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怎么完成账号风险评估(被赋了红码怎么回事?上海发布回应)
微信怎么完成账号风险评估文章列表:
- 1、被赋了红码怎么回事?上海发布回应
- 2、发现一例阳性,整栋楼把他藏起来?上海辟谣
- 3、智慧医疗背景下社区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开发及验证
- 4、毛峰杀虫剂超标11倍 李品武教授:茶业种植存农药违规使用现象
- 5、这些智能化服务,更周到更暖心
被赋了红码怎么回事?上海发布回应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澎湃新闻记者 郑浩
10月8日,“上海发布”微信公号发布文章《10月7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例》,有网友提问,身边有人被赋了红码,怎么回事?
“上海发布”微信公号答复:根据国家和我市的防控方案,结合流调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将相关风险人员判定为密接或密接的密接,赋予红码,落实相应的隔离管控措施,并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上海发布”微信公号截图
另外,还有网友提问:中风险区要几天才能撤销?“上海发布”微信公号回复:中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低风险区要达到这么条件才能撤销?“上海发布”微信公号回复:对于中高风险区所在街道(镇)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区域内开展3天2检,即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街道(镇)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上海发布”微信公号截图
发现一例阳性,整栋楼把他藏起来?上海辟谣
近期,有人在圈群中称,高层楼栋里出现一例阳性感染者,整栋楼把他藏起来,轮流喂食14天,还表示要替阳性感染者做核酸。上海真的存在这样的事情吗?
上海辟谣平台了解到,相关聊天记录并不属实。经查,发布“高层发现一人,整栋楼把他藏起来”等言论人员为陆某某,男,居住在嘉定区。
经属地进一步核查,陆某某在群内看到他人转发的网传“一人阳性、全栋转运”的文章后,捏造事实,目的是想表达如果小区内有阳性可以这么操作,这样小区就可以不封控了。事实上,该小区内并无阳性人员。
目前,民警已对其在群内传播虚假信息、以讹传讹的行为进行法律告知并严肃教育批评。陆某某当场认错,表示再也不会在群内发表不实信息。同时,有关部门已要求他在群里发表声明消除影响。
其实,“一人阳性,整楼转运”属于误解。关于到底怎么判定密接和次密接,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也已经做了回应。
据他介绍,密接和次密接(即密接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是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国家和本市制订的有关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国家专家组的建议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和大数据排查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判定的。
其中,密接是指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4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4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或暴露于可能被污染环境的人员等。次密接是指与上述密接共同居住、工作和学习等接触频繁的人员。
如果阳性感染者为严格静态管理人员(也就是处于严格管理下的非流动性包括足不出户的人员),如果其居所具有独立厨卫条件,那么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人员就是密接,而与其同楼层及处于其上下楼层的居民则为次密接;
如果其居所不具有独立厨卫条件,那么除了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人员为密接之外,与其共用厨卫以及居住在同一楼层或同一村宅的日常有接触的人员也要判为密接,而其所在楼栋/村宅的其他居民则为次密接。
但这只是判定的原则,具体还需要根据现场调查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等进行综合判定,绝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
来源: 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号
智慧医疗背景下社区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开发及验证
老年听力损失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是继关节炎、高血压之后,发病率居世界第3位的老年性疾病[1,2]。其定义为因年龄增长而引起听觉器官衰老和退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疾病早期,患者的主观感觉言语识别能力能满足其日常交流,症状易被忽视。听力损失将导致生活能力下降,心理及认知障碍疾病患病率增高,甚至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4,5]。因此老年听力损失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但尚无治愈方法,有效的筛查管理模式也少有研究涉及[6]。
近年来,"医疗大数据"和"智能化医疗管理"是慢性病防治领域的热点名词。在基层医疗中,"大数据 慢性病管理"模式被大力推崇和逐步完善,该模式使得基层慢性病的管控变得更高效,更贴切居民需求,促进了医患沟通互动[7]。老年听力损失的发生、发展与个人行为因素、疾病因素等相关,严重影响健康状态,病情为相对不可逆且不能自愈[8]。该疾病可控、可治、可改善,因此可参照慢性病的管理准则和目标,强化疾病管理关口前移。
目前国内外基于危险因素进行老年听力损失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没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及量表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开发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探讨基于社区的老年听力损失筛查及管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4—12月,选取具有上海地域代表性的浦东新区,运用便利抽样法,纳入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区片3家、城乡结合区片1家、郊区片1家),以参加年度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在所选社区居住6个月以上且短期没有搬迁计划的老年人;(3)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意识清晰且语言交流无障碍;(4)既往无明确听力损失;(5)自愿参加此次调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急性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者、重症无法完成调查者。
