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马丁路德金演讲稿(被拒绝100次后完成人生逆袭,这可能是史上最励志的TED演讲)

导读马丁路德金演讲稿文章列表:1、被拒绝100次后完成人生逆袭,这可能是史上最励志的TED演讲2、说唱诗人Clint Smith TED的演讲稿:沉默是更可怕的武器3、武契奇在联大演讲时质问:塞

马丁路德金演讲稿文章列表:

马丁路德金演讲稿(被拒绝100次后完成人生逆袭,这可能是史上最励志的TED演讲)

被拒绝100次后完成人生逆袭,这可能是史上最励志的TED演讲

演讲 | 蒋甲

整理丨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个华裔青年的故事重新热起来,他是华裔青年蒋甲,他提到,从他10多岁去美国读书后,一直梦想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虽然后来在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企业家之梦却一直没有实现。蒋甲意识到:内心深处对被拒绝的恐惧,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于是,蒋甲开始了一项叫做“碰壁100天”的实验,每天主动寻找被拒绝的机会。这项新奇大胆的实验,化解了“被拒绝”给他带来的痛苦和羞耻。蒋甲从害怕被拒绝,到拥抱拒绝,最后从拒绝中获得深刻人生感悟。

这个华裔青年的故事激励了数千万的青少年,他也登上了TED的演讲舞台,这可能是史上最励志的TED演讲。

(演讲主题:What I learned from 100 days of rejection)

下面是他分享的全部内容:

童年时一次不被赞美的经历

埋下害怕被拒绝的种子

我6岁的时候收了一份礼物。教我一年级的老师想出一个很棒的主意,她想让我们在收到礼物的同时学会赞美他人。

于是她把带给我们的礼物放在教室一角,让所有同学站在教室前面,说“不如我们在这里相互赞美,如果你听到有人赞美你,你就去拿一件礼物然后回到座位上。”多棒的微软。

我彻底把这个目标刻在了心上,要征服世界,要统治。我没瞎编,我真的写了信,就是这封。信你们就别读了,字很潦草,但我标了一些重点词。

这是我的另一面:想征服世界。

随后的两年里,我有了去美国的机会,我果断抓住了它,那可是比尔·盖茨的故乡啊。

我以为我的创业之旅就此展开,然而我们再快进到14年之后,我30岁,没有公司,连创业的行动都没有过,我只是一个500强公司的市场部经理。我觉得我卡住了,停滞不前。

为什么会这样?当初那个写下豪言壮语的14岁少年去哪了?这一切不是因为我没有尝试,而是每当我有一个新想法,每次想尝试不同的东西,甚至工作时,每当我想提个建议,想在团队面前讲话的时候,我都感觉那个14岁的我在和6岁的我做斗争。

一个想征服世界,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另一个怕被拒绝,而赢的往往是那个6岁的我。

这种恐惧一直持续到我有了自己的公司,我是说我30岁的时候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反正要想成为比尔·盖茨,迟早得踏出这一步。

后来我遇到一个投资机会,然而我又被拒绝了,我被打击到想要就此放弃。但我转念一想,比尔·盖茨会因为一次投资被拒就放弃吗?任何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会这么放弃吗?必然不会。

我幡然醒悟,我一定可以建一个更好的公司,打造更好的团队和产品,前提是:我要先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者,更好的人。我不能再让6岁时的自己支配我的生活了,我必须让他哪来的回哪去。

于是我找到了我的朋友——谷歌,寻求帮助。

我开始搜索“怎样克服被拒绝的恐惧?”搜出一堆关于“恐惧从何而来”的心里文章,还有一篇名叫“别太在意,只管克服它”,这不是废话吗?

