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以什么闻名(鏂版潙灏忚鍫傦細鍐犲幙鍖楅闄堕晣閮庡簞鏉戯紝浠ユ槸鍚椾紶缁熷伐鑹洪椈鍚嶅叏鍥斤紵)

导读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以什么闻名文章列表:1、鏂版潙灏忚鍫傦細鍐犲幙鍖楅闄堕晣閮庡簞鏉戯紝浠ユ槸鍚椾紶缁熷伐鑹洪椈鍚嶅叏鍥斤紵2、聊城印记86郎庄面塑:中国民间工艺界

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以什么闻名文章列表:

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以什么闻名(鏂版潙灏忚鍫傦細鍐犲幙鍖楅闄堕晣閮庡簞鏉戯紝浠ユ槸鍚椾紶缁熷伐鑹洪椈鍚嶅叏鍥斤紵)

鏂版潙灏忚鍫傦細鍐犲幙鍖楅闄堕晣閮庡簞鏉戯紝浠ユ槸鍚椾紶缁熷伐鑹洪椈鍚嶅叏鍥斤紵

銆€銆€铓傝殎搴勫洯锛氬ぇ鍐峰ぉ榧诲瓙銆佽€虫湹閮藉喕寰楅€氱孩锛屼负鍟ョ溂鐫涒€滀笉鎬曞喎鈥濓紵
銆€銆€浠婃棩绛旀锛氱溂鐫涚粨鏋勭壒娈奬u003c/span>
銆€銆€绛旀瑙f瀽锛氱溂鐫涒€滀笉鎬曞喎鈥濇槸鍥犱负鍏剁壒娈婄殑缁撴瀯銆傞鍏堬紝鐪肩悆鎰熷彈娓╁害鍙樺寲鐨勭缁忔湯姊㈡瀬灏戙€傚叾娆★紝鐪肩潧鐨勬暎鐑綔鐢ㄥ緢寮便€傛澶栵紝鐪肩潧鑳介€氳繃鐪ㄧ溂浣跨溂鐞冧笉鏂浆鍔ㄦ潵鈥滆嚜鎴戝姞娓┾€濓紝涓婁笅鐪肩毊鍒嗗竷鐫€鐨勮绠★紝鑳界粰鐪肩悆甯︽潵鐑噺銆俓u003cbr>
銆€銆€鏂版潙灏忚鍫傦細鍐犲幙鍖楅闄堕晣閮庡簞鏉戯紝浠ユ槸鍚椾紶缁熷伐鑹洪椈鍚嶅叏鍥斤紵
銆€銆€姝g‘绛旀锛歕u003cspan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2341186" qid="6543489494094451971" mention-index="0">闈㈠
銆€銆€绛旀瑙f瀽锛氶儙搴勯潰濉戯紝淇楃О鈥滈潰鑰佽檸鈥濓紝璧锋簮浜庡北涓滃啝鍘垮寳棣嗛櫠闀囬儙搴勬潙锛屼负鍘嗗彶鎮犱箙鐨勬皯闂存墜宸ュ埗鍝侊紝鏄浜屾壒鍥藉绾ч潪鐗╄川鏂囧寲閬椾骇銆俓u003c/span>

銆€銆€铓傝殎搴勫洯锛氱粡甯歌贩浜岄儙鑵挎湁鍙兘寮曡捣鑴婃煴渚у集锛岃繖鏄湡鐨勫悧锛焅u003c/span>
銆€銆€浠婃棩绛旀锛氱湡鐨勶紝瑕佸潗鐩村摝
銆€銆€绛旀瑙f瀽锛氬湪璺蜂簩閮庤吙鐨勬椂鍊欎細瀹规槗寮潃鑵帮紝鍦ㄤ竴涓笉骞崇洿鐨勭姸鎬佷笅闀挎湡杩欐牱寮叞椹艰儗锛屼細浣胯叞妞庡拰鑴婃鐨勮剨鏌卞拰鑲岃倝鍙戠敓涓ラ噸鐨勬壄鏇插彉褰紝韬綋鐨勫彈鍔涢儴鍒嗕笉鍧囧寑锛岀繕鑵跨殑鏃跺€欓鐩嗘壄杞剨妞庯紝杩樹細寮曡捣鑲岃倝鎷変激锛屾椂闂翠竴闀垮畠浠篃浼氳寰楃疮浼氱舰宸ワ紝閫犳垚鑴婃鎵洸鍜屽集鏇层€俓u003c/span>

