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另一面,阶层差异超过民族差异)

导读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文章列表:1、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另一面,阶层差异超过民族差异2、魏孝文帝为什么要将自己的鲜卑族全盘汉化3、杨坚李世民是鲜卑族还是汉族人?4、禁胡服、

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文章列表:

孝文帝属于哪个民族(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另一面,阶层差异超过民族差异)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另一面,阶层差异超过民族差异

胡人可以汉化,汉人同样也可以胡化。尤其是在边境地区生活的老百姓,日常性的交往很多,界限并没有那么分明。胡人得势的时候,汉人就胡化,汉人得势,胡人就汉化,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比如说北魏末期的六镇大起义中,就既包括大量的胡人,也有大量的汉人,但当时的胡汉区别就已经比较模糊了。这是因为,当时的镇兵已经封建化,私人化,阶层的重要性已经压倒了种族和民族的区别。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体上是汉化的改革,但是改革之后有两个后果同时发生。这就是上层在汉化的同时,也在向当时的汉人士族学习,而普通的鲜卑族老百姓也和汉人下层老百姓一样,底层化了。所以,六镇大起义的时候,种族和民族就不那么突出了,而是阶层更重要。

为什么会发生在六镇呢?是因为北魏在迁都洛阳之后,六镇已经完全边境化了。比如后来控制了北魏末期政治的基本上都是武川镇出来的一个集团,武川镇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北边,在当地镇守的原本是鲜卑军队,但是因为已经底层化了,和迁徙而来的汉人就杂居在一起。

并且,因为当时的武川镇是一个军镇,既不是游牧,也不是农耕,所以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小城镇的生活环境,胡汉杂居,居住比较密集,日常性的交往比较多,经过通婚等方式,逐步融合起来了,关系比较密切。而这个武川镇集团经过尔朱荣时期的孵化,就成了北魏末期的政治集团,一直延续到北齐和北周。

比如高欢,本人就是比较鲜卑化的一个汉人,对汉人的民族身份认同并不强,后来他赖以控制北魏朝廷和建立北齐的,也是胡汉杂用,大体上是胡人主武事,汉人主文事,北齐的勋贵集团基本上是以胡人武将为主体的。而且,北齐因为皇室胡化严重,所以政治也比较混乱。

相比之下,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和后来建立的北周,因为处在关中地区,当时经过大规模的战乱破坏,已经残破不堪,相对东魏和北齐,经济上其实是比较落后的。在双方对峙的初期,宇文泰也是很困难的,几乎是被高欢压着打。

为了增加自己的兵力,宇文泰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是把关中各地自从魏晋以来形成的汉人豪族部曲势力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体系中来,给予这些豪族部曲武装以国家的承认和一定的官职名义,让他们从保境自守逐步变成国家可以依靠的武装力量,也就是用国家来吸收这些汉人武装。但同时宇文泰的核心统治集团却是鲜卑人。

这就是说,作为汉人的高欢建立的政权反而更依赖胡人的武装力量,并未把关东地区的汉人豪强武装纳入国家武装力量体系,而作为鲜卑人的宇文泰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府兵制,为之后隋唐重建大一统王朝做了制度上的准备。

魏孝文帝为什么要将自己的鲜卑族全盘汉化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最为黑暗和动乱的年代,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便是“五胡乱华”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汉人的地位极为低下,一直都处于被残酷压迫和奴役的地位,甚至就连生命都没有任何的保障。

当时的汉族人处于灭亡的边缘,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

后来,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征服了其他各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混战局面。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和平发展,北魏在人口、生产和经济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

然而,在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了汉族人比较集中且汉文化基础较好的洛阳,并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和政策,促使鲜卑人汉化。

那么魏孝文帝为何要进行汉化改革呢?如今大多数的观点,都认为他是喜欢先进的汉文化,以及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对此,个人并不认同。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清朝的康熙、乾隆以及好几个皇帝也都很喜欢汉文化,那他们怎么就没要求满人汉化呢?另外,北魏统治期间,民族矛盾也并不是很突出,百姓的生活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不错的。

那根本原因究竟是啥呢?根据他们当时所面临的情况,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来,在北魏时期,佛教传入,北魏统治者和百姓大多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中国佛教的三大石窟有两个就是北魏时期建造的,因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佛教的崇尚程度。