终于,我很幸运的找到了被拒绝疗法网站rejectiontherapy.com。这是加拿大一个企业家Jason Comely发明的一个游戏,就是让你连续30天,天天到外面花样“求拒”,然后你就会对此麻木了。

我爱死这创意了。

从跟陌生人借100美元开始

连续被拒绝100天

我说“我就要玩这个,连续玩100天,体验被拒的感觉,还要把过程录下来放在博客上。”

于是我构思好了求拒方式,带着录像机出门了,我是这么做的。

第一天:跟陌生人借100美元。

我走到工作的地方,下楼,看见桌子后面有一个像是保安的壮汉。我慢慢走近他,这简直是我有生以来走的最漫长的一条路,我汗毛都竖起来了,手心都是汗,心砰砰直跳。

好不容易走到他身边,我说“先生,我能向您借100美元吗?”他抬起头,一脸大写的“不行”,他问“为什么?”

我说“不行吗?那不好意思打扰了。”然后我转身就跑。

我真的囧死了。但我录下了那个过程,在当天晚上回看时,我只看到了自己有多惊恐,我看起来像《第六感》里的孩子见到了死人。

但我又看了看那个壮汉,他没那么可怕,他就是一个胖乎乎、挺可爱的少年,他甚至问我“为什么”,他在给我机会让我解释。但我当时什么都说不出来,没法解释,没法商量,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只会逃避。

那是我人生的一个缩影,每次因为一点小事被拒,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掉。我决定第二天,无论发生什么我绝不会再跑了,我要跟人交涉下去。

第二天:续杯一个汉堡。

那天我来到一个汉堡店,吃完了午餐,我跟收银员说:“你好,我能再续一个汉堡吗?”

收银员一脸蒙圈:“什么叫续一个汉堡?”

我说:“就像饮料续杯那样,我想续一个汉堡。”

他说:“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汉堡不能续。”

就这样我又被拒绝了,但我没跑。我说:“好吧,我很喜欢你们的汉堡,很喜欢你们店,如果你让我续一个汉堡,我会爱上你们的。”

他说:“好吧,我问问经理,没准我们以后会有类似的活动,但今天肯定不行。”

于是我走了,当然我不觉得他们会真推出续汉堡的活动。

我依然害怕被拒,但不会像第一次那样有历经生死的感觉,因为我没再逃跑,你看,我已经学到了重要的一课。

第三天:买奥运甜甜圈。

就是从这天开始,我的人生被颠覆了。

我去了Krispy Kreme,一家美国大型甜甜圈连锁店,这里应该也有他们的分店。我走进去问,“能帮我做一个奥运五环形状的甜甜圈吗?就是把5个甜甜圈连在一起……”我觉得人家不可能答应,但做甜甜圈的人居然当真了。

她拿出纸和笔开始画五环图,边画边思考。15分钟后,她拿出了一盒五环形状的甜甜圈。我太感动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段视频在油管上有五百万的点击量,全世界都不敢相信。

因为这个视频我上了报纸,参加脱口秀,参加了种种活动。我开始小有名气,很多人给我写邮件,说“你做的事太帅了!”

从在陌生人家里种花的经历中

发现“为什么”的神奇力量

但知名度并不是我追求的,我真正想要的是学会改变自己。所以我把剩下的“被拒100天”变成了研究项目,我想看看我能学到什么。

我学到了很多,发现了很多秘密。比如,如果我不在被拒时转头就跑,我可以把“不行”变成“行”,这种神奇力量就在于一个词——“为什么”。

所以一天,我捧着一束花来到一个陌生人家门前,敲了敲门,我说,“嗨,我能把这束花种在你的院子里吗?”

他说,“不行”,但在他关门之前,我问了一句“为什么”,他说,“我家狗在院子里见什么挖什么,我不想你的花被糟蹋,你可以穿过这条街去Connie家问问,她喜欢花。”

我听了他的话,去敲了Connie的门,她欣然同意了。半小时后,这束花就重在了她的院子里,现在应该开得更漂亮了。

如果我在被拒的第一时间离开了,我会以为那个人不信任我,他可能觉得我疯了,或对我的穿着打扮看不顺眼。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被拒绝只不过是因为我的请求不是他想要的,他很信任我,甚至向我推荐另一个人,用销售的概念说,我完成了一次转交。

又有一天,我发现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述来增加被同意的几率。有一次我去了星巴克,我问经理,“你们需要迎宾人员吗?”

