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大英帝国的遗产(锡金王国149次申请加入中国,灭亡前三小时,高调升起五星红旗)

导读大英帝国的遗产文章列表:1、锡金王国149次申请加入中国,灭亡前三小时,高调升起五星红旗2、温骏轩 | 暴风雨来临前的北美3、大英帝国的红衣军4、大英帝国昔日荣光照耀下的现实

大英帝国的遗产文章列表:

大英帝国的遗产(锡金王国149次申请加入中国,灭亡前三小时,高调升起五星红旗)

锡金王国149次申请加入中国,灭亡前三小时,高调升起五星红旗

2005年,中国的地图上,没有了锡金,坚持了三十年,中国到底承认了锡金属于印度,据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承认的国家。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锡金,它只是一个小国,在1975年就被印度吞并了,要不是中国的坚持,大抵这个国家已经被永远地遗忘。

锡金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命途一向多舛,从建国起,旁边的大国就对它虎视眈眈,在清朝的时候,中国曾挽救过它一次,所以在面对印度的时候 ,锡金想起了中国。短短的二十二天内,锡金向中国发了149封电报,申请加入中国,但当时中国自顾不暇,只能眼睁睁看着锡金灭国,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百年古国,命途多舛

锡金王国是一个三百多年的古国,之前叫做哲孟雄,在1642年的时候,锡金才正式建国,国君蓬楚格·纳穆加尔,是来自于西藏康巴地区的菩提亚族贵族。蓬楚格宣布佛教为国教,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在他的统治之下,锡金人民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各族相处都非常融洽,那时的锡金虽然小,但也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然而,锡金周边的国家总是对它虎视眈眈,因为锡金的地理位置很好,交通极为便利,非常适合发展贸易。面对这样一块肥肉,其他国家馋得口水直流,但初代的锡金君主励精图治,将锡金治理得很好,国力也不算弱,别国不敢轻举妄动,只有眼红的份儿,但是后来就不行了,历史的规律难以打破,锡金不可能一直强盛下去。

1788年尼锡战争爆发,尼泊尔的廓尔喀军队,悍然入侵锡金,锡金国王被迫逃往西藏,但廓尔喀军队紧咬不放,追击到了西藏境内。眼看着西藏都要保不住了,达赖和班禅忙向大清求助,当时的西藏属于大清,乾隆皇帝焉能不管,派遣福康安和海兰察带领大军,在1791年将廓尔喀人逐出西藏,还追击到了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城郊。

尼泊尔被打得差点亡国,再也不敢嚣张,请求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清军达到了目的,也就从前线撤了出来。锡金本想收复国土,却不想被不丹军队背刺,它本来是来援助锡金的,锡金现在回过头去寻求清军帮助,已然不太现实,最后锡金的大片领土被尼泊尔和不丹占领,它只保住了一小块领土。

但最后它连这一小块领土都没有保住。

殖民统治,印度垂涎

在1814年的时候,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开始入侵锡金,一步步地将锡金变为殖民地。在1890年3月17日,《中英藏印条约》签订,面对英国对西藏的入侵,清政府无力反抗,那时的它早就被英国打怕了,面对列强,它只有妥协退让的份儿。清政府被迫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从此之后,锡金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1918年的时候,英国殖民者大概找不到锡金的利用价值了,就不再想要这块土地,便把政权还给了塔希·纳姆伽尔国王。锡金重新成为了主权国家,塔希国王励精图治,进行了许多经济和社会改革,锡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锡金人民没过上几年好日子,便遇上了独立的印度。印度独立之后,一直以大英帝国“遗产继承人”自居,认为英国的殖民地,都应该归自己所有,根本不愿意看到其他国家独立,对于锡金这块地方,它更是垂涎已久。

1947年,印度刚刚独立,便强迫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为了控制锡金,印度还扶持了国民大会党,简称为国大党。在印度的胁迫下,锡金成立了新政府,但锡金的民众并不买账,各种运动风起云涌,他们不想被印度控制,但锡金太过弱小,只能被印度一步步蚕食。

过了两年后,印度找了一个借口,派军队入侵锡金,政府被印度人把控,连首相都是印度人。但印度并不满足,它的目的是彻底占领锡金,英国的那一套,它学了个遍。1950年12月5日,印度逼锡金签订《印度锡金和平条约》,锡金的国防、外交等权利,全部都被印度掌控,与殖民时代没什么两样。

