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跨年演唱会2020节目单(新时代,我们怎样回答发展命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浙江卫视跨年演唱会2020节目单文章列表:
- 1、新时代,我们怎样回答发展命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 2、消失的顶流男团:有人身家过亿,有人退圈去世
- 3、打工人变老了!全国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升至39岁,浙江竟然挤进前五
- 4、中国好声音10年后,9位冠军境遇不同,有人被遗忘,有人逆袭
- 5、张若昀: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16岁参演首部电视剧
新时代,我们怎样回答发展命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2年10月,新时代的第十个年头,民族复兴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新的动员令。
发展,也是一步接着一步的奋斗。
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从发展是硬道理到新发展理念,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时间的书页次第掀开,发展的篇章不断更新。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对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邃的思考。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对发展全局的深刻洞察与准确把握,离不开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从深圳莲花山到凤阳小岗村,从陕北梁家河到长江经济带,从沈阳老工业基地到新疆帕米尔高原……十年里,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内陆边疆,谈改革创新、议生态保护、谋转型发展、商富民之策,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棋局精准落子。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锤定音。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能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确立系统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的“试金石”。推动高质量发展,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体现,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非凡十年,伟大变革,为高质量发展写下最好注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动力强劲;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1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欣欣向荣的中国,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用新发展理念破除老观念,用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执政应答——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中国的发展,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
南海风起,珠江潮涌。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便来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一场经济工作座谈会。
“我们不定基调,事先也没有要求大家提交发言稿,就是希望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畅所欲言。”总书记特意强调。
彼时,中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忧显现: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1.5%,单位GDP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座谈会上,来自广东的省市区镇各级干部代表和部分企业家纷纷发言,总书记一边认真听,一边仔细记,不时插话交流。“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回京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站在历史的峰峦之上,才能更清晰地洞察时代风云,更准确地把握前进方向。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及至近代,错失工业革命机遇,在时代潮流中掉队。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一位跃升至第二位。
新情况新问题随之而来。“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如同一个人,10岁至18岁期间个子猛长,18岁之后长个子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中国,这个创造了二战后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的经济体,面临着新的发展抉择。
老路行不通,新路在哪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4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
“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再走大呼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量变到质变,是客观的经济规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是变化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这样,供求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均衡,我国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新时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答案清晰坚定,落笔掷地有声——
2013年7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同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新常态”;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判断;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
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发展规律。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围绕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和紧迫问题,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实践作出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回望民族奋斗史,现代化是几代人的深长夙愿。放眼世界发展史,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今天,最大发展中国家,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进入现代化,在世界上前所未有。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
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发展之“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1年3月,春风拂面。“十四五”开局起步,迈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写下煦暖的一笔。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谈绿色发展;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议共享发展;在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看创新发展……八闽大地,孜孜步履,刻录下对高质量发展细细思谋的深深印记。
武夷山九曲溪畔,总书记拾级而上,走进朱熹园,就像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与中华文明深情对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到山东考察时专门去看了孔府孔庙,到武夷山也专门来看一看朱熹。”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于一路见闻:“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沐着优秀传统文化之光,重新打量高质量发展,不难发现,这里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发展;有“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的协调发展;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绿色发展;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发展;有“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共享发展……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正是高质量发展的汩汩源泉。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必须与其特殊国情和具体实际相适应。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都需要在发展中去解决,这是我们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靠高质量发展。
大时代、大变局,呼唤大智慧、大格局。胸怀两个大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探究寰宇——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面对世界之变、回答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重大思想理念,为共创美好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
站在民族复兴战略全局,追今抚昔——百年奋斗,百年牺牲,百年创造;开天辟地,改天换地,惊天动地。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思想能改变历史的轨迹,历史是思想难得的坐标。
中国的发展经验,鲜明昭告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理念引领——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总有一些时间节点刻录文明里程、标注发展拐点。
2016年1月5日,一场深刻体现发展理念变革的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今天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这次讨论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保护的问题。”第一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这让许多参会人员感觉“好像是泼了一盆冷水”。
冷水亦是醒脑丸。
2016年1月,上游重庆;2018年4月,中游武汉;2020年11月,下游南京——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为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今年到四川调研,宜宾市三江汇流处,岸边墙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行字十分醒目。当地负责同志解释说,市民一度误解了岸边的建设工程,建议政府写下这十个字,自我警醒。这真是令人感慨的变化:十年前各级领导干部摩拳擦掌大干快上;而今,普通老百姓对绿色发展护如家珍。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从大开发到大保护,发展思路的变化,体现的是发展理念的进步。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新发展理念,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引。
一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开启。
从中南海到中关村,2013年9月30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把集体学习的“课堂”搬到“红墙”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学习主题。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在总书记心目中,“创新”与“第一”是连在一起的。“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自清代被坚船利炮轰开大门,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这是对时代潮流的精准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这是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创新能力不强成为“阿喀琉斯之踵”。“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所以,我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强调的是创新的战略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撬动作用”。正是这个“第一”的重大判断,释放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
“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复兴号”驰骋神州,“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十年间,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由第三十四位上升至第十一位。
巍巍贺兰,山海情长。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宁夏,为闽宁结亲、山海共融按下“快进键”,催生了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崭新模式。
“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2016年7月,在宁夏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看到闽宁镇的喜人变化,“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来到宁夏,贺兰山下一片葡萄园里,详细询问葡萄种植、葡萄酒销售和村民收入情况。闽商陈德启在此耕耘15年,让3000多名西海固移民家门口就业,“干沙滩”成了“金沙滩”。
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闽宁经验示范引路,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源源输入,西部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大大提升,最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发展不协调、存在诸多短板也是难免的。“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一个个引擎都加快转动起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势不可挡。”十年里,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3.1%上升至6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低到2.5∶1。京津冀“一网通办专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全国“县县通大电网”、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协调发展的大棋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生态三问”,振聋发聩。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接连发问——
“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在现有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
同年9月,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总书记严肃指出:“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河北占了7个。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民生之要、百姓之盼。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从“谋生活”到“盼生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清新空气、清洁水质、清丽山川。“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连续10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先后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擘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离不开科学方法。
以系统思维谋全局。2013年,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4年后,将“草”纳入这个体系。去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强调一字之增:“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系统治理理念逐步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机勃勃。
以问题导向解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陕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岛湖临湖地带违规搞建设等问题,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
以先立后破促转型。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思想的转变,最难,也最关键。
十年攻坚,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大步向前。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河北石家庄摄影爱好者王汝春,3000多张照片连续8年记录“蓝天之增”,消息冲上热搜,网友接龙晒出“家乡蓝”。“天空日记”共鸣共情,绿色发展入脑入心。
阿尔卑斯山小镇达沃斯,因世界经济论坛闻名。
2017年1月17日,在此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直面经济全球化的“存废之争”,传递信心和希望,为阴霾中的世界带去“冬日里的暖阳”。“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那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
五年后,面对“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等重大问题,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给出的“中国答案”坚定而具体:“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开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从大航海时代开辟世界图景,到工业革命塑造全球市场,再到建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开放、融通、合作的发展史。“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开放成为必由之路的发展。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当年,我们推动复关谈判、入世谈判,都承受着很大压力。今天看来,我们大胆开放、走向世界,无疑是选择了正确方向。”
越开放就越发展,越发展就越开放。
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需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到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从统筹推进21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从发起成立亚投行到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民生小事,“国之大者”。
住窑洞、睡土炕、打水井、修淤地坝、建沼气池,7年甘苦与共。
“这种历练对您今天有什么影响?”
