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二战前线1无敌版(军舰上的违章建筑之最,二战最丑战列舰,日本扶桑级战列舰)

导读二战前线1无敌版文章列表:1、军舰上的违章建筑之最,二战最丑战列舰,日本扶桑级战列舰2、后勤玩家不满散兵坑改动而罢工 前线士兵只剩手枪3、在二战中,德国的孩子们不仅仅是见证

二战前线1无敌版文章列表:

二战前线1无敌版(军舰上的违章建筑之最,二战最丑战列舰,日本扶桑级战列舰)

军舰上的违章建筑之最,二战最丑战列舰,日本扶桑级战列舰

《梁书·诸夷传·扶桑国》:“ 扶桑 在 大汉国 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扶桑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雌雄同体的一种神木,而扶桑国其实就是日本的一种古称。但是不得不说扶桑级战列舰和它的名字实在是违和,它那高耸入云的古塔式的主桅,也被称为二战军舰上的违章建筑之最。

英国无畏级战列舰一经问世,瞬间使得当时世界上所有海军的军舰纷纷落伍,各国为挣得海上霸权,纷纷开始争相建造军舰。1894年日军同清朝在海上展开激战,第二年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获胜。疯狂的战争虽然让日本挣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战争也使的日本这个领土不大的国家元气大伤,因此日本迫切想要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来维护自己的海上利益。

1911年2月日本根据得到的全套的金刚级设计资料图结合当时的世界潮流,增加主炮,强化装甲,缩短舰体。最终定稿A-64设计首舰“扶桑”号由吴海军造船厂进行建造。此时的“扶桑”号的纸面数据可以说非常亮眼,比同时期美国的内华达级还要强,主炮就多了两门,“扶桑”号的152毫米的副炮也比美军舰的127毫米主炮的射程更远,续航力也比内华达要强。但是咱们前面也说到,改装的内容之一就是缩短舰体,还想增强火力,多安火炮,这就相当又想马儿跑的快,又不给马儿迟草。没办法,新增的两座14英寸的炮塔以及弹药库就被安装在了舰体中部中轴线的位置,整个舰身60%被炮塔所覆盖,俨然成为了一个火炮刺猬,并且这两座火炮的位置占据了锅炉室和轮机舱本来的位置,大型的锅炉无法安装,最终造就了“扶桑”号的航速只有22.5节。

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由于“扶桑”号奇葩的火炮布局,舷侧一次齐射,炮口的气浪和烟雾立马覆盖全舰,严重影响的火炮的射击,因此日本海军不得不对“扶桑”号进行改装,但是本来二战时的雷达设备刚刚开始发展,还以光学观测为主,为了拥有更广阔的的视野,提高火炮的射程和精度,只能将桅杆建尽量高一点。“扶桑”号的大量火炮,又占据了宝贵的甲板位置,因此在后期的升级改造过程中,无奈只能依着前桅杆往上落,结果就是导致“扶桑”号越落越高,最后整的如违章建筑一般。

后勤玩家不满散兵坑改动而罢工 前线士兵只剩手枪

二战题材大型多人线上游戏《散兵坑》从2017年推出至今仍然拥有不少的玩家群体,但由于近期的一些改动使得不少负责后勤的玩家罢工,导致前线士兵只剩下手枪可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散兵坑》是款由 Siege Camp 以类二战题材打造的大型多人线上游戏,玩家们将扮演士兵进行基地建设和武器生产,进而协调策略并踏上前线与敌对阵营玩家争夺据点推进自身阵营的领域。该作在 2017 年在 Steam 平台上进入 Early Access 阶段后便获得了不少喜爱二战题材的关注,游戏整体机制的设计也让玩家互动频繁,即便到了现在还是有着不小的玩家群体。

在游戏中除了在前线厮杀,也得在自家基地搜刮物资打造各式枪枝武器和弹药,再手动运送至战区供其他玩家使用,即便前线战事连胜,若少了后勤玩家的补给协助,我方前线也有可能很快崩溃。而近期后勤的重要性成了近期的网络热门话题,因为这群玩家成立了名为 Logistics Organisation for General Improvement (L.O.G.I.)的团体,发起了集体罢工的运动。

这群由新旧玩家组成的 L.O.G.I.因为不满游戏接连的改动,让后勤玩家的责任和压力过于庞大,甚至到了开始危害游戏当前生态的地步,因此便发起了罢工行动放置后勤作业,并发布了一封公开信指出需要修正的重点问题。该组织的罢工行动并没有阻止其他玩家接手后勤工作,但本次的行动已开始影响到前线作战体验,开始让玩家陷入了齐聚前线却只能拿小枪作战的窘境。

L.O.G.I. 的发言人表示开发团队对于后勤玩家所面临的问题持续保持沉默,而为了确保自身喜爱的游戏能够健全且往更好的方向前进,便组织了这个团体并发动集体罢工,希望除了获得开发团队的正面回应外,也能让其他喜爱这款游戏的玩家开始重视这个话题。

更多内容:散兵坑专题

在二战中,德国的孩子们不仅仅是见证者和受害者

每每谈起战争中的孩子,大家总会觉得孩子是无辜的受害者。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使得德国的一切都卷入了战争当中。要研究那样一段历史,研究当时德国的孩子们是特别适合的对象。英国历史学家尼古拉斯·斯塔加特研究了纳粹统治之下的孩子们的生活。他打破了孩子们是战争的“受害者”以及战争是“心理创伤”的刻板印象,给我们讲述了战争中成长的那代人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下经出版社授权摘选自《亲历纳粹》,有所删节。

《亲历纳粹》,[英]尼古拉斯·斯塔加特著,卢欣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11月版。

原作者 | [英]尼古拉斯·斯塔加特

摘编 | 徐悦东

为何许多战时的德国孩子觉得很难与父母沟通?

