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困境二攻略(暗黑版双人成行背后,是深耕猎奇20年的怪咖博览会)
命运困境二攻略文章列表:
- 1、暗黑版双人成行背后,是深耕猎奇20年的怪咖博览会
- 2、卿卿日常:不同叙事模式如何调和价值底色的冲突
- 3、专访叙利亚两代中国通:渲染中国恐惧症,西方在浪费发展机遇
- 4、我,90年代下海,28万买的深圳房,一辈子没生娃,晚年就去养老院
- 5、解振华:面对气候变化挑战,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是唯一的选择
暗黑版双人成行背后,是深耕猎奇20年的怪咖博览会
Steam最近上了款叫做《过去之间(The past within)》的游戏。
它算不上什么大作,封面也不大亮眼。很容易让人下意识选择略过。
就像最近一直沉迷COD的我,一开始被这游戏吸引,也纯粹只是因为游戏那非同一般的好评率。
不过当我准备瞧瞧评论区,再来决定是否购买时,目光却偶然瞟到了评论下方工作室的名字。
好家伙,不再犹豫,直接付款下单。
毕竟“Rust Lake”工作室已经有两年半没出续作,而他们的作品,向来有着非常不错的口碑和评价。
我说的正是和他们工作室同名的游戏,也就是《锈湖》系列。
在我心中,《锈湖》产出的游戏,可能是最能代表“独立游戏”调性的那种类型。
《逃离方块》和《锈湖》严格来说虽然不是一个系列,但剧情是统一的
然而,初见《锈湖》,你可能会被游戏粗糙的外表所劝退。毕竟《锈湖》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依靠flash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不管是场景还是人物都如同粗线条的儿童简笔画一样直来直去。
而作为一款解密游戏,操作更是简单,你甚至用不上键盘,只需要点点鼠标就能通关。
粗糙的动画和简易的交互,你说这是网页小游戏也没什么问题。(实际上还真有)
不过顶着这样的人畜无害的画风,锈湖的游戏却总是能整出来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桥段。
比如在《锈湖:天堂岛》中在一开始收集两把钥匙的过程,就相当猎奇惊悚。
第一把钥匙需要四只水蛭,我需要从父亲的餐点,山羊的舌头上各取三只,而最后一只竟然需要从自己奶奶的鼻孔里拔出来。
而由于自己的叔叔吞了第二把钥匙,我又得收集四只青蛙,把它们砸个稀巴烂,熬一锅青蛙汤,来让他在喝过之后将钥匙吐出来。
类似骇人听闻的桥段在《锈湖》中比比皆是:剪头发不小心将耳朵给割掉;把耳朵拿给捕蝇草;在粪坑翻弄寻找关键道具······
变成了幼虫的弟弟
这点作为系列传统在新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解谜环节中你需要割下尸体的耳朵,拔下死者的牙齿来推动谜题。随着剧情的推进,自己背包中的器官甚至会越来越多。
游戏中各种人体器官和平日里让人作呕的物品在《锈湖》中信手捏来,结合了游戏颇为卡通的画风,整体观感之怪异,实在难以言表。这些设计让我很好奇这帮荷兰人平时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让他们对内脏、耳朵、尸体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
就是这俩主创整了上边那些狠活
也正是这样奇异的风格,《锈湖》能够在第一时间给玩家留下深刻印象。
“不恐怖,但很惊悚猎奇”,这是大多数玩家对《锈湖》的评价。
不过你如果以为《锈湖》仅仅是依靠这样的搞怪博人眼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个系列的剧情在一众解谜游戏中足以称得上出类拔萃,并且它的画风一样,相当的古怪惊悚。
就像《湖边小屋》和《Sally face》这样的游戏一样,这美术相当猎奇重口的游戏,主题往往围绕一些超自然的力量展开,并且里面还会掺杂不少宗教内容。
《锈湖》亦然,在系列代表作《天堂岛》中,我们被告知自己的母亲去世而回到天堂岛后,经历了十灾。没错,正是《圣经:出埃及记》中上帝向埃及人降下的神罚。我们将亲自见证血灾、蛙灾、蚊虱之灾、苍蝇灾等等后续一系列的灾厄,以及在这些灾厄下几个家人的怪异行为。
而作为家族中的长子,我们将会在“十灾”中最后“长子之灾”中迎来自己的结局,并知晓自己母亲死亡的真相。
母亲当然不是正常死亡,而是为了在追求永生的家族手中保护自己的孩子而选择献祭自己。
在不同的灾厄中,《天堂岛》各种光怪陆离的场景我们可谓是见了个够。而随着每次灾厄的变化,游戏场景也会发生一些改变,新的谜题又随之诞生。这些谜题被《圣经》故事牢牢地串联起来供玩家畅玩。
实际上,每一部《锈湖》地图都相当有限,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当明确的游玩主题,来在有限的场景中不断更新谜题。比如《轮回的房间》是以祭品为媒介,而《四季》中则是以春夏秋冬为主题。
而最近刚发售的《过去之间》,游戏从头到尾都局限于一个四四方方的房间中,但通过“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概念,使得谜题在2D和3D之间来回转换。随着游戏进程的不断发展,游戏中总有新的谜题总是改变自身的形式和特点。
最明显的就是两大章节中,2D和3D之间的转换
《锈湖》在解密的新鲜感上,做到了出类拔萃,而更难得的是,游戏那荒诞可笑却不失深刻的剧情,串联起了这些本就重口味到让人过目不忘的谜题,也赋予了这些古怪场景在观感之外的深意。
尤其是游戏的四部《锈湖》正传,非常详细地描述了两百年间两大家族对永生的不断探索所产生的种种荒谬悲剧。家族之间的亲人因为情感或者利益,在命运牵引下支离破碎。
这种颇具宿命感的莎士比亚式的悲剧,在《锈湖:根源》中达到顶峰。
故事从詹姆斯继承两位追求永生叔叔的房子开始,到一家人欣欣向荣,再到反目成仇如同命运一般地走向毁灭,经过近百年的历程,众人围绕“永生”展开追逐,最终偌大的家族又只剩下祖先一人,实在让人感慨唏嘘。
