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传奇剧情(楚留香传奇,你最爱看哪一部?血海飘香好看,画眉鸟最经典)
楚留香传奇剧情文章列表:
- 1、楚留香传奇,你最爱看哪一部?血海飘香好看,画眉鸟最经典
- 2、楚留香百万字剧情,NPC个个会和你讲故事!
- 3、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 4、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古龙武侠小说出版年表
- 5、同演楚留香,张智尧气质到位,任贤齐造型略丑,略胜朱孝天版
楚留香传奇,你最爱看哪一部?血海飘香好看,画眉鸟最经典
有人说《楚留香传奇》好像一部侦探小说,我们看著主人公去经历一件件离奇诡异的事情,甚至多次身陷险境,而最后总会拨开云雾见天日,看他一层层抽丝剥茧,娓娓道出事情的真相。这个观点,放在前几个单元上我还是比较同意的。
《血海飘香》中,作为读者的我们第一次看到楚香帅大显身手,从几具海上浮尸开始,顺著一处处极细微的线索展开调查,揭开天枫十四郎与丐帮帮主任慈和少林方丈天峰大师之间的恩恩怨怨,再到最后终於戳破无花和南宫灵的阴谋。而他们的母亲——李琦的去向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大沙漠》中我们知道了这位李姑娘原来摇身一变,成了大漠中叱吒风云的女魔头石观音,而她与楚留香的一次次交锋则一步步把故事推向高潮。他们最后的一战,惊心动魄,而最终还是被楚留香反败为胜,让我们对他的胆识和机智佩服不已。故事中更穿插了楚留香,胡铁花与琵琶公主的爱恨纠葛,中原一点红与曲无容由陌路到互为知己的艰辛历程,人与大自然搏斗的聪慧和意志,以及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三人之间的兄弟情深,让这个单元成为整部小说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同时,一张署名为“画眉鸟”的纸条也成功地使情节过渡到下一个单元。
《画眉鸟》中,楚留香又遇到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水母阴姬,而他战胜阴姬的方法更是让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阴姬对雄娘子那若即若离的爱恋,宫南燕对阴姬畸形的情感,还有李玉函柳无眉的伉俪情深,让我了解到,原来爱有这麼多种形式。但究竟哪一种是对,哪一种不对,却没有人能说得清。故事结尾处,神秘杀人首领的现身使读者隐约感到楚留香身边的危机四伏。
《鬼恋侠情》(借尸还魂)的篇幅和前三个故事相比较短,但内容也不少。到头来,我们知道原来所谓“借尸还魂”的离奇事件只是两对苦苦相爱却又无法结合的男女编造的故事,而他们最终的命运如何,薛家与左家的百年宿怨又能否了结,我们只能期望一切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了。相比之下,楚留香与“天下第一剑客”薛衣人的比试,以及薛笑人(薛宝宝)杀手首领身份的揭露,都显得不是很突出了。而结尾楚留香与石绣云的短暂情感,还是让人不禁有些伤感。
《蝙蝠传奇》的故事按地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在海阔天及原随云的船上,一个个人的神秘死去;后一部分在不见一丝光亮的蝙蝠岛上。走过变幻莫测,充满凶险的大沙漠,古龙让我们了了解到原来还有比沙漠更可怕的地方,那就是黑暗。让我触动最大的是东三娘一定要帮一个和她同病相怜的女子找到鼻烟壶的情节,看到这裏,我对她们有说不出的同情——她们什麼也没有,就连寻找“尊严”二字也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最后,“蝙蝠公子”原随云的死去,也给这个单元画上了一个句号。
如果说前五个故事我们都是看楚留香这位“大侦探”在为我们演绎精彩的破案故事,那麼从《桃花传奇》开始便不是了。“桃花”二字,说的不是人名,也不是地方,更不是什麼重要线索,而是——桃花劫。从去万福万寿园祝寿开始,楚留香就莫名地遭到很多女人的追杀——艾青、艾虹、卜阿鹃,甚至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同时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来历、意图通通不明的少女的张洁洁。这次楚留香也好像没有以前那麼聪明了,整个故事的真相,最终还是靠黑衣老妪——也就是张洁洁的母亲——来展现给读者的。在这个故事裏,古龙先生也许想让我们知道,楚留香并不是神,他也和我们一样也是个人,有自己的情感,也想不顾一切地去爱一场。“来过,活过,爱过”正是他最好的写照。
《新月传奇》裏的楚留香就更像是一个凡人了,因为他也会失败。他既杀不了史天王,也不能改变玉剑公主的命运,更给不了焦林一个活蹦乱跳的女儿。尽管邪终不能胜正,史天王最终还是伏法,但却是玉剑公主用性命换来的。杜先生的计画成功了,但成功的喜悦却抹不掉那浓浓的悲剧气氛,也抹不掉楚留香心中那一弯血红的新月。
《午夜兰花》的故事更加神秘诡谲,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无法解释,甚至有人要怀疑,这会不会是一个鬼故事。整个故事由铁大爷和慕容的决战而引发,而这一切又只是“兰花先生”的一个计画,目的是为了引出江湖中传闻已死的楚留香。“兰花先生”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她与楚留香的最后结局又是怎样?没有人知道。我也不想多去猜测。一个传奇人物的故事就在“饮不完的杯中酒,割不尽的名人头”中谢幕了。
楚留香百万字剧情,NPC个个会和你讲故事!