每次回顾自己的童年,凯特琳·蒂勒(Katrin Thiele)都无法将幸福的记忆与有关纳粹德国的报道画等号,她无法相信:“所有我曾经认识的纳粹党人都是我曾经热爱过的人呢,真的是人们后来描述的让人憎恶的野蛮人吗?”像身边许多同龄孩子一样,凯特琳完全无法将确凿的集体屠杀证据与纳粹主义理想画等号,她曾经被“灌输必须有一颗敬畏心,勇于为责任自我牺牲和奉献等观念”。

就凯特琳的情况来说,战争的结束将一个稳定舒适的家庭瞬间撕裂。过去十二年,她父亲一开始是个纳粹公务员,后来成了德国国防军军官,因此遭到美国军警和德国民警双重追捕。逮捕和拘押父亲的那些原因,凯特琳根本弄不懂,随后三年,父亲从她的生活里消失了。

与此同时,凯特琳的母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生在伦敦——和两个孩子一起被“遣返”到他们成长期间一直想当然的敌国。1946年,年仅10岁的凯特琳离开德国,前往英国生活。一夜之间,她完成了从凯特琳·蒂勒到凯伊·诺里斯(Kay Norris)的转变。随着名字的变更,凯伊还得学会如何做个英国在校女生,在语言、民族认同、闲聊话题、社会关系诸方面迎来彻底改变。战争爆发时,凯特琳只有3岁,她大部分记忆与战争有关,那些记忆必须紧锁在内心深处,直到她可以比较安全地回溯和一探究竟。

尽管后来父母离了婚,凯特琳仍然得到两次机会,前去看望父亲,她试图弄清一家人突然四分五裂的原因。1949年圣诞节假期,当时13岁的凯特琳和哥哥乌多(Udo)与父亲及其新婚妻子一起过了个周末。从许多方面说,这是一次幸福的重聚,同时也让她深为震撼。早在三年前,告别德国之际,她对德语的掌握和对父亲的眷恋已经终止。这几年在英国学到的新概念和新想法,她已经无法用德语表达,而父亲好像更愿意接受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那种小女孩的样子。

父亲的真容与她许多回忆和各种想象里的样子相去甚远。那个棱角分明、思维敏捷、一身戎装、嘴边总是挂着为了主义献身的男人不见了。她曾经想象,服刑两年的父亲会垂头丧气,一脸无望,还好,他不是那样。相反,和以前的父亲相比,眼前的男人头发开始稀疏,更加世故,体重超标,不过,他好像不需要凯特琳帮助。他已经重新组织起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哈尔茨(Harz)山区有个漂亮的房子,还跟一个美丽的女人住在一起——世交家庭的一员——长期以来,那女人一直很崇拜他。

凯特琳意识到,她已经无法猜透父亲的信仰,父亲曾经非常用心地将思想深处的观念灌输给孩子们,那些观念都到哪去了? 1956年,在牛津大学上学期间,凯特琳利用第一个暑假前去看望父亲,她发现,双方不约而同地、动情地再次回到“爸爸和小女孩”的状态。至于父亲从前的纳粹背景,凯特琳发现,他仅仅对第三帝国留有深深的眷恋,尤其是在军队那个阶段,但他断然否认了对犹太人实施的大规模的屠杀。

那时父亲已经在加拿大定居,好像已经有了一系列新目标,成了德国移民群体中一个努力工作、雄心勃勃的新成员。凯特琳感觉自己被误解了,父亲似乎意识不到,自己的女儿依然真心相信他曾经灌输给她的那些美德。当时她仍然认识那一串德文说教,例如Pflicht、Treue、Wille,为Volk服务——义务、忠诚、意志、为国民服务——这些行为准则用日常英语解释就是责任担当、为人正直、意志坚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父亲却嘲讽女儿是个爱做梦的理想主义者!正如身在大西洋两岸两个英语国家的这对彼此牵挂的父女一样,造出纳粹德国的一代人和纳粹德国造出的一代人已经渐行渐远。

希特勒青年团在制作模型,1942年作

与凯特琳想象的不一样,从某些方面说,她的体会与留在德国的同代人没什么不同。许多战时的德国孩子同样觉得很难与父母沟通。一些父亲经历过1939—1945年的战争,或经历过战俘营,与这样的父亲交流感情尤其困难。许多话题成了20世纪50年代德国家庭的禁忌,第三帝国在孩子一代身上刻下的标记最深。

回顾童年记忆时,将纳粹十字标记带往欧洲各国的那些男女反倒不受纳粹符号和口号的束缚。与凯特琳的父亲一样,许多人认为,在战后的生活中,只要不为追求功名,与他人分享这些价值和追求,并没什么大不了。在人生成长最快的年月,除了总会有人在耳边反复唠叨,如好好洗干净、穿衣要整齐、说话要礼貌,反倒是这些人的孩子没见过大世面,还经常接受纳粹各种价值观和说法的洗礼。

不足为奇的是,这代人中的一些成员必定会认为,每次与父母那代人大力打造的战后世界严重对立,都会威胁到他们的身份认同,即,他们自认为负有责任。对许多人来说,留在东德和西德的新政府机构里尽职尽责,继续为他人服务,这么做理所应当。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凯特琳才开始回溯和调查自己的身世。在同代人里,像她这么做的人并不少。无论是纳粹同党的孩子,还是在各犹太人区和集中营里亲历过“最终解决方案”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孩子,往往退休后才开始思索,平常对儿女们闭口不谈的那些事,以什么方式讲给孙辈们最好,他们这才开始撰写回忆录。