他问,“什么迎宾人员?”

我说,“你知道沃尔玛的迎宾员吗?在顾客进店前向他们问好,其实是为了保证他们不偷东西。我希望给这里的顾客同样的体验。”

我不知道这会有什么效果,可以说我觉得可能效果很差,那个人,他叫Eric,当时也一脸不确定。

然后我问他,“听起来很奇怪吗?”

他说,“确实很奇怪”,但马上他的态度就变了,好像把所有怀疑抛诸脑后了,“你去做吧,别弄得太奇怪就行了。”

后来的一个小时我就成了星巴克的迎宾员,对每位进店的顾客说“你好”,祝他们节日快乐,顺便说一句,我不知道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但是我建议你千万别当迎宾员。

那真的特别无聊,但马上我就发现,我之所以没有被拒绝,是因为我说了句“这很奇怪吗?”我问出了他的疑问,也就是说我跟他的想法一样,把迎宾当做一件怪事。

一次又一次,我都发现如果我先说出对方的疑问,就更容易得到对方的信任,人们就更容易答应我的要求。然后我就意识到,我可以通过提出要求来实现我的人生梦想。

有时候连闪光灯都拒绝你

但你要学会拥抱它们

我家四代都是老师,我奶奶总跟我说:“小甲啊,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最好是当个老师。”

我想创业,所以没有当老师,但我也很渴望传道受业,所以我想,如果我直接去大学讲一堂课呢?

那时候我住在奥斯汀,我去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敲开一位教授的办公室,“我能给你的学生讲一堂课吗?”

开始几次都没成功,但我没放弃,第三次的时候教授终于答应了,他说,“从来没人这么做过。”

看到我准备好的PPT之后,他说,“哇,这些都能直接给我用,你两个月后来好吗?我把你安排到我的课上。”

两个月后,我实现了授课的梦想。

这就是我,可能看的不太清楚,这照片照得不好,你看,有时候连闪光灯都拒绝你。但当我完成那堂课,走出教室,我泪流满面。

因为我觉得我可以就这样通过提要求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一直认为必须创业成功、拿到博士学位才能教课,但不是,我只提出了要求,然后就做到了。

在那张模糊的照片里,我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话:为什么?因为我发现那些能真正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一开始遭到强烈拒绝的人。

比如马丁·路德·金、 圣雄甘地、尼尔森·曼德拉、 甚至耶稣基督,他们都没有让自己被“拒绝”定义,而是用面对拒绝的态度为自己正名,他们拥抱了拒绝。

我们不用为了了解拒绝而成为这些人,在我看来,拒绝曾经对我来说是魔咒、是魔鬼,因为我的逃避,它影响了我整个人生,但当我拥抱它,它成为了我最大的礼物。

我开始通过博客、演讲、出版书来告诉人们怎样把拒绝变成机会,甚至发展科技来帮助人们克服对拒绝的恐惧。

当你被拒绝,当你面临着阻挠和失败,想想其它的可能性,别逃避,如果你拥抱它们,它们会成为你的礼物。

谢谢大家!

说唱诗人Clint Smith TED的演讲稿:沉默是更可怕的武器

文章导读: 说唱诗人,教师Clint Smith在TED的励志演讲稿:沉默,是更可怕的武器。沉默是恐惧的残留物。让你无比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却无言以对,让你感到胸口憋闷无法呼吸,沉默是卢旺达大屠杀,沉默是卡特里娜飓风。是锁链,是特权,是伤痛。

Clint Smith

1968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回顾民权运动的演讲中说到:“最终,我们会记住的不是敌人的话语,而是朋友的沉默。”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心中早已接纳并消化了这种信息。每一天,在我们周围,都会看到沉默产生的后果——歧视、暴力、屠杀和战争。