锡金的民众自然很不甘心,在1968年8月,甘托克的民众奋起反抗,要求废除《印度锡金和平条约》,把主权还给锡金。当地的印度驻军,自然维护印度的利益,他们将枪口对准了无辜的民众,致使63200余人毙命,此后,锡金名存实亡。

求助中国,难逃灭国

锡金面对穷凶极恶的印度,也进行过积极的自救,锡金的“民族党”曾求助国际势力,但没有人搭理他们,就算有些同情,但也不至于为了小小的锡金,得罪印度,印度好歹也是个大国,与美苏关系都不错,背后还靠着英国,而锡金什么都没有。

这个时候,锡金想去了中国,甘托克示威后,面对国内民众的惨死,锡金的民族党悲愤至极,这是锡金人民自己的政党,与国大党不一样,他们一直站在锡金这一边。在短短的22天内,锡金民族党向北京发出149封电报,其内容都是申请加入中国,寻求中国的庇护。

但当时的中国,已经是自顾不暇,哪有能力去帮助锡金呢,也只能对它的求助置若罔闻,中国并不是不想帮,而是无能为力。

面对印度的步步紧逼,锡金的民众悲愤到无以复加,锡金民族党在1974年6月20日凌晨5时,升起了五星红旗,公然宣布正式加入中国。印度怎能容他们如此,仅仅过了三个小时,印度军队就攻入了民族党大楼,将其彻底摧毁。

1975年,印度军队发动政变,软禁了锡金国王,然后在印度的操控下,通过民主选票,显示大部分锡金民众同意并入印度,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结语

锡金灭亡之后,锡金的王室逃到了国外,对外宣称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是非法的,一直在寻求势力帮助他们复国。但是这世上,没有哪个国家会为了锡金,同印度交战,连中国也不会,虽然中国很同情它。中国能做的,只有不承认锡金属于印度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不承认也没什么意义了,中国最终也只好放弃锡金。

这就是一个弱国的命运,曾经的中国也是弱国,被人家欺负得毫无还手之力,想在国际上寻求帮助,却也无人搭理,与锡金何其相似。但中国最终明白,只有自立自强,才不会被人家欺负,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

温骏轩 | 暴风雨来临前的北美

大航海时代<英美篇> [第36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36节 暴风雨来临前的北美

“三权分立”架构的形成

在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八个月后(1774年9月5日至10月26日)。除乔治亚之外的12个北美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组织起来商讨接下来的对英策略。会议本身在法律上相当于临时议会性质,可以算得上是美国国会的源头。

历史上类似的反抗行为,通常是先组建一支军队或者政府。北美殖民地的历史,决定了它们必须以殖民地自决为基础,通过议会来决定是否要将一部分权力上交统一使用。议会所作出的决议,技术上便是立法行为。当一个国家是由诸多结构各异的单元,自发聚合在一起而成时,法律而不是政策便成为了自然选择下的粘合剂。这一进程也为美国成为最早实践三权分立模式的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理论出自于欧洲)。

这当然也与英国时下的政治生态有关。通过17世纪末的光荣革命,英国议会已经成为了帝国真正的决策机构,成为“虚位君主”的英王,作用力则更多在于维护帝国的完整,由此诞生的政治体制被称之为“君主立宪制”。虽然王室实权被大大削弱,但是否宣誓忠于英国王室,仍是甄别敌我的核心标志。

大陆会议的共同发起者是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经由前面内容的解读,我们已经知道这两块殖民地分别是美国南、北殖民地的代表,并且在移民的源头上有着显著差异,后者在统治结构上与王室及英国上层更为亲近。他们能坐在一起讨论脱离大英帝国的方案,表明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已然经由时间的沉淀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最起码在脱离英国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利大于弊。

当然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意见一致,一定会存在反对者。乔治亚州之所以没有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直接原因在于总督的阻挠。及至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之前,恰逢莱克星顿的枪声响起。乔治亚州权衡再三后,方在两个月后派出了正式代表。至此,美国建国的“北美十三州”算是齐聚费城。