本研究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2019】研预审第(028)号〕。
1.2 研究内容
1.2.1 老年听力损失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2个部分:(1)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超重/肥胖、是否独居、是否单身(离异、丧偶)、受教育程度、噪音史、失聪家族史、饮食习惯、锻炼习惯、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佩戴耳机史、既往病史(慢性中耳炎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耳毒性药物使用史。(2)老年听力障碍量表筛查版(HHIE-s)量表共有10个条目,涉及5项情绪问题和5项情景问题。每个条目各有3个选项,为"是""有时""从不",对应的分值分别为4、2、0分,量表总分0~40分。要求5 min内完成,得分越高表示听力损失越重,依据美国言语听力协会听力筛查指南,0~8分为无明显听力损失,10~40分为有听力损失[9]。
超重/肥胖定义为BMI≥24.0 kg/m2;噪音史定义为在>85 dB环境下持续工作>1年;吸烟定义为吸烟>1支/d,连续或累计6个月;饮酒定义为饮酒>1次/周,连续或累计12个月;锻炼习惯定义为锻炼0.5 h/次,>3次/周;佩戴耳机史定义为每周佩戴>3 d,连续或累计12个月。
1.2.2 老年听力损失判定
采用听力测听的金指标——纯音测听判定听力损失情况,以纯音气导听阈的平均值作为听力的分级标准:≤25 dB/HL为听力正常,>25 dB/HL为听力损失[10]。
1.2.3 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评估
基于横断面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采纳条件逻辑方式赋值0或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累计得分预警老年听力损失的最佳截断值,进行老年听力损失高危和低危人群分层评估。
1.2.4 基于微信平台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
(1)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开发:2020年1—6月依托微信平台,采用JavaScript语言编写,分为危险因素分层评估、HHIE-s评估、总体结论、健康宣教4个板块。
(2)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验证:2020年7—12月,选取医联体内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2位全科医生通过微信朋友圈随机招募辖区内78位≥60岁的志愿者进行测试。纳入要求:能较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或有家人协助测评。
(3)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适宜性评价:2021年1—3月通过线上问卷,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进行软件适宜性评价。问卷内容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8个单项选题:①作为全科医生,您愿意使用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吗?②您觉得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结构组成合理吗?③您觉得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对于老年人使用,便利度合适吗?④您觉得通过听力损失筛查软件使用,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对听力损失的关注度吗?⑤您觉得在基层使用听力损失筛查软件,有利于老年听力损失的管理吗?⑥您会给每一位就诊的老年患者使用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吗?⑦您觉得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使用中有明显缺陷吗?⑧您觉得在工作中使用听力损失筛查软件,会增加工作的额外负担吗?问卷选项均为封闭式测评,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编制,评价等级为l、2、3、4、5分别代表患者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一般同意、基本同意、完全同意。其中第7、8题为反向题[11,12]。
1.3 质量控制
1.3.1 研究者培训
在开展横断面调查前,对参与本项目的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介绍研究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量表的构成及使用说明、调查对象的询问技巧等问题,着重讲解每个量表中各条目的意义,确保调查员熟练掌握问卷,以便在被调查者对问卷和量表有疑问时能够详细解答,总培训时长约2 h。挑选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并已完成五官专科轮转的住培医生,由听力专科医生对采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训练纯音测听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故障排除等,模拟患者及真实患者进行实践性演练,总培训时长约2 h。在横断面数据采集时,纯音测听单独进行,操作者不受患者基本信息及量表数据干扰。
1.3.2 社区讲座
开展研究前,在相应社区全科医生协助下,对调查对象开展科普讲座,对本调查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宣传,争取提高调查对象的主观配合度和依从性,减少无应答偏倚的产生。
1.4 数据整理
1.4.1 数据填写及整理
老年听力损失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如被调查者不能独立完成则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由调查员如实记录。问卷及量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调查员查看问卷、量表填写情况,若有缺失项目,征得同意后由调査对象补填。
1.4.2 数据录入