在课堂里,我给学生们出了道难题,让他们通过诗歌,来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沉默。我们一起填补空白之处,去欣赏它们,并试着让学生明白,它们并不是羞耻的来源。为了在我的课堂上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分享他们从未提及的事,我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写下了四个核心原则:批判性的阅读;有意识的写作;清晰的说话;说实话。

关于最后一条,我思考了很多。我意识到如果想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我就得实话实说,坦诚地告诉他们:曾经,我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所以我给他们讲了我的故事——

我在新奥尔良一个天主教家庭长大。在四旬斋期间(基督教在复活节前为期40天的一个节期),大人们告诉我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放弃一些事情,牺牲你曾经所沉迷的事物,向上帝证明你感悟到了他的圣洁。我放弃过汽水、麦当劳、薯条、法式亲吻,还有其他各种东西。

有一年,我放弃了说话。

我才发现我牺牲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的声音。但我还没有意识到,其实我已经“放弃”说话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我通常只会告诉人们他们想要听到的东西,而不是他们需要听到的那些。我也告诉自己我不想成为任何人的道德标杆,因为我仍然需要学着以身作则。

所以有时候我一言不发,用沉默来安抚无知,却并未意识到其实合理性并不需要言辞证明。

当一名基督徒因同性恋的身份而遭殴打时,我却把双手放在口袋里,低着头走过去,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我有几个星期不敢使用我的储物柜,因为我总会想到,之前有个流浪汉,在角落里抬头看着我,仅仅是想要寻求人们的关注。相比起给他食物,我更关心手机上有什么好玩的。

当学校的募捐晚会上,捐款女士说到:“我真为你感到自豪。给那些智力低下的穷孩子上课一定很难。”我依旧没有开口,因为很明显,相比学生们的尊严,我们更需要她的钱。

我们花费了太多时间,倾听人们正在说的事,却不会注意到他们未说出口的事情。

沉默是恐惧的残留物。让你无比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却无言以对,让你感到胸口憋闷无法呼吸。

沉默是卢旺达大屠杀,沉默是卡特里娜飓风。是锁链,是特权,是伤痛。

已经没有时间决定是否要奋起反抗,此时冲突已来到了你的面前。

我不会允许沉默让我变得优柔寡断!

我会告诉那个基督徒,他是一头狮子,是勇气和智慧的化身。

我会询问流浪汉的名字,关心他过得怎么样,因为有时候大家只想做个真正的人。

我会告诉那位女士我的学生们会谈论先验论,仿佛他们有着梭罗(Thoreau)家族血统。仅仅因为你看过了一集《火线》(美剧,又译为《线人》、《监听风云》),并不意味着你很了解我的孩子们。

那么今年,我并没有放弃什么东西,而是把每天都过得好像有个麦克风被植入进了我的嘴里。

生活处处是讲台,你只需要大声地表达你的观点。

武契奇在联大演讲时质问: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有什么区别?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21日在第七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言。他指责一些国家在乌克兰和塞尔维亚的领土完整问题上持双重标准,现在谈论乌克兰主权被侵犯,却在1999年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悍然轰炸塞尔维亚(当时称南联盟,2003年2月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并承认科索沃“独立”,公然侵犯塞尔维亚领土主权。

根据联合国网站发布的武契奇发言稿,武契奇称,塞尔维亚支持所有联合国成员国的领土完整,包括乌克兰的领土完整。“然而,我们从许多演讲者那里听到关于乌克兰领土完整被侵犯的故事。很多人说这是二战后欧洲土地上的第一次冲突。但事实是,塞尔维亚——一个从未攻击其他主权国家的欧洲国家——的领土完整(早就)被侵犯了,却无人讨论。我一直在问许多国家领导人: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有什么区别?”“从来没有人对这个问题提供过合理的答案。”武契奇说。

“让我提醒你——塞尔维亚没有踏入别国的领土,也没有危及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武契奇说,“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攻击塞尔维亚”。他在演讲中表示,“正是因为塞尔维亚曾经的经历和现在的事态发展,我确信我完全有权在此引用伟大的马丁·路德·金的话:‘任何地方的不公正都会威胁到任何地方的公正’。这些话是一个提醒,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警告。”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当时的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持续轰炸,造成20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当年5月7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受伤。

