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超人总动员国语(超人总动员2的意外惊喜包宝宝,8分钟看哭了不少人)

导读超人总动员国语文章列表:1、超人总动员2的意外惊喜包宝宝,8分钟看哭了不少人2、时隔十四年超人总动员2回归 当奶爸比拯救世界还难?3、续作多保守,超人总动员2却是皮克斯近年最

超人总动员国语文章列表:

超人总动员国语(超人总动员2的意外惊喜包宝宝,8分钟看哭了不少人)

超人总动员2的意外惊喜包宝宝,8分钟看哭了不少人

2004年,皮克斯的《超人总动员》上映,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影迷苦等14年后,《超人总动员2》于6月22日上映,虽然口碑不如前作,但是依然是一部动作、情感都可圈可点的佳作。

不过,本文要说的是前面8分钟的贴片动画《包宝宝》。

“贴片”一般用于广告,在电影放映前播放,属于“显性”推广,在观众等待的这段时间内,将推广内容展示给他们。

但如《包宝宝》这样的“贴片”动画,却是我第一次在影院收到的福利,虽然看的时候一度怀疑自己进错了影厅。

《包宝宝》是一部很“中国”的动画短片,人物造型是皮克斯常有的夸张大头,但是片中的“包子宝宝”,也是皮克斯此类形象一贯的“萌”。

这支短片,讲述一位母亲某次做饭蒸了几屉包子,其中一只包子竟然有了生命。掉到笼屉里之后,“抽”出了胳膊、腿,变成一个萌哒哒的“包子宝宝”。

寂寞的母亲将这只小包子当成孩子一样去照顾,小心翼翼地保护它,给它做各种好吃的,在墙上刻线,记录它的成长。

随着小包子渐渐长大,曾经的“母子”亲密无间一去不回,它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交际自己的世界,拒绝母亲再介入它的空间。

当母亲费心费力为它做了满桌子好吃的,满怀期望想跟它同桌一起分享的时候,它却看也不看,甩上门跟“狐朋狗友”一去狂欢。

之后,还要跟自己的心上人一起离开。

母亲哀求拦阻不成,一气之下将小包子吞进了口中。

之后镜头一转,原来前面发生的这些,都是母亲的梦。

她在睡梦中不停哭泣,泪流满面。

最后的结局是“国式团圆”,现实生活中的儿子与母亲和好,两个人坐在床边像“小包子”小时候一样并排吃东西,两张脸上都满是泪水。

儿子学着包包子,虽然模样丑陋,馅都露了出来,却是一种母子相依的家庭温馨。

这只动画短片第一次亮相是在今年4月份的“翠贝卡”电影节,但与广大观众公开见面,便是伴随着《超人总动员2》。

虽然风格不同,但是“包宝宝”与“超人总动员2”的主题一致,都是从家庭本位出发的责任与付出。

《包宝宝》的8分钟,看哭了很多中国观众,但是母亲一气之下吞了包子的那段,却成了很多外国观众的笑点。

这大概就是中西方家庭观念的不同吧。

对于中国母亲来说,从孩子来到的那一刻起,哪怕他还只是腹中一颗小小胚胎,却已经寄托了家人的希望和祝福。

从孩子降生的时候起,他更是全家人的目光焦点。

《包宝宝》中的母亲显然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做饭、买菜、打太极拳、照顾孩子,就是她的生活日常。

这样的前提下,“小包子”便是她生活甚至生命的全部。

那段“吞了小包子”的情节,虽然是个诡异的梦境,却是现实的折映。

多少次,我们让母亲失望生气的时候,她也曾抱怨“宁愿从来没生过你。”

但是,我们都知道,自己依然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人。

《包宝宝》的导演是一位华人年轻女性,名叫史之矛,所以,这部小短片才能够如此准确的展现东方母子的相处状态。

她想通过这部短片传递的,不仅是希望孩子能体谅、理解母亲对自己的依赖和爱,也是对影片中这类母亲境遇的展示。

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却不要为了自己的世界遗弃过往。

你想要与心中的爱一路同行,却不要忘了那个曾经一路用爱照护你的至亲。

时隔十四年超人总动员2回归 当奶爸比拯救世界还难?