由于佛教的原因,鲜卑人原来那种野蛮的杀戮方式也有所收敛,所以在北魏建立的过程中,汉族所遭受的杀戮情况比原来大大减轻,民族关系相对也比原来和谐得多。

二来,在魏孝文帝时期,鲜卑人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若还按照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显然已经不太可能了,即便是退回漠北草原,草原也不能够承受如此多以游牧方式生活的人口,所以必须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将游牧变为农耕。

可若想改变这么多人口的民族的一个生活方式,则必须要改变国家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国家机构正常运转。汉族是最成功的农耕民族,并且汉族的文化也能够有效地支持这个农耕国家的运转,鲜卑人不可能再重新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来应对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就全盘接受了汉族文化。

对此,可能有朋友又说了,那元朝和清朝为何没像他们一样汉化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二者有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人口情况。清朝满人最多时期也不过四百万左右,可汉人有四亿之多,是满人的一百多倍,一百个人供养一个统治者,负担完全不是问题。可北魏时期,汉人还不到鲜卑人的两倍,几乎是一个半供养一个统治者,这样是难以行得通的。

所以,魏孝文帝首先要把鲜卑人汉化,和原来的汉人合成为同一个民族,然后再将其中国家的统治者,由合并后的统一民族大家来承当供养的责任。

经过他的改革,鲜卑人从历史舞台消失了,但这个民族并没有消失,他们与原来的汉人一起生活在汉族人当中,成了汉族人的一部分,与其他汉族人一样,平等的发展壮大在这大千世界里。

文章来源:媛媛乱谈

杨坚李世民是鲜卑族还是汉族人?

西魏北周时期,杨坚家为普六茹氏、李世民家为大野氏,因此杨坚家又叫普六茹坚、李世民又叫大野世民,这样的鲜卑名字,那他们是鲜卑族吗?或者是汉族呢?

文章原创,图片皆借用


西晋灭亡后北方被五胡占领并互相混战,而汉人达官贵人则“衣冠南渡”逃往南方,实际上就开始了南北朝!五胡从东汉初入关到西晋几百年来,已经逐渐融入中华民族了,文化与习惯与汉人基本相同,服饰等还有差别,虽然鲜卑族入关最迟,差别很大,但经过北魏孝文帝推动汉化,鲜卑、氐等族(除鲜卑宇文部)五胡大部分人都汉化了!北魏分为西魏东魏时,有恢复鲜卑的趋势,因此李家被赐为大野氏,杨家被赐为普六茹氏,西魏鲜卑化的趋势并没有孝文帝汉化的力度大,加上隋文帝恢复汉化,因此隋唐时期很多民族都汉化了!
因为五胡中很多家族人汉化了,很难考证隋皇室杨家,唐皇室李家是汉族还是鲜卑族!不过有些证据是反映出他们是汉族还是鲜卑族的!


隋皇室杨家是汉族,这点很少人怀疑,极少人认为杨家是鲜卑汉化的,再加上杨坚的父亲杨忠曾经投靠过南朝北府军,当时很多汉人都去投靠北府军,希望恢复当时汉族在北方的统治,而且隋皇室杨家是汉族,一些学者也是考证过的,这个定论没有争议性,大多专家学者都认同这定论,有争议的是唐皇族李家!
李家说他们是陇右人,是李耳(道家老子)、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代,然而一些专家考证或者认为,李家是陇左人山西,不是陇右人陕甘,这是李家是汉族还是鲜卑的疑点一!西魏时李家太祖李虎追随贺拔岳及宇文泰,官至八柱国,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贺拔岳带的兵大多都是鲜卑六镇的人,大多都是鲜卑人,鲜卑六镇都是在内蒙河北,北魏建都于平城是今大同一带,李虎被封为唐国公,封地在太原一带,当时的山西几乎都是鲜卑人,李虎的身份确实值得怀疑,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他们是山西的不是陕甘的,因此李家有可能是鲜卑汉化的!


李家有可能是鲜卑汉化的,除了出生地或聚集地的疑点外,我个人认为李虎能官至正国级的八柱国,除了是跟随贺拔岳建功立业外,也是因为李家是鲜卑人,才能拥有更大的权力,如果是汉族,权力太大,会造成两族冲突甚至互相残杀,就像羯族石家与汉族闵冉一样!
可以这么理解,对唐朝皇室李家是汉族还是鲜卑族的争议,并不是因为李世民娶了长孙氏(长孙贤皇后),李世民的爷爷娶了孤独氏,也不是因为他们姓大野氏,而是由于李家的原籍(是陇左还是陇右)、出身(跟随贺拔岳)、以及后来官至八柱国(正国级)产生疑问与争,与政治联姻与关系,因为各大家族联姻很正常,都是为了维护家族地位!