2003年2月,南联盟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梦之远 想之阔 青春之征途?演讲稿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青春是什么?青春就像是一场漫无目的的征战,一路上会经历人间万象。在这征途中会收获很多之前自己并没有发现过的东西。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不要让一次次的拖延黯淡了你生命中的光辉。只有出发,才能到达;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够弹奏出这世间的绝唱。逃避和懒惰是留给懦夫的,而我们是勇者,经历了痛苦和失败,才能让生命的芳菲在每次的驿动里微笑而行。从前渴望的那个完美的终点,在走过后才知道真正珍贵的是那段追寻的时光,那段坚守与固执着不放弃的时光。是时光造就了我们,在磨砺锻造的同时充实了我们的心,让他不在空虚,不再迷惘。

那么梦想又是什么?郭斯特有一本书,书名叫《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然,我猜大家都认为这句话是出自马云之口。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跟行尸走肉又有何异?人没有梦想,不过是一副会行走的皮囊罢了。梦想可大可小,中山先生的梦想是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警察的梦想是社会稳定;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希望抛弃种族歧视;老师的梦想是桃李满天下……每个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应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梦想。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让我们怀揣梦想,不要让梦想只是个梦而已。

无论你做什么,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投入。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惑,被惰性所消磨。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每个人都将是成功者。但这不过是痴人说梦,与其苦苦盼望着再来一次的成功与重复,不如从当下出发,抓住每一个属于你的精彩和荣耀。当你我被难事所困,纠结踯躅,当你焦急孤独,几乎放弃,走吧,甩一甩头,让那些不值得的随风飘走,让内心开出一朵花,不悲不喜,不伤不灭,便是永恒。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总是让你在矛盾中共存,我们所经历的,远远不止当前不平的沟壑。有人会看清你的才华,向你跑来一个蔑视的目光;有人会嫉妒你的理想,留下一个鄙视的神情。但这些对于人生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足以反射整个太阳的光辉!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不过在别人的眼光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愈挫愈勇,就一定能踏平坎坷成通路,跃上辉煌之巅!欲升青云高位,须立万丈云梯;不甘平庸而来,必带成功而去!梦之远,想之阔,青春之征途!

为什么你一上台就脑袋一片空白、思路全无?

你在演讲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站上台,头脑一片空白,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就只好想到什么说什么,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草草收场,而下场后却是无尽的后悔,以及再也不敢上台的阴影?

或者是,你也掌握了一些演讲表达的技巧了,比如你知道,用一个故事作为开头会更吸引听众。于是,你精心准备了一个自以为感天动地或者是笑料十足的故事,可是你讲完故事后,就生硬地切入到主题……你讲完了故事,但却跟接下来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

又或者是,你也准备了一个演讲稿,包含精心设置的开头,主题,主要部分,和结尾。但是,为什么你在讲的时候,你自己就觉得是混乱的,无味的,整个过程只是背稿而已,你都不敢去正眼看台下的观众……

以上这些都是演讲表达混乱症的体现,表达一混乱,一场演讲就基本搞砸了。

今天余歌®演说就是要告诉大家一招专治演讲混乱症的方法,那就是——连接思维。

什么是“连接思维”呢?

简而言之,“连接思维”就是帮助你打通演说思路的一种思维方式,能瞬间引发听众的兴趣和专注力。属于《九大演说思维》之一。

为什么演讲时需要“连接思维”呢?

