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境杂货店(黑龙江虎林商业发展历史简介,您知道虎林最早的商店叫什么名字吗)
大唐国境杂货店文章列表:
- 1、黑龙江虎林商业发展历史简介,您知道虎林最早的商店叫什么名字吗
- 2、一道门分隔两个国家 一场马拉松跨年跨国
- 3、初心赞│这里深藏着红色的秘密
- 4、一门隔两国 一场马拉松赛事穿越国境
- 5、乐亭党史人物13:代俊秀
黑龙江虎林商业发展历史简介,您知道虎林最早的商店叫什么名字吗
如今当您走在黑龙江省虎林市的大街上时,售卖各种商品的商店应有尽有,玲琅满目的商品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您知道虎林过去商业发展的情况吗?您知道虎林最早的商店叫什么名字吗?今天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黑龙江虎林商业发展的历程。
虎林因地理位置偏僻,被开发及设治均比较晚,在商业方面发展得较缓慢。据资料显示,虎林的商业活动,始于清初雍正年间的“贡雕赏乌绫”时期,在那时候,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间进行着最简单原始的“以物易物”等价交换活动。
据虎林厅1910年向吉林省呈文中记载:“全县有大小商铺16家,除源丰号因专营洋酒资本稍大外,其余饭馆、酒馆、剃头铺等,并无一家象样的企业,且散处四屯”。根据早年在虎林居住的老虎林人回忆,当年虎林县城(现虎头镇)最早的商店名字叫“益生厚”,黑嘴子(现虎林镇)最早的商店是于家床子。
老虎林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虎林因为地处我国东部边境,因此与内地的交通十分不便利,但因与俄国隔江相邻,所以虎林早期在商业方面,主要是与俄国开展民间贸易较频繁。据记载,在民国二年(1913年),虎林向俄国伊曼出口的货物主要有土豆、大豆、豆油、苞米、豌豆、荞麦、大麦、甜菜、白菜、人参、大蒜、西瓜、木炭、活猪、活牛等。虎林同时从俄国进口铁、铸铁件、磅秤、煤油、窗销子等物资。据民国九年(1920年)虎林县公署调查资料显示,每年从虎林销往苏联海参崴的粮食5,000石(30多万斤),这其中以大豆为主。
虎林这些民间贸易的发展,使当时虎林的商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民国四年(1915年)时,虎林县成立了商会,以办理商务。到民国五年(1916年)时,全虎林县的商户已发展到了41户。而在当时的虎林县城(现虎头镇)对面的伊曼,有大量我国侨民在那里经商。在民国六年(1917年)11月1日,在俄境内正式成立了伊曼河华侨商务总会,与虎林经常进行商务来往。
在民国七年(1918年)6月份的时候,乌苏里江中开始有哈尔滨开到虎林的定期货船,虎林县内几条相对较大的河流也有轮船、帆船的出现。由于水路通航,打破了原来只有一条由密山通往虎林的陆路进货渠道。水上航路的开通为虎林商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虎林的商业发展带来了较之前繁荣的景象。
在这时候,虎林向外面销售的货物不仅有粮食,而且还有山参、鹿茸(年产500两)、狐皮、貂皮、貉皮、元皮(黄鼠狼皮)、灰鼠皮(年产2,000张)等山货。特别每年临近鹿茸、鸦片、大马哈鱼、皮货这主要的四大特产上市时,从哈尔滨等地乘船来的人络绎不绝,每年来往虎林的轮船大约40次,由此也给虎林县城(现虎头镇)、倒木沟(现八五八农场境内)、独木河等地带来了十分繁荣的经济。当时在虎林经商的商人不光有咱们中国人,还有来自苏、英、日的商人。据记载当年在虎林县城除了有大小商号数十家之外,还有戏园子和澡堂子各两家。
乌苏里江中航行的船只,图片来自于网络