除此之外,比如唐高宗李治娶后妈武则天,李隆基娶儿媳杨玉环等,这种事情汉人的观念是不允许的!当然隋炀帝杨广好像也娶了后妈,这些都是受鲜卑文化影响的,所以到李唐是很开放的,这种现象也很多,但很多汉人也反对这样,汉族的思想观念不允许这样!就如后来宋朝形成了思想禁锢!
一些人精日的革命党在日本引入并大吹“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明亡之后再无中国”“满清不是中国”等观点,以分化中国,划长城分汉满,真是可耻至极!日本也说隋唐皇室都是鲜卑人,革命党与精日分子怎么不跟着吹!


当然争论杨隋、李唐是汉族还是鲜卑族,没多大意义,无论是鲜卑族还是汉族,只要承认与坚持中华文明就是正统!中华民族本身就是由多个民族组成,也有很多民族汉化成中华主体汉族,汉族本身也是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这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先进性,以及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大度、兼纳性!中华民族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而不是以血统为核心!
现在一些人受当年反清的影响与西方的教唆,民族观狭隘了,这是一种危险,值得警惕,我们必须坚持中华文明,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自信,要包容大度,也要自强融合,以实现中华民族大统一大团结与共同富裕!

禁胡服、断北语、立汉姓,孝文帝时期北魏的汉化改革成果卓著

前言

北魏孝文帝改革作为中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王朝改革,不仅仅体现在其对于北魏政权今后的发展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更为值得历史铭记的是,孝文帝通过此次改革真正将北魏政权改造成了一个较为彻底的,具有汉族统治风格和思想的政权。孝文帝改革按照改革时机的不同,以及改革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逐步完成的,两个阶段相互联结,由表及里。

冯太后对于孝文帝改革前期的指导,主要是因为孝文帝当时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略显稚嫩,尚不能担当一时之大任,因此冯太后坐镇统治集团改革派的核心,负责起来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改革事务。另一方面,北魏政权作为鲜卑拓跋氏建立起来的政权,在政治制度的风格上一直都有少帝即位,太后称朝的传统,所以冯太后成为改革初期的主要领导者也是合乎情理的。

迁都洛阳

在冯太后领导下,北魏逐渐完成了对于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的制度改革,原来弊端重重的"宗主督护制"和"九品混通制"被全面废除,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加注重加强中央集权的"三长制"、"户调制"。如此一来,冯太后主政时期的改革为孝文帝之后的亲政,逐渐消除了原来政令不举、尾大不掉的局势,使得北魏中央集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这也为孝文帝施展自己的抱负铺平了道路。

《魏书》载:"今革舊從新,爲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百姓咸以爲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願也。計省昔十有餘倍。於是海內安之。"

公元490年,已经逐步功成身退的冯太后与世长辞,孝文帝在祖母的长年指导和教育下,已经有了亲政的实力。孝文帝亲政之后,为了继续对于北魏以及落后的胡族文化进行改革,逐渐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汉化改革。此次改革和之前拓跋珪、拓跋焘时期的汉化改革最大的不同,就是更为深入、彻底,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迁都路线

孝文帝的强制性迁都:由平城到洛阳

自从公元397年,北魏在道武帝拓跋珪的率领下灭亡了后燕,定都平成之后,一直到公元490年将近百年的时间,都城都没有变换过。道武帝起初选择平城作为北魏都城,并不是因为平城有多么富庶,相反在史料中甚至能发现该城还是很穷困的,不然道武帝当初也不会强行移山东数十万人口前来发展农业。

《魏书》载:"右軍將軍尹國先督租于冀州,聞帝將還,謀反,斬之。辛酉,車駕發自中山,徙山東六州民吏及徒何、高麗雜夷三十六萬,百工伎巧十萬餘口,以充京師。"

不过平城在经过近百年的经营和发展之后,虽然在政治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毕竟其是作为北魏都城而存在的。但是经济方面貌似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起色,因为平城地处农耕与游牧地区的交界之处,虽然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存在,但是并没有出现一种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现象。而且,北魏建立之后就经常面对北方柔然势力的军事入侵,平城作为北魏北方边界地区的城市,首当其冲。