“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被问及梁家河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深深感慨。
离开梁家河的那天早上,院子里早早挤满了送行的乡亲。推开门的那一刻,青年习近平流下热泪。“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他知道人民期盼什么,懂得群众需要什么。“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
“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群众关注。”这样的发展理念,让高质量发展有了温度。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在总书记心中,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十年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格局之变——
如何育先机?怎样开新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时近冬日,黄浦江畔,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2022年11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行至第五届。这个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关系发展全局的关键抉择,需要非凡的战略定力、高超的战略思维和科学的战略决策。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这是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袭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此时的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加上疫情冲击,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洞察时与势,把握危与机,关键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
从战略上观时察势,“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
带着这样的战略思考,总书记开启了国内调研之行。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地处南北和东西航道交汇点的宁波舟山港举足轻重,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在此汇聚。而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外原材料进不来、国内货物出不去,这个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一度成为“空港”。
春寒料峭,雨润万物。2020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酝酿着新形势下引领发展的新思路。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回京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阐释了对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6个月后,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
“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强大的内需体系和国内市场,是一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这是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统筹谋划。“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历史主动。“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
历史的自信,凝结成发展的自觉。
10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应对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亿万人民团结一心、沉着应对,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成功应对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江苏、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西藏、陕西、青海……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以来,总书记考察足迹跨越大江南北,奔基层、看企业、进社区、访农家,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中央深改委会议,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未来蓝图,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全面推进。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
通堵点、畅循环,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扩内需、增优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统筹协调、有效协同,新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补短板、促安全,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一个个关键处落子、彼此连接成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空间。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国内调研的重要一站。
2022年7月12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总书记站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久久凝视。
曾几何时,新疆是“路到头、人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田到头”的边境之地,是“骆驼电报,驴马邮政”的荒芜之所。如今,“钢铁驼队”中欧班列,沿昔日张骞凿空之路过沙漠、闯戈壁,西北边陲成为开放前沿。
此次考察,站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起点上,总书记思虑长远:“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登高望远看发展,致广大而尽精微。
以大思路运筹大棋局,以新格局应对大变局,以好策略落实大战略,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人民立场——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
“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了延安,瞻仰革命圣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
金秋时节,延安苹果红了。一下火车,总书记就直奔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苹果园,他挂念着老乡们的收成,听说他们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用水和灌溉问题,总书记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2019年5月,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退出,延安告别绝对贫困。老区脱贫攻坚,苹果这个特色优势产业一马当先,苹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当年大生产运动中栽下的小苗苗,新时代真正长成了延安人民的“致富树”,结出了“幸福果”。
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人民”二字,重若千钧。
1944年9月,普通士兵张思德的牺牲,让一代伟人毛泽东悲伤、沉思。追悼会上,他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讲话,这5个字,被中国共产党人写入党章,奉为宗旨,数十年回响不绝。
中国历史上,不乏察民情、谋民生的明君贤相,而惟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把阶级的、民族的、人民的使命统一起来,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忠实实践。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70多年后,延安的窑洞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的回响中思索:“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延安考察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了谁?依靠谁?
答案只有人民。
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心怀家国、躬身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3场盛会后与中外记者见面,一如既往的坚定誓言,始终不变的人民情怀。
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发展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现实反映。
发展为了人民,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与“魂”。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千家万户的小事,就是共产党执政的大事。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2021年春天,到广西桂林才湾镇毛竹山村村民王德利家做客,一段对话,打动人心。
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百姓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小家大家、老老少少,总书记念兹在兹。
饮瓢水,品百姓甘苦;摸炕被,感乡亲冷暖;掀锅盖,知群众饥饱……这十年,跋山涉水,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想办法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少受影响。”
…………
数字记录发展成就,也刻录民生冷暖。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10.3亿人、13.6亿人;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8000多万套,2亿多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增加18618元……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见证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白墙黛瓦,溪水潺潺。人称“浙东延安”的横坎头村,位于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立足红色旅游壮大特色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两封回信,催横坎头村人在致富路上大步向前。
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四明山老区,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
此后不久,村“两委”给习近平同志写信,汇报工作打算,很快收到回信,习近平鼓励他们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8年2月,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发展变化。当月,收到了回信,总书记希望他们“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横坎头红锋共富联盟”成立,区域资源整合成推动共同富裕的发展优势,串起一条旅游精品线路,游客逛完横坎头,就到邻村摘水果。
横坎头是缩影。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江大地在探索。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孜孜梦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之初的这句话,蕴含一个逻辑:发展到一定程度,先富要带动后富。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共同富裕路,究竟怎么走?