也正是因为这部出色作品对家族命运的精心描绘,才有人将其比作游戏界的《百年孤独》
并且,《锈湖》的每部作品,剧情都拥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也传达出不同的主题。《白门》更加注重描绘个人的情感经历,《天堂岛》中描绘了家族对于永生的病态追求,《锈湖根源》更加侧重于描绘家族命运的戏剧性。
《白门》中的焦点无疑是劳拉和罗伯特的感情
实际上,如今《锈湖》系列的故事从2005年开始经过了将近20年的开拓,体量已经相当惊人,早已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每一部作品如果单独列出来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如果要理清这背后的逻辑和渊源,则需要将这十五部作品所讲述的故事放在一起,经过嵌套和串联才能使真相完整地呈现在玩家眼前。
就算你并不是考据党,在游戏中,你也能发现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比如在游戏中,你总是能发现猫头鹰、乌鸦先生和哈维的身影,以及“永生”和代表痛苦回忆的黑色方块。
两百年间透过两大家族对永生的不断探索所产生的种种荒谬悲剧,透过《锈湖》看起来颇有些惊悚的画面中一次次展现。这种复杂的故事在《锈湖》出现之前,你怎么也想不到会出现在一个解密游戏中。
毕竟这类解谜游戏过去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通常十分片面单纯。交互层面就极为简单,只需鼠标点击即可。
而剧情部分更是无线趋近于零,主人公更多时候只是为了解谜而解谜,谜题过后不会有过多的深思和考虑,玩过一遍之后便可以收进记忆的仓库里面尘封。也就不会如同《锈湖》这样,回味无穷。
小时候玩过的《红房子》逃脱后居然是要和女朋友见面
而锈湖工作室则完全打破了我们对于解谜游戏的这种印象。作品以这种连续的、深层次的故事构建出一个令考究党也为之疯狂的世界观,使玩家不再是为了解谜而解谜,而是通过解谜本身来逐步挖掘暗藏在里面的秘密,更何况游戏还有隐藏结局等待挖掘。
这正是《锈湖》的成功之处,这样的解密动机给了玩家足够的动力反复游玩。
而被玩家反复游玩的游戏,自然是母庸置疑的优秀。
所以,现在你应该可以理解我为什么如此信赖这款《过去之间》了。
剧情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更难得的是,这还是首部需要双人解密的《锈湖》系列作品。
有趣的是,游戏需要双人游玩,但游戏却并不能联机,而是两位玩家游玩两个完全不同关卡,通过交流存在于对方世界中的谜题信息进而推动剧情。
与系列作品一样,猎奇、惊悚以及和“锈湖”宇宙严丝合缝的剧情保证了这款游戏的纯正血统。你能够将《过去之间》看作成《锈湖根源》的一个外传,主要故事围绕着秃了半边脸的Albert,以及他的女儿展开。
考虑到Albert早就已经在《锈湖:根源》中盖棺定论,这次的故事剧情放在系列中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补充说明,设定上也并没有突破原有的设定与故事框架,这点你或许这次游戏两个小时的游戏时长也能看出来。
最右边这位就是新作《过去之间》的重要人物,Albert。全家福来自于《锈湖:根源》
也是因为剧情体量的原因,一些粉丝也表达了对本作的不满,毕竟除去和朋友的沟通时间,这一个小时出头的游戏时长算得上是最短的系列作了,不提《天堂岛》《根源》这样的经典,这款新作在解谜和体量上甚至比不上之前免费的《锈湖:轮回的房间》。
事实上,本作《过去之间》比起过去的作品,更加注重在探索解谜设计方面的探索。
毕竟在《逃离方块:白门》这部作品中,就加入了系列有史以来最大型的ARG(Alternate Reality Game侵入式虚拟现实游戏)元素。游戏为了让整个解谜事件看起来更加真实,专门设计了“白门精神疗养院”的网址,制作了新闻短片,为虚拟人物注册真实的Twitter账号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锈湖工作室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把游戏引进现实”。
这次的新作无疑将目标转向了“双人解谜”,虽然在剧情方面较为薄弱,但“双人解谜”这一创新仍然让我给出了一个好评。毕竟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一款解谜游戏,需要和朋友不断沟通描述自己场景中的种种信息,再由两人讨论破解谜团。
很多人吐槽这代的谜题过于简单,只是两人互报密码即可过关,完全没有过去的那种怪异的脑洞。但结合我自身的游戏历程,仅仅是互报密码这种简单操作,我和我朋友两人也在寻找线索和传递信息上花了很大的功夫。这样的难度,对于绝大多数玩家来说其实恰到好处。
你也不想因为这游戏而分手吧?
所以,如果你是解谜游戏的粉丝,又是双人游戏的爱好者,那么完全可以试试这款与众不同的需要双人沟通解谜的游戏。
不过考虑到如今找到个一起打游戏的朋友着实困难,那么不妨去试试《锈湖》的其他作品,相信我,无论是游戏中的场景,还是故事,都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卿卿日常:不同叙事模式如何调和价值底色的冲突
作者:郑焕钊
《卿卿日常》开播之初,以其女性价值话题与类型颠覆赢得高热度高口碑的双重火爆,甚至刷新了平台热度值“破万”的最快纪录。但在其后半程,类型颠覆中的杂糅混搭带来难以自洽的价值表述的暧昧与混乱,也带来热度的降低与口碑的下滑。
在《卿卿日常》后半程,类型颠覆中的杂糅混搭带来难以自洽的价值表述的暧昧与混乱
《梦华录》的“才子佳人”式叙事与现代女性价值观产生了某种错位
事实上,像《卿卿日常》这样以女性价值观的凸显与剧情的反常规设置为内容“卖点”,已成近期网剧求新求变的一种方式,比如此前也极具话题度的《梦华录》《苍兰诀》等。这些剧所共同面临的口碑热度随剧情进展而下滑的情况,深层次暴露内容创新背后价值衔接的难题:类型的杂糅与颠覆能否真正解决类型叙事背后潜在价值观底色与新价值观之间的有效统一?