如果你被无限悲壮的《复仇者联盟3》打击得还没缓过气来,不妨去影院里看一看刚刚上映的《超人总动员2》,这部由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版超级英雄电影,绝对能给你带来不逊真人电影的惊喜。

作者:李俐

2004年,《超人总动员》一经问世就成为皮克斯经典代表作之一,不仅票房大卖,还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等重磅奖项。十四年后的这部续作,将动作、冒险、喜剧、悬疑、家庭元素融为一体,不仅以1.8亿美元的首周末票房创下北美动画电影首周末票房影史第一,更是不负粉丝十四年的漫长等待。

《超人总动员2》的故事紧接着第一部,讲述了超能先生成为专职奶爸,弹力女超人来拯救世界,一家人开始面对着生活重心的转变,这时一个新的反派出现,超人一家一边兼顾生活,一边联合酷冰侠阻止一个危险阴谋的故事。和前作相比,该片的视觉效果和声音更为逼真生动,写实的场景在IMAX大银幕上尤为惊艳,巨大钻头摧毁城市等震天撼地的火爆场面比比皆是,同时,在技术层面的全面进步让皮克斯对细节的处理做到了极致。

爸爸回归家庭,妈妈走上职场,这样的设定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给电影带来更多乐趣。以往在拯救世界时无所不能的“超能先生”,在独自照顾三个孩子时却变得疲于奔命、力不从心。面对青春期遭遇情感问题的女儿,他不知如何安慰只会越帮越忙;大儿子的数学作业,更搞得他焦头烂额;还处于婴儿期的小儿子,则是精力超级旺盛,哄睡、换尿布已经让爸爸筋疲力尽,还要应付这个超人宝宝无法自控的超能力大爆发。有意思的是,14年前看《超人总动员》的那一批影迷,估计很多人如今也当上了爸妈,相信大家更能对超能先生的不易感同身受。想当个好爸爸,真的比拯救世界难多了!

在反派“屏霸”的设计上,《超人总动员2》也与时俱进,将其设定为一个利用各种屏幕控制人们思想的黑科技高手,这也不由得让观众反省生活中的自己,整日深陷于手机、ipad、电脑的我们,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么?而对超级英雄文化本身的质疑和批判,也一直是这几年同类电影的重要主题,《超人总动员2》的反派逻辑正基于此:当人们把惩恶扬善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超级英雄时,是否会令人类自身越来越软弱?能在一部动画电影中融入以上种种思考,也是皮克斯一直以来能够吸引成年观众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影片上映时还将播放同样由皮克斯出品的《包宝宝》小短片。该短片由加拿大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讲述了一位年迈的中国妈妈因儿子长大离家而郁郁寡欢,却又意外地成为一个由包子变成的天真活泼的包宝宝的母亲的故事。石之予是皮克斯史上首位女性短片导演,作为一位华裔移民,她经常会感觉母亲待她就像是对待一个珍贵的小包子,于是根据自身经历拍出了这部短片。和《超人总动员2》的美式家庭喜剧不同,《包宝宝》将传统的中国家庭故事用无对白动画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充满浓浓的东方温情。“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种亲子关系大概只有中国观众才能最深刻地理解。在眼花缭乱的美式大餐前,先吃上这样一屉冒着热乎气儿的小笼包,绝对是超值的观影体验。

(原标题:当奶爸,比拯救世界还难?)

来源:北京晚报

续作多保守,超人总动员2却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胆的冒险

2004 年,当《超人总动员》以一副革命者的姿态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观众们都被影片所征服,连著名影片网站 Metacritic 也给出了 90 的高分。

文/马小褂

迄今为止,好莱坞已经涌现了无数的超级英雄电影佳作,可《超人总动员》依然是超英电影在 Metacritic 上的最高分。因为《超人总动员》的横空出世,实在是太具有颠覆性了。