老年听力损失问卷采用实时、双录入的方法保证录入过程的准确性,分析过程中对缺失数据采用剔除、插补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回收的调查问卷、量表复核,剔除不合格问卷(核心数据缺失5%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无序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有序分类变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系数≥0.7说明内部一致性可以接受。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横断面研究纳入401位老年人,其中男182位(38.4%)、女219位(54.6%),平均年龄(71.0±6.1)岁,超重/肥胖181位(45.1%),独居30位(7.5%),丧偶/离异42位(10.5%),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66位(17.5%),噪音史45位(11.2%),失聪家族史10位(2.5%),非清淡饮食112位(27.9%),无锻炼习惯192位(48.1%),吸烟71位(17.7%),饮酒41位(10.2%),佩戴耳机史29位(7.2%),慢性中耳炎史1位(0.2%),高血压258位(64.3%),糖尿病123位(30.7%),高脂血症155位(38.7%),心脑血管疾病98位(24.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7位(9.2%),高尿酸血症68位(17.0%),耳毒性药物使用史5位(1.2%)。
HHIE-s得分>8分232位(57.9%)、纯音测听判定听力损失者320位(79.8%)〔其中男174位(54.3%)、女186位(58.1%)〕。
2.2 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分析
2.2.1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老年人听力损失为因变量,以表1中的22项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变量赋值为女=1,男=2;年龄、BMI为连续性变量,其他自变量及因变量赋值为否/无=0,是/有=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超重/肥胖、噪音史、非清淡饮食、无锻炼习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老年人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1。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P<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100,95%CI(1.037,1.166)〕、噪音史〔OR=3.886,95%CI(1.077,14.022)〕、非清淡饮食〔OR=2.445,95%CI(1.127,5.305)〕、高血压〔OR=1.839,95%CI(1.015,3.330)〕、糖尿病〔OR=4.310,95%CI(1.817,10.225)〕、高尿酸血症〔OR=3.174,95%CI(1.030,9.779)〕是老年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2。
2.2.2 交互效应分析
选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尿酸血症有交互效应,性别与饮酒有交互效应,详见表3。
2.3 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分层评估
根据本研究统计结果、部分文献中的危险因素提及率[8,13,14,15,16],本研究将男性、超重/肥胖、独居、丧偶/离异、噪音史、失聪家族史、非清淡饮食、无锻炼习惯、吸烟、饮酒、佩戴耳机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耳毒性药物使用史18项变量作为老年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多项人群调查提示,男性老年听力损失发生率高于女性,本研究男性和女性老年听力损失的发病率间无统计学差异,但结合文献及专家意见[15,16],也将男性定义为老年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象定义是老年人群,故不将年龄纳入危险因素分层评估体系。本研究有慢性中耳炎史者仅1例,故未将慢性中耳炎史纳入危险因素分层评估体系。
采用条件逻辑方程,按有无危险因素赋值为0或1,赋值累加获得危险因素累计得分,通过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累计得分对老年听力损失的预警价值。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0.721,0.833)〕,最大约登指数0.534,危险因素累计得分最佳截断值为3.5,危险因素累计得分评估老年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70.9%,特异度为75.3%。本研究将危险因素累计得分界值定义为4,将老年人群分层为听力损失低危组(<4)和听力损失高危组(≥4)。
2.4 基于微信平台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开发
2.4.1 技术支持
采用JavaScript语言编写微信软件,方案构建包含展示层、处理层、基础层。分为居民微信平台端口和医生电脑(PC)软件端口。老年居民可不受地域、时间、空间限制进行动态自我评估筛查,筛查数据实时同步更新统计,全科医师实时电脑端口跟踪随访。
2.4.2 适宜性设置
(1)每位受试者微信登录具有唯一ID号,可反复进行测试,适宜作为数据随访工具。(2)软件界面使用超大字体、通俗化表达,适宜老年人群阅读。(3)软件操作简便,不需要下载,不占据手机内存。(4)问题均是单选样式,用语简洁,避免歧义,便于老年人上手操作,准确反馈完成数据采集。
2.4.3 板块构成
(1)危险因素分层评估。根据危险因素问卷居民端,得出危险因素累计得分,根据界值4进行危险因素分层,划分为高危人群组和低危人群组。(2)HHIE-s评估。0~8分表示无明显听力损失,10~22分表示轻度~中度听力损失,24~40分表示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3)总体结论。危险因素分层评估为低危、HHIE-s得分为0~8分,结论为目前听力未衰老,请继续保持,每6个月进行自我测评。危险因素分层评估为高危或HHIE-s得分≥10分,结论为每3个月进行自我测评,建议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评估,必要时转诊上级医院专科进行病因诊断,制订诊疗方案。(4)健康宣教:①听力损失的常态健康宣教;②听力损失的专项宣教,实施定期更新。
2.4.4 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测试
选取医联体内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2位全科医生通过微信朋友圈随机招募辖区内78位老年人参与测试。受试者中男29位(67.4%)、女14位(32.6%),平均年龄(67.9±7.7)岁,危险因素累计得分4(2,6)分,HHIE-s得分8(0,20)分,完成所有测试板块者为43位,配合率55.1%。危险因素累计数值与HHIE-s得分呈正相关(rs=0.360,P=0.018)。对未完成的35位老年人进行反馈访谈,大纲涉及8个问题,未完成筛查软件的原因访谈结果见表4。