从文类角度来看,网络小说是一种类型化叙事,比如玄幻修仙、种田宅斗、宫斗穿越等等。这些类型小说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型,形成较为固定的叙述模式,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类型叙事不仅仅只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的差异,其背后实质上潜藏着特定的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并以此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应答”视野,以回应人们对世界的困惑与苦恼。
正如著名电影理论家和影评人路易斯·贾内梯曾指出的那样,“当运用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形态来创作时,创作者可抓住其主要特色,然后在类型的传统和个人的创新间、耳熟能详和原创思维间、一般和特定间创造出无比的张力。神话蕴涵了文明共通的理想和向往,而艺术家依循这些熟知的故事创作,成为缩短已知与未知间距离的精神探索者。这些风格化的传统和原型故事鼓励观众参与有关当代的基本信念、恐惧和焦虑的仪式。”好莱坞电影类型的权威研究者托马斯·沙兹也认为,“制片厂对标准化技巧和故事公式——确立的成规系统的依靠,并不仅是物质方面经济化的手段,而且还是对观众集体价值和信仰的应答的手段。”而这也正是流行文化的类型叙事往往被视为“世俗神话”的原因。因而,类型叙事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惯例、叙事模式、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真正具有稳定性的类型总是以人类共通的价值理念和普遍的心理感受为基础,并与人们当下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息息相关。比如宫斗文的后宫争斗不仅指涉宫廷权谋与险恶的历史,更映射当下职场“内卷”与焦虑;玄幻升级文则普遍性地蕴含着社会阶层跃升过程中“逆袭”的集体梦想。
为了适应不同媒介受众的需求,文学的影视改编往往需要进行类型与价值表述的调整:或者为了更好地扩大受众以“破圈”,比如《赘婿》试图从男性读者向女性观众拓展而强行塞入迎合女性新价值观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又或者为了适应时下观众审美需要而改变固有类型叙事的模式,比如《卿卿日常》将原小说主体的宫斗模式修改为甜宠与经营相杂糅的类型搭配,以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这种以市场观众为导向的求新求变固然可取,但由于对类型叙事背后的世界观构架、价值观底色缺乏深入理解与研究,而急功近利地强求类型的混搭、价值观的附会与话题的拼凑,则最终导致价值表述的混乱。如果说《赘婿》的网剧改编病在叙事逻辑的内在割裂与快感模式的难以统一,那么《卿卿日常》的问题在于叙事模式转换背后的价值冲突的无法调和。
剧集采取了原网络小说《清穿日常》的人物关系与叙事的主导线索,但将小说中以清朝四爷雍正夺取皇位的历史背景予以架空,并将后宫女子的权谋斗争进行极大颠覆。代之以架空的新川所主导的九川政治联盟为背景,通过八川向新川进贡选秀女子为起点,在政治联盟格局、少主权力竞争的弱化线索下,以李薇如何从侧夫人最终成为正主夫人为中心情节。剧集重点呈现以李薇与六少主为主导的情感故事以及李薇等女子之间的“姐们情谊”与独立自主争取个人命运的故事。
从创新的层面上看,《卿卿日常》是宫斗权谋类型的颠覆、甜宠类型的融入与种田经营类型的拼贴所混合而成的轻松喜剧。一方面,剧集颠覆了原本宫斗权谋类型中,权力的冷冰冰与后宫女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而着力塑造“李薇们”所带来的温暖与阳光:她们不仅温暖了后宫女子之间的关系,化释了横亘在亲子之间的误会,也将宫廷权力的冰冷转化为世俗家庭的父慈子孝。另一方面,剧集通过对政治联姻的抗争、女子经商权力的争取以及女子之间的互助团结,以种田经营的类型融入来表达一种当代女性的新价值观:追求爱情的独立与女性事业的拥有。然而,无论是对宫廷关系的温暖还是对事业独立的追求,《卿卿日常》的核心其实是爱情中心的甜宠剧套路:从李薇试图从被安排的选秀落选、到无奈接受被安排的婚姻而盼丈夫死亡以还乡、再到元英到来但因为真爱而接受作为侧夫人的身份、再到最终与六少主终成正果的过程,这种先结婚后相爱的叙述模式,以及其细节呈现的爱情滋长,乃至于处处展现出来的“单纯的小美好”,实际上都是甜宠剧固有的叙事模式。也因此,这种甜宠剧中所固有的价值模式——因为真爱而愿意接受现状,以甜腻的撒糖场面来掩盖婚姻安排的不合理,更愿意接受固有婚配,尽管标榜追求一夫一妻,不纳妾的爱情与婚姻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与剧集中试图去强调的女子追求不依附于男性、拥有独立事业并借助互助的姐妹情谊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价值观构成了冲突,甚至可以说甜宠剧的价值框架消解了这种价值观。不独《卿卿日常》如此,根据关汉卿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的《梦华录》,其根本问题也在于其整体上的“才子佳人”式叙事与现代女性价值观的冲突。
与《亲爱的小孩》《我在他乡挺好的》《三悦有了新工作》等现实题材女性网剧所具有的情感深度和现实困境的表达不同,近年来以女性为导向的古装网剧似乎都走上一种架空的“情感乌托邦”的走向:试图以女性新价值观满足观众的“爽感”欲望,又以甜腻的情感实现对女性观众“确幸”欲望的满足。这正是甜宠作为一种“通约性”叙事框架以杂糅其他类型的甜宠剧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然而,无论古装网剧如何架空历史,其构设的叙事时空、权力结构与人物关系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的基础之上。因而,就比现实题材的甜宠剧更突出地暴露出甜宠模式、女性新价值观与传统权力关系之间难以自洽的价值冲突:以女性新价值观所建立起来的“爽感”以及美好甜蜜的“确幸”在一个传统权力关系的叙述背景中,是无法相容的。这正是包括《梦华录》《卿卿日常》在内的女性古装网剧难以避免的口碑走落的命运。在这一意义上,表达后宫权斗阴冷入木三分的《步步惊心》《甄嬛传》,呈现后宫女子无奈命运凄凉的《如懿传》因为其逻辑与价值的自洽,才真正成为具有一定深度的女性古装剧。
(作者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来源: 文汇报
专访叙利亚两代中国通:渲染中国恐惧症,西方在浪费发展机遇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叙利亚特派记者 薛丹】编者的话:《“中国恐惧症”——被浪费的机遇》是叙利亚前驻华大使穆罕默德·海依尔·瓦迪和他长期生活、工作在中国的儿子卡里姆·瓦迪(中文名肖克)合著的新书。在书中,他们以对话的方式,谈了对中国发展和西方患上“中国恐惧症”的认识。该书英文版由世界著名出版商企鹅兰登书屋今年8月底出版,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获得亚马逊网上书店五星级好评,登上新书榜前20名,引发欧洲《现代外交》网站、阿联酋《国民报》、菲律宾《马尼拉时报》等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有不错的销量。《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分别专访瓦迪父子,他们在讲述对中国的最新观察时,还驳斥了西方一些国家制造“中国恐惧症”的做法。在他们看来,西方渲染的“中国恐惧症”给世界和平、经济增长和稳定带来威胁。
告诉读者“谁是敌视中国的失败者”
穆罕默德·海依尔·瓦迪上世纪90年代任叙利亚《十月报》社长、总编时首次到访中国,2000年至2009年任叙驻华大使。为帮助阿拉伯国家民众更好了解中国,他出版过《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和中东》《中国社会》等著作。
环球时报:您能给中国读者简单介绍下《“中国恐惧症”——被浪费的机遇》这本书吗?