在超英电影还未流行时就拍出「反超英」的合家欢电影,又是好莱坞首部以人类角色的 3D 动画电影大作,《超人总动员》的企划本身就已经非常具有开创性了,然后再加上绝佳的造型设计和表演,严丝合缝的剧本结构,大胆而流畅的镜头语言和谍战电影风格的爵士配乐——这样的电影,想不火都难。

《超人总动员》的粉丝一直在翘首期待这部作品的续作,可是皮克斯的续作有《赛车总动员》系列的前车之鉴,粉丝心中难免又会有些忐忑不安。

十四年过去了,连当时还是小学生的观众都开始逐渐踏入社会了。超英电影早已大量占据电影屏幕,以人类为角色的 3D 动画电影大家也已经司空见惯。当年《超人总动员》最开创性的几点,现在看来已经没什么大不了。

立法限制超级英雄?这设定恐怕连小孩都不会觉得有多酷,现在连《乐高蝙蝠侠大电影》都在这么拍。被生活的重负给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超级英雄?日本那边像《天体战士》这样的搞笑日常片一拉一大把,甚至国内也有动画拍这个题材,早就不新鲜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终于迎来了《超人总动员2》。作为粉丝,你对《超人总动员2》是否满意呢?

对于不同的观影者来说,看重的可能是电影里的不同层面。失去了「颠覆者」的光环,《超人总动员2》以原有的框架可能很难让观众再次感受到新意,也自然有相当多的粉丝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叹。可是换一个角度来想,却未尝不是给我们一次重新审视布拉德·伯德和《超人总动员》系列的机会。

在我看来,单从剧本角度而言,这次的《超人总动员2》由于先天性的缺陷很难再做到前作故事的高度,这是《超人总动员》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个适合改编续作的系列。由于角色的超能力实际上是和角色个性挂钩,而一旦角色性格得到成长,他/她的能力就难以再与性格做到如此完美的贴合——例如,巴小倩的能力是隐身和防御立场,这代表了她对外界的抗拒心态,一旦第一部中她跨越了这个障碍,那么她的能力就难以在第二部中再次与性格、情感冲突挂钩。

然而,《超人总动员2》依然做出一些非常大胆的决策:

它不仅保留了布拉德·伯德颇有标识性的作者化视听语言风格,而且比以往更加敏锐的抓住了一些时代性的议题:例如女性社会职能的变化,媒介控制下的拟像社会,以及很少有影评人提及的,对粉丝文化的重新认知。

系列的续作往往是保守的,创作者往往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毕竟总有前作粉丝作为挥霍的后盾;可《超人总动员2》却选择了相当激进的姿态。这种大胆让我觉得相当可贵,尤其是在皮克斯已经逐渐向迪士尼靠拢的当下,《超人总动员2》甚至给我一丝皮克斯仿佛重新找回了当年创业激情的感觉。

我曾经在影评中写道「《寻梦环游记》代表了最好的皮克斯,也代表了最坏的皮克斯」,但对于《超人总动员2》,哪怕它在剧本上为人诟病,我却反而对皮克斯重新有了期待。规规矩矩做出讨所有人欢迎的答卷,那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皮克斯。反而是古灵精怪,有棱角也有缺陷的皮克斯,才更加体现它的活力。

因为缺陷可以逐渐弥补,而锐意大胆的精神丢掉了,却难以再找回。

在评论《超人总动员2》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超人总动员1》的开创之举。

2004 时,超级英雄电影还并不流行,无论是漫威宇宙的开山之作《钢铁侠》,还是众多影迷推崇的诺兰作品《蝙蝠侠:黑暗骑士》,都要等到 2008 年才出现。除了福斯的《X战警》和索尼的《蜘蛛侠》系列等少数作品市场表现良好之外,超英电影整体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拍超英片具有非常大的危险。可《超人总动员》不但拍了,而且大胆选择了「反超英」的方式:由于超级英雄被法律禁止活动,主角一家不得不选择适应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将要面临的中年危机,超级英雄们也会遇到。

我们的超能先生不像寻常超级英雄一样有着令人艳羡的健美身材,反而是一位大腹便便、头发稀疏的中年发福男子,只有健硕的胸肌还能依稀看出些当年意气风发的痕迹。而弹力女也从英姿飒爽的超英女郎,蜕变成了忙于处理家务的万能家庭主妇,还不得不腾出手来应付抚养子女过程中的各种麻烦。