最近网易新上线一款自主研发的手游《楚留香》吸引足了玩家的眼球,秉着网易出品必属精品的态度下载看了看,果然对得起网易出品这个金字招牌。百万字的剧情丝丝入扣,笔墨间浸染开一整个江湖。
热爱武侠游戏的玩家都知道,武侠类游戏最注重的即是还原度,能不能够在游戏中体会到江湖百味,杯酒愁长。或是选择刀口舔血的绿林响马,或是成为挥斥方遒的义气书生,让玩家能够在现代社会感受一把古人江湖里的逍遥自在。网易很好的还原了这一点,给大家展现了一个刀光剑影的江湖。
这次网易手游巨作《楚留香》光剧情叙述就有百万字之余,从主线到支线一点一滴铺叠开来,傲娇的金家大小姐,冷艳的华山大师姐,会偷偷写小黄文的武当小师兄这些形象被生动的还原出来。进入游戏后,你能感受到另一种不一样的江湖。神龙帮为何惨遭屠帮?武维扬为何狠心杀害义弟?万圣阁为何多次密谋颠覆江湖?这一切都等你去探究!
在古龙的金笔小说中,楚留香被赋予了很孤高的形象,古龙的好友在古龙去世时留下一副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可见楚留香这个形象在武侠小说迷中的地位。而在同名手游《楚留香》中,极度还原了古龙的小说,让大家能够更为贴近的领略到那位巨匠亲手创作出来的江湖。
当然除了还原度,自由度也是考量一个游戏能否成为经典的一杆秤。一款所有选择都被限制了的游戏会给大家提线木偶的感觉,所有的一切都被系统框架限制,根本不能体会到江湖的热血,即使再华丽的画面也让人提不起兴趣。而在《楚留香》这款游戏里,NPC会因你的行为作出反馈,你会在游戏中遇到各种奇遇,成为作恶多端的江湖寇首还是万人敬仰的一代宗师全凭个人喜好。就像现实的人生,所有的路都需要自己来走,选择平淡还是发光都在你自己。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人就是江湖,《楚留香》这款游戏带你领略尽人生百态,你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头大如斗的台湾武侠小说家古龙离开了人世,生前好友倪匡如是说“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那个年代,我们的阅读信息还是比较落后的,当时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正大行其道,金庸的作品也才刚刚传进来,后来我无意中读到楚留香系列,才知道还有一位如此才华横溢的武侠小说家——古龙先生。相见恨晚,从此开始收集他的作品,沉迷于古龙的武侠世界而不能自拔。多情剑客无情剑,古龙多情,而人世无情。
古龙的才华在于中篇创作,他对长篇的把握力不从心。《绝代双骄》、《楚留香》、《陆小风传奇》都是中篇故事聚合在一起的,与金庸那种气势逼人的长篇相比,确实有很大的距离。金庸的长篇,越到后来气势越足,往往四册篇幅的小说,第三册末结构还在继续展开,可是到了第四册,峰回路转,一一收拾干净,结束有力。古龙的雄心是写一组“大武侠系列”,但往往在一部长篇之内就出现了结构上的缺陷,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古龙创作小说的原则是:求新求变,打破常规。对武侠小说的文体、情节、语言甚至意境,古龙都作了大胆而可贵的尝试,力图突破已有的小说格局,创造出新的天地。连金庸本人也承认古龙小说独创一格,构思奇妙。另一位武侠小说家倪匡则认为古龙是金庸以来最好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是武侠史上的宗师,类似于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而古龙犹如宋诗,虽整体不如,但另有唐诗所不及处。按台湾著名评论家胡正群先生的说法就是“古龙之前无新派。”
对古龙的武侠创作实践,人们的评价有褒有贬。褒者认为,古龙小说创造了一个文化奇迹,古龙在武侠小说史上是一个开创时代的作家。贬者则认为,古龙小说行文随意,文风轻薄,缺少文化,破坏了汉语言规则,是一种创作上的“走人入魔”。然而无论是褒是贬,有识者都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古尤创作的武侠小说不同于前人之作,为后人提供了新的东西、新的资源,把武侠小说带到了另一个境界。写人、写情、写哲理,均有不俗的笔墨。