鏇村闃呰璇风Щ姝ワ細2020骞翠腑鍥藉疇鐗╁競鍦鸿妯℃帴杩?000浜垮厓_鏁版嵁鏂伴椈_浠婃棩铓傝殎缃慭u003c/a>

聊城印记86郎庄面塑:中国民间工艺界的一朵奇葩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郎庄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造型精美 ,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

今年82岁的郎秀才展示他的面塑作品。

郎秀才和徒弟孙玉莲。

今年82岁的郎秀才展示他的面塑作品。

大众网记者 侯晓

在冠县北馆陶镇西南2.5公里处,有一座总人口约300人的小村庄叫做郎庄。郎庄西靠漳卫河,东邻黄河故道,南望309高速公路和邯济铁路,北邻千年古县城北馆陶镇,省道临馆公路南北向穿村而过。

郎庄看上去并不起眼,如果说到村里一项民间工艺,相信很多人都会刮目相看,那就是郎庄面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庄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造型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

当地俗称“面老虎”

郎庄面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所在的北馆陶镇,亦是冠县四大古镇之一,历史上作为馆陶县治前后达1000多年。这里东靠苍苍茫茫的黄河故道,西有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北段——永济渠(今之卫运河)傍城而过。

据志书记载,元朝末年,由于空前的战乱、灾荒和骇人听闻的瘟疫大流行,鲁西一带,人口锐减,田园一片荒芜,村落多成废墟。明朝洪武21—22年(公元1388—1389年前后),朝廷两次从山西迁民到山东安家落户。

当时,有姓郎的兄弟二人从山西来到鲁西,在馆陶县城(今冠县北馆陶镇)西南5里处立村定居,从此该村便因姓得名,叫做“郎庄”。后因“郎”字与“狼”同音,凶气太重,于是便有巧手村民用面粉捏成老虎的形状。

郎秀才今年82岁,是郎庄面塑第七代传承人,14岁便随父辈学习面塑。郎秀才介绍说,早年间的郎庄面塑带有迷信色彩,有的村民当做贡品供奉神灵,有的放在家中镇宅,有的制作成十二生肖形象,还有的悬挂在脖子上趋吉避凶,保佑家人平安。

后来,随着社会进步,郎庄村民从单纯捏“面老虎”逐渐发展到飞禽走兽、瓜果梨桃、戏曲人物等无所不捏;从技术上也解决了蒸熟变形、干后开裂、受潮发霉等一系列难题,使这项技艺成为郎庄人的独门绝技。

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郎庄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历史上,郎庄面塑多以小件、单件为主,如鸟兽虫鱼、人物、瓜果之类,长度3—5厘米不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大,郎庄面塑的作品种类也日益繁多。

单就大类而言,就有牡丹、莲花等花卉类,西瓜、杏、梨、桃等水果类,鸡、鸭、鹅、燕子等禽鸟类,蜻蜓、蝈蝈等昆虫类,鲤鱼、青蛙等水生动物类,龙、虎、狗等走兽类、马、牛、羊等家畜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成套戏曲人物类,《八仙过海》、《西游记》、《白蛇传》等神话人物类等九大系列上百个品种。

郎秀才说,以往的面塑艺人们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画、照片进行即兴制作,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现在,面塑艺人打破沿袭多年的小件单件为主的传统,开始广泛涉足长宽达20—30厘米的大件作品,成套的戏曲人物作品,受到广大客户的热烈欢迎。