「反超英」的故事背景与中年危机、家庭矛盾的主题被导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巧妙地融合起来,以轻松欢快的基调让观众容易接受的同时,却又借超劲先生(Syndrome)之口表达出更深度的思考——「当所有人都成为超人,也就没什么超人了。」

如果说「反超英」本身还不够颠覆,毕竟好莱坞大片虽然不敢轻易这么玩,超英漫画里却早有类似题材。不过《超人总动员》还做到了另一件当时好莱坞动画业界不敢尝试的事情:用 3D 动画表现人类角色。

因为在当时,3D 动画技术还不成熟,渲染粗糙,表演僵硬,这在表现人类角色时非常容易陷入「恐怖谷效应」——如果一个 3D 动画角色有着人类的模样,却感受不到生命力,行为举止透着怪异时,观众只会觉得可怕而难以移情。

2001 年日本 3D 动画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

无论是皮克斯早期的《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还是梦工厂的《史莱克》、蓝天的《冰河世纪》,都巧妙地利用了玩具、怪物等非人类角色来回避这一难题。而日本以人类为主角的 3D 动画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当时在技术上已经登峰造极,却依然遭遇惨痛失利。

当布拉德·伯德向皮克斯提交《超人总动员》的原案时,人类角色反而是比超英题材更大的冒险。他的解决方案是采取好莱坞二维动画黄金时期夸张的讽刺画(caricature)似的造型和表演风格来塑造角色,颇有几分米尔特·卡尔(Milt Kahl)当年的神韵。这种讽刺画风格的人类角色既避免了观众陷入恐怖谷效应,同时也避免了迪士尼式软萌可爱的同质化倾向。

如果概括性地总结这两点,那么就是:做题材新颖的合家欢故事同时又在成人眼中具有另一层深刻意义,以及别树一帜的造型、表演风格。这是皮克斯区别于迪士尼的优势,却也是皮克斯一直以来打不开中国市场的劣势。哪怕我们影迷们再推崇皮克斯,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眼中,皮克斯的故事是另类的,造型和表演也是另类的。

《寻梦环游记》首次为皮克斯赢得了中国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可是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它本质上是向迪士尼同化后的结果,一个没有任何棱角、完全讨大众喜欢的家庭向童话故事。甚至,我们看到连皮克斯自己的造型、表演风格都完全被迪士尼同化了,也开始用圆润的轮廓、流线型的线条去强调孩童般天真无害感,以此诱发观众的共情。而格林·基恩标志性的表情库(stock expressions)在统治迪士尼长达 30 年之后,终于也开始占领皮克斯。

我并不喜欢迪士尼这条一味「追求安全」的路线,但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迪士尼路线本身好不好,而是皮克斯应当有自己的模样。

不是所有动画公司都应该成为迪士尼,那反而会失去了自己。

所以对于《超人总动员2》来说,我最看重仍然是它锐意进取的部分。

影片从第二幕开始,AB故事开始交叉进行:弹力女外出拯救世界,超能先生留在家中养娃。这种对传统认知上「男主外、女主内」的反转是本片前期宣传中的最大卖点,不过在我看来,《超人总动员2》更巧妙的一点对两人个性上的补充。

我们看到第一部中弹力女擅长随意变形拉伸的身体去应付抚养、保护孩子时的各种突发问题,而这一部中,单人出击、不再有顾虑下的弹力女暴露出自己内心追求刺激的一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全新弹力女。

影片的 A 故事是巴先生一家重新赢回超级英雄应有的权利,而弹力女则显然是 A 故事中的绝对中心。在弹力女拿到新摩托开始执行任务时,有一句相当有趣的台词,为我们揭示了她不为人知的过去:在与超能先生结婚之前,她实际上曾经是个飞车女!于是在骑上摩托后,弹力女瞬间找回了年轻时肆意张狂的姿态,被风吹散的头发更显得非常酷。