作为战时领导机构,第二次大陆会议从1775年5月一直延续到1781年。在此期间,大陆会议除了宣布组建以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大陆军”以外,更重要的举措是制定《美国独立宣言》。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宣言是在1776年7月发表,一直到五年后的1781年方获全部十三州批准。此后“邦联议会”取代大陆会议,成为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建立“邦联议会”取代大陆会议的法律依据,是1777年十三州代表共同起草的,表述诸殖民地关系的《邦联条例》。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不太清楚“邦联”(Confederation)和“联邦”(Federation)的区别。简单点说,邦联是若干独立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而联邦则是内部成员享有不完全主权,对外以统一国家形象示人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说,如今维持大英帝国遗产的“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实际是一个法律层面的翻译错误,更准确的翻译方法应该是“英邦联”,考虑到其英语本意用得的是更笼统的Commonwealth(联合体之意),在汉语中将之称为“英联体”也会合适的多。相比之下,苏联解体后成立的类似组织,被翻译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就没有犯这个错误。

《邦联条例》和“邦联议会”的诞生,意味着美国人虽然把1776年7月4日,也就是正式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定为美国独立日,但这一时刻所建立的“美国”还真不能算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松散的国家同盟。松散的邦联体,并不足以集合北美十三州的力量与外部抗衡,因此“邦联议会”仅仅延续了八年时间就成为了过去式。各殖民地在权衡再三之后,终于同意向中央政府交出更多的权力,建立真正的联邦体。

让邦联议会昙花一现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邦联”这个初始设定的过渡性,更在于邦联议会不光要承担立法功能,在行政机构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还不得不承担着行政职责。让邦联议会成为历史的标志,是1789年3月4日美国联邦宪法生效,同年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开始正式运转,三权分立中的行政权与立法权正式分立。在人类历史上,行政权与立法权在政权草创初期合并运行属于常态。只是一般情况下,是在稳定之后再把立法权从行政权中独立、半独立出来。

将行政权分离出来的邦联会议,本身也进行了一次结构性改革,由“一院制”变身成为“两院制”的美国国会。英国是近现代两院制议会的创建者。17世纪的英国为了平衡贵族与平民(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首创了以“贵族院”和“平民院”为名的两院制。如果一定要再追溯个源头的话,有“元老院”和“罗马人民大会”的古罗马,实行的也是两院制。

在阶级差异巨大的国家,两院制能更好的平衡上下阶层的权力。美国施行两院制,则是为了兼顾各州及基本选民的平等权力。其中充当上院的“参议院”聚合的是各州的代表。无论大州、小州,每州均有两名参议员名额;众议员的人数则与人口挂钩,人口多的州,相应拥有更多的席位。

两院制的美国国会建立起来后,很快通过了《1789年司法条例》,并由当选总统华盛顿签署,建立了美国最早的联邦司法体系,整个初始体系包括由6位大法官组成的联邦最高法院,以及由大法官兼任法官的3个巡回法院和13个地方法院,次年2月联邦最高法院正式成立。至此,在美国宣布建国后的第十四个年头,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系架构正式搭建。这同时也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

民兵和美国人的“持枪权”

尽管美国的立国时间很短,其整个发育过程却是异常的完整,充满着磨合之后的平衡性。悲剧的是,日后美国在真的成为山巅之国后,却有意无意的忘记自己的国家与体制是怎么形成的,有着怎样循序渐进的过程,认定其它民族和国家只需简单嫁接它的体制便可变身为它认证的“文明国家”。

现在谈美国日后的蜕变还为时过长,作为大英帝国最有价值的殖民地,北美十三州不管用什么方法独立,英国都很难接受。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以及最发达的殖民地,双方的矛盾已然不可调和。战争是人类用来解决矛盾的终极手段,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北美。随着莱克星顿镇的枪声响起,美国独立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一个全新模式的帝国就此踏上征途。

1775年4月19日,英国驻马萨诸塞的总督,获悉当地民兵在波士顿西北31公里处的康科德设有武器库,遂由波士顿派出800英军前往查找。如今的北美殖民地,空气中已是弥漫着火药味,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武装冲突做着准备。

此时大陆军尚未成立,第一次大陆会议后,北美殖民地为可能爆发的武装冲突所做的准备,是组建“民兵快速反应部队”。这些民兵被要求武器不离身,接到战报后能够迅速集结,因此被称之为“分钟人”。整个战争期间,代表精锐民兵的“暴风雨来临前的北美”,约占独立武装兵力的四分之一,包括打响战争的第一枪。

战争的第一枪并没有在康科德打响,而是在二者之间的莱克星顿镇。这是因为当地民兵预先得到了消息,在向康科德集结时,与英军在莱克星顿擦枪走火导致冲突发生。让人无语的是,受命前往康科德执行任务的英军,是在出发之后才开启信件知道此行的目的,而当地居民和民兵却提前知道了这次行动计划并着手准备(包括把康科德的大部分武器弹药转移走)。从这个角度说,英国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场人民战争。