瓦迪:这本书是我和儿子卡里姆·瓦迪,也就是肖克一起创作的,书中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脱贫攻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该书分析了美国推行对华政策失败的原因。在我看来,美国对全球领导权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深感担忧。美国失败的对华政策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美国还让世界陷入更多的冷战和热战。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更是企图利用各种机会攻击中国,扭曲中国形象。因此,该书旨在揭开真相,详细解释中国的立场,分析中国人如何思考和如何看待西方,讲述世界如何看中国,以及告诉读者“谁是敌视中国的失败者”。
当前,各国人民期待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渴望迎来更加和平安全的世界。美国只有摆脱对中国的敌视和“中国恐惧症”,才能使美国和世界“双赢”。
环球时报:中国的世界观与西方的世界观不同,中国的和平崛起被一些西方国家视为“威胁”。您认为西方国家现在应如何与中国相处?
瓦迪:当今世界正深受战争、冲突和紧张局势的影响。中国是最重要的大国之一,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正逐步获得国际共识。此外,维护多边主义、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理念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发挥了关键作用。和平崛起的中国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西方却大肆歪曲中国的和平崛起,歪曲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环球时报:今年年初,中叙两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您怎么看两国的合作?
瓦迪: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进行合作搭建了一座真正的桥梁。我相信,备忘录的签署将为叙利亚克服经济困难、加深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的历史友谊提供更多机遇。
“不想看到又有一个‘恐惧症’影响我们的生活”
卡里姆·瓦迪(中文名肖克)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留学,其以中文完成的《真实的黎巴嫩真主党》一书2015年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获得高度评价。目前,他在中美等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并创办了几家不同领域的企业,专注于共建“一带一路”领域的投资及项目开发事务。
环球时报:亚马逊网上书店对《“中国恐惧症”——被浪费的机遇》一书的介绍是:“我们如何防止日益增长的‘中国恐惧症’将竞争变成相互毁灭的冲突?该书内容丰富,对中国或美国都没有偏见。”能讲讲你们写此书的初衷吗?
肖克:2017年前后我们有了写此书的念头。我观察到美国国防体系把中国定位为“潜在对手”,而历史告诉我们,一旦美国国防体系认准“敌人目标”,一般来讲政界、商界以及社会层面都会有连锁反应。同时,长时间参加共建“一带一路”的投资开发项目,我也观察到一些西方媒体的偏见,它们正试图影响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所以,我意识到需要第三方来解读中国真实的想法,以及中国人追求的“中国梦”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和父亲都认为,迫切需要整合全球力量来应对世界面临的气候变化、贫困与饥饿等挑战,如果中美两个大国能化解分歧、联手合作,将给人类提供一个黄金机遇。而西方一再渲染的“中国恐惧症”,如果导致反华现象升级,那么我们将失去这个宝贵机遇。从个人角度,我出生在冷战时期,来自阿拉伯和俄罗斯联姻的家庭,我感受过西方的“苏联/俄罗斯恐惧症”,作为穆斯林,我也感受过“伊斯兰恐惧症”。现在中国是我的家,我在中国组建家庭,所以,最不想看到的是又有一个“恐惧症”影响我们的生活。
环球时报:这本书引起很多国家媒体的关注,也在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国有不少读者。该书是否帮助一些国家的民众改变了对中国的认识?
肖克:我听到最多的是国外读者说,西方出版的涉华图书大多带有偏见,“难得有这本书这样客观、中立的内容”。这本书相对成功的一个因素是,视角“非中非西”,我们从非中国也非西方的角度来深度讨论“中国恐惧症”这个问题。这是个如此敏感和复杂的问题,但我认为很有意义。因为大多数外国读者没有我们父子这样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很多人的文化背景也与我们不同,所以外国读者对这种通过家庭对话、讨论中国问题的方式很感兴趣,让它成为一本畅销书。
环球时报:当一些国家视中国为“威胁”时,中国以自己的智慧和方式应对挑战。在您看来,导致美国近些年推行对华政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肖克: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是否失败取决于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政策。首先,我们认为美国不一定非常清楚自己对中国的要求是什么。如果美国的目的是遏制中国发展,那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中国的发展是内在驱动的,我们在书中重点谈了“中国为什么不会成为第二个美国”,不会称霸世界,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背景不支持霸权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正如今年7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时所说,“许多人认为美国正患上越来越严重的‘中国恐惧症’,如果任由这种‘威胁膨胀’发展下去,美国对华政策将是一条走不出去的死胡同”。其次,我们在书中告诉美国人,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超越或取代美国,即使将来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也不会影响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反而有助于帮助美国摆脱困境。
环球时报: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布报告《美国的商机以及中国就是商机》,呼吁美政策制定者转变对华错误认知和政策,正确看待中国并加强美中经贸合作。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您会给美国决策者哪些建议?
肖克:我不是美国问题专家,但有很多美国企业家朋友,有的在美国,有的在中国。在写这本书的3年时间里,我比较深入地了解了美国企业在华的情况。美国企业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受益,它们来华投资不是搞慈善活动,可以说在经贸领域中美双方“谁也不欠谁”。外商在中国“赚快钱”的时代过去了,包括我本人在内都要适应。但大家也清楚,如果谁放弃中国市场这块“蛋糕”,别人就会去争,前者闹不好就被行业踢出去!美国企业家是世界一流的,他们很清楚这一点。毫无疑问,中国将继续开放,继续拥抱世界。而且,中国在后疫情时代,还会加大欢迎外商投资的力度。
环球时报:能谈谈您在中国的生活吗?
肖克:我2001年定居北京,娶了中国妻子,两个孩子均为中国国籍。我刚来北京时,很多人见面打招呼还说“吃了吗”。前几年,中国人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光盘行动”。我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很多政绩。十几年来,我们坚持让孩子们拥有中国国籍,是因为我坚信中国护照会越来越有“含金量”。中国共产党永远是孩子们的坚实后盾,我当时认为,中国护照是我能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
“说真的,中国人对输出意识形态没兴趣”
环球时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有叙利亚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提问,并和《环球时报》记者谈道,她认为中共二十大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将引领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影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您认为她的话在中东国家民众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吗?