2.5 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适宜性评价
2.5.1 基本信息
106位全科医生参与软件适宜性评价,回收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应答率为100%。参与者中男30位(28.7%)、女76位(71.7%);20~30岁16位(15.1%),31~40岁42位(39.6%),41~50岁43位(40.6%),51岁以上5位(4.7%);大专学历4位(3.8%),本科学历92位(86.8%),研究生学历10位(9.4%);工作年限1~5年26位(24.5%),工作年限6~10年19位(17.9%),工作年限11~15年16位(15.1%),工作年限15年以上45位(42.5%);初级职称24位(24.5%),中级职称74位(69.8%),高级职称6位(5.7%)。
2.5.2 信度分析
问卷信度检验显示Cronbach's α为0.802,单项筛查项后的Cronbach's α为0.763~0.818,提示问卷的信度可接受。
2.5.3 适宜性测评问卷分析
采用8个单项选题,各题得分情况详见表5。
3 讨论
3.1 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分布
老年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7,18],是多种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线粒体DNA突变、谷氨酸过度分泌、免疫反应物变化、自由基损伤及颞骨组织变化等有关[19]。
2016年我国4省听力障碍流行现况调查发现,男性、低教育水平者、丧偶者以及工人、农民中听力损失现患率相对较高[20]。英国一项横断面研究调查了164 770位40~69岁的成年人,发现吸烟和被动吸烟与听力损失发生率增加有关[21]。一项包含4 083位53~67岁受试者的欧洲多中心研究,发现高BMI与听力损失相关[22]。一项约16 000位韩国成年人参加的听力障碍研究提示,具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个体有发生听力障碍的风险[23]。本研究采用纯音测听平均听阈为判定标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超重/肥胖、已婚、噪音史、非清淡饮食、锻炼习惯、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老年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噪音史、非清淡饮食、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老年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其他文献中提及的性别、教育程度、失聪家族史、吸烟、饮酒、耳机佩戴史、慢性中耳炎史、耳毒性药物使用史,影响因素分析时未见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如下:(1)由于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纳入的体检人群存在意愿偏差,缺乏一定的代表性。(2)本研究中,性别、吸烟、饮酒对老年听力损失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受入选男/女的比例(182/219)的干扰。(3)本研究耳机佩戴史、慢性中耳炎史、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的实际发生例数过少,导致统计结果偏差。
3.2 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分层评估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HHIE-s及完整版[24,25]。但是这类筛查量表无法通过听力损失危险因素水平的评价来实现早期预防。本研究旨在通过危险因素评价,实现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的风险分层初筛,以利于达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
健康危险因素理论模型,从4个层面(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疾病因素、生物学因素)划分危险因素,本研究依托401位老年人群数据,分析验证结合文献检索,纳入危险因素18项:(1)生物学因素:性别、失聪家族史;(2)环境因素:独居、已婚、噪音史;(3)疾病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尿酸血症、耳毒性药物使用史;(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超重、非清淡饮食、锻炼习惯、吸烟、饮酒、耳机佩戴史。通过条件逻辑方程、ROC曲线、构建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分层评估体系。
相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老年听力损失发病人群集中、患病率高、不良事件多、疾病负担重,虽不能精确一级预防,18项危险因素中13项(72.2%)(非清淡饮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超重、无锻炼习惯、吸烟、饮酒、佩戴耳机史、耳毒性药物使用史),属于可防、可控、可延缓、可改善的危险因素,为构建老年听力损失筛查模式提供了循证医学的依据支撑。
3.3 基于信息平台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开发
国内外研究多聚焦于听力损失的基础研究、基于"互联网 "和iOS系统的听力简易自我检测应用软件、便携式简易听力筛查工具的研制开发等[26],现有筛查手段特异度、灵敏度仅有头对头研究的比较,未将患者的基本情况、危险因素等纳入评估维度,在筛查人力、物力成本,实施的专业要求,对象的依从性,筛查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等方面,有进一步优化的需求和空间。
2017年12月发布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以"互联网 "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互联网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普及,为医疗领域的服务应用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6],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依托手机APP也成为各种慢性病管理一种新型模式探索。
目前网页端已开发出听力测试APP,如mini听力测试、见声听力测试、耳医生听力等,归纳其优点:(1)模拟化多频纯音测听。(2)提供专业的测试结果,包含听力年龄、听力简述、听力图、语言区域,专业化意见比较完整。缺点在于:(1)APP开发团队多为听力专家,所以检测更专注于听力专科知识,操作过于复杂,结论过于专业,作为普通老百姓无法自主消化理解。(2)缺乏对受试者高危因素、自我管理能力、诊疗依从性等的评估。(3)仅实现专科网络医生的服务功能,不能实现全-专闭环式管理。