有了通往哈尔滨的水路运输后,虎林的商人可以通过轮船直接从哈尔滨进货,因此在虎林经营的商品种类也逐渐增多。进的货物有国产绸缎、毛布、粗布、花格布、火柴、罐头、白糖、棉花、茶叶、糕点、腊烛、面粉、文具、器皿、肥皂、香皂、化妆品、镜子等。还有美、英、日、德、法、意、苏联等国的纺织品、棉毛布、杂棉布、哈德门卷烟、皮鞋、钟表、味素、煤油、毛制皮袄、肥皂、香皂、男式服装、磁铁、渔网线、腿带子、玩具和铅笔等。
但自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导致中苏两国的民间贸易停止,哈尔滨到虎林的航运也中断了,农民种的大豆销不出去,卖不了钱,使之购买力下降,商业也因此萧条,在此期间虎林县城内有20多家商号宣告歇业。
“中东路事件”老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1930年,哈尔滨至虎头镇的航运恢复通航,中苏之间的民间贸易稍有恢复。当时不断有外来移民流入虎林第四区(虎林镇、太和、宝东、东风一带),使安乐镇(虎林镇)、清和镇(太和)的商户增加很多。据当年统计,在县城(虎头)、安乐镇、清和镇三处,共有经营布匹、杂货、烟酒、医药等商业百余家。
当时虎林因与俄国通商,所以有大量的沙俄纸币“羌帖”流入虎林。1917年苏联10月革命成功后,“羌帖”币值大跌。从1918年开始,虎林县内又大量流入了西伯利亚政府(此时西伯利亚没有解放)发行的纸币“黄条子”。至1920年,俄国纸币在虎林完全丧失了流通的价值,因此,也坑害了不少商户。据1920年虎林县公公署档案记载:“因乱各商号受西伯利亚纸币影响无形损失数目:县城内天徳兴、昌记号、天合源、东兴德、东升魁、利源兴、双记酒庄、双盛酒局、福海居、东合盛、东盛公11家,共损失哈大洋146,311元。占这些商号总资本248,000元的60%。其中天德兴资本“羌帖”15,000吊,至1920年6月结算,积存西伯利亚纸币90万吊,损失哈大洋14,700元。昌记号资本“羌帖”50,000吊,因上述原因损失哈大洋49,167元。为此导致大量商户破产。
当时在虎林有许多土匪,因此商户经常遭到土匪的抢劫。1913年到1919年,在虎林县城(虎头镇)遭抢劫、绑票的商店就有16户。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部分地区已沦陷。因李杜将军等爱国志士组织起东北自卫军的抵抗,日本鬼子到1933年初以前尚未侵入虎林,因此对虎林商业发展影响不大,同时虎林的商户对东北自卫军在经济上还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李杜将军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1932年8月份前,东北自卫军来虎林县几百人次,其经费均由农会、商会等筹集,共花去大洋7,324元,从而保证了军需。因自卫军无处发饷,只能靠在农、商中筹款和供应物资。当年9月份,虎林县设立了专门接待的官店,照顾来往官兵的食宿,据统计往来约2,000余人次,花去大洋1,493元,这些费用均由农、商两界出资。当时虎林的商店还联合起来,发行在本地流通的纸币。
1933年1月份,日本鬼子侵入虎林,但不久即退出。鬼子委任大汉奸李象山为伪虎林自卫团的正指挥,高玉山为副指挥。在这时候,在虎林历史上形成的中苏民间贸易,由于敌人封锁边境而中止。
1933年3月1日,高玉山高举抗日大旗,杀死伪县公署的日本参事官隐歧太郎等鬼子,成立了东北国民救国军,控制了虎林县城。这时的商务会长张丕基(又名张云廷)积极组织商界从经济上支持高玉山的队伍。当年8月,鬼子带领伪军两次侵入县城(虎头镇),张丕基被敌人逮捕,在虎头江边惨遭枪杀,这时县城里的商业有48户。