只是在追逐悬浮地铁时,从家里巴小飞打来的电话让弹力女从飞车辣妹状态瞬间切换回到了家庭主妇,两种身份的转换显得相当自然,而紧急状态下的强烈身份反差对比也加强了弹力女那种女性的神秘魅力感。不得不说,相比前作,《超人总动员2》中的弹力女在性格塑造上更加丰满。

在 A 故事中,布拉德·伯德最大胆的尝试——恐怕也是皮克斯近年来最大胆的尝试——是让合家欢动画电影中的动作戏更加紧张和激烈。

作为从孩童时期起就爱看《007》和《碟中谍》(60年的电视剧)的死忠谍战片爱好者,布拉德·伯德在《超人总动员1》中就展现了非常多的谍战片元素,尤其体现在弹力女为营救超能先生而潜入反派基地那一段中。

到了《超人总动员2》,布拉德·伯德更进一步加强了影片中的谍战片色彩,让本片成为合家欢动画电影中最具有惊悚、悬疑味道的存在。从电视台转播现场,到营救飞机上的政客,再到潜入屏霸基地,弹力女在整个第二幕中的桥段均以充满 60 年代复古风味,黑暗、神秘的谍战片基调呈现出来。

无论是盯着屏幕、脸上映着荧光的电视台主持人特写镜头的缓慢推近,还是突然现身的屏霸和之后一闪而过的弹力女的快速剪辑,都带给人动画片中久违的惊悚感受。说实话,连我都有些被吓到,何况是儿童观众了——前提是如果他们没有在之前的剧情中睡着的话。

与此同时,《超能总动员2》在 A 故事中的动作戏相比前作来说要少了一些喜剧化的处理,而显得更加激烈。接受了真人实拍片的洗礼之后,布拉德·伯德在动作戏编排上的天赋在本作中展现得更加充分,无论角色在场景中如何横转挪移,角色之间相互的位置却依然清晰,动作戏的强度也更有视觉刺激感。

看起来这应当是动作戏的常识,可实际上绝大多数动作戏导演做不到这一点。《超能总动员2》单从动作戏的角度,已经是近几年来最为出色的超级英雄电影,没有之一。如果《复仇者联盟3》的动作戏能有此水准,剧本上哪怕再有瑕疵也会变得容易接受得多——大家来看动作戏大片,不就是为了动作戏看得爽吗,打斗晃来晃去只看见激光biubiubiu,一到群架就变成「奔跑吧兄弟」,那算怎么一回事呀?

动作戏上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枪在本片中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了。可能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虽然《超能总动员1》中也有大量枪械存在,可是《超能总动员2》中,弹力女作为超级英雄第一次使用了枪械——用来开锁。这是谍战片中相当常见的桥段,但在动画电影中却往往会被认为对儿童来说过于危险。

这正是《超能总动员2》中相当大胆的选择。在近代合家欢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中,好莱坞大鳄总是会尽可能追求故事和视觉层面上的保守,而尽量避免出现过于惊吓的镜头和强刺激的动作戏,可与之带来的是,保守的策略同时也会失去一些叙事上的可能性。

然而,在布拉德·伯德成长起来的 60 年代,充满悬疑和动作色彩的谍战片反而是儿童观众最为热衷的类型之一,哪怕会被吓到,可小孩子们依然兴致不减。布拉德·伯德实际上为我们重新带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孩子尽可能提供安全的内容,真的是应当的吗?

而 B 故事里,原本特别男子汉的超能先生在处理家务、抚养孩子却是笨手笨脚,让人开怀大笑。在总裁温斯顿·德沃尔提出,弹力女是第一阶段改变大众印象的最佳人选时,超能先生下意识地问出了:「比我还好?」为此还遭受了妻子弹力女的白眼。

在劝妻子接受温斯顿邀请并承担看家任务时,丈夫那副复杂纠结的模样,以及从电视里目睹妻子的成功后,一边在电话里恭喜妻子却一边做出痛苦的神情,简直堪称皮克斯近年以来最为有趣的表演,一点儿也不模式化,又能让人捧腹大笑。