古龙的风格在武侠创作史上虽然独特,但考之文学史,可以看出他明显受到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影响。他的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以及电报式对话、性格化的语言,构成了自己含蓄精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古龙学海明威,并不是照搬西欧语言,而是“洋为中用”。他写的人物对话,简短有力,一针见血,创造了武侠小说中的“电报式文体”,一时仿者如云,譬如黄鹰、于东楼、司马紫烟等。
在古龙的武侠世界里,最令人难忘、令人动容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楚留香与胡铁花、陆小凤与西门吹雪、李寻欢与阿飞,他们之间的友情可以让天底下所有热血男儿动容的。正如古龙借书中的人物所说的那样:“朋友贵在知心,只要他是真心与我相交,我又何必计较他用的是真名,还是假名。”古龙曾向往武侠小说应该写人类的情感和人性的冲突,他做到了这一点,对“友情”淋漓尽致的渲染和浪漫主义的激情构成了他的小说风格与特色。
古龙的“新武侠”抛弃了传统的模式,也突破了金庸写作的模式,他是唯一在武侠创作上可以与金庸相提并论的大师级人物。在天马行空的自由写作中,古龙的小说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冲突”。古龙去世后,台湾作家乔奇有挽联云: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但读者心中的古龙小说却永远存在。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古龙武侠小说出版年表
古龙武侠小说出版年表略谈古龙创作 !
之所以说略谈,是由于六七十年代台湾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古龙本身的遭遇与经历,也都会影响其创作数量与质量。甚至,一些很细微的小事,都足以影响一本书的内容。对于这些,所牵扯的范围过于庞大,不在我简单的思想可以处理之列,故而只是按照古龙小说出版年表粗略地探讨一下古龙创作的历程。
众所周知,古龙的处女作是《苍穹神剑》。第一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的这本小说,本身算不上什么杰作,但是,它标志了一个优秀而独特的武侠宗师的诞生。
1960年是一个值得所有古迷乃至武侠迷铭记的时间。这一年,年方二十三岁的古龙雄心勃勃,出手便是洋洋洒洒的六套书:《苍穹神剑》、《月异星邪》、《剑气书香》、《湘妃剑》、《剑毒梅香》、《孤星传》。《剑气书香》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剑毒梅香》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笔:代笔,当时是一种风气。初初动笔的古龙小说,走的还是极传统的路子。为别人代笔的阴影并没有从他身上抹去,他也仍然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以如此轻的年纪,一动笔就架构起六部长篇小说,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1961年古龙出了两套书,分别是《失魂引》和《游侠录》。《失魂引》里推理与迷幻的手法已初见雏形:这是古龙后来一再使用的桥段。这时的古龙,还在探索之中。在传统里出生的古龙,并没有囿于传统,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怎样把故事讲得精彩讲得引人入胜的切入点——自然,这是每一个通俗小说作家都在做的事,但是,古龙寻找“讲故事”的切入点的痕迹比较重,在情节刻画推进方面比较见机心。
1962年的《护花铃》在传统的规模下,已经是个极有想法的故事了。古龙的创意与编故事的能力在此书中得到极好的体现,而古龙顾头懒顾尾的脾气,也是初露端倪。这一年的作品还有《彩环曲》与《残金缺玉》,古龙的心机还是用在怎么写出好看而又出人意料的故事来。
1963年保持了前两年的速度,出版了《飘香剑雨》、《剑玄录》和《剑客行》。