“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形象的比喻背后,是对财富的创造和分配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刻把握。“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路径清晰——
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谋划长远,只争朝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
2022年8月,党的二十大之前最后一趟调研,总书记去了辽宁,第一站,来到位于锦州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仁义之师”锦旗前,他伫立良久。那是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毛主席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
两个多月之间,锦州到延安,一颗苹果,映照初心。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发展才有动力。
复兴使命——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掌舵人,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
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从各地奔赴上海,叩响了兴业路76号的门环,也叩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开启了“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航程。
百年征程,千秋伟业。
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宏图将举,正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
《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苦苦思索如何“振兴中华”,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那时,梦想只能在梦中。
如今,高铁飞驰领跑世界,公路纵横牵起城乡,世界大港十之有七,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
“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总书记感慨地说。
十年砥砺奋进,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生机勃勃。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绘就了宏伟蓝图、吹响了前进号角。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距离北京万里之遥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是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多边峰会的目的地。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会见厅里,习近平主席的生动讲述,让外国政要们感慨不已:“中国式现代化令人钦佩。”
越是接近胜利,越要头脑清醒。
1945年,党的七大上,面对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毛泽东同志一口气列出我们党可能遇到的“十七条困难”,告诫全党要“准备吃亏”。
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回首百年路,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党的事业总是在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中前进的。
眺望复兴路,“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百年党史深刻启示,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治理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没有全党全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什么事也办不成。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深刻变革,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任尔东西南北风”,在高质量发展中塑造竞争优势,赢得历史主动。
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11月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珠海腾空而起,完成航展首飞,一举拿下300架新订单。大飞机制造取得的重大成果,此前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从“运十”立项,到C919翱翔,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历经半个世纪。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决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动力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产生于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过程中。
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悦宾饭馆,“中国个体第一家”的招牌引人注目。这是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馆,将经营者由父亲变更为女儿,是店家多年的心愿。
11月1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施行,“先注销、后成立”变成“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当天,女儿郭华拿到了全国首张直接变更经营者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写道: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创新之路,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
就任总书记后,他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与14亿多中国人民一起,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
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2016年的一次会议上,总书记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仔细想想,建党九十五年来,建国六十七年来,改革开放三十八年来,什么时候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道路都是不平坦的,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顽强斗争才能取得成功。”
风雨无阻,义无反顾,是历史的清醒,也是现实的坚定。
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复杂严峻形势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深层次矛盾中完成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不可避免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 ***
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历史的契机,只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能够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记者 胡 果 杜尚泽 吴秋余 吴 姗)
来源:人民日报
消失的顶流男团:有人身家过亿,有人退圈去世
不知不觉,《披荆斩棘》已经播到第四期,节目中哪位哥哥最火呢?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会是:苏有朋和吴建豪。
两位哥哥火到产生梦幻联动,微博热搜上出现了#你追的第一个男子组合#话题。
这个热搜不点开不知道,一点开全是回忆杀!
小虎队、F4、飞轮海、棒棒堂......
这不刚好串起了中国台湾偶像男团史?!
他们,曾经红透半边天,他们,曾经是无数人的青春回忆。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偶像男团单飞的单飞,解散的解散,逐渐销声匿迹了......
那不如就坐上时光机,一起去看看那些年爆红的偶像男团。
往回追溯中国台湾偶像男团的发展史,最早出现的是小虎队。
他们被称为初代男团,刚出道就走上巅峰。
首张团体专辑《逍遥游》卖出200万张,拿下专辑销量年度第一。
让更多人印象深刻的,估计是后来发行的《红蜻蜓》、《爱》等专辑。
这些专辑的传唱度极高,只要前奏一响,多少网友的青春DNA就动了?
爱音乐:小虎队 - 虎啸龙腾 狂飙'95演唱会全纪录
可以说,当年的小虎队掀起了全民追星热潮,连“追星”这个词,最早也是因为他们才产生。
他们到底有多红呢?
也就是演唱会场场爆满,创下数个吉尼斯纪录,甚至惊动日本NHK电视台,四度派员追踪报导小虎队。
只可惜,这样盛大的场面,最后都随着团体解散一起消失了。
一直等到新世纪来临,一部《流星花园》横空出世,新的偶像男团才有了雏形。
2001年,F4出道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F4是临时组合起来的。
当年《流星花园》刚播出就打破收视纪录,全世界有16个国家和地区播过这部剧。
制作人柴智屏从中看到商机,决定把吴建豪、言承旭、周渝民、朱孝天四人绑定,推出F4。
决定做得比较突然,但F4还是很红,一度被形容为制造“亚洲之光”的华人使者。
包括他们推出的专辑《流星雨》,红到现在大家依然能跟着哼唱。
流星雨音乐:言承旭;郑恺;李晨;Lucas - 感恩有你·2020浙江卫视跨年晚会
也是因为F4够红,第二年,他们的师弟可米小子也出道了。
还是柴智屏打造的组合,她想模仿F4创造新的辉煌,专门选出6位男生组成可米小子。
据说,经纪公司把F4成功获得的资源全部投入宣传可米小子。
听起来蛮大阵仗,可米小子却没有红多久。
出道三年即解散,留下一首《青春纪念册》存在大家的记忆里。
青春纪念册音乐:可米小子
但团体不管红不红,不可否认的是,那几年的中国台湾确实刮起了男团风潮。
就在可米小子出道的同一年,5566也出道了。
这个稍显随意的团名,原本是期许团内五位成员在演艺界的六大领域皆有收获与发展。
愿望很美好,现实也还行吧。
5566演过好几部热门的台偶,火了好几首偶像剧原声带。
《MVP情人》创下2002年台偶收视纪录,他们演唱的主题曲《我难过》被许多人知晓。
5566最红那会,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是——连五月天也难以匹敌。
这话五月天是承认的,阿信曾说过:当年只要5566出唱片,五月天就会被压着打。
But ,好汉不提当年勇,几年后,5566解散了。
其实,5566还是算比较特别的男团,团里有个人团员同时加入两个团体。(不是绕口令)
他是王少伟,一边跟5566发新专辑,一边跟183club组新男团。
183club的代表作是《王子变青蛙》,五位团员都参演了,只红了明道演的霸总单均昊。
哦对,还有这部剧的主题曲《迷魂记》,也是183club演唱的。
看看歌曲MV,这是五位长腿帅哥,为什么不能一起走红呢?!