本研究将危险因素分层评估体系、HHIE-s和微信平台进行优化融合,构建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自我评估软件,可以获得如下优势效应。操作层面:操作界面友好,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微信软件不占用手机的终端内存,对手机配置要求低,目前智能化老年手机均能满足测试需求。功能层面:筛查软件分为老年居民微信平台端口和全科医生电脑端口。老年居民可以随时测试,不受时间、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全科医生可以随时督查检测数据,同一ID号可以动态对比。筛查功能:实现数据实时传输,预警、管理全程督导闭环管理过程,使得自我健康管理落到实处。从筛查内容层面,设置为3层构架如下:(1)依据前期危险因素数据,采纳条件逻辑方程,运用赋值变量对纳入个体进行危险因素计数,通过危险分层界点值,获得危险因素分层评估。(2)依据HHIE-s,根据其日常生活中的场合,对听力及言语交流情况进行判断,反映老年人听力及交流障碍的程度,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3)根据2层检测结果,软件设置给出综合性结论及完整建议,涉及危险因素管理及随访计划,同时全科医生可以在PC终端实时查看,发现高危可疑受试者,也可及时通知患者就诊,形成筛查-督导闭环管理。软件设置了听力损失常态健康宣教及定期更新专项宣教内容,从健康信念管理原则,促进老年人群对疾病感知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行为效益、行动提示等方面的理念提升。
3.4 基于信息平台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验证
选取78位老年志愿者(≥60岁)进行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预测试。最终完成者共43位,配合率55.1%。数据提示筛查软件测试的稳定性、可靠性良好,但测试的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未完成的35位受试者,进一步进行了访谈,共获得8个提纲问题,排序分别为"测试软件意义不大"40.0%(14/35),"没有进一步测试意愿"14.3%(5/35),"测试软件太麻烦"11.4%(4/35),"测试时环境不适合"5.7%(2/35),"测试软件板块过多"8.8%(3/35),"部分问题理解有疑义"8.8%(3/35),"测试时信号意外中断"5.7%(2/35),"担心个人隐私泄露"2.9%(1/35),可见未完成者的原因主要在于测试意愿方面,可以通过全科医生的管理,如加强听力损失健康宣教、沟通筛查软件使用流程、寻求家属共同协助等,提高老年人群对听力损失的认知度及筛查接受度。
3.5 基于信息平台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适宜性评价
通过线上问卷形式,邀请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6位全科医生,进行听力损失筛查软件的适宜性评价。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设置8个单项选题,围绕使用意愿、便利度评估、框架结构评价、测评意义等方面展开,问卷信度、效度测评,Cronbach's α为0.802,单项筛查项后的Cronbach's α波动于0.763~0.818,提示问卷的信度可接受。从问卷得分提示,所有问题没有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选项。对于"作为全科医生,您愿意使用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吗?",85.8%选择完全同意,14.2%选择基本同意。"您觉得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结构组成合理吗?",99.0%的全科医生基本或完全同意。"您觉得通过听力损失筛查软件使用,有助于老年人对听力损失的关注度吗?"仅有7.5%的全科医生认为一般同意该观点,其他全科医生给予了更积极的肯定。所以从基层全科医生的视角,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推广使用基本可行。因此,基于智慧医疗终端,线上数据实时传输,为预警、初诊、管理、复健的全闭环老年听力损失筛查管控新模式提供了平台支持和技术测评。
3.6 展望
2019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健康小屋率先上线,配备"一体机"提供身高、体质量、脂肪、血压、体温、血氧、腰臀比、血糖、胆固醇、尿酸、心电图10项体征指标的测量,测量的数据会自动同步至健康管理工作站,提供给医生作为临床参考,并纳入健康云平台[27,28,29]。本研究运用微信平台,连接居民自我评估端和全科医生管理督导端,如果可以纳入健康小屋终端管理,将实现听力损失和其他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健康干预更有效联动,产生增量效应。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葛剑力, 耿莎莎, 陈昕,等. 智慧医疗背景下社区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开发及验证[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2): 201-20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80.
毛峰杀虫剂超标11倍 李品武教授:茶业种植存农药违规使用现象
5月30日,四川省市场监督局发布《关于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显示,“四川简阳市景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景棱茉莉花手工毛峰 (茶)’杀虫剂超标11倍。此前成都市雅崃春茶业有限公司、四川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雅安市名山区每晨茶厂、峨眉山市雪竹茶业有限公司、峨眉山仙芝竹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雷波县君山茶厂、峨眉山仙芝茶叶有限公司等生产的茶叶均被检出存在农残超标情况,引发了消费者对茶叶农残的讨论和关注。
据了解,被检出的杀虫剂为克百威和水胺硫磷,都是农药中一种常见的杀虫剂,茶叶中克百威和水胺硫磷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茶农采收茶叶前违规使用相关农药。
那么克百威、水胺硫磷是否是茶叶种植必须需使用到的农药?茶叶农药残留的问题到底严不严重,喝茶真的等于喝农药吗?带着这些问题,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四川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负责人、系主任、雅安市茶叶院士专家工作站驻站首席专家 李品武教授。他表示:茶因其天然、健康的属性广受喜爱,甚至是不少人每天必备的饮品。饮茶者自然希望喝下去的茶绿色无污染,但完全没有农药或其他有害物质,这是不现实的。茶友需科学辨证看待农药使用,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标准规定,对消费者而言就是安全的。
茶叶种植是否有必要使用农药?