战后,摆脱原有的国籍、语言远不如摆脱内心的道德绑架那么困难

1988年,西德的标志性事件是“水晶之夜”五十周年纪念,以纪念1938年11月9日晚间纳粹党人针对德国犹太人的大屠杀,那晚发生了群体暴力和屠杀,烧毁了许多犹太教堂,抢劫了许多民居和商店,那次事件导致近百人死亡,25000犹太男性被送往集中营关押。

1988年,西德政府以一种畏首畏尾、笨头笨脑的方式发动全国纪念这个周年祭日,导致全国许多地方跟风。纪念期间,德国南方著名记者洛雷·沃尔布(Lore Walb)深受困扰,她梦见犹太人的频次比平常高出许多。在一个反复出现的梦境里,她再次成了年轻的学子,回到了战时的海德堡(Heidelberg)。一个学生时代的犹太同学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哀求要到她家待一两天。每次都没来得及做出决定,洛雷·沃尔布就醒了。

她是纳粹党徒的女儿,这确凿无疑,走出战争时,她没受过任何伤害,很快便在德国南方找到一份广播行业的职业。

到了1988年11月27日,也就是纪念“水晶之夜”各种重要活动过后不到三周时间,洛雷·沃尔布开始在日记里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梦境。她又一次成了青年女子,与一个脸形消瘦、面容端庄、留着显眼的山羊胡、身穿长大衣、头戴宽檐帽、年龄较长的男子并排走在大街上。她伸出一只手,搭在那人瘦骨嶙峋的肩膀上,头枕在手背上,内心夹杂着解脱和喜悦,几乎带着哭腔说:“真高兴看见你回来。”

犹如许多搭载着希望的梦境,洛雷·沃尔布的睡梦提出了问题,而非解决方案。犹太人并没有回来,她无法请求他们谅解,也没有完成自我评估或原谅自己,这名69岁的退休人士不仅没有将生命中这一篇翻过去,反而用沉重的、试探性的口吻道出一句:搭上车“一站又一站驶向回忆的旅程”。

洛雷·沃尔布的旅程等于借助媒介公开承认内心深处的自我剖析,通过这件事,这名上年纪的女士重读了自己青年时代的日记,并加以评论。家庭影集里有一张1932年的照片,它记录了那一傲人的时刻,那时,当地体育馆挤满了人,在25000 人注视下,她站在元首前边,当时她还是个13岁的少年。

接着是1933年11月,她又一次在大庭广众中抛头露面,在希特勒啤酒馆暴动十周年庆典上,她背诵了一首诗,当时教育界几名最高官员都是现场听众。战争爆发时,洛雷·沃尔布开始了大学学业。1940年6月,像身边的每个人一样,她也庆贺了法国战败,当年她也认同对英国的普遍仇恨,因为英国人毫无必要地拖延战争。“这一次,元首不该太仁慈,”这是当年6月17日她日记里的原话,“应当向英国人发出最后一次强烈警告——已经有这么多国家被卷进来,所有不幸和苦难都是他们的罪过。”

重读过去的日记时,洛雷·沃尔布意识到,当年她接纳和使用一些重要的纳粹宣传口号,内心深处并无抵触。对苏联的进攻开始后,在朋友圈里评论男孩们的战死,她多少有些轻描淡写,反而重点落笔他们为之赴死的事业在军事和政治两方面的重要性。她的日记页面上充斥着各种老生常谈,例如“布尔什维克”“俄国准人类”、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日本难以置信的胜利”,以及她自己的一些想法,例如怎样赢得妈妈的欢心,妈妈才会同意她攻读博士;她对东线挨冻的德国士兵们的同情,等等。

《德国青年战争文库》杂志封面,轰炸考文垂

在每次转折点,她都会从媒体上抄录一些她需要的,紧扣历史事件的关键句,将戈培尔的口号和警句稍加修改,就成了她自己想出来的句式。半个世纪后,经过另一个时代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和真理的熏陶,与她亲历的表面波澜不惊的纳粹过往形成了对立,让她在道德层面深感震惊。

凯特琳·蒂勒认为,战后,摆脱原有的名字、国籍、语言远不如摆脱内心的道德绑架那么困难,洛雷·沃尔布的日记提供了大量佐证这一点的证据。战争即将结束时,闻说为避免进一步流血,自己的老家向法国人投降了,洛雷·沃尔布在日记里表达的是失望,而不是解脱。无论她笔下写出了什么,她内心深处仍然崇尚忠诚和为国牺牲那样的浪漫。

各地方当局最终挂出白旗时,她感到“无比丢人和受辱”。在1945年4月26日的日记里,她记述如下:她为“在前线漫无目标浴血奋战好几年目前仍在战斗的上千万士兵”感到悲哀。那一刻,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每当洛雷·沃尔布尝试反思战后数十年了解到的情况,可惜她日记里没有这类记载——例如战时最后几个月,成千上万集中营营员被他们的“捉拿人”驱赶进“死亡队列”,这么做越来越没有意义——她总会一个接一个想起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幸存者所处的困境。不过,每次回想战争,记忆唤回的总是那些死去的德国男青年的面庞,例如鲁尔夫(Rolf)、京特(Günther)、格哈德(Gerhard)和海因茨(Heinz)兄弟俩,以及她曾经的男友瓦尔特(Walter),他在战争最后一周死去。不仅如此,像1909-1929年出生的众多女性一样,洛雷·沃尔布还有一个记住他们的理由,她们无人可嫁。