主要是竞争对手太多,并且很强大。
在同年年底,《终极一班》播出爆火,飞轮海顺势出道。
借着偶像剧的热度,飞轮海快速走上事业巅峰,红得一塌糊涂。
他们边发歌边演戏,各种好资源从不间断。
谁没看过终极系列,谁没听过《我有我的Young》。
(翻车现场版也算
)
我有我的Young音乐:飞轮海
想当年,多少女孩买过飞轮海的海报、贴纸,还要跟好朋友争论团体里面谁最帅?
与此同时,也有女生被另一个男团迷得神魂颠倒——2006年出道的棒棒堂。
棒棒堂搭上偶像男团风潮的末班车,同样红过好几年。
《黑糖玛奇朵》、《黑糖群侠传》等剧,《黑糖秀》、《苦茶》等歌,曾经风靡一时。
苦茶音乐:棒棒堂 - 哪里怕
但风靡过后,一切不似从前,差不多是由棒棒堂开始,中国台湾偶像男团逐渐没落了。
那些红过的男团单飞或解散,重新推出的男团又红不起来。
就这样,一个辉煌的时代落幕了。
如今多年过去,那些站上巅峰的偶像男团成员,现在怎么样了?
还是先从小虎队说起,他们出道最早,也红得最长久,仍在娱乐圈查有此人。
比如苏有朋,借着《披荆斩棘》收获超高热度,“苏有朋女孩”霸屏热搜。
出道34年还能被观众追捧,源于苏有朋自身的努力和实力。
翻看他这些年的履历,手握爆款剧,尝试当导演、当导师,全能型的偶像谁不喜欢?
比起苏有朋的活跃,吴奇隆被更多人知道的是他跟刘诗诗的婚姻。
但大家也有不知道的事 ,吴奇隆早早创立了影视公司,去年成功在香港上市。
霹雳虎摇身变成大老板,身家过亿。
多亏了两位队友的衬托,搞得陈志朋经常被说是小虎队里发展最差的人。
大家记不太清他有什么作品,唯独记得有很多辣眼睛的奇葩造型。
不过,能用新造型刷新印象也是本事,应该比言承旭跟偶像剧长期绑定来得好点。
言承旭的后续发展好像陷入相似圈子里,总拿不出更好的作品。
大家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道明寺,外加跟林志玲的感情,而志玲姐姐都嫁人了......
虽然言承旭的感情没着落,但F4的其他成员统统结婚了。
周渝民升级当爸爸,一直在努力拍戏养家,估计赚到不少钱。
毕竟,他最近一次上热搜,是因为被诈骗3447多万台币(约775万人民币)。
有人混得风生水起,有人却落魄无比。
朱孝天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他说自己患有罕见的纤维肌痛症,有可能遗传就放弃要孩子。
在前阵子的采访中,他还自曝很久没工作没收入,名下无房无车。
一番对比下来,F4里混得最好的是吴建豪。
他的爱情结婚又离婚,事业上倒是全面发展,唱歌演戏加跳舞,并创立个人潮牌。
可能也是由于自身够拼,他现在才有机会继续“披荆斩棘”。
再来看看可米小子,当年人气不如F4,现状更是令人唏嘘。
六个人的组合,仅剩王传一和曾少宗还在娱乐圈发展,偶尔演演配角。
另外的张庭伟和许君豪,早就选择退圈了。
一个转往餐饮业发展,创业开起奶茶店;一个考取了牙医执照,成为普通的牙医。
最遗憾的是,申东靖和安钧璨相继病逝。
难怪有人说,可米小子是最命运多舛的男团。
但人生嘛,总是起起落落,又不知道最终去向何方。
像5566的几位成员,也就王少伟在圈内浮浮沉沉,演些不出名的剧。
至于王仁甫和孙协志,基本半退圈了。
许孟哲就变成冰球运动员,彭康育也创立了娱乐公司。
难得的是,不管在不在圈内发展,几位团员的感情还是很不错。
今年恰逢5566出道20年,王仁甫、孙协志和许孟哲专门策划了“2056二十周年演唱会”。
他们经常相聚排练,准备为粉丝带来5566的经典曲目。
与5566有密切联系的183club,现状也差不多。
团体里最红的明道,前两年上演戏综艺说自己无戏可拍,开始跑商演。
最红的都混成这样,其他人的处境更是一般。
颜行书退圈当篮球教练,黄玉荣过起普通生活;祝钒刚倒是很想在娱乐圈发展,奈何负面新闻太多,始终红不起来。
说到这,娱乐圈的红与不红,可能有点运气成分在吧。
就像辰亦儒,当年在飞轮海里最没存在感,现在发展倒不错。
他自己在做直播带货,偶尔还能上上综艺,又娶了个漂亮老婆,人生赢家了。
同样是有妇之夫的吴尊,日常是晒娃晒老婆。
养家不容易,他除了在娱乐圈搞事业,同时投资了健身房自己当老板。
还有汪东城,事业不见得出彩,留给大众最深的印象是cos女装。
以及参加了《追光吧哥哥》,里面的舞蹈动作被吐槽”油腻“。
最后看回棒棒堂,六位成员的发展各不相同。
以前人气最高的王子(邱胜翊),现在还在娱乐圈唱歌、演戏。
就是作品都不出圈,大众更记得他和邓丽欣恋爱又分手。
在王子之外,稍微活跃的是敖犬(庄濠全),去年参加了《披荆斩棘的哥哥》。
他签约了内地的经纪公司,尝试又唱又演又上综艺,但不温不火。
其他成员也是如此,追求多面发展,却没有太大水花。
威廉(廖亦崟)做过主持、演戏,兜兜转转在演配角。
小煜(杨奇煜)坚持做音乐,投资理发店。
结果,歌不红,理发店遭遇火灾,损失惨重。
事业上发展一般般, 但他俩都收获了爱情。
威廉上个月刚办完婚礼,小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
阿纬(刘俊纬)也晋升当爸爸了,他早在6年前结婚,老婆是身价百亿的富家千金。
在此基础上,他果断退圈经商,开了数十家餐厅,成为餐饮大亨。
剩下的小杰(廖俊杰),就只活跃在社交平台,偶尔发发生活日常。
他没有什么新作品,自然糊到无人知晓了。
看到了吧,那些住在大家青春记忆里的偶像男团,早已有了不同的人生际遇。
他们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如同屏幕外的观众,好好去迎接自己的人生。
偶尔,观众还是会怀念那个辉煌的年代,听听那时的歌,看看那时的剧。
也谢谢那时的他们,在无数人的青春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工人变老了!全国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升至39岁,浙江竟然挤进前五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2》(下简称《报告》)显示,2001-2020年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5.3岁上升至39.0岁,城镇劳动力平均年龄增长呈加快趋势。
《报告》显示,2020年,平均年龄最高的前五个省份是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浙江,其中东三省超40岁,分别为40.84岁、40.44岁、40.31岁;重庆、浙江则极为接近40岁,分别为39.97岁、39.77岁。
众所周知,长久以来,东北三省的打工人年龄在全国最高,与当地少子化、老龄化以及人口流出等有关系。那么为什么像浙江这样民营经济、小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人也年龄偏大呢?
12月24日,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货币研究院研究员陈佳对时代财经表示,首先,人口老龄化是最巨大的趋势性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排名中,重庆高居全国各省、直辖市之首,高达31.86%;而浙江则全国排第四,达28.27%。
“除了人口老龄化因素之外,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也是另一个极为强大的人口结构驱动因素。”陈佳表示,重庆、浙江的城镇化率较高,农村地区大量年轻人进入到城镇。
“此外,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相对发达,其平均预期寿命在国内处于高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高了浙江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陈佳解释道。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12月24日对时代财经指出,打工人越来越老,会来带产业升级的困难以及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甚至引发未富先老的社会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东三省、重庆稳居前四 浙江第五