李教授长期从事茶叶加工与品质形成、茶园生态环境安全研究与教学工作。他谈到茶树通常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发生病虫害,其规模化种植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农药的使用。茶叶既然使用农药,必然或多或少会有残留,但有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超标是两回事。目前,在茶叶上使用的都是些低毒农药是国家允许的,而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 2763-2016)规定了48种农药在茶叶中的限量要求,这些限量值都是根据科学的风险评估得到的,只要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标准规定,对消费者而言就是安全的。
同时,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高残留或高毒农药被淘汰,转而被一些高效、低毒农药替代。而此次查处的不合格茶叶中农残超标的克百威和水胺硫磷这两种农药,事实上根据农业部公告第199号明确规定克百威、水胺硫磷是不得用于茶叶、蔬菜、果树、中草药材上。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克百威(残留物:克百威及 3-羟基克百威之和,以克百威表示)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 0.02mg/kg。茶叶中水胺硫磷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
茶叶残留有农药,喝茶真的等于喝农药吗?
日常消费者在饮茶中,都会担心农药残留,因此不少消费者会通过洗茶的方式来降低农残的摄入量,针对这样的饮茶是否科学?
对此,李教授强调,“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不只茶叶,其他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也是如此。”李教授谈到,茶叶上使用的多为拟除虫菊酯类等脂溶性农药,这类物质是微溶于水或不溶于水,农药残留主要还是在茶渣中,而茶友饮用的是茶汤,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另一方面,从量效关系来看,按照饮茶人士一天不超过(12克茶)4-5杯茶计算,所含农残总量极微,对人体健康并无实质性的影响;而洗茶也并不能有效清洗掉农残;当然,农残超标等食品安全性问题应该引起各社会方面人士重视,要有意识科学防范其在营养健康方面的潜在风险。
封面新闻记者 母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这些智能化服务,更周到更暖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建行北京安华支行“暖阳”服务理财师王宫(左)正在为蒋文贞老人介绍理财产品。 本报记者 赵展慧摄 图②:工行北京白塔寺支行工作人员(右)为老年客户讲解手机银行的使用方法。 本报记者 葛孟超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在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不少老年人面临的金融“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难以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银行业从线上线下多方面加强适老化改造,使智能化服务更加适合老年人,并不断改进传统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到、更暖心的便利化服务。
本期“体验”栏目聚焦老年人银行服务,带您感受部分银行机构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新服务,为优化对老年人的银行服务提供有益借鉴。
——编 者
建行北京市分行推出专属敬老服务措施——
一进门,就能享受贴心服务
本报记者 赵展慧
“我是20多年的老客户了!”一大早,年近八旬的蒋文贞就来到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安华支行办理业务。蒋文贞老人自称是安华支行的“铁杆粉丝”,原先住在这附近,几年前搬离了,但她还是习惯回到老地方办理业务,“这里有我熟悉的客户经理,彼此像家人一样。”
如今,蒋大妈的“舍近求远”又多了一个理由——适老化改造后的安华支行面貌一新,推出一系列名为“暖阳”的老年客户群体特色服务。
一进门,蒋大妈就得到了“特殊待遇”。产品经理崔浚哲立马迎上前,递上老年客户的专属叫号器:“窗口叫号怕老年人听不见,拿着这个,到号了就会鸣叫振动,确保不会过号。”蒋大妈一边接过叫号器,一边在大堂柜台拿了老年客户专属现金袋:“特别好用,上面不仅印有长者专属服务内容,还印了现金存取表格,方便记账,每次来都会拿几个。”