那是因为演讲其实是演讲者和观众之间的一场信息互动,只有两者之间形成“连接”,演讲者要表达的内容和信息才能在两者之间顺畅流通。

剥离一切的表象后,演讲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某种意义上,一场演讲就是一场“连接”,演讲者主要向观众输出大量的信息,观众则向演讲者进行少量的反馈,两者之间是一场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互通。

这样我们就能更明白,很多人一上台就语无伦次或者是即使能流畅讲完,但逻辑混乱,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把演讲看成是单纯的自我表达而已,并没有运用“连接思维”,把演讲视作是一场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连接和互动。

这也就为什么我们常常用“撼动人心”、“引发共鸣”来形容一场精彩的演讲。运用“连接思维”来说,就是因为演讲者和观众之间达到了高度的连接,演讲者所讲的内容在观众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和触动。

那么,如何用“连接思维”让你的演讲思路清晰,并最终影响你的听众呢?

重新认识你的听众

很多不熟悉、惧怕演讲的人,往往眼中是没有听众的,或者只是把听众消极地看成是一种压力,人越多,压力越大。

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听众,把听众看待是每一个需要从演讲者身上获得某种具体需求的人。

即听众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已,听众都是带着具体的需求来听你的演讲。如果,你的演讲内容能“连接”上听众的需求,那么你的演讲就基本成功了。

那么,听众有哪些具体需求呢?

首先,听众有实际的物质需求。

比如,当我们做一场招商演讲时,听众往往就是经销商,目的明确。那如何与他们连接呢,你可以向在座的经销商们提问:“希望2017年的产品营业额超越2016年200%的各位老板,请举手!”简单一个提问,你就“连接”上经销商的营业额需求。

其次,听众往往有情感需求。

有一次,余歌老师参加一位学员的产品推介会。这位学员在给现场的女性同胞介绍一款护肤产品,学员一口气讲了产品十几种功效,但台下的听众听得索然无味。

这时,余歌老师就走上台,问台下的女性同胞:“在座的中间有希望能和自己的先生或男朋友,重新找回初恋般感觉的朋友举个手?”

问题一出,瞬间就吸引了台下听众的注意力。这就是与台下女观众的情感诉求进行了“连接”。

最后,几乎所有的听众都有价值观、信念的需求。

一场影响力极大的演讲,往往就是因为它输出的价值观、信念系统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比如,马丁路德金的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宣扬“平等”的价值观,影响了整个美国历史。

作为商业领袖在演讲时,往往都是在输出价值观。比如马云,马云的演讲之所以会被一些人调侃为马云牌鸡汤,就是因为马云常常在演讲中表达他的价值观,他的演讲往往站得高,看得远,常常能鼓舞人心。

总的来说,当你的演讲内容能“连接”上听众的具体需求,你和听众之间就处于同一个频率上了。

当你的演讲内容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听众就对你由陌生而产生信任,当对你产生信任了,往往就会被你影响,最终产生购买行为。

重新定位你的演讲

很多惧怕演讲的人,往往是因为把演讲定位为,一场可怕的任务,早点讲完早点解脱,或者是定位为一场“独角戏”:我讲完我该讲的,至于听众什么感受,我就不管了。

我们在重新认识听众后,更要重新定位自己——你是可以满足听众种种需求的分享者。

当你把自己定位为一位分享者,你就会主动地与你的听众之间制造“连接”:在开场时,你会去简单地问候你的听众,把他们当成是你的朋友一样;当讲到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你会去思考能否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让听众更直观地明白;在结尾时,你会懂得为你的听众进行最后的总结和提炼……

总之,当你把自己当成一名分享者,你就把自己和听众放置在一个较为平等的位置,这样就更易和听众之间达成“连接”,实现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真正的思想和信息的流通。

最后,再用一个比喻加深大家对“连接思维”的理解:

没有运用“连接思维”的人讲话不清晰,讲出的每一部分内容就像一颗颗珠子,因为之间没有关联,“大珠小珠落玉盘”,一片混乱。

而“连接思维”,就是那条线,能串联起这些散乱的内容,让所有的内容成为彼此联系的整体!

“连接思维”其实还只是余歌演说思维的冰山一角。接下来,余歌®演说公众号将会为大家陆续分享,当你能全面掌握了余歌演说的九大思维,就可以像国王一般演讲!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