最新《报告》显示,平均年龄最高的前三个省份是黑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打工人”平均年龄甚至超过了40岁。而在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0》中,2018年全国劳动力平均年龄最高的前五个省份是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湖南。也就是说,东三省与重庆,近年来打工人年龄一直相对较高。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曾对媒体表示,近几年,东北整体人口数量在持续下降,少儿占比较低是东北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的一大原因。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侯建明在著作《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及其影响研究:以吉林省为例》就提到,东北地区工业化起步早,在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推行力度大,而这也使得该地区较早地进入了少子老龄化阶段。
另一方面,东北人口流出也是全国较为严重的地区。根据七普统计,与六普相比10年间,东北地区人口流失达1100多万人。以2019年为例,黑龙江净流出17.99万人,吉林净流出11.03万人,辽宁净流出4.11万人。
另一个稳居打工人平均年龄榜单前五的则是重庆。
时代财经采访两位专家均表示,重庆的劳动力人口年龄逼近40岁,主要原因是重庆的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据公报,2021年重庆全市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570.21万人,比2020年增加22.25万人,全市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7.8%,比2020年提高0.7%,比全国平均高3.6%。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达40.68岁,比当地城镇39.64要大整整一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重庆、江苏和辽宁农村地区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了30%,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农村每10人中就有3个老年人。其中,重庆占比排第一,达31.86%。
据悉,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占比高,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较高。重庆的城镇化率位居全国第八,在中西部领跑。据重庆最新的人口公报,重庆市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为3212.43万人,比2020年增加3.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9.1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32%。
浙江以39.77岁,排在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榜单第五。与重庆相似,浙江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达41.06岁,比当地城镇39.22岁要大一岁多。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浙江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也高,全国排第四,达28.27%。另据浙江统计局,2021年浙江的城镇化率为72.7%。
陈佳指出,浙江城镇化与城乡劳动力人口年龄差短期内也具有与重庆类似的特点,由于农村地区大量年轻人进入到城镇,客观提升了农村打工人的年龄。
浙江日报曾指出,在此背景下,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劳动人口呈减量化、高素质化特征。“十四五”时期,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全省常住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随后逐年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将向“质量”红利转变。
打工人越来越老会来带什么?
七普数据显示,劳动力人口的规模达到2013年的10.06亿峰值后,开始逐年减少。与此同时,近十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45-64岁老年劳动力组人口的比重则持续上升,从2011年的33.74%一路增加到2019年的41.35%,十年上升了7.61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劳动人口平均年龄的上升。
事实上,近年来打工人的年龄上升 ,也与受教育程度普及有关。人们花了更多时间接受教育再进入职场,客观上导致打工人年龄高。
据《报告》,全国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从1985 年的 11.56%上升到了 2020 年的 43.13%,农村的占比从 1985 年的6.61%上升到了 2020 年的 22.02%,城镇的占比从 1985 年的 27.07%上升到了 2020 年的 56.45%。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省份其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会相应的较长。
打工人越来越老,除了柏文喜提到的,会来带产业升级的困难以及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陈佳还提到,如果劳动力人口年龄增长过快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能够承担的速度,这就会产生一系列结构性问题。
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关于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的部分,提及如何应对老龄化的到来。会议指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面对打工人年龄越来越大的趋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童玉芬教授曾经建议 ,“以劳动力供给为导向调整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尤其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技术和资本替代弥补可能的劳动力供给不足。”
此外,童玉芬进一步指出,今后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继续老化,将可能加剧人们因为知识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失衡,出现行业、区域等结构性失业与局部性劳动力短缺现象。因此,她建议,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减缓结构性失业和短缺现象。
中国好声音10年后,9位冠军境遇不同,有人被遗忘,有人逆袭
终于来了!《中国好声音》在7月底,将迎来第十一季的开播。
为提高热度,节目邀请刘德华压阵。
然而,节目组还是打错了算盘。
节目不好看,就算是请来再多的大咖也难以挽回口碑。
大家还记得2021年的前三名是谁吗?