老虎林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日本鬼子侵占虎林初期,主要忙于围剿抗日武装,商业照常营业,但大量倾销日货。据1935年统计:全县共有私商169户,资本129,535元。虎林县城(虎头镇)商业资本最高的为6,000元,最低的有100元,属上等杂货铺20家,下等杂货铺25家,余下都是摊床之类。自1936年以来,由于日本鬼子的统治加紧,虎林被划归“国境第一线”,不少商户心里恐惧迁往他处,仅县城商家由原来的96户降至40户。
1938年7月,鬼子将县城迁往安乐镇(现虎林镇)之后改为虎林街,原来的县城改为虎头村,县城中的大部分商户迁到虎林街,因此市面萧条。这时日本人开设的御用商店、旅馆、咖啡铺、料理馆(饭店)、羊羹店挤进了虎林。1940年又设立了满洲生活必需品会社、配给店,对粮食、豆油、食盐、煤油、火柴、针织品、铅印品、橡胶制品等重要生活用品禁止在市场上买卖,只指定几户配给店定期定量配给。加上日伪在商户中抓经济犯,能销售的商店已经变得越来越少。
虎林老照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1941年鬼子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当时物资极度缺乏,日本鬼子于当年实行了“价格停止令”,组织“组合”,很多物资实行配给,“冻结物价”,使城乡经济停滞,商业经营困难。虎林的商户经常遭到官吏、宪兵、警察、特务的勒索,甚至以“反满”、“通苏”罪名抓进监狱。大部分商户亏损,无法维持经营下去,许多商店不得不关门停业。由于货源严重短缺,商店里的货架大部份是空的,经营的品种只有更生布和少量的日用品。
到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后,虎林的商业经营稍有复苏。当年底领得县政府营业许可证的虎林镇私商有50户,但多是摊床,1946年又增加了12户摊床。同年8月,虎林镇进行了反奸清算斗争,对镇内8家伪满盘剥人民的配给店和汉奸李象山投资的5家商户进行了斗争清算。1947年至1948年间,鉴于商业多是小摊床,不能有力发展的情况,将10名有经验的商人集中起来,由县政府资助,开设了“华盛泰”、“民生”两个商店,经营品种比过去增加很多。据1949年10月统计,虎林县内已有私营杂货店、药铺、饭馆、照相共57户。
一道门分隔两个国家 一场马拉松跨年跨国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你是怎样跨年的?是跟亲密爱人共度,还是跟好友一起狂欢,素素今年元旦去了云南德宏参加了2017中国瑞丽-缅甸木姐国际马拉松.见证了运动员们以汗水穿越国界,用青春点燃热情,激情澎湃的一刻.
与我国陆地接壤相邻的国家有十多个,可在边境口岸能直接步行过境,人民相互往来通贸通商,连成一片的国门不多.云南瑞丽的姐告口岸与缅甸的木姐市仅仅一街之隔,出过那么多回国也是唯一一次出国,能步行就离开国境的. 因为瑞丽姐告口岸之便利,才让这个盛大的跨国跨年马拉松赛事办得如此成功.
要参加马拉松赛跑得提前在瑞丽马拉松官网或公众号上报名,然后扫描身份证及大一寸证照电子版发邮件到大赛组委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在到达后要到公安局录入指模就可以拿证了.
我们到达瑞丽已经晚上,次日一早便乘坐着大巴到达比赛现场姐告口岸外面集合. 到达时天还没亮,参赛者便已经一小队一小队地举旗集合,不少人脸上涂着颜料,做着赛前热身运动.起跑点早已经用栏杆分隔着不同区域,并设立关卡查验通行证和比赛证明.
中外选手分别从不同关卡进入半马集结区.现场人很多,但不算拥挤,来自全世界的选手陆续通关进入起跑点,选手们胸前挂着参赛号,脸上画的图案各式各样,自成了一道风景线.
比赛快开始,选手们在起跑线前集结,身上穿着各色参赛T恤绚丽得如同彩虹,大家心情都随着比赛开始的逼近而绷紧,现场气氛如暴风雨来临前一刻,耳边只听到播音员的声音,选手们的眼神让现场紧张气氛升级.记者,摄影师们都不断地走位,试图找到一个最佳机位.可是保安人员却不断地把跑道上人群清空.