1964年通常会被古迷当作古龙武侠小说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因为这一年,古龙写出了《浣花洗剑录》。那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武侠的武功表现形式与追求,那些人,开始不再活在传统的江湖里。紧接着的《情人箭》,是一个奇诡的故事,重点也还是在故事,但是写得极有生气,惜乎又是虎头蛇尾。这两部作品,都是由真善美出版社出版的,1976年的时候由汉麟出版社再版,前者改为《浣花洗剑》,后者改成《怒剑》。有没有“录”字并不很重要,可是“怒剑”这两个字都不太妥帖,远不如“情人箭”能够点题。
1965年的《大旗英雄传》和《武林外史》都堪称杰作。需要处理庞大故事体系和芜杂的人物关系的古龙依然游刃有余,故事曲折回肠荡气,人物形象的特异出色更是深入人心。之所以说这时候的古龙仍然在走传统的路子,是因为他这种传统的大规模的写作形式:千头万绪一一照顾周全,人物众多帮派林立——那都是极传统的写法。《大旗英雄传》于1976年也出过汉麟版,更名为《铁血大旗》。在古龙的写作历程中,这部作品占据了很奇特的地位:它并不是前期作品中最好的,也不算开了什么先河的种类,可是,大部分真正的古迷都很看重它。因为,他创造出了古龙笔下第一个深入人心的男主角铁中棠。紧承其后的沈浪虽然比他有光彩,但是,像大旗门那样坚忍的铁血男儿是不多见的。
1966年的《名剑风流》又是一次延续《情人箭》以来风格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是姬灵风以药物控制属下的行为:新鲜的不在这里,而在于其他武侠小说是以定期给解药来控制人,姬灵风却是让他们上瘾无法解脱——看起来那种药是大麻之类的毒品。观念的现代化与生活化,一直是古龙创新的基点。古龙的奇思妙想在这几本书里很见功底,他实在太会编织不同于别的武侠小说的新的情节了。新、奇两点,足够吸引人了,古龙剑走偏锋兵行险着,却并不使他的作品看起来邪气单薄。这部作品的结尾部分据说是由乔奇代笔的,不过在我看来代笔的不止一个人。
1967年的古龙应该是骄傲的,他出版了虽然不能代表他的最高成就,可是,却代表了他前期大规模的武侠小说形式最高成就的《绝代双骄》。这是古龙最出名的作品之一,曲折的情节、精彩的人物和好玩的对白这些都是古龙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也正是它们,使人忽略了古龙对人物真实的思想性灵的把握。是的,这是一部有思想的小说。而且,古龙笔下人物的思想并不单单是古龙用笔来赋予的。从这一年起,直到1980年的十三年间,古龙小说几乎部部精彩。
1968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年份,古龙只出版了《血海飘香》,但这是古龙式推理武侠第一次正面登场。并且,还引出了一个全新的“侠之风流”的楚留香。作为系列小说《楚留香传奇》的第一部,古龙的优势得到了极好的发挥,其后的古龙作品,大多也都是这种规模:集中紧凑的一个故事,围绕着一根主线,诡秘然而吸引。相较于之前的大规模的传统武侠形式,这种写作方式无疑要干净利落得多。前者枝繁叶茂,后者则一枝独秀。去掉了所有横斜旁逸的枝节后,这棵笔直的树也未必不能成为栋梁。古龙有足够驾驭长篇的能力,可是,写这种二十万字规模的单本小说,却更能够写好一个古龙式推理故事:这正是古龙不同于其他武侠作家最特别的地方之一。之二就是楚留香流露出的思想:永远不做法外执行者的他,认为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这是快意恩仇动辄报仇寻恨的武侠小说在人文思想上的一大进步。之三是英雄们不再孤独,古龙超越了前者的朋友的理念,第一次以群像出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好朋友坏朋友不离不弃的朋友还是会背叛伤害你的朋友,都以一种清晰的面目开始出现在古龙笔下。
1969年是对上年的延续,古龙出版了《大沙漠》。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是古龙把现代的变态心理方面的东西正面引入了武侠小说:石观音的极度自恋与畸恋心理,才造就了一个最精彩的古龙式小说。