等待叫号的间隙,蒋大妈给记者当起了讲解员,介绍专为老年客户设计定制的爱心座椅:“仔细看扶手这个位置,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弧度,更方便老年人起身站立,还安了拐杖架;坐垫也有讲究,不软不硬,既能坐得舒适,站起来的时候软硬度也足够支撑、借力。”
蒋大妈又指向爱心座椅旁边的“百宝箱”,“这排柜子里老花镜、拐杖、轮椅、血压仪、智能放大镜、大字版计算器、急救箱应有尽有。”蒋大妈拉出其中一个抽屉,介绍起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个仪器据说蛮贵的,能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一旁的崔浚哲补充:“为了用好这个仪器、把握住抢救的‘黄金4分钟’,分行特别邀请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专业团队,为网点大堂经理等1000多名一线岗位员工进行综合救护技能培训。”
说话间,蒋大妈手中的叫号器响了,她先移步5号窗口,通过坐式智慧柜员机查询账户明细。柜员代昕耐心地在机器的一侧操作,指导坐在对面的蒋大妈自助查询。“您看,我在这边移动鼠标,对面的屏幕也会同步显示,这样的分屏同步指导既能直观地展示,又能有效规避代客操作风险、保护老年客户的隐私安全。”代昕边介绍边给蒋大妈打印了明细账单。
查询了资金明细后还要盘算资金用途,蒋大妈准备再咨询一下理财产品。“您往这边走,我们有专门的‘暖阳’服务理财室。”代昕引导蒋大妈进入5号办公室,“暖阳”服务理财师王宫已在内等候。“能不能给我介绍几款随取随用、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蒋大妈提出诉求。“没问题,根据您稳健型的风险评估等级,这两款产品供您参考。”王宫熟练地拿出“大字版”代销理财产品公示表格,为蒋大妈详细介绍产品的期限、年化收益、风险等级等信息。
“帮老年客户守好‘钱袋子’是我们的重要职责之一。”安华支行行长全丽萍介绍,除了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服务外,针对老年客户更易受到金融诈骗的情况,网点还会定期举办面向老年人的防诈骗讲座、金融科普微沙龙等等,内容涵盖防诈骗案例分享、假币识别技巧,以及教老年人使用各类手机APP等。蒋大妈说,讲座广受身边老年伙伴的欢迎。
从设备设施的硬件改造到服务内容的全面升级,从适应老年人身体机能、行为习惯等方面特点延伸至满足他们资产配置、宣教科普等深层次需求,包括安华支行在内的建行北京市分行进行全方位的适老化改造,共推出了10项专属敬老服务措施。
这些敬老服务措施的制定以及适老化改造试点的选择,都有一定依据。
试点网点的选择首先有大数据支撑。“我们根据60岁以上网点到店老年客户占比、老年客户资产占比均大于25%等指标、数据筛选出一批网点,再综合营业面积、装修、地理位置、业绩、人员结构等因素确定首批6家网点,打造老年特色服务。”建行北京市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马涛介绍。
敬老服务措施的制定听取了许多老年客户的意见建议。马涛介绍,从2020年11月开始,建行北京市分行通过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形式对36家分支行到店的老年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数千份意见建议,梳理出看不清字、语速太快、电子设备不会操作等问题清单。“我们将问题各个击破,并将解决方式精准化、规范化,总结编写了《老年客户群体特色服务网点工作手册》。比如针对老年人反应速度降低的情况,将工作人员语速从一般的每分钟200字降至每分钟150字左右,将老年客户的密码输入时间从20秒延至60秒。”马涛说。
“每一个服务细节都让我们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我们时刻觉得被社会关注、关心。”蒋大妈说。
工行研发“幸福生活版”手机银行——
一登录,就能轻松自如操作
本报记者 葛孟超
2021年12月上旬的一天,63岁的北京西城区居民闫振民兴冲冲地走进了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白塔寺支行。“小李,快帮我看看这几款理财产品哪一个比较好。”闫振民边说边掏出手机,熟练地打开工行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只见他点击登录、输入密码,在首页点击进入投资理财栏目。
“这款人民币存款产品期限是一年,表现比较稳健。”工行北京白塔寺支行副行长李岩向闫振民介绍,“我们还有55岁及以上客户专享的存款产品,利率比一般的存款产品要高一些,您点击这里就可以看到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老年群体如何跨越金融服务的“数字鸿沟”?为了满足像闫振民这样的“银发族”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除了在线下进行适老化改造外,银行机构在线上也下足了功夫。
在闫振民的指导下,记者也体验了一把工行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与标准版手机银行不同,“幸福生活版”的字体更大、界面设置也更加简洁,这是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这些改变有哪些考虑?