郎庄面塑均为半浮雕式,造型浑圆饱满,简练夸张、形神兼备。细部常用剪刀剪出,或用细面条、薄面片粘出,或用竹签戳、画,特殊纹路则用小梳子轧出。用色也独具特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和钴蓝、白粉点出的小花,最后用墨绿钩出人物的须发眼眉,偶尔用金、银色,强烈的色相对比使面塑的色彩活泼跳动,绚丽多彩。

在业界,郎庄面塑一直受到各级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其民间特色浓郁,风格独具,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中国一绝”。在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举办的中国旅游精品展上荣获天马金奖,在各级博览会及大赛中上屡获金奖。

文脉传承打破常规

据了解,郎庄面塑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家族传承,在郎庄,从事面塑的为郎、李二姓。由于冠县历史上曾屡遭浩劫,不少文献资料散失殆尽,至今无法考证面塑的完整传承谱系,只能根据郎李二姓的家谱及老艺人的回忆,可上溯至清朝中后期。

其中,郎姓面塑最早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第一代传承人为朗思忠,李姓面塑最早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第一代传承人为李清莱。不过,这种传内不传外的传承方式在朗姓面塑第八代被打破,第八代传承人是郎秀才的学生孙玉莲。

据郎秀才回忆,上世纪五六十代,郎庄家家户户都会做面塑,生活富足得很。当时,卖一斤面老虎的钱可以买二斤多白面,相当于挣了一斤多面。有的村甚至吃不起白面,郎庄村不仅顿顿吃白面馒头,隔三差五还能买斤肉拉拉馋。

文革期间,郎庄面塑曾经历一段低潮期。随着文革结束,郎庄村的老艺人重拾技艺继续做面塑。改革开放以后,郎庄面塑焕发第二春。郎秀才说,农忙过后没有别的事儿干,就是捏面塑,推着地排车去赶大集,赶庙会,每次都是销售一空。

郎秀才说,尽管市场还在,但郎庄村以面塑为业的人数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多数选择打工这条路。不过,随着近年来冠县文化部门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郎秀才不再担心传承的问题,不少外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第八代传承人孙玉莲便是其中之一,她本是一名剪纸爱好者,2008年拜郎秀才为师,2016年被聊城市文联聘为全市首批签约文艺创作员。同时,一位名叫苏海敏的山工艺毕业的大学生也跟郎秀才学艺,不仅掌握了面塑的全部手艺,还在冠县艺术馆开设了免费面塑课。目前,苏海敏已被认定为郎庄面塑第九代传承人。

聊城面塑:传统与传承

□于新贵 赵琦

面塑艺术,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历史、民俗、雕塑、美学中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近年来,各级非遗传承人更加注重对面塑这项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将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使得面塑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在水城大地上不断发展。

冠县文化馆内的非遗工作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庄面塑的第八代传承人于宁在现场制作面塑工艺品。田柏林

继承传统

民间工艺品中的奇葩

“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枝奇葩。”著名民间工艺美术专家鲍家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冠县郎庄面塑这样评价。

冠县文化馆内非遗工作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庄面塑的第八代传承人于宁指导孩子制作面塑工艺品。田柏林

郎庄面塑起源于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一个艺人所经历过的困厄与欢喜,赋予了郎庄面塑的悲喜生命。因此,无论是“哪吒闹海”,抑或是“猪八戒背媳妇”,每一个郎庄面塑作品中都有艺人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红黄绿,三种颜色尽情髹涂,便使得郎庄面塑色彩艳丽,生动饱满。浓烈的施彩、饱满的造型与以凤翔泥塑为代表的秦晋泥塑风格一脉相承。郎庄面塑,在鲁西民间扎根六百多年,既继承了秦晋风格,又焕发出独特风采。

最初的面塑以花鸟虫鱼这样的小东西为主,涂上大红大绿等亮眼的颜色,特别受孩童们喜欢。艺人们走街串巷,沽卖一空,便会换来不少碎银,用以补贴家用。

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郎庄面塑第七代传承人郎秀才,仍然坚持制作面塑作品,他的作品传承了历代郎庄面塑的风格,颇受人们喜爱。