亲历战争的孩子们的负罪感

1988年3月, 马丁· 贝尔高(Martin Bergau) 前往科隆(Cologne),参加战时的孩子们组织的一场平静的周末聚会,他们都已届中年。那是一年一度的家庭聚会,成员都来自位于桑兰半岛(Samland Peninsula)的帕姆尼肯(Palmnicken),那地方曾经是东普鲁士的一个镇。1945年,他们中的多数人在苏联红军抵达前逃到了西方,其他人随后逃了过来。

这群人里的一个女人让马丁·贝尔高回想起1945年初,在生死攸关的最后几天亲眼见证的那些事,当时他还是15岁的希特勒青年团团员。那女人的母亲是贝尔塔·普尔沃(Bertha Pulver),那名母亲曾经藏匿过一个犹太女人,后者是集中营营员——主要是犹太人——大屠杀事件幸存者。在地方军事组织民兵协助下,党卫军将这些人带到冰封的波罗的海沿岸。

后来,党卫军和地方军还一起追捕过抵达海边后逃跑的一些犹太女人。作为受党卫军指挥的武装民兵成员,马丁·贝尔高和一些希特勒青年团朋友在一座废弃的矿山协助看守列队的犹太女人,那些女人成双成对被带往房子背后。马丁·贝尔高可以听见两个负责杀人的党卫军人员开枪的声音。末了,队列变得特别短,跟随队伍移动的15岁的马丁·贝尔高也来到房子背后,他往行刑场望去,看见一个希特勒青年团同伙手握一把左轮手枪,在横陈的尸体中走来走去,向每具有动静的尸体开枪。少数逃过寒地屠杀的女人躲过追捕,最终活了下来,其中一名正是贝尔塔·普尔沃曾经藏匿的青年女子。

偶遇贝尔塔·普尔沃的女儿,促成马丁·贝尔高动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以记述那些战争岁月,以及他在苏联战俘营度过的三年。在如今的德国,有一种说法是,从未听说也从未见过真正的集中营和杀戮,这种说法依然盛行,与这样的反射性反应相反,专门针对集中营囚犯的屠杀无论多么不堪,马丁·贝尔高执意将其收入他的记述。他还给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档案馆写信,索要幸存者证词,他把这些证词都列进了回忆录一个专门的附录里。他的书没有进入畅销行列。

在三位德国回忆录作者中,马丁·贝尔高是唯一在残酷的战争收尾阶段依然是懵懂少年的人,他的成就是,按照纪年记述自己参与德国事业时的内心感受,而非深入探其究竟。洛雷·沃尔布的负罪感源于如下认识:当年还是天才少年和年轻女人的她竟然将自己的全副身心奉献给了纳粹的各种教导和众多目标,直到战争结束仍然执迷不悟。

随着年龄的增长,凯特琳·蒂勒的负罪感越来越深重,这并非由于战争期间还是小孩的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她想到,真没准儿父亲是因为做了什么事才遭到逮捕。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家们开始约谈第三帝国时期的孩子们,他们最关注的也是探索马丁·贝尔高、洛雷·沃尔布、凯特琳·蒂勒试图说清的罪恶感。然而,他们更有兴趣打听孩子们对父亲们在战争期间所作所为的反应,而非孩子们自己的各种体会。

胡戈·R,11岁,《关于犹太人》1938年11月作

在所有战争中,孩子总是受害者。与其他战争唯一的不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这毋庸置疑。反映大屠杀的最著名的照片有好几幅,其中之一是某个孩子在枪口下高举双手走向位于华沙犹太人区的乌姆斯拉格(Umschlag)广场。那孩子只是因“最终解决方案”消失的110万孩子之一,在被占的波兰和苏联境内,成千上万的孩子遭到士兵和民兵枪杀。

在整个欧洲各被占地区,尤其在欧洲东部,饥荒和疾病还杀死了高龄的人和年龄特别小的人。1945年,在汉堡(Hamburg)、德累斯顿(Dresden)、埃尔伯费尔德(Elberfeld)、达姆施塔特(Darmstadt),以及其他许多德国城市,孩子和母亲们一起死于熊熊燃烧的城市大火,要么就冻死在德国平民大逃亡期间从西里西安(Silesia)绵延到东普鲁士沿线冰天雪地的道路上。

随着战争记述的增加,孩子们遭受的那些苦难渐渐为人们熟知,相对来说,其他方面却依然不为人知。不过,20世纪90年代成了分水岭,退休后以及自己的孩子们成人后,许多人写出了回忆录。奥地利的孩子们如此,犹太人的孩子们亦如此,整个战争期间,前者一直和母亲们厮守在一起,后者在大屠杀期间失去了所有家庭成员,对于战时年龄更小那代孩子来说,20 世纪最后十年也是他们讲述战时经历的时代。

通过2002年问世的三本书,德国人遭受苦难的规模重新成为德国公众的主流话题。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所著《柏林:帝国覆灭记》(Berlin: The Downfall)让战争末期苏联士兵对女性的野蛮行径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京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的小说《横行》(Crabwise)让人们看到了大逃亡的场景;约尔格·弗里德里希(Jörg Friedrich)所著《火焰》(The Fire)则聚焦于对许多城市的轰炸。