素素好不容易才挤进较近的围栏内,但角度还是不好把握.人群的拥挤也不断地推压着拿着相机的手.终于在一声鸣枪声中,比赛开始,选手们如脱缰的马般争先恐后地向目的地方向冲去,
接着是一般参赛者,和亲子团,一拨接一拨地冲前国门方向.这种比赛场面素素拍摄的经验缺乏,加上现场混乱,发现相机出的片不是糊就是暗.最后不得不把相机调整到自动模式,把手机拿出来拍.不得不承认,摄影小白在紧急关头手机和自动档是能救急的.
穿过瑞丽口岸的另一端便是缅甸木姐,两国相隔只一步之遥,素素想起去年的缅甸仰光之行,不知道这边境小城是何等模样.
拿着事先办好的通行证便可以出境,这世界上最近的异国他乡估计就是这里了,也是素素这么多次出国以来第一次能步行出国的.
国门之外
国门虽只隔一线,可国门的另一边却是另一个世界,一下子从高楼林立的现代世界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另一头.
木姐城没有高楼,没有水泥马路,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带起一阵阵尘土飞扬.摩托车上的人都戴着口罩,马路上路过的汽车都是几近报废的旧车辆.
缅甸的男子都穿着沙笼,当地的公交就是这种在东南亚流行的"吉皮尼",这也是当地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了.素素在菲律宾旅行时就喜欢和本地人挤进这种公交车上,除了车费低廉,还可以跟本地人聊天.
马路上的缅甸女人一袭红衣,头顶大包行李却健步如飞.慢慢消失在沙尘滚滚的街道中.路两旁各种杂货店,小商店,这些小小杂货店能唤起人童年时的回忆.
我们并没有在木姐逗留太久,可也真切的感受到这一步千里之遥的距离.虽如此,可木姐的边民也是幸运的,至少可以方便地来往我国通贸经商,改变命运.
新年晚会
在2017中国瑞丽—缅甸木姐国际马拉松赛跨国跨年新年晚会上,德宏州金孔雀艺术团表演了傣族,景颇族,越南,印度,印尼等多个民族舞蹈.越南舞蹈斗笠与花环,身着奥黛的姑娘们,颈挂着花环,手拿着斗笠,扭着细腰,惊艳全场,个个笑容可掬地迎接着新年到来.
在一派热带风情中翩翩而来的是印度尼西亚的"榴莲飘香",舞台布景让观众们从冬季的微冷切换到热情洋溢的歌舞声中.
被被印度舞"婆罗多欢歌"迷住的不仅仅是略带神秘的背景音乐,更是舞者们华丽的舞服,与七彩缤纷的舞台背景相辉映,给人说不尽的奢华感.
傣族独舞"丽",舞台一片清新蓝黄服饰,国内的傣舞跟泰国的不同,没有传统傣舞的僵硬感,舞步更轻快.
跟着节目单欣赏着一轮又一轮的精彩演出,整个跨年晚会虽然地处露天,但节目质素极高,舞者专业,服饰华丽,短短数小时缩短了多民族风情.
于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就在激昂欢呼中度过,在一片歌舞声中迎来了2018年,这次跨国跨年的马拉松盛事让人记忆深刻的不一定在挥洒汗水中,素素更能记住是在瑞丽这个边境小城经历的每个绚丽时刻.
Hi,我是素走世界,一个爱旅行爱素食不爱思考的吃货!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多多吐槽顺手分享哦!