冠军伍珂玥、亚军王靖雯、季军陈文非三人在过去一年里,并没有任何好的发展。
不仅如此,三人的热度,更是低到没有翻腾出任何水花。
截至目前,冠军伍珂玥粉丝也只有53万多,还不如一个小网红。
就像是蒋敦豪所说:“冠军半生,归来依旧是素人”。
《中国好声音》播出十季,每年都有冠军诞生。
但大多数冠军,都没逃过“大起大落”的命运。
接下来,一起看看梁博、李琦、蒋敦豪、张碧晨......这十位冠军的现状。
第一季:梁博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播出时,热度是非常高的。
在节目中,也出现不少实力派歌手。
如吴莫愁、吉克隽逸等人。
但她们最后却无缘冠军,反而是梁博登上宝座。
梁博是个很奇葩的歌手,拿到冠军后,立即飞往国外学习。
在他离开的时间段,其他的歌手抓住机遇,奋斗着各自的前途。
像董贞、丁丁、平安、云杰等没有名次的选手都大红大紫了,梁博才回国。
2014年,梁博把自己原创的歌曲合成专辑《梁博》。
专辑发出后,并未翻腾出浪花,就连一点点的热度都没有。
有人说,梁博是错过了发展的时间。
也有人表示,梁博是去国外混了一圈,没有功成名就才想回国捞金。
但无论外界说什么,梁博是一直在乐坛发展,只是他不屑于比赛,不屑于走红。
现在的梁博,偶尔会开直播,但他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创作。
从热度来说,他已经回归平淡。
第二季:李琦
李琦在参加《中国好声音》前,已经在江苏本地小有名气。
后来,凭借着一首《趁早》大红大紫。
在拿下冠军后,他顺利出道娱乐圈,还曾参加过一次春晚,也发出了几首单曲。
然而,他无论是开演唱会,还是发单曲,都没人关注。
渐渐地,公司也不再力捧李琦,现在娱乐圈彻底查无此人。
李琦也想红,在2018年的时候,还参加了一期《声入人心》。
可遗憾的是,他也是短暂掀起波澜,但又很快不温不火。
在7月12日,李琦发出微博,不是粉丝的提醒,他都忘记自己出道9周年。
第三季:张碧晨
张碧晨是唯一至今都活跃在舞台上的冠军歌手。
在参加《中国好声音》前,张碧晨已经在国外出道。
不过,当时她在国外发展并不好,所以才打算回国。
回国的第一站,张碧晨就报名参加《中国好声音》,凭借着实力唱腔,拿下冠军。
比起其他的冠军来说,张碧晨是利用冠军头衔,彻底翻身。
上综艺,出专辑,开演唱会,唯一让她受到影响的就是和华晨宇生下孩子。
然而,当她2021年重新出现在大众眼前时。
华晨宇一整年都没资源,但张碧晨却因单身妈妈备受大家的关注。
她再度凭借实力复出,成为综艺节目中的“宠儿”。
同年,再度回归《中国好声音》,但她不再是选手,而是导师助教。
在大型纪录片《紫禁城》播出后,主题音乐歌手,就有张碧晨的出现。
浙江跨年演唱会上,张碧晨连续献唱3首歌曲,成为当红歌手。
如今,在《中国好声音》的冠军中,只有张碧晨是活跃度最高,热度最高的。
第四季:张磊
马頔的原创歌曲《南山南》有不少人翻唱,但张磊是翻唱最完美的那个。
他的翻唱,不仅把民谣带到一个新高度,也让他自己稳坐冠军的位置。
从能力来说,张磊还不如同期参赛的贝贝、黄勇等人。
张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歌手,他没有上过专业的院校,一切都是靠自己领悟。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冠军,少不了背景因素。
一个励志的自由歌手,加上那英老师指点后,能够拥有独特的见解。
这让大家都觉得很新奇,所以愿意给他一个发展机会。
然而,张磊并没有靠着冠军,从此翻身,反而是很快就回归平淡。
他没有开演唱会,也没发出新专辑,偶尔在电视剧里唱插曲,偶尔开直播。
最近的一次露脸,还是在4月为《特战荣耀》演唱的插曲《攀》。
第五季:蒋敦豪
蒋敦豪很渴望自己红起来,然而他拼搏半生,也只是素人一枚。
2016年,《中国好声音》见到节目热度逐步减低,于是把名字改为《新歌曲》。
然而,改名后的热度并未提高,反而出现大家抵制的情况。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蒋敦豪成为获得冠军的幸运儿。
可在拿下冠军后,蒋敦豪并未获得好资源,反而是渐渐变得无人识。
为了让自己再度翻红,蒋敦豪不得不参加《创造营》。
可创作实力不佳的蒋敦豪,无论怎么折腾,都没再次翻红。
最后,还是被好哥们周深拉着上综艺,才渐渐得到露脸的机会。
如今,蒋敦豪偶尔会上综艺,但还是不温不火。
第六季:扎西平措
来自少数民族的扎西平措,原本就不是一位歌手。
据悉,他在家乡是一名老师,因为喜欢音乐,也想得到大奖,才会来到《中国好声音》。
他没有想过要获得冠军,也没想过走红,但他的洪亮歌喉却深受刘欢喜欢。
在夺冠后,刘欢劝他签约出道。
扎西平措从未想过入圈发展,在好友和导师的劝导下,茫然地入圈。
在签约后,扎西平措自己创作了几首歌曲,但很快他就厌倦了。
没有走红,也没有回到老家教书,而是默默地在乐坛发展。
2019年到2021年三年时间,他偶尔露面于跨年晚会。
只可惜,他自己不想红,签约公司也没力捧他。
如今的他,已经没有知名度,彻底沦为素人。
第七季:旦增尼玛
旦增尼玛以一首《隐形纪念》获得李健的关注。
然而,李健力捧他夺冠,却没力捧他持续走红。
在参加完《中国好声音》后,旦增尼玛没有接到综艺邀请,也没得到唱片公司的青睐。
因为没有曝光度,很快他的热度就褪去。
最后,旦增尼玛主动找到李健老师,他才能得到一个去音乐学院担任老师的机会。
当然,平时的旦增尼玛也会静静地创作歌曲。
2021年,他创作出的《神鸟》还登上青海卫视跨年演唱会。
2022年,他再次发出单曲《梦想开怀》。
遗憾的是,上线后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
第八季:邢晗铭
邢晗铭是冠军?