第一枪打响之后,英军与“分钟人”在康科德至波士顿沿线又发生了多起战斗。莱克星顿是比较早的中文翻译,现在一般被译为“列支星敦”。美国在二战中所使用的“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名字便源自于此。整个战事亦被称之为“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之战”。

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所发生的一切,对美国今后所走的道路影响深远。这个深远倒不在于点燃了火药桶,一如刚才所说的那样,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一枪迟早是会响起的。事实上,一个世纪前美国参议院还曾将一场发生在费吉尼亚的战斗,定性为美国革命第一枪(1774年10月10日波因特普莱森特之战) 。

真正深远的影响,是美国人对枪支的热情。美国人对枪的执着举世闻名,是否要限枪也成为当下美国两党胶着的议题。之前说过,英国之所以在北美击败法国,是因为人口上有压倒性优势。这些置于大英帝国统治下的殖民者,并非只是提供后勤保障,而是直接参战。

整个英法北美战争中,法国军队的数量约在1万人,英国方面则高达4万5千,这其中大部分是殖民地民兵。换句话说,如果去除掉民兵数量,英、法投放在北美的军队数量是差不多的。是民兵的加入,直接左右了战局的进展。

在北美殖民,携枪是天然的权力。自始自终,英国政府和议会都没有给予殖民者真正的武力保护。即便是与法国人的战争,也只是帝国之间的权力博弈,并非是为殖民地居民而战。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试图定居北美的殖民者只能用家家拥枪的办法自卫。权力与义务是对等的,既然大英帝国的扩张秘诀是允许殖民地打造完整的自治、自卫能力,那么当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后,就要承担有可能到来的武装反抗。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美国,只不过这里的“枪”是私枪,而不是指军队。美国独立之后所制定的宪法中有这么一条“纪律严明的民兵乃保障自由国家的安全所必需,人民持有与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当然,既然是民兵必定还是要有一定组织的,否则只是一群拥枪的普通百姓。

在美国的武装序列中,有一个建制出镜率颇高,那就是“国民警卫队”。每当美国地方发生什么乱事(比如某位美国前总统拒不承认选举结果),最先出列的往往是美国国民警卫队。国民警卫队的源头就是波士顿的民兵。南北战争后“国民警卫队”成为美国各州民兵部队的通用名。这一渊源也使得国民警卫队的指挥权归属于各州政府,代表联邦的国防部只对其有指导权(战时可征调入现役部队)。

独立战争结束后大陆军被解散,大部分成员重新恢复为民兵身份,被保留的部分则变身成为美国陆军。从这个角度说,美国人完全可以认为,是自己和民兵而不是军队为自己争取的自由。不要小看这一心理认知,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小到美国人的持枪权,大到美国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塑造,都源自于这一历史和心理。

对于大河文明类型的国家来说,民兵的地位高于正规军是很难被理解的。军队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呈现形式,即便在美国这样个人主义思潮泛滥的国家,纪律和服从同样是军人的天职。那些通过治理水患凝结而成的文明,在社会治理层面会更加认同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的理念,更难认同民众的普遍持枪权。

魁北克人的机遇

并非所有北美大陆的常驻居民,都赞成与大陆脱钩,如果那样的话,英国也太失败了。总会有人在与英国保持原有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十三州中位置最南的乔治亚州姗姗来迟,足以证明这种反对声音的存在。只是这些反对者散布于诸殖民地,并没有凝结成足以决定所处殖民地选择的力量。

根据历史学家统计,反对北美独立的人口比例大约五分之一,被称之为保守派、保皇派或者效忠派;强烈支持独立的比例则为三分之一,自称为爱国派,又被称之为独立派。剩下的则是意见模糊的中间派。这意味着独立者实际也没有在人口中占据绝对优势,必须向中间派证明他们有能力把英国军队赶出去。

将此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统称为“北美十三殖民地”实际并不准确。不要忘了,此前大英帝国刚刚从法国人那里夺取了“新法兰西”。对了,现在这片位于加拿大东部的沃土,肯定是不能再叫新法兰西了。法国在此建立的中心城市“魁北克”,成为了整片殖民地的代名词。此外那场战争结束时,英国还从西班牙手中得到了佛罗里达。换句话说,如果所有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都参与独立的话,那我们听到的说法应该是“北美十五殖民地”。