知名旅游博主,环球素食旅行者,新浪签约自媒体,秒拍达人,悟空问答签约作者,乐途专栏作家,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旅行达人评委,拥有今日头条,网易,携程,途牛等,主流自媒体,OTA平台共二十多个,总曝光量过亿,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百度图片签约摄影师,两年行走经过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
微信公众号:素走世界suzoushijie
初心赞│这里深藏着红色的秘密
满洲里
一座充满活力
和异域风情的边陲小城
在它美丽的土地上
深深地印刻着
革命峥嵘岁月的印记
……
一段段峥嵘岁月
一段段红色记忆
一次次催人奋进
“小孩子要了解历史,记住历史,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奋斗来的。”7月23日,在满洲里红色展览馆,黑龙江游客张旭东带着6岁的儿子认真地观看每一幅作品,并不时向儿子解释着。
满洲里红色展览馆座落在满洲里国门景区,景区内有国门和平之门主体雕塑、中共六大展览馆、火车头广场等景观。
据介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期,许多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曾经从满洲里出入国境。从此,满洲里的历史多了一页关于“红色”的记忆。那段有关中国共产党人寻求革命真理、拯救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在参观满洲里红色展馆的时候,再一次被激活。
百年风云,沧桑历尽。满洲里红色展览馆以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为主题,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再现了当年革命先辈为追求真理而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说起带儿子来参观这里的原因,张旭东说是为了让孩子接受革命教育,深切铭记历史,让先辈的英雄业绩成为孩子进步的精神动力。
展览馆墙上的照片,串起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重现了那个风云涤荡的年代,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刘少奇、周恩来、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前往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与共产国际联系,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革命事迹。
“由于满洲里地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东清铁路的连结点中方一侧,是极其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上的要津,肩负起了一次次历史重任,完成了联络共产国际与人员接送等艰巨的工作任务,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革命诗章。”满洲里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吴铁英满怀深情地说,“弘扬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一次次红色教育
一次次心灵洗礼
一次次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暗号是从一个火柴盒里拿出几根火柴,一起折断。”
“妈妈,他们为什么要暗号?”
“暗号是为了秘密接头,保障安全。”
这是在中共六大展览馆内,一对母子的对话。
这对母子来自浙江,母亲说,本来是带孩子来看国门的,没有想到还上了一堂生动、感动的红色教育课。
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不仅是中俄蒙贸易的重要通道,还是一条革命真理传播的红色通道和“一座红色的国际桥梁”。
“由于当时严重的白色恐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秘密召开。”历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笔却包含着无数个曲折迂回的故事。
“为了使代表们安全到达莫斯科,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站护送近百名六大代表越过中苏国境,使他们顺利到达莫斯科,为六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铁英介绍说。
历史定要铭记,革命精神永存。在满洲里红色展览馆内,满洲里市兵妈妈拥军团团长孙菊亭带着她的18名团员正在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满洲里市区三道街、“晋丰泰”杂货铺,这些秘密联络点虽已消失,但那里曾经发生的感人故事、它所承载的红色记忆将永远定格在人民心中。
孙菊亭说,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全员思想意识、国防意识,居安思危,更要把战士冷暖放在心上,不忘初心,贡献爱心,为“双拥”工作做好服务,让部队首长省心,让家长放心、让战士安心。
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回顾红色历史,踏寻先辈足迹,满洲里正在向人们开启一段珍贵的革命历史记忆,带我们走进火热的年代,给人以力量与启示,照亮前方……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一门隔两国 一场马拉松赛事穿越国境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你是怎样跨年的?是跟亲密爱人共度,还是跟好友一起狂欢,素素今年元旦去了云南德宏参加了2017中国瑞丽-缅甸木姐国际马拉松.见证了运动员们以汗水穿越国界,用青春点燃热情,激情澎湃的一刻.
与我国陆地接壤相邻的国家有十多个,可在边境口岸能直接步行过境,人民相互往来通贸通商,连成一片的国门不多.云南瑞丽的姐告口岸与缅甸的木姐市仅仅一街之隔,出过那么多回国也是唯一一次出国,能步行就离开国境的. 因为瑞丽姐告口岸之便利,才让这个盛大的跨国跨年马拉松赛事办得如此成功.
要参加马拉松赛跑得提前在瑞丽马拉松官网或公众号上报名,然后扫描身份证及大一寸证照电子版发邮件到大赛组委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在到达后要到公安局录入指模就可以拿证了.
我们到达瑞丽已经晚上,次日一早便乘坐着大巴到达比赛现场姐告口岸外面集合. 到达时天还没亮,参赛者便已经一小队一小队地举旗集合,不少人脸上涂着颜料,做着赛前热身运动.起跑点早已经用栏杆分隔着不同区域,并设立关卡查验通行证和比赛证明.