很多人看到她的名字,都觉得好陌生。
可2019年的《中国好声音》冠军却是她。
比起她这位冠军来说,这一季的其他落选选手知名度更高一些。
李凡一、汪帅、刘美麟等人的热度,远比邢晗铭强。
脸蛋圆乎乎的她,夺冠前人气都不佳,夺冠后更是毫无反转。
截至目前,她一共发出一首新歌,一张专辑。
至于综艺节目,更是难以见到她露脸。
可以说,短短3年过去,娱乐圈已经快查无此人。
现在的她,还在继续创作,能否再度翻红,也只有靠实力说话。
第九季:单依纯
单依纯在参加《中国好声音》后,得到李健的力捧。
刚夺冠,便立即签约出道,热度极高。
在后来的发展中,资源也是源源不断地朝她砸来。
在很多的电影中,单依纯都能得到一个演唱插曲的机会。
2022年,她参加了《奔跑吧》《生生不息》等综艺。
总体来说,单依纯一直活跃在舞台上。
只是,她的热度比起刚出道的时候,还是差很多。
如果能够持续被力捧,说不定能够像张碧晨一样有知名度。
第十季:伍珂玥
2021年的《中国好声音》一播出就被网友嘲讽不断。
顶着压力成功获得冠军的伍珂玥,也没捞到好处。
节目结束后,导师李克勤没有给她任何的资源。
不仅如此,综艺节目、唱片公司都没捧她。
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伍珂玥是比赛了个寂寞。
伍珂玥出道至今,一年多了,粉丝还只有50多万。
就像季亚军的粉丝量,都比她多。
如今的伍珂玥,日子比没有参赛时,还要过的艰辛。
十位冠军选手,除了张碧晨外,其他的几乎都沦为素人。
单依纯纵然有资源,但她的热度却一直没有张碧晨高。
比起冠军选手,一些曾经落榜于冠军的选手,发展似乎更好。
这两位,现在已经是红透半边天了!
第一位:周深
热度最高的落选者。
周深曾远赴国外学习,2014年参赛《中国好声音》,因为那英的一句更喜欢李维,无缘决赛。
但周深并未放弃发展,一首《大鱼》让他连获8个大奖。
那时候,跟他一样唱中国风音乐的有霍尊、李玉刚等人。
但他的创作能力,却是几人中最高的。
一年可以发出20多首单曲,还能收割音乐榜单播放量冠军。
不仅如此,他还是央视舞台的常客。
在2020年的福布斯名人榜中,周深排名42名。
在2022年的8月,他将出演第一部电影《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并且演唱其中全部歌曲。
一个止步于32强的选手,混到如今的华语乐坛热度最高男歌手,那英真的是看走眼了。
第二位:吉克隽逸
2012年,吉克隽逸获得《中国好声音》季军。
比赛结束后,冠军远走国外,吉克隽逸的发展如火如荼。
连发4张专辑,还同时上多次春晚,参加《浪姐》、《歌手》、《奔跑》等大型综艺。
2021年,吉克隽逸回归《中国好声音》担任助教。
十年不到,她已经游走成为乐坛的一线歌手。
她的热度和创作水平,在整个《中国好声音》选手中,都是难以超越的。
《中国好声音》已经播出十年,成为冠军后真正红火的却只有张碧晨。
梁博、李琦、伍珂玥等人,早就泯然众人。
如此可见,获得冠军未必就能大红大紫,还是要靠着实力才能走上高位。
就像是周深和吉克隽逸,两人的创作水平和能力都是极高的,因此能够至今红火。
只是可怜周深,第一轮都被淘汰,如今却成为王者歌手。
由此可见,歌唱比赛有着自己的一套玩法,冠军的含金量也只是在比赛中高。
出了歌唱比赛,歌手的含金量又会是另外一回事儿。
张若昀: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16岁参演首部电视剧
张若昀,1988年8月24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梦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签约艺人。张若昀出生于北京市,是个地道的北京人。读书时,英语成绩尤其优秀,考试很少跌下140分。他独特的英语学习秘诀在于看外国电影、玩电脑游戏。
高三时,他立志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班主任在对其成绩和未来进行了慎重的综合考量后,准他的假,并破例为其保留学籍。老师的这个决定让张若昀至今感恩。
张若昀父母早年离异,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是建筑师、地质学家、测绘专家张志新,父亲是导演、编剧、制片人张健。父亲张健曾与演员刘蓓有过一段婚姻并离婚,几经波折后,父亲张健又与携有一子的前妻刘蓓复婚,故刘蓓也是张若昀的继母。
2010年9月的一个雨夜,因为一次追尾,张若昀认识了唐艺昕。2017年8月2日,张若昀正式公开与唐艺昕的恋情 。2019年6月27日,张若昀与唐艺昕在爱尔兰举行婚礼 。2020年5月,两人的女儿出生 。
2004年,16岁的张若昀参演了自己的首部电视剧,在由高圆圆主演的爱情剧《海的誓言》中饰演少年欧阳正。
2010年1月,参演由李晨、王丽坤主演的历史言情剧《理发师》,饰演赵擎;同年因参演文章主演的战争爱情题材电视剧《雪豹》,饰演主角周卫国的弟弟刘志辉而受到关注。
2011年,主演《雪豹》姊妹篇励志革命剧《黑狐》,张若昀在剧中担当男主角,饰演方天翼。同年,客串《失恋33天》系列微电影《失恋侯群症——〈失恋33天〉群像》。
2012年4月,夺得乐视影视盛典电视剧最佳新人奖 。同年,客串战争题材电视剧《血色玫瑰之女子特遣队》,饰演周礼禅。
2013年1月,主演抗战题材电视剧《雳剑》, 饰演国民党军官严颂声; 3月,出演国民感情剧《下辈子还嫁给你》,饰演傅念文; 6月,在抗战剧《风影》中再次饰演方天翼 。同年,在抗战剧《雪豹坚强岁月》中饰演男一号周卫国;12月,主演爱情剧《恋歌》,饰演男一号林恒,并献唱片头曲《醒来》。