三本书的主题都不是第一次出现,不过,这一次,每本书都抓住了德国公众的想象力,一定程度上,以前的同类书籍从未遇到这种情况。仅以约尔格·弗里德里希为例,他用来描述德国人战时遭受苦难的词语可与其他人描述大屠杀使用的词语类比,他还把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描绘成“战犯”,将令人窒息的地下防空洞比作“毒气室”,提到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特别行动队时,那些队员好像都成了党卫军杀手。屠杀犹太人,德国人罪责难逃,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公众舆论,因而大多数评论家认为,约尔格·弗里德里希使用的词语不可接受,他们强烈反对所有将德国人的苦难与犹太人的苦难画等号的企图。

不过,约尔格·弗里德里希使用的其他词语,尤其是反复强调德国人无辜、受害、创伤的词语,却得到广泛认同。这给新近出版的基于采访战时的孩子们的一小批书籍定了调。采访者第一次希望战时的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而非他们对父亲们所作所为的反应,如今父辈中的多数已经离世。在一片“打破沉默”的呼唤中,新书突出的内容已经变成经历战争、轰炸、逃亡、饥饿的孩子们的至暗时刻。让无辜的德国孩子们就遭受的苦难发声,可以让他们的回忆类似于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还可以通过“授予”受害者更高的道德站位和政治认同开辟一片新天地。

二战到底对当时德国的孩子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统治下的孩子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急于弄清如何才能再次体验这种感受期间,我意识到,有必要对当代资料里那些成人对自己儿童时代的回忆去伪存真。我们如何鉴别什么是完整记住的,什么是忘掉后找补回来的?我们如何知道孩子们对当初那些事件都赋予了什么意义和价值,或者,当初孩子们身边的成人都鼓励他们作何种感想?

过去十年间,我一直在努力搜寻和研究孩子们的作业、青少年的日记、疏散营地寄出的信件、写给在前线作战的父亲们的信件、从少管所和精神病院寄出的信件、捷克特莱西恩施塔特犹太人区和德国黑森林地区村庄里的孩子们制作的艺术品,以及大人对孩子们玩游戏的描述。这类资料往往是碎片式的,它们活灵活现地映亮了孩子们活动的某些侧面,而其他方面依然龟缩在阴影里。这些东西尤其珍贵,因为它们嵌入的是以当年的形式展示的经历和情感——而非人们事后记住的形式。

小说家们可以“感知”创作对象经历的各种事情,历史学家们却不可以。小说家可以操控作用在角色身上的感情逻辑,历史学家却需要牢记,真实世界的主人公们的生活究竟公开了多少真实。另外,面对铺天盖地的不完整的资料,小说家们没必要检测自己鉴别真伪的各种直觉是否靠得住。这里提到的局限性让历史学家们用完全不同的品位理解历史,另外,我早就认识到,必须时常提醒自己,各种证据不是用来恰到好处地支撑历史学家们想要的那些论点,而是用来不断地质疑我们以为已经掌握的事实。这些都至关重要,如若不然,后人无法用战争经历和大屠杀经历撕碎的各种社会残片拼凑出合适的形态。

前述大部分毁灭完全是有意为之:纳粹党人启动的是乌托邦式的德国殖民化愿景,孩子们在其中会得到拯救还是诅咒,需根据他们的种族价值决定。不过,先不管孩子们到底经历了什么,“重建”在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身就是复杂的和精细的任务。它还包括打破学术禁忌。鉴于对历史本真和道德公正的追求,很久以来,研究大屠杀的历史学家们普遍各有专攻,要么研究那些受害者,要么研究那些加害者。不过,正如研究纳粹主义的历史学家们后来渐渐认识到的,当年大屠杀弥漫德国社会之际,像洛雷·沃尔布一样的人竟然对其几乎完全视若无睹。

卡林·伊索尔德·莱曼,12岁,《家》,1945年作

除非我们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生命和观点置于同一个框架内,我们无法理解战争强加给这些人的转变达到了什么程度。由于第三帝国如此深刻地影响了孩子们的命运,对于那样一段历史,孩子们是特别合适的研究对象。孩子们将“异常”当作“正常”,这种能力揭示,纳粹主义深入社会有多深,这一政权将孩子们划分为注定会统治他人以及注定会服侍他人的两拨人,这背后的实质是,什么人可以生存,什么人必须死亡。

孩子们的各种经历值得后人透过种族和民族划分去理解,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其中的相同,而是因为其中的极端反差,这会帮助我们认清纳粹的整体社会秩序。就这场战争而言,孩子们既不是沉默的见证者,也不是受伤的见证者,更不能轻言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也生活在战争中,在战争期间玩耍和坠入爱河,这场战争侵入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这场战争让他们怒由心生。

原文作者 | [英]尼古拉斯·斯塔加特

摘编 | 徐悦东

编辑 | 王青

导语部分校对 | 王心

来源:新京报

中国一定能够胜利,但我已经战死沙场

(一)

看了任正非最近的内部讲话,信息量很大,但总感觉有一种悲壮在其中。

因为就在他这番讲话刷屏的同时,还有另一个刷屏的信息,苹果隆重推出了新的iPhone13。

很炫酷的iPhone13,库克很自信,外界反响很热烈。

苹果在前进,华为呢?

要知道,中国最好的华为手机,一度都已经和iPhone平起平坐,拍摄效果更是碾压,如果是正常竞争,全面超越当是必然。

但美国的全球打压,芯片上的封杀制裁,华为陷入“至暗时刻”。本来可以大放异彩的华为手机,只能含恨放慢脚步,子品牌荣耀更被迫卖身求生。

很悲壮的一幕,华为不久前推出了P50手机,在P40已经可以5G的时候,更新型的P50,只能降为4G。

华为怎么办?