肖克:确实如此,中共二十大和中国的未来发展对全球来说非常重要。我常说,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可能连很多中国老百姓都无法想象。中国在全球扮演着重要角色,必将意味着很多中国国内的事变成国际热点。中国人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影响着世界上很多中国人可能从来没有关注的地方:很多家庭靠中国游客“吃饭”,靠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这就是我常说的“中国的事变成了世界的事”。
环球时报:您怎么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肖克:我的认识是,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让中国老百姓过好日子。十几年来,我在很多国家参加活动时都会讲中国在方方面面取得的进步。我提醒那些总是“俯视”中国的外国人,一定要客观,要去了解真实的中国。现在有些过去误读中国而没有与中国合作的人也觉得自己“吃亏”了。我教育孩子要永远学习中国文化美德,包括谦卑和包容。中国是一个学习型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我认为,这是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大因素。中国青年人现在越来越自信,我希望他们继续保持这种自信,弘扬中国大国风范。
环球时报: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您认为,这一倡议已经或将要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哪些变化?
肖克:无论是对中国来说,还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共建成果是显著的。中国提升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相关国家百姓也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本人也是参与者和受益者。谈论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时,还要看“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最近几年,有个别批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也出台类似倡议,想跟中国竞争。我最近出席一场活动时,有的国家与会者对“一带一路”说三道四,我反问他,如果觉得中国方案不好,为什么你们也出台类似计划?当然,其他国家的方案是否能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我希望它成功,毕竟竞争永远是好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一大成功之处也在于使其他大国开始推出类似的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计划,如果它们能真的这样去做,无疑是对人类的贡献。 我在中国生活20多年,接触过各行各业的人,从来没有听任何人说过“中国输出意识形态”。说真的,中国人对这个没有兴趣。而且,在国际事务中,哪里需要中国出手相助,中国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中国愿意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供其他国家参考。一些国家会借鉴中国的经验,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多样化是我们地球最美的一面。
我,90年代下海,28万买的深圳房,一辈子没生娃,晚年就去养老院
这是《自拍》第341个真实故事
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我
王静/口述
墩墩/撰文
祖一飞/编辑
我叫王静(@静静在瑞士),六零年代在南京出生,九零年代在深圳打拼,如今定居瑞士已有20余年。
前半生,我经历了和亲人生离死别、婚姻一地鸡毛,疲惫不堪地品尝着人生的苦酒,从未生儿育女。 直到40岁遇到了现任先生,我才开始体会幸福的滋味。在国外这些年,我们一直是两个人过,虽然身边没有儿孙绕膝,但我从不觉得这样的人生有何遗憾。余下的时光,我们会继续相依到终老。
我一直觉得,人这辈子有两杯酒是总归要喝的,一杯是苦酒,一杯是甜酒。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先喝苦酒,再喝甜酒,这样才能体会到真正的甜。
在瑞士退休后,享受旅途的我。
相比大多数六零后,我的出身还算幸运,从小并未吃过多少苦。我出生在南京的一个体制内家庭,父亲是参加过抗战的老革命,转业后到江苏省物资局工作;母亲是位大家闺秀,毕业于南京女子中学,解放后在南京逸仙桥小学当老师。他们一共生养了4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女孩。
我排行老四,在我出生的1960年,国家正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印象中,有很长一段时间物资都是凭票供应,肉要肉票,米分大米、中熟米,我喜欢吃大米饭,母亲说大米少,只能熬粥喝,每天给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胡萝卜。在那个年代没饿肚子,按说也算是幸福之家了。可实际上呢,我们家是非常不幸的,原因是父母之间关系十分紧张,在我看来他们完全没有感情。
父亲年轻时十分英俊,对待外人很热情,经常邀请男女同事到家中吃饭,每招待一次家里粮食就吃紧,母亲对这事意见很大,结果惹得父亲反感。从我记事起,父亲就经常发脾气,母亲不敢回嘴,只能一个人生闷气。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可以气到那种程度,母亲气得浑身颤抖,吓得我们四姐妹只能围在一旁哭。
每次回家前,我都会听一听屋里有没有摔东西的声音,我害怕父亲,更害怕看见母亲那种无助的样子。这种痛苦压抑的家庭氛围,让我很早就萌生了不生孩子的想法。从父母身上,我看不到爱情能够天长地久,担心万一将来婚姻不幸,自己的孩子会非常可怜。
仅有的一张全家福,中间的小女孩是我。
1971年小学毕业后,我进入南京市梅园中学继续读书。高中一年级,学校把我们班定为了半工半读试点班,一个星期学文化,一个星期当工人。在学校里,我学会了车床、翻砂,还经常被派去工厂里刷油漆,动手能力练得很强,学习却荒废了。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正好轮到我们这一届毕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没一会儿又都垂头丧气。学业耽搁了这么久,谁也没信心能考上大学。后来果不其然,我们全班只有一位同学上了一所工农兵大学 ,还是推荐去的,其余多数人都选择了参军这条路。我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只好先回家待着了。