2014年,国剧盛典中获得年度卓越演员奖 。12月,主演网络偶像剧《男神执事团》和战争题材电视剧《光影》。
2015年3月,与马思纯合作出演青春校园喜剧电影版《奇葩朵朵》,饰演男主角黄剑;5月,主演的根据周立波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土地改革剧《暴风骤雨》开机,他在其中饰演有“赵光腚”之称的农民赵玉林;7月,参演同名小说改编的民国玄幻网络剧《无心法师》播出,饰演军阀张显宗。
2016年2月8日,主演的古装单元剧《青丘狐传说》于湖南卫视播出,出演《阿绣》单元中的书生刘子固 ;3月16日,主演的根据作家盈风青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十五年等待候鸟》于湖南卫视播出,他在其中饰演男主角裴尚轩 。4月,主演刑侦网络剧《法医秦明》,饰演毒舌傲娇的法医秦明 ;7月,主演的东方奇幻电视剧《九州·天空城》在江苏卫视播出,饰演羽皇风天逸;9月,与周冬雨、李易峰搭档主演的由海飞原著小说改编的谍战剧《麻雀》在湖南卫视播出,凭借在剧中饰演的国民党军统特工唐山海一角获得国剧盛典最具人气男演员 ;11月25日,搭档吴彦祖、张静初等共同主演的由林岭东执导的动作片《冲天火》在全国上映 。
2017年,主演古装剧《霍去病》;同年,参演由宋丹丹、姜妍等人出演的都市情感电视剧《亲爱的她们》,饰演漫画家何安宁 ;8月,在都市爱情剧《爱情进化论》中饰演牙科医生鹿飞 。11月22日,在第14届年度先生盛典上获得年度最受关注演员奖 。12月,张若昀首次出演话剧,主演林兆华执导话剧《三姐妹·等待戈多》,分饰轻松幽默时而深沉的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生活苦闷中年男子“韦尔希宁”两个主要角色 。2018年9月20日至24日,话剧《三姐妹·等待戈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再演,并连续公演五场 。
2019年5月1日,参加的《“中国梦·劳动美”——五一“心连心”特别节目》在CCTV-1黄金档播出,与刘烨合作演唱歌曲《时代号子》;9月24日,以嘉宾的身份参加《明星大侦探第五季》的节目录制;10月22日,主演的谍战剧《谍战深海之惊蛰》登录湖南卫视播出;11月26日,搭档陈道明、吴刚、李沁等领衔主演的古装剧《庆余年》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播出,饰演第一男主角范闲 ,凭借该剧获得2019搜狐时尚盛典“年度国剧男明星”和2019星光大赏年度品质电视剧演员,以及金骨朵盛典“年度实力演员” ,并被提名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参演短片《2019最美表演》。
2020年1月24日,登央视春晚与贾冰、秦岚、沙溢、吴磊搭档表演小品《风雪饺子情》;11月29日,在中国视协演员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电视好演员”颁奖礼中,张若昀获得中国电视好演员优秀演员(网剧组男演员) ;12月31日,参加浙江卫视抖音《“美好有你”浙江卫视2020-2021跨年晚会》 。
2021年2月14日,友情出演的古装喜剧《赘婿》播出 。5月10日,革命历史片《1921》正式官宣青年刘少奇由张若昀饰演 ;9月12日,主演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在横店影视城正式开机;9月28日,参加的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播出。12月15日,主演的根据烽火戏诸侯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励志剧《雪中悍刀行》在央视八套播出,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北椋世子徐凤年] ;参加真人秀《萌探探探案》 。
2022年1月,主持中国文联2022年春晚。 1月26日,参加的《大侦探》第七季发布定档海报。1月31日,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 ,表演开场《欢乐吉祥年》 。2月2日,参加《百花迎春》晚会,讲述《镜头里的人民》 。2月15日,参加《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与陶玉玲、宋祖儿、樊雨洁、金遥源一同表演音诗画《永不褪色的青春》。
2022年3月,芒果TV自制普法教育推理节目《大侦探7》第六案《木偶复仇记II》将分成(上)(中)(下)播出。
张若昀在《黑狐》中饰演的方天翼有血有肉、侠骨柔情,凭借硬朗帅气的外形和精湛的演绎,让观众记住了这个身怀飞刀绝技机智勇敢的黑狐特工形象;虽然身为新人,但无论从帅气的外形或是演技来看,张若昀都极具潜力。还因为在电视剧《雪豹》、《黑狐》中均饰演抗日救国的热血青年,身着军装的形象给广大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冠以“军装美男”的称号 。
张若昀很帅气。挑战农民形象,戏路全面开花。专业的扎实、个人良好的艺术感受力以及对待表演认真严谨的态度,是成就张若昀演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