中外选手分别从不同关卡进入半马集结区.现场人很多,但不算拥挤,来自全世界的选手陆续通关进入起跑点,选手们胸前挂着参赛号,脸上画的图案各式各样,自成了一道风景线.
比赛快开始,选手们在起跑线前集结,身上穿着各色参赛T恤绚丽得如同彩虹,大家心情都随着比赛开始的逼近而绷紧,现场气氛如暴风雨来临前一刻,耳边只听到播音员的声音,选手们的眼神让现场紧张气氛升级.记者,摄影师们都不断地走位,试图找到一个最佳机位.可是保安人员却不断地把跑道上人群清空.
素素好不容易才挤进较近的围栏内,但角度还是不好把握.人群的拥挤也不断地推压着拿着相机的手.终于在一声鸣枪声中,比赛开始,选手们如脱缰的马般争先恐后地向目的地方向冲去,
接着是一般参赛者,和亲子团,一拨接一拨地冲前国门方向.这种比赛场面素素拍摄的经验缺乏,加上现场混乱,发现相机出的片不是糊就是暗.最后不得不把相机调整到自动模式,把手机拿出来拍.不得不承认,摄影小白在紧急关头手机和自动档是能救急的.
穿过瑞丽口岸的另一端便是缅甸木姐,两国相隔只一步之遥,素素想起去年的缅甸仰光之行,不知道这边境小城是何等模样.
拿着事先办好的通行证便可以出境,这世界上最近的异国他乡估计就是这里了,也是素素这么多次出国以来第一次能步行出国的.
国门之外
国门虽只隔一线,可国门的另一边却是另一个世界,一下子从高楼林立的现代世界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另一头.
木姐城没有高楼,没有水泥马路,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带起一阵阵尘土飞扬.摩托车上的人都戴着口罩,马路上路过的汽车都是几近报废的旧车辆.
缅甸的男子都穿着沙笼,当地的公交就是这种在东南亚流行的"吉皮尼",这也是当地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了.素素在菲律宾旅行时就喜欢和本地人挤进这种公交车上,除了车费低廉,还可以跟本地人聊天.
马路上的缅甸女人一袭红衣,头顶大包行李却健步如飞.慢慢消失在沙尘滚滚的街道中.路两旁各种杂货店,小商店,这些小小杂货店能唤起人童年时的回忆.
我们并没有在木姐逗留太久,可也真切的感受到这一步千里之遥的距离.虽如此,可木姐的边民也是幸运的,至少可以方便地来往我国通贸经商,改变命运.
新年晚会
在2017中国瑞丽—缅甸木姐国际马拉松赛跨国跨年新年晚会上,德宏州金孔雀艺术团表演了傣族,景颇族,越南,印度,印尼等多个民族舞蹈.越南舞蹈斗笠与花环,身着奥黛的姑娘们,颈挂着花环,手拿着斗笠,扭着细腰,惊艳全场,个个笑容可掬地迎接着新年到来.
在一派热带风情中翩翩而来的是印度尼西亚的"榴莲飘香",舞台布景让观众们从冬季的微冷切换到热情洋溢的歌舞声中.
被被印度舞"婆罗多欢歌"迷住的不仅仅是略带神秘的背景音乐,更是舞者们华丽的舞服,与七彩缤纷的舞台背景相辉映,给人说不尽的奢华感.
傣族独舞"丽",舞台一片清新蓝黄服饰,国内的傣舞跟泰国的不同,没有传统傣舞的僵硬感,舞步更轻快.
跟着节目单欣赏着一轮又一轮的精彩演出,整个跨年晚会虽然地处露天,但节目质素极高,舞者专业,服饰华丽,短短数小时缩短了多民族风情.
于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就在激昂欢呼中度过,在一片歌舞声中迎来了2018年,这次跨国跨年的马拉松盛事让人记忆深刻的不一定在挥洒汗水中,素素更能记住是在瑞丽这个边境小城经历的每个绚丽时刻.