1970年的作品部部精彩,除了继续前两年的《楚留香传奇》写出了《画眉鸟》和《鬼恋侠情》之外,还有最引人争议的《多情剑客无情剑》。《鬼恋侠情》又名《借尸还魂》,古龙驾驭这类小说,实在已经驾轻就熟,写得流畅已极。《多情剑客无情剑》是被翻拍次数最多的古龙小说,创造了古龙笔下最令人赞也最令人弹的主角李寻欢。这部小说初发时是分开两部的,前者《风云第一刀》,后者《铁胆大侠魂》,后来为什么会合成最不符合主题的名字“多情剑客无情剑”就不得而知了。《多情剑客无情剑》的一大亮点就是小李飞刀,迹近于被神话的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代表了一种古龙式武学的境界。或者说,古龙一直追求的武功,在天机老人与李寻欢、上官金虹的对话中终于得到了完整而清晰地表达。
1971年很特别,特别到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字去表达。这一年,香帅在继续留香,《蝙蝠传奇》继续精彩,坏人坏得如此寂寞如此无奈如此格调如此优雅如此有创意,非古龙不能。古龙笔下的反面角色,早已不单单脸谱化与简单化,他们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让笔下人物的思想更人性化,较为明显可见的是从《绝代双骄》起。如果说那时古龙还只是专注于正面角色的想法的话,那么,《楚留香传奇》已开始把这种关注投向更广泛的层面。人物自身思想的赋予,使得古龙笔下人物形象立体而真实,其实是一种创举。这一年最特别的还是《欢乐英雄》,它的意义在于完全跳开了传统的武侠模式与江湖格局,完全塑造出一群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主角的人物。也在于一种尖锐世情下的纯真态度,一种成熟世故后的热血澎湃与激情交融。故事不是古龙笔下最好看最完整最丰富的,但是,蕴含的内容却是最广博深刻的。《大人物》是古龙笔下的又一个突破,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被简简单单地叙述了出来,小巧精致然而不乏寓意。成熟的武侠小说作家,要大固然可以大,但古龙偏偏选择了小:以小见大,在最小的地方见出最大的情怀与思想来。这一年,古龙三十四岁。
1972年的古龙把武侠小说写到了小之又小的境界,再诡异的情境都掩不住《桃花传奇》的无邪与清丽。正是从这里,我们才知道,武侠小说原来也可以这么天真温柔。
1973年的两部作品很有代表性。《萧十一郎》的揭露人性丑陋的尖锐犀利到了最顶锋的时候。古龙的笔下,一直流露出对世情对人性的洞察,可是,像《萧十一郎》这样写得如此悲剧化是第一次。悲剧总是更能感动人一些,所以它的成就在很多真正的古迷心中高到无与伦比。《萧十一郎》的闪光点还在于玩偶山庄的设想。《流星蝴蝶剑》大概是古龙笔下最有意境的小说,凄美到令人心碎。
1974年出版的《九月鹰飞》,差不多又回到了比较传统模式的路子,但此书情节曲折文笔晓畅结构完整,怎么说也是一部极难得的佳作。古龙的三大代表系列小说之二《七种武器》是年写了四部:《长生剑》、《碧玉刀》、《孔雀翎》和《多情环》。故事都很单薄,重在情感的表达,而这些情感,又由于故事的瘦削而显得单薄。与其说《七种武器》开创了一种写法,倒不如说它表达了古龙在面对纷繁的情节复杂的江湖险恶的人性之后,选择了一次心灵的反璞归真:每一个故事,讲得纯之又纯,不论爱恨,都单纯直接得令人心痛。
1975年是改变与尝试不断,继承与创新纠缠的一年。《七种武器》在继续,《霸王枪》所关注的是非黑白在古龙笔下并不新鲜。《天涯明月刀》不止是在文体上的尝试,也是在一种心理上的创新。而《七杀手》绕来绕去的故事里,最夺目的反而是柳长街单纯的心态。古龙在这本书中表现出了一种情节与心态对立的状况:他拿不准,是不是要继续复杂曲折推理的历程,或者,放弃这芜杂的一切,选择更简单的东西。推理武侠写到这里,已经写得比较苍白,为了求奇而奇,为了吸引而引。《剑花烟雨江南》基本是在延续《大人物》一脉传下的风格,用最简单的东西表达一些深刻的内容。在这种复杂与简单的拉扯之中,古龙的写作态度看起来很惶惑,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更困惑的《三少爷的剑》的出现。无奈的《江湖人》系列,到了最后,人在江湖同样无奈的古龙也只写了这么一部。写到了这里,古龙似乎并不太清楚自己的路应该怎么走,他跳来跳去地寻找,只由于他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而这一年还出版了一本现代武侠《绝不低头》,就可以看出因为不确定,所以古龙更加多方面的尝试。