郎庄面塑大的约15厘米高,小的只有约6厘米,且取材广泛,十二生肖、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曲故事、花鸟虫鱼、蔬菜水果样样俱全。比如关公、八仙、刘海戏金蟾、哪吒闹海、猪八戒背媳妇、金鱼、蝉、青蛙、公鸡、老虎、猴等。郎庄面塑需用精麦面粉发面,制作简单,用捏、揉、搏、粘等方法造型,用剪刀、梳子做细部及装饰,蒸熟后上色点彩、涂胶,然后晾干,做成的面塑表面光亮,不易干裂。

郎庄面塑为圆雕造型,大都为扁平状,既宜于平放和吊挂,又宜于晾干。色彩艳丽,红、黄、绿三色的运用大胆泼辣,并用少量的白粉、钴蓝做点缀,最后用墨线细致勾勒,整体感觉活泼跳跃,绚丽多彩。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遗保护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2021年4月,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冠县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组织了7名年轻人拜师于郎秀才,进行郎庄面塑的系统学习,并为他们发放传承证书。

推陈出新

“指尖艺术”焕发时代精神

曲玉双在制作临清面塑。商景豪

做好文化传承工作,非遗传承人责任在肩,而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临清面塑传承人曲玉双,就是将责任扛在肩上的人。

“每到春节,家里就会蒸花馍。一块面团可以变换出各式造型,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曲玉双说,“儿时的记忆在我脑海中扎下了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捏出极具文化韵味的面塑。”

28岁时,曲玉双正式拜师学艺。随着技艺的日臻完善,她开始走进学校教孩子们捏面塑,“先从虫鱼鸟兽等简单造型开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后再带领他们探索更加奇妙的面塑世界”。

后来,曲玉双创立了聊城市泥塑面塑协会、临清市面塑协会,通过非遗项目展览会、面塑公益大赛、非遗进校园等方式,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普及传承面塑工艺。短短几年,协会就发展成为拥有全职教师12名、会员200余名的非遗项目传习基地。

立足本土,捏制具有运河风韵的面塑作品。经过反复琢磨、研究,贡砖、钞关、托板豆腐和什香凉面等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陆续呈现在大众面前。“大家来临清吃到了什香凉面,又把什香凉面的面塑带回去。这样大家一看到面塑,就会想到临清,就会想到运河文化。”此外,曲玉双还计划量身定做“非遗 ”面塑作品,通过制作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品,让面塑更有文化内涵,并将地方文化精髓融入面塑中。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曲玉双说,看到社会各界抗疫的新闻报道后,那一幅幅画面令自己深受感动,作为一个面塑艺人,就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决定用自己的作品记录下这不平凡的一年。作品《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展现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主题,作品《青年突击队》塑造了各行各业的青年突击队队员为群众筑起“铜墙铁壁”的高大形象……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曲玉双捏出了6个抗疫主题的面塑作品。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面塑,曲玉双还将动漫人物与面塑相结合,创作了海贼王等动漫形象,把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加年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特产之杂粮煎饼引发的山东畅想,中国威尼斯行!

今天是周六,完美的一觉醒来才发现“我单休”!糙汉行径整顿一番冲出了门。早餐向来是我最重视的一顿,被人满为患的煎饼吸引,于是乎想排个队,可惜时间不等人啊!

咦,旁边还有一家,看上去人少很多——山东杂粮煎饼?为便捷而下手,然后引发一些列思想跳跃的徜徉~

好吧,那么今天初食网就往太行山东走一走,走进山东的一座城——“中国北方威尼斯”之称的聊城市。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毗邻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是中国蔬菜第一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因其独具“江北水城”特色,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古经春秋战国到明清代,历经千年,于2018年正式进入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之列。

聊城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秋季雨量多于春季,春季干旱发生频繁,冬季降水最少。当地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生物品种繁多,预估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

山东特色土特产丰富

老豆腐

高唐名吃,又称豆腐脑,与南方的豆花相似。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别具风味。其特点是: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

聊城呱嗒

聊城传统名吃,据说因制作时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而得名。创制于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是—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