母亲看我在家没事做,说不能就这么闲着,学点适合女孩子的东西吧,以后找工作也拿得出手。没几天,她帮我请到了一位江苏省艺校的退休艺人,这位老师姓吴,60多岁,负责教我弹琵琶。学了一年,我就可以熟练弹奏《十面埋伏》。那年二姐刚刚参加工作,她拿出第一个月工资,托亲戚在苏州民族乐器厂花36块钱给我买了一只琵琶,一直保存至今。
在我学琵琶的第二年,国家出台了一项新政策,规定年满18周岁的职工子女在父母退休后可以顶替工作。母亲觉得我不上班也不是办法,跟我说:静子啊,要不妈妈退下来给你来工作吧?我呢,也非常喜欢小朋友,就接了母亲的班。1978年6月1号,我正式成为南京市逸仙桥小学附属幼儿园的一名老师。
当幼儿园老师的时候带孩子们去春游,穿灰色裙子的是我。
同年9月,南京幼儿师范学校恢复招生,为了拿到幼儿师范的文凭,我报考了一个在职班,一边工作一边求学。正当一切慢慢步入正轨的时候,命运却跟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我读幼儿师范期间,母亲被查出直肠癌。
母亲住院后,我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她,几乎把医院当成了家。冬天,三张方凳子一拼,就睡在病床旁边。夏天,病床下的地板就是我的床。对我来说,只要能在妈妈身边,心就是暖的。遗憾的是,当时的治疗手段受限,熬到两年零四个月的时候,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
母亲去世第三年,父亲选择再婚。当时我三个姐姐都已成家,只有我还和父亲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从后母到家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变成了孤儿。虽然我不会跟她发生任何矛盾,也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但每次看到她跟我父亲两个人一起琴棋书画、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起妈妈。
如今的我早已释怀,这是后来我在南京为父亲过80岁大寿。
1987年,我27岁,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已经年纪不小了。 那阵子正好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从部队转业的男人,对方带着一个叫珊珊的小女孩。珊珊的妈妈以前是军医,不幸得了尿毒症,在她两岁的时候去世了。那个年代呢,不生孩子的想法很难被人接受,能找一个有孩子的男人也是个办法,所以我就没拒绝,想着先看看再说吧。
相亲那天,男人骑着一辆单车,后面带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我见了特别喜欢。小姑娘刚开始学钢琴,我在她家跟她交流了一个小时音乐,期间都没顾得上跟她爸说话。最后要走的时候,我说,珊珊,阿姨要走了。孩子抬起小脸稚嫩地说,阿姨,你不要走,住在我们家好吗?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一直觉得自己家庭不幸,过早地经历了我不应该承受的。看着眼前这么乖巧可爱的孩子,也和我一样没了妈妈,我知道她有多么渴望有一个母亲——因为孩子的那句话,我决定嫁给她爸爸。直到结婚当天,我都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从那以后,我身边就多了一个小姑娘,每天跟着我上下班。
1987年,因为这个小女孩我做了后妈。
结婚过日子毕竟没那么简单,面对柴米油盐、人情是非,后来的一切都没有我想得那般美好。由于孩子的外公外婆家住的不远,我们每周会将孩子送去住一天,日子久了,问题就出来了。孩子每次回来,都会告诉我外婆又在哭,我说怎么了?原来外婆总跟孩子说她死去的妈妈。本来孩子已经开始依赖我了,外婆又不断提起伤心事,这对一个逐渐长大的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不敢想。
后来,姗姗逐渐出现叛逆心理,有一次我因为写作业的事情教育她,她哭着冲我大声喊,“你不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XXX!”这让我很震惊,这样孩子怎们能健康成长呢?没办法,我跟她爸爸商量,我说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把她带走吧,等她大一些能理解的时候,再把关于生母的一切都告诉她。
孩子的爷爷奶奶离休后都在广州生活,我们之前也去过几次。1990年,我和姗姗爸爸决定搬去广州,想换个环境重新开始。娘家人都不同意我放弃教师的“铁饭碗”,这点我倒不是很担心,当时的广州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不愁找不到工作机会,这点对我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1988年春节,我和孩子在广州的爷爷奶奶家。
当时孩子学期尚未结束,由我负责打前站先到一步。原本计划好好的,结果去了广州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前夫妹妹的介绍下,我进入了深圳著名的三九大酒店的营销部工作。这座酒店实力很强,作为筹建阶段的员工,发展前景也不错。不过在丈夫和孩子搬来广州之后,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我还是果断辞职了。
团聚之后,我和丈夫的关系却慢慢出现了危机。当时我们在广州一家宾馆重新找了工作,他做保安,我做仓库保管员。夫妻两人在同一家单位朝夕相处,难免会听到同事的闲言碎语,导致我们之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矛盾。为了避免这些难堪,我又换了一家酒店工作。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人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一切都会有的”。那时我没有太多想法,就觉得埋头去工作就好了。我丈夫却总抱怨工作不如意,他没有文凭,做什么都觉得不称心,我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争吵不断。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1992年,我们决定离婚。离婚那天,我把身上唯一值钱的一枚金戒指留给了女儿。除了仅有的1000块钱,我连一件行李箱都没拿,只提了两个装着换洗衣服的塑料袋。家里两位老人一直通情达理,看我拿东西出门以为是出差,还问我:小王,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忍着泪水几度哽咽,终究没有说出话来。
想当初,我满腔热情地扑进这个家,现在却是这种结局。孤身走在广州街头,我真不知道自己能去哪里。见我没地方住,同事帮我找了个临时宿舍,很简陋,除了几张高低床和一张桌子,再也看不到其他东西。我白天忙着上班,下了班就回到这个小屋,饿了就泡点方便面充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心情不好,后来,我一个人去了趟新疆天山,看着天高云阔的风景,好像一切都释然了。
我在天池旁骑马的照片。