1976年古龙竟然一口气出了九套书。一开始,他不再放弃继承自己好不容易开创出来的东西,暂时守成而没有开拓更广阔的空间。《陆小凤传奇》的前三部《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和《决战前后》都是这个时候出的。这个系列其实是对《楚留香传奇》的继续,只不过此时的古龙,文字更纯熟,驾驭情节人物手法的本领都更完善,所以,《陆小凤》的整体水平要比《楚留香》好。《火并萧十一郎》是一次对《萧十一郎》的可悲的继承,之所以说它可悲,是因为古龙只是把自己用烂了的情节拿来加以更悲剧的气氛,没有创新,继承的又不是更纯粹一些的东西。同是这一年出版的《拳头》却是一次可喜的尝试,未必成功,也未必能够继续,但是,却极生动。又名《愤怒的小马》的《拳头》的意义,不在情节人物,而在其寓意与情怀。但是初生的它太薄弱了,薄弱到古龙无法去坚持。其后的《边城浪子》又是对老情节老故事老人物的重复,这明显可看出古龙不打算冒险的保守心态。因为,一旦冒险,就出现了《血鹦鹉》这样的局面。这部作品是仅写了一部的《惊魂六记》之一,它的想法很匪夷所思很有创意,不过古龙急于打破旧局面的心态,反而使其缺乏从容自信,变得奇形怪状。这种书,预示了古龙式推理武侠小说的没落。《白玉老虎》是另一次回归传统的大规模的武侠小说的尝试,但因为古龙式人物情节的定型,使得回归很困难。后退,不能够;前进,又怎么走?《大地飞鹰》追寻的武道与一开始的宗教情怀其实是可以往前走的,但古龙疲倦甚至有些堕落地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1977年经过上一年反复曲折的冒险与保守,古龙又不声不响地转回到他最安全的路子上去了。《银钩赌坊》与《幽灵山庄》都是他写熟了的故事,当然不会出什么意外。唯一可弹的是人物的正邪取向,被古龙写到几乎走火入魔。大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的《圆月弯刀》创意尚可,有可能写出一个蛮奇特的故事来,但文字恶俗无比,绕来绕去的文字游戏挽救不了那种似是而非。《飞刀又见飞刀》,在我认为,是一次再祭法宝的回溯,但源头《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庞大,反而使这部作品难以表达更有新意的东西。那种无奈与宿命,说实在话有些老掉牙了。同年出版的《碧血洗银枪》,虽然不新鲜,但总算坚持了古龙一向的水准,不没落不颓废不做作,充满了干净与洗练的生命力。
1978年的古龙,写到无法可想,居然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回归。这一年,他把自己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系列《楚留香》、《七种武器》和《陆小凤》各继续了一部,先后是:《离别钩》、《凤舞九天》与《新月传奇》。因为系列本身都极精彩,所以,这三个故事也都保持了水平线以上的水准。值得注意的就是在这三部书中,系列的主角们有志一同地走向淡漠走向归隐,走向更不可知的遗忘。《英雄无泪》的巨大意义是在一片萧索中,古龙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把《天涯明月刀》中所涉及的偶像问题作了更具体的阐述:除了莫名奇妙的萧泪血,这部作品从头到尾从卓东来到卓青从蝶舞到瞎眼的小女孩都激情悲哀到极致。《七星龙王》是对《大人物》那种路数的回归,算不上成功,也算不上不成功:除了古龙,估计也没人敢这么写敢写出这种故事这种人物。
1979年是令人心痛的一年,《楚留香传奇》的最后一部《午夜兰花》出版了。它的写法是一种创新,但在武侠小说中,单一文本的创新,有时候是一条死胡同:通俗小说,毕竟更注重故事性更需要明白的阅读体验一些。这部作品,暮气太重。
1980年只有一部《风铃中的刀声》,继续了古龙一贯的风格,写得倒是极美丽。余东楼续的那个欢欢喜喜的尾巴,倒是用最简单的方法一笔抹杀似的解决了古龙小说里存在的种种无法自圆其说之处。
1981年的《剑神一笑》是《陆小凤传奇》的最后一部,为了写而写,为了电影卖座而祭老故事老人物,还能希望它怎么样?《白玉雕龙》是古龙的弟子申碎梅代笔的。
1982的《怒剑狂花》和《那一剑的风情》由丁情代笔,就像申碎梅代笔一样,二者都只是在重复或者是集中古龙的句式和意境。走不出自设的自以为的古龙的迷障,再怎么都只是一种浪费。
1983年丁情代笔的《边城刀声》,亦如是。
1984年出版了一个短篇《猎鹰赌局》。说老实话,没有亲眼看过这部作品的我很怀疑其真实性。熟能生巧的东西,古龙就算有可能重复,也不至于取巧到如此地步!