这些桥段善意地讽刺了我们许多男性心中潜在的大男子主义情绪,却并未利用这一点去加强夫妻冲突,只是点到即止。在看到《超能总动员1》中战场上无所不能、职场上卑躬屈膝的超能先生之后,我们又看到了夫妻关系里超能先生的另一面,他的角色塑造也因此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可尽管不情愿,超能先生依然选择了担负起家庭的重任。从一开始以为看家是件简单的小事,消极态度来应对而被家庭琐事折磨得精疲力尽,再到最后真正意识到家庭劳动的重要性,转而积极主动思考如何抚养孩子时,超能先生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正如影片中 B 故事的主旨:「只要做好了,为人父母就是英雄行为。」

这也是第一次有合家欢动画电影讲出这个道理。实际上,超能先生一开始愿意为家庭而「牺牲」的心态并不是合理的许多电影中的男性,包括现实中的男同胞们,哪怕愿意承担家庭主夫的重担,也往往会认为陷入「被女人养」的心态。一旦有了「牺牲」心态,实际上两性的关系就已经不再对等。

可《超人总动员2》提出了相当具有现实意义的论题:无论谁主外谁主内,家庭职能的划分并没有「牺牲」一说,无论是做社会劳动还是家庭劳动,两者的价值并没有高下之分。

如果说《超人总动员2》的剧本中有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 A/B 故事直到最后也是两条平行线,并没有在第三幕的高潮中交汇。在对抗屏霸的过程中,由 B 故事带来的情感动力并没有化为战胜反派的力量,这也导致在剧本结构上没有前作那般严丝合缝。

然而,《超人总动员2》却是近年来皮克斯最为大胆的一次尝试。它不完美,但是再一次长出了锋利的棱角,让人看到了那个永远另辟蹊径、勇敢创新的皮克斯。希望未来的皮克斯,不要忘记这种精神。

戳下方【了解更多】直达动画学术趴网站,发现每日动画资讯~

超人总动员2来袭,精彩的总动员系列动画,你都看过了吗?

最近,《侏罗纪世界2》霸占了全球多个电影市场冠军宝座,其中表现最好的当然是我们大天朝,目前票房累计突破10亿元,超越前作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就在我们津津有味的讨论大恐龙时,《超人总动员2》却悄然登陆了北美影院和全球部分市场,并以2.31亿美元的票房力压《侏罗纪世界2》的1.73亿,强势登顶全球票房冠军。为什么一部动画片能“干”得过一部科幻巨作呢?因为这部动画是由皮克斯制作的,皮克斯出品,必属精品,今天我们就来看下皮克斯历年都有那些票房佳作吧。

1、《玩具总动员》

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系列动画之一,《玩具总动员》不但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各大奖项也是拿到手软,三部电影在IMDB上的平均分达8.0以上,成为皮克斯最具代表性的动画电影系列。而《玩具总动员4》现在也已确认正在制作当中,目前定档2019年6月21日上映。

2、《海底总动员》

《海底总动员》在2003年一上映就获得了空前好评,并在2004年成功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奖”,全球票房达9.4亿美元,成为2003年票房收入第二高的电影,仅次于《指环王3》的11.2亿。续集《海底总动员2》于2016年上映,票房更上一层楼,在全球收获了10.28亿美元,也是排名当年全球票房第二名,仅次于漫威的《美国队长3》(11.53亿)。

3、《赛车总动员》

一直被人称为动画版“速度与激情”的《赛车总动员》,应该是皮克斯口碑最差的系列电影了,在票房上也表现得不显眼,没有一部在全球超过6亿美元,能拿出手的应该只有第一部,因为开篇之作的剧情还是很完整的,将美国汽车文化、公路片、励志片等模式进行了融合,而最大的贡献就是,它让皮克斯周边的产品卖到飞起,热度一直持续到现在。至于后面两部续集嘛,就有点吃力不讨好了。

4、《机器人总动员》

这部电影想必不用多介绍了吧,0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奖,第66届全球奖最佳动画,全球票房5.3亿,一部用充满爱的故事感化了无数观众,这是皮克斯迄今为止最引人瞩目的杰作,堪称完美。

历时14年,今年口碑最好的超级英雄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2

最近一部新片的上映,《超人总动员2》(The Incredibles 2)上周在北美开画,砍下近2亿美元票房,超越《海底总动员2》,刷新动画电影的所有纪录。(来源:影探)

口碑方面,IMDB评分、烂番茄新鲜度仅次于《寻梦环游记》,吊打近期所有同门,甚至被誉为《玩具总动员3》以来最好的皮克斯续集。票房能不能超越另说,反正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已经预定了。毕竟皮克斯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在喜滋滋的把它加到必看list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这货到底是什么来头?