旅游回来后,我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还开动脑筋做起了一门副业。当时我在酒店做市场营销部经理,南京的一些朋友出差总会联系我住我们酒店,其中有个朋友是开汽修厂的。90年代能买车的人也不多,干汽车修理的人更少,而广州是全国汽车零配件最全的一个城市,受限于物流和信息渠道,很多配件转运之后不是价格特别高就是买不着。
我和朋友聊过之后主动提出合作,说由我负责帮他在广州采购配件,只收取他一部分佣金。朋友一听很高兴,因为这样即可以节省经费,又提高了效率。我们两人一一拍即合,此后他需要哪种配件,就把型号传真给我,我第一时间去找货、发货。
刚开始我只能利用午息时间,顶着太阳,打着摩的,一趟一趟跑到广源路汽配城去找配件,一家一家地对比价格。后来跑熟了,整个汽配一条街上所有批发零售店的电话我都记下来,还自己做了一个名片簿,不仅沟通效率更高,价格也能谈得更低。
那个年代快递业刚刚起步,我就无意中开辟了一条小型“航空快递”渠道。有一次,朋友跟我说有个零部件明天一定要送到南京。这时候快递公司已经下班了,而且按当时的条件,所有快递公司都不敢保证能在第二天送到。我突发灵感,拿着配件以最快速度跑到白云机场,到处找要飞去南京的旅客。
我看到一个男的手上没行李,又正好飞南京。就跟他说,麻烦你,我有一个很急的东西想让你捎带到南京,到南京机场出口会有人找你拿,给你200块辛苦费。那人犹豫了一下,看到我让带的东西是汽车配件就同意了。从那以后,遇到急用的配件,我就以这种方法送过去。
1995年的我,在事业上如鱼得水。
除了打理酒店的业务,我不是在找配件,就是在去送配件的路上,真是累并快乐着。我在酒店拿一份工资,一年还能有4万多副业收入,很快就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我这人生活又比较节俭,吃住都在酒店,也从来不穿名牌、不买贵重饰品。攒下来的这些钱,更大的意义是成为我面对生活磨难时的底气。
1996年,深圳三九大酒店的总经理突然找到我,说酒店想在广州开展业务,需要成立一个办事处,他说负责人的职位“非你莫属”。这短短的四个字,让我感觉很受认可,便接受了跳槽的邀请。
公司在广州租了一套房子,作为办事处的办公场所,这样我也有了稳定的住所。为了工作方便,公司还给配了一辆老式伏尔加汽车和一名专职司机,我整天奔波在广州各大酒店宾馆推介我们酒店,集团领导看我这么勤奋,对我更加认可。一年之后,又把我调回深圳本部任营销部经理。
39岁生日,我收到同事送的鲜花。
正当我的事业顺风顺水时,由于酒店领导层更替,中层管理人员全部被调整到普通岗位,明摆着不用我们这批人,我只好辞职不干了。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初入人生舞台的小幼儿园教师。我相信,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生活,更没有所谓的铁饭碗。唯一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就是自身所具备的能力。
辞职之后,很快我就在另一家酒店应聘上了总经理助理的职务,月薪也涨到了4500元。1998年,我手头已经有了28万元积蓄,当时房价一平方3600多元,大家都在讨论说深圳房价会越来越高,我就赶紧用这笔钱在深圳买了一个两房一厅,至此,我才真正觉得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
九十年代的深圳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灯红酒绿的世界让很多人迷失了自我。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接触一些很有钱的男人,曾经有人跑到我跟前问,小王,如果我跟我老婆离婚,你会嫁给我吗?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不可能。对方说我这么优秀,这么有钱,你为什么不愿意呢?我说你现在能够扔掉你的结发妻子,是因为我年轻漂亮。等将来有一天我变老了,还有更年轻漂亮的跟上来,你这种见异思迁的男人,我敢嫁吗?对方听了悻悻而去。
我是女人,永远不会去为难女人,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时候忙了一天,独身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万家灯火,我也会特别孤独,也会莫名伤感。只有忙起来才不会想那么多,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
孤独的时候我就回南京和几个姐姐相聚,右一是我。
1998年,我的一个朋友从瑞士飞回国探亲。为尽地主之谊,我招待她吃住,开车带着她在深圳玩了一个星期。临走的时候朋友问我,静子,你人那么好,怎么不再找一个呀?我说,哎呀,没有合适的就单着呗,总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她说,你给我几张相片,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
后来我才知道,实际上朋友心里已经有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她在香港大学当老师的同学,另一个是她在瑞士认识的一位中餐馆厨师。两个人拿到我的相片后,都觉得很满意,也都跟我电话联系过。我当时没有手机,只有座机,或许是应了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香港大学的那位先生打过几次电话我没接到,他便没有再打。
远在瑞士的那位写了一封信,寄到了我以前工作的酒店,但当时我已经不在那里工作了,信被一位跟我熟识的小姑娘看到后转到了我手里。我拿到信,发现内容写的很真挚,信里也留了电话号码,想着礼貌性地回个电话吧。结果忽略了时差问题,连打两次都没有人接听。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我想着再打最后一次,打不通就算了。电话嘟嘟响两声之后终于接通了。我说,你好,你是杨工吗(先生信里留的名字)?他说是,我说我是王静,他听了一下从床上跳起来。原来那边是半夜两点钟,他白天出去工作,也就这个时间能接到国内电话。
后来细想,这份缘分真是阴差阳错,哪个小环节出了情况都有可能联系不上。就这样,我们建立了联系,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越聊越投机。信件不停地你来我往,每隔几天,还要忍不住打一通电话。我觉得国际长途电话费太贵了,总提醒他挂电话,可一打起来总是放不下。后来他告诉我,他一年光打给我的电话费就7000瑞郎,按照当时1:5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三万多块钱!
我说你怎么会舍得花这么多的钱给我打电话,他说,我就想听到你的声音,每次一看你的相片,我就知道这个女人应该是我夫人。神奇的是,那两年时间,我们仅仅通过电话和书信联络,从来没有见过面,我就认定他是我等的那个人,义无反顾地决定嫁给他。
2000年元月31日到达瑞士,在机场老公来接我。
2000年的1月31号。我坐上飞机来到了瑞士。2月11号,我们正式办理结婚登记。也就是说,我们去登记结婚的时候才刚刚见面10天,当我把这段婚姻讲给别人听,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人家说你的胆子太大了,如果这个男人不是你要的男人?你怎么办?