宣布迁都

另外,既然当初选定平城为北魏都城是道武帝处于对于广大鲜卑贵族势力的维护目的,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平城之中保守势力也是最为强大的。孝文帝认为之前太武帝的汉化改革就是在强大的保守反对势力的阻挠下功亏一篑的,自己的汉化改革自然不能重蹈覆辙。结合对于平城现状和历史的综合分析,孝文帝在与汉族官员商量之后,最终决定将都城迁往至有深厚汉族文化底蕴的洛阳。

迁都一事自然不能明目张胆进行,孝文帝非常聪明,他打着南伐战争的口号,力求率领鲜卑人民统一南北,带着20万大军向南出征。公元493年,在出征的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地形环境极端恶劣,非常不适合行军作战,随军大臣和将帅纷纷建议孝文帝停止行军。最终孝文帝利用这个机会,选择了洛阳休整,并且随即选拔迁都洛阳。

洛阳城

行魏晋官制、禁胡服、断北语、立汉姓

迁都洛阳之所以说对孝文帝之后的汉化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一方面是因为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中央王朝的重点统治区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封建统治核心地区。尤其是东汉王朝以来将都城选在洛阳,将该地的政治地位和历史文化底蕴全部激发出来,这就使洛阳地区成为汉人文明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孝文帝将都城迁往此处的目的,就是要更近更亲密地杰出汉人文明的熏陶。

另一方面,地处中原地区核心腹地的洛阳在地理位置上要远比北边的平城优越的多,平城地区原属于鲜卑族民族聚集地,尤其被鲜卑贵族所控制,其保守势力并不是很容易就镇压的。孝文帝选择洛阳无非就是想要重建自己的领导班子,原理平城极为保守、反对汉化改革的势力。

《魏书》载:"鄧至王像舒彭遣子舊詣闕朝貢,并奉表,求以位授舊,詔許之。詔六軍發軫。戎服執鞭,,羣臣稽顙於馬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仍定遷都之計。"

大同汉化壁画

迁都洛阳的方式虽然并不能够从本质上消除众多大臣的反对情绪,并且带有明显的强迫色彩,但是这总比在平城继续推行改革遭到反对势力反抗要好得多。孝文帝迁都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汉化改革,首先从改革官制开始。冯太后主持的改革已经对于吏治进行整顿,此次官制改革完全将原来混乱的汉制和鲜卑制统一,全部采用魏晋官制,并且任命汉人王肃为改革首脑。

对于服装的改革,孝文帝也下定了决心向着汉服发展。孝文帝下令自迁都洛阳之后,所有鲜卑族人民,特别是政府官员禁止在公共场合穿戴旧服装,统一穿戴汉服。语言方面,孝文帝也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尤其是对于朝堂官员用语更是严令使用汉语。30岁以上的由于年龄原因,允许继续使用北语,但是也要努力学习汉语。30岁以下的,朝堂之上必须使用汉语。

对于鲜卑姓氏的改革也是非常明显,不过主要针对当时的鲜卑贵族姓氏。鲜卑姓氏一般采用的都是复姓,孝文帝认为这对于胡汉官员合作和民族融合十分不利,因此下令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氏等等,这就使得鲜卑人和汉人之间起码在姓氏方面就取得了认同感。孝文帝还规定,凡是跟随他迁都洛阳的官员、民众及其后世子孙在身亡之后只得葬在洛阳,不得私自埋葬平城。

着汉服

孝文帝对于鲜卑族姓的划分

前文所讲述的实行魏晋官制、穿戴汉人服装、讲汉语、实施汉姓等措施,就是孝文帝汉化政策中力图追求胡汉官员合作、胡汉民族融合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受到汉人政权,特别是东晋以来世家大族风气的影响,孝文帝也开始注重对于鲜卑族姓的划分,具体标准和汉族大姓的划分略显不同,但是出发点以及实际的作用基本一致。

鲜卑大姓的划分主要依照各姓氏家族、部落的军功大小进行,这和东汉以来豪强地主依靠政治地位、经济特权、文化基础不断发展演变为世家大族的过程和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当然孝文帝这种划分鲜卑贵族姓氏的标准,也是和鲜卑民族的性格和风气息息相关的。

独孤氏(刘姓)

鲜卑大姓的划分自然要以拓跋氏家族为首,当然也就是后来的元氏,此外自拓跋珪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的八大族姓也统统被列为北魏政权第一等族姓。这些族姓和但是威望甚高,并且已经有数百年发展历史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等等为同等级别,这也是为了加强胡汉民族高等族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魏书》载:"高祖曰:卿何不論當世膏腴爲監、令者?顯宗曰:陛下以物不可類,不應以貴承貴,以賤襲賤。」高祖曰:「若有高明卓爾、才具雋出者,朕亦不拘此例。"