14年前爆款先锋

《超人总动员》是一部提起来会暴露年龄的动画,毕竟第一部上映时间是2004年。

在14年前,它拿下了6.3亿美元(当时在北美超越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票房,还拿下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这其中,有导演布拉德·伯德的深厚功力。

虽然名气比不上约翰·拉赛特,但《头号玩家》里致敬的《钢铁巨人》,皮克斯另外一部奥斯卡最佳(也是小影最爱的)《料理鼠王》,都出自他手。

当年的《超人总动员》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伙超级英雄,怎样被迫成为普通人,又怎样重出江湖,打击罪犯的故事。由于法律规定全面禁止使用超能力。一夜之间,超人夫妇和他们的超能力朋友们,不得不变成碌碌无为的上班族和家庭主妇。某天,一个发明家要展开攻击超人特工队、毁灭人类的阴谋。大腹便便的超人,要带着老婆孩子重出江湖,挽救人类护卫地球。但放眼里面的人物设定,简直就是融各种超级英雄精华于一炉!

爸爸Bob,超能先生

拥有着超级力量,偶尔会情绪失控,基本上就是个绿巨人,只不过不用变身,也不是原谅色。

爸爸的黑人好基友Lucius,酷冰侠

神盾局长配音,能在瞬间将水凝固成冰,很像X战警里的冰人。

妈妈Helen,弹力女超人

拥有弹性十足、伸缩自如的橡皮身体,几乎就是神奇先生(《神奇四侠》)和路飞(《海贼王》)的合体。

女儿Violet

拥有隐形和防护罩的能力,可以说是隐形女侠(《神奇四侠》)本人了。

儿子Dash

拥有超级速度,你可以把他看成快银(X-man),也可以看成闪电侠(DC)。

小宝宝Jack-Jack

这位就牛逼了,拥有N多超能力,包括变形、瞬移、穿墙、喷火、镭射眼等等多种技能于一身,一个宝宝,抵得上一群X战警。

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无聊,但在那个超级英雄还没看烂的年代,足以让人大开眼界了。更重要的是当年《超人总动员》里一些情节设置,比如今的超级英雄电影(不是漫画)领先了不要太多!《正联》《复联》里乐此不疲的英雄团战?人家14年前就有了。

《美队3》里引起内战的政府监管协议?人家14年前就有了。

新版《蜘蛛侠》里玩暗恋的青涩超能少年?人家14年前就有了。

让黑人在电影里做超级英雄?人家14年前就有了。

《蝙超》里抓英雄囚禁起来的噩梦?人家14年前就有了。

在超级英雄还是很神奇、很神圣、很有距离感的2004年,《超人总动员》就把他们拉下神坛,变成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一家人。是英雄,也有救错人的时候;有能力,也有被禁用的一天。

主角因误救了自杀男,反被告上法庭,政府赔了很多钱,引发更多的索赔案,最后不能不禁止超级英雄使用超能力。你不止能见到他们打击犯罪的一面,也能看到他们面临经济窘迫、小三出轨、中年危机的一面。

在超级英雄还没泛滥的时候,就打破“超英套路”,一反传统的把动画拍出了谍战 特工 超英 家庭 成长 喜剧的风格。最佳动画,实至名归。

14年间翻天覆地

一直追皮克斯动画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他们不喜欢拍续集,除非是特别特别牛逼的。

《超人总动员》也是一样。尽管当年第一部名利双收,但导演并没有趁热打铁推出第二部,甚至放出“没有好故事就不拍续集”的豪言壮语。如今推出续集,相隔之久远仅次于《玩具总动员3》,也算是影迷们有生之年了。但在这14年间,观众眼睁睁的看着MCU、DCEU的崛起,形形色色的超级英雄在大银幕上来来往往,悲欢离合。你再来一个超英荟萃的续集,是不是有点迟了?