西班牙并没有在佛罗里达进行实质性的殖民工作,但魁北克地区却是法国的殖民重心,移入了数以万计的常驻居民。如何处理魁北克地区的法国人,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母国战败之后,居民选择留在被敌国占领的土地上与爱国与否无关。事实上,如果不是双方政府达成强制迁徙的协议(比如一战后的土耳其和希腊),绝大多数居民不会放弃家园。对于英国来说,开发北美大陆需要大量的人口,这些定居北美经年的法国人同样是资源。

问题在于如何管理魁北克与这些法国人。从英国的角度来说,最好的做法当然是逐步改变魁北克的人口和语言结构。只是以法国人的高傲来说,这将是项艰巨且长期的任务,尤其在已经形成稳定法语社会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这需要原来的英属殖民地配合,用他们的优势人口来北上稀释法语居民。

当英国与北美十三州的“独立派”忙着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的时候,英国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出台了确定魁北克地位的《魁北克法案》。这份法案赋予魁北克的居民很大的自治权。包括允许法语社区继续沿用法国民法治理;承认天主教徒的信仰自由等等。英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确保魁北克居民对英国的忠诚,在与原生殖民地矛盾愈发激烈的情况下,这点显得尤为急迫。

刚刚得到魁北克的时候,法国遗民及魁北克省的范围被限定在劳伦斯河沿岸地区,以为必将到来的英国移民留出足够的空间。魁北克法案则让魁北克省的范围恢复到了之前的英、法边境。不仅如此,英国还将北美十三州以西的俄亥俄河流域和伊利诺伊河流域划入了魁北克的管辖范围。

俄亥俄河和伊利诺伊河属于密西西比河流域上游源流,五大湖的南侧。今天位于美国中部的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等州,便是建立在片土地的。如果以地理位置来说,上述土地当然是北美十三州向西扩张的空间,如今却被划给了“法国人”。那些“英国人”内部的争斗,让魁北克的法国遗民意外的成为了最大获益者。

除了让魁北克向南扩张边界以外,英国还通过法令限制北美十三殖民地,开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从北美十三殖民地的角度来说,等于辛辛苦苦帮英国抢夺了法国的殖民地,却反让自身成为了利益受损者。王室批准《魁北克法案》是1774年6月22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则是在两个多月后的9月5日召开。可以说魁北克法案直接刺激了美国南北双方的联合。

为什么这样说呢?基于各自的历史和人口构成,工商业更发达的北方地区会更依赖于自由贸易,也是英国内循环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因此你会看到,最开始激烈反对英国各项政策,并有独立倾向的,大都是以波士顿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则要安静得多。以种植经济为主的南方地区,会对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中西部地区拓展更多的土地,拥有更深厚的兴趣。英国此举无疑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南方地区倒向了独立派。

矛盾激化这件事,基本是一个恶性循环。被动卷入的各方,最终都只能权衡利弊后选择加入一方。抛开责任大小、先后不谈,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如今北美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是英国和北美十三殖民地一起,打败了魁北克的法国人。现在却是英国和被征服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对自己的原生殖民地下手。

以上述变化来说,你还真不好说谁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不过你不要忘了,11年前那场发生在北美的殖民战争,这三方参与者来说,还有一个主角——法国呢。至于法国人会选择站在哪一边,你猜?



大英帝国的红衣军

1854年10月25日,克里米亚战争的巴拉克拉瓦战役激战正酣。熟悉英国诗歌的朋友或许记得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勋爵的名诗《轻骑兵冲锋》(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说的就是这场战役。这场英法联军对抗沙皇俄国的战役,诞生了至少两个神话。一个,是由于指挥链条的错误,英军轻骑兵冲向严阵以待的俄军炮兵阵地,伤亡惨重。丁尼生字里行间突出了英军的英勇。另一个神话,则是“细细的红线”。

