经济回报,给了他越来越充足的研究与教学动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柳滔 东南网记者 陈艳 吴杨珠)
>>>记者手记
市场化,非遗的源头活水
福建日报记者 吴柳滔
诚然,邱鹏对建盏文化的热爱以及为之付出的心血,有目共睹。
邱鹏的非遗传承,不同于作坊式传承,他不讲“玄学”,大讲科学。宋瓷御盏文创基地的接待室里,陈列着建盏标本、现代建盏、创新建盏工艺品、文献资料等,其中一张一平方米大小的桌子特别引人注目。桌上摆放着1坨黄泥巴、1瓶釉矿、1瓶陶土、1瓶木柴、1瓶草木灰、4个建盏坯体、14个现代建盏。可能就喝泡茶的功夫,邱鹏也要利用这些,向客人直观地展示泥巴变成建盏的过程。可见,这是一位真正把家乡的独有文化当成宝贝的人,是一位随时担着非遗传承重任的人。
“建盏土豪”不断涌现,使得建盏行业里充斥着投机、浮躁的气氛。相比之下,“闭门造车”的邱鹏,可算是建盏行业里的一股清流。闽北的非遗技艺,一般都是子承父业,特别是武夷岩茶和建盏这种有市场的。像邱鹏这样将十多年所学公开传授的,在建盏行业里极为罕见。
然而,非遗技艺在古代之所以能成为一门手艺、一个产业,就是因为当时市场认可。流传至今,现代科技大战传统工艺,不能适应市场的非遗将成为无水之源。非遗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喂奶输血”,如邱鹏这样的匠人,应该及早转变思路,顺应时代发展,在政府的规划引导下守正创新,当可为建盏文化的弘扬承担更大责任。
来源:福建日报
致力于传播国内外传统文化和陶瓷文化,全方位报道传统文化和陶瓷行业最新资讯和动态。关注头条号“品瓷中国”,学不一样的陶瓷文化知识,了解最新陶瓷行业资讯! ~点赞收藏 转发评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正品名窑瓷器,请点击“了解更多” 搜索:碗姐说瓷
大众餐饮文化的反叛,苍蝇馆子是餐饮行业的下个破局点?
苍蝇馆子的奇怪之处在于,当所有餐饮行业都在和海底捞拼服务时,它靠态度傲慢的老板收割了客户。它得以撩拨食客的特征,几乎完全和餐饮大企业反着来。“藏得深”、“环境差”、“味道传奇”,只有符合这三点才配得上苍蝇馆子的称号。爱答不理的老板出现在食客朋友圈的方式也是完完全全的正面形象,这在服务业,真算得上是一大奇观。
想象一下,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海底捞。你大概只能看到,“位置太难找”、“环境真的一般”、“服务员爱答不理,态度极差”的负面评价。那么是什么让苍蝇馆子的劣势反倒成为优势?年轻人为何追捧?大众热情回归平静后,苍蝇馆子未来又将以什么形象长久发展?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01
年轻人大众审美的再次反叛
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不一样”一直是牢牢写进年轻人基因里的特征。80年代对小虎队、邓丽君的反叛,成就了中国摇滚的黄金时代,90年代对循规蹈矩着装的反叛,形成了“非主流”的文化现象,21世纪00后对于“三维世界”的反叛,让二次元文化得以兴盛。
而在最近10年的中国,餐饮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餐食标准化流程问题的解决,让餐饮行业有了能够轻松复制的条件;而移动支付的普及为资方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财报流水,资本的进入,为快速扩张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海底捞、西贝等一众餐饮企业的快速扩张。小型餐饮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大型标准化成为主流。而这也促成了新时代“不一样”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寻找主流之外的用餐体验。那为什么他们找到的是“苍蝇馆子”呢?主要是两点,
探秘性营造神秘感是营销的惯用手法。文案之神尼尔·法兰奇就曾经写过一篇软文,为了让所有人都认真读完这篇文章,他在其中故意加入了几个错别字,并告诉大家,找到这几个错误,你将得到奖励。毫无疑问,这篇软文的参与度惊人。不必获得奖励,光是先于身边的人找到正确答案,都能获得足够的满足感。
苍蝇馆子同样如此。原本为了节省房租,隐藏在城市各个偏僻角落的它们,一下子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美味惊喜。整座城市成为一张藏宝图,苍蝇馆子就是少数人才能尝到的美味宝藏。寻宝的探秘性促使年轻人寻找,而少数人才能品尝的稀缺性,让人们乐于去分享,偏僻难找就成为了苍蝇馆子天然的传播属性。
个性化苍蝇馆子火爆证明了对于服务品质感知是相对的,而体验却是绝对的。很好理解,你去听相声,越好笑体验就越好,你感知的服务就越好。你去听吐槽,吐的越狠你就越开心。你去海底捞是为了享受他无微不至的服务,所以稍有怠慢,你就打个折扣。
人们去苍蝇馆子是为了什么?很简单,就是去体验不一样的。所以老板可以是,傲慢的、暴躁的、高冷的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毫无性格。现在解答为什么爱答不理的老板在食客的朋友圈里却是正面形象。因为他们去体验的就是,在一个爱答不理老板的店里吃饭是什么感觉的。
02
火爆过后,苍蝇馆子未来在何方
餐饮行业,必然有“苍蝇馆子”的一席之地。但其神秘性和个性化的定位注定让其与标准化无缘,这也就失去了快速复制扩张的前提条件。目前,环境条件和虚假宣传问题,也正在淘汰一批又一批的网红店,那么在未来如何改进这两点,是让苍蝇馆子能够走上台面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当下消费者需求与用餐环境的改善并无本质上的矛盾。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许多“小而美”的寿司店,就能完美平衡这两者关系。打造现实版的深夜食堂也不是没有可能。此外,在未来也可能出现“个性化餐食”的平台型企业,他类似于淘宝,整体管理策划各具特色的“苍蝇馆子”,而个性化由实际经营的店家实现。
03
总结
任何成功的商业模型都来自于对于客户需求的把控,而不是对于快速获利的追逐。目前在互联网刮起的“苍蝇馆子”风暴,让大多数店主都想趁着来一波快钱。但其在整体认知还较为片面,急需一个职业经理人出现统一局面。海底捞CEO有一句话,“客人来了,等位,咱不能让人干坐着,这不是待客之道”。这才有了海底捞服务好的底层驱动力。这句话无论对于标准化的,还是个性化的苍蝇馆子都管用,想要持续的获客,还得靠过硬的产品,和优秀的体验,这一点,是永远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