最令人费解的是,这部《超人总动员2》的剧情设定,紧接着14年前,甚至就发生在第一部结尾的第二天。这……就让很多观众有点难以接受了。当年看电影的,好多人都从小学生变成了上班族。可是演电影的,大人们都没老,孩子们没长大,连宝宝还是那个不会说话的宝宝。

有没有种“天上一天,地上十年”的感觉?在钢铁侠每一部新电影都要换身新盔甲的时代,这超人一家如果还在打电话、还在开汽车,是不是有点太过时了?甚至有人觉得,为什么是《超人总动员2》?不是《超人总动员2049》?把这个续集憋了14年的皮克斯,要讲个什么故事?

14年后于平凡中寻不凡

由于银幕外的十几年时间,在电影里仿佛不存在。因此在这一部的故事背景里,使用超能力依旧是犯法的。不过,故事却翻开了新篇章——超人们需要傍大款、搞直播、艹人设,才能合法地拯救世界。有没有感觉吓一跳?

而且人家看中的,不是男主,而是女主——弹力女超人。毕竟身材好、样貌佳,做事有巧劲有分寸,还有看头,和你们喜欢黑寡妇一个道理。

小时候的我觉得女超人屁股太大,现在只觉得这样的身材性感到爆。所以这一部最大的看点就是:超人老妈拯救世界,超人老爸在家带娃。谁说拯救世界很难?哄宝宝,教算术也超难的好嘛!

谁说只有超人才能救世界?女超人一样能顶一片天好嘛!

第一部里就这么独立的弹力女超人,这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虽然小baby十八般武艺的超能力,早在2005的短片中就大显身手。不过在这一部里还是能slay全场!

一个观众已经知道了13年的秘密,还能玩出惊喜?我不剧透,等你去看。 这一次,片中的大反派也很有意思,是个能用屏幕把人催眠的“屏霸”。各位低头族们看到这,是不是感觉后背一凉呢?

至于,大家忧虑的年代感,在电影中反而成了老派怀旧的滤镜。满满蒸汽朋克感的复古科技装备,在被各种高级科幻特效洗脑的今天,还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

而且,当年第一部的布景设计,都是干净利落的极简主义。

在这一部续集里,他们可算是把经典和摩登,复古和现代的风格做到了极致。

流行易逝,风格永存,所以完全不存在画面过时这一说。纵观整部电影,最能让人察觉出差异的,就是特效和技术。在当年还有些像《雷锋侠》的粗糙人物形象,在这一部里毛发五官都细腻了许多,不再像光瓷面了。

当年这种堪比《爵迹》特效的海水液体,在续集里也更逼真清澈。

新版的没图,你们去影院感受啦。而第二部里最好看的,还是要数动作戏的设计和镜头调度。尤其是弹力女超人飙车那段,是真人超级英雄电影很难拍出的效果,比看《速激》还要爽。

《超人总动员2》除了原班人马回归之外,还多了两位美剧迷们的老熟人。那就是《风骚律师》二人组,索尔和老麦。

介于最新一季《律师》还没回归,所以小影在这里听到他们的声音,就鸡冻到不行。虽然这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它想表达的内涵一点都不输真人电影。相比于漫威塑造的超级英雄,这里的超级英雄还要更接地气一些。值得一提的是,《超人总动员2》片头将附带皮克斯新出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

讲述一个华裔女性因空巢之苦倍感忧郁,某天她包的一个包子竟活了过来,让她再次找回了做母亲的感觉。这等买一送一的好事,在国内应该是首次,绝对不要错过。

最后,本片没有彩蛋。

不过字幕部分还是值得一看,BGM是每个超级英雄的主题曲,类似“Spider-man, Spider-man.Does whatever a spider can.(蜘蛛侠,蜘蛛侠,蜘蛛干啥他干啥)”这种,蛮好听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