Hi,我是素走世界,一个爱旅行爱素食不爱思考的吃货!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多多吐槽顺手分享哦!
知名旅游博主,环球素食旅行者,新浪签约自媒体,秒拍达人,悟空问答签约作者,乐途专栏作家,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旅行达人评委,拥有今日头条,网易,携程,途牛等,主流自媒体,OTA平台共二十多个,总曝光量过亿,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百度图片签约摄影师,两年行走经过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
微信公众号:素走世界suzoushijie
乐亭党史人物13:代俊秀
资料来源:乐亭县委党史研究室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代俊秀,1918年生,乐亭县新寨镇刘智庄村人。他幼年时家境比较富裕,1934年在邻村撤马店读完小学毕业。1940年,他跟随亲戚闯关东,到黑龙江省克山县一家杂货铺当店员。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加紧了对伪满州国的统治和掠夺。1942年,他因不满日伪的欺压,回到家乡。
1943年3月,随着冀东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路南工委在乐亭
成立昌乐办事处,负责开辟昌黎(滦河西)、乐亭地区。4月,建立了区政权,在村设武装班长和办事员,代俊秀任刘智庄村办事员,做征收工作。1944年,刘智庄建立村政权后,他任财粮委员,负责为八路军筹粮筹款,保存物资。当时,军分区、专署干部和区干部也时常住在代俊秀家里,他家成为新寨南部地区的堡垒户。
1945年1月,日本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签订“满华国境地带治安肃正协定”,抽调伪满军3个旅约1.6万人进驻冀东,称“满洲国军临时派遣军”,代号“铁石部队”,司令部设在唐山。其中,代号为“铁血部队”的骑兵旅,总兵力约2500人,用于防卫冀东地区铁路以南的平原地带。乐亭县城、大相各庄、马头营等地都有其兵力驻扎,当时人们称之为“满州队”。“满州队”打着黑旗,到处围庄扫荡,烧杀抢掠。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路南十七军分区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在部队离开时,把一部电台和机密文件交给了堡垒户代俊秀,让他坚壁起来。代俊秀用一个小缸将电台和机密文件装好,埋在了村公所院内的一个角落。事后,他把藏电台和机密文件的事告诉了村长郭士伍。
5月10日早饭过后,日军和“满州队”百余人突然包围了刘智庄,村口、胡同架起了机枪。日伪军分兵入户搜查,把人们驱赶到街上,集中在一起,从中查找八路军和村干部。当时,由于坏人告密,代俊秀被敌兵绑着从家里押出来。他和随后被抓的杨振国、郭士奎等四五个人一起被押往村庄南面的坟地旁。日伪军在坟地里挖了三个坑,准备埋人。
代俊秀被日军带到坑边,被皮鞭打得皮开肉绽。日伪军边打边问电台、文件等藏在什么地方,代俊秀没透露任何消息。日军把他推到坑里,开始埋土。当土已埋过腰时,日军又逼问,代俊秀还是坚持什么也没说。这时,一个日本军官举起军刀朝代俊秀的头上砍了两刀,他当场壮烈牺牲。
日军和“满州队”离开村庄后,乡亲们跑到村南坟地,扒出了代俊秀的尸体,看到他的头已被劈开。全村的人都为这位坚贞不屈的村干部感到惋惜和悲伤。其叔父代梦清从家里拿来一块兰布,将代俊秀的头包裹起来,又从村里找了一口棺材,把他装殓后埋葬在代家老坟里。
在日军和“满州队”到刘智庄扫荡搜查电台时,村干部已跑到外地,躲过一场浩劫。日军和“满州队”抓捕杀害代俊秀是什么人告的密,始终不得而知。
日伪军的疯狂扫荡过后,军分区干部来到刘智庄村,找村长郭士伍取电台和文件,并说这部电台是路南地区唯一的一部电台。郭士伍讲述了代俊秀为保护电台和文件英勇牺牲的事迹。军分区干部对代俊秀深表敬意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