001 油画《细细的红线》,Robert Gibb作,1881年

油画《细细的红线》,Robert Gibb作,1881年

英军第93萨瑟兰苏格兰高地团、少量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士兵以及土耳其士兵,在科林·坎贝尔爵士指挥下,击溃冲锋的俄国骑兵。英国舆论原本对英国支持土耳其反对俄国的这场战争十分不满,而第93团的英勇表现,在国内赢得一致好评。《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威廉·罗素(William H. Russell)写道,阻挡在排山倒海般冲杀而来的俄军骑兵与英军基地之间的,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这红线指的是身穿红色军服的第93团官兵。从此,英语里多了一个短语“细细的红线”(thin red line),指的就是英国军人面对惊涛骇浪也岿然不动的大无畏精神。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绝大部分英国士兵(陆军步兵、海军陆战队。但炮兵、来复枪兵和轻骑兵除外),都身着颜色深浅不同的红衣。通过大量的视觉作品(油画、影视),红军服可以说是英国军队和大英帝国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符号。在曾经的大英帝国势力范围内,“红衣军”(redcoat)是妇孺皆知的词语,尽管红衣并非被英国军队垄断。其他国家的军队也有过红色制服,如1848年之前的丹麦陆军全部身着红衣,美国军队也有过红色军服。但英国、英属印度和大英帝国其他领地的军队在差不多300年里使用红色军服,使得红衣成为大英帝国的一个标志。时至今日,英国军队的某些单位,比如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的卫兵,仍然身着红衣。中国游客对这一点应当很熟悉。

002 威灵顿公爵团的鼓乐队,2005年在法国

威灵顿公爵团的鼓乐队,2005年在法国

那么,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是红色?追根溯源,红军服的历史与现代英国陆军的起源——新模范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在欧洲,军服的概念本身就是17世纪才出现的。在此之前,士兵们一般就穿自备服装,不过富裕的贵族可能会给自己的人马配备有特色的“号衣”,这是展现自己财富与权力的方式。在战斗中,双方的士兵区分敌友主要靠特殊的符号,比如特定颜色的袖章,或帽子上插一根枝条等等。这些都是临时性的措施,不是永久性的。

1750–1835年,英国陆军不同类型的步兵制服

在议会与国王对抗的英国内战期间,某些团被称为“白衣军”或“蓝衣军”,因为全团士兵穿同样颜色的服装。这显然更加易于区分敌友和鼓舞自己的士气。但由于经济的原因,往往只能统一颜色,无法做到统一全部服装。为了打败国王查理一世,议会于1645年1月决定彻底地在全国范围重组自己的陆军,加以恰当的训练和装备,并设立专业的指挥链条。这就是后来打赢了内战的新模范军(New Model Army)。

新模范军共2.2万人,分成12个步兵团(每团600人)、1个龙骑兵团(1000人),还有炮兵(900门炮)。

油画《你上次见父亲是什么时候?》,1878年,William Frederick Yeames作,注意小女孩旁边的红衣士兵为新模仿军

创建新模范军的部分措施,就是全军统一军服,而不是各团穿不同服装。这些军服是议会从多家私人承包商那里采购的。政府采购的时候往往选择最低价,而当时一种被称为“威尼斯红”(指的是鲜红色当中较浅的一种)的染料是最便宜的。有人说,英军使用红衣,是因为血迹在红衣上不显眼,有利于维持士气。遗憾的是,这只是个神话。红衣上的血迹会变成黑斑,其实是相当显眼的。历史学家卡门(W.Y.Carman)详细研究了英军红衣的历史沿革,写了一部专著《英国军服》(British Military Uniforms),其中指出,英军采用红色军服,主要是经济原因,也有偶然因素。当然,使用鲜艳军服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在黑火药时代,战场上很快会弥漫硝烟,能见度很低。鲜艳的颜色比较利于识别敌友。

于是,新模范军各步兵团士兵身穿白色镶边的“威尼斯红”军服。1645年5月7日留下的一份史料说:“士兵们全部身着红衣,全军只能用上衣不同的镶边来区分。”在新模仿军正式采纳红军服之前,英国军队也有许多使用红衣的个案,但都不是全军通用的。

英国红衣军第一次在欧洲大陆露面是1658年的“沙丘之战”。一支英军部队前一年在法国加莱附近登陆,“所有人都穿着新的红衣和新鞋”。英军强攻46米高的沙丘,而经验丰富的西班牙军队居高临下地从沙丘顶端用火枪和长矛向下攻击。这景象令欧洲大陆的人们惊愕不已。

1660年英王复辟之后,英格兰/不列颠军队大体上继续使用红衣,不是因为刻意的政策,而是由于一些务实的原因,比如当时的红色染料比较便宜。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红衣变成了一种值得骄傲的传统。英国士兵身穿红衣在全世界赢得许多胜利,因此红衣与大英帝国的军事荣耀联系在了一起。