在这次内部讲话中,我不知道,任正非是否也是一种暗示,他特意提到,在华为食堂里,贴了一张宣传画,一张让人泪目的宣传画。

那是二战期间,美国记者拦住一名奔赴前线的中国士兵。

美国记者:你多大了?

中国士兵:16岁。

美国记者:你觉得中国会胜利吗?

中国士兵:中国一定会胜利的。

美国记者:当中国胜利后,你准备干什么?娶妻生子?还是继续参军?

中国士兵笑了笑:那时候,我已经战死沙场。

平静对话背后,是视死如归的坚定。

很悲壮,但必胜!

任正非感慨说道:这不正是我们华为今天的时代精神吗?

越是至暗时刻,越是要咬紧牙关。看任正非最新的讲话,无疑也是通过这种对话的形式,安抚大家的焦虑,坚定大家的信心,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压垮华为。

所以,他说: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被美国打压的这两年,人力资源政策从未变过,工资、奖金发放一切正常,职级的晋升、股票的配给等一切正常。公司不仅不混乱,反而是内部更加团结,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的队列。抛开了束缚,更加胆大、勇敢地实现了更多的突破,有了领先的信心和勇气。

为什么?因为我们正在一个一个地解决难题,一批一批的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人“投笔从戎”,拿着“手术刀”,加入“杀猪”的战斗。比如,有几个天才少年加入了煤矿军团,反向使用5G,使井下信息更高清、更全面;复用黄大年的密度法等去解决煤矿储水层的识别问题,未来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顿了顿,他接着说:

当然,走科学家的道路还是走专家的道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抗日战争爆发时期,许多优秀大学生加入了战地作战,个人在这个社会中就像拼图板一样,你只是其中一块,很多块拼出来才是一个大的扇面。

意思也是很明确的:

1,华为确实面临严峻考验,但没有乱,而且更加团结,更努力攻关。

2,最关键的是人才,华为仍在招聘最优秀的人才,拿起“手术刀”,加入“杀猪”的战斗。

3,抗战的历史,也昭示着华为:被逼到绝境,更能爆发出超强的战斗力,笑到最后。

一句话:华为就是华为,华为是打不垮的。

(二)

笑谈生死、举重若轻,这是任正非的风格。

向死而生、傲对磨难,则是华为的姿态。

这一点,其实从华为一个又一个出圈的宣传画中,我们就可见一斑。

比如,“布鞋院士”李小文的宣传画,普普通通的布鞋老师,却是真正的科学扫地僧。

点睛的一句话:华为坚持什么精神?努力向李小文学习。

怎么学习?

——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开放,开放,再开放。

还有,孟晚舟曾引用的那张宣传画,那双满是伤痕的“芭蕾脚”。

你看到的是台前风光,你看不到的是台下辛苦。

一切毋庸多言,罗曼·罗兰的名言: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这何尝不是华为的精神?

这种精神,其实也深植于中国人的骨髓,这是每一个中国学生都熟悉的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今天,我们谈到华为,就会想起那架二战中满是弹孔的伊尔-2飞机,在战斗中被打得像筛子一样,但依然坚持飞行,最终安全飞回。

什么意思?

就是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现在的华为,无疑正经历最艰苦的磨难。

所以,在这次内部讲话中,任正非还举了红场阅兵的例子:

1941年莫斯科大雪中,数十万仓促而聚、混乱不堪的苏联红军,在红场阅兵,杂乱的队伍英勇地通过红场,他们视死如归地从阅兵场直奔战场的伟大精神,不正映照着我们的今天。我们不也是从两年前在混乱的惊恐中反应过来,形成今天的雄赳赳气昂昂杂乱有力的阵列吗?

对这次历史性的红场阅兵,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后来感慨:

对苏联军民而言,这次阅兵是出乎意料的,也是激动人心的。虽然形式上是一次传统的阅兵,但个中意义截然不同,它展现了苏联人民对法西斯的蔑视。尽管胜利还很遥远,但人民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对法西斯分子来说,这次阅兵却像是晴天霹雳。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咬紧牙关,很悲壮,但悲壮也是一种力量。

有朋友说,从任正非的这些话中,让他不由感慨华为现在的苦难,或许可以归结于这样一句话:“中国一定能够胜利,但我已经战死沙场。”

但我总觉得,这种强大的危机感,最后必定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这种强大的求生欲,更会迸发出无可战胜的力量。

该投的资继续投,该杀的猪就去杀。以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以华为的体制机制优势,以中国超大型市场的机遇,看似不可逾越的难题,必定都会甩于身后。

这是苦难,但最终,苦难辉煌,感谢苦难。

这样的华为,咬紧牙关,熬过去,战地黄花分外香!