工行网络金融部个人业务处资深经理李华彪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客户更偏好具有字号较大、操作简单、区域分隔明显等特点的界面,这样可以减少老年客户使用时的困难。
登录成功后,记者进入“幸福生活版”的主界面。在界面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可以左右滑动的模块。在这个模块上,显示的是用户持有的工行银行卡、存折,并展示出每一张银行卡或存折的尾号、余额等重要信息。在界面的下半部分,以“六宫格”形式显示的是用户最常用的功能,包括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等。整体来看,各个功能按钮间的排布非常疏朗,页面字号也远大于一般的手机银行APP。
获取金融服务时,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也值得关注。李华彪表示,老年客户主要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安全感的下降,因此在使用手机银行APP时,会出现不敢点、怕出错的情况。
“为了缓解老年客户对手机银行APP的‘畏惧’心理,一方面,我们进一步简化、整合老年客户最常用的功能,在首次登录时引导客户进行安全检测,提供一键安全设置功能;另一方面,为防范电信诈骗等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在转账汇款时,一旦金额高于1万元,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安全提示。”李华彪说。
为了对比“幸福生活版”与普通版本的功能效果,记者尝试做一笔转账。在普通版本中,“转账汇款”按钮位于主界面的“十五宫格”内。点击进入“境内汇款”界面,有“收款姓名”“收款卡号”“收款银行”等7项栏目展示。而在“幸福生活版”内,“收款姓名”“收款卡号”等重要栏目都做了突出展示,在“汇款金额”一栏,还以大字提示用户“免手续费”。“只要按照步骤正常操作,我就不担心自己的钱会出问题。”闫振民说。
“截图求助”是工行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的一个重要功能。以专属存款模块为例,点击进入后,在APP右上角可以选择“截图求助”,系统会自动截屏,并提示用户是否要通过微信等渠道转发这张截图。
“开发这一功能时,最初我们有点犹豫。因为目前大部分手机都可以截屏,一些同事认为没有必要再开发一个‘截图求助’功能。”工行业务研发中心金融科技产品经理刘震说,不过这一功能上线后,却特别受老年客户的欢迎。“老年客户在使用手机银行APP时遇到问题,总是描述不清楚。有时和子女联系,讲多了,子女还容易不耐烦。有了这个功能,可以一键截图转发给子女求助,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
数据显示,目前工行55岁及以上客户中,超过一半已经开通了手机银行。其中,有超过56%的人愿意将“幸福生活版”向他人推荐。相比该版本2019年刚推出时,这一数据已经上涨了近一倍。“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适老化改造上,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谈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李华彪表示,希望继续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善老年客户的使用体验,加强手机银行APP的老年客群相关场景建设,为老年群体提供更贴心的智慧金融服务。
听了李岩的介绍,闫振民开始低头摆弄手机,不一会儿就选中了一款理财产品。“银行的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我又用心学,如今也算是半个手机银行‘专家’了,查明细、转账汇款、买理财产品、给手机充值都不在话下。”闫振民笑着说,只要多用心,老年人也能跟上智能时代的步伐,享受方便又安全的线上金融服务。
更好把握老年客户需求
提供更准确的产品和服务
本报记者 葛孟超
“我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银行的小伙子帮我下载了专门的简易版手机银行,一遍遍地教,也不嫌我学得慢、重复问问题。”对浙商银行绍兴越城支行工作人员的服务,当地居民王大爷很满意。
线下遭遇种种不便,线上遇到“数字困境”,这是一些老年人办理银行业务时的真实写照。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积极引导银行机构进行适老化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服务更暖心,银行网点展现新貌。“以前站着填单一着急老是填错,现在工作人员把移动填单台推过来,可以坐在椅子上慢慢填”……经过适老化改造的银行网点给老年客户带来了更优质的服务,业务办理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在不少银行网点,低柜台、放大镜、老花镜、无障碍车位、求助按钮等设施已经成为标配。
许多银行网点的环境还根据老年人的喜好进行了升级改造。除了办理业务,老年人可以在银行网点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在泰隆银行台州黄岩支行,每周五的“健康日”活动很受老年人欢迎,健康服务区内提供的艾灸凳有时需要排队等候。针对确实存在特殊需求的老年客户,不少银行主动提供上门服务。例如,浦发银行北京宣武支行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周边社区的孤寡老人等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使用更方便,银行手机APP推出老年版本。当前,各大银行手机APP纷纷推出适老化功能,满足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以几家大型商业银行为例,中国银行上线了“岁悦长情版”,交通银行有“关爱版”等。从使用情况看,经过适老化改造的银行手机APP一般具备字体更大、界面设置更简洁、首页仅保留老年人最常用的功能等特点。此外,不少银行手机APP提供一键呼叫服务,让老年人可以快速接通人工客服解决问题。
宣介更精准,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近年来,许多银行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对老年金融消费者教育力度。例如,通过在社区发放宣传折页、播放短片、开设临时小课堂等方式,提醒老年客户防范电信诈骗等风险,北京银行去年以来已经开展宣教活动5000余次;中信银行推出“玩转智能手机”“防范金融诈骗”系列课程,在全国举办上万场讲座。
“当前银行的适老化改造已经初见成效,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应更多站在老年群体角度,更好把握老年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更精准的产品和服务,让老年客户感受到更多便利和温暖。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10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