聊城驴肉火烧

驴肉火烧为华北地区特产,但因其在北京、天津和河北餐饮市场享有盛名,也随之引进至山东。

驴肉先以大火后以温火炖,配以近20种调料,烹煮时间长,熟度透彻,色泽红润,肉香而不柴,香味绵长,酥软适口。据医书载:驴肉补血、补气、补虚,阿胶滋阴补血、补肺润燥。可见驴肉不仅味道鲜美,还有保健功能。近代医学研究,驴肉是低脂肪、高蛋白食品,且钙、磷、铁含量也较高。

当地民风文化

平调秧歌

也叫“泊渡口大秧歌”,流传在茌平县的洪屯乡泊渡口村和贾寨乡一带。“平调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四百余年,最初的“平调秧歌”曲目自编且动作简单不受限制。曲目主要有:《斗鹌鹑》、《麻牌子》、《紧急风》等。

东昌弦子戏

弦子戏是聊城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自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聊城雕刻葫

即东昌葫芦雕刻:也称蚰子葫芦,制作者大多分布于闫寺镇、梁水镇等地,创作艺人在传统技术上勇于创新,创造了更加精湛的雕刻葫芦。

茌平剪纸

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收藏80多幅,另有不少作品被国外收藏家收藏。1994年,茌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郎庄面塑

产生于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著名民间工艺美术专家鲍家虎曾几次到冠县考查,赞其为“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枝奇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希望这座城能成为你愿意留下的理由!

传承人让作品立体化 文化馆开设起面塑课

冠县郎庄面塑在当地俗称“面老虎”,是一种传统民间雕塑艺术。据村碑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郎姓兄弟从山西迁移到冠县,立村为“郎庄”,后来因为“郎”字与“狼”同音,太凶,十分不吉利,有巧手村民便用面粉捏制“面老虎”来克制“狼”字,以求平安。另一说法是过去传说郎庄有狼吃人,必须做“面老虎”吃掉狼,人口才能兴旺,所以他们做的面塑统称“面老虎”。正由于这些传说,郎庄面塑才能承传下来。

郎庄这个只有三四十户的小村庄,几乎家家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而且一年四季都做,做出的产品通过商贩远销省内外。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哪吒闹海”“赵匡胤借头”“舞狮”以及老虎、金鱼、青蛙、瓜果、花篮等,应有尽有。制作过程是用精麦面粉发面,发好后在案板上用剪刀、梳子等工具捏塑出各种花样,然后蒸熟,上胶、绘色、晾干即成。造型简练夸张,为半浮雕式,经过蒸熟“发胖”,显现出一种浑圆敦厚的造型。着色常以大块面的红黄绿等原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再用少量的钴蓝和白粉等原料点缀成各种花朵,最后用墨绿勾画人物的眉眼和发色,造成色相对比度,使面塑活泼跳跃,绚丽多彩。

上世纪80年代初,经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鲍家虎先生考察论证后,正式定名为“郎庄面塑”。郎庄面塑一直受到各级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支奇葩”“中国一绝”。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在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联合举办的“中国旅游精品展”上荣获“天马金奖”;在“山东省第二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2005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民间绝活大赛”上荣获金奖;在2006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和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受到好评。

摘自《聊城文化遗产大观》

延伸

鲁西60后和70后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赶集,在大一点的集市上都会看到一种由面粉为原料做成的小面人,花样繁多,五彩缤纷。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之类的《西游记》人物尤其多。

其实,集市上的面人艺人多是来自冠县北馆陶镇的郎庄,那里的面塑技艺最出名。郎庄这个小村子有三四十户人家,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面塑大的高约15厘米,小的只有约6厘米。据说,郎庄祖上人出去卖“面老虎”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卖,或者去各个集市上卖。最初的“面老虎”以花鸟虫鱼这样的小东西为主,涂上大红大绿等亮眼的颜色,特别能吸引小孩子的目光。

郎秀才:

目前已80多岁

郎庄村年龄最大传承人

历史上的郎庄面塑多以小件、单件为主,如鸟兽虫鱼、人物、瓜果之类。随着市场需求逐渐扩大,郎庄面塑的作品种类也日益繁多,除了花卉、水果、禽鸟、昆虫、走兽和家畜等分类外,取材自戏曲和神话的成套面塑和高达二三十厘米的大件作品也深受广大客户喜爱。

郎庄面塑位列国家非遗项目之后,郎庄村选出两位传承人,村中郎、李两个姓氏一家一位。姓郎的是郎秀才,姓李的是李保山。郎秀才和李保山两位传承人的后人竟然只有郎秀才的儿子凑合着跟父亲学习面塑。李保山去世至今约10年了,后人几乎不做这一套了。

14岁时开始跟着叔叔学习面塑技艺的郎秀才,目前已80多岁,面塑制作生涯已超过一个甲子,他是目前郎庄村年龄最大的传承人。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年事已高的郎秀才暂停了面塑制作。“春秋季,老爷子经常捏一些面塑,基本不歇着,有时俺母亲一块与他做面塑。”郎秀才的二儿子郎文合告诉聊城晚报记者,有时候他也跟老爷子一块捏面塑,不过,感觉不挣钱。现在他经常在外打零工。

让郎文合念念不忘的是,曾命名“郎庄面塑”的山东省美术馆画家鲍家虎前几天还来过郎庄村考察面塑技艺。“一个艺术家40年来一直关注这项非遗技艺,着实了不起!”郎文合说。

郎秀才说,刚解放时,郎庄村是一个富裕村,全村30多户人家都会做面塑。那时候,卖一斤“面老虎”的钱能买二斤多白面。别的村都吃不起白面,俺村人家顿顿吃馍馍。闹饥荒的时候,俺村也没有出去逃荒的,因为会做面塑就有饭吃。

让郎秀才记忆犹新的是,1983年,自己做了3000多个面塑,推着平板车到河北“赶会”,1角钱一个,3000多个面塑3天就销售一空,总共卖了300多元。那时的300元,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郎庄面塑的名头响了,逐渐有外地商贩上门,一麻袋一麻袋地要货。因为面塑是个细致活,很多商贩干脆住在村民家里等待制作完成。

孙玉莲:

让扁平的郎庄面塑

走向了立体化

时过境迁,当年的辉煌不再,现在的郎庄面塑却走到失传的边缘。一些能捏面塑的老人都相继去世了,年轻人对这个手艺根本不感兴趣。郎秀才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捏面塑的人就逐渐少了。捏一天面塑还不如外出打一天工挣得多,人们就纷纷转行了。

除了郎秀才的儿子,剪纸爱好者孙玉莲也跟着郎秀才学手艺。2008年,孙玉莲开始跟随郎秀才学面塑,成为郎庄面塑的传承人。以往的郎庄面塑都是扁平的,只能“躺着”,到了孙玉莲手中,郎庄面塑开始立体化。“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孙玉莲认为,郎庄面塑之所以式微,主要是与现在人的观念不合拍,需要对它进行改进和创新。于是,她决定先从改进造型入手,创作更生动的立体面塑,同时,孙玉莲使用的颜料增加到十几种,作品色彩更加丰富、生动。

2010年,孙玉莲参加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她的现场表演让郎庄面塑大放异彩。目前,孙玉莲经常向年轻人讲解捏面人所用的材料及捏面人的方法,并能现场制作各类生动形象的面人。她能用娴熟的技法瞬间将人物塑造出来。一个个面塑人物矫健有力,表情刻画得十分生动。

苏海敏:

基本掌握了面塑手艺

在文化馆讲起面塑课

冠县文化馆也派出一位山工艺毕业的大学生跟着郎秀才学习。这位大学生叫苏海敏,据说,她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面塑的手艺,并在文化馆开设面塑课,周末的时候免费教授一些有美术爱好的中小学生。

种种迹象表明,郎庄面塑在传承中既有迷茫的境遇也更有希望。

全媒体记者 陈金路 通讯员 杜海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