推荐:24部德国视角拍摄的二战电影

1:希特勒的男孩 豆瓣评分8.2

《希特勒的男孩》是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马克思·雷迈特、汤姆·希林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出生于工人家庭的弗莱德里希在纳粹德国开办的精英训练学校接受了“优胜劣汰”、“排犹”等军国主义思想,之后他在好朋友阿尔伯特之死的影响下开始彻底醒悟的故事。

2:从海底出击 豆瓣评分9.0

《从海底出击》是由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尤尔根·普洛斯诺主演的战争剧情电影,改编自战地记者布赫海姆的同名自传。

该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德国U型潜艇奉命出航搜索并击沉大洋上的英国商船队,历经惊涛骇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后返回基地。

3:帝国的毁灭 豆瓣评分8.7

《帝国的毁灭》是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的一部纪实性电影。

影片讲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的情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战争狂人,然而,这部影片却打破了德国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个咆哮的煽动者,而被塑造成了轻声细语的做梦人。

4:莉莉玛莲 豆瓣评分7.9

二战时期的瑞士苏黎世,德国歌女Willie和犹太作曲家Robert Mendelsson相恋了,而Robert的父亲Mendelsson则是一个帮助犹太人逃离德国的地下组织领导,他反对儿子和Willie的恋情,于是设下圈套让Willie留在德国无法回到苏黎世,想借此来拆散二人。滞留德国的Willie只能靠唱歌维生,并受到了许多德国人甚至德国军官的喜爱,更得到了去之声录制音乐的机会。她唱的一首《Lili Marleen》,更是让她成为了全德国士兵的梦中情人。这首歌曲陪伴着前线的士兵们。

5:第九日 豆瓣评分7.4

《第九日》是由沃尔克·舒伦多夫执导,奥古斯特·戴尔、乌里·马蒂斯、毕碧安娜·贝格等人出演的战争片。该片于2004年8月5日在瑞士上映。影片改编自卢森堡天主教神父日记体小说。

该片讲述了1942年,被关在纳粹德国达绍集中营的卢森堡天主教神父为期九天的"假期"生活。

6:五月的四天 豆瓣评分8.4

《五月的四天》是德国出品的一部战争题材片,由阿奇姆·凡·波瑞斯导演。Aleksei Guskov、吉里格力·多布、米勒·尼尼兹主演。该片于2011年9月29日上映 。

电影的背景是二次大战结束前的4天日子里,该片是以一个13岁的孩子,以"天真"的角度去看待战争。这部极小成本的战争电影以最宁静的场面控诉着战争对每一个人的摧残,这里有最平常的孩子、大人和军队,但他们的心都完全疲倦了战争,于是通过电影我们看到的是二战场上不平常的宁静时刻。

7:我们的父辈 豆瓣评分9.6

《我们的父辈》是teamWorx Produktion für Kino und Fernsehen GmbH公司制作推出的迷你剧。该剧由Philip Kadelbach执导,Stefan Kolditz任编剧。

该剧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5个20岁左右的德国年轻人在二战中的命运起伏。

8:伯纳德行动 豆瓣评分7.9

《伯纳德行动》是由Filmlade发行的部剧情片, 由斯戴芬·卢佐维茨基执导,卡尔·马克维斯、奥古斯特·迪赫、马丁·布拉姆巴赫、大卫·史崔梭德出演。

该片讲述一群身怀特殊技艺的犹太人在集中营里被迫为纳粹印刷伪钞的故事。

9:斯大林格勒战役 豆瓣评分8.1

德国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优秀作品。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次大战中,德国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一役,也是欧洲战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苏联红军用自己的肉身挡住了德国炮弹和飞机的轰炸。影片在描写战役的同时,企图探讨两个受害人因战争改变命运的经过。

1942年,几个很普通的德军士兵从温暖的海滨随部队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很快他们就被残酷的战火吞没了。随着冬天的来临严寒成了比战斗更可怕的东西。在冰天雪地里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如何活下去。每天都有上千德国士兵死亡。德军的溃败就像一场大灾难,士兵们一个个死去,最后的两个人在幻想着回乡的温暖中冻死在了白色的冰面上。

10:希望与反抗 豆瓣评分8.0

1943年2月,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呈现出胶着态势。在慕尼黑,地下反战组织白玫瑰的成员们正在加紧印发传单,其中索菲(Julia Jentsch 饰)与汉斯姐弟两人为响应不久前女学生们的行动,计划将传单散发到大学校园内,两人冒着极大风险进入学校,在散发完毕时不幸被捕。盖世太保摩尔负责审讯索菲,姐弟俩按照事先商定的串词,拒绝承认自己与反战传单有关,并几乎可以无罪释放,但纳粹的搜查发现了新的线索,形势急转直下,索菲开始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以掩护同伴们,经过反复的交锋,摩尔开始对这位坚定的女青年产生了些许理解和同情,但等待索菲的,终究是一场封闭的不公平审判……

11:我的德国爸爸 豆瓣评分8.4

1944年,法国小孩安托万、朱利安因错报军情,被迫踏上了去里昂寻找他们母亲的逃亡之旅。途中,他们遇上了一个遭受病痛折磨的德国大兵。三人经历了由最初的相互责难到最终的难舍难分的情感转变,仿佛都从对方那里找回了自己想要的亲情

12:地雷区 豆瓣评分8.6

电影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战败,大批被捕的德国士兵成为了俘虏。战争期间,德军曾在丹麦西海岸埋下了超过一百五十万枚地雷,而其中一些被俘虏的年轻德国士兵,则被迫成为了活体地雷探测器。

在丹麦军官卡尔(罗兰德·莫尔 Roland Møller 饰)的带领下,那些尚且只是孩子的俘虏们开始了排雷行动,他们用双手,用双脚,甚至用生命,一步一步的净化着长长的海岸线。然而,当任务结束之后,当幸存的孩子们满心欢喜的以为他们终于逃脱了死神的手掌可以回到故乡之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另一项同样残酷的任务。

13:冒牌上尉 豆瓣评分8.5

德国二战题材影片。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名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在二战最后两周内成为所谓的“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故事。他凭借捡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军官,将溃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来组成特别任务小组,一路抢掠地在行将陷落的纳粹帝国大地上为所欲为,并以元首为榜样掌握起逮捕和生杀大权。