1985年,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古龙于九月二十一日去世。二十五年的创作,是一个由初起到成熟到衰落的完整的过程。我一直不敢想象,古龙有幸不英年早逝,他的小说,会走到哪一步:是在异峰突起呢?还是彻底地放弃了创新生涯?可是,他毕竟已经走了,留给我们的,除了几十部小说,就只剩下一个浪子的背影。
(此处已添加小说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同演楚留香,张智尧气质到位,任贤齐造型略丑,略胜朱孝天版
文:爱尚电影
前两天看了于正编剧的一部剧,叫做《楚留香传奇》,是朱孝天和胡静主演的,歌曲和故事剧情都还可以,就是主演朱孝天饰演的楚留香有些不如人意,处处充斥着一种烤羊肉串的味道。但其实并不是只有他一个扮演者如此,不信咱们来看看。
《楚留香》狄龙
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古装武侠片,于1977年3月5日在香港上映,由狄龙主演。该片讲述了楚留香与神水宫主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决战的故事。
这个片子看过的人都上了年纪,也肯定家庭条件蛮好的。小编没看过对于剧情不做评价,只对演员的扮相和气质提出一点拙见。
狄龙一直是以功夫小生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当年的他绝对算得上是玉树临风的帅气美男一个,他的扮相有着江湖气,笑容间有着江湖劲,肆意洒脱,谈笑风生,眉宇间的潇洒很符合楚留香的气质啊,即使没看过也觉得最完美最完美。
《楚留香传奇》郑少秋
这部作品由TVB出品,是由郑少秋,赵雅芝,汪明荃联袂主演的。我们今天只说楚留香的扮演者郑少秋,同样小编没看过,只说扮相和气质,各位见谅。
说实话郑少秋的扮相儒雅,多了几分风流倜傥的意思。他总以白衣出场,把弄着折扇,颇似文人墨客的做派,着重了楚留香的多情,少了点侠气。
《楚留香新传》张智尧
小编私以为这一版和郑少秋版本的平分秋色,一样的白衣扮相手拿折扇,一样的眉目间温润如玉,与其说是个侠盗,不如说是一个贵公子。
张智尧的一颦一笑都那么帅气,自带古风的意思,小编也不能多说,总之就是气质到位,颜值到位,随便一截图都是画啊。
《楚留香传奇》朱孝天
哈哈哈哈哈哈,终于要说到这部电视剧了,大家请让开哈,小编要多说几句了。这部剧美女云集,秋瓷炫,胡静,孙菲菲都是数一数二的美女。
但是朱孝天版本的楚留香却有些囊中羞涩,这个扮相没有侠气和风流气息,这个发型像是哪家哪派的弟子,扮相不精致,长相不精致,还略微发福,隐隐约约有种熟悉感。
他在大漠的花絮照一出,大家终于对上号了,对嘛。可不就是一个羊肉串味道的楚留香嘛。
《新楚留香》任贤齐
其实小编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因为小编曾看过任贤齐小齐哥版本的楚留香,即使唱歌那么棒,但小编还得说小齐哥的扮相真的让人不敢恭维、略丑....但是也比朱孝天强一点。
小齐哥扎着高马尾,单眼皮,黑皮肤就上场了,与他搭戏的是袁咏仪,林心如,黎姿这样的大美女。
小齐哥的扮相不行,但是气质还蛮有江湖风的,可能是因为他演唱的歌曲都带着逍遥江湖的感觉,所以对小齐哥没啥大意见,只对造型师有意见。
剧中张卫健扮演如尘(无花)了解一下,这扮相请原谅小编抛弃小齐哥一秒钟。
看了以上几版的楚留香,大家觉得那位更符合你心中的楚留香,哪位更毁经典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