第42步兵团军服,约1815年

1707年之前,各团的上校团长负责自己属下士兵的被服,往往导致各团的衣服不太一样。1707年1月,王室下令设立专门职位,负责军队的被服。制服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红衣的样式往往是模仿欧洲其他国家的陆军制服,经历了很多变化,逐渐变得更短、更方便、更简洁、更舒适。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邦克山战役,英军冲锋

从一开始,红衣就配有不同颜色的镶边(在翻领、袖口和领子处),以识别不同的团。比如第8步兵团的镶边是蓝色的,第5步兵团是绿色。1747年,第一批规定出台,具体规定各团的镶边和识别符号颜色。1881年,陆军大臣休·恰尔德斯改革陆军之后,英军尝试进行标准化,比如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团用白色镶边,苏格兰用黄色,爱尔兰用绿色,直属王室的团则用深蓝色。但后来有些团重新使用了他们自己传统的颜色。

今人重演的1812—1816年间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军第33步兵团制服。注意右侧军官的军服颜色更鲜艳

油画,冷溪近卫团,约1900年,WilliamBarnes Wollen作

不过,线膛枪发明并逐渐取代滑膛枪成为步兵的主要武器之后,传统的线列步兵战术被淘汰,英国陆军较早认识到,战场上的鲜艳军服是很危险的。英国陆军身着红衣的最后一次作战是1885年12月30日,在苏丹的甘尼斯(Gennis)战役。不过有些来自印度的团身穿卡其色军服。1885年1月28日抵达喀什穆的一小队英国步兵奉命穿红衣作战,以便让苏丹的马赫迪叛军知道,真正的英国军队驾到了。

《永远的苏格兰》,滑铁卢战役,苏格兰灰骑兵团向法军冲锋

1902年,英国军队正式采用卡其色军服,但绝大多数步兵团(85个团中的81个)和部分骑兵团(31个中的12个)在阅兵和外出时仍然穿红军服,直到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陆军的绝大多数技术和后勤保障人员都穿深蓝色军服,但皇家工兵自半岛战争(1807—1814)以来就穿红衣,从而避免在与红衣步兵配合时吸引敌人的火力。

右侧红衣为英国皇家近卫骑兵团

1914年8月,英国总动员之后,红衣就变得罕见了。近卫旅在1920年恢复了鲜红色军礼服,但其他部队只有在极少数场合(社交、典礼、进宫或婚礼)才穿红衣。英军不再用红衣,也有经济上的原因,因为当时的胭脂虫红染料比较贵。有意思的,是红衣的兴废都与经济因素有关。

到1980年,英军高层考虑重新使用红衣,以取代现代英国陆军的深蓝色1号军服或卡其色2号军服,使用更便宜的不易褪色的化学染料,取代胭脂虫红染料。但对官兵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家并不感兴趣。于是这个计划被放弃了。

白金汉宫卫兵的换岗

所以,今天公众能看到英国红军服的场合,主要就是在白金汉宫门前、温莎城堡内和一些仪式典礼场合了。不过电影等大众传媒流行之后,英国红衣军的历史形象可以说得到延续。电影《爱国者》中镇压美国独立的英军、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滑铁卢战役》、根据伯纳德·康沃尔原著改编的拿破仑战争题材电视剧“沙普”系列等,都让我们领略了红衣军的风采。与红衣军紧密联系的大英帝国已经不在了,但帝国的文化遗产与文化符号还在。

大英帝国昔日荣光照耀下的现实困境和英联邦的整合之路

2022年7月7日,由于失去党内议员的普遍支持,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辞去英国保守党党魁职务,暂时留任首相。保守党将启动内部选举程序,预计于9月产生新党魁以及英国六年来的第四位首相。英国政治将告别“约翰逊时代”,而他的继任者将在多事之秋接过棘手的“烂摊子”。应该说政坛领导人变动是每一个主权国家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最近英国的首相易主却引发国际社会不小的波动。

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是通过首相易主的个案作为支撑点,垂直参照英国自二战后的基本战略战术发展方向,横向对比以美国为首的盟国和伙伴国体系,结合今日国际社会的现状,试图解析其中现象因果关系,进而推出英国的整合之路