14:桥 豆瓣评分6.9

本剧是1959年同名电影的重拍版,基本剧情与老电影版相同。

故事发生在1945年04月的纳粹德国。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刻,几个以满或者即将16岁的德国少年被应征入伍。由于纳粹成功的洗脑教育,这些少年满怀着保卫祖国的热情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德国军队。最后他们被派去守卫位于家乡小镇的一座桥。本应该领导这些少年的军士长却第一个逃走,被宪兵击毙。少年们拒绝了闻讯赶来的女教师和父母的劝说,从被遗弃的军营里搬来一些能用的装备,在桥边一点点搭建起了火力点。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逃走的将军在过桥时的所谓命令。

15:百万大逃亡 豆瓣评分7.4

1944年的夏天,战火纷飞。女伯爵莱娜·冯·玛伦伯格(Lena Gräfin von Mahlenberg)因反抗纳粹德国国防军的愚蠢指令而转而投身到为强征劳工争取权益的行动中。这期间,她与一位名叫弗朗索瓦(François)的法国劳工发展出一段特殊的关系。当东部防线节节败退,难民如潮水般出现,莱娜也跟着一行逃难队伍在隆冬时节向西部跋涉。

16:雪绒花海盗 豆瓣评分7.4

1945年3月,美国盟军攻克科隆,救出了大批平民和战俘。卡尔的心情并没有因获释而放松,那些沉重、恐怖的画面不时浮上眼前,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人们眼前展开:二战中后期,卡尔和弟弟彼得,以及带着孩子的寡嫂希里住在一座废弃公寓的地下室里。卡尔和几个朋友组成“雪绒花海盗”,专门救助当地平民,使他们远离战火的纷扰。有时他们会同纳粹儿童团发生冲突。彼得是纳粹儿童团一员,深受哥哥影响的他不喜欢战争,常在双方之间举棋不定。一日,卡尔他们发现一名受伤的战俘汉斯,将他带回家养伤。渐渐地,汉斯与希里间产生情愫。

17:欧洲欧洲 豆瓣评分7.9

影片根据Solly Perel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和希特勒同一天生日的13岁德国犹太男孩Solly在二战期间通过机敏过人的应变能力和绝无仅有的巧合,保全生命,并最终与集中营中的兄长团聚的令人惊叹的故事。片中年轻的Solly是苏联共青团员,是德军的战斗英雄,是希特勒青年队的队员,甚至还爱上了一个纯雅利安女孩,但犹太人的特殊标志——割礼,却无时无刻提醒着他的身份。从无所谓、迷茫到怨恨,战争让他承担了太多与年龄不相称的压力,但最终他依然认同了自己的民族,并在成年后毫不犹豫地为自己的儿子也实行了割礼。

18:铁十字勋章 豆瓣评分7.9

该片从德军的角度回顾了在1943年东部战场的一段血腥经历,围绕着一个厌战老兵和一个以谋取铁十字勋章作为人生目标的贵族军官展开。两人的几番较量,代表了当时德军中的两种心态,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终极走向……

19:欧洲特快车 豆瓣评分8.2

男主角是德裔美藉青年凯斯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回到从未涉足的祖国。他原是一个和平主义和理想主义者,希望以中立的态度来看待战后的欧洲人民。不料叔叔安排凯斯勒在一列火车上当列车长,使他有机会深入欧洲各地,聆听各种不同的声音,从而揭破了和平口号与人道主义的虚妄。而他爱上的铁路公司老板千金,更是一名纳粹主义的支持者,更使他陷入了两难之境。

20:极地重生 豆瓣评分8.4

二战末期,德国军人科利基文斯(米高·文度 Michael Mendl)在战争中沦为战俘,被处以25年的刑期,而此时他怀孕的妻子和女儿则完全没有他的消息,只能求神保佑他还能活着回来。经过漫长的跋涉,一行战俘被送到了一个劳改场,那里没有围墙也没有栅栏,然而极度的严寒和千里冰原则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本片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其情节源自一个真实的逃亡故事。

21:死亡终点站 豆瓣评分7.8

故事发生在1943年的柏林,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已经接近了尾声。最后一批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被赶上了开往集中营的火车,拥挤狭窄的车厢中没有任何食物,这最后的六百多名犹太人,他们的结局似乎只有两个——死在火车上,或是死在集中营里。

22:施陶芬贝格 豆瓣评分7.1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部分德国军官亦对希特勒(乌多·申克 Udo Schenk 饰)的残酷暴政感到不满,他们希望能够除掉纳粹党,同盟军和解。然而希特勒生性谨慎多疑,其行踪更是飘忽不定让人捉摸不透,之前的诸次暗杀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23:柏林的女人 豆瓣评分7.4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第三帝国的心脏柏林在盟军的猛烈攻势下已化作废墟,在短暂的交火之后,成千上万的苏联士兵涌入这座颓败之城。躲在掩体下的德国百姓在步枪的威慑下乖乖走出地面,男人的犯下的罪孽转嫁到女人的身上。无数妇女被强奸,却没有任何一个苏联军官出面制止。本片根据根据德国女记者同名日记体作品改编。

24:八月的雾 豆瓣评分7.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13岁的男孩埃勒斯因无人照顾进入了一家病院工作,但是他在那里却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情(纳粹的纳粹安乐死计划),并与朋友们团结在一起,企图破坏这个计划,影片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令人震撼的一段历史,以及人性的善恶,二战时超过五千名儿童死于纳粹安乐死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