此外,除了对于第一等鲜卑族姓的划分之外,孝文帝依据当时汉族官员的建议,还相继设立了关中著姓和门阀著姓,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权,特别是在为官晋升方面。此外门阀著姓还被划分成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以此来具体区分各自的族等。

王肃

评价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从其整个过程来看是分为两个时期的,冯太后主政时期,北魏的改革主要针对当时所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弊端入手的,在民族文化习俗上的改革几乎没有涉及。不过冯太后主政时期的改革,针对于当时混乱的官场风气以及趾高气昂的鲜卑贵族形成了压制,大大加强了皇权。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是在迁都洛阳、原理鲜卑保守势力之后逐步展开的。这一方面说明孝文帝在汉化改革方面的决心非常强大,乃至迁都也要完成。另一方面也说明孝文帝在冯太后的指导下对于北魏的政局已经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重蹈太武帝时期的覆辙几乎不会再次出现。

孝文帝针对鲜卑民众生活习俗以及政治制度的改革,几乎是将汉族的文化作为模板的。自从孝文帝汉化改革强制推行之后,说汉语、穿汉服等等成为了鲜卑民众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群体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和汉化程度不断提高。

不过孝文帝汉化改革中仿照汉族士家大族的模式所创立的鲜卑族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体现了孝文帝对于鲜卑贵族势力利益的维护,因为毕竟那些军功赫赫的鲜卑贵族才是北魏政权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魏书》等

魏孝文帝改革,用计骗爷爷叔叔国之干臣,迁都洛阳定都中原

来说说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第一,改均田与租调,均田制与租调制。均田就是给人民分地,授田的农民要给国家交租和交调,租就是粮食,调就是布帛。该制度的作用在于逼着你去从事农业。因为原来的北魏是鲜卑人,属于游牧民族,现在分你土地,收你粮食和布帛,不收牛奶不收羊毛,等于是强迫你从马上下来,拎起锄头去种地。

第二,三长制,促进了农业和汉化政策。意思就是在地方设立乡、邻、里,改变了原来的宗主督护制,它的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

第三,整顿吏治,给官员俸禄。之前北魏的官员没俸禄,一是容易贪污,国家不给,我自己拿!再有一个是他们爱打仗,没有俸禄我就出去打仗,一打仗我好抢。出于这两个主要原因,整顿吏治,给官员俸禄。官员不用拿国家的,也不用抢别人的,老老实实拿俸禄享受生活就完了。

第四,迁都洛阳。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乐,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然后迁到了平城,平城就是幽云十六州当中的云州,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较偏远,最后才迁到洛阳。但是这次迁都反对的声音很大,大多是他叔叔爷爷辈的守旧派老臣反对。他就想了个办法,说我要出兵伐宋(宋齐梁陈的那个刘宋,不是汉宋),要率30万大军征伐,各位爷爷叔叔们国之干臣,要跟我同去!于是30万大军就出发了。今天艳阳高照,大家歇歇,晒晒被子,扎营休息,明天雨雪交加,行军,要锻炼将士们耐寒、抗旱的能力。反正皇上年轻,20多岁,伺候得不错,爷爷叔叔们快散架了,走到洛阳这帮人受不了了,跟皇上说咱别往前走了,再走就死了。

皇上一听,各位王爷年事已高,若从军征讨,到长江边上还有一半的路程,万一你们到那儿死了,我对得起谁。可是要回去呢,你不是也得死吗?往南走还有一点缓和,干脆咱别走了,跟这儿定都完了。爷爷叔叔一看上了孙子的当了,那怎么办,要命不要命?咱不走了,就在这儿定都吧。

魏孝文帝颁发了圣旨:“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原来我们在内蒙古,后来到了平城。“虽富有四海,然文轨未一。”没有做到书同文,车同轨,也就是国家没有统一。“此间用武之地”,平城这个地方啊只适合干打仗,穷了吧叽的什么都不产(今天知道有煤,那会儿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来也不能吃),“移风易俗信为实难”。这个地方如果要移风易俗的话,我坚信太难了。“崤函帝都,河洛王里。”而崤山函谷关,长安那个地方是历代的帝都,河洛王里,河,黄河,洛,洛阳,都是古代帝王经常待的地方。长安是周秦汉唐11朝古都,洛阳是9朝古都。“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所以我才兴师动众,咱们定都到中原。要效法古代汉族的帝王,在中原稳坐江山。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