(一)日不落帝国的夕阳无限好和遗憾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时代的辉煌已史书不绝,笔者不想在此着墨太多,更不想打乱本文立意和要旨。只是提及日不落帝国跌落后留下的遗产和精神,或许继续推动英国今天的精神支柱和对昔日荣光不舍又无奈的迷失。很多人可能都认为英国现在就是英伦数岛,而且还有北爱和苏格兰等地区的独立倾向和不断推动的实践活动。实际上英联邦成员在全球各地都有一定的版图,可能统一的程度比较松散,但英国女王的最高段位至今还是不少英联邦地区的精神图腾,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这也可能是笔者认为未来英联邦整合之路的基础。其次是原大英帝国殖民地独立时和后留下的裂痕,成了英国可能继续染指的理论指引,包括印巴分裂,中东乱局。最后还是日不落帝国时代的辉煌岁月留给央格鲁撒克逊人的海洋帝国的迷梦和未来复兴可期。

( 二)现实的困局步履维艰但是未来可期

自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国,通过一战和二战的战争洗礼,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成功登顶世界霸主宝座,至今影响世界。不管是前苏联的对抗,还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咄咄逼人,甚至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的多极化趋势,相对来说衰落的美国始终还是超级大国。就是当下随着俄乌冲突从欧洲开始砸向美国霸主的基石,也可以预见东方大国中国的崛起,要想完全扭转乾坤可能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可以回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100年的雄心壮志音符,也看到今日美国激活北约这部战争机器并延伸到全球的努力。在此期间,英美的同源同种成为英美同在的最好注脚。强弱结合后的表面现象背后却隐藏英国跌入三流四流国家的现实。五常之一和英美结合以及原有精神支柱并不能拯救英国至今的窘迫,反而助长内部日益加深矛盾和分裂。任何一个领导人都需要面对现实的残酷无情。英国作为大国的大字含金量持续走低。结论是英国需要重塑自己。这可能就是英国需要欧盟又远离欧盟的徘徊路径选择困难症所在。毕竟法德双轴心超过英法德三角,何况现在德国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谁还说得清英国的地位和角色扮演往哪里摆呢?别忘记俄罗斯旁边的更是卧榻之侧,或许芒刺在背了。

( 三)英联邦的整合之路和路径选择初探

首先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辉煌留下的遗产是丰厚的,完全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殖民地管理,经济贸易规则,政治外交经验,等尤其值得提炼的成分,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而已。包括高等教育,工业革命,外交上的纵横捭阖。都有学习的领域。

其次是英联邦旗下的领地和自治国家地区。这个体量其实不低。需要英国如何整合起来实现合多为一。当然还有英国曾经染指留下隐患的地区,还可以争取部分力量的整合。只要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本钱。内部的整合之路才是最重要的。英国的发展趋势绝不是靠傍大款就能胜出。

再次是英国利用自身条件走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静心下来做事,发展自己的经济才是真正的路径选择。伦敦金融是全球品牌,五常之一也是英国政治上的优势,科技也有自己的特点。高教基础雄厚。结论是走好政经的发展大道。军事和外交政策需要修正,绑定美国走军事路线一定是死亡之路,外交上作为美国帮凶行霸权路径,只会让自己越走越窄。其实我们看到英国脱欧和走全球英国路线有重塑路径选择的考虑,只是搭便车的短期红利和自己独立获得发展的脱胎换骨之痛还需要英国人的觉醒和决心以及转化为英国战略发展的行动。

弗洛伊德被跪压致死一周年,英反种族主义领袖被枪击

来源: 正观记者 郑中一

英国的一位反种族主义的黑人运动领袖在伦敦被枪击受重伤住院。

5月25日,美国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压致死一周年的纪念日。但欧美国家的非裔群体的情况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善。近日,英国的一位反种族主义的黑人运动领袖在伦敦被枪击受重伤住院。

正观新闻综合美联社24日报道,英国“主动党”( Taking the Initiative Party)称,去年在英国“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议活动中扮演领导角色,27岁的萨沙·约翰孙在当地时间周日(23日)被枪击中头部。警方及约翰孙的友人称这不像是一场针对性的攻击,但“主动党”则表示约翰孙因其活动受到“多次死亡威胁”。

据称,当地警方在周日凌晨3点前接到报警抵达案发现场。警方通告表示,“并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一场有针对性的攻击,或该女性(指约翰孙)在被袭击前受到死亡威胁。”

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压致死之后,英国也像其他国家一样陷入令人不安的种族问题。全英也爆发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议活动。抗议群众更是呼吁英国政府直面大英帝国的“遗产”以及从贩卖奴隶所得的暴利。

编辑:李熠超

统筹:王绍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