当时我家里所有人都不同意,因为我在深圳已经买了房,工作也很安定。可我就是这样,自从没了母亲,所有事情我都想自己做主。第一次婚姻,我赌错了,但收获了一个女儿。第二次婚姻,后来的22年相处证明我赌对了,收获了一生的幸福。
2000年2月11日,我们结婚当天的照片。
我先生也是再婚,他的前妻和女儿都在美国生活。当初通过书信和电话,我把自己所有经历和不想要孩子的想法都告诉了他,他很尊重我的意见,说,“我爱的是你,只要你高兴,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所以,我就毫无顾虑地奔他而来了。
先生出国前曾在国内大学工作,到瑞士后为了生存,选择了当中餐厨师。婚后我在家闲了两个月,也忍不住想找点事干。先生说,要不然你跟我去做帮厨吧。我们两个就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火车,一起去餐馆上班。
餐馆老板是瑞士人,实行家庭式管理,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店里帮忙。有时候餐馆后厨不忙,老板娘看我闲着就会说:请你去烫一下抹布吧,请你去把厕所打扫一下吧,请你去把楼上的玻璃擦一下吧。说心里话,我特别难过,我以为自己是来帮厨的,没想到所有事情都要让我干,但工作机会难得,你不干马上会有别人来干,我只能忍着。
到瑞士之后,先生为我过40岁生日。
有一次,先生看我辛苦悄悄告诉我:你再忍耐一下,等我考下开餐馆需要申请的经理牌照, 我们就自己开餐馆,你来当老板娘。我很感动,问他,你当初找我结婚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说,我的目的是找个人跟我一起开餐馆呀。我一听就笑了,我说那你算找对了,我在中国做了那么多年的酒店经理,再不懂厨房怎么做,起码也懂管理。
2001年,我们的中餐馆开业了,餐馆名字叫“瑞士春城酒家”,虽然我们两个之前的工作都与餐馆有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我们自己当了老板,才发现经营餐馆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了。我们两个就齐心协力从零开始,专程到上海请来厨师,一点点树起了口碑,后来生意一直不错。
我们的餐馆,我负责前厅,先生负责后厨。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2004年,我们所在的城市开了一家中医诊所,诊所的翻译是中国人,经常到我们餐馆来吃饭。一来二往,我们成了朋友,我对瑞士中医诊所的经营模式也有了了解。那几年,中医开始在西方国家流行,一些海外华人甚至外国人都尝试用中医治疗。而且开中医诊所比开中餐馆方便,只需要申请诊所的名字,租个房子,请个医生,再找一个翻译就可以做起来了。
有了这个想法,我就跟先生商量,他非常支持。我说干就干,马上买了机票,飞回中国寻找合适的中医医生。很快,我开了第一家诊所,接着又开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瑞士有个规定,每位中医只能在瑞士待两年,期满必须离开瑞士。所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找医生,找到之后,全程指导办理签证,一切安顿好下来,至少要三个多月。
那几年,我每年都要回国找医生。有一年回国,一个月连续跑哈尔滨、跑浙江,全国天南海北地考察医生,疲劳过度,腰病就犯了。有的医生到瑞士之后呢,又因为各种情况待不下去了,还要再接着找。曾经有一个南京的医生是教授级的,刚到瑞士干了三个月,就跟我说,王姐,我想回去。原来他是忍受不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寂寞。
2008年的时候,诊所开了四年左右,钱也挣到了。但我觉得这样太累,不想再用生命去挣钱。跟先生一商量,我们逐步把诊所都关掉了。
我们在瑞士的家,相比做生意,我每天与花草为伴的时候心情会更愉悦。
2020年,先生在65岁的年纪正式退休了。当时我们手上还有一家中餐馆,他跟我说决定不做了。我非常赞成,我们有退休金,还有一些积蓄,完全足够生活,而且钱是永远挣不完的。以前,我们每年都会回国一趟。近两年由于疫情原因,回国也成了奢望。这更让我们意识到人生有太多不确定性,不能只顾埋头挣钱,要及时享受生活。
现在,我们遵循着科学的作息时间,过着规律的生活,我们坚持锻炼身体,让身体保持健康。我们相敬如宾,不吵不闹。每月至少两次旅行,最大的心愿是周游世界。
现在的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享受退休生活。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这么多年,我们在瑞士一直没买房子,这和国内的观念不同,瑞士支持租房,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在租房子住。瑞士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租客不搬走,房租是不会变动的,哪怕你是30年前租的房子,房租也会一直按30年前的价格计算。而买房的话,涉及到以后的继承问题,也比较麻烦,我们又不需要给任何人留下遗产。
按照瑞士的养老制度,男性65岁,女性64岁达到退休年龄,可以提前两年退休。我先生已经退休了,所以今年我刚过完62岁生日就申请了提前退休。虽然会少领一些退休金,但比起两年的自由时间,这不算什么。
年轻的时候我们努力挣钱,就是为了老了有钱花,况且手里还有足够的积蓄。我们坐火车旅行,火车就是我们的家,坐飞机旅行,飞机就是我们的家。等哪天跑不动了,我们就找一家养老院安享晚年。
旅途中的我们,有彼此在身边,哪里都可以当作家。
在瑞士,很多老年人即便是有儿女,年纪大了之后也会选择到养老院去养老。瑞士是老龄化趋势比较严重的国家,这里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养老模式。据我们了解,一般的养老院里,护工和老人的比例基本可以达到1:1。而且实行好似开放式的管理,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完全可以自由进出。
这样的养老院一般每月收费6000瑞郎左右,折合人民币每月4万多,乍一听很高,几乎是全球养老收费最贵的。不过,瑞士也是全球平均薪资最高的国家,一般最低月收入就有4000多瑞郎,所以这个价位在瑞士不算高,一般人都可以接受。我们可以用养老金和个人积蓄支付,还可以申请政府补贴。
旅途中我随手拍摄的美景。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国内很多同代人都抱上了孙子,开始享受天伦之乐。这边的家庭习惯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父母和子女的生活都相对独立,我们周围独居的老人非常多,这种氛围也让我们不至于觉得很孤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当然也很渴望得到温暖。我一生没有自己亲生的儿女,幸运的是,出国后我与前夫的女儿取得了联系,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不过仍会亲切地叫我一声妈妈。
有一次我们聊到以前的事情,她说,妈妈,当初是不是我连累了你呢,如果没有我出现,你会不会是另一种人生?杨叔叔对你好吗?如果不好,回来我养你!我告诉她,当初确实是因为你的一句话让妈妈做出了选择,但我不后悔。妈妈找到你不是为了让你养老,是因为我一直很爱你,找到你是为了可以温暖你,同时,你也可以温暖妈妈。
2005年,分开十几年后我和女儿相聚在南京夫子庙。
回忆起这些旧事,我还是忍不住掉眼泪,想想自己从南京到广州、深圳,又来到瑞士,这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纵然有许多曲折,我还是不后悔做出的每一次选择。
生活总是环环相扣,过去的事不必纠结,至于明天会怎样,我选择随遇而安。
点击@静静在瑞士关注本文主人公
抖音搜索“静静在瑞士”看主人公视频
#自拍我的故事#自拍我的故事【本组图文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严禁转载】以上是@静静在瑞士分享的真实经历。这也是自拍讲的第341期真实故事。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喜欢“自拍”故事,点击右上角“···”【赞赏】一下。
想看更多故事?点击@自拍关注我们
解振华:面对气候变化挑战,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是唯一的选择
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全球年会于12月2日至4日召开。在2日的开幕演讲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在当前世界面临的诸多危机与挑战中,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成眼前的危机,而且日益严峻和紧迫,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必须推动各方将当前发展与长期转型结合起来,同舟共济,各尽所能,采取切实的行动落实各自2030年自主贡献和中长期碳中和目标。加强联合国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的实施,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振华称。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受到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有所回摆,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有所增加。解振华对此表示,希望这只是应对眼前困难的权宜之计,《巴黎协定》和《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世界已经迎来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希望各主要国家不要因眼前的困难而改变,继续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增进政治互信,为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外交环境和开放的贸易金融秩序。”他说道。
解振华表示,中国始终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采取了强有力的行动,努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中国还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领导机构,已经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
他进一步称,中方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持续取得积极进展,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加速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雨晨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程维妙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